基金會電子報徵稿原則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0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0
十二月
Dodgers - 吳連山 道教及二位傳奇人物 - 連淑琴 千年水鄉古鎮 - 雅夫子 美國精神 - 江朝雄 做「頭七」 - 蔡淑媛 十二月特刊 - TAH Scholarship TAHS Outstanding Article - Wenson Tang |
Dodgers
吳連山
今(2020)年十月二十七日洛杉磯的職業棒球隊,Dodgers,擊敗Tampa Bay的 Rays,贏得world Series的冠軍。這是它自1988年贏得World Series的冠軍後,歷經三十二年後再度贏得冠軍。其實過去三年它都已經批莖斬草,勇抵多隊來到World Series的冠、亞軍賽。非常可惜,到最後總是功虧一簣,只得到亞軍。敗興而歸。這次是三十二年後再度贏得冠軍。可以想像它的球迷們有多高興,多狂歡!
Dodgers 是美國職棒National League West Division(NL West) 的一隊。今年它在爭奪National League的冠軍代表賽時,與Atlanta 的Braves互別高低。一直打到第七場才贏定。代表該National League 參加world Series的冠、亞軍賽。而Dodgers 和 Braves它們在第六場比賽時是平手。在這同時,休士頓的職業棒球隊,Astros,也和Tampa Bay的 Rays 在爭奪American League 的冠軍代表賽。Astros和 Rays這兩隊也是在第六場比賽時平手。當時我個人一直須希望:Dodgers和 Astros 都能同時在第七場時勝出。然後同時又再在World Series一別勝負。
2017年的World Series也是Dodgers和 Astros在爭奪冠、亞軍。當年八月底休士頓受到Hurricane Harvey的影響,整個城市淹大水。一切都在整理修復中。全部居民都非常沮喪、低潮。能晉升到World Series打冠、亞軍,實在是給休士頓居民很大的鼓舞。當時的氣勢非常高昂。兩隊同時也勢均力敵。一直奮戰到第七場,最後由Astros以一球贏勝。當時Dodgers很不服氣。所以今年我非常希望Dodgers和 Astros他們兩隊能同時又再在World Series一別高低。不過,很不幸,Astros在第七場時,輸給Rays。未能參加World Series冠、亞軍賽。
2019年十一月時,突然有人(Astros 2017年的投手 Mike Fiers)在The Athletic雜誌上爆料說, Astros在2017年的比賽期間都有人在中外野場用影片照相機將對方捕手傳送給投手下一球如何投的暗號攝影。然後Astros的職員就將這個暗號的信息用音訊傳回給本隊的打擊手。讓他知道對方下一球會怎樣投。2017年的World Series,Astros就是這樣擊敗Dodgers贏得冠軍。這個雜誌又說Astros在2018和2019也是如法泡製。不過MLB的調查說2019年球季並沒有證據證明Astros偷照信號。這個消息讓 Dodgers很不高興。認為Astros在2017年的冠軍是非法的。應該被取消。由他們 Dodgers取代當年的冠軍。
我個人對任何球賽並不是很著迷。所以從來都不曾親身去看過任何的球賽。尤其對棒球賽更覺得太遲緩。不劇烈,不刺激。但是每天的新聞報導,有關體育新聞時,我也會去關注一下。知道當天有什麼球類比賽消息。尤其是本地的球隊比賽期間,我多少會去注意一下。所以在休士頓時我會關心Astros, Rockets, Texans和 Dynamo的比賽情形。搬來洛杉磯後,我也會關心洛杉磯Dodgers, Lakers, Rams 和Galaxy的比賽消息。但同時我也會去注意休士頓隊的輸贏。有人就問我,休士頓隊和洛杉磯隊比賽時,我支持那一隊?
憑良心說,人應該入境隨俗。但,也許我在休士頓住了三十五年,血管內流通的大慨都是德州的紅血。所以我可能比較偏好休士頓隊的輸贏。所以當洛杉磯的Dodgers球迷對2017年Astros贏得冠軍,一直耿耿於懷。今年Astros來洛杉磯比賽時,就有很多Dodgers球迷口出惡言,辱罵。甚至要動武。我覺得這些球迷未免太小心眼了。
現在Dodgers贏得冠軍,真可以揚眉吐氣一番。當比賽結束時,整個城內像是狂人城。到處肆放煙火。整個城內及附近的城鎮都是煙火瀰漫,炮聲隆隆。市中心十字路口擠滿人潮。有的車子甚至在十字路口上一直兜轉。然後更有些不肖之徒趁大家歡樂時,打破一些商店進去搶劫。這些瘋狂的球迷更是忘形。他們忘記了洛杉磯現在正是新冠肺炎疫災很嚴重的時候。大眾聚集,既不戴口罩,沒有維持適當距離,還互相擁抱。不知道過幾天後,疫情會變成怎樣。只有祈求上天照顧!
吳連山(11/2/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7NxPc7QxrQ
People Celebrate In Streets Of Los Angeles After Dodgers Win World Series | NBC News NOW
道教及二位傳奇人物
連淑琴
自古以來,大部分台灣人都有宗教信仰,人民的信仰以佛教及道教為主。大約在二十世記初,天主教跟基督教傳入台灣,而回教則更晚於二十世記中之後入境台灣。各宗教分部比例不平均,佛教及道教佔據全國信教中的百分之八十,天主教、基督教及回教總合,才佔據百分之二十。
世俗眼光看來,佛教跟道教蠻相似,都舉香参拜,但事實上却相當同,佛教以不殺生為中旨,信者中有完全投入,成終身職的和尚及尼姑,這些人稱為出家人,他們遠離親人及紅塵,杜絕七情六慾,落髮、素衣素食,修身養性欲達成佛境界,一般世俗信奉者,也以素食跟隨之。再說道教沒那麼多規矩,一般人可同時遊走佛、道教寺、廟参拜。而在日常生活中,偶而有不順利事件發生,在走頭無路下,會去道教廟堂求神問ト,神明會以詩籤或乩童,下達神意,助信徒一臂之力而化險為夷,故道教在台灣很普遍。道教廟宇佈滿台灣鄉、鎮、各大小都市,甚至於山丘各處。道教所拜的神明包羅萬象:媽祖、城皇爺、七爺、八爺、関公、孔明、土地公等等,一般道教徒在家中往往設有神桌,祭拜祖先。
在此為讀者介紹二位,當今在台灣道教界頗有名氣的人物:王崇禮先生及劉柏君女士。但劉柏君後來由道教轉成回教徒。下面是兩位的故事。
問神達人王崇禮
王崇禮年青時蠻鐵齒(不信邪),大學畢業後,第一次準備出國留學,卻未能通過留學試。心灰意冷之際,其友人帶他去媽祖廟祭拜,無意中獲知神明旨意,示告他祖父母的墓出了問題,擲筊下得十八個聖筊,他半信半疑。經其父母的同意下,重開祖父母的棺木,發現他們都是陰屍(屍體未完全腐爛),台灣的習俗乃親人下葬十五年左右,就得重開棺木,那時屍體已經完全腐爛,其子孫可撿骨,再把骨頭放入甕,拿到廟宇存放。祖先如有陰屍現象不處理,一般認為將會遺禍其後代子孫。他開始相信神明法力無邊,漸漸投入宗教信仰嶺域,旋通過留學試,於2000年留學美國。
2001年9月初,他跟朋友訂好飛票打算出遊,幾天來,媽祖突然幾次顯靈託夢,要他於9月不要出遠門,他信服媽祖的旨意,說服其友而取消旅遊計劃。之後,他發現他訂的飛機,原來就是恐怖份子劫持,去衝毀世貿大樓之機。媽祖預知未來而事先警告他,救了他一命!自此他發願,餘生將為人們傳達媽祖聖意,換言之,乃當人與神溝通橋樑。
王崇禮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瑪莉大學取得教育行政博士學位,回台後,現任職樹德科技大學,教育學院行銷管理系副教授。他為了真正成為媽祖弟子,曾在媽祖廟堂,閉關49天,聽媽祖託夢教導。接下來王崇禮的生活,乃來往教學及幫助人們跟神溝通。當一般人遇到科學、醫學無能為力時,只能乞求神明指示,以破解問題所在處。一旦人們找上他解難,他問清信徒的來龍去脈之後,向神明說明,再求神明為民解難示籤。王崇禮在廟宇取得籤詩後,往往要發很長時間擲筊,取得正確三聖筊才算是正確籤詩,而籤詩內容往往取材中國古代發生的故事,比喻信徒的際遇,還得正確的譯解,才能為求助者化險為夷。
王崇禮家在高雄,幾年前,有人預約他於某日晚上11時,到高雄市某個廟堂禮佛,結果他那天感覺特別累,往床上一躺就馬上睡着,完全忘了那晚11時跟人約定之事。無巧不成書,王崇禮如按照約定赴約,一定會騎機車走高雄市某條公路,而那晚在11時,那條公路發生嚴重氣爆,當時行走在那條公路的人,無人生還!王崇禮又再次逃過一刼。自此他認為媽祖兩次救他,則餘生將完全投入,傳達神明旨意:救世濟人!幾年來他對這樂而不疲,更可貴的乃他為人解難,不取分文,因此王崇禮在台灣頗獲盛名,人們稱他為「問神達人」。
有靈異體質的劉柏君
她今年41歲,劉柏君有個別名叫索非亞,自小就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阿飄(鬼)。她小時,家人看她經常對真空說話、儍笑,原來她在跟過逝的祖母及親友說話,才發現她跟一般小孩不同。為了怕阿飄打擾,小小年記經常躲藏在衣櫃裡。在她成長的過程相當辛苦,上學走在路上,一些孤魂野鬼會求她,幫他們取回公道,同學們對她避而遠之,故孤獨的走完青少年時期。
她經歷一段非常不尋常的人生,自從左右隣居發現他有異能,不久其持質傳遍各地,在不到10歲的年記,就不斷的有人登門求教。上了高中,年僅15歲,家人認為她帶有天命,就為她設立一個道場,為人解憂,每天放學之後,就直接到道場。一般人求教她的項目,大約可分為:看風水,要知道長輩往生者未交代的遺產,問命運,卡到陰、甚至於感情問題,讓她甚感無奈,小小年紀怎能解答感情問題?她在道場的工作繼續到上大學,那種工作使神疲力倦,看透人生百態及貪婪人性,不斷的想脫離其境。接着因緣際遇一回教徒,跟隨他走進清真寺,發現在清真寺內見不到阿飄(在道教廟宇佈滿阿飄)。她開始研究古蘭經,則心情特別安祥,終於完全投入而成回教徒。
索非亞具助人天性,考大學選擇社工系,畢業後成了社會工作者,一方面,成了回教徒之後,慢慢脫離道場工作。他先後寫了五本書。其中「通靈少女」取材她自己的故事,成了暢銷書,其友大學選修電影,請她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安琪兒」。接着HB0亞洲版把它重拍,成迷你華語電視14部影集,紅遍整個東南亞地域,索非亞一舉成名。
索非亞自小熱愛棒球賽,往往自己一人坐公車去看球賽,心情煩燥時,不管有沒球賽,都會躲在球場。她對棒球賽的執著,使她細心研究而了解球賽規則,不久她不斷的發現,有些球賽的裁判不公正,卻沒人出言抗議。她下定決心,不管困難度多大,要屏除萬重阻礙,成為一個公正裁判員。要達成願望,難如登天,不只接受且通過嚴格訓練,還得遭受到男性岐視,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2006年通過嚴格考試,2008年正式榮獲裁判員資格。
2009年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拜訪台灣時,她擔任隨隊翻譯員,大受肯定,甚至榮獲一位護具產商陳前芳的讚助,為她特製一套女性裁判護衛具。2010年,到美國Jim Evan裁判學校受訓,2015年,再次到美國Harry Wendelstedt裁判學校受訓,成績卓著,受國際肯定,其裁判職場遍及世界性。近年來其成就有目共睹,似乎年年榮獲獎:
2017年,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金鳳獎」。同年成為,美國國務院,全球運動導師計劃成員。
2018年,被推選為,福布斯國際体壇最且影响力女性,第19名。又國際奧運會女性與体育世界獎。同年、美國Forbes雜誌,撰文稱她為「体壇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2019年,榮獲中華民國第57屆傑出青年獎。
2020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擔任首席執行官。
劉柏君雖只41歲,她在這短短的人生中,所經歷的非一般平凡人十輩子能比擬,她對女性運動界的影响,至深且巨,她成為亞洲第一位棒球女裁判員,使台灣在國際上發亮、發光!
世俗眼光看來,佛教跟道教蠻相似,都舉香参拜,但事實上却相當同,佛教以不殺生為中旨,信者中有完全投入,成終身職的和尚及尼姑,這些人稱為出家人,他們遠離親人及紅塵,杜絕七情六慾,落髮、素衣素食,修身養性欲達成佛境界,一般世俗信奉者,也以素食跟隨之。再說道教沒那麼多規矩,一般人可同時遊走佛、道教寺、廟参拜。而在日常生活中,偶而有不順利事件發生,在走頭無路下,會去道教廟堂求神問ト,神明會以詩籤或乩童,下達神意,助信徒一臂之力而化險為夷,故道教在台灣很普遍。道教廟宇佈滿台灣鄉、鎮、各大小都市,甚至於山丘各處。道教所拜的神明包羅萬象:媽祖、城皇爺、七爺、八爺、関公、孔明、土地公等等,一般道教徒在家中往往設有神桌,祭拜祖先。
在此為讀者介紹二位,當今在台灣道教界頗有名氣的人物:王崇禮先生及劉柏君女士。但劉柏君後來由道教轉成回教徒。下面是兩位的故事。
問神達人王崇禮
王崇禮年青時蠻鐵齒(不信邪),大學畢業後,第一次準備出國留學,卻未能通過留學試。心灰意冷之際,其友人帶他去媽祖廟祭拜,無意中獲知神明旨意,示告他祖父母的墓出了問題,擲筊下得十八個聖筊,他半信半疑。經其父母的同意下,重開祖父母的棺木,發現他們都是陰屍(屍體未完全腐爛),台灣的習俗乃親人下葬十五年左右,就得重開棺木,那時屍體已經完全腐爛,其子孫可撿骨,再把骨頭放入甕,拿到廟宇存放。祖先如有陰屍現象不處理,一般認為將會遺禍其後代子孫。他開始相信神明法力無邊,漸漸投入宗教信仰嶺域,旋通過留學試,於2000年留學美國。
2001年9月初,他跟朋友訂好飛票打算出遊,幾天來,媽祖突然幾次顯靈託夢,要他於9月不要出遠門,他信服媽祖的旨意,說服其友而取消旅遊計劃。之後,他發現他訂的飛機,原來就是恐怖份子劫持,去衝毀世貿大樓之機。媽祖預知未來而事先警告他,救了他一命!自此他發願,餘生將為人們傳達媽祖聖意,換言之,乃當人與神溝通橋樑。
王崇禮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瑪莉大學取得教育行政博士學位,回台後,現任職樹德科技大學,教育學院行銷管理系副教授。他為了真正成為媽祖弟子,曾在媽祖廟堂,閉關49天,聽媽祖託夢教導。接下來王崇禮的生活,乃來往教學及幫助人們跟神溝通。當一般人遇到科學、醫學無能為力時,只能乞求神明指示,以破解問題所在處。一旦人們找上他解難,他問清信徒的來龍去脈之後,向神明說明,再求神明為民解難示籤。王崇禮在廟宇取得籤詩後,往往要發很長時間擲筊,取得正確三聖筊才算是正確籤詩,而籤詩內容往往取材中國古代發生的故事,比喻信徒的際遇,還得正確的譯解,才能為求助者化險為夷。
王崇禮家在高雄,幾年前,有人預約他於某日晚上11時,到高雄市某個廟堂禮佛,結果他那天感覺特別累,往床上一躺就馬上睡着,完全忘了那晚11時跟人約定之事。無巧不成書,王崇禮如按照約定赴約,一定會騎機車走高雄市某條公路,而那晚在11時,那條公路發生嚴重氣爆,當時行走在那條公路的人,無人生還!王崇禮又再次逃過一刼。自此他認為媽祖兩次救他,則餘生將完全投入,傳達神明旨意:救世濟人!幾年來他對這樂而不疲,更可貴的乃他為人解難,不取分文,因此王崇禮在台灣頗獲盛名,人們稱他為「問神達人」。
有靈異體質的劉柏君
她今年41歲,劉柏君有個別名叫索非亞,自小就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阿飄(鬼)。她小時,家人看她經常對真空說話、儍笑,原來她在跟過逝的祖母及親友說話,才發現她跟一般小孩不同。為了怕阿飄打擾,小小年記經常躲藏在衣櫃裡。在她成長的過程相當辛苦,上學走在路上,一些孤魂野鬼會求她,幫他們取回公道,同學們對她避而遠之,故孤獨的走完青少年時期。
她經歷一段非常不尋常的人生,自從左右隣居發現他有異能,不久其持質傳遍各地,在不到10歲的年記,就不斷的有人登門求教。上了高中,年僅15歲,家人認為她帶有天命,就為她設立一個道場,為人解憂,每天放學之後,就直接到道場。一般人求教她的項目,大約可分為:看風水,要知道長輩往生者未交代的遺產,問命運,卡到陰、甚至於感情問題,讓她甚感無奈,小小年紀怎能解答感情問題?她在道場的工作繼續到上大學,那種工作使神疲力倦,看透人生百態及貪婪人性,不斷的想脫離其境。接着因緣際遇一回教徒,跟隨他走進清真寺,發現在清真寺內見不到阿飄(在道教廟宇佈滿阿飄)。她開始研究古蘭經,則心情特別安祥,終於完全投入而成回教徒。
索非亞具助人天性,考大學選擇社工系,畢業後成了社會工作者,一方面,成了回教徒之後,慢慢脫離道場工作。他先後寫了五本書。其中「通靈少女」取材她自己的故事,成了暢銷書,其友大學選修電影,請她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安琪兒」。接着HB0亞洲版把它重拍,成迷你華語電視14部影集,紅遍整個東南亞地域,索非亞一舉成名。
索非亞自小熱愛棒球賽,往往自己一人坐公車去看球賽,心情煩燥時,不管有沒球賽,都會躲在球場。她對棒球賽的執著,使她細心研究而了解球賽規則,不久她不斷的發現,有些球賽的裁判不公正,卻沒人出言抗議。她下定決心,不管困難度多大,要屏除萬重阻礙,成為一個公正裁判員。要達成願望,難如登天,不只接受且通過嚴格訓練,還得遭受到男性岐視,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2006年通過嚴格考試,2008年正式榮獲裁判員資格。
2009年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拜訪台灣時,她擔任隨隊翻譯員,大受肯定,甚至榮獲一位護具產商陳前芳的讚助,為她特製一套女性裁判護衛具。2010年,到美國Jim Evan裁判學校受訓,2015年,再次到美國Harry Wendelstedt裁判學校受訓,成績卓著,受國際肯定,其裁判職場遍及世界性。近年來其成就有目共睹,似乎年年榮獲獎:
2017年,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金鳳獎」。同年成為,美國國務院,全球運動導師計劃成員。
2018年,被推選為,福布斯國際体壇最且影响力女性,第19名。又國際奧運會女性與体育世界獎。同年、美國Forbes雜誌,撰文稱她為「体壇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2019年,榮獲中華民國第57屆傑出青年獎。
2020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擔任首席執行官。
劉柏君雖只41歲,她在這短短的人生中,所經歷的非一般平凡人十輩子能比擬,她對女性運動界的影响,至深且巨,她成為亞洲第一位棒球女裁判員,使台灣在國際上發亮、發光!
千年水鄉古鎮
雅夫子
小橋流水人家
住在城市的人們,天天看著摩天大廈,日日趕著匆忙的生活步調,令他們響往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情景。在距離那千變萬化、分秒必爭的上海大都會旁邊,有一座將近千年的水鄉古鎮,名叫「周莊」。
北宋“周迪功郞”(迪功郞是官階)信奉佛教,將二百畝田地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村民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
近千年以來,由於周莊四邊環水,形成「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的特殊自然景觀。再加上周莊保存著眾多明清的建築,其如詩似畫、清淳幽靜的氛圍,令人留連忘返。將近千年,它在那裡靜靜地扮演著一個江南水鄉的歷史角色,一直到透過一幅油畫,亮麗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故鄉的回憶
1984年,在紐約留學的上海畫家陳逸飛以周莊的双橋(又叫鑰匙橋)為素材,畫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與他的另外三十七幅作品,在紐約的哈默畫廊展出。此畫呈現江南水鄉的特別韻味,引起觀眾與畫界的熱烈反應。同年十一月,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訪問中國時,以高價購下此畫,贈送給鄧小平當禮物,當時我的大學同學李先生做為贈禮典禮的陪客。此事被廣傳為佳話,並替周莊做了無價的觀光宣傳。
有一次我再訪杭州時,在那裡買了一幅兩面繡,它仿照”周莊双橋”的景色,手工還相當不錯,水波繡得栩栩如生。
周莊的故事
在周莊無人不知「沈萬三」的故事,他曾是周莊的首富。其致富之道,有如下的傳説:其一說他“好廣辟田宅,富累金玉”;其二元時富人陸道源晚年為其治財者有二人,沈萬三是其中之一,萬三由陸家獲得甚多資財;其三經營海外貿易賺取了大筆財富。
明代朱元璋建築南京城的費用,沈萬三出資三分之一,此外又請求犒軍。然而朱元璋懷疑他想討好戰士,意圖造反,將他流放雲南,從此沈家逐漸衰落。沈家雖然經歷前後的起起落落,但其所建的沈廳規模相當宏大,它是座七進五門的豪宅,大小一百多個房間,主軸線達百米之長。
「迷樓」位於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原主人李德夫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晚年得一位千金,長大後,如出水芙蓉,壓倒群芳,她執壺待客,生意火紅。當時周莊為繁華的商埠集鎮,酒店位於鎮上黃金地段,加上名士經常在此聚會,高談闊論、吟詩作詞、飲酒取樂,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由此得“迷樓”的雅稱,有下聯為證:
周莊古韵地
迷樓風流處
周莊的佳餚美味
周莊的「萬三蹄」名聞遐邇,聽說它是巨富沈萬三招待貴賓的必備菜,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家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
此道名菜也有一則典故,當時沈萬三以此名菜宴請朱元璋,他拋出一道難題給沈萬三:暗示皇帝面前不可用刀切物,請他表演分切豬蹄的手法。沈萬三臨機應變,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取一根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變。以細骨為刀,骨刀過處,蹄膀分開非常順當,朱元璋笑著說 ”就叫骨刀吧!”,此後,便成為周莊用“骨刀”切開萬三蹄的傳統吃法。
因為擋不止地方美食的誘惑,我們本來想一嚐周莊萬三蹄的美味,但一幕情景打消了我們的念頭。周莊許多居家前面都是幽靜的水道,我們看見一位家庭主婦在水道中用手沖洗豬蹄。詢問之下,得知她是要用這些豬蹄烹作萬三蹄。考慮了食品的衛生問題之後,我們祇好打消享用萬三蹄的想法。
事後我在沉思一個問題:屏東的「萬蠻豬腳」與周莊的「萬三蹄」比較,那樣好吃?當然我無法回答。但身為屏東人,在此我給一個相當“biased”的答案:萬三蹄會比萬蠻豬腳好吃的或然率衹有「萬分之三」而已,哈哈一笑!
住在城市的人們,天天看著摩天大廈,日日趕著匆忙的生活步調,令他們響往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情景。在距離那千變萬化、分秒必爭的上海大都會旁邊,有一座將近千年的水鄉古鎮,名叫「周莊」。
北宋“周迪功郞”(迪功郞是官階)信奉佛教,將二百畝田地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村民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
近千年以來,由於周莊四邊環水,形成「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的特殊自然景觀。再加上周莊保存著眾多明清的建築,其如詩似畫、清淳幽靜的氛圍,令人留連忘返。將近千年,它在那裡靜靜地扮演著一個江南水鄉的歷史角色,一直到透過一幅油畫,亮麗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故鄉的回憶
1984年,在紐約留學的上海畫家陳逸飛以周莊的双橋(又叫鑰匙橋)為素材,畫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與他的另外三十七幅作品,在紐約的哈默畫廊展出。此畫呈現江南水鄉的特別韻味,引起觀眾與畫界的熱烈反應。同年十一月,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訪問中國時,以高價購下此畫,贈送給鄧小平當禮物,當時我的大學同學李先生做為贈禮典禮的陪客。此事被廣傳為佳話,並替周莊做了無價的觀光宣傳。
有一次我再訪杭州時,在那裡買了一幅兩面繡,它仿照”周莊双橋”的景色,手工還相當不錯,水波繡得栩栩如生。
周莊的故事
在周莊無人不知「沈萬三」的故事,他曾是周莊的首富。其致富之道,有如下的傳説:其一說他“好廣辟田宅,富累金玉”;其二元時富人陸道源晚年為其治財者有二人,沈萬三是其中之一,萬三由陸家獲得甚多資財;其三經營海外貿易賺取了大筆財富。
明代朱元璋建築南京城的費用,沈萬三出資三分之一,此外又請求犒軍。然而朱元璋懷疑他想討好戰士,意圖造反,將他流放雲南,從此沈家逐漸衰落。沈家雖然經歷前後的起起落落,但其所建的沈廳規模相當宏大,它是座七進五門的豪宅,大小一百多個房間,主軸線達百米之長。
「迷樓」位於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原主人李德夫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晚年得一位千金,長大後,如出水芙蓉,壓倒群芳,她執壺待客,生意火紅。當時周莊為繁華的商埠集鎮,酒店位於鎮上黃金地段,加上名士經常在此聚會,高談闊論、吟詩作詞、飲酒取樂,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由此得“迷樓”的雅稱,有下聯為證:
周莊古韵地
迷樓風流處
周莊的佳餚美味
周莊的「萬三蹄」名聞遐邇,聽說它是巨富沈萬三招待貴賓的必備菜,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家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
此道名菜也有一則典故,當時沈萬三以此名菜宴請朱元璋,他拋出一道難題給沈萬三:暗示皇帝面前不可用刀切物,請他表演分切豬蹄的手法。沈萬三臨機應變,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取一根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變。以細骨為刀,骨刀過處,蹄膀分開非常順當,朱元璋笑著說 ”就叫骨刀吧!”,此後,便成為周莊用“骨刀”切開萬三蹄的傳統吃法。
因為擋不止地方美食的誘惑,我們本來想一嚐周莊萬三蹄的美味,但一幕情景打消了我們的念頭。周莊許多居家前面都是幽靜的水道,我們看見一位家庭主婦在水道中用手沖洗豬蹄。詢問之下,得知她是要用這些豬蹄烹作萬三蹄。考慮了食品的衛生問題之後,我們祇好打消享用萬三蹄的想法。
事後我在沉思一個問題:屏東的「萬蠻豬腳」與周莊的「萬三蹄」比較,那樣好吃?當然我無法回答。但身為屏東人,在此我給一個相當“biased”的答案:萬三蹄會比萬蠻豬腳好吃的或然率衹有「萬分之三」而已,哈哈一笑!
美國精神
江朝雄
2020年是美國歷史的轉捩點,也是人類社會的關鍵年。因為兩位地球長候選人理念價值觀--主張社會主義及美國傳統價值觀路線的差異,以及外國勢力的深度介入,使選情非常緊繃,也因欺詐脫軌的異常行為,讓整個選務一踏糊塗。因此誰能勝出,來領導美國,不只美國選民重視,也引起各國關注。
自從1950年代美、蘇冷戰起,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和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爭鬥對抗。那時一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 McCarthy )曾指控美國政府內部有159人是共產黨匪諜。在那個年代,人們對共產主義國家的野心與認識都不大深入,因而對他的警告,不了了之(其實那159人當中有9人後來被確認是匪諜)。即使到1991年前蘇聯解體,各國都還對共產國家不太提防,不太介意。
最諷刺的是1966年時,中共高喊打倒孔家店,但為了統戰,滲透,沒幾年時間,全球各國孔子學院到處都是,足見中共滲透之厲害。也反映各國對共產主義侵蝕的疏忽。
我在1978年的華文報紙,曾讀到一則報導,那時鄧小平就說「你美國准我們移民一千萬人,我也開放給美國移民一千萬人試試看啊!」從他好勝,好鬥的口吻,可以感受到中共的野心。只是當時還沒有體會到共產主義滲透的伎倆如此暗黑深沉。
果不其然,從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美國及其他自由民主國家,對當年經濟落後的中國,多方於以扶植,准她進入WTO,寄望她經濟進步後,在政治體制方面,也能與自由世界接軌。但如今看來,不僅令全球失望,甚至絕望。
中共掌控的中國,因各國大量資金的投資,加速其經濟成長,但在其經濟崛起後,野心勃勃,開始欺壓霸凌鄰國。另方面積極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發展並收買落後國家成為她的衛星國。藉以擴張勢力,其手段比前蘇聯更高竿、更厲害。幸好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其治理團隊積極立法,並抵制中共邪惡政權的所謂「藍金黃」「千人計劃」「一帶一路」...的滲透與分化等國安問題。
然而,魔鬼畢境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墮落天使,它隨時隨地都在尋找可以吞吃的人。雖然美國立國的先賢們,以基督信仰的精神,來到北美新大陸,共同建立美利堅合眾國。歷經二百多年的努力與開發,當我們閱讀19世紀美國的西部開拓史(The Frontiers Way)或看西部電影--如Wagon Train(有人翻譯為「貨車火車」,或譯「馬車隊」),在交通不便情況下,賴帳篷馬車越山涉水,遇暴風雪,印第安人或歹徒的襲擊.....。在漫長顛簸旅途上,我看到他們對信仰的虔誠與堅定,真令人感動。
二十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也因美國是軍事能量非常雄厚的國家,可以說她參戰後,對戰局都有很大幫助,兩次都是戰勝國。她雖是毛澤東口中的「美帝」,但史實告訴我們們,1898年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割菲律賓及波多黎各給美國。二戰後菲律賓早就獲得獨立,而後者,美國也順應波得黎各的民意,曾讓當地居民公投了好幾次,公投結果還是維持現狀。美國絕不像中共不講理,硬說台灣是她的ㄧ部分。這也是美國與共產國家極不同的態度與精神。
不過,前面提到的先賢立國精神,在1960年代後似乎逐漸退步。雖然物資方面越加豐富,但另方面放任主義卻漸漸抬頭,尤其學校內捨棄讀聖經的靈修生活,慢慢地年輕人對生活教育也就輕忽。特別是無神論,唯物論的中共及某些國家,有計劃的滲透,加上各種搖頭丸等毒品的誘惑、侵蝕。讓整個社會敗壞,道德淪喪,國家也跟著萎靡不振,令人憂心。
拜登家族那些電郵們醜聞,只是冰山一角。對上帝祝福的國家,In God We Trust 最重要的是,引導多數美國人民,回歸美國建國先賢對神的敬虔態度與立國精神。
(文/史 觀察者)11-23-2020
自從1950年代美、蘇冷戰起,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和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爭鬥對抗。那時一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 McCarthy )曾指控美國政府內部有159人是共產黨匪諜。在那個年代,人們對共產主義國家的野心與認識都不大深入,因而對他的警告,不了了之(其實那159人當中有9人後來被確認是匪諜)。即使到1991年前蘇聯解體,各國都還對共產國家不太提防,不太介意。
最諷刺的是1966年時,中共高喊打倒孔家店,但為了統戰,滲透,沒幾年時間,全球各國孔子學院到處都是,足見中共滲透之厲害。也反映各國對共產主義侵蝕的疏忽。
我在1978年的華文報紙,曾讀到一則報導,那時鄧小平就說「你美國准我們移民一千萬人,我也開放給美國移民一千萬人試試看啊!」從他好勝,好鬥的口吻,可以感受到中共的野心。只是當時還沒有體會到共產主義滲透的伎倆如此暗黑深沉。
果不其然,從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美國及其他自由民主國家,對當年經濟落後的中國,多方於以扶植,准她進入WTO,寄望她經濟進步後,在政治體制方面,也能與自由世界接軌。但如今看來,不僅令全球失望,甚至絕望。
中共掌控的中國,因各國大量資金的投資,加速其經濟成長,但在其經濟崛起後,野心勃勃,開始欺壓霸凌鄰國。另方面積極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發展並收買落後國家成為她的衛星國。藉以擴張勢力,其手段比前蘇聯更高竿、更厲害。幸好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其治理團隊積極立法,並抵制中共邪惡政權的所謂「藍金黃」「千人計劃」「一帶一路」...的滲透與分化等國安問題。
然而,魔鬼畢境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墮落天使,它隨時隨地都在尋找可以吞吃的人。雖然美國立國的先賢們,以基督信仰的精神,來到北美新大陸,共同建立美利堅合眾國。歷經二百多年的努力與開發,當我們閱讀19世紀美國的西部開拓史(The Frontiers Way)或看西部電影--如Wagon Train(有人翻譯為「貨車火車」,或譯「馬車隊」),在交通不便情況下,賴帳篷馬車越山涉水,遇暴風雪,印第安人或歹徒的襲擊.....。在漫長顛簸旅途上,我看到他們對信仰的虔誠與堅定,真令人感動。
二十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也因美國是軍事能量非常雄厚的國家,可以說她參戰後,對戰局都有很大幫助,兩次都是戰勝國。她雖是毛澤東口中的「美帝」,但史實告訴我們們,1898年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割菲律賓及波多黎各給美國。二戰後菲律賓早就獲得獨立,而後者,美國也順應波得黎各的民意,曾讓當地居民公投了好幾次,公投結果還是維持現狀。美國絕不像中共不講理,硬說台灣是她的ㄧ部分。這也是美國與共產國家極不同的態度與精神。
不過,前面提到的先賢立國精神,在1960年代後似乎逐漸退步。雖然物資方面越加豐富,但另方面放任主義卻漸漸抬頭,尤其學校內捨棄讀聖經的靈修生活,慢慢地年輕人對生活教育也就輕忽。特別是無神論,唯物論的中共及某些國家,有計劃的滲透,加上各種搖頭丸等毒品的誘惑、侵蝕。讓整個社會敗壞,道德淪喪,國家也跟著萎靡不振,令人憂心。
拜登家族那些電郵們醜聞,只是冰山一角。對上帝祝福的國家,In God We Trust 最重要的是,引導多數美國人民,回歸美國建國先賢對神的敬虔態度與立國精神。
(文/史 觀察者)11-23-2020
做「頭七」
蔡淑媛
1945年前後,為了逃避美國B29軍機的轟炸,全家搬離高雄,住到偏遠的鄉下。我們居住的房子是沿著山崙建造的日本宿舍。戰爭造成了房屋破落損傷。一陣大風吹過,門窗、厝壁,竹籬笆都會依歪、依歪地響。籬笆院落長著幾棵高大的龍眼樹,清涼的樹蔭是我們小孩子「做伙」遊玩嬉戲的地方。
民眾百姓因遭轟炸死傷無數。長著低矮樹叢的山崙遂被人當成了亂葬崗。草埔間簡陋的新墳擠進破落的舊墓堆裡,斷牆殘碑隨處可見。清晨陽光普照,走上山路去撿拾柴火或蟧螺時還不覺得有異,但在日頭落山,特別是在黃昏雨後無月的暗暝,半山腰有時會出現一閃一閃微弱的淡綠光影。
不知那是成簇群飛的「火金姑」?還真是傳說中的孤魂「鬼仔火」。當年四歲將滿,五歲未到的我,「細漢囝仔」忐忑不安的心情,怕看到卻又忍不住想看。晚上自告奮勇到門外去打「幫浦」(PUMP)取水時,總會忍不住往「山尾頂」瞄個一兩眼,沒瞧見「鬼仔火」難免失望,瞧見了,全身頓起「雞母皮」,等不及灌滿小小的水桶,我雙手丟開幫浦的長柄,拔腿就往門內跑。
籬笆門後的山路,「三不五時」就會走過去一隊一隊抬棺送葬的行列。麻衣竹幡,白袍黑衫。有人哀哀低泣,有人呼天搶地。那時過份年幼的我尚未能了解「死別」的悲苦,只要一聽到哭聲、鑼聲遠遠傳來,我就呼朋引伴歡歡喜喜地跑到山路兩旁去看人「出山」。看別人「出山」還嫌「無夠氣」我和「厝邊囝仔」一起玩時還會「扮出山」。
厝邊囝仔美英、阿明、阿雄三姐弟是我經常的玩伴。美英那年十歲,年紀最大,是我們遊玩時的「囝仔頭王」。有一天阿明找到了一張破草蓆,我們就開始做「出山」的遊戲。原先是阿明被捲入草蓆內。然後我們就模仿那些哭墓的「哀家」親族那樣,「我歹命啊…我歹命…」呼叫哭號起來。我們繞著草蓆走,一面假哭,同時一面真笑。被捲成一條的阿明在草蓆內也笑,還一面叫:「草蓆臭死了,臭死了,我不要死啦!…」
美英開口罵他:「死人不可以笑!也不可以叫。你到底會不會死啊?」
阿明在草蓆內又叫:「我不玩啦!行不行!妳會死妳來死。」說完,他一腳把草蓆踢開,很快地跳起來。阿英轉臉向我:「妳卡巧,妳來做死人。阿明尚憨啦!什麼攏未曉。」做死人?腦裡很快地浮上來骷髏頭,殭尸臉,乾枯的烏骨…。我內心實在怕怕。但是,經不起美英的幾句好話,再看看阿明、阿雄滿臉不服,我英雌氣慨頓起。
「好,我來做」。我一說完就自動躺進草蓆中,並且很快把草蓆連同自己捲成一個直筒。等了半天,咦!怎麼沒聽見阿英他們在唱「哭調仔」,他們會不會都跑走了?
「喂,喂,我已經死很久了,怎麼不唱?怎麼不哭?」我在草蓆裡嚷。還是沒有聲音,怎麼搞的?
草蓆的霉臭味實在受不了。我也想知道草蓆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打開草蓆,還沒來得及站起,母親氣得發青的一張臉已直逼到眼前。她伸手指著我的額頭大聲罵:「大家逃空襲,想活都活不成,妳在這裡學習做死人?妳嫌命太長?下次再做這種事,我真把妳捆起來,也不等斷氣,就把妳捲進這張破草蓆,送到後山去。」美英姊弟三人,低頭站成一直排。三歲的弟弟不知道母親話中的意思,睜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在旁邊好奇地瞪著我們看。
幾天以後,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們幾個孩子無聊地在樹下坐著。忽然,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架飛機,從「樹尾頂」低空掠過。陽光照射在機翼上,閃閃發出銀光。以為是本國(當時二戰接近尾聲但尚未終戰,台灣尚屬日本殖民地)飛機。我們很高興地跑出樹蔭對著它搖手大叫Hi~koh~ki...Hi~koh~ki(日語:飛機)。
飛機飛到了黃土路對面【山仔頂製糖會社】的上空,來回繞了兩圈,機翼忽然晃了兩下,一眨眼,飛機就像「雞母」那樣從「腹肚」底掉下來一顆又一顆閃閃發光的銀蛋。我小小的「頭殼」還來不及想到是怎麼一回事時,耳邊就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然後一陣天搖地動。很快地,糖廠上空就冒出了一大團濃煙與烈火。「空襲啦!空襲啦!」我一面叫一面跑進厝內鑽到榻榻米眠床下。母親原本跟我一起跑,但她回頭沒看見弟弟跟來,抓狂似地又往外衝,一面淒厲地叫著弟弟的名字。
母親又從外面半跌半撞跑進來。她頭髮凌亂,淚流滿面。看到她哭,我也開始哭。母親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幫傭的名叫菊花的女孩,三個人像箭一般直射到門外。我們兵分三路,前後左右四處呼叫。最後,在竹籬邊門外苧麻園裡找到了弟弟。他毫髮無傷,端端正正坐在田埂上。看到我們時,他興高采烈地指著火光沖天的糖廠說:「看,火燒,火燒。」
製糖會社遭到美機轟炸過後不到幾天,美英姊弟失去了母親。一塊橫飛過來破窗而入的碎彈,加上玻璃碎片傷到了她。她因失血過多而死。失去了母親以後,美英就不大出來跟我們玩了。她父親早出晚歸,到處去做散工。美英就負起照顧全家起居生活的責任。
七天以後的黃昏,我看到美英家門口擺著一張木桌。「桌仔頂」排放幾盤簡單的飯菜。桌仔邊放著一盆水,盆沿掛著一條薄薄的手巾。美英點了三支香,叫她兩個弟弟跟她一起拜。姐弟三人齊齊跪下,她嘴才張開叫一聲「阿母」,眼淚就一串串掉下來。我問她拜什麼?她說,路口開雜貨店的阿婆告訴她~人剛死時,三魂七魄悠悠蕩蕩以為只到外邊去旅行。過了幾天,死去的人想回家了,但是閻羅王會告訴那人,生死殊途,他已不能回家。
那個人當然不相信,閻羅王就叫他看看自己的指甲。指甲變黑了,就表示他已經過世。死去的人看到了自己的黑指甲,這才相信自己真的已死,就苦苦哀求閻羅王,讓他回去再見親人最後一面。閻羅王經不起死者的哀求,就會讓他在死去以後第七天的黃昏(一說清晨)回去跟家人告別。
那天黃昏,我們幾個孩子默默地蹲坐在木桌旁邊的泥地上。山腰半落的夕陽把樹木、籬笆鍍上了一層暗淡的褐黃。一隻大黑鳥站在屋頂上停了片刻,呱呱地叫了兩三聲後,展開雙翅越過木桌,然後對著夕陽優雅緩慢地飛去。向晚風起,幾片樹葉簌簌地飄落。我們就那樣充滿期待而又帶點兒恐懼地,昂頭睜眼直瞧著門外黃土車路的盡頭。當天邊那顆太白金星閃爍著亮光時,我開始相信,並且感覺到,阿英的母親已經隨著暮色悄然歸來。……
時間已經過去得非常遙遠了。我的雙親且都早已作古。現在,身居海外異域,每當回想從前,我依然十分喜愛「做頭七」的習俗與傳說。對我來說,這個傳說與習俗非關迷信,不屬宗教~~是一份深情,一段遺愛。它讓在生的人存著一份渺遠的期待,如果死去的親人能在「頭七」那天魂兮歸來,就印證了靈魂不滅的真理。那麼,在那浩瀚晴空,白雲深處,也必會有「西天極樂世界」的存在。有了這種精神的寄託,在至愛的親人好友逝去之後,人們才能擦乾眼淚堅強而樂觀地生活。因為總有一天,故人必能重逢。九重天上,情緣再續,歲月静好,永不分離。
(2020年11月修訂)
民眾百姓因遭轟炸死傷無數。長著低矮樹叢的山崙遂被人當成了亂葬崗。草埔間簡陋的新墳擠進破落的舊墓堆裡,斷牆殘碑隨處可見。清晨陽光普照,走上山路去撿拾柴火或蟧螺時還不覺得有異,但在日頭落山,特別是在黃昏雨後無月的暗暝,半山腰有時會出現一閃一閃微弱的淡綠光影。
不知那是成簇群飛的「火金姑」?還真是傳說中的孤魂「鬼仔火」。當年四歲將滿,五歲未到的我,「細漢囝仔」忐忑不安的心情,怕看到卻又忍不住想看。晚上自告奮勇到門外去打「幫浦」(PUMP)取水時,總會忍不住往「山尾頂」瞄個一兩眼,沒瞧見「鬼仔火」難免失望,瞧見了,全身頓起「雞母皮」,等不及灌滿小小的水桶,我雙手丟開幫浦的長柄,拔腿就往門內跑。
籬笆門後的山路,「三不五時」就會走過去一隊一隊抬棺送葬的行列。麻衣竹幡,白袍黑衫。有人哀哀低泣,有人呼天搶地。那時過份年幼的我尚未能了解「死別」的悲苦,只要一聽到哭聲、鑼聲遠遠傳來,我就呼朋引伴歡歡喜喜地跑到山路兩旁去看人「出山」。看別人「出山」還嫌「無夠氣」我和「厝邊囝仔」一起玩時還會「扮出山」。
厝邊囝仔美英、阿明、阿雄三姐弟是我經常的玩伴。美英那年十歲,年紀最大,是我們遊玩時的「囝仔頭王」。有一天阿明找到了一張破草蓆,我們就開始做「出山」的遊戲。原先是阿明被捲入草蓆內。然後我們就模仿那些哭墓的「哀家」親族那樣,「我歹命啊…我歹命…」呼叫哭號起來。我們繞著草蓆走,一面假哭,同時一面真笑。被捲成一條的阿明在草蓆內也笑,還一面叫:「草蓆臭死了,臭死了,我不要死啦!…」
美英開口罵他:「死人不可以笑!也不可以叫。你到底會不會死啊?」
阿明在草蓆內又叫:「我不玩啦!行不行!妳會死妳來死。」說完,他一腳把草蓆踢開,很快地跳起來。阿英轉臉向我:「妳卡巧,妳來做死人。阿明尚憨啦!什麼攏未曉。」做死人?腦裡很快地浮上來骷髏頭,殭尸臉,乾枯的烏骨…。我內心實在怕怕。但是,經不起美英的幾句好話,再看看阿明、阿雄滿臉不服,我英雌氣慨頓起。
「好,我來做」。我一說完就自動躺進草蓆中,並且很快把草蓆連同自己捲成一個直筒。等了半天,咦!怎麼沒聽見阿英他們在唱「哭調仔」,他們會不會都跑走了?
「喂,喂,我已經死很久了,怎麼不唱?怎麼不哭?」我在草蓆裡嚷。還是沒有聲音,怎麼搞的?
草蓆的霉臭味實在受不了。我也想知道草蓆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打開草蓆,還沒來得及站起,母親氣得發青的一張臉已直逼到眼前。她伸手指著我的額頭大聲罵:「大家逃空襲,想活都活不成,妳在這裡學習做死人?妳嫌命太長?下次再做這種事,我真把妳捆起來,也不等斷氣,就把妳捲進這張破草蓆,送到後山去。」美英姊弟三人,低頭站成一直排。三歲的弟弟不知道母親話中的意思,睜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在旁邊好奇地瞪著我們看。
幾天以後,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們幾個孩子無聊地在樹下坐著。忽然,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架飛機,從「樹尾頂」低空掠過。陽光照射在機翼上,閃閃發出銀光。以為是本國(當時二戰接近尾聲但尚未終戰,台灣尚屬日本殖民地)飛機。我們很高興地跑出樹蔭對著它搖手大叫Hi~koh~ki...Hi~koh~ki(日語:飛機)。
飛機飛到了黃土路對面【山仔頂製糖會社】的上空,來回繞了兩圈,機翼忽然晃了兩下,一眨眼,飛機就像「雞母」那樣從「腹肚」底掉下來一顆又一顆閃閃發光的銀蛋。我小小的「頭殼」還來不及想到是怎麼一回事時,耳邊就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然後一陣天搖地動。很快地,糖廠上空就冒出了一大團濃煙與烈火。「空襲啦!空襲啦!」我一面叫一面跑進厝內鑽到榻榻米眠床下。母親原本跟我一起跑,但她回頭沒看見弟弟跟來,抓狂似地又往外衝,一面淒厲地叫著弟弟的名字。
母親又從外面半跌半撞跑進來。她頭髮凌亂,淚流滿面。看到她哭,我也開始哭。母親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幫傭的名叫菊花的女孩,三個人像箭一般直射到門外。我們兵分三路,前後左右四處呼叫。最後,在竹籬邊門外苧麻園裡找到了弟弟。他毫髮無傷,端端正正坐在田埂上。看到我們時,他興高采烈地指著火光沖天的糖廠說:「看,火燒,火燒。」
製糖會社遭到美機轟炸過後不到幾天,美英姊弟失去了母親。一塊橫飛過來破窗而入的碎彈,加上玻璃碎片傷到了她。她因失血過多而死。失去了母親以後,美英就不大出來跟我們玩了。她父親早出晚歸,到處去做散工。美英就負起照顧全家起居生活的責任。
七天以後的黃昏,我看到美英家門口擺著一張木桌。「桌仔頂」排放幾盤簡單的飯菜。桌仔邊放著一盆水,盆沿掛著一條薄薄的手巾。美英點了三支香,叫她兩個弟弟跟她一起拜。姐弟三人齊齊跪下,她嘴才張開叫一聲「阿母」,眼淚就一串串掉下來。我問她拜什麼?她說,路口開雜貨店的阿婆告訴她~人剛死時,三魂七魄悠悠蕩蕩以為只到外邊去旅行。過了幾天,死去的人想回家了,但是閻羅王會告訴那人,生死殊途,他已不能回家。
那個人當然不相信,閻羅王就叫他看看自己的指甲。指甲變黑了,就表示他已經過世。死去的人看到了自己的黑指甲,這才相信自己真的已死,就苦苦哀求閻羅王,讓他回去再見親人最後一面。閻羅王經不起死者的哀求,就會讓他在死去以後第七天的黃昏(一說清晨)回去跟家人告別。
那天黃昏,我們幾個孩子默默地蹲坐在木桌旁邊的泥地上。山腰半落的夕陽把樹木、籬笆鍍上了一層暗淡的褐黃。一隻大黑鳥站在屋頂上停了片刻,呱呱地叫了兩三聲後,展開雙翅越過木桌,然後對著夕陽優雅緩慢地飛去。向晚風起,幾片樹葉簌簌地飄落。我們就那樣充滿期待而又帶點兒恐懼地,昂頭睜眼直瞧著門外黃土車路的盡頭。當天邊那顆太白金星閃爍著亮光時,我開始相信,並且感覺到,阿英的母親已經隨著暮色悄然歸來。……
時間已經過去得非常遙遠了。我的雙親且都早已作古。現在,身居海外異域,每當回想從前,我依然十分喜愛「做頭七」的習俗與傳說。對我來說,這個傳說與習俗非關迷信,不屬宗教~~是一份深情,一段遺愛。它讓在生的人存著一份渺遠的期待,如果死去的親人能在「頭七」那天魂兮歸來,就印證了靈魂不滅的真理。那麼,在那浩瀚晴空,白雲深處,也必會有「西天極樂世界」的存在。有了這種精神的寄託,在至愛的親人好友逝去之後,人們才能擦乾眼淚堅強而樂觀地生活。因為總有一天,故人必能重逢。九重天上,情緣再續,歲月静好,永不分離。
(2020年11月修訂)
TAH Scholarship Outstanding Article
Wenson Tang
I remember my first Chinese class, four-year-old me learning bopomofo. I remember drawing ou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spring” and “luck” in a Chinese calligraphy class. I remember reading stories over and over again from my Chinese textbook under the watchful eye of my dad. I remember writing the same Chinese characters dozens of times in preparation for an upcoming test. I remember my first Chinese speech competition, eight-year-old me talk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and what we could do to prevent it. I remember forgetting my script, saying “long sleeves” instead of “jacket” as written in my script. I have developed respec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its complexities and intricacies are a metaphor for my values of hard work and perfectionism. When my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 only taught simplified Chinese, I memorized the Traditional versions of characters at home.
Traditional dance has taught me determination and dedication. When I first told my dad that I wanted to learn dance, he took me to my older sister’s dance studio without hesitation. After the first class, the dance teacher appraised my potential and said that it would be a huge challenge for me to become flexible enough to do the splits like the other dance students. With this in mind, I resolved myself to stretch every day in the garage of my townhouse, which my dad dutifully converted into a makeshift dance studio with a “floor” made of cardboard flatscreen TV boxes salvaged from neighbors’ yards, and tiled wall mirrors which he painstakingly pegged to the garage wall. With my dad’s help, I spent two hours every day stretching, watching Pink Panther cartoons to numb the pain. It took over three years to finally achieve the splits. While I never surpassed the natural flexibility of my classmates, dance affirmed my ability to persevere and taught me to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how far-fetched my goals seem. Ten years later, still the only boy in my dance studio, I have won man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ance competitions and performed at numerous cultural outreach and charity performances. At school, I taught students self-choreographed fan and sword dances for competitions and cultural events.
Throughout my six visits to Taiwan, nothing has stuck with me more than the friendly supportive culture. Complete strangers don’t hesitate to provide directions, don’t hesitate to help you choose the freshest produce in the alley night-markets. After attending a Cloud Gate dance performance, I was stunned that, even in a stadium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there was little trash left behind in the seats. While attending a summer camp at a Taipei summer camp, all of the Taiwanese teenagers strove to make me feel welcome.
Visiting Taiwan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and relatives have opened my eyes to my Taiwanese background. From the green mountains surrounding Taipei, the majority of which I have climbed, to the rocky southern coasts, from which I’ve swum, Taiwan is a beautiful place. I remember in particular visiting an organic farm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where we helped harvest sweet potatoes and learned how to make sweet potato steamed buns. I remember the sweet mangos from my second aunt’s farm. I remember the awe-inspiring rock formations of Miaoli, formed from millions of years of wind and water. I remember the foggy peaks of the many mountains I climbed.
Taiwan is a place that I can call home-away-from-home. I plan on supporting the Taiwanese American community through culture exchange. Allowing people to learn about my culture helps foster community and cooperation. Through my traditional folk dance, I can teach others using art.
Traditional dance has taught me determination and dedication. When I first told my dad that I wanted to learn dance, he took me to my older sister’s dance studio without hesitation. After the first class, the dance teacher appraised my potential and said that it would be a huge challenge for me to become flexible enough to do the splits like the other dance students. With this in mind, I resolved myself to stretch every day in the garage of my townhouse, which my dad dutifully converted into a makeshift dance studio with a “floor” made of cardboard flatscreen TV boxes salvaged from neighbors’ yards, and tiled wall mirrors which he painstakingly pegged to the garage wall. With my dad’s help, I spent two hours every day stretching, watching Pink Panther cartoons to numb the pain. It took over three years to finally achieve the splits. While I never surpassed the natural flexibility of my classmates, dance affirmed my ability to persevere and taught me to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how far-fetched my goals seem. Ten years later, still the only boy in my dance studio, I have won man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ance competitions and performed at numerous cultural outreach and charity performances. At school, I taught students self-choreographed fan and sword dances for competitions and cultural events.
Throughout my six visits to Taiwan, nothing has stuck with me more than the friendly supportive culture. Complete strangers don’t hesitate to provide directions, don’t hesitate to help you choose the freshest produce in the alley night-markets. After attending a Cloud Gate dance performance, I was stunned that, even in a stadium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there was little trash left behind in the seats. While attending a summer camp at a Taipei summer camp, all of the Taiwanese teenagers strove to make me feel welcome.
Visiting Taiwan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and relatives have opened my eyes to my Taiwanese background. From the green mountains surrounding Taipei, the majority of which I have climbed, to the rocky southern coasts, from which I’ve swum, Taiwan is a beautiful place. I remember in particular visiting an organic farm i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where we helped harvest sweet potatoes and learned how to make sweet potato steamed buns. I remember the sweet mangos from my second aunt’s farm. I remember the awe-inspiring rock formations of Miaoli, formed from millions of years of wind and water. I remember the foggy peaks of the many mountains I climbed.
Taiwan is a place that I can call home-away-from-home. I plan on supporting the Taiwanese American community through culture exchange. Allowing people to learn about my culture helps foster community and cooperation. Through my traditional folk dance, I can teach others using art.
說故事
Carol Chang
阮孫兩歲半時,他媽媽生了老二,趕緊把他推給阿嬤。第一次單獨來阿嬤家玩就留下來過夜,阿嬤哄他睡覺,兒歌唱盡了,眼睛還是睜得大大的,只好講睡前故事,我用溫柔低沈的聲音,講兩位小朋友看星星的故事,很快他就進入夢鄉了。這樣做了幾次,我還在自鳴得意中,他就不願意聽了。每次睡前我説阿嬤來講故事,他馬上回應不要,大概覺得阿嬤講故事太無聊了,他說我要玩,不要睡覺。就算大白天他也不給我機會講故事,倒是喜歡跟阿嬤一起唱歌,學唱了幾首中文兒歌,還有台語的天黑黑。他特別喜歡天黑黑,在幼兒班表演了這首歌,還告訴全班說是阿嬤敎他的。
去年底女兒全家搬到我家同住,很快地休士頓陷入疫情危機,大家都居家防疫,連公園兒童設施都無法使用,能夠走動的就是戶外散步。我們全家常常到防水堤岸邊的高坡草地散步,通常從家裡步行出發到回家,起碼耗費一個多小時,對一個三歲半的小孩是個考驗,所幸他體力佳,難不倒他。這長長的高坡草地,我們稱為 country road,除了引吭高歌,還得想辦法娛樂他,牽著他的手,正是説故事的好機會。沒有故事書在手邊就只得憑記憶力和想像力了,從想得起來的兒童故事開始,狼來了,龜兔賽跑,獅子和老鼠,大多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同樣的故事每次散步都重複説,他都沒排拒,而且愈來愈喜歡。我自己也很欣慰,因為每次説同樣的故事,我都能再加以潤色,加入更多的細節及對話,充分發揮我的想像力,又加入更多的語氣及肢體動作,可說是更加豐富了故事。同時我也開始問他故事的前因後果,引導他讓他可以接下去自己説故事,他媽媽很驚喜地説他會自己説故事給媽媽聽,我也暗喜自己居然在無意中應用了這些從 toastmaster 學來的技巧,同時也印証了重複練習才能達到完美的真理。
今年三月到五月幼兒班關門,學校常常寄來老師説故事的 video,阮孫不感興趣, 因為不是現場,老師又照書唸,沒有相互交流。他喜歡我說的故事,我反倒受竉若驚,小小的孩子還真很挑剔。我所説的故事中,阮孫最不喜歡的是Jack’s Bean Stalk, 因為他怕樹上的巨人怪物,所以我就不再重複。同時我也避免説童話故事 Fairy Tales,因為覺得它太不實際了,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了,又不像伊索寓言有moral 哲理價值,直到我讀到一篇文章,它談到 Cinderella 灰姑娘的故事價值。
這篇文章使我了解到不管怎樣的故事,如果你知道去挖掘它的故事價值,它就是一個值得說的故事,你就可以把它說成為具有敎育性的故事。比如說灰姑娘必須在午夜12點回家,在這故事點上就可以告訴小孩守時的重要及不守時的後果,説到小狗和老鼠們如何幫忙灰姑娘,就可點出朋友的可貴及如何善待朋友,說到灰姑娘沒有爸媽愛就要愛自己,自己想要擺脫惡劣環境才有人會幫助她,結果後母及姊妹也無法阻擋灰姑娘去參加王子的宴會,最後她獲得了幸福。這些價值都可以加入故事,可以增加跟小孩的對話,讓故事更加豐富更具衝擊力。
有了這個領悟,我能説的故事就更多了,Dr. Seuss 和 Curious George 都是很棒的兒童故事書,題材就更拈手可得了。現在圖書館都還沒恢復兒童故事的節目,説故事就由阿嬤暫時擔當了,能夠和孫子共享説故事的樂趣,也可說是我在幽暗疫情中得到的一線曙光,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逆境中總得找一些希望,才能樂觀挺下去。
去年底女兒全家搬到我家同住,很快地休士頓陷入疫情危機,大家都居家防疫,連公園兒童設施都無法使用,能夠走動的就是戶外散步。我們全家常常到防水堤岸邊的高坡草地散步,通常從家裡步行出發到回家,起碼耗費一個多小時,對一個三歲半的小孩是個考驗,所幸他體力佳,難不倒他。這長長的高坡草地,我們稱為 country road,除了引吭高歌,還得想辦法娛樂他,牽著他的手,正是説故事的好機會。沒有故事書在手邊就只得憑記憶力和想像力了,從想得起來的兒童故事開始,狼來了,龜兔賽跑,獅子和老鼠,大多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同樣的故事每次散步都重複説,他都沒排拒,而且愈來愈喜歡。我自己也很欣慰,因為每次説同樣的故事,我都能再加以潤色,加入更多的細節及對話,充分發揮我的想像力,又加入更多的語氣及肢體動作,可說是更加豐富了故事。同時我也開始問他故事的前因後果,引導他讓他可以接下去自己説故事,他媽媽很驚喜地説他會自己説故事給媽媽聽,我也暗喜自己居然在無意中應用了這些從 toastmaster 學來的技巧,同時也印証了重複練習才能達到完美的真理。
今年三月到五月幼兒班關門,學校常常寄來老師説故事的 video,阮孫不感興趣, 因為不是現場,老師又照書唸,沒有相互交流。他喜歡我說的故事,我反倒受竉若驚,小小的孩子還真很挑剔。我所説的故事中,阮孫最不喜歡的是Jack’s Bean Stalk, 因為他怕樹上的巨人怪物,所以我就不再重複。同時我也避免説童話故事 Fairy Tales,因為覺得它太不實際了,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了,又不像伊索寓言有moral 哲理價值,直到我讀到一篇文章,它談到 Cinderella 灰姑娘的故事價值。
這篇文章使我了解到不管怎樣的故事,如果你知道去挖掘它的故事價值,它就是一個值得說的故事,你就可以把它說成為具有敎育性的故事。比如說灰姑娘必須在午夜12點回家,在這故事點上就可以告訴小孩守時的重要及不守時的後果,説到小狗和老鼠們如何幫忙灰姑娘,就可點出朋友的可貴及如何善待朋友,說到灰姑娘沒有爸媽愛就要愛自己,自己想要擺脫惡劣環境才有人會幫助她,結果後母及姊妹也無法阻擋灰姑娘去參加王子的宴會,最後她獲得了幸福。這些價值都可以加入故事,可以增加跟小孩的對話,讓故事更加豐富更具衝擊力。
有了這個領悟,我能説的故事就更多了,Dr. Seuss 和 Curious George 都是很棒的兒童故事書,題材就更拈手可得了。現在圖書館都還沒恢復兒童故事的節目,説故事就由阿嬤暫時擔當了,能夠和孫子共享説故事的樂趣,也可說是我在幽暗疫情中得到的一線曙光,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逆境中總得找一些希望,才能樂觀挺下去。
逛文字大花園
雅夫子
古今文人以其聰明才華、機警急智留下許多難能可貴的文字傑作,其中有謎語、對聯、詩詞、四句聯等等。歡迎大家進入這座百花爭豔的文字大花園逛逛。
1.數字文字園林
數字與文字合體,可以長出許多文字的奇葩:
1.1謎語
春雨連綿妻獨宿(猜一字)
春雨連綿則無日,妻獨宿則無夫。春字去日去夫,則一人空守閨房,謎底是“一”,答案就在謎題上「猜“一”字」。
1.2 一字詩
宋·蘇東坡用十個“一”字寫成此詩:
一帆一漿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鈎,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堪稱以“一”字留名千秋!
1.3問君數學知多少?
其一:
《孫子算經》中有一道題叫“物不知其數”,其文如下: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答曰二十三。(提示:三三數之剩二,以3重複數之,數了七次剩下2,23-(3x7)=2, 五五與七七同理推之。)
擬題者直接給予答案,不叫讀者傷腦筋。
其二:
清·徐子云所著《算法大全》中,有一則數字詩如下: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隻碗,
看看周遭不差爭。
三人供食一碗飯,
四人同吃一碗羹。
請問先生明算者,
算來寺內幾多僧?
這回要考考讀者了! X/3+X/4 =364, X=? (由其所得僧人數字X,可見是座蠻大的寺院!)
1.4漢·卓文君所作之「數字詩」:
司馬相如為官之故與卓文君闊別,五年之後他在茂陵興起了納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個字的《兩地書》給卓文君,信中衹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字。信中由一至萬順序排列,其中唯獨無億,暗示兩人之間已經“無憶“(憶與億諧音),聰慧的卓文君馬上領悟到相如的暗示:夫妻已無憶。此信令她倍感傷心,於是回了這首《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
只道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曲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此首《怨郎詩》道盡了卓文君那 “一別之後.....萬般無奈” 的心情! 另有一說:《怨郞詩》並非文君所作,乃後人為文君抱不平而鳴。不管真相如何,此詩是首絕唱!
2 疊字連環詩
此詩格先從某一字讀起,再以前句之後段為下一句之前段,如此連環相扣可得七絕一首。以下這首為蘇軾所作,其組成全詩的單字如下:
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前後連環天衣無縫,厲不厲害?
3寶塔詩
唐·白居易作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閒惟我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註:金石指樂器/都尉指蘇武戰友李陵的軍階/司空是白居易詩友令狐楚的封號/最後一行是讃美辭別時,李陵送給蘇武與令狐楚送給白居易的詩詞。
4聯邊詩
每行詩句都限用同一部首,是很難吟成的詩格。南宋翰林王十朋,年少赴臨安趕考,因為路費短缺,有一天他想投宿江心寺。老和尚有意刁難他,要他作一首聯邊詩,作不成則不讓他過夜。他略思片刻,揮筆寫下一首聯邊詩,傳為士林美談:
浙海江深波浪流
慇懃思想怨悲愁
客官宵定寒窗宿
達道逍遙遠近遊
5 能容天下的詩人
古今詩人的胸懷無所不包無處不達,並有無限的想像力,以下舉幾個例子:
5.1 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
蘇軾與蘇小妹兄妹喜歡互相調侃,蘇軾先作詩取笑小妹凸額凹眼的長相: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軾生來長臉,蘇小妹也不甘示弱,毫不留情地回敬哥哥對她的調侃,先用二句挖個坑,再補二句埋葬他: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
5.2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因案被流放,在四川路中忽接赦免旨令,驚喜交加歸心似箭。他在回途中寫下這則古今傳誦的名句,看來當時的輕舟如同今日火箭般的神速!
5.3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唐·陳子昂)
子昂屢次對武則天進諫,不但沒被採納反而受貶。人生失意就像地球停轉一般,子昂頓覺天下衹剩下他一人,達到孤獨之極,於是在《登幽州台歌》後段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收筆!
5.4 滿園春色關不止,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
此詩《游園不值》原是葉公二月遊江南,描寫園景春色之盛。詩的上半首是“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他輕敲柴扉久不開,可見園主不在(即“游園不值”之意)。詩之後半首二句被有心人萬般扭曲,歪解了詩的原意。
5.5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
樓高百尺可摘星辰,可能是李白酒後醉語。此詩「夜宿山寺」的下半首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應是李白醉意未醒!
6 對聯
6.1 急智妙對
蘇軾與黃庭堅兩人之間是亦師亦友,有一次他們在湖邊下棋,剛好前後多顆松子掉在棋盤上,蘇軾馬上想出上聯: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蘇軾向黃庭堅挑戰,邀他對出下聯,若對不上,要罰酒三杯。黃庭堅看見湖畔有柳枝拍岸,附近有漁夫正在垂釣,馬上靈機一動對出下聯: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柳邊柳絲釣絲”對上“松下松子棋子”,可以説絲絲入扣!
6.2染色對聯
其一:
蘇東坡與蘇小妹喜歡互相虧損,有次蘇小妹在井邊剖魚,恰巧蘇東坡騎馬經過。東坡見景故意戲弄妹妹,口吐有色上聯:
“妹妹剖魚,蹲下來一剖兩半!”
見哥哥故意令她難堪,她半羞半嗔以牙還牙,馬上以下聯回敬:
“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誰怕誰?Get even!
其二:
佛印與東坡私交甚佳,常與蘇小妹三人吟詩作對,佛印生性放蕩不羈,蘇小妹平常也不計小節。有次佛印掉了佛門印記,想戲弄小妹,和尚嘴裡竟然長出髒牙,口出上聯要小妹對下聯:
佛印上聯:
“一女孤眠,縱橫三只毛眼。”
小妹見佛印一點也不像出家人,就毫不留情地拿他的無毛光頭回敬:
小妹下聯:
“二僧同榻,顛倒四個光頭。”
哈哈!大和尚少惹小姑娘!
6.3趣味對聯
其一:
是是非非官商勾結
虛虛實實善惡都學
(中)刀义文化好肉分切
其二:
打一針便可手足麻木
吹口氣立刻人事不醒
(中)不痛就好
其三:
我愛的人名花有主
愛我的人慘不忍賭
(中)命苦!
人生苦樂參半,能夠苦中作樂,是帖益年延壽的良藥!
7迥文詩
7.1
有一年新加坡舉辦「春到河畔」年華盛會,當年主題是介紹「竹」的文化,會中有四川竹編與以竹為首的迥文詩。此詩的作者不詳,其組成全詩的單字如下:
青身一竿竹骨硬枝節空
每行七言,次行跳過三字。先是順行由原點至終點;而後逆行,以同樣的方式,由終點回至原點。其全詩如下:
青身一竿竹骨硬,
竿竹骨硬枝節空;
空節枝硬骨竹竿,
硬骨竹竿一身青。
7.2
蘇東坡是位迥文詩的高手,他的《題金山寺》是天下一絕: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天,碧峰千點數鴻輕。
全詩倒著唸,又成另一首詩,妙哉!
輕鴻數點千峰碧,天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玩文字玩到如此境界,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文人!!!
8 打油詩
《鬼話連篇》
世間罕見不明物
飄來飄去無定處
夢中又見飄異物
疑神疑鬼在何處
9 謎語
人生本來就是個「大謎」,猜文字上的謎語,可以說是「謎中謎」,但也衹能算是個「小謎」而已。在此介紹一些有本土色彩的謎語,其謎底都是兩個字的臺灣地名:
9.1 “牽手”在林中散步(位於台中)
9.2 三姑六婆(位於屏東)
9.3 十二生肖第四位(二個地名,各二字)
9.4 被蚊子咬(用台語猜)
9.5 賣了光光(用台語猜)
9.6 九個位子十個人頭(用台語猜)
9.7 Three’s Company(三人行,位於嘉義)
謎底:梧棲/九如(九張女人的口)/虎尾、後龍/艋舺/通霄/基隆/六腳
10 四句聯
四句聯是台灣民間的鄉土文化,因為閩南話的語音豐富,連成一串上下鬥句(扣句),唸起來非常順口。高雄燕巢唸歌阿公的「勸世文」,以及台南龍崎林仙化先生的四句聯,都是台灣鄉土文化的國寶。四句聯常用於婚事、入厝、訴情、勸世等等場合。一般以七字或五字組成一句,以四句為一聯。以下舉出一些例子:
七字一句(婚事):
新娘捧茶來大廳,內家外家好名聲。
兩府合婚來過定,吉時好日作親成(=親戚)。
五字一句:
一銅佮一金,翁某會仝心。
翁某若仝心,烏土變黃金。
(翁某=夫妻)
吃新娘茶:
茶杯深深深,予恁翁某會仝心。
茶杯捧正正,予恁翁某眾人疼。
訴情:
一更更鼓月照山,牽君的手摸心肝。
阿君問娘未按怎,隨在阿君的心肝。
勸世:
少年打拼給囝用,吃老拖命替囝還,
世間哪會變這型,到底誰人來造成。
怨天怨地怨祖先,怪囝駡囝無路用,
這款爸母尚了然,註定為囝拖屎連。
諷刺(蕃薯歌,林仙化原作):
台灣法律則奇巧,台灣法律則不幸,
上班八點嫌想早,日時上班嘩無閑。
辨公食茶看報紙,理髪小姐有感情,
年年加薪枵飽吵,暗時剃頭兼掠龍。
(嫌想早=嫌太早;枵=餓)
最後附上一首《黑白聯》,送給天下的父親:
母親節吃龍蝦,父親節走到沒半個,剩恁老爸一個!
