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電子報徵稿原則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1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1
四月
《隨遇而安》 吳連山 《回首來時路》 蔡淑媛 《悼何通澐前會長》 連淑琴 《從詠絮到叫寒》 雅夫子 Special Edition 台灣語文學校HTSLC期末報告 成人台語班 Lô͘ Pōe-Kun (盧佩均) 成人台語班Lîm Io̍k-uī (林昱緯) |
English Section
《Short Story》Nathan Chang
《TAH Scholarship Essay》Chrystal Tang
《On Being a Taiwanese-American Citizen》 Tommy Lai
《台美稅務漫談之二》 台美人如何繼承在台灣的遺產
蔣為志
台美人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仍然和台灣保有一些連結,而,這些連結,對台美人的稅務負擔而言,是會有所影響的。以下我們就用最常見的二種情形,來探討這種台灣連結,對位於台灣的遺產的繼承,會有怎麼樣的作用。
第一種常見的情形,被繼承人A是台灣人,非美國公民,無美國綠卡,也不具美國稅法上常住外國人(resident alien) 的規定,而繼承人是台美人。例如,因留學而在美國紮根的台美人,父母不願移居美國,仍居在台灣,當父母逝世時,他們在台灣的遺產,由台美人來繼承時,有一大部分會落入這種情況。
第二個常見的情形,被繼承人B是台美人,去世後在台灣仍留有遺產,這些台灣遺產由他們在美的繼承人來繼承。例如,逐漸年老的台美人,在台灣仍有財產,當生前沒有處理這些財產時,逝世後這些財產就變成位在台灣的遺產,而需由在美國的遺眷來繼承。
需注意的時,這二個情形中,繼承人都是台美人,然而,被繼承人,在第一種情形大部分是單純地只有台灣身分,在第二種情形,卻是台美人。小小差別,在稅法上卻有很大不同的涵義。
點此下載全文
第一種常見的情形,被繼承人A是台灣人,非美國公民,無美國綠卡,也不具美國稅法上常住外國人(resident alien) 的規定,而繼承人是台美人。例如,因留學而在美國紮根的台美人,父母不願移居美國,仍居在台灣,當父母逝世時,他們在台灣的遺產,由台美人來繼承時,有一大部分會落入這種情況。
第二個常見的情形,被繼承人B是台美人,去世後在台灣仍留有遺產,這些台灣遺產由他們在美的繼承人來繼承。例如,逐漸年老的台美人,在台灣仍有財產,當生前沒有處理這些財產時,逝世後這些財產就變成位在台灣的遺產,而需由在美國的遺眷來繼承。
需注意的時,這二個情形中,繼承人都是台美人,然而,被繼承人,在第一種情形大部分是單純地只有台灣身分,在第二種情形,卻是台美人。小小差別,在稅法上卻有很大不同的涵義。
點此下載全文
《都市規劃面面觀》
雅夫子
前言
到世界各都市去旅遊,留意這些都市的形態,大的如整盤佈局,小的如街道命名,便能知道它是否有遠見與用心。著名的大都會如巴黎、華盛頓、北京等地都費了許多心思去規劃,相對而言,倫敦就比較零亂。休士頓是個沒有zoning的都市,方便自由發展,但卻沒有整套的規劃。
美國首都華盛頓
華盛頓有兩條主軸線構成十字型,一長一短在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相交。長軸線西起林肯紀念堂,經由二戰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東至國會大廈;短軸線南起傑佛遜紀念堂,經過中點華盛頓紀念碑,北達白宮。站在長軸線上,以華盛頓紀念碑為背景,由反射池或草坪處觀賞日出或日落,是一幅令人難忘的景象!
華盛頓都市的整盤佈局是由法國建築師Pierre Charles L’Enfant設計的。他早年為了支持美國的革命,自願追隨拉斐特(Lafayette),後又服役於華盛頓麾下。美國獨立後他在紐約建築界大顯身手,當他知道美國要建立新首都時,向華盛頓自我推薦。為了要求盡善盡美,他參考世界許多都會的佈局,集思廣益。對於首都街道的佈局,他採取棋盤式與輪輻式互相結合,並且用心設計一套街道命名方法:南北走向,用1/2/3…..數字;東西走向,用A/B/C……字母;斜向的,用州名或其他名稱。整盤規劃深具遠見並兼宏偉,而且顧及細節。
都會典範巴黎
巴黎有一條歷史性主軸線,東起盧浮宮博物館,經由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杜樂麗花園、恊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大軍團大道、戴高樂大道,越過塞納河,而止於大拱門。
時下有第二主軸線的說法,西起大拱門,經由夏洛特宮(Palais de Chaillot)、艾菲爾鐵塔、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軍事學院(Ecole Militaire),至蒙帕納斯大廈(Tour Montparnasse)。
歴史性主軸線是在路易十四時代,由著名園景名師安德烈·勒諾特(Andre Le Norte)提出概念,建議由當時的杜樂麗花園為起點。結果這條主軸線大部份沿著塞納河邊走,祗有在靠近大拱門處,河道轉彎才與軸線交會。巴黎許多景點如聖母院、聖禮拜堂、艾菲爾鐵塔、亞歷山大三世橋、盧浮宮博物館、橘園美術舘、恊和廣場、凱旋門等等。有些在軸線上,有些在其旁邊,前往參觀非常方便。去過巴黎的遊客,都會感到它在規劃上與建築上的双重美。
從凱旋門至大拱門(La Grande Ache)這一段是原主軸線的延長,新興的拉德芳斯區域(La Defense)原是巴黎的貧民窟,現在成為樓房林立、耳目一新的繁華地段,乃託位置在主軸線上的福。
二條龍脈在北京
中國人講究風水,要求府第與墓地好風好水,能夠生出好的子孫,代代繁華富貴。皇家更不必説了,皇城要蓋在龍脈上,皇陵要建在龍穴處。
據説北京有二條龍脈,一條是土龍的脈絡,它穿過皇帝的龍座下,而紫禁城的中軸線是參照這條脈絡建的。北京古代中軸線由永定門(2005年重建)/永定門城樓(也在2005年重建)開始,經由正陽門城樓、中華門(已拆,原址攻建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接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而後御花園、欽安殿、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已拆),而止於鼓樓/鐘樓。由午門至神武門這段名叫故宮。
目前中共計劃將這條中軸線南延北伸到全長達25公里:北段由鐘樓延至端點的森林公園,呈顯現代化的建設,包括奧運的一些場所如水立方、鳥巢;中段由永定門至鐘樓,保持中國歷史風貌,長7.8公里;南段由永定門至南苑,將開創具有國際性的建築,包括一座國際性公園。
另一條是水龍,由後海和北海連成脈絡,中間經過恭王府,它原是清朝第一號貪官和珅的老家,原名叫「和第」。史書上如此形容這塊風水寶地:「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是水」,最大的湖心亭,其水從玉泉湖引進,只入不出,完全符合風水學的斂財之道。
北京在解放之後,中共一度要破舊換新,不信風水這一套,於是毀了一些古蹟。北京現有一些景象有點不中不西,不甚調和,不像巴黎頒布法令,用心維護它在歷史上的形象。
台北小肚能容神州大餅?
從1945年9月到1947年5月之間,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最主要的辦公廳舍就是目前的行政院建築。鄭定邦於1946年任職該署民政處,其主要任務是將日據時代的地名中國化。他於1947年1月公告新路名與用東西南北方位來劃分整個台北市,正是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地理位置為中心點來作業。
這個中心點在那裡呢?正是今日中山南北路與忠孝東西路的交會點。換言之,鄭定邦用二條軸線把台北市分為四小塊:南北走向是中山路,東西走向是忠孝路。忠孝路原名中正路,後來台北市逐漸擴大,被迫主要道路要分段。但無人敢把中正大人分段,祗好改稱為忠孝路,但已逝的中山先生就對不起,依規而分段。四小塊內的路名再依照中國相關區域來命名,例如東北塊就借用中國東北區域的地名來命名,如吉林路、遼寧路、長春路等等。聽説這一套是鄭定邦從他老家上海市移植過來的。
目前台北市街道的命名,幾乎涵蓋了整個神州的重要地名,但「神州」早就丟在不信「神」的中共政權手裡,如此看來有一點「名不正、言不順」的味道!蔣家父子一向要收回神州,如今台北的小肚子尚能容下神州這塊大餅嗎?
到世界各都市去旅遊,留意這些都市的形態,大的如整盤佈局,小的如街道命名,便能知道它是否有遠見與用心。著名的大都會如巴黎、華盛頓、北京等地都費了許多心思去規劃,相對而言,倫敦就比較零亂。休士頓是個沒有zoning的都市,方便自由發展,但卻沒有整套的規劃。
美國首都華盛頓
華盛頓有兩條主軸線構成十字型,一長一短在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相交。長軸線西起林肯紀念堂,經由二戰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東至國會大廈;短軸線南起傑佛遜紀念堂,經過中點華盛頓紀念碑,北達白宮。站在長軸線上,以華盛頓紀念碑為背景,由反射池或草坪處觀賞日出或日落,是一幅令人難忘的景象!
華盛頓都市的整盤佈局是由法國建築師Pierre Charles L’Enfant設計的。他早年為了支持美國的革命,自願追隨拉斐特(Lafayette),後又服役於華盛頓麾下。美國獨立後他在紐約建築界大顯身手,當他知道美國要建立新首都時,向華盛頓自我推薦。為了要求盡善盡美,他參考世界許多都會的佈局,集思廣益。對於首都街道的佈局,他採取棋盤式與輪輻式互相結合,並且用心設計一套街道命名方法:南北走向,用1/2/3…..數字;東西走向,用A/B/C……字母;斜向的,用州名或其他名稱。整盤規劃深具遠見並兼宏偉,而且顧及細節。
都會典範巴黎
巴黎有一條歷史性主軸線,東起盧浮宮博物館,經由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杜樂麗花園、恊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大軍團大道、戴高樂大道,越過塞納河,而止於大拱門。
時下有第二主軸線的說法,西起大拱門,經由夏洛特宮(Palais de Chaillot)、艾菲爾鐵塔、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軍事學院(Ecole Militaire),至蒙帕納斯大廈(Tour Montparnasse)。
歴史性主軸線是在路易十四時代,由著名園景名師安德烈·勒諾特(Andre Le Norte)提出概念,建議由當時的杜樂麗花園為起點。結果這條主軸線大部份沿著塞納河邊走,祗有在靠近大拱門處,河道轉彎才與軸線交會。巴黎許多景點如聖母院、聖禮拜堂、艾菲爾鐵塔、亞歷山大三世橋、盧浮宮博物館、橘園美術舘、恊和廣場、凱旋門等等。有些在軸線上,有些在其旁邊,前往參觀非常方便。去過巴黎的遊客,都會感到它在規劃上與建築上的双重美。
從凱旋門至大拱門(La Grande Ache)這一段是原主軸線的延長,新興的拉德芳斯區域(La Defense)原是巴黎的貧民窟,現在成為樓房林立、耳目一新的繁華地段,乃託位置在主軸線上的福。
二條龍脈在北京
中國人講究風水,要求府第與墓地好風好水,能夠生出好的子孫,代代繁華富貴。皇家更不必説了,皇城要蓋在龍脈上,皇陵要建在龍穴處。
據説北京有二條龍脈,一條是土龍的脈絡,它穿過皇帝的龍座下,而紫禁城的中軸線是參照這條脈絡建的。北京古代中軸線由永定門(2005年重建)/永定門城樓(也在2005年重建)開始,經由正陽門城樓、中華門(已拆,原址攻建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接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而後御花園、欽安殿、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已拆),而止於鼓樓/鐘樓。由午門至神武門這段名叫故宮。
目前中共計劃將這條中軸線南延北伸到全長達25公里:北段由鐘樓延至端點的森林公園,呈顯現代化的建設,包括奧運的一些場所如水立方、鳥巢;中段由永定門至鐘樓,保持中國歷史風貌,長7.8公里;南段由永定門至南苑,將開創具有國際性的建築,包括一座國際性公園。
另一條是水龍,由後海和北海連成脈絡,中間經過恭王府,它原是清朝第一號貪官和珅的老家,原名叫「和第」。史書上如此形容這塊風水寶地:「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是水」,最大的湖心亭,其水從玉泉湖引進,只入不出,完全符合風水學的斂財之道。
北京在解放之後,中共一度要破舊換新,不信風水這一套,於是毀了一些古蹟。北京現有一些景象有點不中不西,不甚調和,不像巴黎頒布法令,用心維護它在歷史上的形象。
台北小肚能容神州大餅?
從1945年9月到1947年5月之間,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最主要的辦公廳舍就是目前的行政院建築。鄭定邦於1946年任職該署民政處,其主要任務是將日據時代的地名中國化。他於1947年1月公告新路名與用東西南北方位來劃分整個台北市,正是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地理位置為中心點來作業。
這個中心點在那裡呢?正是今日中山南北路與忠孝東西路的交會點。換言之,鄭定邦用二條軸線把台北市分為四小塊:南北走向是中山路,東西走向是忠孝路。忠孝路原名中正路,後來台北市逐漸擴大,被迫主要道路要分段。但無人敢把中正大人分段,祗好改稱為忠孝路,但已逝的中山先生就對不起,依規而分段。四小塊內的路名再依照中國相關區域來命名,例如東北塊就借用中國東北區域的地名來命名,如吉林路、遼寧路、長春路等等。聽説這一套是鄭定邦從他老家上海市移植過來的。
目前台北市街道的命名,幾乎涵蓋了整個神州的重要地名,但「神州」早就丟在不信「神」的中共政權手裡,如此看來有一點「名不正、言不順」的味道!蔣家父子一向要收回神州,如今台北的小肚子尚能容下神州這塊大餅嗎?
《我的爸爸每天都在玩》
蔡淑媛
多年前一個靜謐的週末日午,我與住在隔一條小路對門,剛從台灣移民來Houston的李太太閒話家常。因為「伊e 翁婿 」是我先生小時候在台灣故鄉的童年玩伴,兩人經常在海邊老家的街路上「作伙踢銅罐仔」或是「湊陣打陀螺」,所以我跟李太太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李太太告訴我一則全家移民來美之前的家庭故事。~~她在高雄左營老家經營一個專賣日常用品的雜貨店。她從早到晚在店裡招呼顧客,打點進貨/出貨等大小事務,忙得團團轉。她先生則是從事房地產買賣與建築的工程。他包攬的工程與房地產的轉手紅利,有時能達到六,七位數字的盈額。
他們有五個孩子,老大剛剛升上小學六年級。孩子們一大早上學,出門時爸爸還在「瞑床頂」呼呼大睡。老大在下午放學後直接走到離學校不遠的數理補習班上課。等到「日頭落山」路燈亮起回到家,看到爸爸在街頭巷尾的「亭仔腳」跟左鄰右舍飲茶「鬥嘴鼓」,「吃飽閒閒無代誌」。
有一次在學校上國文課時,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我的家庭》。這個孩子提起筆在作文簿上大力揮毫~~我的媽媽早起晚睡,除了做生意,還要照顧我們五個孩子非常辛苦。。。洋洋灑灑把我這個老媽捧上了天。然後筆鋒移轉寫到爸爸,竟然只有寥寥數句:~~我的爸爸好像沒有在做甚麼工作。我常常看到他在街上跟朋友喝茶聊天,「開講」說笑話。我想他每天都在玩。過後不久,老師來做家庭訪問,半開玩笑地提到兒子作文的內容,害得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尷尬地苦笑起來。
雖然事隔多年,但是每當想起“我的爸爸每天都在玩”這句話,半是覺得好笑,另一半卻是"心有戚戚"。我之所以有此番感觸,並非完全為了朋友家的孩子。因為在我執教漢語課程(Mandarin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前後32年的公立高中 Bellaire Senior High School的教室裡,我隨後也做過類似的測試~~透過口試與對話的方式,除了提升學生的會話能力,更能進一步了解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在芸芸眾生中,不知道或者說不清楚父親的職業或工作性質的學生竟然大有人在。下面提出的是幾個較具代表性的答案。
一。《我的父親是醫生。》
我問他:「那一科的醫生?」
學生回答:「可能是小兒科,內科,或骨科,I am not quite sure.」
二。《我父親在大學教書。》
我問他:「教那一科?」
學生回答:「好像是化學,物理或者是生物。他沒有告訴我。」
三。《我父親是工程師。》
我問他:「哪一類的工程師?機械,電機還是化學工 程?」
學生回答:「我不知道。他經常出差到外州去工作,我很少看到他。」
四:《我父親是公司的經理。》
我問他:「什麼性質的公司?」
學生回答:「我不清楚。」
五:《我父親在做生意。》
我問他:「什麼生意?」
學生回答:「很多種耶!我說不上來。」
我再問:「在哪裡做生意?」
學生面露苦笑:「好像在日本﹑越南﹑中國大陸都有,我不太能確定。」
令人意外的是母親的職業(在哪一個醫院甚麼部門當護士;在哪一個學校教甚麼課程的老師等),學生們竟然說得頭頭是道,毫無障礙。從這些最平凡的師生問答,可以看出,兒女與母親的貼近度遠遠超越父親。為人父者,從年輕到衰老,風裡來,雨裡去,大半生的辛苦勞累,刻印在兒女內心的記憶,竟然是~我的父親每天都在玩。或是~他做什麼職業,我不太清楚。父子情緣到頭來竟然只是一番"似曾相識"。
不知道那些對兒女動不動就搬出「我很忙,問你媽媽去(Go ask your mother.)」這句話當法寶的老爸們,若有機會看到此篇短文,內心當做何感想啊?
【後記】~此篇短文中的男孩及其家人,只在我們家對面住了大約一年。那時長榮航空公司從台北直飛休士頓的班機尚未開航,男孩的父親深感轉機的費時與不便,為了台灣的家族事業與對外貿易的持續經營,全家搬離了休士頓前往LA購屋定居。
時光飛逝,男孩在LA完成了初﹑高中的課業後,以台僑子弟身份,回台灣參加海外僑生入學考試的甄選,進入台大醫學院就讀。他畢業後返鄉定居,行醫濟世,不但成功救護了不少寶貴的生命,且獲得了病患贈與的「醫德/醫術兼具」的美名。李先生與太太兩人, 因為其他四個孩子散居加州各地,只好如候鳥一般台灣~LA兩地來回奔波。
前不久獲悉,李先生身染疾病,已在台灣的故鄉安然辭世。感念故人,追思往事, 惆悵盈懷,是以為記。
(2021年11月補述)
李太太告訴我一則全家移民來美之前的家庭故事。~~她在高雄左營老家經營一個專賣日常用品的雜貨店。她從早到晚在店裡招呼顧客,打點進貨/出貨等大小事務,忙得團團轉。她先生則是從事房地產買賣與建築的工程。他包攬的工程與房地產的轉手紅利,有時能達到六,七位數字的盈額。
他們有五個孩子,老大剛剛升上小學六年級。孩子們一大早上學,出門時爸爸還在「瞑床頂」呼呼大睡。老大在下午放學後直接走到離學校不遠的數理補習班上課。等到「日頭落山」路燈亮起回到家,看到爸爸在街頭巷尾的「亭仔腳」跟左鄰右舍飲茶「鬥嘴鼓」,「吃飽閒閒無代誌」。
有一次在學校上國文課時,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我的家庭》。這個孩子提起筆在作文簿上大力揮毫~~我的媽媽早起晚睡,除了做生意,還要照顧我們五個孩子非常辛苦。。。洋洋灑灑把我這個老媽捧上了天。然後筆鋒移轉寫到爸爸,竟然只有寥寥數句:~~我的爸爸好像沒有在做甚麼工作。我常常看到他在街上跟朋友喝茶聊天,「開講」說笑話。我想他每天都在玩。過後不久,老師來做家庭訪問,半開玩笑地提到兒子作文的內容,害得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尷尬地苦笑起來。
雖然事隔多年,但是每當想起“我的爸爸每天都在玩”這句話,半是覺得好笑,另一半卻是"心有戚戚"。我之所以有此番感觸,並非完全為了朋友家的孩子。因為在我執教漢語課程(Mandarin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前後32年的公立高中 Bellaire Senior High School的教室裡,我隨後也做過類似的測試~~透過口試與對話的方式,除了提升學生的會話能力,更能進一步了解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在芸芸眾生中,不知道或者說不清楚父親的職業或工作性質的學生竟然大有人在。下面提出的是幾個較具代表性的答案。
一。《我的父親是醫生。》
我問他:「那一科的醫生?」
學生回答:「可能是小兒科,內科,或骨科,I am not quite sure.」
二。《我父親在大學教書。》
我問他:「教那一科?」
學生回答:「好像是化學,物理或者是生物。他沒有告訴我。」
三。《我父親是工程師。》
我問他:「哪一類的工程師?機械,電機還是化學工 程?」
學生回答:「我不知道。他經常出差到外州去工作,我很少看到他。」
四:《我父親是公司的經理。》
我問他:「什麼性質的公司?」
學生回答:「我不清楚。」
五:《我父親在做生意。》
我問他:「什麼生意?」
學生回答:「很多種耶!我說不上來。」
我再問:「在哪裡做生意?」
學生面露苦笑:「好像在日本﹑越南﹑中國大陸都有,我不太能確定。」
令人意外的是母親的職業(在哪一個醫院甚麼部門當護士;在哪一個學校教甚麼課程的老師等),學生們竟然說得頭頭是道,毫無障礙。從這些最平凡的師生問答,可以看出,兒女與母親的貼近度遠遠超越父親。為人父者,從年輕到衰老,風裡來,雨裡去,大半生的辛苦勞累,刻印在兒女內心的記憶,竟然是~我的父親每天都在玩。或是~他做什麼職業,我不太清楚。父子情緣到頭來竟然只是一番"似曾相識"。
不知道那些對兒女動不動就搬出「我很忙,問你媽媽去(Go ask your mother.)」這句話當法寶的老爸們,若有機會看到此篇短文,內心當做何感想啊?
【後記】~此篇短文中的男孩及其家人,只在我們家對面住了大約一年。那時長榮航空公司從台北直飛休士頓的班機尚未開航,男孩的父親深感轉機的費時與不便,為了台灣的家族事業與對外貿易的持續經營,全家搬離了休士頓前往LA購屋定居。
時光飛逝,男孩在LA完成了初﹑高中的課業後,以台僑子弟身份,回台灣參加海外僑生入學考試的甄選,進入台大醫學院就讀。他畢業後返鄉定居,行醫濟世,不但成功救護了不少寶貴的生命,且獲得了病患贈與的「醫德/醫術兼具」的美名。李先生與太太兩人, 因為其他四個孩子散居加州各地,只好如候鳥一般台灣~LA兩地來回奔波。
前不久獲悉,李先生身染疾病,已在台灣的故鄉安然辭世。感念故人,追思往事, 惆悵盈懷,是以為記。
(2021年11月補述)
《從Houston到 加州的Laguna Woods》
楊朝諭
時間過得真快,來休士頓已經怏40年了,雖然大家都認為休士頓的天氣,在夏天非常熱,但是我並不感覺到那麼熱,因為生活的環境都有空調設備。休士頓的醫學中心,40年來陪伴他看他的成長,到目前已經成為完整的世界第一流的醫學中心。我們的台灣人社團也從沒有固定的活動地點到擁有自己的活動中心,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經成為我們共同心目中的家。在各種條件配合之下,休士頓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城市。
歲月逐漸的在增加,雖然沒有這種感覺,但自從去年的pandemic 發生以來,有些事情還是要面對,經過考慮,覺得加州的退休村(Laguna Woods)也許是比較理想的退休生活環境,就這樣決定了。
有關Laguna Woods退休社區的介紹,李彥禎先生在前都有不少的報導。基本上他是個退休人員居住的地方,必須年滿55歲以上才能搬入居住,進出都有管制,不是裡面的居民,不能隨便進出,房子外面的環境都有專門人員管理,裡面的設施有游泳池,高爾夫球場,運動器材等等非常方便。房子的價格大約從拾多萬到一百多萬,大部分是兩房一廳,從一千 sqft 到一千五百sqft 左右,氣候當然要比休士頓涼快些。這裡也有台灣同鄉會的組織,據說擁有400多位的會員,很多以前在各地同鄉會活動認識的朋友,也搬進這個社區。從休士頓搬來的同鄉也不少,包括 葉李麗貞, 胡明美,曾恒輝,林金龍⋯⋯等等。他們都非常enjoy 那邊的生活環境。
由於pandemic 的関係,大家平時的互動也相對減少,我們要搬家的事情也逐漸傳片我們的社區,一些好朋友都在関心,謝謝各位的關心,搬家是一件大事情,很多東西只好割愛,忙著整理東西,心情不是那麼輕鬆,一直都是慢慢的進行,心理上慢慢的適應。我們預定十二月初搬過去,順便和孩子們一起過聖誕節,過完節還會回來整理房子。我們還是會和我們的Houstonian 繼續保持連繫。
歲月逐漸的在增加,雖然沒有這種感覺,但自從去年的pandemic 發生以來,有些事情還是要面對,經過考慮,覺得加州的退休村(Laguna Woods)也許是比較理想的退休生活環境,就這樣決定了。
有關Laguna Woods退休社區的介紹,李彥禎先生在前都有不少的報導。基本上他是個退休人員居住的地方,必須年滿55歲以上才能搬入居住,進出都有管制,不是裡面的居民,不能隨便進出,房子外面的環境都有專門人員管理,裡面的設施有游泳池,高爾夫球場,運動器材等等非常方便。房子的價格大約從拾多萬到一百多萬,大部分是兩房一廳,從一千 sqft 到一千五百sqft 左右,氣候當然要比休士頓涼快些。這裡也有台灣同鄉會的組織,據說擁有400多位的會員,很多以前在各地同鄉會活動認識的朋友,也搬進這個社區。從休士頓搬來的同鄉也不少,包括 葉李麗貞, 胡明美,曾恒輝,林金龍⋯⋯等等。他們都非常enjoy 那邊的生活環境。
由於pandemic 的関係,大家平時的互動也相對減少,我們要搬家的事情也逐漸傳片我們的社區,一些好朋友都在関心,謝謝各位的關心,搬家是一件大事情,很多東西只好割愛,忙著整理東西,心情不是那麼輕鬆,一直都是慢慢的進行,心理上慢慢的適應。我們預定十二月初搬過去,順便和孩子們一起過聖誕節,過完節還會回來整理房子。我們還是會和我們的Houstonian 繼續保持連繫。
《TAH Scholarship Essay》
Chrystal Tang
Holding the calligraphy brush steadily, I carefully wrote out the fifteen strokes that made up the word pure. Each stroke of my name was beautifully crafted, with a water radical resembling the purity of the soul. For fifteen years, I have written my name over and over, relishing how intricate and meaningful it is.
After having to learn simplified Chinese in high school, I looked in discomfort as I saw the fifteen strokes reduced to just nine. In class, I would begin writing a character, only to stop when I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a simplified version - one that stripped away its true meaning. My Taiwanese Chinese teacher took the time out to write the traditional equivalent of each word just for me. From then on, I learned the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versions of each character, a constant reminder of my Taiwanese identity.
As I spent my entire childhood at the Tzu Chi Foundation, I surrounded myself in Taiwanese culture. The flower arrangement classes taught me to look at every small detail with meaning. The tea ceremonies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 and discipline. Most importantly, the donations for disaster relief and those in need taught me how to be selfless.
During the summers I spent visiting my relatives, I was speechless at the sheer beauty of Taiwan. As my family and I went on adventures with my aunt and grandma, I learned to take time to appreciate the little moments. Even now, a hint of a smell will take me back to when I went dolphin watching near the coast, strolling through the night markets, and even the time I walked through the clouds as we went mountain climbing.
In the moments when I walked through the busy streets filled with chatter and life or the moments when I stood immersed in the serenity of the landscape, I came to truly love Taiwan. I am proud to be a part of a community that demonstrates kindness, acceptance, and a deep devotion to traditions, and I want to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By continuing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I can not only make an impact on others but also on myself. By becoming a volunteer at Tzu Chi, I can change the life of one person, a family, or an entire community, while also fulfilling my life through service. At Tzu Chi, to give is to receive - something incredibly valuable to living a life full of love and compassion.
My Taiwanese heritage has taught me countless lesson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ing tradition to the value of giving back to the community. As I continue to grow my impact in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I know that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my own experiences and impact younger generations to embody their own Taiwanese identity.
After having to learn simplified Chinese in high school, I looked in discomfort as I saw the fifteen strokes reduced to just nine. In class, I would begin writing a character, only to stop when I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a simplified version - one that stripped away its true meaning. My Taiwanese Chinese teacher took the time out to write the traditional equivalent of each word just for me. From then on, I learned the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versions of each character, a constant reminder of my Taiwanese identity.
As I spent my entire childhood at the Tzu Chi Foundation, I surrounded myself in Taiwanese culture. The flower arrangement classes taught me to look at every small detail with meaning. The tea ceremonies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 and discipline. Most importantly, the donations for disaster relief and those in need taught me how to be selfless.
During the summers I spent visiting my relatives, I was speechless at the sheer beauty of Taiwan. As my family and I went on adventures with my aunt and grandma, I learned to take time to appreciate the little moments. Even now, a hint of a smell will take me back to when I went dolphin watching near the coast, strolling through the night markets, and even the time I walked through the clouds as we went mountain climbing.
In the moments when I walked through the busy streets filled with chatter and life or the moments when I stood immersed in the serenity of the landscape, I came to truly love Taiwan. I am proud to be a part of a community that demonstrates kindness, acceptance, and a deep devotion to traditions, and I want to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By continuing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I can not only make an impact on others but also on myself. By becoming a volunteer at Tzu Chi, I can change the life of one person, a family, or an entire community, while also fulfilling my life through service. At Tzu Chi, to give is to receive - something incredibly valuable to living a life full of love and compassion.
My Taiwanese heritage has taught me countless lesson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ing tradition to the value of giving back to the community. As I continue to grow my impact in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I know that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my own experiences and impact younger generations to embody their own Taiwanese identity.
《On Being a Taiwanese-American Citizen》
Tommy Lai
For as long as I can remember, my life has been a war with “and.” I chase athletic pursuits and academic ones. I value my Taiwanese heritage and my Texas roots. I love both zhong-zhi and frito pie. The war of “and” that lives within me has also spilled over to every facet of my life.
Ever since I discovered AMD stock in sixth grade, which perplexed my mind with its seemingly erratic movements on my iPad screen, the world of American capitalism has surrounded my everyday life. As I absorbed information while reviewing loans at Southwestern National Bank, a locally Taiwanese-owned bank, I became aware of finance’s ramifications on the world, the corporate balancing act between profits and supporting the struggling family of four. Our Taiwanese heritage teaches us to provide for all in our family and communities, from our elderly being the victims of hate crimes to our Asian-American medical workers pulling triple shifts during the pandemic. That’s why as President of Hakka Youth Association of Houston, I spearheaded the Hakka Community Protection initiative, distributing alarms to the elderly at our community’s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Harnessing business, which allows us to innovate and produce products that help others, is neither an American nor Taiwanese concept, rather a Taiwanese-American one. My Taiwanese-American heritage compels me to continue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world of business.
But when I was five, I also played dress-up with my mother’s lab coat and stethoscope, imagining my patient’s heartbeat as my own. I saw my grandmother refusing to see me out of embarrassment of her cancer-ridden condition; I was vexed seeing a life-saving drug released days after her death. Being Taiwanese means directly helping others, and using our family’s past as a guide for the future. A medical education, paved by the education of both of my parents, will push me to a frontier of innovation where mere months can translate into saving millions of lives.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I’ve interned at 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as a neurological research assistant. I’ve assisted in analyzing a cohort of over 1,000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location of strokes in the brain and rates of neurocognitive degeneration/depression. Our findings were subsequently published by the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Neurological Society. Interested in ophthalmology, I also interned at Houston Eye Associates as a medical scribe. I learned how to assist ophthalmologists in diagnosing medical issues like myopia and retinal detachment. My Taiwanese heritage, which emphasizes a need to support others through medicine, is at its best within our American medical system.
Being an American also means being a good, informed citizen. As Abraham Lincoln once wrote, “Democracy i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Taiwanese President Tsai Ing-Wen echoes, “Democracy is not just an election; it is our way of life.” Both Taiwa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emphasize democratic values, one of which is political discourse. As the 2nd ranked House Congressional debater in the USA for the last two years, I’ve used my platform to draft legislation supporting Taiwanese rights globally. To date, the legislation I’ve introduced has been debated by hundreds of international debaters and been included in myriad State Championship tournaments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tournament. From the national debate circuit to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Taiwanese-American, it’s my duty to continue bringing civil discourse about Taiwan to the masses. Only through peaceful, productive discussion can real progress begin.
While constantly battling between being either “Taiwanese” or “American,” I’ve realized that neither can truly exist without the other. My upbringing has made me neither “Taiwanese” nor “American.” Today, I’m a Taiwanese-American.
Ever since I discovered AMD stock in sixth grade, which perplexed my mind with its seemingly erratic movements on my iPad screen, the world of American capitalism has surrounded my everyday life. As I absorbed information while reviewing loans at Southwestern National Bank, a locally Taiwanese-owned bank, I became aware of finance’s ramifications on the world, the corporate balancing act between profits and supporting the struggling family of four. Our Taiwanese heritage teaches us to provide for all in our family and communities, from our elderly being the victims of hate crimes to our Asian-American medical workers pulling triple shifts during the pandemic. That’s why as President of Hakka Youth Association of Houston, I spearheaded the Hakka Community Protection initiative, distributing alarms to the elderly at our community’s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Harnessing business, which allows us to innovate and produce products that help others, is neither an American nor Taiwanese concept, rather a Taiwanese-American one. My Taiwanese-American heritage compels me to continue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world of business.
But when I was five, I also played dress-up with my mother’s lab coat and stethoscope, imagining my patient’s heartbeat as my own. I saw my grandmother refusing to see me out of embarrassment of her cancer-ridden condition; I was vexed seeing a life-saving drug released days after her death. Being Taiwanese means directly helping others, and using our family’s past as a guide for the future. A medical education, paved by the education of both of my parents, will push me to a frontier of innovation where mere months can translate into saving millions of lives.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I’ve interned at 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as a neurological research assistant. I’ve assisted in analyzing a cohort of over 1,000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location of strokes in the brain and rates of neurocognitive degeneration/depression. Our findings were subsequently published by the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Neurological Society. Interested in ophthalmology, I also interned at Houston Eye Associates as a medical scribe. I learned how to assist ophthalmologists in diagnosing medical issues like myopia and retinal detachment. My Taiwanese heritage, which emphasizes a need to support others through medicine, is at its best within our American medical system.
Being an American also means being a good, informed citizen. As Abraham Lincoln once wrote, “Democracy i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Taiwanese President Tsai Ing-Wen echoes, “Democracy is not just an election; it is our way of life.” Both Taiwa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emphasize democratic values, one of which is political discourse. As the 2nd ranked House Congressional debater in the USA for the last two years, I’ve used my platform to draft legislation supporting Taiwanese rights globally. To date, the legislation I’ve introduced has been debated by hundreds of international debaters and been included in myriad State Championship tournaments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tournament. From the national debate circuit to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Taiwanese-American, it’s my duty to continue bringing civil discourse about Taiwan to the masses. Only through peaceful, productive discussion can real progress begin.
While constantly battling between being either “Taiwanese” or “American,” I’ve realized that neither can truly exist without the other. My upbringing has made me neither “Taiwanese” nor “American.” Today, I’m a Taiwanese-American.
《先知的權能與局限 客旅生涯隨筆之31》
江朝雄
古往今來人類對預卜先知,說預言都相當好奇。基督信仰的聖經裡也有提到「先知」的角色與功能。尤其在舊約時代,除了摩西,以利亞以外,在舊約聖經裡像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瑪拉基等,就有16位先知他們都留下「先知書」給後人;而在漢文化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是諸葛亮(孔明)及劉伯溫。在史書上對他們兩人的描述是「博學多能」「通曉天文地理」。在民間的流傳裡,也對他們兩人看成是「半仙」或「仙人」。
無可諱言,先知先覺是人人想要得到的智慧與能力,但也是人們無法如願的幻想。因人的先天「智慧」或「恩賜」不是靠自己得到的。所謂「天生聰穎」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的。就如各種花卉,果樹的開花、結果是按著ㄧ般的律在運行,但無花果(fig)沒有花,卻冒出果來那樣的奇特。因為特別恩賜就像無花果,不是其他果樹能具有的特別功能。神要重用誰也是祂的權柄,像三千多年前,以色列人在埃及當了430年的奴隸,苦不堪言。祂就差遣摩西出來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最初摩西還以自己拙口笨舌,力有未逮挽拒,最後耶和華 神鼓勵摩西說,祂會與他同在,幫助他。摩西才敢出來擔負大任務。
又如另一先知以利亞,藉由耶和華神的大能,讓他在迦密山上,ㄧ人戰勝「巴力」的先知450人的神跡故事,後來當對方追殺他,在逃亡時,心裏也露出恐懼(列王紀上18章16節-19章);又如先知耶利米在逆境時,自己詛咒生辰說,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耶利米書20:14)可見先知也只是一個不完全的人而已,他們也有軟弱或缺失,決不能把他們看成「神」。
而且最 重要的,我們也要注意到聖經提示有關「假先知」的問題,假先知假託神的名而妄言。(耶利米書14章14節:耶和華對我說,那些先知託我的名說假預言,我並沒有打發他們,沒有吩咐他們,也沒有對他們說話,....)大家應該記得,約30年前,台灣流行著「1995年閏八月」的世紀大預言。當年一些人就匆匆忙忙的變賣家產,逃到貝里斯。怪事不只一樁,那件事後沒多久,又有另一批人跟隨某人逃來德州達拉斯地區的傳聞。
總之,先知的能力與智慧乃是造物主給人的一種恩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但最重要的觀念是先知也只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只要神的靈離開他,他的權柄、智慧、能力跟普通人無異。(10-20-2021於休士頓)
無可諱言,先知先覺是人人想要得到的智慧與能力,但也是人們無法如願的幻想。因人的先天「智慧」或「恩賜」不是靠自己得到的。所謂「天生聰穎」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的。就如各種花卉,果樹的開花、結果是按著ㄧ般的律在運行,但無花果(fig)沒有花,卻冒出果來那樣的奇特。因為特別恩賜就像無花果,不是其他果樹能具有的特別功能。神要重用誰也是祂的權柄,像三千多年前,以色列人在埃及當了430年的奴隸,苦不堪言。祂就差遣摩西出來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最初摩西還以自己拙口笨舌,力有未逮挽拒,最後耶和華 神鼓勵摩西說,祂會與他同在,幫助他。摩西才敢出來擔負大任務。
又如另一先知以利亞,藉由耶和華神的大能,讓他在迦密山上,ㄧ人戰勝「巴力」的先知450人的神跡故事,後來當對方追殺他,在逃亡時,心裏也露出恐懼(列王紀上18章16節-19章);又如先知耶利米在逆境時,自己詛咒生辰說,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耶利米書20:14)可見先知也只是一個不完全的人而已,他們也有軟弱或缺失,決不能把他們看成「神」。
而且最 重要的,我們也要注意到聖經提示有關「假先知」的問題,假先知假託神的名而妄言。(耶利米書14章14節:耶和華對我說,那些先知託我的名說假預言,我並沒有打發他們,沒有吩咐他們,也沒有對他們說話,....)大家應該記得,約30年前,台灣流行著「1995年閏八月」的世紀大預言。當年一些人就匆匆忙忙的變賣家產,逃到貝里斯。怪事不只一樁,那件事後沒多久,又有另一批人跟隨某人逃來德州達拉斯地區的傳聞。
總之,先知的能力與智慧乃是造物主給人的一種恩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但最重要的觀念是先知也只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只要神的靈離開他,他的權柄、智慧、能力跟普通人無異。(10-20-2021於休士頓)
《少棒生涯不是夢》
蔡淑媛
(蔡安達英文原著/蔡淑媛譯述)
記得我才剛滿六歲的時候,我的父母就忙著開車接送我和我哥哥,進出於不同的球場,參加不同的球隊~~娃娃棒球隊、少棒隊、足球隊,全年無休止。當時年幼,只覺得打球好玩,沒能體會到父母的參與和接送的辛勞。因為少棒隊是每天課後練球,除了每天兩次的球場接送,週末下午若有球賽,母親還要到球場邊的小攤位和隊友的家長一起賣熱狗、刨冰和糖果。現在時過境遷,回想童年生活,才知道那些年的球隊訓練和啟示,在我的生命中產生了極大的助益與影響。對於生我育我的雙親,內心不由充滿了感激之情。
對我來說,運動不單是四肢的鍛鍊,它還是人生的縮影。球場上勝負得失的感受,是生命過程中極重要的經歷。球隊運動競賽給人最具體的意義是一種不屈不撓,打拼到底的精神。為了爭取團體的榮譽,人人奮不顧身,全力以赴,流汗流血,在所不惜。這就是奮鬥使美夢成真的原動力。
如今定居美國但來自台灣的我們的父母,對於養育兒女的付出一向不遺餘力。台灣族裔的孩子們也都勤勉好學,在學成績和音樂才藝的表現極為出色。然而,青少年運動的領域卻還是亟待開發的園地。在孩童的世界裡,種族歧視是最不敏感的地帶。對團隊的忠誠與求勝的意志,讓教練和隊友對我們的膚色視而不見。如果你是球隊裡出色的球員並且合群友善,教練會把你視若子姪,隊員把你當作知己。這種奇妙的種族融合,大概只在孩童的球場上才能發生,絕不可能發生在自家閉關自守的後院。
奉獻、自律和刻苦耐勞,生命因而更趨成熟,而運動正是這方面最好的教練。一個喜愛運動的孩子,一定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和技能表現。他們較有毅力把煙、酒、毒品等不良物件拋開。為了避免隊友無意的取笑,或被對手球員取上難聽的綽號,他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體重與外表。
來自台灣的父母較少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運動競賽。是不是擔心運動會佔去過多念書的時間呢?我母親曾經告訴我,一般台灣人守舊的觀念是~運動場上奔跑跳躍的孩子,往往「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在運動場上,一個人可以學到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譬如說,棒球比賽時,球員的調遣、盜壘、保送與長短打等技術的運用等策略,極有助於成人商業世界的發展。再說,若不送到球場去消耗一些精力,放學後就待在家裡看電視、打電動或講電話,豈不是浪費更多寶貴的時間而且更有損於身體的健康?
少年時代某種程度的競爭是必要的。生命的過程原本就是一場競爭:適者生存,優勝劣敗。一個社會競爭的勝利者,不一定必須具有非凡的天分,但他一定要盡力而為,不放棄、不推諉,對自己的理念堅持到底。這份堅持,在童年歲月的競技場上就能開始學習。他們能從球賽的勝利中得到一份啟示~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也能從失敗的悲痛中得到一份教訓~努力不懈,堅持到底,才有勝利的機會。
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我們的孩子體型單薄,在球場裡與那些高頭大馬的西方孩子拼鬥,豈不是太危險了?其實,在六、七歲甚至十一到十二歲之前,東西方孩子在體型上並無太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從小就灌輸給孩子“我們太弱、太小,比不過別人”的觀念,孩子們可能就真正失去一個學習堅強、壯大、自信與自律的機會。以後在大社會的茫茫人海中,他們碰到身強體壯的對手,既使是心智方面的競賽,也會迴避退縮,把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我從小就沒有夢想過,自己在運動世界中會有非凡的成就,也從未把任何超級球員當作崇拜的偶像,但在我的求學路上,我深刻地感覺到,我追求學問的啟發點,原始於六、七歲時參加的少年棒球隊。
我的學歷是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商學博士。我在大學執教碩士班「商業管理」(MBA)課程且數度獲得優良教學與研究的獎項。但在內心深處,我確知一生中培養智慧以及體能鍛鍊的最佳時段與園地並非舉世皆知的名校Stanford,而是多年前的「白蘭公園」(Bayland Park)~參加了娃娃棒球隊、少棒隊、足球隊、台灣日壘球賽,以及數不清的倉促成軍,就地取材的臨時湊合隊~於Houston, Texas炎炎長夏炙熱的日午。 (10/2021年修訂)
記得我才剛滿六歲的時候,我的父母就忙著開車接送我和我哥哥,進出於不同的球場,參加不同的球隊~~娃娃棒球隊、少棒隊、足球隊,全年無休止。當時年幼,只覺得打球好玩,沒能體會到父母的參與和接送的辛勞。因為少棒隊是每天課後練球,除了每天兩次的球場接送,週末下午若有球賽,母親還要到球場邊的小攤位和隊友的家長一起賣熱狗、刨冰和糖果。現在時過境遷,回想童年生活,才知道那些年的球隊訓練和啟示,在我的生命中產生了極大的助益與影響。對於生我育我的雙親,內心不由充滿了感激之情。
對我來說,運動不單是四肢的鍛鍊,它還是人生的縮影。球場上勝負得失的感受,是生命過程中極重要的經歷。球隊運動競賽給人最具體的意義是一種不屈不撓,打拼到底的精神。為了爭取團體的榮譽,人人奮不顧身,全力以赴,流汗流血,在所不惜。這就是奮鬥使美夢成真的原動力。
如今定居美國但來自台灣的我們的父母,對於養育兒女的付出一向不遺餘力。台灣族裔的孩子們也都勤勉好學,在學成績和音樂才藝的表現極為出色。然而,青少年運動的領域卻還是亟待開發的園地。在孩童的世界裡,種族歧視是最不敏感的地帶。對團隊的忠誠與求勝的意志,讓教練和隊友對我們的膚色視而不見。如果你是球隊裡出色的球員並且合群友善,教練會把你視若子姪,隊員把你當作知己。這種奇妙的種族融合,大概只在孩童的球場上才能發生,絕不可能發生在自家閉關自守的後院。
奉獻、自律和刻苦耐勞,生命因而更趨成熟,而運動正是這方面最好的教練。一個喜愛運動的孩子,一定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和技能表現。他們較有毅力把煙、酒、毒品等不良物件拋開。為了避免隊友無意的取笑,或被對手球員取上難聽的綽號,他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體重與外表。
來自台灣的父母較少積極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運動競賽。是不是擔心運動會佔去過多念書的時間呢?我母親曾經告訴我,一般台灣人守舊的觀念是~運動場上奔跑跳躍的孩子,往往「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在運動場上,一個人可以學到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譬如說,棒球比賽時,球員的調遣、盜壘、保送與長短打等技術的運用等策略,極有助於成人商業世界的發展。再說,若不送到球場去消耗一些精力,放學後就待在家裡看電視、打電動或講電話,豈不是浪費更多寶貴的時間而且更有損於身體的健康?
少年時代某種程度的競爭是必要的。生命的過程原本就是一場競爭:適者生存,優勝劣敗。一個社會競爭的勝利者,不一定必須具有非凡的天分,但他一定要盡力而為,不放棄、不推諉,對自己的理念堅持到底。這份堅持,在童年歲月的競技場上就能開始學習。他們能從球賽的勝利中得到一份啟示~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也能從失敗的悲痛中得到一份教訓~努力不懈,堅持到底,才有勝利的機會。
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我們的孩子體型單薄,在球場裡與那些高頭大馬的西方孩子拼鬥,豈不是太危險了?其實,在六、七歲甚至十一到十二歲之前,東西方孩子在體型上並無太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從小就灌輸給孩子“我們太弱、太小,比不過別人”的觀念,孩子們可能就真正失去一個學習堅強、壯大、自信與自律的機會。以後在大社會的茫茫人海中,他們碰到身強體壯的對手,既使是心智方面的競賽,也會迴避退縮,把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我從小就沒有夢想過,自己在運動世界中會有非凡的成就,也從未把任何超級球員當作崇拜的偶像,但在我的求學路上,我深刻地感覺到,我追求學問的啟發點,原始於六、七歲時參加的少年棒球隊。
我的學歷是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商學博士。我在大學執教碩士班「商業管理」(MBA)課程且數度獲得優良教學與研究的獎項。但在內心深處,我確知一生中培養智慧以及體能鍛鍊的最佳時段與園地並非舉世皆知的名校Stanford,而是多年前的「白蘭公園」(Bayland Park)~參加了娃娃棒球隊、少棒隊、足球隊、台灣日壘球賽,以及數不清的倉促成軍,就地取材的臨時湊合隊~於Houston, Texas炎炎長夏炙熱的日午。 (10/2021年修訂)
《天下禁令何其多》
雅夫子
前言
筆者曾經客居新加坡兩年多,在這裡一度最夯的T恤是「Singapore is a fine city」,“fine” 是一語雙關,一指美好,一指罰款。在新加坡,公車上吃東西要罰款,公廁用完不冲水要罰款,最不可思議的一項是享用口香糖也在罰款之列。頒發此項口香糖禁令的原因,是有人故意把嚼過的口香糖粘在地鐵車門的傳感器上,使車門無法正常運作,擾亂地鉄的服務。
中外古今最常碰到的禁令是禁書,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與性有關;二是與宗教有關;三是與政治有關。文字獄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來壓制諫言的殺手鐧;西方也曾經以宗教的權威否認地圓之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與“金瓶梅”兩本書也曾經被查禁多年。老子曾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古代帝王説的話就是法,現在改由立法機構掌權,但政治獻金間接地操縱立法機構。看來名與道是政治人物最喜歡操弄的兩件工具!
中外著名的禁書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by: D. H. Lawrence
從戰場歸來的查泰萊爵士因為受傷而下半身癱瘓,因此失去了傳宗的能力,他與妻子康尼回到老家莊園定居。年青而心地善良的康尼,心理明白將有一段漫長而孤寂的歲月要度過。有一天她去找莊園的看林人米爾斯,卻在無意中瞥見他裸露的上身,引起一陣心情激盪,米爾斯也被溫婉的康尼所吸引。
爵士為了家族的傳承,希望康尼能與一個體面的男人生個孩子,但康尼無法同意如此沒有愛情的性行為。後來爵士雇了一位寡婦隨身伺候自己,康尼於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在空閒時,康尼經常到林間散步,逐漸地瞭解米爾斯並且對他發生感情。康尼慚慚感覺住在如此華麗的大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生活情調。她心中嚮往林中的大自然,被米爾斯一身的活氣所吸引。書中有如此一節精彩的片段:作者美妙地描述康妮與米爾斯在雨中一起裸奔的情景……….
作者勞倫斯在作品中傳達一個重要理念:愛情已經被名位與工業化的社會所摧殘,並且形成了脫離人性本質的世俗病態。人在世上,應該追求自己的身心快樂,康尼沒有理由為了爵士自私的名位傳承,犧牲自己的幸福而被迫做個活寡婦。
《金瓶梅》
作者: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書名取自書中的三位女主角的名字:潘“金”蓮、李“瓶”兒與春“梅”,男主角當然是西門慶。西門慶有五個妻妾,一生跟十九個女人有過性關係。是中國古代描寫市井小民的第一部通俗小說,作者真名不詳,筆名是蘭陵笑笑生。
此書被禁的主因是:書中多處描述那些佛曰「不可言」的床上情節,引起那些道貌岸然偽君子們的攻擊,於是被封為天下第一淫書。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是中國第一部突破禁忌,筆觸社會百態的寫實小說,有人稱讚它是「第一奇書」。儒家大老孔夫子也承認「食色性也」,金瓶梅所寫的並非「無中生有」的事,諸多也是那些衛道之士自身生活的寫照。有人評論:淫者讀之是淫書,非淫者讀之是部寫實小說。
説到性的話題,印度的印度教就沒有中國禮教的裝摸作樣,就如柏楊先生在「丑陋的中國人」(此書一度也被禁)中所說:中國人一直生活在文化的醬缸裡,長期無法翻身。我造訪印度卡修拉荷時,耳目為之一新,印度教把性愛與建築結為一體。此處所謂性廟,其外牆刻滿各種性行為的姿態,甚至包括諸神的色情。尼泊爾的濕婆神廟建有「林迦」(即陽具)神龕供人膜拜,印度教認為林迦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是崇高神聖的。天下萬物都應該陰陽調合,問號是如何調合?
「禁」的聯想
「禁」字是「林」與「示」兩部上下相連而成,其中之一的解釋是:林是深山野林;示是戒欲禪修,合起來有隱居林中修行歸真之意。但「示」簡化成為部首「礻」,都與神明或崇敬之字有關,如神、祈、祖、福等等。筆者喜歡作天馬行空之聯想,亞當與夏娃的原罪 -「偷吃“禁”果」- 是在伊甸園內吃了「智慧樹」與「生命樹」二棵樹上的果實而得的。二棵樹就是「林」,與上帝(神)有關的是「示」,所以禁字也與創世記有關聯。用另外一種比較通俗的説法:世界上許多行為都在陰暗不見陽光的地方如「林」中進行的,這些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能「示」之於人,是謂「禁」。
有趣的事以此為甚:越被禁止的事或書,人們越想知道,越想一讀為快。於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新聞是「八封新聞」,一度最吸引人們讀的書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而在中國則是「金瓶梅」。好玩的是這些事情大都偷偷地做,或偷偷地看,因為佛說:不可言!不可言!!
英文“Forbidden”是被禁止之意,打高爾夫球的球友們應該知道這句戲言:「GOLF means “Gentlemen Only Ladies Forbidden”」,但以前這句話並非只是泛泛戲言,而是確有其事。以主辨名人賽聞名全球的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 八十多年來一直禁止女性加入俱樂部,終於在2012年8月宣布歡迎前國務卿Condoleezza Rice與企業家Darla Moore二位女士加入俱樂部。男女平等的潮流,誰也擋不住!
禁與不禁之間?
以前的人騎馬代步沒有汽車時,十字路口沒有設置紅綠燈的必要,就是不必「禁止」什麼。反之,現在許多大都會,車子越來越多,如何控制紅綠黃燈便成了一門大學問。綠燈是可行,紅燈是“禁”行,黃燈是酌情可行,以此類推,天下萬事皆屬於「紅綠黃」之事。
宇宙之間的運行,似乎有一套全自動化的管制系統,所以日月不會互撞,星星各行其道,不會爭軌,萬物互容,此現象老莊叫它為「道」。反觀今日地球的現況,強弱諸國互鬥,各個種族之間你爭我奪,信仰不同誓不兩立,貧富之間爭吵不息,本是同根生殺得你死我活。如今「紅綠黃」三燈的規則何在?大家都變成了色盲?如何好好地管制人類行為的交通燈 - 延長綠燈訊號、縮短紅燈訊號、酌情調整黃燈訊號、避免設置“禁”區。大家應當想方設法尋找人類共存共榮的平衡點,此乃當前之急務也!
筆者曾經客居新加坡兩年多,在這裡一度最夯的T恤是「Singapore is a fine city」,“fine” 是一語雙關,一指美好,一指罰款。在新加坡,公車上吃東西要罰款,公廁用完不冲水要罰款,最不可思議的一項是享用口香糖也在罰款之列。頒發此項口香糖禁令的原因,是有人故意把嚼過的口香糖粘在地鐵車門的傳感器上,使車門無法正常運作,擾亂地鉄的服務。
中外古今最常碰到的禁令是禁書,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與性有關;二是與宗教有關;三是與政治有關。文字獄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來壓制諫言的殺手鐧;西方也曾經以宗教的權威否認地圓之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與“金瓶梅”兩本書也曾經被查禁多年。老子曾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古代帝王説的話就是法,現在改由立法機構掌權,但政治獻金間接地操縱立法機構。看來名與道是政治人物最喜歡操弄的兩件工具!
中外著名的禁書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by: D. H. Lawrence
從戰場歸來的查泰萊爵士因為受傷而下半身癱瘓,因此失去了傳宗的能力,他與妻子康尼回到老家莊園定居。年青而心地善良的康尼,心理明白將有一段漫長而孤寂的歲月要度過。有一天她去找莊園的看林人米爾斯,卻在無意中瞥見他裸露的上身,引起一陣心情激盪,米爾斯也被溫婉的康尼所吸引。
爵士為了家族的傳承,希望康尼能與一個體面的男人生個孩子,但康尼無法同意如此沒有愛情的性行為。後來爵士雇了一位寡婦隨身伺候自己,康尼於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在空閒時,康尼經常到林間散步,逐漸地瞭解米爾斯並且對他發生感情。康尼慚慚感覺住在如此華麗的大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生活情調。她心中嚮往林中的大自然,被米爾斯一身的活氣所吸引。書中有如此一節精彩的片段:作者美妙地描述康妮與米爾斯在雨中一起裸奔的情景……….
作者勞倫斯在作品中傳達一個重要理念:愛情已經被名位與工業化的社會所摧殘,並且形成了脫離人性本質的世俗病態。人在世上,應該追求自己的身心快樂,康尼沒有理由為了爵士自私的名位傳承,犧牲自己的幸福而被迫做個活寡婦。
《金瓶梅》
作者: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書名取自書中的三位女主角的名字:潘“金”蓮、李“瓶”兒與春“梅”,男主角當然是西門慶。西門慶有五個妻妾,一生跟十九個女人有過性關係。是中國古代描寫市井小民的第一部通俗小說,作者真名不詳,筆名是蘭陵笑笑生。
此書被禁的主因是:書中多處描述那些佛曰「不可言」的床上情節,引起那些道貌岸然偽君子們的攻擊,於是被封為天下第一淫書。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是中國第一部突破禁忌,筆觸社會百態的寫實小說,有人稱讚它是「第一奇書」。儒家大老孔夫子也承認「食色性也」,金瓶梅所寫的並非「無中生有」的事,諸多也是那些衛道之士自身生活的寫照。有人評論:淫者讀之是淫書,非淫者讀之是部寫實小說。
説到性的話題,印度的印度教就沒有中國禮教的裝摸作樣,就如柏楊先生在「丑陋的中國人」(此書一度也被禁)中所說:中國人一直生活在文化的醬缸裡,長期無法翻身。我造訪印度卡修拉荷時,耳目為之一新,印度教把性愛與建築結為一體。此處所謂性廟,其外牆刻滿各種性行為的姿態,甚至包括諸神的色情。尼泊爾的濕婆神廟建有「林迦」(即陽具)神龕供人膜拜,印度教認為林迦是一切生命的來源,是崇高神聖的。天下萬物都應該陰陽調合,問號是如何調合?
「禁」的聯想
「禁」字是「林」與「示」兩部上下相連而成,其中之一的解釋是:林是深山野林;示是戒欲禪修,合起來有隱居林中修行歸真之意。但「示」簡化成為部首「礻」,都與神明或崇敬之字有關,如神、祈、祖、福等等。筆者喜歡作天馬行空之聯想,亞當與夏娃的原罪 -「偷吃“禁”果」- 是在伊甸園內吃了「智慧樹」與「生命樹」二棵樹上的果實而得的。二棵樹就是「林」,與上帝(神)有關的是「示」,所以禁字也與創世記有關聯。用另外一種比較通俗的説法:世界上許多行為都在陰暗不見陽光的地方如「林」中進行的,這些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能「示」之於人,是謂「禁」。
有趣的事以此為甚:越被禁止的事或書,人們越想知道,越想一讀為快。於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新聞是「八封新聞」,一度最吸引人們讀的書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而在中國則是「金瓶梅」。好玩的是這些事情大都偷偷地做,或偷偷地看,因為佛說:不可言!不可言!!
英文“Forbidden”是被禁止之意,打高爾夫球的球友們應該知道這句戲言:「GOLF means “Gentlemen Only Ladies Forbidden”」,但以前這句話並非只是泛泛戲言,而是確有其事。以主辨名人賽聞名全球的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 八十多年來一直禁止女性加入俱樂部,終於在2012年8月宣布歡迎前國務卿Condoleezza Rice與企業家Darla Moore二位女士加入俱樂部。男女平等的潮流,誰也擋不住!
禁與不禁之間?
以前的人騎馬代步沒有汽車時,十字路口沒有設置紅綠燈的必要,就是不必「禁止」什麼。反之,現在許多大都會,車子越來越多,如何控制紅綠黃燈便成了一門大學問。綠燈是可行,紅燈是“禁”行,黃燈是酌情可行,以此類推,天下萬事皆屬於「紅綠黃」之事。
宇宙之間的運行,似乎有一套全自動化的管制系統,所以日月不會互撞,星星各行其道,不會爭軌,萬物互容,此現象老莊叫它為「道」。反觀今日地球的現況,強弱諸國互鬥,各個種族之間你爭我奪,信仰不同誓不兩立,貧富之間爭吵不息,本是同根生殺得你死我活。如今「紅綠黃」三燈的規則何在?大家都變成了色盲?如何好好地管制人類行為的交通燈 - 延長綠燈訊號、縮短紅燈訊號、酌情調整黃燈訊號、避免設置“禁”區。大家應當想方設法尋找人類共存共榮的平衡點,此乃當前之急務也!
《斯卡羅觀後感》
雅夫子
【為祖先報仇】
「斯卡羅」電視劇一開頭就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殺戮鏡頭,美國商船「羅妹號」因為遭遇暴風雨在現今恆春半島附近觸礁,船長杭特放棄原船帶領船員改乘小船尋找救助,在琅𤩝的「龜仔甪(音祿)社」登陸,不幸闖進原住民的禁地。龜仔甪社以前曾經遭受荷蘭人的襲擊,全社幾乎被殺光。當時原住民以為又有碧眼金髪的洋人前來侵犯,於是刀槍齊下,除了一名廣東籍船工幸而逃脫保命之外,所有的人都被殺掉。最叫人驚心膽跳的一幕,是砍下船長夫人Mercy的頭顱而後高喊“為祖先報仇!”,由此掀開台灣近代史的一幕。
【琅𤩝不在上帝的地圖上】
當打狗(今日高雄)醫官「萬巴德」陪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親臨出事現場,看到屍體累累時,有如下的一段對話:
萬醫生對著屍體說:「喔!天父我承諾給靈魂生命」
李領事回嘴:「琅𤩝不在上帝的地圖上」
接著又說:「我懷疑祂能聽到你的祈禱,想想在那最後的時刻,那些沒有得到回應的祈禱….」
最後「蝶妹」建議把海灘上船員的屍體放回小船上,讓它由海浪帶走,回到船員的歸屬地:大海。
每個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萬巴德是位藉由行醫來台灣傳播上帝福音的虔誠教徒。李仙得是相信藉由教化能給世界帶來秩序與文明(order and civilization)的美國領事。而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自然的原住民卻敬畏祖靈,有些部落還會為了祭祀祖靈而出草。
【原住民的“出草”信仰】
「出草」一詞有不同的解釋:其一,番人以射獵為生,名曰出草;其二,舊日台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
各部落有其出草的規矩,譬如斯卡羅部落禁止出草時取下女性的頭顱。龜仔甪頭目「巴耶林」在沒有確認性別之前,就砍下船長夫人的頭顱,是犯了部落的禁忌,大股頭「卓杞篤」就認為他會給部落帶來災難。
出草對一般原住民來説,有二大動機:其一信仰因素 - 頭是靈魂之所在,獵到頭顱帶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可以用來祭祀祖靈,為族人祈福,同時避免災禍。又獵得人頭,男子死後其靈魂才能跨過“彩虹橋”進入祖靈的居所;其二部落因素 - 對勇士來説,獵人頭的數目與其部落地位息息相關,獵頭多者自命英雄,但也被族人視為英雄。
漢人一向認為出草是野蠻人的惡習,但漢人的「一將功成萬骨堆」,以及西方世界以槍砲屠殺無辜的大型戰役,其殺人動機也值得拿來與生番對比一下。這讓我想起一段讓人深思的話語:「除非獅子也有自己的歷史學家,否則有關打獵的一切是非,都是站在獵人的立場寫出來的。」
【水仔的人生觀 - 借命與借膽】
片中“土生仔”(漢人與平埔族的混血)聚落社寮的頭子「水仔」夾在福佬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之中,左右為難,動輒得咎。他哀聲嘆氣,吐出滿腔的苦水:
「會來這裡討生活的,是向閻羅王借命,向天公借膽」接著又説:
「我們社寮土生仔,番薯吃一輩子,死後往土裡一種,又跟番薯對看,乾脆下輩子投胎做番薯」
更叫人傷心的事是 - 因為土生仔的處境左右為難,所以:
「活的福佬人 不救」
「死的客家人 也不收」
台灣先民冒死渡過黑水溝,那些幸而沒有在台灣海峽中被滅頂的,登岸後人地生疏,隨時有“被消失”的危險。客福之間為了生存爭田爭水,械鬥時殺得你死我活。漢番之間,因為互相視為異類,以土牛紅線為界,河水不犯井水。天呀!光是每天能夠保住老命度過平安日子,已經是件謝天謝地的事了。舊日老輩如此形容先人從唐山來台墾荒的險境是:十人之中「六死三留一回頭」!
【台灣的縮影 - 三文番】
劇中女主角「蝶妹」被人家看低而有「三文番」的外號,為何被叫做「三文番」?
其一:每月工資三文錢,低微的勞工階級;
其二:母親是生番,父親是客家,又替洋人工作,三重身分;
其三:其工作身分是洋人的“servant”,其閩南話發音有如「三文」
蝶妹不承認自己是番人,也告誡其弟弟「阿杰」不要透露自己真正的身分。在洋行任職的英國人「必麒麟」曾對蝶妹説出如此意義深遠的話:「承認自己的出身並不丟臉」。
目前生活在台灣的人,也有一些患了近似「三文番」的症狀。生於台灣,吃台灣米長大,但“不敢”或“不願”承認自己是「台灣人」。讓我感到最迷惑的是新加坡人,他們常駡一些台灣人數典忘祖,因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祖先也是來自中國大陸,如果你説他們是中國人,他們卻閃得很快:「我們是華人,不是中國人。」好虛偽的邏輯,其實是「西瓜偎大邊」的心態!
【江山易改出身難移】
蝶妹與李仙得有同樣的人生困擾:蝶妹是番人也是漢人,李仙得是法國人也是美國人。李仙得生於法國並畢業於巴黎大學,他與美國女性結婚而移民美國,之後又參與南北戰爭。卸下軍裝之後,派到廈門當領事,以他的學歷與戰績,自認應該派他當一國之大使,可是他只是一個領事而已。
他與美國貝爾將軍的一席話,道出原來出身的份量。李仙得認為自己早就歸化為美國籍了,應該與其他美國人一模一樣。但貝爾將軍卻提醒他,國籍只是一種身分而已,並不能改變你的出身。劇中李仙得與蝶妹是主僕關係,但在貝爾將軍眼中,他也只不過是另一個外國人而已,並非“道地”的美國人。
由此有感而發,我觀察到一些台美人自認為高人一等,看低替他割草的墨西哥人與跟他往來的有色人種,自以為與白人已是平起平坐,然而白人並非如此看待你,他們認為你一輩子還是一個黃種人。我不知道種族歧視是誰的錯,但經過二、三百年的歲月,種族歧視還是美國除之不去的一大瘡疤。
【“沙拉盤式”的台灣血統】
根據《傀儡花》作者台灣血液專家陳耀昌的血統追蹤,台灣人的血統相當複雜。早期移民來台的閩粵人是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的混血,南方漢人之中有些又具有百越人的血統,並且少數人又混有阿拉伯人的血。來台之後又與荷蘭人、西班牙人、台灣原住民與日本人混血。國民黨遷台時又帶來約一百五十萬的軍民,再加上近期一些中南半島新娘生出的後代,如此台灣形成像一道“沙拉盤式”的血統。
由此推論,今日的台灣應該是個多元血統、多元文化與多種語言的社會。如果偏離的話,那是因為長期受到政治性的打壓所造成的。從歴史的角度來看,先民因為在中國原鄉無法生存,被迫冒險渡過台灣海峽的黑水溝,尋找一條安身的活路。如今不少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為了求取自己的名利,同床異夢,明爭暗鬥,就像早期的台灣一樣,各懷鬼胎,各走各的路。「傀儡花」作者陳耀昌有感而發:台灣各族群今天能夠共同生活在這塊寶島上,大家應該感恩歷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奉獻與犧牲,早日拋棄私見、互相包容。他建議創立一個「感恩日」,讓大家在那一天沉思,好好反省「我從那裡來,我要往那裡去,真正的我是誰?」的重大課題。
【樹與藤蔓共存共榮】
大股頭卓杞篤認為樹與藤蔓應該相互依存,才能共生共榮。又強調「土地從來不拒絕任何種子」,所以斯卡羅部落應該與漢人合作,互通有無。但是二股頭「伊沙」卻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漢人狡猾不可靠,想一步一步地侵佔斯卡羅的領地,如此長久下去,斯卡羅部落會被滅絕。大股頭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為了維護琅𤩝的永續,他願意頂替巴耶林出草的行為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此舉終於感動二股頭伊沙,卓杞篤終能把斯卡羅部落團結起來,一齊對抗外來的勢力。最後他代表斯卡羅部落與美方李仙得訂下和平恊議「南岬之盟」,避免了一場可怕的戰爭。台灣目前所處的困境要如何解套,同樣要靠政治智慧的運作與上天的保佑。
【誰知道真正的台灣歴史?】
「斯卡羅」這部電視劇是在敍述台灣的一段歷史故事,並非也無法讓歷史還原復活,尤其原住民並沒有留下文字記載的歷史,很難求得百分之百的真相。從拍片的客觀角度來看,製片人、導演與演員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去完成此片,雖非完美,已經很够水準。目前臺灣慣見的「唱衰症」又在這部歷史劇上復發,統派者又在叫囂“神聖的祖國故土不容被揑造的歷史扭曲“。但明清許多文獻都記載當時台灣是個番人佔領的土地,地方官府很難也無意去管它,甚致於被清朝標籤為「化外之地」。中國最喜歡用「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作為統戰的依據。但問「自古」是多古以前?若從“盤古”開天説起,那臺灣應該屬於「天公祖」所有,若從台灣被海底板塊碰撞而逐漸浮出海面成為島嶼而定義為「自古」,那是數千萬年以前的事,恐怕連中國都尚未存在。建議喜愛“懷古”的中國,好好地去研究真正的歷史與地質,以免自己扭曲或揑造歷史而不知。其實今日的台灣如果還像「古早」年代的樣貌,中國可能連瞧一眼都不屑。今日的台灣能夠傲立於世界上,是歷代先民的奉獻與現在居民的努力,唯有島上居民才有權力去決定他們自己的未來。中共若不放棄以武力強佔台灣,那麼「一家親」的說法絕對是一帖以糖衣包裝的毒藥。當心所有彩色的口號或主義(ism)都可能是一條意識毒蛇。
【消滅母語的陰陽雙謀】
日本治台期間施行皇民化又推動日語,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也強推國語運動,目前中共在內蒙,也開始要強推漢語教學,凡此種種政策都是想消滅被統治者的母語,達到終極同化的「陰陽雙謀」。
「斯卡羅」電視劇為了要還原歷史樣貌,選擇使用母語來呈現當時的氛圍。擔任通譯角色「蝶妹」的溫貞菱能操四種語言:排灣族語、閩南話、客家話與英語,超利害的,令人佩服。
目前臺灣原住民正在努力找回自己的母語,曾經派人到紐西蘭去觀摩當地的南島語族毛利人如何找回自己的母語。以前我參觀紐西蘭毛利族的典型村落時,就發現其中一個屋子的壁上,介紹台灣原住民的習俗衣著,才知道他們的語言與建築與台灣的阿美族有相似的地方。
以前台灣讀過書的長輩,大都能用母語“河洛話”來朗誦三字經與四書。我自已就自嘆不如,只能使用「三語經」(閩南、華、英三語混合)完成日常的交談,聽說台灣的客家人也逐漸失去母語的能力,這是台灣閩客兩族傳承自己文化的危機。
【斯卡羅帶給台灣人的歷史省思】
台灣人多數有彩虹基因,所以台菜五花八門很有創意。同時台灣人也是從各地來的海洋移民族群,有開放的心胸,容易接納外來文化,所謂有容乃大。再加上臺灣人克苦耐勞,適應能力強,有白手起家打天下的無畏精神,所以台灣人遍佈各地,成為世界村的村民。
台灣在明清以前是原住民的天下,明清時期有時認為它是刁民外移的的蠻荒之地,甚至於有時候認為它是化外之地。在中共尚未建國之前,毛澤東也曾為台灣族群喊話,贊成臺灣獨立。回溯往事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那種昨是今非的感嘆!
台灣的確實曾經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但中國以前與俄國交界的那些領土被俄國侵佔之後,並未聽到中共聲明那些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國土。可見中共是「怕大欺小」的政權,並沒有真正擁有恢復「神聖故土」的精神。
打一個比喻也許更能瞭解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糾纒。中國現在以「老爸」的心態對待臺灣 :兒子只有乖乖聽話的份。以前中國以為台灣人是一群浪子,流浪到化外之地,任他們自生自滅並不關心。如今這群浪子經過千辛萬苦,已經成就輝煌,於是中共爭著喊著「自古以來,他們都是我的寶貝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回應道:「我的好爸爸,能不能分一點財產給我,我是你最聽話的孩子!」此類孩子的名字叫「統派」。但有些孩子卻嚮往自由,明白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賴祖產,所以回應道:「你以前不關心我的死活,我現在過得自由自在,還是喜歡走自己的路!」中共聽了很不高興,給此類孩子起個「台獨」的外號。
習近平為了做一位終身總書記,所以強調他在有生之年,非要統一台灣不可。他雖然一再強調「一家親」,但並不放棄以「全身血」來完成統一。中國近代出了太多的所謂「民族英雄」,將無辜的百姓洗腦,造成他們的分裂對立,真是「相煎何太急」。為了解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困境,中共如果能從「父子」的心態改為「兄弟」的胸懷,大家記取「斯卡羅」的歷史教訓 :能夠互相包容才能共存共榮。果能如此則天下太平,善莫大焉!