1.數字文字園林
數字與文字合體,可以長出許多文字的奇葩:
1.1謎語
春雨連綿妻獨宿(猜一字)
春雨連綿則無日,妻獨宿則無夫。春字去日去夫,則一人空守閨房,謎底是“一”,答案就在謎題上「猜“一”字」。
1.2 一字詩
宋·蘇東坡用十個“一”字寫成此詩:
一帆一漿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鈎,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堪稱以“一”字留名千秋!
1.3問君數學知多少?
其一:
《孫子算經》中有一道題叫“物不知其數”,其文如下: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答曰二十三。(提示:三三數之剩二,以3重複數之,數了七次剩下2,23-(3x7)=2, 五五與七七同理推之。)
擬題者直接給予答案,不叫讀者傷腦筋。
其二:
清·徐子云所著《算法大全》中,有一則數字詩如下: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隻碗,
看看周遭不差爭。
三人供食一碗飯,
四人同吃一碗羹。
請問先生明算者,
算來寺內幾多僧?
這回要考考讀者了! X/3+X/4 =364, X=? (由其所得僧人數字X,可見是座蠻大的寺院!)
1.4漢·卓文君所作之「數字詩」:
司馬相如為官之故與卓文君闊別,五年之後他在茂陵興起了納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個字的《兩地書》給卓文君,信中衹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字。信中由一至萬順序排列,其中唯獨無億,暗示兩人之間已經“無憶“(憶與億諧音),聰慧的卓文君馬上領悟到相如的暗示:夫妻已無憶。此信令她倍感傷心,於是回了這首《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
只道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曲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此首《怨郎詩》道盡了卓文君那 “一別之後.....萬般無奈” 的心情! 另有一說:《怨郞詩》並非文君所作,乃後人為文君抱不平而鳴。不管真相如何,此詩是首絕唱!
2 疊字連環詩
此詩格先從某一字讀起,再以前句之後段為下一句之前段,如此連環相扣可得七絕一首。以下這首為蘇軾所作,其組成全詩的單字如下:
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前後連環天衣無縫,厲不厲害?
3寶塔詩
唐·白居易作
詩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閒惟我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註:金石指樂器/都尉指蘇武戰友李陵的軍階/司空是白居易詩友令狐楚的封號/最後一行是讃美辭別時,李陵送給蘇武與令狐楚送給白居易的詩詞。
4聯邊詩
每行詩句都限用同一部首,是很難吟成的詩格。南宋翰林王十朋,年少赴臨安趕考,因為路費短缺,有一天他想投宿江心寺。老和尚有意刁難他,要他作一首聯邊詩,作不成則不讓他過夜。他略思片刻,揮筆寫下一首聯邊詩,傳為士林美談:
浙海江深波浪流
慇懃思想怨悲愁
客官宵定寒窗宿
達道逍遙遠近遊
5 能容天下的詩人
古今詩人的胸懷無所不包無處不達,並有無限的想像力,以下舉幾個例子:
5.1 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
蘇軾與蘇小妹兄妹喜歡互相調侃,蘇軾先作詩取笑小妹凸額凹眼的長相: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軾生來長臉,蘇小妹也不甘示弱,毫不留情地回敬哥哥對她的調侃,先用二句挖個坑,再補二句埋葬他: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剛流到腮邊。“
5.2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因案被流放,在四川路中忽接赦免旨令,驚喜交加歸心似箭。他在回途中寫下這則古今傳誦的名句,看來當時的輕舟如同今日火箭般的神速!
5.3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唐·陳子昂)
子昂屢次對武則天進諫,不但沒被採納反而受貶。人生失意就像地球停轉一般,子昂頓覺天下衹剩下他一人,達到孤獨之極,於是在《登幽州台歌》後段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收筆!
5.4 滿園春色關不止,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
此詩《游園不值》原是葉公二月遊江南,描寫園景春色之盛。詩的上半首是“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他輕敲柴扉久不開,可見園主不在(即“游園不值”之意)。詩之後半首二句被有心人萬般扭曲,歪解了詩的原意。
5.5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
樓高百尺可摘星辰,可能是李白酒後醉語。此詩「夜宿山寺」的下半首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應是李白醉意未醒!
6 對聯
6.1 急智妙對
蘇軾與黃庭堅兩人之間是亦師亦友,有一次他們在湖邊下棋,剛好前後多顆松子掉在棋盤上,蘇軾馬上想出上聯: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蘇軾向黃庭堅挑戰,邀他對出下聯,若對不上,要罰酒三杯。黃庭堅看見湖畔有柳枝拍岸,附近有漁夫正在垂釣,馬上靈機一動對出下聯: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柳邊柳絲釣絲”對上“松下松子棋子”,可以説絲絲入扣!
6.2染色對聯
其一:
蘇東坡與蘇小妹喜歡互相虧損,有次蘇小妹在井邊剖魚,恰巧蘇東坡騎馬經過。東坡見景故意戲弄妹妹,口吐有色上聯:
“妹妹剖魚,蹲下來一剖兩半!”
見哥哥故意令她難堪,她半羞半嗔以牙還牙,馬上以下聯回敬:
“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誰怕誰?Get even!
其二:
佛印與東坡私交甚佳,常與蘇小妹三人吟詩作對,佛印生性放蕩不羈,蘇小妹平常也不計小節。有次佛印掉了佛門印記,想戲弄小妹,和尚嘴裡竟然長出髒牙,口出上聯要小妹對下聯:
佛印上聯:
“一女孤眠,縱橫三只毛眼。”
小妹見佛印一點也不像出家人,就毫不留情地拿他的無毛光頭回敬:
小妹下聯:
“二僧同榻,顛倒四個光頭。”
哈哈!大和尚少惹小姑娘!
6.3趣味對聯
其一:
是是非非官商勾結
虛虛實實善惡都學
(中)刀义文化好肉分切
其二:
打一針便可手足麻木
吹口氣立刻人事不醒
(中)不痛就好
其三:
我愛的人名花有主
愛我的人慘不忍賭
(中)命苦!
人生苦樂參半,能夠苦中作樂,是帖益年延壽的良藥!
7迥文詩
7.1
有一年新加坡舉辦「春到河畔」年華盛會,當年主題是介紹「竹」的文化,會中有四川竹編與以竹為首的迥文詩。此詩的作者不詳,其組成全詩的單字如下:
青身一竿竹骨硬枝節空
每行七言,次行跳過三字。先是順行由原點至終點;而後逆行,以同樣的方式,由終點回至原點。其全詩如下:
青身一竿竹骨硬,
竿竹骨硬枝節空;
空節枝硬骨竹竿,
硬骨竹竿一身青。
7.2
蘇東坡是位迥文詩的高手,他的《題金山寺》是天下一絕: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天,碧峰千點數鴻輕。
全詩倒著唸,又成另一首詩,妙哉!
輕鴻數點千峰碧,天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玩文字玩到如此境界,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文人!!!
8 打油詩
《鬼話連篇》
世間罕見不明物
飄來飄去無定處
夢中又見飄異物
疑神疑鬼在何處
9 謎語
人生本來就是個「大謎」,猜文字上的謎語,可以說是「謎中謎」,但也衹能算是個「小謎」而已。在此介紹一些有本土色彩的謎語,其謎底都是兩個字的臺灣地名:
9.1 “牽手”在林中散步(位於台中)
9.2 三姑六婆(位於屏東)
9.3 十二生肖第四位(二個地名,各二字)
9.4 被蚊子咬(用台語猜)
9.5 賣了光光(用台語猜)
9.6 九個位子十個人頭(用台語猜)
9.7 Three’s Company(三人行,位於嘉義)
謎底:梧棲/九如(九張女人的口)/虎尾、後龍/艋舺/通霄/基隆/六腳
10 四句聯
四句聯是台灣民間的鄉土文化,因為閩南話的語音豐富,連成一串上下鬥句(扣句),唸起來非常順口。高雄燕巢唸歌阿公的「勸世文」,以及台南龍崎林仙化先生的四句聯,都是台灣鄉土文化的國寶。四句聯常用於婚事、入厝、訴情、勸世等等場合。一般以七字或五字組成一句,以四句為一聯。以下舉出一些例子:
七字一句(婚事):
新娘捧茶來大廳,內家外家好名聲。
兩府合婚來過定,吉時好日作親成(=親戚)。
五字一句:
一銅佮一金,翁某會仝心。
翁某若仝心,烏土變黃金。
(翁某=夫妻)
吃新娘茶:
茶杯深深深,予恁翁某會仝心。
茶杯捧正正,予恁翁某眾人疼。
訴情:
一更更鼓月照山,牽君的手摸心肝。
阿君問娘未按怎,隨在阿君的心肝。
勸世:
少年打拼給囝用,吃老拖命替囝還,
世間哪會變這型,到底誰人來造成。
怨天怨地怨祖先,怪囝駡囝無路用,
這款爸母尚了然,註定為囝拖屎連。
諷刺(蕃薯歌,林仙化原作):
台灣法律則奇巧,台灣法律則不幸,
上班八點嫌想早,日時上班嘩無閑。
辨公食茶看報紙,理髪小姐有感情,
年年加薪枵飽吵,暗時剃頭兼掠龍。
(嫌想早=嫌太早;枵=餓)
最後附上一首《黑白聯》,送給天下的父親:
母親節吃龍蝦,父親節走到沒半個,剩恁老爸一個!
Bend, 但祈平安無恙!
吳連山
Bend 是在Oregon州中部的一個小城。它位於Deschutes River河旁,在Cascade Range東麓山脊。是要到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或Cascade Lakes Scenic Byway必經的要道。依山傍水,風景甚美。又因為一年四季都有多元的戶外活動。人口雖僅約八萬人,2015年 Men's Journal 稱 Bend是 one of the "10 Best Places to Live Now".可以想像這個城有多美,多好!
2015年秋天,我們和另外兩家朋友想要去追懷Lewis & Clark如何沿著Columbia River由東岸到西部來開拓,而發現Columbia Gorge。就到Washington州的這個Columbia Gorge峽谷來遊玩、探險。並順道到Oregon州的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來遊覽。路過Bend時,就在那裡住兩個晚上。在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時碰到暴風雪。道路都封鎖。沒能看到火山岩大湖的美景。但是享受Bend這個地方的安詳美麗。深深的被這個小城市吸引。
以前美國最大的影片出租連鎖店,Blockbuster,幾乎已全部關閉。現在只剩下Bend有一家還開業。看報導說這個店改成民宿。今(2020)年九月十八,十九和二十日三天要讓三個小家庭(限四人以下)分別去過夜。每次一家,過一個夜晚。可以盡情的享受,觀賞他們擁有的任何影片。它同時又附贈 pizza, Pepsi 和 popcorn。每戶僅收美金四元(另加稅金及其他費用)。非常便宜。不過只限Deschutes County(包括 Bend)的居民,才可以。店家真有創意。
Bend位於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內。這個林區每年都會有野火發生。有時是天然的發生,有時是為造林必須人為故意放火。但是今年九月中旬,由於整個美國西部受到熱潮、暖流的影響,氣溫非常高。Washington, Oregon及 California三州都是到處野火蔓延,不可收拾。Bend 位在山區,四周森林環繞,也不能幸免。有幾天它的居民被強迫要疏散。後來火勢稍有控制。大家都平安回家。而且一切無恙。真是有幸!
對於這幾州的大火災,川普總統說都是森林管理不周所致,才會野火燒不盡。他說州政府應該要去剪乾枝,掃落葉,就不會發生。是不是?
只有祈禱Bend永遠平安無事。永遠保持它的美麗和活力!!!
吳連山(10/24/2020)
下面是Oregon政府播放的影片。Discover Bend in Central Oreg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oQlmEpdAw
2015年秋天,我們和另外兩家朋友想要去追懷Lewis & Clark如何沿著Columbia River由東岸到西部來開拓,而發現Columbia Gorge。就到Washington州的這個Columbia Gorge峽谷來遊玩、探險。並順道到Oregon州的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來遊覽。路過Bend時,就在那裡住兩個晚上。在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時碰到暴風雪。道路都封鎖。沒能看到火山岩大湖的美景。但是享受Bend這個地方的安詳美麗。深深的被這個小城市吸引。
以前美國最大的影片出租連鎖店,Blockbuster,幾乎已全部關閉。現在只剩下Bend有一家還開業。看報導說這個店改成民宿。今(2020)年九月十八,十九和二十日三天要讓三個小家庭(限四人以下)分別去過夜。每次一家,過一個夜晚。可以盡情的享受,觀賞他們擁有的任何影片。它同時又附贈 pizza, Pepsi 和 popcorn。每戶僅收美金四元(另加稅金及其他費用)。非常便宜。不過只限Deschutes County(包括 Bend)的居民,才可以。店家真有創意。
Bend位於Deschutes National Forest內。這個林區每年都會有野火發生。有時是天然的發生,有時是為造林必須人為故意放火。但是今年九月中旬,由於整個美國西部受到熱潮、暖流的影響,氣溫非常高。Washington, Oregon及 California三州都是到處野火蔓延,不可收拾。Bend 位在山區,四周森林環繞,也不能幸免。有幾天它的居民被強迫要疏散。後來火勢稍有控制。大家都平安回家。而且一切無恙。真是有幸!
對於這幾州的大火災,川普總統說都是森林管理不周所致,才會野火燒不盡。他說州政府應該要去剪乾枝,掃落葉,就不會發生。是不是?
只有祈禱Bend永遠平安無事。永遠保持它的美麗和活力!!!
吳連山(10/24/2020)
下面是Oregon政府播放的影片。Discover Bend in Central Oreg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oQlmEpdAw
拾露螺
蔡淑媛
昨夜夢裏與死去多年的父親重逢。他依然有我兒時的記憶中非常年輕的容顏。似乎覺得他就站在床邊輕聲地呼喚:「起來!起來囉!爬未起來,就不帶妳去拾露螺囉!」匆忙睜開迷蒙的睡眼,哪裏有父親的身影?起身拉開落地窗前厚重的窗簾。墻上挂鐘指明清晨六點。
曙光朦朧,天色微明,大地一片幽靜,正是拾露螺的好時辰,可是與父親卻已生死相隔逾越四十年。臨晚境,憶從前,歲月的連鎖悠忽中斷,層疊往事如候鳥振翅,飛向遠方我魂牽夢縈的故園。……
五歲前後與父母親一起住在高雄外公外嬤家。那是一棟巴洛克式(French Baroque style),前有雕花牆壁,後有石切臺階的典雅三層西洋樓。平順無憂的童年生活中,最大的期待是母親為我縫製的「人形」(日式玩偶)要比玩伴多;舊曆年的「廿九暝」(除夕)趕緊到,阿公阿嬤以及住在附近的姑婆與叔公等來分發紅包。一直到有那麽一天,美軍B二十九轟炸機投落的一顆炸彈在距離外公的三層樓不遠處爆炸,厝邊有人受傷,我們全家才匆匆忙忙地「疏開」到鄉下去。由此因緣,我在鄉村的山崖水湄,渡過了一段難忘的童年。
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國的軍力已呈強弩之末。在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除了強硬徵召台籍男丁投入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去當同盟國聯軍的砲灰之外,還把台灣出產的農作物大量運送到戰地去充當軍糧。島上的的食品貨物因此嚴重欠缺,肉類按照每家戶口人數定期「配級」(分配)。
鄉野人家爲了存活,只好自力救助。他們在自家前後院或臨近野地飼養雞、鴨;在溪圳捕捉魚、蝦;到山林裏獵取野味。基於相同的理由,在晨光熹微的黎明,父親就帶我到屋後的山崙去檢拾露螺。
父親和我一前一後,手提大小兩個水桶,沿著籬笆門外的小路,走向厝後的山崙。山崙不高,離離落落長著相思樹和那投林(台灣鄉間常見的常綠樹木)。那裡原本是牧童放牛,農人種作蕃薯、「番麥」(玉米)和經營果園的地方。兵荒馬亂、民窮財盡,山崙逐漸變成了無名屍骨或窮苦村民的亂葬崗。
我們居住的日本式宿舍,四屋相連一字排開,建造在山崙斜坡盡頭一塊小小的平地上。山雨過後,特別是在無月悶熱的暗暝,有時會看到一盞盞忽藍忽綠,顔色隨時變換的燐火,漂浮在山林曠野間,為鄉里中孤魂野鬼的傳說,增添了幾分恐怖的氣氛。
白天的山崙,隨處可以見到斷裂的墓碑,殘破的棺板木片凌亂散落在草叢或落葉堆中。那些歪斜﹑斷裂佈滿青苔的埤垣,正是露螺的最愛。它們成群成簇,密密麻麻地在埤垣上爬動。父親走上前去熟練地雙手並用快速檢取,不多久水桶裡就置放了大半。
我則蹲在墓碑前,睜大眼睛看著那些不比我的指甲大的「露螺仔子」,伸出半透明纖細得幾乎看不見的觸鬚,小步小步地挪移。它們背著硬殼,排列成行,蹣跚前進,像是苦力馱著重物,一副不勝負荷的模樣。
我玩心一起,從埤底土堆上捉一隻「露螺仔子」置放到埤頂最上頭。「露螺仔子」受到驚嚇,立刻停止爬動,把細小的觸鬚藏進背殼裡。好像悶著頭在自言自語:「真奇怪!我好像有飛起來的感覺。」我自覺做了一件「有趣味e代誌」,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時往往引來父親一聲溫和的斥責:「無欲拾露螺,dui我出來做什麼?」
日頭爬上山巔,晨霧散去,山崙顯現出明亮幽靜的光景。但在陽光照耀不到的林蔭裡,我偶然會看到一兩隻瘦骨稜稜的野狗,在黃土凌亂鬆散,以致露出地面的棺材薄板上嗅來嗅去,低頭咬住一小塊灰白色的「物件」,在我還沒有看清以前就溜得無影無蹤。
有時離我腳跟不遠的草埔內,會爬出來一條綠綠的「草尾仔蛇」。父親說,人無殺之蛇心,蛇自然也無傷人之意。不要擋住蛇的去路,只要記住每次踏上草埔以前,先用柴枝往四周撩撥一下,等於在說:「有人來囉!拜託讓路。」若有蛇隻隱藏其間,就會離開溜到別處去。
啃枯骨的餓狗也罷、悉悉索索從腳邊溜走的長蛇也罷、暗夜裡在山丘上漫遊的孤魂野鬼也罷,當時年幼的我,心裡一點也不驚惶。總覺得父親自有一身本事足以保護我,不會讓我受到任何傷害。
漫步走在山路中經常會碰到「出山」(送葬)的人群。看到那一列列白幡麻衣迎面過來,聽到「鼓吹」(嗩吶)聲和送葬人的哀號,過份年幼的我,心裡不但沒有感到對喪家的同情,反而產生一份愛看「鬧熱」的歡喜。
可是每當想到,若有一天,父親、母親、阿公、阿嬤,也會躺在那薄薄的棺材板裡,任由一群「生份人」,歪歪顛顛地抬到山後,埋在我找不到回來路的什麼地方,我那小小心靈即刻感到一陣悸動,眼眶裡很快就注滿了悲傷的淚水……。
父親撿滿了一大一小兩桶露螺,我們就興高采烈地走下山路回家去。母親已準備好一大捆新鮮的芭樂葉在等待。她剝去每隻露螺殼,切掉軟腸部位,用芭樂葉子一再搓揉以除掉露螺濃稠的黏液,在清水裏幾番洗滌後,把螺肉放進熱油鍋並加入大把九層塔與薑片快速翻炒,不多時,香噴噴的「九層塔炒螺肉」~~全家人最期待的上等料理就算完成。等不及桌上的碗筷排列妥當,我的「嘴nua」(口水)都已經快流滴下來。
跟在父親身邊上山拾露螺的日子已經過去得非常遙遠了。如今,遠離故鄉棲身海外的我,每次聽見有人談起,法國名菜「露螺肉」如何如何的鮮潤好吃時,我就會想起,想起「做囝仔時代」與父親、母親共度的那段單純快樂的日子。
1988年母親辭別了人世。兩年後我們全家八個父母養育的孩子聯袂返鄉,把過世已久的父親的遺骸拾骨火化後,骨灰甕和母親的並排安奉在高雄壽山「元亨寺」的塔樓中。久遭廢棄的墓園想必已長滿了青苔野草,想必也會有成群的露螺蠕動於上。
但不知父親的魂靈已經萬緣皆放,心無掛礙地安息在壽山之巔,閒看半山煙雲與山下的人間世界?還是依然徘徊在荒草萋萋的舊時陵園,努力揀拾露螺好讓全家能有一頓溫飽的餐食?思及憶及,頓覺滿心淒切,便有熱淚如傾!
(1994/2020年修訂)
曙光朦朧,天色微明,大地一片幽靜,正是拾露螺的好時辰,可是與父親卻已生死相隔逾越四十年。臨晚境,憶從前,歲月的連鎖悠忽中斷,層疊往事如候鳥振翅,飛向遠方我魂牽夢縈的故園。……
五歲前後與父母親一起住在高雄外公外嬤家。那是一棟巴洛克式(French Baroque style),前有雕花牆壁,後有石切臺階的典雅三層西洋樓。平順無憂的童年生活中,最大的期待是母親為我縫製的「人形」(日式玩偶)要比玩伴多;舊曆年的「廿九暝」(除夕)趕緊到,阿公阿嬤以及住在附近的姑婆與叔公等來分發紅包。一直到有那麽一天,美軍B二十九轟炸機投落的一顆炸彈在距離外公的三層樓不遠處爆炸,厝邊有人受傷,我們全家才匆匆忙忙地「疏開」到鄉下去。由此因緣,我在鄉村的山崖水湄,渡過了一段難忘的童年。
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國的軍力已呈強弩之末。在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除了強硬徵召台籍男丁投入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去當同盟國聯軍的砲灰之外,還把台灣出產的農作物大量運送到戰地去充當軍糧。島上的的食品貨物因此嚴重欠缺,肉類按照每家戶口人數定期「配級」(分配)。
鄉野人家爲了存活,只好自力救助。他們在自家前後院或臨近野地飼養雞、鴨;在溪圳捕捉魚、蝦;到山林裏獵取野味。基於相同的理由,在晨光熹微的黎明,父親就帶我到屋後的山崙去檢拾露螺。
父親和我一前一後,手提大小兩個水桶,沿著籬笆門外的小路,走向厝後的山崙。山崙不高,離離落落長著相思樹和那投林(台灣鄉間常見的常綠樹木)。那裡原本是牧童放牛,農人種作蕃薯、「番麥」(玉米)和經營果園的地方。兵荒馬亂、民窮財盡,山崙逐漸變成了無名屍骨或窮苦村民的亂葬崗。
我們居住的日本式宿舍,四屋相連一字排開,建造在山崙斜坡盡頭一塊小小的平地上。山雨過後,特別是在無月悶熱的暗暝,有時會看到一盞盞忽藍忽綠,顔色隨時變換的燐火,漂浮在山林曠野間,為鄉里中孤魂野鬼的傳說,增添了幾分恐怖的氣氛。
白天的山崙,隨處可以見到斷裂的墓碑,殘破的棺板木片凌亂散落在草叢或落葉堆中。那些歪斜﹑斷裂佈滿青苔的埤垣,正是露螺的最愛。它們成群成簇,密密麻麻地在埤垣上爬動。父親走上前去熟練地雙手並用快速檢取,不多久水桶裡就置放了大半。
我則蹲在墓碑前,睜大眼睛看著那些不比我的指甲大的「露螺仔子」,伸出半透明纖細得幾乎看不見的觸鬚,小步小步地挪移。它們背著硬殼,排列成行,蹣跚前進,像是苦力馱著重物,一副不勝負荷的模樣。
我玩心一起,從埤底土堆上捉一隻「露螺仔子」置放到埤頂最上頭。「露螺仔子」受到驚嚇,立刻停止爬動,把細小的觸鬚藏進背殼裡。好像悶著頭在自言自語:「真奇怪!我好像有飛起來的感覺。」我自覺做了一件「有趣味e代誌」,忍不住笑出聲來。那時往往引來父親一聲溫和的斥責:「無欲拾露螺,dui我出來做什麼?」
日頭爬上山巔,晨霧散去,山崙顯現出明亮幽靜的光景。但在陽光照耀不到的林蔭裡,我偶然會看到一兩隻瘦骨稜稜的野狗,在黃土凌亂鬆散,以致露出地面的棺材薄板上嗅來嗅去,低頭咬住一小塊灰白色的「物件」,在我還沒有看清以前就溜得無影無蹤。
有時離我腳跟不遠的草埔內,會爬出來一條綠綠的「草尾仔蛇」。父親說,人無殺之蛇心,蛇自然也無傷人之意。不要擋住蛇的去路,只要記住每次踏上草埔以前,先用柴枝往四周撩撥一下,等於在說:「有人來囉!拜託讓路。」若有蛇隻隱藏其間,就會離開溜到別處去。
啃枯骨的餓狗也罷、悉悉索索從腳邊溜走的長蛇也罷、暗夜裡在山丘上漫遊的孤魂野鬼也罷,當時年幼的我,心裡一點也不驚惶。總覺得父親自有一身本事足以保護我,不會讓我受到任何傷害。
漫步走在山路中經常會碰到「出山」(送葬)的人群。看到那一列列白幡麻衣迎面過來,聽到「鼓吹」(嗩吶)聲和送葬人的哀號,過份年幼的我,心裡不但沒有感到對喪家的同情,反而產生一份愛看「鬧熱」的歡喜。
可是每當想到,若有一天,父親、母親、阿公、阿嬤,也會躺在那薄薄的棺材板裡,任由一群「生份人」,歪歪顛顛地抬到山後,埋在我找不到回來路的什麼地方,我那小小心靈即刻感到一陣悸動,眼眶裡很快就注滿了悲傷的淚水……。
父親撿滿了一大一小兩桶露螺,我們就興高采烈地走下山路回家去。母親已準備好一大捆新鮮的芭樂葉在等待。她剝去每隻露螺殼,切掉軟腸部位,用芭樂葉子一再搓揉以除掉露螺濃稠的黏液,在清水裏幾番洗滌後,把螺肉放進熱油鍋並加入大把九層塔與薑片快速翻炒,不多時,香噴噴的「九層塔炒螺肉」~~全家人最期待的上等料理就算完成。等不及桌上的碗筷排列妥當,我的「嘴nua」(口水)都已經快流滴下來。
跟在父親身邊上山拾露螺的日子已經過去得非常遙遠了。如今,遠離故鄉棲身海外的我,每次聽見有人談起,法國名菜「露螺肉」如何如何的鮮潤好吃時,我就會想起,想起「做囝仔時代」與父親、母親共度的那段單純快樂的日子。
1988年母親辭別了人世。兩年後我們全家八個父母養育的孩子聯袂返鄉,把過世已久的父親的遺骸拾骨火化後,骨灰甕和母親的並排安奉在高雄壽山「元亨寺」的塔樓中。久遭廢棄的墓園想必已長滿了青苔野草,想必也會有成群的露螺蠕動於上。
但不知父親的魂靈已經萬緣皆放,心無掛礙地安息在壽山之巔,閒看半山煙雲與山下的人間世界?還是依然徘徊在荒草萋萋的舊時陵園,努力揀拾露螺好讓全家能有一頓溫飽的餐食?思及憶及,頓覺滿心淒切,便有熱淚如傾!
(1994/2020年修訂)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
連淑琴
中共去年曾在亞洲第二島錬,近夏威夷處進行軍演,似乎向美國示威:解放軍可與美軍分庭抗禮之意!這給Trump總統當頭棒喝,原來中共稱霸國際是玩真的,美國再不把第一島錬鞏固好,則唇亡齒寒,因第二、三島錬中,小島嶼間相距甚遠,防守難度高過第一島錬數倍,萬一中共打穿第一島錬防線,則將會及時危及美國本土!再看位處於第一島錬的台灣,其軍需、軍備跟中國相差甚巨。至此美國認為,台灣的安危跟美國息息相關,開始打開禁忌,不斷銷售新型武器給台灣。近二個多月來,美國派遣二位高級官員來台訪問,尤以九月底次國務卿訪台後,美國將繼續銷售七種最新武器給台灣。最值得関注的乃,美國國防部不斷的放出風聲,如中共對台灣動武,美軍決不會坐視不理。
再說,中共的倒行逆施,引起世人不齒,歐盟終於跟隨美國,譴責中共違反人性,它在新疆、西藏及香港,以高壓政策迫害少數弱勢族群,且不斷的近逼台灣。中共大言不慚,一相情願的把台灣納入其版圖,不許國際諸國干涉其內政。而中共培養出的外交官,個個本着一幅戰狼本色,到歐洲趾高氣揚,在各國教訓他國官吏,以中斷經濟交易為原則,威嚇其認同台灣策略,民主的歐洲各國終於群起反駁,先後狠狠洗臉中共外交官,後來習近平的出現也被打臉,其外交使團被整得灰頭土臉,終於斷翼而歸。
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雖特殊未定,但台灣從未氣餒,蔡英文總統不僅勇敢表現反共決心,且在抗疫其間,在國際救援上,其行使外援善意技巧,榮獲舉世讚揚,讓世人刮目相看。更讓先進諸國驚佩的,乃台灣在高科技領域上,是全球之冠,當今世間擁有的各式各樣器具,小自手機,大至飛機、火箭等軍備,都需台灣出產的芯片為核心,否則這些成品將成一堆廢物。台灣的地位是這麼崇高,難怪全世界多數民主國家認同台灣,肯定蔡英文的施政。讓人意料之外的,乃蔡英文被登在最新期,美國最具權威的時代週刊封面上!這是蔡英文第二次上其封面。試問亞州領袖中,何人曾獲得此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歌!可頌!
當今美國有不少参、眾議員不斷提議跟台灣建交,甚至於要台灣重回聯合國。而今駐美代表蕭美琴冠上「駐美大使」,接着,駐德的謝志偉、駐日的謝長廷也都冠上大使之稱,那麼美台正式建交,是否已到水到渠成之境?但在這関鍵時刻,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爕突然宣佈:台美建交不急於當今。此言一出,台灣朝野大為驚諤!國民黨認為執政黨不務實際,痛失良機,媒體名嘴陳文茜,更進一步說台灣該宣佈獨立!何以執政黨突然喊卡?不僅耐人尋味!
據說,美、台幾經商討,認為建交一事不急於一時,事實上美、台關係密切有如建交(有實無名)。只因 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鹿死誰手未成定局。再說,習近平雖面臨內憂外患,在這情況之下,他有可能做困獸之鬥,不惜跟美台打游擊戰,極有可能只會攻打台灣外島,因投鼠忌器,中共太需要台灣本島,高科技廠的完整。不過萬一戰事爆發,中共也會付出慘痛代價,台灣存有7000枚飛彈,當它們用上派場,則將會造成中國東南各省的慘敗。不過中共不會公佈自己的敗訊,反而會以台灣外島遭受的傷害,大肆宣揚捷報,跨大戰果,做大內宣,以鞏固習近平在中國境內一尊之位。對中共執政者而言,中國人命如塵土,毛澤東曾說中國人死一半,還有好幾億人口。習近平為了稱霸世界,寧願把中國推上險境。再看這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錯誤的執行資本主義,而今已走到盡頭。習近平在無計可施之下,只能走回文革時代、開倒車!一個堂堂大國落到今天這種情景,可悲至極!
天有不測風雲!海內外華人在渡完中國十月一日的國慶(國傷)日後,當晚,美國白宮宣稱Trump總統感染中國肺炎,此惡訊震驚全球。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致電問候,望Trump總統早日康復,而不少中國人展現出歡欣,幸災樂禍之狀,這種行為,讓居於海外中國人蒙羞,世人一定會認為,全中國人都是無心、無血無淚的泠血敗類。使中國人大失所望的,乃Trump總統接受短時期的治療,早已大致康復,回白官上班。
當十月一日,兩位下屆總統候選人第一次辯論會時,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 卻在日本東京,跟日本、澳洲及印度三國領導人商討(台灣有代表在會中),將如何防止面對中共明目張膽的威嚇?記得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於2007年,曾向美國提過結盟議案,當時Gorge W. Bush正全神貫注於中東反恐戰爭,不曾認真思考安倍晋三的建言。回顧安倍晋三的計劃:乃在亞洲民主國間,結成如建於歐洲的北大西洋公約,在亞洲也建立小北約盟弧,形同一弧綫圍堵窮兵黷武的中共。Trump上台後,終於2017年,重新評估安倍建言。今秋授權國務卿Pompeo執行,他於10月初在東京之會,取得四國間的共識,初次擬定小北約盟弧計劃。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一向被孤立的台灣,近期成了歐美各國爭相取暖的對象。9月30日,美國駐台灣AIT使團,跟台灣簽署「台北基礎融資協議」,將支持台灣派團,到第三世界各國做建設工作,比擬中共的一帶一路。10月7日,歐盟要加强跟台灣的貿易交流,台灣的高科技產品,是貿易中不可或缺的極品。接着,10月8日,義大利要求台灣設外交使團在其境內,這証明台灣外交團人員的品格,遠勝過中國戰狼外交團員的嘴臉。台灣在國際地位日益突出,中共卻日漸衰微,相距越來越遠,台灣國終將鼎立而出。
10月10日,台灣慶祝國慶時,蔡英文總統以温暖又堅定的言辭向中共喊話,要兩岸以對等、和平共處,却遭中共派遣飛機擾台。蔡總統之舉被國際肯定,印度朝野大舉台灣國旗慶祝台灣國慶,又遭中共打壓,這大大激怒印度人民的反感,印度朝野反而更積極跟台灣交好。世人雖未明言,但台灣在國際上,早被默認,是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之國,它決不可能只是中國的一省,那麼中共喊了70年的解放台灣之言,成永恒的口號,可謂痴人說夢!
Trump總統再三强調「十月驚奇」。這驚奇終於掘開了:由前紐約市長Rudy Giuliani,獲得機密文件中顯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Joe Biden 由其子Hunter Biden 的穿針引線,跟中共有利益掛勾。接着又出現兩位汚點証人,握有確實証據,引爆的醜聞不只Joe Biden,另有一大串民主黨大佬都跟中共有利益掛勾。不只官場如此,連大型媒體也左傾,對Biden醜聞隻字未報。中共灑大筆資金,買通民主黨政客,一心一意要控制美國政壇,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夢!但天網恢恢,中共的陰謀終於在大選十天前,完全曝露出來,Joe Biden無臉面對外界。而今一直沉默的大型媒體,終於開始報導醜聞實況,Joe Biden面臨左右為難,既不能承認,也不能否認!只能躲躲藏藏,不知何去何從!
天佑美國!看來美國大選已大致塵埃落定。
再說,中共的倒行逆施,引起世人不齒,歐盟終於跟隨美國,譴責中共違反人性,它在新疆、西藏及香港,以高壓政策迫害少數弱勢族群,且不斷的近逼台灣。中共大言不慚,一相情願的把台灣納入其版圖,不許國際諸國干涉其內政。而中共培養出的外交官,個個本着一幅戰狼本色,到歐洲趾高氣揚,在各國教訓他國官吏,以中斷經濟交易為原則,威嚇其認同台灣策略,民主的歐洲各國終於群起反駁,先後狠狠洗臉中共外交官,後來習近平的出現也被打臉,其外交使團被整得灰頭土臉,終於斷翼而歸。
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雖特殊未定,但台灣從未氣餒,蔡英文總統不僅勇敢表現反共決心,且在抗疫其間,在國際救援上,其行使外援善意技巧,榮獲舉世讚揚,讓世人刮目相看。更讓先進諸國驚佩的,乃台灣在高科技領域上,是全球之冠,當今世間擁有的各式各樣器具,小自手機,大至飛機、火箭等軍備,都需台灣出產的芯片為核心,否則這些成品將成一堆廢物。台灣的地位是這麼崇高,難怪全世界多數民主國家認同台灣,肯定蔡英文的施政。讓人意料之外的,乃蔡英文被登在最新期,美國最具權威的時代週刊封面上!這是蔡英文第二次上其封面。試問亞州領袖中,何人曾獲得此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歌!可頌!
當今美國有不少参、眾議員不斷提議跟台灣建交,甚至於要台灣重回聯合國。而今駐美代表蕭美琴冠上「駐美大使」,接着,駐德的謝志偉、駐日的謝長廷也都冠上大使之稱,那麼美台正式建交,是否已到水到渠成之境?但在這関鍵時刻,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爕突然宣佈:台美建交不急於當今。此言一出,台灣朝野大為驚諤!國民黨認為執政黨不務實際,痛失良機,媒體名嘴陳文茜,更進一步說台灣該宣佈獨立!何以執政黨突然喊卡?不僅耐人尋味!
據說,美、台幾經商討,認為建交一事不急於一時,事實上美、台關係密切有如建交(有實無名)。只因 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鹿死誰手未成定局。再說,習近平雖面臨內憂外患,在這情況之下,他有可能做困獸之鬥,不惜跟美台打游擊戰,極有可能只會攻打台灣外島,因投鼠忌器,中共太需要台灣本島,高科技廠的完整。不過萬一戰事爆發,中共也會付出慘痛代價,台灣存有7000枚飛彈,當它們用上派場,則將會造成中國東南各省的慘敗。不過中共不會公佈自己的敗訊,反而會以台灣外島遭受的傷害,大肆宣揚捷報,跨大戰果,做大內宣,以鞏固習近平在中國境內一尊之位。對中共執政者而言,中國人命如塵土,毛澤東曾說中國人死一半,還有好幾億人口。習近平為了稱霸世界,寧願把中國推上險境。再看這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錯誤的執行資本主義,而今已走到盡頭。習近平在無計可施之下,只能走回文革時代、開倒車!一個堂堂大國落到今天這種情景,可悲至極!
天有不測風雲!海內外華人在渡完中國十月一日的國慶(國傷)日後,當晚,美國白宮宣稱Trump總統感染中國肺炎,此惡訊震驚全球。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致電問候,望Trump總統早日康復,而不少中國人展現出歡欣,幸災樂禍之狀,這種行為,讓居於海外中國人蒙羞,世人一定會認為,全中國人都是無心、無血無淚的泠血敗類。使中國人大失所望的,乃Trump總統接受短時期的治療,早已大致康復,回白官上班。
當十月一日,兩位下屆總統候選人第一次辯論會時,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 卻在日本東京,跟日本、澳洲及印度三國領導人商討(台灣有代表在會中),將如何防止面對中共明目張膽的威嚇?記得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於2007年,曾向美國提過結盟議案,當時Gorge W. Bush正全神貫注於中東反恐戰爭,不曾認真思考安倍晋三的建言。回顧安倍晋三的計劃:乃在亞洲民主國間,結成如建於歐洲的北大西洋公約,在亞洲也建立小北約盟弧,形同一弧綫圍堵窮兵黷武的中共。Trump上台後,終於2017年,重新評估安倍建言。今秋授權國務卿Pompeo執行,他於10月初在東京之會,取得四國間的共識,初次擬定小北約盟弧計劃。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一向被孤立的台灣,近期成了歐美各國爭相取暖的對象。9月30日,美國駐台灣AIT使團,跟台灣簽署「台北基礎融資協議」,將支持台灣派團,到第三世界各國做建設工作,比擬中共的一帶一路。10月7日,歐盟要加强跟台灣的貿易交流,台灣的高科技產品,是貿易中不可或缺的極品。接着,10月8日,義大利要求台灣設外交使團在其境內,這証明台灣外交團人員的品格,遠勝過中國戰狼外交團員的嘴臉。台灣在國際地位日益突出,中共卻日漸衰微,相距越來越遠,台灣國終將鼎立而出。
10月10日,台灣慶祝國慶時,蔡英文總統以温暖又堅定的言辭向中共喊話,要兩岸以對等、和平共處,却遭中共派遣飛機擾台。蔡總統之舉被國際肯定,印度朝野大舉台灣國旗慶祝台灣國慶,又遭中共打壓,這大大激怒印度人民的反感,印度朝野反而更積極跟台灣交好。世人雖未明言,但台灣在國際上,早被默認,是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之國,它決不可能只是中國的一省,那麼中共喊了70年的解放台灣之言,成永恒的口號,可謂痴人說夢!
Trump總統再三强調「十月驚奇」。這驚奇終於掘開了:由前紐約市長Rudy Giuliani,獲得機密文件中顯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Joe Biden 由其子Hunter Biden 的穿針引線,跟中共有利益掛勾。接着又出現兩位汚點証人,握有確實証據,引爆的醜聞不只Joe Biden,另有一大串民主黨大佬都跟中共有利益掛勾。不只官場如此,連大型媒體也左傾,對Biden醜聞隻字未報。中共灑大筆資金,買通民主黨政客,一心一意要控制美國政壇,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夢!但天網恢恢,中共的陰謀終於在大選十天前,完全曝露出來,Joe Biden無臉面對外界。而今一直沉默的大型媒體,終於開始報導醜聞實況,Joe Biden面臨左右為難,既不能承認,也不能否認!只能躲躲藏藏,不知何去何從!
天佑美國!看來美國大選已大致塵埃落定。
**由於電子報編輯時的疏失, 報上誤植吳先生的2018舊文"由紅到藍". 特此更正為Summertime Sadness. "由紅到藍"本文可點此閱讀.
Summertime Sadnes
吳連山
那天偶然聽到Lana Del Rey的這首歌 “Summertime Sadness”。讓我有很深的感觸。這首歌是在2012發行的,立刻就受到美國及歐洲許多國家的熱愛,風靡。次年(2013) 八月,這首歌進入美國單曲第一名。Lana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在一個夏天,從一個高橋上跳下自殺。影片和歌詞都是在描述她很愛她的朋友。現在這個朋友走了。因為它發生在夏天,她整個夏天都很悲傷。這是一首很悲傷但很抒 情的歌。雖然影片拍攝得很模糊不清,其中一位演員,Jamie King 說 "It's about not being able to live without the one you love, friend or lover it doesn't matter, that's whatever you want it to be." 今年夏天我們的周遭發生許多事件,這首歌讓我有很深沉的感觸:
一般,美國國訂的勞工節 (每年九月第一個禮拜一) 是大家公認的夏天要結束的最後一天。通常這天過後,學校就要開學,各種球賽也開始舉行,上班的人也回復暑假以前的工作䅆序。大部分的人在這天過後,一切都回到生活的原點。但是今年不一樣。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災的影響。到現在,所有的學校上課,運動比賽訓練,在家或到公司上班,或各種商店的運轉經營,都各自不同。連應不應該戴口罩,也都還莫衷一是。真是各說各話。但是截至9/9/2020,全世界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有27,560,278人,因此死亡的有897,275人。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說今年這個夏天是非常悲哀的一個暑假。
8/28/2020, CBS播放一個特別節目,叫 ” The Power of August”。敘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
1. 一九五五年八月,一個十四歲的黑人小孩,Emmett Till在Mississippi被一群白人殺害。據說是因為這個小孩向一個白女人吹口哨,就被這群白人殺死。
2. 一九六三年八月,250,000個美國人步行到首都,華盛頓,去爭取黑人較多的自由。
3. 兩年後,一九六五年,八月詹森總統簽署 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使得美國黑人得以自由投票選舉。
4. 二0一四年八月Michael Brown在Ferguson, Missouri被警察殺死。產生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這時,許多的民權運動者發覺這是第一次他們的抗爭引起全國的注意,關心。
5. 二00八年,八月,第一個黑人Barack Obama接受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
6. 今年(二0二0年)隨著George Floyd, Breonna Taylor and Rayshard Brooks 等人的被殺死。人權及民權運動更是加劇。到八月,另一個黑人Jacob Blake 在Kenosha, Wisconsin被警察殺死後,整個示威遊行又開始。
7. 今年這個夏天是民權運動的高峰。也許暫時不會有太多的改變。非常希望明年以後,The Power of August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每年八、九月一直都是颶風侵襲美國東南部的高潮。今年有兩個大颶風Marco & Laura,同時襲捲而來。幸好後來Marco風速減弱,而Laura雖有 "unsurvivable" storm surge with massive waves ,但是都沒造成多大傷亡。但是這個同時也是西部乾旱,野火肆虐的時期。今年九月初,美國西岸數州因為熱流的光臨,氣溫飆高。Washington, Oregon, California等好幾州,都發生野火竄升的情形。尤其加州,境內共有三百三十萬英頃土地燒毀。真是滿目瘡痍,殘不忍睹。這是今年夏天加州的狼狽,悲慘的景觀。
夏天過後,所有情況應該會有所大改變。譬如最近在Santa Monica Mountains and Simi Hills發現十三隻mountain lions。據公園管理處的生物專家說這是十八年來第一次發現的。他們稱它為 Mountain Kittens。經歷那麼猛烈火災,這些動物依然能生存下來。真給大家很大的鼓舞。
相信明年的夏季不會是悲傷的時辰。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夏天。讓我們高歌Pharrell Williams 的 Happy!
吳連山 (9/9/2020)
(1) Summertime Sadn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rL3QxjyVw
(2) Happ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ZSe6N_BXs
一般,美國國訂的勞工節 (每年九月第一個禮拜一) 是大家公認的夏天要結束的最後一天。通常這天過後,學校就要開學,各種球賽也開始舉行,上班的人也回復暑假以前的工作䅆序。大部分的人在這天過後,一切都回到生活的原點。但是今年不一樣。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災的影響。到現在,所有的學校上課,運動比賽訓練,在家或到公司上班,或各種商店的運轉經營,都各自不同。連應不應該戴口罩,也都還莫衷一是。真是各說各話。但是截至9/9/2020,全世界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有27,560,278人,因此死亡的有897,275人。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說今年這個夏天是非常悲哀的一個暑假。
8/28/2020, CBS播放一個特別節目,叫 ” The Power of August”。敘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
1. 一九五五年八月,一個十四歲的黑人小孩,Emmett Till在Mississippi被一群白人殺害。據說是因為這個小孩向一個白女人吹口哨,就被這群白人殺死。
2. 一九六三年八月,250,000個美國人步行到首都,華盛頓,去爭取黑人較多的自由。
3. 兩年後,一九六五年,八月詹森總統簽署 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使得美國黑人得以自由投票選舉。
4. 二0一四年八月Michael Brown在Ferguson, Missouri被警察殺死。產生了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這時,許多的民權運動者發覺這是第一次他們的抗爭引起全國的注意,關心。
5. 二00八年,八月,第一個黑人Barack Obama接受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
6. 今年(二0二0年)隨著George Floyd, Breonna Taylor and Rayshard Brooks 等人的被殺死。人權及民權運動更是加劇。到八月,另一個黑人Jacob Blake 在Kenosha, Wisconsin被警察殺死後,整個示威遊行又開始。
7. 今年這個夏天是民權運動的高峰。也許暫時不會有太多的改變。非常希望明年以後,The Power of August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每年八、九月一直都是颶風侵襲美國東南部的高潮。今年有兩個大颶風Marco & Laura,同時襲捲而來。幸好後來Marco風速減弱,而Laura雖有 "unsurvivable" storm surge with massive waves ,但是都沒造成多大傷亡。但是這個同時也是西部乾旱,野火肆虐的時期。今年九月初,美國西岸數州因為熱流的光臨,氣溫飆高。Washington, Oregon, California等好幾州,都發生野火竄升的情形。尤其加州,境內共有三百三十萬英頃土地燒毀。真是滿目瘡痍,殘不忍睹。這是今年夏天加州的狼狽,悲慘的景觀。
夏天過後,所有情況應該會有所大改變。譬如最近在Santa Monica Mountains and Simi Hills發現十三隻mountain lions。據公園管理處的生物專家說這是十八年來第一次發現的。他們稱它為 Mountain Kittens。經歷那麼猛烈火災,這些動物依然能生存下來。真給大家很大的鼓舞。
相信明年的夏季不會是悲傷的時辰。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夏天。讓我們高歌Pharrell Williams 的 Happy!
吳連山 (9/9/2020)
(1) Summertime Sadn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rL3QxjyVw
(2) Happ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ZSe6N_BXs
Biologists in California said they found an unprecedented 13 kittens born to five mothers between May and August in the Santa Monica Mountains and Simi Hills. (National Park Service) Photo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antamonicamtns/50298351002/
《從漁村的小故事談起》
雅夫子
凱爾是位地球村的遊客,在世界各地走動,呆在東京已經超過五年了,每日匆匆忙忙地趕坐地鐵計時辦事,深感生活的節奏緊迫。有一天朋友告訴他,在離東京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海灣,連接一條內陸河,河的兩岸都是古老的房子,此處一向是個悠閒平靜的漁村,這段閒聊興起他參訪這個漁村的念頭。
這座將近二百戶的漁村有條兩公里半的內陸河流通到附近海灣,整個村子以捕魚為業。因為許多年輕的一代離開此地到東京打天下,於是空下了許多古老的房子。,凱爾來此度假時就預訂了一間空房,打開大門就面向河畔街道,河的兩岸靠滿了漁船,酷極了。到達後他就在鎮上河邊悠閒地漫步,享受著漁村不慌不忙的生活步調。不一會兒,有一艘漁船捕魚回來,他走向漁夫問其當天收獲如何,漁夫打開冷凍箱向他顯示成果。之後凱爾又問漁夫每次都捕到這麼多的魚獲嗎?是否能夠捕捉更多?漁夫笑著回答:“海灣內的魚是蠻多的,但先人捕魚的金科玉律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心而過份的捕撈,因為如此會逐漸減少來日的魚量,斷了後代漁夫的生路,因此大家都是適可而止的“。凱爾點頭同意這是一條非常合情合理的漁夫準則。
凱爾再往前走,在轉角處看到一家建築外觀非常吸睛的Cafe,店主熱情地請他入內,並向他殷勤地介紹店內的裝潢。店主原來在東京工作了將近十年,覺得天天忙碌,日子過得緊張無趣。有次來此度假,馬上愛上這個小漁村悠閒的生活情趣,就決定搬到這裡定居。這間Cafe原來是座將近百年的空屋,他花了一年的功夫把它改造成一個懷古創新的咖啡店,除了賣咖啡甜點之外,也供應海鮮小吃。目前他除了經營這間Cafe之外,也與專業為室內設計師的太太合營另外一家“古屋翻新”的公司。幾年下來,覺得如此的生活方式過得非常有意義與快樂。
隔天一大早,凱爾就到河畔街頭呼吸新鮮的空氣,驚見多座街旁的小神龕。他看到一位婦人正在合掌膜拜,問她膜拜什麼神明?她說是海神。此神不但賜給漁夫源源不斷的海產,同時還保佑漁夫平安回家。她從小開始,就天天向海神膜拜,至今已有五十年之久,她並嚴謹地相信,人要懂得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如此簡單的人生信念,藏著大家能夠明白的道理,由此凱爾回想起在智利發生過的一椿往事。
多年前他到智利海邊度假,夕陽西下時,他與一位美國朋友同在海灘漫步,當時他們與另外一家人在海邊相遇,由互相打招呼而逐漸進入一段有趣的談話,凱爾有幸聆聽到他們的對白。老美是一位擁有哈佛MBA的華爾街財經顧問,而這羣家人是當地的漁夫人家,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老美:你們好,你們也是來此度假的嗎?
漁夫:我是個漁夫,每天捕魚歸來後,我會帶一家人來此海灘散步。
老美:你每天什麼時候收網?
漁夫:每天早上八點出海,下午三點收網回家。
老美:你不想多賺點錢嗎?你應該一大早五點出海,一直捕魚到太陽下山才收網,如此早出睌歸,你可以多賺很多錢。
老美意猶未盡,繼續發揮他MBA的理財哲學.......
老美又說:多賺的錢你存下來,不久你就可以買另一艘漁船。有了兩艘船之後,你的漁獲就可以加倍,如此繼續滾雪球般地累積,有一天你的漁獲量就足夠開一家魚罐頭工廠。先是區域性地經營,然後擴充為全國性的,最後甚至於成為全球性的。如此一來你就會䁠很多很多的錢,就如同我現在一樣,到如此美麗的海灘度假.........
漁夫越聽越迷惑,忍不住中止老美的滔滔大論,簡單地回話。
漁夫:但我不必經過如此漫長的道路,目前我一家人已經每天都在這個美麗的海灘度假了!
這位哈佛理財専家一時啞口無言,茅塞頓開。Oh, yes, KISS - 𝙆𝙚𝙚𝙥 it simple and stupid!
這座將近二百戶的漁村有條兩公里半的內陸河流通到附近海灣,整個村子以捕魚為業。因為許多年輕的一代離開此地到東京打天下,於是空下了許多古老的房子。,凱爾來此度假時就預訂了一間空房,打開大門就面向河畔街道,河的兩岸靠滿了漁船,酷極了。到達後他就在鎮上河邊悠閒地漫步,享受著漁村不慌不忙的生活步調。不一會兒,有一艘漁船捕魚回來,他走向漁夫問其當天收獲如何,漁夫打開冷凍箱向他顯示成果。之後凱爾又問漁夫每次都捕到這麼多的魚獲嗎?是否能夠捕捉更多?漁夫笑著回答:“海灣內的魚是蠻多的,但先人捕魚的金科玉律是: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心而過份的捕撈,因為如此會逐漸減少來日的魚量,斷了後代漁夫的生路,因此大家都是適可而止的“。凱爾點頭同意這是一條非常合情合理的漁夫準則。
凱爾再往前走,在轉角處看到一家建築外觀非常吸睛的Cafe,店主熱情地請他入內,並向他殷勤地介紹店內的裝潢。店主原來在東京工作了將近十年,覺得天天忙碌,日子過得緊張無趣。有次來此度假,馬上愛上這個小漁村悠閒的生活情趣,就決定搬到這裡定居。這間Cafe原來是座將近百年的空屋,他花了一年的功夫把它改造成一個懷古創新的咖啡店,除了賣咖啡甜點之外,也供應海鮮小吃。目前他除了經營這間Cafe之外,也與專業為室內設計師的太太合營另外一家“古屋翻新”的公司。幾年下來,覺得如此的生活方式過得非常有意義與快樂。
隔天一大早,凱爾就到河畔街頭呼吸新鮮的空氣,驚見多座街旁的小神龕。他看到一位婦人正在合掌膜拜,問她膜拜什麼神明?她說是海神。此神不但賜給漁夫源源不斷的海產,同時還保佑漁夫平安回家。她從小開始,就天天向海神膜拜,至今已有五十年之久,她並嚴謹地相信,人要懂得感謝大自然的恩賜。如此簡單的人生信念,藏著大家能夠明白的道理,由此凱爾回想起在智利發生過的一椿往事。
多年前他到智利海邊度假,夕陽西下時,他與一位美國朋友同在海灘漫步,當時他們與另外一家人在海邊相遇,由互相打招呼而逐漸進入一段有趣的談話,凱爾有幸聆聽到他們的對白。老美是一位擁有哈佛MBA的華爾街財經顧問,而這羣家人是當地的漁夫人家,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老美:你們好,你們也是來此度假的嗎?
漁夫:我是個漁夫,每天捕魚歸來後,我會帶一家人來此海灘散步。
老美:你每天什麼時候收網?
漁夫:每天早上八點出海,下午三點收網回家。
老美:你不想多賺點錢嗎?你應該一大早五點出海,一直捕魚到太陽下山才收網,如此早出睌歸,你可以多賺很多錢。
老美意猶未盡,繼續發揮他MBA的理財哲學.......
老美又說:多賺的錢你存下來,不久你就可以買另一艘漁船。有了兩艘船之後,你的漁獲就可以加倍,如此繼續滾雪球般地累積,有一天你的漁獲量就足夠開一家魚罐頭工廠。先是區域性地經營,然後擴充為全國性的,最後甚至於成為全球性的。如此一來你就會䁠很多很多的錢,就如同我現在一樣,到如此美麗的海灘度假.........
漁夫越聽越迷惑,忍不住中止老美的滔滔大論,簡單地回話。
漁夫:但我不必經過如此漫長的道路,目前我一家人已經每天都在這個美麗的海灘度假了!
這位哈佛理財専家一時啞口無言,茅塞頓開。Oh, yes, KISS - 𝙆𝙚𝙚𝙥 it simple and stupid!
曇花綻放的那晚
蔡淑媛
1962那年長夏方盡,我大學最後一年開學前夕,住在X大女生宿舍。有一天夜晚,宿舍的女工友快步走進房門交給我一份從高雄家裏寄來的電報。打開一看,内裏出現驚心觸目幾個字~阿公病危,速回。隔日清晨我趕到臺北火車站,搭乘鐵路特快車,從臺北回到高雄外公的居所。
匆匆走進樓房門,愁容滿面的外婆看到我,立刻抓緊我的雙手,欲語淚先流。我才出聲叫了一聲「阿嬤」,渾身上不自覺地出現了一陣不祥的寒顫。走入内房,看到外公安靜地躺臥在眠床上,身上蓋著一條薄薄的絨毯。他臉盤瘦削,氣若游絲。匍匐半跪在他床前,我腦裏一片空白。沒有別的希冀,我只求他在臨去之前,能看到並聽到我最後一次的呼喚:「阿公,我回來看您了。」
外公緊閉雙眼,無視於長途歸來,他最心愛的外孫女跪倒在他身旁。我伏蹲在他病榻前久久不想站起。我心如刀割眼淚卻無蹤跡。室内暗淡幽晦,身旁往來走動的親人臉上佈滿憂傷的陰影,話語聲放到最低調,脚步聲雜亂卻輕微。
不知過了多久的時刻,外公突然清醒,睜開衰弱的眼簾,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開口呢喃。他在示意家人,趕快幫他換穿壽衣。幾雙顫抖的手背,慌亂地把置放在一旁的玄色絲質長袍,換穿到外公身上。房裏人影進出晃動卻毫無聲息,我想起小時候跟隨大人到電影院,所看的默片(silent film)在眼前重演翻轉。
沒有一絲風息,不見一抹澄藍,墨黑色的雲片貼滿天幕。凝止沉悶的空氣加重了心底的鬱卒與不安。忽然,從緊貼著三樓屋簷的低空爆出一聲驚天動地的雷響,隨後狂風暴雨接踵而至,閃電如銀蛇出動,四處飛闖。那場怪異的天象來得極快去也迅速。不過片刻工夫,雨停風息,天光微露。家人對於那場突然顯現的怪異天象深感不解,正在私下談論之際,有個遠親從外公的出生地“苓雅寮”(今高雄苓雅區之一部分)匆匆趕來告訴大家,大厝旁與外公同齡的那棵老榕樹遭到暴風雨連根拔起,枝幹四處散落。
我聽到這番驚人的陳述,下意識地握緊外公枯燥薄弱的手背時,已經感到生命的元氣開始從他身上逐漸剝離。外公乏力的雙眼偶爾睜開,視綫停駐在我身上。也許是想對我(内外孫中最年長者)有所交代,也許是對於不得不走的死亡之旅感到驚惶而想找人傾訴。而我百無一用,找不到適當的語句來安慰,只能默默地緊靠在他身旁。天花板上兩隻壁虎,不解人間死別的哀傷,只顧彼此追逐嬉鬧,不時還發出幾聲輕快的鳴叫。
牆上挂鐘分秒飛逝。午夜將近,外公的呼吸明顯地急促起來,同時出現了換不過氣的現象。身爲醫師的舅舅,匆忙趕過來舉起手中的“注射筒”,要為老人家打一劑急救針,幫忙緩和一口氣。已經疲憊憔悴,渾身乏力的外公,掙扎著緩緩舉起枯乾的手臂,睜開眼睛對著舅舅發出沙啞的怒吼~ 「未駕擱注“強心劑”啦!你會耽誤我的時辰啊!你沒看到窗仔門外,咱e歷代祖先,已經來在等欲chua我轉去了嗎?」外公一面斥責舅舅,一面把手指向窗外。我不自覺地隨著外公指示的方向直望過去,我沒有看到任何祖先徘徊等待的影像,只見雨後的夜空薄雲掩月,星光隱晦。
夜愈深,外公的衰弱與倦態更見明顯。經過了大半年肝癌末期的痛苦掙扎,身心裏外油盡燈枯。老人家似乎已屬意於永恆的長眠了。他掙扎睜開了雙眼,看了我一會,含糊地叫了一聲我的小名,隨即閉上了眼簾。他沒有再蘇醒過來……。屋裏頃刻間響起了一片嚎啕大哭聲。喪燭隨即燃起,燭影搖晃,蠟淚如傾。
一個經歷了晚清﹑日治,國民黨政權掌控下二二八的傷痛,屹立不倒的堅强靈魂,經不起歲月的磨損與世長辭。他已化爲一陣清風,無所在又無所不在。留下無盡的悲思與懷念,給予他終生摯愛的親人。
難以忘懷的是自小至大,外公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疼愛。記得有一年春假返鄉,跟外公一見面,他即刻就問起,女生宿舍的飯食如何?我一向不善説謊,就直白地告訴他:「吃食不好。粗菜白飯,無滋無味」。
哪裏想到,當我春假過完返回學校不過幾天,女生宿舍的傳達室通知我去領取一個“限時專送”的大包裹。拿回宿舍房間裏把包裹打開,一陣肉類的“臭酸味”直撲鼻孔。我一看,眼淚撲哧撲哧直掉下來。原來是外公心疼我住在宿舍吃不到「好物件」,用限時專送的郵件,把一隻肥厚的滷鷄從高雄直送到臺北。可惜經不起一日夜從南到北的奔騰,送到女生宿舍時已經腐朽敗壞。我激動的心情尚未平復,就立刻提筆給外公回了一封信。我告訴他,滷鷄肉真好吃,我不但自己享用,還把部份「好料e」分送給同房的室友,她們都吃得很開心,要我代替她們謝謝阿公。
外公對我的種種疼惜,我以爲畢業後當會有機會報答。哪裏想到他竟然等不及我畢業,重病不起,駕鶴西歸。懷著滿腔悲思,我獨自走出室外,希望雨後清涼的風息能消斂澎湃的心潮。無意間,我聞到一縷清雅的幽香來燈光隱約的角落。睜眼細瞧,看見一朵精緻如白玉的花蕾獨自綻放。原來是外公生前用心栽培的曇花,趕在老主人彌留之際,展現絕美的貌相前來憑吊送別,答謝長年培育的恩情。
薄雲掩月,夜霧微朦,天之一角,銀河系中星光競亮。若把永恆的星光與人類壽命相比較,分外顯出人生的短暫與渺小。行萬里路,吃千般苦,成長~壯闊~衰老,而歡樂短暫如夢。當病魔來襲,藥物失效,生命脆弱猶如晚秋的落葉,不由自己地黯然飄落於荒漠的塵土。
不久之前耳畔還回響著慈親殷勤的叮嚀,几日後逆旅歸來,慈親已化作一具百呼不應﹑冰冷待化的軀體。這瞬間生死的隔離,錐心刺骨的劇痛,讓人無法接受,以至於懷疑到上蒼造人是否應該?山中明月雖無長照之光,而虛盈可待。時序流轉,冬去春來,依然會有百花如錦,點綴山河大地,而人亡之後,誰敢保證魂靈不滅,必能在長夜歸來,探望故園門閭?
暗夜緩緩退去,大地逐漸蘇醒,院子裏響起了第一聲晨雞的啼鳴。飄忽如夢的曇花在一聲比一聲嘹亮的雄鷄報曉聲裏,逐漸收斂起它絕色的容顔。曉風輕巧地撫慰,花瓣在收斂前最後的一絲抖動裏,有水珠在我眼前滴落。很難分清那是曇花最後的泣別,還是我臉頰上自動流下的淚水? (1963/2020修訂)
匆匆走進樓房門,愁容滿面的外婆看到我,立刻抓緊我的雙手,欲語淚先流。我才出聲叫了一聲「阿嬤」,渾身上不自覺地出現了一陣不祥的寒顫。走入内房,看到外公安靜地躺臥在眠床上,身上蓋著一條薄薄的絨毯。他臉盤瘦削,氣若游絲。匍匐半跪在他床前,我腦裏一片空白。沒有別的希冀,我只求他在臨去之前,能看到並聽到我最後一次的呼喚:「阿公,我回來看您了。」
外公緊閉雙眼,無視於長途歸來,他最心愛的外孫女跪倒在他身旁。我伏蹲在他病榻前久久不想站起。我心如刀割眼淚卻無蹤跡。室内暗淡幽晦,身旁往來走動的親人臉上佈滿憂傷的陰影,話語聲放到最低調,脚步聲雜亂卻輕微。
不知過了多久的時刻,外公突然清醒,睜開衰弱的眼簾,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開口呢喃。他在示意家人,趕快幫他換穿壽衣。幾雙顫抖的手背,慌亂地把置放在一旁的玄色絲質長袍,換穿到外公身上。房裏人影進出晃動卻毫無聲息,我想起小時候跟隨大人到電影院,所看的默片(silent film)在眼前重演翻轉。
沒有一絲風息,不見一抹澄藍,墨黑色的雲片貼滿天幕。凝止沉悶的空氣加重了心底的鬱卒與不安。忽然,從緊貼著三樓屋簷的低空爆出一聲驚天動地的雷響,隨後狂風暴雨接踵而至,閃電如銀蛇出動,四處飛闖。那場怪異的天象來得極快去也迅速。不過片刻工夫,雨停風息,天光微露。家人對於那場突然顯現的怪異天象深感不解,正在私下談論之際,有個遠親從外公的出生地“苓雅寮”(今高雄苓雅區之一部分)匆匆趕來告訴大家,大厝旁與外公同齡的那棵老榕樹遭到暴風雨連根拔起,枝幹四處散落。
我聽到這番驚人的陳述,下意識地握緊外公枯燥薄弱的手背時,已經感到生命的元氣開始從他身上逐漸剝離。外公乏力的雙眼偶爾睜開,視綫停駐在我身上。也許是想對我(内外孫中最年長者)有所交代,也許是對於不得不走的死亡之旅感到驚惶而想找人傾訴。而我百無一用,找不到適當的語句來安慰,只能默默地緊靠在他身旁。天花板上兩隻壁虎,不解人間死別的哀傷,只顧彼此追逐嬉鬧,不時還發出幾聲輕快的鳴叫。
牆上挂鐘分秒飛逝。午夜將近,外公的呼吸明顯地急促起來,同時出現了換不過氣的現象。身爲醫師的舅舅,匆忙趕過來舉起手中的“注射筒”,要為老人家打一劑急救針,幫忙緩和一口氣。已經疲憊憔悴,渾身乏力的外公,掙扎著緩緩舉起枯乾的手臂,睜開眼睛對著舅舅發出沙啞的怒吼~ 「未駕擱注“強心劑”啦!你會耽誤我的時辰啊!你沒看到窗仔門外,咱e歷代祖先,已經來在等欲chua我轉去了嗎?」外公一面斥責舅舅,一面把手指向窗外。我不自覺地隨著外公指示的方向直望過去,我沒有看到任何祖先徘徊等待的影像,只見雨後的夜空薄雲掩月,星光隱晦。
夜愈深,外公的衰弱與倦態更見明顯。經過了大半年肝癌末期的痛苦掙扎,身心裏外油盡燈枯。老人家似乎已屬意於永恆的長眠了。他掙扎睜開了雙眼,看了我一會,含糊地叫了一聲我的小名,隨即閉上了眼簾。他沒有再蘇醒過來……。屋裏頃刻間響起了一片嚎啕大哭聲。喪燭隨即燃起,燭影搖晃,蠟淚如傾。
一個經歷了晚清﹑日治,國民黨政權掌控下二二八的傷痛,屹立不倒的堅强靈魂,經不起歲月的磨損與世長辭。他已化爲一陣清風,無所在又無所不在。留下無盡的悲思與懷念,給予他終生摯愛的親人。
難以忘懷的是自小至大,外公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疼愛。記得有一年春假返鄉,跟外公一見面,他即刻就問起,女生宿舍的飯食如何?我一向不善説謊,就直白地告訴他:「吃食不好。粗菜白飯,無滋無味」。
哪裏想到,當我春假過完返回學校不過幾天,女生宿舍的傳達室通知我去領取一個“限時專送”的大包裹。拿回宿舍房間裏把包裹打開,一陣肉類的“臭酸味”直撲鼻孔。我一看,眼淚撲哧撲哧直掉下來。原來是外公心疼我住在宿舍吃不到「好物件」,用限時專送的郵件,把一隻肥厚的滷鷄從高雄直送到臺北。可惜經不起一日夜從南到北的奔騰,送到女生宿舍時已經腐朽敗壞。我激動的心情尚未平復,就立刻提筆給外公回了一封信。我告訴他,滷鷄肉真好吃,我不但自己享用,還把部份「好料e」分送給同房的室友,她們都吃得很開心,要我代替她們謝謝阿公。
外公對我的種種疼惜,我以爲畢業後當會有機會報答。哪裏想到他竟然等不及我畢業,重病不起,駕鶴西歸。懷著滿腔悲思,我獨自走出室外,希望雨後清涼的風息能消斂澎湃的心潮。無意間,我聞到一縷清雅的幽香來燈光隱約的角落。睜眼細瞧,看見一朵精緻如白玉的花蕾獨自綻放。原來是外公生前用心栽培的曇花,趕在老主人彌留之際,展現絕美的貌相前來憑吊送別,答謝長年培育的恩情。
薄雲掩月,夜霧微朦,天之一角,銀河系中星光競亮。若把永恆的星光與人類壽命相比較,分外顯出人生的短暫與渺小。行萬里路,吃千般苦,成長~壯闊~衰老,而歡樂短暫如夢。當病魔來襲,藥物失效,生命脆弱猶如晚秋的落葉,不由自己地黯然飄落於荒漠的塵土。
不久之前耳畔還回響著慈親殷勤的叮嚀,几日後逆旅歸來,慈親已化作一具百呼不應﹑冰冷待化的軀體。這瞬間生死的隔離,錐心刺骨的劇痛,讓人無法接受,以至於懷疑到上蒼造人是否應該?山中明月雖無長照之光,而虛盈可待。時序流轉,冬去春來,依然會有百花如錦,點綴山河大地,而人亡之後,誰敢保證魂靈不滅,必能在長夜歸來,探望故園門閭?
暗夜緩緩退去,大地逐漸蘇醒,院子裏響起了第一聲晨雞的啼鳴。飄忽如夢的曇花在一聲比一聲嘹亮的雄鷄報曉聲裏,逐漸收斂起它絕色的容顔。曉風輕巧地撫慰,花瓣在收斂前最後的一絲抖動裏,有水珠在我眼前滴落。很難分清那是曇花最後的泣別,還是我臉頰上自動流下的淚水? (1963/2020修訂)
交響樂和即興詩
邱錕源
蔡英文辦國宴招待捷克訪問團時,國立交響樂 團表演捷克音樂家Dovrak的New World Symphony, 我很感觸。沒想一、二個月前我才在Book 3, 第二十九章 描寫這部交響曲。在此 與大家分享。作者寫了 “ 愛與被愛 – 一個躊躇台美人的三部曲”,目前的英文版- To Love and Be Loved 上中下三冊出版在Amazon 上。
新世界交響曲
動物世界中,藝術是大自然獨特賜予人類的。廣義來說,藝術包括由視、聽、嗅、嚐、觸等、創出的風味。給 眼、耳、鼻、舌、和手創造的烹飪藝術,不在本書討論之內。然而,我欣賞視界的藝術,如寫作,繪畫,彫刻,與照相;可經由我眼球鑑定的平面或立體。由耳朵,我感謝美麗的音樂、和愛人的甜言蜜語。我也享受電影供給的目光與音響的特別效果。這些可由大腦的感觸來享受。
有歌詞的樂曲,其意義已有清楚地表示。但無語的交響樂,如何解釋它的意義,將因人而異。偉大的音樂,可以振舞聽眾的精神,或延伸聽者的想像力到遙遠的地方。例如傾聽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的第六交響曲“田園”,就可以在腦海裡承現出鄉村的安祥、美麗。拜聽修曼(Robert Schumann)的“快樂農夫”,使我回想我種菜當年的歡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在我年輕奮鬥時,給我勇氣。還有,Antonin Dvorak的“新世界交響曲”,使我瞭解移民們,如何創造這偉大的國家。
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開頭的三響叩門聲,是命運之神前來的訪問。音樂繼續抑揚頓挫,描述主角對命運的爭扎與奮鬥。在最後的第四樂章,人力終於戰勝命運,這可由曲中的頌揚音響聽出。
Dvorak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一樂章,描述一個人想離鄉移民,到美利堅合眾國,尋求較好的生活。他躊躇,不知將來會如何。他心情沈重,不知如何放得下美麗的祖國。音樂感情起浮,重複描述這人的矛盾與爭扎。也描述他即將離開的老家,那農村的美麗與安祥。
第二樂章的柔和兼悲傷的音調,使這移民到這新世界思鄉,想念他在故鄉的舊生活。每當我聽到這一段音樂,我禁不住我的感情而熱淚滿眶,因為這曲子是這麼熟悉,是在我高中音樂課中,被台灣編列為教材,用中文添詞為“念故鄉”。
在第三樂章,如雷霆響動的鼓擊聲,代表這個國家全力以赴地工業化。這新興的國家在19與20世紀的進展,是靠移民的汗淚與苦幹造成。由交響樂中,我可以想像,火車飛馳穿過美洲大陸、鋼鐵在鑄造、工程建設此起彼落、摩天大樓昇入天空。最後一響小喇叭聲,代表一個鐵工鎖上最後一根樑上的鏍絲,宣告大廈大工告成。我不禁淚充滿眼,感動萬千。
最後的第四樂章,充滿了喜悅與歡樂,形容這國家達到它的富裕與強大,這是美國全民努力的成果。這自由民主的國家,應該歡迎並容許願意工作,而為這田園努力的移民,就如同自由女神所代表(見書後的相片)!
Dvorak的作曲,在我年輕時,並沒有受到感動。可是年紀大了,它反而成為我最喜好、和欣賞的藝術作品之一。整個交響曲,很容易與我這長久生活的新認同國家連接,從音樂中,我瞭解這個國家的成長 。
請點取以下連結聽取 Dvorak (德弗乍克)的 Symphony No.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39zm3yU9c
新世界交響曲
動物世界中,藝術是大自然獨特賜予人類的。廣義來說,藝術包括由視、聽、嗅、嚐、觸等、創出的風味。給 眼、耳、鼻、舌、和手創造的烹飪藝術,不在本書討論之內。然而,我欣賞視界的藝術,如寫作,繪畫,彫刻,與照相;可經由我眼球鑑定的平面或立體。由耳朵,我感謝美麗的音樂、和愛人的甜言蜜語。我也享受電影供給的目光與音響的特別效果。這些可由大腦的感觸來享受。
有歌詞的樂曲,其意義已有清楚地表示。但無語的交響樂,如何解釋它的意義,將因人而異。偉大的音樂,可以振舞聽眾的精神,或延伸聽者的想像力到遙遠的地方。例如傾聽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的第六交響曲“田園”,就可以在腦海裡承現出鄉村的安祥、美麗。拜聽修曼(Robert Schumann)的“快樂農夫”,使我回想我種菜當年的歡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在我年輕奮鬥時,給我勇氣。還有,Antonin Dvorak的“新世界交響曲”,使我瞭解移民們,如何創造這偉大的國家。
在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開頭的三響叩門聲,是命運之神前來的訪問。音樂繼續抑揚頓挫,描述主角對命運的爭扎與奮鬥。在最後的第四樂章,人力終於戰勝命運,這可由曲中的頌揚音響聽出。
Dvorak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一樂章,描述一個人想離鄉移民,到美利堅合眾國,尋求較好的生活。他躊躇,不知將來會如何。他心情沈重,不知如何放得下美麗的祖國。音樂感情起浮,重複描述這人的矛盾與爭扎。也描述他即將離開的老家,那農村的美麗與安祥。
第二樂章的柔和兼悲傷的音調,使這移民到這新世界思鄉,想念他在故鄉的舊生活。每當我聽到這一段音樂,我禁不住我的感情而熱淚滿眶,因為這曲子是這麼熟悉,是在我高中音樂課中,被台灣編列為教材,用中文添詞為“念故鄉”。
在第三樂章,如雷霆響動的鼓擊聲,代表這個國家全力以赴地工業化。這新興的國家在19與20世紀的進展,是靠移民的汗淚與苦幹造成。由交響樂中,我可以想像,火車飛馳穿過美洲大陸、鋼鐵在鑄造、工程建設此起彼落、摩天大樓昇入天空。最後一響小喇叭聲,代表一個鐵工鎖上最後一根樑上的鏍絲,宣告大廈大工告成。我不禁淚充滿眼,感動萬千。
最後的第四樂章,充滿了喜悅與歡樂,形容這國家達到它的富裕與強大,這是美國全民努力的成果。這自由民主的國家,應該歡迎並容許願意工作,而為這田園努力的移民,就如同自由女神所代表(見書後的相片)!
Dvorak的作曲,在我年輕時,並沒有受到感動。可是年紀大了,它反而成為我最喜好、和欣賞的藝術作品之一。整個交響曲,很容易與我這長久生活的新認同國家連接,從音樂中,我瞭解這個國家的成長 。
請點取以下連結聽取 Dvorak (德弗乍克)的 Symphony No.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39zm3yU9c
懷念李席舟長老
江朝雄
在人生短暫幾十年的旅途中,除了婚姻關係或血緣關係的自家親人外,朋友之間常有互動並超過20年以上的朋友並不多,席舟兄就是少數中的ㄧ位。
1992年感恩節前幾天,我從休市東南區搬家到西南區,就參加美南台福教會的感恩節聚會。從那天認識席舟兄及其他美南的兄姊們至今,可以說除了最近受疫情影響聚會之外,將近28年了。大家從中年、壯年或青年,走到老年或老老年,幾乎經常碰面或電話聯絡,當然絕大多數互動都在教會。
席舟兄有很多長處,如關心別人,熱心幫助別人,及善於表達與溝通的能力。台福美南教會本來沒有長老的設定,在1998年陳逸豪牧師要回台時,一時間不易請到牧師,台福總會決定暫時設一位長老做關懷牧養的服事。由同工會投票選舉,結果是李席舟兄獲得全數贊成票擔任長老,足見他在教會是很蒙神祝福、重用的一位弟兄。
他於1983年舉家移民來休士頓,隔年就接受基督福音信仰。這在他人生旅途中,是個很奇妙的大轉變。他自大學畢業後,就到中東及其他國家做生意,跑了許多國家,人生閱歷很多。來美國約一年時間就順服神的帶領,願意跟隨耶穌,這麼大的改變,對周遭的朋友而言,真的令人稱奇。他的賢內助麗里姐以及一雙兒女,也是慇勤愛主的基督徒,全家歸於主名下,同心同行,令人稱羨。
從他信主後,努力追求神的話語、熱心教會的事工、帶領在台南的雙親及各地他認識的朋友信主、長期關心台灣民主運動⋯等等,再再都印証了李長老是神重用的器皿。多年來,他也受邀到台灣、哥斯達黎加、外州許多地方講道,可以說忙碌奔波,馬不停蹄。
2017年夏,他全身骨頭疼痛,經醫院檢查發現罹患淋巴癌,經MD Anderson 醫院醫治後,得到康復。他感恩上帝在他身上奇妙的恩典,常常見證,並持續帶領教會會友查經,將榮耀歸與神。
席舟長老於今年9月14日零晨被主接去,走完他的人生旅途。他多彩多姿的人生與對傳福音的使命與熱心,讓很多朋友都覺得他走得太早。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深信他已息了世上勞苦,安息主懷。我們現在只是暫時的分別,席舟兄,來日天上見!(9/25/2020)
1992年感恩節前幾天,我從休市東南區搬家到西南區,就參加美南台福教會的感恩節聚會。從那天認識席舟兄及其他美南的兄姊們至今,可以說除了最近受疫情影響聚會之外,將近28年了。大家從中年、壯年或青年,走到老年或老老年,幾乎經常碰面或電話聯絡,當然絕大多數互動都在教會。
席舟兄有很多長處,如關心別人,熱心幫助別人,及善於表達與溝通的能力。台福美南教會本來沒有長老的設定,在1998年陳逸豪牧師要回台時,一時間不易請到牧師,台福總會決定暫時設一位長老做關懷牧養的服事。由同工會投票選舉,結果是李席舟兄獲得全數贊成票擔任長老,足見他在教會是很蒙神祝福、重用的一位弟兄。
他於1983年舉家移民來休士頓,隔年就接受基督福音信仰。這在他人生旅途中,是個很奇妙的大轉變。他自大學畢業後,就到中東及其他國家做生意,跑了許多國家,人生閱歷很多。來美國約一年時間就順服神的帶領,願意跟隨耶穌,這麼大的改變,對周遭的朋友而言,真的令人稱奇。他的賢內助麗里姐以及一雙兒女,也是慇勤愛主的基督徒,全家歸於主名下,同心同行,令人稱羨。
從他信主後,努力追求神的話語、熱心教會的事工、帶領在台南的雙親及各地他認識的朋友信主、長期關心台灣民主運動⋯等等,再再都印証了李長老是神重用的器皿。多年來,他也受邀到台灣、哥斯達黎加、外州許多地方講道,可以說忙碌奔波,馬不停蹄。
2017年夏,他全身骨頭疼痛,經醫院檢查發現罹患淋巴癌,經MD Anderson 醫院醫治後,得到康復。他感恩上帝在他身上奇妙的恩典,常常見證,並持續帶領教會會友查經,將榮耀歸與神。
席舟長老於今年9月14日零晨被主接去,走完他的人生旅途。他多彩多姿的人生與對傳福音的使命與熱心,讓很多朋友都覺得他走得太早。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深信他已息了世上勞苦,安息主懷。我們現在只是暫時的分別,席舟兄,來日天上見!(9/25/2020)
送別我們敬愛的大哥
勝津
我家大哥 4/28 因疫離世. 是此波病疫中, 在美國地區第五萬多號的犧牲者. 家人感到特別不捨. 大哥大我五歲. 他早一年入學. 我上小學他上初中, 我上初中他上大學, 我上大學他出國留學. 許多事他是我們家的先行者, 開路先鋒. 書念得很好, 照顧家人, 服務社會, 是大家的典範.
這几年大哥大嫂和我們都相繼退休下來. 大哥大嫂的三個孫子都住在舊金山, 雖然尚在求學階段, 卻也相當傑出拔萃. 大哥大嫂時常有机會要飛到舊金山來看旭平/依玲夫婦還有三個小孩. 我們見面的机會也比較多了. 除了一起用餐品嚐美食,還有規劃一起旅遊. 住舊金山灣區哥哥高三丁的老同學説.哥哥規劃举辦好几次他們班上的旅遊都非常成功, 哥嫂他們身体狀況也很不錯, 相當健行. 我也知道哥哥對很多的都市公車怎麼搭,該那裡下車都熟悉.也許跟他常常出差到陌生的地方要善用公共交通培養起來的習慣有關. 加上記憶力仍然管用.
今年三月我們家族有多個家庭規劃要陪同高齡長者到澳紐地區一遊. 有了去年一起到台中谷關地區遊玩的好經驗, 哥嫂也報名要跟我們一起前往. 三月初美國地區疫情正在興起. 澳州紐西蘭地區個案相對較少.就照很久以前開始的規劃依然啟程. 3/6 一行抵達雪梨時,哥嫂已先抵達在机場迎接我們. 隔日大伙到Blue Mountain風景區旅遊, 拍下了很多好的照片. 再隔日因為台灣來的親友不被允許上郵輪, 我們有些親友改搭飛机到紐西蘭. 哥嫂仍然上船. 船上旅程愉快, 哥嫂也相當謹慎. 只是後半段紐西蘭不准郵輪靠岸. 行程被迫提早結束. 哥嫂順利轉机提早3/19 回到 Houston. 3/24哥哥生日, 我跟他祝生日快樂. 他說很幸運回到Houston. 那知 Virus 不知何時竟然敲進了門. 哥嫂雙雙進了醫院. 幾天後大嫂出院,哥哥使用了呼吸器後,竟然一直沒有再甦醒過來.
這次病毒相當恐佈,人民相對懦弱渺小. 哥哥這段精彩的人生雖然沒有牽腸掛肚的遺憾不足, 卻留下我們無限的不捨懷念. 哥嫂每週三次的網球運動, 如果沒有這次意外,至少應該會再有二十年相伴相隨的美好歲月.再多一點年月,他一生關注的故鄉或將有更美好的末來. 我們不要他替我們再做什麼事, 只求他能自已好好享受一番.期望現在他已在天國裡享受 上主的憐憫賞賜. 雖說終要離別, 感謝他在人生旅途中分別跟每個人陪伴走上那一小段.對我來說那是自生以來,生活的每一片段.期望大嫂很快能在失落中回復過來, 快樂地生活在兒孫親友朋友的環繞中. 您也會發現大嫂和哥哥是如何受大家的感恩與懷念.
弟 勝津敬上
這几年大哥大嫂和我們都相繼退休下來. 大哥大嫂的三個孫子都住在舊金山, 雖然尚在求學階段, 卻也相當傑出拔萃. 大哥大嫂時常有机會要飛到舊金山來看旭平/依玲夫婦還有三個小孩. 我們見面的机會也比較多了. 除了一起用餐品嚐美食,還有規劃一起旅遊. 住舊金山灣區哥哥高三丁的老同學説.哥哥規劃举辦好几次他們班上的旅遊都非常成功, 哥嫂他們身体狀況也很不錯, 相當健行. 我也知道哥哥對很多的都市公車怎麼搭,該那裡下車都熟悉.也許跟他常常出差到陌生的地方要善用公共交通培養起來的習慣有關. 加上記憶力仍然管用.
今年三月我們家族有多個家庭規劃要陪同高齡長者到澳紐地區一遊. 有了去年一起到台中谷關地區遊玩的好經驗, 哥嫂也報名要跟我們一起前往. 三月初美國地區疫情正在興起. 澳州紐西蘭地區個案相對較少.就照很久以前開始的規劃依然啟程. 3/6 一行抵達雪梨時,哥嫂已先抵達在机場迎接我們. 隔日大伙到Blue Mountain風景區旅遊, 拍下了很多好的照片. 再隔日因為台灣來的親友不被允許上郵輪, 我們有些親友改搭飛机到紐西蘭. 哥嫂仍然上船. 船上旅程愉快, 哥嫂也相當謹慎. 只是後半段紐西蘭不准郵輪靠岸. 行程被迫提早結束. 哥嫂順利轉机提早3/19 回到 Houston. 3/24哥哥生日, 我跟他祝生日快樂. 他說很幸運回到Houston. 那知 Virus 不知何時竟然敲進了門. 哥嫂雙雙進了醫院. 幾天後大嫂出院,哥哥使用了呼吸器後,竟然一直沒有再甦醒過來.
這次病毒相當恐佈,人民相對懦弱渺小. 哥哥這段精彩的人生雖然沒有牽腸掛肚的遺憾不足, 卻留下我們無限的不捨懷念. 哥嫂每週三次的網球運動, 如果沒有這次意外,至少應該會再有二十年相伴相隨的美好歲月.再多一點年月,他一生關注的故鄉或將有更美好的末來. 我們不要他替我們再做什麼事, 只求他能自已好好享受一番.期望現在他已在天國裡享受 上主的憐憫賞賜. 雖說終要離別, 感謝他在人生旅途中分別跟每個人陪伴走上那一小段.對我來說那是自生以來,生活的每一片段.期望大嫂很快能在失落中回復過來, 快樂地生活在兒孫親友朋友的環繞中. 您也會發現大嫂和哥哥是如何受大家的感恩與懷念.
弟 勝津敬上
精神永存 懷念尤文芳老師
李芬蓮
前些日在日文班群組的line上看到尤文芳老師去世的訊息,真的是晴天霹靂,不敢置信。
怎麼可能?心中暗測難道是染疫之故?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健康啊!果然傳來的訊息是因武漢肺炎病毒感染奪走他的生命!令人惋惜與不捨!這令我陷入回憶的漩渦裡,想起他的點點滴滴,更令人感動與敬佩他的敎學精神
2018年10月我加入日文初級班,本來只有吳宗朝師兄一個學生,只有二個學生本想會很無趣,那知尤老師把枯躁的五十個單字可以敎得活潑生動有趣!他把每一個單字融進日常生活中造句讓我們又多學了好幾個單字及句子,漸漸地我變成愛上日文課了。後來又多了吳師兄太太及中級班的簡先生共四人,熱鬧多了。課堂上常常笑聲不斷,我們可以毫無拘束的問問題,而尤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回答問題。
尤老師上課總是站着上課寫黑板字一站就是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又站著敎寫單字及句子,二個小時的敎學精神抖擻,從未顕出疲累的檨子,說他已九十出頭誰也不會相信,體力之好,頭腦之清晰實在很令我們欽佩與感動。除了上日文單字課尤老師還敎我們唱日文歌曲並解釋日文歌詞的中文意思讓我們又多學習一些課本外的單字及句子,使上課更輕鬆有趣。而呉師兄請他教台語歌翻成的日文歌,他都會唱也會背歌詞一一解釋日文歌曲的意思,這樣一來學唱日文歌曲相對的五十個單字就記起來了。我們都驚訝於他的多才藝,因為他也是一位畫家啊!
今年三月初因為COVID-19的漸趨嚴重,為了怕群聚感染而停課,本以為一、二個月就可以恢復上課,那知全疫情至今一發不可收拾,在期待能再次上課時卻聼到尤老師不幸去世的訊息,無常迅至,令人感傷與不捨!尤老師您的和藹可親之笑容與敎學認真的態度與精神永遠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您安息吧!
怎麼可能?心中暗測難道是染疫之故?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健康啊!果然傳來的訊息是因武漢肺炎病毒感染奪走他的生命!令人惋惜與不捨!這令我陷入回憶的漩渦裡,想起他的點點滴滴,更令人感動與敬佩他的敎學精神
2018年10月我加入日文初級班,本來只有吳宗朝師兄一個學生,只有二個學生本想會很無趣,那知尤老師把枯躁的五十個單字可以敎得活潑生動有趣!他把每一個單字融進日常生活中造句讓我們又多學了好幾個單字及句子,漸漸地我變成愛上日文課了。後來又多了吳師兄太太及中級班的簡先生共四人,熱鬧多了。課堂上常常笑聲不斷,我們可以毫無拘束的問問題,而尤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回答問題。
尤老師上課總是站着上課寫黑板字一站就是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又站著敎寫單字及句子,二個小時的敎學精神抖擻,從未顕出疲累的檨子,說他已九十出頭誰也不會相信,體力之好,頭腦之清晰實在很令我們欽佩與感動。除了上日文單字課尤老師還敎我們唱日文歌曲並解釋日文歌詞的中文意思讓我們又多學習一些課本外的單字及句子,使上課更輕鬆有趣。而呉師兄請他教台語歌翻成的日文歌,他都會唱也會背歌詞一一解釋日文歌曲的意思,這樣一來學唱日文歌曲相對的五十個單字就記起來了。我們都驚訝於他的多才藝,因為他也是一位畫家啊!
今年三月初因為COVID-19的漸趨嚴重,為了怕群聚感染而停課,本以為一、二個月就可以恢復上課,那知全疫情至今一發不可收拾,在期待能再次上課時卻聼到尤老師不幸去世的訊息,無常迅至,令人感傷與不捨!尤老師您的和藹可親之笑容與敎學認真的態度與精神永遠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您安息吧!
緬懷二位同鄉
江朝雄
前天長春會柯會長來電,囑咐弟寫一篇緬懷長春會尤文芳、簡永謙二位最近往生的長輩的文章。因我跟他們二位同工較早,比較熟。我馬上接受的他的吩咐,不是因我跟兩位前輩有多少年的交情,或有什麼親戚關係 (他們是2005年當我參加長春會才認識的) ,而是希望能將這15年來我從他們二位所看到,所學到的與同鄉分享。
尤文芳前輩比我早十年出生,當我參加長春會那年他已是服務會友的理事。有ㄧ次聊天,他告訴我說,12歲就隻身去日本讀中學,而後進早稻田大學,總共在日本待了29年。後來從日本移民美國,在紐約地區經營旅館生意,退休後將事業交由女兒經營。
來休士頓後他熱心長春會的志工活動,記得松年學院剛成立時,他也是第一屆董事會成員。但對同鄉晚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近五、六年,他在活動中心義務教日文;週二教中級班,後來週五又增開初學班。一位年過85歲的長者,如此認真地教授日文,的確令人感佩。
簡永謙先生比我年長八歲,桃園大溪人。我2005年加入會員時,他也是擔任多屆的理事同工。他對長春會最大的貢獻是會章的修訂。因會章修改前,沒有規定會長可以連任幾次,他跟幾位同工多次開會研討,於1993年會員大會通過修訂會章,明定會長任期為兩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簡先生他曾告訴我,他沒讀大學,只讀早期的台北開南商工土木工程科而已。但他自豪的說,在大溪這個小地方,他是第一家甲級營造廠。緊接著,他也毫不避諱地說,蔣家那些陵寢他做了不少工程。儘管蔣氏父子在台灣人心中,褒貶不一,簡先生的事業應該受到尊重。在一個月一次的月會碰面時,偶爾我跟他開玩說,「桃園甲級的」。他也會開玩笑回答「甲級流氓」。
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二位長者,學習他們的優點,也很高興讓我不因年齡的差距或他們受日式教育的不同,而仍然可以與他們同工。在這疫情干擾人們生活的時刻,他們突然離世,一切變化那麼地快速,讓人一下子無法相信,只能默默為他們祝禱。(文化/歷史觀察者)
尤文芳前輩比我早十年出生,當我參加長春會那年他已是服務會友的理事。有ㄧ次聊天,他告訴我說,12歲就隻身去日本讀中學,而後進早稻田大學,總共在日本待了29年。後來從日本移民美國,在紐約地區經營旅館生意,退休後將事業交由女兒經營。
來休士頓後他熱心長春會的志工活動,記得松年學院剛成立時,他也是第一屆董事會成員。但對同鄉晚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近五、六年,他在活動中心義務教日文;週二教中級班,後來週五又增開初學班。一位年過85歲的長者,如此認真地教授日文,的確令人感佩。
簡永謙先生比我年長八歲,桃園大溪人。我2005年加入會員時,他也是擔任多屆的理事同工。他對長春會最大的貢獻是會章的修訂。因會章修改前,沒有規定會長可以連任幾次,他跟幾位同工多次開會研討,於1993年會員大會通過修訂會章,明定會長任期為兩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簡先生他曾告訴我,他沒讀大學,只讀早期的台北開南商工土木工程科而已。但他自豪的說,在大溪這個小地方,他是第一家甲級營造廠。緊接著,他也毫不避諱地說,蔣家那些陵寢他做了不少工程。儘管蔣氏父子在台灣人心中,褒貶不一,簡先生的事業應該受到尊重。在一個月一次的月會碰面時,偶爾我跟他開玩說,「桃園甲級的」。他也會開玩笑回答「甲級流氓」。
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二位長者,學習他們的優點,也很高興讓我不因年齡的差距或他們受日式教育的不同,而仍然可以與他們同工。在這疫情干擾人們生活的時刻,他們突然離世,一切變化那麼地快速,讓人一下子無法相信,只能默默為他們祝禱。(文化/歷史觀察者)
安息吧! 親愛的 尤文芳老師
柯志佳
兩個禮拜前,突然聽聞: 尤文芳老師已經往生,並很快火化完畢,骨灰已移送至人在紐澤西的女兒,就近安置處理。經過詳細查證以後,確定上述聽聞屬實。依照尤老師女兒的吩咐,儘量不要暄揚, 愈少人知道愈好, 我們在此只有默默的祝福他老人家, 一路好走了。
想起老師的一切, 他自己住一個兩層樓算大的房子,毎天起床後都很自愛地做做拉筋運動,並在社區走路運動。午餐後會休息一下再繼續下午的課程,他的生活一直很有規律。
談到尤老師,為大家開日文課,義務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他說道自己能夠到活動中心開課和大家一起學習,他感覺心情是無比的興奮。他也常常對學生們說:
「今天我能夠不待在家𥚃而可以出來走走看看,和大家互相研究日語,這個是學生們給予我的機會,所以我才能夠順利出來和大家互相鼓勵交流,我衷心地感謝大家。」
他的這種心境是多麼偉大和極致的無私奉獻啊! 尤老師教我們學習日文課, 比方今天下午有兩點的課,他老人家在一點五十分鐘一定在教室等學生的到來。這是尤老師的習慣,他寧願在教室等大家,自己不願遲到。再有一點,日文課本來是兩個鐘頭課程,尤老師他不但會超過時間不計較,而且在這短短兩個小時裡,他老人家絕對不會坐在椅子休息,而是全程站著教授,這大概是日本老師的精神吧!
還有,尤老師擅長用繪畫教學,風格相當逼真。透過老師的畫圖註解,我們更能徹底地了解書中的意義。尤老師在下課後,會找學生們一起去冰店吃冰解渴和學生們一起聊天。
很不幸,尤老師在這次 COVID-19 pandemic 疫情嚴峻時刻離我們而去,做為他的學生真的感到非常的不捨。雖然尤老師是已經九十幾歲的人,但他仍然堅持自己開車,不倚靠別人接送。他是多麽堅強獨立且令人尊敬的一位長者呀!
尤老師,感謝您的教導,思念以前在一起的時光。在以後沒有老師的時刻,我們就把它當作老師您去長期旅遊還沒回來, 思念, 思念!
柯志佳敬筆。8/25/2020
想起老師的一切, 他自己住一個兩層樓算大的房子,毎天起床後都很自愛地做做拉筋運動,並在社區走路運動。午餐後會休息一下再繼續下午的課程,他的生活一直很有規律。
談到尤老師,為大家開日文課,義務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他說道自己能夠到活動中心開課和大家一起學習,他感覺心情是無比的興奮。他也常常對學生們說:
「今天我能夠不待在家𥚃而可以出來走走看看,和大家互相研究日語,這個是學生們給予我的機會,所以我才能夠順利出來和大家互相鼓勵交流,我衷心地感謝大家。」
他的這種心境是多麼偉大和極致的無私奉獻啊! 尤老師教我們學習日文課, 比方今天下午有兩點的課,他老人家在一點五十分鐘一定在教室等學生的到來。這是尤老師的習慣,他寧願在教室等大家,自己不願遲到。再有一點,日文課本來是兩個鐘頭課程,尤老師他不但會超過時間不計較,而且在這短短兩個小時裡,他老人家絕對不會坐在椅子休息,而是全程站著教授,這大概是日本老師的精神吧!
還有,尤老師擅長用繪畫教學,風格相當逼真。透過老師的畫圖註解,我們更能徹底地了解書中的意義。尤老師在下課後,會找學生們一起去冰店吃冰解渴和學生們一起聊天。
很不幸,尤老師在這次 COVID-19 pandemic 疫情嚴峻時刻離我們而去,做為他的學生真的感到非常的不捨。雖然尤老師是已經九十幾歲的人,但他仍然堅持自己開車,不倚靠別人接送。他是多麽堅強獨立且令人尊敬的一位長者呀!
尤老師,感謝您的教導,思念以前在一起的時光。在以後沒有老師的時刻,我們就把它當作老師您去長期旅遊還沒回來, 思念, 思念!
柯志佳敬筆。8/25/2020
(圖片左1為 尤文芳老師)
記得當時年紀小
蔡淑媛
1975那年秋天,我接下休士頓獨立學區(Houst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所屬,Bellaire Senior High School的教職,開始了【Mandarin Chinese Course】(漢語課程)的教學。
第一年只收到十名學生。雖然不足公立高中開班的最低法定人數,但是因爲課程初創,又是全德州公立高中的唯一,教育當局特予照准。雖然只是十個學生的小班級,卻是來自數種不同族裔的家庭,其中尚未有台灣裔的學生。
十年時光匆匆逝。到了1985年後,選讀【漢語】的學生,早已積升到足夠開辦五個班級(漢語1至漢語5)的人數。那時旅居美國各地的台灣留學生(1960年代之後,台灣湧起留美學潮期間過來者)的子女,很多已經長到15﹑16歲的年紀,成爲進入高中就讀的青少年。留居在美南重鎮Houston的台灣留學生家庭當然也不例外。因而我的漢語班裏,前後來了爲數不少有台灣家庭背景的孩子。
清秋九月開學的鐘聲響過,我的教室就擠滿如小麻雀一般唧唧咋咋,嚷嚷不停的大孩子。經過了漫長的暑假,同學們久別重逢,就是有説不完的話題。我知道開學第一天,學生是無法收回數十天野放的心情,專心上課的。於是在簽過選課單,分發教科書之後,我經常在教室裏舉行的活動,是要求每個學生講一段暑假期間的生活點滴~譬如旅遊觀感,看過某本書的閲讀心得,再不然就敘述一段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故事。
記得那年高年級的漢語班上有四個台灣裔的學生。因爲他們的父母碰巧是大學時代的校友或舊識,暑假期間這四個家庭就組團「凑陣」返回台灣去探親兼旅游。因此在開學那天,我特別要求這四個學生在教室裏陳述一些比較深刻的台灣印象。
甲生說:「那裏的空氣好髒啊!我們出去逛街才一個下午,回到旅館後就發現原本乾净的衣服領口出現一條黑色的污痕。」
乙生說:「我回去後第三天就生病了。肚子疼得厲害,去看了醫生。醫生説是腸胃炎,因爲吃到了不乾净的東西。醫生給我打點滴又開藥方,足足閙了三天才好。....」
丙生説:「那裏的交通好亂喲!有一天晚上我們去逛街,走過斑馬綫時,左邊忽然衝出來一部小貨車,我們差一點被撞到。那個司機還探出頭來對我們大吼~走路忘了帶眼睛,找死啊?」
丁生説:「那裏的餐館好吵啊!裏面擠滿了人,到處都有人在吸烟。烟霧彌漫,我眼睛睜不開,呼吸也困難。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喝起酒來就大呼小叫好像在吵架(爸爸說他們在划拳,是一種喝酒的時候在玩的game。) 我匆匆吃完就拉著爸爸媽媽往外跑了。」
一個好山好水的福爾摩沙美麗島,我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在我們留居海外下一代少年人的記憶中,竟然出現了如此可怕的亂象。我聽完之後,悵然良久,心有戚戚。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親曾經告訴我,有關他的童年故事。於是把它寫成了一篇簡易短文《爸爸的童年》做爲學生的閲讀教材。至今還記得其内容如下:
『爸爸很喜歡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他説那時住在台灣南部的鄉下,站在紅磚圍建的老家庭院,就能看到遠處水藍色的天空下白雲依傍著青山。屋外四周是青翠的菜園與水田,果樹林裏種滿香蕉,龍眼,芭樂與木瓜。臨近的小溪水清見底,溪裏小魚游來游去。他常和鄰家的孩子在溪邊空地上“焢土窯”烤番薯,在果園裏爬樹採木瓜,在小溪裏捉魚蝦。阿嬤做的肉粽與甜糕特別好吃。阿公講的故事令人難忘。
老屋門前有一顆大榕樹,樹下的清蔭是阿公坐著講故事的地方。夏天的黃昏,太陽才下山,晚霞未散,星星就出來了。鄰家的孩子吃過了晚飯,紛紛提著小矮凳,跑出來圍著阿公坐下。阿公講“虎姑婆”﹑“白賊七”﹑“廖添丁”還有“哪吒三太子”。…… 阿公的聲音在晚風中飄蕩。墻角有一叢桂花樹,白色的小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火金姑在花間飛上飛下,一閃一閃的小燈籠,好像在與天上的星星爭亮。夜深了,孩子們都回家了,我不知不覺也趴在阿公的膝上睡着了。』
當我在教室裏講到“烤番薯”﹑“採木瓜”與“捉魚蝦”時,不但我自己彷佛走入了時光隧道,學生們也異乎尋常的安靜,幾十雙晶瑩的眼睛似乎跟隨著我的陳述,看到了那個山明水秀的美麗島。我特別用阿公,阿嬤代替北京話的祖父與祖母,也特別用臺語讀出虎姑婆﹑白賊七﹑肉粽與甜糕。班上各色人種的孩子朗朗跟上口,霎那間,漢語教室演化成了臺語小學堂。
其實,爸爸的故事結尾隱含有一段可愛的稚情,我沒有把它寫入講義中。~~爸爸説:「那時鄰家有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總是第一個從她家裏跑出來,手上拎著兩張木凳,一大一小,放在樹蔭最前頭的地方,一個給阿公,一個給我坐。」
「那她自己呢?她坐哪裏?」我忍不住插嘴。
「她在後頭靜靜地站了一會,看了我一下,臉上顯出羞赧的神色,低下頭就悄悄地囘到家裏去了。在那個時代,八﹑九歲的女孩已經要負擔起照顧小弟﹑小妹和掃地洗碗的家事。」
「你有沒有跟她講過道謝的話?」
「怎麽能開口?那時候小男生跟小女生是不敢講話的。有幾回在小學校園的走廊上不期而遇,她也是臉一紅閃身就跑開了。」
「後來呢?」我抓緊話題不放。
「哪裏會有後來?小學畢業以後,我到城裏讀中學,寄住在學校附近的朋友家,偶爾囘到鄉下,也是來去匆匆。不久聽説她家搬到外地去了,不知道是哪裏,也不曾再遇見。」
「你現在還記得她的模樣嗎?。」我追著問。爸爸沉默了,臉上帶著點朦朧微笑的神情。……
記得當時年紀小,夢裏花落知多少? (8/2020)
Santa Monica
吳連山
美國有許多條東西橫貫的州際高速公路。I-10是最南端的一條。它的東邊起點是Jacksonville, Florida 。而西岸的 終點是洛杉磯近郊的Santa Monica, California。 這個城,Santa Monica,也是美國最早的公路U.S. Route 66 (或稱 U.S. Highway 66 簡稱US 66 or Route 66) 的終點站。這個Route 66是普通的公路,不是高速公路。它的起點是Chicago, Illinois。所以Santa Monica是重要的交通衢道樞杻。
但是它的出名並不是因為它的交通地位。而是碧綠深藍的海域。從I-10 轉進Pacific Costal Highway (PCH),一片碧海就向你招手,歡迎你的光臨。遠遠的就可以看到許多人在做許多不同的水上活動。不論是游泳、划水、日光浴、衝浪、垂釣、泛舟、遊艇⋯等等。到處都是人。白天如此,晚上更甚。經常到半夜,那裡的三個緊鄰的觀光據點:Santa Monica Pier(碼頭),Pacific Park(遊樂場),Palisades Park(濱海公園)。都還是人潮擁擠。恍若不夜城。
Santa Monica除了有美麗的海域,它又緊鄰 Santa Monica Mountains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喜愛爬山,步道健行,露營的人更是有福。這裡有許多步道讓人選擇。一到山頂上還可以遠眺太平洋的海洋景觀,也可以鳥瞰附近城市的全景。每個周末到處都是登山客。要找個停車位都很困難。但是年青人都很喜愛來。
這十幾年來,由於高科技的發展及internet的盛行,許多年青人都來這裡創業。像北加州的矽谷是高科技的溫床,這裡就是star up公司的發展地。所以Santa Monica與鄰近幾個城市被共稱為Silicon Beach。
這個城市很漂亮也很乾淨。真的是住家,工作或遊憩的好地方。尤其市中心的Third Street Promenade更是零售購物的高級地區。到海灘玩水完畢,或到上述三個據點Santa Monica Pier,Pacific Park,Palisades Park遊覽完畢後,再到此地來採購或瀏覽。這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兩個月前,Black Lives Matter(BLM)示威遊行。有些不肖之徒趁火打劫,在這個高級購物區破壞許多商店門面,也搶劫許多商品。令人不齒,心寒。上個禮拜我們到鄰近一個小公園Tongva Park 去玩。這個公園設計得很別緻。因為地勢較高,在那裡可以完全一覽上述那三個據點。公園裡面設備有許多廁所,盥洗室,更衣室。是讓那些無家可居的浪民使用的。也許因為肺炎疫災,許多人失業,暫時找不到工作。在那個公園到處可看到這些流浪漢。景況實在令人吁噓。
現在示威活動已完畢。而肺炎疫災也逐漸緩和。相信,等一切都回復正常後,這個城市會回復它原來美麗的面目。會重返它原來的盛況。這個城市的座右銘是:“Populus felix in urbe felici.” 有人解釋說它是“Happy people in a happy city” 也有人說是 “Fortunate people in a prosperous land” 。不管那一個解釋。這個城市確實令人覺得快樂和朝氣。有機會一定要去Santa Monica參觀!
但是它的出名並不是因為它的交通地位。而是碧綠深藍的海域。從I-10 轉進Pacific Costal Highway (PCH),一片碧海就向你招手,歡迎你的光臨。遠遠的就可以看到許多人在做許多不同的水上活動。不論是游泳、划水、日光浴、衝浪、垂釣、泛舟、遊艇⋯等等。到處都是人。白天如此,晚上更甚。經常到半夜,那裡的三個緊鄰的觀光據點:Santa Monica Pier(碼頭),Pacific Park(遊樂場),Palisades Park(濱海公園)。都還是人潮擁擠。恍若不夜城。
Santa Monica除了有美麗的海域,它又緊鄰 Santa Monica Mountains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喜愛爬山,步道健行,露營的人更是有福。這裡有許多步道讓人選擇。一到山頂上還可以遠眺太平洋的海洋景觀,也可以鳥瞰附近城市的全景。每個周末到處都是登山客。要找個停車位都很困難。但是年青人都很喜愛來。
這十幾年來,由於高科技的發展及internet的盛行,許多年青人都來這裡創業。像北加州的矽谷是高科技的溫床,這裡就是star up公司的發展地。所以Santa Monica與鄰近幾個城市被共稱為Silicon Beach。
這個城市很漂亮也很乾淨。真的是住家,工作或遊憩的好地方。尤其市中心的Third Street Promenade更是零售購物的高級地區。到海灘玩水完畢,或到上述三個據點Santa Monica Pier,Pacific Park,Palisades Park遊覽完畢後,再到此地來採購或瀏覽。這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兩個月前,Black Lives Matter(BLM)示威遊行。有些不肖之徒趁火打劫,在這個高級購物區破壞許多商店門面,也搶劫許多商品。令人不齒,心寒。上個禮拜我們到鄰近一個小公園Tongva Park 去玩。這個公園設計得很別緻。因為地勢較高,在那裡可以完全一覽上述那三個據點。公園裡面設備有許多廁所,盥洗室,更衣室。是讓那些無家可居的浪民使用的。也許因為肺炎疫災,許多人失業,暫時找不到工作。在那個公園到處可看到這些流浪漢。景況實在令人吁噓。
現在示威活動已完畢。而肺炎疫災也逐漸緩和。相信,等一切都回復正常後,這個城市會回復它原來美麗的面目。會重返它原來的盛況。這個城市的座右銘是:“Populus felix in urbe felici.” 有人解釋說它是“Happy people in a happy city” 也有人說是 “Fortunate people in a prosperous land” 。不管那一個解釋。這個城市確實令人覺得快樂和朝氣。有機會一定要去Santa Monica參觀!
不沈的艦艇:台灣
連淑琴
二十世紀中,當蔣介石還在世時,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認為,中國共產黨已經建國數十年,必須引他進聯合國,由聯合國法規管制,以限制其種種不法行徑。當時美國為了尊重台灣的立場,有意保留台灣在聯合國席位,而向老蔣建議中國跟台灣,大可以一中一台的席位共駐聯合國。不識時務的老蔣鐵口斷言「漢賊不兩立」!台灣終於1971年10月25日退出聯合國,接着中共取代台灣,成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國之一。事隔4年,老蔣死後,小蔣繼為台灣總統。蓋棺論定,蔣家父子倆是台灣人民的罪人,他們以鐵腕統治台灣數十年,從未為台灣的前途着想,只開口一句話,就斷送台灣在聯合國席位。今天台灣朝野要重回聯合國,難如登天。
中共参與國際種種重大組織之後,以其特性,從未尊守國際公約,各國政商為了私欲,對中共數十年來不斷的破壞國際公約,任由他予取予得,對其為所欲為、不聞不問。中共一向自卑又自尊,國際對他姑息養奸的結果,如今變成自高自大,漸漸演變成世間獨一無二的怪獸。尤其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之後,變本加利,自認中國已今非昔比,在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國,他誤判時勢,認為當今時機已成熟,大可取代美國,稱霸世界成老大。
回顧美國前幾任總統;Bill Clinton、Gorge W Bush、Barack Obama,他們各當了八年總統,相信這幾位總統,或多或少覺察到中共的企圖,卻因他們的誤判,認為只要中國脫離貧困,則會執行民主政治,造益中國人民。為達這種理想,美國政、商界鼎力扶持之。果真三十年來中國脫離貧困,走上富强之道。結果却跟先進國家的理想完全相反(大有養虎為患),中共的真面目終於完全展現在世上!富裕的中共,讓習近平可到處灑錢,以「一帶一路」及「世界命運同體」為由,買通世界諸國欲成為命運同體,則中共將成為核心而稱霸。不過人算下如天算,年初一場「武漢瘟疫」打破習近平稱霸夢,加上美中貿易戰,使中共在國際的信用完全破滅!而走在最前端的美國,有如大夢初醒,朝野終於有了共識:今天的中共是美國要面對的第一勁敵!
Donald Trump 是個生意人,他在數十年前就看出中共的企圖,認為美中貿易上,美國不斷的做虧本生意,故早立下決心,有朝一日,他如能選當為美國總統,將會改革這種不平等的貿易協定。他於2016年被推選為美國總統,據前國防部長John Bolton書中指出,初期Trump總統曾在政策上,有意放棄台灣,雖然Trump矢口否認,事實証明,他曾大力取悅習近平,尤其總統心愛女兒在美國下架的品牌,能轉口在中國爆紅,乃習近平極力支持,故Trump稱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不過此友誼只維持一、二年。近兩年來,他們倆數度週旋,加上貿易戰一打,Trump才發覺,他是在跟黑幫老大談生意,對方經常出爾反爾,無誠信可言,自此Trump對中共心灰意冷,而今Trump完全切割習近平。
緊接着,Trump深思如何面臨中共的挑戰。回頭看台灣,發現數十年來,台灣面對中共長年間不斷打壓,又被國際孤立,卻能屹立不搖,欣接挑戰,安然渡過層層難関。Trump總統理念一轉,決心把台灣當為反共的第一島鏈。觀念一轉,堅定由美國協助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這提案反而獲得多數白宮內閣官員,及参、衆兩議會議員們的支持,旋通過「台灣旅行法」,接着開放輸售台灣新進武器的禁忌。自此台灣獲得最新進的飛機,坦克、長距離飛彈,甚至不久會來到的無人飛機。近期台灣大展肌肉,奮舉一場大型軍事演習。此舉示知對岸,台灣已今非昔比,經得起戰鬥,英勇國軍上下一條心,會作戰到一兵一卒決不投降。而對岸媒體不斷宣言,解放軍將會以三、五天攻下台灣,真是痴人說夢!
話說這幾年台灣政情,自2008到2012年,馬英九當了八年台灣總統,這期間他對中共卑躬屈膝,降格而自稱為區長。政策上迎合對岸,改變國民服兵役制,減成4個月,銷減軍備、軍需、軍售,甚至軍魂散漫!八年間台灣的國防似處於冬眠狀態。一方面鼓勵企業大舉西進,默許其官員(中常委在中國很吃香)到中國投資生意,修法以利中資入台等等,其所做所為,完全利中損台,大有賣台求榮之嫌。馬英九的努力沒白費,終於獲得習近平青睞,得「馬習會」榮耀,自此馬英九認為中、台間將會永遠和平共存!果眞如此,中共何不撤除設置在沿海,針對台灣的近二千枚攻擊性飛彈?馬英九低估台灣人的智慧,新出生成長於台灣的第二、三代外省子弟,大多數自認為台灣人,只有一成多人自認為中國人。故馬英九執政末期,不得民心,民調只剩9%。
馬英九隱匿幾年後,心有不甘,於今年又復出,抱着「九二共識」的神主牌,橫加阻撓年青國民黨員改革浪潮。他對中共態度未變,跟中共裡應外合,唱衰台灣,大批蔡英文建軍防台,說她的國防建軍,只會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事實上,台灣人愛好和平,是中共數十年來,對台灣未曾間斷的文攻武嚇,不斷的叫囂解放台灣,逼使台灣不得不武裝自衛。馬英九大言不慚說「首戰即終戰」,讓全民不齒!此話一出,被台灣朝野駡翻,身為一個下任總統,怎可長他人之氣而滅自已的威風?難道台灣曾選出一個中共間諜當總統!?
2016年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總統,無可回避的接下爛攤子。人民期望改革,但改革是種艱辛的工作,為了完成年金改革,蔡英文被一大群安領18%退休金的,軍、公、教退休群族强烈攻擊。為了杜絕官員到中國投資做生意,違規者將被取消退休金,蔡英文又得罪國民黨衆多在中國既得利益者,故到處怨聲載道,民調只剩二十幾叭。天佑台灣,中共一波波倒行逆施,讓台灣人民醒悟,今年蔡英文以817萬高票當選連任。
蔡英文最大優勢乃她的韌性,擇善固會。她認為台灣必須有自衛能力,才經得起中共的挑釁。故自2016年上任以來,一步步把荒廢的軍事防禦工作,從新扶持,以建立人民對國防的信心。接着,美國看好蔡英文,開始源源不斷的售與台灣新型武器。今天台灣備有跟對岸,不分高下的戰鬥能力及決心。再說台灣人才濟濟,雖被國際孤立,却不亢不卑,在科技嶺域上默默耕耘,終於爆出火花,台灣的半導体成了世界先驅,世上各式各樣高科技產品,都需台積電生產的芯片才行。連科技先進的美國,虛心懇求台積電到其國設廠。
2020年初,中共隱匿武漢瘟疫外洩,禍害全球,而台灣深知中共的虛假,超前部署,加上全國上下一條心,配合防疫工作,感染瘟疫病患減至最低,至今為瘟疫奪去生命者才區區7人,台灣防疫成功,成為世界典範,台灣創下的奇蹟,被全球刮目相看!接着,台灣防疫成功之後,進而為國際諸國,被瘟疫肆虐嚴酷期,雪中送炭,送上數千萬防疫口罩,造益他國。這種善心、美德,使一向被孤立的台灣,發光發熱,在國際舞台上揚眉吐氣,成為國際上讓人嘖嘖稱奇的新星!更讓台灣人引以為榮的乃:8月9日,美國派遣其國衞生部長Alex Azar來台取經,表面上的任務為,研究台灣如何創下防疫成功的前因後果。實際上,Trump有意提升美、台関係。Alex Azar訪台,義意重大,台灣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來,他是第一位訪台的美國重要內閣官員,而今美國重視台灣,使台灣帶着光環登上國際舞台!
中共的倒行逆施,連上天也震怒。去年猪瘟傳遍中國各省,中國猪肉價格突飛猛漲。今逢庚子年,年初武漢瘟疫爆發,旋傳遍中國各省及全球,中共隱瞞疫情,危害世人生命,拖垮全球經濟,成為國際公敵。而中國境內天氣異常,整個中國大地,大雨、冰雹不斷,到了七月,中國西北地域卻下大雪。接着,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連續下了近二個月大雨,眾河流潰堤,官方為保三峽水霸而不斷的放水,大量雨水加河水貫穿三峽下游,肆虐26省各地。數以千、萬畝良田,房屋及橋梁毁於一旦,災情惨重。旋黄河水災跟隨,漫延華東各省,連上海及北京城也淹水。禍不單行,億萬蝗蟲覆蓋農村,吃光農作物。習近平再如何謊稱糧食豐收,也無法隱蓋中國嚴峻缺糧實況。
WHO配合習近平隱匿疫情禍害全球,世界為瘟疫感染者高達二千三百七十幾萬人,死亡人數超出八十幾萬人,至今美國疫情最嚴峻,數百萬人感染,十幾萬人死亡(正確數字未定,每天都在增加)。Trump總統幾年來的努力,被這場瘟疫衝擊得面目改觀!終於他發出怒吼!非打叭萬惡中共無法洩這團悶氣。接着大展示肌肉,聯合五眼聯盟在東南海大作軍事演習,展示美國最新型飛彈、飛機及一群群不同艦艇,環繞中南海,由偵察机在高室照出,中共隱匿在海南島的潛水艇。中共的口砲絕無法抵禦美國的槍砲,而習近平面對內憂外患,却一薵莫展,只能向解放軍下令,決不許開第一槍!正如馬英九所言,美中一戰,「首戰即終戰」。
近期馬英九帶頭的一小群賣國賊,不斷的迎合中共,大駡蔡英文,唱衰台灣,向人民倡導投降論。數天前,馬英九拿掉墨鏡後,國人發現原來他去整型眼部,看來他似乎整錯地方,應該去整型腦部,因為他的腦筋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停留在他荒廢國防的冬眠時期,而整型也把眼睛視力搞壞了,已看不出台灣的榮耀。
當一個國家要開戰,必須準備三年,更須天時、地利及人和。自習近平修憲定於一尊,全國大小官吏全得聽他指揮,而今天中共面臨內憂外患,他已焦頭額爛,無能為力,只能逃避現實而隱藏。在這種境況下,戰狼外宣還不斷放話,口口聲聲要攻打台灣。据民調統計,台灣人有八成以上的人不信,中共有能力進攻台灣,只有像馬英九之流,才信以為真,可想而知,這批人只聽到号角聲响,就會叭地投降!
今天美國極力要處罰中共想開戰,中共不敢對抗而想避戰,台灣却勇敢的面對中共的挑戰。台灣一向愛好和平,與世無爭。台灣尊重他人,也要被尊重。如必須面對解放軍進攻,台灣會軍民一條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國人有信心,台灣是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它將永恒停在太平洋東方。
中共参與國際種種重大組織之後,以其特性,從未尊守國際公約,各國政商為了私欲,對中共數十年來不斷的破壞國際公約,任由他予取予得,對其為所欲為、不聞不問。中共一向自卑又自尊,國際對他姑息養奸的結果,如今變成自高自大,漸漸演變成世間獨一無二的怪獸。尤其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之後,變本加利,自認中國已今非昔比,在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國,他誤判時勢,認為當今時機已成熟,大可取代美國,稱霸世界成老大。
回顧美國前幾任總統;Bill Clinton、Gorge W Bush、Barack Obama,他們各當了八年總統,相信這幾位總統,或多或少覺察到中共的企圖,卻因他們的誤判,認為只要中國脫離貧困,則會執行民主政治,造益中國人民。為達這種理想,美國政、商界鼎力扶持之。果真三十年來中國脫離貧困,走上富强之道。結果却跟先進國家的理想完全相反(大有養虎為患),中共的真面目終於完全展現在世上!富裕的中共,讓習近平可到處灑錢,以「一帶一路」及「世界命運同體」為由,買通世界諸國欲成為命運同體,則中共將成為核心而稱霸。不過人算下如天算,年初一場「武漢瘟疫」打破習近平稱霸夢,加上美中貿易戰,使中共在國際的信用完全破滅!而走在最前端的美國,有如大夢初醒,朝野終於有了共識:今天的中共是美國要面對的第一勁敵!
Donald Trump 是個生意人,他在數十年前就看出中共的企圖,認為美中貿易上,美國不斷的做虧本生意,故早立下決心,有朝一日,他如能選當為美國總統,將會改革這種不平等的貿易協定。他於2016年被推選為美國總統,據前國防部長John Bolton書中指出,初期Trump總統曾在政策上,有意放棄台灣,雖然Trump矢口否認,事實証明,他曾大力取悅習近平,尤其總統心愛女兒在美國下架的品牌,能轉口在中國爆紅,乃習近平極力支持,故Trump稱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不過此友誼只維持一、二年。近兩年來,他們倆數度週旋,加上貿易戰一打,Trump才發覺,他是在跟黑幫老大談生意,對方經常出爾反爾,無誠信可言,自此Trump對中共心灰意冷,而今Trump完全切割習近平。
緊接着,Trump深思如何面臨中共的挑戰。回頭看台灣,發現數十年來,台灣面對中共長年間不斷打壓,又被國際孤立,卻能屹立不搖,欣接挑戰,安然渡過層層難関。Trump總統理念一轉,決心把台灣當為反共的第一島鏈。觀念一轉,堅定由美國協助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這提案反而獲得多數白宮內閣官員,及参、衆兩議會議員們的支持,旋通過「台灣旅行法」,接着開放輸售台灣新進武器的禁忌。自此台灣獲得最新進的飛機,坦克、長距離飛彈,甚至不久會來到的無人飛機。近期台灣大展肌肉,奮舉一場大型軍事演習。此舉示知對岸,台灣已今非昔比,經得起戰鬥,英勇國軍上下一條心,會作戰到一兵一卒決不投降。而對岸媒體不斷宣言,解放軍將會以三、五天攻下台灣,真是痴人說夢!
話說這幾年台灣政情,自2008到2012年,馬英九當了八年台灣總統,這期間他對中共卑躬屈膝,降格而自稱為區長。政策上迎合對岸,改變國民服兵役制,減成4個月,銷減軍備、軍需、軍售,甚至軍魂散漫!八年間台灣的國防似處於冬眠狀態。一方面鼓勵企業大舉西進,默許其官員(中常委在中國很吃香)到中國投資生意,修法以利中資入台等等,其所做所為,完全利中損台,大有賣台求榮之嫌。馬英九的努力沒白費,終於獲得習近平青睞,得「馬習會」榮耀,自此馬英九認為中、台間將會永遠和平共存!果眞如此,中共何不撤除設置在沿海,針對台灣的近二千枚攻擊性飛彈?馬英九低估台灣人的智慧,新出生成長於台灣的第二、三代外省子弟,大多數自認為台灣人,只有一成多人自認為中國人。故馬英九執政末期,不得民心,民調只剩9%。
馬英九隱匿幾年後,心有不甘,於今年又復出,抱着「九二共識」的神主牌,橫加阻撓年青國民黨員改革浪潮。他對中共態度未變,跟中共裡應外合,唱衰台灣,大批蔡英文建軍防台,說她的國防建軍,只會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事實上,台灣人愛好和平,是中共數十年來,對台灣未曾間斷的文攻武嚇,不斷的叫囂解放台灣,逼使台灣不得不武裝自衛。馬英九大言不慚說「首戰即終戰」,讓全民不齒!此話一出,被台灣朝野駡翻,身為一個下任總統,怎可長他人之氣而滅自已的威風?難道台灣曾選出一個中共間諜當總統!?
2016年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總統,無可回避的接下爛攤子。人民期望改革,但改革是種艱辛的工作,為了完成年金改革,蔡英文被一大群安領18%退休金的,軍、公、教退休群族强烈攻擊。為了杜絕官員到中國投資做生意,違規者將被取消退休金,蔡英文又得罪國民黨衆多在中國既得利益者,故到處怨聲載道,民調只剩二十幾叭。天佑台灣,中共一波波倒行逆施,讓台灣人民醒悟,今年蔡英文以817萬高票當選連任。
蔡英文最大優勢乃她的韌性,擇善固會。她認為台灣必須有自衛能力,才經得起中共的挑釁。故自2016年上任以來,一步步把荒廢的軍事防禦工作,從新扶持,以建立人民對國防的信心。接着,美國看好蔡英文,開始源源不斷的售與台灣新型武器。今天台灣備有跟對岸,不分高下的戰鬥能力及決心。再說台灣人才濟濟,雖被國際孤立,却不亢不卑,在科技嶺域上默默耕耘,終於爆出火花,台灣的半導体成了世界先驅,世上各式各樣高科技產品,都需台積電生產的芯片才行。連科技先進的美國,虛心懇求台積電到其國設廠。
2020年初,中共隱匿武漢瘟疫外洩,禍害全球,而台灣深知中共的虛假,超前部署,加上全國上下一條心,配合防疫工作,感染瘟疫病患減至最低,至今為瘟疫奪去生命者才區區7人,台灣防疫成功,成為世界典範,台灣創下的奇蹟,被全球刮目相看!接着,台灣防疫成功之後,進而為國際諸國,被瘟疫肆虐嚴酷期,雪中送炭,送上數千萬防疫口罩,造益他國。這種善心、美德,使一向被孤立的台灣,發光發熱,在國際舞台上揚眉吐氣,成為國際上讓人嘖嘖稱奇的新星!更讓台灣人引以為榮的乃:8月9日,美國派遣其國衞生部長Alex Azar來台取經,表面上的任務為,研究台灣如何創下防疫成功的前因後果。實際上,Trump有意提升美、台関係。Alex Azar訪台,義意重大,台灣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來,他是第一位訪台的美國重要內閣官員,而今美國重視台灣,使台灣帶着光環登上國際舞台!
中共的倒行逆施,連上天也震怒。去年猪瘟傳遍中國各省,中國猪肉價格突飛猛漲。今逢庚子年,年初武漢瘟疫爆發,旋傳遍中國各省及全球,中共隱瞞疫情,危害世人生命,拖垮全球經濟,成為國際公敵。而中國境內天氣異常,整個中國大地,大雨、冰雹不斷,到了七月,中國西北地域卻下大雪。接着,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連續下了近二個月大雨,眾河流潰堤,官方為保三峽水霸而不斷的放水,大量雨水加河水貫穿三峽下游,肆虐26省各地。數以千、萬畝良田,房屋及橋梁毁於一旦,災情惨重。旋黄河水災跟隨,漫延華東各省,連上海及北京城也淹水。禍不單行,億萬蝗蟲覆蓋農村,吃光農作物。習近平再如何謊稱糧食豐收,也無法隱蓋中國嚴峻缺糧實況。
WHO配合習近平隱匿疫情禍害全球,世界為瘟疫感染者高達二千三百七十幾萬人,死亡人數超出八十幾萬人,至今美國疫情最嚴峻,數百萬人感染,十幾萬人死亡(正確數字未定,每天都在增加)。Trump總統幾年來的努力,被這場瘟疫衝擊得面目改觀!終於他發出怒吼!非打叭萬惡中共無法洩這團悶氣。接着大展示肌肉,聯合五眼聯盟在東南海大作軍事演習,展示美國最新型飛彈、飛機及一群群不同艦艇,環繞中南海,由偵察机在高室照出,中共隱匿在海南島的潛水艇。中共的口砲絕無法抵禦美國的槍砲,而習近平面對內憂外患,却一薵莫展,只能向解放軍下令,決不許開第一槍!正如馬英九所言,美中一戰,「首戰即終戰」。
近期馬英九帶頭的一小群賣國賊,不斷的迎合中共,大駡蔡英文,唱衰台灣,向人民倡導投降論。數天前,馬英九拿掉墨鏡後,國人發現原來他去整型眼部,看來他似乎整錯地方,應該去整型腦部,因為他的腦筋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停留在他荒廢國防的冬眠時期,而整型也把眼睛視力搞壞了,已看不出台灣的榮耀。
當一個國家要開戰,必須準備三年,更須天時、地利及人和。自習近平修憲定於一尊,全國大小官吏全得聽他指揮,而今天中共面臨內憂外患,他已焦頭額爛,無能為力,只能逃避現實而隱藏。在這種境況下,戰狼外宣還不斷放話,口口聲聲要攻打台灣。据民調統計,台灣人有八成以上的人不信,中共有能力進攻台灣,只有像馬英九之流,才信以為真,可想而知,這批人只聽到号角聲响,就會叭地投降!
今天美國極力要處罰中共想開戰,中共不敢對抗而想避戰,台灣却勇敢的面對中共的挑戰。台灣一向愛好和平,與世無爭。台灣尊重他人,也要被尊重。如必須面對解放軍進攻,台灣會軍民一條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國人有信心,台灣是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它將永恒停在太平洋東方。
《阿輝伯的故事》
雅夫子
臺灣民主之父李登輝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公元1923年1月15日生於台北淡水三芝。194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後於1953年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得碩士學位,又於1968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
回國後,一邊在台灣大學任教,另一方面兼任農復會技正。後來歷任政務委員、台北巿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副總統。蔣經國逝世後,接任總統兼任國民黨黨主席,在十二年總統任內推行以下重要政䇿:
*直轄市與台灣省省長直選
*憲法與國會改革,終結萬年國會
*配合「野百合學運」,解決國代與立法委員退職問題
*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展開修憲,制定憲法增修條文
*實施正副總統直接民選
公元2020年7月30日晚上7點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他在有生之年享有許多尊稱,諸如「台灣民主之父」、「台灣之父」、「寧靜革命家」等等,台灣媒體則將他暱稱為「阿輝伯」。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
李登輝在1995年回去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首先點出這一趟返校之行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旅程,因為事先遭受到中國的種種阻擋。但語氣隨之一轉,談及回到母校讓他與同行夫人重溫舊日在校園的美好回憶,深覺喜悦與感激。
然後切入主題,強調他在1988年就任總統之後,努力去瞭解民眾的意願,以期依照民意去施政。他還引用中國古書「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的說法,成為他服務公職的準則:「民之所欲,長在我心!」。進而言之,民主必須包含個人自由及社會公義的尊重,以及個人能夠直接影響國事的參與感。
接著他引用捷克總統哈維爾的話:「解救人類世界的唯一之途,就在人類的心中」,他提出「台灣經驗」作為例子。雖然台灣多年孤立於國際政治舞台,但依靠自力更生,透過經濟、政治與社會的轉型,已對台灣與亞太地區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他細數如何在困難重重、千辛萬苦之中,解散萬年國代,還政於民,完成了沒有流血的「寧靜革命」。演講詞中多次提及「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整場演講闡述李登輝對民主政治的理念,贏得「台灣民主之父」的美譽。
此李非彼李
李登輝與新加坡強人李光耀的祖籍都是客家人,但他們兩人對政治的看法卻大不相同。當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在英國劍橋唸書後期,表明畢業後他將放棄其學習領域數學,一生改為從政,此事令李光耀非常高興,但李登輝卻認為父子傳位的古老思想早已過時了。李光耀刻意安排李氏家族成員佔上政府中之高位,被外界批評為“李天下” - 長子李顯龍接位總理兼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次子李顯揚一度掌管新加坡電信公司大企業,長媳何晶曾任舉足輕重的新加坡資金管理公司淡馬錫控股執行董事兼總裁。
我住在新加坡期間,可以看出人民行動黨緊緊地控制著百姓的一言一行,所謂民主政治,只是嘴巴說說而已。而且新加坡的政治是典型的「西瓜偎大邊」,以前李光耀是依賴台灣幫他訓練軍隊,但中國崛起後,他就跟台灣越走越遠了。1989年李登輝訪問新加坡時,他矮化李登輝,稱他是位「從台灣來的總統」,阿輝伯衹能以「不滿意,但可接受」了事。
阿輝伯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而李光耀卻是「我之所欲,長在我心」,此二李是如此的不同!
飛彈與選票齊飛
1996年我被派往台灣工作,剛好碰上臺灣總統直選,中國文攻武嚇,發射飛彈落在台灣基隆與高雄的周邊。有一天正在台北開會時,AIT派人傳達緊急警告,要每一位美僑填寫緊急連絡電話與住所,以便必要撤僑時聯繫之用。後來美國派遣兩大航空母艦戰鬥群保衛台灣,中國才知趣停止飛彈威脅。阿輝伯叫大家不要害怕,説:“中共再大,也沒有我老爸大。」充分表現出他的個性。
宮庭政治過招
蔣經國臨死前把總統棒子交給李登輝,跌破國民黨大小圈子的眼鏡。當時黨部巨頭李煥、軍頭郝柏村、台人林洋港以及許多想爭權奪位的人都虎視眈眈,待機興風作浪。阿輝伯手上沒有黨權,也無子弟兵,派系也鬥不過林洋港,可以說四面受敵草木皆兵。他年輕時學過武士道與劍術,武士與敵手過招時,先靜觀對方的弱點,等到對手有點閃失、有機可乘時,一招摛敵或一劍斃命。
李煥本是蔣經國的心腹,國民黨的大權在握,阿輝伯調他為行政院長,使其脫離黨權。郝柏村當了八年的參謀總長,槍桿子在他手裡,把他調為行政院長。當時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強調軍人不可干政,殊不知這是阿輝伯的兵法:「調虎離山」解其兵權。他也善於利用時勢,如配合「野百合學運」解決一些國代與立法委員的退職問題。
特務叩門
1970年6月的一個清晨,五、六個憲兵突叩李登輝家門,阿輝伯趕緊拿出一本美金支票,簽好名字交給長子,以備萬一之用。 當天經過十七個小時長久詢問之後終於放他回家,太太曾文惠說:「那是我有生以來度過的最長的一天。」
阿輝伯在年青時曾經研究馬克斯思想並且加入共產黨而後退出。此次被詢之事,也許蔣經國自己年輕時也曾是熱情的共產黨員,在起用李登輝之前,想澈底瞭解他參與共產黨的來龍去脈。
阿輝伯曾經如此評論共產主義:「30歲以前不相信共產主義,是『沒夢想』;30歲以後還相信共產主義,叫『不實際』。」也許蔣經國也同意阿輝伯的見解。
什麼是我?
阿輝伯曾說:「『我就是我』的觀念,是中國歴史的傳統思維,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做皇帝的總是『我我我』,從沒將人民與國家放在我裡面。」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大我」的道理。
阿輝伯2012年在蔡英文總統競選的造勢晚會上曾向大家說:「我要把台灣交給你們了!」Yes,民主的聖火要代代傳下去!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公元1923年1月15日生於台北淡水三芝。194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後於1953年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得碩士學位,又於1968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
回國後,一邊在台灣大學任教,另一方面兼任農復會技正。後來歷任政務委員、台北巿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副總統。蔣經國逝世後,接任總統兼任國民黨黨主席,在十二年總統任內推行以下重要政䇿:
*直轄市與台灣省省長直選
*憲法與國會改革,終結萬年國會
*配合「野百合學運」,解決國代與立法委員退職問題
*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展開修憲,制定憲法增修條文
*實施正副總統直接民選
公元2020年7月30日晚上7點24分病逝於台北榮總,享耆壽98歲。他在有生之年享有許多尊稱,諸如「台灣民主之父」、「台灣之父」、「寧靜革命家」等等,台灣媒體則將他暱稱為「阿輝伯」。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
李登輝在1995年回去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首先點出這一趟返校之行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旅程,因為事先遭受到中國的種種阻擋。但語氣隨之一轉,談及回到母校讓他與同行夫人重溫舊日在校園的美好回憶,深覺喜悦與感激。
然後切入主題,強調他在1988年就任總統之後,努力去瞭解民眾的意願,以期依照民意去施政。他還引用中國古書「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的說法,成為他服務公職的準則:「民之所欲,長在我心!」。進而言之,民主必須包含個人自由及社會公義的尊重,以及個人能夠直接影響國事的參與感。
接著他引用捷克總統哈維爾的話:「解救人類世界的唯一之途,就在人類的心中」,他提出「台灣經驗」作為例子。雖然台灣多年孤立於國際政治舞台,但依靠自力更生,透過經濟、政治與社會的轉型,已對台灣與亞太地區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他細數如何在困難重重、千辛萬苦之中,解散萬年國代,還政於民,完成了沒有流血的「寧靜革命」。演講詞中多次提及「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整場演講闡述李登輝對民主政治的理念,贏得「台灣民主之父」的美譽。
此李非彼李
李登輝與新加坡強人李光耀的祖籍都是客家人,但他們兩人對政治的看法卻大不相同。當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在英國劍橋唸書後期,表明畢業後他將放棄其學習領域數學,一生改為從政,此事令李光耀非常高興,但李登輝卻認為父子傳位的古老思想早已過時了。李光耀刻意安排李氏家族成員佔上政府中之高位,被外界批評為“李天下” - 長子李顯龍接位總理兼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次子李顯揚一度掌管新加坡電信公司大企業,長媳何晶曾任舉足輕重的新加坡資金管理公司淡馬錫控股執行董事兼總裁。
我住在新加坡期間,可以看出人民行動黨緊緊地控制著百姓的一言一行,所謂民主政治,只是嘴巴說說而已。而且新加坡的政治是典型的「西瓜偎大邊」,以前李光耀是依賴台灣幫他訓練軍隊,但中國崛起後,他就跟台灣越走越遠了。1989年李登輝訪問新加坡時,他矮化李登輝,稱他是位「從台灣來的總統」,阿輝伯衹能以「不滿意,但可接受」了事。
阿輝伯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而李光耀卻是「我之所欲,長在我心」,此二李是如此的不同!
飛彈與選票齊飛
1996年我被派往台灣工作,剛好碰上臺灣總統直選,中國文攻武嚇,發射飛彈落在台灣基隆與高雄的周邊。有一天正在台北開會時,AIT派人傳達緊急警告,要每一位美僑填寫緊急連絡電話與住所,以便必要撤僑時聯繫之用。後來美國派遣兩大航空母艦戰鬥群保衛台灣,中國才知趣停止飛彈威脅。阿輝伯叫大家不要害怕,説:“中共再大,也沒有我老爸大。」充分表現出他的個性。
宮庭政治過招
蔣經國臨死前把總統棒子交給李登輝,跌破國民黨大小圈子的眼鏡。當時黨部巨頭李煥、軍頭郝柏村、台人林洋港以及許多想爭權奪位的人都虎視眈眈,待機興風作浪。阿輝伯手上沒有黨權,也無子弟兵,派系也鬥不過林洋港,可以說四面受敵草木皆兵。他年輕時學過武士道與劍術,武士與敵手過招時,先靜觀對方的弱點,等到對手有點閃失、有機可乘時,一招摛敵或一劍斃命。
李煥本是蔣經國的心腹,國民黨的大權在握,阿輝伯調他為行政院長,使其脫離黨權。郝柏村當了八年的參謀總長,槍桿子在他手裡,把他調為行政院長。當時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強調軍人不可干政,殊不知這是阿輝伯的兵法:「調虎離山」解其兵權。他也善於利用時勢,如配合「野百合學運」解決一些國代與立法委員的退職問題。
特務叩門
1970年6月的一個清晨,五、六個憲兵突叩李登輝家門,阿輝伯趕緊拿出一本美金支票,簽好名字交給長子,以備萬一之用。 當天經過十七個小時長久詢問之後終於放他回家,太太曾文惠說:「那是我有生以來度過的最長的一天。」
阿輝伯在年青時曾經研究馬克斯思想並且加入共產黨而後退出。此次被詢之事,也許蔣經國自己年輕時也曾是熱情的共產黨員,在起用李登輝之前,想澈底瞭解他參與共產黨的來龍去脈。
阿輝伯曾經如此評論共產主義:「30歲以前不相信共產主義,是『沒夢想』;30歲以後還相信共產主義,叫『不實際』。」也許蔣經國也同意阿輝伯的見解。
什麼是我?