「斯卡羅」電視劇一開頭就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殺戮鏡頭,美國商船「羅妹號」因為遭遇暴風雨在現今恆春半島附近觸礁,船長杭特放棄原船帶領船員改乘小船尋找救助,在琅𤩝的「龜仔甪(音祿)社」登陸,不幸闖進原住民的禁地。龜仔甪社以前曾經遭受荷蘭人的襲擊,全社幾乎被殺光。當時原住民以為又有碧眼金髪的洋人前來侵犯,於是刀槍齊下,除了一名廣東籍船工幸而逃脫保命之外,所有的人都被殺掉。最叫人驚心膽跳的一幕,是砍下船長夫人Mercy的頭顱而後高喊“為祖先報仇!”,由此掀開台灣近代史的一幕。
【琅𤩝不在上帝的地圖上】
當打狗(今日高雄)醫官「萬巴德」陪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親臨出事現場,看到屍體累累時,有如下的一段對話:
萬醫生對著屍體說:「喔!天父我承諾給靈魂生命」
李領事回嘴:「琅𤩝不在上帝的地圖上」
接著又說:「我懷疑祂能聽到你的祈禱,想想在那最後的時刻,那些沒有得到回應的祈禱….」
最後「蝶妹」建議把海灘上船員的屍體放回小船上,讓它由海浪帶走,回到船員的歸屬地:大海。
每個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萬巴德是位藉由行醫來台灣傳播上帝福音的虔誠教徒。李仙得是相信藉由教化能給世界帶來秩序與文明(order and civilization)的美國領事。而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自然的原住民卻敬畏祖靈,有些部落還會為了祭祀祖靈而出草。
【原住民的“出草”信仰】
「出草」一詞有不同的解釋:其一,番人以射獵為生,名曰出草;其二,舊日台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
各部落有其出草的規矩,譬如斯卡羅部落禁止出草時取下女性的頭顱。龜仔甪頭目「巴耶林」在沒有確認性別之前,就砍下船長夫人的頭顱,是犯了部落的禁忌,大股頭「卓杞篤」就認為他會給部落帶來災難。
出草對一般原住民來説,有二大動機:其一信仰因素 - 頭是靈魂之所在,獵到頭顱帶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可以用來祭祀祖靈,為族人祈福,同時避免災禍。又獵得人頭,男子死後其靈魂才能跨過“彩虹橋”進入祖靈的居所;其二部落因素 - 對勇士來説,獵人頭的數目與其部落地位息息相關,獵頭多者自命英雄,但也被族人視為英雄。
漢人一向認為出草是野蠻人的惡習,但漢人的「一將功成萬骨堆」,以及西方世界以槍砲屠殺無辜的大型戰役,其殺人動機也值得拿來與生番對比一下。這讓我想起一段讓人深思的話語:「除非獅子也有自己的歷史學家,否則有關打獵的一切是非,都是站在獵人的立場寫出來的。」
【水仔的人生觀 - 借命與借膽】
片中“土生仔”(漢人與平埔族的混血)聚落社寮的頭子「水仔」夾在福佬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之中,左右為難,動輒得咎。他哀聲嘆氣,吐出滿腔的苦水:
「會來這裡討生活的,是向閻羅王借命,向天公借膽」接著又説:
「我們社寮土生仔,番薯吃一輩子,死後往土裡一種,又跟番薯對看,乾脆下輩子投胎做番薯」
更叫人傷心的事是 - 因為土生仔的處境左右為難,所以:
「活的福佬人 不救」
「死的客家人 也不收」
台灣先民冒死渡過黑水溝,那些幸而沒有在台灣海峽中被滅頂的,登岸後人地生疏,隨時有“被消失”的危險。客福之間為了生存爭田爭水,械鬥時殺得你死我活。漢番之間,因為互相視為異類,以土牛紅線為界,河水不犯井水。天呀!光是每天能夠保住老命度過平安日子,已經是件謝天謝地的事了。舊日老輩如此形容先人從唐山來台墾荒的險境是:十人之中「六死三留一回頭」!
【台灣的縮影 - 三文番】
劇中女主角「蝶妹」被人家看低而有「三文番」的外號,為何被叫做「三文番」?
其一:每月工資三文錢,低微的勞工階級;
其二:母親是生番,父親是客家,又替洋人工作,三重身分;
其三:其工作身分是洋人的“servant”,其閩南話發音有如「三文」
蝶妹不承認自己是番人,也告誡其弟弟「阿杰」不要透露自己真正的身分。在洋行任職的英國人「必麒麟」曾對蝶妹説出如此意義深遠的話:「承認自己的出身並不丟臉」。
目前生活在台灣的人,也有一些患了近似「三文番」的症狀。生於台灣,吃台灣米長大,但“不敢”或“不願”承認自己是「台灣人」。讓我感到最迷惑的是新加坡人,他們常駡一些台灣人數典忘祖,因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祖先也是來自中國大陸,如果你説他們是中國人,他們卻閃得很快:「我們是華人,不是中國人。」好虛偽的邏輯,其實是「西瓜偎大邊」的心態!
【江山易改出身難移】
蝶妹與李仙得有同樣的人生困擾:蝶妹是番人也是漢人,李仙得是法國人也是美國人。李仙得生於法國並畢業於巴黎大學,他與美國女性結婚而移民美國,之後又參與南北戰爭。卸下軍裝之後,派到廈門當領事,以他的學歷與戰績,自認應該派他當一國之大使,可是他只是一個領事而已。
他與美國貝爾將軍的一席話,道出原來出身的份量。李仙得認為自己早就歸化為美國籍了,應該與其他美國人一模一樣。但貝爾將軍卻提醒他,國籍只是一種身分而已,並不能改變你的出身。劇中李仙得與蝶妹是主僕關係,但在貝爾將軍眼中,他也只不過是另一個外國人而已,並非“道地”的美國人。
由此有感而發,我觀察到一些台美人自認為高人一等,看低替他割草的墨西哥人與跟他往來的有色人種,自以為與白人已是平起平坐,然而白人並非如此看待你,他們認為你一輩子還是一個黃種人。我不知道種族歧視是誰的錯,但經過二、三百年的歲月,種族歧視還是美國除之不去的一大瘡疤。
【“沙拉盤式”的台灣血統】
根據《傀儡花》作者台灣血液專家陳耀昌的血統追蹤,台灣人的血統相當複雜。早期移民來台的閩粵人是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的混血,南方漢人之中有些又具有百越人的血統,並且少數人又混有阿拉伯人的血。來台之後又與荷蘭人、西班牙人、台灣原住民與日本人混血。國民黨遷台時又帶來約一百五十萬的軍民,再加上近期一些中南半島新娘生出的後代,如此台灣形成像一道“沙拉盤式”的血統。
由此推論,今日的台灣應該是個多元血統、多元文化與多種語言的社會。如果偏離的話,那是因為長期受到政治性的打壓所造成的。從歴史的角度來看,先民因為在中國原鄉無法生存,被迫冒險渡過台灣海峽的黑水溝,尋找一條安身的活路。如今不少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為了求取自己的名利,同床異夢,明爭暗鬥,就像早期的台灣一樣,各懷鬼胎,各走各的路。「傀儡花」作者陳耀昌有感而發:台灣各族群今天能夠共同生活在這塊寶島上,大家應該感恩歷代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奉獻與犧牲,早日拋棄私見、互相包容。他建議創立一個「感恩日」,讓大家在那一天沉思,好好反省「我從那裡來,我要往那裡去,真正的我是誰?」的重大課題。
【樹與藤蔓共存共榮】
大股頭卓杞篤認為樹與藤蔓應該相互依存,才能共生共榮。又強調「土地從來不拒絕任何種子」,所以斯卡羅部落應該與漢人合作,互通有無。但是二股頭「伊沙」卻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漢人狡猾不可靠,想一步一步地侵佔斯卡羅的領地,如此長久下去,斯卡羅部落會被滅絕。大股頭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為了維護琅𤩝的永續,他願意頂替巴耶林出草的行為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此舉終於感動二股頭伊沙,卓杞篤終能把斯卡羅部落團結起來,一齊對抗外來的勢力。最後他代表斯卡羅部落與美方李仙得訂下和平恊議「南岬之盟」,避免了一場可怕的戰爭。台灣目前所處的困境要如何解套,同樣要靠政治智慧的運作與上天的保佑。
【誰知道真正的台灣歴史?】
「斯卡羅」這部電視劇是在敍述台灣的一段歷史故事,並非也無法讓歷史還原復活,尤其原住民並沒有留下文字記載的歷史,很難求得百分之百的真相。從拍片的客觀角度來看,製片人、導演與演員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去完成此片,雖非完美,已經很够水準。目前臺灣慣見的「唱衰症」又在這部歷史劇上復發,統派者又在叫囂“神聖的祖國故土不容被揑造的歷史扭曲“。但明清許多文獻都記載當時台灣是個番人佔領的土地,地方官府很難也無意去管它,甚致於被清朝標籤為「化外之地」。中國最喜歡用「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作為統戰的依據。但問「自古」是多古以前?若從“盤古”開天説起,那臺灣應該屬於「天公祖」所有,若從台灣被海底板塊碰撞而逐漸浮出海面成為島嶼而定義為「自古」,那是數千萬年以前的事,恐怕連中國都尚未存在。建議喜愛“懷古”的中國,好好地去研究真正的歷史與地質,以免自己扭曲或揑造歷史而不知。其實今日的台灣如果還像「古早」年代的樣貌,中國可能連瞧一眼都不屑。今日的台灣能夠傲立於世界上,是歷代先民的奉獻與現在居民的努力,唯有島上居民才有權力去決定他們自己的未來。中共若不放棄以武力強佔台灣,那麼「一家親」的說法絕對是一帖以糖衣包裝的毒藥。當心所有彩色的口號或主義(ism)都可能是一條意識毒蛇。
【消滅母語的陰陽雙謀】
日本治台期間施行皇民化又推動日語,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也強推國語運動,目前中共在內蒙,也開始要強推漢語教學,凡此種種政策都是想消滅被統治者的母語,達到終極同化的「陰陽雙謀」。
「斯卡羅」電視劇為了要還原歷史樣貌,選擇使用母語來呈現當時的氛圍。擔任通譯角色「蝶妹」的溫貞菱能操四種語言:排灣族語、閩南話、客家話與英語,超利害的,令人佩服。
目前臺灣原住民正在努力找回自己的母語,曾經派人到紐西蘭去觀摩當地的南島語族毛利人如何找回自己的母語。以前我參觀紐西蘭毛利族的典型村落時,就發現其中一個屋子的壁上,介紹台灣原住民的習俗衣著,才知道他們的語言與建築與台灣的阿美族有相似的地方。
以前台灣讀過書的長輩,大都能用母語“河洛話”來朗誦三字經與四書。我自已就自嘆不如,只能使用「三語經」(閩南、華、英三語混合)完成日常的交談,聽說台灣的客家人也逐漸失去母語的能力,這是台灣閩客兩族傳承自己文化的危機。
【斯卡羅帶給台灣人的歷史省思】
台灣人多數有彩虹基因,所以台菜五花八門很有創意。同時台灣人也是從各地來的海洋移民族群,有開放的心胸,容易接納外來文化,所謂有容乃大。再加上臺灣人克苦耐勞,適應能力強,有白手起家打天下的無畏精神,所以台灣人遍佈各地,成為世界村的村民。
台灣在明清以前是原住民的天下,明清時期有時認為它是刁民外移的的蠻荒之地,甚至於有時候認為它是化外之地。在中共尚未建國之前,毛澤東也曾為台灣族群喊話,贊成臺灣獨立。回溯往事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那種昨是今非的感嘆!
台灣的確實曾經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但中國以前與俄國交界的那些領土被俄國侵佔之後,並未聽到中共聲明那些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國土。可見中共是「怕大欺小」的政權,並沒有真正擁有恢復「神聖故土」的精神。
打一個比喻也許更能瞭解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糾纒。中國現在以「老爸」的心態對待臺灣 :兒子只有乖乖聽話的份。以前中國以為台灣人是一群浪子,流浪到化外之地,任他們自生自滅並不關心。如今這群浪子經過千辛萬苦,已經成就輝煌,於是中共爭著喊著「自古以來,他們都是我的寶貝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回應道:「我的好爸爸,能不能分一點財產給我,我是你最聽話的孩子!」此類孩子的名字叫「統派」。但有些孩子卻嚮往自由,明白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賴祖產,所以回應道:「你以前不關心我的死活,我現在過得自由自在,還是喜歡走自己的路!」中共聽了很不高興,給此類孩子起個「台獨」的外號。
習近平為了做一位終身總書記,所以強調他在有生之年,非要統一台灣不可。他雖然一再強調「一家親」,但並不放棄以「全身血」來完成統一。中國近代出了太多的所謂「民族英雄」,將無辜的百姓洗腦,造成他們的分裂對立,真是「相煎何太急」。為了解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困境,中共如果能從「父子」的心態改為「兄弟」的胸懷,大家記取「斯卡羅」的歷史教訓 :能夠互相包容才能共存共榮。果能如此則天下太平,善莫大焉!
「斯卡羅」電視劇封面
《沒有冷氣的熱情》
溫欣
隨著房市的看漲,自己也在因緣際會下,買了一間房子;做出租房!
其中,在裝修期間,雖然用了很多心思,但是也有不順人意的時候;例如,為了提升廚房的高度,於是把廚房天花板拆掉,但是後來發現所有的冷氣管線都在天花板裡面,所以又必須花錢叫冷氣師父重新整理。而且朋友都說:出租房不要投資太多!但是,偏偏一裝潢下去就沒完沒了!當然,我不斷地說服自己,錢也是花在自己的房子上面,所以不必太計較。果不其然,放在市場上出租,六天就Rent Out!
Bingo!以為人生有美好的句點!但是,就在房客要入住的前幾天,樓下主臥室冷氣竟然不涼,還好上天有眷顧;這個房子的冷氣有保險(home warranty)。因此,保險公司就叫AC的師傅來檢查,結論是沒問題;他們的説法是房子有skylight(採光窗),因此造成溫度無法下降,這是「正常」現像!
唉!我可以感覺我艱苦的人生慢慢的在展開⋯。
首先,我就趕緊上網買透明窗戶防熱膠卷,給skylight玻璃,貼個三層保護膜!結果,還是熱熱⋯。
也在這時候,老公要回台灣了。這意味著,自己要單打獨鬥了!!
眼看著房客就要入住,只好咬著牙,花錢請冷氣師父來修理,決定不再找保險公司了!第一個AC師父來檢查,推定應該是壓縮機壞掉了,所以花了一千多元,把房子外面的壓縮機換掉!但是他換的是舊型的R22空調冷媒(為了配合室內閣樓上面的舊型暖通空調處理機(air handler))。
唉!溫度還是無法下降⋯。
這時房客已入住了。每次看到房客text給我-冷氣不涼,心就涼一截,而當時外面的天氣是「華氏97度」。
我打電話給AC師父抱怨,他說有可能是閣樓的暖通空調處理機(air handler;以下簡稱處理機)壞掉!但是,他直言:我.沒.辦.法.處.理!
他的理由是,第一:這個主臥房是加蓋的,當時裝冷氣的人是把處理機先放上閣樓,然後再把天花板封起來,也就是說,當時裝冷氣時,根本沒想到以後的維修問題!
理由二是:雖然,衣櫥間天花板有個小門(洞)通往閣樓,但是用樓梯爬上去看時,竟然只看到冷氣風管線;在閣樓只有兩尺高度下,風管線完全擋住處理機。即使,我可以鑽上去躺著修,但是現在太熱了,沒辦法修!
但是他語帶生機的淺出一句:除非⋯,挖•天•花•板!
蝦毀!!你在說什麼???
怎麼挖?? 挖5x4尺喔!?? 但是房客住裏面娞! 這時,我的心好像跌入深淵;一陣寒意拂面而過!
突然,他又蹦出一句話:要不然,你可以加裝散熱通氣孔(whirlybird turbine)。他的理由是,這加蓋的房子,閣樓太窄,造成熱氣凝聚,散風不良,所以屋內溫度無法下降!
於是回家後,開始猛上網找裝修屋頂的人(roofer),但是roofer本來就不是等「錢」之輩,這種小小小的收入,根本不會接;一個通氣孔材料費才50元上下,roofer要報多少labor 費用,他們才划算?!
因此,收到的報價竟然是天壤之別($850-$3300搶銀行價)。你一定會說:再怎麼笨也選擇$850,但是最後他也聰明的選擇不接我的電話!!
接著,又繼續找了幾十家的roofers,終於有個佛心的老印答應!他的價格讓我感動,裝一個通氣孔才300元(工+料)!因此,我裝了三個!從那時起,我對印度阿三的觀感完全改變,因為他像把我從火熱的地嶽拯救出來,過著涼快的生活!但是,我的房客仍然享受不到75度F的涼快感!於是,我決定去找別的冷氣師父,尋求second opinion!!
來的第二個師父説,應該是閣樓裏面處理機的問題,所以要挖天花板!(天啊!和第一個師傅講的是一樣的) 那收費呢?他竟然開出天價$6000.(包括割天花板,但是不負責補上天花板)!
這時我的感覺,不是只跌入一般深淵,而是萬劫不復的深淵!!我的木工師父因武漢肺炎,還在休息中⋯⋯,誰來幫我補這個大洞!?!此時此刻,更加確定的印入腦海的一幕是:一個主臥室的天花板有一個洞!一個大的洞。
心想:如何跟房客啓口?房租怎麼收!?
那時只要想到這場景,只有一個字-「慘」;也只有一種心情-「想哭」。
最後,我決定要跟它拼了!這看起來真的不是難事,為什麼每個師父都覺得很難!於是,繼續找第三個師父來評估。
這個師父的報價只有2000元(含挖天花板)!而且他解釋:現在閣樓換的新型處理機,有可能跟外面剛換的舊型壓縮機沒辦法配合,但是依據他的經驗,大部分是沒問題的,於是決議把閣樓上的處理機,換成新型的R410a (採用Carrier牌子2.5噸)!
我也有心理準備;頂多再換掉剛換的舊型的壓縮機!我也決定給第三個冷氣師父修理。雖然這個師父的老墨工人和我約好早上九點半來修理,卻等到下午兩點半才來。記得當時的心情就像等待黎明出現,用再多的等待都可以換取4000元,看到曙光!
當師父的老墨工人來時,雖然個子不高,但非常靈敏,像小松鼠一樣直接從衣櫥裏上面的天花板小門(洞)鑽上去。並順手的把擋住他的冷氣大風管拔下來,丟給另外一個在下面的老墨,下面的老墨也很純熟俐落的用鋁膠帶把風管貼補,確定無漏洞之虞!拔完冷氣風管的老墨又飛快鑽到處理機旁,測量大小,並他明智的判斷;這個衣櫥的天花板門太小,無法把處理機搬下去,所以,他只好在這個門(洞)又多割了一尺長。接著他躺著飛快的拔掉所有和舊處理機的連線,且一個人英勇的把舊的五尺寬處理機推到衣櫥的天花板門(洞)口,並由另外兩位老墨接下來!
真是冷氣的救星,超屌的厲害!讓我心中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才是真正做事的精神輿態度!
拆解後,他們先解決午餐(4:00),再進行安裝事宜。正準備開始安裝時,竟發生了一樁小事;新的2.5 噸處理機,沒辦法放進閣樓,而且僅有幾寸之差。OMG!我可以感覺我的心臟停留在五點(pm),眼前瞬時感到天昏地暗,差點昏倒!幸好,人生的契機隨時發生!這個師父馬上去冷氣材料店載了一台小一點的處理機(2噸)回來。他疲憊的一直叨唸: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小的閣樓!
於是,短小精幹的老墨 花了三個多小時躺著並忍受著低窄閣樓的炎熱氣溫,把新的處理機安裝完成。終於,這個冷氣問題落幕了!!晚上九點完成!最後,我要求這個老墨英雄,順便把我準備好的Home Depot 木板訂在多割的門洞上!另一老墨也專業的拿出了溫度測試槍,測量出風口及入風口!我也用吸塵器把客戶的房間地板清完並掀開了蓋在房客的床丶桌丶電視丶衣物及架子的所有塑膠布。離開前我告訴房客:這次應該真的OK了!!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腦海中浮現:和汗水在交戰的老墨。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感謝」!!!
其中,在裝修期間,雖然用了很多心思,但是也有不順人意的時候;例如,為了提升廚房的高度,於是把廚房天花板拆掉,但是後來發現所有的冷氣管線都在天花板裡面,所以又必須花錢叫冷氣師父重新整理。而且朋友都說:出租房不要投資太多!但是,偏偏一裝潢下去就沒完沒了!當然,我不斷地說服自己,錢也是花在自己的房子上面,所以不必太計較。果不其然,放在市場上出租,六天就Rent Out!
Bingo!以為人生有美好的句點!但是,就在房客要入住的前幾天,樓下主臥室冷氣竟然不涼,還好上天有眷顧;這個房子的冷氣有保險(home warranty)。因此,保險公司就叫AC的師傅來檢查,結論是沒問題;他們的説法是房子有skylight(採光窗),因此造成溫度無法下降,這是「正常」現像!
唉!我可以感覺我艱苦的人生慢慢的在展開⋯。
首先,我就趕緊上網買透明窗戶防熱膠卷,給skylight玻璃,貼個三層保護膜!結果,還是熱熱⋯。
也在這時候,老公要回台灣了。這意味著,自己要單打獨鬥了!!
眼看著房客就要入住,只好咬著牙,花錢請冷氣師父來修理,決定不再找保險公司了!第一個AC師父來檢查,推定應該是壓縮機壞掉了,所以花了一千多元,把房子外面的壓縮機換掉!但是他換的是舊型的R22空調冷媒(為了配合室內閣樓上面的舊型暖通空調處理機(air handler))。
唉!溫度還是無法下降⋯。
這時房客已入住了。每次看到房客text給我-冷氣不涼,心就涼一截,而當時外面的天氣是「華氏97度」。
我打電話給AC師父抱怨,他說有可能是閣樓的暖通空調處理機(air handler;以下簡稱處理機)壞掉!但是,他直言:我.沒.辦.法.處.理!
他的理由是,第一:這個主臥房是加蓋的,當時裝冷氣的人是把處理機先放上閣樓,然後再把天花板封起來,也就是說,當時裝冷氣時,根本沒想到以後的維修問題!
理由二是:雖然,衣櫥間天花板有個小門(洞)通往閣樓,但是用樓梯爬上去看時,竟然只看到冷氣風管線;在閣樓只有兩尺高度下,風管線完全擋住處理機。即使,我可以鑽上去躺著修,但是現在太熱了,沒辦法修!
但是他語帶生機的淺出一句:除非⋯,挖•天•花•板!
蝦毀!!你在說什麼???
怎麼挖?? 挖5x4尺喔!?? 但是房客住裏面娞! 這時,我的心好像跌入深淵;一陣寒意拂面而過!
突然,他又蹦出一句話:要不然,你可以加裝散熱通氣孔(whirlybird turbine)。他的理由是,這加蓋的房子,閣樓太窄,造成熱氣凝聚,散風不良,所以屋內溫度無法下降!
於是回家後,開始猛上網找裝修屋頂的人(roofer),但是roofer本來就不是等「錢」之輩,這種小小小的收入,根本不會接;一個通氣孔材料費才50元上下,roofer要報多少labor 費用,他們才划算?!
因此,收到的報價竟然是天壤之別($850-$3300搶銀行價)。你一定會說:再怎麼笨也選擇$850,但是最後他也聰明的選擇不接我的電話!!
接著,又繼續找了幾十家的roofers,終於有個佛心的老印答應!他的價格讓我感動,裝一個通氣孔才300元(工+料)!因此,我裝了三個!從那時起,我對印度阿三的觀感完全改變,因為他像把我從火熱的地嶽拯救出來,過著涼快的生活!但是,我的房客仍然享受不到75度F的涼快感!於是,我決定去找別的冷氣師父,尋求second opinion!!
來的第二個師父説,應該是閣樓裏面處理機的問題,所以要挖天花板!(天啊!和第一個師傅講的是一樣的) 那收費呢?他竟然開出天價$6000.(包括割天花板,但是不負責補上天花板)!
這時我的感覺,不是只跌入一般深淵,而是萬劫不復的深淵!!我的木工師父因武漢肺炎,還在休息中⋯⋯,誰來幫我補這個大洞!?!此時此刻,更加確定的印入腦海的一幕是:一個主臥室的天花板有一個洞!一個大的洞。
心想:如何跟房客啓口?房租怎麼收!?
那時只要想到這場景,只有一個字-「慘」;也只有一種心情-「想哭」。
最後,我決定要跟它拼了!這看起來真的不是難事,為什麼每個師父都覺得很難!於是,繼續找第三個師父來評估。
這個師父的報價只有2000元(含挖天花板)!而且他解釋:現在閣樓換的新型處理機,有可能跟外面剛換的舊型壓縮機沒辦法配合,但是依據他的經驗,大部分是沒問題的,於是決議把閣樓上的處理機,換成新型的R410a (採用Carrier牌子2.5噸)!
我也有心理準備;頂多再換掉剛換的舊型的壓縮機!我也決定給第三個冷氣師父修理。雖然這個師父的老墨工人和我約好早上九點半來修理,卻等到下午兩點半才來。記得當時的心情就像等待黎明出現,用再多的等待都可以換取4000元,看到曙光!
當師父的老墨工人來時,雖然個子不高,但非常靈敏,像小松鼠一樣直接從衣櫥裏上面的天花板小門(洞)鑽上去。並順手的把擋住他的冷氣大風管拔下來,丟給另外一個在下面的老墨,下面的老墨也很純熟俐落的用鋁膠帶把風管貼補,確定無漏洞之虞!拔完冷氣風管的老墨又飛快鑽到處理機旁,測量大小,並他明智的判斷;這個衣櫥的天花板門太小,無法把處理機搬下去,所以,他只好在這個門(洞)又多割了一尺長。接著他躺著飛快的拔掉所有和舊處理機的連線,且一個人英勇的把舊的五尺寬處理機推到衣櫥的天花板門(洞)口,並由另外兩位老墨接下來!
真是冷氣的救星,超屌的厲害!讓我心中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才是真正做事的精神輿態度!
拆解後,他們先解決午餐(4:00),再進行安裝事宜。正準備開始安裝時,竟發生了一樁小事;新的2.5 噸處理機,沒辦法放進閣樓,而且僅有幾寸之差。OMG!我可以感覺我的心臟停留在五點(pm),眼前瞬時感到天昏地暗,差點昏倒!幸好,人生的契機隨時發生!這個師父馬上去冷氣材料店載了一台小一點的處理機(2噸)回來。他疲憊的一直叨唸: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小的閣樓!
於是,短小精幹的老墨 花了三個多小時躺著並忍受著低窄閣樓的炎熱氣溫,把新的處理機安裝完成。終於,這個冷氣問題落幕了!!晚上九點完成!最後,我要求這個老墨英雄,順便把我準備好的Home Depot 木板訂在多割的門洞上!另一老墨也專業的拿出了溫度測試槍,測量出風口及入風口!我也用吸塵器把客戶的房間地板清完並掀開了蓋在房客的床丶桌丶電視丶衣物及架子的所有塑膠布。離開前我告訴房客:這次應該真的OK了!!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腦海中浮現:和汗水在交戰的老墨。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感謝」!!!
《台美人生前的最後作業: 遺產繼承問題》
蔣為志
很多台美人當初只是想出國留學,哪知到後來卻在美國留了下來,生根立業,美國也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鄉。人的一生確實充滿了不確定性,只是,人打從出生之日起,就註定未來的死亡是確定的。死亡,在台灣過去的傳統上,是個禁忌議題,但是,對大部分久住美國的台美人而言,對這遲早是個必然的事實,也逐漸少了忌諱。事實上,提早正視這個必然,務實地做遺囑及遺產的規劃,也才不致於造成後代子孫間無謂的紛爭。
遺囑
身後財產的分配,遺囑的有無,關係重大。有些鄉親為了省小錢,不願請律師立遺囑;或者以為遺產不多,不需繳遺產稅,也就沒有立遺囑的必要;或是認為子女之間的關係良好,不會為了遺產反目等等,其實,這些舉動,都是在考驗子孫的人性弱點,也容易遺留生後的憾事。
美國的法制,遠比台灣複雜,在聯邦法之外,鄉親們比較容易輕忽的是:一般人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其實大部分是由各州的州法來規範的。遺囑的規範及效果,就是要依州法的規定。例如,德州遺產法(Texas Estates Code)第251.001條規定,心智健全,年滿十八歲,或已結婚,或在美國軍隊服役之人,可以訂立遺囑。而且,遺囑必需用書面,由立遺囑人簽名(或遺囑人親自在場的指示下,由他人代為簽名),並由二名以上,十四歲以上的見證人,於立遺囑人面前,親自簽寫其姓名在遺囑上(德州遺產法第251.051條)。不過,若是立遺囑人手寫全部遺囑時,是不需要見證人的(德州遺產法第251.052條)。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將來遺囑認證法庭需傳喚見證人,以確認該遺囑為真正的麻煩,立遺囑人及見證人,並需另外依德州遺產法第251.104條或第251.1045條規定的宣誓書格式,在公證人面前簽字,認證該遺囑的真正。如此,有了經過認證的宣誓書,未來就無需找見證人到遺囑認證法庭作證,以證明該遺囑是真實的(德州遺產法第251.102條)。此外,立遺囑人並可支付五美元費用,將遺囑及宣誓書密封後,送到住所地的縣政廳保管,並指定其去世後縣政廳所應通知之人。但是,將遺囑交由縣政廳保管,相較於自行保管,在法律效力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德州遺產法第252.151條)。
台灣有關遺囑的規定,在民法繼承編中。基本上,年滿十六歲以上,即可訂立遺囑(台灣民法第1186條)。不過,台灣遺囑方式的種類有五種:自書遺囑丶公證遺囑丶密封遺囑丶代筆遺囑及口授遺囑。實務上比較常見的是自書遺囑及代筆遺囑。需注意的是,自書遺囑,必需由立遺囑人親手書寫,不得使用打字。至於,代筆遺囑,因台灣民法第1194條條文僅規定「筆記」二字,但並未規定筆記之方式,因此,司法實務上,認為在三名見證人下,經立遺囑人口述後,由代筆人見證丶擬稿再送打字者,只要經立遺囑人確認無誤後簽名,亦屬有效(參照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432號判決丶最高行政法院79年度判字第675號判決及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3年度訴字第228號判決),而,法務部亦持同樣見解(參照108年2月13日法務部法律字第10803501680號函丶104年7月24日法律字第10403509100號函及101年12月21日法律字第10103109870號函)。內政部繼承登記法令補充規定第66條,亦修正為:「代筆遺囑或公證遺囑,代筆人或公證人除親自以筆書寫為之外,並得以電腦或自動化機器製作之書面代之」。所以,隨著時代及法令的演變,代筆人再也不用煩惱要親自手寫遺囑的不便了。另外,台灣並無如德州可將遺囑委由縣政廳保管的規定,因此,立遺囑人需自行或委託他人保管其遺囑。
台美人由於在美國落地生根,大部分的資產也都位在美國,因此,遺囑的訂立,大多依美國法律的規定進行,並將台灣的資產處理,也包含在內(下稱「美國遺囑」)。不過,針對台灣資產部分,也有些台美人會特別訂立符合台灣法令的遺囑(下稱「台灣遺囑」),專門處理台灣的遺產,以便將來可以快速處理台灣遺產。當然,也有些人並未特別把台灣的資產包含在美國遺囑之內,也沒有特別訂立台灣遺囑,只是,將來如何處理台灣遺產,就比較容易滋生疑義。
遺囑認證法庭
台灣的法制,遺囑並不需要經過法院認證,惟,當遺囑之真偽有所爭議時,應提起確認之訴(台灣民事訴訟法第247條丶家事事件法第70條)。不過,在美國,遺囑是需要經過遺囑認證法庭(Probate Court)之認可。例如,德州遺產法第256.001條規定,未經遺囑認證法庭認可之遺囑,無法用來做為遺產抬頭或所有權的移轉。
台美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有關遺囑認證法庭的制度,也有很多傳聞,認為要到遺囑認證法庭,是很費時費錢的事;或者,誤認為人逝世後,所有的資產或帳戶都會被涷結,讓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也有認為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之下,是不用上遺囑認證法庭,就可以直接轉換不動產抬頭。事實上,大部分的遺產都需要經過遺囑認證法庭程序後,才能分配的。例外地,有少數不需經由遺囑認證法庭程序就可以直接移轉的財產,例如,人壽保險給付丶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Community Propert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丶生前信託Living Trust丶具死亡給付之銀行帳戶Payable-on-Death Designations for Bank Accounts,因死亡而移轉之不動產權利Transfer-on-Death Deeds for Real Estate及因死亡而移轉之車輛所有權Transfer-on-Death Registration for Vehicles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對夫妻而言,並不等同於夫妻財產制下所擁有的全部共同財產,而必需是依德州遺產法第112.052條規定之書面形式,由夫妻雙方特別約定,標註將先逝世者之所有權,移轉給存活者的共有財產,才是這種「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因此,當夫妻間沒有這種特別約定,而只是單純地把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列為所有權人時,因為不符合「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規定,在未來仍需經過遺囑認證法庭程序,才能更變更所有權人。
繼承及分配
什麼人有合法繼承權?這是繼承法裡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美國,仍然需要依州法的規定來決定。以德州為例,德州遺產法第251.002條規定,立遺囑人可以任意在遺囑中剝奪繼承權,並在不違反法令限制下,自由決定其遺產之處分。
當被繼承人死亡,而未立有遺囑,且沒有配偶時,依德州遺產法第201.001條規定,按下列順序決定繼承人:一丶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均生存之父母;三丶如果僅父或母生存,遺產的一半給該生存之父或母;另一半遺產給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若無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由僅存之父或母取得全部遺產;四丶父母均不存在時,由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全部遺產;五丶上述四個順位都不存在時,遺產分成二半:其中一半遺產,分給父系之祖父母;如果僅該內祖父或內祖母之一仍生存時,此一半,再分成二份,一份給該生存之內祖父或內祖母,另一份給該不存在之內祖父或內祖母的直系血親卑親屬,若該不存在之內祖父或內祖母並無直系血親卑親屬時,此一份亦由該生存之內祖父或內祖母取得。若父系之祖父母都不存在時,此一份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取得。並依此類推適用到最近親等之父系祖先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另外一半遺產,分給母系之祖父母,並適用上開父系祖父母之繼承方法。
當被繼承人死亡,未立有遺囑,而有生存的配偶時,其繼承的方式,依分別財產及共同財產,而有所不同。分別財產,按德州遺產法第201.002條規定,應依下列順序繼承及分配:一丶如果被繼承人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三分之一的分別財產,其餘三分之二歸被繼承人直系血親卑親屬。生存配偶並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中,三分之一土地的終身使用權,該使用權於生存配偶死亡時,歸被繼承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中之全部動產及一半的不動產,另一半的不動產,依德州遺產法第201.001條之第二至第四順位規定,做繼承及分配;三丶被繼承人之父母丶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均不存在時,由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之全部。
共同財產,按德州遺產法第201.003條規定,應依下列順序繼承及分配:一丶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或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亦全部為生存配偶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共同財產之全部;二丶如果被繼承人有直系血親卑親屬,而該直系血親卑親屬,並非全部為生存配偶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共同財產之一半,剩餘之另一半共同財產,由被繼承人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依德州遺產法第201.101條規定,做繼承及分配(亦即,依各宗系,而不是依繼承人人數為分配)。
台灣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丶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父母;三丶兄弟姐妹;四丶祖父母。配偶的應繼分,依其與前述各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人時,而有不同。即,當配偶與第一順位的直系血親卑親屬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與直系血親卑親屬相同;當配偶與第二順位(父母)或第三順位(兄弟姐妹)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的二分之一;當配偶與第四順位(祖父母)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的三分之二;當前述第一至第四順位的繼承人均不存在時,配偶的應繼分為遺產的全部。
台灣法制雖然容許立遺囑人以遺囑改變繼承人可繼承遺產的比例,然而,並不能侵害到繼承人的特留分(台灣民法第1223條)。直系血親卑親屬丶父母或配偶為繼承人時,特留分為其應繼分的一半;兄弟姐妹或祖父母為繼承人時,特留分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不過,這種特留分的侵害,並不會造成遺囑的無效,只是讓被侵害的繼承人,取得扣減之權利而已(台灣民法第1225條)。因而,若是遺囑中有關遺產的分配,有侵害特留分之嫌時,該遺囑仍然有效,就等繼承發生時,看被侵害特留分的繼承人,是否依法主張其權利。然而,對遺囑執行人而言,針對這種有爭議性的遺囑,在依遺囑進行遺產分配時,最好還是先取得該被侵害特留分的繼承人之同意後,再為分配,以免惹上訟爭。
另外,台灣法制雖有剝奪繼承權的規定(參照台灣民法第1145條),但,在實務上鮮少發生。縱使父母生前對不孝的子女頗有怨言,若是父母並未明白表示不讓不孝子女繼承的話,該子女仍然可以繼承。
由上開討論,可見德州遺產法的繼承規定,遠比台灣繼承法的規定較為複雜,因此,鄉親們若對法定的繼承順位及分配,並不滿意時,應及早書立遺囑,依自己的意願,指定繼承順位及分配額。
遺產稅
就遺產稅而言,由於德州並沒有課徵遺產稅,鄉親們應該注意的,就只有美國聯邦稅法(Internal Revenue Code)上相關的規定。基本上,美國聯邦稅法上的遺產,包含被繼承人死亡時所擁有或持有的財產及一些因為其死亡而自動移轉的財產。由於這個規定非常廣泛,被繼承人在台灣的資產,也是包括在內的。甚至,若是被繼承人對某些財產有控制權,縱使被繼承人並沒有這些財產的所有權,這些財產也是可能會被計入遺產內的(美國聯邦稅法第2041條)。例如,被繼承人如果有權,可以變更丶修改或廢除信託條款,或終止信託,而影響到信託受益人的利益時,那麼,這個信託財產,就會被包含在被繼承人的遺產之中。這種規定,是一般鄉親比較不熟悉的,需要特別注意。
另外,以被繼承人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契約,一般人鄉親的理解是,如果保險的受益人不是被繼承人或其遺產,那麼,該保險給付就不會被併入為遺產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被繼承人有權去改變保險受益人丶變更或取消保單丶讓與或取消讓與保單,或以保單質借,那麼,將使該保險給付,被包含在被繼承人的遺產內(參見Rev. Rul. 79-129, 1979-1 CB 306)。
由於美國聯邦遺產稅的免稅額度很高,在2021年度是一千一百七十萬美元,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並不需繳遺產稅。若是不需繳遺產稅,那麼,除非有特別需要(例如,保留未使用完的免稅額給生存的配偶),也就不需要做遺產申報。如果有遺產申報之必要時,需在死亡後九個月內申報,並得延展申報六個月。最值的注意的是,被繼承人的遺產,其價值是以公平市價來計算,因此,當繼承人收到遺產時,在未來出賣時,通常稅基是會被墊高(Step-up)到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市價,因而,可以降低資本利得的數額。而,這種稅基墊高,無論是否有做遺產稅申報,都可以享有。但,繼承人需記得保留稅基墊高的資料,以備將來申報之用。
台灣的遺產稅申報,凡經常居住台灣境內之台灣國民死亡時遺有財產者,應就國內外全部遺產,課徵遺產稅;但,經常居住台灣境外之台灣國民及非台灣國民,死亡時在台灣境內有財產者,應就其在台灣境內之遺產,課徵遺產稅(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條)。而,所謂經常居住台灣境內,係指被繼承人在死亡事實發生前二年內,在台灣境內有住所,或者,在台灣境內無住所而有居所,且在死亡事實發生前二年內,在台灣境內居留時間合計逾三百六十五天者(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條第3項)。因此,若是在台灣仍設有戶籍的鄉親(即,視為在台灣有住所),依上述規定,應就所有的財產(包含台灣及美國的財產),申報遺產稅。另外,必需注意的是,台灣遺產稅的申報期限,比美國短一些,需在被繼承人死亡後六個月內為之。
遺產價值之計算,以被繼承人死亡時之時價為準。所謂的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0條)。相對於美國遺產計價方式,台灣的遺產計價標準,顯有低估之情形。不過,台灣的遺產免稅額很小,只有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就算加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的扣除額,如果被繼承人留有不動產時,需要繳交遺產稅的機率就很高。當然,若是被繼承人之配偶,可依民法第條之一規定,主張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則,這個差額便可以由遺產總額中扣除。不過,需注意的是,這個差額必需確實於稽徵機關核發稅款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之日起一年內,給付給被繼承人之配偶,以免被稽徵機關就未給付部分追繳應納稅賦。
代結語
本文僅針對台美兩地的繼承及稅法問題,做一個簡單的架構性比較,至於,其他細節性或技術性的比較分析,就有待未來再著文為之。由於台美人的遺囑丶繼承丶稅務等問題,事涉台灣及美國二邊不同的法令及制度,每個人的需求亦不相同,非常高度專業,鄉親們若有相關疑惑,應向信任的律師或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諮詢,切勿僅依上網查詢所得的資料,即擅下結論。網上的資料,正確性時有偏誤,一般人未受過專業訓練,很難判斷其真偽,甚至,就算資料是正確的,一般人也未必能夠正確地解讀。
遺囑
身後財產的分配,遺囑的有無,關係重大。有些鄉親為了省小錢,不願請律師立遺囑;或者以為遺產不多,不需繳遺產稅,也就沒有立遺囑的必要;或是認為子女之間的關係良好,不會為了遺產反目等等,其實,這些舉動,都是在考驗子孫的人性弱點,也容易遺留生後的憾事。
美國的法制,遠比台灣複雜,在聯邦法之外,鄉親們比較容易輕忽的是:一般人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其實大部分是由各州的州法來規範的。遺囑的規範及效果,就是要依州法的規定。例如,德州遺產法(Texas Estates Code)第251.001條規定,心智健全,年滿十八歲,或已結婚,或在美國軍隊服役之人,可以訂立遺囑。而且,遺囑必需用書面,由立遺囑人簽名(或遺囑人親自在場的指示下,由他人代為簽名),並由二名以上,十四歲以上的見證人,於立遺囑人面前,親自簽寫其姓名在遺囑上(德州遺產法第251.051條)。不過,若是立遺囑人手寫全部遺囑時,是不需要見證人的(德州遺產法第251.052條)。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將來遺囑認證法庭需傳喚見證人,以確認該遺囑為真正的麻煩,立遺囑人及見證人,並需另外依德州遺產法第251.104條或第251.1045條規定的宣誓書格式,在公證人面前簽字,認證該遺囑的真正。如此,有了經過認證的宣誓書,未來就無需找見證人到遺囑認證法庭作證,以證明該遺囑是真實的(德州遺產法第251.102條)。此外,立遺囑人並可支付五美元費用,將遺囑及宣誓書密封後,送到住所地的縣政廳保管,並指定其去世後縣政廳所應通知之人。但是,將遺囑交由縣政廳保管,相較於自行保管,在法律效力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德州遺產法第252.151條)。
台灣有關遺囑的規定,在民法繼承編中。基本上,年滿十六歲以上,即可訂立遺囑(台灣民法第1186條)。不過,台灣遺囑方式的種類有五種:自書遺囑丶公證遺囑丶密封遺囑丶代筆遺囑及口授遺囑。實務上比較常見的是自書遺囑及代筆遺囑。需注意的是,自書遺囑,必需由立遺囑人親手書寫,不得使用打字。至於,代筆遺囑,因台灣民法第1194條條文僅規定「筆記」二字,但並未規定筆記之方式,因此,司法實務上,認為在三名見證人下,經立遺囑人口述後,由代筆人見證丶擬稿再送打字者,只要經立遺囑人確認無誤後簽名,亦屬有效(參照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432號判決丶最高行政法院79年度判字第675號判決及高雄高等行政法院93年度訴字第228號判決),而,法務部亦持同樣見解(參照108年2月13日法務部法律字第10803501680號函丶104年7月24日法律字第10403509100號函及101年12月21日法律字第10103109870號函)。內政部繼承登記法令補充規定第66條,亦修正為:「代筆遺囑或公證遺囑,代筆人或公證人除親自以筆書寫為之外,並得以電腦或自動化機器製作之書面代之」。所以,隨著時代及法令的演變,代筆人再也不用煩惱要親自手寫遺囑的不便了。另外,台灣並無如德州可將遺囑委由縣政廳保管的規定,因此,立遺囑人需自行或委託他人保管其遺囑。
台美人由於在美國落地生根,大部分的資產也都位在美國,因此,遺囑的訂立,大多依美國法律的規定進行,並將台灣的資產處理,也包含在內(下稱「美國遺囑」)。不過,針對台灣資產部分,也有些台美人會特別訂立符合台灣法令的遺囑(下稱「台灣遺囑」),專門處理台灣的遺產,以便將來可以快速處理台灣遺產。當然,也有些人並未特別把台灣的資產包含在美國遺囑之內,也沒有特別訂立台灣遺囑,只是,將來如何處理台灣遺產,就比較容易滋生疑義。
遺囑認證法庭
台灣的法制,遺囑並不需要經過法院認證,惟,當遺囑之真偽有所爭議時,應提起確認之訴(台灣民事訴訟法第247條丶家事事件法第70條)。不過,在美國,遺囑是需要經過遺囑認證法庭(Probate Court)之認可。例如,德州遺產法第256.001條規定,未經遺囑認證法庭認可之遺囑,無法用來做為遺產抬頭或所有權的移轉。
台美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有關遺囑認證法庭的制度,也有很多傳聞,認為要到遺囑認證法庭,是很費時費錢的事;或者,誤認為人逝世後,所有的資產或帳戶都會被涷結,讓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也有認為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之下,是不用上遺囑認證法庭,就可以直接轉換不動產抬頭。事實上,大部分的遺產都需要經過遺囑認證法庭程序後,才能分配的。例外地,有少數不需經由遺囑認證法庭程序就可以直接移轉的財產,例如,人壽保險給付丶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Community Propert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丶生前信託Living Trust丶具死亡給付之銀行帳戶Payable-on-Death Designations for Bank Accounts,因死亡而移轉之不動產權利Transfer-on-Death Deeds for Real Estate及因死亡而移轉之車輛所有權Transfer-on-Death Registration for Vehicles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對夫妻而言,並不等同於夫妻財產制下所擁有的全部共同財產,而必需是依德州遺產法第112.052條規定之書面形式,由夫妻雙方特別約定,標註將先逝世者之所有權,移轉給存活者的共有財產,才是這種「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因此,當夫妻間沒有這種特別約定,而只是單純地把夫妻二人的名字都列為所有權人時,因為不符合「歸屬存活者之共有財產」規定,在未來仍需經過遺囑認證法庭程序,才能更變更所有權人。
繼承及分配
什麼人有合法繼承權?這是繼承法裡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美國,仍然需要依州法的規定來決定。以德州為例,德州遺產法第251.002條規定,立遺囑人可以任意在遺囑中剝奪繼承權,並在不違反法令限制下,自由決定其遺產之處分。
當被繼承人死亡,而未立有遺囑,且沒有配偶時,依德州遺產法第201.001條規定,按下列順序決定繼承人:一丶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均生存之父母;三丶如果僅父或母生存,遺產的一半給該生存之父或母;另一半遺產給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若無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由僅存之父或母取得全部遺產;四丶父母均不存在時,由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全部遺產;五丶上述四個順位都不存在時,遺產分成二半:其中一半遺產,分給父系之祖父母;如果僅該內祖父或內祖母之一仍生存時,此一半,再分成二份,一份給該生存之內祖父或內祖母,另一份給該不存在之內祖父或內祖母的直系血親卑親屬,若該不存在之內祖父或內祖母並無直系血親卑親屬時,此一份亦由該生存之內祖父或內祖母取得。若父系之祖父母都不存在時,此一份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取得。並依此類推適用到最近親等之父系祖先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另外一半遺產,分給母系之祖父母,並適用上開父系祖父母之繼承方法。
當被繼承人死亡,未立有遺囑,而有生存的配偶時,其繼承的方式,依分別財產及共同財產,而有所不同。分別財產,按德州遺產法第201.002條規定,應依下列順序繼承及分配:一丶如果被繼承人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三分之一的分別財產,其餘三分之二歸被繼承人直系血親卑親屬。生存配偶並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中,三分之一土地的終身使用權,該使用權於生存配偶死亡時,歸被繼承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中之全部動產及一半的不動產,另一半的不動產,依德州遺產法第201.001條之第二至第四順位規定,做繼承及分配;三丶被繼承人之父母丶兄弟姐妹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均不存在時,由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分別財產之全部。
共同財產,按德州遺產法第201.003條規定,應依下列順序繼承及分配:一丶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直系血親卑親屬或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亦全部為生存配偶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共同財產之全部;二丶如果被繼承人有直系血親卑親屬,而該直系血親卑親屬,並非全部為生存配偶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時,生存配偶取得被繼承人共同財產之一半,剩餘之另一半共同財產,由被繼承人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依德州遺產法第201.101條規定,做繼承及分配(亦即,依各宗系,而不是依繼承人人數為分配)。
台灣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丶直系血親卑親屬;二丶父母;三丶兄弟姐妹;四丶祖父母。配偶的應繼分,依其與前述各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人時,而有不同。即,當配偶與第一順位的直系血親卑親屬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與直系血親卑親屬相同;當配偶與第二順位(父母)或第三順位(兄弟姐妹)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的二分之一;當配偶與第四順位(祖父母)同為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的三分之二;當前述第一至第四順位的繼承人均不存在時,配偶的應繼分為遺產的全部。
台灣法制雖然容許立遺囑人以遺囑改變繼承人可繼承遺產的比例,然而,並不能侵害到繼承人的特留分(台灣民法第1223條)。直系血親卑親屬丶父母或配偶為繼承人時,特留分為其應繼分的一半;兄弟姐妹或祖父母為繼承人時,特留分為其應繼分的三分之一。不過,這種特留分的侵害,並不會造成遺囑的無效,只是讓被侵害的繼承人,取得扣減之權利而已(台灣民法第1225條)。因而,若是遺囑中有關遺產的分配,有侵害特留分之嫌時,該遺囑仍然有效,就等繼承發生時,看被侵害特留分的繼承人,是否依法主張其權利。然而,對遺囑執行人而言,針對這種有爭議性的遺囑,在依遺囑進行遺產分配時,最好還是先取得該被侵害特留分的繼承人之同意後,再為分配,以免惹上訟爭。
另外,台灣法制雖有剝奪繼承權的規定(參照台灣民法第1145條),但,在實務上鮮少發生。縱使父母生前對不孝的子女頗有怨言,若是父母並未明白表示不讓不孝子女繼承的話,該子女仍然可以繼承。
由上開討論,可見德州遺產法的繼承規定,遠比台灣繼承法的規定較為複雜,因此,鄉親們若對法定的繼承順位及分配,並不滿意時,應及早書立遺囑,依自己的意願,指定繼承順位及分配額。
遺產稅
就遺產稅而言,由於德州並沒有課徵遺產稅,鄉親們應該注意的,就只有美國聯邦稅法(Internal Revenue Code)上相關的規定。基本上,美國聯邦稅法上的遺產,包含被繼承人死亡時所擁有或持有的財產及一些因為其死亡而自動移轉的財產。由於這個規定非常廣泛,被繼承人在台灣的資產,也是包括在內的。甚至,若是被繼承人對某些財產有控制權,縱使被繼承人並沒有這些財產的所有權,這些財產也是可能會被計入遺產內的(美國聯邦稅法第2041條)。例如,被繼承人如果有權,可以變更丶修改或廢除信託條款,或終止信託,而影響到信託受益人的利益時,那麼,這個信託財產,就會被包含在被繼承人的遺產之中。這種規定,是一般鄉親比較不熟悉的,需要特別注意。
另外,以被繼承人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契約,一般人鄉親的理解是,如果保險的受益人不是被繼承人或其遺產,那麼,該保險給付就不會被併入為遺產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被繼承人有權去改變保險受益人丶變更或取消保單丶讓與或取消讓與保單,或以保單質借,那麼,將使該保險給付,被包含在被繼承人的遺產內(參見Rev. Rul. 79-129, 1979-1 CB 306)。
由於美國聯邦遺產稅的免稅額度很高,在2021年度是一千一百七十萬美元,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並不需繳遺產稅。若是不需繳遺產稅,那麼,除非有特別需要(例如,保留未使用完的免稅額給生存的配偶),也就不需要做遺產申報。如果有遺產申報之必要時,需在死亡後九個月內申報,並得延展申報六個月。最值的注意的是,被繼承人的遺產,其價值是以公平市價來計算,因此,當繼承人收到遺產時,在未來出賣時,通常稅基是會被墊高(Step-up)到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市價,因而,可以降低資本利得的數額。而,這種稅基墊高,無論是否有做遺產稅申報,都可以享有。但,繼承人需記得保留稅基墊高的資料,以備將來申報之用。
台灣的遺產稅申報,凡經常居住台灣境內之台灣國民死亡時遺有財產者,應就國內外全部遺產,課徵遺產稅;但,經常居住台灣境外之台灣國民及非台灣國民,死亡時在台灣境內有財產者,應就其在台灣境內之遺產,課徵遺產稅(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條)。而,所謂經常居住台灣境內,係指被繼承人在死亡事實發生前二年內,在台灣境內有住所,或者,在台灣境內無住所而有居所,且在死亡事實發生前二年內,在台灣境內居留時間合計逾三百六十五天者(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條第3項)。因此,若是在台灣仍設有戶籍的鄉親(即,視為在台灣有住所),依上述規定,應就所有的財產(包含台灣及美國的財產),申報遺產稅。另外,必需注意的是,台灣遺產稅的申報期限,比美國短一些,需在被繼承人死亡後六個月內為之。
遺產價值之計算,以被繼承人死亡時之時價為準。所謂的時價,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台灣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0條)。相對於美國遺產計價方式,台灣的遺產計價標準,顯有低估之情形。不過,台灣的遺產免稅額很小,只有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就算加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的扣除額,如果被繼承人留有不動產時,需要繳交遺產稅的機率就很高。當然,若是被繼承人之配偶,可依民法第條之一規定,主張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則,這個差額便可以由遺產總額中扣除。不過,需注意的是,這個差額必需確實於稽徵機關核發稅款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之日起一年內,給付給被繼承人之配偶,以免被稽徵機關就未給付部分追繳應納稅賦。
代結語
本文僅針對台美兩地的繼承及稅法問題,做一個簡單的架構性比較,至於,其他細節性或技術性的比較分析,就有待未來再著文為之。由於台美人的遺囑丶繼承丶稅務等問題,事涉台灣及美國二邊不同的法令及制度,每個人的需求亦不相同,非常高度專業,鄉親們若有相關疑惑,應向信任的律師或會計師等專業人士諮詢,切勿僅依上網查詢所得的資料,即擅下結論。網上的資料,正確性時有偏誤,一般人未受過專業訓練,很難判斷其真偽,甚至,就算資料是正確的,一般人也未必能夠正確地解讀。
《Caldor Fire & South Lake Tahoe》
吳連山
今年(2021)八月十四日在北加州的Little Mountain 介於 Omo Ranch and Grizzly Flats之間,發生火災。因為氣候乾旱加上焚風吹襲。火勢漫延,不可收拾。共焚燒218,857英頃(等於約342平方英里)。這個火災稱為Caldor Fire, 是加州歷史上第十五個最大的野火災。今年加州有兩個大火跨越Sierra Nevada Mountains,也就是波及加州及內華達州兩州的火災。第一個跨越的是八月十八日的Dixie Fire 。這次的Caldor Fire於八月三十日跨越Sierra Nevada Mountains,是第二個跨越的。八月三十日那天,大火已經燒到Echo Summit,那裡距離South Lake Tahoe只有5英里(約8公里)。有2千多個住家馬上面臨被火燒的危險。
South Lake Tahoe是一個很出名的風景區。位於有美麗又深藍色的大湖Lake Tahoe南端。就座落在加州和內華達州兩州的交界處。附近有滑雪的場地,又有一些大的賭場讓人玩樂。當地居民約2萬4千多戶人家。如果火燒到這個城市,整個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造成很多人無家可歸。會是一場惡夢。所以在火燒快到這個城市的幾天前,加州政府趕緊動員4,451個消防人員來幫忙打火。以及523 部消防車, 84台消防供水車, 27 架直升機,62 組救火隊 和95 部推土機。另外,消防人員也趕緊披荊斬棘,讓樹林與住宅隔開,以免火勢漫延到建築物(稱defensible space)。也許是上天也憐憫這個地方。很奇蹟似的在九月五日那天,風勢就沒有朝這個城市方向吹襲。使它的居民免於一場大災難。兩天後,這些被強迫疏散的人家,都可以回家去生活。也使消防人員可以全力去撲滅這場大火的其他地區。根據加州消防單位的估算,要到九月二十九日,這場Caldor Fire才能完全控制。
我對這次的火災非常的關心。因為我曾經在此住過。後來也專程到此地來遊玩。當電視報導說整個深藍色的大湖被附近的火焰照成紅色的湖景時,我是非常的難過。內心一直祈禱,希望那裡一切平安無恙。
1974年夏天,我在South Lake Tahoe打工三個月。做兩份工作:早上9點到下午1點半,在一家汽車旅館清理房間。然後下午2點趕到一家大賭場,The Sahara Tahoe Hotel & Casino (現在改名為Hard Rock Hotel & Casino) 在它的糕餅部門幫忙,做一些麵包、甜點、蛋糕。工作到晚上10點下班。一個禮拜只休息一天。三個月下來存了一點錢。足夠維持那時在Kansas State University求學一年的學雜費。算是不錯的收入。只是非常的累。
為了追億舊念,2011年6月中旬就和另一對朋友夫妻共四人,專程安排到South Lake Tahoe住宿一個禮拜。我們兩家共同租了一間小民宿。每天上山走步道,環湖遊玩。非常悠閒輕鬆。除了偶爾到賭場的餐廳吃飯。我們沒有一個人進去賭場內賭博、玩樂或看秀。說起來也很小氣(或是應該說是潔身自愛,不被醉紙迷金誘惑)。離開的那天,早上一大早我要出去戶外做例行的晨操時,一開門就碰見一隻小黑熊經過旁邊。嚇了一跳。讓我們的旅遊多增加一點回味。
經歷這次Caldor Fire的衝擊,現在South Lake Tahoe一切都回復正常。當地的遊覽單位也一直鼓勵遊客們回去觀光旅遊。如果你們有興趣,我也建議大家值得到那裡去遊玩。
吳連山(9/23/2021)
South Lake Tahoe是一個很出名的風景區。位於有美麗又深藍色的大湖Lake Tahoe南端。就座落在加州和內華達州兩州的交界處。附近有滑雪的場地,又有一些大的賭場讓人玩樂。當地居民約2萬4千多戶人家。如果火燒到這個城市,整個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造成很多人無家可歸。會是一場惡夢。所以在火燒快到這個城市的幾天前,加州政府趕緊動員4,451個消防人員來幫忙打火。以及523 部消防車, 84台消防供水車, 27 架直升機,62 組救火隊 和95 部推土機。另外,消防人員也趕緊披荊斬棘,讓樹林與住宅隔開,以免火勢漫延到建築物(稱defensible space)。也許是上天也憐憫這個地方。很奇蹟似的在九月五日那天,風勢就沒有朝這個城市方向吹襲。使它的居民免於一場大災難。兩天後,這些被強迫疏散的人家,都可以回家去生活。也使消防人員可以全力去撲滅這場大火的其他地區。根據加州消防單位的估算,要到九月二十九日,這場Caldor Fire才能完全控制。
我對這次的火災非常的關心。因為我曾經在此住過。後來也專程到此地來遊玩。當電視報導說整個深藍色的大湖被附近的火焰照成紅色的湖景時,我是非常的難過。內心一直祈禱,希望那裡一切平安無恙。
1974年夏天,我在South Lake Tahoe打工三個月。做兩份工作:早上9點到下午1點半,在一家汽車旅館清理房間。然後下午2點趕到一家大賭場,The Sahara Tahoe Hotel & Casino (現在改名為Hard Rock Hotel & Casino) 在它的糕餅部門幫忙,做一些麵包、甜點、蛋糕。工作到晚上10點下班。一個禮拜只休息一天。三個月下來存了一點錢。足夠維持那時在Kansas State University求學一年的學雜費。算是不錯的收入。只是非常的累。
為了追億舊念,2011年6月中旬就和另一對朋友夫妻共四人,專程安排到South Lake Tahoe住宿一個禮拜。我們兩家共同租了一間小民宿。每天上山走步道,環湖遊玩。非常悠閒輕鬆。除了偶爾到賭場的餐廳吃飯。我們沒有一個人進去賭場內賭博、玩樂或看秀。說起來也很小氣(或是應該說是潔身自愛,不被醉紙迷金誘惑)。離開的那天,早上一大早我要出去戶外做例行的晨操時,一開門就碰見一隻小黑熊經過旁邊。嚇了一跳。讓我們的旅遊多增加一點回味。
經歷這次Caldor Fire的衝擊,現在South Lake Tahoe一切都回復正常。當地的遊覽單位也一直鼓勵遊客們回去觀光旅遊。如果你們有興趣,我也建議大家值得到那裡去遊玩。
吳連山(9/23/2021)
《阿富汗與塔利班 Afghanistan & Taliban》
連淑琴
今年8月31日,世界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美國自阿富汗撤離。21世記的今天,國際一致公認,阿富汗是不可能被爭服的。在此不妨讓我們來分析,了解下阿富汗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阿富汗
首先讓我們了解些阿富汗的地理,以及其人文、種族:阿富汗處於中東,是個內陸國,跟幾個國家為鄰,其東南為Pakistan、西為Iran、北為Turkmenistan & Uzbekistan、東北為Tajikistan & China。境內大部分是高山及山丘地,只有北方及南方有些平原。人種頗為複雜,有Pashtuns、Tajiks、Hazaras、Uzbeks等 種族。各族群有其首領,一向各自為政,族群首領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頗難相處,更難溝通。
再看阿富汗的歷史,則是一番血淚史:因人種複雜,雖歷史上記載18世記初,曾有Hotak & Durrani Dynasties (王朝),但王朝似乎未曾流傳下任何記載,旋回歸部落割據。接下來自1830年開始,英國在印度的統領間跟俄國,為爭取在阿富汗的利潤,於1838、1845、1848年斷斷續續,在阿富汗境內,引發小規模戰爭,史稱「Great Game」。它延伸至1895年才完全結朿。
第一次世界大戰自1914年到1918年。阿富汗最強部落首領Amanullah認為英印戰後已疲憊不堪,必不堪一擊而出兵進攻英屬印度,故於1919年5月3日,引發第三次英印與阿富汗之戰,這次阿富汗終於擊敗英印聯軍,戰爭於同年8月8日結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獨立,至此英國不再跟阿富汗有任何瓜葛。
1926年阿富汗重新樹立一王朝。以戰爭有功的Amanullah為第一任國王。 1973年阿富汗發動政變,第二任國王Zahir繼位不久就被推翻,王朝只持續47年。政變後的阿富汗成一共和國,卻重新回到部落割據狀態,各族首領勾心鬥角,互爭主權的局面持續好幾年。1978年初,由某族群首領 Nur Mohammad Taraki成為第一軍頭,統管阿富汗。未經幾個月,於9月他就被第二軍頭Hafizulla Amin 殺害。新成為第一軍頭的Hafizulla Amin ,執意把阿富汗推上共產國家,求助蘇聯出兵。當時蘇聯第一書記Leonid Brezhnev掌權,有意擴增共產版圖,故於同年12月24日,派遣40號軍團進佔首都Kabul。接着殺害第一軍頭Hafizulla Amin ,從新樹立對蘇聯忠誠的Babrak Karmal 為第一軍頭。
接下來,蘇聯軍參與阿富汗共黨軍,跟阿富汗的Shi’it 合Maoist族群組成的游擊隊,打了10年的內戰。當時適逢美、蘇冷戰期,美國CIA支援在野的游擊隊,供應新型武器及資源,終於擊退蘇聯軍,阿富汗共黨也走入歷史。
塔利班
阿富汗是個閉塞、貧富不均的回教國家,文盲居多,窮苦阿富汗人更難獲得受教育機會。幸運的,阿富汗鄰國,有些富裕的回教國家,資助阿富汗建回教寺院,設立免費附屬學校,這乃窮苦人家一大福音,他們終於有機會上學識字。回教附屬學校跟一般學校不同,它只教回教史,學生們自入教到畢業,只精懂回教史,明白Mujahideen 之意:身為回教徒,終生必為回教理念而奮鬥不懈。這批人對其他政治、經濟、科學等等,甚至當今國際知識完全未涉及,乃一群熱衷宗教的無知識集團。這批學子們離開學校後,難找到適當的工作,他們組成塔利班集團,這集團在與蘇聯對抗時,獲得CIA大量資助,成一有力的在野軍,終於擊敗對蘇聯軍,使阿富汗未淪為共產國。
蘇聯斷斷續續退出阿富汗後, 1996年開始,塔利班集團完全掌控阿富汗統治權,一向對現代政治無知的塔利班集團,無一套憲法為治國方針,卻開倒車,走回數百年前的回教理念,以它為治國方針。在其統治下,男人不許刮鬍鬚,必須肩負一家全責,他們允許擁有4個妻妾。婦女不得念書,不許拋頭露面,連臉孔也不許外露,不許出外工作,萬一無男人養家,可到外乞討,女人不許有婚外情,萬一發生而曝露,則不幸的女人會被眾人圍剿,不只被羞辱,終會被群眾扔石頭殺亡。塔利班集團統治下,阿富汗更孤立,國家沒一套正規法律治國,那麽執法者自會創造出些來。在塔利班統治的幾年間,阿富汗不像是個國家,反而像是被黑幫挾持的社稷。
回顧蘇聯捲入阿富汗內戰時期,受訓CIA的阿富汗在野軍,他們不只是塔利班,後期另有一支强橫軍團叫al-Qaeda参與。al-Qaeda首領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其父親是葉門(Yemen)人,母親是敍利亞(Syria)人,其父年青時就移民到沙地阿拉伯,他經營建業,幸運的成為皇室選定的營建商,而致富。賓拉登的母親是其父的第10個太太,其母在沙地阿拉伯,於1957年3月10日生賓拉登。後來其父母分離,其母跟敍利亞人再婚,生有三男一女,賓拉登跟隨母親,跟同母異父弟妹一齊長大。賓拉登受過大學教育,先後娶了5個太太,不過幾年後休了前二任太太,另3個太太跟隨他到終。
賓拉登於1988成立al-Qaeda,它於後期参與阿富汗內戰,却受益匪淺,當蘇聯軍撤走後,賓拉登接收CIA遺留下的一大批資源。當塔利班統治阿富汗的幾年間,al-Qaeda在阿富汗境內壯大聲勢,吸引眾多激進派回教青年,al-Qaeda也獲得不少富有回教徒資助。而其宗旨是從新復興回教在中東勢力,消滅以色列及猶太人,甚至連歐美諸國,包括幫助猶太者也成對敵。這種理念深深感動血氣方剛的青年回教徒,不到幾年間,al-Qaeda号招大批義勇軍,甚至於後期的ISIS也都以這理念組成。
20世記初,在 賓拉登策劃下,al-Qaeda恐怖集團於2001年9月11日攻擊美國,二棟處於New York的世貿大樓被毀,且摧毀數千人生命。這是美國自建國以來,第二次遭遇到外來的襲擊,引起全國軍民共憤,旋George W Bush總統下令出兵中東,討伐恐怖份子而參與阿富汗內戰。
歷經20年時光,美國花費20兆美元,犧牲掉數千、上萬美軍、阿富汗人生命,美國在阿富汗終於完成使命。這20年期間,美國情報局及特攻部隊,不斷努力下,追蹤到20年前,發動911恐怖事件首領,賓拉登 隱匿處,在逮捕時的槍戰中,賓拉登中彈而死。接着逮到伊拉克獨裁胡昇(Saddam Hussein),申之以法。最後完全消滅ISIS,至此美國在中東的任務已完全結束,雖然撤離工作做得不够完善,不過政策是對的。
美國在20年間,曾不斷的努力,試圖改變阿富汗,卻徒勞無功。美軍前脚開始離開阿富汗首都,塔利班後脚就進城,他們不發一槍彈就從新拿到政權,幸或不幸只能由阿富汗人,自己當担。國際終於認了「阿富汗是不能被外力管控的國家」!
阿富汗
首先讓我們了解些阿富汗的地理,以及其人文、種族:阿富汗處於中東,是個內陸國,跟幾個國家為鄰,其東南為Pakistan、西為Iran、北為Turkmenistan & Uzbekistan、東北為Tajikistan & China。境內大部分是高山及山丘地,只有北方及南方有些平原。人種頗為複雜,有Pashtuns、Tajiks、Hazaras、Uzbeks等 種族。各族群有其首領,一向各自為政,族群首領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頗難相處,更難溝通。
再看阿富汗的歷史,則是一番血淚史:因人種複雜,雖歷史上記載18世記初,曾有Hotak & Durrani Dynasties (王朝),但王朝似乎未曾流傳下任何記載,旋回歸部落割據。接下來自1830年開始,英國在印度的統領間跟俄國,為爭取在阿富汗的利潤,於1838、1845、1848年斷斷續續,在阿富汗境內,引發小規模戰爭,史稱「Great Game」。它延伸至1895年才完全結朿。
第一次世界大戰自1914年到1918年。阿富汗最強部落首領Amanullah認為英印戰後已疲憊不堪,必不堪一擊而出兵進攻英屬印度,故於1919年5月3日,引發第三次英印與阿富汗之戰,這次阿富汗終於擊敗英印聯軍,戰爭於同年8月8日結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獨立,至此英國不再跟阿富汗有任何瓜葛。
1926年阿富汗重新樹立一王朝。以戰爭有功的Amanullah為第一任國王。 1973年阿富汗發動政變,第二任國王Zahir繼位不久就被推翻,王朝只持續47年。政變後的阿富汗成一共和國,卻重新回到部落割據狀態,各族首領勾心鬥角,互爭主權的局面持續好幾年。1978年初,由某族群首領 Nur Mohammad Taraki成為第一軍頭,統管阿富汗。未經幾個月,於9月他就被第二軍頭Hafizulla Amin 殺害。新成為第一軍頭的Hafizulla Amin ,執意把阿富汗推上共產國家,求助蘇聯出兵。當時蘇聯第一書記Leonid Brezhnev掌權,有意擴增共產版圖,故於同年12月24日,派遣40號軍團進佔首都Kabul。接着殺害第一軍頭Hafizulla Amin ,從新樹立對蘇聯忠誠的Babrak Karmal 為第一軍頭。
接下來,蘇聯軍參與阿富汗共黨軍,跟阿富汗的Shi’it 合Maoist族群組成的游擊隊,打了10年的內戰。當時適逢美、蘇冷戰期,美國CIA支援在野的游擊隊,供應新型武器及資源,終於擊退蘇聯軍,阿富汗共黨也走入歷史。
塔利班
阿富汗是個閉塞、貧富不均的回教國家,文盲居多,窮苦阿富汗人更難獲得受教育機會。幸運的,阿富汗鄰國,有些富裕的回教國家,資助阿富汗建回教寺院,設立免費附屬學校,這乃窮苦人家一大福音,他們終於有機會上學識字。回教附屬學校跟一般學校不同,它只教回教史,學生們自入教到畢業,只精懂回教史,明白Mujahideen 之意:身為回教徒,終生必為回教理念而奮鬥不懈。這批人對其他政治、經濟、科學等等,甚至當今國際知識完全未涉及,乃一群熱衷宗教的無知識集團。這批學子們離開學校後,難找到適當的工作,他們組成塔利班集團,這集團在與蘇聯對抗時,獲得CIA大量資助,成一有力的在野軍,終於擊敗對蘇聯軍,使阿富汗未淪為共產國。
蘇聯斷斷續續退出阿富汗後, 1996年開始,塔利班集團完全掌控阿富汗統治權,一向對現代政治無知的塔利班集團,無一套憲法為治國方針,卻開倒車,走回數百年前的回教理念,以它為治國方針。在其統治下,男人不許刮鬍鬚,必須肩負一家全責,他們允許擁有4個妻妾。婦女不得念書,不許拋頭露面,連臉孔也不許外露,不許出外工作,萬一無男人養家,可到外乞討,女人不許有婚外情,萬一發生而曝露,則不幸的女人會被眾人圍剿,不只被羞辱,終會被群眾扔石頭殺亡。塔利班集團統治下,阿富汗更孤立,國家沒一套正規法律治國,那麽執法者自會創造出些來。在塔利班統治的幾年間,阿富汗不像是個國家,反而像是被黑幫挾持的社稷。
回顧蘇聯捲入阿富汗內戰時期,受訓CIA的阿富汗在野軍,他們不只是塔利班,後期另有一支强橫軍團叫al-Qaeda参與。al-Qaeda首領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其父親是葉門(Yemen)人,母親是敍利亞(Syria)人,其父年青時就移民到沙地阿拉伯,他經營建業,幸運的成為皇室選定的營建商,而致富。賓拉登的母親是其父的第10個太太,其母在沙地阿拉伯,於1957年3月10日生賓拉登。後來其父母分離,其母跟敍利亞人再婚,生有三男一女,賓拉登跟隨母親,跟同母異父弟妹一齊長大。賓拉登受過大學教育,先後娶了5個太太,不過幾年後休了前二任太太,另3個太太跟隨他到終。
賓拉登於1988成立al-Qaeda,它於後期参與阿富汗內戰,却受益匪淺,當蘇聯軍撤走後,賓拉登接收CIA遺留下的一大批資源。當塔利班統治阿富汗的幾年間,al-Qaeda在阿富汗境內壯大聲勢,吸引眾多激進派回教青年,al-Qaeda也獲得不少富有回教徒資助。而其宗旨是從新復興回教在中東勢力,消滅以色列及猶太人,甚至連歐美諸國,包括幫助猶太者也成對敵。這種理念深深感動血氣方剛的青年回教徒,不到幾年間,al-Qaeda号招大批義勇軍,甚至於後期的ISIS也都以這理念組成。
20世記初,在 賓拉登策劃下,al-Qaeda恐怖集團於2001年9月11日攻擊美國,二棟處於New York的世貿大樓被毀,且摧毀數千人生命。這是美國自建國以來,第二次遭遇到外來的襲擊,引起全國軍民共憤,旋George W Bush總統下令出兵中東,討伐恐怖份子而參與阿富汗內戰。
歷經20年時光,美國花費20兆美元,犧牲掉數千、上萬美軍、阿富汗人生命,美國在阿富汗終於完成使命。這20年期間,美國情報局及特攻部隊,不斷努力下,追蹤到20年前,發動911恐怖事件首領,賓拉登 隱匿處,在逮捕時的槍戰中,賓拉登中彈而死。接着逮到伊拉克獨裁胡昇(Saddam Hussein),申之以法。最後完全消滅ISIS,至此美國在中東的任務已完全結束,雖然撤離工作做得不够完善,不過政策是對的。
美國在20年間,曾不斷的努力,試圖改變阿富汗,卻徒勞無功。美軍前脚開始離開阿富汗首都,塔利班後脚就進城,他們不發一槍彈就從新拿到政權,幸或不幸只能由阿富汗人,自己當担。國際終於認了「阿富汗是不能被外力管控的國家」!