阿輝伯曾說:「『我就是我』的觀念,是中國歴史的傳統思維,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做皇帝的總是『我我我』,從沒將人民與國家放在我裡面。」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大我」的道理。
阿輝伯2012年在蔡英文總統競選的造勢晚會上曾向大家說:「我要把台灣交給你們了!」Yes,民主的聖火要代代傳下去!
夏日湖畔
蔡淑媛
有一季夏,她流連在湖邊,沐浴著明月清風與湖水漣漪蒸育的甘霖。
夏日午後常見,匆匆來去的「西北雨」消歇之後,湖水共青空而沉碧。漣漣柔波絲絲縷縷,拌和著微風在湖面輕吟。側耳傾聽,彷佛是心儀的那人在耳邊悄悄細語,流入了她心園的軟泥,使花葉繁茂,欣欣向榮。
不具名姓的鄉村湖泊,猶如淡薄人事的隱者,不論雨前風後,不論春榮秋瑟,它不變其一脈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本色。更似一頁天衣無縫的哲理,深入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榮辱皆忘。
曙光幽微,晨雞初啼的清早,漫步湖邊,偶然探視,蕩漾的水波橫紋間,似乎可見落入塵埃的星子。貪一時之快,趁夜色如墨,悄然下凡塵世,遊戲人間。經歷了幾度悲歡,倦旅思返,卻已遺失了飛往天路的翅膀。湖心深處,點點閃閃,是它們蒼白的珠淚。
整整一季夏,她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小湖。晨輝夕靄,全心感受小湖殷勤的款待。她不是高明的舟子,只爲了貪圖湖上烟波,她駕起一葉扁舟,剪水菱花深處。她更似一個不想長大,幼稚耍賴的孩子,獨享湖面如慈母般爲她全然解放的胸膛。
能想到的,可憶及的一切悲歡,全淹沒在緩緩的有節凑的波動中了。漿板輕划,撩亂水面,櫓聲如歌,響起在空間。當此時刻,她不自覺忘卻了一些舊夢,一些前塵,一些患得患失的依戀。
偶爾也放手讓櫓漿歇息。放舟蒼茫之中,消受“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的詩意與幽情。
有時,不難在水面上發現幾片辭枝的花瓣,艷色依舊,只缺了一份生命的欣揚。比起環湖滋長的萋萋青草,那片片落紅更能令人感傷,因爲它們展示的是一則紅顔凋落﹑好景不長的凄婉。……
雲絮説來就來。也許只是隨意路過,也許只是偶興的消遣,層層叠叠投影湖面,織成了水上的片片風帆。凝眸處,竟難分辨,是雲在水中或湖在天上。飄啊飄,雲帆隨風逝去,上演一齣浪跡天涯的凄愴。烟波蒼茫,何處是夜來投宿的港灣?
與湖同在,心是一片柔草,一痕波紋,滿腔悠然的舒暢。不必祈求,無需渴望,蜜意柔情全在湖上淡忘。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全然忘我,天人合一,最單純無邪的稚子情懷了。那一個夏季駐足湖邊,她曾經滿足於無欲無憎的淡泊,榮辱皆忘。
然而,有那麽一天,出於好奇,她登上了湖邊一處巍然聳立的山岩極目遠望。凝眸處,她看到了對岸一片青翠繁茂的樹林,在金色陽光照耀下,顯現出誘人的濃蔭。樹梢繁花,熙熙攘攘,堆積成簇。風起時落英繽紛猶如天女散花。那番絕美的情境幾乎迷濛了她的眼瞳。
多麽美好的遠方啊!她獨思著。内心忽然興起了一份久違的激動~~何不繞湖而過,去看個究竟呢?她竟然有些厭倦於身畔湖岸的平波緩流了。於是,她拍掉身上的微塵,挑起簡單行囊,滿懷憧憬地奔向了湖的彼岸。
可是那片青翠耀目的樹林背面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那裏隱藏著瘴氣充滿的污穢水潭,有成群吸血而肥的蚊蚋,更有寸步難行,讓人失足的滑溜青苔。意外的發現,在視力所及的遠處,似乎另有一方神秘﹑遼闊,光彩閃爍的世界。她懷著滿腔的期待,披星戴月,攀越關山,一步一步地漸行漸遠,終致迷失於流浪之汪洋。
遠離了倘佯於湖上的歲月,她老夢著那片綠亮的湖水,閑適地蕩漾在蔚藍的晴空下。岸邊的柳梢迎風輕擺,水鳥穿插其中快意飛翔,盡情地享受著屬於它們的“歡樂嘉年華”。
惆悵舊歡如夢。每當想起那段已屬前世的夏日湖畔的記憶,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她便有淚眼如星,不堪回首。
(1963/2020修訂)
夏日午後常見,匆匆來去的「西北雨」消歇之後,湖水共青空而沉碧。漣漣柔波絲絲縷縷,拌和著微風在湖面輕吟。側耳傾聽,彷佛是心儀的那人在耳邊悄悄細語,流入了她心園的軟泥,使花葉繁茂,欣欣向榮。
不具名姓的鄉村湖泊,猶如淡薄人事的隱者,不論雨前風後,不論春榮秋瑟,它不變其一脈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本色。更似一頁天衣無縫的哲理,深入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榮辱皆忘。
曙光幽微,晨雞初啼的清早,漫步湖邊,偶然探視,蕩漾的水波橫紋間,似乎可見落入塵埃的星子。貪一時之快,趁夜色如墨,悄然下凡塵世,遊戲人間。經歷了幾度悲歡,倦旅思返,卻已遺失了飛往天路的翅膀。湖心深處,點點閃閃,是它們蒼白的珠淚。
整整一季夏,她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小湖。晨輝夕靄,全心感受小湖殷勤的款待。她不是高明的舟子,只爲了貪圖湖上烟波,她駕起一葉扁舟,剪水菱花深處。她更似一個不想長大,幼稚耍賴的孩子,獨享湖面如慈母般爲她全然解放的胸膛。
能想到的,可憶及的一切悲歡,全淹沒在緩緩的有節凑的波動中了。漿板輕划,撩亂水面,櫓聲如歌,響起在空間。當此時刻,她不自覺忘卻了一些舊夢,一些前塵,一些患得患失的依戀。
偶爾也放手讓櫓漿歇息。放舟蒼茫之中,消受“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的詩意與幽情。
有時,不難在水面上發現幾片辭枝的花瓣,艷色依舊,只缺了一份生命的欣揚。比起環湖滋長的萋萋青草,那片片落紅更能令人感傷,因爲它們展示的是一則紅顔凋落﹑好景不長的凄婉。……
雲絮説來就來。也許只是隨意路過,也許只是偶興的消遣,層層叠叠投影湖面,織成了水上的片片風帆。凝眸處,竟難分辨,是雲在水中或湖在天上。飄啊飄,雲帆隨風逝去,上演一齣浪跡天涯的凄愴。烟波蒼茫,何處是夜來投宿的港灣?
與湖同在,心是一片柔草,一痕波紋,滿腔悠然的舒暢。不必祈求,無需渴望,蜜意柔情全在湖上淡忘。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全然忘我,天人合一,最單純無邪的稚子情懷了。那一個夏季駐足湖邊,她曾經滿足於無欲無憎的淡泊,榮辱皆忘。
然而,有那麽一天,出於好奇,她登上了湖邊一處巍然聳立的山岩極目遠望。凝眸處,她看到了對岸一片青翠繁茂的樹林,在金色陽光照耀下,顯現出誘人的濃蔭。樹梢繁花,熙熙攘攘,堆積成簇。風起時落英繽紛猶如天女散花。那番絕美的情境幾乎迷濛了她的眼瞳。
多麽美好的遠方啊!她獨思著。内心忽然興起了一份久違的激動~~何不繞湖而過,去看個究竟呢?她竟然有些厭倦於身畔湖岸的平波緩流了。於是,她拍掉身上的微塵,挑起簡單行囊,滿懷憧憬地奔向了湖的彼岸。
可是那片青翠耀目的樹林背面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那裏隱藏著瘴氣充滿的污穢水潭,有成群吸血而肥的蚊蚋,更有寸步難行,讓人失足的滑溜青苔。意外的發現,在視力所及的遠處,似乎另有一方神秘﹑遼闊,光彩閃爍的世界。她懷著滿腔的期待,披星戴月,攀越關山,一步一步地漸行漸遠,終致迷失於流浪之汪洋。
遠離了倘佯於湖上的歲月,她老夢著那片綠亮的湖水,閑適地蕩漾在蔚藍的晴空下。岸邊的柳梢迎風輕擺,水鳥穿插其中快意飛翔,盡情地享受著屬於它們的“歡樂嘉年華”。
惆悵舊歡如夢。每當想起那段已屬前世的夏日湖畔的記憶,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她便有淚眼如星,不堪回首。
(1963/2020修訂)
《問津(君)往事知多少》
雅夫子
津門洞開
天津有許多別名,津門是其中之一,中國清末敗於八國聯軍,天津被迫開放與西方通商,並且在此建立外國租界,可以説從此津門洞開。筆者曾因工作關係在天津客居將近一年,就所見所聞與讀者分享。
民藝奇人“泥人張”
「泥人張」的創始人是天津人張明山,他生於清朝道光年間,自小和父親張萬泉學習泥塑手藝,以手巧出名,十八歲時便得「泥人張」的藝名,遠近皆知。
1915年,他的彩塑作品《編織女工》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獎,第二代傳人張玉亭的作品《吹糖人》也獲得榮譽獎。其後經過五代傳人的精心傳承,泥人張的作品成為中國北方泥塑藝術的領頭羊。
天津民間盛傳此一故事:
有個下雨天,泥人張獨自坐在「天慶館」𥚃一邊飲酒,一邊觀察周遭客人的一舉一動,以便來日塑泥時做參考之用,這也是他來此進餐的目的之一。過了一會兒,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著闊綽,盛氣凌人,店小二一瞅,便趕緊吆喝:“張五爺,裡邊請!”一副必恭必敬的模樣。
一聽喊話,各位客官都停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這位爺曾經為盛京將軍海大人賣過命,被他收為義子,排行第五,私底下人們叫他為“海張五”,有點損他的味道。他仗著後台硬,又靠販塩賺大錢,於是橫行霸道,非常招人討厭。
過了片刻,泥人張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自己來。有人壓低嗓門地說:”聽說泥人張能一邊看戲,一邊把手放入袖子裡揑泥人。揑完拿出來一瞧,臺上戲子什麼模樣,他就揑出什麼模樣。“ 海張五馬上接腔用大粗嗓門說:”我想不是在袖子內揑的,想必是在褲襠內揑的吧!“,分明是找泥人張的樂子。
這些話,飯館裡的客官都聽見了,大家都在等待泥人張如何應對。泥人張衹當做沒聽見,左手卻伸到桌子下邊,打從鞋底使勁挖下一塊泥巴。他的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衹瞅著桌上的酒菜,左手卻玩弄起這團泥巴來。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過一會兒泥人張手一停,把這團泥巴往桌上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看客們伸出脖子一瞧,絕透了!這小小的泥團,就像把海張五的腦袋砍下來放在桌子上一般:大腦袋、小鼔眼、一臉狂氣。
海張五一眼就看出揑的就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背影喊著:“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地走了。
隔天,天津北門外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一排排海張五的泥像,還加上了身子,這些都是翻模子做的,足足有一二百個之多。攤子上特別貼上個白紙條,上面寫著:“賤賣海張五!“
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了誰就樂。後來海張五花了一大把銀子,才把這批泥人全買走,連泥模子也一齊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是”賤賣海張五“這糗事卻流傳至今。
狗不理包子?人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乃天津三絶之首(其他二樣是“十八街麻花”與“耳朵眼炸糕”),創立於西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始創者高貴友是武清縣人,乳名叫“狗子”,他自幼居住天津,在當時南運河畔的劉家蒸吃鋪做帮工和學徒,他用心嚐試,終於掌握了做包子和其他麵食的訣竅,然後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名叫“德聚號”。
由於當時德聚號生意興隆,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與客人交談,因此有人故意戲弄他,說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由此得名,而他所做的包子也被稱為“狗不理包子“。
我曾在天津嚐過狗不理包子,跟在北京”全聚德“點食北京烤鴨的經驗一樣地失望,我想任何事情都一樣「不進則退」。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與台灣「鼎泰豐」的小籠包相比,我個人的結論是「Made in Taiwan」比「Made in China」強。
有些天津人跟我說:許多當地人已經不再光顧“狗不理包子”了,他們期待老字號改進,否則將來“狗不理包子”會變成“人不理包子”。
萬國建築博覽會在天津
在清末民初,許多高官名人寓居天津,一時是中國臥虎藏龍的地方。在舊時英租界五大道一帶與其他外國租界,蓋了許多異國風情的建築,使天津儼然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以下介紹幾個典範:
袁氏宅邸
袁世凱小站練兵,後來當上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這二件事,可以說是袁世凱日後平步青雲的重要原因,而這兩椿事都發生在天津。
袁氏宅邸位於海河東路,是一幢德式小洋房,主樓上有拜占廷風格的尖穹頂與塔樓,院內建有後花園,有徦山與亭台。樓裡還設有隱身與脫身處,如果有意外情況可以脫身逃跑。小樓的二、三層之間有一間八角形房屋,幾面窗戶都朝向旁邊的海河,景觀甚佳。
其實這幢洋樓,袁世凱本人從未住過,有關洋樓的一切事宜,都交由袁氏宗親袁乃寬處理,因此最後它的所有權是屬於誰還是個問號?
慶王府
原為清末太監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來被清室慶親王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這座建築是五大道洋樓之中西風東漸的典範。
梁啟超故居
民國初年,梁啟超在舊時意大利租界購買了一塊空地,建造了自己的寓所和書院「飲冰室」。寓所為意大利式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主樓為水泥外牆,大門塑有花飾,配上紅色瓦頂,現在開放為紀念館。
民園體育場
五大道是舊時英國的租界,此處最壯觀的建築就是民園體育場。它已經存在近百年之久,在節日假日時,此處有如一座公園,人們坐在草坪上聊天休憩。
民園的真正教父是一個蘇格蘭人名叫埃里克.利德爾(Eric Liddell),他是位短跑高手,曾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取得四百米的金牌。他原先以傳教士身份來天津,前後對民園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民園體育場也是舊時天津的足球殿堂,承載著當時足球界的美好回憶。
利順德大飯店
始建於清朝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坐落於當時英租界的維多利亞道。它是天津市第一家外資大飯店,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是重要的外交活動場所,孫中山、美國總統胡佛、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京戲名角梅蘭芳等風雲人物曾在此下榻或寓居。
在1924年擴建時,按裝了一台由Otis公司製造的電梯。目前該電梯仍在使用中,為中國現存並仍在正常運行的最古老的電梯。
中西合璧的瓷房子
瓷房子的前身是超過百年的法式洋房,在2000年,張連志以三千萬買下此房,計劃將它改建為一座舉世無雙的瓷樓。
起先的計劃只想在屋檐貼上瓷片而已,後來被一面鑲嵌古瓷碎片的牆震出奇思,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房子全部貼上古瓷,來個破天荒的創作。於是他把多年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的瓷器全數取出,一一貼在房上,讓大家看個過癮。
2007年完工,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馬上成為天津的“the one & the only one”的地標建築。2010年美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評選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的博物館,瓷房子與巴黎的盧浮宮同時上榜。
房主張連志擁有MBA碩士學位,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藝術家。他將西方的建築本體貼上東方的瓷器,別出心裁、匠心獨具,可謂大膽的心思結合細膩的手藝,堪稱天下壯舉。然而近聞他面臨破產,瓷房子將由法院公開拍賣。同時有人批評他把原來具有歴史性的古蹟破壞,變成一座衹有外觀沒有內涵的浮華建築,誰是誰非有待來日檢視。
“天津第一家”石家大院
它坐落在南運河岸邊,佔地六千多平方米,也被譽為「華北第一宅」。石家主要以經營漕運崛起,傳到石元仕一代,已經進階為天津八大富豪之一。他出資建造石家大院,其建築風格充分展現清朝民居的精華。進入大門是條寬闊長長的通道,構成大院的中軸線。通道上有建築精美的五座門樓,由南向北樓身逐漸升高,寓意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門都是三級台階,寓意為”連升三級”。通道東西兩側各有五進院落。其室內擺設有楊柳青年畫、泥塑、木雕、磚雕與天津民俗等等,若能細細觀覽,增長見識不少。其中尤以大型戲樓最為突出:造型落落大方、擺設美侖美奐,加上音響甚佳。大院現在改名為民俗博物館。
石家致富起源有個「“石”下藏金」的傳奇故事。石家祖先由山東老家遷到天津近郊楊柳青,起先靠撐船運糧維生。有一年因河水結冰,船隻無法運行,當時石萬程夫婦被困河邊,到了深夜,忽聞有女子哭泣,近看有位少女拿著一個包裏坐在河畔流淚。石萬程趨前問情,此女支吾應對,只説是在逃難途中走失。石萬程夫婦本是善良之人,見女有難便起憐憫之心,遂帶她回家讓她有個安身之處。
此女被搭救之後,在石家觀前顧後心靈手巧、聰慧能幹,深得石萬程夫婦的歡心,於是讓兒子石獻廷娶她為妾。她見石家待她不薄,於是便把當初帶進石家的隨身包裏解開,裡頭竟然全是價值不菲的金銀財寶。她將這些交給丈夫當作開間當鋪的本錢,她又是位理財高手,很快又替石家賺取大量的財富。她從未跟旁人談及自己的身世,大家見她一身旗人打扮,便稱她為“旗奶奶”。
旗奶奶倒底是何方神聖?這引出一則”石下藏金“的傳說。話説清朝一代權臣和珅因為貪腐被嘉慶判為死罪,並抄出家中白銀幾億兩,珍寶古玩無數,全家等候發落。傳說當時有個和珅家中的小丫鬟去駙馬府送禮給公主,機智的她乘機逃脫避過此難。她帶著一包貴重的禮物,一路逃到天津的近郊河邊,她就是人人皆知的“旗奶奶“。故事的真偽無法查證,信不信由你!
天津人的特色
天津人不多話,但動口時卻句句真言。因為它緊靠北京,下面引用的二個例子,都帶有政治味道: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註:若有connections,一切安了;若沒有connections,那代誌就大條了。)
「小事研究硏究就好;大事就要提前來開會。」
{註:賄賂的金科玉律 - 若是芝麻小事,送送煙酒(硏究)就可了事;若是出了大皮漏,那就非得提錢(提前)來補洞不可了。}
政治操作,動詞用在北京,而形容詞則出於天津,真是各得其所!
天津有許多別名,津門是其中之一,中國清末敗於八國聯軍,天津被迫開放與西方通商,並且在此建立外國租界,可以説從此津門洞開。筆者曾因工作關係在天津客居將近一年,就所見所聞與讀者分享。
民藝奇人“泥人張”
「泥人張」的創始人是天津人張明山,他生於清朝道光年間,自小和父親張萬泉學習泥塑手藝,以手巧出名,十八歲時便得「泥人張」的藝名,遠近皆知。
1915年,他的彩塑作品《編織女工》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獎,第二代傳人張玉亭的作品《吹糖人》也獲得榮譽獎。其後經過五代傳人的精心傳承,泥人張的作品成為中國北方泥塑藝術的領頭羊。
天津民間盛傳此一故事:
有個下雨天,泥人張獨自坐在「天慶館」𥚃一邊飲酒,一邊觀察周遭客人的一舉一動,以便來日塑泥時做參考之用,這也是他來此進餐的目的之一。過了一會兒,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著闊綽,盛氣凌人,店小二一瞅,便趕緊吆喝:“張五爺,裡邊請!”一副必恭必敬的模樣。
一聽喊話,各位客官都停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這位爺曾經為盛京將軍海大人賣過命,被他收為義子,排行第五,私底下人們叫他為“海張五”,有點損他的味道。他仗著後台硬,又靠販塩賺大錢,於是橫行霸道,非常招人討厭。
過了片刻,泥人張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自己來。有人壓低嗓門地說:”聽說泥人張能一邊看戲,一邊把手放入袖子裡揑泥人。揑完拿出來一瞧,臺上戲子什麼模樣,他就揑出什麼模樣。“ 海張五馬上接腔用大粗嗓門說:”我想不是在袖子內揑的,想必是在褲襠內揑的吧!“,分明是找泥人張的樂子。
這些話,飯館裡的客官都聽見了,大家都在等待泥人張如何應對。泥人張衹當做沒聽見,左手卻伸到桌子下邊,打從鞋底使勁挖下一塊泥巴。他的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衹瞅著桌上的酒菜,左手卻玩弄起這團泥巴來。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過一會兒泥人張手一停,把這團泥巴往桌上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看客們伸出脖子一瞧,絕透了!這小小的泥團,就像把海張五的腦袋砍下來放在桌子上一般:大腦袋、小鼔眼、一臉狂氣。
海張五一眼就看出揑的就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背影喊著:“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地走了。
隔天,天津北門外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一排排海張五的泥像,還加上了身子,這些都是翻模子做的,足足有一二百個之多。攤子上特別貼上個白紙條,上面寫著:“賤賣海張五!“
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了誰就樂。後來海張五花了一大把銀子,才把這批泥人全買走,連泥模子也一齊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是”賤賣海張五“這糗事卻流傳至今。
狗不理包子?人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乃天津三絶之首(其他二樣是“十八街麻花”與“耳朵眼炸糕”),創立於西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始創者高貴友是武清縣人,乳名叫“狗子”,他自幼居住天津,在當時南運河畔的劉家蒸吃鋪做帮工和學徒,他用心嚐試,終於掌握了做包子和其他麵食的訣竅,然後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名叫“德聚號”。
由於當時德聚號生意興隆,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與客人交談,因此有人故意戲弄他,說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由此得名,而他所做的包子也被稱為“狗不理包子“。
我曾在天津嚐過狗不理包子,跟在北京”全聚德“點食北京烤鴨的經驗一樣地失望,我想任何事情都一樣「不進則退」。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與台灣「鼎泰豐」的小籠包相比,我個人的結論是「Made in Taiwan」比「Made in China」強。
有些天津人跟我說:許多當地人已經不再光顧“狗不理包子”了,他們期待老字號改進,否則將來“狗不理包子”會變成“人不理包子”。
萬國建築博覽會在天津
在清末民初,許多高官名人寓居天津,一時是中國臥虎藏龍的地方。在舊時英租界五大道一帶與其他外國租界,蓋了許多異國風情的建築,使天津儼然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以下介紹幾個典範:
袁氏宅邸
袁世凱小站練兵,後來當上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這二件事,可以說是袁世凱日後平步青雲的重要原因,而這兩椿事都發生在天津。
袁氏宅邸位於海河東路,是一幢德式小洋房,主樓上有拜占廷風格的尖穹頂與塔樓,院內建有後花園,有徦山與亭台。樓裡還設有隱身與脫身處,如果有意外情況可以脫身逃跑。小樓的二、三層之間有一間八角形房屋,幾面窗戶都朝向旁邊的海河,景觀甚佳。
其實這幢洋樓,袁世凱本人從未住過,有關洋樓的一切事宜,都交由袁氏宗親袁乃寬處理,因此最後它的所有權是屬於誰還是個問號?
慶王府
原為清末太監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來被清室慶親王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這座建築是五大道洋樓之中西風東漸的典範。
梁啟超故居
民國初年,梁啟超在舊時意大利租界購買了一塊空地,建造了自己的寓所和書院「飲冰室」。寓所為意大利式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主樓為水泥外牆,大門塑有花飾,配上紅色瓦頂,現在開放為紀念館。
民園體育場
五大道是舊時英國的租界,此處最壯觀的建築就是民園體育場。它已經存在近百年之久,在節日假日時,此處有如一座公園,人們坐在草坪上聊天休憩。
民園的真正教父是一個蘇格蘭人名叫埃里克.利德爾(Eric Liddell),他是位短跑高手,曾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取得四百米的金牌。他原先以傳教士身份來天津,前後對民園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民園體育場也是舊時天津的足球殿堂,承載著當時足球界的美好回憶。
利順德大飯店
始建於清朝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坐落於當時英租界的維多利亞道。它是天津市第一家外資大飯店,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是重要的外交活動場所,孫中山、美國總統胡佛、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京戲名角梅蘭芳等風雲人物曾在此下榻或寓居。
在1924年擴建時,按裝了一台由Otis公司製造的電梯。目前該電梯仍在使用中,為中國現存並仍在正常運行的最古老的電梯。
中西合璧的瓷房子
瓷房子的前身是超過百年的法式洋房,在2000年,張連志以三千萬買下此房,計劃將它改建為一座舉世無雙的瓷樓。
起先的計劃只想在屋檐貼上瓷片而已,後來被一面鑲嵌古瓷碎片的牆震出奇思,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房子全部貼上古瓷,來個破天荒的創作。於是他把多年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的瓷器全數取出,一一貼在房上,讓大家看個過癮。
2007年完工,瓷房子正式對外開放,馬上成為天津的“the one & the only one”的地標建築。2010年美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評選全球十五大設計獨特的博物館,瓷房子與巴黎的盧浮宮同時上榜。
房主張連志擁有MBA碩士學位,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藝術家。他將西方的建築本體貼上東方的瓷器,別出心裁、匠心獨具,可謂大膽的心思結合細膩的手藝,堪稱天下壯舉。然而近聞他面臨破產,瓷房子將由法院公開拍賣。同時有人批評他把原來具有歴史性的古蹟破壞,變成一座衹有外觀沒有內涵的浮華建築,誰是誰非有待來日檢視。
“天津第一家”石家大院
它坐落在南運河岸邊,佔地六千多平方米,也被譽為「華北第一宅」。石家主要以經營漕運崛起,傳到石元仕一代,已經進階為天津八大富豪之一。他出資建造石家大院,其建築風格充分展現清朝民居的精華。進入大門是條寬闊長長的通道,構成大院的中軸線。通道上有建築精美的五座門樓,由南向北樓身逐漸升高,寓意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門都是三級台階,寓意為”連升三級”。通道東西兩側各有五進院落。其室內擺設有楊柳青年畫、泥塑、木雕、磚雕與天津民俗等等,若能細細觀覽,增長見識不少。其中尤以大型戲樓最為突出:造型落落大方、擺設美侖美奐,加上音響甚佳。大院現在改名為民俗博物館。
石家致富起源有個「“石”下藏金」的傳奇故事。石家祖先由山東老家遷到天津近郊楊柳青,起先靠撐船運糧維生。有一年因河水結冰,船隻無法運行,當時石萬程夫婦被困河邊,到了深夜,忽聞有女子哭泣,近看有位少女拿著一個包裏坐在河畔流淚。石萬程趨前問情,此女支吾應對,只説是在逃難途中走失。石萬程夫婦本是善良之人,見女有難便起憐憫之心,遂帶她回家讓她有個安身之處。
此女被搭救之後,在石家觀前顧後心靈手巧、聰慧能幹,深得石萬程夫婦的歡心,於是讓兒子石獻廷娶她為妾。她見石家待她不薄,於是便把當初帶進石家的隨身包裏解開,裡頭竟然全是價值不菲的金銀財寶。她將這些交給丈夫當作開間當鋪的本錢,她又是位理財高手,很快又替石家賺取大量的財富。她從未跟旁人談及自己的身世,大家見她一身旗人打扮,便稱她為“旗奶奶”。
旗奶奶倒底是何方神聖?這引出一則”石下藏金“的傳說。話説清朝一代權臣和珅因為貪腐被嘉慶判為死罪,並抄出家中白銀幾億兩,珍寶古玩無數,全家等候發落。傳說當時有個和珅家中的小丫鬟去駙馬府送禮給公主,機智的她乘機逃脫避過此難。她帶著一包貴重的禮物,一路逃到天津的近郊河邊,她就是人人皆知的“旗奶奶“。故事的真偽無法查證,信不信由你!
天津人的特色
天津人不多話,但動口時卻句句真言。因為它緊靠北京,下面引用的二個例子,都帶有政治味道: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註:若有connections,一切安了;若沒有connections,那代誌就大條了。)
「小事研究硏究就好;大事就要提前來開會。」
{註:賄賂的金科玉律 - 若是芝麻小事,送送煙酒(硏究)就可了事;若是出了大皮漏,那就非得提錢(提前)來補洞不可了。}
政治操作,動詞用在北京,而形容詞則出於天津,真是各得其所!
電影院的回顧
吳連山
美國最大的電影連鎖店,AMC Theaters, (全名 American Multi-Cinema 簡稱AMC)自從今年三月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命令關閉,暫停營業。本來預定今年七月三十日開放。最近洛杉磯這裡的疫災變得更嚴重。每天確診的人數飆高。政府又命令暫緩開放。這消息使得影迷、店家、及影劇界有關的從業人員都很失望,灰心。但是一些腦筋變化很快的商人,像Walmart ,Rose Bowl Stadium 馬上利用一些大廣場或停車場,改變成戶外電影院。讓人家在自己車子上看電影。
我從小就是影迷。很喜愛看電影。以前訂閱Netflix DVD。看完馬上寄回去,換一部新的電影。前後約三、四天。所以一個月大慨看七、八部電影。後來它有提供線上看的。但我沒有改。依然用DVD。一直到房子淹水。DVD player也淹壞了。就沒再繼續訂閱。搬來洛杉磯後雖然兒子有給我一個帳號,但是很少找到有興趣的影片。所以就很少看。所以這次AMC有無開放,對我比較沒有影響。倒是戶外電影院的再興起,讓我有所感觸。
小時候,我老家(鹿港)本來有兩家電影院:興南戲院和樂觀園。興南戲院是典型的電影院。有大銀幕。舞台很淺。是典型的電影院。樂觀園則是影劇兩用的。本來是專門表演歌仔戲或舞蹈的劇場。沒有表演時就放映電影,以增加收入。就建築設計的觀點,樂觀園是很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可是因為地點比較偏僻,而且附近又不太有路燈。晚上走在那裡,心裡總是怕怕的。
上大學時是在台北唸書。我和另一個同學(他也是偏愛看電影)兩人經常到西門町的新電影院,看首輪的影片。那時候的學生看電影大部分都是到南陽或東南亞去看不知道是第幾輪的電影。我們兩人算是很奢侈也很會享受。那時候的電影院都是大型的,可以容納好幾百個觀眾。而且一次只放映一部電影。也許當時的娛樂項目不多,電影院是唯一的消遣、交誼的好場所。大部分的情況都是觀眾客滿。而且若是片子很熱門,有時候要等好幾個月後才下片。換新的。
七十年代時,美國正盛行都市漫延化。許多人搬到郊區。可以享受較大的居住空間。因為地大,車子又盛行。戶外電影院就興起。在矌野的地方弄個大影幕,再在指定的停車位置旁裝個擴音器。就可以看電影了。不需要什麼冷熱氣。也沒有好的音響效果。就是只有在看銀幕,聽故事而已。記得我去看的時候,燈光一暗。車子裡面的觀眾就不知道是在看上面的電影,還是看旁邊的男女朋友?
八十年代錄影帶開始盛行時,許多人就租借影片在家裡看。既便宜又方便。何時要看,或要看多少次都可以。所以很多戯院都沒生意。只好關閉。大戯院為求生存,也就改變放映方式。將大廳改成許多小放映室。這樣可以同時放映許多不同的電影。讓觀眾有許多選擇的機會。也不會讓浪費空間。另外,裡面的零食店也提供許多的零食,飲料和遊戲。年輕人和小孩子都很喜愛。加上音響設備也大改善。看電影,已不再只是看影片,知道劇情而已。還可以享受真實的音響效果。尤其是動作片。更讓人有如臨現況的真實感。這也是我最愛的。
所以現在的電影院生意都很好。好片子收入都是好幾百萬美金。有些更高級的電影院還提供有人服務的好餐飲及半躺的休閒座位。非常悠閒、舒適、享受。看一部電影一個人至少大約要花四、五十元以上。但是如果比起其他的遊樂(如球賽,音樂會或戶外的遊樂)算是很便宜。
這兩年我常到台灣會館(在Rosemead, California )去看台灣拍製的影片。這些片子在美國一般電影院是看不到的。片子是向經文處,台灣書院借的。完全免費。但是放映的場所是會館的小教室。座位是冷板凳。雖然談不上享受一般電影院內的音響效果。但是知道劇情,也是一個大享受。我很高興看到台灣的影劇水準提昇很多。希望將來在好萊塢常聽到台灣影片的消息。
我從小就是影迷。很喜愛看電影。以前訂閱Netflix DVD。看完馬上寄回去,換一部新的電影。前後約三、四天。所以一個月大慨看七、八部電影。後來它有提供線上看的。但我沒有改。依然用DVD。一直到房子淹水。DVD player也淹壞了。就沒再繼續訂閱。搬來洛杉磯後雖然兒子有給我一個帳號,但是很少找到有興趣的影片。所以就很少看。所以這次AMC有無開放,對我比較沒有影響。倒是戶外電影院的再興起,讓我有所感觸。
小時候,我老家(鹿港)本來有兩家電影院:興南戲院和樂觀園。興南戲院是典型的電影院。有大銀幕。舞台很淺。是典型的電影院。樂觀園則是影劇兩用的。本來是專門表演歌仔戲或舞蹈的劇場。沒有表演時就放映電影,以增加收入。就建築設計的觀點,樂觀園是很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可是因為地點比較偏僻,而且附近又不太有路燈。晚上走在那裡,心裡總是怕怕的。
上大學時是在台北唸書。我和另一個同學(他也是偏愛看電影)兩人經常到西門町的新電影院,看首輪的影片。那時候的學生看電影大部分都是到南陽或東南亞去看不知道是第幾輪的電影。我們兩人算是很奢侈也很會享受。那時候的電影院都是大型的,可以容納好幾百個觀眾。而且一次只放映一部電影。也許當時的娛樂項目不多,電影院是唯一的消遣、交誼的好場所。大部分的情況都是觀眾客滿。而且若是片子很熱門,有時候要等好幾個月後才下片。換新的。
七十年代時,美國正盛行都市漫延化。許多人搬到郊區。可以享受較大的居住空間。因為地大,車子又盛行。戶外電影院就興起。在矌野的地方弄個大影幕,再在指定的停車位置旁裝個擴音器。就可以看電影了。不需要什麼冷熱氣。也沒有好的音響效果。就是只有在看銀幕,聽故事而已。記得我去看的時候,燈光一暗。車子裡面的觀眾就不知道是在看上面的電影,還是看旁邊的男女朋友?
八十年代錄影帶開始盛行時,許多人就租借影片在家裡看。既便宜又方便。何時要看,或要看多少次都可以。所以很多戯院都沒生意。只好關閉。大戯院為求生存,也就改變放映方式。將大廳改成許多小放映室。這樣可以同時放映許多不同的電影。讓觀眾有許多選擇的機會。也不會讓浪費空間。另外,裡面的零食店也提供許多的零食,飲料和遊戲。年輕人和小孩子都很喜愛。加上音響設備也大改善。看電影,已不再只是看影片,知道劇情而已。還可以享受真實的音響效果。尤其是動作片。更讓人有如臨現況的真實感。這也是我最愛的。
所以現在的電影院生意都很好。好片子收入都是好幾百萬美金。有些更高級的電影院還提供有人服務的好餐飲及半躺的休閒座位。非常悠閒、舒適、享受。看一部電影一個人至少大約要花四、五十元以上。但是如果比起其他的遊樂(如球賽,音樂會或戶外的遊樂)算是很便宜。
這兩年我常到台灣會館(在Rosemead, California )去看台灣拍製的影片。這些片子在美國一般電影院是看不到的。片子是向經文處,台灣書院借的。完全免費。但是放映的場所是會館的小教室。座位是冷板凳。雖然談不上享受一般電影院內的音響效果。但是知道劇情,也是一個大享受。我很高興看到台灣的影劇水準提昇很多。希望將來在好萊塢常聽到台灣影片的消息。
居家防疫的日子(2)
江朝雄
疫情急速漫延的聯想
從1月23日爆發武漢封城至今幾近半年。印象中,自二月起,南韓、伊朗、義大利等跟中國在外交,經貿走得越近的國家,被感染的情況越嚴重。像南韓因有一教會成員,到武漢去參加一個交流活動,回國後,附近地區疫情就急速擴散,病情嚴重到南韓ㄧ時非常緊張。
而伊朗、義大利也在幾天之內,甚至兩國的高官也染疫,疫情飆高到人心惶惶。由於義大利是ㄧ帶一路在南歐唯一的國家,其北部有一城市是溫州人聚集的「溫州城」。大家如果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武漢肺炎封城時,中國最嚴重的省就是湖北和浙江二省,聽到要封城風聲的人,慌忙逃離疫區,結果就是疫情到處流竄。義大利成為疫情初期的重災區,自不令人感到意外。
很快地,疫情在歐洲擴散。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等⋯許多國家都無法避免這狡猾病毒的入侵。義大利幾位高官染疫甚至死亡,英國首相也中招,幸好不久後還能挽回生命。只是這次痛苦經驗,讓他體會到中國及世衛組織最初隱匿疫情,並說不會「人傳人」的誤導,戕害人類寶貴生命,及打擊全球經濟,難怪「華為」及5G的生意,在英國會被質疑及放棄。
在疫情初期,義大利,伊朗,西班牙較嚴重。但自三月起,隔洋的美國也開始繃緊神經。在我的記憶裏,三月二十五日那天,也差不多是武漢封城二個月後,John Hopkins 大學的資訊是:全球有451355病例,20499人死亡;而當時美國60115病例,死亡人數600多人。很顯然地,三月底美國已成爲疫情重災區(紐約州災情最為嚴重)。
然而,這個狡猾難纏的病毒,並不認為折騰幾十萬人染病,奪走六萬多條人命為滿足。它繼續遊走全球各洲,中南美洲及非洲,澳洲各地。連19世紀初的法國英雄拿破倫,二次大戰最冷血的希特勒都無法爭服的俄國,不久之後也被病毒感染入侵了。
從三月底至今雖不到四個月,但疫情的飆升是非常驚人的。全球病例從45萬人,飆到今7月15日的1千3百50萬人,擴散比例達30倍。而美國從表面數據上看更慘,她是從6萬人飆至350萬人,擴散比例高達58倍。但從篩檢人數來看,因人數近4千萬人受檢查,有350萬個陽性病例,比起十幾億人口的國家,還不到有4千萬人受檢查,其隱藏的禍患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由於過慣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對防疫的拘束不容易適應,在公眾場合,口罩不願帶,甚至大規模群聚既不避免,也不注意防疫,如此天真浪漫,對防止疫情擴散,實在值得檢討。因此疫情攀升為很嚴重的國家,也不要怨天尤人。
人類文明進展至今,儘管科技遠邁千古,物質生活極其舒適,但精神上卻更緊繃痛苦。我小時候沒有遇到大水災,直到1959年的八七水災,那是平生第一次,那時我已將滿20歲啦。如今全球各地,一會兒這邊野火遼原,一下子那邊大水災,不久之前才發生龍捲風,今天有大地震,下週又有一個強烈颱風來襲。問題是天災不來時,總是高談人定勝天,天災ㄧ來,只能垂頭喪氣,無精打彩....。如果再來個蟲災,瘟疫...真不知人類到底要怎麼活下去?
自武漢肺炎封城以來,江西省拒絕湖北省的居民進來,以及各國國門都在禁止他國人民隨意入境,這些都應驗了舊約聖經歷代志下15章5-6節告訴我們「那時出出入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國的居民都遭大亂,這國攻擊那國,這城攻擊那城,互相破壞,因為上帝用各樣災難擾亂他們。」
憶及上世紀1918-1919年間,也發生百年大瘟疫(Spanish Flu)。有幾億人受感染,幾千萬人死亡。新約羅馬書8:22節也告訴我們「我們知道ㄧ切受造之物,ㄧ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雖然漢文化經典一再強調「悲天憫人」「仁民愛物」,但現在中共的領導人習近平,遇到長江大水災,幾千萬人民受困,卻躲起來不聞不問,可見距離好的領導人有多遠!
綜觀目前中國問題重重,既有武漢疫情繼續在北京等地的擴散漫延、全中國大半土地遭洪水淹沒、加上鼠疫病毒也在作祟,更糟糕的是中共掌控WHO隱匿疫情,讓各國蒙受重大的醫療、人命、經濟損失。可以説除了少數接受她救援的國家外,中共與歐美各先進國家全部翻臉,這種四面楚歌的國際政治危機,跟二戰時期的希特勒與各國為敵無異。 (文史觀察者)
從1月23日爆發武漢封城至今幾近半年。印象中,自二月起,南韓、伊朗、義大利等跟中國在外交,經貿走得越近的國家,被感染的情況越嚴重。像南韓因有一教會成員,到武漢去參加一個交流活動,回國後,附近地區疫情就急速擴散,病情嚴重到南韓ㄧ時非常緊張。
而伊朗、義大利也在幾天之內,甚至兩國的高官也染疫,疫情飆高到人心惶惶。由於義大利是ㄧ帶一路在南歐唯一的國家,其北部有一城市是溫州人聚集的「溫州城」。大家如果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武漢肺炎封城時,中國最嚴重的省就是湖北和浙江二省,聽到要封城風聲的人,慌忙逃離疫區,結果就是疫情到處流竄。義大利成為疫情初期的重災區,自不令人感到意外。
很快地,疫情在歐洲擴散。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等⋯許多國家都無法避免這狡猾病毒的入侵。義大利幾位高官染疫甚至死亡,英國首相也中招,幸好不久後還能挽回生命。只是這次痛苦經驗,讓他體會到中國及世衛組織最初隱匿疫情,並說不會「人傳人」的誤導,戕害人類寶貴生命,及打擊全球經濟,難怪「華為」及5G的生意,在英國會被質疑及放棄。
在疫情初期,義大利,伊朗,西班牙較嚴重。但自三月起,隔洋的美國也開始繃緊神經。在我的記憶裏,三月二十五日那天,也差不多是武漢封城二個月後,John Hopkins 大學的資訊是:全球有451355病例,20499人死亡;而當時美國60115病例,死亡人數600多人。很顯然地,三月底美國已成爲疫情重災區(紐約州災情最為嚴重)。
然而,這個狡猾難纏的病毒,並不認為折騰幾十萬人染病,奪走六萬多條人命為滿足。它繼續遊走全球各洲,中南美洲及非洲,澳洲各地。連19世紀初的法國英雄拿破倫,二次大戰最冷血的希特勒都無法爭服的俄國,不久之後也被病毒感染入侵了。
從三月底至今雖不到四個月,但疫情的飆升是非常驚人的。全球病例從45萬人,飆到今7月15日的1千3百50萬人,擴散比例達30倍。而美國從表面數據上看更慘,她是從6萬人飆至350萬人,擴散比例高達58倍。但從篩檢人數來看,因人數近4千萬人受檢查,有350萬個陽性病例,比起十幾億人口的國家,還不到有4千萬人受檢查,其隱藏的禍患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由於過慣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對防疫的拘束不容易適應,在公眾場合,口罩不願帶,甚至大規模群聚既不避免,也不注意防疫,如此天真浪漫,對防止疫情擴散,實在值得檢討。因此疫情攀升為很嚴重的國家,也不要怨天尤人。
人類文明進展至今,儘管科技遠邁千古,物質生活極其舒適,但精神上卻更緊繃痛苦。我小時候沒有遇到大水災,直到1959年的八七水災,那是平生第一次,那時我已將滿20歲啦。如今全球各地,一會兒這邊野火遼原,一下子那邊大水災,不久之前才發生龍捲風,今天有大地震,下週又有一個強烈颱風來襲。問題是天災不來時,總是高談人定勝天,天災ㄧ來,只能垂頭喪氣,無精打彩....。如果再來個蟲災,瘟疫...真不知人類到底要怎麼活下去?
自武漢肺炎封城以來,江西省拒絕湖北省的居民進來,以及各國國門都在禁止他國人民隨意入境,這些都應驗了舊約聖經歷代志下15章5-6節告訴我們「那時出出入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國的居民都遭大亂,這國攻擊那國,這城攻擊那城,互相破壞,因為上帝用各樣災難擾亂他們。」
憶及上世紀1918-1919年間,也發生百年大瘟疫(Spanish Flu)。有幾億人受感染,幾千萬人死亡。新約羅馬書8:22節也告訴我們「我們知道ㄧ切受造之物,ㄧ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雖然漢文化經典一再強調「悲天憫人」「仁民愛物」,但現在中共的領導人習近平,遇到長江大水災,幾千萬人民受困,卻躲起來不聞不問,可見距離好的領導人有多遠!
綜觀目前中國問題重重,既有武漢疫情繼續在北京等地的擴散漫延、全中國大半土地遭洪水淹沒、加上鼠疫病毒也在作祟,更糟糕的是中共掌控WHO隱匿疫情,讓各國蒙受重大的醫療、人命、經濟損失。可以説除了少數接受她救援的國家外,中共與歐美各先進國家全部翻臉,這種四面楚歌的國際政治危機,跟二戰時期的希特勒與各國為敵無異。 (文史觀察者)
台灣的防疫及陳其邁
連淑琴
台灣的防疫
去年12月30日,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獲悉,武漢有27人感染瘟疫。身為醫生的陳其邁旋跟其師,陳建仁副總統聯絡,商討對策。陳建仁醫生在2003年,當SARS侵襲台灣時,他是捍衛人民安全,站在第一線的醫務功臣之一。這兩位醫生馬上聯絡他們認識的外國醫衞人士,打算了解疫情的來龍去脈,却發現沒人知悉有瘟疫之事。
接着,陳其邁通知蘇院長及蔡總統,三人商討的結果,及時對每天自桃園及高雄機場,進入台灣的一萬多名旅客做檢驗,確實旅客未把瘟疫帶進台灣。進一步發現台灣口罩庫,還擁有4600片口罩存貨,如以台灣人口計算,只可保持二天,蘇院長當機立斷,以維護台灣人為優先,停止口罩外銷政策,而保住大多數台灣人的生命,結果被國民黨駡翻,誰是誰非很難一下子斷定。
台灣政府即刻自國外進口六十部製作口罩機器,號召一群工程師、志同道合之士參與製作,政府命名它為國家隊(產品由國家掌控)。他們在農曆新年期間,不眠不休,一天24小時,日夜趕工製作口罩,這批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們,由一天可製作4、5百片口罩,直到今天每天可製作2500片口罩。其努力沒白費,他們所生產的口罩,不只救了台灣人的生命,更為台灣有能力,及時對受疫情侵襲之國,送上拯救生命的口罩,讓一向不為人知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爆出火花,這種雪中送炭之舉,讓世界各國對台灣刮目相看。
台灣有位傳寄人物名為唐鳳,她14歲就自己創業,20年後退休,却獲得蔡政府賞識,招她入閣成政務官。(日本人對她甚為瘋狂,認為如果日本的政務官像她多好,說她的IQ有180,她自嘲說是指身高有180公分)。她以電腦管控,讓全台灣人可以手機買口罩,人人平等,每個人每個禮拜可買一定量的口罩,這麼一來,就不會有不法商人囤積口罩,再以高價轉售之慮。
再說、當鑽石公主號遊輪,於1月31日停留基隆一天,2月1日到日本,發現有一人感染疫情,不出幾天船上傳染到六百多人,台灣獲此信息後,開始查出這批旅客,到基隆停留,在一天內走遊基隆時,跟何人接觸?值得慶幸的乃,國家電腦設備完善,可以手機立刻查出,到台灣時開機,離開台灣時関機為根据,找到這批來台旅客,在台灣接觸的台灣人。出人意料的,到基隆旅客有3000人之眾,其直接及間接接觸的台灣人,共有62萬人,防疫團隊一一對他們做篩檢,而未造成社區感染之險。唐鳳及防疫團隊之功不可沒!
今天台灣最有名的人是陳時中,其民調高達94%,打破世界民主國家記錄!他及其團隊在防疫期間,站在第一線,其團隊不眠不休,對入境的旅客們一一做篩檢,且一律規定居家隔籬14日。對島內及入境旅客中,具陽性反應感染者,除了居家或特定醫院隔籬14日之外,還不斷的苦口婆心教他們如何防禦疫情,對極少數被瘟疫奪去生命的病患,還傷心落淚,其菩薩心腸完全展現在國人眼中。
今天台灣已有數十天沒境內感染者,台灣境內完全解除封鎖。而台灣首當之急乃恢復經濟,出人意料的,陳時中所到之處,萬人追隨,他可點石成金。故各縣、市首長爭相邀請他到其縣、市一遊,他也不負衆望,到各處走動,往往他在當地所購買的任何物品,馬上銷售一空!大為挀興其縣、市經濟,他一タ間成了台灣的財神爺!
台灣的民主及醫療完善,防禦疫情成世界之冠,讓國際刮目相看,台灣終於鼎足之世,可歌可慶!
陳其邁
這二年來的美中貿易戰,及自今年初,武漢瘟疫爆發,中國隱瞞疫情,危害全球的二件大事,逼使中國在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其一,美中貿易戰,把其經濟、貿易打入谷底。其二,中國隱瞞疫情,把瘟疫傳遍全球,不只人類生命受創,進而拖垮全球經濟,逼使世界各國,對中國態度由友好轉變成敵對,接着紛紛向中國高價索賠。今天的中國,有如消了氣的氣球,被塞進死角,四面楚歌。
當今世界各國被瘟疫襲虐,欲振無力,國際貿經將重新定位,尤以台灣與中國為最。中國自稱為世界第二經濟强國,却在短短幾個月間跌到谷底。而台灣由一個國際孤兒,也在這期間,突飛猛進,帶着光輝榮譽登上國際舞台。瘟疫總有一天會過去的,那麼國際局勢將會重新定位。而台灣今年來的發光發亮於國際,不只在中國的多數台商,先後撤資回台建廠。連歐、美高科技產商都看好台灣,紛紛有意自中國撤資,轉移台灣。今天的台灣已今非昔比,在短短幾年間,由亞洲四小龍的最後一名,躍升成第一名!
台灣人有很多事值得驕傲之處,人民可以喜歡某個政客,選他(她)當首長,但認為被推選的首長,不適任其職位時,人民也有權力罷免之。回顧2018年,有位政壇奇才突然空降高雄,他有如秋風掃落葉,以89萬票被推選為高雄市長。旋高雄市民發現,這位穿着「國王新衣」的高雄市長,原來是個草包,被人民看破手脚的市長,維持不到2年,市民終於6月6日,以近94萬票罷免他,為台灣政壇史上,寫上新的里程碑。
接下來高雄市由楊明州代理市長,他一上任,市民馬上耳目一新,他將1天當3、4天經營被荒廢近2年的市政,終於市民看出真正市長職責為何!而在2個月後,高雄將重新選市長。故各黨派正積極推出代表,競選高雄市長一職,民進黨將再次推出陳其邁來競選,相信他將會不負眾望,以光復高雄為己任。
讓我們檢驗陳其邁,他能否為高雄帶來榮耀?使高雄市民再次以高雄為傲?陳其邁是位歷經百戰的政壇高手,曾當過三任立法委員,總統府副祕書長,高雄市代理市長,及現任行政院副院長。假使民進黨繼續執政,則以陳其邁的行政能力,他很有可能將成為下任行政院院長,但他不眷戀這高職,寧願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回自己生長的高雄,競選高雄市長一職,以期望重建高雄,成一個年青的現代化城市。
回顧2018年,陳其邁競選高雄市長時,曾向市民表達他對高雄的遠景,但他的言辭不够煽動力,敗在會信口開河,說大話,開空頭支票的對手。2020年月,民主政策給高雄市民再次機會選市長,市民被騙過一次,不妨仔細聽聽陳其邁對高雄的計劃及遠景,相信如按他的計劃進行,不出幾年,高雄將會貨出去,人進來,高雄市民會真正的發大財!
民主的台灣是一塊淨土,蔡政府把握千載難逢之機,積級吸引國際先進高科技產商投資台灣。時勢造英雄,陳其邁以行政院副院長之職,穿針引線,旋週旋衆國際高料技產商,吸引他們進資台灣。不負眾望,已有一家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有意願撤資來台建廠,陳其邁積級溝通之舉,終於完成使命。
今天的台灣成了亞洲四小龍之冠,台商鮭魚還鄉,及外資設廠大都建造於北部。高雄雖俱備優厚天時地利條件,只因首長不善爭取,而痛失良機。陳其邁生長於高雄,對高雄的熱忱不變,如果他被選為高雄市長,他將引進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進駐橋頭科學工業園區。台灣擁有全球第一,製造晶片的台積電,再引進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進駐高雄的橋頭科園區,一北一南,相互接軌,則今後台灣在高料技產能上,將在國際上獨占鼇頭10至20年。接着再加添一條黃色捷運,直通高雄港,通暢人力物貭,創造更多市民工作機會,相信有了好的工作機會,北漂高雄青年也可還鄉就業,最後,陳其邁將重用年青人,把高雄創造成一個有朝氣的年青都市。
望高雄市民好好把握時機,選位能幹的市長,再次讓高雄市,成為台灣直轄市的典範。
去年12月30日,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獲悉,武漢有27人感染瘟疫。身為醫生的陳其邁旋跟其師,陳建仁副總統聯絡,商討對策。陳建仁醫生在2003年,當SARS侵襲台灣時,他是捍衛人民安全,站在第一線的醫務功臣之一。這兩位醫生馬上聯絡他們認識的外國醫衞人士,打算了解疫情的來龍去脈,却發現沒人知悉有瘟疫之事。
接着,陳其邁通知蘇院長及蔡總統,三人商討的結果,及時對每天自桃園及高雄機場,進入台灣的一萬多名旅客做檢驗,確實旅客未把瘟疫帶進台灣。進一步發現台灣口罩庫,還擁有4600片口罩存貨,如以台灣人口計算,只可保持二天,蘇院長當機立斷,以維護台灣人為優先,停止口罩外銷政策,而保住大多數台灣人的生命,結果被國民黨駡翻,誰是誰非很難一下子斷定。
台灣政府即刻自國外進口六十部製作口罩機器,號召一群工程師、志同道合之士參與製作,政府命名它為國家隊(產品由國家掌控)。他們在農曆新年期間,不眠不休,一天24小時,日夜趕工製作口罩,這批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們,由一天可製作4、5百片口罩,直到今天每天可製作2500片口罩。其努力沒白費,他們所生產的口罩,不只救了台灣人的生命,更為台灣有能力,及時對受疫情侵襲之國,送上拯救生命的口罩,讓一向不為人知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爆出火花,這種雪中送炭之舉,讓世界各國對台灣刮目相看。
台灣有位傳寄人物名為唐鳳,她14歲就自己創業,20年後退休,却獲得蔡政府賞識,招她入閣成政務官。(日本人對她甚為瘋狂,認為如果日本的政務官像她多好,說她的IQ有180,她自嘲說是指身高有180公分)。她以電腦管控,讓全台灣人可以手機買口罩,人人平等,每個人每個禮拜可買一定量的口罩,這麼一來,就不會有不法商人囤積口罩,再以高價轉售之慮。
再說、當鑽石公主號遊輪,於1月31日停留基隆一天,2月1日到日本,發現有一人感染疫情,不出幾天船上傳染到六百多人,台灣獲此信息後,開始查出這批旅客,到基隆停留,在一天內走遊基隆時,跟何人接觸?值得慶幸的乃,國家電腦設備完善,可以手機立刻查出,到台灣時開機,離開台灣時関機為根据,找到這批來台旅客,在台灣接觸的台灣人。出人意料的,到基隆旅客有3000人之眾,其直接及間接接觸的台灣人,共有62萬人,防疫團隊一一對他們做篩檢,而未造成社區感染之險。唐鳳及防疫團隊之功不可沒!
今天台灣最有名的人是陳時中,其民調高達94%,打破世界民主國家記錄!他及其團隊在防疫期間,站在第一線,其團隊不眠不休,對入境的旅客們一一做篩檢,且一律規定居家隔籬14日。對島內及入境旅客中,具陽性反應感染者,除了居家或特定醫院隔籬14日之外,還不斷的苦口婆心教他們如何防禦疫情,對極少數被瘟疫奪去生命的病患,還傷心落淚,其菩薩心腸完全展現在國人眼中。
今天台灣已有數十天沒境內感染者,台灣境內完全解除封鎖。而台灣首當之急乃恢復經濟,出人意料的,陳時中所到之處,萬人追隨,他可點石成金。故各縣、市首長爭相邀請他到其縣、市一遊,他也不負衆望,到各處走動,往往他在當地所購買的任何物品,馬上銷售一空!大為挀興其縣、市經濟,他一タ間成了台灣的財神爺!
台灣的民主及醫療完善,防禦疫情成世界之冠,讓國際刮目相看,台灣終於鼎足之世,可歌可慶!
陳其邁
這二年來的美中貿易戰,及自今年初,武漢瘟疫爆發,中國隱瞞疫情,危害全球的二件大事,逼使中國在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其一,美中貿易戰,把其經濟、貿易打入谷底。其二,中國隱瞞疫情,把瘟疫傳遍全球,不只人類生命受創,進而拖垮全球經濟,逼使世界各國,對中國態度由友好轉變成敵對,接着紛紛向中國高價索賠。今天的中國,有如消了氣的氣球,被塞進死角,四面楚歌。
當今世界各國被瘟疫襲虐,欲振無力,國際貿經將重新定位,尤以台灣與中國為最。中國自稱為世界第二經濟强國,却在短短幾個月間跌到谷底。而台灣由一個國際孤兒,也在這期間,突飛猛進,帶着光輝榮譽登上國際舞台。瘟疫總有一天會過去的,那麼國際局勢將會重新定位。而台灣今年來的發光發亮於國際,不只在中國的多數台商,先後撤資回台建廠。連歐、美高科技產商都看好台灣,紛紛有意自中國撤資,轉移台灣。今天的台灣已今非昔比,在短短幾年間,由亞洲四小龍的最後一名,躍升成第一名!
台灣人有很多事值得驕傲之處,人民可以喜歡某個政客,選他(她)當首長,但認為被推選的首長,不適任其職位時,人民也有權力罷免之。回顧2018年,有位政壇奇才突然空降高雄,他有如秋風掃落葉,以89萬票被推選為高雄市長。旋高雄市民發現,這位穿着「國王新衣」的高雄市長,原來是個草包,被人民看破手脚的市長,維持不到2年,市民終於6月6日,以近94萬票罷免他,為台灣政壇史上,寫上新的里程碑。
接下來高雄市由楊明州代理市長,他一上任,市民馬上耳目一新,他將1天當3、4天經營被荒廢近2年的市政,終於市民看出真正市長職責為何!而在2個月後,高雄將重新選市長。故各黨派正積極推出代表,競選高雄市長一職,民進黨將再次推出陳其邁來競選,相信他將會不負眾望,以光復高雄為己任。
讓我們檢驗陳其邁,他能否為高雄帶來榮耀?使高雄市民再次以高雄為傲?陳其邁是位歷經百戰的政壇高手,曾當過三任立法委員,總統府副祕書長,高雄市代理市長,及現任行政院副院長。假使民進黨繼續執政,則以陳其邁的行政能力,他很有可能將成為下任行政院院長,但他不眷戀這高職,寧願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回自己生長的高雄,競選高雄市長一職,以期望重建高雄,成一個年青的現代化城市。
回顧2018年,陳其邁競選高雄市長時,曾向市民表達他對高雄的遠景,但他的言辭不够煽動力,敗在會信口開河,說大話,開空頭支票的對手。2020年月,民主政策給高雄市民再次機會選市長,市民被騙過一次,不妨仔細聽聽陳其邁對高雄的計劃及遠景,相信如按他的計劃進行,不出幾年,高雄將會貨出去,人進來,高雄市民會真正的發大財!
民主的台灣是一塊淨土,蔡政府把握千載難逢之機,積級吸引國際先進高科技產商投資台灣。時勢造英雄,陳其邁以行政院副院長之職,穿針引線,旋週旋衆國際高料技產商,吸引他們進資台灣。不負眾望,已有一家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有意願撤資來台建廠,陳其邁積級溝通之舉,終於完成使命。
今天的台灣成了亞洲四小龍之冠,台商鮭魚還鄉,及外資設廠大都建造於北部。高雄雖俱備優厚天時地利條件,只因首長不善爭取,而痛失良機。陳其邁生長於高雄,對高雄的熱忱不變,如果他被選為高雄市長,他將引進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進駐橋頭科學工業園區。台灣擁有全球第一,製造晶片的台積電,再引進世界第二高料技產商,進駐高雄的橋頭科園區,一北一南,相互接軌,則今後台灣在高料技產能上,將在國際上獨占鼇頭10至20年。接着再加添一條黃色捷運,直通高雄港,通暢人力物貭,創造更多市民工作機會,相信有了好的工作機會,北漂高雄青年也可還鄉就業,最後,陳其邁將重用年青人,把高雄創造成一個有朝氣的年青都市。
望高雄市民好好把握時機,選位能幹的市長,再次讓高雄市,成為台灣直轄市的典範。
居家防疫的日子 (1)
江朝雄
一個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超級敵人~武漢肺炎(Covid-19),在很短的幾個月內,讓平常你來我往很自由的地球村,一夕間改變生活秩序。大家為避免疫情感染蔓延,紛紛鎖住國門。不僅工商行業停擺,民航飛機幾乎歇業,遊輪、旅遊業、餐飲業…大家都慘兮兮。連那些強壯的運動明星也無用武之地。這個肉眼看不見的超級敵人,目前無藥可治,用核武它也不在乎,顯然已成為地球長,因全人類都不敢不聽它的。
在這居家防疫的初期,各種偏方訊息一直出現,效果如何不曉得,CDC 告誡大家防疫四要點 : 1) 帶口罩。(2) 勤洗手。(3) 保持社交距離。(4) 盡量待在家裡,避免多數人群聚。故鄉台灣就是因為大家遵守這4項防疫ABCD,及防疫指揮中心整個團隊的超前佈署,加上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努力付出,再加上最短期間能提高口罩產能的「口罩國家隊」的衝勁,才有超亮眼的防疫成績。
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2003年那一次SARS 對台灣的洗禮與磨練。許多國家因為17年前SARS的衝擊不大,沒有嚐過它的苦頭,想像不到傳染病蔓延的後果。故鄉台灣那次就學到功課,17年後知所警惕就不會重復犯錯,成為防疫優等生。而其他醫療先進國家,或因沒有SARS的大衝擊,還相信專為某國服務的WHO的訊息誤導,而輕忽病毒蔓延的嚴重後果,忽視無症狀感染的嚴重性,及口罩對呼吸道直接受感染的防護作用。好像只看中「發展疫苗」及「發明新藥」二招,在公衛防疫上是值得商確的。
帶口罩雖然不是唯一防疫的工具,也非100%效果,我也沒有親友在製造口罩,但每當我想到許多無症狀者那麼容易傳染給不知情的人,這病毒實在太狡猾,在疫苗及新藥品未出爐前,大家還是最好忍受一些不方便。
在這居家防疫的初期,各種偏方訊息一直出現,效果如何不曉得,CDC 告誡大家防疫四要點 : 1) 帶口罩。(2) 勤洗手。(3) 保持社交距離。(4) 盡量待在家裡,避免多數人群聚。故鄉台灣就是因為大家遵守這4項防疫ABCD,及防疫指揮中心整個團隊的超前佈署,加上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努力付出,再加上最短期間能提高口罩產能的「口罩國家隊」的衝勁,才有超亮眼的防疫成績。
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2003年那一次SARS 對台灣的洗禮與磨練。許多國家因為17年前SARS的衝擊不大,沒有嚐過它的苦頭,想像不到傳染病蔓延的後果。故鄉台灣那次就學到功課,17年後知所警惕就不會重復犯錯,成為防疫優等生。而其他醫療先進國家,或因沒有SARS的大衝擊,還相信專為某國服務的WHO的訊息誤導,而輕忽病毒蔓延的嚴重後果,忽視無症狀感染的嚴重性,及口罩對呼吸道直接受感染的防護作用。好像只看中「發展疫苗」及「發明新藥」二招,在公衛防疫上是值得商確的。
帶口罩雖然不是唯一防疫的工具,也非100%效果,我也沒有親友在製造口罩,但每當我想到許多無症狀者那麼容易傳染給不知情的人,這病毒實在太狡猾,在疫苗及新藥品未出爐前,大家還是最好忍受一些不方便。
土狼與人蛇
吳連山
最近天氣變熱。每天清晨或黃昏在我們住的山區走路時,經常會碰撞到從附近叢林裡竄出來覓食的土狼(coyotes)。有時是單隻,有時是一對。最多時是五隻同時一起出來。鄰居說牠們是一個家屬。當大家碰見牠們時,都趕緊將攜帶的小狗抱起來。然後小心的避開或大聲叫喊,把牠們趕跑。所以從來沒有被牠們侵襲的事件發生。人和土狼大家和平共存,相安無事。
在德州就曾聽人說有土狼會咬食小貓或小狗。但是我在休士頓住了三十多年。卻從來都沒碰到過。也許是因為我住的是老社區。完全沒有土狼可以生存。但是後來新開發的的社區,本來都是土狼居住的叢林,沼澤。被人類驅趕放逐。變成無處可居,無物可食。所以新社區經常會有土狼出現。因為那裡本來就是牠們的住處。是我們人類 ”乞丐趕廟公”。人類的罪惡!
第一次碰到土狼是剛搬來現在住的社區兩、三天。一個傍晚我們帶著兩隻小狗散步。有兩隻大動物從我們前面穿過道路。當時我以為是那家人的狗不小心溜出來。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那不是一般的狗。而是久聞大名的土狼。趕緊將狗抱起來,後退幾步。讓這兩隻土狼過去。雖說土狼會吃小貓,狗。有時也會攻擊人類。但是這樣的情形都是發生在沒有東西吃或是被人類攻擊時,牠為了自保,才會發生。牠們喜愛吃野兎,野鼠,野雞,松鼠或爬蟲類等。有時也吃莓類水果植物。如果沒有牠們,這些野生動物肆虐,漫生。我們的樹木,叢林就被啃光。再也沒有綠色的世界。所以我個人不僅覺得土狼長得漂亮,好看,而且是我們人類環保的大功臣。我們應該保護牠,也應該少開發山坡,沼澤,讓牠們有生存的空間。
土狼是大自然界的產物。我們人類也有coyote這種東西。他們被稱呼人蛇。是專門偷渡一些非法移居的人。根據Wikipedia說法,人蛇是Mexican-Spanish的用詞。指專門運送非法移居的偷渡客到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後來也有從他國運送偷渡到北美,歐洲去的。這種人索取很高的費用,而且完全不顧人命的安全,健康。
去年,2019年10月23日,在英國Grays, Essex一個工業區的的停車場一部大卡車內發現有三十九具越南人屍體。這是最悽慘的的一個人蛇案例。這些人都是為了到歐洲謀求較好的生活,每個人要付美金一萬八千元才能上車。沒想到被悶死在卡車內。花錢又賠命,非常可憐。最可惡的是這些人蛇,只要賺錢,一點人道全無。
所以我認為土狼雖對人類(或家畜)稍有威脅,但對整個大自然的均衡還有貢獻。我們應該給于保護。但是唯錢是視,沒有人道的人蛇應該要鏟除。是不? (6/13/2020)
在德州就曾聽人說有土狼會咬食小貓或小狗。但是我在休士頓住了三十多年。卻從來都沒碰到過。也許是因為我住的是老社區。完全沒有土狼可以生存。但是後來新開發的的社區,本來都是土狼居住的叢林,沼澤。被人類驅趕放逐。變成無處可居,無物可食。所以新社區經常會有土狼出現。因為那裡本來就是牠們的住處。是我們人類 ”乞丐趕廟公”。人類的罪惡!
第一次碰到土狼是剛搬來現在住的社區兩、三天。一個傍晚我們帶著兩隻小狗散步。有兩隻大動物從我們前面穿過道路。當時我以為是那家人的狗不小心溜出來。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那不是一般的狗。而是久聞大名的土狼。趕緊將狗抱起來,後退幾步。讓這兩隻土狼過去。雖說土狼會吃小貓,狗。有時也會攻擊人類。但是這樣的情形都是發生在沒有東西吃或是被人類攻擊時,牠為了自保,才會發生。牠們喜愛吃野兎,野鼠,野雞,松鼠或爬蟲類等。有時也吃莓類水果植物。如果沒有牠們,這些野生動物肆虐,漫生。我們的樹木,叢林就被啃光。再也沒有綠色的世界。所以我個人不僅覺得土狼長得漂亮,好看,而且是我們人類環保的大功臣。我們應該保護牠,也應該少開發山坡,沼澤,讓牠們有生存的空間。
土狼是大自然界的產物。我們人類也有coyote這種東西。他們被稱呼人蛇。是專門偷渡一些非法移居的人。根據Wikipedia說法,人蛇是Mexican-Spanish的用詞。指專門運送非法移居的偷渡客到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後來也有從他國運送偷渡到北美,歐洲去的。這種人索取很高的費用,而且完全不顧人命的安全,健康。
去年,2019年10月23日,在英國Grays, Essex一個工業區的的停車場一部大卡車內發現有三十九具越南人屍體。這是最悽慘的的一個人蛇案例。這些人都是為了到歐洲謀求較好的生活,每個人要付美金一萬八千元才能上車。沒想到被悶死在卡車內。花錢又賠命,非常可憐。最可惡的是這些人蛇,只要賺錢,一點人道全無。
所以我認為土狼雖對人類(或家畜)稍有威脅,但對整個大自然的均衡還有貢獻。我們應該給于保護。但是唯錢是視,沒有人道的人蛇應該要鏟除。是不? (6/13/2020)
《彩虹寶島的亮點 - 台灣美食》
雅夫子
古人説“民以食為天”,美好人生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享受各地的美食,而台灣小吃正是美食中的珍品。
台灣是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因此在吃的文化上也呈現五花八門的口味,並且創意滿滿。有人開玩笑地說:所有水下、地上、空中可以吃的東西,台灣人都會動腦筋把它做成美食來享用。近年來吸引遊客前來臺灣觀光的兩大因素是美食與秀麗景觀。尤其台灣各地的夜市小吃叫人回味無窮,我家在美長大的子女,他們回台最深刻的回憶就是台灣的夜市文化。
早年所謂小吃,原是有別於正餐的點心。一般是就地取材,依各人的創意,做出各種具有特色的食品,在廟口擺攤或在街上叫賣。有些小吃是由大陸移民帶來臺灣的,如燒餅油條、牛肉麵等。另有不少小吃是在臺灣本土發明的,包括滷肉飯、擔仔麵、塩酥雞以及鳳梨酥、芒果冰、珍珠奶茶等等。
有些小吃還有歷史典故的,如臺南的“度小月“擔仔麵。它創立於1895年,創始人洪公平日以捕魚為生,而台灣在夏秋是颱風季節,乃捕魚之淡季(台語叫小月),他便在台南水仙宮廟前挑擔賣麵,自稱”度小月“。另一出名小吃”蚵仔煎“也有來歷,據說當年鄭成功率軍登陸台南時,因糧食不足,就以蕃薯粉與其他穀粉打漿,混合野菜及鮮蚵,煎成餅來吃。當時是用來充飢,目前早已進階為台灣小吃美食了。
有一調查列出臺灣小吃Top 10: 牛肉麵、小籠包、滷肉飯、擔仔麵、蚵仔大腸麵線、蚵仔煎、臭豆腐、肉圓、肉粽、珍珠奶茶,其實每人有自己的Top 10。並且同樣是肉圓,各人的口味也不盡相同,許多人喜歡台中油炸的肉圓,但我卻比較喜歡家鄉屏東口味。屏東肉圓用米漿為皮,以上等豬肉、配料與加味品混拌為餡,用蒸的,因此吃起來軟香不油膩,超棒的!
身為屏東人,有義務為東港的海鮮美味著墨。東港三寶:油魚子、櫻花蝦、黑鮪魚,以下一一介紹。
許多人都嚐過烏魚子,它是由烏魚的卵製作而成的,現在烏魚除了野生之外還可以養殖,所以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油魚子是由油魚的卵醃製的,目前油魚尚無法養殖,都是天然野生的,所以價碼較高。油魚子的吃法與烏魚子相同,烤妥後將其切成薄片,搭配蒜苗及白蘿蔔一齊入口,留香於唇齒之間,回味無窮。
櫻花蝦(Sergestid Shrimp)是台灣的國寶級海產,生長在150至250米不見陽光的深海,藉由自身的發光體,亮起微微的光芒,群聚起來就像日本櫻花散落般的迷人,因而得名。除了日本靜岡縣附近海灣之外,台灣東港至枋山沿岸海域是櫻花蝦的唯一產地。它含有高量的鈣質,對人體骨骼的補鈣效果甚佳。櫻花蝦與高麗菜伴炒或搭配他物炸成天婦羅,口感與美味俱佳。
黑鮪魚(Bluefin Tuna)是東港寶中之寶,它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捕獲的黑鮪魚重約介在100至250公斤之間,平均市值一百五十萬台幣,所以有「海中黑金」之別稱。它是一種跨洋性洄游魚類,因其慣於深海活動,所以不受淺海環境污染。此外它常以高速在海中前進,活動力甚強,因而其肉質柔嫩鮮美。其幼魚在日本近海出生後,便展開它的萬里長征,先由日本橫越太平洋到達美洲西岸,在該地生長成熟後,又轉頭隨著黑潮游回出生地,台灣漁船每年四月底至六月底在海上待機捕獲。此時正逢黑鮪魚交配盛季,其油腹飽滿充實,肉質豐實且具彈性,以此作為生魚片食材,入口即化,是美食者喜愛的極品!
附帶一筆,2019年在屏東舉辦的台灣燈會,它吸引了台灣全島民眾前來同樂。此次燈會就是以東港的「黑鮪魚」為主題,燈會期間累計有1339萬人次參觀,可以説是一場空前的成功盛會!
最後借用「東港三寶」寫成一首打油詩來完結此文:
油魚子烏魚子人人都愛吃
櫻花蝦大虎蝦同族不同家
黑鮪魚黑潮流最終又合流
台灣是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因此在吃的文化上也呈現五花八門的口味,並且創意滿滿。有人開玩笑地說:所有水下、地上、空中可以吃的東西,台灣人都會動腦筋把它做成美食來享用。近年來吸引遊客前來臺灣觀光的兩大因素是美食與秀麗景觀。尤其台灣各地的夜市小吃叫人回味無窮,我家在美長大的子女,他們回台最深刻的回憶就是台灣的夜市文化。
早年所謂小吃,原是有別於正餐的點心。一般是就地取材,依各人的創意,做出各種具有特色的食品,在廟口擺攤或在街上叫賣。有些小吃是由大陸移民帶來臺灣的,如燒餅油條、牛肉麵等。另有不少小吃是在臺灣本土發明的,包括滷肉飯、擔仔麵、塩酥雞以及鳳梨酥、芒果冰、珍珠奶茶等等。
有些小吃還有歷史典故的,如臺南的“度小月“擔仔麵。它創立於1895年,創始人洪公平日以捕魚為生,而台灣在夏秋是颱風季節,乃捕魚之淡季(台語叫小月),他便在台南水仙宮廟前挑擔賣麵,自稱”度小月“。另一出名小吃”蚵仔煎“也有來歷,據說當年鄭成功率軍登陸台南時,因糧食不足,就以蕃薯粉與其他穀粉打漿,混合野菜及鮮蚵,煎成餅來吃。當時是用來充飢,目前早已進階為台灣小吃美食了。
有一調查列出臺灣小吃Top 10: 牛肉麵、小籠包、滷肉飯、擔仔麵、蚵仔大腸麵線、蚵仔煎、臭豆腐、肉圓、肉粽、珍珠奶茶,其實每人有自己的Top 10。並且同樣是肉圓,各人的口味也不盡相同,許多人喜歡台中油炸的肉圓,但我卻比較喜歡家鄉屏東口味。屏東肉圓用米漿為皮,以上等豬肉、配料與加味品混拌為餡,用蒸的,因此吃起來軟香不油膩,超棒的!
身為屏東人,有義務為東港的海鮮美味著墨。東港三寶:油魚子、櫻花蝦、黑鮪魚,以下一一介紹。
許多人都嚐過烏魚子,它是由烏魚的卵製作而成的,現在烏魚除了野生之外還可以養殖,所以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油魚子是由油魚的卵醃製的,目前油魚尚無法養殖,都是天然野生的,所以價碼較高。油魚子的吃法與烏魚子相同,烤妥後將其切成薄片,搭配蒜苗及白蘿蔔一齊入口,留香於唇齒之間,回味無窮。
櫻花蝦(Sergestid Shrimp)是台灣的國寶級海產,生長在150至250米不見陽光的深海,藉由自身的發光體,亮起微微的光芒,群聚起來就像日本櫻花散落般的迷人,因而得名。除了日本靜岡縣附近海灣之外,台灣東港至枋山沿岸海域是櫻花蝦的唯一產地。它含有高量的鈣質,對人體骨骼的補鈣效果甚佳。櫻花蝦與高麗菜伴炒或搭配他物炸成天婦羅,口感與美味俱佳。
黑鮪魚(Bluefin Tuna)是東港寶中之寶,它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捕獲的黑鮪魚重約介在100至250公斤之間,平均市值一百五十萬台幣,所以有「海中黑金」之別稱。它是一種跨洋性洄游魚類,因其慣於深海活動,所以不受淺海環境污染。此外它常以高速在海中前進,活動力甚強,因而其肉質柔嫩鮮美。其幼魚在日本近海出生後,便展開它的萬里長征,先由日本橫越太平洋到達美洲西岸,在該地生長成熟後,又轉頭隨著黑潮游回出生地,台灣漁船每年四月底至六月底在海上待機捕獲。此時正逢黑鮪魚交配盛季,其油腹飽滿充實,肉質豐實且具彈性,以此作為生魚片食材,入口即化,是美食者喜愛的極品!
附帶一筆,2019年在屏東舉辦的台灣燈會,它吸引了台灣全島民眾前來同樂。此次燈會就是以東港的「黑鮪魚」為主題,燈會期間累計有1339萬人次參觀,可以説是一場空前的成功盛會!
最後借用「東港三寶」寫成一首打油詩來完結此文:
油魚子烏魚子人人都愛吃
櫻花蝦大虎蝦同族不同家
黑鮪魚黑潮流最終又合流
2019年台灣燈會“黑鮪魚”主燈臺
《天鵝點綴江畔的冰城》
雅夫子
異國風情的邊城
此城距離異國邊界大約衹有五百公里,城內有東正教的教堂,街頭上可以買到俄國娃娃;冬天氣溫有時會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度左右,江水結冰時,正是它展覽冰雕雪雕的熱閙時刻;動物園內可以看到漂亮的老虎,但是街上的白俄姑娘更加迷人。它的城名代表什麼?各說各話,但有一説,它是女真語「天鵝」之意,它的別名叫「冰城」。猜猜看,它是什麼地方? 謎底是「哈爾濱」。
一百多年前,哈爾濱衹是一個小漁村,中東鐵路興建後,它才開始逐漸開發。如今它擁有中國第一個交響樂團,第一所音樂學校,所以被稱為亞洲唯一的「音樂之都」。經過多年的努力,哈爾濱贏得了「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譽。和巴黎一樣,哈爾濱都市設計是由一個原點向四面八方散開的,而且不是隨興開發,是動工前經過精心設計的。
黃金路上的波波娃
中央大街相當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1924年由俄國人設計監工,大街兩邊建築集文藝復興、巴洛克式、折衷主義等等風格之大成,並用麵包石鋪設路面,每塊石頭長一米,當時這種石頭相當昂貴,所以被稱為「黃金鋪路」。
哈爾濱是個有濃厚俄羅斯風情的城市,城中有座東正教大教堂St. Sophia Cathedral,建得相當富麗堂皇。有條俄羅斯街,此地可以買到椴木製的俄羅斯套娃。街上偶而會看到長得漂緻的白俄姑娘,聽説在蘇聯解體期間,有些逃難到哈爾濱的白俄女性,被生活所逼淪為「波波娃」,就是那些從事色情行業的姑娘。{註:波波夫(popov)是俄羅斯男性常見的「姓」;波波娃(popova)是用於女性,此處是轉借而來的行話。}
冰城之傲冰雕雪雕
此地冬季很長,氣溫可以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度,連淞花江的水都凍結成冰,整座城市冰天雪地,所以被叫做「冰城」。當地人有越冷越吃涼的習慣,站在中央大街麵包石上吃根「馬迭爾」(Modern,創始者是猶太裔的法國人)是哈爾濱一個很酷的街景,馬迭爾冰棍在哈爾濱已有百年歴史。
哈爾濱每年冬天舉辦冰雕雪雕的展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比日本北海道的規模還大。我去拜訪的那一年,其標榜的主題是迪斯尼世界。城堡造得維妙維肖,冰內又裝上五彩燈泡,非常注目吸睛;副主題是民俗故事,白蛇傳中的雷峰塔,與主題互相陪襯,有東西文化交融的味道。晚間取景照像時,按了按鈕之後,馬上要把手套帶回,否則手指會凍僵。周遭冷到從口中呼出的水氣,會在帽沿成霜結冰,我與太太全套冬裝,從頭到腳全身密不透氣,活像愛斯基摩人。會場上的冰雕用材取自淞花江,在春天來臨時也回歸大自然,融化成水回到淞花江。
淞花江是哈爾濱的母親河,有些天鵝會在江畔濕地游走,它發源於長白山。它的美在於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包括有萬頃的濕地。在夏季,一望無際的江水滾滾而來,令人胸懷開闊。當地人有晚餐後到江邊散步看日落的習慣;情侶們成雙做對互訴心曲;愛好音樂者自帶樂器,吹拉彈唱,自得其樂。
雪雕在太陽島上展出,與冰雕相比,另有一番味道。造型有美國的印第安人,但他們的皮膚是雪白的(哈哈,紅中透白!);有動物園景象,每隻動物都是白白胖胖的(黑熊也變成白熊):有荷蘭的風車與中國的亭榭;有希臘雕像與埃及金字塔。雕工都非常精細生動,像真的一樣。太陽島附近又可以看到東北虎,每隻都穿著造物者給它們特別設計的外套,漂亮極了!
裡外兩個世界
我們下榻於當地新加坡大酒店,其特點是底層有水上設施名叫「夢幻樂園」。它有大型的游泳池以及其他水上娛樂設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嬉水遊樂場所。在漫長的冬季裡,外面大雪紛飛,零下二/三十度,而酒店內開放暖氣,穿著泳裝可以悠哉悠哉地進行各項水上活動。裡外儼然像兩個不同的世界,非常酷!
從悲慘世界走向世界末日?
在哈爾濱郊外有一間日軍731部隊人體實驗室,是個觸動當時滿洲國神經線的傷疤,它陳列二戰時日本在此造成的悲慘世界。日本為了瞭解人體對細菌病毒以及寒冷氣温的抵抗力,在此處進行違背人道的人體實驗。被迫接受實驗的人,日本人叫他們為「馬路大」(意為實驗品),其中包括中國人、俄國人、蒙古人、朝鮮人等。實驗內容包括凍傷項目,在零下五十度的極冷下,將人的手澆水,凍結後用棒擊打,觀其後果;另一項目,將鼠疫桿菌注入人體內,觀其反應收集資料。室外並蓋有屍體梵化爐,死後的人體投入爐中火化,滅蹟以湮蓋罪行。我曾經陷入深思:最後將地球推向世界末日的罪魁,是否會是人類自己?希望不是,阿彌陀佛!
好吧!就讓不幸的過去像淞花江的冰雪一般,隨著春天的來臨,融化為滾滾的江水而去。而在大家的記憶裡,衹留下《天鵝點綴江畔的冰城》。
此城距離異國邊界大約衹有五百公里,城內有東正教的教堂,街頭上可以買到俄國娃娃;冬天氣溫有時會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度左右,江水結冰時,正是它展覽冰雕雪雕的熱閙時刻;動物園內可以看到漂亮的老虎,但是街上的白俄姑娘更加迷人。它的城名代表什麼?各說各話,但有一説,它是女真語「天鵝」之意,它的別名叫「冰城」。猜猜看,它是什麼地方? 謎底是「哈爾濱」。
一百多年前,哈爾濱衹是一個小漁村,中東鐵路興建後,它才開始逐漸開發。如今它擁有中國第一個交響樂團,第一所音樂學校,所以被稱為亞洲唯一的「音樂之都」。經過多年的努力,哈爾濱贏得了「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譽。和巴黎一樣,哈爾濱都市設計是由一個原點向四面八方散開的,而且不是隨興開發,是動工前經過精心設計的。
黃金路上的波波娃
中央大街相當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1924年由俄國人設計監工,大街兩邊建築集文藝復興、巴洛克式、折衷主義等等風格之大成,並用麵包石鋪設路面,每塊石頭長一米,當時這種石頭相當昂貴,所以被稱為「黃金鋪路」。
哈爾濱是個有濃厚俄羅斯風情的城市,城中有座東正教大教堂St. Sophia Cathedral,建得相當富麗堂皇。有條俄羅斯街,此地可以買到椴木製的俄羅斯套娃。街上偶而會看到長得漂緻的白俄姑娘,聽説在蘇聯解體期間,有些逃難到哈爾濱的白俄女性,被生活所逼淪為「波波娃」,就是那些從事色情行業的姑娘。{註:波波夫(popov)是俄羅斯男性常見的「姓」;波波娃(popova)是用於女性,此處是轉借而來的行話。}
冰城之傲冰雕雪雕
此地冬季很長,氣溫可以降到攝氏零下三十度,連淞花江的水都凍結成冰,整座城市冰天雪地,所以被叫做「冰城」。當地人有越冷越吃涼的習慣,站在中央大街麵包石上吃根「馬迭爾」(Modern,創始者是猶太裔的法國人)是哈爾濱一個很酷的街景,馬迭爾冰棍在哈爾濱已有百年歴史。
哈爾濱每年冬天舉辦冰雕雪雕的展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比日本北海道的規模還大。我去拜訪的那一年,其標榜的主題是迪斯尼世界。城堡造得維妙維肖,冰內又裝上五彩燈泡,非常注目吸睛;副主題是民俗故事,白蛇傳中的雷峰塔,與主題互相陪襯,有東西文化交融的味道。晚間取景照像時,按了按鈕之後,馬上要把手套帶回,否則手指會凍僵。周遭冷到從口中呼出的水氣,會在帽沿成霜結冰,我與太太全套冬裝,從頭到腳全身密不透氣,活像愛斯基摩人。會場上的冰雕用材取自淞花江,在春天來臨時也回歸大自然,融化成水回到淞花江。
淞花江是哈爾濱的母親河,有些天鵝會在江畔濕地游走,它發源於長白山。它的美在於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包括有萬頃的濕地。在夏季,一望無際的江水滾滾而來,令人胸懷開闊。當地人有晚餐後到江邊散步看日落的習慣;情侶們成雙做對互訴心曲;愛好音樂者自帶樂器,吹拉彈唱,自得其樂。
雪雕在太陽島上展出,與冰雕相比,另有一番味道。造型有美國的印第安人,但他們的皮膚是雪白的(哈哈,紅中透白!);有動物園景象,每隻動物都是白白胖胖的(黑熊也變成白熊):有荷蘭的風車與中國的亭榭;有希臘雕像與埃及金字塔。雕工都非常精細生動,像真的一樣。太陽島附近又可以看到東北虎,每隻都穿著造物者給它們特別設計的外套,漂亮極了!
裡外兩個世界
我們下榻於當地新加坡大酒店,其特點是底層有水上設施名叫「夢幻樂園」。它有大型的游泳池以及其他水上娛樂設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嬉水遊樂場所。在漫長的冬季裡,外面大雪紛飛,零下二/三十度,而酒店內開放暖氣,穿著泳裝可以悠哉悠哉地進行各項水上活動。裡外儼然像兩個不同的世界,非常酷!
從悲慘世界走向世界末日?
在哈爾濱郊外有一間日軍731部隊人體實驗室,是個觸動當時滿洲國神經線的傷疤,它陳列二戰時日本在此造成的悲慘世界。日本為了瞭解人體對細菌病毒以及寒冷氣温的抵抗力,在此處進行違背人道的人體實驗。被迫接受實驗的人,日本人叫他們為「馬路大」(意為實驗品),其中包括中國人、俄國人、蒙古人、朝鮮人等。實驗內容包括凍傷項目,在零下五十度的極冷下,將人的手澆水,凍結後用棒擊打,觀其後果;另一項目,將鼠疫桿菌注入人體內,觀其反應收集資料。室外並蓋有屍體梵化爐,死後的人體投入爐中火化,滅蹟以湮蓋罪行。我曾經陷入深思:最後將地球推向世界末日的罪魁,是否會是人類自己?希望不是,阿彌陀佛!
好吧!就讓不幸的過去像淞花江的冰雪一般,隨著春天的來臨,融化為滾滾的江水而去。而在大家的記憶裡,衹留下《天鵝點綴江畔的冰城》。
タ陽西下及旭日東昇 (下)
連淑琴
旭日東昇
21世記之始,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被選上總統。還記得當時舉國歡騰,台美人也跟隨着歡欣,人人歡天喜地的大談選舉勝況。台灣人的歡騰,並非空穴來風,是因自國民黨遷台以來,它霸佔台灣政壇60年。國民黨雖自稱執行民主政治,卻專制、腐敗不得民心。國民黨在政黨輪替被換下,憤恨不甘,全黨一致堅決非取回政權,誓不甘休。故自民進黨上台後,全黨一致以打擊、毀謗為目標針對新執政黨,非置它於死地決不甘休。再說、民進黨在 未準備下獲得領導權,但立法院未過半,造成朝小野大局勢,導至民進黨的種種抱負、政策,明明是富國益民議題,到立法院表決,十之八、九未過。民進黨能做的,唯有國民黨想做而沒做或做不成,則民進黨以省時、省錢完工。民進黨執政8年間,改革未成,又無多少建樹,加上國民黨媒體,日以繼夜,普天蓋地造謠、毀謗,久而久之,民進黨在台灣人眼中,成了無能力執政的烏合之眾。
回顧陳水扁執政8年間,功過參半。以一個出身二級貧寒子弟,在民主的台灣被選上總統,可真為一般平民百性創出一片曙光。他當台北市長時,曾大刀闊斧改革市政府官僚惡習,全台縣、市跟隨之,至今各縣、市府一直保持親民狀況,乃陳水扁之功。但他當上總統,要想把冰凍三尺官僚惡習更改,難於登天!阿扁下台已十幾年,不妨回顧其8年間,何以把民進黨帶進死胡同?首先大家要承認阿扁非完人,他犯有幾個錯誤政策:1跟李登輝交惡。2得罪美國。3姑息國民黨。加上他有後顧之憂(吳淑珍)。第二任晚期,人民對他的期望落空,延伸出紅衫軍大鬧朝野。阿扁執政8年後,民進黨被打趴至奄奄一息,似難有東山再起之勢!
接着,由國民黨包裝成俊星,戴着光鐶的馬英九浮出政壇,數以千萬計女性為之瘋狂,這批人極力支持下,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且連選連任。馬英九一上台,馬上秋後算賬,舉發前陳水扁總統,引起國內、外輿論大譁,馬英九堅決置阿扁於死地,來羞辱台灣人。國民黨執政數十年來,台灣人都有共識,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陳水扁貪污案,在眾恐龍法官定案下,一判就二十年!把被台灣人擁戴的陳水扁,以另一種酷刑折磨他,把他關進一天24小時不關燈的監獄,連桌、椅都無的狹窄牢獄。歷經六年,把一位健康的阿扁,整得差點被逼死於牢獄,這種無人道作為,完全是獨裁者之風。表面上馬英九總是滿口仁義道德經,倡導溫合恭簡讓,骨子裏則是個心狠手辣,深具惡毒心腸的雙面人。這種性格正附和中共之求,則中共可夢幻成真,不須動用一兵一卒,達解放台灣之幻想。
馬英九執政8年,國民黨完全攏斷行政及司法院,在立委院佔多數下,正式通過多項損台利中法案,其朝共西進政策,重新養肥不少國民黨官員,這批官員名正言順的以特殊身份,大方的跟中共官方創業及經商,自此台灣的黑金惡習死灰復燃。馬總統對中國的表態,看在台灣人眼中,處處顯現,卑躬屈膝、唯命是從之態!晚期國民黨在立法院,正將以極短時間,堅決要通過服貿議案之際,引發太陽花民運而未成。國民黨進而打算修改教科書,重新印出新課本,迎合中共以竊改歷史,開始運用簡體字,執意由教育制度上,改變下一代台灣人成中國人。此舉激怒台灣的青少年人,千千萬萬中學生走上街頭抗議,馬政團只能被迫停住,此舉不只徒勞無公,更是白白浪費納稅者的錢財!
太陽花民運喚醒台灣的年青人,21世記的台灣,省級關念已消失,七十年前跟隨蔣介石來台灣的軍民,大致已夕陽西下,其子孫成了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據最新民調顯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近八成,這一大群新興的台灣人,肩負時代使命,台灣的安危靠自己決定。年青人看穿馬英九的居心,馬英九非達終極統一誓不甘休!那麼自稱為區長的馬英九,執政8年成績如何?一言以蓋之:一事無成。台灣人民的憤怒訴諸於民調,馬英九由高票當選的高民調,走到最後民調只剩9%,這種總統在國際上甚為難得,唯獨渴望獲諾貝爾獎的馬英九榮獲!
話說被打趴至奄奄一息的民進黨,幾次失敗選舉,虧欠一大筆債款,情況甚為窘困,似達山窮水盡之境,且群龍無首,黨內大佬無人敢接黨魁一職。受李遠哲之托,蔡英文勇敢的挑起重任。她於8年間一步一腳印,走入民間基層,訴諸大眾而深獲人民支持,接着遍走國內外,到處為民進黨募款,終於還清民進黨欠下的二億元債款。公元2016年,蔡英文再次以小額募款,籌競選資金打選戰,結果高票當選,成為第一位台灣的女總統。
一般從政而被選為總統者,總有一群班底,這批人會為總統擋風險,蔡英文沒這批人。蔡英文跟眾參政官員完全不同,她沒煽動語言,不常開記者會,以報告施政方針,卻只默默耕耘。她請同為智庫的林全為行政院長,林全在陳水扁執政期,曾當財政部長,成效卓著,但做為行政院長卻缺乏魄力!蔡英文默默的完成不少議案,其成功改革的18%退休年金議案,成了眾矢之的,因領有數十年優惠18%退休金的,一般軍、公、教退休大眾,突然失去財源,怎會甘休,蔡英文成為退休大眾的公敵。而最被萬民痛恨的司法,容然文風不動,讓一般支持者大失所望!民主的台灣,一向言論自由,人民最熱衷的政論電視上,眾名嘴總以罵蔡英文提高知名度。蔡英文非十全十美,國際局勢的圈限,使台灣無法宣言獨立,這使蔡英文不容於民進黨中的獨派系。至今在網路上,還有一群支持民進黨的學者,不斷的証明蔡英文的博士文憑是假的。故蔡英文成了無能又是個假博士的總統,民調自六十幾叭掉到二十幾叭,民進黨也跟隨受創,導至2018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
民主的台灣已漸成熟,民進黨檢討大敗之因,然後由蘇貞昌當行政院長。蘇院長從政數十年,做事一向箭及履及,從新回歸跟民意接軌,讓人民看到民進黨上台後,所做的種種改革,慢慢的贏回民心,獲得年青人的信賴,一大批年青人先後走進民進黨,成了民進黨的新力軍。再說,國民黨權勢一直掌控在大佬之手,年青的國民黨員,沒能進入核心。2018年國民黨能得勝區域、縣市長選舉,事實上乃靠中共資助,中共投下大筆資金給國民黨競選者,再由媒體、五毛網路鋪天蓋地的宣傳,國民黨終於贏回多數民進黨執政縣市。但人民漸漸覺察到,國民黨已完全聽命於中共了!
公元2019年初,習進平元旦時,一再宣告將對台灣採「一國兩制」策略,雖然國民黨還抱着九二共識不放,蔡英文卻堅決駁回「一國兩制」,此舉深得全民共識。而在當年六月,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中共執意把「一國兩制」改為「一國一制」,數百萬香港人上街反抗、示威,期間長達六個月。看到香港的年青人,為捍衛自由、民主,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雖手無寸鐵,卻勇敢的對抗軍警。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台灣怎會重蹈覆側?2020年初,台灣又到總統及立委選舉,數百萬台灣的年青人,以選票反對習進平的「一國兩制」,結果民進黨又獲得完全執政。
回顧2003年,SARS襲擊台灣,造成數十人死亡。自此台灣確記慘痛教訓,針對任何瘟疫不可輕忽。台灣的醫生在2019年底,獲知武漢瘟疫開始蔓延,旋台灣警備,開始全國總動員,萬眾一心,以極短的期間,成功的防禦疫情無限擴散。緊接着,由中央政府出資,及時向外國購置數十台製作醫護用品機器,再由一群國家隊,日月不停趕工生產。等到全台灣口罩及防護衣足夠後,台灣政府無條件的,捐贈一千萬口罩給歐美各國,六百萬口罩給東南亞,最後二百萬口罩給為日本。台灣為國際「雪中送炭」之舉,深獲各國朝野衷心感激,各國媒體爭相報導,台灣能防衛瘟疫成功的來龍去脈,使被國際孤立的台灣,轉眼間聲譽大增,成為國際政壇的新秀!
天佑台灣!雖然台灣離中國近,又被排除於WHO之外,只因不信他們的宣傳,卻因禍得福。今天的中共大勢已去,有如夕陽西下,像消失的蘇聯,終會由地球上損毀。反觀台灣,為國際「雪中送炭」之舉,深深感動受惠諸國。當今眾受瘟疫陷害諸國朝野,正積極向中共聲討這筆血債之際,美國不少國會議員,爭相為台灣發聲,一致為台灣爭取重回國際舞臺而努力。
今天的台灣在國際上,已今非昔比,國際公認防備最成功的國家,以女性領導人為最,共同選拔出七國領袖,這些國家為:台灣、德國、紐西蘭、冰島、芬蘭、那威、丹麥。蔡英文總統照片在國際媒體上,跟其他六位女領袖,共駕齊驅,衝破數十年來被中共設下的枷鎖。台灣正如旭日東昇!相信不久將鼎立於國際,那麼台灣要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屈指可待。
21世記之始,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被選上總統。還記得當時舉國歡騰,台美人也跟隨着歡欣,人人歡天喜地的大談選舉勝況。台灣人的歡騰,並非空穴來風,是因自國民黨遷台以來,它霸佔台灣政壇60年。國民黨雖自稱執行民主政治,卻專制、腐敗不得民心。國民黨在政黨輪替被換下,憤恨不甘,全黨一致堅決非取回政權,誓不甘休。故自民進黨上台後,全黨一致以打擊、毀謗為目標針對新執政黨,非置它於死地決不甘休。再說、民進黨在 未準備下獲得領導權,但立法院未過半,造成朝小野大局勢,導至民進黨的種種抱負、政策,明明是富國益民議題,到立法院表決,十之八、九未過。民進黨能做的,唯有國民黨想做而沒做或做不成,則民進黨以省時、省錢完工。民進黨執政8年間,改革未成,又無多少建樹,加上國民黨媒體,日以繼夜,普天蓋地造謠、毀謗,久而久之,民進黨在台灣人眼中,成了無能力執政的烏合之眾。
回顧陳水扁執政8年間,功過參半。以一個出身二級貧寒子弟,在民主的台灣被選上總統,可真為一般平民百性創出一片曙光。他當台北市長時,曾大刀闊斧改革市政府官僚惡習,全台縣、市跟隨之,至今各縣、市府一直保持親民狀況,乃陳水扁之功。但他當上總統,要想把冰凍三尺官僚惡習更改,難於登天!阿扁下台已十幾年,不妨回顧其8年間,何以把民進黨帶進死胡同?首先大家要承認阿扁非完人,他犯有幾個錯誤政策:1跟李登輝交惡。2得罪美國。3姑息國民黨。加上他有後顧之憂(吳淑珍)。第二任晚期,人民對他的期望落空,延伸出紅衫軍大鬧朝野。阿扁執政8年後,民進黨被打趴至奄奄一息,似難有東山再起之勢!
接着,由國民黨包裝成俊星,戴着光鐶的馬英九浮出政壇,數以千萬計女性為之瘋狂,這批人極力支持下,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且連選連任。馬英九一上台,馬上秋後算賬,舉發前陳水扁總統,引起國內、外輿論大譁,馬英九堅決置阿扁於死地,來羞辱台灣人。國民黨執政數十年來,台灣人都有共識,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陳水扁貪污案,在眾恐龍法官定案下,一判就二十年!把被台灣人擁戴的陳水扁,以另一種酷刑折磨他,把他關進一天24小時不關燈的監獄,連桌、椅都無的狹窄牢獄。歷經六年,把一位健康的阿扁,整得差點被逼死於牢獄,這種無人道作為,完全是獨裁者之風。表面上馬英九總是滿口仁義道德經,倡導溫合恭簡讓,骨子裏則是個心狠手辣,深具惡毒心腸的雙面人。這種性格正附和中共之求,則中共可夢幻成真,不須動用一兵一卒,達解放台灣之幻想。
馬英九執政8年,國民黨完全攏斷行政及司法院,在立委院佔多數下,正式通過多項損台利中法案,其朝共西進政策,重新養肥不少國民黨官員,這批官員名正言順的以特殊身份,大方的跟中共官方創業及經商,自此台灣的黑金惡習死灰復燃。馬總統對中國的表態,看在台灣人眼中,處處顯現,卑躬屈膝、唯命是從之態!晚期國民黨在立法院,正將以極短時間,堅決要通過服貿議案之際,引發太陽花民運而未成。國民黨進而打算修改教科書,重新印出新課本,迎合中共以竊改歷史,開始運用簡體字,執意由教育制度上,改變下一代台灣人成中國人。此舉激怒台灣的青少年人,千千萬萬中學生走上街頭抗議,馬政團只能被迫停住,此舉不只徒勞無公,更是白白浪費納稅者的錢財!
太陽花民運喚醒台灣的年青人,21世記的台灣,省級關念已消失,七十年前跟隨蔣介石來台灣的軍民,大致已夕陽西下,其子孫成了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據最新民調顯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近八成,這一大群新興的台灣人,肩負時代使命,台灣的安危靠自己決定。年青人看穿馬英九的居心,馬英九非達終極統一誓不甘休!那麼自稱為區長的馬英九,執政8年成績如何?一言以蓋之:一事無成。台灣人民的憤怒訴諸於民調,馬英九由高票當選的高民調,走到最後民調只剩9%,這種總統在國際上甚為難得,唯獨渴望獲諾貝爾獎的馬英九榮獲!
話說被打趴至奄奄一息的民進黨,幾次失敗選舉,虧欠一大筆債款,情況甚為窘困,似達山窮水盡之境,且群龍無首,黨內大佬無人敢接黨魁一職。受李遠哲之托,蔡英文勇敢的挑起重任。她於8年間一步一腳印,走入民間基層,訴諸大眾而深獲人民支持,接着遍走國內外,到處為民進黨募款,終於還清民進黨欠下的二億元債款。公元2016年,蔡英文再次以小額募款,籌競選資金打選戰,結果高票當選,成為第一位台灣的女總統。
一般從政而被選為總統者,總有一群班底,這批人會為總統擋風險,蔡英文沒這批人。蔡英文跟眾參政官員完全不同,她沒煽動語言,不常開記者會,以報告施政方針,卻只默默耕耘。她請同為智庫的林全為行政院長,林全在陳水扁執政期,曾當財政部長,成效卓著,但做為行政院長卻缺乏魄力!蔡英文默默的完成不少議案,其成功改革的18%退休年金議案,成了眾矢之的,因領有數十年優惠18%退休金的,一般軍、公、教退休大眾,突然失去財源,怎會甘休,蔡英文成為退休大眾的公敵。而最被萬民痛恨的司法,容然文風不動,讓一般支持者大失所望!民主的台灣,一向言論自由,人民最熱衷的政論電視上,眾名嘴總以罵蔡英文提高知名度。蔡英文非十全十美,國際局勢的圈限,使台灣無法宣言獨立,這使蔡英文不容於民進黨中的獨派系。至今在網路上,還有一群支持民進黨的學者,不斷的証明蔡英文的博士文憑是假的。故蔡英文成了無能又是個假博士的總統,民調自六十幾叭掉到二十幾叭,民進黨也跟隨受創,導至2018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
民主的台灣已漸成熟,民進黨檢討大敗之因,然後由蘇貞昌當行政院長。蘇院長從政數十年,做事一向箭及履及,從新回歸跟民意接軌,讓人民看到民進黨上台後,所做的種種改革,慢慢的贏回民心,獲得年青人的信賴,一大批年青人先後走進民進黨,成了民進黨的新力軍。再說,國民黨權勢一直掌控在大佬之手,年青的國民黨員,沒能進入核心。2018年國民黨能得勝區域、縣市長選舉,事實上乃靠中共資助,中共投下大筆資金給國民黨競選者,再由媒體、五毛網路鋪天蓋地的宣傳,國民黨終於贏回多數民進黨執政縣市。但人民漸漸覺察到,國民黨已完全聽命於中共了!
公元2019年初,習進平元旦時,一再宣告將對台灣採「一國兩制」策略,雖然國民黨還抱着九二共識不放,蔡英文卻堅決駁回「一國兩制」,此舉深得全民共識。而在當年六月,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中共執意把「一國兩制」改為「一國一制」,數百萬香港人上街反抗、示威,期間長達六個月。看到香港的年青人,為捍衛自由、民主,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雖手無寸鐵,卻勇敢的對抗軍警。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台灣怎會重蹈覆側?2020年初,台灣又到總統及立委選舉,數百萬台灣的年青人,以選票反對習進平的「一國兩制」,結果民進黨又獲得完全執政。
回顧2003年,SARS襲擊台灣,造成數十人死亡。自此台灣確記慘痛教訓,針對任何瘟疫不可輕忽。台灣的醫生在2019年底,獲知武漢瘟疫開始蔓延,旋台灣警備,開始全國總動員,萬眾一心,以極短的期間,成功的防禦疫情無限擴散。緊接着,由中央政府出資,及時向外國購置數十台製作醫護用品機器,再由一群國家隊,日月不停趕工生產。等到全台灣口罩及防護衣足夠後,台灣政府無條件的,捐贈一千萬口罩給歐美各國,六百萬口罩給東南亞,最後二百萬口罩給為日本。台灣為國際「雪中送炭」之舉,深獲各國朝野衷心感激,各國媒體爭相報導,台灣能防衛瘟疫成功的來龍去脈,使被國際孤立的台灣,轉眼間聲譽大增,成為國際政壇的新秀!
天佑台灣!雖然台灣離中國近,又被排除於WHO之外,只因不信他們的宣傳,卻因禍得福。今天的中共大勢已去,有如夕陽西下,像消失的蘇聯,終會由地球上損毀。反觀台灣,為國際「雪中送炭」之舉,深深感動受惠諸國。當今眾受瘟疫陷害諸國朝野,正積極向中共聲討這筆血債之際,美國不少國會議員,爭相為台灣發聲,一致為台灣爭取重回國際舞臺而努力。
今天的台灣在國際上,已今非昔比,國際公認防備最成功的國家,以女性領導人為最,共同選拔出七國領袖,這些國家為:台灣、德國、紐西蘭、冰島、芬蘭、那威、丹麥。蔡英文總統照片在國際媒體上,跟其他六位女領袖,共駕齊驅,衝破數十年來被中共設下的枷鎖。台灣正如旭日東昇!相信不久將鼎立於國際,那麼台灣要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屈指可待。
新冠雜燴
林錦燦
2020年5月初開,天氣放晴,草綠花紅,紛紛人們從緊閉霉鬱的大門內探出頭來,引頸企盼,希望復工的陽光可以一掃近幾個月來的陰霾籠罩。
雖然休士頓不是重災區,疫情擴散緩慢,但頭頂上那片陰影從二月起就環繞不移,三月進入居家令stay-at-home order,連天空都看不到了,天天在家往天花板瞧蛛織網。
l
每日起床趁早摸黒,偷偷牽著兩隻狗出門辦事,最好不要碰到人,也不要被人碰到。人敬我六尺,我回敬一丈!social distancing ,阿彌陀佛!
惶惶人心惴惴其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郵件報紙不敢用手拿,鉗子夾帶進門,塑膠套丟垃圾桶,還要再次洗手,因為不規矩的鹹豬手非得要撫摸性感的臉龐每小時 超過20次。網上如是說。
居家令下,百態紛呈,最先被擠爆的是廁所馬桶。大人小孩通通不出門,盥洗室門在每分鐘一拍的間隔攝影回播下人流如湧。廁紙toilet paper不夠,加面紙facial tissue ,有些人連擦嬰兒屁股用紙baby wipe也丟下去,雖然他們最終都會溶化排除,但短時間暴飲暴食,再強的胃也消化不了。
家暴大神扣門,大眼瞪小眼擦出火花,不能忍受彼此理念不同,情緒失控,毒舌尖銳刻薄,再加上失業及金錢壓力,言語及肢體衝突就變成突破口。,
精神及心理類併發症暴增。缺乏人際交流及規則運動,焦慮anxiety ,沮喪depression,造成自殺率成倍增加。少曬太陽憂鬱症,以前聽說,現在身受,連狗都垂頭喪氣。
這次災情雖說人人跑不掉,但明確針對性很強,老的病的,活的不耐煩。有隱疾的,地雷一觸即發。男的,生出來就攜帶攻擊武器,防禦能力自動不足。窮的,到了醫院沒錢進不去。上帝看不順眼的,同桌吃飯的沒事,你老兄遠坐千里外,口水照樣飄上身。達爾文獎Darwin Award強力競爭者,另專文介紹,網友送來喘婆鼓吹奎寧,趕緊買一粒,馬上心律不整去報到。
病毒就像一群餓狼被釋放到充滿無助牛羊的草原, 不但擇人而噬,而且隨興撒歡,肆意施虐,可笑的是號稱即將可使人類長生不死的醫學竟然束手無策!
小小一段毫不起眼,甚至無法正式稱為生命體,只是會簡單變異的RNA,輕輕飄過,不必宣戰,直接將人類尊嚴踩在腳底下,變成惡魔猙獰。強大的科學家們突然發現自己全身裸露,國王的新衣遮掩不住病毒通透的鄙夷?
病毒已經肆虐半年,白宮疫情簡報會上,記者們的提問,「從那裡來?」「攻擊那些人?」「試劑足夠嗎?」「會不會再回頭?」,幾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世界各國確診病例及死亡率的巨大差異,簡單的數學計算告訴我們,科學,醫學,文化,地緣,政治,有心無意的攪在一起,混淆視聽的數據顯示,讓老百姓對病毒真象直如瞎子摸象。
今天奎寧hydroxycholoquine
,明天瑞德西偉remdesivir,今天是治病良方promising cure ,明天變成奇聞軼事anecdote 。
疫苗開發,依據FDA規定的重重關卡,今年底第二波餓狼來臨之前,毫無可能及時問市,只好選擇寥寥幾種給予快速通關 fast track,手指交义fingers crossed。上帝垂憐!
屆時你我可選擇快速通關是否合乎標準安全可靠,就像某些家長拒絕讓他們的小孩接種疫苗。但更多的可能是疫苗不夠,想要都輪不到你我。
「治療的惡果比疾病更嚴重」The cure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
全球封閉lock down,當今的科學找不到治癒的方法,最有效的處方就是隔離。沒有接觸,病毒跳不過去,死亡的人數就會大幅下降。
隔離療方的後續影響無遠弗屆。
交通阻斷,飛機不飛,一般車輛也不能亂跑,縱使物資輸送管線隸屬民生必需,准許流通,各卅各國都設置路障關卡層層檢測,不可避免的阻礙,造成物流鏈肝腸寸斷,加工廠因傳染必須隔離而停擺,農產品在原產地賣不出去,腐爛丟棄比比皆是。商家拿不到商品,消費者買不到民生必需的日常用品。高效緊密的環環相扣,聯繫接頭突然一個接著一個消失。
沒了客人少了消費,商店只有關閉,生意不能做沒錢賺,薪水沒辦法發放,職員失業,何況美國還有很多,少一張薪水就活不下去的人living paycheck by paycheck ,沒飯吃只好靠救濟,人數一多,整個經濟就崩潰了。
倏忽之間「生命」life與「生計」livelihood 的選擇,面無表情的站在眼前。
被新冠感染,依據你住在哪裏,被上帝寵召的可能性最高不超過20%,最低可以是0.3%,這些數據需要個人解讀,依你相信什麼而定。
如果等到全球經濟崩盤,「生不如死」的人數高達千萬都是少算了!
今天世界上物產最豐裕的美國the land of plenty,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三餐不繼,需要靠食物庫food bank領取才能渡過難關的人,更不要說付房貸,房租。
現況如果不短期快速改善,幾個月後,當政府禁令,「房東不准驅逐無法繳納房租的房客」,解除時,就會出現大批難民走在街上無家可歸!完全可以了解為什麼最近槍枝銷售量大增,價格大漲。
「兩害相權取其輕」pick the lesser of two evils,你傾向那邊?
又有誰敢說經濟一定會垮?
更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隔離,除了經濟,還有更重大的理由,「自由」!政府無權限制人民行動的自由。各地法院的狀子接不停。
你我又得選邊站了。苦海無邊?
其實沒那麼嚴重,年紀大了就了解太多東西不只黑白兩色,中間的影差千百層,由隔離到開放,生命與生計,慢慢妥協,逐步恢復,只要盡心盡力,把損害降到最小,就是成功!
極端的思考及手段,稍息吧?
胖海湧出肥嬰潮,九個月後還必須面對這一個新問題。
這一題我倒是毫無困難面對!
雖然休士頓不是重災區,疫情擴散緩慢,但頭頂上那片陰影從二月起就環繞不移,三月進入居家令stay-at-home order,連天空都看不到了,天天在家往天花板瞧蛛織網。
l
每日起床趁早摸黒,偷偷牽著兩隻狗出門辦事,最好不要碰到人,也不要被人碰到。人敬我六尺,我回敬一丈!social distancing ,阿彌陀佛!
惶惶人心惴惴其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郵件報紙不敢用手拿,鉗子夾帶進門,塑膠套丟垃圾桶,還要再次洗手,因為不規矩的鹹豬手非得要撫摸性感的臉龐每小時 超過20次。網上如是說。
居家令下,百態紛呈,最先被擠爆的是廁所馬桶。大人小孩通通不出門,盥洗室門在每分鐘一拍的間隔攝影回播下人流如湧。廁紙toilet paper不夠,加面紙facial tissue ,有些人連擦嬰兒屁股用紙baby wipe也丟下去,雖然他們最終都會溶化排除,但短時間暴飲暴食,再強的胃也消化不了。
家暴大神扣門,大眼瞪小眼擦出火花,不能忍受彼此理念不同,情緒失控,毒舌尖銳刻薄,再加上失業及金錢壓力,言語及肢體衝突就變成突破口。,
精神及心理類併發症暴增。缺乏人際交流及規則運動,焦慮anxiety ,沮喪depression,造成自殺率成倍增加。少曬太陽憂鬱症,以前聽說,現在身受,連狗都垂頭喪氣。
這次災情雖說人人跑不掉,但明確針對性很強,老的病的,活的不耐煩。有隱疾的,地雷一觸即發。男的,生出來就攜帶攻擊武器,防禦能力自動不足。窮的,到了醫院沒錢進不去。上帝看不順眼的,同桌吃飯的沒事,你老兄遠坐千里外,口水照樣飄上身。達爾文獎Darwin Award強力競爭者,另專文介紹,網友送來喘婆鼓吹奎寧,趕緊買一粒,馬上心律不整去報到。
病毒就像一群餓狼被釋放到充滿無助牛羊的草原, 不但擇人而噬,而且隨興撒歡,肆意施虐,可笑的是號稱即將可使人類長生不死的醫學竟然束手無策!
小小一段毫不起眼,甚至無法正式稱為生命體,只是會簡單變異的RNA,輕輕飄過,不必宣戰,直接將人類尊嚴踩在腳底下,變成惡魔猙獰。強大的科學家們突然發現自己全身裸露,國王的新衣遮掩不住病毒通透的鄙夷?
病毒已經肆虐半年,白宮疫情簡報會上,記者們的提問,「從那裡來?」「攻擊那些人?」「試劑足夠嗎?」「會不會再回頭?」,幾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世界各國確診病例及死亡率的巨大差異,簡單的數學計算告訴我們,科學,醫學,文化,地緣,政治,有心無意的攪在一起,混淆視聽的數據顯示,讓老百姓對病毒真象直如瞎子摸象。
今天奎寧hydroxycholoquine
,明天瑞德西偉remdesivir,今天是治病良方promising cure ,明天變成奇聞軼事anecdote 。
疫苗開發,依據FDA規定的重重關卡,今年底第二波餓狼來臨之前,毫無可能及時問市,只好選擇寥寥幾種給予快速通關 fast track,手指交义fingers crossed。上帝垂憐!
屆時你我可選擇快速通關是否合乎標準安全可靠,就像某些家長拒絕讓他們的小孩接種疫苗。但更多的可能是疫苗不夠,想要都輪不到你我。
「治療的惡果比疾病更嚴重」The cure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
全球封閉lock down,當今的科學找不到治癒的方法,最有效的處方就是隔離。沒有接觸,病毒跳不過去,死亡的人數就會大幅下降。
隔離療方的後續影響無遠弗屆。
交通阻斷,飛機不飛,一般車輛也不能亂跑,縱使物資輸送管線隸屬民生必需,准許流通,各卅各國都設置路障關卡層層檢測,不可避免的阻礙,造成物流鏈肝腸寸斷,加工廠因傳染必須隔離而停擺,農產品在原產地賣不出去,腐爛丟棄比比皆是。商家拿不到商品,消費者買不到民生必需的日常用品。高效緊密的環環相扣,聯繫接頭突然一個接著一個消失。
沒了客人少了消費,商店只有關閉,生意不能做沒錢賺,薪水沒辦法發放,職員失業,何況美國還有很多,少一張薪水就活不下去的人living paycheck by paycheck ,沒飯吃只好靠救濟,人數一多,整個經濟就崩潰了。
倏忽之間「生命」life與「生計」livelihood 的選擇,面無表情的站在眼前。
被新冠感染,依據你住在哪裏,被上帝寵召的可能性最高不超過20%,最低可以是0.3%,這些數據需要個人解讀,依你相信什麼而定。
如果等到全球經濟崩盤,「生不如死」的人數高達千萬都是少算了!
今天世界上物產最豐裕的美國the land of plenty,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三餐不繼,需要靠食物庫food bank領取才能渡過難關的人,更不要說付房貸,房租。
現況如果不短期快速改善,幾個月後,當政府禁令,「房東不准驅逐無法繳納房租的房客」,解除時,就會出現大批難民走在街上無家可歸!完全可以了解為什麼最近槍枝銷售量大增,價格大漲。
「兩害相權取其輕」pick the lesser of two evils,你傾向那邊?
又有誰敢說經濟一定會垮?
更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隔離,除了經濟,還有更重大的理由,「自由」!政府無權限制人民行動的自由。各地法院的狀子接不停。
你我又得選邊站了。苦海無邊?
其實沒那麼嚴重,年紀大了就了解太多東西不只黑白兩色,中間的影差千百層,由隔離到開放,生命與生計,慢慢妥協,逐步恢復,只要盡心盡力,把損害降到最小,就是成功!
極端的思考及手段,稍息吧?
胖海湧出肥嬰潮,九個月後還必須面對這一個新問題。
這一題我倒是毫無困難面對!
坐在樹蔭下的女人
蔡淑媛
那天午休時刻,學生顧問愛德華女士走進我的教室。「蔡老師,妳到我辦公室來一下。」她快人快語,一向有話直說。我問她甚麼緊要事,她說到她辦公室再告訴我。進到辦公室她立刻指著窗外庭院說:「妳看!」我隨著她的指示望向窗外,一個身穿藍色衣衫的中年女子,石雕似的坐在庭院中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下。
「她是誰?」
「不知道,來過幾次了,都坐在那個位置。」愛德華說:「看她那麼無助的模樣,我剛才忍不住拿些餅乾出去給她,她只搖頭。可能聽不懂英語,妳去用華語試試。」我開門往大樹的方向走去。
「我是蔡老師,您貴姓?」走到她面前我先開口。
「您是蔡老師?我兒子在您班上,他叫郭偉業。」。她臉上閃現一絲笑容,態度稍見放鬆。
「您來找老師的嗎?」她搖搖頭。我不禁納悶,老遠跑到學校難道只為了坐在樹下納涼?靜默了一會她才又開口,同時流下了眼淚。
「蔡老師,實在對您說,我只是~只是很怕待在家裡,可是又。。又沒有別的地方去。我先生經常打我。。。只要不順他的意他就動手。有一次差點把我的手臂扭斷。。。我~我只在這裡坐一坐。。。坐一坐,拜託您跟學校說,不要趕我走。」單薄的身子,單薄的衣裳,不知是哭泣還是風涼,她雙肩微微地顫動。
「您先生做甚麼工作?」
他一拿到博士學位,開始做「博士後研究」就開始找工作。一 天等過一天,也沒等到任何消息。」
我不知怎麼辦,找不到適當的話安慰她,只好拍拍她的肩膀說:「沒關係,沒關係,您儘管坐,下次記得帶件外套,小心著涼。」
幾天後有個學生的母親蘇菲來看我。因為前後教過她三個孩子,故而知她較深。她是個非常熱心的基督徒,對她所屬華語教會的奉獻不遺餘力。我忽然想起偉業的母親。我告訴蘇菲,有個學生的母親剛到美國來,人生地不熟,日子過得很辛苦。好不好邀她到教會去認識一些同文同種的朋友。蘇菲一口答應下來。我自覺做了一件好事﹐也放下了一番心事。
某一天的午休時間,偉業像一陣旋風刮進教室來。「老師,請給一張到醫務室的字條。」
「 到醫務室去幹甚麼?」我甚覺詫異。偉業伸出緊握的右拳。 拱起的四個手指關節有如利刃削過,刮掉一層皮肉,血水汨汨滴流出 來。
「打籃球怎麼傷成這樣?太不小心了。」偉業喜歡打籃球。我打開抽屜翻找醫務室的簽准表時口裏這樣埋怨他。他停頓片刻,然後吞吞吐吐地說,傷口是在家裡爸爸給打的。剛才扔球稍用力,舊疤撕裂流出了新血。
我大吃一驚﹐重複逼問他此話的真實性。他低頭不答。我匆忙交給他簽過字的表格,同時給他衛生紙壓住滴血的傷口,吩咐他快去快回。我忐忑不安地坐在教室,忽然想起他母親對我吐露的辛酸。偉業再度回到教室後,我讓他坐在身邊的座椅。我注意到他額頭跟雙頰上有幾條瘀青的痕跡。
「媽媽來過學校,你知道嗎?」我問他,他搖搖頭。
「知道媽媽為甚麼到學校來嗎?」他還是搖頭。
「媽媽坐在庭院中那棵大樹下,一待老半天,有時還掉眼淚。」他看住我,眼裡注滿了淚水。
「偉業你不必再隱瞞,媽媽已經都告訴我了。」我盡量把話說得溫和。他的眼淚開始往下掉。
「我爸脾氣非常壞。媽總說爸為了完成學位找工作養活全家,壓力特別大,要我別怪他。他對我的分數要求非常嚴格,不但得科科拿A,而且非拿高A不行。如果拿到九十,他會嚴厲斥責,並問我,沒拿到的那十分到哪裡去了。如果爭辯,他出手就甩我耳光。我到美國三年多,英文還相當吃力。老師,我真的已盡了全力。」
「那麼,你手背的傷痕以及額頭、臉頰的瘀青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回到主題。
「自從老師您給我媽介紹了教會姊妹以後,她每到星期天都很快樂。但是只要她臉上掛著笑容談到教會種種,爸就相當反感。有一次甚至罵她,一定在教會裡交到男朋友,才會那麼高興。上個禮拜天早上,我看見媽媽在浴室裡梳頭打扮,等待教會姊妹載她去參加母親節聚餐。我爸衝進浴室抓住媽就打,同時把她的衣裳撕破。我趕到浴室門口叫爸停手,他打得更兇,而且很快把門關上。打不開門,又聽到媽的哭叫聲,我提起右腳往門上用力一踹﹐門被我踹開。爸爸的拳頭如雨般掉到我身上,我不得已跟他打了起來。糾纏混亂中,他一跤跌進浴缸裡。我拉住我媽往外跑。爸爸從浴室衝出來,拿著一條寬皮帶發瘋一般往我臉上、身上抽。我閃躲不開用手去擋,手背吃了一鞭﹐才變成這樣。」
那天課後我走進醫務室把偉業以及他母親的遭遇,一五一十向護士全盤透露。她聽後沈思了片才說:「孩子尚未成年,我們有責任向CPA (Child Protective Agency)提報。但首先得通知校長。你等我的消息。」幾天後校長室送來便條,要我下課後過去一趟。當我走進校長室,意外地看到了偉業的母親已經在那裡。
校長戴麗女士單刀直入要我給偉業的母親說明,她先生有暴力傾向,學校準備向有關單位報備,之後她可能暫時住到受虐婦女收容所去。CPA對孩子會另有安排。她聽完,原本蒼白的臉龐一下變成了青灰色。她拉住我的衣袖,緊張吃力地說:「蔡老師,快跟校長說,不可以~~不可以這樣做。我跟孩子不能分開~~不能分開,死也要在一起。」我把話翻譯成英語。校長要我趕緊告訴她,他丈夫可能患了躁鬱症,留在他身邊會有生命的危險。為了她跟孩子的安全,可行的辦法只有這樣做。我把話剛傳過去,她突然「刷」的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來雙膝彎曲向校長跪了下去。
她雙手作揖,不管校長聽得懂聽不懂,口裡碎碎唸:「不可以分開,不可以分開,離鄉背井來到美國,怎麼苦全家都要在一起,我要給我先生再一次機會。。再一次機會。。他正在申請綠卡,不能報上去,不能。。。」我抓住她的手臂正要往上提﹐哪裡想到,校長直奔到我面前也屈膝彎腰,神情激動地對我說:「你告訴她,快告訴她,我也跟她下跪,求她讓我們提出報告好不好?」
我一邊抓住一個,慌亂地直喊:「別這樣!別這樣!都起來,都起來,好好再商量。」經過一翻折騰,總算讓他倆平靜下來。短暫的沈默之後,校長說因為文化、思想的差異,她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樁事,她想聽聽我的意見。我想了一下回應她,既然這位女士這麼堅持,就觀察幾天再說吧!
每天的第四節是我無課的空堂。那天我離開教室前往教員工作室去複印講義。下課鈴響過之後午休時段開始。在回教室的走廊上﹐我遇到老同事江森老師。她問我上一堂課到哪兒去?我說去教員工作室。她說我可能幸運地逃過了一劫。
「你在說甚麼?」我莫名其妙。
「你真的甚麼都不知道?」江森老師臉有餘悸。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請快告訴我」。她隨我走進教室。
江森老師對我說:「第四堂課開始不久,一個亞洲中年男子走進我的教室。他手裡拎著一節彈簧條﹐神色怪異地東張西望。我緊張地問他找誰,有甚麼事?他說找教中文的蔡老師。他剛到蔡老師教室沒遇見,不知她人在哪裡。我告訴他我是教化學的江森老師。蔡老師沒來,不知道她在哪裡?他說他記得我的名字,因為他的兒子也修我的化學課,而我只給他兒子最低的A(90分)。
那人輕輕搖動手裡的彈簧條,眼光呆滯地瞪著滿堂學生。我悄悄按下警鈴,警衛很快趕到。高大的警衛出手先奪下男子手中的彈簧條,把他半推半提帶出教室。他一面掙扎,一面為自己辯護。他說以前乖巧聽話的兒子,到了我們的學校上課以後,不但學會跟他鬥嘴,還敢跟他打架。他是來問問老師,是怎麼教壞他兒子的。警衛只簡單地告訴他,以後再走到學校五十英呎距離以內,不需任何理由,他將會被逮捕入獄。」
偉業畢業後到外州上大學。他不曾再回到過學校。春去秋來歲月如流,畢業生一季一季奔向各自的前程。好幾年過去了,戴麗校長轉離學校,愛德華及江森老師相繼退休。景物依舊在,人事已全非。唯有庭中大樹,猶然以質樸無華的本相獨立蒼茫,見證著少年男女成長的故事,日日月月,歲歲年年。
〈2019年8月修訂〉
「她是誰?」
「不知道,來過幾次了,都坐在那個位置。」愛德華說:「看她那麼無助的模樣,我剛才忍不住拿些餅乾出去給她,她只搖頭。可能聽不懂英語,妳去用華語試試。」我開門往大樹的方向走去。
「我是蔡老師,您貴姓?」走到她面前我先開口。
「您是蔡老師?我兒子在您班上,他叫郭偉業。」。她臉上閃現一絲笑容,態度稍見放鬆。
「您來找老師的嗎?」她搖搖頭。我不禁納悶,老遠跑到學校難道只為了坐在樹下納涼?靜默了一會她才又開口,同時流下了眼淚。
「蔡老師,實在對您說,我只是~只是很怕待在家裡,可是又。。又沒有別的地方去。我先生經常打我。。。只要不順他的意他就動手。有一次差點把我的手臂扭斷。。。我~我只在這裡坐一坐。。。坐一坐,拜託您跟學校說,不要趕我走。」單薄的身子,單薄的衣裳,不知是哭泣還是風涼,她雙肩微微地顫動。
「您先生做甚麼工作?」
他一拿到博士學位,開始做「博士後研究」就開始找工作。一 天等過一天,也沒等到任何消息。」
我不知怎麼辦,找不到適當的話安慰她,只好拍拍她的肩膀說:「沒關係,沒關係,您儘管坐,下次記得帶件外套,小心著涼。」
幾天後有個學生的母親蘇菲來看我。因為前後教過她三個孩子,故而知她較深。她是個非常熱心的基督徒,對她所屬華語教會的奉獻不遺餘力。我忽然想起偉業的母親。我告訴蘇菲,有個學生的母親剛到美國來,人生地不熟,日子過得很辛苦。好不好邀她到教會去認識一些同文同種的朋友。蘇菲一口答應下來。我自覺做了一件好事﹐也放下了一番心事。
某一天的午休時間,偉業像一陣旋風刮進教室來。「老師,請給一張到醫務室的字條。」
「 到醫務室去幹甚麼?」我甚覺詫異。偉業伸出緊握的右拳。 拱起的四個手指關節有如利刃削過,刮掉一層皮肉,血水汨汨滴流出 來。
「打籃球怎麼傷成這樣?太不小心了。」偉業喜歡打籃球。我打開抽屜翻找醫務室的簽准表時口裏這樣埋怨他。他停頓片刻,然後吞吞吐吐地說,傷口是在家裡爸爸給打的。剛才扔球稍用力,舊疤撕裂流出了新血。
我大吃一驚﹐重複逼問他此話的真實性。他低頭不答。我匆忙交給他簽過字的表格,同時給他衛生紙壓住滴血的傷口,吩咐他快去快回。我忐忑不安地坐在教室,忽然想起他母親對我吐露的辛酸。偉業再度回到教室後,我讓他坐在身邊的座椅。我注意到他額頭跟雙頰上有幾條瘀青的痕跡。
「媽媽來過學校,你知道嗎?」我問他,他搖搖頭。
「知道媽媽為甚麼到學校來嗎?」他還是搖頭。
「媽媽坐在庭院中那棵大樹下,一待老半天,有時還掉眼淚。」他看住我,眼裡注滿了淚水。
「偉業你不必再隱瞞,媽媽已經都告訴我了。」我盡量把話說得溫和。他的眼淚開始往下掉。
「我爸脾氣非常壞。媽總說爸為了完成學位找工作養活全家,壓力特別大,要我別怪他。他對我的分數要求非常嚴格,不但得科科拿A,而且非拿高A不行。如果拿到九十,他會嚴厲斥責,並問我,沒拿到的那十分到哪裡去了。如果爭辯,他出手就甩我耳光。我到美國三年多,英文還相當吃力。老師,我真的已盡了全力。」
「那麼,你手背的傷痕以及額頭、臉頰的瘀青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回到主題。
「自從老師您給我媽介紹了教會姊妹以後,她每到星期天都很快樂。但是只要她臉上掛著笑容談到教會種種,爸就相當反感。有一次甚至罵她,一定在教會裡交到男朋友,才會那麼高興。上個禮拜天早上,我看見媽媽在浴室裡梳頭打扮,等待教會姊妹載她去參加母親節聚餐。我爸衝進浴室抓住媽就打,同時把她的衣裳撕破。我趕到浴室門口叫爸停手,他打得更兇,而且很快把門關上。打不開門,又聽到媽的哭叫聲,我提起右腳往門上用力一踹﹐門被我踹開。爸爸的拳頭如雨般掉到我身上,我不得已跟他打了起來。糾纏混亂中,他一跤跌進浴缸裡。我拉住我媽往外跑。爸爸從浴室衝出來,拿著一條寬皮帶發瘋一般往我臉上、身上抽。我閃躲不開用手去擋,手背吃了一鞭﹐才變成這樣。」
那天課後我走進醫務室把偉業以及他母親的遭遇,一五一十向護士全盤透露。她聽後沈思了片才說:「孩子尚未成年,我們有責任向CPA (Child Protective Agency)提報。但首先得通知校長。你等我的消息。」幾天後校長室送來便條,要我下課後過去一趟。當我走進校長室,意外地看到了偉業的母親已經在那裡。
校長戴麗女士單刀直入要我給偉業的母親說明,她先生有暴力傾向,學校準備向有關單位報備,之後她可能暫時住到受虐婦女收容所去。CPA對孩子會另有安排。她聽完,原本蒼白的臉龐一下變成了青灰色。她拉住我的衣袖,緊張吃力地說:「蔡老師,快跟校長說,不可以~~不可以這樣做。我跟孩子不能分開~~不能分開,死也要在一起。」我把話翻譯成英語。校長要我趕緊告訴她,他丈夫可能患了躁鬱症,留在他身邊會有生命的危險。為了她跟孩子的安全,可行的辦法只有這樣做。我把話剛傳過去,她突然「刷」的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來雙膝彎曲向校長跪了下去。
她雙手作揖,不管校長聽得懂聽不懂,口裡碎碎唸:「不可以分開,不可以分開,離鄉背井來到美國,怎麼苦全家都要在一起,我要給我先生再一次機會。。再一次機會。。他正在申請綠卡,不能報上去,不能。。。」我抓住她的手臂正要往上提﹐哪裡想到,校長直奔到我面前也屈膝彎腰,神情激動地對我說:「你告訴她,快告訴她,我也跟她下跪,求她讓我們提出報告好不好?」
我一邊抓住一個,慌亂地直喊:「別這樣!別這樣!都起來,都起來,好好再商量。」經過一翻折騰,總算讓他倆平靜下來。短暫的沈默之後,校長說因為文化、思想的差異,她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樁事,她想聽聽我的意見。我想了一下回應她,既然這位女士這麼堅持,就觀察幾天再說吧!
每天的第四節是我無課的空堂。那天我離開教室前往教員工作室去複印講義。下課鈴響過之後午休時段開始。在回教室的走廊上﹐我遇到老同事江森老師。她問我上一堂課到哪兒去?我說去教員工作室。她說我可能幸運地逃過了一劫。
「你在說甚麼?」我莫名其妙。
「你真的甚麼都不知道?」江森老師臉有餘悸。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請快告訴我」。她隨我走進教室。
江森老師對我說:「第四堂課開始不久,一個亞洲中年男子走進我的教室。他手裡拎著一節彈簧條﹐神色怪異地東張西望。我緊張地問他找誰,有甚麼事?他說找教中文的蔡老師。他剛到蔡老師教室沒遇見,不知她人在哪裡。我告訴他我是教化學的江森老師。蔡老師沒來,不知道她在哪裡?他說他記得我的名字,因為他的兒子也修我的化學課,而我只給他兒子最低的A(90分)。
那人輕輕搖動手裡的彈簧條,眼光呆滯地瞪著滿堂學生。我悄悄按下警鈴,警衛很快趕到。高大的警衛出手先奪下男子手中的彈簧條,把他半推半提帶出教室。他一面掙扎,一面為自己辯護。他說以前乖巧聽話的兒子,到了我們的學校上課以後,不但學會跟他鬥嘴,還敢跟他打架。他是來問問老師,是怎麼教壞他兒子的。警衛只簡單地告訴他,以後再走到學校五十英呎距離以內,不需任何理由,他將會被逮捕入獄。」
偉業畢業後到外州上大學。他不曾再回到過學校。春去秋來歲月如流,畢業生一季一季奔向各自的前程。好幾年過去了,戴麗校長轉離學校,愛德華及江森老師相繼退休。景物依舊在,人事已全非。唯有庭中大樹,猶然以質樸無華的本相獨立蒼茫,見證著少年男女成長的故事,日日月月,歲歲年年。
〈2019年8月修訂〉
《劫者何解?》
雅夫子
劫者,動詞是“用力去之”,如搶劫。名詞為時間單位,是印度教、佛教衡量宇宙觀的時間術語。印度教的一劫是4,320,000,000年,如果太多零令你頭昏腦脹,那麼簡言之,它是四十三億二千萬年,WOW!
佛教對「劫」的算法另有一套,分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人類自壽從十歲開始,每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84,000歲為止;而後每百年減少一歲,減少到十歲為止,這一增一減為一小劫,用數學表之:(84,000-10)x100x2 =16,798,000年。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宇宙的消長過程要經過“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程各佔一個中劫,此一週期達四個中劫之久,是謂一大劫。喜歡玩數字遊戲的人,算算看一個大劫是否等於13億4384萬年。看到這個大數目,閣下的度量是否也變大了!
宇宙之初是“成”的階段,先有氣體再形成液體再變成固體。等萬物成形可供人類生存時,進入“住”的階段。到了“壞”的階段,地球進入自我破壞之中,火災、水災、風災、瘟災輪流發生。“壞”劫過後“空”劫隨之而至,在空無一物之下,等待著像易經所說的「否極泰來」,宇宙再度回到原點“成”的階段。與基督教相比,佛教較為樂觀,它沒有所謂的世界末日,相信宇宙榮衰週期,死而復生。
劫也是災難的意思:「劫數難逃」是悲觀的表達,但「劫後餘生」却是達觀的情懷。人生在世,時時刻刻都在或然率的間隙中保留性命。衹要在錯誤的時刻或錯誤的地方,陰差陽錯,一條小命就會被閻羅王提早招回。我的一生至少有三次險些丟命,是我的人生三劫,不知閣下是否有經歷過類似的人生險境?
其一: 2011年埃及革命
在2010年聖誕節與2011年年初交接期間,我參加休士頓旅遊團拜訪埃及,沿著尼羅河的主軸,參觀了金字塔與多座神廟,於2011年初圓滿地完成了旅程。想不到二個星期後的一月廿五日,埃及爆發了革命運動,在開羅的解放廣場(原名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聚集了四萬五千人示威,此地就在我們曾經參觀過的埃及國家博物館附近。一月廿八日被稱之為「週五憤怒日」,在星期五的禱告活動結束之後,數十萬的埃及人民走向街頭,警方則使用催淚瓦斯、橡皮子彈、高壓水柱鎮壓民眾,並造成傷亡事件。此次革命結局以逼迫總統穆巴拉克下台落幕。(註:他逝世於今年二月廿五日)
我們的行程若慢了二個星期離開埃及,那麼在如此混亂的革命環境下,會發生什麼意外事件,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了。謝天謝地我躲過了人生的一劫!
其二: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
2015年的春天,我去杜拜、印度與尼泊爾旅遊。杜拜是座由「金塊堆成」的都市;印度是個「去了遺憾終身、不去終身遺憾」的古老國度;而有「高山之國」稱號的尼泊爾,則是登山客朝聖的地方,登山高手以征服此處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為榮。
在我離開尼泊爾不久,四月廿五日在尼泊爾旅遊勝地博克拉以東約八十公里處,發生里氏8.1級的大地震,造成重大死傷人數。山區發生大規模雪崩,有些登山客傷亡,並且多位被困在山區中。首都加德滿都災情慘重,並有多處古蹟倒塌或嚴重毀損,至今尚未完全修復。
細數受損的古蹟,許多地方我都曾經親自留過腳印,災後不是寸瓦不留就是傷痕累累,真是一場浩劫。試想若是陰差陽錯,四月廿五日我剛好在尼泊爾,那可是活生生的劫數難逃,幸而老天保佑,我又逃過另一劫,阿彌陀佛!
其三: 2020年鑽石公主號疫災
2020年2月3日鑽石公主號停靠日本橫檳港口檢疫,2月5日確認有10人感染COVID-19病毒,2月18日日本感染科教授岩田健太郞登船檢視,發現船上未徹底分區隔離,當天感染人數已達542人。美國與台灣都用專機接回國民,此次台灣防疫的SOP,贏得國際的稱讚。
我原訂於2020年3月4日搭此遊輪從基隆出發到日本繞一圈再回基隆。此海上之行,是慶祝我台大畢業55週年Class Reunion的主要節目。但人算不如天算,遊輪在二月份就卡在橫檳港口,幾乎成為「海上的小武漢」。有對美國新婚夫婦原計劃在船上度蜜月,結果先在船上被隔離一陣子,接回美國後又被隔離十四天,他們這趟「病毒之旅」前後達二個月之久,真是禍從天降!
我在歐洲旅遊之中,多次看到建有「黑死病」的紀念碑。在中世紀時期,黑死病把歐洲變成一個悲慘世界,在十四世紀年間,黑死病奪走了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人間煉獄。在德國黑森林區內的一個山城名叫上阿瑪高,當時全鎮祈求上帝拯救他們脫離黑死病,並許願事後每十年舉辦一次大型的耶穌受難舞台劇以答謝上帝的憐憫,至今此鎮仍然熱烈地執行當年的許願。
一位法國醫生名叫Charles de Lorme 發明了一種隔離病毒的套裝,其特徵之一是遮蓋嘴鼻的部分像尖形的鳥嘴,於是當時的瘟疫醫生又名鳥嘴醫生。套裝包括一根手杖,看病時用手杖挑起病人的衣物避免直接接觸;病情壞到“死馬當作活馬醫”時,還能用它抽打病人以求趕走病魔,在那無知迷信年代,天下萬事都會跟鬼神綁在一起。後來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狂歡節上,人們卻很喜歡這種鳥嘴面具,真是匪夷所思!