《一位老師的畫像》
蔡淑媛
我自1975年開始執教的Bellaire Senior High School 是休士頓(Houston, Texas)一所學生成績卓越,學校聲名遠播的公立高級中學。除了曾經率領棒球校隊,得過全Texas高中冠軍的老教練是眾所周知的風雲人物之外,另一個深受尊敬與愛戴的名師就是生物老師Mrs.Medlen了。
Medlen老師生物專業知識豐富,個性溫和冷靜,充滿自信卻與世無爭。她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展,教學態度嚴謹。她的考試命題從來沒有單一的答案。選擇題a、b、c、d四個選項中,正確的答案往往是a+b, a+b+c 或是b+c+d 等複數的組合。學生要得好成績,一定要認真打拼並全盤瞭解,「青瞑雞仔tok著蟲」的機會非常渺小。
她編寫的講義內容已達大學程度,是一個很受學生歡迎,又令學生有點畏懼的老師,學生皆以能進入她的IB/AP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ollege) Advanced Placement )國際課程生物資優班為榮。
那天下午最後一堂下課的鈴聲響過,學生陸續離開後,我正在收拾桌上凌亂的講義與課本時,Medlen老師走進門來。她臉上略顯慍色,我不覺一愣。
「Hello!」我向她打了個招呼。
「看到門沒關,電燈還亮著,不覺就走進來。」她說。
「歡迎,請坐。」我隨手為她拉了一把椅子。
「妳班上有個孩子叫Scott Wang吧?」她停頓了片刻然後開口。
「有啊!他怎麼啦?」我一時摸不清頭緒。
「他在妳班上的表現如何?」她這樣問,我覺得有點意外。
同事碰頭談論共同學生的學習態度,互相提醒、揭發他們搗蛋、搞怪的技倆原是尋常事,但這不是孟德蘭老師的習慣。她一向守口如瓶,不輕易對學生施以言詞上的褒貶,除非妳專程到她教室去做專業請教,她才會毫無保留,誠懇與妳對談。
「Scott相當聰明但個性有點懶散,不大有時間觀念。繳交作業經常趕上最後一班車。大體說來還算OK。」我這樣回答。經過一番敘述,我才瞭解她如此upset 的緣由~~那天第五節課(午後第一節)剛開始不久,Scott 要求出去上廁所。
因為專心於教學,她完全遺忘有學生久出未歸這回事。直到下課前幾分鐘,高頭大馬的校園警衛Officer Moore 押著Scott敲門進來。Officer More 丟下的一句話「這個孩子已經在廁所邊門的板凳上坐了老半天」(意為妳怎麼都沒注意到班裡走掉一個學生?)讓她感到非常尷尬。
「I have never been so embarrassed my entire life!」她臨去前如是說。
第二天,我找到機會問Scott「你好大膽子竟然敢逃Medlen老師的生物課?」Scott 雲淡風清地回答:「沒有啦!我哪敢?從廁所出來,發現旁邊樹上有幾隻blue jay bird跳來跳去又啾啾叫,很好玩,所以就在走廊的長板凳坐下來看看,沒想到就忘了回去上課。」
我忽然想到之前不久,曾經向Medlen老師請教過一件事:~~我班上有些學生上課愛講話,我經常「 be quiet,be quiet」地喊到喉嚨「燒聲」,真是傷腦筋。他們並不是什麼壞孩子,只是患了一般青少年的「厚話e症頭」。我虛心請問,碰到如此情況她如何處理?
她說:「那很簡單,學生不聽課,當然認為自己很聰明,什麼都懂,不需要老師的幫助。我的辦法就是開門出去,到教員休息室去喝杯咖啡,讓他們自己學習好啦!」哇!真正有本事又有自信。我內心暗想,如果如法炮製,全盤採用她的獨門「步數」,等我喝完咖啡回到教室,學生可能已經「雞仔鴨仔跑ga無半隻」。
Medlen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絕對的信心。這點並非她高傲狂妄或自大「膨風」。每次帶領學生出去參加學業競賽,不管是local、state或是全國性的「大車拼」,她的學生總是錦標、獎牌滿載而歸,為學校爭來很大的榮譽。
有一次我有事走進學校counselor's office(學生顧問辦公室),看到一個在大學執教並兼任系主任的老朋友在那兒枯坐等待。跟她打過招呼並問她何事來登三寶殿? 她說小兒子沒有排進Medlen老師的生物班,所以前來拜託排課老師特別通融。我口中說Good Luck,內心知道機會渺茫。希望兒女受教於Medlen老師的家長,前來找門路、拉關係,她並非第一人。我曾經問過counselor領頭組長,由於家長懇請,學生調班的可行性,她說當然不行,因為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Medlen老師沒有生育,故把學生視如己出,對他們循循誘導,把全副精力奉獻在高中生物教學上。她在我們學校Bellaire High School前後執教四十年,教過的學生難以數計,真正是春風化雨,桃李滿門。過往數十年中, 在醫療與生化科技專業研究的領域,非凡出色的Bellaire高中校友,多半出自她的啟蒙與影響。經她指導過的學生,不管如今身居何處,對她的感念與敬佩是終身不渝的真情。
學校裡「三不五時」會有畢業校友回來探望老師。根據他們的說詞,在大學生物課的表現,總是受到教授的讚揚。他們也不忘大力宣傳:「因為幸運遇到一個最棒的高中生物老師,她給我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反觀其他學生,往往為了通關考試而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凡出自Medlen老師一手調教過的學生, 不但「閒閒無代誌」,還能在大學同班同學面前洋洋得意地「臭彈」~~哼!這些Simple Case, 我們在高中時代早已學過。
Medlen老師行事低調,在全校兩百多位教職員定期舉行的校務會議的大場合,她是有影無聲的人物。不像有些教員平日上課時,在學生面前「畫虎爛」,空口說大話,開會時一旦逮到機會,抓緊麥克風就是長篇大論,儼然滿腹經綸,不遭「噓」聲不會停擺下台。
記得只有一次,她當眾發聲,令全場驚豔。上任未滿兩年的女校長忽然腦筋「休度」(shut ;停擺),老遠巴巴請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麼教育博士來演講。專家聲嘶力竭地推薦Quarter System(一年分三學期上課)的好處。我們要求她提供一些採用此制的學校之具體成效,她卻回答得離離落落、牛頭不對馬嘴。我們學校自創校初始,一直採用傳統的Semester System(一年分春秋兩學期)。
正在那裡你一言我一句,鬧烘烘莫衷一是的時候,Medlen老師突然舉手,然後站起發問:「請問校長,我們學校的教育業績如何?」校長回答說:「非常好啊!去年PSAT(全國統一命題的學業能力標準測試),獲選入榜的學生人數,我們全美公立高中排行第十名;畢業生進入大學就讀的升學率也有85%的佳績,是全德州公立高中之冠。…‥」校長洋洋得意,開懷暢談她主理本校(就任不到兩年)的功績。
Medlen老師不急不緩繼續詢問下去:「既然學生的成績表現如此優越,家長會也毫無異議地全方位支持,就證明我們一貫採用的制度良善,那麼,有什麼理由非得淘汰舊制,改佈新局呢?」她剛說完,熱烈的掌聲響起,還帶著年輕男老師吹響的口哨音。
女校長無言以對,尷尬無言的窘狀令人不忍目睹。暑假過後秋季開學,她的職位無預警地遭到移除,耳邊的傳聞是家長會暗中的施法。後來她在遙遠的Alaska 一所偏鄉的mini高中覓得校長之職。據說魂牽夢縈的期待,還是希望有朝一日從頭收拾舊山河,再度回到我們的學校。然而她的美夢並未成真,因而鬱鬱不得其志,更由於身為德州老鄉,受不了Alaska冰天雪地的風寒,幾年後提早退休回家「吃自己」。
相對於西方女子的高頭大馬,Medlen老師屬於薄板型的「小隻」身材。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課後,經常看見她換穿運動衫褲,邀約另一位女同事,一起爬樓梯、跑走廊,或到運動場去繞圈圈。有一次學生告訴我,Medlen老師生病請假。幾天後我在樓下走廊碰到她,我說很高興看到她病癒回到學校來上課。「真的沒有想到,年紀一大把了,連走路還會跌跤,我對自己的careless非常生氣。」她這樣回答。
平靜無波的日子過了幾個月。當Medlen老師再度跌倒的消息傳來,我知道「代誌一定大條」了。醫師診斷的結果竟然是輕度的中風,家族的基因遺傳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沒有任何猶疑,她立刻提出退休的辭呈。
沒過多久,我意外地在main office遇見她。別來無恙,她看起來神清氣爽,沒有我想像中一般中風患者蒼白、衰弱的模樣。她告訴我,因病無奈匆匆退休,但擔心一手創立帶大的student math and science club(學生數學/科學社)無人有空接替負責,所以每週兩次,回來帶領這個社團的學生參加各種相關活動,直至學年結束。 她自退休後在休士頓城郊小湖之濱,與先生兩人過著淡泊寧靜的生活。她的先生在附近另一所公立高中也擔任生物教職,也很得該校學生的敬愛。
他名叫Robert, 學生都暱稱他為「Mr. Bobby Biology」。
二零零七年我步上Medlen老師的後塵申辦退休。當我再度接到她的電話,歲月已流失了五年的時光。知道她別來無恙,正忙著為籌募創校首任「故Andrews校長紀念獎學金」而奔波。她是當年Andrews 校長招聘前來的第一批年輕菁英教師成員之一。
感謝妳,Medlen老師,不僅為了我的兩個孩子,也為了眾多在休士頓地區受妳「疼痛」、指導、「牽成」的台裔青少年。今生今世,每當回想起高中時代的前塵往事,妳永遠是他們心目中無人可以取代的最好的老師。
(2021年9月修訂)
Medlen老師生物專業知識豐富,個性溫和冷靜,充滿自信卻與世無爭。她關心學生的學習進展,教學態度嚴謹。她的考試命題從來沒有單一的答案。選擇題a、b、c、d四個選項中,正確的答案往往是a+b, a+b+c 或是b+c+d 等複數的組合。學生要得好成績,一定要認真打拼並全盤瞭解,「青瞑雞仔tok著蟲」的機會非常渺小。
她編寫的講義內容已達大學程度,是一個很受學生歡迎,又令學生有點畏懼的老師,學生皆以能進入她的IB/AP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ollege) Advanced Placement )國際課程生物資優班為榮。
那天下午最後一堂下課的鈴聲響過,學生陸續離開後,我正在收拾桌上凌亂的講義與課本時,Medlen老師走進門來。她臉上略顯慍色,我不覺一愣。
「Hello!」我向她打了個招呼。
「看到門沒關,電燈還亮著,不覺就走進來。」她說。
「歡迎,請坐。」我隨手為她拉了一把椅子。
「妳班上有個孩子叫Scott Wang吧?」她停頓了片刻然後開口。
「有啊!他怎麼啦?」我一時摸不清頭緒。
「他在妳班上的表現如何?」她這樣問,我覺得有點意外。
同事碰頭談論共同學生的學習態度,互相提醒、揭發他們搗蛋、搞怪的技倆原是尋常事,但這不是孟德蘭老師的習慣。她一向守口如瓶,不輕易對學生施以言詞上的褒貶,除非妳專程到她教室去做專業請教,她才會毫無保留,誠懇與妳對談。
「Scott相當聰明但個性有點懶散,不大有時間觀念。繳交作業經常趕上最後一班車。大體說來還算OK。」我這樣回答。經過一番敘述,我才瞭解她如此upset 的緣由~~那天第五節課(午後第一節)剛開始不久,Scott 要求出去上廁所。
因為專心於教學,她完全遺忘有學生久出未歸這回事。直到下課前幾分鐘,高頭大馬的校園警衛Officer Moore 押著Scott敲門進來。Officer More 丟下的一句話「這個孩子已經在廁所邊門的板凳上坐了老半天」(意為妳怎麼都沒注意到班裡走掉一個學生?)讓她感到非常尷尬。
「I have never been so embarrassed my entire life!」她臨去前如是說。
第二天,我找到機會問Scott「你好大膽子竟然敢逃Medlen老師的生物課?」Scott 雲淡風清地回答:「沒有啦!我哪敢?從廁所出來,發現旁邊樹上有幾隻blue jay bird跳來跳去又啾啾叫,很好玩,所以就在走廊的長板凳坐下來看看,沒想到就忘了回去上課。」
我忽然想到之前不久,曾經向Medlen老師請教過一件事:~~我班上有些學生上課愛講話,我經常「 be quiet,be quiet」地喊到喉嚨「燒聲」,真是傷腦筋。他們並不是什麼壞孩子,只是患了一般青少年的「厚話e症頭」。我虛心請問,碰到如此情況她如何處理?
她說:「那很簡單,學生不聽課,當然認為自己很聰明,什麼都懂,不需要老師的幫助。我的辦法就是開門出去,到教員休息室去喝杯咖啡,讓他們自己學習好啦!」哇!真正有本事又有自信。我內心暗想,如果如法炮製,全盤採用她的獨門「步數」,等我喝完咖啡回到教室,學生可能已經「雞仔鴨仔跑ga無半隻」。
Medlen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絕對的信心。這點並非她高傲狂妄或自大「膨風」。每次帶領學生出去參加學業競賽,不管是local、state或是全國性的「大車拼」,她的學生總是錦標、獎牌滿載而歸,為學校爭來很大的榮譽。
有一次我有事走進學校counselor's office(學生顧問辦公室),看到一個在大學執教並兼任系主任的老朋友在那兒枯坐等待。跟她打過招呼並問她何事來登三寶殿? 她說小兒子沒有排進Medlen老師的生物班,所以前來拜託排課老師特別通融。我口中說Good Luck,內心知道機會渺茫。希望兒女受教於Medlen老師的家長,前來找門路、拉關係,她並非第一人。我曾經問過counselor領頭組長,由於家長懇請,學生調班的可行性,她說當然不行,因為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Medlen老師沒有生育,故把學生視如己出,對他們循循誘導,把全副精力奉獻在高中生物教學上。她在我們學校Bellaire High School前後執教四十年,教過的學生難以數計,真正是春風化雨,桃李滿門。過往數十年中, 在醫療與生化科技專業研究的領域,非凡出色的Bellaire高中校友,多半出自她的啟蒙與影響。經她指導過的學生,不管如今身居何處,對她的感念與敬佩是終身不渝的真情。
學校裡「三不五時」會有畢業校友回來探望老師。根據他們的說詞,在大學生物課的表現,總是受到教授的讚揚。他們也不忘大力宣傳:「因為幸運遇到一個最棒的高中生物老師,她給我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反觀其他學生,往往為了通關考試而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凡出自Medlen老師一手調教過的學生, 不但「閒閒無代誌」,還能在大學同班同學面前洋洋得意地「臭彈」~~哼!這些Simple Case, 我們在高中時代早已學過。
Medlen老師行事低調,在全校兩百多位教職員定期舉行的校務會議的大場合,她是有影無聲的人物。不像有些教員平日上課時,在學生面前「畫虎爛」,空口說大話,開會時一旦逮到機會,抓緊麥克風就是長篇大論,儼然滿腹經綸,不遭「噓」聲不會停擺下台。
記得只有一次,她當眾發聲,令全場驚豔。上任未滿兩年的女校長忽然腦筋「休度」(shut ;停擺),老遠巴巴請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麼教育博士來演講。專家聲嘶力竭地推薦Quarter System(一年分三學期上課)的好處。我們要求她提供一些採用此制的學校之具體成效,她卻回答得離離落落、牛頭不對馬嘴。我們學校自創校初始,一直採用傳統的Semester System(一年分春秋兩學期)。
正在那裡你一言我一句,鬧烘烘莫衷一是的時候,Medlen老師突然舉手,然後站起發問:「請問校長,我們學校的教育業績如何?」校長回答說:「非常好啊!去年PSAT(全國統一命題的學業能力標準測試),獲選入榜的學生人數,我們全美公立高中排行第十名;畢業生進入大學就讀的升學率也有85%的佳績,是全德州公立高中之冠。…‥」校長洋洋得意,開懷暢談她主理本校(就任不到兩年)的功績。
Medlen老師不急不緩繼續詢問下去:「既然學生的成績表現如此優越,家長會也毫無異議地全方位支持,就證明我們一貫採用的制度良善,那麼,有什麼理由非得淘汰舊制,改佈新局呢?」她剛說完,熱烈的掌聲響起,還帶著年輕男老師吹響的口哨音。
女校長無言以對,尷尬無言的窘狀令人不忍目睹。暑假過後秋季開學,她的職位無預警地遭到移除,耳邊的傳聞是家長會暗中的施法。後來她在遙遠的Alaska 一所偏鄉的mini高中覓得校長之職。據說魂牽夢縈的期待,還是希望有朝一日從頭收拾舊山河,再度回到我們的學校。然而她的美夢並未成真,因而鬱鬱不得其志,更由於身為德州老鄉,受不了Alaska冰天雪地的風寒,幾年後提早退休回家「吃自己」。
相對於西方女子的高頭大馬,Medlen老師屬於薄板型的「小隻」身材。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課後,經常看見她換穿運動衫褲,邀約另一位女同事,一起爬樓梯、跑走廊,或到運動場去繞圈圈。有一次學生告訴我,Medlen老師生病請假。幾天後我在樓下走廊碰到她,我說很高興看到她病癒回到學校來上課。「真的沒有想到,年紀一大把了,連走路還會跌跤,我對自己的careless非常生氣。」她這樣回答。
平靜無波的日子過了幾個月。當Medlen老師再度跌倒的消息傳來,我知道「代誌一定大條」了。醫師診斷的結果竟然是輕度的中風,家族的基因遺傳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沒有任何猶疑,她立刻提出退休的辭呈。
沒過多久,我意外地在main office遇見她。別來無恙,她看起來神清氣爽,沒有我想像中一般中風患者蒼白、衰弱的模樣。她告訴我,因病無奈匆匆退休,但擔心一手創立帶大的student math and science club(學生數學/科學社)無人有空接替負責,所以每週兩次,回來帶領這個社團的學生參加各種相關活動,直至學年結束。 她自退休後在休士頓城郊小湖之濱,與先生兩人過著淡泊寧靜的生活。她的先生在附近另一所公立高中也擔任生物教職,也很得該校學生的敬愛。
他名叫Robert, 學生都暱稱他為「Mr. Bobby Biology」。
二零零七年我步上Medlen老師的後塵申辦退休。當我再度接到她的電話,歲月已流失了五年的時光。知道她別來無恙,正忙著為籌募創校首任「故Andrews校長紀念獎學金」而奔波。她是當年Andrews 校長招聘前來的第一批年輕菁英教師成員之一。
感謝妳,Medlen老師,不僅為了我的兩個孩子,也為了眾多在休士頓地區受妳「疼痛」、指導、「牽成」的台裔青少年。今生今世,每當回想起高中時代的前塵往事,妳永遠是他們心目中無人可以取代的最好的老師。
(2021年9月修訂)
1984年 JETS national ceremony (Mrs.Medlen前排中穿全紅套裝者)
一個周末的早晨
蔡淑媛
~1991年TACL(台美公民協會)休士頓分會二手貨大拍賣~
十一月二日星期六,大清早與先生David 連袂出門。兩天前已與公民協會的會員朋友約定,大家在七點半到達Butler Stadium 運動場。二手貨大拍賣將在八點整開始。如果不先把貨物攤位鋪排就緒,一旦人群蜂擁上來,我們就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當日的天氣晦陰無雨,風勢強大,微弱且帶點病態的陽光若隱若現,趕早前來的寒流把大地籠上了一層蕭瑟的氛圍。不禁擔心,如果下起雨來,這兩個月的辛苦規劃與收集到的二手貨品將會全部泡湯。
找到了預約的攤位,看到高文吉與淑婉夫婦倆已在那裡不停地忙碌。我舉目四望,哇!好大一片場地上鋪滿了數不清的攤位。各色各樣的雜貨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
八點整,拍賣場入口開放,人潮一擁而上。今年我們收集到的「物件」特別豐富。我們兵分二路,一半義工看顧攤頭,招呼顧客;另一半義工隨時補貨,並整頓攤後凌亂堆積的待估貨品。人人精神奕奕,自動自發,充分表現出分工合作與熱心服務的團隊精神。
開張第一炮,一個約莫八分新的punch bowl (置放水果與酒綜合飲料的大瓷碗),被一個年輕的白人女士看上,我們才喊出二十塊錢的語音未了,就被她出手帶走。我心裡一痛忍不住嘀咕~早知道這麼好賣,應該先叫價五十元。站在身旁的隊友互相勸慰地說:「賣出去就不要回頭想。我們一半是在做慈善事業啊!想想看,富戶人家,誰會在這麼刮著冷風的大清早,趕到這裡買別人用過的舊貨?」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盡一籮筐好話,把半新半舊的「物件」一樣一樣轉手讓人。從八點開賣到十點,顧客前呼後擁,絡繹不絕。他們挑肥撿瘦,漫天殺價,我們耐著性子與他們周旋。一塊五毛現金交易,半賣半送,積少成多,倒也掙到了不少的「銀兩」。各色各樣的貨品中,鞋子的銷路最差。滿滿一大片鞋子鋪滿桌面,雙雙對對,卻乏人問津。
等了半天,總算等到了一個顧客~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洋人女士。她東挑西選,還指著其中一雙snow boots(雪靴)尖銳著聲音批評:「哼!都是1971年的老鞋啦,還能拿出來賣?」
「真皮的耶,質料很好,也沒見怎麼穿過,」淑婉跟她這樣說。那位女士瞄了淑婉一眼,沒出聲,聳聳肩膀走開了。淑婉拿起那雙雪靴看了半天,轉過頭問我:「看起來還蠻新的,真的是1971年的產品?」我在旁邊早已憋了一肚子氣,這時實在忍不住,對著那漸行漸遠的寬厚背影開罵:「不買就拉倒,囉嗦個什麼勁?」
這個女人真是買舊貨的行家。那雙雪靴正是1971年的產品。鞋主是誰?本人是也。二十年前在Michigan 州,那雙snow boots陪伴著我,在中西部五大湖之濱的霜天雪地裡,度過了四年清寒卻對前途滿懷憧憬的青春歲月。舊鞋有什麼不好?柔軟溫暖最是護腳啊!
十點過後,人潮逐漸退去。風呼嘯著來,呼嘯著去,雲層低垂,是寒雨欲來的前兆。今年來買二手貨的顧客似乎沒有去年多,想是天冷風大的緣故。David順手拿出來一件他珍藏多年的寶貝~一具布袋戲偶,鮮麗的古裝彩服,滑稽的臉部造型,人見人愛。他把手指伸入彩服之中,認真地撥弄,布袋戲偶的手腳靈活地擺動起來,一批洋孩子看得眉開眼笑不忍離去。有的小孩央求爸爸媽媽買,但是,David說這是本攤位的註冊商標,非賣品也。孩子們失望地離開,走時一步一回頭,眼裡流露出滿滿的不捨。
隔壁攤位販賣項鍊,耳環與戒子等貼身的裝飾品。不是什麼真金或鑲鑽等值錢的貨色,但是看得出手工精緻,端莊有型,流漾出滿滿的「古早味」。看顧攤位的那位女士說是已故老祖母的遺物。對於來自東方古老家園的我們而言,這些先人留下的紀念品,是傳家的至寶啊!而那位女士卻把它們隨意地賤賣。老祖母地下有知,不知會氣成如何模樣?
中午稍過,我們把未曾賣掉的尚屬順眼的存貨分類裝袋。準備帶回去留存,期待明年捲土重來。至於那些品質稍差,明知再也無人問津的舊貨,堆積成一座小山丘,等待午後salvation Army (救世軍)開大卡車來全部載走。這時,吳真惠靈機一動,面對著尚在販賣場徘徊的客人大聲喊話~來!來!來! 裝滿一個大紙袋只要一塊錢。
真惠話才說完,馬上引來五六個顧客,每個人抓緊一個大紙袋,拼命把衣物往裏塞。看著他/她們奮不顧身,唯恐落後的身影,我頓生無限感慨。人世間貧富差距何其懸殊!高級精品店哩,有人購買上千元一件的衣服,金卡刷過,大名一簽,眉頭都不皺一下。而在這寒風刺骨的週末清晨,有那麼多人一袋接著一袋地撿拾別人遺棄的舊物,帶回家去守護全家大小的溫暖。
我們一群人,犧牲了一個週末的清晨來參與舊物大拍賣,替善心人捐贈的舊衣物與器皿找到了最好的歸宿。這也算是對人間社會盡了一份個人卑微的力量吧!心有所感,遂以為記。
《後記》~~
此次二手貨大拍賣。由《TACL 休士頓分會》副會長吳真惠一手籌劃,更有十數位會員以及家屬分工合作才得以圓滿完成。全部收入$542.00元。除了捐贈$100.00給《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餘額全部歸入TACL休士頓分會,作為公益活動的基金。
(2021年8月修訂)
十一月二日星期六,大清早與先生David 連袂出門。兩天前已與公民協會的會員朋友約定,大家在七點半到達Butler Stadium 運動場。二手貨大拍賣將在八點整開始。如果不先把貨物攤位鋪排就緒,一旦人群蜂擁上來,我們就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當日的天氣晦陰無雨,風勢強大,微弱且帶點病態的陽光若隱若現,趕早前來的寒流把大地籠上了一層蕭瑟的氛圍。不禁擔心,如果下起雨來,這兩個月的辛苦規劃與收集到的二手貨品將會全部泡湯。
找到了預約的攤位,看到高文吉與淑婉夫婦倆已在那裡不停地忙碌。我舉目四望,哇!好大一片場地上鋪滿了數不清的攤位。各色各樣的雜貨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
八點整,拍賣場入口開放,人潮一擁而上。今年我們收集到的「物件」特別豐富。我們兵分二路,一半義工看顧攤頭,招呼顧客;另一半義工隨時補貨,並整頓攤後凌亂堆積的待估貨品。人人精神奕奕,自動自發,充分表現出分工合作與熱心服務的團隊精神。
開張第一炮,一個約莫八分新的punch bowl (置放水果與酒綜合飲料的大瓷碗),被一個年輕的白人女士看上,我們才喊出二十塊錢的語音未了,就被她出手帶走。我心裡一痛忍不住嘀咕~早知道這麼好賣,應該先叫價五十元。站在身旁的隊友互相勸慰地說:「賣出去就不要回頭想。我們一半是在做慈善事業啊!想想看,富戶人家,誰會在這麼刮著冷風的大清早,趕到這裡買別人用過的舊貨?」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盡一籮筐好話,把半新半舊的「物件」一樣一樣轉手讓人。從八點開賣到十點,顧客前呼後擁,絡繹不絕。他們挑肥撿瘦,漫天殺價,我們耐著性子與他們周旋。一塊五毛現金交易,半賣半送,積少成多,倒也掙到了不少的「銀兩」。各色各樣的貨品中,鞋子的銷路最差。滿滿一大片鞋子鋪滿桌面,雙雙對對,卻乏人問津。
等了半天,總算等到了一個顧客~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洋人女士。她東挑西選,還指著其中一雙snow boots(雪靴)尖銳著聲音批評:「哼!都是1971年的老鞋啦,還能拿出來賣?」
「真皮的耶,質料很好,也沒見怎麼穿過,」淑婉跟她這樣說。那位女士瞄了淑婉一眼,沒出聲,聳聳肩膀走開了。淑婉拿起那雙雪靴看了半天,轉過頭問我:「看起來還蠻新的,真的是1971年的產品?」我在旁邊早已憋了一肚子氣,這時實在忍不住,對著那漸行漸遠的寬厚背影開罵:「不買就拉倒,囉嗦個什麼勁?」
這個女人真是買舊貨的行家。那雙雪靴正是1971年的產品。鞋主是誰?本人是也。二十年前在Michigan 州,那雙snow boots陪伴著我,在中西部五大湖之濱的霜天雪地裡,度過了四年清寒卻對前途滿懷憧憬的青春歲月。舊鞋有什麼不好?柔軟溫暖最是護腳啊!
十點過後,人潮逐漸退去。風呼嘯著來,呼嘯著去,雲層低垂,是寒雨欲來的前兆。今年來買二手貨的顧客似乎沒有去年多,想是天冷風大的緣故。David順手拿出來一件他珍藏多年的寶貝~一具布袋戲偶,鮮麗的古裝彩服,滑稽的臉部造型,人見人愛。他把手指伸入彩服之中,認真地撥弄,布袋戲偶的手腳靈活地擺動起來,一批洋孩子看得眉開眼笑不忍離去。有的小孩央求爸爸媽媽買,但是,David說這是本攤位的註冊商標,非賣品也。孩子們失望地離開,走時一步一回頭,眼裡流露出滿滿的不捨。
隔壁攤位販賣項鍊,耳環與戒子等貼身的裝飾品。不是什麼真金或鑲鑽等值錢的貨色,但是看得出手工精緻,端莊有型,流漾出滿滿的「古早味」。看顧攤位的那位女士說是已故老祖母的遺物。對於來自東方古老家園的我們而言,這些先人留下的紀念品,是傳家的至寶啊!而那位女士卻把它們隨意地賤賣。老祖母地下有知,不知會氣成如何模樣?
中午稍過,我們把未曾賣掉的尚屬順眼的存貨分類裝袋。準備帶回去留存,期待明年捲土重來。至於那些品質稍差,明知再也無人問津的舊貨,堆積成一座小山丘,等待午後salvation Army (救世軍)開大卡車來全部載走。這時,吳真惠靈機一動,面對著尚在販賣場徘徊的客人大聲喊話~來!來!來! 裝滿一個大紙袋只要一塊錢。
真惠話才說完,馬上引來五六個顧客,每個人抓緊一個大紙袋,拼命把衣物往裏塞。看著他/她們奮不顧身,唯恐落後的身影,我頓生無限感慨。人世間貧富差距何其懸殊!高級精品店哩,有人購買上千元一件的衣服,金卡刷過,大名一簽,眉頭都不皺一下。而在這寒風刺骨的週末清晨,有那麼多人一袋接著一袋地撿拾別人遺棄的舊物,帶回家去守護全家大小的溫暖。
我們一群人,犧牲了一個週末的清晨來參與舊物大拍賣,替善心人捐贈的舊衣物與器皿找到了最好的歸宿。這也算是對人間社會盡了一份個人卑微的力量吧!心有所感,遂以為記。
《後記》~~
此次二手貨大拍賣。由《TACL 休士頓分會》副會長吳真惠一手籌劃,更有十數位會員以及家屬分工合作才得以圓滿完成。全部收入$542.00元。除了捐贈$100.00給《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餘額全部歸入TACL休士頓分會,作為公益活動的基金。
(2021年8月修訂)
孫中山之婚內與婚外情
雅夫子
除了原配夫人盧慕貞與最後夫人宋慶齡之外,孫中山先生還有家人默認的側房陳粹芬,以及在日本認識的紅顏知己大月薰與淺田春。中山先生一生奔波於革命道上,由於時空相遇與緣份交集,在感情方面一方面是多彩多姿,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一些令人遺憾的傷心往事。孫中山先生是位不平凡的人,但並非是位完人,世上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人。
原配夫人盧慕貞
公元1885年,雙方奉父母之命,18歲的盧慕貞嫁給大她一歲的孫中山。婚後不久,孫中山就離家求學,兩人聚少離多。但丈夫每次回家,盧慕貞總要為他縫製一套新裝,讓他能在外頭風光體面。在公公病重到去世那段日子,她親奉湯藥,寸步不離,是個典型舊式社會孝順公婆的賢妻良母。一生為孫家生育一男二女 - 孫科、孫蜒與孫婉。
後來孫中山心懷大志,開始到處為革命奔波,很少回家。對此,夫人從不埋怨,默默地操持家務,盡責地養育兒女。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成為要犯,家屬自然遭受牽連,於是一家人開始了流亡的生涯。
在孫中山從事推翻滿清的漫長歲月裡,盧慕貞嘔心瀝血,吃苦受驚。在丈夫革命成功之後,以為從此之後,能夠過著平靜的夫妻生活。然而事與願違,像晴天之下忽然來了一場暴風雨,孫中山來信説明他打算與宋慶齡結婚,希望她同意離婚。她一向謹守本分,克盡婦道,先生為何要「休」她?雖然她百思不解,還是決定成全他們,回信只寫個「可」字,其中含著多少辛酸與無奈!她意識到孫中山已經是個新時代的大人物,而她只是個舊時代的小婦人而已,她有自知之明,知難而退。盧慕貞深明大義,成全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姻,並且親赴日本與丈夫達成離婚恊議,還帶著一些祝福禮物送給宋慶齡。盧慕貞雖然只是個纏小足的婦女,但卻有一顆寛宏大量的心。
1915年,她離婚後定居澳門,孫家族人始終視她是孫家的人,暱稱她為「澳門婆」。1952年在澳門逝世,享年86歲。有些人認為她是位被奪去名號的真正「國母」。
側室陳粹芬
陳粹芬生於香港,原名香菱,在家排行第四,故人稱她為「陳四姑」。她是孫中山的革命伴侶,長得眉目清秀,且能吃苦耐勞,頗有女中豪傑之風。
1891年,當時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的孫中山,經由陳少白的介紹,認識了年方19歲的陳粹芬。兩人一見如故,𣈱談推翻滿清壯志,令粹芬萬分欽佩孫中山。從此跟隨孫中山十餘年,足跡遍及日本、新馬一帶。其間她常替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密函,甚至於運送軍火等危險工作。後因罹患肺結核,怕傳染給孫中山而離開。
孫中山在「倫敦蒙難」之後,恩師康德黎特意贈送孫中山一只像小螃蟹的金質懷錶,並配有一條金鏈,孫中山將此珍品交給陳粹芬收藏,由此可見兩人情深意重。
陳粹芬與盧慕貞私交甚佳,情同姐妹。晚年定居中山縣,她與孫中山雖沒有正式結為夫妻,但孫中山兄長孫眉及盧慕貞都承認她為孫家之一員,在孫家族譜稱她為「孫文之妾」。1960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7歲。孫家族人暱稱她為「南洋婆」,因為她有一度住在南洋檳榔嶼(舊名庇能, Penang)。
東洋夫人大月薰
孫中山的東洋夫人名叫「大月薰」,出生於公元1888年,比孫中山小22歲。她的父親大月素堂原是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1898年因失火全家被毀,她與全家寄住在孫中山橫濱寓所的二樓。有一天大月薰不慎打破家裡一個花瓶,水順勢流到樓下的孫中山房裡。父親出於歉意,讓只有十一歲的大月薰下樓親自道歉,兩人由此邂逅。
1902年,36歲的孫中山向14歲的大月薰求婚,因為女方年齡太小,遭到長輩的婉拒。但一年後,如願以償娶了15歲的大月薰為妻。婚後不久,由於革命形勢變化,1905年孫中山離開日本,到東南亞與歐美各地宣傳革命。1906年5月13日大月薰生下孫中山的女兒,起名為「文子」,但在戶籍上登記為「富美子」。「富美」的讀音就是漢字的「文」,換言之,就是孫文的女兒。
孫中山離開日本之後,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照顧她們母女二人。由於多年失去經濟支助之故,大月薰被迫將五歲的富美子寄托在宮川梅吉家當養女,自己改嫁給銀行家之弟三輪秀司。但由於私藏孫中山的書信被發現,為了隱瞞往事,遠嫁給足利市東光寺的住持實方元心。命運真會作弄人,曾經是中國革命偉人孫中山的東洋嬌妻,最後卻成為日本和尚的妻子。
東洋情人淺田春
1897年,31歲的孫中山居住在橫濱華僑溫炳臣家中。因孫中山急需找一位貼身女傭,條件是年輕貌美,端莊能幹,會講英語,於是年僅15歲的淺田春被錄用。想不到二人一見鍾情,淺田水近,溢入春池。
如此戀情,似曾相識,二人相差16歲之多,淺田春當時年僅15歲,似乎孫中山特別喜愛年紀輕輕的小女孩。
插隊國母宋慶齡
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澍(字耀如,英文名字Charles)是孫中山的革命伙伴與朋友,宋慶齡從小就認識並欽佩孫中山。21歲她在美國求學畢業後回國,途經日本時拜會了崇拜已久的孫中山,並且同意擔任他的秘書,從此展開他們之間的戀情。
1914年,宋嘉澍獲悉女兒有意與他的好友孫中山結婚,他極力反對。理由之一,孫中山已有原配盧慕貞;理由之二,兩人相差二十七歲之多。於是宋慶齢被軟禁家中不准外出,家裡女僕暗中助她逃離家中,她直奔日本去會見孫中山。宋嘉澍知情趕去,但未能及時阻止他們的婚禮。本想當面去指責孫中山,但是兩人見面時,傳說宋嘉澍卻雙腳跪下,要求孫中山今後要好好地照顧女兒宋慶齢,可憐天下父母心!
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還很年輕,1963年她被安置於原醇親王府,我在北京公差時,曾去參觀她生前的故居。對於她成為寡婦之後的感情生活,民間有些傳聞,最叫人議論紛紛的是:她暗中與她年輕的警衛秘書隋學芳有曖昧之情。據說她曾經試探能否與此秘書結婚,毛澤東批曰:「早該如此」,但周恩來卻批:「何必如此」,結果事與願違,兩人無法正式成雙作對,是否真有其事,祗有宋慶齡自己知道。官方的記載,宋慶齢依然是孫中山最後的夫人,孫家族人私底下暱稱她為“上海婆”。但宋慶齡逝世時僅是孫中山的「妻子」,還是仍然擁有「國母」的身分?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號。
歷史的謎
除了原配盧慕貞之外,其他後來在孫中山身邊的女人,他們與孫中山初遇時都很年輕,而且歲數都相差很大,因此有人懷疑孫中山是否有「戀童癖」(英文叫Lolicon)。食色性也,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名人,他們的感情生活,也不乏五花八門的誹聞,但孫中山先生似乎特別喜歡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又平添了另外一個色彩。
另外一個令人感到意外的事:雖然孫中山生前有如此多位的女人在他身邊,但沒有一個女人與他合葬在一起,有點「孤家寡人」的凄涼!
依照舊傳統,元配夫人盧慕貞是最有資格當「國母」的,但被孫中山「休」了。她本人寛懷大量,與世無爭,世人只能為她感嘆!陳粹芬是孫中山的革命伴侶,功成身退,以她女中豪傑的胸懷,她根本不在乎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東洋紅顏大月薰與淺田春,如過眼雲煙,也有如冬天迷人的飄雪,春天一來便化為烏有。
宋慶齡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一向奉她為「國母」,但她死後,也沒有跟孫中山葬在一起。她自己給的理由是:中山陵是埋葬偉人的地方,她不夠格葬在那裡。而且她一生愧對父母家人,死後要與家人葬在一起回報他們。真正的原因祗有她本人知道,這些謎團也同她一起埋葬了。
原配夫人盧慕貞
公元1885年,雙方奉父母之命,18歲的盧慕貞嫁給大她一歲的孫中山。婚後不久,孫中山就離家求學,兩人聚少離多。但丈夫每次回家,盧慕貞總要為他縫製一套新裝,讓他能在外頭風光體面。在公公病重到去世那段日子,她親奉湯藥,寸步不離,是個典型舊式社會孝順公婆的賢妻良母。一生為孫家生育一男二女 - 孫科、孫蜒與孫婉。
後來孫中山心懷大志,開始到處為革命奔波,很少回家。對此,夫人從不埋怨,默默地操持家務,盡責地養育兒女。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成為要犯,家屬自然遭受牽連,於是一家人開始了流亡的生涯。
在孫中山從事推翻滿清的漫長歲月裡,盧慕貞嘔心瀝血,吃苦受驚。在丈夫革命成功之後,以為從此之後,能夠過著平靜的夫妻生活。然而事與願違,像晴天之下忽然來了一場暴風雨,孫中山來信説明他打算與宋慶齡結婚,希望她同意離婚。她一向謹守本分,克盡婦道,先生為何要「休」她?雖然她百思不解,還是決定成全他們,回信只寫個「可」字,其中含著多少辛酸與無奈!她意識到孫中山已經是個新時代的大人物,而她只是個舊時代的小婦人而已,她有自知之明,知難而退。盧慕貞深明大義,成全了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姻,並且親赴日本與丈夫達成離婚恊議,還帶著一些祝福禮物送給宋慶齡。盧慕貞雖然只是個纏小足的婦女,但卻有一顆寛宏大量的心。
1915年,她離婚後定居澳門,孫家族人始終視她是孫家的人,暱稱她為「澳門婆」。1952年在澳門逝世,享年86歲。有些人認為她是位被奪去名號的真正「國母」。
側室陳粹芬
陳粹芬生於香港,原名香菱,在家排行第四,故人稱她為「陳四姑」。她是孫中山的革命伴侶,長得眉目清秀,且能吃苦耐勞,頗有女中豪傑之風。
1891年,當時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的孫中山,經由陳少白的介紹,認識了年方19歲的陳粹芬。兩人一見如故,𣈱談推翻滿清壯志,令粹芬萬分欽佩孫中山。從此跟隨孫中山十餘年,足跡遍及日本、新馬一帶。其間她常替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密函,甚至於運送軍火等危險工作。後因罹患肺結核,怕傳染給孫中山而離開。
孫中山在「倫敦蒙難」之後,恩師康德黎特意贈送孫中山一只像小螃蟹的金質懷錶,並配有一條金鏈,孫中山將此珍品交給陳粹芬收藏,由此可見兩人情深意重。
陳粹芬與盧慕貞私交甚佳,情同姐妹。晚年定居中山縣,她與孫中山雖沒有正式結為夫妻,但孫中山兄長孫眉及盧慕貞都承認她為孫家之一員,在孫家族譜稱她為「孫文之妾」。1960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7歲。孫家族人暱稱她為「南洋婆」,因為她有一度住在南洋檳榔嶼(舊名庇能, Penang)。
東洋夫人大月薰
孫中山的東洋夫人名叫「大月薰」,出生於公元1888年,比孫中山小22歲。她的父親大月素堂原是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1898年因失火全家被毀,她與全家寄住在孫中山橫濱寓所的二樓。有一天大月薰不慎打破家裡一個花瓶,水順勢流到樓下的孫中山房裡。父親出於歉意,讓只有十一歲的大月薰下樓親自道歉,兩人由此邂逅。
1902年,36歲的孫中山向14歲的大月薰求婚,因為女方年齡太小,遭到長輩的婉拒。但一年後,如願以償娶了15歲的大月薰為妻。婚後不久,由於革命形勢變化,1905年孫中山離開日本,到東南亞與歐美各地宣傳革命。1906年5月13日大月薰生下孫中山的女兒,起名為「文子」,但在戶籍上登記為「富美子」。「富美」的讀音就是漢字的「文」,換言之,就是孫文的女兒。
孫中山離開日本之後,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照顧她們母女二人。由於多年失去經濟支助之故,大月薰被迫將五歲的富美子寄托在宮川梅吉家當養女,自己改嫁給銀行家之弟三輪秀司。但由於私藏孫中山的書信被發現,為了隱瞞往事,遠嫁給足利市東光寺的住持實方元心。命運真會作弄人,曾經是中國革命偉人孫中山的東洋嬌妻,最後卻成為日本和尚的妻子。
東洋情人淺田春
1897年,31歲的孫中山居住在橫濱華僑溫炳臣家中。因孫中山急需找一位貼身女傭,條件是年輕貌美,端莊能幹,會講英語,於是年僅15歲的淺田春被錄用。想不到二人一見鍾情,淺田水近,溢入春池。
如此戀情,似曾相識,二人相差16歲之多,淺田春當時年僅15歲,似乎孫中山特別喜愛年紀輕輕的小女孩。
插隊國母宋慶齡
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澍(字耀如,英文名字Charles)是孫中山的革命伙伴與朋友,宋慶齡從小就認識並欽佩孫中山。21歲她在美國求學畢業後回國,途經日本時拜會了崇拜已久的孫中山,並且同意擔任他的秘書,從此展開他們之間的戀情。
1914年,宋嘉澍獲悉女兒有意與他的好友孫中山結婚,他極力反對。理由之一,孫中山已有原配盧慕貞;理由之二,兩人相差二十七歲之多。於是宋慶齢被軟禁家中不准外出,家裡女僕暗中助她逃離家中,她直奔日本去會見孫中山。宋嘉澍知情趕去,但未能及時阻止他們的婚禮。本想當面去指責孫中山,但是兩人見面時,傳說宋嘉澍卻雙腳跪下,要求孫中山今後要好好地照顧女兒宋慶齢,可憐天下父母心!
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還很年輕,1963年她被安置於原醇親王府,我在北京公差時,曾去參觀她生前的故居。對於她成為寡婦之後的感情生活,民間有些傳聞,最叫人議論紛紛的是:她暗中與她年輕的警衛秘書隋學芳有曖昧之情。據說她曾經試探能否與此秘書結婚,毛澤東批曰:「早該如此」,但周恩來卻批:「何必如此」,結果事與願違,兩人無法正式成雙作對,是否真有其事,祗有宋慶齡自己知道。官方的記載,宋慶齢依然是孫中山最後的夫人,孫家族人私底下暱稱她為“上海婆”。但宋慶齡逝世時僅是孫中山的「妻子」,還是仍然擁有「國母」的身分?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號。
歷史的謎
除了原配盧慕貞之外,其他後來在孫中山身邊的女人,他們與孫中山初遇時都很年輕,而且歲數都相差很大,因此有人懷疑孫中山是否有「戀童癖」(英文叫Lolicon)。食色性也,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名人,他們的感情生活,也不乏五花八門的誹聞,但孫中山先生似乎特別喜歡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又平添了另外一個色彩。
另外一個令人感到意外的事:雖然孫中山生前有如此多位的女人在他身邊,但沒有一個女人與他合葬在一起,有點「孤家寡人」的凄涼!
依照舊傳統,元配夫人盧慕貞是最有資格當「國母」的,但被孫中山「休」了。她本人寛懷大量,與世無爭,世人只能為她感嘆!陳粹芬是孫中山的革命伴侶,功成身退,以她女中豪傑的胸懷,她根本不在乎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東洋紅顏大月薰與淺田春,如過眼雲煙,也有如冬天迷人的飄雪,春天一來便化為烏有。
宋慶齡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一向奉她為「國母」,但她死後,也沒有跟孫中山葬在一起。她自己給的理由是:中山陵是埋葬偉人的地方,她不夠格葬在那裡。而且她一生愧對父母家人,死後要與家人葬在一起回報他們。真正的原因祗有她本人知道,這些謎團也同她一起埋葬了。
鼓勵大家種桑樹(客旅生涯隨筆之30)
江朝雄
今年二月中,德州的極端奇寒氣候,除了電力系統崩潰,停電好幾天,許多居民水管爆裂,造成大家過着黑暗無水的原始生活外,院子裏種植多年的果樹也幾乎全凍死。倒是那棵剛種不久,樹莖僅手指那麼粗的小桑樹,給我很好的啟示。 因為它是最小最不起眼的小樹苗,但在嚴寒過後氣溫回升不久,它卻是最先萌芽; 它的生命力讓我驚奇。
比起其他果樹的病蟲害問題,嚴冬被凍死的顧慮,種桑樹似乎是最容易,最快成長的果樹。像我家後院那棵不到一年,就從小手指那麼細的莖,變成手臂那樣粗。這是鼓勵大家種植桑樹的原因之一。
至於桑葉及桑椹的營養價值與醫療功效,無論從古書「草本綱目」及從網路上都可以看到。在此僅就個人一些小小體驗提一下。童年時期,母親在夏天經常會煮桑葉茶,即剪些桑枝/葉清洗後,煮一鍋桑葉茶給家人喝,在汽水、可樂喝不起的家境與年代,桑葉茶成了童年時期的夏天飲料。如今回想卻是無限的感恩,因少喝碳酸飲料,牙齒無形中受到很大的保護,對三高問題也領受很大的幫助。也是種桑樹另一好處。但桑葉茶也不能喝太多,一天以300-500cc為度。(其實桑葉茶煮的時間及水與桑葉的份量都與濃度有關,還好草本飲料不像濃縮的西藥強烈,個人憑經驗就可學習)少數寒性體質者,尤其不能多喝。
桑椹(Mulberry)的營養價值很高,不僅人類愛吃,也是鳥類喜歡的食物。也是種桑樹好處之三。 如上述桑樹容易種植,又快速成長,以及桑葉在醫療上的功效(去年台灣衛福部國藥所,為應對Covid-19病毒,研發ㄧ種中藥名稱「清冠ㄧ號」其10種草藥成份中,桑葉也其中,也是桑葉醫療功效的ㄧ個佐證)。
總之,種植桑樹即有眾多好處,鼓勵大家種植。對自己也好,對於生存空間日益被壓縮的鳥類,也可增加牠們的食物。
鄉親如有興趣種植,可於中秋節後較涼的秋天,來電索取(已於春天送出4棵,還有十棵,送完為止)。手機:832-744-2205
08-21-2021 於休士頓
比起其他果樹的病蟲害問題,嚴冬被凍死的顧慮,種桑樹似乎是最容易,最快成長的果樹。像我家後院那棵不到一年,就從小手指那麼細的莖,變成手臂那樣粗。這是鼓勵大家種植桑樹的原因之一。
至於桑葉及桑椹的營養價值與醫療功效,無論從古書「草本綱目」及從網路上都可以看到。在此僅就個人一些小小體驗提一下。童年時期,母親在夏天經常會煮桑葉茶,即剪些桑枝/葉清洗後,煮一鍋桑葉茶給家人喝,在汽水、可樂喝不起的家境與年代,桑葉茶成了童年時期的夏天飲料。如今回想卻是無限的感恩,因少喝碳酸飲料,牙齒無形中受到很大的保護,對三高問題也領受很大的幫助。也是種桑樹另一好處。但桑葉茶也不能喝太多,一天以300-500cc為度。(其實桑葉茶煮的時間及水與桑葉的份量都與濃度有關,還好草本飲料不像濃縮的西藥強烈,個人憑經驗就可學習)少數寒性體質者,尤其不能多喝。
桑椹(Mulberry)的營養價值很高,不僅人類愛吃,也是鳥類喜歡的食物。也是種桑樹好處之三。 如上述桑樹容易種植,又快速成長,以及桑葉在醫療上的功效(去年台灣衛福部國藥所,為應對Covid-19病毒,研發ㄧ種中藥名稱「清冠ㄧ號」其10種草藥成份中,桑葉也其中,也是桑葉醫療功效的ㄧ個佐證)。
總之,種植桑樹即有眾多好處,鼓勵大家種植。對自己也好,對於生存空間日益被壓縮的鳥類,也可增加牠們的食物。
鄉親如有興趣種植,可於中秋節後較涼的秋天,來電索取(已於春天送出4棵,還有十棵,送完為止)。手機:832-744-2205
08-21-2021 於休士頓
東京奧運
連淑琴
公元2012年,奧運在London結朿之前,世界各經濟大國,紛紛爭取2020年的奧運主辦地。國際奧運組織團歷經考察,終於在2012年London奧運結朿後,宣佈日本將為2020年的奧運主辦國。消息一出,日本舉國歡騰,熱心的日本人紛紛報名願當奧運志工,一下子就有數千人之眾。首相安倍晉三說:能當選為奧運主辦國,比他第一次選上日本首相更高興,因奧運不只雲集國際奧運選手、教練於日本,加上其親朋好友及有關人們,都會相踴而至,且日本人也大可在自己國家購票,親自到現場觀看競賽,那麼日本自1990年以來,陷入沉滯的經濟,將會迎刃而解。
日本並非第一次辦奧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朿後的19年,於1964年,日本曾經辦好一次奧運。當眾多世人雲集日本後,人們驚佩日本人的魄力:日本在大戰末期,曾被聯軍日夜不斷轟炸,幾乎被炸成廢墟,卻能在不到20年時期再度興立,不只把奧運辦得盡尚盡美,且舉國呈欣欣向榮狀。更讓世人震憾的乃,接下來的二、三十年,日本經濟的成長,日新月異,其電子業不斷的創新,汽車業打敗歐、美車廠,直到今天還稱霸國際,旋鼎足而成國際經濟強國,自此世人開始對日本刮目相看。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自九零年代開始,中國以低廉勞工、廉價土地及忽視環保的大好條件,招引大批外商進駐中國設場投資。接下來的3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經濟強國,反觀日本的經濟,它卻陷入沉滯狀態。故當獲知日本將舉辦2020年奧運的消息,日本朝野歡欣鼓舞,一致認為奧運的運作,無可置疑的,必將會重新挀興日本經濟。
數年來,日本為將舉辦的2020年奧運,不只創造奧運所需種種不同場地,更為了讓群眾來往方便,重新建造一條高鐵,日本為舉辦奧運,樣樣具備,唯缺東風!可恨的!天有不測風雲,一陣由武漢吹出的瘟疫旋風,自2020年初不斷的吹蓋全球,此瘟疫旋風大力吹毀國際次序,更傷害數以千萬計生命!日本因誤判武漢瘟疫的殺傷威力,導致其國內疫情甚為嚴重。接着,2021年5月間,Delta病毒又傳遍東南亞,日本深受其害,故奧運舉辦之前及舉辦時,有一半以上日本人反對舉辦奧運。
日本為2020年奧運,發費龐大人力物力,怎可置之不顧?幾經週旋,奧運組織團終於允諾舉辦。2020年被迫停辦的奧運,終於2021年7月23日開始舉行,而於8月8日結朿。雖然遲延了整整一年才辦奧運,不過日本人本着敬業精神,卻把今年的奧運辦得完美無缺,使各國選手們深為感動又感激。世人看覺得出,主辦國把各國選手們,停留在選手村的食、住辦理得舒適,衛生設備齊全,最重要的是日本建造的,各種運動場地合乎國際標準,使選手們能發揮所長。故奧運結朿之後,各國選手們都向日本致謝,首相菅義偉在外交上,被多國讚揚,提升日本的國際外交。可惜的!日本朝野期待已久的奧運,未曾為日本振興經濟。
奧運可聚集世界各國人於一處,由其選手們的表現,可看出各國人的民族性,以及其政府執政方針,奧運會上選手們為名為利,都拼命想獲獎牌,歷經多次檢驗,發現民主國家跟共產國家,對獲獎的觀念完全不同。
俄國官方為了獲得更多金牌,曾供給其選手被嚴禁藥物,以增長体能而勝。奧運會歷經多方檢驗証實,俄國政府違規而加以處罰,故嚴禁俄國參加今年奧運。俄國選手已訓練多年,不願放棄每四年一次參加奧運良機,俄國選手唯能以ROC (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之名參加奧運,當其選手榮獲金牌站在台上時,樂團不能奏俄國國歌,而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替代。
再回顧一下奧運史,九零年之前,東德選手曾大放光彩,在奧運上榮獲多項金牌。九零年之後,東、西合併,不少曾獲金牌的前東德選手,曝露他們的心路歷程,政府為了多得金牌,不斷供應他們藥物,金牌倒是拿到了,而今身体卻出狀況,不少人得癌症及其他疑難病症,共產國家把金牌看得此生命更重要。
今天的中共如法泡製,為了多得金牌,政府創立專門訓練營,招募一批批具有体能天賦青少年,自小入營訓練,這批青少年大部分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欣然接受國家招募,自小離家進營受訓。最近得跳水金牌的全紅嬋,為了為母親治病,自七歲進營受訓,其童年就完全在練習跳水,如果奧運於2020年如期舉行,那麽她只有13歲,得再練四年跳水才能参加奧,那麽她母親的病能一再拖延而醫治?再說,中共比俄國及前東德更狡猾,為避免其選手被驗出用過藥物,而讓女選手們打男性荷爾蒙,這使一些女選手們,具有男性体能而獲得金牌,她們看來男不男、女不女,相信專家也無法偵察出,她們到底用何藥物,而中共的小粉紅大聲叫囂,說國際媒體把她們照醜了。
今年的奧運最傑出之國,是我們台灣。台灣不必再以中華、台北為名,可大大方方的以台灣之名出賽,世人早已公認台灣的自主性,台灣海峽兩邊,有二個獨立之國共存。更讓人興奮的乃,台灣選手們的兢賽成績暴出火花,打破歷屆奧運記錄,榮獲二金、四銀、六銅牌。這批九零年後出生的新興台灣選手們,富運動精神,不屈不饒,未得獎照樣奮戰不懈,從不氣餒。而得銀、銅牌的選手,台灣朝野照樣歡騰、慶賀。世人看到台灣選手們的素質好、品德高、彬彬有禮,而到處受歡迎,故受到不少國際運動員相挺,大大為台灣選手們加油。
台灣自去年,在防瘟疫上成功,又為世界多國雪中送炭,讓國際看到台灣。今年的奧運,台灣選手們的表現,跟對岸一些滿口髒話,不守規則的運動一比,馬上分得出高下。世人不難看得出,台灣已今非昔比,它一步一腳印步上國際舞台,台灣終於鼎立於世,讓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並非第一次辦奧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朿後的19年,於1964年,日本曾經辦好一次奧運。當眾多世人雲集日本後,人們驚佩日本人的魄力:日本在大戰末期,曾被聯軍日夜不斷轟炸,幾乎被炸成廢墟,卻能在不到20年時期再度興立,不只把奧運辦得盡尚盡美,且舉國呈欣欣向榮狀。更讓世人震憾的乃,接下來的二、三十年,日本經濟的成長,日新月異,其電子業不斷的創新,汽車業打敗歐、美車廠,直到今天還稱霸國際,旋鼎足而成國際經濟強國,自此世人開始對日本刮目相看。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自九零年代開始,中國以低廉勞工、廉價土地及忽視環保的大好條件,招引大批外商進駐中國設場投資。接下來的3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經濟強國,反觀日本的經濟,它卻陷入沉滯狀態。故當獲知日本將舉辦2020年奧運的消息,日本朝野歡欣鼓舞,一致認為奧運的運作,無可置疑的,必將會重新挀興日本經濟。
數年來,日本為將舉辦的2020年奧運,不只創造奧運所需種種不同場地,更為了讓群眾來往方便,重新建造一條高鐵,日本為舉辦奧運,樣樣具備,唯缺東風!可恨的!天有不測風雲,一陣由武漢吹出的瘟疫旋風,自2020年初不斷的吹蓋全球,此瘟疫旋風大力吹毀國際次序,更傷害數以千萬計生命!日本因誤判武漢瘟疫的殺傷威力,導致其國內疫情甚為嚴重。接着,2021年5月間,Delta病毒又傳遍東南亞,日本深受其害,故奧運舉辦之前及舉辦時,有一半以上日本人反對舉辦奧運。
日本為2020年奧運,發費龐大人力物力,怎可置之不顧?幾經週旋,奧運組織團終於允諾舉辦。2020年被迫停辦的奧運,終於2021年7月23日開始舉行,而於8月8日結朿。雖然遲延了整整一年才辦奧運,不過日本人本着敬業精神,卻把今年的奧運辦得完美無缺,使各國選手們深為感動又感激。世人看覺得出,主辦國把各國選手們,停留在選手村的食、住辦理得舒適,衛生設備齊全,最重要的是日本建造的,各種運動場地合乎國際標準,使選手們能發揮所長。故奧運結朿之後,各國選手們都向日本致謝,首相菅義偉在外交上,被多國讚揚,提升日本的國際外交。可惜的!日本朝野期待已久的奧運,未曾為日本振興經濟。
奧運可聚集世界各國人於一處,由其選手們的表現,可看出各國人的民族性,以及其政府執政方針,奧運會上選手們為名為利,都拼命想獲獎牌,歷經多次檢驗,發現民主國家跟共產國家,對獲獎的觀念完全不同。
俄國官方為了獲得更多金牌,曾供給其選手被嚴禁藥物,以增長体能而勝。奧運會歷經多方檢驗証實,俄國政府違規而加以處罰,故嚴禁俄國參加今年奧運。俄國選手已訓練多年,不願放棄每四年一次參加奧運良機,俄國選手唯能以ROC (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之名參加奧運,當其選手榮獲金牌站在台上時,樂團不能奏俄國國歌,而以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替代。
再回顧一下奧運史,九零年之前,東德選手曾大放光彩,在奧運上榮獲多項金牌。九零年之後,東、西合併,不少曾獲金牌的前東德選手,曝露他們的心路歷程,政府為了多得金牌,不斷供應他們藥物,金牌倒是拿到了,而今身体卻出狀況,不少人得癌症及其他疑難病症,共產國家把金牌看得此生命更重要。
今天的中共如法泡製,為了多得金牌,政府創立專門訓練營,招募一批批具有体能天賦青少年,自小入營訓練,這批青少年大部分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欣然接受國家招募,自小離家進營受訓。最近得跳水金牌的全紅嬋,為了為母親治病,自七歲進營受訓,其童年就完全在練習跳水,如果奧運於2020年如期舉行,那麽她只有13歲,得再練四年跳水才能参加奧,那麽她母親的病能一再拖延而醫治?再說,中共比俄國及前東德更狡猾,為避免其選手被驗出用過藥物,而讓女選手們打男性荷爾蒙,這使一些女選手們,具有男性体能而獲得金牌,她們看來男不男、女不女,相信專家也無法偵察出,她們到底用何藥物,而中共的小粉紅大聲叫囂,說國際媒體把她們照醜了。
今年的奧運最傑出之國,是我們台灣。台灣不必再以中華、台北為名,可大大方方的以台灣之名出賽,世人早已公認台灣的自主性,台灣海峽兩邊,有二個獨立之國共存。更讓人興奮的乃,台灣選手們的兢賽成績暴出火花,打破歷屆奧運記錄,榮獲二金、四銀、六銅牌。這批九零年後出生的新興台灣選手們,富運動精神,不屈不饒,未得獎照樣奮戰不懈,從不氣餒。而得銀、銅牌的選手,台灣朝野照樣歡騰、慶賀。世人看到台灣選手們的素質好、品德高、彬彬有禮,而到處受歡迎,故受到不少國際運動員相挺,大大為台灣選手們加油。
台灣自去年,在防瘟疫上成功,又為世界多國雪中送炭,讓國際看到台灣。今年的奧運,台灣選手們的表現,跟對岸一些滿口髒話,不守規則的運動一比,馬上分得出高下。世人不難看得出,台灣已今非昔比,它一步一腳印步上國際舞台,台灣終於鼎立於世,讓世人刮目相看。
《胡適心頭上的人影》
雅夫子
吹不散心頭的人影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㾗,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這是胡適寫給紅顏知己曹誠英的一首柔情小詩,題為《秘魔崖月夜》。這段婚外情掀起胡適與夫人江冬秀之間的一場家庭大風暴。
曹誠英與胡適同是安徽人,也是胡適三嫂的妹妹。1917年胡適遵從母命與江冬秀結婚時,時年十五歲的曹誠英是伴娘。1923年胡適到杭州養病,正在杭州讀書的曹誠英前來照應。曹誠英也是位才女,能填詩詞,與胡適交談甚歡,兩人心心相應因而產生戀情。
翌年胡適想念曹誠英,寫下《也是微雲》:
也是微雲,
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
只不見去年的遊伴,
只沒有當日的心情。
不願勾起相思,
不敢出門看月;
偏偏月進窗來,
害我相思一夜。
不單是「害我相思一夜」,胡適回到北京之後,向江冬秀提出離婚請求,要與曹誠英結婚。江冬秀拿起刀子,聲稱先殺了兩個兒子之後再離婚。胡適怕事情鬧大不可收拾,只好息事寧人。風流才子徐志摩曾經以蘇東坡的詩句「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來取笑胡適的「妻管嚴」。
曹誠英日後也來胡適的母校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胡適特別寫信給昔日女友韋蓮司,託她就近照顧曹誠英。她學成歸國後成為中國第一位農學女教授,雖然晚年過著清苦弧獨的日子,但一生仍然盼望著胡適回到她的身邊。
1973年曹誠英因肺癌病逝於上海,臨終前還留下遺言:將她安葬在安徽績溪上莊鎮楊林橋邊的小路旁,因為那是胡適回鄉必經之路,真是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死後還想再見舊情郎。
長駐在心頭的人影
胡適留美到紐約州綺色佳(Ithaca)的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時,在此遇上一位教授的女兒叫韋蓮司(全名Edith Clifford Williams),從此結下近五十年之久的情緣。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有海誓山盟,沒有刻骨銘心的情話,但經常交換心底話,靜靜地散發著愛的芬芳。胡適年幼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因此對母親非常孝順,他不能傷慈母的心,才無可奈何地回國履行那“不可毀、不當毀、不必毀”的傳統婚姻。他與江冬秀之間有文化層次的隔閡,於是韋蓮司成為胡適訴說心話的對象,韋蓮司了解他的寂寞與苦悶,並且溫馨地回應他心靈上的呼喚。
韋蓮司曾在給胡適的信上如此說:「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個好朋友,這並非對她(指江冬秀)的不忠。………你們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犧牲品。」韋蓮司一生從未做出任何威脅到江冬秀婚姻的事情,所以彼此之間心知肚明互相包容。
在另一封给胡適的信上,韋蓮司吐露一些長久壓在心頭的話:「……..你的愛就像陽光中的空氣圍繞著我的思想,見不到蹤影,但我必須相信它的存在。我們如何公諸於世,而不引起別人厭惡?要是我們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們會像兩條溪流,共同奔向一個山谷。」不幸的是:這兩條溪流各奔東西,無法滙合在同一個山谷。
1962年胡適在台病逝,這位長達半個世紀愛著胡適而終身未婚的女性異類,把她一生的積蓄捐出來作為胡適著作的翻譯與出版。他們的情史,讓人了解這世間的情愛除了「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外,尚有「雖不能終成眷屬,卻乃可一往情深」的異類愛情典範。
暫留在心頭的人影
有人如此形容胡適的感情世界:一個太陽,三個月亮,無數星星。胡適是太陽,江冬秀、韋蓮司與曹誠英是三個月亮,除外還有許多星星圍著太陽,其中的一顆是徐芳。
胡適與徐芳之間是“師生戀”,徐芳是胡適在北大教書時的學生兼情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徐芳的詩也一度揚名文壇,其中有一首是送給胡適的,題名《歌》:
我是在愛著一個人,
但是他不愛我。
愛他,正像愛一只歌。
這只歌,我常常地在口中唱著。
他的靈魂,
我的靈魂,
都在這只歌裡融合。
徐芳在北大修過胡適的中國哲學史課程,所以有師生的關係。徐芳是名門之後,曾祖父徐壽是晚清著名科學家,祖父徐建寅是晚清維新變法時期的農工商督辦。她天生麗質,精於詩文繪畫,北大追求她的人甚多,她卻把初戀給了胡適。
1936年,兩人在上海有過一段情,用徐芳本人的話形容:就是她跟胡適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她對胡適的情:是熱烈而真摯的,坦率而大膽的,稱胡適是她“最愛的人”,自稱是“你的孩子”。可是胡適對這段情是採取「適可而止」的態度,在他赴任駐美大使之後,徐芳頗有怨言而發洩在信上:「你這人待我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時恨你,怨你,但末了還是愛你。反正還是那句話,我要永遠愛你,我永遠忘不了你。」
1949年徐芳全家也來到台灣,胡適也曾經拜訪過她。但往事如煙,過去的一切如同捕風捉影一般,也像鴻足雪泥融化於無形。
一生留在心頭的人影
江冬秀生於1890年,與胡適同是安徽人。父親江世賢,是在布政司做官,母親呂賢英是光緒年間進士呂佩芬之女,是中國仕宦家族的傳統女性。
江冬秀雖然出身於書香門第,可是她非常厭煩封建思想,曾上私塾,只是應付而已,所以大字不識幾個。但她畢竟是大家閨秀,擁有一般村女望塵莫及的視野與胸襟。天生雖非美女或才女,但卻是位很有主見,能洞察世事來龍去脈的聰慧女性。
江家與胡家是遠親,有次江母串門子時,一眼就看中器宇不凡的胡適,經由冬秀的私塾先生向胡母提親。原本胡母並不太熱中這椿親事,一是冬秀大胡適一歲;二是冬秀屬虎,是隻母老虎;三是江家興旺,胡家已中落,有「門不當戶不對」之嫌。後來拿兩人的八字去請教算命先生,結果算命先生説兩人是天生的一對,於是順利訂婚。說來也是一件怪事兼趣聞,耍弄嘴皮的算命先生就把一位新思想的當代大師的終身大事就這樣搞定了,真是嘴力無邊!
訂婚後,胡適離開家鄉去上海念書,再到美國留學,一走就是十幾年頭。漸漸地從外頭傳來胡適愛上了一位西洋女子,江冬秀不太理會這些傳言,但卻聽從胡適的意見,他曾説新時代女性不應該再纏足。她本來就討厭封建禮教,於是放了足,變成更方便伺候婆婆,後來乾脆呆在胡家做準媳婦,常在胡適母親左右幫忙家事。村民開始對胡母指指點點,替江冬秀打抱不平,胡母備受鄉親的壓力,於是寫信催促胡適回鄉成親。胡適身在異國,他在親情與愛情之間百轉千回,最後還是告別在美國的韋蓮司,返鄉與江冬秀完婚。
新文化運動的領頭羊,竟然娶個相貌平平、學識粗淺的鄉村女子,一時成為全國熱門新聞,很多人紛紛搖頭,替胡適感到可惜。
婚後一年,婆婆病逝,江冬秀才到北京與胡適團聚。胡適專心做學問,江冬秀安心做主婦,日子過得平平穩穩。一直到1923年胡適去杭州養病,養出一場與曹誠英的婚外情。兩人在西湖之畔,談詩論藝,讀書品茶,這對神仙伴侶養出愛情的結晶,曹誠英懷孕了。
胡適回到北京之後,向江冬秀提出離婚二字,就像晴天的一聲驚雷,孰可忍孰不可忍?江冬秀胸有成竹,她深知胡適善良心軟,又是愛惜羽毛顧面子的人,於是她採取「河東獅吼」的絕招:她拿起刀子,拉著兒子,放下狠話:「你要離婚可以,我先把兩
個孩子殺掉。我同你生的兒子不要了,我再自殺!」從此胡適再也不敢提離婚二字,收心回歸家庭,江冬秀這招叫「刀下留情」!
北大教授梁宗岱愛上女作家,為了順利離婚,竟把髪妻告上法庭。梁妻為人忠厚怯懦,不知如何抗拒,每日以淚洗臉。江冬秀知情之後,挺身而出,為她打抱不平。在法庭上,她昂首不懼,面對法官不卑不亢,最後梁妻勝訴,梁宗岱敗訴,大家叫好。
徐志摩要和原配張幼儀離婚,再娶陸小曼,江冬秀知道後痛駡文人:「你們都會寫文章,可惜我不會寫文章,不然我要把你們這些人的真實面目寫出來,你們都是兩個面目的人。」江冬秀也駡過那些滿肚子學問的一些敗類:其實他們肚子裡裝的都是壞水!
江冬秀深懂如何捉住男人的心:要捉住男人的心先要滿足他的胃。她的拿手好菜是精緻美味的徽州一品鍋,她與胡適都好客,到她家裡作客,個個笑容滿面,飽嚐佳餚而歸。所謂一品鍋就是在鍋中一層雞、一層肉、點綴著一些蛋皮餃,鍋底是蘿卜白菜,這道菜是否也帶動著閣下的味蕾?
古往今來,一般女子總是盼望並鼓勵丈夫升官發財,平步青雲,好不風光。但江冬秀洞察官場冷暖,昨是今非的煎熬,最後落得頭破血流,人格破產的下場。她一向勸告並反對胡適往官場鑽營,當胡適接到駐美大使的任命時,他還需要向冬秀說明,因為國家有難,他不得不接受這個職位。
胡適一生與江冬秀長久相處之後,悟出胡氏「三從四德(得)」的新金科玉律,此律祗適用於男性。所謂三從是: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錯了要盲從;所謂四得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駡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修成「三從四得」正果的男士們是謂「完人」,天下男士們續繼努力吧!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㾗,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這是胡適寫給紅顏知己曹誠英的一首柔情小詩,題為《秘魔崖月夜》。這段婚外情掀起胡適與夫人江冬秀之間的一場家庭大風暴。
曹誠英與胡適同是安徽人,也是胡適三嫂的妹妹。1917年胡適遵從母命與江冬秀結婚時,時年十五歲的曹誠英是伴娘。1923年胡適到杭州養病,正在杭州讀書的曹誠英前來照應。曹誠英也是位才女,能填詩詞,與胡適交談甚歡,兩人心心相應因而產生戀情。
翌年胡適想念曹誠英,寫下《也是微雲》:
也是微雲,
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
只不見去年的遊伴,
只沒有當日的心情。
不願勾起相思,
不敢出門看月;
偏偏月進窗來,
害我相思一夜。
不單是「害我相思一夜」,胡適回到北京之後,向江冬秀提出離婚請求,要與曹誠英結婚。江冬秀拿起刀子,聲稱先殺了兩個兒子之後再離婚。胡適怕事情鬧大不可收拾,只好息事寧人。風流才子徐志摩曾經以蘇東坡的詩句「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來取笑胡適的「妻管嚴」。
曹誠英日後也來胡適的母校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胡適特別寫信給昔日女友韋蓮司,託她就近照顧曹誠英。她學成歸國後成為中國第一位農學女教授,雖然晚年過著清苦弧獨的日子,但一生仍然盼望著胡適回到她的身邊。
1973年曹誠英因肺癌病逝於上海,臨終前還留下遺言:將她安葬在安徽績溪上莊鎮楊林橋邊的小路旁,因為那是胡適回鄉必經之路,真是天下第一痴情的女子,死後還想再見舊情郎。
長駐在心頭的人影
胡適留美到紐約州綺色佳(Ithaca)的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時,在此遇上一位教授的女兒叫韋蓮司(全名Edith Clifford Williams),從此結下近五十年之久的情緣。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有海誓山盟,沒有刻骨銘心的情話,但經常交換心底話,靜靜地散發著愛的芬芳。胡適年幼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因此對母親非常孝順,他不能傷慈母的心,才無可奈何地回國履行那“不可毀、不當毀、不必毀”的傳統婚姻。他與江冬秀之間有文化層次的隔閡,於是韋蓮司成為胡適訴說心話的對象,韋蓮司了解他的寂寞與苦悶,並且溫馨地回應他心靈上的呼喚。
韋蓮司曾在給胡適的信上如此說:「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個好朋友,這並非對她(指江冬秀)的不忠。………你們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犧牲品。」韋蓮司一生從未做出任何威脅到江冬秀婚姻的事情,所以彼此之間心知肚明互相包容。
在另一封给胡適的信上,韋蓮司吐露一些長久壓在心頭的話:「……..你的愛就像陽光中的空氣圍繞著我的思想,見不到蹤影,但我必須相信它的存在。我們如何公諸於世,而不引起別人厭惡?要是我們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們會像兩條溪流,共同奔向一個山谷。」不幸的是:這兩條溪流各奔東西,無法滙合在同一個山谷。
1962年胡適在台病逝,這位長達半個世紀愛著胡適而終身未婚的女性異類,把她一生的積蓄捐出來作為胡適著作的翻譯與出版。他們的情史,讓人了解這世間的情愛除了「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外,尚有「雖不能終成眷屬,卻乃可一往情深」的異類愛情典範。
暫留在心頭的人影
有人如此形容胡適的感情世界:一個太陽,三個月亮,無數星星。胡適是太陽,江冬秀、韋蓮司與曹誠英是三個月亮,除外還有許多星星圍著太陽,其中的一顆是徐芳。
胡適與徐芳之間是“師生戀”,徐芳是胡適在北大教書時的學生兼情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徐芳的詩也一度揚名文壇,其中有一首是送給胡適的,題名《歌》:
我是在愛著一個人,
但是他不愛我。
愛他,正像愛一只歌。
這只歌,我常常地在口中唱著。
他的靈魂,
我的靈魂,
都在這只歌裡融合。
徐芳在北大修過胡適的中國哲學史課程,所以有師生的關係。徐芳是名門之後,曾祖父徐壽是晚清著名科學家,祖父徐建寅是晚清維新變法時期的農工商督辦。她天生麗質,精於詩文繪畫,北大追求她的人甚多,她卻把初戀給了胡適。
1936年,兩人在上海有過一段情,用徐芳本人的話形容:就是她跟胡適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她對胡適的情:是熱烈而真摯的,坦率而大膽的,稱胡適是她“最愛的人”,自稱是“你的孩子”。可是胡適對這段情是採取「適可而止」的態度,在他赴任駐美大使之後,徐芳頗有怨言而發洩在信上:「你這人待我太冷淡,冷得我不能忍受。我有時恨你,怨你,但末了還是愛你。反正還是那句話,我要永遠愛你,我永遠忘不了你。」
1949年徐芳全家也來到台灣,胡適也曾經拜訪過她。但往事如煙,過去的一切如同捕風捉影一般,也像鴻足雪泥融化於無形。
一生留在心頭的人影
江冬秀生於1890年,與胡適同是安徽人。父親江世賢,是在布政司做官,母親呂賢英是光緒年間進士呂佩芬之女,是中國仕宦家族的傳統女性。
江冬秀雖然出身於書香門第,可是她非常厭煩封建思想,曾上私塾,只是應付而已,所以大字不識幾個。但她畢竟是大家閨秀,擁有一般村女望塵莫及的視野與胸襟。天生雖非美女或才女,但卻是位很有主見,能洞察世事來龍去脈的聰慧女性。
江家與胡家是遠親,有次江母串門子時,一眼就看中器宇不凡的胡適,經由冬秀的私塾先生向胡母提親。原本胡母並不太熱中這椿親事,一是冬秀大胡適一歲;二是冬秀屬虎,是隻母老虎;三是江家興旺,胡家已中落,有「門不當戶不對」之嫌。後來拿兩人的八字去請教算命先生,結果算命先生説兩人是天生的一對,於是順利訂婚。說來也是一件怪事兼趣聞,耍弄嘴皮的算命先生就把一位新思想的當代大師的終身大事就這樣搞定了,真是嘴力無邊!