回到鑽石公主號的疫災事件,謝天謝地我們沒有在錯誤的時程搭上這艘遊輪,否則就焦頭爛額了。這次我個人的「小劫」已安然躲過,但COVID-19全面侵襲美國的「大劫」目前卻方興未艾。希望上帝、佛祖、阿拉攜手合作,普渡眾生!
結尾演奏當下的兩曲“弦外之音”,不知是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一:“狂人狂語“曲
有一狂人喜歡自我膨脹,語不驚人死不休。在疫情非常嚴峻之時刻,他曾經希望在今年復活節時,全美教堂擠滿人潮。上帝聽了之後,無奈地說:
This guy has two parts of brain, ‘left’ and ‘right’.
In the left side, there’s nothing right.
In the right side, there’s nothing left.
最後二句可以譯為:
在其左腦裡,一無是處。
在其右腦裡,空無一物。
其二: “悲慘世界”插曲
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必要時政府得執行“Quarantine”的措施。以下的中英對照,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隔離,人權沒了;
不隔離,人全沒了。
Quarantine, No human right;
No quarantine, No human left.
(小評:向寫下這些妙言妙語的原作者,表達無上敬意。他們的寫作靈感,已達到「左右逢源」的境界,在此三躹躬!)
佛教對「劫」的算法另有一套,分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人類自壽從十歲開始,每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84,000歲為止;而後每百年減少一歲,減少到十歲為止,這一增一減為一小劫,用數學表之:(84,000-10)x100x2 =16,798,000年。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宇宙的消長過程要經過“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程各佔一個中劫,此一週期達四個中劫之久,是謂一大劫。喜歡玩數字遊戲的人,算算看一個大劫是否等於13億4384萬年。看到這個大數目,閣下的度量是否也變大了!
宇宙之初是“成”的階段,先有氣體再形成液體再變成固體。等萬物成形可供人類生存時,進入“住”的階段。到了“壞”的階段,地球進入自我破壞之中,火災、水災、風災、瘟災輪流發生。“壞”劫過後“空”劫隨之而至,在空無一物之下,等待著像易經所說的「否極泰來」,宇宙再度回到原點“成”的階段。與基督教相比,佛教較為樂觀,它沒有所謂的世界末日,相信宇宙榮衰週期,死而復生。
劫也是災難的意思:「劫數難逃」是悲觀的表達,但「劫後餘生」却是達觀的情懷。人生在世,時時刻刻都在或然率的間隙中保留性命。衹要在錯誤的時刻或錯誤的地方,陰差陽錯,一條小命就會被閻羅王提早招回。我的一生至少有三次險些丟命,是我的人生三劫,不知閣下是否有經歷過類似的人生險境?
其一: 2011年埃及革命
在2010年聖誕節與2011年年初交接期間,我參加休士頓旅遊團拜訪埃及,沿著尼羅河的主軸,參觀了金字塔與多座神廟,於2011年初圓滿地完成了旅程。想不到二個星期後的一月廿五日,埃及爆發了革命運動,在開羅的解放廣場(原名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聚集了四萬五千人示威,此地就在我們曾經參觀過的埃及國家博物館附近。一月廿八日被稱之為「週五憤怒日」,在星期五的禱告活動結束之後,數十萬的埃及人民走向街頭,警方則使用催淚瓦斯、橡皮子彈、高壓水柱鎮壓民眾,並造成傷亡事件。此次革命結局以逼迫總統穆巴拉克下台落幕。(註:他逝世於今年二月廿五日)
我們的行程若慢了二個星期離開埃及,那麼在如此混亂的革命環境下,會發生什麼意外事件,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了。謝天謝地我躲過了人生的一劫!
其二: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
2015年的春天,我去杜拜、印度與尼泊爾旅遊。杜拜是座由「金塊堆成」的都市;印度是個「去了遺憾終身、不去終身遺憾」的古老國度;而有「高山之國」稱號的尼泊爾,則是登山客朝聖的地方,登山高手以征服此處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為榮。
在我離開尼泊爾不久,四月廿五日在尼泊爾旅遊勝地博克拉以東約八十公里處,發生里氏8.1級的大地震,造成重大死傷人數。山區發生大規模雪崩,有些登山客傷亡,並且多位被困在山區中。首都加德滿都災情慘重,並有多處古蹟倒塌或嚴重毀損,至今尚未完全修復。
細數受損的古蹟,許多地方我都曾經親自留過腳印,災後不是寸瓦不留就是傷痕累累,真是一場浩劫。試想若是陰差陽錯,四月廿五日我剛好在尼泊爾,那可是活生生的劫數難逃,幸而老天保佑,我又逃過另一劫,阿彌陀佛!
其三: 2020年鑽石公主號疫災
2020年2月3日鑽石公主號停靠日本橫檳港口檢疫,2月5日確認有10人感染COVID-19病毒,2月18日日本感染科教授岩田健太郞登船檢視,發現船上未徹底分區隔離,當天感染人數已達542人。美國與台灣都用專機接回國民,此次台灣防疫的SOP,贏得國際的稱讚。
我原訂於2020年3月4日搭此遊輪從基隆出發到日本繞一圈再回基隆。此海上之行,是慶祝我台大畢業55週年Class Reunion的主要節目。但人算不如天算,遊輪在二月份就卡在橫檳港口,幾乎成為「海上的小武漢」。有對美國新婚夫婦原計劃在船上度蜜月,結果先在船上被隔離一陣子,接回美國後又被隔離十四天,他們這趟「病毒之旅」前後達二個月之久,真是禍從天降!
我在歐洲旅遊之中,多次看到建有「黑死病」的紀念碑。在中世紀時期,黑死病把歐洲變成一個悲慘世界,在十四世紀年間,黑死病奪走了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人間煉獄。在德國黑森林區內的一個山城名叫上阿瑪高,當時全鎮祈求上帝拯救他們脫離黑死病,並許願事後每十年舉辦一次大型的耶穌受難舞台劇以答謝上帝的憐憫,至今此鎮仍然熱烈地執行當年的許願。
一位法國醫生名叫Charles de Lorme 發明了一種隔離病毒的套裝,其特徵之一是遮蓋嘴鼻的部分像尖形的鳥嘴,於是當時的瘟疫醫生又名鳥嘴醫生。套裝包括一根手杖,看病時用手杖挑起病人的衣物避免直接接觸;病情壞到“死馬當作活馬醫”時,還能用它抽打病人以求趕走病魔,在那無知迷信年代,天下萬事都會跟鬼神綁在一起。後來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狂歡節上,人們卻很喜歡這種鳥嘴面具,真是匪夷所思!
回到鑽石公主號的疫災事件,謝天謝地我們沒有在錯誤的時程搭上這艘遊輪,否則就焦頭爛額了。這次我個人的「小劫」已安然躲過,但COVID-19全面侵襲美國的「大劫」目前卻方興未艾。希望上帝、佛祖、阿拉攜手合作,普渡眾生!
結尾演奏當下的兩曲“弦外之音”,不知是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一:“狂人狂語“曲
有一狂人喜歡自我膨脹,語不驚人死不休。在疫情非常嚴峻之時刻,他曾經希望在今年復活節時,全美教堂擠滿人潮。上帝聽了之後,無奈地說:
This guy has two parts of brain, ‘left’ and ‘right’.
In the left side, there’s nothing right.
In the right side, there’s nothing left.
最後二句可以譯為:
在其左腦裡,一無是處。
在其右腦裡,空無一物。
其二: “悲慘世界”插曲
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必要時政府得執行“Quarantine”的措施。以下的中英對照,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隔離,人權沒了;
不隔離,人全沒了。
Quarantine, No human right;
No quarantine, No human left.
(小評:向寫下這些妙言妙語的原作者,表達無上敬意。他們的寫作靈感,已達到「左右逢源」的境界,在此三躹躬!)
TGIF
吳連山
每逢到了星期五,我都會很高興。因為一周又要過去了。過完星期五這一天,緊接著可以休息兩天。不必再像過去四天:每天一大早要趕時間上班;不必再擔心路上塞車或碰到車禍;不必再看到老板,上司,同事,客戶,或工人的眼色。可以陪伴親友或寵物遊玩。可以處理一些家裡的瑣事,上街購物,餐廳吃飯。更可以完全輕鬆,聽音樂,看雜誌,電影或玩電動玩具⋯完全自由自在,隨心所欲。沒有人會說話。所以會很高興的說:真是感謝神,這是星期五。
Thank God it’s Friday (TGIF)
自從退休後,不必上班趕路。每天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自行處理安排。日子就像每天都是周末。每天都是星期天,非常自由。如果沒有事先安排一些作息,來殺時間。反而覺得日子非常漫長。不知何所事事。但是一到星期五,我仍然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我能仍然會說 TGIF,因為日子總算有點變化。日子總是有所期盼。
但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災,整個世界好像改變了大家本來的生活䅆序。當政府宣布要大家留在家中,不要出門時,世界像是一切都停頓了。學生不能去上課。上班族的只能在家工作。餐廳,戲院,博物館,娛樂場所,健身房,球場,公園,運動場,以及一些政府認定的不重要行業,如:理髮廳,按摩業,服飾店,玩具店⋯⋯等等,也都必須停止營業。許多人也因為不能去工作而失業。
每天整個世界變成很安靜。路上的車輛很少。喜愛開快車的人有福了,可以經常超速。但也經常被抓。警察報告說盜竊,殺人,搶劫的罪犯減少了很多。沒人開車,搭飛機或旅遊,加油站的油變成過剩。油價變成很低,很便宜。車輛少了,原來汙染的空氣也變得比較乾淨。菜市場也因為政府鼓勵大家少出門,也變成很稀疏。只有衛生紙、洗手劑、牛奶和雞蛋還是常被搶購一空。剛開始時還要大排長龍才能買得到。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需要買那麼多衛生紙?大慨是這些人都太不乾淨吧!
儘管大部分的行業都幾乎停擺,仍然有許多行業卻變成很興旺。像醫療保健,警察消防,救護、藥局,運送食品的,治安保全人員⋯⋯。也都欠缺人手。連賣槍械的,也說銷售量大增,因為許多人(尤其是亞洲人)怕被霸凌,為了自衛購槍。我不知道這種槍械店比理髮廳重要嗎?
現在每天報紙,電視上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個國家,那個地方又有多少人確診,死亡。好像在比賽數字,看誰的高,誰的多。其實那些醫療專家們都很認真,專心在研究處方。不必那麼多人七嘴八舌,經常一大堆真、假消息。搞得大家心慌腳亂。我們一般老百姓只要遵照專家的指示:儘量不要出門,常掛口罩,勤洗手,多注意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其他就聽醫療人員的處理。相信這個這個疫災會很快地過去。不然,我們的腰帶也要維持社交距離。我們的心神也要變得憂鬱,沮喪了!
但願這個病毒找早日離開。不要讓大家像關在籠子(家)裡。讓我們回復原本的自由生活。這樣我們要高呼TGIF (Thank God I’m Free)!!!
(4/12/2020)
Thank God it’s Friday (TGIF)
自從退休後,不必上班趕路。每天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自行處理安排。日子就像每天都是周末。每天都是星期天,非常自由。如果沒有事先安排一些作息,來殺時間。反而覺得日子非常漫長。不知何所事事。但是一到星期五,我仍然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我能仍然會說 TGIF,因為日子總算有點變化。日子總是有所期盼。
但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災,整個世界好像改變了大家本來的生活䅆序。當政府宣布要大家留在家中,不要出門時,世界像是一切都停頓了。學生不能去上課。上班族的只能在家工作。餐廳,戲院,博物館,娛樂場所,健身房,球場,公園,運動場,以及一些政府認定的不重要行業,如:理髮廳,按摩業,服飾店,玩具店⋯⋯等等,也都必須停止營業。許多人也因為不能去工作而失業。
每天整個世界變成很安靜。路上的車輛很少。喜愛開快車的人有福了,可以經常超速。但也經常被抓。警察報告說盜竊,殺人,搶劫的罪犯減少了很多。沒人開車,搭飛機或旅遊,加油站的油變成過剩。油價變成很低,很便宜。車輛少了,原來汙染的空氣也變得比較乾淨。菜市場也因為政府鼓勵大家少出門,也變成很稀疏。只有衛生紙、洗手劑、牛奶和雞蛋還是常被搶購一空。剛開始時還要大排長龍才能買得到。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需要買那麼多衛生紙?大慨是這些人都太不乾淨吧!
儘管大部分的行業都幾乎停擺,仍然有許多行業卻變成很興旺。像醫療保健,警察消防,救護、藥局,運送食品的,治安保全人員⋯⋯。也都欠缺人手。連賣槍械的,也說銷售量大增,因為許多人(尤其是亞洲人)怕被霸凌,為了自衛購槍。我不知道這種槍械店比理髮廳重要嗎?
現在每天報紙,電視上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個國家,那個地方又有多少人確診,死亡。好像在比賽數字,看誰的高,誰的多。其實那些醫療專家們都很認真,專心在研究處方。不必那麼多人七嘴八舌,經常一大堆真、假消息。搞得大家心慌腳亂。我們一般老百姓只要遵照專家的指示:儘量不要出門,常掛口罩,勤洗手,多注意與人保持適當距離。其他就聽醫療人員的處理。相信這個這個疫災會很快地過去。不然,我們的腰帶也要維持社交距離。我們的心神也要變得憂鬱,沮喪了!
但願這個病毒找早日離開。不要讓大家像關在籠子(家)裡。讓我們回復原本的自由生活。這樣我們要高呼TGIF (Thank God I’m Free)!!!
(4/12/2020)
タ陽西下及旭日東昇 (上)
連淑琴
タ陽西下
中國共產黨於公元1921年建黨,今年正滿99年。據世間知名天理運行預言家推論,中共建黨99年卻逢庚子年,是天大的忌諱,萬般惡運將接二連三,接踵而至。讓我們察看中、外世局:幾個月前中國人創制的武漢瘟疫,在短期間傳遍全球,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先後被武漢瘟疫感染,歐美先進國家確症人數,每天以幾何數字不斷的增加,已超越數百萬人次,死亡人數達數十萬人。今天國際情況,不就是達成習近平所言,全世界將成:人類命運共同体!再回頭看中國境內情況,中共從未報導真相,據官方報導,中國境內死亡人數,至三月底只有三千多人,世間沒人相信,中共只得再次造假,四月中一下子死亡人數增加一千多人。事實上,根據可信來源推論,死亡人數至少有數百萬人。果真如此,那麼人再怎麼鐵齒,也不得不相信預言家的推論了。
幾年來中共秘密的,在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發生化武器,原打算用在敵對人民上,以控制政權。據專家報告指出,病毒的失控,有二種版本:1病毒研究所設備簡陋,安全措施不全,導引病毒外洩。2研究所員工中,有人把做實驗後的野生動物賣到海鮮市場,導引病毒傳染。事實上,第一種版本引發瘟疫較真實,而它源於武漢,稱「武漢瘟疫」。去年11月,武漢早就有人染上瘟疫,接着一傳十,十傳百,人民在不知覺下,瘟疫繼續在擴散,整個12月到1月底,中共高層官員一直隱瞞疫情。甚至於1月20日,由政府主持,在武漢辦了千人慶功宴歡渡新年,之後,政府才宣佈武漢瘟疫有蔓延狀況,接着武漢封城。
武漢有一千二百萬人口,在封城前有五百萬人離開該城,這批離開的武漢人,不只進駐中國各省,另有數十萬人馬上飛往歐美各國,結果武漢瘟疫蔓延國際,造成全球百萬人染上瘟疫,數十萬人慘絕人寰!而今國際各大小都市,為防禦瘟疫紛紛先後封城,再說,武漢瘟疫比任何有型的戰爭更險惡,人們在無知覺下被感染,當政者只能呼籲人民少出門,一般人民靠工作取得報酬賴以生活,人民不出門工作及消費,則公企、商店只能關門,舉頭一望,街頭、港口悽涼慘況,歷歷在目,不知何時才能復原!再說,經濟靠消費,金融靠運轉,當人民賴以生存產能被破壞時,將造成社稷動亂,後患無窮。
再看罪魁禍首的中共,其政權是如何走到今天?可以兩句話形容之:中共以殘暴起家,以謊言治國。就以今年而言,當武漢瘟疫開始蔓延,政府不分皂白,就以殘暴手段把輕、重病者強制性關釘其家,造成眾多家族全体死亡。層層官員謊報疫情,勇於說真話的醫生被處罰,人民活在謊言國政下,沒人相信中共所報,全國患病死亡人數只有四千多人。跟據中國境內三家電訊公企透露,全國手機用户,至今消失2144萬户,其中大多數相信已死亡,讓我們以最保守來估計,停用手機者已死亡,其人數只以區區10%算計,那麼死亡人數少有2百14萬4千人以上。至於數以千萬計未被察覺,具感染性強無症狀感染者,在省、市解封後,到處走動,難道不再造成第二次更凶猛、更震驚,可能滅種性的感染疫情大暴發?
今天中國成經濟強國,乃來自公元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因美國誤判,認為只要中國富裕,自然會行民主政治。故於21世記初,引狼入室,讓中共加入WTO。接下來三十年,中共打開大門,以廣大土地及低廉勞價為號招,成為世界工廠。這造成雙贏狀態,中國方面,讓數千萬人就業,擴展中國中產階級,進而促成繁榮社稷,失業率達空前之低。而歐美各國也樂得減低勞工成本,則資方獲取更高利潤。這種雙贏狀態到武漢瘟疫暴發,才發現這成了雙輸局勢。
中國的繁榮社稷,80%靠外貿出口,當外貿定單中斷,數千萬人失業者將拖垮中國的經濟鍊。那麼歐美資方曾不惜一切,把很多產業完全依賴中國,尤其醫藥及醫護用具製造。而今瘟疫蔓延,中共早知醫護用具之重要,卻派人到處搜刮醫護用具,又嚴禁醫護用具出口。當瘟疫暴發時,各國第一線醫護人員,無處買得到醫護用具,短缺醫護用具的醫護人員,其生命處於高風險慘狀!更令人不齒得乃,在水漲船高,國際急需醫護用品時,中共以高價出售無用劣質品,造成更多確症者,試問其居心何在?
中共不顧人民的健康,為救經濟,一定要復工。但很多工廠復工後,卻沒訂貨單,因歐美資方縮緊資金,且紛紛即將把設置中國的工廠撤回。再說,中國各地未被確症的,無症狀感染群眾到處皆是,難道這不就造成滅種性的定時炸彈?當今由中共引發的瘟疫傳遍全球,有如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種看不出敵方之戰,比熱戰更可怕!不過在國際醫藥界日以繼夜努力研發下,抗病毒藥及疫苗終會出現,那麼瘟疫遲早會過去。
全球在重創之後,痛定思痛,相信會重新思考對華政策,進而嚴懲跟中共同流合污之WHO官僚機構。中共再如何辯解、耍賴,也無法脫罪,血債血還!而當今歐美諸國朝野共識,將嚴厲聲討中共隱匿疫情,為害人類生命,拖垮全球經濟,造成國際大蕭條之責。因瘟疫蔓延,把原有的世界型態打翻,造成180度改變狀,乃中共之功!今後中共將何去何從?中國該不會忘記120年前的庚子賠款,而今大過八國聯軍的眾國聯軍,將有興師問罪之舉,那麼中共必須付出龐大代價。這種天大罪孽索賠,大過於第一次的庚子賠款千萬倍。讓我們拭目以待,這21世記第一個庚子年,必將置中共於萬丈深淵,永無翻身之日。
中國共產黨於公元1921年建黨,今年正滿99年。據世間知名天理運行預言家推論,中共建黨99年卻逢庚子年,是天大的忌諱,萬般惡運將接二連三,接踵而至。讓我們察看中、外世局:幾個月前中國人創制的武漢瘟疫,在短期間傳遍全球,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先後被武漢瘟疫感染,歐美先進國家確症人數,每天以幾何數字不斷的增加,已超越數百萬人次,死亡人數達數十萬人。今天國際情況,不就是達成習近平所言,全世界將成:人類命運共同体!再回頭看中國境內情況,中共從未報導真相,據官方報導,中國境內死亡人數,至三月底只有三千多人,世間沒人相信,中共只得再次造假,四月中一下子死亡人數增加一千多人。事實上,根據可信來源推論,死亡人數至少有數百萬人。果真如此,那麼人再怎麼鐵齒,也不得不相信預言家的推論了。
幾年來中共秘密的,在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發生化武器,原打算用在敵對人民上,以控制政權。據專家報告指出,病毒的失控,有二種版本:1病毒研究所設備簡陋,安全措施不全,導引病毒外洩。2研究所員工中,有人把做實驗後的野生動物賣到海鮮市場,導引病毒傳染。事實上,第一種版本引發瘟疫較真實,而它源於武漢,稱「武漢瘟疫」。去年11月,武漢早就有人染上瘟疫,接着一傳十,十傳百,人民在不知覺下,瘟疫繼續在擴散,整個12月到1月底,中共高層官員一直隱瞞疫情。甚至於1月20日,由政府主持,在武漢辦了千人慶功宴歡渡新年,之後,政府才宣佈武漢瘟疫有蔓延狀況,接着武漢封城。
武漢有一千二百萬人口,在封城前有五百萬人離開該城,這批離開的武漢人,不只進駐中國各省,另有數十萬人馬上飛往歐美各國,結果武漢瘟疫蔓延國際,造成全球百萬人染上瘟疫,數十萬人慘絕人寰!而今國際各大小都市,為防禦瘟疫紛紛先後封城,再說,武漢瘟疫比任何有型的戰爭更險惡,人們在無知覺下被感染,當政者只能呼籲人民少出門,一般人民靠工作取得報酬賴以生活,人民不出門工作及消費,則公企、商店只能關門,舉頭一望,街頭、港口悽涼慘況,歷歷在目,不知何時才能復原!再說,經濟靠消費,金融靠運轉,當人民賴以生存產能被破壞時,將造成社稷動亂,後患無窮。
再看罪魁禍首的中共,其政權是如何走到今天?可以兩句話形容之:中共以殘暴起家,以謊言治國。就以今年而言,當武漢瘟疫開始蔓延,政府不分皂白,就以殘暴手段把輕、重病者強制性關釘其家,造成眾多家族全体死亡。層層官員謊報疫情,勇於說真話的醫生被處罰,人民活在謊言國政下,沒人相信中共所報,全國患病死亡人數只有四千多人。跟據中國境內三家電訊公企透露,全國手機用户,至今消失2144萬户,其中大多數相信已死亡,讓我們以最保守來估計,停用手機者已死亡,其人數只以區區10%算計,那麼死亡人數少有2百14萬4千人以上。至於數以千萬計未被察覺,具感染性強無症狀感染者,在省、市解封後,到處走動,難道不再造成第二次更凶猛、更震驚,可能滅種性的感染疫情大暴發?
今天中國成經濟強國,乃來自公元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因美國誤判,認為只要中國富裕,自然會行民主政治。故於21世記初,引狼入室,讓中共加入WTO。接下來三十年,中共打開大門,以廣大土地及低廉勞價為號招,成為世界工廠。這造成雙贏狀態,中國方面,讓數千萬人就業,擴展中國中產階級,進而促成繁榮社稷,失業率達空前之低。而歐美各國也樂得減低勞工成本,則資方獲取更高利潤。這種雙贏狀態到武漢瘟疫暴發,才發現這成了雙輸局勢。
中國的繁榮社稷,80%靠外貿出口,當外貿定單中斷,數千萬人失業者將拖垮中國的經濟鍊。那麼歐美資方曾不惜一切,把很多產業完全依賴中國,尤其醫藥及醫護用具製造。而今瘟疫蔓延,中共早知醫護用具之重要,卻派人到處搜刮醫護用具,又嚴禁醫護用具出口。當瘟疫暴發時,各國第一線醫護人員,無處買得到醫護用具,短缺醫護用具的醫護人員,其生命處於高風險慘狀!更令人不齒得乃,在水漲船高,國際急需醫護用品時,中共以高價出售無用劣質品,造成更多確症者,試問其居心何在?
中共不顧人民的健康,為救經濟,一定要復工。但很多工廠復工後,卻沒訂貨單,因歐美資方縮緊資金,且紛紛即將把設置中國的工廠撤回。再說,中國各地未被確症的,無症狀感染群眾到處皆是,難道這不就造成滅種性的定時炸彈?當今由中共引發的瘟疫傳遍全球,有如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種看不出敵方之戰,比熱戰更可怕!不過在國際醫藥界日以繼夜努力研發下,抗病毒藥及疫苗終會出現,那麼瘟疫遲早會過去。
全球在重創之後,痛定思痛,相信會重新思考對華政策,進而嚴懲跟中共同流合污之WHO官僚機構。中共再如何辯解、耍賴,也無法脫罪,血債血還!而當今歐美諸國朝野共識,將嚴厲聲討中共隱匿疫情,為害人類生命,拖垮全球經濟,造成國際大蕭條之責。因瘟疫蔓延,把原有的世界型態打翻,造成180度改變狀,乃中共之功!今後中共將何去何從?中國該不會忘記120年前的庚子賠款,而今大過八國聯軍的眾國聯軍,將有興師問罪之舉,那麼中共必須付出龐大代價。這種天大罪孽索賠,大過於第一次的庚子賠款千萬倍。讓我們拭目以待,這21世記第一個庚子年,必將置中共於萬丈深淵,永無翻身之日。
命運的玩笑
蔡淑媛
1975年秋季開學,我應聘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市一所公立高中(Bellaire Senior High School )創設漢語課程(Mandarin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course)。我在那個學校先後執教32年之後於2007年夏季退休。
在每一個學年的開始,我總會要求新來的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選修漢語?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其中總有幾個學生給我如下的反應:「父母親逼我學習。我不喜歡但沒辦法。」我告訴他們,如今的世界已經成為地球村。有機會學習外國語言,一定要盡力而為,尤其是生長在俱備該種語言環境的學生(家中長輩習慣用此種語言交談),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服氣,往往跟我抬摃並對我嗆聲說:「我在美國長大,又不去中國或台灣,學中文有什麼用?」為了安撫軍心,我會告訴他們我自己親身的經歷~一個名叫「命運的玩笑」的故事。
我讀高雄女中初一那年,遇到了一個傳言當年是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校花,卻不知道如何教學的英文老師。開學第一天上課時,她先叫我們翻開課本,找到英文二十六個字母那一頁,然後就輕啟朱唇字正腔圓地唸過一遍。如此這般,她就確定我們已經聽懂並能全盤發音。接下來她就I am a boy. You are a girl, 按照課文咿咿啊啊繼續朗讀下去。整整一個星期,我只看到她塗著深紅色口紅的嘴唇一張一合,不知道她唸的是「什麼碗糕」,眼睛要跟隨的,是哪一段課文?每天上英文課的時段,我在教室裡感到如坐針氈,可又呼救無門。
「腳手肉pi~pi挫」地等待第一次月考的成績單。正如自己所料,成績單上英文科得到的分數是顯眼的「紅」字(不及格)。以後發憤圖強,死背硬記,成績雖然大有進步,但是對於英文的排斥心理從此種下了根苗。
我們班裡患了「英文恐懼症」的同學不只我一個。初三畢業時,有好幾個同學放棄高中,改讀師範學校。她們倒不全是因為家境貧寒,讀師範可以住校領公費,或者畢業後分發執教的學校、工作有保障,而是因為對英文心生恐懼,故而產生了逃避的念頭。當年師範學校英文不是必修課。
我讀大學的年代,正好遇上出國留學的狂潮。經常聽到流傳的這樣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拿到獎學金前來美國留學,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事。當我升上大四以後,班上的女同學絕大部分都開始忙著找教授寫推薦信,參加托福(TOEFL)考試,申請美國大學研究所。男同學(僑生除外)因為必得入伍服役,所以暫時按兵不動。只有我「老神在在」,以事不關己的態度,盡情享受大學生活最後一年的愉悅青春。
暮春三月,杜鵑花開遍校園。有一天的課後黃昏,我安步當車在椰林大道「傅鐘」周遭四處遛達時,迎面遇到教「希臘神話」的教授。他是美國人,天主教神父。我們邊走邊談,他突然問我,別人都去找他寫推薦信,為什麼不見我的蹤影?我一向對Mount Olympus 眾神的故鄉,及其絢爛多姿的神話有偏愛,對這門功課特別用心,故而得到甚高的分數。他大概把我視作「孺子可教」的好學生,故有此一問。
我笑著告訴他,我又不出國,要什麼推薦信?他聽完大為驚奇,開口又問我:「別人爭先恐後要出國,你怎麼不動心?」我說正因為大家爭相出國,總得有人留下來為自己的家鄉與社會做點事。他聽了非常感動,拍拍我的肩膀說:「對!對!妳說得很對。孩子,願上帝祝福妳。」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但那幕與「希臘神話」教授在校園裡不期而遇,以及當時的談話內容與上帝的祝福,至今印象仍然十分深刻。除了他六呎四吋的超高體型,與長長的馬臉上濃濃的鬍鬚,酷似美國林肯(Abraham Lincoln )總統,故而令人難忘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只告訴他「半」個不想出國的理由。
另一半的理由是,自從初一那年被英語老師嚇到,月考拿到生平第一個(且是唯一)的「紅字」以後,我的英文能力一直沒能真正進入佳境。為了考試,只把作業、講義死活照背。後來七彎八拐,竟然進入外國語文學系就讀,其實對於英文(尤其是文法),一直都是「相看兩相厭,越學越心煩」。那時我已下定決心,大學一畢業,就與英文一刀兩斷,再無瓜葛。
我那時想到就立刻做到。六月中唱過驪歌,七月初打包搬離女生宿舍返回高雄。九月開學就在市郊一所初級中學教中文(一般所謂「國語」)。閒暇之餘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文藝創作。接二連三的短篇小說與散文在報章、雜誌陸續發表,得到了某些成名作家的肯定與鼓勵,也獲得了所謂「年輕作家」薄薄的虛名。
兩年過後結了婚,為人妻又為人母,以為歲月的長河從此就這樣平靜、順暢地流淌下去,直至生命的暮年。那裡想得到呢?牽牽絆絆的人生遇合,最終還是把我拉扯到當初堅決不來的美洲大陸,一輩子還得與英文「葛葛纏」,還得靠它出門打拼過日子。這番折騰,正好印證了一句千古名言~命運總愛跟人開玩笑。說是邪門也罷,不信還真不行。
我用自己的人生故事來激勵學生,目的在於提醒他們,對於將來「不要去哪裡」、「不要做什麼職業」,「哪一種學科更重要」、「哪一科不重要」,結論不要下得太早,更不要未盡全力就排斥放棄。十六、七歲的黃金年華,身強體健,記憶力正好,就該燃起求知的熱情,攤開學習的胸懷,多方接納並吸收各種學識與技藝,努力囤積智慧與知識的能量,來迎接人生不可預知的挑戰。往後的歲月,不管風雪雨晴,在成家立業的漫漫長路上,既使命運之神又想耍花招,與人開玩笑,也就難有可乘之機了。
(2018年修訂)
在每一個學年的開始,我總會要求新來的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選修漢語?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其中總有幾個學生給我如下的反應:「父母親逼我學習。我不喜歡但沒辦法。」我告訴他們,如今的世界已經成為地球村。有機會學習外國語言,一定要盡力而為,尤其是生長在俱備該種語言環境的學生(家中長輩習慣用此種語言交談),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服氣,往往跟我抬摃並對我嗆聲說:「我在美國長大,又不去中國或台灣,學中文有什麼用?」為了安撫軍心,我會告訴他們我自己親身的經歷~一個名叫「命運的玩笑」的故事。
我讀高雄女中初一那年,遇到了一個傳言當年是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校花,卻不知道如何教學的英文老師。開學第一天上課時,她先叫我們翻開課本,找到英文二十六個字母那一頁,然後就輕啟朱唇字正腔圓地唸過一遍。如此這般,她就確定我們已經聽懂並能全盤發音。接下來她就I am a boy. You are a girl, 按照課文咿咿啊啊繼續朗讀下去。整整一個星期,我只看到她塗著深紅色口紅的嘴唇一張一合,不知道她唸的是「什麼碗糕」,眼睛要跟隨的,是哪一段課文?每天上英文課的時段,我在教室裡感到如坐針氈,可又呼救無門。
「腳手肉pi~pi挫」地等待第一次月考的成績單。正如自己所料,成績單上英文科得到的分數是顯眼的「紅」字(不及格)。以後發憤圖強,死背硬記,成績雖然大有進步,但是對於英文的排斥心理從此種下了根苗。
我們班裡患了「英文恐懼症」的同學不只我一個。初三畢業時,有好幾個同學放棄高中,改讀師範學校。她們倒不全是因為家境貧寒,讀師範可以住校領公費,或者畢業後分發執教的學校、工作有保障,而是因為對英文心生恐懼,故而產生了逃避的念頭。當年師範學校英文不是必修課。
我讀大學的年代,正好遇上出國留學的狂潮。經常聽到流傳的這樣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拿到獎學金前來美國留學,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事。當我升上大四以後,班上的女同學絕大部分都開始忙著找教授寫推薦信,參加托福(TOEFL)考試,申請美國大學研究所。男同學(僑生除外)因為必得入伍服役,所以暫時按兵不動。只有我「老神在在」,以事不關己的態度,盡情享受大學生活最後一年的愉悅青春。
暮春三月,杜鵑花開遍校園。有一天的課後黃昏,我安步當車在椰林大道「傅鐘」周遭四處遛達時,迎面遇到教「希臘神話」的教授。他是美國人,天主教神父。我們邊走邊談,他突然問我,別人都去找他寫推薦信,為什麼不見我的蹤影?我一向對Mount Olympus 眾神的故鄉,及其絢爛多姿的神話有偏愛,對這門功課特別用心,故而得到甚高的分數。他大概把我視作「孺子可教」的好學生,故有此一問。
我笑著告訴他,我又不出國,要什麼推薦信?他聽完大為驚奇,開口又問我:「別人爭先恐後要出國,你怎麼不動心?」我說正因為大家爭相出國,總得有人留下來為自己的家鄉與社會做點事。他聽了非常感動,拍拍我的肩膀說:「對!對!妳說得很對。孩子,願上帝祝福妳。」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但那幕與「希臘神話」教授在校園裡不期而遇,以及當時的談話內容與上帝的祝福,至今印象仍然十分深刻。除了他六呎四吋的超高體型,與長長的馬臉上濃濃的鬍鬚,酷似美國林肯(Abraham Lincoln )總統,故而令人難忘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只告訴他「半」個不想出國的理由。
另一半的理由是,自從初一那年被英語老師嚇到,月考拿到生平第一個(且是唯一)的「紅字」以後,我的英文能力一直沒能真正進入佳境。為了考試,只把作業、講義死活照背。後來七彎八拐,竟然進入外國語文學系就讀,其實對於英文(尤其是文法),一直都是「相看兩相厭,越學越心煩」。那時我已下定決心,大學一畢業,就與英文一刀兩斷,再無瓜葛。
我那時想到就立刻做到。六月中唱過驪歌,七月初打包搬離女生宿舍返回高雄。九月開學就在市郊一所初級中學教中文(一般所謂「國語」)。閒暇之餘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文藝創作。接二連三的短篇小說與散文在報章、雜誌陸續發表,得到了某些成名作家的肯定與鼓勵,也獲得了所謂「年輕作家」薄薄的虛名。
兩年過後結了婚,為人妻又為人母,以為歲月的長河從此就這樣平靜、順暢地流淌下去,直至生命的暮年。那裡想得到呢?牽牽絆絆的人生遇合,最終還是把我拉扯到當初堅決不來的美洲大陸,一輩子還得與英文「葛葛纏」,還得靠它出門打拼過日子。這番折騰,正好印證了一句千古名言~命運總愛跟人開玩笑。說是邪門也罷,不信還真不行。
我用自己的人生故事來激勵學生,目的在於提醒他們,對於將來「不要去哪裡」、「不要做什麼職業」,「哪一種學科更重要」、「哪一科不重要」,結論不要下得太早,更不要未盡全力就排斥放棄。十六、七歲的黃金年華,身強體健,記憶力正好,就該燃起求知的熱情,攤開學習的胸懷,多方接納並吸收各種學識與技藝,努力囤積智慧與知識的能量,來迎接人生不可預知的挑戰。往後的歲月,不管風雪雨晴,在成家立業的漫漫長路上,既使命運之神又想耍花招,與人開玩笑,也就難有可乘之機了。
(2018年修訂)
日出
蔡淑媛
1963那年夏天,大學畢業的驪歌唱過後,我並未像大部份的同學那樣,立刻揚起留學的風帆,離家遠颺。我回到台灣島南的故鄉高雄。當九月開學的鐘聲響起,我開始在近郊一所當時新近成立的初級中學執起教鞭,成爲一個毫無經驗的“菜鳥”老師。記得我授課的科目是英文跟國文。
那時台灣尚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註>。小學畢業的學童,若想繼續升學,必需通過初中聯考的「苦毒」。執教第二年,我被學校指派參加初中聯考閲卷“評分”的工作。我分配到的試卷是作文,題目是“日出”。所有閲卷的教師都被集中在市内一所高級中學的教員辦公室裏。
南部七月午後的炎陽直直照射在屋頂。沒有冷氣,只有天花板上老舊的電風扇嘎嘎地響不停,吹送出和暖的風息。我被悶熱的空氣逼迫得幾乎要進入昏睡狀態的時候,忽然被一個小考生的奇異作文叫醒過來。
他這樣寫著~我家的房子建築在高雄壽山山腰的土坡上,。。。。,然後他就寫出一堆日出前後,天空的雲彩與山林草木的種種形象與變化。全篇論述的倒也通順流暢, 沒什麽可議之處。沒想到,作文的結尾竟然出現這樣的語句~~
「我們在反共基地的寶島台灣,可以快快樂樂地看到日出,但是大陸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暴政下的小朋友,在慘無人道的共匪的統治下,哪裏有機會看到日出?因此故,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在偉大領袖蔣公的領導下,反攻大陸,消滅朱毛匪幫,解救苦難同胞,讓大陸上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日出的美景。」
還來不及喘一口氣的時候,我連翻了手邊幾份其他考生的卷子,我一連嚇了好幾跳。這些作文試卷的結尾竟然如出一轍,看日出看到了對共匪咬牙切齒。
我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麽給分數。正在苦惱的時候,看到鄰座一個女老師搖著頭,同時笑著説: 「這些孩子,真虧他們寫得出來。」我不自覺地挪過身子,往她手中的卷子瞄了一眼。原來也都寫著~爲了讓大陸上的小朋友能看到日出的美景,一定要消滅萬惡的朱毛匪幫,而且一定要在偉大領袖蔣公的領導之下(別人領導還都不行!!)。我們兩個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笑聲驚動了辦公室内另一位也是參加閲卷,已有數年教學經驗的男老師。
他走過來稍稍翻閲了我們手中的考卷,然後告訴我們,這些孩子可能屬於同一班的學生。這必定是他們的國文老師傳授的“聯考秘笈” ~不管作文題目是什麽,結尾一定要這樣寫,才能得高分。我們順著試卷的號碼查閲過去,發現這群考生可能屬於當時高雄市内升學錄取率最高的明星國小的學生。
1969的盛夏,我携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離開故鄉,萬里尋夫來到亞美利加新大陸,寄居密西根州東蘭欣城(East Lansing, Michigan)一所州立大學的校園。1973年楓紅時節,先生完成了學位,我們追風逐月,開車南下直達德州休士頓(Houston,Texas)留居至今。
1975年接下屬於休士頓學區的一所公立高中校長的約聘,我在該校創辦“漢語”(Mandarin Chinese)的課程。1990年代某一天,以教育人員的身份,我受邀到【休士頓僑教中心】去參加“海外僑情座談會”。從台灣出訪,專程前來慰問僑胞的政府某部的部長,完成了大約45分鐘的主題演講之後,在Q & A (提問與解答)的時段裏,他用十分激昂高亢的聲音解析並回答了好幾個聽衆提出的問題。不管提問的内容是什麽,這位僑情專家的答案竟然只有一個~都是共產黨在打壓搞破壞。
聽著聽著,我彷佛走入了時光隧道。想起大學畢業後在故鄉,那個夏天炙熱的下午,錯愕地評閲初中小考生所寫的【日出】的奇文。同時忍不住在内心猜測,這位僑情專家,會不會是當年那位傳授“聯考秘笈”老師的得意門生,傑出高足?
自1975年起始直至2007年退休,三十二年冗長的海外教學生涯,最令我頭疼的問題是,筆試時大半的學生不知如何處理問答題。學生的答案大都殘缺不全,有時甚至答非所問,令我相當苦惱。其理由并非學生笨拙或敷衍了事,而是從小學直至高中,學校課堂的試題絕大部份都是單純的,令老師易於給分的選擇題。以至於,當需要論述説明,前後呼應的問題出現,學生就顯出不知從何開始,或顧此失彼的窘態。
通過了那次參加僑情座談會的洗禮之後,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我不應該責怪我的學生頭腦簡單, 反應遲鈍,最該責怪的反倒是我自已的才疏學淺,教導無方,因爲我未能替學生設計出一條放諸四海而皆凖的金科玉律標準答案,讓他們在接受我的教誨之餘,從此前途光明,仕途通暢。
<註>~ 台灣直至1968年才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2/2020)
那時台灣尚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註>。小學畢業的學童,若想繼續升學,必需通過初中聯考的「苦毒」。執教第二年,我被學校指派參加初中聯考閲卷“評分”的工作。我分配到的試卷是作文,題目是“日出”。所有閲卷的教師都被集中在市内一所高級中學的教員辦公室裏。
南部七月午後的炎陽直直照射在屋頂。沒有冷氣,只有天花板上老舊的電風扇嘎嘎地響不停,吹送出和暖的風息。我被悶熱的空氣逼迫得幾乎要進入昏睡狀態的時候,忽然被一個小考生的奇異作文叫醒過來。
他這樣寫著~我家的房子建築在高雄壽山山腰的土坡上,。。。。,然後他就寫出一堆日出前後,天空的雲彩與山林草木的種種形象與變化。全篇論述的倒也通順流暢, 沒什麽可議之處。沒想到,作文的結尾竟然出現這樣的語句~~
「我們在反共基地的寶島台灣,可以快快樂樂地看到日出,但是大陸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暴政下的小朋友,在慘無人道的共匪的統治下,哪裏有機會看到日出?因此故,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在偉大領袖蔣公的領導下,反攻大陸,消滅朱毛匪幫,解救苦難同胞,讓大陸上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日出的美景。」
還來不及喘一口氣的時候,我連翻了手邊幾份其他考生的卷子,我一連嚇了好幾跳。這些作文試卷的結尾竟然如出一轍,看日出看到了對共匪咬牙切齒。
我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麽給分數。正在苦惱的時候,看到鄰座一個女老師搖著頭,同時笑著説: 「這些孩子,真虧他們寫得出來。」我不自覺地挪過身子,往她手中的卷子瞄了一眼。原來也都寫著~爲了讓大陸上的小朋友能看到日出的美景,一定要消滅萬惡的朱毛匪幫,而且一定要在偉大領袖蔣公的領導之下(別人領導還都不行!!)。我們兩個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笑聲驚動了辦公室内另一位也是參加閲卷,已有數年教學經驗的男老師。
他走過來稍稍翻閲了我們手中的考卷,然後告訴我們,這些孩子可能屬於同一班的學生。這必定是他們的國文老師傳授的“聯考秘笈” ~不管作文題目是什麽,結尾一定要這樣寫,才能得高分。我們順著試卷的號碼查閲過去,發現這群考生可能屬於當時高雄市内升學錄取率最高的明星國小的學生。
1969的盛夏,我携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離開故鄉,萬里尋夫來到亞美利加新大陸,寄居密西根州東蘭欣城(East Lansing, Michigan)一所州立大學的校園。1973年楓紅時節,先生完成了學位,我們追風逐月,開車南下直達德州休士頓(Houston,Texas)留居至今。
1975年接下屬於休士頓學區的一所公立高中校長的約聘,我在該校創辦“漢語”(Mandarin Chinese)的課程。1990年代某一天,以教育人員的身份,我受邀到【休士頓僑教中心】去參加“海外僑情座談會”。從台灣出訪,專程前來慰問僑胞的政府某部的部長,完成了大約45分鐘的主題演講之後,在Q & A (提問與解答)的時段裏,他用十分激昂高亢的聲音解析並回答了好幾個聽衆提出的問題。不管提問的内容是什麽,這位僑情專家的答案竟然只有一個~都是共產黨在打壓搞破壞。
聽著聽著,我彷佛走入了時光隧道。想起大學畢業後在故鄉,那個夏天炙熱的下午,錯愕地評閲初中小考生所寫的【日出】的奇文。同時忍不住在内心猜測,這位僑情專家,會不會是當年那位傳授“聯考秘笈”老師的得意門生,傑出高足?
自1975年起始直至2007年退休,三十二年冗長的海外教學生涯,最令我頭疼的問題是,筆試時大半的學生不知如何處理問答題。學生的答案大都殘缺不全,有時甚至答非所問,令我相當苦惱。其理由并非學生笨拙或敷衍了事,而是從小學直至高中,學校課堂的試題絕大部份都是單純的,令老師易於給分的選擇題。以至於,當需要論述説明,前後呼應的問題出現,學生就顯出不知從何開始,或顧此失彼的窘態。
通過了那次參加僑情座談會的洗禮之後,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我不應該責怪我的學生頭腦簡單, 反應遲鈍,最該責怪的反倒是我自已的才疏學淺,教導無方,因爲我未能替學生設計出一條放諸四海而皆凖的金科玉律標準答案,讓他們在接受我的教誨之餘,從此前途光明,仕途通暢。
<註>~ 台灣直至1968年才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2/2020)
參加2020美國國家禱告早餐會感言
楊明耕
感謝主,保守我有機會參加2月6, 7日在Washington D.C. 舉辦的國家禱告早餐會。
這禱告早餐會的起源是由一位牧師叫 Abraham Vereide 在1930年在西雅圖為幫肋貧窮解決經濟危機,用基督徒早禱的習性加上一起用早餐交誼結合了當時的政要和商人而發起的。以約翰福音21章,主耶稣在提比哩亜海邊預備早餐,教導門徒捕魚,邀請他們一起同餐,用神的愛感化彼得悔改,使門徒們彼此相合,一起禱告,重新出發,為使命宣言( Mission Statement) 而發起。
多年來,這個組織的宗旨漸漸得到多人的共識,擴大到各大城市,舊金山、芝加哥、費城、波士頓,1942年傳到華府。1953年,Pastor Vereide邀請了艾森豪總統參加,並正名為National Prayer Breakfast (國家禱告早餐會),從此每個總統每年都來參加。在華府更形成政府官員、各州眾參議員、商界精英、宗教團體領袖的論壇。大家以學習耶穌的様式為中心,以祂的教導為原則,讓人民找到信心,彼此暸解找到友誼,從深化的友誼彼此信任共事,一起去做對生命有共同負擔的責任。
如今禱告早餐會巳遍佈50州和150個國家,讓全世界每個人民在神面前體認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大家來建立和平、公義、繁榮的社會。
第一天的節目有世界各地代表作見證,許多社會的不公受迫害的事件,無辜的冤獄,但因耶穌的愛,轉成彼此諒解,重新和好的例子。最令人感勳的是肯亜總統 Hjuru Keyyatta 和前總理Raila Ordinga。兩位分屬不同的黨派,在2017 年,兩人為了競選總統,爭權奪利,兵戎相見,互相攻擊。如今2020年,兩位同時站在台上,互相訴説兩人心境的轉變,因為耶穌的愛,建立了一座橋樑,使他們兩位誠心的握手,改變了肯亞的經濟政治的的對立,走向和平繁榮。他們的演説嬴得了大家的眼淚,只有耶穌愛的能力能够化解仇恨,美國從旁的幇忙促成真正的和平。
第二天是大會的高潮。總統Trump,副總統 Pence,國會議長Pelosi,還有很多參議員, 眾議員,內閤官員都到場,以及Keynote Speech Professor Arthur Brook,哈佛大學甘乃迺商學院教授。
Arthur Brook 從馬太福音5章44節耶穌的教訓“愛你們的仇敵”作主題。這是個很崇高的境界,很難做到。不過他提出一個方向,或許可以做到。他説”鄙視”會消滅神的愛。 若是我們能够贏過“鄙視”,神的愛就可以加添我們的力量做到“愛你們的仇敵”。
Peloci 議長帶領全體為世界貧苦民眾,為受逼害的宗教領袖伸出援手,為維護宗教自由努力禱告。
Pence副總統將正確的聖經信仰告訴我們,對禱告要有信心,用感恩的心來禱告,不要缺席禱告的機會,相信禱告可以成事。要保護信仰自由,為保護弱小民族權益,要謙卑自己,神就會癒合 (heal) 這片土地。
Trump 總统告訴我們很多在信仰方面的事蹟;他當場宣告“解除了不可以在公共場所禱告的限制”,“廢除墮胎合法化”。只要他當總統,美國一定是信仰自由的國家。美國會維護為全世界人類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們要有信仰來榮耀神,有信仰才能使美國自由,有禱告才能使美國強大,神才會賜恩典给我們,求神來引導我們的步調。
感謝神,我們可以住在追求神公義的國土,我們除了感恩外,也應該負起我們的責任。如耶稣三問彼得説“你餵養我的羊”。讓我們來推行小型的禱告早餐會,成為禱告早餐會的末枝,跟他們一起同心禱告,也為主內弟兄姊妹消除紛爭彼此赥免諒解禱告,為長執牧師教會合一來禱告,為社會弱勢團体伸出援手禱告,為降低黨派分歧,消渳彼此為敵禱告, 為有公義理念的政治人物當選禱告,為掌權者能够以人民的福祉和施行公平正義的決策來禱告,為世界和平,人民安居樂業,遵行神的引導禱告。
(2020,02.20 Houston, Texas USA)
這禱告早餐會的起源是由一位牧師叫 Abraham Vereide 在1930年在西雅圖為幫肋貧窮解決經濟危機,用基督徒早禱的習性加上一起用早餐交誼結合了當時的政要和商人而發起的。以約翰福音21章,主耶稣在提比哩亜海邊預備早餐,教導門徒捕魚,邀請他們一起同餐,用神的愛感化彼得悔改,使門徒們彼此相合,一起禱告,重新出發,為使命宣言( Mission Statement) 而發起。
多年來,這個組織的宗旨漸漸得到多人的共識,擴大到各大城市,舊金山、芝加哥、費城、波士頓,1942年傳到華府。1953年,Pastor Vereide邀請了艾森豪總統參加,並正名為National Prayer Breakfast (國家禱告早餐會),從此每個總統每年都來參加。在華府更形成政府官員、各州眾參議員、商界精英、宗教團體領袖的論壇。大家以學習耶穌的様式為中心,以祂的教導為原則,讓人民找到信心,彼此暸解找到友誼,從深化的友誼彼此信任共事,一起去做對生命有共同負擔的責任。
如今禱告早餐會巳遍佈50州和150個國家,讓全世界每個人民在神面前體認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大家來建立和平、公義、繁榮的社會。
第一天的節目有世界各地代表作見證,許多社會的不公受迫害的事件,無辜的冤獄,但因耶穌的愛,轉成彼此諒解,重新和好的例子。最令人感勳的是肯亜總統 Hjuru Keyyatta 和前總理Raila Ordinga。兩位分屬不同的黨派,在2017 年,兩人為了競選總統,爭權奪利,兵戎相見,互相攻擊。如今2020年,兩位同時站在台上,互相訴説兩人心境的轉變,因為耶穌的愛,建立了一座橋樑,使他們兩位誠心的握手,改變了肯亞的經濟政治的的對立,走向和平繁榮。他們的演説嬴得了大家的眼淚,只有耶穌愛的能力能够化解仇恨,美國從旁的幇忙促成真正的和平。
第二天是大會的高潮。總統Trump,副總統 Pence,國會議長Pelosi,還有很多參議員, 眾議員,內閤官員都到場,以及Keynote Speech Professor Arthur Brook,哈佛大學甘乃迺商學院教授。
Arthur Brook 從馬太福音5章44節耶穌的教訓“愛你們的仇敵”作主題。這是個很崇高的境界,很難做到。不過他提出一個方向,或許可以做到。他説”鄙視”會消滅神的愛。 若是我們能够贏過“鄙視”,神的愛就可以加添我們的力量做到“愛你們的仇敵”。
Peloci 議長帶領全體為世界貧苦民眾,為受逼害的宗教領袖伸出援手,為維護宗教自由努力禱告。
Pence副總統將正確的聖經信仰告訴我們,對禱告要有信心,用感恩的心來禱告,不要缺席禱告的機會,相信禱告可以成事。要保護信仰自由,為保護弱小民族權益,要謙卑自己,神就會癒合 (heal) 這片土地。
Trump 總统告訴我們很多在信仰方面的事蹟;他當場宣告“解除了不可以在公共場所禱告的限制”,“廢除墮胎合法化”。只要他當總統,美國一定是信仰自由的國家。美國會維護為全世界人類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們要有信仰來榮耀神,有信仰才能使美國自由,有禱告才能使美國強大,神才會賜恩典给我們,求神來引導我們的步調。
感謝神,我們可以住在追求神公義的國土,我們除了感恩外,也應該負起我們的責任。如耶稣三問彼得説“你餵養我的羊”。讓我們來推行小型的禱告早餐會,成為禱告早餐會的末枝,跟他們一起同心禱告,也為主內弟兄姊妹消除紛爭彼此赥免諒解禱告,為長執牧師教會合一來禱告,為社會弱勢團体伸出援手禱告,為降低黨派分歧,消渳彼此為敵禱告, 為有公義理念的政治人物當選禱告,為掌權者能够以人民的福祉和施行公平正義的決策來禱告,為世界和平,人民安居樂業,遵行神的引導禱告。
(2020,02.20 Houston, Texas USA)
庚子年
連淑琴
據中國曆法而言,自古以來,每60年就輪到庚子年,而在庚子年間,天下(乃以中國為主)會發生大災難,這種理論,千年來在中國都應驗不爽,故每60年,中國人對到來的庚子年,特別的不安又忌諱。再說,天理曆法的運行從未中止,該來的遲早會到。而今年又輪到庚子年,當今天下已擴展成全球,那麼世界各國不也跟隨着中國,來痛迎庚子年嗎?
打開近代中國歷史,發生在庚子年災難都有記載:18世紀前不談,話說19世紀第一個庚子年是1840年,當年滿清王朝已漸呈衰微。由英國人輸引鴉片進入中國,旋朝野國人養成吃鴉片惡習。滿清為阻擋英國輸引鴉片,引發戰爭,中國戰敗,史稱鴉片戰爭,中英簽下「南京條約」。至此一個堂堂大國不堪一戰之況,完全展現在世人眼前。接下來60年間,世界列強認清中國境內全是「東亞病夫」,不堪一擊,故先後以種種理由,引發戰爭來刮分中國領土及銀兩。南京條約是個開端,之後的數十年間,完全處於劣勢的滿清王朝,在屢戰屢敗下,連續跟多國簽下種種不平等條約。
到20世紀之始,適逢清末光緒年間,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大權在握,聽信義和團可以槍、砲無敵之身抵抗洋人。朝庭對洋人把既恨又怕,一個泱泱大國,被列強侵佔霸領,窩囊至極,果真義和團可抵禦洋人砲火,這不只會大快人心,又可振興滿清,何樂而不為?接着,獲得慈禧太后授權的義和團,到處毀教堂、殺傳教士及外國人。這種暴行,引發八國聯軍之役。聯軍攻進北京城之前,慈禧太后及光緒逃離京城,朝政無人,中國陷於崩潰狀。那年是1900年,20世紀第一個庚子年。
清朝終於公元1911年滅亡,接下來數十年間,中國歷經民國、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公元1949年毛澤東打贏國共內戰,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共產制。毛澤東掌權不到幾年,執行三反、五反、大燿進等政策,影响所及,自1960年開始,連續三年,在中國境內,發生有史以來,空前的大饑荒,餓死三千多萬人民。無巧不成書,那年剛剛是20世紀的第二個庚子年!
21世紀的世界,科技、醫學及武器方面進展,突飛猛進,已今非昔比。不過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卻有增無減!人類為研發科技、醫學及武器,不惜污染生物賴以生存的水源、空氣、土壤及海洋!多數靠自然條件生存的人類及動物,遭到空前的威脅。放眼世界,在21世紀今天,國際間災害接踵而至:水災、旱災、地震、颱風、海瀟及森林大火,甚至人為瘟疫,不斷的重演。人類對天災無可奈何,只能盡人力克制,至於人為災害,相信有良知的世人,必認為那是萬惡之首!
21世紀的中國,已今非昔比,在國際已成強國。席進平上台不到幾年,漸顯現其野心,修憲成終在制,消毀政敵,擴展軍隊、軍須及武器,獨裁掌控軍、政大權,進而稱霸國際。席進平有意跟美國分庭亢禮,倡導「中國夢」,國際上打「人纇命運共同體」口号,打算取代美國成老大。
公元2012之前,中國經濟處於高峰期,席進平上台七年多以來,中國經濟每下愈況,因不懂經濟的席進平,總認為中國有花不完的外匯存款,為達其稱霸國際野心,大展「一帶一路」政策,到處在國際上經濟困難度高的國家灑錢,其目的乃欲聯合諸國成其「命運共同體」。但受惠國人民生活未因而改善,卻把賄賂惡習加諸受惠國,只養肥獨裁者。另方面,他在中國施政上則更獨裁、更專制,以發展的新科技在全國各地,監視人民自由及人權,全中國上自大小官吏,下自平民百性,完全得聽他一人指揮。相信不少人記得,席進平曾大言不慚的揚言:台灣問題將在他這一代解決。
今天的中國欲稱霸國際,似痴人說夢!讓我們來檢驗中國能否取代美國,獨占鼇頭: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二年多以來,雖然終於在今年初簽定合約,但中國經濟已一落千丈!去年香港人民「反送中」、爭取民主及民權運動,在眾先進國家矚目下,席進平唯恐香港將失去國際金融地位,不敢下令解放軍血洗香港!只以武警施暴部份港人,及羈押數千上街支持民權運動的年青人,數百萬香港人民看清中共真面目,自恨身陷中共絕境,無法脫逃!遙望台灣能走上獨立自主的康健大道!
獨裁者從未認同其子民,他們可用毒氣射殺人民!前伊拉克總統及現任敍利亞總統,先後以毒氣射殺人民,而未被國際法庭制裁!是否席進平也學會了這一招?在他領導下,武漢在暗中研發的生化武器,本來有意將用以控制國內、外反叛人民。據消息來源得悉,席進平對香港政策,意圖留港不留人,甚至於將來解放台灣,則留島不留人!那麼席進平有可能將以生化武器,來消滅香港人民及台灣人民,達其統一大中國的野心?!
天網恢恢,害人反害己!席進平萬萬未想到,其將以滅港人及台灣人的生化武器,擦槍走火,引發一場空前大瘟疫,武漢及湖北省成了「人間地獄」!席進平隱密疫情之果,不只把瘟疫擴散到全中國,甚至於波及世界多國!這無影無蹤的瘟疫,擴散之迅速,遠超2003年的SARS瘟疫,而至今尚未找出可治之藥。
世人不得不納入席進平的「人纇命運共同體」。中國武漢瘟疫,把世人命運牽連成共同體。而今年乃21世紀第一庚子年,難道全世界人們,也將跟隨中國曆法,受災、受難於庚子年嗎?
打開近代中國歷史,發生在庚子年災難都有記載:18世紀前不談,話說19世紀第一個庚子年是1840年,當年滿清王朝已漸呈衰微。由英國人輸引鴉片進入中國,旋朝野國人養成吃鴉片惡習。滿清為阻擋英國輸引鴉片,引發戰爭,中國戰敗,史稱鴉片戰爭,中英簽下「南京條約」。至此一個堂堂大國不堪一戰之況,完全展現在世人眼前。接下來60年間,世界列強認清中國境內全是「東亞病夫」,不堪一擊,故先後以種種理由,引發戰爭來刮分中國領土及銀兩。南京條約是個開端,之後的數十年間,完全處於劣勢的滿清王朝,在屢戰屢敗下,連續跟多國簽下種種不平等條約。
到20世紀之始,適逢清末光緒年間,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大權在握,聽信義和團可以槍、砲無敵之身抵抗洋人。朝庭對洋人把既恨又怕,一個泱泱大國,被列強侵佔霸領,窩囊至極,果真義和團可抵禦洋人砲火,這不只會大快人心,又可振興滿清,何樂而不為?接着,獲得慈禧太后授權的義和團,到處毀教堂、殺傳教士及外國人。這種暴行,引發八國聯軍之役。聯軍攻進北京城之前,慈禧太后及光緒逃離京城,朝政無人,中國陷於崩潰狀。那年是1900年,20世紀第一個庚子年。
清朝終於公元1911年滅亡,接下來數十年間,中國歷經民國、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公元1949年毛澤東打贏國共內戰,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共產制。毛澤東掌權不到幾年,執行三反、五反、大燿進等政策,影响所及,自1960年開始,連續三年,在中國境內,發生有史以來,空前的大饑荒,餓死三千多萬人民。無巧不成書,那年剛剛是20世紀的第二個庚子年!
21世紀的世界,科技、醫學及武器方面進展,突飛猛進,已今非昔比。不過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卻有增無減!人類為研發科技、醫學及武器,不惜污染生物賴以生存的水源、空氣、土壤及海洋!多數靠自然條件生存的人類及動物,遭到空前的威脅。放眼世界,在21世紀今天,國際間災害接踵而至:水災、旱災、地震、颱風、海瀟及森林大火,甚至人為瘟疫,不斷的重演。人類對天災無可奈何,只能盡人力克制,至於人為災害,相信有良知的世人,必認為那是萬惡之首!
21世紀的中國,已今非昔比,在國際已成強國。席進平上台不到幾年,漸顯現其野心,修憲成終在制,消毀政敵,擴展軍隊、軍須及武器,獨裁掌控軍、政大權,進而稱霸國際。席進平有意跟美國分庭亢禮,倡導「中國夢」,國際上打「人纇命運共同體」口号,打算取代美國成老大。
公元2012之前,中國經濟處於高峰期,席進平上台七年多以來,中國經濟每下愈況,因不懂經濟的席進平,總認為中國有花不完的外匯存款,為達其稱霸國際野心,大展「一帶一路」政策,到處在國際上經濟困難度高的國家灑錢,其目的乃欲聯合諸國成其「命運共同體」。但受惠國人民生活未因而改善,卻把賄賂惡習加諸受惠國,只養肥獨裁者。另方面,他在中國施政上則更獨裁、更專制,以發展的新科技在全國各地,監視人民自由及人權,全中國上自大小官吏,下自平民百性,完全得聽他一人指揮。相信不少人記得,席進平曾大言不慚的揚言:台灣問題將在他這一代解決。
今天的中國欲稱霸國際,似痴人說夢!讓我們來檢驗中國能否取代美國,獨占鼇頭: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二年多以來,雖然終於在今年初簽定合約,但中國經濟已一落千丈!去年香港人民「反送中」、爭取民主及民權運動,在眾先進國家矚目下,席進平唯恐香港將失去國際金融地位,不敢下令解放軍血洗香港!只以武警施暴部份港人,及羈押數千上街支持民權運動的年青人,數百萬香港人民看清中共真面目,自恨身陷中共絕境,無法脫逃!遙望台灣能走上獨立自主的康健大道!
獨裁者從未認同其子民,他們可用毒氣射殺人民!前伊拉克總統及現任敍利亞總統,先後以毒氣射殺人民,而未被國際法庭制裁!是否席進平也學會了這一招?在他領導下,武漢在暗中研發的生化武器,本來有意將用以控制國內、外反叛人民。據消息來源得悉,席進平對香港政策,意圖留港不留人,甚至於將來解放台灣,則留島不留人!那麼席進平有可能將以生化武器,來消滅香港人民及台灣人民,達其統一大中國的野心?!
天網恢恢,害人反害己!席進平萬萬未想到,其將以滅港人及台灣人的生化武器,擦槍走火,引發一場空前大瘟疫,武漢及湖北省成了「人間地獄」!席進平隱密疫情之果,不只把瘟疫擴散到全中國,甚至於波及世界多國!這無影無蹤的瘟疫,擴散之迅速,遠超2003年的SARS瘟疫,而至今尚未找出可治之藥。
世人不得不納入席進平的「人纇命運共同體」。中國武漢瘟疫,把世人命運牽連成共同體。而今年乃21世紀第一庚子年,難道全世界人們,也將跟隨中國曆法,受災、受難於庚子年嗎?
二二八 73 周年的感想
江朝雄
1992年4月底,內人回台申請父母親的戶籍滕本時,才赫然發現她父親離世的景況是「1947年5月x日,在台中屠宰場邊草埔仔槍殺」。(台灣自中二次大戰終戰後,有幾次行政重劃變更,戶籍更改,舊檔案雖存,但在新戶籍謄本並未全列入,或許是228相關敏感事不列入)。因那年已是解嚴後好幾年,一些過去的忌諱漸放鬆,讓一位在4歲時失去雙親的孤女,到近50歲時,才能得知她父親死亡時的地點及慘狀。
有關228 事件的悲慘歷史,坊間已出版很多相關書籍。如李筱峰、張炎憲二位教授就出版了《二二八消失的菁英》,《諸羅山城二二八》,及鍾逸人出版的《辛酸六十年》,甚至1946年戰後曾在台灣工作過的一位美國副領事George Kerr 出版的那本《Formosa Betrayed》(中文版~被出賣的台灣)也對228前後的台灣情況敘述甚詳,可供參考。
如上述有關228之書籍與史料的問世,提供給後人的資訊,對有興趣了解台灣史的人,有很大的幫助。記得我那時剛剛讀國小一年級下學期,印象至今依然非常深刻。有一天放學回家後,到嘉義車站前看到有人被槍殺後,不准家人收屍,藉以警告市民百姓的做法,真的是讓我永生難忘 !
時間飛逝,轉眼73年過去,身為228受難者的半子,對英年早逝(26/25歲),無緣見面的岳父岳母,內心的確百感交集。在動亂的時代,許多冤魂就無緣無故的消失。
然而,73年前台灣的慘狀,全台灣各地有眾多的人「被消失」是事實,單單在我身邊的就有幾位 :
1) 國小六年級導師蔡啟宗老師的二弟蔡啟聰,他也是二二八的罹難者。
2) 初二的一位陳重光老師,他的父親陳澄波名畫家,也是嘉義228被消失的菁英分子。
3) 第三例是我的親戚,我幾年前曾提過一次,即大嫂的哥哥周XX,也是歷史學者張炎憲教授的姐夫。以上身邊的三例,都是我從228書籍讀到才曉得的,根本沒人敢告訴我。足見228的陰影,對受害者家屬的心靈傷害有多大多深。
據筆者這些年來的觀察,大部份受難家屬還能在失去家人的哀痛中往前走,不自暴自棄,真是要感謝上天賜給他(她)們有智慧的決擇。因從人性層面及史實的証明,專制統治者的統治方式,就是先將菁英及異議者除掉,社會就好治理了,過去哪個朝代不是這樣 ? ! 爭權位,殺異己,就是帝王政治的基本模式,也是人類歷史演進的罪惡過程,東西方皆然。
在文明的國家,對眾多受到難者的家屬、遺孤,多少有社工人員如心理師,精神醫師等的心理輔導。但在專制獨裁的年代,缺乏同理心的政府只能靠受害者個人的造化。那些受難家屬能忍受孤苦無靠的生活,面對殘酷顛簸的人生,走出228的陰霾,那是不幸中的大幸。
再者,至今仍有人認為228事件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確他們講到政府處理事件的要點了。雖然當年行政長官陳儀,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等等下軍令者責無旁貸,是加害者毫疑問,至於最高全力決策者是蔣介石,大家也清楚,法案件司法解決,228屬政治迫害事件,就政治解決。陳前總統執政時因朝小野大,政令難推行。2016蔡英文全面執政,由於她被連任的壓力及出身背景的包袱所糾纏,而不敢做出「政治裁決」宣佈,讓228事件至今逾70年,仍不能畫上句點。
有關228 事件的悲慘歷史,坊間已出版很多相關書籍。如李筱峰、張炎憲二位教授就出版了《二二八消失的菁英》,《諸羅山城二二八》,及鍾逸人出版的《辛酸六十年》,甚至1946年戰後曾在台灣工作過的一位美國副領事George Kerr 出版的那本《Formosa Betrayed》(中文版~被出賣的台灣)也對228前後的台灣情況敘述甚詳,可供參考。
如上述有關228之書籍與史料的問世,提供給後人的資訊,對有興趣了解台灣史的人,有很大的幫助。記得我那時剛剛讀國小一年級下學期,印象至今依然非常深刻。有一天放學回家後,到嘉義車站前看到有人被槍殺後,不准家人收屍,藉以警告市民百姓的做法,真的是讓我永生難忘 !
時間飛逝,轉眼73年過去,身為228受難者的半子,對英年早逝(26/25歲),無緣見面的岳父岳母,內心的確百感交集。在動亂的時代,許多冤魂就無緣無故的消失。
然而,73年前台灣的慘狀,全台灣各地有眾多的人「被消失」是事實,單單在我身邊的就有幾位 :
1) 國小六年級導師蔡啟宗老師的二弟蔡啟聰,他也是二二八的罹難者。
2) 初二的一位陳重光老師,他的父親陳澄波名畫家,也是嘉義228被消失的菁英分子。
3) 第三例是我的親戚,我幾年前曾提過一次,即大嫂的哥哥周XX,也是歷史學者張炎憲教授的姐夫。以上身邊的三例,都是我從228書籍讀到才曉得的,根本沒人敢告訴我。足見228的陰影,對受害者家屬的心靈傷害有多大多深。
據筆者這些年來的觀察,大部份受難家屬還能在失去家人的哀痛中往前走,不自暴自棄,真是要感謝上天賜給他(她)們有智慧的決擇。因從人性層面及史實的証明,專制統治者的統治方式,就是先將菁英及異議者除掉,社會就好治理了,過去哪個朝代不是這樣 ? ! 爭權位,殺異己,就是帝王政治的基本模式,也是人類歷史演進的罪惡過程,東西方皆然。
在文明的國家,對眾多受到難者的家屬、遺孤,多少有社工人員如心理師,精神醫師等的心理輔導。但在專制獨裁的年代,缺乏同理心的政府只能靠受害者個人的造化。那些受難家屬能忍受孤苦無靠的生活,面對殘酷顛簸的人生,走出228的陰霾,那是不幸中的大幸。
再者,至今仍有人認為228事件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確他們講到政府處理事件的要點了。雖然當年行政長官陳儀,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等等下軍令者責無旁貸,是加害者毫疑問,至於最高全力決策者是蔣介石,大家也清楚,法案件司法解決,228屬政治迫害事件,就政治解決。陳前總統執政時因朝小野大,政令難推行。2016蔡英文全面執政,由於她被連任的壓力及出身背景的包袱所糾纏,而不敢做出「政治裁決」宣佈,讓228事件至今逾70年,仍不能畫上句點。
死節
林錦燦
如果你以為我寫錯別字,死結不是死節,那就誤會大了。死節”Day of the Dead”,11月1日與2日兩天,在墨西哥是個類似萬聖節Halloween 的節日,我覺得死節或鬼節比萬聖節傳神有趣,通俗可喜,你大可嗤之以鼻。
死節又兼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義節操,用大帽子壓著!誰好大狗膽敢曰不宜?