訂婚後,胡適離開家鄉去上海念書,再到美國留學,一走就是十幾年頭。漸漸地從外頭傳來胡適愛上了一位西洋女子,江冬秀不太理會這些傳言,但卻聽從胡適的意見,他曾説新時代女性不應該再纏足。她本來就討厭封建禮教,於是放了足,變成更方便伺候婆婆,後來乾脆呆在胡家做準媳婦,常在胡適母親左右幫忙家事。村民開始對胡母指指點點,替江冬秀打抱不平,胡母備受鄉親的壓力,於是寫信催促胡適回鄉成親。胡適身在異國,他在親情與愛情之間百轉千回,最後還是告別在美國的韋蓮司,返鄉與江冬秀完婚。
新文化運動的領頭羊,竟然娶個相貌平平、學識粗淺的鄉村女子,一時成為全國熱門新聞,很多人紛紛搖頭,替胡適感到可惜。
婚後一年,婆婆病逝,江冬秀才到北京與胡適團聚。胡適專心做學問,江冬秀安心做主婦,日子過得平平穩穩。一直到1923年胡適去杭州養病,養出一場與曹誠英的婚外情。兩人在西湖之畔,談詩論藝,讀書品茶,這對神仙伴侶養出愛情的結晶,曹誠英懷孕了。
胡適回到北京之後,向江冬秀提出離婚二字,就像晴天的一聲驚雷,孰可忍孰不可忍?江冬秀胸有成竹,她深知胡適善良心軟,又是愛惜羽毛顧面子的人,於是她採取「河東獅吼」的絕招:她拿起刀子,拉著兒子,放下狠話:「你要離婚可以,我先把兩
個孩子殺掉。我同你生的兒子不要了,我再自殺!」從此胡適再也不敢提離婚二字,收心回歸家庭,江冬秀這招叫「刀下留情」!
北大教授梁宗岱愛上女作家,為了順利離婚,竟把髪妻告上法庭。梁妻為人忠厚怯懦,不知如何抗拒,每日以淚洗臉。江冬秀知情之後,挺身而出,為她打抱不平。在法庭上,她昂首不懼,面對法官不卑不亢,最後梁妻勝訴,梁宗岱敗訴,大家叫好。
徐志摩要和原配張幼儀離婚,再娶陸小曼,江冬秀知道後痛駡文人:「你們都會寫文章,可惜我不會寫文章,不然我要把你們這些人的真實面目寫出來,你們都是兩個面目的人。」江冬秀也駡過那些滿肚子學問的一些敗類:其實他們肚子裡裝的都是壞水!
江冬秀深懂如何捉住男人的心:要捉住男人的心先要滿足他的胃。她的拿手好菜是精緻美味的徽州一品鍋,她與胡適都好客,到她家裡作客,個個笑容滿面,飽嚐佳餚而歸。所謂一品鍋就是在鍋中一層雞、一層肉、點綴著一些蛋皮餃,鍋底是蘿卜白菜,這道菜是否也帶動著閣下的味蕾?
古往今來,一般女子總是盼望並鼓勵丈夫升官發財,平步青雲,好不風光。但江冬秀洞察官場冷暖,昨是今非的煎熬,最後落得頭破血流,人格破產的下場。她一向勸告並反對胡適往官場鑽營,當胡適接到駐美大使的任命時,他還需要向冬秀說明,因為國家有難,他不得不接受這個職位。
胡適一生與江冬秀長久相處之後,悟出胡氏「三從四德(得)」的新金科玉律,此律祗適用於男性。所謂三從是: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錯了要盲從;所謂四得是: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駡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修成「三從四得」正果的男士們是謂「完人」,天下男士們續繼努力吧!
《董經緯叛逃之謎》
連淑琴
2021年,美國新當選Joe Biden總統上台,一般人認為Biden會完全推翻Trump的對華政策,相信他會挽回美、中之間日趨對立関係。出人意料的,Biden卻順着Trump的策略,毫不留情的往前邁進,這讓中共大惑不解,明明中共手握Biden父子曾受賄証據,它大可鉗制新政府的對華政策,以 改善美、中間對立関係,而Biden却不顧情面,似有大義滅親之舉,讓中共頭痛不已。
近期美、中間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據消息來源証實,有二位中共高官出逃美國,其中之一是習近平親信,國安部副部長:董經緯,另一位不詳。讓人不解的乃時過境遷,到了六月中旬之後,董經緯叛逃之事,已經湮消雲散,美、中媒體,完全停止報導此事,似乎未曾發生了這麽一件大事。
雖然如此,據可靠消息來源証實,董經緯於2021年2月來美探訪女兒,再也未曾出現過,由他在中共的職權中,深知美國的FBI及CIA有潛伏的中共間諜,故他不往這兩大機構,而找上美國情報局DIA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投誠。有位華美人名為俞懷松,他是現任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事件發生後向媒體透露,有位共和黨資深情報員,向他証實董經緯現在美國情報局。俞懷松跟香港一位愛國人士打賭,若董經緯叛逃不實,他將辭去現職,至今俞懷松未辭職。
這二年來,美國朝野對中共的野心有個共識,七成人們認為,當今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共,一心一意欲打跨美國,稱霸國際是無可置疑的。雖然董經緯投試之舉,還是個謎,不過自從董經緯叛逃事件爆發之後,媒體先後傳出不少中共對美國,不為人知的新消息,它們大可歸類三大重點:
(一) 中共研發生化武器
數十年來,歐美先進國家由政府支持,都在研發生化科技,它是科技界的一大進展,不過決不可把它製成武器,各國領袖深知,生化武器對人類的殺傷力致深且巨,故民主國家一致嚴禁進一步發展。雖然如此,有對中國夫婦(女性名為邱香果),他倆以科技者身份,在加拿大實驗室工作,却偷竊病毒研發成的生化科技,偷偷運往中國。
中共科研人員,經多次研發成今天的武漢病毒,世人至今不知,中共是無心或有意,把病毒釋放出來。明眼人難道看不出,這不是中共意用圖以病毒當武器,無聲的向國際宣戰之舉?近二年來全球深受武漢肺疫虐肆,傷亡遍野,這現象完全打亂國際社稷次序。中共所做所為,不就是習政權有意改變世界版圖,稱霸國際的居心?。
說到武漢瘟疫,自它爆發以來,不到二年已經傳遍全球,據客觀統計,全球感染群眾超越一億八千萬多人,死亡人數近五百萬人。據中國官方報導,其染疫及死亡人數相對的非常少,尤其未曾有任何中共官員感染武漢瘟疫!這有兩種解讀,其一:中共未據實報出其染疫及死亡人數。其二:中共早準備有防疫解藥。中共寧可犧牲平民百性生命,死了上百萬百性不算什麼,中國還有十幾億人民。但執政者決不能染上瘟疫,那麽中共在散布開瘟疫之前,是否早就為其領導階層準備好解药了?
由另一方面而言,去年年底,中、印邊境發生小型軍事衝突,各死傷數十名官兵。中共外交官王毅誓言旦旦,要印度付出惨痛的代價。接着今年三月,印度開始發現新的Delta瘟疫,它的殺傷力多出原先瘟疫的60倍,何以這種劇毒瘟疫,偏偏自印度發生?試問王毅有預知能力?這難道不是中共,將其具有的病菌製作成武器,而以印度為起點,先報其一箭之仇,再擴散到全球,發動生化戰的策略?
(二) 中共間諜大軍
自Trump執政期,美國已捉了不少中共間諜,其中包括活耀在學術界的中、美教授及學者,這批人歷經威脅、利誘而参與「千人計劃」,為中共盜竊美國最新科技。中共間諜在美國無孔不入,他們滲透美國政府各機構,國防、軍事、科學界、醫學界、學術界及民營企業界等等,中共的間諜網佈下千軍萬馬,一點一滴的正在蠶食美國。
數十年前,中共有位人大常委名為俞正聲,其兄俞強聲是中共派遣的駐美間諜。讓中共咬牙切齒的,乃俞強聲向美國投誠。接着他揭發出三大驚世間諜案:其一主角為金無怠,此人是周恩來招募的特工,潛伏在CIA長達37年,其真實身份為,中共安全部北美情報司司長,因他是中國通,他為CIA提供中共情報(假情報) 。當他身份曝光之後,他懇求中共相救被拒,終於在美國獄中自殺。另有二人為李挀成及馬玉清,李挀成認罪,被判19年,馬玉清正在起訴中,他倆都曾為双重間諜。
2020年有54名中共間諜在美國被捉,這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潛伏在美國各行各業的,還有成千上萬的間諜尚未被揭發。近期最新傳聞中,進一步証實一件重大信息,乃中國來美留學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特工,他們畢業自中國「七子大學」。由此証實自美國向中共,打開歡迎大門這數十年,美國朝野真正嚐到引狼入室之大虧。
上個月傳出中國境內,有五百多名準備來美國的留學生被拒,這批人大多數畢業自中國「七子大學」,它們是:北京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不過在民主的美國社稷,國跟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很難一時中斷,每年成千上萬的中國留學生,繼續不斷的湧入美國各大學,他們最嚮往的大學為:Harvard、Yale、Princeton、MIT、CIT、Stanford、、等大學。美國政府終於行出殺手鐧,提出移民法212條,加上2020年5月29日Trump簽属的10043法,嚴禁中國理工留學生進各著名大學。
出人意料的,這些被拒的中國畢業生,留學未成,却反而控告美國政府,違反人權云云,有那種國家,就會養出這種人民,試問他們打算向那國法院提告?美國還是中國?再說自去年以來,美國不只起訴些中國間諜,且驅逐不少可疑的中國留學生,甚至禁止那些回中國省親的留學生,重返美國完成學業。由今天美、中局勢而言,美國怎會再度引狼入室,讓這批學理工的中國留學生入境?門都沒有!
(三) Joe Biden &Hunter Biden醜聞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達高潮時,Trump的私人律師Rudy Giuliani 在2020年10月驚奇中,傳出電郵門事件,消息指出Joe Biden之子Hunter Biden跟中共官方派遣的葉某人,進行不法生意勾當,又由Hunter穿針引綫,讓其父雖未露名,卻能從中獲得極大利潤。雖然當時這10月驚奇事件,在美國華人界鬧得沸騰,但美國官方及各大報却隻字未提。接着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這事件也就慢慢從人們的記憶上遺忘了。
而今叛逃事件發生後,Biden父子醜聞重新死灰復燃,不過在極短時日,就完全煙滅。接着美國政府也跟隨着中共官方,否認董經緯叛逃之實。這麽做對美、中兩國都好,中共高級特務未曾出逃,給中共及習近平顧了很大的顏面。而美國總統父子的醜聞,自此沉入地下,不再有人掀開Biden不可見人的醜陋面。美、中之間雖各懷鬼胎,却心照不宣的,為兩大國領袖保全國際地位,把這一大驚天動地的國際大事,完全壓制下來。幸哉!
董經緯叛逃事件,是真?是假?信不信由您!
近期美、中間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據消息來源証實,有二位中共高官出逃美國,其中之一是習近平親信,國安部副部長:董經緯,另一位不詳。讓人不解的乃時過境遷,到了六月中旬之後,董經緯叛逃之事,已經湮消雲散,美、中媒體,完全停止報導此事,似乎未曾發生了這麽一件大事。
雖然如此,據可靠消息來源証實,董經緯於2021年2月來美探訪女兒,再也未曾出現過,由他在中共的職權中,深知美國的FBI及CIA有潛伏的中共間諜,故他不往這兩大機構,而找上美國情報局DIA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投誠。有位華美人名為俞懷松,他是現任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事件發生後向媒體透露,有位共和黨資深情報員,向他証實董經緯現在美國情報局。俞懷松跟香港一位愛國人士打賭,若董經緯叛逃不實,他將辭去現職,至今俞懷松未辭職。
這二年來,美國朝野對中共的野心有個共識,七成人們認為,當今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共,一心一意欲打跨美國,稱霸國際是無可置疑的。雖然董經緯投試之舉,還是個謎,不過自從董經緯叛逃事件爆發之後,媒體先後傳出不少中共對美國,不為人知的新消息,它們大可歸類三大重點:
(一) 中共研發生化武器
數十年來,歐美先進國家由政府支持,都在研發生化科技,它是科技界的一大進展,不過決不可把它製成武器,各國領袖深知,生化武器對人類的殺傷力致深且巨,故民主國家一致嚴禁進一步發展。雖然如此,有對中國夫婦(女性名為邱香果),他倆以科技者身份,在加拿大實驗室工作,却偷竊病毒研發成的生化科技,偷偷運往中國。
中共科研人員,經多次研發成今天的武漢病毒,世人至今不知,中共是無心或有意,把病毒釋放出來。明眼人難道看不出,這不是中共意用圖以病毒當武器,無聲的向國際宣戰之舉?近二年來全球深受武漢肺疫虐肆,傷亡遍野,這現象完全打亂國際社稷次序。中共所做所為,不就是習政權有意改變世界版圖,稱霸國際的居心?。
說到武漢瘟疫,自它爆發以來,不到二年已經傳遍全球,據客觀統計,全球感染群眾超越一億八千萬多人,死亡人數近五百萬人。據中國官方報導,其染疫及死亡人數相對的非常少,尤其未曾有任何中共官員感染武漢瘟疫!這有兩種解讀,其一:中共未據實報出其染疫及死亡人數。其二:中共早準備有防疫解藥。中共寧可犧牲平民百性生命,死了上百萬百性不算什麼,中國還有十幾億人民。但執政者決不能染上瘟疫,那麽中共在散布開瘟疫之前,是否早就為其領導階層準備好解药了?
由另一方面而言,去年年底,中、印邊境發生小型軍事衝突,各死傷數十名官兵。中共外交官王毅誓言旦旦,要印度付出惨痛的代價。接着今年三月,印度開始發現新的Delta瘟疫,它的殺傷力多出原先瘟疫的60倍,何以這種劇毒瘟疫,偏偏自印度發生?試問王毅有預知能力?這難道不是中共,將其具有的病菌製作成武器,而以印度為起點,先報其一箭之仇,再擴散到全球,發動生化戰的策略?
(二) 中共間諜大軍
自Trump執政期,美國已捉了不少中共間諜,其中包括活耀在學術界的中、美教授及學者,這批人歷經威脅、利誘而参與「千人計劃」,為中共盜竊美國最新科技。中共間諜在美國無孔不入,他們滲透美國政府各機構,國防、軍事、科學界、醫學界、學術界及民營企業界等等,中共的間諜網佈下千軍萬馬,一點一滴的正在蠶食美國。
數十年前,中共有位人大常委名為俞正聲,其兄俞強聲是中共派遣的駐美間諜。讓中共咬牙切齒的,乃俞強聲向美國投誠。接着他揭發出三大驚世間諜案:其一主角為金無怠,此人是周恩來招募的特工,潛伏在CIA長達37年,其真實身份為,中共安全部北美情報司司長,因他是中國通,他為CIA提供中共情報(假情報) 。當他身份曝光之後,他懇求中共相救被拒,終於在美國獄中自殺。另有二人為李挀成及馬玉清,李挀成認罪,被判19年,馬玉清正在起訴中,他倆都曾為双重間諜。
2020年有54名中共間諜在美國被捉,這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潛伏在美國各行各業的,還有成千上萬的間諜尚未被揭發。近期最新傳聞中,進一步証實一件重大信息,乃中國來美留學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特工,他們畢業自中國「七子大學」。由此証實自美國向中共,打開歡迎大門這數十年,美國朝野真正嚐到引狼入室之大虧。
上個月傳出中國境內,有五百多名準備來美國的留學生被拒,這批人大多數畢業自中國「七子大學」,它們是:北京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不過在民主的美國社稷,國跟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很難一時中斷,每年成千上萬的中國留學生,繼續不斷的湧入美國各大學,他們最嚮往的大學為:Harvard、Yale、Princeton、MIT、CIT、Stanford、、等大學。美國政府終於行出殺手鐧,提出移民法212條,加上2020年5月29日Trump簽属的10043法,嚴禁中國理工留學生進各著名大學。
出人意料的,這些被拒的中國畢業生,留學未成,却反而控告美國政府,違反人權云云,有那種國家,就會養出這種人民,試問他們打算向那國法院提告?美國還是中國?再說自去年以來,美國不只起訴些中國間諜,且驅逐不少可疑的中國留學生,甚至禁止那些回中國省親的留學生,重返美國完成學業。由今天美、中局勢而言,美國怎會再度引狼入室,讓這批學理工的中國留學生入境?門都沒有!
(三) Joe Biden &Hunter Biden醜聞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達高潮時,Trump的私人律師Rudy Giuliani 在2020年10月驚奇中,傳出電郵門事件,消息指出Joe Biden之子Hunter Biden跟中共官方派遣的葉某人,進行不法生意勾當,又由Hunter穿針引綫,讓其父雖未露名,卻能從中獲得極大利潤。雖然當時這10月驚奇事件,在美國華人界鬧得沸騰,但美國官方及各大報却隻字未提。接着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這事件也就慢慢從人們的記憶上遺忘了。
而今叛逃事件發生後,Biden父子醜聞重新死灰復燃,不過在極短時日,就完全煙滅。接着美國政府也跟隨着中共官方,否認董經緯叛逃之實。這麽做對美、中兩國都好,中共高級特務未曾出逃,給中共及習近平顧了很大的顏面。而美國總統父子的醜聞,自此沉入地下,不再有人掀開Biden不可見人的醜陋面。美、中之間雖各懷鬼胎,却心照不宣的,為兩大國領袖保全國際地位,把這一大驚天動地的國際大事,完全壓制下來。幸哉!
董經緯叛逃事件,是真?是假?信不信由您!
《同此青春》
蔡淑媛
~~1969年美國高中校園見聞錄~~
1969年盛夏7月,生平初次抵達美洲大陸。從日夜顛倒的時差回復正常的作息時刻,秋季開學的鐘聲已響遍了校園。
我們寄居在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攜眷學生宿舍「斯巴達村」(Spartan Village )。此處地屬城郊,一邊緊鄰MSU大學廣闊的校園,另一邊相距不遠,則是East Lansing Senior High School所在地。美國高中四年制,等同台灣初三到高三的學年。由於地利之便,在美國初來之始,我就與高中校園產生了一番緣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學校校舍的建構。那些排列平整的建築物中,有些是紅磚樓房,圍繞著垂蔭的樹木,顯得古意盎然;有些是四方平頂的石灰色建築,多窗多陽光,雖然單調卻也端莊平穩。學校不設圍牆,因而也就沒有大門。不顯眼的校名,隨意標寫在教學大樓入口的門面。學校行“小國寡民”制,取其地利,不以校園的雄偉或學生人數眾多為號召。
公立學校的學生不穿制服,頭髮沒有長短的限制,書包和鞋襪也沒有款式與顏色的規範。女生若穿短裙,只是免強蓋住大腿的上半部。緊繃在臀部的牛仔褲與寬長拖地的喇叭褲,更是他們的愛寵。至於分秒不停地咀嚼的口香糖,已經成了她們口舌的一部份。我很難把這樣一群花俏活潑,奇裝異服的少女認作是高中生,因為他們與我自己生命過往,在台灣就讀女子高中的經歷,實在有太大的差異,所以也就無法產生任何相關的聯想。
我們在台灣成長的時代,學生被周而復始的大小考試逼迫得幾乎生趣全無。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青春歲月,幾乎就是在“準備考試”的陰影下苟延殘喘地度過。既使已經人近中年,我在午夜的睡夢裡還曾經出現如此可怕的情景~查看放榜名單,前後左右再三盯視,幾乎把眼眶撐破,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怎麼辦? 聯考落榜了。嚇出了一身冷汗醒來,趕快拍拍胸口自我安慰~好佳哉!只是一場惡夢!
同一個太陽照耀下的地球這一端,年輕人根本不知道“升學聯考”為何物。放學回家後,長長的黃昏與夜晚就是他們看電視或與同學「煲電話粥」(talk endlessly on the phone)的好時光。他們的功課不多,因為老師發給的home work 不得超越教育局規定的份量(以中等程度的學生能完成作業的時間來計算)。美國高中是義務教育,國家對於青少年們是極端的呵護與尊重。教師們對待這批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除了諄諄教誨,還得極力避免讓他們受到課業或精神上的壓力。
想想看,一般公立大學之門永遠為他們大開,只要中等的成績並付得出學費就能進來。這是何等令台灣以及大部份亞洲國家的學生羨慕與嚮往啊!有那麼良好的教育設施﹑師資與制度,美國的青少年對於自己的國家必定感激涕零,認真學習,成為健康優秀的有為青年。事實上,大出我意料之外的,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內心竟然也充滿苦悶﹑不滿與反抗現實的衝動,於是大麻煙﹑迷幻藥適時順勢地流入了校園。部份比較惡質的學生成群結伴,擾亂滋事,造成了相當嚴重的青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
一位來到此地大學專攻教育碩士學位的朋友,有一天來到我家做客。閒談中我問她,拿到學位後將作何打算? 有沒有計劃到附近的高中教書? 她一聽馬上把頭搖成了一個 「玲瓏鼓」 。
「打工去,也不在美國高中教書」是她給我的回答。
我以為她對於語言還存有恐懼感。誰不緊張呢? 一個來自台灣,習慣於方塊文字的年輕女孩,要以英語來教導英語國家的孩子。
「是不是害怕英語應付不了?」
「那倒還是次要的問題」
「那又為了甚麼呢? 專攻教育,卻排斥教學,豈不白學了 ?」
「會被美國的學生氣死!」她這樣回答。
以下敘述的故事, 就是我這位朋友告訴我的一段她去“實習教學”親身的經驗。~~
她說被分發前去的,是一所在市區的高級中學。人們腦筋所能想像出來的,有助於青少年教育與心智發展的各項設備或器材,該校是應有盡有:課桌椅四平八穩高低適當,門窗的採光度﹑冷暖空氣調節與現代化的教學用具應有盡有,完全站在時代的尖端。當時她滿懷高度的教育熱情,期待把數年辛苦所學,完全奉獻給異國的年輕子弟。
但是那天清晨當她一腳踏進教室,迎面撲來的景象,頓時把滿腔熱情化為烏有。那時離上課時間還差一刻但學生大半已經來到。他們有的隨便擱起長腿,口裡嚼著口香糖,一副愛理不理人的跩模樣;有些男女生在互相追逐笑鬧,報章雜誌散落在地面,原該是個明窗淨几,弦歌不輟的園地搞成了如菜市場那般雜亂。任課教員Mrs. Smith (年約四十左右的女老師) 也已來到。只看到她低頭彎腰忙著收拾,學生卻若無其事地談笑,她這個實習助教不敢袖手旁觀,只好跟著忙。學生瞪大眼珠盯住她看,不解她為何如此多事?
那堂課有個小考試,試卷由Mrs. Smith 親自分發。她小心翼翼地把試卷一份一份交到每個學生手裡。等得不耐煩的學生就猛敲桌面,抱怨老師「腳慢手鈍」。下課後,她自作聰明地對老師提出建議~每排叫一個學生代表來領考卷,拿回去分發省時又省力。Mrs. Smith聽到後,臉上露出苦笑說:「我何曾沒有想到? 但是如此做法會讓學生搶成一團,天下大亂。」
「沒有校規可以懲罰他們嗎?」她還是不死心,追著問。她記得以前在故鄉台灣上學,老師若搬出校規,學生就會嚇得「心肝頭pi-pong跳」。
「在這裡,校規的懲罰是盡可能不用的,除非是極其嚴重的過錯。一般的小錯,你只能勸導,還往往和學生辯得口焦舌爛。」Mrs. Smith 意猶未盡,繼續說下去:「美國是一個極端尊重個人自由的國家。18歲就算成年可以行使投票權。學校的教育方針,是依據學生自主自動的原則,很少以強力來干涉。」
誰能想像得到呢? 富國強民的這一方世界,對於青少年教育是如此地盡善盡責,而身處第一線重任的老師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們自小就是吃夠尊師重道的精神食糧長大的人種,哪裡能忍受這種學生目無尊長,自行其事的教育制度呢?
那節課後就是午休的時段。那群大孩子大概是第一次看到亞裔女子來當實習教員,所以圍繞著她,沒打算立刻離開。他們對於遙遠的台灣感到陌生卻也充滿極大的好奇。其中一個學生問她:「聽說亞洲國家的老師可以任意體罰學生,台灣也是這樣嗎?」她趕緊解釋有時候必得體罰(打手心)的道理。那時她的腦海忽然湧上了「一日為師,終身如父」的古老教條,幸好在最後關頭把它從舌尖硬吞下肚。她怕這句話聽在那群洋學生耳裡,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反應:其一是「Oh my God! Why so serious? (老天爺啊!怎麼會如此嚴重?)」 其二是「So what? I do not care a damn. (那又怎樣? 我才不在乎。)」她又告訴他們,台灣的高中生都得穿制服,髮型跟長度都有一定的規定,男生也不例外。
「女生的頭髮可以留多長?」一個長髮披肩的女生問她。
「短髮齊耳」她說。
「那有多難看啊?」女生說著,隨後又問:「如果違規呢?」
「教官(military officer)手中的剪刀隨時伺候。」她如是回答。身旁全部女生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學生的rest room (洗手間) 連著休息室。落地長鏡﹑沙發椅﹑靠窗的矮几上擺滿翡翠綠的小盆栽。那天當她無意中開門進去,猛然看到一群女生,或擠坐在沙發椅或蹲坐在木板地上。她們看到她時滿臉驚嚇,猶如有人發號施令一般,整齊劃一地同時把右手伸向背後。她被嚇了一跳,正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殼之際,聞到了濃濃的香菸味,又看到了滿地狼藉的煙灰與菸蒂,她這才醒悟過來。
美國高中都有「禁止吸烟」的校規。北美洲的少女早熟,一般女孩到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多少都已開始異性的約會。為了標榜自己已經不是年幼無知的小女孩,往往會手夾紙菸,袒胸露背,擺出一份成年女子的模樣。她們怕被副校長(身份跟職責等同台灣學校的訓導主任) 抓到,就利用lunch time (午餐時間,老師也都在休息吃飯) 集體躲在休息室抽菸作弊。
那群女生一眼看到她這張陌生的東方面孔時,緊張的情緒頓時放鬆,其中一個開口問道:「妳是新來的老師嗎?」她搖搖頭。她們同時哄笑起來(一場虛驚過後的自嘲)。隨後不約而同地把隱藏在背後,夾住香菸的手臂移回到嘴唇上深深地猛吸了一口,煙霧很快又迷濛了她的眼睛。她走向前方靠窗的角落,短短幾分鐘的停留,女生們已經遺忘了她的存在。她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男女交往,性愛關係的陳述。那份大膽﹑勇敢﹑熱烈發言,唯恐不表示意見跟經驗就會被當作土包子來嘲笑。她這個二十六歲且已走過了婚禮紅壇的女子,聽得心驚膽跳,只好加快腳步奪門而逃。
聽完了這位教育碩士朋友冗長的陳述,我內心跟著產生a了無奈的感慨。這群尚未完全長大的孩子,飽餐了過多的民主與自由,不知道感恩與珍惜,反而處處踐踏與濫用。想起了我們故鄉台灣的學子,無時無刻不是為沒完沒了的考試而戰戰兢兢,夙興夜寐。同齡歲數,同此青春,而地球兩端的少年人生,竟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啊!
(2021年七月修訂)
1969年盛夏7月,生平初次抵達美洲大陸。從日夜顛倒的時差回復正常的作息時刻,秋季開學的鐘聲已響遍了校園。
我們寄居在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攜眷學生宿舍「斯巴達村」(Spartan Village )。此處地屬城郊,一邊緊鄰MSU大學廣闊的校園,另一邊相距不遠,則是East Lansing Senior High School所在地。美國高中四年制,等同台灣初三到高三的學年。由於地利之便,在美國初來之始,我就與高中校園產生了一番緣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學校校舍的建構。那些排列平整的建築物中,有些是紅磚樓房,圍繞著垂蔭的樹木,顯得古意盎然;有些是四方平頂的石灰色建築,多窗多陽光,雖然單調卻也端莊平穩。學校不設圍牆,因而也就沒有大門。不顯眼的校名,隨意標寫在教學大樓入口的門面。學校行“小國寡民”制,取其地利,不以校園的雄偉或學生人數眾多為號召。
公立學校的學生不穿制服,頭髮沒有長短的限制,書包和鞋襪也沒有款式與顏色的規範。女生若穿短裙,只是免強蓋住大腿的上半部。緊繃在臀部的牛仔褲與寬長拖地的喇叭褲,更是他們的愛寵。至於分秒不停地咀嚼的口香糖,已經成了她們口舌的一部份。我很難把這樣一群花俏活潑,奇裝異服的少女認作是高中生,因為他們與我自己生命過往,在台灣就讀女子高中的經歷,實在有太大的差異,所以也就無法產生任何相關的聯想。
我們在台灣成長的時代,學生被周而復始的大小考試逼迫得幾乎生趣全無。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青春歲月,幾乎就是在“準備考試”的陰影下苟延殘喘地度過。既使已經人近中年,我在午夜的睡夢裡還曾經出現如此可怕的情景~查看放榜名單,前後左右再三盯視,幾乎把眼眶撐破,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怎麼辦? 聯考落榜了。嚇出了一身冷汗醒來,趕快拍拍胸口自我安慰~好佳哉!只是一場惡夢!
同一個太陽照耀下的地球這一端,年輕人根本不知道“升學聯考”為何物。放學回家後,長長的黃昏與夜晚就是他們看電視或與同學「煲電話粥」(talk endlessly on the phone)的好時光。他們的功課不多,因為老師發給的home work 不得超越教育局規定的份量(以中等程度的學生能完成作業的時間來計算)。美國高中是義務教育,國家對於青少年們是極端的呵護與尊重。教師們對待這批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除了諄諄教誨,還得極力避免讓他們受到課業或精神上的壓力。
想想看,一般公立大學之門永遠為他們大開,只要中等的成績並付得出學費就能進來。這是何等令台灣以及大部份亞洲國家的學生羨慕與嚮往啊!有那麼良好的教育設施﹑師資與制度,美國的青少年對於自己的國家必定感激涕零,認真學習,成為健康優秀的有為青年。事實上,大出我意料之外的,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內心竟然也充滿苦悶﹑不滿與反抗現實的衝動,於是大麻煙﹑迷幻藥適時順勢地流入了校園。部份比較惡質的學生成群結伴,擾亂滋事,造成了相當嚴重的青少年犯罪的社會問題。
一位來到此地大學專攻教育碩士學位的朋友,有一天來到我家做客。閒談中我問她,拿到學位後將作何打算? 有沒有計劃到附近的高中教書? 她一聽馬上把頭搖成了一個 「玲瓏鼓」 。
「打工去,也不在美國高中教書」是她給我的回答。
我以為她對於語言還存有恐懼感。誰不緊張呢? 一個來自台灣,習慣於方塊文字的年輕女孩,要以英語來教導英語國家的孩子。
「是不是害怕英語應付不了?」
「那倒還是次要的問題」
「那又為了甚麼呢? 專攻教育,卻排斥教學,豈不白學了 ?」
「會被美國的學生氣死!」她這樣回答。
以下敘述的故事, 就是我這位朋友告訴我的一段她去“實習教學”親身的經驗。~~
她說被分發前去的,是一所在市區的高級中學。人們腦筋所能想像出來的,有助於青少年教育與心智發展的各項設備或器材,該校是應有盡有:課桌椅四平八穩高低適當,門窗的採光度﹑冷暖空氣調節與現代化的教學用具應有盡有,完全站在時代的尖端。當時她滿懷高度的教育熱情,期待把數年辛苦所學,完全奉獻給異國的年輕子弟。
但是那天清晨當她一腳踏進教室,迎面撲來的景象,頓時把滿腔熱情化為烏有。那時離上課時間還差一刻但學生大半已經來到。他們有的隨便擱起長腿,口裡嚼著口香糖,一副愛理不理人的跩模樣;有些男女生在互相追逐笑鬧,報章雜誌散落在地面,原該是個明窗淨几,弦歌不輟的園地搞成了如菜市場那般雜亂。任課教員Mrs. Smith (年約四十左右的女老師) 也已來到。只看到她低頭彎腰忙著收拾,學生卻若無其事地談笑,她這個實習助教不敢袖手旁觀,只好跟著忙。學生瞪大眼珠盯住她看,不解她為何如此多事?
那堂課有個小考試,試卷由Mrs. Smith 親自分發。她小心翼翼地把試卷一份一份交到每個學生手裡。等得不耐煩的學生就猛敲桌面,抱怨老師「腳慢手鈍」。下課後,她自作聰明地對老師提出建議~每排叫一個學生代表來領考卷,拿回去分發省時又省力。Mrs. Smith聽到後,臉上露出苦笑說:「我何曾沒有想到? 但是如此做法會讓學生搶成一團,天下大亂。」
「沒有校規可以懲罰他們嗎?」她還是不死心,追著問。她記得以前在故鄉台灣上學,老師若搬出校規,學生就會嚇得「心肝頭pi-pong跳」。
「在這裡,校規的懲罰是盡可能不用的,除非是極其嚴重的過錯。一般的小錯,你只能勸導,還往往和學生辯得口焦舌爛。」Mrs. Smith 意猶未盡,繼續說下去:「美國是一個極端尊重個人自由的國家。18歲就算成年可以行使投票權。學校的教育方針,是依據學生自主自動的原則,很少以強力來干涉。」
誰能想像得到呢? 富國強民的這一方世界,對於青少年教育是如此地盡善盡責,而身處第一線重任的老師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們自小就是吃夠尊師重道的精神食糧長大的人種,哪裡能忍受這種學生目無尊長,自行其事的教育制度呢?
那節課後就是午休的時段。那群大孩子大概是第一次看到亞裔女子來當實習教員,所以圍繞著她,沒打算立刻離開。他們對於遙遠的台灣感到陌生卻也充滿極大的好奇。其中一個學生問她:「聽說亞洲國家的老師可以任意體罰學生,台灣也是這樣嗎?」她趕緊解釋有時候必得體罰(打手心)的道理。那時她的腦海忽然湧上了「一日為師,終身如父」的古老教條,幸好在最後關頭把它從舌尖硬吞下肚。她怕這句話聽在那群洋學生耳裡,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反應:其一是「Oh my God! Why so serious? (老天爺啊!怎麼會如此嚴重?)」 其二是「So what? I do not care a damn. (那又怎樣? 我才不在乎。)」她又告訴他們,台灣的高中生都得穿制服,髮型跟長度都有一定的規定,男生也不例外。
「女生的頭髮可以留多長?」一個長髮披肩的女生問她。
「短髮齊耳」她說。
「那有多難看啊?」女生說著,隨後又問:「如果違規呢?」
「教官(military officer)手中的剪刀隨時伺候。」她如是回答。身旁全部女生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學生的rest room (洗手間) 連著休息室。落地長鏡﹑沙發椅﹑靠窗的矮几上擺滿翡翠綠的小盆栽。那天當她無意中開門進去,猛然看到一群女生,或擠坐在沙發椅或蹲坐在木板地上。她們看到她時滿臉驚嚇,猶如有人發號施令一般,整齊劃一地同時把右手伸向背後。她被嚇了一跳,正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殼之際,聞到了濃濃的香菸味,又看到了滿地狼藉的煙灰與菸蒂,她這才醒悟過來。
美國高中都有「禁止吸烟」的校規。北美洲的少女早熟,一般女孩到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多少都已開始異性的約會。為了標榜自己已經不是年幼無知的小女孩,往往會手夾紙菸,袒胸露背,擺出一份成年女子的模樣。她們怕被副校長(身份跟職責等同台灣學校的訓導主任) 抓到,就利用lunch time (午餐時間,老師也都在休息吃飯) 集體躲在休息室抽菸作弊。
那群女生一眼看到她這張陌生的東方面孔時,緊張的情緒頓時放鬆,其中一個開口問道:「妳是新來的老師嗎?」她搖搖頭。她們同時哄笑起來(一場虛驚過後的自嘲)。隨後不約而同地把隱藏在背後,夾住香菸的手臂移回到嘴唇上深深地猛吸了一口,煙霧很快又迷濛了她的眼睛。她走向前方靠窗的角落,短短幾分鐘的停留,女生們已經遺忘了她的存在。她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男女交往,性愛關係的陳述。那份大膽﹑勇敢﹑熱烈發言,唯恐不表示意見跟經驗就會被當作土包子來嘲笑。她這個二十六歲且已走過了婚禮紅壇的女子,聽得心驚膽跳,只好加快腳步奪門而逃。
聽完了這位教育碩士朋友冗長的陳述,我內心跟著產生a了無奈的感慨。這群尚未完全長大的孩子,飽餐了過多的民主與自由,不知道感恩與珍惜,反而處處踐踏與濫用。想起了我們故鄉台灣的學子,無時無刻不是為沒完沒了的考試而戰戰兢兢,夙興夜寐。同齡歲數,同此青春,而地球兩端的少年人生,竟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啊!
(2021年七月修訂)
《我的四個國籍--客旅生涯隨筆之29》
江朝雄
在休士頓的同鄉中,跟我有同樣的四個國籍的人不少。就以美南台福教會會友中就有至少十幾人。我們這群出生在二戰期間的人,ㄧ出生就是日本殖民地的國民,根本沒有選擇國籍的餘地。在盟軍轟炸的戰火中成長,但一轉眼,1945年8月中旬,日本就宣布投降了。我的命運也產生了180度的大改變。因着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指令,台灣由蔣介石派軍隊來「軍事托管」。結果由於「國共內戰」蔣氏敗退至台灣,演變成「托管變主人」的事實。
記得1946年9月我進小學一年級時,教科書就是教「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但升到二年級的下學期開學不久,就發生台灣史上重要的二二八事件。盡管掌權者掌控一切發言權,記錄報導虛實在其一念之間,但對人民而言,最重要的應是悲劇不要再重演。
緊接著二二八之後的戒嚴法,掀開白色恐怖的序幕,雖然表面上對外標榜着「自由中國」(Free China),但蔣氏為鞏固終身職位與政權,防止國共鬥爭慘敗的教訓重演,「保密防諜」「匪諜就在你身邊」..等疑神疑鬼的措施與手段長達38年,直到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宣布解嚴後,台灣的政治氛圍,才稍為解除凝重....。
1981年暮春,我毅然地離開表面自由,實際上沒有言論自由的故鄉。當年出國,連國營企業員工都有受限,須先離職到民營公司工作,身份證職業欄先調整後,才能出國。不像現在退役將領,帶著光環與國防機密,隨便到想要併吞自己國家的敵方,享受「沒有國安觀念的濫自由」。
以上的二個國籍不是天生的,就是命定的,但第三個國籍是自己願意的。年過41,家無恆產,又有三個小孩,才中途改行換業,拋棄已在職十幾年的工作,從頭開始,的確是很嚴厲的挑戰,剛來時ㄧ切好奇,充滿信念,但生活重擔很重,只有忍耐認命,幸好有牽手幫大忙,及三個小孩也體貼父母的辛勞,也有老友夫婦天使般的協助,才能熬過艱辛的歲月,感謝上帝的憐憫與眷顧。
然而,民主國家也不是十分完美的,就像地球上沒有完人一樣。人類社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蟑螂,有螞蟻。旅居美國四十年,近年來,看到公然打砸搶商店,竟然洋洋得意不要臉。有些城市還假仁慈,去商店偷拿900元以下可以不被起訴,不坐監。社會公義值幾錢?那不是對「打砸搶」變相鼓勵嗎?
我的第四個國籍,沒有發行身份證,目前世界一些國家也還沒有承認她,如中國,北韓.....等。甚至逼迫她的宣教士,傳道人。但我相信將來承認她,接受她的國家會越來越多。因為幾千年來全球發行最多的那本書(超過200種語文的版本)--聖經有許多的預言與啟示,都在一個接一個呈現:
幾十年前,哪一個國家水災,旱災,地震有像今天這樣頻繁的嗎?!現在幾乎是一下雨就成災,不下雨就熱哄哄的乾旱難挨;一會兒北加州野火延燒幾星期;幾個月後澳洲也野火肆虐,慘不忍睹;某一個國家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水,同一時間,另一國家卻正飽受旱災缺水的折磨;不久之前,某個國家才發生強烈地震,死傷慘重,如今又受龍捲風的襲擊。尤其是肆虐全球的瘟疫,有哪一高科技的文明國能夠免疫?!
很多人都感受到地球越來越難住了。2020年夏天中國長江流域大洪水,2021年黃河流域又有所謂百年一次大水災難。就是美國南部溫暖的德州,今年2月中旬的大冰雪奇寒,連電力系統都崩潰,二、三天停電缺水。再一次讓人醒悟到「人定勝天」的空話。佛羅里達州濱海的高級公寓,景觀美好,優雅浪漫,有誰會料到上個月會無預警地崩毀,至少一百多人喪生?
然而,大災難有時後才讓人類看見「祂的管教與恩點」。也更能提醒我們知道「人的脆弱與無奈」。平凡的我,在學生時代由於因緣際會,因着一位長者的帶領,參加教會學生團契的聚會,暑假參加ㄧ次校園團契辦的夏令會,在那次特別聚會,聖靈的光照與感動,讓我看見自己內心的污穢,及自我的愚蠢。也讓我對聖經上的罪(sin)和法律上或傳統觀念的罪(crime),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沒多久,在那年的聖誕節前的主日,我就領受洗禮,接受基督,成為神國的子民。
我於1962年冬季受洗,至今快屆滿59年。如果你問我信耶穌基督有什麼感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在人生幾十年有限的長途賽跑中,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但耶穌基督更是無價之寶。因為人生旅途,誠如常言所謂「不如意者常存八九,可與人言僅是一二」。當生活中的挑戰,困擾,挫折臨到時 ,內心的壓力,重擔有時難免會大到自己所能承受的 程度。馬太福音11章28節告訴我「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 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基督徒憑著單純的信心,藉著靈修禱告,讀經,及兄姐的代禱,除了本身心靈重擔獲得寬鬆外,祂若願意出手,神奇的事,是人腦所不能預測的。
而且,這世界和世上的ㄧ切都會過去,沒有一物能隨身帶去。因此,無論哪一國籍,身後都沒差異。倒是往生之後,靈魂要往哪裏去,才是人生旅途中要思考的課題。
2021年7月23日於休士頓
記得1946年9月我進小學一年級時,教科書就是教「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但升到二年級的下學期開學不久,就發生台灣史上重要的二二八事件。盡管掌權者掌控一切發言權,記錄報導虛實在其一念之間,但對人民而言,最重要的應是悲劇不要再重演。
緊接著二二八之後的戒嚴法,掀開白色恐怖的序幕,雖然表面上對外標榜着「自由中國」(Free China),但蔣氏為鞏固終身職位與政權,防止國共鬥爭慘敗的教訓重演,「保密防諜」「匪諜就在你身邊」..等疑神疑鬼的措施與手段長達38年,直到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宣布解嚴後,台灣的政治氛圍,才稍為解除凝重....。
1981年暮春,我毅然地離開表面自由,實際上沒有言論自由的故鄉。當年出國,連國營企業員工都有受限,須先離職到民營公司工作,身份證職業欄先調整後,才能出國。不像現在退役將領,帶著光環與國防機密,隨便到想要併吞自己國家的敵方,享受「沒有國安觀念的濫自由」。
以上的二個國籍不是天生的,就是命定的,但第三個國籍是自己願意的。年過41,家無恆產,又有三個小孩,才中途改行換業,拋棄已在職十幾年的工作,從頭開始,的確是很嚴厲的挑戰,剛來時ㄧ切好奇,充滿信念,但生活重擔很重,只有忍耐認命,幸好有牽手幫大忙,及三個小孩也體貼父母的辛勞,也有老友夫婦天使般的協助,才能熬過艱辛的歲月,感謝上帝的憐憫與眷顧。
然而,民主國家也不是十分完美的,就像地球上沒有完人一樣。人類社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蟑螂,有螞蟻。旅居美國四十年,近年來,看到公然打砸搶商店,竟然洋洋得意不要臉。有些城市還假仁慈,去商店偷拿900元以下可以不被起訴,不坐監。社會公義值幾錢?那不是對「打砸搶」變相鼓勵嗎?
我的第四個國籍,沒有發行身份證,目前世界一些國家也還沒有承認她,如中國,北韓.....等。甚至逼迫她的宣教士,傳道人。但我相信將來承認她,接受她的國家會越來越多。因為幾千年來全球發行最多的那本書(超過200種語文的版本)--聖經有許多的預言與啟示,都在一個接一個呈現:
幾十年前,哪一個國家水災,旱災,地震有像今天這樣頻繁的嗎?!現在幾乎是一下雨就成災,不下雨就熱哄哄的乾旱難挨;一會兒北加州野火延燒幾星期;幾個月後澳洲也野火肆虐,慘不忍睹;某一個國家發生百年一遇的大水,同一時間,另一國家卻正飽受旱災缺水的折磨;不久之前,某個國家才發生強烈地震,死傷慘重,如今又受龍捲風的襲擊。尤其是肆虐全球的瘟疫,有哪一高科技的文明國能夠免疫?!
很多人都感受到地球越來越難住了。2020年夏天中國長江流域大洪水,2021年黃河流域又有所謂百年一次大水災難。就是美國南部溫暖的德州,今年2月中旬的大冰雪奇寒,連電力系統都崩潰,二、三天停電缺水。再一次讓人醒悟到「人定勝天」的空話。佛羅里達州濱海的高級公寓,景觀美好,優雅浪漫,有誰會料到上個月會無預警地崩毀,至少一百多人喪生?
然而,大災難有時後才讓人類看見「祂的管教與恩點」。也更能提醒我們知道「人的脆弱與無奈」。平凡的我,在學生時代由於因緣際會,因着一位長者的帶領,參加教會學生團契的聚會,暑假參加ㄧ次校園團契辦的夏令會,在那次特別聚會,聖靈的光照與感動,讓我看見自己內心的污穢,及自我的愚蠢。也讓我對聖經上的罪(sin)和法律上或傳統觀念的罪(crime),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沒多久,在那年的聖誕節前的主日,我就領受洗禮,接受基督,成為神國的子民。
我於1962年冬季受洗,至今快屆滿59年。如果你問我信耶穌基督有什麼感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在人生幾十年有限的長途賽跑中,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但耶穌基督更是無價之寶。因為人生旅途,誠如常言所謂「不如意者常存八九,可與人言僅是一二」。當生活中的挑戰,困擾,挫折臨到時 ,內心的壓力,重擔有時難免會大到自己所能承受的 程度。馬太福音11章28節告訴我「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 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基督徒憑著單純的信心,藉著靈修禱告,讀經,及兄姐的代禱,除了本身心靈重擔獲得寬鬆外,祂若願意出手,神奇的事,是人腦所不能預測的。
而且,這世界和世上的ㄧ切都會過去,沒有一物能隨身帶去。因此,無論哪一國籍,身後都沒差異。倒是往生之後,靈魂要往哪裏去,才是人生旅途中要思考的課題。
2021年7月23日於休士頓
《還給奇妙的它正確的名字吧!》
Le-Kheng Khu
數年前, 同鄉會舉辦了一次演講,其中介紹了一種特殊的植物, 名叫 “ 左手香” 。它有濃郁的草香味, 是天然消炎聖品,可治蚊蟲或蛇咬傷,也可 用來治療感冒發燒,喉嚨發炎.. 等等。 使用方法很簡單,將新鮮的葉子洗乾淨,抹鹽,榨汁或直接放入嘴巴咬碎即可。當作傷痛外用敷料時,需注意外敷傷口的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以上,以免造成皮膚感染問題,建議使用在閉合性傷口,而非開放性傷口。有人甚至將它作為食材. 我曾將它加入蔬菜湯裡 – 味道還不 錯; 也曾將它放在吐司裡作為三文治 – 說實在的, 並不太吸引我。它怕冷,,害怕低溫寒流; 冬天需搬進室內,以免凍死。 (以上大部分採自網路消息。)
最近讀 到一位在台灣教台語的老師倪浚哲寫的一篇短文, 才知道多年來我們錯叫了它的名字. 這是對台語的誤解!!! 請大家還給它原名吧!
倪浚哲 June 11, 2021
日昨(2012/6/11)無意間看見有位電視台新聞記者竟把台語名為「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的藥草錯翻為國語「左手香」,實在「有夠譀(hàm) 」(很離譜)。雖然兩者的台語發音一樣,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台語「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國語意思即「到手香」顧名思義即「這種藥草拿到手裡會香」)確實是好名字,但記者搞不懂台語有〝文讀音〞及〝白話音〞之別,竟然錯翻國語成「左手香」,實在令人看了莫名其妙!為什麼不叫「右手(正手)香」?難到這種藥草要放在左手才會香,放在右手就不香了嗎?當然不是,雖然「到手香」與「倒手(左手)香」台語的發音都一樣(事實上「香」台語的發音不是「ㄆㄤ」),但這兩個意思卻截然不同,用字不得不慎,否則又不知要誤導多少人!(台語「到」手芳、報「到」、遲「到」、「到」處 ,這四個「到」字,本調發音皆為「dor3」。)
最近讀 到一位在台灣教台語的老師倪浚哲寫的一篇短文, 才知道多年來我們錯叫了它的名字. 這是對台語的誤解!!! 請大家還給它原名吧!
倪浚哲 June 11, 2021
日昨(2012/6/11)無意間看見有位電視台新聞記者竟把台語名為「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的藥草錯翻為國語「左手香」,實在「有夠譀(hàm) 」(很離譜)。雖然兩者的台語發音一樣,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台語「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國語意思即「到手香」顧名思義即「這種藥草拿到手裡會香」)確實是好名字,但記者搞不懂台語有〝文讀音〞及〝白話音〞之別,竟然錯翻國語成「左手香」,實在令人看了莫名其妙!為什麼不叫「右手(正手)香」?難到這種藥草要放在左手才會香,放在右手就不香了嗎?當然不是,雖然「到手香」與「倒手(左手)香」台語的發音都一樣(事實上「香」台語的發音不是「ㄆㄤ」),但這兩個意思卻截然不同,用字不得不慎,否則又不知要誤導多少人!(台語「到」手芳、報「到」、遲「到」、「到」處 ,這四個「到」字,本調發音皆為「dor3」。)
《龍門白馬話河洛》
雅夫子
前言
洛陽的二大水系是洛河與伊水,它因位於洛河之北,水之北是謂“陽”,所以叫洛陽。在距離舊城區十多公里的地方,香山與龍門山兩岸對立,伊水南北走向從中流過,遠望猶如天然的門闕,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宮城城門正對著伊闕,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又叫「龍門」,著名的“龍門石窟”就在此處。
白馬寺位於老城東邊21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古剎,被稱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傳說之一是當年因由白馬馱經來此建寺傳教,故名「白馬寺」。
洛陽因為“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所以中國許多朝代建都於此。它也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古漢語“河洛話”是當時漢人正宗的語言,而非現在兩岸通用的「國語」或「普通話」,而所謂的「京片子」則是外族口語,並非漢族老祖宗所使用的話語。我高中國文老師吳照軒先生對河洛話的歴史頗有研究,他説若用河洛話朗誦唐詩,要比京片子合韻。我也曾經聽過私塾老先生用河洛話讀「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非常順口。
我造訪洛陽時,正逢牡丹盛開的季節。洛陽對牡丹的栽培始於隋代,全盛於唐代,到了宋代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唐代詩人劉禹錫《賞牡丹》一詩中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帝京”的佳句。
第一古剎白馬寺
所謂“剎”本指佛陀的居所,而所謂”寺“原本是古代接待國賓的官署。當年從天竺(今日的印度)前來中國的二位高僧”攝摩騰“與”竺法蘭”,一時無處可以安身,於是官府就安排他們暫住洛陽的“鴻臚寺”。後來正式僧院建成後,便沿用“寺”的稱呼,來命名完成的僧院為“白馬寺”,而後一直“以寺代剎”沿用至今。
兩位天竺高僧在白馬寺譯出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以宣揚佛法。白馬寺因此被認定為中國佛教發展上的濫觴,並被後代佛家弟子尊稱為「祖庭」。
公元1966年,白馬寺遭受文革的破壞摧殘,堪稱“白馬分屍”,慘不忍睹。公元1973年,柬埔寨國王要訪問洛陽,白馬寺是重點之一,而當時祖庭卻空空如也,中國的面子要往何處擺?於是趕緊從北京故宮的慈寧宮調來三世佛、護法天將、十八羅漢、大肚彌勒佛等等,擺在白馬寺充數應急。原本是借用,後來卻反賓為主,以祖庭為大,造成“一去不復返”的結局,不知此招是否也是佛法之一?
石窟之首: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最多的地方,經過北魏至北宋四百多年的開鑿,至今仍然存有2100多個石窟,造像10萬餘尊,並有碑刻題記3600之多。
香山寺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原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阿羅的遺體而建的。建後一直法音不斷、香火鼎盛,並深受唐代名詩人白居易的喜愛,竟以居士身份與如滿和尚等人結為「香山九老」。白居易去世後,其衣冠冢就放在香山寺旁邊的白園內。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規型最大、造型最美、雕工最巧的作品。大佛作於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全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傳說她是根據武則天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而成的。
牡丹甲天下
牡丹是象徵“富貴”的花種,洛陽有許多牡丹花園,品種多樣、顏色各異、大小不一,名園如下:
*王城公園:栽植將近二萬株,有320個品種,每年四月牡丹花季時,遊人如織。
*西苑公園:建於隋朝西苑遺址上,既是花園,也是古蹟。
*牡丹公園:顧名思義,公園主人翁當然是牡丹,10座花壇,200多個品種。
*中國國家牡丹園:是中國牡丹基因庫,品種達400個之多。
洛陽不但牡丹甲天下,與牡丹有關的紀念品也到處可見,洛陽行程中我買了一幅牡丹國畫,上題「花開富貴」。到目前為止,我家買來的富貴花已經開了將近二十個春天,但主人仍然尚未「富貴」過。
爭議不休的「河洛話」
“河洛”指黃河與洛河交𣾀地帶,即今日河南省洛陽一帶,是中原文化發展的起源地。目前臺灣漢人所使用的語言有台灣華語、閩南語與客家語,後二者由古代河洛話經過長期歲月與地緣的變遷而逐漸形成的。
河洛話使用地區除了台灣之外,大陸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的大小區域也使用。除外漢人移居海外的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也時有所聞。其實台灣的國語與中國的普通話都非正統的漢語,這些語言都是異族統治中國時,經過長期歷代的交融變遷而形成的。研究河洛話的語言專家證實,唐詩若用河洛話朗誦,比用所謂的國語讀出還要合韻順口,因為河洛話是唐代漢族的語言。蔣家治台時強行推動國語,並且禁止學校使用閩南話,是基於政治因素。從漢族的角度來看,此舉是「數典忘祖」的倒行逆施。再從實用性的角度論之,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多元語言的推行應該是正面的。像競爭力甚強的瑞士,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都通行。又如多元種族的新加坡,官方文件也以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公告。
處處想消滅或壓迫其他族群母語的政治人物是人民的公敵。回想當年,台灣執政當局強行國語政策,違者要遭受胸前掛牌或罰錢的羞辱,至今記憶猶存!
洛陽的二大水系是洛河與伊水,它因位於洛河之北,水之北是謂“陽”,所以叫洛陽。在距離舊城區十多公里的地方,香山與龍門山兩岸對立,伊水南北走向從中流過,遠望猶如天然的門闕,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宮城城門正對著伊闕,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又叫「龍門」,著名的“龍門石窟”就在此處。
白馬寺位於老城東邊21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古剎,被稱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傳說之一是當年因由白馬馱經來此建寺傳教,故名「白馬寺」。
洛陽因為“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所以中國許多朝代建都於此。它也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古漢語“河洛話”是當時漢人正宗的語言,而非現在兩岸通用的「國語」或「普通話」,而所謂的「京片子」則是外族口語,並非漢族老祖宗所使用的話語。我高中國文老師吳照軒先生對河洛話的歴史頗有研究,他説若用河洛話朗誦唐詩,要比京片子合韻。我也曾經聽過私塾老先生用河洛話讀「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非常順口。
我造訪洛陽時,正逢牡丹盛開的季節。洛陽對牡丹的栽培始於隋代,全盛於唐代,到了宋代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唐代詩人劉禹錫《賞牡丹》一詩中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帝京”的佳句。
第一古剎白馬寺
所謂“剎”本指佛陀的居所,而所謂”寺“原本是古代接待國賓的官署。當年從天竺(今日的印度)前來中國的二位高僧”攝摩騰“與”竺法蘭”,一時無處可以安身,於是官府就安排他們暫住洛陽的“鴻臚寺”。後來正式僧院建成後,便沿用“寺”的稱呼,來命名完成的僧院為“白馬寺”,而後一直“以寺代剎”沿用至今。
兩位天竺高僧在白馬寺譯出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以宣揚佛法。白馬寺因此被認定為中國佛教發展上的濫觴,並被後代佛家弟子尊稱為「祖庭」。
公元1966年,白馬寺遭受文革的破壞摧殘,堪稱“白馬分屍”,慘不忍睹。公元1973年,柬埔寨國王要訪問洛陽,白馬寺是重點之一,而當時祖庭卻空空如也,中國的面子要往何處擺?於是趕緊從北京故宮的慈寧宮調來三世佛、護法天將、十八羅漢、大肚彌勒佛等等,擺在白馬寺充數應急。原本是借用,後來卻反賓為主,以祖庭為大,造成“一去不復返”的結局,不知此招是否也是佛法之一?
石窟之首: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最多的地方,經過北魏至北宋四百多年的開鑿,至今仍然存有2100多個石窟,造像10萬餘尊,並有碑刻題記3600之多。
香山寺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原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阿羅的遺體而建的。建後一直法音不斷、香火鼎盛,並深受唐代名詩人白居易的喜愛,竟以居士身份與如滿和尚等人結為「香山九老」。白居易去世後,其衣冠冢就放在香山寺旁邊的白園內。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規型最大、造型最美、雕工最巧的作品。大佛作於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全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傳說她是根據武則天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而成的。
牡丹甲天下
牡丹是象徵“富貴”的花種,洛陽有許多牡丹花園,品種多樣、顏色各異、大小不一,名園如下:
*王城公園:栽植將近二萬株,有320個品種,每年四月牡丹花季時,遊人如織。
*西苑公園:建於隋朝西苑遺址上,既是花園,也是古蹟。
*牡丹公園:顧名思義,公園主人翁當然是牡丹,10座花壇,200多個品種。
*中國國家牡丹園:是中國牡丹基因庫,品種達400個之多。
洛陽不但牡丹甲天下,與牡丹有關的紀念品也到處可見,洛陽行程中我買了一幅牡丹國畫,上題「花開富貴」。到目前為止,我家買來的富貴花已經開了將近二十個春天,但主人仍然尚未「富貴」過。
爭議不休的「河洛話」
“河洛”指黃河與洛河交𣾀地帶,即今日河南省洛陽一帶,是中原文化發展的起源地。目前臺灣漢人所使用的語言有台灣華語、閩南語與客家語,後二者由古代河洛話經過長期歲月與地緣的變遷而逐漸形成的。
河洛話使用地區除了台灣之外,大陸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的大小區域也使用。除外漢人移居海外的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也時有所聞。其實台灣的國語與中國的普通話都非正統的漢語,這些語言都是異族統治中國時,經過長期歷代的交融變遷而形成的。研究河洛話的語言專家證實,唐詩若用河洛話朗誦,比用所謂的國語讀出還要合韻順口,因為河洛話是唐代漢族的語言。蔣家治台時強行推動國語,並且禁止學校使用閩南話,是基於政治因素。從漢族的角度來看,此舉是「數典忘祖」的倒行逆施。再從實用性的角度論之,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多元語言的推行應該是正面的。像競爭力甚強的瑞士,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都通行。又如多元種族的新加坡,官方文件也以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公告。
處處想消滅或壓迫其他族群母語的政治人物是人民的公敵。回想當年,台灣執政當局強行國語政策,違者要遭受胸前掛牌或罰錢的羞辱,至今記憶猶存!
《等待》
吳連山
前一陣子在醫院加護病房陪伴一個親人。好幾次,當他吃完藥後,就問我說:現在藥已經吃了,不是可以回家了嗎?我們還在這裡等什麼?我突然一愣. 是的,我們在等什麼?
似乎,我們的人生都一直在等待什麼。嬰兒哭著等人家來餵食、換尿布、逗玩。稍長以後,就等著說:只要我長大⋯⋯。青少年時期,等不及趕快成為大人,好上大學唸書,或就業離家。等大學畢業後,也是等待去當兵、上研究所、出國深造、或謀職就業。再下來就是等待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而後,等待事業有成,職位高升,子女順利上學唸書。當一切到了高峰時,自己也年紀差不多了,就等待退休,或事業交棒。準備另一個人生的階段。等待另一種的生活方式。所以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等待什麼?
等待,有大的等待,如聯考的放榜;求職的通知;參與比賽的結果⋯⋯。也有小的等待,如排隊買票、付帳、醫療的門診、飛機場等飛機⋯⋯等等。這些等待都是最痛苦的事。它讓我們焦慮、煩躁、不安,痛苦、煎熬。它使我們引頸企盼。它又有時也是愉悅的期盼。它有時讓我們有高呼成功、快樂。有時也讓我們失望。甚至沮喪、氣餒。可見,”等待” 是我們生活不會欠缺的一個過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如何使 ”等待” 變成不是煩惱、討厭的事?有許多的人就是滑手機,有的人就是與他人聊天,有的人就看報章雜誌。我個人,如果知道”等待” 要等很久的時間,我就帶一本雜誌看。或玩sudoku打發時間。如果等待的時間較短,就滑手機看新聞、消息。
如何使等待變成有意義的等待?有一個商業心理學家,Donald A · Norman,就在他的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為商店、廠家提出「等待」的六個原則:1、讓客人知道要等待的時間多久,可讓客人消除疑慮;2、要使等待看起來合理。如展示排隊的號碼,客人就會瞭解等待的進展;3、有時送上一杯飲料或一點零食,讓客人覺得很溫暖貼心。一掃等待的苦惱;4、讓客人玩一些紙上遊戲或觀看他們如何做飯菜、甜點。這樣會使等待的時間過得比較快;5、有些店家會派人指導去那一個窗口或櫃台辦理。這樣讓客人覺得公平,又沒浪費時間;6、等待最終的結果總是記憶最深刻的。所以要讓客人盡興而歸。例如贈送一點小禮品做紀念。
所有 ”等待” 中,最令文人或藝術家所頌揚的應該是”等待心愛的人”。我到google去尋找,發現:與 ” 等待你愛的人” 有關的歌曲,共有62首。其中最為大眾熟悉的,如:
“Unchained Melody” by The Righteous Brothers (1990)
"Please Come to Boston" by Dave Loggins (1974)
"Patience” by Guns ‘N Roses (1988)
"So Far Away" by Carole King (1971)
“Photograph” by Ed Sheeran (2014)
“Save the Best for Last” by Vanessa Williams (1991)
即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鄉村歌曲手,Tom Walker,仍然推出一支暢銷曲:Wait for you。上面這些歌我都很喜愛聽。
但是我最喜愛的,還是2012 年Mumford and Sons 的 “I will Wait” 。尤其當他們在Red Rocks Amphitheatre(Morrison, Colorado, 離Denver不遠)演唱時,人山人海,聽眾們如醉如痴,一片的狂歡,讓我非常感動。所以2015年,我路過Denver時,特別安排、專程到Red Rocks Amphitheatre去過目一番。雖然當天並沒有任何音樂會,我過過乾癮。也相當滿足我 等待 很久的期望。這首歌宗教氣氛較濃。它是講一個人,犯了過錯又經歷一些困難的時刻。他要尋求原諒。也決定在更新和療癒的過程中不逾越本份。真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前幾天我的鄰居(韓國人)退休。我問他做何消遣?他說看很多的韓劇。然後他又說好像在 ”等待” 什麼?記得1945年,英國大選前,The Times (London) 勸邱吉爾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並於選後優雅地「退休」。他先答覆說:I fight for my corner。 然後再說出一句最出名的話:酒店關門時,我就走。 (I leave when the pub closes) 。我覺得我們的一生也應該如此!
吳連山(6/18/2021)
似乎,我們的人生都一直在等待什麼。嬰兒哭著等人家來餵食、換尿布、逗玩。稍長以後,就等著說:只要我長大⋯⋯。青少年時期,等不及趕快成為大人,好上大學唸書,或就業離家。等大學畢業後,也是等待去當兵、上研究所、出國深造、或謀職就業。再下來就是等待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而後,等待事業有成,職位高升,子女順利上學唸書。當一切到了高峰時,自己也年紀差不多了,就等待退休,或事業交棒。準備另一個人生的階段。等待另一種的生活方式。所以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等待什麼?
等待,有大的等待,如聯考的放榜;求職的通知;參與比賽的結果⋯⋯。也有小的等待,如排隊買票、付帳、醫療的門診、飛機場等飛機⋯⋯等等。這些等待都是最痛苦的事。它讓我們焦慮、煩躁、不安,痛苦、煎熬。它使我們引頸企盼。它又有時也是愉悅的期盼。它有時讓我們有高呼成功、快樂。有時也讓我們失望。甚至沮喪、氣餒。可見,”等待” 是我們生活不會欠缺的一個過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如何使 ”等待” 變成不是煩惱、討厭的事?有許多的人就是滑手機,有的人就是與他人聊天,有的人就看報章雜誌。我個人,如果知道”等待” 要等很久的時間,我就帶一本雜誌看。或玩sudoku打發時間。如果等待的時間較短,就滑手機看新聞、消息。
如何使等待變成有意義的等待?有一個商業心理學家,Donald A · Norman,就在他的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為商店、廠家提出「等待」的六個原則:1、讓客人知道要等待的時間多久,可讓客人消除疑慮;2、要使等待看起來合理。如展示排隊的號碼,客人就會瞭解等待的進展;3、有時送上一杯飲料或一點零食,讓客人覺得很溫暖貼心。一掃等待的苦惱;4、讓客人玩一些紙上遊戲或觀看他們如何做飯菜、甜點。這樣會使等待的時間過得比較快;5、有些店家會派人指導去那一個窗口或櫃台辦理。這樣讓客人覺得公平,又沒浪費時間;6、等待最終的結果總是記憶最深刻的。所以要讓客人盡興而歸。例如贈送一點小禮品做紀念。
所有 ”等待” 中,最令文人或藝術家所頌揚的應該是”等待心愛的人”。我到google去尋找,發現:與 ” 等待你愛的人” 有關的歌曲,共有62首。其中最為大眾熟悉的,如:
“Unchained Melody” by The Righteous Brothers (1990)
"Please Come to Boston" by Dave Loggins (1974)
"Patience” by Guns ‘N Roses (1988)
"So Far Away" by Carole King (1971)
“Photograph” by Ed Sheeran (2014)
“Save the Best for Last” by Vanessa Williams (1991)
即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鄉村歌曲手,Tom Walker,仍然推出一支暢銷曲:Wait for you。上面這些歌我都很喜愛聽。
但是我最喜愛的,還是2012 年Mumford and Sons 的 “I will Wait” 。尤其當他們在Red Rocks Amphitheatre(Morrison, Colorado, 離Denver不遠)演唱時,人山人海,聽眾們如醉如痴,一片的狂歡,讓我非常感動。所以2015年,我路過Denver時,特別安排、專程到Red Rocks Amphitheatre去過目一番。雖然當天並沒有任何音樂會,我過過乾癮。也相當滿足我 等待 很久的期望。這首歌宗教氣氛較濃。它是講一個人,犯了過錯又經歷一些困難的時刻。他要尋求原諒。也決定在更新和療癒的過程中不逾越本份。真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前幾天我的鄰居(韓國人)退休。我問他做何消遣?他說看很多的韓劇。然後他又說好像在 ”等待” 什麼?記得1945年,英國大選前,The Times (London) 勸邱吉爾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並於選後優雅地「退休」。他先答覆說:I fight for my corner。 然後再說出一句最出名的話:酒店關門時,我就走。 (I leave when the pub closes) 。我覺得我們的一生也應該如此!
吳連山(6/18/2021)
《如夢令》
蔡淑媛
之一
靜靜的秋窗下,一燭熒熒。淡黃的燈輝,映一圈小小的光暈。有風自窗外來。搖閃,搖閃,燭光頑強地掙扎,明明滅滅,銀珠如傾。燭亮著,在風中。光如青豆,慘澹微淒。可是秋夜的孤星,難消受高處的苦寒而悄然滴落于塵寰,只欲尋求人間一夕漠漠的溫暖?
「溶溶秋水楊花夢,紅燭淚欄杆。」燭終於哭泣了,難抑被遺忘的辛酸。回溯到那些屬於前世的古老歲月,在人生舞臺上,燭扮演過著多麼重要的角色:「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燭照過來多少榮華與悲歡。無數個寂寥長夜,它替人點燃起求知的燈蕊與相思的心焰。懷古,懷古,嚮往著燭影搖紅,羅帳生春的綺豔。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故人相見,鬢髮已蒼,幽幽燭光下,把臂言歡,細數舊時光。多麼感人肺腑的意境呵!點燃起記憶的心燭吧!擦拭被塵封的往事的燭臺。舊夢前塵,歡樂攪拌著悲哀~一縷縷,一絲絲~如同溫溫微暖的燭光,永遠在心中閃亮。
工業革命催生了新世代全新的熱源。燭的氣數已盡,被埋沒在過往的歲月之暗流中了。如今,一燈高懸,滿室生春,人們早已習慣于燈光如畫,日夜不分。「銀燭秋光」﹑「燭影搖紅」的溫婉,已成了古老的故事中久遠滄桑的一頁。
當新世紀物質的文明並不能使你感到一份匆忙虛無之外的安詳,或者日光燈與人造的霓虹昏花了你的眼睛。於是,關掉電源,燃起一支心靈的燭火吧!讓它亮在靜夜的窗前。那溫婉和暖的微光,將展翅滑向你的舊夢之最深處,隨行的將有那秋月的小舟與可愛的星帆點點。
之二
「平生不曾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當你懂得了相思之苦,便算嘗到了愛情的滋味。令人終身難忘的初戀,清淡有如春山流泉,不沾一絲人間塵埃,卻常如曇花一現,稍綻即逝。
生命中第一度情愛的激揚,多半出自于自己的幻想或是從小說與電影中借來的靈感。幻想無法持久,年少的心猶如雲霧多變。往往,昨夜月下花前,信誓旦旦。今朝卻已「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舊跡悵人非」。
愛情是一杯甜中又帶點兒苦味的醇酒。初沾濃郁,如醉如癡。而眼淚與歡笑也從此帶著酒味而發酵。愛情總不離一些虛虛實實,悲欣交集的滋味。飽和著一腔清淚的愛情雖嫌悲苦,沒有眼淚潤澤心胸的情愛或更覺乏味。適度的眼淚會滋長愛苗,使它快速增長。
你害怕含著眼淚的歡笑麼?真實的人生之悲喜劇,哪一幕不使人熱淚盈眶?認真去追尋值得你為他流淚的人吧!即使苦樂交伴,又何妨?說苦,倒真是苦,說樂,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從未得到著快樂。苦中尋樂,這就是人生的本質了。先苦後樂的情愛,才是一堆永燃不熄的靈火。至於那萍水相逢,一宿衾枕的交易,只是生理肉慾的釋放,與愛情的真諦可就相隔雲山幾萬重了。
因被愛而愛是人;為了奉獻而愛是神。愛與被愛總不可缺一顆真摯對待的心。相愛過,又失落過,總比不曾愛過的好。愛的種粒,落入心土,並不保證每一顆都能發芽茁壯~也許是季節過早或過遲,也許是種子落得太偏遠,園丁錯失了栽培。更可能是一場無預警乍起的風暴,摧毀了感情的嫩苗。不管隨風逝去的愛情是多麼令人扼腕,最值得珍藏的記憶,是在人生歲月最美好的時段,遇見了彼此。
在愛的苦海中磨練,使人在一夕之間成長。然後,以更深沉堅毅的腳步,走得遠,登得高,智慧的桂冠,已在前頭閃亮。不信麼?蚌蛤當初並無心生珠。一旦沙粒闖入,它只好迸出全部血肉,去包覆那刺心的激痛,一顆稀世的明珠,由此出生。放開胸懷,大膽去追尋你所愛吧!讓心中烈焰燃起,掀起求知﹑創業或寫作的靈潮。
之三
這一季的北風,搭上了日漸單薄的日曆的尾班車匆匆趕來。嘩啦!嘩啦!來遲了竟然惱羞成怒,張牙舞爪地在所到之處大搞破壞。於是,鳳凰木失去了翡翠的衣裝;風箏破碎了飛上青天的美夢;相思樹繁華落盡,只剩一攤暗灰的斑駁。百花凋零,千樹憔悴,寂寥大地在寒風裡垂首沉潛,癡癡地追憶著春榮夏繁的美妙時光。
那是一個清冷的早晨,濃霧彌漫中,竹籬邊的菊花閃爍著一片醒眼的濃黃。霧漸疏,黃光愈顯,迎著逐漸顯現的旭日,神彩飛揚地面對著漸老的秋色。它不同於春花的嬌媚,也特異于紅葉的濃豔。它顯示的是一份沉穩的風華,遇橫逆而不屈的堅貞。她剪下數枝黃菊,插入青花瓷瓶供奉于案頭。淡藍色的粉壁,襯托出菊花傲霜的風範。幽寂的書房因而顯出了生氣盎然。
好些個晨昏悠然逝去。瓶中清水已經歷了幾度更換。而黃花依然容光煥發,似乎不知凋殘為何事。寂寂冬夜,窗外有寒風凜冽,窗內則燈映花影,滿室溫馨。黃花案前,她展書夜讀,桌旁相伴有他。
「妳有點像黃菊花哦!知道嗎?」他放下書籍,看了她一眼 ,開口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什麼意思? 你是說我臉色發黃,已成了黃臉婆一個?」她一時猜不透他語中的含意。
「豈敢」。他笑了笑接著說下去:「乍看黃菊花,無甚特色,看久了才覺出它精緻雅潔的神韻。」
「這與我什麼相干啊?」她問他。
「初看妳,無異于別人。再看時,方覺出與眾不同的風範。終於…」他欲說還休,一股令人心跳加速的波光在眼眶中流蕩。
「厚臉皮!」她輕輕呼叫了一聲,卻有甜蜜的滋味湧上了心頭。
「還有,自識你至今,悠悠八個年頭已過,你還像是個娃娃,幾乎忘了長大。這與菊花的不知衰殘,差不多是"共款e 代誌"啊!」
她真不願長大。感謝上蒼賜予一張人人誇讚的娃娃臉。即使有一天「綠葉成蔭子滿枝」,她希望依然保有長青的外表與不老的心境。願菊花不殘,永伴人間溫情綿綿。願她與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如菊花晚節幽香。為它歌一曲不朽之頌吧!莫負菊花今日十分黃。
(2021年五月修訂)
靜靜的秋窗下,一燭熒熒。淡黃的燈輝,映一圈小小的光暈。有風自窗外來。搖閃,搖閃,燭光頑強地掙扎,明明滅滅,銀珠如傾。燭亮著,在風中。光如青豆,慘澹微淒。可是秋夜的孤星,難消受高處的苦寒而悄然滴落于塵寰,只欲尋求人間一夕漠漠的溫暖?
「溶溶秋水楊花夢,紅燭淚欄杆。」燭終於哭泣了,難抑被遺忘的辛酸。回溯到那些屬於前世的古老歲月,在人生舞臺上,燭扮演過著多麼重要的角色:「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燭照過來多少榮華與悲歡。無數個寂寥長夜,它替人點燃起求知的燈蕊與相思的心焰。懷古,懷古,嚮往著燭影搖紅,羅帳生春的綺豔。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故人相見,鬢髮已蒼,幽幽燭光下,把臂言歡,細數舊時光。多麼感人肺腑的意境呵!點燃起記憶的心燭吧!擦拭被塵封的往事的燭臺。舊夢前塵,歡樂攪拌著悲哀~一縷縷,一絲絲~如同溫溫微暖的燭光,永遠在心中閃亮。
工業革命催生了新世代全新的熱源。燭的氣數已盡,被埋沒在過往的歲月之暗流中了。如今,一燈高懸,滿室生春,人們早已習慣于燈光如畫,日夜不分。「銀燭秋光」﹑「燭影搖紅」的溫婉,已成了古老的故事中久遠滄桑的一頁。
當新世紀物質的文明並不能使你感到一份匆忙虛無之外的安詳,或者日光燈與人造的霓虹昏花了你的眼睛。於是,關掉電源,燃起一支心靈的燭火吧!讓它亮在靜夜的窗前。那溫婉和暖的微光,將展翅滑向你的舊夢之最深處,隨行的將有那秋月的小舟與可愛的星帆點點。
之二
「平生不曾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當你懂得了相思之苦,便算嘗到了愛情的滋味。令人終身難忘的初戀,清淡有如春山流泉,不沾一絲人間塵埃,卻常如曇花一現,稍綻即逝。
生命中第一度情愛的激揚,多半出自于自己的幻想或是從小說與電影中借來的靈感。幻想無法持久,年少的心猶如雲霧多變。往往,昨夜月下花前,信誓旦旦。今朝卻已「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舊跡悵人非」。
愛情是一杯甜中又帶點兒苦味的醇酒。初沾濃郁,如醉如癡。而眼淚與歡笑也從此帶著酒味而發酵。愛情總不離一些虛虛實實,悲欣交集的滋味。飽和著一腔清淚的愛情雖嫌悲苦,沒有眼淚潤澤心胸的情愛或更覺乏味。適度的眼淚會滋長愛苗,使它快速增長。
你害怕含著眼淚的歡笑麼?真實的人生之悲喜劇,哪一幕不使人熱淚盈眶?認真去追尋值得你為他流淚的人吧!即使苦樂交伴,又何妨?說苦,倒真是苦,說樂,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從未得到著快樂。苦中尋樂,這就是人生的本質了。先苦後樂的情愛,才是一堆永燃不熄的靈火。至於那萍水相逢,一宿衾枕的交易,只是生理肉慾的釋放,與愛情的真諦可就相隔雲山幾萬重了。
因被愛而愛是人;為了奉獻而愛是神。愛與被愛總不可缺一顆真摯對待的心。相愛過,又失落過,總比不曾愛過的好。愛的種粒,落入心土,並不保證每一顆都能發芽茁壯~也許是季節過早或過遲,也許是種子落得太偏遠,園丁錯失了栽培。更可能是一場無預警乍起的風暴,摧毀了感情的嫩苗。不管隨風逝去的愛情是多麼令人扼腕,最值得珍藏的記憶,是在人生歲月最美好的時段,遇見了彼此。
在愛的苦海中磨練,使人在一夕之間成長。然後,以更深沉堅毅的腳步,走得遠,登得高,智慧的桂冠,已在前頭閃亮。不信麼?蚌蛤當初並無心生珠。一旦沙粒闖入,它只好迸出全部血肉,去包覆那刺心的激痛,一顆稀世的明珠,由此出生。放開胸懷,大膽去追尋你所愛吧!讓心中烈焰燃起,掀起求知﹑創業或寫作的靈潮。
之三
這一季的北風,搭上了日漸單薄的日曆的尾班車匆匆趕來。嘩啦!嘩啦!來遲了竟然惱羞成怒,張牙舞爪地在所到之處大搞破壞。於是,鳳凰木失去了翡翠的衣裝;風箏破碎了飛上青天的美夢;相思樹繁華落盡,只剩一攤暗灰的斑駁。百花凋零,千樹憔悴,寂寥大地在寒風裡垂首沉潛,癡癡地追憶著春榮夏繁的美妙時光。
那是一個清冷的早晨,濃霧彌漫中,竹籬邊的菊花閃爍著一片醒眼的濃黃。霧漸疏,黃光愈顯,迎著逐漸顯現的旭日,神彩飛揚地面對著漸老的秋色。它不同於春花的嬌媚,也特異于紅葉的濃豔。它顯示的是一份沉穩的風華,遇橫逆而不屈的堅貞。她剪下數枝黃菊,插入青花瓷瓶供奉于案頭。淡藍色的粉壁,襯托出菊花傲霜的風範。幽寂的書房因而顯出了生氣盎然。
好些個晨昏悠然逝去。瓶中清水已經歷了幾度更換。而黃花依然容光煥發,似乎不知凋殘為何事。寂寂冬夜,窗外有寒風凜冽,窗內則燈映花影,滿室溫馨。黃花案前,她展書夜讀,桌旁相伴有他。
「妳有點像黃菊花哦!知道嗎?」他放下書籍,看了她一眼 ,開口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什麼意思? 你是說我臉色發黃,已成了黃臉婆一個?」她一時猜不透他語中的含意。
「豈敢」。他笑了笑接著說下去:「乍看黃菊花,無甚特色,看久了才覺出它精緻雅潔的神韻。」
「這與我什麼相干啊?」她問他。
「初看妳,無異于別人。再看時,方覺出與眾不同的風範。終於…」他欲說還休,一股令人心跳加速的波光在眼眶中流蕩。
「厚臉皮!」她輕輕呼叫了一聲,卻有甜蜜的滋味湧上了心頭。
「還有,自識你至今,悠悠八個年頭已過,你還像是個娃娃,幾乎忘了長大。這與菊花的不知衰殘,差不多是"共款e 代誌"啊!」
她真不願長大。感謝上蒼賜予一張人人誇讚的娃娃臉。即使有一天「綠葉成蔭子滿枝」,她希望依然保有長青的外表與不老的心境。願菊花不殘,永伴人間溫情綿綿。願她與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如菊花晚節幽香。為它歌一曲不朽之頌吧!莫負菊花今日十分黃。
(2021年五月修訂)
《台灣精神 跨過天山》
江朝雄
從網絡上傳來ㄧ個令人很感動的影音-「哈薩克人唱:愛拼才會贏」那首台灣家戶欲曉,提振士氣,鼓舞人心的歌曲。他們先唱台語,然後唱哈薩克語。不只是字正腔圓,可圈可點。對我這個中年才離開故鄉的文化/歷史觀察者,內心有很多感觸與領悟。
哈薩克是中亞地區土地最大的國家,比蒙古國還大,因其東部與中國的新疆接壤,歷史上也多少受漢文化影響。但1945年二戰結束後,前蘇聯趁中國兵慌馬亂,急待復員之際,就從北面南侵,併吞為其衛星國。從史實看來,哈薩克也是受多種文化衝擊影響的國家。
然而,國際局勢變化莫測。當年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採聯中抗蘇策略。但自1991年前蘇聯崩潰後,世界民主浪潮快速漫延,從前依附蘇聯的捷克,烏克蘭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等逐向民主陣營靠攏。而中共看蘇聯老大哥解體後,卻想儘辦法要繼續當國際共產黨老大。甚至野心勃勃地以滲透、統戰、分化伎倆破壞民主國家,想掌控全世界。
過去數十年,各國都無警覺地扶植中共國經濟的發展。期望它在經濟改善後,政治體制也能改變,與民主國家接軌。但武漢病毒的隱匿疫情,導致全球受大瘟疫的災難折磨,又派人到處狂掃醫療物資,接著又狂打劣質疫苗外交的種種做為....驚醒世界各國。
在短期間內,一個想掌控全球野心的一帶一路的騙術,醜態就全然顯露。 由於全球195個國家, 經過一年多武漢病毒的衝擊與折磨,至今已將近一億八千萬人受感染,死亡人數也已逼近四百萬人,許多先進國家在疫情疏緩後,也開始敵慨同仇地要追究武漢病毒的原因,及隱匿疫情及相關責任問題。
我們從最近(2021/6月)在英國舉行的G7七大工業國峰會,及緊接著的北大西洋組織會議,以及在瑞士日內瓦的拜登/普丁峰會,可以明顯看出國際局勢正在大翻轉。即1970年代美聯中制蘇,如今已是聯俄制中共的趨勢。另一最大的改變,乃是歐盟27個國家及英國幾乎跟想要掌控全世界的中共態度劇變(唯一例外僅匈牙利)。
過去20年,中共在中亞有所謂「上海合作組織」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六國的外交運作。至2017年又納入印度及巴基斯坦,變成八國。但我們從印度/巴基斯坦的歷史糾葛與摩擦不斷,及中/印邊界近來衝突緊張的情況觀之,上海合作組織形同廢紙。
而且,美,加,澳及歐洲一些國家,對孔子學院的撤消(孔子學術哲學研究絕對不是問題,而是假藉孔子學院招牌做政治滲透,統戰,分化等暗黑的地下工作,不受歡迎)及很多國家「一帶一路」的片面廢除,已讓中共的野心前景,蒙上失敗的陰影。如今哈薩克歌唱者又雙聲帶演唱「愛拼才會贏」,因「它」是台灣人數百年來被殖民統治,淪為國際孤兒的滄桑歲月中,彼此自勉的歌曲。如今跨過天山,也唱出哈薩克人民的心聲,真是意想不到的共鳴。
(6/22/2021)
哈薩克是中亞地區土地最大的國家,比蒙古國還大,因其東部與中國的新疆接壤,歷史上也多少受漢文化影響。但1945年二戰結束後,前蘇聯趁中國兵慌馬亂,急待復員之際,就從北面南侵,併吞為其衛星國。從史實看來,哈薩克也是受多種文化衝擊影響的國家。
然而,國際局勢變化莫測。當年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採聯中抗蘇策略。但自1991年前蘇聯崩潰後,世界民主浪潮快速漫延,從前依附蘇聯的捷克,烏克蘭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等逐向民主陣營靠攏。而中共看蘇聯老大哥解體後,卻想儘辦法要繼續當國際共產黨老大。甚至野心勃勃地以滲透、統戰、分化伎倆破壞民主國家,想掌控全世界。
過去數十年,各國都無警覺地扶植中共國經濟的發展。期望它在經濟改善後,政治體制也能改變,與民主國家接軌。但武漢病毒的隱匿疫情,導致全球受大瘟疫的災難折磨,又派人到處狂掃醫療物資,接著又狂打劣質疫苗外交的種種做為....驚醒世界各國。
在短期間內,一個想掌控全球野心的一帶一路的騙術,醜態就全然顯露。 由於全球195個國家, 經過一年多武漢病毒的衝擊與折磨,至今已將近一億八千萬人受感染,死亡人數也已逼近四百萬人,許多先進國家在疫情疏緩後,也開始敵慨同仇地要追究武漢病毒的原因,及隱匿疫情及相關責任問題。
我們從最近(2021/6月)在英國舉行的G7七大工業國峰會,及緊接著的北大西洋組織會議,以及在瑞士日內瓦的拜登/普丁峰會,可以明顯看出國際局勢正在大翻轉。即1970年代美聯中制蘇,如今已是聯俄制中共的趨勢。另一最大的改變,乃是歐盟27個國家及英國幾乎跟想要掌控全世界的中共態度劇變(唯一例外僅匈牙利)。
過去20年,中共在中亞有所謂「上海合作組織」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六國的外交運作。至2017年又納入印度及巴基斯坦,變成八國。但我們從印度/巴基斯坦的歷史糾葛與摩擦不斷,及中/印邊界近來衝突緊張的情況觀之,上海合作組織形同廢紙。
而且,美,加,澳及歐洲一些國家,對孔子學院的撤消(孔子學術哲學研究絕對不是問題,而是假藉孔子學院招牌做政治滲透,統戰,分化等暗黑的地下工作,不受歡迎)及很多國家「一帶一路」的片面廢除,已讓中共的野心前景,蒙上失敗的陰影。如今哈薩克歌唱者又雙聲帶演唱「愛拼才會贏」,因「它」是台灣人數百年來被殖民統治,淪為國際孤兒的滄桑歲月中,彼此自勉的歌曲。如今跨過天山,也唱出哈薩克人民的心聲,真是意想不到的共鳴。
(6/22/2021)
《悼念鹿港吳公諱東山兄》
莊峻華
今晨開信電郵,聞鹿港吳公東山兄仙逝,享年八十一,心中感慨,我與公相識於休市,時年1977,公業餘主編望春風雜誌,我曾在此雜誌投稿,固心儀公之為人正義正直,後公淡出台灣同鄉會活動,常不知其所蹤,漏列於我之八十年代,休市出土黑名單,為國民黨中國人,迫害台灣同鄉返鄉簽證之實例史也。
我與公家人甚善,論其弟妹,若美惠姊,連山文山兩兄,均熱衷鄉社業務,盡心盡力,令人欽佩,有次應昆聯兄嫂邀,家庭飯局,至今尚能回憶,不僅欣賞歐美古點音樂,亦好台灣本土鼓鑼銅板聲,蓋公喜愛台灣也。
公家人均男才女貌,人長英俊,相貌非凡,有顯嚇學資歷,是一極佳之配偶人才,一日在梁世昌師台灣飯館巧遇,公攜一美女為伴,我道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然多年後,仍聞單身。
公善投資租屋,為我房險對象,一年我為公司開除契約,轉任他職,繼續營業,尋找業務對象,每思起公之租屋保險,電話留言,公甚善回話,雖未事成,然我心甚為感激也。
嗟乎,君子交若萍水相逢,雖近亦遠,雖疏且密,斯年代也,我觀乎公之自反而縮,為正義奔走,讀書人之氣節也,子曰君子嫉末世而名不稱焉,我為公悼。
In memory of Dr. Dong-Shang Wu, Ph.D. Lu Kong, Taiwan 1940-2021/Carlos Pueblo
The death of Dr. Dong-Shang Wu was announced by his brother Lien-Shang on the monthly magazine of Taiwanese Heritage Foundation of Houston. I got to know him when I moved to Houston, Texas in 1977. He was an editor and publisher of a community magazine, the Mayflower of Taiwan. I wrote my pieces every month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 have admired his effort very much for my life. He is also a good friend of my elder brother Yancy. The magazine was a publication of Taiwanese dissidents in the U.S. against the dictatorial rule in Taiwan.
His name as a victim of the oppressed Nationalist Chinese regime in Taiwan was missed by me due to his absence of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I had gathered about 47 of such victim in Houston area who were suffering of the visa denial by that regime. According to the announcement article, he did get the returning visa yet his family at Lu-Kong was harassed often while he was back that visit in 1982.
He has a wonderful and complete academic education, a B.S. in civil engineering from Cheng-Kung University, a M.S. from the Duke University, and a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in Madison. He used to work with the Brown and Root for years.
All his younger brothers and sister are very kind to me as a matter of the fact. Yet I still remember one time we are invited to a family dinner with his sister Grace. We had had a vivid conversation with him and I knew that he was also very found of the local Taiwanese music for the local religious ceremony in addition to his favorite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I believe that he loves Taiwan very much.
We did see that he was with a beautiful date at a Taiwanese restaurant in the 80's. I thought that was a very good match couple, yet he was still not married. I did call him to solicit the property insurance business for his rental houses back to the early 90's when I was terminated by first insurance company. He was very nice to return my phone call and I appreciated very much.
I respect people like him with the justice in his mind all his life. You know that his effort to be the editor of the Mayflower magazine in the 70's gains my life time respect.
我與公家人甚善,論其弟妹,若美惠姊,連山文山兩兄,均熱衷鄉社業務,盡心盡力,令人欽佩,有次應昆聯兄嫂邀,家庭飯局,至今尚能回憶,不僅欣賞歐美古點音樂,亦好台灣本土鼓鑼銅板聲,蓋公喜愛台灣也。
公家人均男才女貌,人長英俊,相貌非凡,有顯嚇學資歷,是一極佳之配偶人才,一日在梁世昌師台灣飯館巧遇,公攜一美女為伴,我道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然多年後,仍聞單身。
公善投資租屋,為我房險對象,一年我為公司開除契約,轉任他職,繼續營業,尋找業務對象,每思起公之租屋保險,電話留言,公甚善回話,雖未事成,然我心甚為感激也。
嗟乎,君子交若萍水相逢,雖近亦遠,雖疏且密,斯年代也,我觀乎公之自反而縮,為正義奔走,讀書人之氣節也,子曰君子嫉末世而名不稱焉,我為公悼。
In memory of Dr. Dong-Shang Wu, Ph.D. Lu Kong, Taiwan 1940-2021/Carlos Pueblo
The death of Dr. Dong-Shang Wu was announced by his brother Lien-Shang on the monthly magazine of Taiwanese Heritage Foundation of Houston. I got to know him when I moved to Houston, Texas in 1977. He was an editor and publisher of a community magazine, the Mayflower of Taiwan. I wrote my pieces every month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 have admired his effort very much for my life. He is also a good friend of my elder brother Yancy. The magazine was a publication of Taiwanese dissidents in the U.S. against the dictatorial rule in Taiwan.
His name as a victim of the oppressed Nationalist Chinese regime in Taiwan was missed by me due to his absence of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I had gathered about 47 of such victim in Houston area who were suffering of the visa denial by that regime. According to the announcement article, he did get the returning visa yet his family at Lu-Kong was harassed often while he was back that visit in 1982.
He has a wonderful and complete academic education, a B.S. in civil engineering from Cheng-Kung University, a M.S. from the Duke University, and a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in Madison. He used to work with the Brown and Root for years.
All his younger brothers and sister are very kind to me as a matter of the fact. Yet I still remember one time we are invited to a family dinner with his sister Grace. We had had a vivid conversation with him and I knew that he was also very found of the local Taiwanese music for the local religious ceremony in addition to his favorite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I believe that he loves Taiwan very much.
We did see that he was with a beautiful date at a Taiwanese restaurant in the 80's. I thought that was a very good match couple, yet he was still not married. I did call him to solicit the property insurance business for his rental houses back to the early 90's when I was terminated by first insurance company. He was very nice to return my phone call and I appreciated very much.
I respect people like him with the justice in his mind all his life. You know that his effort to be the editor of the Mayflower magazine in the 70's gains my life time respect.
《一代豪傑 John McCain》
連淑琴
John McCain出生於公元1936年8月19日,逝世於2018年8月25日,再過6日就屈滿82歲。終其一生,歷經人生的最低深淵,與最高境界,甚至於過世之後,其盛名還永垂不朽。
John McCain出生於美國海軍家族,祖父、父親都曾服役於海軍,祖父拜官至四星上將,参與二次大戰及韓戰。父親曾上任為美國太平洋海軍總司令。故John McCain也畢業於美國海軍官校,接着再進修二年,訓練成為海軍飛行員。
古巴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貧富極為懸殊,它曾被稱為是美國的後花園。1953年,古巴軍人Fidel Castro號召下,發動革命,歷經五年半,推翻原有政府,執行共產政体。新政府於1960年2月,和蘇聯簽属,隨國際共產國家聯成一綫,跟美國成對立。接着於同年,蘇聯利用古巴地理位置,意圖將其島上設置核子武備,以威嚇美國,一時局勢相當緊張,美、蘇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Kennedy總統當機力斷,馬上派遣空軍阻擋,封鎖一群裝配核子武備的蘇聯艦隊。當艦隊自蘇聯往古巴航行,漸漸接近古巴海域時,John McCain的飛行隊,由航空母艦起飛,駕駛装有核彈武器的飛機,飛到古巴海域上空,逼迫蘇聯艦隊撤回,至此蘇聯相信美國決不讓古巴,設置核子武器基地。無奈的,蘇聯唯有打消以武力征服美國的幻想,古巴危機終於獲得解除。之後的美、蘇之間,雖有核子武器競爭之實,卻維持數十年和平共存関係。
不久越戰爆發,John McCain被派到遠東地區参加越戰。他參與幾次戰役之後,於1967年9月30日,其飛機被越共擊中而墜海,他胳膊及腿都受重傷,而被越共俘虜。接下來的五年半,是John McCain一生中最艱難困苦的日子,有如活在地獄!他身受重傷,因水土不服而患痢疾,發燒却未被好好醫治,又經常挨到毒打,當時消瘦致身重降到100磅左右。最後,越共獲知其父是太平洋海軍總司令,才送他就醫,等到病情好些時,越共要他為其政權宣傳,則將釋放他,John McCain誓死不屈。美國及越共歷經交涉,同意釋放戰俘,越共曾有意釋放他,但他認為有一位袍澤,早他三年被俘,他寧願自己留在俘虜營,而讓其袍澤早日釋放。
再長的戰爭終有結朿的一天,越戰也走到那個日子。John McCain終於1973年3月14日被釋放。他跛着腳走出俘虜營,只不過幾年間,他已變得滿頭白髮。接着他在Jacksonville海軍醫院,經過三次手術,治療他在戰爭時所受的傷,不過很多傷無法完全治癒,至今他有一肢手,無法舉到頭上。
John McCain在一段時期復健之後,又回到軍中,接着被升為上尉軍官。當時越戰已經結朿,他被派遣為連絡官,跟中央政府官員做資訊聯繫,這期間他認識了不少當時政壇上,舉足輕重的官員,且跟他們交談甚歡,進而對政治產生極大興致。1981年3月底,其父因心臟病突發過世,John McCain於3月27日,最後一次身穿軍服,参加其父葬禮,之後退役。
John McCain榮獲五項至高獎:
1. Silver Star.
2. Distinguish flying Cross.
3. Three Bronze Stars.
4. Two Purple Hearts.
5. Prisoner of War Medal.
John McCain於1980年結朿他第一次婚姻,在此婚姻中,他收養其妻之前婚姻中所生的二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女兒。離婚時他宣稱自己不够成熟又自私,以致無法維持婚姻関係,錯誤完全在他。事實上,他身為軍人,居無定所,加上長期被俘虜,無法好好經營婚姻,却以紳士的風度認錯,結朿一段婚姻。半年後跟Cindy Hensley結婚,婚後他隨着Cindy,定居於Phoenix Arizona。他的第二次婚姻頗為美滿,育有二男一女,其長子是第四代的John McCain,也服役海軍。幾年後Cindy去亞洲,拜訪Mother Theresa的孤兒院時,有一病危女童,她帶回美國就醫,後來收養為女兒,故John McCain家共有七個孩子。
John McCain的後半生成為傑出的政治家。他正直、誠懇的態度,深受美國人的敬重,其言行諍堅有力,在参議院的職權,總任職於國防及軍事團隊,以其經驗及魄力成黨鞭。1987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時,本有意選他為副總統,後來布希考慮再三,為恐John McCain的能力及名氣大過他而作罷,出乎意料的選一位默默無聞Dan Quayle為副總統。事隔10年,John McCain獲得共和黨提名,於2007年参與總統大選,却敗給Barack Obama。
2016年John McCain在Arizona州第六次當選其州参議員,在第二年,不幸的發現他患有腦癌,於2017年7月14日開刀,康復後又回Washington D C工作。他開始策劃其後事,接着着手一大計劃,参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中,成立John McCain獎。這種獎自2018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其獎總是在第二年,根據實況考察,由選拔會決定,在國際上傑出的個人或團體,頒獎給與之。
2018年第一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属希臘的島嶼,它名為Lesbos,它在敘利亞內戰時,收留大批敘利亞外逃難民,這種博愛無私的精神,榮獲John McCain獎。
2019年第二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香港反送中的團隊,這批人勇氣可嘉,對來自中共的打壓,不畏强權、霸道,不顧自身的安危,走上街頭,反抗中共違反自由民主及人權。這團隊榮獲John McCain獎。
2020年第三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台灣總統蔡英文,她被稱為國際上最有魄力的女性領袖,台灣雖小,人口只有中國一個大都市上下,在她的領導之下,人民享受着自由民主生活,還屹立不搖的反抗中共日以繼夜的騷擾。
美中不足的乃,自2019年開始,在舉行John McCain獎頒獎典禮上,主人公已在前一年逝世,由其夫人代為頒獎。
John McCain在他最後一本書上這麽寫着:
我很遺憾即將離世,但我沒有任何抱怨。我曾走過非常不平凡的人生旅程,了解很多激情,歷經不平常的事務及人情,奮戰不懈於戰場,也為和平而努力,曾處於舒適環境,也曾被剝奪自由,孤獨的陷入谷底,也享有英勇同袍之愛,曾陷入絕望的深淵,也經驗過復活的狂喜。
他雖已離世,而今John McCain獎有如諾貝爾獎,它將永生不息的流傳國際,永恆的深刻在世人心衷。John McCain不愧為一代巨人!一代豪傑!他一生英勇事蹟將留芳千古!在美國歷史上永恆的,保有一席之位。
John McCain出生於美國海軍家族,祖父、父親都曾服役於海軍,祖父拜官至四星上將,参與二次大戰及韓戰。父親曾上任為美國太平洋海軍總司令。故John McCain也畢業於美國海軍官校,接着再進修二年,訓練成為海軍飛行員。
古巴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貧富極為懸殊,它曾被稱為是美國的後花園。1953年,古巴軍人Fidel Castro號召下,發動革命,歷經五年半,推翻原有政府,執行共產政体。新政府於1960年2月,和蘇聯簽属,隨國際共產國家聯成一綫,跟美國成對立。接着於同年,蘇聯利用古巴地理位置,意圖將其島上設置核子武備,以威嚇美國,一時局勢相當緊張,美、蘇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Kennedy總統當機力斷,馬上派遣空軍阻擋,封鎖一群裝配核子武備的蘇聯艦隊。當艦隊自蘇聯往古巴航行,漸漸接近古巴海域時,John McCain的飛行隊,由航空母艦起飛,駕駛装有核彈武器的飛機,飛到古巴海域上空,逼迫蘇聯艦隊撤回,至此蘇聯相信美國決不讓古巴,設置核子武器基地。無奈的,蘇聯唯有打消以武力征服美國的幻想,古巴危機終於獲得解除。之後的美、蘇之間,雖有核子武器競爭之實,卻維持數十年和平共存関係。
不久越戰爆發,John McCain被派到遠東地區参加越戰。他參與幾次戰役之後,於1967年9月30日,其飛機被越共擊中而墜海,他胳膊及腿都受重傷,而被越共俘虜。接下來的五年半,是John McCain一生中最艱難困苦的日子,有如活在地獄!他身受重傷,因水土不服而患痢疾,發燒却未被好好醫治,又經常挨到毒打,當時消瘦致身重降到100磅左右。最後,越共獲知其父是太平洋海軍總司令,才送他就醫,等到病情好些時,越共要他為其政權宣傳,則將釋放他,John McCain誓死不屈。美國及越共歷經交涉,同意釋放戰俘,越共曾有意釋放他,但他認為有一位袍澤,早他三年被俘,他寧願自己留在俘虜營,而讓其袍澤早日釋放。
再長的戰爭終有結朿的一天,越戰也走到那個日子。John McCain終於1973年3月14日被釋放。他跛着腳走出俘虜營,只不過幾年間,他已變得滿頭白髮。接着他在Jacksonville海軍醫院,經過三次手術,治療他在戰爭時所受的傷,不過很多傷無法完全治癒,至今他有一肢手,無法舉到頭上。
John McCain在一段時期復健之後,又回到軍中,接着被升為上尉軍官。當時越戰已經結朿,他被派遣為連絡官,跟中央政府官員做資訊聯繫,這期間他認識了不少當時政壇上,舉足輕重的官員,且跟他們交談甚歡,進而對政治產生極大興致。1981年3月底,其父因心臟病突發過世,John McCain於3月27日,最後一次身穿軍服,参加其父葬禮,之後退役。
John McCain榮獲五項至高獎:
1. Silver Star.
2. Distinguish flying Cross.
3. Three Bronze Stars.
4. Two Purple Hearts.
5. Prisoner of War Medal.
John McCain於1980年結朿他第一次婚姻,在此婚姻中,他收養其妻之前婚姻中所生的二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女兒。離婚時他宣稱自己不够成熟又自私,以致無法維持婚姻関係,錯誤完全在他。事實上,他身為軍人,居無定所,加上長期被俘虜,無法好好經營婚姻,却以紳士的風度認錯,結朿一段婚姻。半年後跟Cindy Hensley結婚,婚後他隨着Cindy,定居於Phoenix Arizona。他的第二次婚姻頗為美滿,育有二男一女,其長子是第四代的John McCain,也服役海軍。幾年後Cindy去亞洲,拜訪Mother Theresa的孤兒院時,有一病危女童,她帶回美國就醫,後來收養為女兒,故John McCain家共有七個孩子。
John McCain的後半生成為傑出的政治家。他正直、誠懇的態度,深受美國人的敬重,其言行諍堅有力,在参議院的職權,總任職於國防及軍事團隊,以其經驗及魄力成黨鞭。1987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時,本有意選他為副總統,後來布希考慮再三,為恐John McCain的能力及名氣大過他而作罷,出乎意料的選一位默默無聞Dan Quayle為副總統。事隔10年,John McCain獲得共和黨提名,於2007年参與總統大選,却敗給Barack Obama。
2016年John McCain在Arizona州第六次當選其州参議員,在第二年,不幸的發現他患有腦癌,於2017年7月14日開刀,康復後又回Washington D C工作。他開始策劃其後事,接着着手一大計劃,参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中,成立John McCain獎。這種獎自2018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其獎總是在第二年,根據實況考察,由選拔會決定,在國際上傑出的個人或團體,頒獎給與之。
2018年第一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属希臘的島嶼,它名為Lesbos,它在敘利亞內戰時,收留大批敘利亞外逃難民,這種博愛無私的精神,榮獲John McCain獎。
2019年第二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香港反送中的團隊,這批人勇氣可嘉,對來自中共的打壓,不畏强權、霸道,不顧自身的安危,走上街頭,反抗中共違反自由民主及人權。這團隊榮獲John McCain獎。
2020年第三次John McCain獎,頒贈給台灣總統蔡英文,她被稱為國際上最有魄力的女性領袖,台灣雖小,人口只有中國一個大都市上下,在她的領導之下,人民享受着自由民主生活,還屹立不搖的反抗中共日以繼夜的騷擾。
美中不足的乃,自2019年開始,在舉行John McCain獎頒獎典禮上,主人公已在前一年逝世,由其夫人代為頒獎。
John McCain在他最後一本書上這麽寫着:
我很遺憾即將離世,但我沒有任何抱怨。我曾走過非常不平凡的人生旅程,了解很多激情,歷經不平常的事務及人情,奮戰不懈於戰場,也為和平而努力,曾處於舒適環境,也曾被剝奪自由,孤獨的陷入谷底,也享有英勇同袍之愛,曾陷入絕望的深淵,也經驗過復活的狂喜。
他雖已離世,而今John McCain獎有如諾貝爾獎,它將永生不息的流傳國際,永恆的深刻在世人心衷。John McCain不愧為一代巨人!一代豪傑!他一生英勇事蹟將留芳千古!在美國歷史上永恆的,保有一席之位。
《吳東山追悼文與生平》
吳連山
吳東山追悼文
今天大家走進來參加吳東山的告別式時,可以聽到聖賞的第三號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前他曾說過這是他最喜愛聽的古典音樂之一。所以我就播放這支曲子來追思、懷念他。
我是他的第二個弟弟。我們相差八歲。他非常熱愛古典音樂。我經常耳濡目染,也變成一個古典音樂迷。可以說他是我的古典音樂啟蒙老師。而那時候,文星雜誌及李敖的書最受年輕人喜愛。他經常閱讀這些書,也告訴我一些時事。雖然我只是初中生,矇矇懂懂的。久而久之,也非常喜愛閱讀這種書籍。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我知識的媬姆。
但是我覺得他對我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下面的一些事情:
1. 淡薄名利,見義勇為
看他平時的穿著,或是家庭裡面的佈置裝飾。一切都簡單樸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很勤儉樸實的人。他的嗜好,除了音樂和書籍外,大慨就是在庭園種植蔬菜水果。他從來不會去逢迎或讒媚他人以博取利益。反而,每逢有人有遇到災難時,他都不吝惜,出錢、出力去幫助別人。許多機關,團體,學校,都有他的捐款。尤其看到弱勢團體或少數民族受壓迫時,他都很勇敢的出來為他們出氣,替他們支援。他對黑人的遭遇更是同情。經常去幫助他們。叫我們不要歧視黑人。
2. 慈悲憐怋,將心比心
有一年我們大姊從台灣來休士頓玩。他想帶大家一起去佛羅里達州,迪士尼樂園玩。就到U-Haul租一部家庭式的旅遊車。很不巧,剛一出門,車子就出毛病。雖然換了另一部車,也是走走停停。問題重重。玩得很不開心。最後回來,快到家門時,整個車子完全沒電,不動。大家很生氣又很焦慮。對那家租車公司很不滿。怨言叢生。發誓說將來絕不再租他們的車子。可是東山反而很平靜的說,其實這個公司也很倒霉,車子壞了也虧損很多錢。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他是多麼仁慈的人。
3. 親情至上,一視同仁
我是我們家中他第一個幫我們申請移民來美國居留的。而後他又陸陸續續的,幫助有更多的兄弟姊妹移民來美國。來了以後,他也都盡力幫他們安頓上學,就業。有幾個小孩都是父母回去台灣工作。小孩留下來,讓他照顧。他對待這些小孩,就像是自己的小孩。這種親情,是很少人做得到的。更有甚的是,每次大家一起聚餐時,他一定要安排,等到大家都能同時到場的時間。他絕不會忽略了那一個人。真是一視同仁。同心同德。
東山,我們都很感激你幫助我們大家移居到這個新大陸。讓我們有更自由,更舒適的生活。今後大家再聚餐時就少了你。我個人很喜愛聽Celine Dion的兩首歌:Because of You Love Me以及 The power of Love,我們有今天的快樂,就是因為有你(Because of You Love Me)!我們永遠的感念你對我們的關愛 (The Power of Love). 我想獻上這兩首歌給你。希望你能在天國裡平靜的安息。
吳連山敬上(5/16/2021)
我是他的第二個弟弟。我們相差八歲。他非常熱愛古典音樂。我經常耳濡目染,也變成一個古典音樂迷。可以說他是我的古典音樂啟蒙老師。而那時候,文星雜誌及李敖的書最受年輕人喜愛。他經常閱讀這些書,也告訴我一些時事。雖然我只是初中生,矇矇懂懂的。久而久之,也非常喜愛閱讀這種書籍。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我知識的媬姆。
但是我覺得他對我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下面的一些事情:
1. 淡薄名利,見義勇為
看他平時的穿著,或是家庭裡面的佈置裝飾。一切都簡單樸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很勤儉樸實的人。他的嗜好,除了音樂和書籍外,大慨就是在庭園種植蔬菜水果。他從來不會去逢迎或讒媚他人以博取利益。反而,每逢有人有遇到災難時,他都不吝惜,出錢、出力去幫助別人。許多機關,團體,學校,都有他的捐款。尤其看到弱勢團體或少數民族受壓迫時,他都很勇敢的出來為他們出氣,替他們支援。他對黑人的遭遇更是同情。經常去幫助他們。叫我們不要歧視黑人。
2. 慈悲憐怋,將心比心
有一年我們大姊從台灣來休士頓玩。他想帶大家一起去佛羅里達州,迪士尼樂園玩。就到U-Haul租一部家庭式的旅遊車。很不巧,剛一出門,車子就出毛病。雖然換了另一部車,也是走走停停。問題重重。玩得很不開心。最後回來,快到家門時,整個車子完全沒電,不動。大家很生氣又很焦慮。對那家租車公司很不滿。怨言叢生。發誓說將來絕不再租他們的車子。可是東山反而很平靜的說,其實這個公司也很倒霉,車子壞了也虧損很多錢。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他是多麼仁慈的人。
3. 親情至上,一視同仁
我是我們家中他第一個幫我們申請移民來美國居留的。而後他又陸陸續續的,幫助有更多的兄弟姊妹移民來美國。來了以後,他也都盡力幫他們安頓上學,就業。有幾個小孩都是父母回去台灣工作。小孩留下來,讓他照顧。他對待這些小孩,就像是自己的小孩。這種親情,是很少人做得到的。更有甚的是,每次大家一起聚餐時,他一定要安排,等到大家都能同時到場的時間。他絕不會忽略了那一個人。真是一視同仁。同心同德。
東山,我們都很感激你幫助我們大家移居到這個新大陸。讓我們有更自由,更舒適的生活。今後大家再聚餐時就少了你。我個人很喜愛聽Celine Dion的兩首歌:Because of You Love Me以及 The power of Love,我們有今天的快樂,就是因為有你(Because of You Love Me)!我們永遠的感念你對我們的關愛 (The Power of Love). 我想獻上這兩首歌給你。希望你能在天國裡平靜的安息。
吳連山敬上(5/16/2021)
吳東山生平事略(1940-2021)
吳東山於1940年7月12日出生在台灣,彰化縣鹿港鎮。上面有一個姊姊,一個哥哥。下面有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他自幼孝順、善良、心腸慈悲、喜歡小孩,謙虛寡言、有時卻仗義直言、不趨炎附勢、逢迎。也非常聰明聽話。小學畢業後要唸初中時,本來可以去報考彰化中學。但是他很孝順,想就近陪伴父母親,就去報考附近的鹿港中學。等初中畢業後再去彰化中學唸高中。高中畢業後馬上考上台南的成功大學土木系。
1962年大學畢業時台灣正在大興水霸,或道路工程。很缺乏土木工程師。但是他心地善良,聽父母親的話,回到他初中的母校,鹿港中學,執教數理課程。但因教課時必須講說,他的喉嚨經常沙啞不適。一年後他就回到成功大學當助教。然後到Duke University修讀土木工程碩士。取得碩士學位後,再到University of Wisconsin唸水利工程。1973年在這個學校取得博士學位。他常說人家問他唸什麼,他看對方,若是一般人,他就說是土木工程;若是行家,他就說是流體動力學(Fluid Dynamics)。讓人覺得莫測高深,學問淵博。
他很喜愛University of Wisconsin這個學校。他常說那裡有三個情人湖環伴校園,環境幽美。唸書當時又正逢美國參與越戰。全國反越戰的氣氛很濃。尤其是他的學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有很出名的Unabomber。反戰份子將學校內國防部委託研究的實驗室炸毀。他深受這些影響。所以後來對正義,自由,平等,民權等活動,都很支持。有一段時間還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直到1982年才回台灣。情治單位還派人來鹿港家查詢他的行蹤。
畢業後就在Milwaukee, Wisconsin服務。1975年搬到Houston在Brown & Root工程顧問公司服務。那時Houston的景氣很好。許多人經常跳槽換公司。但是他都不為所動。可見他的為人正直。一直到什麼時侯才轉到一家聯邦政府的單位。他從不提公司的名字或工作的情形。這就是他的為人。奉公守法。不會招搖媚世。所以後來他做什麼,什麼時侯退休,我們都不太清楚。
他很照顧親友。幫助許多親人移民來美國。對他們剛來美的生活起居十分照顧,尤其對下一輩侄𠒇女有時更是擔起"父親"的責任。他也很好客。從台灣來遊玩的親友,也都暫居他家。我們常開玩笑說他的家是國際賓館。然後他又很熱心的做導遊,載客觀光。如果有社團需要他幫忙,他也都義不容辭,出錢出力。很多人都告訴我說你哥哥是個大好人!
他一生都很清淡,也從沒有結婚。這幾年不道什麼原因,他罹患了憂鬱症。有一段時期好多了。但是這半年來,也許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很不方便出門。所以他變得更孤單,更寂寞。兩個月前他大慨是肺部感染,肺積水,又加上憂鬱症。在加護病房不到一個月,一直沒有好轉。最後招致心肺功能衰竭。不幸於2021年4月26日。離開人世。享年近八十一歲。
1962年大學畢業時台灣正在大興水霸,或道路工程。很缺乏土木工程師。但是他心地善良,聽父母親的話,回到他初中的母校,鹿港中學,執教數理課程。但因教課時必須講說,他的喉嚨經常沙啞不適。一年後他就回到成功大學當助教。然後到Duke University修讀土木工程碩士。取得碩士學位後,再到University of Wisconsin唸水利工程。1973年在這個學校取得博士學位。他常說人家問他唸什麼,他看對方,若是一般人,他就說是土木工程;若是行家,他就說是流體動力學(Fluid Dynamics)。讓人覺得莫測高深,學問淵博。
他很喜愛University of Wisconsin這個學校。他常說那裡有三個情人湖環伴校園,環境幽美。唸書當時又正逢美國參與越戰。全國反越戰的氣氛很濃。尤其是他的學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有很出名的Unabomber。反戰份子將學校內國防部委託研究的實驗室炸毀。他深受這些影響。所以後來對正義,自由,平等,民權等活動,都很支持。有一段時間還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直到1982年才回台灣。情治單位還派人來鹿港家查詢他的行蹤。
畢業後就在Milwaukee, Wisconsin服務。1975年搬到Houston在Brown & Root工程顧問公司服務。那時Houston的景氣很好。許多人經常跳槽換公司。但是他都不為所動。可見他的為人正直。一直到什麼時侯才轉到一家聯邦政府的單位。他從不提公司的名字或工作的情形。這就是他的為人。奉公守法。不會招搖媚世。所以後來他做什麼,什麼時侯退休,我們都不太清楚。
他很照顧親友。幫助許多親人移民來美國。對他們剛來美的生活起居十分照顧,尤其對下一輩侄𠒇女有時更是擔起"父親"的責任。他也很好客。從台灣來遊玩的親友,也都暫居他家。我們常開玩笑說他的家是國際賓館。然後他又很熱心的做導遊,載客觀光。如果有社團需要他幫忙,他也都義不容辭,出錢出力。很多人都告訴我說你哥哥是個大好人!
他一生都很清淡,也從沒有結婚。這幾年不道什麼原因,他罹患了憂鬱症。有一段時期好多了。但是這半年來,也許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很不方便出門。所以他變得更孤單,更寂寞。兩個月前他大慨是肺部感染,肺積水,又加上憂鬱症。在加護病房不到一個月,一直沒有好轉。最後招致心肺功能衰竭。不幸於2021年4月26日。離開人世。享年近八十一歲。
《從藍帽花談到路邊花》
雅夫子
德州藍帽花
德州的春天從三月至五月之間,郊外遍地野花,是讓眼睛滋養的最佳時節。今年我從休士頓開車約一小時,經由US290公路到Brenham。其周遭包括Chappell Hill、Independence真是一片燦爛花海,藍帽花(Bluebonnet)穿插在Indian paintbrush 、Prickly poppy、Indian blanket之中格外吸睛。Bluebonnet之於德州就像我在愛爾蘭看到Shamrock 一樣,二者不可分離,但其突出被選為州花卻有一段故事。
1903年,德州議會當時正在立法選擇州花,各路人馬都有獨特見解:代表商界的推出棉莢花,強調它的潔白,替棉花富商發言;年青的議員提出仙人掌,説它有堅忍特性又花姿美麗;當John Green為殖民婦女會提選藍帽花時,議堂上有人質問:什麼是藍帽花?有人解釋:它是樣子像婦女在收成季節時頭上所戴的藍色帽子,以防日曬。在眾論紛紛之下,婦女會在表決之前,把一張由Mode Walker女士繪製的藍帽花畫作帶入議堂,讓各位議員一睹此花的廬山真面目,Bluebonnet終於壓倒群花獲選為州花。
但一波平息之後又另起一波,由於議員們並非植物專家,在決議案中註明州花學名為Lupinus Subcarnosus的藍帽花,它僅是德州境內品種之一而已。當初造成的失誤,在1971年的修正案中,除了把德州常見的Lupinus Texensis藍帽花品種補上之外,還註明也包括其他藍帽花的異色變種在內。因此所謂Lupinus(羽扇豆屬)並不限於藍色的,目前已培育出白色與紅色等等。在德州獨立一百五十週年時,曾經用紅、白、藍三色的Lupinus 花朶設計出一幅德州州旗。所以閣下若看到有黃色的藍帽花,要有「見怪不怪」的雅量。
美化美國!
1965年,詹森總統夫人倡導一項”公路美化法案“(Highway Beautification Act),主張用自然景觀與野花取代公路上的廣告牌以及礙眼的東西。詹森總統以此法案為本,進而提出一項”美麗美國“(America the Beautiful)的倡議,以全面美化美國公路。
今天我們有幸能夠觀賞到公路周邊美麗的野花,呼吸到新鮮的大地氣息,應該感謝詹森夫人( Lady Bird Johnson)當年的遠見與努力。
春天野外漫遊
Brenham以及周圍的Independence、Chappell Hill、Washington-on-the-Brazos等地在德州的歷史上都有其貢獻。在此筆者不談這些,而將偏重於春天野外漫遊的點點滴滴。
若想瞭解Bluebonnet Trails的路線,建議先到Brenham市區的Visitor Center索取地圖與資料,地址115 W. Main St., Brenham, TX77833。 在“Visit Brenham”的brochure中,有張“Map of Washington County”,它提供Brenham周邊的詳細賞花路線。
由US290轉入西南方向的FM389,此段遊客較少,並且可以看到大片花田。若想體會到真正的鄉野風情,就要走Old Mill Creek Rd,但其路面比較狹窄。由HWY105轉進向北的FM50,兩邊可以看到Bluebonnet的花田。FM50的北向終點是Independence,此處也可以看到許多野花。由US290轉入西北走向的HWY36到與FM390交接點這段,若運氣好會看到長角的Longhorn牛群。由HWY36轉入西南走向的FM390一直到Burton,此路段相當安靜迷人。
若想走遍整圈Trails,細心的安排與充裕的時間是兩大要件。若能在Brenham多住一個晚上,行程會比較輕鬆,也可以多看一些歷史景點。
冰島魯冰花
2016年到冰島旅遊時,意外地發現島上維克小鎮(Vik)種了不少Lupinus,此花一般生長在美洲、地中海地帶、非洲等地,冰島的Lupinus是由美國阿拉斯加品種移植去的,花季在六月與八月之間。由於導遊是華人,習慣叫它魯冰花(Lupine,由Lupinus演變而來)。有趣的是:拉丁文的Lupin是狼的意思,冰島當地人戲稱魯冰花為「狼花」,形容它的侵入性很強,像狼羣一般逐漸侵佔大地。冰島原來為了保持水土,引進魯冰花。可是魯冰花生根冰島之後,有如台灣話所說的:乞丐趕廟公,呈現到處猖狂的霸氣,如何處理魯冰花成為冰島之難題。由此可見Lupine是隨遇而安的花種,在冰島凍不死它,在台灣更是如魚得水,台灣叫它為「路邊花」。
寶島路邊花
台灣於1989年出品一部電影,名叫「魯冰花」,原小說作者鍾肇政,故事經由吳念真改編而成,曾在國際上獲得多種獎項。魯冰花在台灣本是黃色的小花,種於田裡或茶樹間,在開花之後,因為落花有固氮作用,能夠肥沃土地。
故事中的郭雲天是一位年輕的美術老師,由大城市調到山水秀麗卻貧富懸殊的“水城鄉”任教,來時正是春天魯冰花盛開的季節。古阿明家是當地一戶貧困的茶農,母親因為操勞過度,在阿明年幼時就因患肝病而去世,姐姐代替母職,姐弟兩人形影不離。
郭老師發現阿明對周遭事物深藏感性,富有想像力,具有繪畫的天才。但因鄉長財力雄厚,學校為了巴結鄉長,聯合反對郭老師提名阿明代表學校出外比賽,而強力改派鄉長的兒子林志鴻出賽。郭雲天一氣之下辭職離開水城鄉。但在臨走之前,向阿明要了一張他畫的「茶蟲」畫作為紀念。阿明因為茶蟲一度吞食自己家園的大量茶葉,為此特作一幅生動驚人的畫面。
阿明不幸也得了母親當年撒手而去的肝病,加上自己被排擠而無法代表學校出賽,又因此失去恩師郭雲天,使得病情每況日下。在一個小雨綿綿的陰天,阿明獨自一人坐在山下溪旁,想畫出一張家鄉美麗山水的畫作,以完成他一生的願望,就這樣他靜靜地像睡著般離開了人閒。
在阿明下葬之後,大家才知道郭老師把阿明的畫作“茶蟲”寄出參加比賽,獲得了世界兒童繪畫比賽的金牌首獎。記者爭相採訪阿明的姐姐,整個水城鄉以出了一位天才畫家而轟動一時。可是阿明生前,大家都說他亂畫一團,只有郭雲天獨具慧眼,説他是位天才,如今天才何在?
寶島黃色的魯冰花。是一種生存力很強的花種,很像台灣人的個性,民間親近地叫它為母親花,又俗稱為「路邊花」,既諧音又扣意。電影的主題曲「魯冰花」的一段歌詞,描述古阿明姐弟兩人懷念母親的情懷,也寫得非常動人: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説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在此願天下的媽媽與子女,不論尺咫之近或是千里之遠,都能互相對話。
世界説大也大,説小也小,一個花種居然把美國的德州、北極圈的冰島與亞洲的寶島串連在一篇文章之中,可以說是另類的「花言巧語」:説的是確有其花的“花言”,講的是碰巧湊合的“巧語”!
德州的春天從三月至五月之間,郊外遍地野花,是讓眼睛滋養的最佳時節。今年我從休士頓開車約一小時,經由US290公路到Brenham。其周遭包括Chappell Hill、Independence真是一片燦爛花海,藍帽花(Bluebonnet)穿插在Indian paintbrush 、Prickly poppy、Indian blanket之中格外吸睛。Bluebonnet之於德州就像我在愛爾蘭看到Shamrock 一樣,二者不可分離,但其突出被選為州花卻有一段故事。
1903年,德州議會當時正在立法選擇州花,各路人馬都有獨特見解:代表商界的推出棉莢花,強調它的潔白,替棉花富商發言;年青的議員提出仙人掌,説它有堅忍特性又花姿美麗;當John Green為殖民婦女會提選藍帽花時,議堂上有人質問:什麼是藍帽花?有人解釋:它是樣子像婦女在收成季節時頭上所戴的藍色帽子,以防日曬。在眾論紛紛之下,婦女會在表決之前,把一張由Mode Walker女士繪製的藍帽花畫作帶入議堂,讓各位議員一睹此花的廬山真面目,Bluebonnet終於壓倒群花獲選為州花。
但一波平息之後又另起一波,由於議員們並非植物專家,在決議案中註明州花學名為Lupinus Subcarnosus的藍帽花,它僅是德州境內品種之一而已。當初造成的失誤,在1971年的修正案中,除了把德州常見的Lupinus Texensis藍帽花品種補上之外,還註明也包括其他藍帽花的異色變種在內。因此所謂Lupinus(羽扇豆屬)並不限於藍色的,目前已培育出白色與紅色等等。在德州獨立一百五十週年時,曾經用紅、白、藍三色的Lupinus 花朶設計出一幅德州州旗。所以閣下若看到有黃色的藍帽花,要有「見怪不怪」的雅量。
美化美國!
1965年,詹森總統夫人倡導一項”公路美化法案“(Highway Beautification Act),主張用自然景觀與野花取代公路上的廣告牌以及礙眼的東西。詹森總統以此法案為本,進而提出一項”美麗美國“(America the Beautiful)的倡議,以全面美化美國公路。
今天我們有幸能夠觀賞到公路周邊美麗的野花,呼吸到新鮮的大地氣息,應該感謝詹森夫人( Lady Bird Johnson)當年的遠見與努力。
春天野外漫遊
Brenham以及周圍的Independence、Chappell Hill、Washington-on-the-Brazos等地在德州的歷史上都有其貢獻。在此筆者不談這些,而將偏重於春天野外漫遊的點點滴滴。
若想瞭解Bluebonnet Trails的路線,建議先到Brenham市區的Visitor Center索取地圖與資料,地址115 W. Main St., Brenham, TX77833。 在“Visit Brenham”的brochure中,有張“Map of Washington County”,它提供Brenham周邊的詳細賞花路線。
由US290轉入西南方向的FM389,此段遊客較少,並且可以看到大片花田。若想體會到真正的鄉野風情,就要走Old Mill Creek Rd,但其路面比較狹窄。由HWY105轉進向北的FM50,兩邊可以看到Bluebonnet的花田。FM50的北向終點是Independence,此處也可以看到許多野花。由US290轉入西北走向的HWY36到與FM390交接點這段,若運氣好會看到長角的Longhorn牛群。由HWY36轉入西南走向的FM390一直到Burton,此路段相當安靜迷人。
若想走遍整圈Trails,細心的安排與充裕的時間是兩大要件。若能在Brenham多住一個晚上,行程會比較輕鬆,也可以多看一些歷史景點。
冰島魯冰花
2016年到冰島旅遊時,意外地發現島上維克小鎮(Vik)種了不少Lupinus,此花一般生長在美洲、地中海地帶、非洲等地,冰島的Lupinus是由美國阿拉斯加品種移植去的,花季在六月與八月之間。由於導遊是華人,習慣叫它魯冰花(Lupine,由Lupinus演變而來)。有趣的是:拉丁文的Lupin是狼的意思,冰島當地人戲稱魯冰花為「狼花」,形容它的侵入性很強,像狼羣一般逐漸侵佔大地。冰島原來為了保持水土,引進魯冰花。可是魯冰花生根冰島之後,有如台灣話所說的:乞丐趕廟公,呈現到處猖狂的霸氣,如何處理魯冰花成為冰島之難題。由此可見Lupine是隨遇而安的花種,在冰島凍不死它,在台灣更是如魚得水,台灣叫它為「路邊花」。
寶島路邊花
台灣於1989年出品一部電影,名叫「魯冰花」,原小說作者鍾肇政,故事經由吳念真改編而成,曾在國際上獲得多種獎項。魯冰花在台灣本是黃色的小花,種於田裡或茶樹間,在開花之後,因為落花有固氮作用,能夠肥沃土地。
故事中的郭雲天是一位年輕的美術老師,由大城市調到山水秀麗卻貧富懸殊的“水城鄉”任教,來時正是春天魯冰花盛開的季節。古阿明家是當地一戶貧困的茶農,母親因為操勞過度,在阿明年幼時就因患肝病而去世,姐姐代替母職,姐弟兩人形影不離。
郭老師發現阿明對周遭事物深藏感性,富有想像力,具有繪畫的天才。但因鄉長財力雄厚,學校為了巴結鄉長,聯合反對郭老師提名阿明代表學校出外比賽,而強力改派鄉長的兒子林志鴻出賽。郭雲天一氣之下辭職離開水城鄉。但在臨走之前,向阿明要了一張他畫的「茶蟲」畫作為紀念。阿明因為茶蟲一度吞食自己家園的大量茶葉,為此特作一幅生動驚人的畫面。
阿明不幸也得了母親當年撒手而去的肝病,加上自己被排擠而無法代表學校出賽,又因此失去恩師郭雲天,使得病情每況日下。在一個小雨綿綿的陰天,阿明獨自一人坐在山下溪旁,想畫出一張家鄉美麗山水的畫作,以完成他一生的願望,就這樣他靜靜地像睡著般離開了人閒。
在阿明下葬之後,大家才知道郭老師把阿明的畫作“茶蟲”寄出參加比賽,獲得了世界兒童繪畫比賽的金牌首獎。記者爭相採訪阿明的姐姐,整個水城鄉以出了一位天才畫家而轟動一時。可是阿明生前,大家都說他亂畫一團,只有郭雲天獨具慧眼,説他是位天才,如今天才何在?
寶島黃色的魯冰花。是一種生存力很強的花種,很像台灣人的個性,民間親近地叫它為母親花,又俗稱為「路邊花」,既諧音又扣意。電影的主題曲「魯冰花」的一段歌詞,描述古阿明姐弟兩人懷念母親的情懷,也寫得非常動人: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説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在此願天下的媽媽與子女,不論尺咫之近或是千里之遠,都能互相對話。
世界説大也大,説小也小,一個花種居然把美國的德州、北極圈的冰島與亞洲的寶島串連在一篇文章之中,可以說是另類的「花言巧語」:説的是確有其花的“花言”,講的是碰巧湊合的“巧語”!
《夜航》
蔡淑媛
二零零五年五月底,為了親人私事,我把學生期末考的成績算妥送進教務處之後,隔日搭機從休士頓返回台灣。形單影隻坐在候機室,雖然手捧書冊,我的心情忐忑無心閱讀。當飛機起飛時刻逐漸接近,我起身前往洗手間。因為座位不靠走道,我不希望登機不久就得向鄰座借過,擠進擠出兩番折騰。
走到女用洗手間門口,裡面隱約傳來女子悲戚的啼哭聲。傾聽片刻,哭聲時斷時續、若有還無。我心裡發毛,繼而一想,女廁門外的走廊燈光明亮,旅客人來人往步履雜沓,如此環境哪裡會出現倩女幽魂之類的靈異現象?合理的懷疑是某個多情女子受不了離別之苦,跑進洗手間嚎啕發洩。想到這裡,不覺移動腳步往裡走去。
洗手間內別無他人,只有一個長髮披肩的年輕女子雙手掩臉痛哭失聲。聽到我走近,她放下雙手楞了片刻,很快衝上來抱住我叫~~蔡老師,怎麼會是妳?我嚇了一大跳,「哪會阿呢」?趕快睜大眼睛,看清了對方後同時也大叫起來~~Cindy,妳怎麼會在這裡哭?她被我這麼一問,眼淚又開始滴落。我轉身拉下一團衛生紙塞到她手裡,同時輕拍她的肩膀表示安慰。不多久她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What's the matter? Are you OK?」我脫口而出。她輕輕地點了頭。
「有誰欺負妳嗎?」我忽然想到心理變態色情狂對年輕女子的騷擾。但她還是搖頭。
「妳身體不舒服?生病了嗎?」我再度追問。她語帶哽咽地回答:「是。。是Joanne Li。她。。她。。」Cindy又開始啜泣起來。
我不會忘記Joanne。她跟 Cindy在我執教的高中漢語(Mandarin Chinese)班裡比鄰而坐。她倆畢業已經三年,應該已是大三的學生。
「Joanne怎麼啦?妳為了她而躲在這裡哭?」我有如墜入十里迷霧中,弄不清頭緒。
「我回台灣探望爺爺、奶奶,她堅持到機場來送我。」Cindy說。
「妳傷心因為捨不得離開她?」
「我要進入安全檢查的關卡時,她吵著要跟我一起走。她抓緊我的手臂又叫又嚷,在那兒拉扯的時候,兩個安檢人員匆匆過來把Joanne架走。她一再回頭,眼裡含著淚水,不斷叫著我的名字。」Cindy說完又哭了起來。
「怎麼會這樣?」我腦力一時停擺。
「蔡老師,妳忘了她。。。」Cindy沒說下去,只用手指指自己的頭殼。
「她還是。。。?」我找不到適當的詞語。Cindy點點頭繼續說:「每逢考試,Joanne就會緊張得胡言亂語,不知所措。她已無法應付大學的課程,現在休學在家。…‥」
兩人正說著話,boarding的呼號響起,我與Cindy前後走入機艙。班機客滿,我們兩人的座位隔著一段冗長的距離。飛機起飛衝向雲端,漫漫長夜百無聊賴,塵封的記憶化成蝶翼翩翩,飛向了往事的來時路,眼前浮映出當年初遇Joanne的場景。…‥
一個陽光亮麗的秋天日午,我在教室裡準備教材時聽到敲門聲。開門一探,外面站著一個瘦削中年男士和一個怯生生的年輕女孩。男士用濃厚南方口音的華語說他姓李,前不久才移民來美落腳在休士頓。他到註冊組辦理女兒入學手續時,註冊組長叫他倆上樓找我,要我測定女孩的漢語程度與級別,她才能設定女孩的課程表。
午後第一節課女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不約而同對她行起注目禮,她顯得緊張又膽怯。我當眾宣佈女孩的名字,並說明不久前女孩全家才移民來到這裡,希望同學與她友善相處,親切對待。全班拍手歡呼表示歡迎,女生Cindy的掌聲與笑聲特別響亮。Cindy是個活潑開朗,熱情洋溢的陽光女孩,我靈機一動,把Joanne安排坐在她旁邊。我還特別交代,若有同學對Joanne霸凌(bully),第一時間必得向我報告。我還半開玩笑恐嚇Cindy:「不然就找你算帳!」Cindy伸了伸舌頭大聲說~~OK,沒問題!這就是Cindy與Joanne深厚友誼的緣起。
Joanne中等身材,有雙大大的眼睛與濃密的睫毛,看起來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是,從她進入教室的第一天,我發覺她的眉眼帶著一層黯淡的神色。初時以為是新來乍到,他鄉異校的陌生感所招致,我並未特別在意。Fall semester匆匆過去。Spring semester開始後,她的陰霾臉色漸次加深。上課時,她雙眉深鎖若有所思,有時埋頭趕寫別科作業。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這女孩承受著相當程度的壓力。我也曾問起她的心事,她卻只搖頭不語。
一個課後的黃昏,我在走廊看到Cindy,把她叫進教室裡。她一向調皮,也愛耍些小伎倆,以為被我抓到小辮子,她神情顯露不安。
「Cindy,沒你的事,別緊張。」我語調輕鬆,內心在偷笑。我問她最近是否常跟Joanne在一起?
「只在漢語與數學同班上課或吃午飯碰到的時候。」
「常見到妳下課後還在學校呼朋引伴、衝進衝出。」
「因為參加了不少club, 所以常有activities.」
「怎麼不介紹Joanne參加呢?她對於學校的課外活動也許不太清楚。」
「跟她提過了,可是她說下課後馬上就得回家。」
「家裡有事嗎?為何這麼著急?」
「爸爸規定她放學立刻回家練琴。」
「練琴?」
「練鋼琴,每天四個小時。」
「每天四個小時?」
「是的。她說四歲開始就是這樣。」
「她哪裡還有時間做功課?我們學校的課業又是如此繁重。」
「她爸不准她看電視,也不准她跟朋友打超過十分鐘的電話。有一次我跟她不知不覺談了太久,我在線這頭都能聽到她爸的叫吼聲。」我胸口感到一絲隱約的抽痛。
「老師我跟你講喔~」Cindy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很快又開口~「她爸真的好恐怖,不但要她每天練琴四個小時,還要她每門功課都拿A耶!」
「妳怎麼知道?」
「有一次吃午飯的時候,她問我明天是不是six-week report card day(休士頓教育局規定~高中學校每6週分發一次成績單)?我說Yes,她沈思片刻,忽然掉下淚來。」
「怎麼回事?」我也跟著緊張起來。
「她說,如果拿到一個B,她爸就會跟她沒完沒了。」
「爸爸會打她嗎?」我已經開始模擬向學校報告child abuse的腹稿。
「她說爸沒打過她,但是嚴厲的口頭辱罵,比捱打更痛苦。」
「媽媽呢?怎麼沒為她說幾句話?」
「不知道耶!她從來沒提過媽媽,我也沒敢問。」
Cindy在我耳邊小聲叮嚀~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這個秘密,尤其是Joanne,or she will kill me。Cindy跑出教室前如是說。我在教室裡沈思良久,自己跟自己反覆debate,應該找Joanne的父母親來問個究竟嗎?可是又能談些什麼呢?正如Cindy所說,如果Joanne知道了,代誌可能更大條。最後我「阿Q」地對自己妥協~~以後看到Joanne在上課時偷做別科的作業,就悄悄放她一馬,當作「有看沒有到」,這也算是對她的同情與微薄的幫助吧。
學期很快過半。有一天Cindy告訴我,每週兩次,Joanne在午休時間到學校「青少年心靈理療師」的office去visit。我問Cindy是哪個老師的推薦,她說不知道。我替Joanne感到高興,自己內心也稍覺寬鬆。我期待通過心理專家的輔助,從此雨過天晴,雲翳盡散,Joanne 能恢復沒有壓力,青春少女的正常生活。但是不久以後她開始缺課,不是逃學,而是更長時間被留置在理療師的辦公室。種種跡象顯示,Joanne的憂鬱症並未獲得預期的改善。
Joanne十一年級那年的寒假前一天,下課鈴響過學生離去後,她走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個信封說:「老師,送妳一張concert的門票,希望妳能參加。」
「好啊!什麼 concert? ?」」對於她的邀請,我稍感意外但覺得欣慰。
「是我piano teacher 學生的表演會。」
「好的,一定會去。專程去看妳表演。」
「一定要去喔!因為。。因為所有老師當中,我只請妳一個人。。。」她欲言又止,停了一下又努力說下去:「我常在妳上課的時候,趕寫別科的作業。老師,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我真的沒有時間寫完所有的功課。」我無言可答,只能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
那天晚上苦雨淒風,寒意逼人。我勉強前往因為跟Joanne有約,不能讓她失望。說來很巧,就在通往音樂廳的過道上,迎面碰到Joanne的父親。不知從哪兒得來一股勇氣,我向他提出「借幾分鐘說話」的要求。他似感意外,但還是跟我走到稍為偏遠的角落。
「李先生,好久不見,一向可好?」我禮貌問候。
「離鄉背井,哪裡會好?」負面的反應,透露他內心的不滿與失望。
「我想跟你談談Joanne的情況。。。」我看時間不多,馬上切入正題。
「她有問題嗎?」口氣明顯不耐。
「你別誤會,她的漢語成績一向優越。」
「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她好像永遠睡眠不足,神色慌張,有時答非所問,有時喃喃自語。」
「會這樣嗎?我倒沒看出來。」我明知他在「講白賊」。因為把學生送到心靈理療師的 office 之前,學校一定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孩子的負擔太重,沒能得到足夠的休息。你對孩子在音樂與學校成績的期待是否太高了呢?我們學校課業之嚴峻繁多,是全市聞名的。」我怕話會被他打斷,故而語如連珠,不給他插嘴的機會。
「蔡老師,妳顧慮太多啦!玉不琢不成器。在我們國內,學生六天上課,第七天補習,除了睡覺,就是學習。哪有像美國孩子,成天往外跑,不是shopping就是party,白白浪費了年輕寶貴的時間。我只有這麼個孩子,為了她,我拋棄國內事業,千辛萬苦來此煎熬,不就是為了讓她有個成功的未來麼?」沒想到他說話如機關槍掃射,語言功力比我高強深厚。
「可是她。。。」我還想為Joanne辯護下去。
「好啦!時間差不多了,下回再談吧!女兒我自己會調教,謝謝老師關心。再會啦!」他沒等我回話,掉過頭就走人。
那夜在concert晚會裡,Joanne雙手十指在鋼琴鍵盤上彈跳翻飛,樂音順暢如行雲流水,但我沒有受到感動。我坐立不安、心潮起伏~~一方面後悔自己的雞婆多嘴,自討沒趣,一方面為了Joanne所受的煎熬苦楚而黯然神傷。自此而後,我未曾再與Joanne的父親談過話。歲月如流,我只能帶著遺憾,任Joanne在進出校門如海潮起落的學生群裡隨波逐流,狼狽顛簸直至畢業。…‥
夜航機平穩飛行,單調的嗡嗡聲催人入眠,機窗外暗夜如墨。似睡非睡的迷惘中,Joanne眼瞳含悲帶愁,Cindy啜泣聲如哀歌,不時縈繞在我的心頭。 (2021年5月修訂)
走到女用洗手間門口,裡面隱約傳來女子悲戚的啼哭聲。傾聽片刻,哭聲時斷時續、若有還無。我心裡發毛,繼而一想,女廁門外的走廊燈光明亮,旅客人來人往步履雜沓,如此環境哪裡會出現倩女幽魂之類的靈異現象?合理的懷疑是某個多情女子受不了離別之苦,跑進洗手間嚎啕發洩。想到這裡,不覺移動腳步往裡走去。
洗手間內別無他人,只有一個長髮披肩的年輕女子雙手掩臉痛哭失聲。聽到我走近,她放下雙手楞了片刻,很快衝上來抱住我叫~~蔡老師,怎麼會是妳?我嚇了一大跳,「哪會阿呢」?趕快睜大眼睛,看清了對方後同時也大叫起來~~Cindy,妳怎麼會在這裡哭?她被我這麼一問,眼淚又開始滴落。我轉身拉下一團衛生紙塞到她手裡,同時輕拍她的肩膀表示安慰。不多久她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What's the matter? Are you OK?」我脫口而出。她輕輕地點了頭。
「有誰欺負妳嗎?」我忽然想到心理變態色情狂對年輕女子的騷擾。但她還是搖頭。
「妳身體不舒服?生病了嗎?」我再度追問。她語帶哽咽地回答:「是。。是Joanne Li。她。。她。。」Cindy又開始啜泣起來。
我不會忘記Joanne。她跟 Cindy在我執教的高中漢語(Mandarin Chinese)班裡比鄰而坐。她倆畢業已經三年,應該已是大三的學生。
「Joanne怎麼啦?妳為了她而躲在這裡哭?」我有如墜入十里迷霧中,弄不清頭緒。
「我回台灣探望爺爺、奶奶,她堅持到機場來送我。」Cindy說。
「妳傷心因為捨不得離開她?」
「我要進入安全檢查的關卡時,她吵著要跟我一起走。她抓緊我的手臂又叫又嚷,在那兒拉扯的時候,兩個安檢人員匆匆過來把Joanne架走。她一再回頭,眼裡含著淚水,不斷叫著我的名字。」Cindy說完又哭了起來。
「怎麼會這樣?」我腦力一時停擺。
「蔡老師,妳忘了她。。。」Cindy沒說下去,只用手指指自己的頭殼。
「她還是。。。?」我找不到適當的詞語。Cindy點點頭繼續說:「每逢考試,Joanne就會緊張得胡言亂語,不知所措。她已無法應付大學的課程,現在休學在家。…‥」
兩人正說著話,boarding的呼號響起,我與Cindy前後走入機艙。班機客滿,我們兩人的座位隔著一段冗長的距離。飛機起飛衝向雲端,漫漫長夜百無聊賴,塵封的記憶化成蝶翼翩翩,飛向了往事的來時路,眼前浮映出當年初遇Joanne的場景。…‥
一個陽光亮麗的秋天日午,我在教室裡準備教材時聽到敲門聲。開門一探,外面站著一個瘦削中年男士和一個怯生生的年輕女孩。男士用濃厚南方口音的華語說他姓李,前不久才移民來美落腳在休士頓。他到註冊組辦理女兒入學手續時,註冊組長叫他倆上樓找我,要我測定女孩的漢語程度與級別,她才能設定女孩的課程表。
午後第一節課女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不約而同對她行起注目禮,她顯得緊張又膽怯。我當眾宣佈女孩的名字,並說明不久前女孩全家才移民來到這裡,希望同學與她友善相處,親切對待。全班拍手歡呼表示歡迎,女生Cindy的掌聲與笑聲特別響亮。Cindy是個活潑開朗,熱情洋溢的陽光女孩,我靈機一動,把Joanne安排坐在她旁邊。我還特別交代,若有同學對Joanne霸凌(bully),第一時間必得向我報告。我還半開玩笑恐嚇Cindy:「不然就找你算帳!」Cindy伸了伸舌頭大聲說~~OK,沒問題!這就是Cindy與Joanne深厚友誼的緣起。
Joanne中等身材,有雙大大的眼睛與濃密的睫毛,看起來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是,從她進入教室的第一天,我發覺她的眉眼帶著一層黯淡的神色。初時以為是新來乍到,他鄉異校的陌生感所招致,我並未特別在意。Fall semester匆匆過去。Spring semester開始後,她的陰霾臉色漸次加深。上課時,她雙眉深鎖若有所思,有時埋頭趕寫別科作業。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這女孩承受著相當程度的壓力。我也曾問起她的心事,她卻只搖頭不語。
一個課後的黃昏,我在走廊看到Cindy,把她叫進教室裡。她一向調皮,也愛耍些小伎倆,以為被我抓到小辮子,她神情顯露不安。
「Cindy,沒你的事,別緊張。」我語調輕鬆,內心在偷笑。我問她最近是否常跟Joanne在一起?