在這兩天老墨會裝扮像鬼一樣,死人不一定會變成鬼,但鬼一定是死人?這只是一個名稱,用來形容對「奈何橋」另一邊無可奈何的狀態?大部分人怕鬼,這又是對無知的畏懼,如果鬼不存在,有啥好怕?縦使存在,如果他是你的親人,愛都來不及,更沒有怕的理由。
裝扮成鬼,並且將親人的墳墓打扮的五花八門,或漂漂美美,或陰森恐怖,主要理由就是慶祝,更正確的説法應該是紀念,歷史上發生,值得後人重視的大事。
五百年前,1519,十月十八日,在現今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Mexico City ,建立於1521,當時尚未存在,東邊不遠的大城Cholula,西班牙的遠征者寇得死The Spanish conquistador Hernan Cortes帶領四百個從屬,聯合墨西哥另一個土著Tlaxcala 的戰士,幾個小時內屠殺了三千個墨西哥原住民阿紫汰客王朝indigenous people Aztec empire 統治者。
這個大屠殺只是一個開端,在往後的400年,直到1900年早期這種屠殺原住民的事件仍陸陸續續發生,幾乎把墨西哥原住民推入瀕臨滅種之境near-extermination。
今年是五百年的大慶典,慶典這個用詞值得商榷?紀念日應用於哀悼,而不是慶祝種族屠殺。時間治癒了傷痕,洗清了仇恨?
墨西哥總統依照慣例要求西班牙政府為此道歉,但你也知道這些都是表面功夫,我不知道西班牙政府是否道歉,但相信縱使道歉也是言不由衷,如果歷史重演,絕對照幹不誤。
但是對大多數的老墨而言,仇視西班牙的情結似乎不存在,五百年的通婚,有多少正式婚禮不清楚,但後代子孫的血液一定是兩個種族共有的,文化交融,連語言都完全一邊倒,墨西哥官方語言就是西班牙文Spanish,思考形態,價值觀,人生哲學,沒有天翻地覆的同化絕不可能。
歷史是人寫的,作者的角度決定一切。
西班牙征服者Hernan Cortes只帶著四百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擊敗Aztec 王朝,以前歷史學家把它歸咎於一個女人,馬憐妾La Malinche 。王朝滅亡又是女人的錯?
馬憐妾Malinche是墨西哥人,白天擔任Cortes的翻譯,到了晚上又變成Cortes的情人,她可能在床上翻雲覆雨時透露了Aztec打算埋伏暗殺西班牙人的計劃,結果就是三千個墨西哥人一夜間反被屠殺殆盡。
五百年來這個女人一直被各種墨西哥文宣媒體描述為出賣種族的叛國賊traitor。
歷史學家不譴責這個叛徒就是不負責任?
嘿嘿,偏偏今天的評價卻從以前的人人唾棄,變成聖人表徵icon!
現今的歷史學家乾脆來個千古寃情大翻案,翻撿史實告訴我們,Aztec王朝統治者橫徵暴斂,境內其他弱小的家族受盡欺凌屈辱,所以外來的西班牙人入侵,被視為天賜的助力,一致聯合,揭竿而起,推翻暴政,順理成章。
馬憐妾適逢其會,盡施所長,幫助敵人的敵人,為國「捐軀」,跟他上床算的啥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另類歷史寫照?
死節又兼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義節操,用大帽子壓著!誰好大狗膽敢曰不宜?
在這兩天老墨會裝扮像鬼一樣,死人不一定會變成鬼,但鬼一定是死人?這只是一個名稱,用來形容對「奈何橋」另一邊無可奈何的狀態?大部分人怕鬼,這又是對無知的畏懼,如果鬼不存在,有啥好怕?縦使存在,如果他是你的親人,愛都來不及,更沒有怕的理由。
裝扮成鬼,並且將親人的墳墓打扮的五花八門,或漂漂美美,或陰森恐怖,主要理由就是慶祝,更正確的説法應該是紀念,歷史上發生,值得後人重視的大事。
五百年前,1519,十月十八日,在現今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Mexico City ,建立於1521,當時尚未存在,東邊不遠的大城Cholula,西班牙的遠征者寇得死The Spanish conquistador Hernan Cortes帶領四百個從屬,聯合墨西哥另一個土著Tlaxcala 的戰士,幾個小時內屠殺了三千個墨西哥原住民阿紫汰客王朝indigenous people Aztec empire 統治者。
這個大屠殺只是一個開端,在往後的400年,直到1900年早期這種屠殺原住民的事件仍陸陸續續發生,幾乎把墨西哥原住民推入瀕臨滅種之境near-extermination。
今年是五百年的大慶典,慶典這個用詞值得商榷?紀念日應用於哀悼,而不是慶祝種族屠殺。時間治癒了傷痕,洗清了仇恨?
墨西哥總統依照慣例要求西班牙政府為此道歉,但你也知道這些都是表面功夫,我不知道西班牙政府是否道歉,但相信縱使道歉也是言不由衷,如果歷史重演,絕對照幹不誤。
但是對大多數的老墨而言,仇視西班牙的情結似乎不存在,五百年的通婚,有多少正式婚禮不清楚,但後代子孫的血液一定是兩個種族共有的,文化交融,連語言都完全一邊倒,墨西哥官方語言就是西班牙文Spanish,思考形態,價值觀,人生哲學,沒有天翻地覆的同化絕不可能。
歷史是人寫的,作者的角度決定一切。
西班牙征服者Hernan Cortes只帶著四百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擊敗Aztec 王朝,以前歷史學家把它歸咎於一個女人,馬憐妾La Malinche 。王朝滅亡又是女人的錯?
馬憐妾Malinche是墨西哥人,白天擔任Cortes的翻譯,到了晚上又變成Cortes的情人,她可能在床上翻雲覆雨時透露了Aztec打算埋伏暗殺西班牙人的計劃,結果就是三千個墨西哥人一夜間反被屠殺殆盡。
五百年來這個女人一直被各種墨西哥文宣媒體描述為出賣種族的叛國賊traitor。
歷史學家不譴責這個叛徒就是不負責任?
嘿嘿,偏偏今天的評價卻從以前的人人唾棄,變成聖人表徵icon!
現今的歷史學家乾脆來個千古寃情大翻案,翻撿史實告訴我們,Aztec王朝統治者橫徵暴斂,境內其他弱小的家族受盡欺凌屈辱,所以外來的西班牙人入侵,被視為天賜的助力,一致聯合,揭竿而起,推翻暴政,順理成章。
馬憐妾適逢其會,盡施所長,幫助敵人的敵人,為國「捐軀」,跟他上床算的啥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另類歷史寫照?
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
雅夫子
這兩個國家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上,歷史上此半島是個多災多難的地方,被稱為「歐洲的火藥庫」。此地因為種族複雜、宗教信仰不同以及列強爭權奪利,搞得烏煙瘴氣戰火連連,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在此引發。半島西邊為亞得里亞海,東邊為黑海,地理位置為兵家必爭之地。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斯洛維尼亞是個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人口約二百多萬,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為首都也是第一大都市。1991年之前為南斯拉夫聯邦之一,1991年6月25日宣布獨立。
地理上它位於四大地區的交界處:阿爾卑斯山脈、迪納拉山脈、多瑙河中游平原與地中海沿岸,約有一半面積為森林所覆蓋。它是個風景美麗的國度,在此特別介紹著名的布萊德湖(Lake Bled)與歐洲第二大鐘乳石洞(Postojnska Jama)。
巴爾幹半島的綠寶石"布萊德湖"
布萊德湖(Lake Bled)是斯洛維尼亞最著名的景點,一個像童話般的教堂小島座落在羣山環繞的美麗湖泊中,形成完美的畫面。訪客常安排三個活動:1.造訪位於陡峭山壁上的千年古堡;2.搭船去湖中小島上敲鐘祈求幸運;3.品嚐可口的奶油蛋糕(當地叫Kremna rezina),軟甜蛋糕配上一杯咖啡口感特佳。
此湖是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的"冰湖",長2100米,寛約1000米。湖畔密林濃翠,湖中雪山倒影,湖光山色令人難忘。傳說原先愛神住在湖中小島上,後來天主教傳入,島上蓋了聖母升天教堂。訪客大都搭平底船(pletna boat)來此小島,許多愛侶特別在此舉行婚禮。為祈求長長久久的終身幸福,新郎得抱著新娘爬上99級台階後,先到教堂中央拉繩子敲了三個響鐘,然後再舉行婚禮。小島上有繞湖步道,由步道觀賞周遭美景是人生一大享受。
歐洲聞名的"波斯多茵娜山洞"
此鐘乳石洞(名叫Postojnska Jama)由Pivka River 經過約二百萬年的冰刷溶蝕而形成,有石柱、石筍與石鐘乳等。13世紀即已發現此洞,但到1818年探險家才發現最大的洞穴。訪客搭小火車進洞參觀,車速每時可達30公里,洞內風有點大宜加外套保暖。洞穴在200米地下,平均溫度約攝氏8~10度。
說明書上說此石洞是歐洲最有名、觀光客最多的喀斯特古蹟。但因為洞內有火車、商店並允許舉辦音樂會,破壞自然景觀,因此沒有被列入联合國UNESCO 世界自然遺產。
*克羅埃西亞(Croatia)*
克羅埃西亞是巴爾幹半島的一個重要國家,西靠亞得里亞海,並擁有沿岸衆多島嶼。首都札格雷布(Zagreb)也是第一大城,全國人口超過四百萬,大多數信仰天主教。
歴史上它曾被鄂圖曼帝國、匈牙利與奧地利統治過,後來又被南斯拉夫王國入侵併吞。1991年宣布獨立,隨後爆發與聯邦軍之間的戰爭,戰事長達四年之久,最後終於取得勝利,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克羅埃西亞最著名的自然景點是普利特維策國家公園,暱稱"十六湖國家公園"。此公園湖光山色非常美麗,遊客常拿它與中國四川九寨溝相提並論。杜布羅尼克歴史上是亞得里亞海中僅次於威尼斯的古城;斯普利特是第二大港口都市,舊日羅馬皇帝曽經在此度其晚年,留下許多古蹟。除外史東與札達爾各有特色,也值得帶上一筆。
普利特維策國家公園(十六湖區)
英文叫Plitvice National Park,此公園分上湖區與下湖區,主要為喀斯特地形,有許多石炭岩形成高低不同的湖泊、瀑布等。境內有十六個主要湖泊,故又叫十六湖國家公園。遊湖交通工具包括輪船、接駁車與閣下雙脚。首先坐船到上湖區,湖畔的樹林顏色隨著季節而變,我們造訪時是晚秋,楓樹及山毛櫸帶來繽紛色彩。十六湖區的瀑布不像大型瀑布的湍急與宏觀,而是那絲絲縷縷所形成的靜謐。 湖水清澈能夠看到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悠然自在。海拔最高的湖泊637米,此處一片寧靜,看了感到非常舒服。
看完上湖區就乘shuttle bus下山,離下車不遠處可以拍到像「明信片」般的景色。下湖區第一景點是大瀑布(當地叫Valiki Slap),所謂"大"其落差祗有78米而已。下湖區最吸睛的景緻是山景/樹景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在十六湖區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加上沒有汚染,使得湖水緑得像翠玉一般。倒入水中的枯木則日久鈣化,形成特別的水下風貎,這些現象與九寨溝相同。
提醒讀者一下,公園內的洗手間不多見,得去時不要猶豫不決。有時走久了需要recharge一下,記得帶些乾糧與飲水在身上。
杜布羅尼克城堡
這個古城名叫Dubrovnik,䔥伯納曾如此讚美它:"如果想要看到天堂的美景,那就去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尼克吧!",它擁有「亞得里亞海明珠」的美譽。城堡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1667年受地震破壞,1991/1992受砲火洗禮幾成廢墟,1995年在原地重建至今。舊城區由派爾城門(Pile Gate)進入,門上有守護神的雕像,城內有300米長的大道(Placa-Strudun)、噴水池、鐘樓、堡壘、修道院等等古蹟,故又被稱為「城市博物館」。小巷內有許多風味小吃店、咖啡館與禮品店。如果你有足夠脚力,可以登上有1940米長的城牆步道,眺望四周美景:紅色的屋瓦、湛藍的海水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築。
斯普利特(Split)
它是克羅埃西亞歷史名城,也是第二大都市,由一個中央半島及周圍海岸組成。這座古城歷史超過一千七百年,因此留下許多古蹟。此城建築以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夏宮為中心發展起來,此宮建於西元305年,宮殿正門的大理石巨柱是遠從中東運來的,其工程浩大相當宏偉。戴克里先皇帝退位後,即在此地過著退休的日子。
史東(Ston)
史東以擁有「歐洲之萬里長城」(European Wall of China)出名。此防禦城牆建於西元1358年,原長7公里,後來部分拆掉,現在僅存5.5公里。此地又盛產藍寶石牡蠣,為地方風味料理。
札達爾(Zadar)
札達爾是古希臘海港都市,是座遊輪靠岸的旅遊勝地,以「海管風琴」與「向太陽打招呼」出名,這兩項都是當地建築師Nikola Basic的傑作。海管風琴(Sea Organ)是由超過70米的石階下暗藏35個大型風琴管所組成的。每當海風或潮汐灌入石階的孔道時,美妙多變的大自然樂章就隨之產生。
「向太陽打招呼」(Greeting to the Sun)是由300個太陽能板與無數個LED組成的玻璃大圓圈,它靠著白天的太陽能,到了夜幕低垂時就會大放光彩,並且配合「海管風琴」的節奏演出一場七彩燈光秀。每當夕陽西下時,港邊會湧進一羣訪客等待這個special moment,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曾經如此讚美:全世界最美的夕陽。我們就讓「夕陽無限好」長留心中吧.........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斯洛維尼亞是個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人口約二百多萬,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為首都也是第一大都市。1991年之前為南斯拉夫聯邦之一,1991年6月25日宣布獨立。
地理上它位於四大地區的交界處:阿爾卑斯山脈、迪納拉山脈、多瑙河中游平原與地中海沿岸,約有一半面積為森林所覆蓋。它是個風景美麗的國度,在此特別介紹著名的布萊德湖(Lake Bled)與歐洲第二大鐘乳石洞(Postojnska Jama)。
巴爾幹半島的綠寶石"布萊德湖"
布萊德湖(Lake Bled)是斯洛維尼亞最著名的景點,一個像童話般的教堂小島座落在羣山環繞的美麗湖泊中,形成完美的畫面。訪客常安排三個活動:1.造訪位於陡峭山壁上的千年古堡;2.搭船去湖中小島上敲鐘祈求幸運;3.品嚐可口的奶油蛋糕(當地叫Kremna rezina),軟甜蛋糕配上一杯咖啡口感特佳。
此湖是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的"冰湖",長2100米,寛約1000米。湖畔密林濃翠,湖中雪山倒影,湖光山色令人難忘。傳說原先愛神住在湖中小島上,後來天主教傳入,島上蓋了聖母升天教堂。訪客大都搭平底船(pletna boat)來此小島,許多愛侶特別在此舉行婚禮。為祈求長長久久的終身幸福,新郎得抱著新娘爬上99級台階後,先到教堂中央拉繩子敲了三個響鐘,然後再舉行婚禮。小島上有繞湖步道,由步道觀賞周遭美景是人生一大享受。
歐洲聞名的"波斯多茵娜山洞"
此鐘乳石洞(名叫Postojnska Jama)由Pivka River 經過約二百萬年的冰刷溶蝕而形成,有石柱、石筍與石鐘乳等。13世紀即已發現此洞,但到1818年探險家才發現最大的洞穴。訪客搭小火車進洞參觀,車速每時可達30公里,洞內風有點大宜加外套保暖。洞穴在200米地下,平均溫度約攝氏8~10度。
說明書上說此石洞是歐洲最有名、觀光客最多的喀斯特古蹟。但因為洞內有火車、商店並允許舉辦音樂會,破壞自然景觀,因此沒有被列入联合國UNESCO 世界自然遺產。
*克羅埃西亞(Croatia)*
克羅埃西亞是巴爾幹半島的一個重要國家,西靠亞得里亞海,並擁有沿岸衆多島嶼。首都札格雷布(Zagreb)也是第一大城,全國人口超過四百萬,大多數信仰天主教。
歴史上它曾被鄂圖曼帝國、匈牙利與奧地利統治過,後來又被南斯拉夫王國入侵併吞。1991年宣布獨立,隨後爆發與聯邦軍之間的戰爭,戰事長達四年之久,最後終於取得勝利,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克羅埃西亞最著名的自然景點是普利特維策國家公園,暱稱"十六湖國家公園"。此公園湖光山色非常美麗,遊客常拿它與中國四川九寨溝相提並論。杜布羅尼克歴史上是亞得里亞海中僅次於威尼斯的古城;斯普利特是第二大港口都市,舊日羅馬皇帝曽經在此度其晚年,留下許多古蹟。除外史東與札達爾各有特色,也值得帶上一筆。
普利特維策國家公園(十六湖區)
英文叫Plitvice National Park,此公園分上湖區與下湖區,主要為喀斯特地形,有許多石炭岩形成高低不同的湖泊、瀑布等。境內有十六個主要湖泊,故又叫十六湖國家公園。遊湖交通工具包括輪船、接駁車與閣下雙脚。首先坐船到上湖區,湖畔的樹林顏色隨著季節而變,我們造訪時是晚秋,楓樹及山毛櫸帶來繽紛色彩。十六湖區的瀑布不像大型瀑布的湍急與宏觀,而是那絲絲縷縷所形成的靜謐。 湖水清澈能夠看到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悠然自在。海拔最高的湖泊637米,此處一片寧靜,看了感到非常舒服。
看完上湖區就乘shuttle bus下山,離下車不遠處可以拍到像「明信片」般的景色。下湖區第一景點是大瀑布(當地叫Valiki Slap),所謂"大"其落差祗有78米而已。下湖區最吸睛的景緻是山景/樹景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在十六湖區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加上沒有汚染,使得湖水緑得像翠玉一般。倒入水中的枯木則日久鈣化,形成特別的水下風貎,這些現象與九寨溝相同。
提醒讀者一下,公園內的洗手間不多見,得去時不要猶豫不決。有時走久了需要recharge一下,記得帶些乾糧與飲水在身上。
杜布羅尼克城堡
這個古城名叫Dubrovnik,䔥伯納曾如此讚美它:"如果想要看到天堂的美景,那就去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尼克吧!",它擁有「亞得里亞海明珠」的美譽。城堡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1667年受地震破壞,1991/1992受砲火洗禮幾成廢墟,1995年在原地重建至今。舊城區由派爾城門(Pile Gate)進入,門上有守護神的雕像,城內有300米長的大道(Placa-Strudun)、噴水池、鐘樓、堡壘、修道院等等古蹟,故又被稱為「城市博物館」。小巷內有許多風味小吃店、咖啡館與禮品店。如果你有足夠脚力,可以登上有1940米長的城牆步道,眺望四周美景:紅色的屋瓦、湛藍的海水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築。
斯普利特(Split)
它是克羅埃西亞歷史名城,也是第二大都市,由一個中央半島及周圍海岸組成。這座古城歷史超過一千七百年,因此留下許多古蹟。此城建築以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夏宮為中心發展起來,此宮建於西元305年,宮殿正門的大理石巨柱是遠從中東運來的,其工程浩大相當宏偉。戴克里先皇帝退位後,即在此地過著退休的日子。
史東(Ston)
史東以擁有「歐洲之萬里長城」(European Wall of China)出名。此防禦城牆建於西元1358年,原長7公里,後來部分拆掉,現在僅存5.5公里。此地又盛產藍寶石牡蠣,為地方風味料理。
札達爾(Zadar)
札達爾是古希臘海港都市,是座遊輪靠岸的旅遊勝地,以「海管風琴」與「向太陽打招呼」出名,這兩項都是當地建築師Nikola Basic的傑作。海管風琴(Sea Organ)是由超過70米的石階下暗藏35個大型風琴管所組成的。每當海風或潮汐灌入石階的孔道時,美妙多變的大自然樂章就隨之產生。
「向太陽打招呼」(Greeting to the Sun)是由300個太陽能板與無數個LED組成的玻璃大圓圈,它靠著白天的太陽能,到了夜幕低垂時就會大放光彩,並且配合「海管風琴」的節奏演出一場七彩燈光秀。每當夕陽西下時,港邊會湧進一羣訪客等待這個special moment,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曾經如此讚美:全世界最美的夕陽。我們就讓「夕陽無限好」長留心中吧.........
母語的故事
蔡淑媛
之一
1990年代當我還在休士頓市的Bellaire High School 教授漢語課程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漢語初級班】的課堂裏來了一位英國的交換學生(exchange student)。他的膚色清白,頂著一頭陽光色彩的頭髮,身材大約有180公分的高度,是一個相當俊秀體面的大男孩。開門見山,我記得與他有如下一段冗長的對話:
「你是從英國(England)來的吧,你住在英國什麽地方?」我打開話題。
「我不是從英國來,我是從威爾斯(Wales)來的。」 他的回答令我感到相當意外。
「什麽?威爾斯不是英國的一部份嗎?」
「我們威爾斯人不承認自己是英國人。我們尋求主權獨立。」他的語氣强壯有力。
「你這麽年輕,怎麽知道這些政治方面的問題?」我緊接著問他。
「我們威爾斯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認清這個事實。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威爾斯不是英國的一部份。在家,我們不説英語,爸爸媽媽只跟我們說威爾斯語。」
「可是你英語説得非常好啊!跟英國人完全一樣。」
「是的。學校裏只教英語。我父親説,英語已經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語言,也應該要學到最好。」
「你父親從事什麽職業呢?。」我轉移話題。
「我父親是律師。他是威爾斯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又把話題拉回到獨立運動。
「我未曾看過在英國境内有威爾斯獨立運動的武力抗爭的新聞報導啊!」
「我們以非武力手段進行。我們向英國國會提出獨立的訴求,在街頭請願抗議。在威爾斯境内,我們努力保存母語和傳統文化。對外,我們尋求國際的認同與支持。」
「你們在學校裏,若是與同學用威爾斯語交談,會受到學校的禁止或處罰嗎?」有此一問是我忽然想到少年時代的台灣故鄉,學校裏若是用台語與同學交談,就會受到處罰與羞辱的往事。
「那倒不會,英國籍的老師還不至於這麽惡劣。」 他如此回答。
我聽完他的陳述,内心深受感動。十五﹑六歳的青少年,單身寄讀於異鄉的校園,面對完全陌生的師長與同學,但一談起有關家鄉話,尋求獨立的國家大事,卻侃侃而談,態度鎮靜得猶如身經百戰的勇士。這個學生只在我的漢語班上了一學期,就回到他的威爾斯祖國去了。
十幾年前我與幾位朋友遊歷英倫三島,路過威爾斯。想起了那個口齒清晰,容貌俊美的男孩。可惜自從他離開了我執教的學校以後,就失去了聯絡。我不禁對著佈滿斑駁歲月的古老城堡上,那面隨風飄揚的威爾斯紅龍旗(The Red Dragon),默默地呈上最深沉的祝福。
之二~
1974年春天,我到職業補習班學了三個月的電腦打卡(key punch)的技能之後,很快就在休士頓downtown一個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
在那裏我認識了一個來自台灣南部小鎮的女同事。她約莫30嵗左右,脂粉不施,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眉眼之間深鎖著一抹淡淡的陰影。同事初期,她對我客氣而疏遠,經過了一段時日,兩人的友誼才慢慢升溫。我曾問她,怎麽沒參加此地的台灣同鄉會?在這麽遙遠的海外異域,我們同鄉定期聚會,吃台灣菜,說台灣話,歡樂滿堂。若有必要,更能互相扶持幫助。
我這麽一提,竟然引出了她的滿腔心事。原來,她的先生嚴禁她與台灣同鄉交誼來往,在家更不准她教導七歲的兒子台灣話。
「你先生是美國人嗎?」沒經過大腦思考,我很快問她。她搖搖頭。
「是台灣來的外省人?」我接著又問。她依然搖頭。我找不到問題接問下去。兩個人頓時沉默下來。
過了幾分鐘,她才開口告訴我:「我先生是工程師,台灣人,家住臺北。他先到美國留學,拿到了學位並找到工作後,經人介紹,囘台灣跟我結婚,把我帶出來。」
「既然是台灣藩薯仔子,他爲什麽不准講台灣話?」
「他説既然來到美國,並拿了美國籍,就要完全融入美國的社會,做一個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就要跟過去的一切(包括語言),一刀兩斷。有一次,我偷偷教我七歲的兒子“洗身軀”﹑“趕緊去睏”等臺語,被他聽到,發了一頓大脾氣,氣得三天不理我。」停頓了片刻,她又接下去說:「台灣話都不能説了,哪裏還能去參加台灣同鄉會呢?」我聼得出她内心百般的無奈。
下了這麽大決心與原鄉斷情絕義的台灣郎(至今依然不明白,到底台灣虧欠了他什麽?)這樣柔順善良的台灣女子,構成了我四十多年前打工歲月一段難忘的回憶。一年多後,我接受Bellaire High School 的聘約創設漢語的課程。離開了那家石油公司就與她失去了聯絡。現在即使遇見,恐怕也已相逢不識。現在每當想起,只能默默地祝福她與她的家人,“美化”成功,家庭圓滿。
之三~
當我在休士頓Bellaire High School 執教Mandarin Chinese 課程的時候,偶爾會接到移民過來的台灣家庭的子女,我們一般通稱"小留學生"。這些孩子在台灣都已完成初中教育的課程。爲了因材施教,即使在班上只出現了這樣一個學生,我還得為他/她準備另外一份完整的作業與教材。
開學第一天,那個女孩來到我的教室以後,我交給她的第一份課堂作業是寫一篇自我介紹的短文~<我與我的家庭>。下課鈴響過後正好是午休時段。我在教室裏一面用餐一面把那篇作文看了一遍。至今大約還記得其内容概要如下~她名喚戴懿霞(我當時的感覺是,天啊!這麽多筆劃的名字,誰幫她取的啊?跟她有仇嗎?考試的時候,等到她把名字寫好寫滿,下課鈴聲都要響了啊!)。她家住臺北,父親經商,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母親則是小學教師。她有一個弟弟,小她三歲,也剛在在休士頓學區他們住家附近的Middle school(初中)註冊入學。
我爲戴懿霞設計的作業~作文﹑閲讀心得﹑英文article翻譯成中文等功課,她都能定時完成,我也給了她應得的高分的成績。她在我班上的學習進行得相當順利。唯一讓我深感不忍的是她形單影隻,進出教室總是獨來獨往。有一天正好有兩個還在學校就讀,但已經修滿兩年最高級漢語,所以已經不在我班上的女學生,Julie 跟Mary囘到教室來看我。這兩個女孩也是來自台灣的小留學生。我把戴懿霞介紹給她倆認識。我希望午休的時段,她倆能陪她吃午餐也説説話。她倆很快就答應了。
日子如飛一般過去,一個月後的某個中午,戴懿霞脚步匆促走進了教室,我還來不及開口,她已出聲發問~
「老師,jia sai是什麽意思?」
「妳在説什麽?」我一時沒會意過來。
「Jia Sai啦!」她加强語氣。
「誰講的?」
「Julie 啦!」她接著繼續下去:「剛剛在餐廳吃午飯的時候,我們邊吃邊聊天,我跟Julie因爲意見不合發生爭執,Julie就嗆我~妳去jia sai好啦。Mary聽到後大聲笑起來。我問Julie那是什麽意思,爲什麽Mary聽到就笑得好像要斷氣?Julie也開始笑,然後説~去問蔡老師好啦! 她會解釋給妳聼。」
我告訴她臺語jia sai (吃屎)的意思,她沉默了片刻,眼淚開始滴落下來。等到她的情緒稍微平靜,我問她,既然來自台灣,怎麽聽不懂台灣話?她告訴我,在家裏,父母從不説臺語。家裏交談唯一的工具就是“國語”。
「妳爸爸﹑媽媽是外省人,所以不會説臺語?」
「不,我爸是臺北,我媽是彰化,都是道地的台灣人。」
「那他倆爲什麽在家只說國語?」我追根究底問下去,聲調不覺提高了幾度。
「他們說,在家講國語,這樣我跟我弟弟在學校的國語成績就能拼得過外省人的孩子。」
聼到了這樣的答案,我竟然無言以對。沉思了片刻之後,我這樣對她說:「一個人不論身處何處,母語是尋根認同,增長自信不可或缺的工具。更何況多學會一種語言,等於多存了一份財富,也多了一個方便。由於妳父母偏頗的家庭教育,讓妳失去了學習母語的大好機會。但這並不是妳的錯,這樣吧!妳回家以後,把今天發生的事仔細講給父母聼。並且不要忘記强調這樣一句話~蔡老師說她已經對你們扣掉了一大把分數。」
那天下課後,我内心有點忐忑。萬一戴爸或戴媽來到教室對我興師問罪,我應該用什麽態度跟語氣來應付?但是直至那個學期結束,一直沒等到他或她的到來。而且在jia sai 事件過後不久,我又看到戴懿霞跟Julie 和Mary 和好如初,在校園裏外結伴同行的身影,我也就把憂心與掛慮完全地放下了。
(2020年1月)
1990年代當我還在休士頓市的Bellaire High School 教授漢語課程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漢語初級班】的課堂裏來了一位英國的交換學生(exchange student)。他的膚色清白,頂著一頭陽光色彩的頭髮,身材大約有180公分的高度,是一個相當俊秀體面的大男孩。開門見山,我記得與他有如下一段冗長的對話:
「你是從英國(England)來的吧,你住在英國什麽地方?」我打開話題。
「我不是從英國來,我是從威爾斯(Wales)來的。」 他的回答令我感到相當意外。
「什麽?威爾斯不是英國的一部份嗎?」
「我們威爾斯人不承認自己是英國人。我們尋求主權獨立。」他的語氣强壯有力。
「你這麽年輕,怎麽知道這些政治方面的問題?」我緊接著問他。
「我們威爾斯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認清這個事實。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威爾斯不是英國的一部份。在家,我們不説英語,爸爸媽媽只跟我們說威爾斯語。」
「可是你英語説得非常好啊!跟英國人完全一樣。」
「是的。學校裏只教英語。我父親説,英語已經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語言,也應該要學到最好。」
「你父親從事什麽職業呢?。」我轉移話題。
「我父親是律師。他是威爾斯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又把話題拉回到獨立運動。
「我未曾看過在英國境内有威爾斯獨立運動的武力抗爭的新聞報導啊!」
「我們以非武力手段進行。我們向英國國會提出獨立的訴求,在街頭請願抗議。在威爾斯境内,我們努力保存母語和傳統文化。對外,我們尋求國際的認同與支持。」
「你們在學校裏,若是與同學用威爾斯語交談,會受到學校的禁止或處罰嗎?」有此一問是我忽然想到少年時代的台灣故鄉,學校裏若是用台語與同學交談,就會受到處罰與羞辱的往事。
「那倒不會,英國籍的老師還不至於這麽惡劣。」 他如此回答。
我聽完他的陳述,内心深受感動。十五﹑六歳的青少年,單身寄讀於異鄉的校園,面對完全陌生的師長與同學,但一談起有關家鄉話,尋求獨立的國家大事,卻侃侃而談,態度鎮靜得猶如身經百戰的勇士。這個學生只在我的漢語班上了一學期,就回到他的威爾斯祖國去了。
十幾年前我與幾位朋友遊歷英倫三島,路過威爾斯。想起了那個口齒清晰,容貌俊美的男孩。可惜自從他離開了我執教的學校以後,就失去了聯絡。我不禁對著佈滿斑駁歲月的古老城堡上,那面隨風飄揚的威爾斯紅龍旗(The Red Dragon),默默地呈上最深沉的祝福。
之二~
1974年春天,我到職業補習班學了三個月的電腦打卡(key punch)的技能之後,很快就在休士頓downtown一個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
在那裏我認識了一個來自台灣南部小鎮的女同事。她約莫30嵗左右,脂粉不施,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眉眼之間深鎖著一抹淡淡的陰影。同事初期,她對我客氣而疏遠,經過了一段時日,兩人的友誼才慢慢升溫。我曾問她,怎麽沒參加此地的台灣同鄉會?在這麽遙遠的海外異域,我們同鄉定期聚會,吃台灣菜,說台灣話,歡樂滿堂。若有必要,更能互相扶持幫助。
我這麽一提,竟然引出了她的滿腔心事。原來,她的先生嚴禁她與台灣同鄉交誼來往,在家更不准她教導七歲的兒子台灣話。
「你先生是美國人嗎?」沒經過大腦思考,我很快問她。她搖搖頭。
「是台灣來的外省人?」我接著又問。她依然搖頭。我找不到問題接問下去。兩個人頓時沉默下來。
過了幾分鐘,她才開口告訴我:「我先生是工程師,台灣人,家住臺北。他先到美國留學,拿到了學位並找到工作後,經人介紹,囘台灣跟我結婚,把我帶出來。」
「既然是台灣藩薯仔子,他爲什麽不准講台灣話?」
「他説既然來到美國,並拿了美國籍,就要完全融入美國的社會,做一個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就要跟過去的一切(包括語言),一刀兩斷。有一次,我偷偷教我七歲的兒子“洗身軀”﹑“趕緊去睏”等臺語,被他聽到,發了一頓大脾氣,氣得三天不理我。」停頓了片刻,她又接下去說:「台灣話都不能説了,哪裏還能去參加台灣同鄉會呢?」我聼得出她内心百般的無奈。
下了這麽大決心與原鄉斷情絕義的台灣郎(至今依然不明白,到底台灣虧欠了他什麽?)這樣柔順善良的台灣女子,構成了我四十多年前打工歲月一段難忘的回憶。一年多後,我接受Bellaire High School 的聘約創設漢語的課程。離開了那家石油公司就與她失去了聯絡。現在即使遇見,恐怕也已相逢不識。現在每當想起,只能默默地祝福她與她的家人,“美化”成功,家庭圓滿。
之三~
當我在休士頓Bellaire High School 執教Mandarin Chinese 課程的時候,偶爾會接到移民過來的台灣家庭的子女,我們一般通稱"小留學生"。這些孩子在台灣都已完成初中教育的課程。爲了因材施教,即使在班上只出現了這樣一個學生,我還得為他/她準備另外一份完整的作業與教材。
開學第一天,那個女孩來到我的教室以後,我交給她的第一份課堂作業是寫一篇自我介紹的短文~<我與我的家庭>。下課鈴響過後正好是午休時段。我在教室裏一面用餐一面把那篇作文看了一遍。至今大約還記得其内容概要如下~她名喚戴懿霞(我當時的感覺是,天啊!這麽多筆劃的名字,誰幫她取的啊?跟她有仇嗎?考試的時候,等到她把名字寫好寫滿,下課鈴聲都要響了啊!)。她家住臺北,父親經商,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母親則是小學教師。她有一個弟弟,小她三歲,也剛在在休士頓學區他們住家附近的Middle school(初中)註冊入學。
我爲戴懿霞設計的作業~作文﹑閲讀心得﹑英文article翻譯成中文等功課,她都能定時完成,我也給了她應得的高分的成績。她在我班上的學習進行得相當順利。唯一讓我深感不忍的是她形單影隻,進出教室總是獨來獨往。有一天正好有兩個還在學校就讀,但已經修滿兩年最高級漢語,所以已經不在我班上的女學生,Julie 跟Mary囘到教室來看我。這兩個女孩也是來自台灣的小留學生。我把戴懿霞介紹給她倆認識。我希望午休的時段,她倆能陪她吃午餐也説説話。她倆很快就答應了。
日子如飛一般過去,一個月後的某個中午,戴懿霞脚步匆促走進了教室,我還來不及開口,她已出聲發問~
「老師,jia sai是什麽意思?」
「妳在説什麽?」我一時沒會意過來。
「Jia Sai啦!」她加强語氣。
「誰講的?」
「Julie 啦!」她接著繼續下去:「剛剛在餐廳吃午飯的時候,我們邊吃邊聊天,我跟Julie因爲意見不合發生爭執,Julie就嗆我~妳去jia sai好啦。Mary聽到後大聲笑起來。我問Julie那是什麽意思,爲什麽Mary聽到就笑得好像要斷氣?Julie也開始笑,然後説~去問蔡老師好啦! 她會解釋給妳聼。」
我告訴她臺語jia sai (吃屎)的意思,她沉默了片刻,眼淚開始滴落下來。等到她的情緒稍微平靜,我問她,既然來自台灣,怎麽聽不懂台灣話?她告訴我,在家裏,父母從不説臺語。家裏交談唯一的工具就是“國語”。
「妳爸爸﹑媽媽是外省人,所以不會説臺語?」
「不,我爸是臺北,我媽是彰化,都是道地的台灣人。」
「那他倆爲什麽在家只說國語?」我追根究底問下去,聲調不覺提高了幾度。
「他們說,在家講國語,這樣我跟我弟弟在學校的國語成績就能拼得過外省人的孩子。」
聼到了這樣的答案,我竟然無言以對。沉思了片刻之後,我這樣對她說:「一個人不論身處何處,母語是尋根認同,增長自信不可或缺的工具。更何況多學會一種語言,等於多存了一份財富,也多了一個方便。由於妳父母偏頗的家庭教育,讓妳失去了學習母語的大好機會。但這並不是妳的錯,這樣吧!妳回家以後,把今天發生的事仔細講給父母聼。並且不要忘記强調這樣一句話~蔡老師說她已經對你們扣掉了一大把分數。」
那天下課後,我内心有點忐忑。萬一戴爸或戴媽來到教室對我興師問罪,我應該用什麽態度跟語氣來應付?但是直至那個學期結束,一直沒等到他或她的到來。而且在jia sai 事件過後不久,我又看到戴懿霞跟Julie 和Mary 和好如初,在校園裏外結伴同行的身影,我也就把憂心與掛慮完全地放下了。
(2020年1月)
回家
吳連山
我祖父年輕時從福建、金山漂泊到台灣、鹿港闖天下。後來就一直定居在那裡。那個房子現在我的哥哥及侄兒仍然居住在裡面。我們可以說是新住民第三代。我們兄弟姊妹共有八人。我排行第六。上有三個哥哥,兩個姊姊。下有一弟一妹。
二0二0年一月二十八日我們八個兄弟姊妹,四個從美國回去,兩個從台北,另外兩個在鹿港。大家在老家聚集一起。這是自從一九六四年我二哥到美國留學後,五、六十年來我們八個兄弟姊妹第一次全部到齊,聚集一堂。雖然這期間我們也曾經回去為父母親奔喪,當時大家還在上班,匆促去回。而且氣氛也不對。當時只有哀情。不像這次,大家無憂無慮。只有歡愉。而且現在大家也都年老(最大的八十四歲,最年輕的也將近七十歲)。大家無遷無掛,隨心所欲。這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聚會。
在台灣十三天,除了出去旅遊,拜訪親友,大部分的時間,前後約七、八天都是住在鹿港。每天都是吃我們喜愛的海鮮,品嚐小時候喜愛的糕餅甜點。這些都不是在本地觀光地區看得到的。必須有人帶路才找得到的。然後每天在小巷鑽路。尋找舊夢。這些小巷也是只有在此地成長的人才知道怎麼走。不然會迷路。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儘管我們是多麼的高興大家再相聚。儘管我們再如何追尋童年的舊夢。時間一到,我們每個人還是必須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是童年或年老,家還是最甜蜜的。
薩克斯風歌手,Kenny G,有一首曲子,Going Home,我很喜愛聽。這首歌在中國大陸更是風行。聽說許多公共場所,如車站,百貨公司,商店,市場等每天都播放這首歌。後來Kenny G曾評批評中共的沒有人權。他的歌就被下架。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他,或他的歌。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家是最溫暖的!
我很慶幸,我在鹿港和洛杉磯都有個家。能回家是最好的!!!
吳連山(2/16/2020)
二0二0年一月二十八日我們八個兄弟姊妹,四個從美國回去,兩個從台北,另外兩個在鹿港。大家在老家聚集一起。這是自從一九六四年我二哥到美國留學後,五、六十年來我們八個兄弟姊妹第一次全部到齊,聚集一堂。雖然這期間我們也曾經回去為父母親奔喪,當時大家還在上班,匆促去回。而且氣氛也不對。當時只有哀情。不像這次,大家無憂無慮。只有歡愉。而且現在大家也都年老(最大的八十四歲,最年輕的也將近七十歲)。大家無遷無掛,隨心所欲。這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聚會。
在台灣十三天,除了出去旅遊,拜訪親友,大部分的時間,前後約七、八天都是住在鹿港。每天都是吃我們喜愛的海鮮,品嚐小時候喜愛的糕餅甜點。這些都不是在本地觀光地區看得到的。必須有人帶路才找得到的。然後每天在小巷鑽路。尋找舊夢。這些小巷也是只有在此地成長的人才知道怎麼走。不然會迷路。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儘管我們是多麼的高興大家再相聚。儘管我們再如何追尋童年的舊夢。時間一到,我們每個人還是必須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是童年或年老,家還是最甜蜜的。
薩克斯風歌手,Kenny G,有一首曲子,Going Home,我很喜愛聽。這首歌在中國大陸更是風行。聽說許多公共場所,如車站,百貨公司,商店,市場等每天都播放這首歌。後來Kenny G曾評批評中共的沒有人權。他的歌就被下架。但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他,或他的歌。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家是最溫暖的!
我很慶幸,我在鹿港和洛杉磯都有個家。能回家是最好的!!!
吳連山(2/16/2020)
五味雜陳的泰國
雅夫子
前言
泰國(Thailand)是個五味雜陳的國家,就像泰式料理一樣,酸辣鹹甜苦五味俱全。它是個多元種族的地方,泰族佔多數、其次是華人、加上少數種族馬來/高棉/越南/山區部落等等。泰國以前叫“暹邏”,後來改國名,“泰”(Thai)的意思是自由,因為泰國周邊的國家,曾經逐個成為外國的殖民地,祗有它沒有淪陷,保持為自由的國土。
泰國是個高度信仰佛教的國家,但又容許曼谷、芭達雅等地從事色情觀光行業。政治上軍人經常發動政變,但最後還是聽從泰王的調解。泰國人一般容忍性比較高,種族歧視的事件較少發生,大家和樂相處,是個外國人喜歡旅遊的地方。
亂中有序的曼谷
曼谷(Bangkok)是泰國的首都,也是第一大都市。主要觀光景點:大皇宮、著名寺廟、水上市場、四面佛。行程經常包括:泰式按摩、泰式料理品嚐、觀光秀等等。
大皇宮建於拉瑪一世統治期間的1782年,它座落在昭披耶河東岸,四周有長達1900米的圍牆。建築群帶有濃厚的泰國特色,金碧輝煌、精緻細工。其中“節基皇殿”,深受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影響,有人批評它缺少泰國味道,因而又在上方加蓋泰式的傳統殿頂。除外大皇宮又包括節基皇殿建築群、摩天宮殿建築群、兜率皇殿、玉佛寺等等。
玉佛寺建築群占大皇宮四分之一的面積,寺內供奉由一整塊翡翠雕成的玉佛。此玉佛初期是鑲在清萊府玉佛寺的佛塔中,後來佛塔被雷劈毀之後才發現這尊玉佛在內,後來經過一些移動,最終才供奉在此。玉佛寺內牆繪有泰國版本的羅摩耶那史詩神話的場景,一共有178幅壁畫。
曼谷有四百多座寺廟,除了上述的玉佛寺之外,旅客最喜愛的寺廟要數鄭王廟(又稱黎明寺,Wat Chaeng),位於湄南河西岸一側,它無疑是曼谷最美的寺廟。此廟雄偉地矗立河旁,中央的主塔頂端超過七十米高,用小塊玻璃裝飾,並別出心裁舗上琉璃瓦,美不勝收。主塔周圍並有四座小塔,整體設計完美無缺。雖然名為黎明寺,但在黃昏時刻,景觀尤其迷人。
在鄭王廟斜對面是另一座著名的廟宇臥佛寺(Wat Pho),臥佛身長46米,以金箔鑲滿佛體。除了參觀大佛之外,另外四座經堂容納394座金光閃閃的佛像,也值得瞧一瞧。臥佛寺是泰國第一所公立大學,其所授專業有宗教、文學與科學,現在因其所設的傳統按摩和醫學而聞名於世。此處是體驗泰式按摩的絕佳選擇地方,傳統泰式按摩融入了瑜伽的姿勢,用於舒緩壓力,並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感到清爽精力充沛。
民間比較普遍的信仰是膜拜四面佛,祂是印度神祇,原是印度教、婆羅門教三主神之一的梵天,乃創造宇宙之神,泰國人認為祂是䕶法神,法力無邊,被稱為“有求必應”佛。該佛四面分别代表健康、事業、愛情與財運,掌管人間的萬事萬物,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祂在曼谷的發跡地點乃現在的君悅飯店。據說有求必應,但也要記得事成還願。有人說早上許願最靈,但也有人說晚上比較靈,也許心誠則靈。
水上市場也是熱門的旅遊項目之一,觀光客最常到的是丹嫩莎朵(Downnuen Saduak)與安帕瓦(Amphawa)。前者非常熱鬧,但經常漫天開價,如果你不想做冤大頭,就得就地殺價。安帕瓦與前者相差不多,不過晚上可以看到螢火蟲。距離曼谷比較近的是大林江(Taling Chan)。水上市場可以買到蔬菜、水果、海鮮、肉類、餐飲、地方特產、手工藝品等等。
曼谷交通的亂與慢是世界出名的,若當地人跟你約一小時後會面,拖延到二個小時後碰頭,那是常有的事,所以「慢慢苦」成為曼谷的外號。我親身體驗到最離譜的一件事:我們一團人旅遊行程完畢,搭乘包車前往曼谷機場回新加坡,但是包車在路上因交通擁擠耽誤了許多時間,眼睜睜看著就會趕不上班機了。曼谷的司機卻使出一歩奇招,叫大家不得不佩服。他改成逆道而行,而且由警察領先開路,居然還來得及趕上飛機,這是曼谷“亂中有序”的絶招。
人妖之城芭達雅
芭達雅(Pattaya)位於泰國灣東側,它是泰國主要觀光城市之一,以湛藍的海水與人妖歌舞秀而聞名於世。不想看秀的人,可以去玩的地方還是很多:芭達雅四方水上市場;銀湖葡萄園,內有酒莊、歐式風車、花園;Rimpa Lapin 懸崖餐廳,看夕陽西下,享受浪漫晚餐;或去浮潛或海邊按摩。
享譽全球的蒂芬尼人妖秀(Tiffany Show)是芭達雅的熱門觀光節目。人妖歌舞秀沒有Las Vegas的色情內容,著力於歌舞的華麗效果。團員約有百位,服裝精緻,身材嬌美,有的比女人還女人。節目中常穿揷不同國家的歌曲舞蹈,以前臺灣觀光團是常客時代,就有「阿里山」的節目。
其實變性人妖是非常可憐的一群,據說她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又因為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失常,壽命都短促不長。最近有一家泰國航空公司PC Air,一方面是強調不歧視性別,另一方面是提供人妖族群新的出路,聘用人妖當空中小姐。
泰國最大島嶼普吉島
普吉島(Phuket Island)因為007電影在此拍攝,所以又有007島的簡稱,它是攀牙灣國家公園中的著名景點。因為此島擁有非常豐富的物產礦藏,包括象牙、寶石、珍珠、香料與錫礦。這些資源很早就引起外來族群的虎視眈眈,其中包括馬來海盜、阿拉伯商人、泰米爾墾荒者、葡萄牙冒險家。荷蘭商人也曾在此設立交易站。
主要景點如下:朋帖海岬,是泰國能看到最廣角最美麗的地方,夕陽無限好是一絶景;芭東海灘,是個散歩、按摩、吃吃喝喝與欣賞夕陽的浪漫地方;珊瑚礁是個滑水、沖浪、潛水與享用泰國美食的水上水下活動區;攀牙灣是007系列電影取景的鐘乳石著名景點。
泰國最北的城市清萊
清萊(Chiang Rai)於1262年由孟萊王建城,清萊也因他而命名。由於位於泰國北部山區,氣溫相對比較低。
白龍寺(Wat Rong Khun)或俗稱白廟,由泰國著名藝術家許龍才所設計,該寺以素白做底,象徵著佛陀的純潔。寺廟後方的衛生間可能是全世界最金碧輝煌的一座,被戲稱為“一號皇宮”。對泰國廟宇有興趣的人,還有另一座「藍廟」可以參觀。
與白廟反差的「黑廟」,其實並非正式的廟宇,它是藝術家Thawan Duchanee的建築藝術作品,用來收藏他畢生的收藏與作品,也被稱為「黑屋博物館」。
皇太后花園行宮是泰皇蒲美蓬母親建造的美麗園區,整個園區佔地四萬平方米,其特色是種植來自世界各國的杜鵑花品種。附近高處的皇太后行宮是全由柚木建造的,後面背景有山丘,是個非常幽靜的地方。皇太后一方面努力於美化環境,另一方面想方設法讓山居的少數民族能夠自力更生,逐漸脫離種植罌粟製作毒品的困境。當她在1995年駕崩時,泰國民眾悲慟欲絶,可見她深受全國的愛戴。
泰北最大都會清邁
清邁(Chiang Mai)是泰國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它倚靠著泰國最高的英坦昂峯。每年舉辦許多泰國節慶,主要者為水燈節、潑水節與花卉節,其中以潑水節最熱閙。
潑水節源于印度,也叫浴佛節,隨著佛教在泰國加深影響而成為一種習俗流傳下來。到了節日,男女老幼穿上節日盛裝,先由婦女們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而後人們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冲走疾病和災難。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灑,讓全身濕透達到興致之極。入夜之後,鼓樂相聞,縱情歌舞,熱閙非凡。除外還有賽龍船、放孔明燈、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活動。
清邁有許多寺廟,我祗有時間去參觀雙龍寺。據說有一位鍚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來到泰國,其中有一顆在蘭納國王的寺廟供奉了十三年,他為了讓自己的子民也能奉拜佛舍利,就命令侍衛跟隨一隻白象㝷找聖地建廟。大象終於在素貼山現在雙龍寺的地方停下,然後白象倒地死了,於是蘭納王就在那裡興建寺廟。由於登上寺廟的山路進口兩旁建有雙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
清邁一向以“美女與玫瑰”享譽天下,四周被群山環抱、氣候涼爽、景色旖旎、古蹟眾多、商業繁榮,是泰國的避暑旅遊勝地。
泰北長頸族的悲哀
長頸族是泰北的少數民族,由於泰國政府與商人把他們當作觀光的搖錢樹,於是無法脫離這個不健康又有性別虐待的陋習。
長頸族的女性從五歲開始就得戴上銅圈,並逐年增加,沈重的銅圈最後會達到五公斤重。這個永久的枷鎖會使她們的頸子變得非常脆弱,一旦取下銅圈,頸部就會有斷裂的危險。一生中只有三個時間點她們允許取下銅圈:結婚、生子與死亡。中國女性的纒足陋習早已成歷史了,但不知泰北的長頸陋俗還會拖延「多長」?
灰色地帶金三角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的範圍指緬甸、老撾(即寮國)和泰國三國交界的三不管地帶,泰國部分是清萊府及清邁府北部。金三角因為土地肥沃、氣候溫濕又加上交通不便、控管困難,於是廣種罌粟製作毒品,行銷於全球。它與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合稱為世界三大毒品區。
金三角在二十世紀出現了許多極富盛名的大毒梟,長期以來自組武裝勢力與政府對抗,所以此地又被封為「冒險家的樂園」。
七十年代,泰國政府與聯合國聯手推行以糓物和咖啡取代罌粟的種植政策,得到短期性的效果。到了2005年,泰北實施大規模轉型,種植稻米、蔬菜和甘蔗之後, 毒品的產量才降到百年來的最低點。看來泰國還需要靠佛陀的繼續𧶽福,將金三角的灰色地帶變成彩虹的家園,阿彌陀佛!
五味雜陳的泰國料理
俗話說:「吃得好就玩得爽」,泰國料理是綜合酸辣鹹甜苦,重口味的人就會喜歡泰式料理。泰國因為盛產水菓,靠近海邊,並種植多種香菜與香料,因此各種食料豐富。大家對世界三大名湯各有爭議,但是泰國的冬陰功湯(酸辣蝦湯)卻爭議最少。根據經常品嚐泰式料理的人,他們推薦如下菜餚:冬陰功湯、泰式炒河粉、青木瓜沙拉、泰式咖哩炒蟹、芒果糯米飯等等。
我個人最喜歡的泰式餐館是集市場與餐廳於一處,你自己先去館內市場挑選新鮮的蔬菜與活跳跳的海鮮,然後吩咐廚師你個人喜歡的煮法。廚房內有多位廚師忙著工作,因為做料新鮮,現炒現吃,貨真價實,乃一種皆大歡喜的餐飲方式。在吃喝玩樂之後,這篇遊記也就該結束了!
泰國(Thailand)是個五味雜陳的國家,就像泰式料理一樣,酸辣鹹甜苦五味俱全。它是個多元種族的地方,泰族佔多數、其次是華人、加上少數種族馬來/高棉/越南/山區部落等等。泰國以前叫“暹邏”,後來改國名,“泰”(Thai)的意思是自由,因為泰國周邊的國家,曾經逐個成為外國的殖民地,祗有它沒有淪陷,保持為自由的國土。
泰國是個高度信仰佛教的國家,但又容許曼谷、芭達雅等地從事色情觀光行業。政治上軍人經常發動政變,但最後還是聽從泰王的調解。泰國人一般容忍性比較高,種族歧視的事件較少發生,大家和樂相處,是個外國人喜歡旅遊的地方。
亂中有序的曼谷
曼谷(Bangkok)是泰國的首都,也是第一大都市。主要觀光景點:大皇宮、著名寺廟、水上市場、四面佛。行程經常包括:泰式按摩、泰式料理品嚐、觀光秀等等。
大皇宮建於拉瑪一世統治期間的1782年,它座落在昭披耶河東岸,四周有長達1900米的圍牆。建築群帶有濃厚的泰國特色,金碧輝煌、精緻細工。其中“節基皇殿”,深受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影響,有人批評它缺少泰國味道,因而又在上方加蓋泰式的傳統殿頂。除外大皇宮又包括節基皇殿建築群、摩天宮殿建築群、兜率皇殿、玉佛寺等等。
玉佛寺建築群占大皇宮四分之一的面積,寺內供奉由一整塊翡翠雕成的玉佛。此玉佛初期是鑲在清萊府玉佛寺的佛塔中,後來佛塔被雷劈毀之後才發現這尊玉佛在內,後來經過一些移動,最終才供奉在此。玉佛寺內牆繪有泰國版本的羅摩耶那史詩神話的場景,一共有178幅壁畫。
曼谷有四百多座寺廟,除了上述的玉佛寺之外,旅客最喜愛的寺廟要數鄭王廟(又稱黎明寺,Wat Chaeng),位於湄南河西岸一側,它無疑是曼谷最美的寺廟。此廟雄偉地矗立河旁,中央的主塔頂端超過七十米高,用小塊玻璃裝飾,並別出心裁舗上琉璃瓦,美不勝收。主塔周圍並有四座小塔,整體設計完美無缺。雖然名為黎明寺,但在黃昏時刻,景觀尤其迷人。
在鄭王廟斜對面是另一座著名的廟宇臥佛寺(Wat Pho),臥佛身長46米,以金箔鑲滿佛體。除了參觀大佛之外,另外四座經堂容納394座金光閃閃的佛像,也值得瞧一瞧。臥佛寺是泰國第一所公立大學,其所授專業有宗教、文學與科學,現在因其所設的傳統按摩和醫學而聞名於世。此處是體驗泰式按摩的絕佳選擇地方,傳統泰式按摩融入了瑜伽的姿勢,用於舒緩壓力,並促進血液循環,使人感到清爽精力充沛。
民間比較普遍的信仰是膜拜四面佛,祂是印度神祇,原是印度教、婆羅門教三主神之一的梵天,乃創造宇宙之神,泰國人認為祂是䕶法神,法力無邊,被稱為“有求必應”佛。該佛四面分别代表健康、事業、愛情與財運,掌管人間的萬事萬物,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祂在曼谷的發跡地點乃現在的君悅飯店。據說有求必應,但也要記得事成還願。有人說早上許願最靈,但也有人說晚上比較靈,也許心誠則靈。
水上市場也是熱門的旅遊項目之一,觀光客最常到的是丹嫩莎朵(Downnuen Saduak)與安帕瓦(Amphawa)。前者非常熱鬧,但經常漫天開價,如果你不想做冤大頭,就得就地殺價。安帕瓦與前者相差不多,不過晚上可以看到螢火蟲。距離曼谷比較近的是大林江(Taling Chan)。水上市場可以買到蔬菜、水果、海鮮、肉類、餐飲、地方特產、手工藝品等等。
曼谷交通的亂與慢是世界出名的,若當地人跟你約一小時後會面,拖延到二個小時後碰頭,那是常有的事,所以「慢慢苦」成為曼谷的外號。我親身體驗到最離譜的一件事:我們一團人旅遊行程完畢,搭乘包車前往曼谷機場回新加坡,但是包車在路上因交通擁擠耽誤了許多時間,眼睜睜看著就會趕不上班機了。曼谷的司機卻使出一歩奇招,叫大家不得不佩服。他改成逆道而行,而且由警察領先開路,居然還來得及趕上飛機,這是曼谷“亂中有序”的絶招。
人妖之城芭達雅
芭達雅(Pattaya)位於泰國灣東側,它是泰國主要觀光城市之一,以湛藍的海水與人妖歌舞秀而聞名於世。不想看秀的人,可以去玩的地方還是很多:芭達雅四方水上市場;銀湖葡萄園,內有酒莊、歐式風車、花園;Rimpa Lapin 懸崖餐廳,看夕陽西下,享受浪漫晚餐;或去浮潛或海邊按摩。
享譽全球的蒂芬尼人妖秀(Tiffany Show)是芭達雅的熱門觀光節目。人妖歌舞秀沒有Las Vegas的色情內容,著力於歌舞的華麗效果。團員約有百位,服裝精緻,身材嬌美,有的比女人還女人。節目中常穿揷不同國家的歌曲舞蹈,以前臺灣觀光團是常客時代,就有「阿里山」的節目。
其實變性人妖是非常可憐的一群,據說她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又因為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失常,壽命都短促不長。最近有一家泰國航空公司PC Air,一方面是強調不歧視性別,另一方面是提供人妖族群新的出路,聘用人妖當空中小姐。
泰國最大島嶼普吉島
普吉島(Phuket Island)因為007電影在此拍攝,所以又有007島的簡稱,它是攀牙灣國家公園中的著名景點。因為此島擁有非常豐富的物產礦藏,包括象牙、寶石、珍珠、香料與錫礦。這些資源很早就引起外來族群的虎視眈眈,其中包括馬來海盜、阿拉伯商人、泰米爾墾荒者、葡萄牙冒險家。荷蘭商人也曾在此設立交易站。
主要景點如下:朋帖海岬,是泰國能看到最廣角最美麗的地方,夕陽無限好是一絶景;芭東海灘,是個散歩、按摩、吃吃喝喝與欣賞夕陽的浪漫地方;珊瑚礁是個滑水、沖浪、潛水與享用泰國美食的水上水下活動區;攀牙灣是007系列電影取景的鐘乳石著名景點。
泰國最北的城市清萊
清萊(Chiang Rai)於1262年由孟萊王建城,清萊也因他而命名。由於位於泰國北部山區,氣溫相對比較低。
白龍寺(Wat Rong Khun)或俗稱白廟,由泰國著名藝術家許龍才所設計,該寺以素白做底,象徵著佛陀的純潔。寺廟後方的衛生間可能是全世界最金碧輝煌的一座,被戲稱為“一號皇宮”。對泰國廟宇有興趣的人,還有另一座「藍廟」可以參觀。
與白廟反差的「黑廟」,其實並非正式的廟宇,它是藝術家Thawan Duchanee的建築藝術作品,用來收藏他畢生的收藏與作品,也被稱為「黑屋博物館」。
皇太后花園行宮是泰皇蒲美蓬母親建造的美麗園區,整個園區佔地四萬平方米,其特色是種植來自世界各國的杜鵑花品種。附近高處的皇太后行宮是全由柚木建造的,後面背景有山丘,是個非常幽靜的地方。皇太后一方面努力於美化環境,另一方面想方設法讓山居的少數民族能夠自力更生,逐漸脫離種植罌粟製作毒品的困境。當她在1995年駕崩時,泰國民眾悲慟欲絶,可見她深受全國的愛戴。
泰北最大都會清邁
清邁(Chiang Mai)是泰國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它倚靠著泰國最高的英坦昂峯。每年舉辦許多泰國節慶,主要者為水燈節、潑水節與花卉節,其中以潑水節最熱閙。
潑水節源于印度,也叫浴佛節,隨著佛教在泰國加深影響而成為一種習俗流傳下來。到了節日,男女老幼穿上節日盛裝,先由婦女們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而後人們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冲走疾病和災難。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灑,讓全身濕透達到興致之極。入夜之後,鼓樂相聞,縱情歌舞,熱閙非凡。除外還有賽龍船、放孔明燈、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活動。
清邁有許多寺廟,我祗有時間去參觀雙龍寺。據說有一位鍚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來到泰國,其中有一顆在蘭納國王的寺廟供奉了十三年,他為了讓自己的子民也能奉拜佛舍利,就命令侍衛跟隨一隻白象㝷找聖地建廟。大象終於在素貼山現在雙龍寺的地方停下,然後白象倒地死了,於是蘭納王就在那裡興建寺廟。由於登上寺廟的山路進口兩旁建有雙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
清邁一向以“美女與玫瑰”享譽天下,四周被群山環抱、氣候涼爽、景色旖旎、古蹟眾多、商業繁榮,是泰國的避暑旅遊勝地。
泰北長頸族的悲哀
長頸族是泰北的少數民族,由於泰國政府與商人把他們當作觀光的搖錢樹,於是無法脫離這個不健康又有性別虐待的陋習。
長頸族的女性從五歲開始就得戴上銅圈,並逐年增加,沈重的銅圈最後會達到五公斤重。這個永久的枷鎖會使她們的頸子變得非常脆弱,一旦取下銅圈,頸部就會有斷裂的危險。一生中只有三個時間點她們允許取下銅圈:結婚、生子與死亡。中國女性的纒足陋習早已成歷史了,但不知泰北的長頸陋俗還會拖延「多長」?
灰色地帶金三角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的範圍指緬甸、老撾(即寮國)和泰國三國交界的三不管地帶,泰國部分是清萊府及清邁府北部。金三角因為土地肥沃、氣候溫濕又加上交通不便、控管困難,於是廣種罌粟製作毒品,行銷於全球。它與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合稱為世界三大毒品區。
金三角在二十世紀出現了許多極富盛名的大毒梟,長期以來自組武裝勢力與政府對抗,所以此地又被封為「冒險家的樂園」。
七十年代,泰國政府與聯合國聯手推行以糓物和咖啡取代罌粟的種植政策,得到短期性的效果。到了2005年,泰北實施大規模轉型,種植稻米、蔬菜和甘蔗之後, 毒品的產量才降到百年來的最低點。看來泰國還需要靠佛陀的繼續𧶽福,將金三角的灰色地帶變成彩虹的家園,阿彌陀佛!
五味雜陳的泰國料理
俗話說:「吃得好就玩得爽」,泰國料理是綜合酸辣鹹甜苦,重口味的人就會喜歡泰式料理。泰國因為盛產水菓,靠近海邊,並種植多種香菜與香料,因此各種食料豐富。大家對世界三大名湯各有爭議,但是泰國的冬陰功湯(酸辣蝦湯)卻爭議最少。根據經常品嚐泰式料理的人,他們推薦如下菜餚:冬陰功湯、泰式炒河粉、青木瓜沙拉、泰式咖哩炒蟹、芒果糯米飯等等。
我個人最喜歡的泰式餐館是集市場與餐廳於一處,你自己先去館內市場挑選新鮮的蔬菜與活跳跳的海鮮,然後吩咐廚師你個人喜歡的煮法。廚房內有多位廚師忙著工作,因為做料新鮮,現炒現吃,貨真價實,乃一種皆大歡喜的餐飲方式。在吃喝玩樂之後,這篇遊記也就該結束了!
人生有如一杯熱巧克力奶
宋明綉
我在網上讀到一則故事,不知作者是誰,但它啓示了我。故事內容是一群同學,畢業幾年後決定在他們喜歡的敎授家開同學會。大家一見面就開始聊天,免不了抱怨工作的辛苦,家庭的壓力,及生活的焦慮。敎授走進了廚房,幾分鐘後,他端出了一大壺的熱巧克力奶,也端出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杯子,有陶瓷的,有玻璃的,甚至還有水晶杯。有的杯子看起來美麗昂貴,有的看起來普通不起眼,敎授招呼大家自己來拿熱巧克力奶。
當每個人都在喝著熱巧克力奶,敎授説:「我注意到你們每個人都挑選了好看昂貴的杯子,而不拿普通不起眼的杯子。拿最好的東西給自己,這是人的天性,同時這也是煩惱與焦慮的源頭。事實上,好看昂貴的杯子並沒提升熱巧克力奶的品質,只是徒增費用而已,同學們,你們真正想要的是好喝的熱巧克力奶而非杯子。生活就有如熱巧克力奶,而你的工作金錢地位就有如杯子,它只是你的生活工具,只是用來承裝你的生活。我們常常把目光焦點聚集在杯子上,而忘了享受熱巧克力奶的美味!」
這個故事讓我有所感觸,因為近來我的生活有一大改變,也因此面臨一些挑戰,這個故事讓我決心享受杯中的熱巧克力奶,而不在意手中的杯子。話說去年十二月,我女兒女婿及兩個孫兒搬來與我同住,三代同堂夢寐以求,當然舉手歡迎。一月時回台二週,心想十一個月大的小孫兒大概已經忘記了我,沒想到他一見到我就舉起雙手要阿嬤抱抱,同時三歲的大孫兒馬上衝過來擁抱阿嬤,這就是我的香甜暖心的熱巧克力奶!他們甜美的笑容,悅耳的笑聲,充滿了屋子,生機勃勃,陽光燦爛!
雖然我滿心歡喜,但還是有皺眉頭的時候,比如家裡滿地是玩具及兒童衣物,櫃子上堆積著易碎物品及清掃用品,到處雜亂無序,所以我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學習閉上眼睛,不見為淨。屋子對我來說,只是熱巧克力奶的杯子,即使杯子不完美也無損熱巧克力奶的美味。我的第二個挑戰是學習閉上嘴巴,少說為妙。在養育孩子上,我和女兒有代溝,大冷天她也帶小孩到森林玩泥巴,光腳行軍,在草地上打滾,每天都少不了使用洗衣機。我看得出來女兒很用心來敎養小孩,所以我就不批評了。第三個挑戰是學習在忙碌中找岀屬於自己的時間,在當媬母管家及主廚之外,我還想上班和寫作,以及週末去合唱團,所以做事必須更有效率,才能擠出一些自已的時間。
這三個挑戰並没有減少我與孫兒同處的樂趣,他們現在的年齡最適合阿公阿嬤含貽弄孫,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珍惜不己。我的大孫兒說話好聽,每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經常令人莞爾一笑。小孫兒己經會走路了,還會玩接球,玩躲避藏,也常自己笑聲連連。每個日子都充滿了驚喜,是無法用任何東西來取代的。人生有如一杯熱巧克力奶,甜美滋潤又溫暖人心,我們應該高興地享用,而不要在意杯子的大小及外觀。我的熱巧克力奶是與兒孫同堂的樂趣,你的熱巧克力奶或許不同於我,你的熱巧克力奶或許是與伴侶共享美麗時光,或許是自由自在做喜歡的事情,或許是全心全意致力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人就是要熱愛生活,感謝自己所擁有的,關懷别人,同時不要忘了享受你的熱巧克力奶!
當每個人都在喝著熱巧克力奶,敎授説:「我注意到你們每個人都挑選了好看昂貴的杯子,而不拿普通不起眼的杯子。拿最好的東西給自己,這是人的天性,同時這也是煩惱與焦慮的源頭。事實上,好看昂貴的杯子並沒提升熱巧克力奶的品質,只是徒增費用而已,同學們,你們真正想要的是好喝的熱巧克力奶而非杯子。生活就有如熱巧克力奶,而你的工作金錢地位就有如杯子,它只是你的生活工具,只是用來承裝你的生活。我們常常把目光焦點聚集在杯子上,而忘了享受熱巧克力奶的美味!」
這個故事讓我有所感觸,因為近來我的生活有一大改變,也因此面臨一些挑戰,這個故事讓我決心享受杯中的熱巧克力奶,而不在意手中的杯子。話說去年十二月,我女兒女婿及兩個孫兒搬來與我同住,三代同堂夢寐以求,當然舉手歡迎。一月時回台二週,心想十一個月大的小孫兒大概已經忘記了我,沒想到他一見到我就舉起雙手要阿嬤抱抱,同時三歲的大孫兒馬上衝過來擁抱阿嬤,這就是我的香甜暖心的熱巧克力奶!他們甜美的笑容,悅耳的笑聲,充滿了屋子,生機勃勃,陽光燦爛!
雖然我滿心歡喜,但還是有皺眉頭的時候,比如家裡滿地是玩具及兒童衣物,櫃子上堆積著易碎物品及清掃用品,到處雜亂無序,所以我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學習閉上眼睛,不見為淨。屋子對我來說,只是熱巧克力奶的杯子,即使杯子不完美也無損熱巧克力奶的美味。我的第二個挑戰是學習閉上嘴巴,少說為妙。在養育孩子上,我和女兒有代溝,大冷天她也帶小孩到森林玩泥巴,光腳行軍,在草地上打滾,每天都少不了使用洗衣機。我看得出來女兒很用心來敎養小孩,所以我就不批評了。第三個挑戰是學習在忙碌中找岀屬於自己的時間,在當媬母管家及主廚之外,我還想上班和寫作,以及週末去合唱團,所以做事必須更有效率,才能擠出一些自已的時間。
這三個挑戰並没有減少我與孫兒同處的樂趣,他們現在的年齡最適合阿公阿嬤含貽弄孫,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珍惜不己。我的大孫兒說話好聽,每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經常令人莞爾一笑。小孫兒己經會走路了,還會玩接球,玩躲避藏,也常自己笑聲連連。每個日子都充滿了驚喜,是無法用任何東西來取代的。人生有如一杯熱巧克力奶,甜美滋潤又溫暖人心,我們應該高興地享用,而不要在意杯子的大小及外觀。我的熱巧克力奶是與兒孫同堂的樂趣,你的熱巧克力奶或許不同於我,你的熱巧克力奶或許是與伴侶共享美麗時光,或許是自由自在做喜歡的事情,或許是全心全意致力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人就是要熱愛生活,感謝自己所擁有的,關懷别人,同時不要忘了享受你的熱巧克力奶!