「只在漢語與數學同班上課或吃午飯碰到的時候。」
「常見到妳下課後還在學校呼朋引伴、衝進衝出。」
「因為參加了不少club, 所以常有activities.」
「怎麼不介紹Joanne參加呢?她對於學校的課外活動也許不太清楚。」
「跟她提過了,可是她說下課後馬上就得回家。」
「家裡有事嗎?為何這麼著急?」
「爸爸規定她放學立刻回家練琴。」
「練琴?」
「練鋼琴,每天四個小時。」
「每天四個小時?」
「是的。她說四歲開始就是這樣。」
「她哪裡還有時間做功課?我們學校的課業又是如此繁重。」
「她爸不准她看電視,也不准她跟朋友打超過十分鐘的電話。有一次我跟她不知不覺談了太久,我在線這頭都能聽到她爸的叫吼聲。」我胸口感到一絲隱約的抽痛。
「老師我跟你講喔~」Cindy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很快又開口~「她爸真的好恐怖,不但要她每天練琴四個小時,還要她每門功課都拿A耶!」
「妳怎麼知道?」
「有一次吃午飯的時候,她問我明天是不是six-week report card day(休士頓教育局規定~高中學校每6週分發一次成績單)?我說Yes,她沈思片刻,忽然掉下淚來。」
「怎麼回事?」我也跟著緊張起來。
「她說,如果拿到一個B,她爸就會跟她沒完沒了。」
「爸爸會打她嗎?」我已經開始模擬向學校報告child abuse的腹稿。
「她說爸沒打過她,但是嚴厲的口頭辱罵,比捱打更痛苦。」
「媽媽呢?怎麼沒為她說幾句話?」
「不知道耶!她從來沒提過媽媽,我也沒敢問。」
Cindy在我耳邊小聲叮嚀~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這個秘密,尤其是Joanne,or she will kill me。Cindy跑出教室前如是說。我在教室裡沈思良久,自己跟自己反覆debate,應該找Joanne的父母親來問個究竟嗎?可是又能談些什麼呢?正如Cindy所說,如果Joanne知道了,代誌可能更大條。最後我「阿Q」地對自己妥協~~以後看到Joanne在上課時偷做別科的作業,就悄悄放她一馬,當作「有看沒有到」,這也算是對她的同情與微薄的幫助吧。
學期很快過半。有一天Cindy告訴我,每週兩次,Joanne在午休時間到學校「青少年心靈理療師」的office去visit。我問Cindy是哪個老師的推薦,她說不知道。我替Joanne感到高興,自己內心也稍覺寬鬆。我期待通過心理專家的輔助,從此雨過天晴,雲翳盡散,Joanne 能恢復沒有壓力,青春少女的正常生活。但是不久以後她開始缺課,不是逃學,而是更長時間被留置在理療師的辦公室。種種跡象顯示,Joanne的憂鬱症並未獲得預期的改善。
Joanne十一年級那年的寒假前一天,下課鈴響過學生離去後,她走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個信封說:「老師,送妳一張concert的門票,希望妳能參加。」
「好啊!什麼 concert? ?」」對於她的邀請,我稍感意外但覺得欣慰。
「是我piano teacher 學生的表演會。」
「好的,一定會去。專程去看妳表演。」
「一定要去喔!因為。。因為所有老師當中,我只請妳一個人。。。」她欲言又止,停了一下又努力說下去:「我常在妳上課的時候,趕寫別科的作業。老師,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我真的沒有時間寫完所有的功課。」我無言可答,只能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
那天晚上苦雨淒風,寒意逼人。我勉強前往因為跟Joanne有約,不能讓她失望。說來很巧,就在通往音樂廳的過道上,迎面碰到Joanne的父親。不知從哪兒得來一股勇氣,我向他提出「借幾分鐘說話」的要求。他似感意外,但還是跟我走到稍為偏遠的角落。
「李先生,好久不見,一向可好?」我禮貌問候。
「離鄉背井,哪裡會好?」負面的反應,透露他內心的不滿與失望。
「我想跟你談談Joanne的情況。。。」我看時間不多,馬上切入正題。
「她有問題嗎?」口氣明顯不耐。
「你別誤會,她的漢語成績一向優越。」
「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她好像永遠睡眠不足,神色慌張,有時答非所問,有時喃喃自語。」
「會這樣嗎?我倒沒看出來。」我明知他在「講白賊」。因為把學生送到心靈理療師的 office 之前,學校一定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孩子的負擔太重,沒能得到足夠的休息。你對孩子在音樂與學校成績的期待是否太高了呢?我們學校課業之嚴峻繁多,是全市聞名的。」我怕話會被他打斷,故而語如連珠,不給他插嘴的機會。
「蔡老師,妳顧慮太多啦!玉不琢不成器。在我們國內,學生六天上課,第七天補習,除了睡覺,就是學習。哪有像美國孩子,成天往外跑,不是shopping就是party,白白浪費了年輕寶貴的時間。我只有這麼個孩子,為了她,我拋棄國內事業,千辛萬苦來此煎熬,不就是為了讓她有個成功的未來麼?」沒想到他說話如機關槍掃射,語言功力比我高強深厚。
「可是她。。。」我還想為Joanne辯護下去。
「好啦!時間差不多了,下回再談吧!女兒我自己會調教,謝謝老師關心。再會啦!」他沒等我回話,掉過頭就走人。
那夜在concert晚會裡,Joanne雙手十指在鋼琴鍵盤上彈跳翻飛,樂音順暢如行雲流水,但我沒有受到感動。我坐立不安、心潮起伏~~一方面後悔自己的雞婆多嘴,自討沒趣,一方面為了Joanne所受的煎熬苦楚而黯然神傷。自此而後,我未曾再與Joanne的父親談過話。歲月如流,我只能帶著遺憾,任Joanne在進出校門如海潮起落的學生群裡隨波逐流,狼狽顛簸直至畢業。…‥
夜航機平穩飛行,單調的嗡嗡聲催人入眠,機窗外暗夜如墨。似睡非睡的迷惘中,Joanne眼瞳含悲帶愁,Cindy啜泣聲如哀歌,不時縈繞在我的心頭。 (2021年5月修訂)
《風雪‧晴‧五月春》
蔡淑媛
一九六九年清秋七月,我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開四季長夏的台灣島南故鄉,來到美國密西根州「東蘭欣城」(East Lansing, Michigan),與就讀於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博士班的先生團聚。
我們住入「斯巴達村」攜眷學生宿舍(Spartan Village~~married student housing )。寄居在這個地處美國中西部五湖之濱的大學城前後將近五年,也真確地感受到,每年等待春回大地並不是一件「簡單e代誌」。
時序的年輪一旦轉進三月,我似乎已能感到雪痕猶在的土地,春的脈搏漸次在甦醒,也看到冰凍了半年的枯乾樹皮,出現了一層水漾的光暈。但無預警從天而降的一場暴風雪(blizzard)很快就瓦解了我內心殷切的期待。彌天蓋地的雪片,猶如歌仔戲演員臉上塗抹白粉膏,全面封蓋了殘冬憔悴的容顏。
雪花紛飛的日子,最快樂的是那些不知寒冷為何物的孩子。他們築起高高的雪牆城堡,分成兩個梯隊,玩起警察抓強盜的遊戲。他們也堆起胖大的雪人,圓滾肥厚的「腹肚」,像極了東方神仙世界的笑彌勒~大肚能容天下事,笑顏散盡古今愁。
孩子們擲雪球,打雪仗,玩得滿頭大汗,雙頰通紅,水晶般的眼瞳更顯得透亮。玩倦了, 他們有時也手拉手圍坐在屋前長廊下,重複地唱著永不老的兒歌~~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聽著,聽著,最後我彷彿聽成:「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問我爸爸媽媽好不好?……」渺遠歲月裡,依偎阿公、阿嬤膝前的童年甜美回憶,再度瀰漫胸懷。
風雪日午,獨立窗前,感受著北國寒冬的滋味,同時懷念遠方故鄉的暮春四月,天氣氤氳,花柳精神。我總想,長長的一生中,能有一段客居異國的經歷畢竟不是壞事~看看世界之大,風俗民情之奇~免於終老故鄉,長受父母庇蔭,而以為人生的囿範只屬感月吟風,或惆悵夕陽之類的淺恨與輕愁。
風雪稍斂的黃昏,依然雲煙低垂。露面才一剎那,旋即歸隱的夕陽,在雪層厚蓋的草原上,在塑成笨重雪牆的鐵絲欄杆上,在玉琢銀裝的枯枝上,留下一抹飄忽的胭脂暈。很快地,夕煙暮嵐又層層湧起,冷冽寒風又呼呼長嘯。風疾走,捲起漫天雪沙對著人滿頭滿臉地撲來。這風雪就像是個壞心眼的老巫婆,知道我們傾心愛慕春天的情意,而刻意凌厲施威來折磨我們。
雪後園林,披上了一襲簇新的銀裝,迸放出一朵朵開向蒼茫的白絨花。而那些亭亭傲立的青松,冰雪為蓋玉為骨,是一把一把擎天的玉羅傘。至於稍遠處的平蕪,則雲雪共色,天地混沌,淪落成一片乳白的煙茫。
風雪過後往往接上幾日晴朗的豔陽天。大地寂靜,沒有一絲風息。瑟縮的「日頭」無所事事,高掛在天上懶懶地微笑。積雪迅速消隱,嚴霜酷雪中顯得意氣風發的雪人,已漸萎縮變形,不消幾日,化成了一灘淨水,流向前庭後院去滋潤護花的春泥。樹蔭牆角,陽光照耀不到之處還堆積著盈尺的殘雪,為剛過境的嚴冬,留一點慘白冰涼的印記。
長溝淺瀨,雪融初漲的流水涓涓又復淙淙。冒出冰凍土層的草芽,已不畏濕冷的空氣,綠亮的針葉,抬頭挺胸,充滿昂仰的鬥志。雪跡猶存,濕漉漉的地面,似乎有無數的種籽張開小口拼命在呼吸。枯枝的脈絡中,已有飽和的水液在流動,星星的蕾芽,隱約閃現在灰褐色的枝柯間了。
四月中旬之後,接連下起一場又一場綿密的春雨,瀟瀟灑灑,滴滴答答,一連串風鈴的微吟。室外,孩子成群結伴,湧向依舊寂寞的草原。各色花俏衣衫,躍動在夕暮的蒼茫裡,令人錯以為春花已經燦爛開遍。
早甦的風箏已競往空中飛揚了,那麼悠然悠然地,舞動著婀娜身段,享受天外的逍遙。草原上活躍的成人與孩子追逐風箏在飛跑,水珠迸地的笑聲,漾起歡樂的交響樂曲。即使春如貓足,軟茸茸無聲息地來,我已能感受到它輕柔的跫音。
四月底的每一個清晨,當我從睡夢中醒來,首要之事就是站在充滿水氣的窗前,關心窗外的春訊。我期盼著如星般的櫻蕾開滿枝柯,漸次抽長的柳條茂密成浪,更期盼著新碧的草芽,舖成十里綠絨氈。
住在東蘭馨城的那段年輕歲月,我總以無限虔誠歡欣的心情,迎接花繁葉茂的人間五月春。 (4/2021年修訂)
我們住入「斯巴達村」攜眷學生宿舍(Spartan Village~~married student housing )。寄居在這個地處美國中西部五湖之濱的大學城前後將近五年,也真確地感受到,每年等待春回大地並不是一件「簡單e代誌」。
時序的年輪一旦轉進三月,我似乎已能感到雪痕猶在的土地,春的脈搏漸次在甦醒,也看到冰凍了半年的枯乾樹皮,出現了一層水漾的光暈。但無預警從天而降的一場暴風雪(blizzard)很快就瓦解了我內心殷切的期待。彌天蓋地的雪片,猶如歌仔戲演員臉上塗抹白粉膏,全面封蓋了殘冬憔悴的容顏。
雪花紛飛的日子,最快樂的是那些不知寒冷為何物的孩子。他們築起高高的雪牆城堡,分成兩個梯隊,玩起警察抓強盜的遊戲。他們也堆起胖大的雪人,圓滾肥厚的「腹肚」,像極了東方神仙世界的笑彌勒~大肚能容天下事,笑顏散盡古今愁。
孩子們擲雪球,打雪仗,玩得滿頭大汗,雙頰通紅,水晶般的眼瞳更顯得透亮。玩倦了, 他們有時也手拉手圍坐在屋前長廊下,重複地唱著永不老的兒歌~~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聽著,聽著,最後我彷彿聽成:「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問我爸爸媽媽好不好?……」渺遠歲月裡,依偎阿公、阿嬤膝前的童年甜美回憶,再度瀰漫胸懷。
風雪日午,獨立窗前,感受著北國寒冬的滋味,同時懷念遠方故鄉的暮春四月,天氣氤氳,花柳精神。我總想,長長的一生中,能有一段客居異國的經歷畢竟不是壞事~看看世界之大,風俗民情之奇~免於終老故鄉,長受父母庇蔭,而以為人生的囿範只屬感月吟風,或惆悵夕陽之類的淺恨與輕愁。
風雪稍斂的黃昏,依然雲煙低垂。露面才一剎那,旋即歸隱的夕陽,在雪層厚蓋的草原上,在塑成笨重雪牆的鐵絲欄杆上,在玉琢銀裝的枯枝上,留下一抹飄忽的胭脂暈。很快地,夕煙暮嵐又層層湧起,冷冽寒風又呼呼長嘯。風疾走,捲起漫天雪沙對著人滿頭滿臉地撲來。這風雪就像是個壞心眼的老巫婆,知道我們傾心愛慕春天的情意,而刻意凌厲施威來折磨我們。
雪後園林,披上了一襲簇新的銀裝,迸放出一朵朵開向蒼茫的白絨花。而那些亭亭傲立的青松,冰雪為蓋玉為骨,是一把一把擎天的玉羅傘。至於稍遠處的平蕪,則雲雪共色,天地混沌,淪落成一片乳白的煙茫。
風雪過後往往接上幾日晴朗的豔陽天。大地寂靜,沒有一絲風息。瑟縮的「日頭」無所事事,高掛在天上懶懶地微笑。積雪迅速消隱,嚴霜酷雪中顯得意氣風發的雪人,已漸萎縮變形,不消幾日,化成了一灘淨水,流向前庭後院去滋潤護花的春泥。樹蔭牆角,陽光照耀不到之處還堆積著盈尺的殘雪,為剛過境的嚴冬,留一點慘白冰涼的印記。
長溝淺瀨,雪融初漲的流水涓涓又復淙淙。冒出冰凍土層的草芽,已不畏濕冷的空氣,綠亮的針葉,抬頭挺胸,充滿昂仰的鬥志。雪跡猶存,濕漉漉的地面,似乎有無數的種籽張開小口拼命在呼吸。枯枝的脈絡中,已有飽和的水液在流動,星星的蕾芽,隱約閃現在灰褐色的枝柯間了。
四月中旬之後,接連下起一場又一場綿密的春雨,瀟瀟灑灑,滴滴答答,一連串風鈴的微吟。室外,孩子成群結伴,湧向依舊寂寞的草原。各色花俏衣衫,躍動在夕暮的蒼茫裡,令人錯以為春花已經燦爛開遍。
早甦的風箏已競往空中飛揚了,那麼悠然悠然地,舞動著婀娜身段,享受天外的逍遙。草原上活躍的成人與孩子追逐風箏在飛跑,水珠迸地的笑聲,漾起歡樂的交響樂曲。即使春如貓足,軟茸茸無聲息地來,我已能感受到它輕柔的跫音。
四月底的每一個清晨,當我從睡夢中醒來,首要之事就是站在充滿水氣的窗前,關心窗外的春訊。我期盼著如星般的櫻蕾開滿枝柯,漸次抽長的柳條茂密成浪,更期盼著新碧的草芽,舖成十里綠絨氈。
住在東蘭馨城的那段年輕歲月,我總以無限虔誠歡欣的心情,迎接花繁葉茂的人間五月春。 (4/2021年修訂)
MSU校園四月河
《樹的世界奇觀》
雅夫子
樹洞酒吧
南非一個叫「太陽地」(Sunland)的農場,有一棵形狀奇特巨大的「猴麵包樹」,大到需要四十名成人才能將它環抱,樹齡估計將近五、六千年。
范赫爾登夫婦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買下這座農場。幾年後,無意中才發現巨樹中有個天然的大洞。夫婦兩人突發奇思,想利用樹底大洞開設一間天下無双的「樹洞酒吧」!這間頗有創意的酒吧,提供十五位顧客的座椅,但有一次聚會,卻足足塞了54個人,創下了該店的記錄。
在非洲乾旱的熱帶,生長著一種形狀奇特的巨樹,因為此樹長出的果子,其形狀如麵包,又是猴子喜愛的食物,所以俗稱「猴麵包樹」,它的英文名字叫做「Baobab」。此樹在旱季時,為了減低樹木本身水分的蒸發,其葉子會掉光,在雨季時會大量吸收水分,葉子會再長回來,由此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週全。此樹可以說是沙漠中的貯水塔,無形中救了許多缺水的過路人,故有「生命樹」的封號。
Baobab樹全身是寶:葉子可以煮來當蔬菜吃;花是甜的,可以作飲料;果子可當作食品的調味品;樹皮的纖維,可以拿來織繩子、籃子、墊子與布料;其根、葉、皮全是治病的藥材。
猴麵包樹有八個品種:非洲種,屬於胖肥形狀;馬達加斯加的“瀕危物種”,形狀高大;澳洲種,當地叫為boab ;其他在馬達加斯加,另有五種。此類樹種,樹齢可達數千年,有些品種形狀有如大肚的彌勒佛,其度量超大,肚裡可以撐船。除了在南非拿來開設酒吧之外,傳說在澳洲的Derby(在Western Australia)也曾經拿它當做臨時監獄之用,是樹中之奇聞。
獨樹成林
俗話說「滴水難成海、獨樹難成林」,但世上無奇不有,事事有例外。在雲南瑞麗有一棵大榕樹,當地人叫它「迎客榕」,樹齢九百多歲,有34個紮地根,樹高50多米,樹幅達2000多平方米,成為雨林的奇觀,堪稱「獨樹成林」。
穿樹車道
名為Tour-Thru的巨大紅木位於加州Route 169的Klamath。穿過樹幹的車道,7.3呎寛、9.5呎高。1976年,開鑿此樹洞時的報酬方式是二者選一:其一,一次付清,現金$600;其二,日後收取所有通行費的一半。承包者選擇現金,當時無法預料後日訪客會滾滾而來,目前每年達八萬車次之多。當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錯誤選擇,其損失大矣!
2017年,與一群好友造訪這棵巨木,一輛大車順利過關,洞前留影,皆大歡喜!
比美不比大
造物者創造猴麵包樹、榕樹、紅木等大樹時,是表現巨匠的大本事。但在創造以花葉取勝的樹種時,却是展現巧匠的細膩靈性。以下例舉世界上絶美樹木的奇觀:
1. 巴西野樹:在台灣叫鳯凰木,取名於「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鳯之冠」,又叫火樹,開花時有如一片火海。
2. 南非藍花楹樹: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素有「藍花楹之城」的美譽。每到春季,街道兩邊高大的藍花楹樹相互交織,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3. 日本的紫藤,每年的紫藤節日,東京、靜岡和岡崎都有隆重慶典。
4. 德國波恩櫻花:與日本櫻花互相媲美,日本的品種多一絲襌意,德國的品種多一點浪漫情趣。
5. 日本紅楓:姿態優美,春夏吐紅,葉色艷麗,頗具火熱魅力。落葉時,將地面舖上一層紅色地毯,美不勝言。
後言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很多,樹木是其中之一。它除了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回報氧氣給我們維生之外,許多樹木還供我們觀賞,讓這世界變得多彩多姿。還有許多樹種的根、葉、花、果等等部位,供應我們當做食物,有些甚至於還是稀有的藥材。受惠的我們應該抱著感恩的胸懷,愛惜花草樹木,保護大自然以回報造物者的恩賜。
南非一個叫「太陽地」(Sunland)的農場,有一棵形狀奇特巨大的「猴麵包樹」,大到需要四十名成人才能將它環抱,樹齡估計將近五、六千年。
范赫爾登夫婦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買下這座農場。幾年後,無意中才發現巨樹中有個天然的大洞。夫婦兩人突發奇思,想利用樹底大洞開設一間天下無双的「樹洞酒吧」!這間頗有創意的酒吧,提供十五位顧客的座椅,但有一次聚會,卻足足塞了54個人,創下了該店的記錄。
在非洲乾旱的熱帶,生長著一種形狀奇特的巨樹,因為此樹長出的果子,其形狀如麵包,又是猴子喜愛的食物,所以俗稱「猴麵包樹」,它的英文名字叫做「Baobab」。此樹在旱季時,為了減低樹木本身水分的蒸發,其葉子會掉光,在雨季時會大量吸收水分,葉子會再長回來,由此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週全。此樹可以說是沙漠中的貯水塔,無形中救了許多缺水的過路人,故有「生命樹」的封號。
Baobab樹全身是寶:葉子可以煮來當蔬菜吃;花是甜的,可以作飲料;果子可當作食品的調味品;樹皮的纖維,可以拿來織繩子、籃子、墊子與布料;其根、葉、皮全是治病的藥材。
猴麵包樹有八個品種:非洲種,屬於胖肥形狀;馬達加斯加的“瀕危物種”,形狀高大;澳洲種,當地叫為boab ;其他在馬達加斯加,另有五種。此類樹種,樹齢可達數千年,有些品種形狀有如大肚的彌勒佛,其度量超大,肚裡可以撐船。除了在南非拿來開設酒吧之外,傳說在澳洲的Derby(在Western Australia)也曾經拿它當做臨時監獄之用,是樹中之奇聞。
獨樹成林
俗話說「滴水難成海、獨樹難成林」,但世上無奇不有,事事有例外。在雲南瑞麗有一棵大榕樹,當地人叫它「迎客榕」,樹齢九百多歲,有34個紮地根,樹高50多米,樹幅達2000多平方米,成為雨林的奇觀,堪稱「獨樹成林」。
穿樹車道
名為Tour-Thru的巨大紅木位於加州Route 169的Klamath。穿過樹幹的車道,7.3呎寛、9.5呎高。1976年,開鑿此樹洞時的報酬方式是二者選一:其一,一次付清,現金$600;其二,日後收取所有通行費的一半。承包者選擇現金,當時無法預料後日訪客會滾滾而來,目前每年達八萬車次之多。當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錯誤選擇,其損失大矣!
2017年,與一群好友造訪這棵巨木,一輛大車順利過關,洞前留影,皆大歡喜!
比美不比大
造物者創造猴麵包樹、榕樹、紅木等大樹時,是表現巨匠的大本事。但在創造以花葉取勝的樹種時,却是展現巧匠的細膩靈性。以下例舉世界上絶美樹木的奇觀:
1. 巴西野樹:在台灣叫鳯凰木,取名於「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鳯之冠」,又叫火樹,開花時有如一片火海。
2. 南非藍花楹樹: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素有「藍花楹之城」的美譽。每到春季,街道兩邊高大的藍花楹樹相互交織,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3. 日本的紫藤,每年的紫藤節日,東京、靜岡和岡崎都有隆重慶典。
4. 德國波恩櫻花:與日本櫻花互相媲美,日本的品種多一絲襌意,德國的品種多一點浪漫情趣。
5. 日本紅楓:姿態優美,春夏吐紅,葉色艷麗,頗具火熱魅力。落葉時,將地面舖上一層紅色地毯,美不勝言。
後言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很多,樹木是其中之一。它除了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回報氧氣給我們維生之外,許多樹木還供我們觀賞,讓這世界變得多彩多姿。還有許多樹種的根、葉、花、果等等部位,供應我們當做食物,有些甚至於還是稀有的藥材。受惠的我們應該抱著感恩的胸懷,愛惜花草樹木,保護大自然以回報造物者的恩賜。
加州巨大的“Tour Thru Tree”
《台灣的隱憂(完)》
連淑琴
專職証件出租
今年四月初,台鐵列車自花蓮往太魯閣道上行駛中,撞上違規停留在軌道上的工程車,造成一大車禍,乘客49人死亡,另有二百多人受重、輕傷,此惡息不只震驚全台,國際媒體也紛紛報導此訊。在發生重大車禍後,交通部長林佳龍馬上扛起責任,到達現場,不眠不休救援傷亡,安撫家屬。當一切恢復之後,林佳龍向行政院長請辭,雖被再三挽留,却不為權勢動搖離職決心,終於謝職下台。林佳龍所做所為,表現出一位有擔當的交通部長,值得人民敬佩。
此次車禍非天災而是人為,而今肇禍者李義祥已被羈押,其餘牽涉案情的10人,或多或少繩之以法,其中包括二名花蓮縣政府公務人員。那麽不妨追根到底,找出其前因後果:按照政府規定:營造商(包括建築業,建造鐵路、公路、橋墩等等),以及開西藥房,都須有工程師或藥劑師執照。但台灣一般營造商,大都由承包小工程起家,漸漸成為大承包商,他們為了要承包政府的大工程,必須有工程師執照。一樣的規則,開西藥房必須有藥劑師執照。而極大部分商家的執照,是租借來的。
在台灣,有學歷的工程師或藥劑師,自己創業者不多,一般在大學學工程或藥學,畢業後大部分成為上班族,其中有不少人通過高考取得執照。而這些人已有穩定工作,無意從新走進艱辛的創業路程。由另方面而言,大營造商及西藥房老板們,急須執照才能標上大工程,或開創西藥店,只好想辦法取得執照。不知從何年開始,有人想出這一套租借的辦法來,且一拍即合,具有執照者出租可獲得額外收入,無執照者談好價格出借,可標上大工程,賺更多錢財,一舉兩得,這乃執照租借業的由來。
這種租借執照惡習由來已久,未出事則相安無事,有事發生則會牽涉到一連串的黑箱作業。話說一般大包商,總是跟政府中,有関出拋工程官員攀上交情,以叵額紅利,打通上下官員獲得資訊,而能順利的承包上億元的大工程。不過這些大包商,往往缺乏大工程的危機意識,又無法單獨完成任務,就把大工程分割外包,給不同等級的下游工程包商,這就是外包文化的由來。它造成層層剝削,偷工減料,且經常施延工程,無法及時完工。接着這些收受賄賂的政府官員,會向政府申請給予工程延期及增資,故一大工程由開工到完工,往往不能如期完成,進而超越原定預算,這明明是官商勾結,從中謀利的成果。這種惡習乃自國民政府來台以來,數十年留傳下的傳統。
民進黨總統
小蔣末期,体弱多病,加上外來的壓力,終於解嚴。台灣政壇上,長期以來,不惜自身安危,奮勇牽制國民黨的先賢,才能以黨外步入黨內,成立民進黨。自此台灣政壇一步步走上民主化時代。台灣的轉型政治,李登輝功不可沒。他把國民黨改為本土化,此舉備受其黨老臣們的不滿及攻擊,當時國民黨內局勢緊張,李登輝處於危險境界,握有軍權的黨國重臣,隨時有兵變之舉,李登輝自稱他是「虎口下的總統」。李總統以高級政治手腕,在幾年之間,把幾個握有兵權的老臣們,和平的一一請下台,台灣才能不流一滴血,由半獨裁政体走進民主政体,李登輝不愧被尊稱為台灣民主之父。
這期間,民進黨由草芒漸漸型成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政黨。幾經選舉,其寥寥無幾的民選官吏,其行政能耐往往勝過,那批長期執政的國民黨老官吏,讓台灣人耳目一新。再說,台灣歷經數十年國民黨統治,人民早已厭惡國民黨那一套,數十年不變的治國方針。識實務的台灣人終於在2000年,以人民的力量扭轉乾坤,把一位一級貧民出生的陳水扁,推舉成為台灣總統。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一時大快人心,舉國歡騰。
阿扁執政八年期間,雖然朝小野大,事事無法如意進展,但有幾項大工程如南二高、雪山隧道等等工程,國民黨曾經編好預算,未能付諸實行,或無法完成的工程,扁政府都能如期、甚至提早完工,為納稅人民省下不少錢。
2016年,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總統,空前的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這位女總統,其魄力比前幾任總統有過之無不及。她看出,國際金融界的利息近幾年來,都停在1%左右,而數十年來,台灣源源不斷的,為百萬退休的軍公教大眾,支付18%利息的退休金。如果這種不合理政策不改,久而久之會導致國家破產。前幾任總統都有意做年金改革,卻怕得罪選民,故往往因循苟且,不了了之。而蔡英文在第一任期,難能可貴的完成年金改革,此舉阻擋那一大批退休人員的財源,可想而知,她成了眾矢之的,人民哀声戴道,一時總統的民調降到最低。國庫反而積財轉富了。
2019年1月2日習進平年初演講,把一國兩制改成一國一制,蔡英文勇敢的大聲反駁,此舉深受台灣人的讚佩。2020年,台灣人看到香港改成一國一制後,香港漸漸成了臭港,人民失去自由。當年的總統選舉,是親中或親美的選擇,聰明的台灣人選對了,蔡英文以高票當選第二任期總統。蔡英文在第二任期,推舉林佳龍為交通部長,他才上任不到一年,看出台鐵年年虧損,且負債纍纍,有心找出其弊端,善加改進,說不定有朝一日,台鐵將會轉虧為盈。而今一場大車禍,使林佳龍壯志未酬,暗然離職而去,我們痛失一位負責盡職的好長官。期望下任交通部長,具有魄力,負起大任,讓人民刮目相看。
不稱職的在野黨
台灣政壇的趨勢,已具先進國家的民主風範,人民熱衷政治,選擇對人民、國家會做事的政黨為政,故自21世紀以來,兩大政黨相互輪替,到2016年,台灣已經過第三次政黨輪替。
而今再次成為在野的國民黨,心不甘、情不願。經常反對執政黨任何政策。國民黨為反對萊猪,以內臟大灑立法院,演成國際笑陋。立委陳玉珍反萊猪找錯對象,跑到機場,在迎傑克國會議員上,大大舉牌反萊猪,牛頭不對馬嘴,讓人啼笑皆非。吳斯懷等人不時向對岸示好,往往以不實言論,把國軍貶得不堪一擊,一個堂堂台灣官員,怎能長他人之氣而滅自己的威風?黨主席江啟臣有心無力,不只無能改變大佬黨員的心態,也無法控制各黨員的損傷國格的言論,窩囊至極!
話說2018年,韓風襲捲台灣,空降的韓國瑜,高票當選為高雄市長。2019年,他上任市長才三個月,就参加國民黨,提名2020年總統侯選人初選。當時韓風正旺,黨主席吳敦義排除眾難,讓韓國瑜獨挑重任。韓國瑜身兼高雄市長,又為總統侯選人二職,他無心高雄市政,一心一意想登大位,每天睡到中午才上班,行踪不定,更糟的乃不熟政務,不久人人發現他是個大草包。他競選總統過程,其所做所為,荒腔走板,往往讓人啼笑皆非。
高雄在韓國瑜主政下,市政荒亂、掏空財政。歷經謝長廷及陳菊,建樹成一個美好的直轄市,不到二年間往下沉淪,成了二流城市。最讓高雄市民難過的是,韓國瑜看不起高雄,他不停的批評高雄是又老又窮。韓國瑜在2020年總統輸選之後,打算回頭當高雄市長。震怒的高雄市民,拒絕回收鄙視高雄、又是不級格的市長。高雄市民接着激發起運用罷免權除去他,在全高雄市民總動員下,終於在當年6月6日,以高票罷免了韓國瑜。開創台灣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罷免一位民選官員。
國民黨為此恨之入骨,誓必報仇。故點上桃園民進黨市議員王浩宇,果真這王議員就被罷免。接着克意要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只因她在議會開庭中,向韓國瑜問政時,市長答非所問而翻白眼,就以這一點要罷免她。黃捷雖非民進黨,但執政黨認為國民黨濫用罷免權,故動員多數民進黨黨員救援,終於留任黃捷。國民黨接着聲言將繼續罷免:陳柏維(3 Q)及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他們上任以來,認真問政,未曾犯任何失職行為,為了報復隨便行使罷免權,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看來國民黨已經失去黨魂了。
國際情勢千變萬化,自從中國掘起至今,先進國家終於看清其真面目,而今又走回二次大戰期的局面,獨裁與民主兩大勢力對抗。近期中國、俄國、伊朗及北韓聯成一綫,對抗的不只五眼聯盟,不少民主國家也紛紛加入陣營,其圍堵中國的局面,不亞於百年前的八國聯軍。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跟隨着水漲船高,萬一處於第一島錬的台灣被攻破,則日本及関島將是唇亡齒寒!故美、日、台都有共識,必定共同確保台灣安危,以免落入敵手成為中共版圖。
讓一般台灣人不解的,乃有一大群國民黨,生長在台灣數十年,卻從未認同台灣,沒人止擋他們回中國定居,他們卻堅住台灣而不回中國,原來留在台灣可定時領取薪俸,享受台灣衆多福利。最讓人不齒的是,這批人不時在媒體上,歌功頌德中國,貶低國軍,唱衰台灣,這不僅讓人置疑,難道這批人不是,中共派來台灣臥底的間諜?讓人不難看出,他們一點一滴的破壞台灣的安全,那麽台灣沒有一套法律可治他們?造成成台灣的隱憂。
四月中旬,美國陶德代長團,數位重量級新舊官員訪台,由AIT主管挑選數位現任官員相見,其中國民黨官員只選蔣萬安、陳以信,而未邀請黨主席江啟臣。陳以信立委向外儐說,台灣軍隊不了解美國或中國,更是懼怕戰爭云云。蔣萬安被問到92共識時,吱吱唔唔,顧左右而言他。最後問及有何意見可帶回,向美國政府傳達台灣民意,他倆卻默不作聲,何不說台灣有60%民眾反萊猪?看來國民黨的年青黨員,只是些受擺佈的棋子罷了,無一丁點發言權勢。
再說百年大黨的國民黨,數十年來未曾好好培育年青黨員,而今看來國民黨團青黃不接,大佬黨員緊抓住權勢不放,年青黨員處處受到牽制。新任黨主席江啟臣上任後,打算推翻92共識的議題,馬上受到馬英九干涉,只好又抱住92共識神祖牌,繼續聽大佬的指示,由此不難看出國民黨主席,只是大佬黨員的傀儡,那麻大佬黨員歸天之後,國民黨後繼有人嗎?
民進黨越來越壯大,國民黨却越來越衰亂,問政有如潑婦罵街,往往偏離問題所他,這對台灣而言,不是好現象,一個正常的國家,必須有個旗鼓相當的在野黨,來牽制執政黨,而今的國民黨,已經日落西山,失去昔日雄風,漸漸變成了台灣的隱憂。
今年四月初,台鐵列車自花蓮往太魯閣道上行駛中,撞上違規停留在軌道上的工程車,造成一大車禍,乘客49人死亡,另有二百多人受重、輕傷,此惡息不只震驚全台,國際媒體也紛紛報導此訊。在發生重大車禍後,交通部長林佳龍馬上扛起責任,到達現場,不眠不休救援傷亡,安撫家屬。當一切恢復之後,林佳龍向行政院長請辭,雖被再三挽留,却不為權勢動搖離職決心,終於謝職下台。林佳龍所做所為,表現出一位有擔當的交通部長,值得人民敬佩。
此次車禍非天災而是人為,而今肇禍者李義祥已被羈押,其餘牽涉案情的10人,或多或少繩之以法,其中包括二名花蓮縣政府公務人員。那麽不妨追根到底,找出其前因後果:按照政府規定:營造商(包括建築業,建造鐵路、公路、橋墩等等),以及開西藥房,都須有工程師或藥劑師執照。但台灣一般營造商,大都由承包小工程起家,漸漸成為大承包商,他們為了要承包政府的大工程,必須有工程師執照。一樣的規則,開西藥房必須有藥劑師執照。而極大部分商家的執照,是租借來的。
在台灣,有學歷的工程師或藥劑師,自己創業者不多,一般在大學學工程或藥學,畢業後大部分成為上班族,其中有不少人通過高考取得執照。而這些人已有穩定工作,無意從新走進艱辛的創業路程。由另方面而言,大營造商及西藥房老板們,急須執照才能標上大工程,或開創西藥店,只好想辦法取得執照。不知從何年開始,有人想出這一套租借的辦法來,且一拍即合,具有執照者出租可獲得額外收入,無執照者談好價格出借,可標上大工程,賺更多錢財,一舉兩得,這乃執照租借業的由來。
這種租借執照惡習由來已久,未出事則相安無事,有事發生則會牽涉到一連串的黑箱作業。話說一般大包商,總是跟政府中,有関出拋工程官員攀上交情,以叵額紅利,打通上下官員獲得資訊,而能順利的承包上億元的大工程。不過這些大包商,往往缺乏大工程的危機意識,又無法單獨完成任務,就把大工程分割外包,給不同等級的下游工程包商,這就是外包文化的由來。它造成層層剝削,偷工減料,且經常施延工程,無法及時完工。接着這些收受賄賂的政府官員,會向政府申請給予工程延期及增資,故一大工程由開工到完工,往往不能如期完成,進而超越原定預算,這明明是官商勾結,從中謀利的成果。這種惡習乃自國民政府來台以來,數十年留傳下的傳統。
民進黨總統
小蔣末期,体弱多病,加上外來的壓力,終於解嚴。台灣政壇上,長期以來,不惜自身安危,奮勇牽制國民黨的先賢,才能以黨外步入黨內,成立民進黨。自此台灣政壇一步步走上民主化時代。台灣的轉型政治,李登輝功不可沒。他把國民黨改為本土化,此舉備受其黨老臣們的不滿及攻擊,當時國民黨內局勢緊張,李登輝處於危險境界,握有軍權的黨國重臣,隨時有兵變之舉,李登輝自稱他是「虎口下的總統」。李總統以高級政治手腕,在幾年之間,把幾個握有兵權的老臣們,和平的一一請下台,台灣才能不流一滴血,由半獨裁政体走進民主政体,李登輝不愧被尊稱為台灣民主之父。
這期間,民進黨由草芒漸漸型成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政黨。幾經選舉,其寥寥無幾的民選官吏,其行政能耐往往勝過,那批長期執政的國民黨老官吏,讓台灣人耳目一新。再說,台灣歷經數十年國民黨統治,人民早已厭惡國民黨那一套,數十年不變的治國方針。識實務的台灣人終於在2000年,以人民的力量扭轉乾坤,把一位一級貧民出生的陳水扁,推舉成為台灣總統。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一時大快人心,舉國歡騰。
阿扁執政八年期間,雖然朝小野大,事事無法如意進展,但有幾項大工程如南二高、雪山隧道等等工程,國民黨曾經編好預算,未能付諸實行,或無法完成的工程,扁政府都能如期、甚至提早完工,為納稅人民省下不少錢。
2016年,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總統,空前的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這位女總統,其魄力比前幾任總統有過之無不及。她看出,國際金融界的利息近幾年來,都停在1%左右,而數十年來,台灣源源不斷的,為百萬退休的軍公教大眾,支付18%利息的退休金。如果這種不合理政策不改,久而久之會導致國家破產。前幾任總統都有意做年金改革,卻怕得罪選民,故往往因循苟且,不了了之。而蔡英文在第一任期,難能可貴的完成年金改革,此舉阻擋那一大批退休人員的財源,可想而知,她成了眾矢之的,人民哀声戴道,一時總統的民調降到最低。國庫反而積財轉富了。
2019年1月2日習進平年初演講,把一國兩制改成一國一制,蔡英文勇敢的大聲反駁,此舉深受台灣人的讚佩。2020年,台灣人看到香港改成一國一制後,香港漸漸成了臭港,人民失去自由。當年的總統選舉,是親中或親美的選擇,聰明的台灣人選對了,蔡英文以高票當選第二任期總統。蔡英文在第二任期,推舉林佳龍為交通部長,他才上任不到一年,看出台鐵年年虧損,且負債纍纍,有心找出其弊端,善加改進,說不定有朝一日,台鐵將會轉虧為盈。而今一場大車禍,使林佳龍壯志未酬,暗然離職而去,我們痛失一位負責盡職的好長官。期望下任交通部長,具有魄力,負起大任,讓人民刮目相看。
不稱職的在野黨
台灣政壇的趨勢,已具先進國家的民主風範,人民熱衷政治,選擇對人民、國家會做事的政黨為政,故自21世紀以來,兩大政黨相互輪替,到2016年,台灣已經過第三次政黨輪替。
而今再次成為在野的國民黨,心不甘、情不願。經常反對執政黨任何政策。國民黨為反對萊猪,以內臟大灑立法院,演成國際笑陋。立委陳玉珍反萊猪找錯對象,跑到機場,在迎傑克國會議員上,大大舉牌反萊猪,牛頭不對馬嘴,讓人啼笑皆非。吳斯懷等人不時向對岸示好,往往以不實言論,把國軍貶得不堪一擊,一個堂堂台灣官員,怎能長他人之氣而滅自己的威風?黨主席江啟臣有心無力,不只無能改變大佬黨員的心態,也無法控制各黨員的損傷國格的言論,窩囊至極!
話說2018年,韓風襲捲台灣,空降的韓國瑜,高票當選為高雄市長。2019年,他上任市長才三個月,就参加國民黨,提名2020年總統侯選人初選。當時韓風正旺,黨主席吳敦義排除眾難,讓韓國瑜獨挑重任。韓國瑜身兼高雄市長,又為總統侯選人二職,他無心高雄市政,一心一意想登大位,每天睡到中午才上班,行踪不定,更糟的乃不熟政務,不久人人發現他是個大草包。他競選總統過程,其所做所為,荒腔走板,往往讓人啼笑皆非。
高雄在韓國瑜主政下,市政荒亂、掏空財政。歷經謝長廷及陳菊,建樹成一個美好的直轄市,不到二年間往下沉淪,成了二流城市。最讓高雄市民難過的是,韓國瑜看不起高雄,他不停的批評高雄是又老又窮。韓國瑜在2020年總統輸選之後,打算回頭當高雄市長。震怒的高雄市民,拒絕回收鄙視高雄、又是不級格的市長。高雄市民接着激發起運用罷免權除去他,在全高雄市民總動員下,終於在當年6月6日,以高票罷免了韓國瑜。開創台灣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罷免一位民選官員。
國民黨為此恨之入骨,誓必報仇。故點上桃園民進黨市議員王浩宇,果真這王議員就被罷免。接着克意要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只因她在議會開庭中,向韓國瑜問政時,市長答非所問而翻白眼,就以這一點要罷免她。黃捷雖非民進黨,但執政黨認為國民黨濫用罷免權,故動員多數民進黨黨員救援,終於留任黃捷。國民黨接着聲言將繼續罷免:陳柏維(3 Q)及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他們上任以來,認真問政,未曾犯任何失職行為,為了報復隨便行使罷免權,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看來國民黨已經失去黨魂了。
國際情勢千變萬化,自從中國掘起至今,先進國家終於看清其真面目,而今又走回二次大戰期的局面,獨裁與民主兩大勢力對抗。近期中國、俄國、伊朗及北韓聯成一綫,對抗的不只五眼聯盟,不少民主國家也紛紛加入陣營,其圍堵中國的局面,不亞於百年前的八國聯軍。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跟隨着水漲船高,萬一處於第一島錬的台灣被攻破,則日本及関島將是唇亡齒寒!故美、日、台都有共識,必定共同確保台灣安危,以免落入敵手成為中共版圖。
讓一般台灣人不解的,乃有一大群國民黨,生長在台灣數十年,卻從未認同台灣,沒人止擋他們回中國定居,他們卻堅住台灣而不回中國,原來留在台灣可定時領取薪俸,享受台灣衆多福利。最讓人不齒的是,這批人不時在媒體上,歌功頌德中國,貶低國軍,唱衰台灣,這不僅讓人置疑,難道這批人不是,中共派來台灣臥底的間諜?讓人不難看出,他們一點一滴的破壞台灣的安全,那麽台灣沒有一套法律可治他們?造成成台灣的隱憂。
四月中旬,美國陶德代長團,數位重量級新舊官員訪台,由AIT主管挑選數位現任官員相見,其中國民黨官員只選蔣萬安、陳以信,而未邀請黨主席江啟臣。陳以信立委向外儐說,台灣軍隊不了解美國或中國,更是懼怕戰爭云云。蔣萬安被問到92共識時,吱吱唔唔,顧左右而言他。最後問及有何意見可帶回,向美國政府傳達台灣民意,他倆卻默不作聲,何不說台灣有60%民眾反萊猪?看來國民黨的年青黨員,只是些受擺佈的棋子罷了,無一丁點發言權勢。
再說百年大黨的國民黨,數十年來未曾好好培育年青黨員,而今看來國民黨團青黃不接,大佬黨員緊抓住權勢不放,年青黨員處處受到牽制。新任黨主席江啟臣上任後,打算推翻92共識的議題,馬上受到馬英九干涉,只好又抱住92共識神祖牌,繼續聽大佬的指示,由此不難看出國民黨主席,只是大佬黨員的傀儡,那麻大佬黨員歸天之後,國民黨後繼有人嗎?
民進黨越來越壯大,國民黨却越來越衰亂,問政有如潑婦罵街,往往偏離問題所他,這對台灣而言,不是好現象,一個正常的國家,必須有個旗鼓相當的在野黨,來牽制執政黨,而今的國民黨,已經日落西山,失去昔日雄風,漸漸變成了台灣的隱憂。
Góa ê a-má 我ê外嬤
HTSLC成人台語班 Lô͘ Pōe-Kun (盧佩均)
Góa ê gōa-má sī chı̍t-ê chiok hó-lé, chiok iú-hàu sī-tōa, thiàⁿ-thàng sī-sòe ê lâng. I cha̍p-la̍k hòe tō kè ho͘ góa ê a-kong, tòa-tī hûn-lîm chng-kha chèng-chhân. Seⁿ kúi-ê gín-á liáu-āu, in kui-ke-hóe-á tiō poaⁿ-kàu ko-hiông chò-seng-lí.
我ê外嬤是一个足好禮,足友孝序大,疼痛序细ê人。伊16歲就嫁予我ê阿公,住佇雲林庄腳種田。生幾个囡仔了後,in規家伙仔就搬到高雄做生理。
A-má ta̍k-kang lóng chhiò-bi-bi, kóng-ōe khin-siaⁿ-seh-sòe, kah chhù-piⁿ-thâu-bóe lóng chiok hó tàu-tīn--ê. Liām i lāu ê sî-chūn sit-tì, kan-na jīn-tit a-kong kah i seⁿ ê sì-ê gín-á sî, góa kah tī-tī chhōa gín-á tńg-khì kā in chhéng-an, i mā-sī tı̍t-tı̍t chio-ho͘ goán chia̍h-tê, liáu-āu chiah thau-thau-á mn̄g a-î, "chit kúi-ê ko͘-chui ê gín-á sī tó-ūi lâi--ê?" A-î kā i kóng, "In sī lí ê kan-á-sun--ah." "Góa ū kan-á-sun--o͘h?!" A-má ê hó-lé chin-chiàⁿ sī i hó sèng-tē ê chı̍t-pō͘-hūn.
阿嬤每日攏笑咪咪,講話輕聲細說,佮厝邊頭尾攏足好鬥陣 --ê。連伊老ê時陣失智,干單認得阿公佮伊生ê四个囡仔時,我佮弟弟𤆬囡仔轉去共in請安,伊嘛是直直招呼阮吃茶,了後才偷偷仔問阿姨,“這幾个古錐ê囡仔是叨位來 --ê?” 阿姨共伊講,“In是你ê乾仔孫啦。” “我有乾仔孫喔!?” 阿嬤ê好禮真正是伊好性地ê一部分。
A-má m̄-bat-ji, tān-sī a-chó͘ phoah-peⁿ hit-chūn, i múi lé-pài chē kong-lō͘-kio̍k ê chhia, poaⁿ-chhia tńg-khì chng-kha khòaⁿ a-chó͘ nn̄g saⁿ pái. Thiaⁿ ma-ma kóng, í-chêng sàn-chhiah sî, kui-ke lóng chia̍h han-chî-chhiam, tān-sī a-má it-tēng ē tī-leh tōa-tiáⁿ tiong-ng chú chı̍t óaⁿ pn̄g hō͘ a-chó͘ chia̍h. I iú-hàu sī-tōa m̄ sī iōng kóng--ê, sī ta̍h-ta̍h-si̍t-si̍t chō chhut--lâi--ê.
阿嬤毋識字,但是阿祖破病彼陣,伊每禮拜坐公車,搬車轉去庒脚看阿祖兩三擺。聽媽媽講,以前散赤時,規家攏吃蕃薯籤,但是阿嬤一定會佇大鼎中央煮一碗飯予阿祖吃。伊友孝序大毋是用講,是踏踏實實做出來 --ê。
A-má kah a-kong in-ūi sìn it-koàn-tō, koat-tēng beh chia̍h-chhài. Tān-sī éng-oán ûi lâng siat-sióng ê a-má, mā-sī tán kàu i ê tōa-hàn cha-bó͘-kiáⁿ tēng-hun, siōng sòe-hàn ê hāu-seⁿ tńg-tōa-lâng liáu-āu chiah khai-sí chia̍h-chhài.
阿嬤佮阿公因為信一貫教,決定要吃素。但是永遠為人設想ê阿嬤,嘛是等到伊大漢查某囝訂婚,上细漢後生轉大人了後才開始吃素。
Sòe-hàn ê sî-chūn, goán siōng ài tńg-khì a-má tau, in-ūi chē hóe-chhia kòe pong-khaⁿ chiok hi-hán--ê. Thàu-chá chhut-mn̂g ài ē-po͘ chiah--ê kàu, sı̍t-chāi sī chiok-kú, chiok-hn̄g--ê.
细漢ê時陣,阮上愛轉去阿嬤兜,因為坐火車過磅空足稀罕 --ê。透早出門愛下晡才會到,實在是足久,足遠 --ê。
A-má tau ū éng-oán chia̍h bē oân ê sì-siù-á, thàu-thiⁿ-chhù ē-tàng chū thàu-chá chhit-thô kàu àm-mê, sī bih-sio-chhōe siōng-hó ê só͘-chāi. Beh tńg-lâi Tâi-pak ê sî-chūn, mā-sī ū chia̍h koh ū lia̍h. A-má chhoân tán-lo͘ chhoân--kah chiâu-chiâu-chiâu, hō͘ goán tī tn̂g-tn̂g ê hôe-têng tiong, ē-tàng tī chhùi-lāi kah sim-lāi lóng bān-bān-á su-liām a-má ê hó.
阿嬤兜有永遠吃不完ê四秀仔,透天厝會當駐透早𨑨迌到暗暝,是覓相揣上好ê所在。欲轉來台北ê時陣,嘛是有食佫有掠。阿嬤攢等路攢甲齊齊齊,予阮佇長長ê回程中,會當佇喙內佮心內攏慢慢仔思念阿嬤ê好。
Kin-nî kòe-nî sî, a-má kòe-sin--ah, hióng-siū peh-cha̍p-káu hòe. Pa-pa, ma-ma lóng kóng i èng-kai sī hoaⁿ-hí khòaⁿ-tiō i ûi-it ê lāi-sun kiat-hun, só͘-í hòng-sim lī-khui chit ê sè-kan. In-ūi Sin-Koàn-hì-iām ê e̍k-chêng, goá bô tńg-khì sàng i. Tān-sī tùi a-má ê su-liām tō chhin-chhiūⁿ í-chêng lī-khui a-má tau kāng-khoán, chiok-kú, chiok-tn̂g.
今年過年時,阿嬤過身了,享壽89歲。爸爸媽媽攏講伊應該是歡喜看着伊唯一ê內孫結婚,所以放心離開即个世間。因為新冠肺炎ê疫情,我無轉去送伊。但是對阿嬤ê思念就親像以前離開阿嬤兜仝款,足久,足長 --ê。
我ê外嬤是一个足好禮,足友孝序大,疼痛序细ê人。伊16歲就嫁予我ê阿公,住佇雲林庄腳種田。生幾个囡仔了後,in規家伙仔就搬到高雄做生理。
A-má ta̍k-kang lóng chhiò-bi-bi, kóng-ōe khin-siaⁿ-seh-sòe, kah chhù-piⁿ-thâu-bóe lóng chiok hó tàu-tīn--ê. Liām i lāu ê sî-chūn sit-tì, kan-na jīn-tit a-kong kah i seⁿ ê sì-ê gín-á sî, góa kah tī-tī chhōa gín-á tńg-khì kā in chhéng-an, i mā-sī tı̍t-tı̍t chio-ho͘ goán chia̍h-tê, liáu-āu chiah thau-thau-á mn̄g a-î, "chit kúi-ê ko͘-chui ê gín-á sī tó-ūi lâi--ê?" A-î kā i kóng, "In sī lí ê kan-á-sun--ah." "Góa ū kan-á-sun--o͘h?!" A-má ê hó-lé chin-chiàⁿ sī i hó sèng-tē ê chı̍t-pō͘-hūn.
阿嬤每日攏笑咪咪,講話輕聲細說,佮厝邊頭尾攏足好鬥陣 --ê。連伊老ê時陣失智,干單認得阿公佮伊生ê四个囡仔時,我佮弟弟𤆬囡仔轉去共in請安,伊嘛是直直招呼阮吃茶,了後才偷偷仔問阿姨,“這幾个古錐ê囡仔是叨位來 --ê?” 阿姨共伊講,“In是你ê乾仔孫啦。” “我有乾仔孫喔!?” 阿嬤ê好禮真正是伊好性地ê一部分。
A-má m̄-bat-ji, tān-sī a-chó͘ phoah-peⁿ hit-chūn, i múi lé-pài chē kong-lō͘-kio̍k ê chhia, poaⁿ-chhia tńg-khì chng-kha khòaⁿ a-chó͘ nn̄g saⁿ pái. Thiaⁿ ma-ma kóng, í-chêng sàn-chhiah sî, kui-ke lóng chia̍h han-chî-chhiam, tān-sī a-má it-tēng ē tī-leh tōa-tiáⁿ tiong-ng chú chı̍t óaⁿ pn̄g hō͘ a-chó͘ chia̍h. I iú-hàu sī-tōa m̄ sī iōng kóng--ê, sī ta̍h-ta̍h-si̍t-si̍t chō chhut--lâi--ê.
阿嬤毋識字,但是阿祖破病彼陣,伊每禮拜坐公車,搬車轉去庒脚看阿祖兩三擺。聽媽媽講,以前散赤時,規家攏吃蕃薯籤,但是阿嬤一定會佇大鼎中央煮一碗飯予阿祖吃。伊友孝序大毋是用講,是踏踏實實做出來 --ê。
A-má kah a-kong in-ūi sìn it-koàn-tō, koat-tēng beh chia̍h-chhài. Tān-sī éng-oán ûi lâng siat-sióng ê a-má, mā-sī tán kàu i ê tōa-hàn cha-bó͘-kiáⁿ tēng-hun, siōng sòe-hàn ê hāu-seⁿ tńg-tōa-lâng liáu-āu chiah khai-sí chia̍h-chhài.
阿嬤佮阿公因為信一貫教,決定要吃素。但是永遠為人設想ê阿嬤,嘛是等到伊大漢查某囝訂婚,上细漢後生轉大人了後才開始吃素。
Sòe-hàn ê sî-chūn, goán siōng ài tńg-khì a-má tau, in-ūi chē hóe-chhia kòe pong-khaⁿ chiok hi-hán--ê. Thàu-chá chhut-mn̂g ài ē-po͘ chiah--ê kàu, sı̍t-chāi sī chiok-kú, chiok-hn̄g--ê.
细漢ê時陣,阮上愛轉去阿嬤兜,因為坐火車過磅空足稀罕 --ê。透早出門愛下晡才會到,實在是足久,足遠 --ê。
A-má tau ū éng-oán chia̍h bē oân ê sì-siù-á, thàu-thiⁿ-chhù ē-tàng chū thàu-chá chhit-thô kàu àm-mê, sī bih-sio-chhōe siōng-hó ê só͘-chāi. Beh tńg-lâi Tâi-pak ê sî-chūn, mā-sī ū chia̍h koh ū lia̍h. A-má chhoân tán-lo͘ chhoân--kah chiâu-chiâu-chiâu, hō͘ goán tī tn̂g-tn̂g ê hôe-têng tiong, ē-tàng tī chhùi-lāi kah sim-lāi lóng bān-bān-á su-liām a-má ê hó.
阿嬤兜有永遠吃不完ê四秀仔,透天厝會當駐透早𨑨迌到暗暝,是覓相揣上好ê所在。欲轉來台北ê時陣,嘛是有食佫有掠。阿嬤攢等路攢甲齊齊齊,予阮佇長長ê回程中,會當佇喙內佮心內攏慢慢仔思念阿嬤ê好。
Kin-nî kòe-nî sî, a-má kòe-sin--ah, hióng-siū peh-cha̍p-káu hòe. Pa-pa, ma-ma lóng kóng i èng-kai sī hoaⁿ-hí khòaⁿ-tiō i ûi-it ê lāi-sun kiat-hun, só͘-í hòng-sim lī-khui chit ê sè-kan. In-ūi Sin-Koàn-hì-iām ê e̍k-chêng, goá bô tńg-khì sàng i. Tān-sī tùi a-má ê su-liām tō chhin-chhiūⁿ í-chêng lī-khui a-má tau kāng-khoán, chiok-kú, chiok-tn̂g.
今年過年時,阿嬤過身了,享壽89歲。爸爸媽媽攏講伊應該是歡喜看着伊唯一ê內孫結婚,所以放心離開即个世間。因為新冠肺炎ê疫情,我無轉去送伊。但是對阿嬤ê思念就親像以前離開阿嬤兜仝款,足久,足長 --ê。
Kā tâi-gí khioh--tńg--lâi 共台語khioh倒轉來
HTSLC成人台語班Lîm Io̍k-uī (林昱緯)
Tāi-ke hó! Kin-nî góa koat-tēng ài lâi kā tâi-gí khioh tò-tńg--lâi. Thài kú bô kóng, kóng bē liàn-tńg, hoat-im koh cháu-cheng khì. Hi-bāng bat pe̍h-ōe-jī í-āu, ē-sái kā pa-pa kah ma-ma kā Kā tâi-gí khioh--tńg--lâi.
大家好。今年我決定愛來共台語khioh倒轉來。太久沒講,講袂輾轉,發音佫走精去。希望捌白話字以後,會使共爸爸佮媽媽共我講ê話記牢牢。
Kin-á-ji̍t góa beh lâi thiau-chiàn kā chi̍t siú teh biô-siá jī-khòng-jī-khòng chit nî ê hôa-gí hiān-tāi si hoan-chò Tâi-gí :
今仔日我要來挑戰共一首咧描寫2020即年ê華語現代詩翻做台語:
Chiaⁿ--goe̍h e̍k-chêng jī--goe̍h hong;
Saⁿ--goe̍h múi-ji̍t khòaⁿ a-tiong;
Sì--goe̍h gōng-gōng tī ka tiong;
Gō͘--goe̍h iu-goân hong-só tiong;
La̍k--goe̍h ná chia̍h tán soaⁿ-khong;
Chhit--goe̍h peh--goe̍h chhut-iû hong;
Káu--goe̍h cha̍p--goe̍h bí-ti hong
Cha̍p it jī--goe̍h koh nî-chiong;
Kin-nî oa̍h--leh sǹg sêng-kong;
Mê-nî chóaⁿ oa̍h gián-kiù tiong;
E̍k-chêng nā-bô choân-kio̍k chiong;
Lâng-lâng it-tēng ē khí-kông!
To-siā!
一月疫情二月封,
三月每天看阿中,
四月發呆在家中,
五月依然封鎖中,
六月坐吃等山空,
七月八月出遊峰,
九月十月美豬風,
十一二月又年終,
今年活著算成功,
明年怎活研究中,
疫情再不全劇終,
人人一定會發瘋!
多謝!
大家好。今年我決定愛來共台語khioh倒轉來。太久沒講,講袂輾轉,發音佫走精去。希望捌白話字以後,會使共爸爸佮媽媽共我講ê話記牢牢。
Kin-á-ji̍t góa beh lâi thiau-chiàn kā chi̍t siú teh biô-siá jī-khòng-jī-khòng chit nî ê hôa-gí hiān-tāi si hoan-chò Tâi-gí :
今仔日我要來挑戰共一首咧描寫2020即年ê華語現代詩翻做台語:
Chiaⁿ--goe̍h e̍k-chêng jī--goe̍h hong;
Saⁿ--goe̍h múi-ji̍t khòaⁿ a-tiong;
Sì--goe̍h gōng-gōng tī ka tiong;
Gō͘--goe̍h iu-goân hong-só tiong;
La̍k--goe̍h ná chia̍h tán soaⁿ-khong;
Chhit--goe̍h peh--goe̍h chhut-iû hong;
Káu--goe̍h cha̍p--goe̍h bí-ti hong
Cha̍p it jī--goe̍h koh nî-chiong;
Kin-nî oa̍h--leh sǹg sêng-kong;
Mê-nî chóaⁿ oa̍h gián-kiù tiong;
E̍k-chêng nā-bô choân-kio̍k chiong;
Lâng-lâng it-tēng ē khí-kông!
To-siā!
一月疫情二月封,
三月每天看阿中,
四月發呆在家中,
五月依然封鎖中,
六月坐吃等山空,
七月八月出遊峰,
九月十月美豬風,
十一二月又年終,
今年活著算成功,
明年怎活研究中,
疫情再不全劇終,
人人一定會發瘋!
多謝!
《隨遇而安》
吳連山
今年(2021)二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一場極冷的寒流侵襲美國中西部和南部,造成德州一陣大混亂。許多人家因水管結冰而破裂。不是天花板漏水就是水管爆破。造成地板淹水。更糟糕的是天氣太冷,連電力公司都不能發電。造成數萬居民沒電又沒水。大家都冷得發抖。有人就點燃壁爐要取暖。結果房子起火。好幾戶人家就被燒死。非常悽慘、不幸。這種沒電,沒水,又寒冷的窘境連續維持好幾天。造成大家一窩蜂到商店要去購買食物、飲水或水電修理器材。但是全部都被搶購一空。有如世界末日。有朋友就說我幸好搬到洛杉磯來。我說是嗎?!
我在休士頓住了三十五年。期間也經歷過好幾次的危險大災難。1989年底大寒流就把我家客餐廳上面的水管爆裂。幸好發現得早,趕緊關住水龍頭總開關。才沒釀成地板淹水。2001 年Alison颶風,造成休士頓的Medical Center大水災。那個地區所有的醫院,醫學院,學校,診所,實驗室,商店⋯等等,都大淹水。我家離那裡不遠。水也在大門口徘徊流連數小時。幸好沒淹進屋內。算是避過一劫。但是2005 年Rita颶風來襲時。休士頓市政府預估會很嚴重。前一天要大家趕快往內陸疏散。結果所有的公路都大阻塞。四線的道路變成七、八車併行。阻塞、擁擠得大家都不能動彈。這次我幸好沒有跟隨大眾一起疏散,不然也是塞在公路上。不能進也不能退。2008 年Ike 颶風吹壞了我家整個屋頂。同時,我住的社區也因風災修理電線,整整有三個禮拜完全沒電。每天要到外面的餐廳購買食物。2015年Memorial Day突然一場暴風雨來襲。房屋進水一英呎。那時我正在整修房子。已整修好的一部分因淹水,必須拆除重新處理。兩年後,2017年八月底,Harvey颶風來肆虐。整個休士頓大淹水。我因為是住在大排水圳溝旁,不僅沒能幸免。這次反而淹得更高,有三英呎多高。人沒處躲。只好爬到屋頂上,向在天空巡視的直升機求救援。而,有一年(好像是2014年)也是天氣奇寒,道路結冰。我要去上班時,在281號高速公路橋上因結冰路滑,差點撞上路旁的橋墩。幸好警察助我一臂,將車子扶正。不然一定出車禍或掉落橋下。
未搬來洛杉磯之前,常聽人說California Dream。意思大慨就是說這裡(南加州)有很好的天氣。不冷也不熱。四季如春。然後又依山傍水,風景很漂亮。要上山下海,要登高玩水。應有盡有。加上好萊塢有俊男美女,又有富麗、昂貴的豪宅。非常令人矚目。難怪年輕人都嚮往來這裡。但是搬來之後,歷經(目睹)許多的天災人禍。深深的瞭解:這裡有不能預測的地震,有定時的焚風會造成火燒山。有許多,許多的遊名民並非沒工作,而是因為房價,房租太高,只能流落街頭變成無家可居的流浪漢。而一旦有不正義的社會事件發生時,群眾上街示威然後造成暴動的情形也經常發生。有些不肖之徒更會趁火打劫,破壞或燒毀無辜的商店。平常上下班時刻,公路上交通擁擠阻塞,寸步難行,更是世界聞名的。警察在公路上追趕壞人的情形差不多每天都可在電視上看到,不足為奇。
究竟住在那裡好呢?也許有人認為住在鄉下地區,腹地空曠,空氣新鮮,與世無爭,應該是最健康,又最安全的地方。事實上,這次新冠肺炎疫災在鄉下地區發生時,才發現很多鄉下地區根本沒有很多的病床,更沒有什麼醫生可以來幫忙。而且如果遭遇到龍捲風來襲時,又是最危險的地方。再退一步說。在鄉野僻壤的地方,找不到背景相近的人可以聊天。更找不到我們平常習慣又愛好的食物。我相信,住不了多久就會想搬出來了。
所以說,不論住在那裡,只要隨遇而安,自求多福。就是好地方。千萬不要被地名誤導。像加州北部這個小城,Paradise(天堂,樂園),在11/8/2018,一夜之間整個城鎮被野火完全燒成灰燼。又如德州這個小鎮Happy (快樂),上個禮拜(3/13/2021)被龍捲風吹襲,整個城也變成廢墟。一點也不快樂!
吳連山(3/20/2021)
我在休士頓住了三十五年。期間也經歷過好幾次的危險大災難。1989年底大寒流就把我家客餐廳上面的水管爆裂。幸好發現得早,趕緊關住水龍頭總開關。才沒釀成地板淹水。2001 年Alison颶風,造成休士頓的Medical Center大水災。那個地區所有的醫院,醫學院,學校,診所,實驗室,商店⋯等等,都大淹水。我家離那裡不遠。水也在大門口徘徊流連數小時。幸好沒淹進屋內。算是避過一劫。但是2005 年Rita颶風來襲時。休士頓市政府預估會很嚴重。前一天要大家趕快往內陸疏散。結果所有的公路都大阻塞。四線的道路變成七、八車併行。阻塞、擁擠得大家都不能動彈。這次我幸好沒有跟隨大眾一起疏散,不然也是塞在公路上。不能進也不能退。2008 年Ike 颶風吹壞了我家整個屋頂。同時,我住的社區也因風災修理電線,整整有三個禮拜完全沒電。每天要到外面的餐廳購買食物。2015年Memorial Day突然一場暴風雨來襲。房屋進水一英呎。那時我正在整修房子。已整修好的一部分因淹水,必須拆除重新處理。兩年後,2017年八月底,Harvey颶風來肆虐。整個休士頓大淹水。我因為是住在大排水圳溝旁,不僅沒能幸免。這次反而淹得更高,有三英呎多高。人沒處躲。只好爬到屋頂上,向在天空巡視的直升機求救援。而,有一年(好像是2014年)也是天氣奇寒,道路結冰。我要去上班時,在281號高速公路橋上因結冰路滑,差點撞上路旁的橋墩。幸好警察助我一臂,將車子扶正。不然一定出車禍或掉落橋下。
未搬來洛杉磯之前,常聽人說California Dream。意思大慨就是說這裡(南加州)有很好的天氣。不冷也不熱。四季如春。然後又依山傍水,風景很漂亮。要上山下海,要登高玩水。應有盡有。加上好萊塢有俊男美女,又有富麗、昂貴的豪宅。非常令人矚目。難怪年輕人都嚮往來這裡。但是搬來之後,歷經(目睹)許多的天災人禍。深深的瞭解:這裡有不能預測的地震,有定時的焚風會造成火燒山。有許多,許多的遊名民並非沒工作,而是因為房價,房租太高,只能流落街頭變成無家可居的流浪漢。而一旦有不正義的社會事件發生時,群眾上街示威然後造成暴動的情形也經常發生。有些不肖之徒更會趁火打劫,破壞或燒毀無辜的商店。平常上下班時刻,公路上交通擁擠阻塞,寸步難行,更是世界聞名的。警察在公路上追趕壞人的情形差不多每天都可在電視上看到,不足為奇。
究竟住在那裡好呢?也許有人認為住在鄉下地區,腹地空曠,空氣新鮮,與世無爭,應該是最健康,又最安全的地方。事實上,這次新冠肺炎疫災在鄉下地區發生時,才發現很多鄉下地區根本沒有很多的病床,更沒有什麼醫生可以來幫忙。而且如果遭遇到龍捲風來襲時,又是最危險的地方。再退一步說。在鄉野僻壤的地方,找不到背景相近的人可以聊天。更找不到我們平常習慣又愛好的食物。我相信,住不了多久就會想搬出來了。
所以說,不論住在那裡,只要隨遇而安,自求多福。就是好地方。千萬不要被地名誤導。像加州北部這個小城,Paradise(天堂,樂園),在11/8/2018,一夜之間整個城鎮被野火完全燒成灰燼。又如德州這個小鎮Happy (快樂),上個禮拜(3/13/2021)被龍捲風吹襲,整個城也變成廢墟。一點也不快樂!
吳連山(3/20/2021)
《回首來時路》
蔡淑媛
我原是一個平生無大志的凡間女子。
大學最後一年開學不久,置身於杜鵑花城椰林大道同窗共讀的學友們,十之八九都在忙著補習"托福"(TOEFL)考留學,申請美國的大學研究所。我卻沒有這番「揚帆西去,奔向萬里前程」的打算。平生所願,就是返回故鄉高雄,在學校當一個文科的老師,課餘閒暇,就「心有所感,提筆為記」,寫幾篇素素淨淨的散文,當作自己或身邊人物共同的回憶。畢業返鄉從事教職兩年之後,與相識八年的他走入了婚姻的禮堂。初為人妻,復為人母,以為生命的軌道從此就會平順安然地運轉。
哪裡能想到,命運之神的安排,並不全然按照我們的心願。1969年懷著萬般不捨的心情,辭別父母與故鄉,帶著兩個年幼的稚孩,飛越千里關山,前來美洲大陸與先生團聚。美國初來,為了讓先生專心攻讀博士學位,也為了守住「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的心願,甘心當一個全職的家庭「煮」婦,全天候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長。除了照顧兩個兒子,同時也兼做鄰居孩子的褓姆(babysitter)。記得那些年我們寄居的大學宿舍園區,褓姆的薪水是一小時美金五毛錢。
我們在密西根州立大學(MSU)」的學生宿舍(Spartan Village)一待四年多。母親第一次從台灣去看我們的時候,正逢上冰雪紛飛的寒冬。她驚訝地對我說:「原來你們跑到這個冰天雪地的所在來學蘇武牧羊。」我們經歷了濃霜酷雪的挑戰,但也飽覽了五湖漣灩,楓紅遍野的北國風情。
先生學業完成,順利找到德州醫學中心M.D.Anderson Hospital and Cancer Research Center 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1973年我們追風逐日,迢迢千里直奔美南大城Houston。隔年當母親再度來美到達休士頓,我們去機場接機返家歸途中,她透過車窗不時東張西望。問她看什麼?她嘆了一口氣問:「那會攏看嘸大油井,紅番和千里黃沙?」
我們都大笑起來。原來母親當時對德克薩斯州(Texas) 的印象還停留在西部影片〈巨人〉(Giant)的蠻荒時代。母親接著告訴我們,一聽到我們決定搬到德州來,她心中暗暗「著驚」,她認為我們當夠了蘇武牧羊還嫌「無夠氣」,要換一下胃口,專程跑到遙遠的南方來「王昭君和番」。
我做了兩年電腦打卡員(key puncher)存夠了旅費,一九七五年暑假,一家四口歡歡喜喜踏上第一次返鄉的歸途。原來的計劃是和父母一起環遊全島,探訪故鄉美麗的山水。孰料父親病重遽逝,天倫夢乍斷,美事頓成空。那年夏天前後近三個月,我留在高雄舊居,陪伴因消瘦而突顯蒼老,其實才只有五十六歲的母親。就在那些與母親涔然相對的日子裡,有一天接到了先生自休士頓打回去的電話。
「回來的時候,要帶幾本中文教科書。」他在天之涯沒頭沒腦地迸出了這麼一句話。
「帶中文教科書"欲做啥"?」我在地之角也沒頭沒腦地回了這麼一句話。
「Be…High School的校長打電話來,希望你去跟他約談,商談有關教中文的事。」
「什麼學校?」遠隔重洋,接聽不順,我又緊張,連校名也沒聽清楚。
「Bellaire High School.」他重複了一次,「聽說是一所公立高中名校,好像就在我們的公寓附近。」
「美國的學校要用英文教中文,是不是?我怎麼敢去教?」我「無膽」的「症頭」一路從腳底昇到頭殼頂。一想到要面對一群金髮碧眼高大壯碩的學生,而且用英文來應付,當時三十出頭,勇氣尚未十分飽滿的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代誌」。
「是校長自己找上來的,又不是我們去求他。去跟他談談,了不起就對他說:『失禮啦!我無興趣』然後轉頭回家『吃自己』,怕什麼?」他隔著太平洋幫我打氣。
「但是,他怎麼會有我們的電話?怎麼知道我教過中文?」
「妳記得我的實驗室有一個助理,叫艾妮達嗎?」
「我記得,高高胖胖的一個中年白人太太。她的住家裡外擺滿五顏六色的盆花,那次去她家,我一見就歡喜得差點不想離開。」
「對!就是她。她有幾個打橋牌的死黨,每星期固定一次聚會。死黨中有一個是Bellaire High School的學生顧問,不久前在牌桌上談起,學校將要設立一門外語課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就是我們通稱的「中文」。校長正在尋找一個合格稱職的教員。艾妮達順手就給了這個牌友我們的電話和妳的名字。」
「艾妮達怎麼知道我來到美國前在台灣教過中文?」
「在實驗室裡,她曾問起妳,我向她提起妳以前是相當不錯的中文教師,且已出版過短篇小說與散文集。」
自從接到那通電話,我那初遭父喪,自責不孝的悲愴心情更多了一份負擔。教中文固然是自己之所愛,但那是站在吾鄉吾土的講台上,面對著髮型一致,校服整齊,全神專注的同膚色佳弟子而言。
那年八月中旬,告別形容憔悴的母親,再度踏上了去國離鄉的旅途。在機艙內座椅上,拿出了買到的唯一一本《中文會話》翻開看看。書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版本。中英文對照,採用「耶魯羅馬音標」,加上滿篇不知所云的文法句型,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沒看完一頁,已經感到昏昏欲睡。
失父之痛,椎心刺骨,失眠加上暈機,腸胃幾乎吐翻出來,眼淚更是滴流不斷。折騰了十八、九個小時,總算回到了休士頓客居的租房。在床上躺了三、四天,頭暈腦漲、手腳乏力,猶如害了一場大病。有一天Bellaire High School的校長馬克羅先生(Mr. David Mclure)打來了電話。
「明天走一趟吧!難得人家等了妳這麼多天。」先生開始催促。
「我暈機症,胃痛都還未好,還有時差,日夜顛倒,而且在服喪期間,那有心情去?」我搜破枯腸,找盡藉口。他不再對我的藉口與拖詞有任何反應,拿起電話,一通打進了校長辦公室。掛斷了電話之後,他閒閒地丟過來一句話:「明天下午三點,校長在辦公室等妳。」
隔天是星期五。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拿起先生為我準備好的公文信封(內裝大學成績單,畢業證書,履歷表),以及從塵封的壁櫥裡找出來我的小說/散文集《湖山一片雲》(1967年;台北小說創作社出版)。我獨自搭坐公共汽車前往Bellaire High School。下車後我腳程放得極慢,一路拖拖拉拉,東看西瞧地挨到約談的最後一分鐘,才進入校長室。
馬克勞先生矮矮胖胖,掛著一副銀框眼鏡,看起來不像一個教育家,倒像城郊鄉下賣雜貨的「店頭家」。後來才發現他特別偏愛東方古物,也早就開始收集,準備退休後返回故鄉小鎮開個東方古董店。馬克勞先生並沒有為難我,他只要我簡單地介紹自己的學歷、經歷和個人的興趣與家庭成員。我照他的意思敘述了一個大概。他聽完後隨手翻了翻我帶去的資料。又打開我那本散文集連翻好幾頁。我那時心情已趨鎮定,內心忍不住偷笑,心想:「你連一個中文字都"看嘸知",還翻什麼呢?」
等了片刻,馬克勞先生開口說:「妳下禮拜一就來開始上課吧!」
「什麼?」我差點跳起來。「我手邊什麼講義和教材都沒有,你只給我兩天的時間準備,哪裡有辦法開始?你學校有現成的講義嗎?」
他看了看我,搖搖頭笑著說:「我們學校什麼中文資料都沒有,妳是拓荒者(pioneer),但是我知道妳能夠。」回家路上,心情比來時更緊張。一顆心幾乎要沉到腳底去。好不容易等到先生下班回家,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害也!校長真的叫我星期一去學校教課,怎麼辦?
年華似水容易老,春花秋月轉輪過。屈指算算,Bellaire High School執教至今竟已經歷了二十三個寒暑。青春雖已逝,心境尚如舊。到了現在,每日清早,不管陽光普照或風雨滿天,我提起沈重的布包(內裝學生的作業簿)準時出門。心裡唯一的盤算是~~如何把文法句型與四聲發音講解清楚,該用什麼動聽的感人小故事去淨化學生的心靈。
早期教過的學生,如今皆已步入中年,若在公共場所不期而遇,除非他們自動前來招呼,有些我已相逢不識(因為他們的樣貌在我記憶的版頁上停格~永遠的18歲)。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相信每個學生一旦想起高中時代的悲歡往事,對這個不離不棄,陪伴他們走過四年成長歲月的「唯一」中文老師,總該留下些許印象吧!在內心深處,我堅信凡是曾經擁有,就不會全然消失,猶如故園青山,悄然入夢,半點不由人。回首來時路,得失寸心知。
〈後記〉~我在Bellaire High School 執教了32年之後,於2007年暑期退休。現在每逢想起那些與學生筆硯相親,朝夕相處的執教歲月,綿密往事就如蝶翼翩翩,紛紛飛到眼前來。
(1998/2021年3月修訂)
大學最後一年開學不久,置身於杜鵑花城椰林大道同窗共讀的學友們,十之八九都在忙著補習"托福"(TOEFL)考留學,申請美國的大學研究所。我卻沒有這番「揚帆西去,奔向萬里前程」的打算。平生所願,就是返回故鄉高雄,在學校當一個文科的老師,課餘閒暇,就「心有所感,提筆為記」,寫幾篇素素淨淨的散文,當作自己或身邊人物共同的回憶。畢業返鄉從事教職兩年之後,與相識八年的他走入了婚姻的禮堂。初為人妻,復為人母,以為生命的軌道從此就會平順安然地運轉。
哪裡能想到,命運之神的安排,並不全然按照我們的心願。1969年懷著萬般不捨的心情,辭別父母與故鄉,帶著兩個年幼的稚孩,飛越千里關山,前來美洲大陸與先生團聚。美國初來,為了讓先生專心攻讀博士學位,也為了守住「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的心願,甘心當一個全職的家庭「煮」婦,全天候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長。除了照顧兩個兒子,同時也兼做鄰居孩子的褓姆(babysitter)。記得那些年我們寄居的大學宿舍園區,褓姆的薪水是一小時美金五毛錢。
我們在密西根州立大學(MSU)」的學生宿舍(Spartan Village)一待四年多。母親第一次從台灣去看我們的時候,正逢上冰雪紛飛的寒冬。她驚訝地對我說:「原來你們跑到這個冰天雪地的所在來學蘇武牧羊。」我們經歷了濃霜酷雪的挑戰,但也飽覽了五湖漣灩,楓紅遍野的北國風情。
先生學業完成,順利找到德州醫學中心M.D.Anderson Hospital and Cancer Research Center 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1973年我們追風逐日,迢迢千里直奔美南大城Houston。隔年當母親再度來美到達休士頓,我們去機場接機返家歸途中,她透過車窗不時東張西望。問她看什麼?她嘆了一口氣問:「那會攏看嘸大油井,紅番和千里黃沙?」
我們都大笑起來。原來母親當時對德克薩斯州(Texas) 的印象還停留在西部影片〈巨人〉(Giant)的蠻荒時代。母親接著告訴我們,一聽到我們決定搬到德州來,她心中暗暗「著驚」,她認為我們當夠了蘇武牧羊還嫌「無夠氣」,要換一下胃口,專程跑到遙遠的南方來「王昭君和番」。
我做了兩年電腦打卡員(key puncher)存夠了旅費,一九七五年暑假,一家四口歡歡喜喜踏上第一次返鄉的歸途。原來的計劃是和父母一起環遊全島,探訪故鄉美麗的山水。孰料父親病重遽逝,天倫夢乍斷,美事頓成空。那年夏天前後近三個月,我留在高雄舊居,陪伴因消瘦而突顯蒼老,其實才只有五十六歲的母親。就在那些與母親涔然相對的日子裡,有一天接到了先生自休士頓打回去的電話。
「回來的時候,要帶幾本中文教科書。」他在天之涯沒頭沒腦地迸出了這麼一句話。
「帶中文教科書"欲做啥"?」我在地之角也沒頭沒腦地回了這麼一句話。
「Be…High School的校長打電話來,希望你去跟他約談,商談有關教中文的事。」
「什麼學校?」遠隔重洋,接聽不順,我又緊張,連校名也沒聽清楚。
「Bellaire High School.」他重複了一次,「聽說是一所公立高中名校,好像就在我們的公寓附近。」
「美國的學校要用英文教中文,是不是?我怎麼敢去教?」我「無膽」的「症頭」一路從腳底昇到頭殼頂。一想到要面對一群金髮碧眼高大壯碩的學生,而且用英文來應付,當時三十出頭,勇氣尚未十分飽滿的我覺得是非常困難的「代誌」。
「是校長自己找上來的,又不是我們去求他。去跟他談談,了不起就對他說:『失禮啦!我無興趣』然後轉頭回家『吃自己』,怕什麼?」他隔著太平洋幫我打氣。
「但是,他怎麼會有我們的電話?怎麼知道我教過中文?」
「妳記得我的實驗室有一個助理,叫艾妮達嗎?」
「我記得,高高胖胖的一個中年白人太太。她的住家裡外擺滿五顏六色的盆花,那次去她家,我一見就歡喜得差點不想離開。」
「對!就是她。她有幾個打橋牌的死黨,每星期固定一次聚會。死黨中有一個是Bellaire High School的學生顧問,不久前在牌桌上談起,學校將要設立一門外語課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就是我們通稱的「中文」。校長正在尋找一個合格稱職的教員。艾妮達順手就給了這個牌友我們的電話和妳的名字。」
「艾妮達怎麼知道我來到美國前在台灣教過中文?」
「在實驗室裡,她曾問起妳,我向她提起妳以前是相當不錯的中文教師,且已出版過短篇小說與散文集。」
自從接到那通電話,我那初遭父喪,自責不孝的悲愴心情更多了一份負擔。教中文固然是自己之所愛,但那是站在吾鄉吾土的講台上,面對著髮型一致,校服整齊,全神專注的同膚色佳弟子而言。
那年八月中旬,告別形容憔悴的母親,再度踏上了去國離鄉的旅途。在機艙內座椅上,拿出了買到的唯一一本《中文會話》翻開看看。書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版本。中英文對照,採用「耶魯羅馬音標」,加上滿篇不知所云的文法句型,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沒看完一頁,已經感到昏昏欲睡。
失父之痛,椎心刺骨,失眠加上暈機,腸胃幾乎吐翻出來,眼淚更是滴流不斷。折騰了十八、九個小時,總算回到了休士頓客居的租房。在床上躺了三、四天,頭暈腦漲、手腳乏力,猶如害了一場大病。有一天Bellaire High School的校長馬克羅先生(Mr. David Mclure)打來了電話。
「明天走一趟吧!難得人家等了妳這麼多天。」先生開始催促。
「我暈機症,胃痛都還未好,還有時差,日夜顛倒,而且在服喪期間,那有心情去?」我搜破枯腸,找盡藉口。他不再對我的藉口與拖詞有任何反應,拿起電話,一通打進了校長辦公室。掛斷了電話之後,他閒閒地丟過來一句話:「明天下午三點,校長在辦公室等妳。」
隔天是星期五。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拿起先生為我準備好的公文信封(內裝大學成績單,畢業證書,履歷表),以及從塵封的壁櫥裡找出來我的小說/散文集《湖山一片雲》(1967年;台北小說創作社出版)。我獨自搭坐公共汽車前往Bellaire High School。下車後我腳程放得極慢,一路拖拖拉拉,東看西瞧地挨到約談的最後一分鐘,才進入校長室。
馬克勞先生矮矮胖胖,掛著一副銀框眼鏡,看起來不像一個教育家,倒像城郊鄉下賣雜貨的「店頭家」。後來才發現他特別偏愛東方古物,也早就開始收集,準備退休後返回故鄉小鎮開個東方古董店。馬克勞先生並沒有為難我,他只要我簡單地介紹自己的學歷、經歷和個人的興趣與家庭成員。我照他的意思敘述了一個大概。他聽完後隨手翻了翻我帶去的資料。又打開我那本散文集連翻好幾頁。我那時心情已趨鎮定,內心忍不住偷笑,心想:「你連一個中文字都"看嘸知",還翻什麼呢?」
等了片刻,馬克勞先生開口說:「妳下禮拜一就來開始上課吧!」
「什麼?」我差點跳起來。「我手邊什麼講義和教材都沒有,你只給我兩天的時間準備,哪裡有辦法開始?你學校有現成的講義嗎?」
他看了看我,搖搖頭笑著說:「我們學校什麼中文資料都沒有,妳是拓荒者(pioneer),但是我知道妳能夠。」回家路上,心情比來時更緊張。一顆心幾乎要沉到腳底去。好不容易等到先生下班回家,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害也!校長真的叫我星期一去學校教課,怎麼辦?
年華似水容易老,春花秋月轉輪過。屈指算算,Bellaire High School執教至今竟已經歷了二十三個寒暑。青春雖已逝,心境尚如舊。到了現在,每日清早,不管陽光普照或風雨滿天,我提起沈重的布包(內裝學生的作業簿)準時出門。心裡唯一的盤算是~~如何把文法句型與四聲發音講解清楚,該用什麼動聽的感人小故事去淨化學生的心靈。
早期教過的學生,如今皆已步入中年,若在公共場所不期而遇,除非他們自動前來招呼,有些我已相逢不識(因為他們的樣貌在我記憶的版頁上停格~永遠的18歲)。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相信每個學生一旦想起高中時代的悲歡往事,對這個不離不棄,陪伴他們走過四年成長歲月的「唯一」中文老師,總該留下些許印象吧!在內心深處,我堅信凡是曾經擁有,就不會全然消失,猶如故園青山,悄然入夢,半點不由人。回首來時路,得失寸心知。
〈後記〉~我在Bellaire High School 執教了32年之後,於2007年暑期退休。現在每逢想起那些與學生筆硯相親,朝夕相處的執教歲月,綿密往事就如蝶翼翩翩,紛紛飛到眼前來。
(1998/2021年3月修訂)
《悼何通澐前會長》
連淑琴
何通澐先生於今年2月28日逝世。二個禮拜後,於3月13日,由夫人賴雅卿女士,兒子、媳婦、孫子及親朋好友在Royal Oaks的Country Club,共聚一堂,舉行追悼會,他享年90歲。
何通澐生於1931年7月2日,日據時代的台中市。他直到中學全受到日式教育,却能於1955年以優秀成績,自台大動物系畢業,服完軍役後,於1956年申請到交換生名額,來美留學。他隻身到達Kansas,在極短時期,自University of Kansas 榮獲博士學位。
畢業後到Arizona University 跟隨曾被提名諾貝爾獎,舉世聞名的Dr. R.W. Wyckoff做研究工作,何通澐先後發表數十篇重要論文,甚被其師賞識。以其Visa身份必須回國,重視人材的Dr. R.W. Wyckoff堅決挽留他,故持地向聯邦政府,為何通澐申請到「永久居留」權,此舉在當時是突破聯邦法制,成為空前大事。
何通澐跟隨Dr. R.W. Wyckoff做完一年研究工作之後,被諾貝爾得獎人DR. Willard Libby延攬,到加州著名化石博物館做研究。何通澐在哺乳動物溫度,和化石古生物研究有成,能正確找出恐龍變成化石過程的時期。DR. Willard Libby 是碳14 Radio-carbon dating的創始人,在做研究工作期間,往往遇到不少瓶頸,而這些全由耐心的何通澐一一為他化解,其在加州工作時期雖然短暫,卻成績踔越,深獲DR. Libby由衷感激、讚賞,故特在博物館立匾,大為表揚他在科學史上的突破及貢獻。更讓人驚喜的乃,美國最具權威的Time 雜誌社,於1967年9月8日一期撰文,專題介紹何通澐在科學上的貢獻。
何通澐在國際科學史上成就非凡,成為美國各大油公司爭相聘請的對象,於七零年初應聘Exxon石油公司,接着,舉家於1973年搬來Houston。他雖然在科學上頗負聲譽,但為人謙和恬淡,熱心公益,在Houston台灣人社團,處處與同鄉結好緣,故於1973年被推選為,第四任Houston台灣同鄉會長。
1975年,設於Oklahoma 的 Conoco 石油總公司,開創地質化學研究部,高薪聘請何通澐為主管,他以其學術背景,加上電腦作業操作,為Conoco跟挪威政府合作下,在挪威海域探測到全球第二大油田,命名Heidrun,此發現為双方賺取到極大利潤,且造就兩國人民的大量工作機運。何通澐成為Conoco有史以來最傑出的employee。後來Conoco被Du Pont收購,新老板贈與Fellow榮譽。且在他退休時,公司為他在Oklahoma及Houston兩地,各開了一空前的大型歡送會,這乃第一位東方人,在公司受到史上最大的禮遇。
何通澐有個美滿的家庭,夫人賴雅卿女士是位才貌双全的女中豪傑。在五幾年代,考上台大,以系狀元進動物系。台大畢業後留美,曾榮獲碩士學位。何通澐能出類拔萃,決非偶然,後方必有一位賢內助助陣,以推他更上一層樓,成了美國石油界之寶。
何通澐是我們台灣人之光,他以90歲高齡,安然走完他多彩多姿的人生旅途,在世上的親朋好友,唯能祝福他” 一路好走” 。
何通澐生於1931年7月2日,日據時代的台中市。他直到中學全受到日式教育,却能於1955年以優秀成績,自台大動物系畢業,服完軍役後,於1956年申請到交換生名額,來美留學。他隻身到達Kansas,在極短時期,自University of Kansas 榮獲博士學位。
畢業後到Arizona University 跟隨曾被提名諾貝爾獎,舉世聞名的Dr. R.W. Wyckoff做研究工作,何通澐先後發表數十篇重要論文,甚被其師賞識。以其Visa身份必須回國,重視人材的Dr. R.W. Wyckoff堅決挽留他,故持地向聯邦政府,為何通澐申請到「永久居留」權,此舉在當時是突破聯邦法制,成為空前大事。
何通澐跟隨Dr. R.W. Wyckoff做完一年研究工作之後,被諾貝爾得獎人DR. Willard Libby延攬,到加州著名化石博物館做研究。何通澐在哺乳動物溫度,和化石古生物研究有成,能正確找出恐龍變成化石過程的時期。DR. Willard Libby 是碳14 Radio-carbon dating的創始人,在做研究工作期間,往往遇到不少瓶頸,而這些全由耐心的何通澐一一為他化解,其在加州工作時期雖然短暫,卻成績踔越,深獲DR. Libby由衷感激、讚賞,故特在博物館立匾,大為表揚他在科學史上的突破及貢獻。更讓人驚喜的乃,美國最具權威的Time 雜誌社,於1967年9月8日一期撰文,專題介紹何通澐在科學上的貢獻。
何通澐在國際科學史上成就非凡,成為美國各大油公司爭相聘請的對象,於七零年初應聘Exxon石油公司,接着,舉家於1973年搬來Houston。他雖然在科學上頗負聲譽,但為人謙和恬淡,熱心公益,在Houston台灣人社團,處處與同鄉結好緣,故於1973年被推選為,第四任Houston台灣同鄉會長。
1975年,設於Oklahoma 的 Conoco 石油總公司,開創地質化學研究部,高薪聘請何通澐為主管,他以其學術背景,加上電腦作業操作,為Conoco跟挪威政府合作下,在挪威海域探測到全球第二大油田,命名Heidrun,此發現為双方賺取到極大利潤,且造就兩國人民的大量工作機運。何通澐成為Conoco有史以來最傑出的employee。後來Conoco被Du Pont收購,新老板贈與Fellow榮譽。且在他退休時,公司為他在Oklahoma及Houston兩地,各開了一空前的大型歡送會,這乃第一位東方人,在公司受到史上最大的禮遇。
何通澐有個美滿的家庭,夫人賴雅卿女士是位才貌双全的女中豪傑。在五幾年代,考上台大,以系狀元進動物系。台大畢業後留美,曾榮獲碩士學位。何通澐能出類拔萃,決非偶然,後方必有一位賢內助助陣,以推他更上一層樓,成了美國石油界之寶。
何通澐是我們台灣人之光,他以90歲高齡,安然走完他多彩多姿的人生旅途,在世上的親朋好友,唯能祝福他” 一路好走” 。
《從詠絮到叫寒》
雅夫子
詠絮之才
東晉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日子把家人聚在一起,忽然大雪紛飛,太傅問大家白雪飄揚像什麼?他哥哥的長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他大哥的女兒謝道韞卻説:“未若柳絮因風起”,顯得更富有詩情畫意。太傅聽了大樂,後人讃美有詩才之女為“咏絮之才”!
另外,古今感嘆嚴寒的詩句也甚多,在此舉幾個例子:
漢、李陵: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感言:酷似休士頓斷電之夜)
唐、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感言:嚴寒之晨,未聞休士頓湖邊有人獨釣)
唐、白居易: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感言:斷電深夜裡,時有裂管聲!)
1973年的往事
1973年我們一家四人由New Jersey搬到休士頓,在送別場合上,洋基佬半開玩笑地説:“聽說德州公路上還有響尾蛇的蹤跡,但冬天在街道上要看到雪景,卻一生難得碰到幾次!“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1973年份的冬季,有一天休士頓預告下雪將臨之後,當天中午時刻就看到同事紛紛提早下班開車回家。我看天空還算明亮,路上卻已車輛擁擠,叫我看了暗中好笑,心想德州佬您們窮緊張什麼?可是隔天電視上卻報導,休士頓車禍頻傳天下大亂,可見冰天雪地在德州是一大考驗。我的車子,因為在New Jersey剛換上新的雪胎,在眾人大亂手腳之下,我卻“一車獨秀”,帶來意外的微笑!
但今年休士頓發生的斷電斷水的災難,卻叫我笑不出來!
老天爺的懲罰
早在2011年寒冷的天候下,德州已經出現了設備無法順利運作的災情,當年約有三百萬戶家庭與企業受到影響,但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 ERCOT)並沒有因為那次災難,強制電力公司採取“防患於未來”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失策有二:其一德州輸電網路(Electrical Grid)不與外州聯網,避免受到聯邦政府的管制,自己當老大,唯我獨尊,但也獨受其害;其二追求亷價能源,為降低成本,置冬季保溫於不顧(即所謂不做winterization 也)。
今年2021的災情,在高峰時有四百五十萬戶家庭和企業遭受斷電。這次德州失去電力是全面性的,包括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等等。無法發電的原因包括輸水管線凍結,迫使核子電廠停止運作;在低溫下設備與儀器無法操作。在最壞時刻,失去了將近一半的發電量,可以說是慘兮兮!
斷水簡直要你的命
斷電已很慘了,但接著斷水,幾乎要大家的命。有一天我們熬過長長的寒夜,早上起來卻發現車庫內在下著小雨,原來車庫上面的水管破裂,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房子內的水管沒有破裂。災後修理水管的公司不舍晝夜地忙著,全市可以説是一匠難求。謝天謝地,幸而好友Miki介紹一位plumber,為我們裝了一個截止閥,停止車庫天花板上的漏水。阿彌陀佛,暫時恢復了屋子內的供水,真是life saver!
此災何時了?
我們的德州州長,把這次的大停電推給風力發電的失靈,他拋的是一顆煙霧彈。沒有錯,風力發電失靈是原因之一,但輸電的長期失策與冬天防凍的罔顧才是主要的原因。此外我們還有一位“先見之明”的參議員Ted Cruz先生,卻在德州州民斷電斷水的大難中,跑到墨西哥去度假,借口是「疼孩子,要做個好爸爸」。事後為了公關與將來的選票,表示他做了一次錯誤的判斷,對不起選民。他嘴上是這麼說的,但他心裡的真正想法,祗有老天爺才知道!
2011年老天爺是第一次警告,2021年是第二次警告,閩南話説:“無三不成禮”。近年來,天候的變化,越變越極端,如何善待地球是當前急務。老天爺是惹不起的,到了第三次 - 撒鹽詠絮都是虛擬,斷電斷水才真要你的命!
東晉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日子把家人聚在一起,忽然大雪紛飛,太傅問大家白雪飄揚像什麼?他哥哥的長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他大哥的女兒謝道韞卻説:“未若柳絮因風起”,顯得更富有詩情畫意。太傅聽了大樂,後人讃美有詩才之女為“咏絮之才”!
另外,古今感嘆嚴寒的詩句也甚多,在此舉幾個例子:
漢、李陵: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感言:酷似休士頓斷電之夜)
唐、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感言:嚴寒之晨,未聞休士頓湖邊有人獨釣)
唐、白居易: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感言:斷電深夜裡,時有裂管聲!)
1973年的往事
1973年我們一家四人由New Jersey搬到休士頓,在送別場合上,洋基佬半開玩笑地説:“聽說德州公路上還有響尾蛇的蹤跡,但冬天在街道上要看到雪景,卻一生難得碰到幾次!“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1973年份的冬季,有一天休士頓預告下雪將臨之後,當天中午時刻就看到同事紛紛提早下班開車回家。我看天空還算明亮,路上卻已車輛擁擠,叫我看了暗中好笑,心想德州佬您們窮緊張什麼?可是隔天電視上卻報導,休士頓車禍頻傳天下大亂,可見冰天雪地在德州是一大考驗。我的車子,因為在New Jersey剛換上新的雪胎,在眾人大亂手腳之下,我卻“一車獨秀”,帶來意外的微笑!
但今年休士頓發生的斷電斷水的災難,卻叫我笑不出來!
老天爺的懲罰
早在2011年寒冷的天候下,德州已經出現了設備無法順利運作的災情,當年約有三百萬戶家庭與企業受到影響,但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 ERCOT)並沒有因為那次災難,強制電力公司採取“防患於未來”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失策有二:其一德州輸電網路(Electrical Grid)不與外州聯網,避免受到聯邦政府的管制,自己當老大,唯我獨尊,但也獨受其害;其二追求亷價能源,為降低成本,置冬季保溫於不顧(即所謂不做winterization 也)。
今年2021的災情,在高峰時有四百五十萬戶家庭和企業遭受斷電。這次德州失去電力是全面性的,包括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等等。無法發電的原因包括輸水管線凍結,迫使核子電廠停止運作;在低溫下設備與儀器無法操作。在最壞時刻,失去了將近一半的發電量,可以說是慘兮兮!
斷水簡直要你的命
斷電已很慘了,但接著斷水,幾乎要大家的命。有一天我們熬過長長的寒夜,早上起來卻發現車庫內在下著小雨,原來車庫上面的水管破裂,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房子內的水管沒有破裂。災後修理水管的公司不舍晝夜地忙著,全市可以説是一匠難求。謝天謝地,幸而好友Miki介紹一位plumber,為我們裝了一個截止閥,停止車庫天花板上的漏水。阿彌陀佛,暫時恢復了屋子內的供水,真是life saver!
此災何時了?
我們的德州州長,把這次的大停電推給風力發電的失靈,他拋的是一顆煙霧彈。沒有錯,風力發電失靈是原因之一,但輸電的長期失策與冬天防凍的罔顧才是主要的原因。此外我們還有一位“先見之明”的參議員Ted Cruz先生,卻在德州州民斷電斷水的大難中,跑到墨西哥去度假,借口是「疼孩子,要做個好爸爸」。事後為了公關與將來的選票,表示他做了一次錯誤的判斷,對不起選民。他嘴上是這麼說的,但他心裡的真正想法,祗有老天爺才知道!
2011年老天爺是第一次警告,2021年是第二次警告,閩南話説:“無三不成禮”。近年來,天候的變化,越變越極端,如何善待地球是當前急務。老天爺是惹不起的,到了第三次 - 撒鹽詠絮都是虛擬,斷電斷水才真要你的命!
《七言詩》
江朝雄
(ㄧ)
貪佔南海小島礁
惹來河山大動搖 (註1)
武漢病毒揮不去
習魔惡夢恐難消
(二)
擊垮魔權考人難
上帝自古即掌權
拿氏攻俄鎩羽歸 (註2)
納粹最後也自殘
(三)
人們拱英雄壯膽 (註3)
士氣讓魔權膽顫
惜英雄自古氣短
仍須上天來助戰
(註1)歷史上富庶的江南,2020年夏季大水災沖擊,不僅三峽大壩幾乎不保,大片土地被淹沒,損失何止佔便宜的千萬倍!
(註2)法國英雄拿破倫。
(註3)川普的確是40年來,美國ㄧ位有力的抗共總統,但他也非完人,心懷意念仍須謙卑,尊主為大,光靠捧他的人氣,不一定能順利,仍須神那股無形的助力。
貪佔南海小島礁
惹來河山大動搖 (註1)
武漢病毒揮不去
習魔惡夢恐難消
(二)
擊垮魔權考人難
上帝自古即掌權
拿氏攻俄鎩羽歸 (註2)
納粹最後也自殘
(三)
人們拱英雄壯膽 (註3)
士氣讓魔權膽顫
惜英雄自古氣短
仍須上天來助戰
(註1)歷史上富庶的江南,2020年夏季大水災沖擊,不僅三峽大壩幾乎不保,大片土地被淹沒,損失何止佔便宜的千萬倍!
(註2)法國英雄拿破倫。
(註3)川普的確是40年來,美國ㄧ位有力的抗共總統,但他也非完人,心懷意念仍須謙卑,尊主為大,光靠捧他的人氣,不一定能順利,仍須神那股無形的助力。
《武漢肺炎、疫苗》
連淑琴
公元2003年,中國發生SARS大瘟疫,台灣警覺性不够,旋被牽連,造成數十人死於非命。事隔13年,於2020年初,中國又有新瘟疫傳開。台灣官方有三位陳姓醫生,發覺事態嚴峻,他們及時告知蔡英文總統,接着總統授權,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全權處理,蘇院長劍及履及,關閉飛行航線,豎立防疫陣營。在政府倡導下,打造口罩國家隊,全國人民一條心,努力防禦 瘟疫。今天台灣成為世界防禦 瘟疫最成功的國家。
中共居心狠毒,執政者明知武漢瘟疫爆發,卻在封城之前,讓上百萬武漢居民逃往他國,克意把瘟疫傳遍全球。中共隱瞞疫情,打瘟疫外傳政策,在世人不知情的狀況下,瘟疫跟随四通八達的交通,迅速傳染到全球各處,世界各國有人居住處,先後成瘟疫重災地域。到2021年,感染者達上億萬人次,且死亡者已超越數百萬人,此瘟疫殺傷力之猛,超越數次大戰死傷人數的總合。中共居心把世人的生命,跟中國的瘟疫融合,企圖打翻世界的平衡,造成習近平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世人終於看清習近平的真面目。再看成了世人公敵的習近平,而今面臨四面楚歌,外有強國圍繞,境內有反習勢力不斷的擴長,他幾次出現在國人面前,總是愁眉苦臉,憂心如焚,為恐被刺殺。一個怏怏大國領袖,活得窩囊至極!
再說,有疾病發生,就有疫苗。一般科、醫界研發疫苗出產後,都須歷經臨床試驗多年,才能採用。但21世記的今天,武漢瘟疫殺傷力之猛,大有空前之勢,再也沒時間等那麽長的歲月,故各先進國家領袖總撒大錢給科醫界,要以短期間開發疫苗,科醫界也受命而奮發圖強,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終於在極短的時間,把疫苗研發成功,造福人類。據統計,近期國際間有9種疫苗成功的研發問世,在瘟疫侵襲不到一年間,疫苗及時問世,非常難能可貴。尤以美國有二種疫苗,自年初開始為老弱及有長期病患施注。接着Johnson &Johnson也將有疫苗問世。歐洲先進國家科、醫界研發界,也不斷的有新疫苗出產,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疫苗會普及世界各角落,有如流感疫苗。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疫苗剛開始造福人類,科、醫界卻發現英國及南非,這二國瘟疫病株已繁殖變化成多種病株。英國命名這種病株為B.1.1.7. , 這病株已繁殖變化20次。慶幸的,其變種病株對疫苗無抗拒現象,故英國得 B.1.1.7.病患者,打了疫苗後,照樣可得到90%的効果。南非對繁殖變化成多種病株,則命名B.1.3.51. ,它雖繁殖變化較少,但不幸的南非B.1.3.51.病患者,打了疫苗後只得50-60% 的効果。
當今不只歐、美出產疫苗,中國也有出產疫苗,中共規定59歲以上及18歲以下,不能打中國疫苗,而今中共的官員都超59歲以上不能打,証明他們對中國疫苗沒信心,據可靠信息來源,打中國疫苗後有73種不良後遺症。再說武漢病毒研究所属軍方管轄,其主管是陳微女將軍,記得瘟疫傳開不到幾個月,中共就發表有疫苗產出,陳微首當其衝,勇敢的在媒體電視前施打疫苗,証明她相信中國疫苗,不過陳微打完中國疫苗之後,再也未曾露面,難道她已自人間蒸發?世上有不少國家曾接受中國金援,有意無意中買上中國疫苗,在低開發國家,沒多大發聲力量,相信他們認為有疫苗可打,比沒打好,唯獨巴西政府勇向中國嗆聲,聲言人民施打疫苗的有効率只有50.4% ,這在WHO離不及格標準只差o.4%!好險!
最讓人不齒的乃,中國近期出現黑心疫苗,中國有些商人以生理鹽水或礦泉水當疫苗,它能打進市場,必定是官商勾結的產品。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唯獨中國人做得出來。更讓人不解的乃馬英九帶頭一批國民黨員,他們完會失去理智及良知,明知中國疫苗不可靠,卻不斷的向國人推銷中國疫苗,尤其馬英九在舊曆新年,自初一到初三,不斷的逼求政府,購買中國疫苗。難道馬英九是中國派來台灣臥底,要人民廣受武漢肺炎侵襲,以達顛覆台灣的目標?他們見不得台灣防疫成功,日以繼夜酸言酸語,諷刺防疫中心及執政團,他們居心叵測,期望台灣買不到歐美先進疫苗,要台灣經由中國代理商,才能買得到德國疫苗,這難道不是要逼使台灣受制於中國?
台灣自2020年以來,成為世界防禦 瘟疫最成功的國家,且雪中送炭造益歐美諸國後,台灣再也不是世界孤兒,它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顆閃亮的新星。蔡英文政府早就到處暗中交涉,要為台灣人民買到國際認証的疫苗。雖然中共不斷打壓德國,不讓賣疫苗給台灣。但德國感恩台灣,在德國最困難缺口罩時,台灣及時送1000萬口罩,給德國及英國,今天這兩國投桃報李。蔡總統終於2月中旬,在網路PO文,向國人宣佈,台灣買到英國及德國的疫苗。趙少康請聽好,台灣不必偷雞摸狗,可正大光明的買到疫苗。此舉重重的打臉這批,整天唱衰台灣的國民黨員數巴掌。
台灣國產的疫苗也將問世。據民調統計,台灣人對台灣疫苗充滿信心,有六成人願打台灣疫苗,三成人願打歐美疫苗,只有一成人願打中國疫苗。試問這一成人,有沒包括馬英九、連勝文、趙少康等人?
中共居心狠毒,執政者明知武漢瘟疫爆發,卻在封城之前,讓上百萬武漢居民逃往他國,克意把瘟疫傳遍全球。中共隱瞞疫情,打瘟疫外傳政策,在世人不知情的狀況下,瘟疫跟随四通八達的交通,迅速傳染到全球各處,世界各國有人居住處,先後成瘟疫重災地域。到2021年,感染者達上億萬人次,且死亡者已超越數百萬人,此瘟疫殺傷力之猛,超越數次大戰死傷人數的總合。中共居心把世人的生命,跟中國的瘟疫融合,企圖打翻世界的平衡,造成習近平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世人終於看清習近平的真面目。再看成了世人公敵的習近平,而今面臨四面楚歌,外有強國圍繞,境內有反習勢力不斷的擴長,他幾次出現在國人面前,總是愁眉苦臉,憂心如焚,為恐被刺殺。一個怏怏大國領袖,活得窩囊至極!
再說,有疾病發生,就有疫苗。一般科、醫界研發疫苗出產後,都須歷經臨床試驗多年,才能採用。但21世記的今天,武漢瘟疫殺傷力之猛,大有空前之勢,再也沒時間等那麽長的歲月,故各先進國家領袖總撒大錢給科醫界,要以短期間開發疫苗,科醫界也受命而奮發圖強,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終於在極短的時間,把疫苗研發成功,造福人類。據統計,近期國際間有9種疫苗成功的研發問世,在瘟疫侵襲不到一年間,疫苗及時問世,非常難能可貴。尤以美國有二種疫苗,自年初開始為老弱及有長期病患施注。接着Johnson &Johnson也將有疫苗問世。歐洲先進國家科、醫界研發界,也不斷的有新疫苗出產,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疫苗會普及世界各角落,有如流感疫苗。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疫苗剛開始造福人類,科、醫界卻發現英國及南非,這二國瘟疫病株已繁殖變化成多種病株。英國命名這種病株為B.1.1.7. , 這病株已繁殖變化20次。慶幸的,其變種病株對疫苗無抗拒現象,故英國得 B.1.1.7.病患者,打了疫苗後,照樣可得到90%的効果。南非對繁殖變化成多種病株,則命名B.1.3.51. ,它雖繁殖變化較少,但不幸的南非B.1.3.51.病患者,打了疫苗後只得50-60% 的効果。
當今不只歐、美出產疫苗,中國也有出產疫苗,中共規定59歲以上及18歲以下,不能打中國疫苗,而今中共的官員都超59歲以上不能打,証明他們對中國疫苗沒信心,據可靠信息來源,打中國疫苗後有73種不良後遺症。再說武漢病毒研究所属軍方管轄,其主管是陳微女將軍,記得瘟疫傳開不到幾個月,中共就發表有疫苗產出,陳微首當其衝,勇敢的在媒體電視前施打疫苗,証明她相信中國疫苗,不過陳微打完中國疫苗之後,再也未曾露面,難道她已自人間蒸發?世上有不少國家曾接受中國金援,有意無意中買上中國疫苗,在低開發國家,沒多大發聲力量,相信他們認為有疫苗可打,比沒打好,唯獨巴西政府勇向中國嗆聲,聲言人民施打疫苗的有効率只有50.4% ,這在WHO離不及格標準只差o.4%!好險!
最讓人不齒的乃,中國近期出現黑心疫苗,中國有些商人以生理鹽水或礦泉水當疫苗,它能打進市場,必定是官商勾結的產品。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唯獨中國人做得出來。更讓人不解的乃馬英九帶頭一批國民黨員,他們完會失去理智及良知,明知中國疫苗不可靠,卻不斷的向國人推銷中國疫苗,尤其馬英九在舊曆新年,自初一到初三,不斷的逼求政府,購買中國疫苗。難道馬英九是中國派來台灣臥底,要人民廣受武漢肺炎侵襲,以達顛覆台灣的目標?他們見不得台灣防疫成功,日以繼夜酸言酸語,諷刺防疫中心及執政團,他們居心叵測,期望台灣買不到歐美先進疫苗,要台灣經由中國代理商,才能買得到德國疫苗,這難道不是要逼使台灣受制於中國?
台灣自2020年以來,成為世界防禦 瘟疫最成功的國家,且雪中送炭造益歐美諸國後,台灣再也不是世界孤兒,它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顆閃亮的新星。蔡英文政府早就到處暗中交涉,要為台灣人民買到國際認証的疫苗。雖然中共不斷打壓德國,不讓賣疫苗給台灣。但德國感恩台灣,在德國最困難缺口罩時,台灣及時送1000萬口罩,給德國及英國,今天這兩國投桃報李。蔡總統終於2月中旬,在網路PO文,向國人宣佈,台灣買到英國及德國的疫苗。趙少康請聽好,台灣不必偷雞摸狗,可正大光明的買到疫苗。此舉重重的打臉這批,整天唱衰台灣的國民黨員數巴掌。
台灣國產的疫苗也將問世。據民調統計,台灣人對台灣疫苗充滿信心,有六成人願打台灣疫苗,三成人願打歐美疫苗,只有一成人願打中國疫苗。試問這一成人,有沒包括馬英九、連勝文、趙少康等人?
《鑽石》
吳連山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二0二0年上半年所有影劇,音樂的活動幾乎全部停止。但是二0二0年九月十八日英國的男歌星Sam Smith(他同時也是作曲家)在YouTube推出專集Love Goes。其中的一首歌 Diamonds ,非常廣受歡迎。 這首歌描述一個心愛的人只在乎他的聲名及實際的金錢財物,並不關心他。這個人偷走他的一切。所有他買的的特殊的東西,非常貴重的鑽石,都被偷走。連同他對這個人的回億都似同從牆壁上撕毀。有個歌評就說這首歌catharsis(感情宣洩)。僅是二0二0年十月初就有一千兩百七十萬人觀看,同時有五十八萬人表示非常喜愛。我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曲子讓我想起R&B女歌星Rihanna 在2012年9月27日發行,也是非常暢銷的歌曲,Diamonds。同樣的歌名Diamonds,但是完全不一樣的韻律和氣氛。Rihanna這首Diamonds,有許多人批評是與毒品和酒精有關。尤其她一身的刺青,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很看不順眼。但是也有人解說:這支曲子是說兩個人相遇。一個人是一見鍾情。但是另一個人(好像是影射Chris Brown)卻像是無生命,很沮喪,又不知覺有另一個人存在。兩個人因大自然的幫助而碰在一起,不可分。她說 "We are beautiful like diamonds in the sky". 有人評語:The lyrics are hopeful and positive. It’s about love and the gears are different than what people will expect. 這首歌也是一首情歌。它幫助另一個人回生。彼此帶來happy and hippie.
似乎影劇界更喜愛鑽石。有一個珠寶行銷顧問,名叫Alina的人,就列舉出二十部有關Diamonds的電影。(詳如下表)。我不知道你看過多少部?我覺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Sean Connery主演 James Bond 007的Diamonds are Forever(1971)。但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是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的兩部有關鑽石的電影:Blood Diamond (2006) 及Titanic (1997) 。前者,是演1999, 非洲 Sierra Leone 這個國家 正在內亂中。 Danny Archer 是一個專門販賣所謂 “blood diamonds” 的走私者。賣得的錢是用來資助叛軍的。當他聯絡一個漁夫而發現這個漁夫的兒子是被叛軍抓去訓練成幼童兵時,他的生命整個大改變。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什麼是blood diamond。
另一部電影Titanic,是述說一九九六年時謠傳法國國王Louis XVI一顆珍貴的鑽石,叫 ”The Heart of the Ocean “,在八十四年前隨著船沉到海底。據說當時有一個女孩名叫Rose就是掛著這個鑽石項鍊。她是唯一的生還者。她現在已經年老了。探險者,Brock Lovett 就去採訪Rose。她就回億當時的情形。她說她十七歲時就被父母親強迫嫁給Cal Hockley。當她搭乘當時最巨大的遊艇the Titanic要橫跨大西洋時,她本來要自殺。然而被一個住在三等艙的旅客,Jack Dawson救起來。雖然兩人的身分、背景相差懸殊。但是兩人變成朋友。不久,彼此相愛。這部電影是很悲情。許多人看了一直流淚。電影剛上市時,我以前一個年輕的女同事就說她看了十遍,每次都大哭。
我對金、銀、白金、或鑽石等珠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迷愛或偏好。只知道鑽石是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的物質。它是由碳元素組成。化學中一般稱為金剛石。通常在地球深處,在高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是自然界中十分稀有的礦物。為什麼影劇、音樂界喜愛用它來做題材?我想也許是它那透明、無色、燦麗的正八面體晶體。非常亮眼、漂亮、稀罕、貴重。聽說它一直是許多男女們訂婚或結婚的最佳信物。因為它無可匹敵的璀璨和堅硬是愛情不渝的忠貞象徵。有時我看了也蠻喜愛的。
現在情人節即將到來。建議先生們買個鑽石送給太太。越大、越多克拉、越好。將來好共同慶祝六十週年的鑽石婚! 吳連山(2/10/2021)
Sam Smith Diamonds看 www.youtube.com/watch?v=8RvAKRoIDqU
Rihanna Diamonds看 www.youtube.com/watch?v=lWA2pjMjpBs
Alina列舉的二十部有關Diamonds的電影
這個曲子讓我想起R&B女歌星Rihanna 在2012年9月27日發行,也是非常暢銷的歌曲,Diamonds。同樣的歌名Diamonds,但是完全不一樣的韻律和氣氛。Rihanna這首Diamonds,有許多人批評是與毒品和酒精有關。尤其她一身的刺青,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很看不順眼。但是也有人解說:這支曲子是說兩個人相遇。一個人是一見鍾情。但是另一個人(好像是影射Chris Brown)卻像是無生命,很沮喪,又不知覺有另一個人存在。兩個人因大自然的幫助而碰在一起,不可分。她說 "We are beautiful like diamonds in the sky". 有人評語:The lyrics are hopeful and positive. It’s about love and the gears are different than what people will expect. 這首歌也是一首情歌。它幫助另一個人回生。彼此帶來happy and hippie.
似乎影劇界更喜愛鑽石。有一個珠寶行銷顧問,名叫Alina的人,就列舉出二十部有關Diamonds的電影。(詳如下表)。我不知道你看過多少部?我覺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Sean Connery主演 James Bond 007的Diamonds are Forever(1971)。但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是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的兩部有關鑽石的電影:Blood Diamond (2006) 及Titanic (1997) 。前者,是演1999, 非洲 Sierra Leone 這個國家 正在內亂中。 Danny Archer 是一個專門販賣所謂 “blood diamonds” 的走私者。賣得的錢是用來資助叛軍的。當他聯絡一個漁夫而發現這個漁夫的兒子是被叛軍抓去訓練成幼童兵時,他的生命整個大改變。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什麼是blood diamond。
另一部電影Titanic,是述說一九九六年時謠傳法國國王Louis XVI一顆珍貴的鑽石,叫 ”The Heart of the Ocean “,在八十四年前隨著船沉到海底。據說當時有一個女孩名叫Rose就是掛著這個鑽石項鍊。她是唯一的生還者。她現在已經年老了。探險者,Brock Lovett 就去採訪Rose。她就回億當時的情形。她說她十七歲時就被父母親強迫嫁給Cal Hockley。當她搭乘當時最巨大的遊艇the Titanic要橫跨大西洋時,她本來要自殺。然而被一個住在三等艙的旅客,Jack Dawson救起來。雖然兩人的身分、背景相差懸殊。但是兩人變成朋友。不久,彼此相愛。這部電影是很悲情。許多人看了一直流淚。電影剛上市時,我以前一個年輕的女同事就說她看了十遍,每次都大哭。
我對金、銀、白金、或鑽石等珠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迷愛或偏好。只知道鑽石是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的物質。它是由碳元素組成。化學中一般稱為金剛石。通常在地球深處,在高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是自然界中十分稀有的礦物。為什麼影劇、音樂界喜愛用它來做題材?我想也許是它那透明、無色、燦麗的正八面體晶體。非常亮眼、漂亮、稀罕、貴重。聽說它一直是許多男女們訂婚或結婚的最佳信物。因為它無可匹敵的璀璨和堅硬是愛情不渝的忠貞象徵。有時我看了也蠻喜愛的。
現在情人節即將到來。建議先生們買個鑽石送給太太。越大、越多克拉、越好。將來好共同慶祝六十週年的鑽石婚! 吳連山(2/10/2021)
Sam Smith Diamonds看 www.youtube.com/watch?v=8RvAKRoIDqU
Rihanna Diamonds看 www.youtube.com/watch?v=lWA2pjMjpBs
Alina列舉的二十部有關Diamonds的電影
1.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
2. To Catch a Thief (1955) 3.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4.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5.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 6. A Fish Called Wanda (1988) 7. Pretty Woman (1990) 8. Blood and Wine (1996) 9. Titanic (1997) 10. Snatch (2000) |
11. Moulin Rouge (2001)
12. 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2001) 13. 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 (2003) 14. Blood Diamond (2006) 15. Pink Panther (2007) 16. Ocean’s Thirteen (2007) 17. The Bank Job (2008) 18. Dog Gone (2008) 19. Ocean’s Eight (2018) 20. Uncut Gems (2019) |
《長江三峽與大壩》
雅夫子
三峽簡介
三峽是在長江自然景觀之中非常驚險壯麗的一段,包括瞿塘峽、巫峽與西陵峽。在三峽大壩工程接近完成的後半期,我曾經坐遊輪從重慶順流而下到武漢,中間在三斗坪下船,參觀當時還在施工中的三峽大壩。此壩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但由最近種種跡象推測,它可能是將來會造成世界上最可怕人為災難的龐大建物。
在談及三峽大壩之前,有必要瞭解長江三峽的原來面貌,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至1500米之間,其最窄江面不足百米。三峽地段由於地殼不斷上升,江水強烈下切之故而逐漸形成的。
西端的瞿塘峽從四川白帝城開始,它是個雄偉險峻的峽區,入峽處兩岸不足百米,形同門戶,名叫夔門,峭壁上有「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的石刻。白帝城以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一詩聞名古今,詩曰: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峽介於四川與湖北二省之間,西起巫山縣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的官渡口,綿延45公里。其中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十二峰中以神女峰為最著名。
從大寧河的龍門橋(現已拆除)可進入小三峽,其清澈的河水與迷人的景色,有詩為證:
「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
從唐代元稹到近代毛澤東對巫山有如下的形容:
唐·元稹“離思”詩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毛澤東“水調歌頭”詞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其中的「高峽出平湖」一句也許就是造成三峽大壩災難的開端,容後再述。
西陵峽西起湖北香溪口,東至湖北南津關,長約66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全峽由高山峽谷與險灘礁石形成,可以說「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其中的黃牛岩是俯視三峽大壩的最佳地點。這段岩石,有古文形容如下:
「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市三斗坪,距離下游葛洲壩38公里。以下將逐一討論三峽的人文古蹟,兩岸人口遷移,建壩的始末與弊端,以及大壩的將來隱憂。
三峽的人文古蹟
三峽地段有眾多歷史故事與古蹟,比較著名的有:白鶴樑、奉節古城、酆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張飛廟、大昌古鎮、與秭歸。有的被原址保護,有的被遷移,有的被沉下水中。以下談及一些古蹟的今昔:
白鶴梁是一座天然石梁,長1600米,寛15米。在上面有100多幅題刻,記錄了1200多年來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位資料。這些題刻在漲水時被淹沒,枯水時就露出水面,因此是一座古代的水文站。石梁上有一些歷代文人如黃庭堅、朱熹等人留下的題刻,也有一些石魚雕刻,是難得一見的水中歷史古蹟。後來採用葛修潤先生的保護方案,修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供人參觀。
酆都鬼城是閻羅王的管區,傳説芸芸眾生的生死簿保存在此,信不信由你。當年我拜訪鬼城時,它尚在原址,當大壩啟用後,此城被淹沒,目前已遷移至對岸的新址。鬼城中有奈河橋,生前頻做惡事的人,過橋時會掉進橋下的血河,被捉到十八層地獄受酷刑。城中也有賣“孟婆湯”的地方,傳說死後若忘了喝下此湯,轉世後乃會記得前世的事。以前臺灣的鄉野作家司馬中原自稱轉世時忘了喝孟婆湯,因此他還記得前世的一些怪異事蹟,所寫文章鬼話連篇。此地所建造的陰曹地府,是道教勸人為善的諸多構想。
石寶寨是「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木結構,外展飛閣,內架雲梯,當年由此登樓覽江,無限風光。大壩蓄水發電後,四面環水而成弧島,舊日景觀已不復存在!
張飛廟始建1700年前,廟內珍藏漢唐以來碑刻、木雕、書畫等文物千餘件,如岳飛書《出師表》、蘇軾書《赤壁賦》等。因修建大壩,張飛廟也搬離了千年舊地。
奉節古稱夔州,為尊崇諸葛亮在此奉劉備託弧之命,面臨大節奉命行事,因此改名為奉節。唐代杜甫來此兩年期間,寫下400餘首詩作,歌詠此地的山川和歷史。隨著大壩水庫蓄水,舊的古城消失了,重建新城在山頂,著名的白帝城也搬到置高點。
大昌古鎮位於大寧河畔,建鎮已有1700年之久,是三峽地區惟一保存完好的的古鎮。它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大壩水庫啟用後,此鎮被炸毀,原址全部淹沒。
秭歸是著名詩人屈原的故鄉,大壩水庫蓄水之後,屈原與其故鄉永沉水下,不知屈原的忠魂如今尚能找到舊時歸處否?
此外,跟著沉入水下的是沿著三峽兩岸山壁上的懸棺與古棧道。
出三峽記
從三峽大壩在宜昌三斗坪動工開始,就注定了重慶、湖北兩地約130萬人的《出三峽記》(註:此乃攝影記者晉永權拍攝三峽移民情景之作品)。當我在三峽遊輪上觀賞兩岸迷人風光時,間斷地會看到兩條標高線:135米與175米,這是大壩蓄水的標桿線。沿岸的居民將分兩大批,根據這兩條標高線遷離原址,他們不是遷到更高處,就是搬離原鄉到外地,其他別無選擇。有些老人家不願意離開這世世代代的老家,選擇第三條路 - 死路。在被迫搬家前,事先結束自己的生命,並埋葬在175米之上的新墓地,真是件活生生的人間慘劇。涪陵作恊主席李世權如此形容這次大移民的悲情:「我讀了一輩子書,那些書裡所寫再大的悲,都無法與三峽移民遠離故土的疼痛相提並論。」
俗話說:「睡好了不翻(身),住好了不搬(家)。」但三峽的大移民是毫無商榷餘地的事。他們的無奈可以如此地形容:「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別人表述。」(引自馬克斯所著的“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Napolean”)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醜聞是:陸陸續續地傳出各級官員從移民補助金中,層層挪移金額到自己名下,令遷移百姓的實收補助大幅縮水。在官官相護、上下撈錢的貪污大醬缸之中,又在大壩的名目下挖了一個大洞。
另類的品質保證
在遊輪上有舉辦一個三峽大壩的座談會,我帶著長智的好奇心去參加。主持人先介紹大壩的主要工程部分:
它於1994年正式動工,大壩工程由左至右,包括三峽船閘、垂直升船機、左岸非溢流壩段和電源電站、左岸電站、洩洪壩段、右岸非溢流壩段和右岸電站、右岸地下電站,一共由113個獨立的壩塊組成,壩塊與壩塊之間進行接縫處理。蓄水庫長達600公里、壩長約2300米,初步蓄水線定在135米,最高蓄水線定在175米。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支付移民之用。
我所服務的公司是建造美國胡佛水壩(Hoover Dam)的聯盟公司之一,在建壩六十週年時發行了一份紀念刊物,上面提及當年施工時遭遇到的種種難題。其中之一是澆築混凝土時,因為水泥生熱而形成的氣泡弱點,後來研究出冷卻除熱的方法,才沒有發生不良後果。我提出這個基本的問題,是想知道大壩施工時如何處理它,但得到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主持人這樣地回應:「我們的施工團隊是世界第一流的,並且領導高層一再保證,大壩的品質是不必擔心的。」我是要瞭解施工細節,他卻全力地發揮大外宣的本事。後來在留德學者王維洛先生討論三峽大壩的嚴重安全技術問題的主要項目之中 ,有一項是:「為了創造世界紀錄,追趕速度,忽略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溫度處理。」這正是我當時提出的疑問。
千年與百年之爭
1956年,毛澤東橫渡長江之後寫了《水調歌頭》,其中有「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之句,表達毛澤東想在三峽建大壩的壯志雄心。1958年他召集了贊成建壩的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人林一山,以及反對建壩主管水電建設工作的李銳,叫雙方各抒己見,分析利弊,但會後毛澤東還是無法定奪此項千年大計,於是決定暫時擱置。有趣的是在同年,毛澤東又與林一山討論長江的積沙問題時,林一山估計三峽大壩大約200年後會淤死。毛澤東表示大壩應是千年大計,只200年太少了!後來因為中國發生了文革,大傷元氣,三峽大壩工程也就被拋得遠遠的。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鄧小平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當時江澤民初握大權,極需拉攏李鵬鞏固他在中南海的地位,於是兩人一拍即和,全力推動面子工程三峽大壩。當時黃萬里與李鋭都極力反對建壩,為了強行過關,江澤民一一勸說全國人民代表中的共產黨黨員投贊成票。雖然最後過關,但全體卻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投反對票,創全國人代贊成票數的最低記錄。
中國“電老虎”
這是一椿遷移乾坤的天下大事,三峽大壩的大部分開銷都由老百姓出錢的三峽建設基金支付。但在2002年三峽大壩開始發電時,三峽集團卻成立了「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上市,後來將三峽大壩和發電機組的產權轉移到這家公司,結果三峽大壩發電帶來的巨額利潤沒有用來償還建設基金,卻進入這個上市公司股東的腰包。由李鵬長子李小鵬任總經理的「華能集團」,最初投資中國長江電力公司一億元,到2009年,他的華能持股已增值到20億人民幣。而且李小鵬個人同時持有中國長江電力與華能集團的股份,經此手段他將三峽大壩發電的巨大利潤轉為私有。
此外李鵬的女兒李小琳也讓三峽集團出資20億人民幣,收購其情人的空殼公司「香港電力新能源公司」。如果這些報導都是屬實的話,李鵬全家成員都是電老虎,每一次吞下虎口的,都是以億計算的人民幣。
三峽大壩何去何從
近來大壩上游地帶遭遇到八十年來最大的洪水,引起百姓對三峽大壩潰壩的恐慌。在建壩之前,曾經有二位具有先見之明的人士堅決反對興建大壩,他們分別是曾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鋭和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清華大學的黃萬里教授。
黃萬里教授事先提出三峽大壩災難性後果的十二個預言,其中前面十一項已經應驗。最後一項預言:「三峽大壩最終或被迫炸掉。」其十二項預言如下:
1. 長江下游幹堤崩岸
2.阻礙航運
3.移民問題
4.積淤問題
5.水質惡化
6.發電量不足
7.氣候異常
8.地震頻發
9.血吸蟲病蔓延
10.生態惡化
11.上游水患嚴重
12.終將被迫炸掉
李鋭在他女兒李南央帶著孫女回來看他時,曾對孫女說過這麼一段話:「你記著啊,我看不到三峽大壩(出事的)那一天了。到時候出了事你要記著, 你的外公是至死反對三峽工程的。」
現在旅居在德國的王維洛先生,也指出三峽大壩在籌備上、設計中與施工下所發生的一些問題。甚至延至今日,整體工程尚未完成整體驗收的手續。而最最讓人納悶的是:在2006年5月20日舉行全線合攏、封頂竣工儀式時,為何慶祝活動僅僅八分鐘就草草了事?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出身水利工程的胡錦濤與出身地質的溫家寶的中南海高層,竟然沒有一個人在儀式上露面。中共竟然一反常態,沒有乘此大日子大搞特搞大外宣與大內宣,而讓中共一向吹捧的千秋大業,似乎在“無聲無息”之下悄悄地帶過,難道是無人願意揹著這個歷史上的「大黑鍋」?
結尾聊作一首打油詩,為這座閙得沸沸揚揚的三峽大壩留下一些痕跡:
巫山惡雲催梅雨
不見平湖見險波
從此高峽頻災難
可憐蒼生洪澇多
三峽是在長江自然景觀之中非常驚險壯麗的一段,包括瞿塘峽、巫峽與西陵峽。在三峽大壩工程接近完成的後半期,我曾經坐遊輪從重慶順流而下到武漢,中間在三斗坪下船,參觀當時還在施工中的三峽大壩。此壩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但由最近種種跡象推測,它可能是將來會造成世界上最可怕人為災難的龐大建物。
在談及三峽大壩之前,有必要瞭解長江三峽的原來面貌,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至1500米之間,其最窄江面不足百米。三峽地段由於地殼不斷上升,江水強烈下切之故而逐漸形成的。
西端的瞿塘峽從四川白帝城開始,它是個雄偉險峻的峽區,入峽處兩岸不足百米,形同門戶,名叫夔門,峭壁上有「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的石刻。白帝城以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一詩聞名古今,詩曰: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峽介於四川與湖北二省之間,西起巫山縣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的官渡口,綿延45公里。其中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十二峰中以神女峰為最著名。
從大寧河的龍門橋(現已拆除)可進入小三峽,其清澈的河水與迷人的景色,有詩為證:
「五嶽歸來不看山,寧河歸來不看峽。」
從唐代元稹到近代毛澤東對巫山有如下的形容:
唐·元稹“離思”詩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毛澤東“水調歌頭”詞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其中的「高峽出平湖」一句也許就是造成三峽大壩災難的開端,容後再述。
西陵峽西起湖北香溪口,東至湖北南津關,長約66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全峽由高山峽谷與險灘礁石形成,可以說「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其中的黃牛岩是俯視三峽大壩的最佳地點。這段岩石,有古文形容如下:
「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市三斗坪,距離下游葛洲壩38公里。以下將逐一討論三峽的人文古蹟,兩岸人口遷移,建壩的始末與弊端,以及大壩的將來隱憂。
三峽的人文古蹟
三峽地段有眾多歷史故事與古蹟,比較著名的有:白鶴樑、奉節古城、酆都鬼城、忠縣、石寶寨、張飛廟、大昌古鎮、與秭歸。有的被原址保護,有的被遷移,有的被沉下水中。以下談及一些古蹟的今昔:
白鶴梁是一座天然石梁,長1600米,寛15米。在上面有100多幅題刻,記錄了1200多年來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位資料。這些題刻在漲水時被淹沒,枯水時就露出水面,因此是一座古代的水文站。石梁上有一些歷代文人如黃庭堅、朱熹等人留下的題刻,也有一些石魚雕刻,是難得一見的水中歷史古蹟。後來採用葛修潤先生的保護方案,修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供人參觀。
酆都鬼城是閻羅王的管區,傳説芸芸眾生的生死簿保存在此,信不信由你。當年我拜訪鬼城時,它尚在原址,當大壩啟用後,此城被淹沒,目前已遷移至對岸的新址。鬼城中有奈河橋,生前頻做惡事的人,過橋時會掉進橋下的血河,被捉到十八層地獄受酷刑。城中也有賣“孟婆湯”的地方,傳說死後若忘了喝下此湯,轉世後乃會記得前世的事。以前臺灣的鄉野作家司馬中原自稱轉世時忘了喝孟婆湯,因此他還記得前世的一些怪異事蹟,所寫文章鬼話連篇。此地所建造的陰曹地府,是道教勸人為善的諸多構想。
石寶寨是「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木結構,外展飛閣,內架雲梯,當年由此登樓覽江,無限風光。大壩蓄水發電後,四面環水而成弧島,舊日景觀已不復存在!
張飛廟始建1700年前,廟內珍藏漢唐以來碑刻、木雕、書畫等文物千餘件,如岳飛書《出師表》、蘇軾書《赤壁賦》等。因修建大壩,張飛廟也搬離了千年舊地。
奉節古稱夔州,為尊崇諸葛亮在此奉劉備託弧之命,面臨大節奉命行事,因此改名為奉節。唐代杜甫來此兩年期間,寫下400餘首詩作,歌詠此地的山川和歷史。隨著大壩水庫蓄水,舊的古城消失了,重建新城在山頂,著名的白帝城也搬到置高點。
大昌古鎮位於大寧河畔,建鎮已有1700年之久,是三峽地區惟一保存完好的的古鎮。它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大壩水庫啟用後,此鎮被炸毀,原址全部淹沒。
秭歸是著名詩人屈原的故鄉,大壩水庫蓄水之後,屈原與其故鄉永沉水下,不知屈原的忠魂如今尚能找到舊時歸處否?
此外,跟著沉入水下的是沿著三峽兩岸山壁上的懸棺與古棧道。
出三峽記
從三峽大壩在宜昌三斗坪動工開始,就注定了重慶、湖北兩地約130萬人的《出三峽記》(註:此乃攝影記者晉永權拍攝三峽移民情景之作品)。當我在三峽遊輪上觀賞兩岸迷人風光時,間斷地會看到兩條標高線:135米與175米,這是大壩蓄水的標桿線。沿岸的居民將分兩大批,根據這兩條標高線遷離原址,他們不是遷到更高處,就是搬離原鄉到外地,其他別無選擇。有些老人家不願意離開這世世代代的老家,選擇第三條路 - 死路。在被迫搬家前,事先結束自己的生命,並埋葬在175米之上的新墓地,真是件活生生的人間慘劇。涪陵作恊主席李世權如此形容這次大移民的悲情:「我讀了一輩子書,那些書裡所寫再大的悲,都無法與三峽移民遠離故土的疼痛相提並論。」
俗話說:「睡好了不翻(身),住好了不搬(家)。」但三峽的大移民是毫無商榷餘地的事。他們的無奈可以如此地形容:「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必須被別人表述。」(引自馬克斯所著的“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Napolean”)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醜聞是:陸陸續續地傳出各級官員從移民補助金中,層層挪移金額到自己名下,令遷移百姓的實收補助大幅縮水。在官官相護、上下撈錢的貪污大醬缸之中,又在大壩的名目下挖了一個大洞。
另類的品質保證
在遊輪上有舉辦一個三峽大壩的座談會,我帶著長智的好奇心去參加。主持人先介紹大壩的主要工程部分:
它於1994年正式動工,大壩工程由左至右,包括三峽船閘、垂直升船機、左岸非溢流壩段和電源電站、左岸電站、洩洪壩段、右岸非溢流壩段和右岸電站、右岸地下電站,一共由113個獨立的壩塊組成,壩塊與壩塊之間進行接縫處理。蓄水庫長達600公里、壩長約2300米,初步蓄水線定在135米,最高蓄水線定在175米。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支付移民之用。
我所服務的公司是建造美國胡佛水壩(Hoover Dam)的聯盟公司之一,在建壩六十週年時發行了一份紀念刊物,上面提及當年施工時遭遇到的種種難題。其中之一是澆築混凝土時,因為水泥生熱而形成的氣泡弱點,後來研究出冷卻除熱的方法,才沒有發生不良後果。我提出這個基本的問題,是想知道大壩施工時如何處理它,但得到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主持人這樣地回應:「我們的施工團隊是世界第一流的,並且領導高層一再保證,大壩的品質是不必擔心的。」我是要瞭解施工細節,他卻全力地發揮大外宣的本事。後來在留德學者王維洛先生討論三峽大壩的嚴重安全技術問題的主要項目之中 ,有一項是:「為了創造世界紀錄,追趕速度,忽略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溫度處理。」這正是我當時提出的疑問。
千年與百年之爭
1956年,毛澤東橫渡長江之後寫了《水調歌頭》,其中有「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之句,表達毛澤東想在三峽建大壩的壯志雄心。1958年他召集了贊成建壩的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人林一山,以及反對建壩主管水電建設工作的李銳,叫雙方各抒己見,分析利弊,但會後毛澤東還是無法定奪此項千年大計,於是決定暫時擱置。有趣的是在同年,毛澤東又與林一山討論長江的積沙問題時,林一山估計三峽大壩大約200年後會淤死。毛澤東表示大壩應是千年大計,只200年太少了!後來因為中國發生了文革,大傷元氣,三峽大壩工程也就被拋得遠遠的。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鄧小平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當時江澤民初握大權,極需拉攏李鵬鞏固他在中南海的地位,於是兩人一拍即和,全力推動面子工程三峽大壩。當時黃萬里與李鋭都極力反對建壩,為了強行過關,江澤民一一勸說全國人民代表中的共產黨黨員投贊成票。雖然最後過關,但全體卻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投反對票,創全國人代贊成票數的最低記錄。
中國“電老虎”
這是一椿遷移乾坤的天下大事,三峽大壩的大部分開銷都由老百姓出錢的三峽建設基金支付。但在2002年三峽大壩開始發電時,三峽集團卻成立了「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上市,後來將三峽大壩和發電機組的產權轉移到這家公司,結果三峽大壩發電帶來的巨額利潤沒有用來償還建設基金,卻進入這個上市公司股東的腰包。由李鵬長子李小鵬任總經理的「華能集團」,最初投資中國長江電力公司一億元,到2009年,他的華能持股已增值到20億人民幣。而且李小鵬個人同時持有中國長江電力與華能集團的股份,經此手段他將三峽大壩發電的巨大利潤轉為私有。
此外李鵬的女兒李小琳也讓三峽集團出資20億人民幣,收購其情人的空殼公司「香港電力新能源公司」。如果這些報導都是屬實的話,李鵬全家成員都是電老虎,每一次吞下虎口的,都是以億計算的人民幣。
三峽大壩何去何從
近來大壩上游地帶遭遇到八十年來最大的洪水,引起百姓對三峽大壩潰壩的恐慌。在建壩之前,曾經有二位具有先見之明的人士堅決反對興建大壩,他們分別是曾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鋭和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清華大學的黃萬里教授。
黃萬里教授事先提出三峽大壩災難性後果的十二個預言,其中前面十一項已經應驗。最後一項預言:「三峽大壩最終或被迫炸掉。」其十二項預言如下:
1. 長江下游幹堤崩岸
2.阻礙航運
3.移民問題
4.積淤問題
5.水質惡化
6.發電量不足
7.氣候異常
8.地震頻發
9.血吸蟲病蔓延
10.生態惡化
11.上游水患嚴重
12.終將被迫炸掉
李鋭在他女兒李南央帶著孫女回來看他時,曾對孫女說過這麼一段話:「你記著啊,我看不到三峽大壩(出事的)那一天了。到時候出了事你要記著, 你的外公是至死反對三峽工程的。」
現在旅居在德國的王維洛先生,也指出三峽大壩在籌備上、設計中與施工下所發生的一些問題。甚至延至今日,整體工程尚未完成整體驗收的手續。而最最讓人納悶的是:在2006年5月20日舉行全線合攏、封頂竣工儀式時,為何慶祝活動僅僅八分鐘就草草了事?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出身水利工程的胡錦濤與出身地質的溫家寶的中南海高層,竟然沒有一個人在儀式上露面。中共竟然一反常態,沒有乘此大日子大搞特搞大外宣與大內宣,而讓中共一向吹捧的千秋大業,似乎在“無聲無息”之下悄悄地帶過,難道是無人願意揹著這個歷史上的「大黑鍋」?
結尾聊作一首打油詩,為這座閙得沸沸揚揚的三峽大壩留下一些痕跡:
巫山惡雲催梅雨
不見平湖見險波
從此高峽頻災難
可憐蒼生洪澇多
《紫荊花開》
翠屏
1973年密西根州楓紅遍野的清秋十月,先生在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完成「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後,接下了『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博士後研究員」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的工作。那年的感恩節前夕,我們倆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開一部二手貨老爺車,千里長途追雲逐月匆匆南下休士頓(Houston,Texas)並定居至今。
每天當先生開走家裡唯一的車子上班去後,我若要出門,除了步輪(走路),只有搭乘metro bus(公共汽車)。我們租住的公寓旁邊的馬路,碰巧就有開往downtown的公車在行駛。走過雙線馬路和安全島,一支掉了頭(站牌)的鐵柱,孤零零直立在馬路邊的草坡上。這就是泱泱大國美利堅,南方著名的太空城休士頓當年的公車候車站。
「博士後」研究員薪水微薄。為了幫助維持家計「顧三頓」,百無一用是文科畢業生的我,只好利用先生上班,幼兒上學的時間空檔,搭公車到市區內一家business school去接受短期職業訓練,進修電腦打卡(keypunch)的技能。
一個東方女子孤單站在公車站鐵柱旁邊候車,並不是一件輕鬆自在的事。一些猛衝過來又呼嘯而去的driver,會有意無意地透過車窗瞄妳一眼,更有些無聊男子還會出其不意地猛按一下喇叭開玩笑,害得我膽戰心驚。
搭公車到職業補習學校去上課,不是我「歡喜甘願愛做e 代誌」。我最期待的是, 換穿一襲寬鬆的襯衫與長褲,倚坐在公寓庭院樹蔭下的長條椅上,讀幾頁喜愛的書冊,看游泳池裡水波蕩漾,聽初綠的枝葉間群雀爭鳴。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懶散地閉上眼睛,遙想台灣島南故鄉的四月天,該已有哪些繁花爭豔,有多少香甜的瓜果讓人垂涎。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望眼欲穿卻不見公車的蹤影。莫非家裡時鐘擺爛怠工,我來之前車子已先過站?也許老爺公車拋了錨?或者司機大人正把車停靠在哪個路段僻靜的地方,專心享受他的「Coffee Break」?心頭正在七上八下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有一部小型轎車在我面前自動停靠上來。我低頭一望,開車的是個年紀大約五十上下皮膚白皙的中年婦人,她不停地對我比著手勢。
我走近時她打開車窗對我說:「如果要到Main Street,我順路送妳一程吧!」。她有端正的五官但脂粉不施,臉上顯現愁容,看起來懷著什麼重大心事。她把車門打開,我毫不猶疑地上了車去。(四十多年前,社會治安還好,民間時興搭便車,若是換到二十世紀後的今天,我們都會避之唯恐不及。)她說的英文帶著略似英國的口音,我問她來自何處?
「波蘭。」她輕輕地說。
「我來自台灣,妳聽過這個地方嗎?」她點點頭,稍停了片刻說:「就是Formosa,對不對?」
啊!她知道Formosa~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魂牽夢縈的故鄉。我很快就對這波蘭女子產生了親切的感覺。坐在她身旁,斜望著她坐在駕駛座,手扶方向盤的側影,我看到她臉上罩著一片濃濃的哀愁。為什麼會這樣?她是什麼身分的人?往城裡去做什麼?
「妳到城裡上班是不是?」我隨便找了個話題。
「不是」她說到這裡,聲音忽然一陣哆嗦:「我的丈夫昨天去世了,屍體現在還停放在醫院。一大堆事等著我去辦,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話還未說完,她已經哽咽失聲,淚下如雨。
何等善良又何其不幸的婦人啊!一天前剛剛失去至愛的丈夫,滿懷著淒苦的心情,居然還能騰出一方行善的胸懷,停下車來乘載一個素昧平生的女子。同在異鄉為異客,除了深深地同情她的不幸,我找不到什麼安慰她的語句。
「有孩子嗎?」我盡量找話說。
「兩個兒子,十五與十七歲。」
「以後想搬回波蘭嗎?」
「現在最要緊的是趕快找到一處我經濟能力付得起的墓園,讓他得到永恆的安息。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我想我會回波蘭去,共產黨當政就當政吧,至少家鄉還有幾個親人可以互相照應,問題是我的兩個孩子。讓他們再回到沒有人權自由,處處設限的共產社會去,不但日子難過,可能還會惹出什麼麻煩來。」
「妳來美國多久了?」我又問她。
「十年。想想也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為了逃避共產黨政權的統治,我們放棄一切逃離家園,盼望的是能夠一輩子過著自由民主的生活。我的丈夫原是大學教授,到了這裡以後,他的教學經歷派不上用場,為了養家,只好去當出賣體力的藍領工人(blue-collar worker)。因為工作勤奮,善良熱心,在同事間頗受歡迎,幾年前已經晉升為領班。
為了全家溫飽與孩子們的前途,我們夫妻兩人竭盡全力地工作。總以為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那裡料得到呢?一場突發的重病,無預警地奪去了他的生命。唉!人生的坎坷禍患,說來就來,真是難以預料啊!