天不吐
林錦燦
天不吐 Timbuktu 這個字一方面很出名,有趣的是某些方面又鮮為人知。矛盾?不見得 not necessarily。多維的層面賦予彩筆豐富的姿態。
Timbuktu有很多不同的解讀,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個神秘遙遠卻又無法真正去到的國度」”a mythical place far away and inaccessible “ ,有人翻譯成「天不吐」,妙極!
曾經看到過這一句:
「铁扇公主發威,一扇子扇你到天不吐去。」
一聽就懂,虛構文章裡的虛擬實境。
可Timbuktu卻又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名,屬於西非的馬里王國western Africa Mali Empire,官方名稱叫「廷巴克圖」,音譯聱牙詰屈,十個人九個記不住,雖然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但除非你對這方面有研究興趣,否則出現在你記憶掃描雷達上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在文學裡出現的天不吐Timbuktu,中外一致都是神秘遙遠到不了的地方,大家不約而同?
不全然!先拿故事繞一圈。
當今世界最會找事的當然非喘婆莫屬,突然之間,伊朗的重量級軍事領袖top military commander 在伊拉克飛機場被美國用無人駕駛機drone炸死。
伊朗算是美國的敵對國家,美國法律規定不能刺殺外國元首,重量級軍事領袖則模稜兩可?但對伊朗而言,這等同謀殺國家英雄,立馬全國人民上街頭示威遊行,焚燒美國國旗,國會也全面通過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
喘婆不負所望継續用力喘,推特揚言已經搞定52目標,如果伊朗胆敢對美國人民或利益下手,美國就會摧毀這52個重要設施,推特中還特別凸顯伊朗歷史文化古蹟cultural sites!
這種針對文化古蹟的破壞行為在國際上被定名為文化恐怖主義cultural terrorism。這個名詞源自2012年,在西非地區的城市天不吐Timbuktu,許多伊斯蘭教的古老陵墓及手稿ancient mausoleums and manuscripts 被恐怖分子燒毀,壞人被逮捕至海牙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n The Hague受審,驚動全世界,變成劃時代的審判案件landmark case,因此才導致國際法設立嚴格文化遺產保護法律!
但當全球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不遺餘力之時,堂堂美國總統,除了刺殺外國軍事領袖之外,又毫無忌諱,威脅摧毀文化遺產,察其言觀其行,你覺得他的思維形態跟恐怖分子有多大分別?
2015年法國影片「在地图结束的地方」Timbuktu 在台灣上映,我認為這是因為2008年Timbuktu這一本書在中國大陸被翻譯成「在地图结束的地方」,所以影片也跟進使用這個譯名,但事實上Timbuktu這一本書的內容跟Timbuktu這一部電影的內容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Timbuktu這本書的內容描述一條狗跟他貧困又病重的主人的感情,而Timbuktu在書中則是這隻狗夢裡的天堂。
Timbuktu這部電影拍攝Timbuktu這個西非城市的現況,居民在伊斯蘭極端組織統治下悲慘生活的故事。
兩者之間唯一的交點只是Timbuktu這個名字。
又有一個Timbuktu笑話讓人深印腦海揮之不去,介紹給你。
澳洲,一個教士和一個牧師參加電視遊戲節目,在回答比賽問題上平分秋色,最後規定以Timbuktu這個字為主題,在三分鐘內寫一首詩,優者勝出。
A priest and a shepherd from Australia participate in a TV game. After answering all the questions, there is a tie. So both are given one final assignment. It is to write a poem in three minutes, using the word "Timbuktu". It is city in Africa.
教士飽讀經書,毫無困難交出讀書報告:「我一世皆為神父,無兒無妻,往天不吐Timbuktu路上,我把聖經讀的滾瓜爛熟。」
眾人稱善!教士幾乎以為勝券在握。
The priest returns with the fruit of his inspiration: "I was a father all my life, I had no children, had no wife, I read the bible through and through on my way to Timbuktu ... "
The poem makes a great impression, and the priest smells a sweet victory.
可牧師意態優閒,隨手拈來大作天成:「天跟我出門去不城,遇見三位便宜的出租小姐,他們有三位,我們只有兩個,所以我訂一個,天把兩個」
全場起立鼓掌歡呼!
But then comes the shepherd, with his winning masterpiece: "When Tim and I went to Brisbane. We met three women cheap to rent. They were three and we were two, So I booked one and Tim Booked Two . "
勝利的關鍵,這個等若中國七言絶句的詩,不但平仄韻律齊整,妙到毫顛的是使用「天把兩個」”Tim booked two”跟Timbuktu聽起來一模一樣,來結束這一首詩,符合規定又創意無限,指的就是這種境界!
詩中的「不城」Brisbane,正名是布理斯班,澳洲昆士蘭州Queensland 的首都。中文版的笑話沒辦法把字數平仄對仗及聲音契合的恰到好處,有點遺憾。
底下是詩外感言,拿來交流。
詩詞歌賦押韻當然全球語言每個都有,吟唱咏讀才會因爲順耳而有韻味。只是莫以為只有中文有平仄,英文也有類似的用法,輕重音節 unstressed & stressed syllables就是用來表達強調語氣。這些東西都是詩歌的零件,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任何文化都無法改變。
簡單舉例,英文裡的da 就是短輕音,dum就是長重音,任何一句詩或一首歌想要好聽,都必需有美好的韻律或旋律rhythm,輕音及重音的交叉組合及頻率就是構成韻律的主旋。
譬如:
da da DUM / da da DUM / da da DUM /da da DUM
這種常用,四組兩短一長的組合就叫Anapestic tetrameter ,短短長的格式叫做anapestic foot。其他各式各樣的長短組合都有,也各有名稱,套句訃聞用法就是「族繁不及備載」。
跟中文的五言七言絕句律詩比,英文詩詞較為鬆散,主要要求順口好聽,格式並沒那麼重要。所以八股出現不是意外?
但相同的韻律聽久了也會單調無趣,所以好的詩人就會改變節奏,跳出囿限格式來誏一首詩更有親和力。
Dr. Seuss就是其中翹楚!他寫下很多給小孩子讀的故事,篇篇經典。如果你有小孩正開始學英文,我強力推薦。
Timbuktu有很多不同的解讀,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個神秘遙遠卻又無法真正去到的國度」”a mythical place far away and inaccessible “ ,有人翻譯成「天不吐」,妙極!
曾經看到過這一句:
「铁扇公主發威,一扇子扇你到天不吐去。」
一聽就懂,虛構文章裡的虛擬實境。
可Timbuktu卻又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名,屬於西非的馬里王國western Africa Mali Empire,官方名稱叫「廷巴克圖」,音譯聱牙詰屈,十個人九個記不住,雖然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但除非你對這方面有研究興趣,否則出現在你記憶掃描雷達上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在文學裡出現的天不吐Timbuktu,中外一致都是神秘遙遠到不了的地方,大家不約而同?
不全然!先拿故事繞一圈。
當今世界最會找事的當然非喘婆莫屬,突然之間,伊朗的重量級軍事領袖top military commander 在伊拉克飛機場被美國用無人駕駛機drone炸死。
伊朗算是美國的敵對國家,美國法律規定不能刺殺外國元首,重量級軍事領袖則模稜兩可?但對伊朗而言,這等同謀殺國家英雄,立馬全國人民上街頭示威遊行,焚燒美國國旗,國會也全面通過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
喘婆不負所望継續用力喘,推特揚言已經搞定52目標,如果伊朗胆敢對美國人民或利益下手,美國就會摧毀這52個重要設施,推特中還特別凸顯伊朗歷史文化古蹟cultural sites!
這種針對文化古蹟的破壞行為在國際上被定名為文化恐怖主義cultural terrorism。這個名詞源自2012年,在西非地區的城市天不吐Timbuktu,許多伊斯蘭教的古老陵墓及手稿ancient mausoleums and manuscripts 被恐怖分子燒毀,壞人被逮捕至海牙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n The Hague受審,驚動全世界,變成劃時代的審判案件landmark case,因此才導致國際法設立嚴格文化遺產保護法律!
但當全球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不遺餘力之時,堂堂美國總統,除了刺殺外國軍事領袖之外,又毫無忌諱,威脅摧毀文化遺產,察其言觀其行,你覺得他的思維形態跟恐怖分子有多大分別?
2015年法國影片「在地图结束的地方」Timbuktu 在台灣上映,我認為這是因為2008年Timbuktu這一本書在中國大陸被翻譯成「在地图结束的地方」,所以影片也跟進使用這個譯名,但事實上Timbuktu這一本書的內容跟Timbuktu這一部電影的內容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Timbuktu這本書的內容描述一條狗跟他貧困又病重的主人的感情,而Timbuktu在書中則是這隻狗夢裡的天堂。
Timbuktu這部電影拍攝Timbuktu這個西非城市的現況,居民在伊斯蘭極端組織統治下悲慘生活的故事。
兩者之間唯一的交點只是Timbuktu這個名字。
又有一個Timbuktu笑話讓人深印腦海揮之不去,介紹給你。
澳洲,一個教士和一個牧師參加電視遊戲節目,在回答比賽問題上平分秋色,最後規定以Timbuktu這個字為主題,在三分鐘內寫一首詩,優者勝出。
A priest and a shepherd from Australia participate in a TV game. After answering all the questions, there is a tie. So both are given one final assignment. It is to write a poem in three minutes, using the word "Timbuktu". It is city in Africa.
教士飽讀經書,毫無困難交出讀書報告:「我一世皆為神父,無兒無妻,往天不吐Timbuktu路上,我把聖經讀的滾瓜爛熟。」
眾人稱善!教士幾乎以為勝券在握。
The priest returns with the fruit of his inspiration: "I was a father all my life, I had no children, had no wife, I read the bible through and through on my way to Timbuktu ... "
The poem makes a great impression, and the priest smells a sweet victory.
可牧師意態優閒,隨手拈來大作天成:「天跟我出門去不城,遇見三位便宜的出租小姐,他們有三位,我們只有兩個,所以我訂一個,天把兩個」
全場起立鼓掌歡呼!
But then comes the shepherd, with his winning masterpiece: "When Tim and I went to Brisbane. We met three women cheap to rent. They were three and we were two, So I booked one and Tim Booked Two . "
勝利的關鍵,這個等若中國七言絶句的詩,不但平仄韻律齊整,妙到毫顛的是使用「天把兩個」”Tim booked two”跟Timbuktu聽起來一模一樣,來結束這一首詩,符合規定又創意無限,指的就是這種境界!
詩中的「不城」Brisbane,正名是布理斯班,澳洲昆士蘭州Queensland 的首都。中文版的笑話沒辦法把字數平仄對仗及聲音契合的恰到好處,有點遺憾。
底下是詩外感言,拿來交流。
詩詞歌賦押韻當然全球語言每個都有,吟唱咏讀才會因爲順耳而有韻味。只是莫以為只有中文有平仄,英文也有類似的用法,輕重音節 unstressed & stressed syllables就是用來表達強調語氣。這些東西都是詩歌的零件,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任何文化都無法改變。
簡單舉例,英文裡的da 就是短輕音,dum就是長重音,任何一句詩或一首歌想要好聽,都必需有美好的韻律或旋律rhythm,輕音及重音的交叉組合及頻率就是構成韻律的主旋。
譬如:
da da DUM / da da DUM / da da DUM /da da DUM
這種常用,四組兩短一長的組合就叫Anapestic tetrameter ,短短長的格式叫做anapestic foot。其他各式各樣的長短組合都有,也各有名稱,套句訃聞用法就是「族繁不及備載」。
跟中文的五言七言絕句律詩比,英文詩詞較為鬆散,主要要求順口好聽,格式並沒那麼重要。所以八股出現不是意外?
但相同的韻律聽久了也會單調無趣,所以好的詩人就會改變節奏,跳出囿限格式來誏一首詩更有親和力。
Dr. Seuss就是其中翹楚!他寫下很多給小孩子讀的故事,篇篇經典。如果你有小孩正開始學英文,我強力推薦。
美國國會前叩門的唐吉軻德
陳靜芳
有幸於2019 年12月8日在休士頓台灣人活動中心聽了台灣關係法催生的大功臣王能祥會計師(以下稱前輩)的演講。1933 年出生於高雄楠仔坑的他,簡單介紹自己堅忍辛苦的成長歷程 (記錄於前輩寫的書: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我這1960年代屏東鄕下小康家庭長大的的後生晚輩,看著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又文質彬彬的前輩侃侃敍述,腦子努力捕捉前輩所提,童年因特殊背景,輟學獨自流浪,借住廢棄草寮養雞,卻遭祝融,焦黑的母雞保護下的小雞和雞蛋得以幸存。輾轉,某日又在一草寮挖一小洞逃離睡覺時進駐吃雞蛋的巨蛇,而這兩次難忘的經驗,讓他深深體會愛心及智慧的重要。又其早期來美留學,為台灣奔走奮鬥的膽視,感佩不已。
前輩介紹我時有所聞的台灣關係法,但我却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我粗淺的以為是國際法,不,它是美國國內法,美國國會有充分監督權。它也是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 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美國卡特總統片面與中華民國斷交後, 台灣在國際上完全孤立漂搖之際,1979年美國國會送給台灣的禮物。此法抵擋中國的併吞,維持台灣經濟發展,保障台灣人權,去國民黨特務統治,進一步落實自由民主法治。愛台灣的人都當珍惜。
又介紹台灣關係法的催生者,除了代表台灣的郭雨新前輩等,美國參議員Pell及眾議員Leach的人文背景,高尚人格,並如何促成此法案以424高票(79.25%)通過,然後又促卡特總統於簽署時(1979年4月10日)追溯至同年1月1日斷交時生效,如此權力的特殊運用,是美國歷史特例,也是人類歷史之創例。前輩呼籲,對此創舉之難度、深情、與愛心,台灣住民應銘記在心,並對這兩位被美國國會肯定為「巨人」及「台灣關係法之父」表最大敬意與感恩。
台灣關係法僅有18條,但有其深刻的政治內涵包括:
1、只承認台灣但不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格
2、表明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舉,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解決的期望。(不武)
3、維護及促進台灣(個別及集體)人權(住民自決)
4、首創美國在台協會,名義上是一非營利組織,實質上推動台美間多方面合作關係的政治機構。
前輩約兩個半小時的演講,深深體會到他對台灣的愛心、努力及貢獻,晚輩我卻對台灣關係法這麼無知,實在虧欠,汗顏!
於是買了兩本「你應該知道的台灣關係法:美國國會前叩門的唐吉軻德」回家拜讀。
書中前輩介紹兩位國會議員支持台灣的背景,彼此認識的過程,簡述美國國會聽證會,參議院台灣聽證會的實錄,中英文對照的台灣關係法,此法的重要理念(友善、和平、安全、全體住民的人權)及十大貢獻。
另外, 特別刋載Dr. Leach 於2018年的一篇長文「國會與台灣關係法」,經翻譯中英對照。該文非常精闢地分析並闡述台灣關係法及對台灣現況的建議。例如Dr Leach提到"目前的狀況,反映在現代國民黨的三不立場:不統、不獨、不武。“, 又提及台灣現況是地球上唯一「獨立」(independence) 與「自決」(self-determination)不同意義的地方。尤其(美國)認為,若台灣不宣布獨立就可能擁有更大自決的空間;反之,若宣稱”獨立”,可預期因中國的干預,達不到真正的”自決”。時機是政策決定的因素,他原認為此法可在歷史的一段時期,扮演人道主義者的角色,但不知持續多久,也不知此美國法規的有效性可持續多久。總是有個問題:負責任的和解是否比永無止盡的對抗好?Dr. Leach 既宏觀又深入的見解,實在令我感佩這位台灣關係法之父!
非常感佩前輩近87高齡仍儘力推動大家對台灣關係法的認識,幫助更多人了解此法對台40 年來保障安全、安定、經濟繁榮、自由、及民主進步的貢獻,他提醒繼續遵守並看重此法保護傘的功能,也盼台美人及台灣住民恩感當年”美國國會中的台灣關係法之父”並致敬意。
前輩介紹我時有所聞的台灣關係法,但我却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我粗淺的以為是國際法,不,它是美國國內法,美國國會有充分監督權。它也是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 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美國卡特總統片面與中華民國斷交後, 台灣在國際上完全孤立漂搖之際,1979年美國國會送給台灣的禮物。此法抵擋中國的併吞,維持台灣經濟發展,保障台灣人權,去國民黨特務統治,進一步落實自由民主法治。愛台灣的人都當珍惜。
又介紹台灣關係法的催生者,除了代表台灣的郭雨新前輩等,美國參議員Pell及眾議員Leach的人文背景,高尚人格,並如何促成此法案以424高票(79.25%)通過,然後又促卡特總統於簽署時(1979年4月10日)追溯至同年1月1日斷交時生效,如此權力的特殊運用,是美國歷史特例,也是人類歷史之創例。前輩呼籲,對此創舉之難度、深情、與愛心,台灣住民應銘記在心,並對這兩位被美國國會肯定為「巨人」及「台灣關係法之父」表最大敬意與感恩。
台灣關係法僅有18條,但有其深刻的政治內涵包括:
1、只承認台灣但不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格
2、表明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舉,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解決的期望。(不武)
3、維護及促進台灣(個別及集體)人權(住民自決)
4、首創美國在台協會,名義上是一非營利組織,實質上推動台美間多方面合作關係的政治機構。
前輩約兩個半小時的演講,深深體會到他對台灣的愛心、努力及貢獻,晚輩我卻對台灣關係法這麼無知,實在虧欠,汗顏!
於是買了兩本「你應該知道的台灣關係法:美國國會前叩門的唐吉軻德」回家拜讀。
書中前輩介紹兩位國會議員支持台灣的背景,彼此認識的過程,簡述美國國會聽證會,參議院台灣聽證會的實錄,中英文對照的台灣關係法,此法的重要理念(友善、和平、安全、全體住民的人權)及十大貢獻。
另外, 特別刋載Dr. Leach 於2018年的一篇長文「國會與台灣關係法」,經翻譯中英對照。該文非常精闢地分析並闡述台灣關係法及對台灣現況的建議。例如Dr Leach提到"目前的狀況,反映在現代國民黨的三不立場:不統、不獨、不武。“, 又提及台灣現況是地球上唯一「獨立」(independence) 與「自決」(self-determination)不同意義的地方。尤其(美國)認為,若台灣不宣布獨立就可能擁有更大自決的空間;反之,若宣稱”獨立”,可預期因中國的干預,達不到真正的”自決”。時機是政策決定的因素,他原認為此法可在歷史的一段時期,扮演人道主義者的角色,但不知持續多久,也不知此美國法規的有效性可持續多久。總是有個問題:負責任的和解是否比永無止盡的對抗好?Dr. Leach 既宏觀又深入的見解,實在令我感佩這位台灣關係法之父!
非常感佩前輩近87高齡仍儘力推動大家對台灣關係法的認識,幫助更多人了解此法對台40 年來保障安全、安定、經濟繁榮、自由、及民主進步的貢獻,他提醒繼續遵守並看重此法保護傘的功能,也盼台美人及台灣住民恩感當年”美國國會中的台灣關係法之父”並致敬意。
歐洲建築風格入門
雅夫子
前言
以前遊覽歐洲,看了許多教堂、皇宮、博物館等等建築,事後腦袋裡還是一團霧。搞不懂古希臘式與古羅馬式有何特色,也摸不清巴洛克式與洛可可式有何不同。後來花了一些時間去瞭解與比較,漸漸有了些頭緒。筆者就個人多次旅遊所見所聞,略作整理與讀者分享,並望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古希臘建築(Ancient Greek Architecture)
希臘雅典衞城的建築是古希臘建築的典範,其代表作為帕特農神廟(Parthenon)。另一經典古希臘建築是位於雅典古市集西北側的赫菲斯托斯神廟(Temple of Hephaestus),這座神廟保存得比較完整。其建材以大理石為主,它的建築特徵是山形牆(pediment)與柱子。山形牆是進口的三角形門楣,有些上面還有雕刻。古希臘的柱子主要有三種:多利克式(Doric Order)、愛奧尼亞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其柱頭設計由簡入繁。有些神廟年久失修,它的山形牆已經不見了。
古羅馬建築(Ancient Rome Architecture)
古羅馬式繼承古希臘式,但加上拱券(arch)與穹頂(dome)。羅馬人又別出心裁,多了三種柱式:Roman Tuscan Order、Roman Doric Order、Roman Composite Order.
羅馬的鬥獸場(Colosseum)使用了大量拱券與柱子的結合應用。羅馬的萬神廟(Pantheon)是古希臘門廊與古羅馬穹頂相結合的代表作,它是紀念渥大維打敗安東尼與埃及艷后而建的。羅馬帝國因為幅員廣大,在歐洲留下許多古羅馬式建築。
拜占庭建築(Byzantine Architecture)
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和東羅馬(即拜占庭帝國)。西羅馬一直信仰天主教,而東羅馬卻逐漸改信東正教。公元476年,西羅馬被日耳曼民族攻破,歐洲進入了中世紀黑暗時代。而拜占庭帝國還延續了一千年。
以前東西羅馬的教堂都採用拉丁十字平面(直長橫短的典型十字架形),而到了拜占庭,則逐漸地使用希臘十字平面(直橫等長的紅十字形)。
拜占庭建築的代表作是土耳其伊士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裡面用了107根柱子,大部分是科林斯式。公元1453年聖索菲亞大教堂被土耳其人占領,改建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多了四根宣禮塔。如今已經成為一座宗教博物館。
多穹頂東正教的典範教堂是位於莫斯科紅色廣場的聖瓦西里大教堂(也叫聖巴索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設計師名叫巴爾馬,伊凡大帝惟恐他再設計同樣的教堂,把他的雙眼弄瞎了,因此而得了“恐怖沙皇”的惡名。起先東正教的教堂祗有一個洋葱頭(穹頂),但後來東正教逐漸加上多個洋葱頭,有人開玩笑説:「因為俄羅斯人喜愛吃洋葱的關係」,大家不妨一笑置之。但言歸正傳,其洋葱頭數目在東正教有特定的意義:一個代表耶穌基督、三個代表三位一體、九個代表9個天使等級,而最高的三十三個則代表耶穌在塵世中生活的33個年頭。
羅曼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
它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是因為採用了古羅馬式的的拱券而得名。
羅曼式的教堂通常有一座寛廣的大廳作為朝聖之用,並且儘量減少窗戶或門楹。其代表作為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Pisa Cathedral),它有四大特徵:拉丁十字平面、拱形的穹頂、半圓形拱券與極具裝飾性的連拱,最後再加上獨創性的比薩斜塔。
哥特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
哥特(又叫哥德)是那時對蠻族的稱呼,有貶低輕視的含義。其建築風格是十一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於13~15世紀盛行於歐洲,它的一大特點就是求尖求高,如此可以更接近上帝。簡言之,把羅曼式的圓拱券以及圓頂改成高尖形,就變成哥特式了。哥特建築有幾個元素:
一、尖肋拱頂(pointed arch)
每個頂有四根主骨,內部空間以骨架券連結為整體。推力作用於四個底石上,結構上以飛扶壁加上外牆以分擔拱頂的壓力。
二、飛扶壁(flying buttress)
藉著飛扶壁與外牆便可減低內牆向下和向外的張力,由此就可以把內牆作薄,並且可以多開窗戶,增加採光。
三、束柱(beam-column)
把一束的柱子連成一體,成為肋架,拱頂上並可加上裝飾肋以增加美觀。
四、玫瑰花窗(rose window)
因為有飛扶壁,便可以有大片的窗口,更可以進一步裝上彩色的玫瑰花窗,由此方便向不識字的民眾宣傳教義。
典範的代表作如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和巴黎的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哥特式的特點:尖塔、尖拱門、肋狀拱頂、飛扶壁、束柱、玫瑰花窗、雕塑。
文藝復興建築(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文藝復興是指繼中世紀之後歐洲14~17世紀那段時間。在經歷中世紀黑暗的教會精神壓迫和各種戰亂之後,經濟的發展帶來精神的解放。當時文藝的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帶來百花齊放的文化氛圍,並帶動建築的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建築的特徵是反對哥特式的風格,恢復古希臘古羅馬的古風,並走向崇尚自然。於是柱式、半圓拱券、穹頂等建築元素又復活了。
早期的代表作是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Historical Center of Florence),它的亮點是高達107米的圓形穹頂,前後歷時14年才完成。由設計師Filippo Brunelleschi親自設計了一套建造穹頂的起重機,據聞這座穹頂用了四百多萬的磚塊,哇!
迷你型的經典傑作是坦比哀多禮拜堂(Tempietto of San Pietro),Tempietto是聖彼得殉教的地方。設計師是Donato Bramante,禮拜堂是座兩層的紥實建築,下層是由柱廊和聖壇兩個同心圓組成,上層是個半球狀穹頂。後來多座建物模仿它,譬如巴黎的先賢祠。
文藝復興的頂級代表作是當今世界的第一大教堂 -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其主建築教堂本身是文藝復興式,而能容納三十萬人的聖彼得廣場則是巴洛克式的。
附帶一提的:此座教堂的穹頂設計也是屬於坦比哀多的形式,大半圓上面有個小半圓。
巴洛克建築(Baroque Architecture)
Baroque的字源由西班牙語的barroco(變形的珠子)而來,本是十八世紀崇尚古典藝術的人們對非古典藝術品的貶義詞,後來演變成祗是描述某種風格的名詞。
從十七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教會財富滾滾而進,各地藝術家向羅馬集中,他們逐漸拋棄古典建築的古板老套,轉向追求自由靈活的外形,加上金碧輝煌的裝飾和雕刻。
巴洛克室內裝飾材料以大理石與金箔為主,並採用動感線條與富麗堂皇的圖案,並配上大面積的頂棚壁畫、家徽、緯幔裝飾等等。
巴洛克式的特點:曲線、不規則布局、頂棚壁畫、大理石與金箔,講求金碧輝煌。
代表作:巴洛克式第一座教堂羅馬耶穌會教堂與鼎鼎有名的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的室內裝飾。
洛可可建築(Rococo Architecture)
Rococo一詞源於法語岩石貝殼(rocaille),由此可知它運用了很多貝殼狀的裝飾,再加上花花草草。造型多採用S形、C形和渦卷形的曲線。它的特色是呈現輕巧、纖細、華麗、繁複的感覺。
建材摻用質感溫軟的木材,稜角處用鑲板或玻璃鏡面。喜用柔媚嬌嫰的色彩如白、金、粉紅、淡黃、嫩綠等顏色。裝飾物常用幔帳、水晶吊燈、瓷器古玩等,以呈現高雅的品味。
洛可可的建築外觀,一般多採用比較嚴肅的古典主義,讓人感到有點“外剛內柔”的味道。
對洛可可式頗有影響力的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號稱是當時法國第一美女。她九歲時就有女巫預言她終會成為法國國王的情婦,當她嫁給貴族埃蒂奧斯之後,躋入上流社會,她勤辦沙龍,成功地交上當時法國嚮噹噹的名人伏爾泰。後經伏爾泰的穿針引線與她的用心勾引,路易十五終於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蓬帕杜夫人不但在裝飾上大量採用洛可可藝術,而且對洛可可藝術家給予優厚的待遇,因此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使洛可可的精緻優雅達到登峰造極。
典範的代表作:聖彼得堡的凱瑟琳宮殿(Catherine Palace)。在此順便講一件琥珀傳奇。
故事是有關被譽為「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之琥珀宮的離奇失蹤。普魯士第一任國王菲特烈威亷一世重金建造一座金碧輝煌的「琥珀宮」,用了大量的琥珀,還鑲崁了鑽石、寶石、黃金等,其價值連城。公元1716年,其子為了能與俄國結盟和平共處,將這件稀世珍品贈送給彼得大帝。它一度存放在Catherine Palace內,1941年納粹德軍攻入聖彼得堡,將琥珀宮拆下裝箱運回德國的Konigsberg,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琥珀宮離奇失蹤,至今雖有種種猜測,可是仍然下落不明。複製品在2003完成,目前還是存放在Catherine Palace供人觀賞。
古典主義建築(Classical Architecture)
此處指的是十七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建築,法國在十五世紀末葉就抑制了貴族的勢力。國王唯我獨尊,絕對的君權造就了極致的宮廷文化。
古典主義建築與巴洛克建築是同時存在並且互相制衡的。宮廷文化秉承古典主義的精神,強調軸線對稱、主從關係、規則的幾何圖形、遵守縱橫三段式構圖。
在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年間,作為王宮的凡爾賽宮是古典主義建築的頂峰代表作,將立面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表現了古典主義的理性美。凡爾賽宮包括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形體對稱,軸線東西走向,簡潔大方一目瞭然。
它的建築外觀與園林佈局走古典主義的風格,但它的內部裝飾卻徧向巴洛克式並摻入一些洛可可風格。其內部最大亮點是鏡廳,它是宮中最奢華、最輝煌的地方,除了室內的極致裝飾外,再加上窗外的美景和頂上的壁畫,讓你捨不得走開!
另一個代表作是巴黎的羅浮宮。
新古典主義建築(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
新古典主義建築在各個國家各走各的路,法國與美國以羅馬樣式為主,英國與德國則以希臘樣式為本。
法國的代表作是巴黎的先賢祠與雄獅凱旋門(Arc de Triomphe),美國是DC的國會大廈;英國的代表作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而德國是柏林的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
新古典主義是一種願望的表現:回到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的「純潔」,加上摻入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由」。
各種建築風格的時空隧道
有些建築模仿古羅馬式,但並非在古羅馬時代建造的,於是不能歸類於古羅馬式。下面依照各式建築風格的發展年代列個簡表,作為建築歸類的參考:
古希臘式:公元前8~前1世紀
古羅馬式:公元前2~公元4世紀
西羅馬帝國 -
羅曼式:公元6~12世紀
哥特式:公元12~16世紀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式:公元4~15世紀
文藝復興式:公元14~17世紀
巴洛克式:公元17~18世紀
古典主義式:公元17世紀
洛克克式:公元18世紀初
新古典主義式:公元18~19世紀
各種建築風格有時難免交會重疊,也會有多種風格混合的情形。有些混合得四不像,但許多混合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讀者若有福氣看到驚若天人的混血美女,你會同意我的看法。看完此篇拙作,希望對你來日的歐洲之遊有些幫助,下台一鞠躬!
那年學看足球賽
蔡淑媛
「老師,Soccer和Football都叫足球,有什麼區別呢?」
「Soccer是一般通稱的英式足球。Football是美式足球。我能講的到此為止。要想知道得更詳盡,問你們的體育老師去吧。」
來到美國之前在母校高雄女中教書。上課時若有學生提出上述的問題,我就把體育老師搬出來當擋箭牌。也曾問過教體育的同事,眾說紛紜,搞不清狀況。三十年前,衛星轉播連「影跡」都還沒有。那時的台灣山海封關,申請出國旅遊難度極高,而到美國留學的人幾乎都「壯士一去不復返」,在台灣,實在沒有多少人能弄清楚美式足球到底是什麼「碗糕」。
1969年初抵美國,正是清秋九月。大學美式足球季與秋天同時登場。那時住在大學城裡已婚學生的眷村宿舍(Married students housing),每逢有球賽的週末,但見人潮車陣海浪似的湧向校園的足球場。沙沙、沙沙是幾個小時絡繹不絕的跫音。絢爛的彩旗迎風招展,慶賀年節好像也沒有這般「鬧熱」。足球賽是一針強心劑,把小城人心攪動得興奮熱絡。
先生早我兩年來美。對於美式足球賽不但已經開竅且已入迷。週末午後,他在電視機前一蹲就是長長的下午到黃昏。過了些日子,他大概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心地要教我看球賽。他說:「攻隊四次推進,如果奪得對方十碼地,得到first down,就可以繼續向前攻,如此這般,最後把球帶進守隊的腹地,叫做touch down,得六分,踢球入球門再得一分。每次進攻,得勝可得七分,否則field goal 就只得三分。…‥」
任他說得頭頭是道,那些六、一、三、七等沒有面貌的數字,只像走馬燈在我腦海裡輪轉。我怎麼看都只是一堆戴鋼盔、穿鐵甲的巨無霸在那兒蠻牛相鬥。我的眼睛「三不五時」就被球場邊那一排如花似玉啦啦隊的短裙美腿吸引過去。他見我心不在焉。對他的熱心教導沒有反應,就對我怒吼:「妳到底要不要學?」
「學什麼?用手傳球,身體碰撞,還叫什麼足球?根本名不符實。。。」我拉拉扯扯,說東道西。
他一聽火氣上來對我大喊;「不教了,看不懂活該。」
「不教就不教,什麼了不起?我自己學給你看。」我也不甘示弱。從那時以後,他果真閉起尊口,安坐尊股,專心一意地自得其樂起來。
等到我自己摸清門路,開始入迷,已經是第二年的秋天。當球季開鑼,我就慫恿他從拮据的助教獎學金中擠出一點錢額買學生的season ticket。從此以後,一家大小四口,風雪無阻成了標準足球迷。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實在無法想像一個球場會大成那番模樣。橢圓形的巨大建築,一吞吐就是十萬人眾。球場正中一大片碧綠的青草地,兩座球門遙遙相對。球員都屬六呎開外,二三百磅的彪形大漢。為了防身,他們全身撐以護肩、束腰,頭戴中古騎士一般的鋼盔,彩色鮮明的球衣搭配曲線畢露的緊身褲,把球員的身材誇張得令人咋舌。
美式足球賽之所以能把球迷刺激得茶飯不思、如癡如狂大概與它的衝刺拼搏之猛,球員人數之多與受傷之頻繁都有密切的關係吧。且看:當雙方陣式排好嚴陣以待。四分衛(quarterback)一聲令下,二十幾條超級大漢立刻狠衝猛撞,使盡吃奶力氣頂開一條窄縫,讓己隊的帶球員能順利出境過關馳騁得分。不到幾秒鐘,但見四腳朝天者有之,跌成狗吃屎者有之,受傷倒地不起者有之。就是這樣,攻隊猛烈推進,守隊誓死堅守,寸土必爭,人仰馬翻,而球迷乃大樂焉。
足球運動可謂名符其實的英雄事業。球員不但被當英雄崇拜,職業球星薪水之高,各行各業望塵莫及。他們成為現代少女的白馬王子與夢裏情人。在美國大學校園裡,除了球員是全城老少的愛寵之外,足球隊的總教練更是名人中之名人。其知名度之廣,行動之受人注目,遠非校長大人所能及。
足球賽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份量之重,有如空氣、陽光和淨水,同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寶物。職業球隊的勝負固然有關一城的榮辱,校隊的戰績更代表整個學校的校譽。從球迷大眾對足球賽患得患失之心,最能看出美利堅泱泱大國的民族性──只以成敗論英雄。
一九七0年初期,四年多住在大學城的歲月裡,我目睹過這樣一件事──我們那所大學的老教練,在他生命與事業的顛峰期,帶領子弟兵打遍天下無敵手,得到全美大學隊總冠軍。可惜自從那次被稱為「世紀性的大決鬥」之後,風水轉向,老教練的戰績每況愈下。更不幸的是,一所近在咫尺的州立大學異軍突起,連戰皆捷。老教練就變成萬方無罪,罪在一身的可憐蟲了。全城居民唾棄他,他一生深情所寄的大學也開始有人咒罵他,年輕的學生更在球場邊高舉抗議牌,毫不容情地攻擊他。報紙上的讀者投書,電視上球賽的評論記者也群起圍攻,逼他下台。
終於,老教頭禁不起四面楚歌黯然宣布下台了。下台前的最後一戰正好對上名將如雲,威名遠播的死對頭大學。那一場球賽,球員拼死打了一個完美的勝仗。賽程完畢後,高頭大馬的球員們把滿頭白髮的老教練扛在肩上,又哭又笑地湧向球場正中央。滿座觀眾全體站立,如痴如狂向他歡呼致敬,如雷的吼叫聲響徹雲霄。
當天晚間新聞播出了這樣的畫面──在更衣室裡,滿身污垢的球員噙著淚水,圍著老教練說:「我們為您打出了這一仗。」當體育記者過去祝賀並訪問他的時候,老教練臉帶微笑但隱含著幾絲淒涼地說:「我想,全城居民和學生都會再愛我了吧!但不知因為我們打了一場好球賽呢?還是我的宣布下台?」
住在校園的那些年,我瘋狂地愛上了看足球賽。我極喜愛足球賽壯觀的場景──旗幟鮮明,軍樂悠揚,各色衣裳在球場周邊圍織成一大片耀眼的錦緞。季節都在晚秋初冬,有時冷雨霏霏,有時風雪交加,但不管天公如何安排,都擋不住老美看足球賽的狂熱。我欣賞他們的熱情,但我不認同他們的過份重視勝利。勝隊的得意受寵與敗隊的失意冷落,真是炎涼人間最殘酷的寫照了。來到美國之前我對美式足球一無所知,來到美國初期為了學看球賽而與老公惡言相向。但這一切很快就成了過去。長久以來,一向喜愛運動的家庭,不折不扣成了球迷之家。對於兩個青少年期的兒子來說,一個會看足球賽,並對許多球星的大名和專長,能琅琅上口,如數家珍的母親,雖然覺得很weird但不得不另眼看待。有時母子談球,針鋒相對,竟不知天色已經向晚。
兒子為了學業與事業而先後離家並長期不歸的今天,球賽種種還一直是我們公婆倆談心的焦點。比起那些所謂football widow(丈夫迷看足球賽以致受到冷落的妻子)我算是幸運得多了。
(1971年初稿,2014年修正)
「Soccer是一般通稱的英式足球。Football是美式足球。我能講的到此為止。要想知道得更詳盡,問你們的體育老師去吧。」
來到美國之前在母校高雄女中教書。上課時若有學生提出上述的問題,我就把體育老師搬出來當擋箭牌。也曾問過教體育的同事,眾說紛紜,搞不清狀況。三十年前,衛星轉播連「影跡」都還沒有。那時的台灣山海封關,申請出國旅遊難度極高,而到美國留學的人幾乎都「壯士一去不復返」,在台灣,實在沒有多少人能弄清楚美式足球到底是什麼「碗糕」。
1969年初抵美國,正是清秋九月。大學美式足球季與秋天同時登場。那時住在大學城裡已婚學生的眷村宿舍(Married students housing),每逢有球賽的週末,但見人潮車陣海浪似的湧向校園的足球場。沙沙、沙沙是幾個小時絡繹不絕的跫音。絢爛的彩旗迎風招展,慶賀年節好像也沒有這般「鬧熱」。足球賽是一針強心劑,把小城人心攪動得興奮熱絡。
先生早我兩年來美。對於美式足球賽不但已經開竅且已入迷。週末午後,他在電視機前一蹲就是長長的下午到黃昏。過了些日子,他大概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心地要教我看球賽。他說:「攻隊四次推進,如果奪得對方十碼地,得到first down,就可以繼續向前攻,如此這般,最後把球帶進守隊的腹地,叫做touch down,得六分,踢球入球門再得一分。每次進攻,得勝可得七分,否則field goal 就只得三分。…‥」
任他說得頭頭是道,那些六、一、三、七等沒有面貌的數字,只像走馬燈在我腦海裡輪轉。我怎麼看都只是一堆戴鋼盔、穿鐵甲的巨無霸在那兒蠻牛相鬥。我的眼睛「三不五時」就被球場邊那一排如花似玉啦啦隊的短裙美腿吸引過去。他見我心不在焉。對他的熱心教導沒有反應,就對我怒吼:「妳到底要不要學?」
「學什麼?用手傳球,身體碰撞,還叫什麼足球?根本名不符實。。。」我拉拉扯扯,說東道西。
他一聽火氣上來對我大喊;「不教了,看不懂活該。」
「不教就不教,什麼了不起?我自己學給你看。」我也不甘示弱。從那時以後,他果真閉起尊口,安坐尊股,專心一意地自得其樂起來。
等到我自己摸清門路,開始入迷,已經是第二年的秋天。當球季開鑼,我就慫恿他從拮据的助教獎學金中擠出一點錢額買學生的season ticket。從此以後,一家大小四口,風雪無阻成了標準足球迷。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實在無法想像一個球場會大成那番模樣。橢圓形的巨大建築,一吞吐就是十萬人眾。球場正中一大片碧綠的青草地,兩座球門遙遙相對。球員都屬六呎開外,二三百磅的彪形大漢。為了防身,他們全身撐以護肩、束腰,頭戴中古騎士一般的鋼盔,彩色鮮明的球衣搭配曲線畢露的緊身褲,把球員的身材誇張得令人咋舌。
美式足球賽之所以能把球迷刺激得茶飯不思、如癡如狂大概與它的衝刺拼搏之猛,球員人數之多與受傷之頻繁都有密切的關係吧。且看:當雙方陣式排好嚴陣以待。四分衛(quarterback)一聲令下,二十幾條超級大漢立刻狠衝猛撞,使盡吃奶力氣頂開一條窄縫,讓己隊的帶球員能順利出境過關馳騁得分。不到幾秒鐘,但見四腳朝天者有之,跌成狗吃屎者有之,受傷倒地不起者有之。就是這樣,攻隊猛烈推進,守隊誓死堅守,寸土必爭,人仰馬翻,而球迷乃大樂焉。
足球運動可謂名符其實的英雄事業。球員不但被當英雄崇拜,職業球星薪水之高,各行各業望塵莫及。他們成為現代少女的白馬王子與夢裏情人。在美國大學校園裡,除了球員是全城老少的愛寵之外,足球隊的總教練更是名人中之名人。其知名度之廣,行動之受人注目,遠非校長大人所能及。
足球賽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份量之重,有如空氣、陽光和淨水,同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寶物。職業球隊的勝負固然有關一城的榮辱,校隊的戰績更代表整個學校的校譽。從球迷大眾對足球賽患得患失之心,最能看出美利堅泱泱大國的民族性──只以成敗論英雄。
一九七0年初期,四年多住在大學城的歲月裡,我目睹過這樣一件事──我們那所大學的老教練,在他生命與事業的顛峰期,帶領子弟兵打遍天下無敵手,得到全美大學隊總冠軍。可惜自從那次被稱為「世紀性的大決鬥」之後,風水轉向,老教練的戰績每況愈下。更不幸的是,一所近在咫尺的州立大學異軍突起,連戰皆捷。老教練就變成萬方無罪,罪在一身的可憐蟲了。全城居民唾棄他,他一生深情所寄的大學也開始有人咒罵他,年輕的學生更在球場邊高舉抗議牌,毫不容情地攻擊他。報紙上的讀者投書,電視上球賽的評論記者也群起圍攻,逼他下台。
終於,老教頭禁不起四面楚歌黯然宣布下台了。下台前的最後一戰正好對上名將如雲,威名遠播的死對頭大學。那一場球賽,球員拼死打了一個完美的勝仗。賽程完畢後,高頭大馬的球員們把滿頭白髮的老教練扛在肩上,又哭又笑地湧向球場正中央。滿座觀眾全體站立,如痴如狂向他歡呼致敬,如雷的吼叫聲響徹雲霄。
當天晚間新聞播出了這樣的畫面──在更衣室裡,滿身污垢的球員噙著淚水,圍著老教練說:「我們為您打出了這一仗。」當體育記者過去祝賀並訪問他的時候,老教練臉帶微笑但隱含著幾絲淒涼地說:「我想,全城居民和學生都會再愛我了吧!但不知因為我們打了一場好球賽呢?還是我的宣布下台?」
住在校園的那些年,我瘋狂地愛上了看足球賽。我極喜愛足球賽壯觀的場景──旗幟鮮明,軍樂悠揚,各色衣裳在球場周邊圍織成一大片耀眼的錦緞。季節都在晚秋初冬,有時冷雨霏霏,有時風雪交加,但不管天公如何安排,都擋不住老美看足球賽的狂熱。我欣賞他們的熱情,但我不認同他們的過份重視勝利。勝隊的得意受寵與敗隊的失意冷落,真是炎涼人間最殘酷的寫照了。來到美國之前我對美式足球一無所知,來到美國初期為了學看球賽而與老公惡言相向。但這一切很快就成了過去。長久以來,一向喜愛運動的家庭,不折不扣成了球迷之家。對於兩個青少年期的兒子來說,一個會看足球賽,並對許多球星的大名和專長,能琅琅上口,如數家珍的母親,雖然覺得很weird但不得不另眼看待。有時母子談球,針鋒相對,竟不知天色已經向晚。
兒子為了學業與事業而先後離家並長期不歸的今天,球賽種種還一直是我們公婆倆談心的焦點。比起那些所謂football widow(丈夫迷看足球賽以致受到冷落的妻子)我算是幸運得多了。
(1971年初稿,2014年修正)
征服
林錦燦
1/19/2020 早上10:30 美國佛州甘乃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 in Cape Canaveral Florida,一個太空叉天鷹九號火箭 A Falcon 9 SpaceX rocket 從基座昇飛,攜帶龍隊太空船Crew Dragon spacecraft 劃破天際直指虛空blast off into the sky,84秒後在速度超過音速的兩倍之時,強力推動器迅速的把龍隊太空船丟離jettison火箭之外,然後火箭爆炸了!
事後太空叉航天公司跟美國太空總署 SpaceX & NASA 兩兩宣布,漂亮完美的任務 a picture perfect mission!煙花絢爛?
SpaceX 這個公司名字有點意思,我想猜猜為什麼創辦人一郎駡十客Elon Musk 選擇這個命名,至於猜的對不對,就算是腦力激盪brain storm?
當美國公司碰到問題時,會把團隊所有阿貓阿狗叫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語,針對問題想到啥就説啥,美其名「腦力激盪」brain storm,所以就會出現深思熟慮的,隨機抽樣的,天馬行空的,邏輯欠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解決方案。還真不是蓋的,我就參加過,擠了半天豬腦都找不到有一點點貢獻的解決辧法,坐旁邊的美國同事已經丟出來七八個亂七八糟,笨蛋才能想像到的爛歪主意,心底下還狠狠鄙視了他一番,但會議結束時,這個笨蛋的爛歪主意在一番討論修改後就成為執行方案。公道自在人心?
首先,X除了是英文的第24個字母之外,還在羅馬數字Roman Numbers 裡代表10,但這兩個用法都湊合不上。還有另外一個最常見的意義就是打叉,譬如在職業申請表格裡的選項寫下X,通常這個叉叉表示確認,「就是他」。SpaceX這個名字就等同把太空劃下標記 mark territory !就像我家小狗出門找消防栓?不知道老駡Musk聽到會不會口出惡言?
提到職業申請表格,順道來個笑話,求職問卷欄要求填寫天生特殊技能,一個短跑選手毫不猶豫填了「速度」,下一欄是請解釋這項技能,幽默過度的傢伙盛情難卻,立即寫下「當笨同事犯蠢,我生氣的很快」。嘻嘻!求職結果可想而知。
駡先生 Musk在2002年創立SpaceX,主要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能夠移民火星colonization of Mars。打算征服太空的這一年他31 歲!看起來我這把年紀都活到豬身上去了?中文好像是這樣批判年紀大的笨蛋?我只是不敢説我們。
老駡無可諱言是個傳奇人物,1971年生於南非South Africa,17歲搬到加拿大,三年後再搬到美國,所以是擁有三個國籍的公民,大學在賓大U Penn 拿到物理及企業管理兩個學位,賓大的企管學院Wharton赫赫聲名,不亞於哈佛企管,華爾街幾乎都被這個學院掌控。
最令我羨慕流口水的成就卻是,老駡U Penn 畢業後就申請入學到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 讀博士,進去了兩天之後就退學drop out,天啊!又出現了一個退學的商業工程巨擘!我曾提過,有這麼一説:「常春藤大學聯盟Ivy league 就是為史丹佛大學退學生培養打工仔的」,壯哉斯言?又是一個明証?
SpaceX現時員工超過六千人,有多少常春藤的打工仔不知道,但老駡光管理打工仔似乎覺得挑戰不夠,乾脆跑到Tesla汽車公司兼職當總裁CEO,然後把Tesla的股票市值market capital搞得比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Ford 加上通用汽車公司GM,的總市值還多。
如果你認為這太不可思議,再看看他還擁有( 合伙人co-founder )另外五個公司,Neutralink,The Boring Company,Zip2,X.com 現在的PayPal,OpenAI,暈倒了嗎?還沒完,他在另一家大公司SolarCity 當黨主席chairman!
老駡隨手搞定謾駡各公司員工大業,或許空檔太多,乾脆娶了又離了兩個老婆,生了六個小孩,若我是他,恐怕吃飯拉屎的時間都找不到,他卻游刄有餘。如果真要問我,我認為他跟宋七力一樣有分身!不要告訴別人是我説的,Don’t quote me。
在不可思議的工作量之外,他閒暇之餘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客貨運兩用的超級高速交通管道叫超環車道Hyperloop,建造環狀封閉並且可以讓條型車廂行駛在無空氣阻力狀態。2013年提出在三藩市及洛杉磯之間建造一條約350哩的管道,車速可高達每小時760英里,也就是1200公里,是一般高速公路上車速的十倍,平常六小時的車程,上超環車道Hyperloop只需35分鐘!
老駡不但構想出這種令天底下所有工程師都瞠目結舌的東西,還把所有設計公開,並挑戰大家一起努力來實現夢想,有人跳進去,也有公司跳出來,這樣講很容易誤導,跳進去是加入行列,跳出來組新公司也是為了加入行列,共襄盛舉!
為了証明超環車道Hyperloop工程可行性feasibility ,SpaceX從2015年起每年舉辦莢艙設計比賽pod design competition ,並在公司總部建了一條一公里長縮版subscale的超環車道Hyperloop。2020年的設計競賽則會增長到10公里。一步一腳印!相信不久後人們就可以享受到比現在高速公路快十倍,速度可一下就衝到天不吐的快感。
龍隊太空船的主要任務是攜帶宇航員astronaut 到太空站space station ,自從2011年太空梭船隊space shuttle fleet退役後迄今8年,美國沒有任何航空工具可以完成攜帶任務,所以跟SpaceX與波音公司簽約。
這次天鷹九號火箭爆炸的理由是為了測試任務失敗時太空船逃生的程序,太空船上有測試傀儡dummy ,身上裝滿了各種不同的傳感器sensors,記錄的所有數據,事後檢視証明乘客可以安然無恙的在火箭發射失敗中生存下來,這也告訴我們以後太空旅行可以跟乘搭飛機一樣有安全保障!
下一步呢?太空旅遊當然可以賺大錢,NASA已經決定開放太空站觀光,聽說第一個旅客已經報名,旅費是五千五百萬美元 $55 million。有足夠閒錢的可以開始排隊。
當然老駡的SpaceX也鎖定了下一個目標。火星別跑!老子就快來了!
但本文並非要標榜這些功蹟與成就,最主要是想凸顯征服的野心,為什麼老駡幹這麼多別人想都沒想到要做的事?一部可以一小時跑760英里的車和征服太空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夢到的場景。
我認為野心是前瞻眼光foresight 的延續,而缺乏野心的理由是因為近視看不到!我的遙不可及,對老駡而言可能就在眼前。
就此打住,點到為止,不想過度自我摧殘。
事後太空叉航天公司跟美國太空總署 SpaceX & NASA 兩兩宣布,漂亮完美的任務 a picture perfect mission!煙花絢爛?
SpaceX 這個公司名字有點意思,我想猜猜為什麼創辦人一郎駡十客Elon Musk 選擇這個命名,至於猜的對不對,就算是腦力激盪brain storm?
當美國公司碰到問題時,會把團隊所有阿貓阿狗叫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語,針對問題想到啥就説啥,美其名「腦力激盪」brain storm,所以就會出現深思熟慮的,隨機抽樣的,天馬行空的,邏輯欠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解決方案。還真不是蓋的,我就參加過,擠了半天豬腦都找不到有一點點貢獻的解決辧法,坐旁邊的美國同事已經丟出來七八個亂七八糟,笨蛋才能想像到的爛歪主意,心底下還狠狠鄙視了他一番,但會議結束時,這個笨蛋的爛歪主意在一番討論修改後就成為執行方案。公道自在人心?
首先,X除了是英文的第24個字母之外,還在羅馬數字Roman Numbers 裡代表10,但這兩個用法都湊合不上。還有另外一個最常見的意義就是打叉,譬如在職業申請表格裡的選項寫下X,通常這個叉叉表示確認,「就是他」。SpaceX這個名字就等同把太空劃下標記 mark territory !就像我家小狗出門找消防栓?不知道老駡Musk聽到會不會口出惡言?
提到職業申請表格,順道來個笑話,求職問卷欄要求填寫天生特殊技能,一個短跑選手毫不猶豫填了「速度」,下一欄是請解釋這項技能,幽默過度的傢伙盛情難卻,立即寫下「當笨同事犯蠢,我生氣的很快」。嘻嘻!求職結果可想而知。
駡先生 Musk在2002年創立SpaceX,主要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能夠移民火星colonization of Mars。打算征服太空的這一年他31 歲!看起來我這把年紀都活到豬身上去了?中文好像是這樣批判年紀大的笨蛋?我只是不敢説我們。
老駡無可諱言是個傳奇人物,1971年生於南非South Africa,17歲搬到加拿大,三年後再搬到美國,所以是擁有三個國籍的公民,大學在賓大U Penn 拿到物理及企業管理兩個學位,賓大的企管學院Wharton赫赫聲名,不亞於哈佛企管,華爾街幾乎都被這個學院掌控。
最令我羨慕流口水的成就卻是,老駡U Penn 畢業後就申請入學到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 讀博士,進去了兩天之後就退學drop out,天啊!又出現了一個退學的商業工程巨擘!我曾提過,有這麼一説:「常春藤大學聯盟Ivy league 就是為史丹佛大學退學生培養打工仔的」,壯哉斯言?又是一個明証?
SpaceX現時員工超過六千人,有多少常春藤的打工仔不知道,但老駡光管理打工仔似乎覺得挑戰不夠,乾脆跑到Tesla汽車公司兼職當總裁CEO,然後把Tesla的股票市值market capital搞得比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Ford 加上通用汽車公司GM,的總市值還多。
如果你認為這太不可思議,再看看他還擁有( 合伙人co-founder )另外五個公司,Neutralink,The Boring Company,Zip2,X.com 現在的PayPal,OpenAI,暈倒了嗎?還沒完,他在另一家大公司SolarCity 當黨主席chairman!
老駡隨手搞定謾駡各公司員工大業,或許空檔太多,乾脆娶了又離了兩個老婆,生了六個小孩,若我是他,恐怕吃飯拉屎的時間都找不到,他卻游刄有餘。如果真要問我,我認為他跟宋七力一樣有分身!不要告訴別人是我説的,Don’t quote me。
在不可思議的工作量之外,他閒暇之餘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客貨運兩用的超級高速交通管道叫超環車道Hyperloop,建造環狀封閉並且可以讓條型車廂行駛在無空氣阻力狀態。2013年提出在三藩市及洛杉磯之間建造一條約350哩的管道,車速可高達每小時760英里,也就是1200公里,是一般高速公路上車速的十倍,平常六小時的車程,上超環車道Hyperloop只需35分鐘!
老駡不但構想出這種令天底下所有工程師都瞠目結舌的東西,還把所有設計公開,並挑戰大家一起努力來實現夢想,有人跳進去,也有公司跳出來,這樣講很容易誤導,跳進去是加入行列,跳出來組新公司也是為了加入行列,共襄盛舉!
為了証明超環車道Hyperloop工程可行性feasibility ,SpaceX從2015年起每年舉辦莢艙設計比賽pod design competition ,並在公司總部建了一條一公里長縮版subscale的超環車道Hyperloop。2020年的設計競賽則會增長到10公里。一步一腳印!相信不久後人們就可以享受到比現在高速公路快十倍,速度可一下就衝到天不吐的快感。
龍隊太空船的主要任務是攜帶宇航員astronaut 到太空站space station ,自從2011年太空梭船隊space shuttle fleet退役後迄今8年,美國沒有任何航空工具可以完成攜帶任務,所以跟SpaceX與波音公司簽約。
這次天鷹九號火箭爆炸的理由是為了測試任務失敗時太空船逃生的程序,太空船上有測試傀儡dummy ,身上裝滿了各種不同的傳感器sensors,記錄的所有數據,事後檢視証明乘客可以安然無恙的在火箭發射失敗中生存下來,這也告訴我們以後太空旅行可以跟乘搭飛機一樣有安全保障!
下一步呢?太空旅遊當然可以賺大錢,NASA已經決定開放太空站觀光,聽說第一個旅客已經報名,旅費是五千五百萬美元 $55 million。有足夠閒錢的可以開始排隊。
當然老駡的SpaceX也鎖定了下一個目標。火星別跑!老子就快來了!
但本文並非要標榜這些功蹟與成就,最主要是想凸顯征服的野心,為什麼老駡幹這麼多別人想都沒想到要做的事?一部可以一小時跑760英里的車和征服太空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夢到的場景。
我認為野心是前瞻眼光foresight 的延續,而缺乏野心的理由是因為近視看不到!我的遙不可及,對老駡而言可能就在眼前。
就此打住,點到為止,不想過度自我摧殘。
台灣查某人(2) - 記我的阿姨們
宋明綉
幾年前我記錄了我五位阿姑的一生,來為《台灣查某人》見證。而我的六位阿姨也各自有獨特的故事,反映了當年的時代社會背景。雖然我的阿姨們比我的阿姑們年代小了一輪,但是她們同樣有台灣查某人吃苦耐勞的特質。
外婆有七個女兒,我媽排行老二,在她未出嫁前,大姨就因生第二孩子難產去世,只留下大表哥一個孩子。在那個時代,醫療落後,難産而母子未保並非罕見。聽說大姨未嫁前曾在衛生所上班,可説是最早期的職業婦女,我反而沒聽過其他阿姨曾在婚前上過班。雖然大姨不在人世,我小時候倒是常見到大表哥。前幾年回台,還跟隨媽媽和阿姨們去參加了大表哥女兒的婚禮。大姨在天上,一定也會高興她的姊妹們沒有忘記她吧!
三姨跟我媽年齡最接近,她生大女兒2個月後,我媽也生下二女兒,就是我。當年小兒麻痺流行,兩個女嬰先後染上此病。三姨大女兒情況嚴重,癱瘓又加上無法言語。大概因表姊的得病,我爸媽十分警惕,一見我無法站起來,火速送我就醫,我才能有一個正常的人生。表姊雖然殘障,卻有一個敏銳的頭腦,必竟當年的社會環境無法提供她上學機會,表姊長年在家,三姨也因為照顧女兒而足不出戶,真是偉大的母親。尤其當大多數婦女在子女長大後,成群結伴出國旅遊,而三姨是永遠在家的母親。
因為三姨不出門,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們去三姨家。三姨丈在煉油廠服務,宿舍環境在當年算是很好的住房。那時我家小孩很喜歡去三姨家,因為三姨總是煮好吃的咖哩飯,飯後還有煉油廠的冰棒。再有,因為表姊見到我們,高興得嘴巴合不攏。我們陪著她聽收音機連續劇,那時還沒有電視機。她十分入戱,隨劇情哭笑,那時我覺得她比我聰明,因為有的劇情我還聽不懂,總覺得她像大人。現在回想,那真是侷限在動彈不得軀體內的成熟心靈啊!表姊活到50多歲,聽說她因骨質疏鬆而十分痛苦,老天真是殘酷啊!表姊去世後,三姨三姨丈先後大病,三姨沒享到清福就撒手人間。
四姨原本有著看似美滿的家庭,後來卻離家出走,有人説是鬼迷心竅,有人說是誤吃符咒。總之,當年的婦女是不容許跳出社會的框框。四姨出走後的日子過得很辛苦,但還是忘不了她的小孩,總是暗中見面。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是歷經心酸,後來孩子們長大了,也原諒了他們的母親。我媽姊妹們雖然生氣四姨做了大家不容許的決定,但時間淡化了一切,這幾年也跟她恢復了連繋,姊妹們也時有相聚。再者,四姨晚年篤信基督,有了救贖。
五姨多才多藝,唱歌、書法、國畫、手工藝,樣樣精通。年輕時嫁在偏遠的山內,我還記得站在糖廠輸送甘蔗的"輕便"車上,扶著挷著的竹竿,一路搖晃,無比驚險才到得了五姨家,也記得跟她在河邊洗衣。後來她家搬到鎮上,好學的五姨才有機會學得到各樣才藝。她原本是快樂的家庭主婦,無奈一場腦炎奪走了丈夫的健康,五姨丈半身不逐,又失去了聽和講的能力。五姨獨力照顧生病的丈夫十六年,實在不容易。每每談起,五姨就禁不住眼紅。丈夫去世後,獨居的五姨很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做運動、聽廣播、買菜烹調,從來沒聽她抱怨寂寞。雖然己80多歲,五姨總是髮髻衣著工整,日子過得忙碌充實,儼然是現代女性。在媽媽臥病時,五姨是姊妹中唯一能常來探望我媽,她們談往事,唱老歌,重溫舊時光。
六姨遠居台北,我大學時曾寄住她家,所以和六姨感情最為親密。六姨年輕時愛情至上,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姨丈。誰也沒想到,姨丈卻和六姨好友另組家庭。為了養兩個家,姨丈疲於奔命,在家時間很短。阿姨雖忙著照顧五個小孩,但精神上還是很落寞。六姨個性溫柔,待人親切,我的好友都是阿姨家的座上客,甚至我離開台北了,她們還是經常探訪六姨。六姨的烹調手藝在姊妹中最行,因為除了年輕時向外婆學的道地台灣料理,她還會煮一手精彩的外省料理,來迎合姨丈的家鄉口味。雖然丈夫負心,六姨還是不變初衷地款待他,可見愛之深。但是孩子長大後,姨丈就不再回家,阿姨是多麼傷心啊!所幸五個小孩知道媽媽的辛苦,總是環繞媽媽身邊,不讓媽媽覺得孤單。前年六姨中風,手術後暫失記憶,孩子們盡心守護,給她最好的照料。一年後六姨在子孫圍繞中辭世了。
七姨,大家都叫她小阿姨。也許是排行最小,她最愛笑,最愛講話,也是最愛交朋友。年輕時曾住我家,在鎭上學裁縫,非常時髦。沒想到卻嫁入農家,下田耕作。七姨丈是上班族,家中農作就得由七姨扛起。記得白晳的七姨,曾掀開她的上衣,給我媽看那因彎腰播種而被炙陽曬黑的背,到底她以前是沒種過田的大小姐呀!後來僱人耕作,自己反倒開起美髮院。小阿姨只要五分鐘就能把陌生人變成熟絡的朋友,因此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變化,她又成了業績優良的保險推銷員,也成了人人稱道的媒人婆。小阿姨也活躍於農村的敎會,當上長老,又熱心農會,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小阿姨愛唱歌,也很會唱歌,去卡拉OK時,堅持要在大廳唱,因為有更多人鼓掌才過癮。她熱愛旅遊,常跟隨我爸媽出遊,有她就一定熱鬧,她常說要趁著背脊還挺得起來時趕快玩。她因耕種及麾托車摔傷,而背脊受損,前後開了4次大刀。她説有上帝的支持,她才能次次過關。在我看來,她是個很有勇氣的人。小阿姨雖然樂觀,後來因媳婦得癌早逝,她爲兒子孫子頓失賢妻良母而悲傷。為照顧兒孫而暫離家園,幾經周折,她也禁不起得了憂鬱症。所幸後來治癒,我們又找回了樂天的小阿姨。這幾年七姨丈身體有恙,小阿姨忙於照顧丈夫,較少出門。但是她每次探望我爸媽,一定幫他們剪手指甲腳指甲,十分專業。我媽臥床無法走動後,小阿姨也替她縫製了方便的衣服,真是姊妹情深啊!
阿姨們都説我媽最好命,其實我媽也屢經危機,十分勞碌,但總能和我爸同心協力開創美好未來。比起阿姨們,我媽的確是最有福氣。2008年,有感於我媽姊妹們年事己高,相見不易,我小妹明麗因此為媽媽辦了一場姊妹會。每位阿姨都由女兒或媳婦陪伴前來參加。在餐廳聚餐,飯後又回她們的故鄕去探望她們僅存的姑姑,除了敍舊,還合唱了她們那時代的歌曲。現在大家都慶幸那時小妹肯花心思,來辦這個聚會,因為再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聚會了。我媽,三姨,六姨都相繼離我們而去,七姊妹只剩三位了。我衷心祝福我這三位阿姨健康長壽!
外婆有七個女兒,我媽排行老二,在她未出嫁前,大姨就因生第二孩子難產去世,只留下大表哥一個孩子。在那個時代,醫療落後,難産而母子未保並非罕見。聽說大姨未嫁前曾在衛生所上班,可説是最早期的職業婦女,我反而沒聽過其他阿姨曾在婚前上過班。雖然大姨不在人世,我小時候倒是常見到大表哥。前幾年回台,還跟隨媽媽和阿姨們去參加了大表哥女兒的婚禮。大姨在天上,一定也會高興她的姊妹們沒有忘記她吧!
三姨跟我媽年齡最接近,她生大女兒2個月後,我媽也生下二女兒,就是我。當年小兒麻痺流行,兩個女嬰先後染上此病。三姨大女兒情況嚴重,癱瘓又加上無法言語。大概因表姊的得病,我爸媽十分警惕,一見我無法站起來,火速送我就醫,我才能有一個正常的人生。表姊雖然殘障,卻有一個敏銳的頭腦,必竟當年的社會環境無法提供她上學機會,表姊長年在家,三姨也因為照顧女兒而足不出戶,真是偉大的母親。尤其當大多數婦女在子女長大後,成群結伴出國旅遊,而三姨是永遠在家的母親。
因為三姨不出門,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們去三姨家。三姨丈在煉油廠服務,宿舍環境在當年算是很好的住房。那時我家小孩很喜歡去三姨家,因為三姨總是煮好吃的咖哩飯,飯後還有煉油廠的冰棒。再有,因為表姊見到我們,高興得嘴巴合不攏。我們陪著她聽收音機連續劇,那時還沒有電視機。她十分入戱,隨劇情哭笑,那時我覺得她比我聰明,因為有的劇情我還聽不懂,總覺得她像大人。現在回想,那真是侷限在動彈不得軀體內的成熟心靈啊!表姊活到50多歲,聽說她因骨質疏鬆而十分痛苦,老天真是殘酷啊!表姊去世後,三姨三姨丈先後大病,三姨沒享到清福就撒手人間。
四姨原本有著看似美滿的家庭,後來卻離家出走,有人説是鬼迷心竅,有人說是誤吃符咒。總之,當年的婦女是不容許跳出社會的框框。四姨出走後的日子過得很辛苦,但還是忘不了她的小孩,總是暗中見面。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是歷經心酸,後來孩子們長大了,也原諒了他們的母親。我媽姊妹們雖然生氣四姨做了大家不容許的決定,但時間淡化了一切,這幾年也跟她恢復了連繋,姊妹們也時有相聚。再者,四姨晚年篤信基督,有了救贖。
五姨多才多藝,唱歌、書法、國畫、手工藝,樣樣精通。年輕時嫁在偏遠的山內,我還記得站在糖廠輸送甘蔗的"輕便"車上,扶著挷著的竹竿,一路搖晃,無比驚險才到得了五姨家,也記得跟她在河邊洗衣。後來她家搬到鎮上,好學的五姨才有機會學得到各樣才藝。她原本是快樂的家庭主婦,無奈一場腦炎奪走了丈夫的健康,五姨丈半身不逐,又失去了聽和講的能力。五姨獨力照顧生病的丈夫十六年,實在不容易。每每談起,五姨就禁不住眼紅。丈夫去世後,獨居的五姨很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做運動、聽廣播、買菜烹調,從來沒聽她抱怨寂寞。雖然己80多歲,五姨總是髮髻衣著工整,日子過得忙碌充實,儼然是現代女性。在媽媽臥病時,五姨是姊妹中唯一能常來探望我媽,她們談往事,唱老歌,重溫舊時光。
六姨遠居台北,我大學時曾寄住她家,所以和六姨感情最為親密。六姨年輕時愛情至上,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姨丈。誰也沒想到,姨丈卻和六姨好友另組家庭。為了養兩個家,姨丈疲於奔命,在家時間很短。阿姨雖忙著照顧五個小孩,但精神上還是很落寞。六姨個性溫柔,待人親切,我的好友都是阿姨家的座上客,甚至我離開台北了,她們還是經常探訪六姨。六姨的烹調手藝在姊妹中最行,因為除了年輕時向外婆學的道地台灣料理,她還會煮一手精彩的外省料理,來迎合姨丈的家鄉口味。雖然丈夫負心,六姨還是不變初衷地款待他,可見愛之深。但是孩子長大後,姨丈就不再回家,阿姨是多麼傷心啊!所幸五個小孩知道媽媽的辛苦,總是環繞媽媽身邊,不讓媽媽覺得孤單。前年六姨中風,手術後暫失記憶,孩子們盡心守護,給她最好的照料。一年後六姨在子孫圍繞中辭世了。
七姨,大家都叫她小阿姨。也許是排行最小,她最愛笑,最愛講話,也是最愛交朋友。年輕時曾住我家,在鎭上學裁縫,非常時髦。沒想到卻嫁入農家,下田耕作。七姨丈是上班族,家中農作就得由七姨扛起。記得白晳的七姨,曾掀開她的上衣,給我媽看那因彎腰播種而被炙陽曬黑的背,到底她以前是沒種過田的大小姐呀!後來僱人耕作,自己反倒開起美髮院。小阿姨只要五分鐘就能把陌生人變成熟絡的朋友,因此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變化,她又成了業績優良的保險推銷員,也成了人人稱道的媒人婆。小阿姨也活躍於農村的敎會,當上長老,又熱心農會,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小阿姨愛唱歌,也很會唱歌,去卡拉OK時,堅持要在大廳唱,因為有更多人鼓掌才過癮。她熱愛旅遊,常跟隨我爸媽出遊,有她就一定熱鬧,她常說要趁著背脊還挺得起來時趕快玩。她因耕種及麾托車摔傷,而背脊受損,前後開了4次大刀。她説有上帝的支持,她才能次次過關。在我看來,她是個很有勇氣的人。小阿姨雖然樂觀,後來因媳婦得癌早逝,她爲兒子孫子頓失賢妻良母而悲傷。為照顧兒孫而暫離家園,幾經周折,她也禁不起得了憂鬱症。所幸後來治癒,我們又找回了樂天的小阿姨。這幾年七姨丈身體有恙,小阿姨忙於照顧丈夫,較少出門。但是她每次探望我爸媽,一定幫他們剪手指甲腳指甲,十分專業。我媽臥床無法走動後,小阿姨也替她縫製了方便的衣服,真是姊妹情深啊!
阿姨們都説我媽最好命,其實我媽也屢經危機,十分勞碌,但總能和我爸同心協力開創美好未來。比起阿姨們,我媽的確是最有福氣。2008年,有感於我媽姊妹們年事己高,相見不易,我小妹明麗因此為媽媽辦了一場姊妹會。每位阿姨都由女兒或媳婦陪伴前來參加。在餐廳聚餐,飯後又回她們的故鄕去探望她們僅存的姑姑,除了敍舊,還合唱了她們那時代的歌曲。現在大家都慶幸那時小妹肯花心思,來辦這個聚會,因為再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聚會了。我媽,三姨,六姨都相繼離我們而去,七姊妹只剩三位了。我衷心祝福我這三位阿姨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