正當我搜盡詞彙,想找出適當的話語安慰她時,她已先開口:「幫我看看這是不是Main Street?我這兩天精神恍惚,老弄不清東西南北。」
我往窗外探視,車子正經過Rice University 校園古老的圍牆。綿密如柔毯的的綠藤蓋滿了牆面。牆內一排紫荊樹(Redbud),綻放著成串紫紅色的花蕊,春色滿園,意猶未盡,還把搖曳生姿﹑層層堆疊的綽約花枝漫延至牆外。馬路另外一邊,接連著幾座古色古香的教堂。樸素的鐘樓牆蔭,姹紫嫣紅,紫荊花一樣開遍。
這正是我該下車的地方。下車前,我向她道了謝。感謝她身負如此悲傷的重荷,還有心力助人。她笑了一笑說:「不用客氣。我一向都如此。給別人一點方便,自己也沒任何損失。」她對我說聲good-bye,然後關上車門。淡藍色的車影很快隱沒於長河似的街心。
日曆在歲月的風中快速翻飛,四十多年光陰已悄然逝去.每年暮春初夏,紫荊花開,我偶然還會想起,久遠之前某個薄雲微風的四月清晨,與波蘭女子偶然的邂逅,聆聽她令人心碎、痛徹肺腑的故事。我對她帶愁的面容與含悲的聲音還留著幾分清晰的印象。
如今的我早已活過了她那時的年歲。回首前塵,恍然一夢,而細緻精巧、熙熙攘攘,開成滿樹榮華的紫荊,不解人世的滄桑,依然逢春花開,歲歲年年。
(2021年一月修訂)
每天當先生開走家裡唯一的車子上班去後,我若要出門,除了步輪(走路),只有搭乘metro bus(公共汽車)。我們租住的公寓旁邊的馬路,碰巧就有開往downtown的公車在行駛。走過雙線馬路和安全島,一支掉了頭(站牌)的鐵柱,孤零零直立在馬路邊的草坡上。這就是泱泱大國美利堅,南方著名的太空城休士頓當年的公車候車站。
「博士後」研究員薪水微薄。為了幫助維持家計「顧三頓」,百無一用是文科畢業生的我,只好利用先生上班,幼兒上學的時間空檔,搭公車到市區內一家business school去接受短期職業訓練,進修電腦打卡(keypunch)的技能。
一個東方女子孤單站在公車站鐵柱旁邊候車,並不是一件輕鬆自在的事。一些猛衝過來又呼嘯而去的driver,會有意無意地透過車窗瞄妳一眼,更有些無聊男子還會出其不意地猛按一下喇叭開玩笑,害得我膽戰心驚。
搭公車到職業補習學校去上課,不是我「歡喜甘願愛做e 代誌」。我最期待的是, 換穿一襲寬鬆的襯衫與長褲,倚坐在公寓庭院樹蔭下的長條椅上,讀幾頁喜愛的書冊,看游泳池裡水波蕩漾,聽初綠的枝葉間群雀爭鳴。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懶散地閉上眼睛,遙想台灣島南故鄉的四月天,該已有哪些繁花爭豔,有多少香甜的瓜果讓人垂涎。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望眼欲穿卻不見公車的蹤影。莫非家裡時鐘擺爛怠工,我來之前車子已先過站?也許老爺公車拋了錨?或者司機大人正把車停靠在哪個路段僻靜的地方,專心享受他的「Coffee Break」?心頭正在七上八下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有一部小型轎車在我面前自動停靠上來。我低頭一望,開車的是個年紀大約五十上下皮膚白皙的中年婦人,她不停地對我比著手勢。
我走近時她打開車窗對我說:「如果要到Main Street,我順路送妳一程吧!」。她有端正的五官但脂粉不施,臉上顯現愁容,看起來懷著什麼重大心事。她把車門打開,我毫不猶疑地上了車去。(四十多年前,社會治安還好,民間時興搭便車,若是換到二十世紀後的今天,我們都會避之唯恐不及。)她說的英文帶著略似英國的口音,我問她來自何處?
「波蘭。」她輕輕地說。
「我來自台灣,妳聽過這個地方嗎?」她點點頭,稍停了片刻說:「就是Formosa,對不對?」
啊!她知道Formosa~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魂牽夢縈的故鄉。我很快就對這波蘭女子產生了親切的感覺。坐在她身旁,斜望著她坐在駕駛座,手扶方向盤的側影,我看到她臉上罩著一片濃濃的哀愁。為什麼會這樣?她是什麼身分的人?往城裡去做什麼?
「妳到城裡上班是不是?」我隨便找了個話題。
「不是」她說到這裡,聲音忽然一陣哆嗦:「我的丈夫昨天去世了,屍體現在還停放在醫院。一大堆事等著我去辦,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做起。」話還未說完,她已經哽咽失聲,淚下如雨。
何等善良又何其不幸的婦人啊!一天前剛剛失去至愛的丈夫,滿懷著淒苦的心情,居然還能騰出一方行善的胸懷,停下車來乘載一個素昧平生的女子。同在異鄉為異客,除了深深地同情她的不幸,我找不到什麼安慰她的語句。
「有孩子嗎?」我盡量找話說。
「兩個兒子,十五與十七歲。」
「以後想搬回波蘭嗎?」
「現在最要緊的是趕快找到一處我經濟能力付得起的墓園,讓他得到永恆的安息。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我想我會回波蘭去,共產黨當政就當政吧,至少家鄉還有幾個親人可以互相照應,問題是我的兩個孩子。讓他們再回到沒有人權自由,處處設限的共產社會去,不但日子難過,可能還會惹出什麼麻煩來。」
「妳來美國多久了?」我又問她。
「十年。想想也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為了逃避共產黨政權的統治,我們放棄一切逃離家園,盼望的是能夠一輩子過著自由民主的生活。我的丈夫原是大學教授,到了這裡以後,他的教學經歷派不上用場,為了養家,只好去當出賣體力的藍領工人(blue-collar worker)。因為工作勤奮,善良熱心,在同事間頗受歡迎,幾年前已經晉升為領班。
為了全家溫飽與孩子們的前途,我們夫妻兩人竭盡全力地工作。總以為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那裡料得到呢?一場突發的重病,無預警地奪去了他的生命。唉!人生的坎坷禍患,說來就來,真是難以預料啊!
正當我搜盡詞彙,想找出適當的話語安慰她時,她已先開口:「幫我看看這是不是Main Street?我這兩天精神恍惚,老弄不清東西南北。」
我往窗外探視,車子正經過Rice University 校園古老的圍牆。綿密如柔毯的的綠藤蓋滿了牆面。牆內一排紫荊樹(Redbud),綻放著成串紫紅色的花蕊,春色滿園,意猶未盡,還把搖曳生姿﹑層層堆疊的綽約花枝漫延至牆外。馬路另外一邊,接連著幾座古色古香的教堂。樸素的鐘樓牆蔭,姹紫嫣紅,紫荊花一樣開遍。
這正是我該下車的地方。下車前,我向她道了謝。感謝她身負如此悲傷的重荷,還有心力助人。她笑了一笑說:「不用客氣。我一向都如此。給別人一點方便,自己也沒任何損失。」她對我說聲good-bye,然後關上車門。淡藍色的車影很快隱沒於長河似的街心。
日曆在歲月的風中快速翻飛,四十多年光陰已悄然逝去.每年暮春初夏,紫荊花開,我偶然還會想起,久遠之前某個薄雲微風的四月清晨,與波蘭女子偶然的邂逅,聆聽她令人心碎、痛徹肺腑的故事。我對她帶愁的面容與含悲的聲音還留著幾分清晰的印象。
如今的我早已活過了她那時的年歲。回首前塵,恍然一夢,而細緻精巧、熙熙攘攘,開成滿樹榮華的紫荊,不解人世的滄桑,依然逢春花開,歲歲年年。
(2021年一月修訂)
《法國南部雙城記》
雅夫子
前言
在法國南部濱臨地中海處,有兩座城市:馬賽與亞爾,在法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馬賽是法國第二大都市,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它是法國第一大港口。亞爾是法國古老的城鎮,隆河流入地中海的地方,也是文藝的名城。
隆河出口明珠:亞爾
隆河(Rhône,也譯為羅納河),其水源來自瑞士聖哥達峰的冰川。它離開阿爾卑斯山脈注入日內瓦湖,而後經由瑞士日內瓦進入法國境內。在法國流經里昂、亞維農,最後在亞爾注入地中海。
亞爾(Arles,又譯為阿爾勒)是法國歷史與藝術的古城,建於古羅馬時期。此處有鬥技場、古老劇場、引水道與共和廣場等古蹟。
亞爾鬥技場比羅馬鬥技場建得還早,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建成,有120個拱門,目前當作鬥牛場,可以容納二萬多人。羅馬人為了供應普羅旺斯地區的用水,建了一座三層高的引水道,高48.8米,長275米,兩端的落差僅2.5公分,其建築精確水準,令人折服。共和廣場上的方尖碑,高15.3米,建於第四世紀,右側是聖托菲姆教堂,大門進口處有精緻的宗教故事雕刻。
亞爾也因為印象派後期著名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在此創作許多名畫而提高名氣。在此列舉一些:
*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向日葵(Sunflowers)
*隆河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
*夜晚露天咖啡座(Coffee Terrace at Night)
*亞爾醫院的庭院(Garden of the Hospital in Arles)
梵谷在1888年來到陽光燦爛的亞爾,激發了他如狂如癡的創作衝勁,完成了約二百幅作品,繁星、花草、咖啡座、庭院等等都成為他的畫材。但在他期待已久的畫家高更來訪之後,兩人爭吵,梵谷因失控而自殘左邊耳朵,住進聖雷米療養院。最終他於1890年逝世於巴黎近郊。崇拜他的人,在亞爾可以遂一造訪他畫作中的實景。
地中海的鑽石:馬賽
馬賽(Marseille)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它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因為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吸引了許多國際遊客,享有“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
16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開發馬賽港口外部的弗留利群島,並在此修建伊夫堡(Chateau d’If),此後伊夫堡被擴建成為軍事堡壘。此堡後來變成關押重要政治犯的監獄,再加上法國文豪大仲馬的作品「基督山恩仇記」(Le Comte de Monte-Cristo)以伊夫堡為其故事的主要場所而名聲大噪,如今成為地中海著名的旅遊景點。
我曾經是大小仲馬的小説迷,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與其私生子小仲馬的「茶花女」(La Dame aux Camelias)都曾經令我看得手不釋卷。2015年我造訪馬賽時,有幸親臨伊夫堡,一睹書中主角愛德蒙·唐泰斯(Edmond Dante’s )與法利亞神父(Abbe Faria)被關的惡魔島,書中的惡魔島就是伊夫堡所在地的化名。
主角愛德蒙·唐泰斯(以下簡稱唐泰斯)原來是位船員,後被仇家誣告而被送到惡魔島坐牢。他由此不但失去了未婚妻美爾塞蒂絲,而且年老的父親也因無法維生而餓死。在牢中時,法利亞神父與唐泰斯都暗中挖洞,設法逃離惡魔島,由於陰差陽錯兩人在地下相會。神父分析前因後果,向唐泰斯指出其周圍的人是陷害他的仇家。神父又教他多種語言與知識,並且告訴唐泰斯在基督山的寶藏秘密。在惡魔島囚禁了十四年的唐泰斯,終於藉著冒充為神父的屍體,逃離了牢獄,前往基督山找到寶藏,並且化名為「基督山伯爵」。後來他一一懲罰仇家,報答恩人,真是大快人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賽進行曲」(La Marseillaise),它的原名是「萊茵軍團戰歌」。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他們高唱此歌而得現名,後來成為法國的國歌。
在法國南部濱臨地中海處,有兩座城市:馬賽與亞爾,在法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馬賽是法國第二大都市,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它是法國第一大港口。亞爾是法國古老的城鎮,隆河流入地中海的地方,也是文藝的名城。
隆河出口明珠:亞爾
隆河(Rhône,也譯為羅納河),其水源來自瑞士聖哥達峰的冰川。它離開阿爾卑斯山脈注入日內瓦湖,而後經由瑞士日內瓦進入法國境內。在法國流經里昂、亞維農,最後在亞爾注入地中海。
亞爾(Arles,又譯為阿爾勒)是法國歷史與藝術的古城,建於古羅馬時期。此處有鬥技場、古老劇場、引水道與共和廣場等古蹟。
亞爾鬥技場比羅馬鬥技場建得還早,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建成,有120個拱門,目前當作鬥牛場,可以容納二萬多人。羅馬人為了供應普羅旺斯地區的用水,建了一座三層高的引水道,高48.8米,長275米,兩端的落差僅2.5公分,其建築精確水準,令人折服。共和廣場上的方尖碑,高15.3米,建於第四世紀,右側是聖托菲姆教堂,大門進口處有精緻的宗教故事雕刻。
亞爾也因為印象派後期著名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在此創作許多名畫而提高名氣。在此列舉一些:
*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向日葵(Sunflowers)
*隆河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
*夜晚露天咖啡座(Coffee Terrace at Night)
*亞爾醫院的庭院(Garden of the Hospital in Arles)
梵谷在1888年來到陽光燦爛的亞爾,激發了他如狂如癡的創作衝勁,完成了約二百幅作品,繁星、花草、咖啡座、庭院等等都成為他的畫材。但在他期待已久的畫家高更來訪之後,兩人爭吵,梵谷因失控而自殘左邊耳朵,住進聖雷米療養院。最終他於1890年逝世於巴黎近郊。崇拜他的人,在亞爾可以遂一造訪他畫作中的實景。
地中海的鑽石:馬賽
馬賽(Marseille)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它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因為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吸引了許多國際遊客,享有“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
16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開發馬賽港口外部的弗留利群島,並在此修建伊夫堡(Chateau d’If),此後伊夫堡被擴建成為軍事堡壘。此堡後來變成關押重要政治犯的監獄,再加上法國文豪大仲馬的作品「基督山恩仇記」(Le Comte de Monte-Cristo)以伊夫堡為其故事的主要場所而名聲大噪,如今成為地中海著名的旅遊景點。
我曾經是大小仲馬的小説迷,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與其私生子小仲馬的「茶花女」(La Dame aux Camelias)都曾經令我看得手不釋卷。2015年我造訪馬賽時,有幸親臨伊夫堡,一睹書中主角愛德蒙·唐泰斯(Edmond Dante’s )與法利亞神父(Abbe Faria)被關的惡魔島,書中的惡魔島就是伊夫堡所在地的化名。
主角愛德蒙·唐泰斯(以下簡稱唐泰斯)原來是位船員,後被仇家誣告而被送到惡魔島坐牢。他由此不但失去了未婚妻美爾塞蒂絲,而且年老的父親也因無法維生而餓死。在牢中時,法利亞神父與唐泰斯都暗中挖洞,設法逃離惡魔島,由於陰差陽錯兩人在地下相會。神父分析前因後果,向唐泰斯指出其周圍的人是陷害他的仇家。神父又教他多種語言與知識,並且告訴唐泰斯在基督山的寶藏秘密。在惡魔島囚禁了十四年的唐泰斯,終於藉著冒充為神父的屍體,逃離了牢獄,前往基督山找到寶藏,並且化名為「基督山伯爵」。後來他一一懲罰仇家,報答恩人,真是大快人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馬賽進行曲」(La Marseillaise),它的原名是「萊茵軍團戰歌」。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他們高唱此歌而得現名,後來成為法國的國歌。
《月曆》
吳連山
每到年底時(也許十月就開始),市面上就會充滿下一年度的各式各樣的曆。有每頁顯示一日的日曆,有每頁顯示一個月的月曆,也有單頁顯示全年的年曆。各種曆又以不同型式展示,如牆上的掛曆、桌上的座檯曆、年曆卡或電腦,手機上的電子日曆。不論是什麼樣形式的曆,這個東西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我們每日的作息、活動、行程、所不可忽略的依據。當我們看到它大量出現時,就知道這一年快要結束了。新的年度即將來臨。
這麼多種曆,我最偏愛的是掛在牆壁的月曆。過去,很多的月曆都是由廠商,店家,超市等等免費贈送的。有的是慈善機構半推銷半贈送。有的是書店或寵物店專門促銷的。以前我的辦公室或住家到處都掛上月曆。最近幾年由於印刷成本太高,免費的月曆越來越少。大部分要自己出錢購買。像我今年就只購買兩個。一個掛在客廳,一個在臥室。
市上的月曆,上面的圖案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風景圖案,庭園造景,花卉園藝,動物鳥獸,繪畫書法,人物實體⋯等等。不勝枚舉。聽說這幾年來,一些猛男,軍人,警察或消防人員裸露上半身的月曆最受女性們喜愛。至於男士們喜愛那一種呢?請自己猜測。
我只知道我自己最愛的月曆是風景圖或是動物照。我每次出外旅遊一定帶回一本當地的風景月曆回來做紀念。過完年後又捨不得丟棄。所以收搜集了很多的風景月曆。或是看到貓、狗、動物、鳥獸的月曆,我都愛不釋手。而,我最不願意吊掛的月曆是人物(尤其是美女)。因為我覺得將來過完年後要將它丟掉,似乎是對他們的不尊敬。所以我很少有人物的月曆。
說到日曆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時代。 由Julius Caesar確立的曆法叫儒略曆(Julian calendar)。這個儒略曆一年平均有 365.25日 ,與回歸年的 365.2422 日有些微的差距。長時間下來,這個曆法慢慢偏離了原本的太陽周期。到了 16 世紀時,真正的春分比日曆上的春分足足早了 10 天。 1582 年,羅馬教會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 (Pope Gregory XIII) 採用了新曆法,規定所有能被 100 整除的年份,如果不能被 400 整除,就不是閏年。所以 1700 年、 1800 年、 1900 年都不是閏年,但 1600 年、 2000 年就是閏年。他同時宣布 1582 年 10月 4 日之後的下一天是 1582 年 10 月 15 日,變相刪除了 10 天,以一次修正過去千多年累積出來的 10 天誤差。這個曆法被稱為格里曆 (Gregorian calendar) 並一直沿用至今。我們現在國際通用的日曆就是這個曆法。
這個曆法有許多有趣的事如:我們都知道每四年一閏,為什麼每四百年卻只有97個閏年?而每十九個太陽年會產生七個陰曆的閏月?為什麼陽曆七、八月都是三十一天,而二月卻只有二十八天?另外,October應該是第八個月,為什麼變成十月?而December應該是第十個月又變成十二月?歷史上某一年有十天竟然消失了,而俄國十月革命其實是十一月。為什麼台灣的清明節卻總是在西曆的 四月 五 日或前後一天?⋯⋯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參看David Ewing Duncan寫的 Calendar: Humanity's Epic Struggle to Determine A True and Accurate Year. 丘宏義博士在雙月書屋有一個翻譯本叫:抓時間的人-人類探索日曆的智慧接力。很值得一讀。
雖然現在電腦或手機上都有電子日曆。不僅可以記載很詳細的活動,行程。而且時間一到,還會自動提醒你:不要忘了當天那個時間的安排。非常好用。但是我是老式的人。還是喜愛在牆壁上吊掛月曆。一方面提醒自己的活動。不要像Marilyn Monroe說的I've been on a calendar, but I've never been on time 。一方面也讓日曆上那美麗的圖案點綴空蕩的牆壁。有些月曆上還印有一些名人的語錄。可以鼓勵自己。
在一些有關日曆的語錄內,我最喜愛的是D. H. Lawrence 說的:Ethics and equ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do not change with the calendar. 你最喜愛那一個呢?
吳連山(1/5/2021)
下面這個月曆是我今年在Amazon網站上買來掛在牆壁上的其中一個。
這麼多種曆,我最偏愛的是掛在牆壁的月曆。過去,很多的月曆都是由廠商,店家,超市等等免費贈送的。有的是慈善機構半推銷半贈送。有的是書店或寵物店專門促銷的。以前我的辦公室或住家到處都掛上月曆。最近幾年由於印刷成本太高,免費的月曆越來越少。大部分要自己出錢購買。像我今年就只購買兩個。一個掛在客廳,一個在臥室。
市上的月曆,上面的圖案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風景圖案,庭園造景,花卉園藝,動物鳥獸,繪畫書法,人物實體⋯等等。不勝枚舉。聽說這幾年來,一些猛男,軍人,警察或消防人員裸露上半身的月曆最受女性們喜愛。至於男士們喜愛那一種呢?請自己猜測。
我只知道我自己最愛的月曆是風景圖或是動物照。我每次出外旅遊一定帶回一本當地的風景月曆回來做紀念。過完年後又捨不得丟棄。所以收搜集了很多的風景月曆。或是看到貓、狗、動物、鳥獸的月曆,我都愛不釋手。而,我最不願意吊掛的月曆是人物(尤其是美女)。因為我覺得將來過完年後要將它丟掉,似乎是對他們的不尊敬。所以我很少有人物的月曆。
說到日曆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時代。 由Julius Caesar確立的曆法叫儒略曆(Julian calendar)。這個儒略曆一年平均有 365.25日 ,與回歸年的 365.2422 日有些微的差距。長時間下來,這個曆法慢慢偏離了原本的太陽周期。到了 16 世紀時,真正的春分比日曆上的春分足足早了 10 天。 1582 年,羅馬教會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 (Pope Gregory XIII) 採用了新曆法,規定所有能被 100 整除的年份,如果不能被 400 整除,就不是閏年。所以 1700 年、 1800 年、 1900 年都不是閏年,但 1600 年、 2000 年就是閏年。他同時宣布 1582 年 10月 4 日之後的下一天是 1582 年 10 月 15 日,變相刪除了 10 天,以一次修正過去千多年累積出來的 10 天誤差。這個曆法被稱為格里曆 (Gregorian calendar) 並一直沿用至今。我們現在國際通用的日曆就是這個曆法。
這個曆法有許多有趣的事如:我們都知道每四年一閏,為什麼每四百年卻只有97個閏年?而每十九個太陽年會產生七個陰曆的閏月?為什麼陽曆七、八月都是三十一天,而二月卻只有二十八天?另外,October應該是第八個月,為什麼變成十月?而December應該是第十個月又變成十二月?歷史上某一年有十天竟然消失了,而俄國十月革命其實是十一月。為什麼台灣的清明節卻總是在西曆的 四月 五 日或前後一天?⋯⋯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參看David Ewing Duncan寫的 Calendar: Humanity's Epic Struggle to Determine A True and Accurate Year. 丘宏義博士在雙月書屋有一個翻譯本叫:抓時間的人-人類探索日曆的智慧接力。很值得一讀。
雖然現在電腦或手機上都有電子日曆。不僅可以記載很詳細的活動,行程。而且時間一到,還會自動提醒你:不要忘了當天那個時間的安排。非常好用。但是我是老式的人。還是喜愛在牆壁上吊掛月曆。一方面提醒自己的活動。不要像Marilyn Monroe說的I've been on a calendar, but I've never been on time 。一方面也讓日曆上那美麗的圖案點綴空蕩的牆壁。有些月曆上還印有一些名人的語錄。可以鼓勵自己。
在一些有關日曆的語錄內,我最喜愛的是D. H. Lawrence 說的:Ethics and equ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do not change with the calendar. 你最喜愛那一個呢?
吳連山(1/5/2021)
下面這個月曆是我今年在Amazon網站上買來掛在牆壁上的其中一個。
《2020年最被稱讚的國家》
連淑琴譯
經濟學人年度頒獎最進步的國家
Country of the year:Admiration Nation
The Economist’s annual award for most-improved county
多年來,大多數國家以各種方式求進步。雖然如此,在2020年,很多國家中,其國人民遭受貿然的死亡,及經濟萎縮卻成常態。大多數國家只期望適可而止。顯然的,經我們審察會認定,最進步的國家,它們甚至能避免衰退。
有一些人認為生活在紐西蘭(New Zealand 註一),2020年比2019年好。當其國發現有100武漢瘟疫症狀時,Jacinda Ardern首相馬上関閉向外通道,嚴禁外來旅客入境,同時勸導全國500萬人民,互助、互惠、善待彼此。瘟疫完全被控制,只有25人死亡,生活恢復原狀,Rugby球場打完最後一場球賽,坐無稀席。當年大選,Ardern女士以高票當選,連任其國首相,這現像在紐西蘭,未曾聽到過。
台灣做得更好,針對疫情只有7人死亡,且具有更強盛的經濟表現。不管台灣是個國家,或是個年度自治地域。台灣把疫情控制在門外,雖未封鎖國家及城鎮,却未関閉學校、商店及餐飲業。2020年,台灣的經濟是全球少數國家中,正面成長的國家。面對北京不斷叫釁台灣回歸祖國,經常不斷的以軍機繞台武嚇,而台灣展現出英勇氣概,斷然拒絕。2020年1月,台灣總統選舉,台灣人民唾棄主張跟中國保持友好関係者,使蔡英文高票連任總統,其政權庇護香港反共義士,台灣成了他們的避風港。台灣堅定不移的証明,中國文化跟台灣的民主政治,相得益彰。
這些成果讓人印像深刻。雖然如此,不過瘟疫尚未結束,而今判斷一個國家對抗瘟疫記錄,是要針對特殊型熊政府,不同地域及人情,很難做比較。島國佔優勢,有些群族對瘟疫具有抗体,故對選擇必須做其他考量。
武漢瘟疫在美國及英國、意大利、西班牙一樣的嚴峻,不過其疫苗研發中心,却能在非常短期間,生產出疫苗。2020年11月,美國人民以選票拒絕Donald Trump連任,美國選民以他們的權限,控制流傳的民粹主義---另一全球災禍。Trump總統努力翻轉選舉結果,乃為現任總統空前之舉,不過他推任的衆大法官,他們是忠於法律,而非是那位推薦者。
玻利維亞(Bolivia註二)的選民也同樣的,讓國家恢復正常化。其國歷經污點舞弊選舉,選民終於推翻具暴戾、報復性又無能的社會主義總統。安達斯人民(Andean)於10月,和平的舉行重選,而選出具有技術專長的Luis Arce為總統。
雖然如此,今年度的獎章將授予南非州的一個國家。據自由院的智庫統計,在80個國家中,民主化及人權的尊重,自從瘟疫漫延至9月間,只可算得上進步的國家是馬拉威(Malawi 註三)。
首先要認定其進步由何而來。於2012年其國總統逝世,官方隱匿其死訊,把他的屍體空運往南非,謊稱到南非就醫,以拖延時間讓其胞弟接管政權。其弟Peter Mutharika 未曾掌握到政權,却在二年後競選總統,選票詐欺作假,衆多外國觀察者却諷刺性的沉默、無異議。馬拉威人民數次走上街,抗議選舉不公、作假。馬拉威大法官拒收整箱的賄賂錢財,把它轉為退休金。在六月另舉行總統大選,把Mutharika逐出,選上人民期望的Lazarus Chakwera 當總統。馬拉威雖然是個貧困、落後國家,但其人民是有尊嚴而非只是棋子。能挀興民主化政体在集權國家絕非易事。2020年,The Economy選擇馬拉威為全球最傑出之國。
註一:New Zealand,它位於亞洲的南半球上的一個島國,在澳洲之東,曾經是大英聯邦之一,現在完全獨立。
註二:Bolivia 位於南美洲,一個內陸國家。
註三:Malawi位於東南非洲的一個共和國。
後記:一向被世人遺忘,又被孤立的台灣,終於在2020年發光、發亮。更讓人興奮的乃台灣,能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y)雜誌年度評審上,名列前茅!可真來之不易訝,這全是台灣人,上下一條心,努力不懈的成果,可歌、可賀!
Country of the year:Admiration Nation
The Economist’s annual award for most-improved county
多年來,大多數國家以各種方式求進步。雖然如此,在2020年,很多國家中,其國人民遭受貿然的死亡,及經濟萎縮卻成常態。大多數國家只期望適可而止。顯然的,經我們審察會認定,最進步的國家,它們甚至能避免衰退。
有一些人認為生活在紐西蘭(New Zealand 註一),2020年比2019年好。當其國發現有100武漢瘟疫症狀時,Jacinda Ardern首相馬上関閉向外通道,嚴禁外來旅客入境,同時勸導全國500萬人民,互助、互惠、善待彼此。瘟疫完全被控制,只有25人死亡,生活恢復原狀,Rugby球場打完最後一場球賽,坐無稀席。當年大選,Ardern女士以高票當選,連任其國首相,這現像在紐西蘭,未曾聽到過。
台灣做得更好,針對疫情只有7人死亡,且具有更強盛的經濟表現。不管台灣是個國家,或是個年度自治地域。台灣把疫情控制在門外,雖未封鎖國家及城鎮,却未関閉學校、商店及餐飲業。2020年,台灣的經濟是全球少數國家中,正面成長的國家。面對北京不斷叫釁台灣回歸祖國,經常不斷的以軍機繞台武嚇,而台灣展現出英勇氣概,斷然拒絕。2020年1月,台灣總統選舉,台灣人民唾棄主張跟中國保持友好関係者,使蔡英文高票連任總統,其政權庇護香港反共義士,台灣成了他們的避風港。台灣堅定不移的証明,中國文化跟台灣的民主政治,相得益彰。
這些成果讓人印像深刻。雖然如此,不過瘟疫尚未結束,而今判斷一個國家對抗瘟疫記錄,是要針對特殊型熊政府,不同地域及人情,很難做比較。島國佔優勢,有些群族對瘟疫具有抗体,故對選擇必須做其他考量。
武漢瘟疫在美國及英國、意大利、西班牙一樣的嚴峻,不過其疫苗研發中心,却能在非常短期間,生產出疫苗。2020年11月,美國人民以選票拒絕Donald Trump連任,美國選民以他們的權限,控制流傳的民粹主義---另一全球災禍。Trump總統努力翻轉選舉結果,乃為現任總統空前之舉,不過他推任的衆大法官,他們是忠於法律,而非是那位推薦者。
玻利維亞(Bolivia註二)的選民也同樣的,讓國家恢復正常化。其國歷經污點舞弊選舉,選民終於推翻具暴戾、報復性又無能的社會主義總統。安達斯人民(Andean)於10月,和平的舉行重選,而選出具有技術專長的Luis Arce為總統。
雖然如此,今年度的獎章將授予南非州的一個國家。據自由院的智庫統計,在80個國家中,民主化及人權的尊重,自從瘟疫漫延至9月間,只可算得上進步的國家是馬拉威(Malawi 註三)。
首先要認定其進步由何而來。於2012年其國總統逝世,官方隱匿其死訊,把他的屍體空運往南非,謊稱到南非就醫,以拖延時間讓其胞弟接管政權。其弟Peter Mutharika 未曾掌握到政權,却在二年後競選總統,選票詐欺作假,衆多外國觀察者却諷刺性的沉默、無異議。馬拉威人民數次走上街,抗議選舉不公、作假。馬拉威大法官拒收整箱的賄賂錢財,把它轉為退休金。在六月另舉行總統大選,把Mutharika逐出,選上人民期望的Lazarus Chakwera 當總統。馬拉威雖然是個貧困、落後國家,但其人民是有尊嚴而非只是棋子。能挀興民主化政体在集權國家絕非易事。2020年,The Economy選擇馬拉威為全球最傑出之國。
註一:New Zealand,它位於亞洲的南半球上的一個島國,在澳洲之東,曾經是大英聯邦之一,現在完全獨立。
註二:Bolivia 位於南美洲,一個內陸國家。
註三:Malawi位於東南非洲的一個共和國。
後記:一向被世人遺忘,又被孤立的台灣,終於在2020年發光、發亮。更讓人興奮的乃台灣,能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y)雜誌年度評審上,名列前茅!可真來之不易訝,這全是台灣人,上下一條心,努力不懈的成果,可歌、可賀!
《最後還是祂掌權》
江朝雄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大概二十幾年前在台灣流行的「1995閏八月」這件往事。那件瘋狂的傳奇,的確產生很大的漣漪。當時有ㄧ批人就變賣家產,搬離故鄉,到中美洲的貝里斯去。
這種謠言惑眾的把戲,幾年前還發生。也有幾個家庭依然傻傻地跟隨「假先知」的預言,而搬到德州的達拉斯附近的地方。這類偏邪的信仰,其實在1980年代在達拉斯南面不遠的小城(Waco)也曾發生過把人當神崇拜的組織,超過幾十個家庭,混居在ㄧ個像大城堡內,與外界幾乎隔絕的小世界。因有ㄧ些違法不良的訊息漏出,警察也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出動FBI攻尖後,解散那個組織。
畢竟邪教組織不同於正規的信仰,但有些人不明就理,容易被誤導陷入。聖經上二千年前就有提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迷惑眾人」。.....
另有ㄧ些預言家,對名人或政治人物發出預言。近年來我們看到不少案例:
(1)幾年前報導說,吳敦義曾去造訪香港「鐵板神算」,說他有總統命,但事實是2016年的總統選舉,盡管吳費盡心機算計,他在KMT初選就出局。足件那位鐵板神算,還是贏不了天算。
(2)2020年的美國總統選,選前也報導了幾個預言家說川普會連任。結果也告訴大家,人算的並不準啊!
再者,極少數鄉親對川普的講話態度很感冒,我個人因涵養程度不高,因此不敢加以評評。但對他任內的ㄧ些政策與業績,倒是於以肯定。如果沒有武漢病毒的疫情,打亂及破壞整個經濟發展,川普連任似乎就輕而易舉。我們單從他執政前三年的「低失業」及金融股市的向上攀升,即可得到佐證。
然而,天下事的演變,往往非我們所能預料,尤其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總統選舉,屬於超重量級,實在沒有人料得到,前三年的經濟看好,一個瘟疫侵襲,整個國家甚至全球都亂糟糟!使川普連任之路增加極大的困擾。他的確已盡力,最後只能順天意,因為祂還是最後的掌權者。
1/23/2021
這種謠言惑眾的把戲,幾年前還發生。也有幾個家庭依然傻傻地跟隨「假先知」的預言,而搬到德州的達拉斯附近的地方。這類偏邪的信仰,其實在1980年代在達拉斯南面不遠的小城(Waco)也曾發生過把人當神崇拜的組織,超過幾十個家庭,混居在ㄧ個像大城堡內,與外界幾乎隔絕的小世界。因有ㄧ些違法不良的訊息漏出,警察也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出動FBI攻尖後,解散那個組織。
畢竟邪教組織不同於正規的信仰,但有些人不明就理,容易被誤導陷入。聖經上二千年前就有提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迷惑眾人」。.....
另有ㄧ些預言家,對名人或政治人物發出預言。近年來我們看到不少案例:
(1)幾年前報導說,吳敦義曾去造訪香港「鐵板神算」,說他有總統命,但事實是2016年的總統選舉,盡管吳費盡心機算計,他在KMT初選就出局。足件那位鐵板神算,還是贏不了天算。
(2)2020年的美國總統選,選前也報導了幾個預言家說川普會連任。結果也告訴大家,人算的並不準啊!
再者,極少數鄉親對川普的講話態度很感冒,我個人因涵養程度不高,因此不敢加以評評。但對他任內的ㄧ些政策與業績,倒是於以肯定。如果沒有武漢病毒的疫情,打亂及破壞整個經濟發展,川普連任似乎就輕而易舉。我們單從他執政前三年的「低失業」及金融股市的向上攀升,即可得到佐證。
然而,天下事的演變,往往非我們所能預料,尤其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總統選舉,屬於超重量級,實在沒有人料得到,前三年的經濟看好,一個瘟疫侵襲,整個國家甚至全球都亂糟糟!使川普連任之路增加極大的困擾。他的確已盡力,最後只能順天意,因為祂還是最後的掌權者。
1/23/2021
《大自然的藝術畫廊》
雅夫子
2009年八月莫拉克颱風襲擊台灣,屏東縣霧台鄉對外通道上的「伊拉橋」被洪流沖斷,其上游「哈尤溪」附近發生嚴重的山區土石流,全省災情被統稱為「八八風災」。此次重大的災難卻帶來一個意外的驚奇,由於颱風引起大量的土石流,將哈尤溪的一段深潭填成淺溪。災後原住民深入此段山溪,他們發現了一片大自然的藝術畫廊,被美譽為「七彩岩壁」。
要深入這個高聳的哈尤溪峽谷並不容易,你必需搭乘四輪傳動車,穿越河床與溪流,最後一段還要下車溯溪而行。除外你需要一位熟悉地貌的原住民帶路,再加上身配一套踏石涉水的裝備。遊客一般由大武村出發,行程當日往返,旅遊季節限於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五月的枯水期間,其他雨季不宜冒然進入。
哈尤溪源頭是魯凱族的聖地「小鬼湖」,哈尤溪注入溢寮北溪,然後流入高屏溪進入大海。小鬼湖上游附近是礦區,經年累月的水災,沖下各種的大小石頭到下游溪中,其中有各種形態的大理石與龍紋石,非常美麗珍貴。
行程先搭車子進入溢寮北溪,此段因在河床及溪水中行駛,頗為顛簸,不乏驚險與刺激的路況。接著轉進哈尤溪,途中有一處溪流,清澈見底,捧水可飲,有人叫它為「藍泉」。再走不遠,碰見一池野溪溫泉,是個碳酸水泉,溫度約攝氏三十多度,可以下車泡腳,舒緩一下。不遠處,又有一座小池,人可躺下,石可當枕,地下有熱泉湧出,泡在水裡混身適𣈱。接著是個著名的景點:一座三叠的黃金瀑布,取名於它的背景岩壁是金黃色的。
車行到此為止,下半段就得步行溯溪而上。首先看到的景點是由鐘乳石形成的天然「陶壺」,這些陶壺,石上若有百步蛇的圖騰,是屬於原住民貴族的,若沒有就是平民的。過了這裡,就進入了別有洞天的大自然畫廊:哈尤溪秘境的「七彩岩壁」。
在七彩岩壁之前有一塊黑白相間的溫泉壁,從岩石裂縫裡噴出温泉,細細的有如下著小雨,水溫約攝氏40至50度左右,它是座硫磺類的袖珍熱泉。七彩岩壁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一座大自然壁畫博物館,其畫作千變萬化,堪稱曠世巨作,有人戲稱此處為「哈尤宮」。這些岩壁由鐵質、硫磺、石英、玄武岩等等組成,形成黑、白、綠、紅、褐、橘、黃等七彩顏色,叫人嘆為觀止。這些岩壁,乾季時色彩較淺,雨季時色彩加深,似乎它的「臉色」也隨著天候而變化。遊覽者若能從哈尤溪的七彩岩壁裡,悟出一套畫作的靈感,便可被封為「哈尤派」,毫無疑問的,上帝是哈尤派畫風的始祖!
七彩岩壁風景區是原住民魯凱族的原鄉地域,傳說他們的祖先是由百步蛇的蛇蛋裡孵出来的,所以此族的圖騰是百步蛇。另一傳說,魯凱族是由雲豹領路,從台東一直走到大武山區的霧台一帶,在此停下來建立部落,所以此地的溫泉也叫「雲豹之湯」。若想瞭解魯凱族的文化,霧台鄉有一座「魯凱文物館」,館中展示該族的雕塑、器具、服飾、傳説、慶典等等文物資料,單是文物館美輪美奐的建築物本身,就值得閣下拜訪了。
寶島處處是寶,「七彩岩壁」是一塊上帝畫筆留下的珍貴寶物!
要深入這個高聳的哈尤溪峽谷並不容易,你必需搭乘四輪傳動車,穿越河床與溪流,最後一段還要下車溯溪而行。除外你需要一位熟悉地貌的原住民帶路,再加上身配一套踏石涉水的裝備。遊客一般由大武村出發,行程當日往返,旅遊季節限於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五月的枯水期間,其他雨季不宜冒然進入。
哈尤溪源頭是魯凱族的聖地「小鬼湖」,哈尤溪注入溢寮北溪,然後流入高屏溪進入大海。小鬼湖上游附近是礦區,經年累月的水災,沖下各種的大小石頭到下游溪中,其中有各種形態的大理石與龍紋石,非常美麗珍貴。
行程先搭車子進入溢寮北溪,此段因在河床及溪水中行駛,頗為顛簸,不乏驚險與刺激的路況。接著轉進哈尤溪,途中有一處溪流,清澈見底,捧水可飲,有人叫它為「藍泉」。再走不遠,碰見一池野溪溫泉,是個碳酸水泉,溫度約攝氏三十多度,可以下車泡腳,舒緩一下。不遠處,又有一座小池,人可躺下,石可當枕,地下有熱泉湧出,泡在水裡混身適𣈱。接著是個著名的景點:一座三叠的黃金瀑布,取名於它的背景岩壁是金黃色的。
車行到此為止,下半段就得步行溯溪而上。首先看到的景點是由鐘乳石形成的天然「陶壺」,這些陶壺,石上若有百步蛇的圖騰,是屬於原住民貴族的,若沒有就是平民的。過了這裡,就進入了別有洞天的大自然畫廊:哈尤溪秘境的「七彩岩壁」。
在七彩岩壁之前有一塊黑白相間的溫泉壁,從岩石裂縫裡噴出温泉,細細的有如下著小雨,水溫約攝氏40至50度左右,它是座硫磺類的袖珍熱泉。七彩岩壁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一座大自然壁畫博物館,其畫作千變萬化,堪稱曠世巨作,有人戲稱此處為「哈尤宮」。這些岩壁由鐵質、硫磺、石英、玄武岩等等組成,形成黑、白、綠、紅、褐、橘、黃等七彩顏色,叫人嘆為觀止。這些岩壁,乾季時色彩較淺,雨季時色彩加深,似乎它的「臉色」也隨著天候而變化。遊覽者若能從哈尤溪的七彩岩壁裡,悟出一套畫作的靈感,便可被封為「哈尤派」,毫無疑問的,上帝是哈尤派畫風的始祖!
七彩岩壁風景區是原住民魯凱族的原鄉地域,傳說他們的祖先是由百步蛇的蛇蛋裡孵出来的,所以此族的圖騰是百步蛇。另一傳說,魯凱族是由雲豹領路,從台東一直走到大武山區的霧台一帶,在此停下來建立部落,所以此地的溫泉也叫「雲豹之湯」。若想瞭解魯凱族的文化,霧台鄉有一座「魯凱文物館」,館中展示該族的雕塑、器具、服飾、傳説、慶典等等文物資料,單是文物館美輪美奐的建築物本身,就值得閣下拜訪了。
寶島處處是寶,「七彩岩壁」是一塊上帝畫筆留下的珍貴寶物!
魯凱文物館
《關鍵時刻的美利堅》
江朝雄
媒體偏頗介入
來美即將踏入第四十年,
卻碰到內部分裂的美利堅,
在世人的印象裡(中共及其思想者除外),
美國代表着自由、民主、公義,
普立茲新聞獎高舉專業、良知第一。
可惜2020年的總統選舉,
票還在開,媒體就主觀宣布結局,
完全忽視選舉舞弊的爭議問題。
並以為封鎖對B不利的訊息,
對手T就乖乖地舉起白旗。
偏偏T有硬漢意志要挺到底,
導致聽証會及法律戰火綿延不息.......。
X X X X X X
腐敗選舉 令人洩氣
選後沒幾天,(11月7日)
那些偏斜的所謂主流媒體,
就宣布B得306張選舉人票獲得勝利,
並竭力封鎖被揭發的舞弊訊息:
如無人監票的違規開票程序,
X縣得票總數超過其選舉人數的笑劇,
死人去投票也眙笑國際,
搬遷者舊址新居兩地重複選舉,
喬州更扯的是停止開票後,
留下四人拉出數箱選票計票的影集;
熱心選民當晚看到深夜2點T還領先,
早晨六點起來幾個搖擺州卻全部落後,
這回灌票、作票程度可創金氏記錄。
此種腐敗選舉選民怎能信服?
X X X X X
滲透,分化 國安問題堪慮
2020不單是T和B二個人的選舉,
也不僅是共和,民主兩黨的競爭。
是中共勾結滲透媒體/金融/科技大亨,
來操控顛覆美國的選舉。
平息今年的紛爭恐不比林肯時代容易。
因牽涉到外國的多面向的滲透,
金錢收買,各領域的利益糾葛。
若非翟東升爆料影片傳出,
有誰想到華爾街早已被中共掌握控制。
1950年麥卡錫的警告沒人理,
如今選舉機器Dominion也操控在他們手裡。
這次選舉也曝露中共的「藍,金,黃」,
滲透美利堅有多深,有多廣!
X. X. X. X. X. X
醒悟! 奮起! 前進!
244年來美國雖經過南北戰爭的挑戰,
仍能成為合而為一的美利堅。
上世紀長達四十年的美蘇冷戰,
美國仍能擊垮共產黨前蘇聯,
靠的是民主法治與立國信仰的堅持。
今年選舉漏洞百出,
因不少政客、富商跟中共利益關係很特殊。
很難想像國防、金融..各方位情資被滲透
情況有多深,有多離譜。
雖然有使命感的檢察長,律師,提起控訴。
雖然邪不勝正也是ㄧ般的說詞。
如果媒體,華爾街...都與x勢力勾結共舞,
社會讓毒品、物慾氾濫,偏行己路,
不悔改回歸神的國度。
爭位只是暫時的你贏我輸,
對國家前途並沒多大幫助。
我們祈求的是美國的前途,
是否有神的同在及祂的祝福。
(文化/歷史觀察者)12/11/2020
來美即將踏入第四十年,
卻碰到內部分裂的美利堅,
在世人的印象裡(中共及其思想者除外),
美國代表着自由、民主、公義,
普立茲新聞獎高舉專業、良知第一。
可惜2020年的總統選舉,
票還在開,媒體就主觀宣布結局,
完全忽視選舉舞弊的爭議問題。
並以為封鎖對B不利的訊息,
對手T就乖乖地舉起白旗。
偏偏T有硬漢意志要挺到底,
導致聽証會及法律戰火綿延不息.......。
X X X X X X
腐敗選舉 令人洩氣
選後沒幾天,(11月7日)
那些偏斜的所謂主流媒體,
就宣布B得306張選舉人票獲得勝利,
並竭力封鎖被揭發的舞弊訊息:
如無人監票的違規開票程序,
X縣得票總數超過其選舉人數的笑劇,
死人去投票也眙笑國際,
搬遷者舊址新居兩地重複選舉,
喬州更扯的是停止開票後,
留下四人拉出數箱選票計票的影集;
熱心選民當晚看到深夜2點T還領先,
早晨六點起來幾個搖擺州卻全部落後,
這回灌票、作票程度可創金氏記錄。
此種腐敗選舉選民怎能信服?
X X X X X
滲透,分化 國安問題堪慮
2020不單是T和B二個人的選舉,
也不僅是共和,民主兩黨的競爭。
是中共勾結滲透媒體/金融/科技大亨,
來操控顛覆美國的選舉。
平息今年的紛爭恐不比林肯時代容易。
因牽涉到外國的多面向的滲透,
金錢收買,各領域的利益糾葛。
若非翟東升爆料影片傳出,
有誰想到華爾街早已被中共掌握控制。
1950年麥卡錫的警告沒人理,
如今選舉機器Dominion也操控在他們手裡。
這次選舉也曝露中共的「藍,金,黃」,
滲透美利堅有多深,有多廣!
X. X. X. X. X. X
醒悟! 奮起! 前進!
244年來美國雖經過南北戰爭的挑戰,
仍能成為合而為一的美利堅。
上世紀長達四十年的美蘇冷戰,
美國仍能擊垮共產黨前蘇聯,
靠的是民主法治與立國信仰的堅持。
今年選舉漏洞百出,
因不少政客、富商跟中共利益關係很特殊。
很難想像國防、金融..各方位情資被滲透
情況有多深,有多離譜。
雖然有使命感的檢察長,律師,提起控訴。
雖然邪不勝正也是ㄧ般的說詞。
如果媒體,華爾街...都與x勢力勾結共舞,
社會讓毒品、物慾氾濫,偏行己路,
不悔改回歸神的國度。
爭位只是暫時的你贏我輸,
對國家前途並沒多大幫助。
我們祈求的是美國的前途,
是否有神的同在及祂的祝福。
(文化/歷史觀察者)12/11/2020
《Hayride》
蔡淑媛
1969年盛夏七月,我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世斌三歲,安達一歲半)辭別了養我育我二十多年的父母,離開台灣,千里迢迢,前往美國中西部的密西根州與先生團聚。隔年秋天,參加世斌就讀的Spartan Village School(密西根州立大學附屬之nursery school)舉行「hayride」(註)的郊遊活動。
那天清晨,我們開車到達集合地點~梅生農場(Mason Ranch)~的時候,很多人早已等候在那裡。農場前方的空地上,大人三三兩兩閒話家常,孩子們追前逐後樂不可支。四匹壯碩的駿馬一字排開,正低頭咀嚼著主人為牠們準備的佳餚~乾草。牠們不時抬頭頓足,仰天長嘯。一大群人包括Spartan Village School的老師、學生、家長與親友等,男女老幼分別坐上兩輛舖滿乾草的wagon (四輪載運貨物的馬車) ,每輛由四匹駿馬拉向長滿林木的郊區野地去享受清秋半日閒。
密西根州有大湖凝碧,水草豐盛,原是印第安人躍馬馳騁的好牧場。馬鳴風蕭蕭,天曠野茫茫,景觀依舊,而土地的原主早已難得一見了。馬車轉入了一片茂密的樹林之後,小路蜿蜒,崎嶇不平,馬車開始巔簸。坐在乾草堆上的乘客左右搖晃身不由己。不時拂肩而過的低垂枝椏,頻頻引出車上女士們的驚呼與躲避。
孩子們抓起車上的乾草,扔向各自親愛的Daddy身上。有些愛搞怪的年輕Daddy滿頭滿臉披著乾草,伸出雙臂前後擺動,翻瞪死魚一般的眼珠,像極了在田野裡驚嚇鳥雀的恐怖稻草人,孩子們拍手歡呼,快樂的喧鬧聲溢滿郊野。
馬車蹣跚緩步,風吹草動,落葉沙沙,這就是印地安人呼躍出草的好地方。咦呵!荒山,咦呵!印地安,我是東方海島的遠來客,居家在水湄,無意開拓西部荒野做故鄉!懷古、懷古,仰慕插羽紋身的大地之子~弓開雁落,馭馬乘風,蒼茫大地任遨遊。
時代已晚了百多年,美國中、西部大開發時代,印地安人幾被屠殺殆盡,連他們賴以維生的bison (北美洲野牛,)也幾乎被趕盡殺絕。劫後餘生的人眾,被圈居在大漠荒寒的Indian Reservation(印地安保留地)。他們無技謀生,只能按月待領救濟金艱苦度日。紅人先祖們的英雄歲月,鐵騎干戈,早已沈入了歷史書中晦澀的一角。
侵奪劫掠者已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生根、茁壯,建立了一個超級強權泱泱大國。時過境遷,如今美國的小學堂裡偶然還能讀到,「印地安人多麼友善,送給五月花號上清教徒老祖宗五穀和山珍,幫助他們度過了第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天。」但這點零散的記憶也只出現在「感恩節」前後。清教徒兒孫們更喜愛的還是烤火雞肥厚的油肉香。
車輪轉軸,隆隆的馬車聲也轉出了我另一番久遠的、已屬於前世的記憶。相似的輪轉聲,一樣的乾草舖蓋,只不過以牛易馬,時間倒退到1944年九月。時序雖已近入初秋,但台灣島南炎日當空,秋老虎依然咄咄逼人。二次大戰已近後期,美國已掌控了「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的絕對優勢。美國軍機B29開始轟炸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打狗(高雄舊稱)是日軍出征南洋的軍港要塞,當然難逃大轟炸的厄運,市內居民大半開始疏開(疏散)逃空襲。
一輛牛車載著父親、母親、弟弟與四歲半的我,還有幾樣簡單的家具,離開我們一向居住的外公家的三層西洋樓,前往鄉下去避難。悶熱無雨的日午,我和弟弟被逼穿上厚重的罩頭棉襖。它的式樣一如當今北國孩童冬季的穿戴,只不過,他們是穿來堆雪人、打雪仗、歡度快樂的童年。而當年在逃難路上,我們卻是穿來當作保命的工具,預防不長眼睛的炸彈碎片橫空飛來,傷及我們幼小脆弱的身軀和頭顱。
母親在我跟弟弟的棉襖夾層裡,塞進一張端端正正寫了幾個近親的姓名和地址的紙條。母親當時的想法,如果大人遭遇不測而兩個小孩倖存,處理後事的救護隊或者熱心幫忙的「生份人」,看到這些人名﹑地址的資料,就能順利地帶領我們前去依親投靠。當年過份幼小的我哪裡能體會到父母用心的良苦與辛酸?只因為熱出了滿頭大汗,掙扎著要脫掉棉襖而受到大人的叱責,我就流下了無限委屈的眼淚,生氣地翹起了「菱角嘴」,一聲不吭地任憑那條討厭的老牛拖向不知道要往何處去的地方……。
正在反芻往事,神遊故國之際,馬車驟然停止不前。也許負荷過重,也許馬兒要來一段「Coffee break」,或者也害起美洲大陸的流行病~鬧罷工。趕車牛仔的威逼利誘全盤失效,四匹壯馬共商議決,原地肅立,說不走就不走。這時人們紛紛跳下馬車,在野花離離的草坡上,在冶艷如火的紅葉樹下展開各自的活動。荒野大地即刻響起了一片笑聲、人語,喧喧嚷嚷打破了四周的寂靜。
「餵霜雪而膏沃,飲西風而微醺」,秋郊紅葉,在柔柔的微風裡翻舞著彩裙翩翩。我走向一株枝椏低垂的楓樹,採了滿懷抱巴掌大的楓葉。兩個孩子跟前跟後團團轉。那年的我長髮披肩,芳華正盛,兩個孩子都有水晶剔透的眼瞳,璀璨如旭日般的笑容。多麼難忘的往事呵!當時心情即知良辰美景無非剎那,趕快央請先生按下相機快門,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的母子「秋郊採楓行樂圖」。
風勢轉強,秋日西斜,倔強的馬兒依然擺出不合作的高姿態。一些不耐久等的daddy們乾脆把孩子扛在肩上,沿著草徑走向回程。有些人拖兒拉女,過肩斜掛著水壺,身上裹著原本鋪在乾草堆上的薄毛毯陸續跟隨,山路蜿蜒,遠望過去像極了一群難民翻山越嶺在逃亡。當人群半數散去,趕車人宣布放棄一部車輛,把全部馬匹合拼排列後,牠們才心滿意足地騰蹄舉步,繼續前行。
晚風呼嘯,白雲悠悠,海藍色的晴空斜掛著橙黃熟透的夕陽。馬蹄躂躂,引起稍遠鄉村,尋常人家圍籬內的群犬爭吠。我坐在馬車上默默地欣賞著秋陽晚景,一首小學時代,學校遠足常唱的歌謠,無預警地浮上了心頭~~「愛這秋高氣爽,愛這風清日朗,遠足且把歌兒唱。平原黃稻初熟,小溪綠水澄亮,青山紅樹,描出好模樣。走過一個村莊,又進一個村莊,難為雞犬迎送忙……興盡歸來,落日已昏黃」。任憑我想破頭殼,有兩句歌詞卻已遺忘。惆悵之餘偶然回首,發現紅葉林間已籠上了一層淡紫的煙嵐。
(註) Hayride 是美國農村傳統的文化和娛樂活動。一般都在秋收之後,楓葉轉紅的季節。至親好友,呼朋引伴,坐在鋪滿乾草,由馬匹或tractor (農耕機)拖拉的無蓬卡車,到郊區野地去尋幽探勝,享受嚴冬的風雪或寒雨前來肆虐之前的好時光。
(2020年12月修訂)
那天清晨,我們開車到達集合地點~梅生農場(Mason Ranch)~的時候,很多人早已等候在那裡。農場前方的空地上,大人三三兩兩閒話家常,孩子們追前逐後樂不可支。四匹壯碩的駿馬一字排開,正低頭咀嚼著主人為牠們準備的佳餚~乾草。牠們不時抬頭頓足,仰天長嘯。一大群人包括Spartan Village School的老師、學生、家長與親友等,男女老幼分別坐上兩輛舖滿乾草的wagon (四輪載運貨物的馬車) ,每輛由四匹駿馬拉向長滿林木的郊區野地去享受清秋半日閒。
密西根州有大湖凝碧,水草豐盛,原是印第安人躍馬馳騁的好牧場。馬鳴風蕭蕭,天曠野茫茫,景觀依舊,而土地的原主早已難得一見了。馬車轉入了一片茂密的樹林之後,小路蜿蜒,崎嶇不平,馬車開始巔簸。坐在乾草堆上的乘客左右搖晃身不由己。不時拂肩而過的低垂枝椏,頻頻引出車上女士們的驚呼與躲避。
孩子們抓起車上的乾草,扔向各自親愛的Daddy身上。有些愛搞怪的年輕Daddy滿頭滿臉披著乾草,伸出雙臂前後擺動,翻瞪死魚一般的眼珠,像極了在田野裡驚嚇鳥雀的恐怖稻草人,孩子們拍手歡呼,快樂的喧鬧聲溢滿郊野。
馬車蹣跚緩步,風吹草動,落葉沙沙,這就是印地安人呼躍出草的好地方。咦呵!荒山,咦呵!印地安,我是東方海島的遠來客,居家在水湄,無意開拓西部荒野做故鄉!懷古、懷古,仰慕插羽紋身的大地之子~弓開雁落,馭馬乘風,蒼茫大地任遨遊。
時代已晚了百多年,美國中、西部大開發時代,印地安人幾被屠殺殆盡,連他們賴以維生的bison (北美洲野牛,)也幾乎被趕盡殺絕。劫後餘生的人眾,被圈居在大漠荒寒的Indian Reservation(印地安保留地)。他們無技謀生,只能按月待領救濟金艱苦度日。紅人先祖們的英雄歲月,鐵騎干戈,早已沈入了歷史書中晦澀的一角。
侵奪劫掠者已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生根、茁壯,建立了一個超級強權泱泱大國。時過境遷,如今美國的小學堂裡偶然還能讀到,「印地安人多麼友善,送給五月花號上清教徒老祖宗五穀和山珍,幫助他們度過了第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天。」但這點零散的記憶也只出現在「感恩節」前後。清教徒兒孫們更喜愛的還是烤火雞肥厚的油肉香。
車輪轉軸,隆隆的馬車聲也轉出了我另一番久遠的、已屬於前世的記憶。相似的輪轉聲,一樣的乾草舖蓋,只不過以牛易馬,時間倒退到1944年九月。時序雖已近入初秋,但台灣島南炎日當空,秋老虎依然咄咄逼人。二次大戰已近後期,美國已掌控了「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的絕對優勢。美國軍機B29開始轟炸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打狗(高雄舊稱)是日軍出征南洋的軍港要塞,當然難逃大轟炸的厄運,市內居民大半開始疏開(疏散)逃空襲。
一輛牛車載著父親、母親、弟弟與四歲半的我,還有幾樣簡單的家具,離開我們一向居住的外公家的三層西洋樓,前往鄉下去避難。悶熱無雨的日午,我和弟弟被逼穿上厚重的罩頭棉襖。它的式樣一如當今北國孩童冬季的穿戴,只不過,他們是穿來堆雪人、打雪仗、歡度快樂的童年。而當年在逃難路上,我們卻是穿來當作保命的工具,預防不長眼睛的炸彈碎片橫空飛來,傷及我們幼小脆弱的身軀和頭顱。
母親在我跟弟弟的棉襖夾層裡,塞進一張端端正正寫了幾個近親的姓名和地址的紙條。母親當時的想法,如果大人遭遇不測而兩個小孩倖存,處理後事的救護隊或者熱心幫忙的「生份人」,看到這些人名﹑地址的資料,就能順利地帶領我們前去依親投靠。當年過份幼小的我哪裡能體會到父母用心的良苦與辛酸?只因為熱出了滿頭大汗,掙扎著要脫掉棉襖而受到大人的叱責,我就流下了無限委屈的眼淚,生氣地翹起了「菱角嘴」,一聲不吭地任憑那條討厭的老牛拖向不知道要往何處去的地方……。
正在反芻往事,神遊故國之際,馬車驟然停止不前。也許負荷過重,也許馬兒要來一段「Coffee break」,或者也害起美洲大陸的流行病~鬧罷工。趕車牛仔的威逼利誘全盤失效,四匹壯馬共商議決,原地肅立,說不走就不走。這時人們紛紛跳下馬車,在野花離離的草坡上,在冶艷如火的紅葉樹下展開各自的活動。荒野大地即刻響起了一片笑聲、人語,喧喧嚷嚷打破了四周的寂靜。
「餵霜雪而膏沃,飲西風而微醺」,秋郊紅葉,在柔柔的微風裡翻舞著彩裙翩翩。我走向一株枝椏低垂的楓樹,採了滿懷抱巴掌大的楓葉。兩個孩子跟前跟後團團轉。那年的我長髮披肩,芳華正盛,兩個孩子都有水晶剔透的眼瞳,璀璨如旭日般的笑容。多麼難忘的往事呵!當時心情即知良辰美景無非剎那,趕快央請先生按下相機快門,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的母子「秋郊採楓行樂圖」。
風勢轉強,秋日西斜,倔強的馬兒依然擺出不合作的高姿態。一些不耐久等的daddy們乾脆把孩子扛在肩上,沿著草徑走向回程。有些人拖兒拉女,過肩斜掛著水壺,身上裹著原本鋪在乾草堆上的薄毛毯陸續跟隨,山路蜿蜒,遠望過去像極了一群難民翻山越嶺在逃亡。當人群半數散去,趕車人宣布放棄一部車輛,把全部馬匹合拼排列後,牠們才心滿意足地騰蹄舉步,繼續前行。
晚風呼嘯,白雲悠悠,海藍色的晴空斜掛著橙黃熟透的夕陽。馬蹄躂躂,引起稍遠鄉村,尋常人家圍籬內的群犬爭吠。我坐在馬車上默默地欣賞著秋陽晚景,一首小學時代,學校遠足常唱的歌謠,無預警地浮上了心頭~~「愛這秋高氣爽,愛這風清日朗,遠足且把歌兒唱。平原黃稻初熟,小溪綠水澄亮,青山紅樹,描出好模樣。走過一個村莊,又進一個村莊,難為雞犬迎送忙……興盡歸來,落日已昏黃」。任憑我想破頭殼,有兩句歌詞卻已遺忘。惆悵之餘偶然回首,發現紅葉林間已籠上了一層淡紫的煙嵐。
(註) Hayride 是美國農村傳統的文化和娛樂活動。一般都在秋收之後,楓葉轉紅的季節。至親好友,呼朋引伴,坐在鋪滿乾草,由馬匹或tractor (農耕機)拖拉的無蓬卡車,到郊區野地去尋幽探勝,享受嚴冬的風雪或寒雨前來肆虐之前的好時光。
(2020年12月修訂)
《人在福中不知福》
連淑琴
記得在七零年代,一群來白台灣的美國留學生聚會時,談到國家認同問題,一致認為羞為中國人。時勢變遷不斷,台灣跟中國已經走上相反的道上,當今台灣小學教科書上,不再印有「我是中國人」一詞。而今大部分在國外的台灣人,不再稱自己為中國人,能驕傲的向訽問者回答:我是台灣人。
在六十幾年前,我們上大學時代,大部分教師的師資都不高,其學歷隨意自報(沒人認真查看其畢業証明書),他們都是跟隨蔣介石,來台的中國老一輩學者。据不少早期大學畢業者說,各知名大學有很多教授都拿着一本萬年簿當教材教學,它是他們幾十年前學到的筆記,再次教下代,這種因循茍且教法,誤人子弟,決對無法跟得上國際水準,可想而知,結果導使台灣學術、科技處於停頓狀況,高達數十年。
雖然如此,但台灣的命運跟中國完全不同。記得在六幾年時期,中國發動文化大革命,這長達十年間,紅衛兵到處破四舊,中國固有文化完全被否決、遭破壞。接着羞辱、殺害高級知識份子,造成智識斷層,全國學校関門,學術界真空十年,整個國家開倒車。
相反的,在海峽另一方的台灣,同期間教育部放寬留學限制,一時台灣興起留學風潮,大批大學畢業生個個打算出國。不到十年間,這批在國外榮獲博士、碩士的畢業生,不少回台灣就職學術界、科技界或創業。今天台灣教育界,不再有添鴨式的教法,學術界成多元化,更具彈性。而學理工科學歸國者,有些人走上創業之途,由小型公司、工廠開始,一步步往上爬升,歷經數十年歲月,不斷的研發、創新,跟國際新科技接軌,努力不懈,終於把台灣科技業推上國際,今天台灣科技業,才能獨步國際,走上全球領先地位。
另一些留學有成回台的,在教育、法學及行政榮獲博士、碩士者,先後各居政治界及教育界要職。以教育界而言,各大學師資跟數十年前比,完全是天與地之別,自此大學教育才慢慢跟得上時代潮流。再說走上政治途徑者,則涉及台灣部長級及各層官員,有民選立委、縣、市長等,甚至近期民選總統中三位:李登輝、馬英九及現任蔡英文都曾留學歐美,榮獲博士學位。這批留學歸國官員,他們投入政壇的初衷,決不光是謀求各人的榮華富貴,相信其最大的抱負,必定是促進台灣的進步,能跟先進國家並駕齊驅。再看今天的台灣,難道不是已經達到這目標了?
台灣自解嚴後,一步步往西方民主化邁進,當今台灣在亞洲民主、自由國家中,乃可稱數一數二之國。公元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20年後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已驅完全成熟之境,人民有權可以選舉、罷免民選官吏。
今年全球受武漢瘟疫侵襲,各國經濟都微迷不挀,唯台灣因防疫成功,學校未因瘟疫而関門,各行各業中,除了旅行業之外,其他大都照常進行。因蔡英文具國際觀,台灣防疫成就及雪中送炭之舉,把一向被孤立的台灣,推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世人漸漸以欽佩的眼光看到台灣諸多優點。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可形容台灣跟中國的處境。一向被看好的中國,由於以謊報疫情的真實性,導致全世界各國疫情肆虐、創痍滿目!中共在國際上的信譽完全破滅。在沒有民權的中國,人民的生命不受保障,引發外商紛紛把場房撤離中國。幾年來台商不曾間斷的有鮭魚反鄉之舉,台灣也成了外商從新設場最理想之處。今天各大型國際聞名大企業:Apple、Amazon、Google、Microsoft 等公司,決定在台灣設場興建,它們將為台灣帶來很可觀的興旺!
台灣的核四場,自陳水扁時代就停停建建,歷經多年曾花巨資建造,但其結構相當不健全,台灣人民不斷的上街反對,馬政府有意重新啟動它時,台灣民族英雄林義雄,曾誓死反抗,以絕食抗拒重建核四場,核四場終於畫上休止符。接下來的政黨輪替,讓民進黨再次執政,台灣開始能源綠化,到處可看到的風力發電林,鋪在水庫上一片片的太陽能發電板。
台灣的全民健保,成了世界典範,醫療設施及醫生素質,不只附合國際標準,全球100家最先進醫院中,台灣佔有14家。台灣的醫學、醫療成就,僅在美國及德國之後,在國際排名第三。台灣的健保工作,連續三年榮獲世界冠軍。這次武漢瘟疫擴散到全球,台灣位處中國之隣,却成全球防疫最成功的國家,完全要歸功台灣醫學界,醫護人員努力,加上政府、人民配合,而創下世界防疫最隹成績!
台灣向世界開放,世界各國以禮相對,今天台灣獲世界168國免簽証優惠。一向受賄於中國的歐洲各國,由於今年的疫情,看清中共醜陋面目,相對的台灣在這時伸出援助,讓世人對台灣刮目相看。世人漸漸了解、欣賞台灣及台灣民情。再看數十年來被中共洗腦的中國人,認為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只能吃香蕉皮,一定要來解放台灣。但來台一遊,才發現台灣這麽美好,台灣人善良、有禮、熱心又守法,建築雖沒光鮮亮麗,但卻環境保持相當乾淨,甚至郊外、農村及山野都整頓得舒暢安全,交通四通八達。能當台灣人是多麽幸福呀!
美中不足的乃,台灣有一群在野黨,事事杯葛執政黨,其黨早已失去民心,又沒具公正監督政府執政能力,事事反對。十一月底,在野黨為了阻擋美豬進口,在立法院以豬內臟當武器,大閙立法院以阻止行政院長的發言,卻不幸被播在國際媒體上,為台灣的民主蒙羞!曾經推翻滿清王國的百年大黨,淪落到今天這境況,看來似乎已經無法重挀舊日雄風!
一個下野的總統馬英九,近期不堪寂寞,又頻繁出現在媒體上,他大言不慚,批評蔡英文政權為獨裁專制,比言一出,讓全民大惑不解,到底他指的是中共或台灣?難道整型眼袋把眼睛及腦筋都搞壞?近期他不斷的上媒體,非把台灣跟中國「送做堆」,似決不甘休。既然他這麽愛其祖國,台灣人決不留他,請他去中國定居,那麽不就可促成其夢寐以求的,多次的「馬席會」!
天佑台灣,台灣在苦難中成長,今天台灣已經出頭天了,大部分人都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它已被國際公認,獨具資格成為先進國家。可悲又可憐的乃,有一小部分住在台灣的人,身住台灣却心懷中國,這批人雖非色盲,却只看到台灣的缺點,盲目的要成中國區民,這批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後記
不少台灣人在打聽是那位醫生為馬英九整容,馬英九的眼神看來頂嚇人的。台灣人聲言,如果有一天要整容,決不會去找那位醫生。
在六十幾年前,我們上大學時代,大部分教師的師資都不高,其學歷隨意自報(沒人認真查看其畢業証明書),他們都是跟隨蔣介石,來台的中國老一輩學者。据不少早期大學畢業者說,各知名大學有很多教授都拿着一本萬年簿當教材教學,它是他們幾十年前學到的筆記,再次教下代,這種因循茍且教法,誤人子弟,決對無法跟得上國際水準,可想而知,結果導使台灣學術、科技處於停頓狀況,高達數十年。
雖然如此,但台灣的命運跟中國完全不同。記得在六幾年時期,中國發動文化大革命,這長達十年間,紅衛兵到處破四舊,中國固有文化完全被否決、遭破壞。接着羞辱、殺害高級知識份子,造成智識斷層,全國學校関門,學術界真空十年,整個國家開倒車。
相反的,在海峽另一方的台灣,同期間教育部放寬留學限制,一時台灣興起留學風潮,大批大學畢業生個個打算出國。不到十年間,這批在國外榮獲博士、碩士的畢業生,不少回台灣就職學術界、科技界或創業。今天台灣教育界,不再有添鴨式的教法,學術界成多元化,更具彈性。而學理工科學歸國者,有些人走上創業之途,由小型公司、工廠開始,一步步往上爬升,歷經數十年歲月,不斷的研發、創新,跟國際新科技接軌,努力不懈,終於把台灣科技業推上國際,今天台灣科技業,才能獨步國際,走上全球領先地位。
另一些留學有成回台的,在教育、法學及行政榮獲博士、碩士者,先後各居政治界及教育界要職。以教育界而言,各大學師資跟數十年前比,完全是天與地之別,自此大學教育才慢慢跟得上時代潮流。再說走上政治途徑者,則涉及台灣部長級及各層官員,有民選立委、縣、市長等,甚至近期民選總統中三位:李登輝、馬英九及現任蔡英文都曾留學歐美,榮獲博士學位。這批留學歸國官員,他們投入政壇的初衷,決不光是謀求各人的榮華富貴,相信其最大的抱負,必定是促進台灣的進步,能跟先進國家並駕齊驅。再看今天的台灣,難道不是已經達到這目標了?
台灣自解嚴後,一步步往西方民主化邁進,當今台灣在亞洲民主、自由國家中,乃可稱數一數二之國。公元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20年後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已驅完全成熟之境,人民有權可以選舉、罷免民選官吏。
今年全球受武漢瘟疫侵襲,各國經濟都微迷不挀,唯台灣因防疫成功,學校未因瘟疫而関門,各行各業中,除了旅行業之外,其他大都照常進行。因蔡英文具國際觀,台灣防疫成就及雪中送炭之舉,把一向被孤立的台灣,推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世人漸漸以欽佩的眼光看到台灣諸多優點。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可形容台灣跟中國的處境。一向被看好的中國,由於以謊報疫情的真實性,導致全世界各國疫情肆虐、創痍滿目!中共在國際上的信譽完全破滅。在沒有民權的中國,人民的生命不受保障,引發外商紛紛把場房撤離中國。幾年來台商不曾間斷的有鮭魚反鄉之舉,台灣也成了外商從新設場最理想之處。今天各大型國際聞名大企業:Apple、Amazon、Google、Microsoft 等公司,決定在台灣設場興建,它們將為台灣帶來很可觀的興旺!
台灣的核四場,自陳水扁時代就停停建建,歷經多年曾花巨資建造,但其結構相當不健全,台灣人民不斷的上街反對,馬政府有意重新啟動它時,台灣民族英雄林義雄,曾誓死反抗,以絕食抗拒重建核四場,核四場終於畫上休止符。接下來的政黨輪替,讓民進黨再次執政,台灣開始能源綠化,到處可看到的風力發電林,鋪在水庫上一片片的太陽能發電板。
台灣的全民健保,成了世界典範,醫療設施及醫生素質,不只附合國際標準,全球100家最先進醫院中,台灣佔有14家。台灣的醫學、醫療成就,僅在美國及德國之後,在國際排名第三。台灣的健保工作,連續三年榮獲世界冠軍。這次武漢瘟疫擴散到全球,台灣位處中國之隣,却成全球防疫最成功的國家,完全要歸功台灣醫學界,醫護人員努力,加上政府、人民配合,而創下世界防疫最隹成績!
台灣向世界開放,世界各國以禮相對,今天台灣獲世界168國免簽証優惠。一向受賄於中國的歐洲各國,由於今年的疫情,看清中共醜陋面目,相對的台灣在這時伸出援助,讓世人對台灣刮目相看。世人漸漸了解、欣賞台灣及台灣民情。再看數十年來被中共洗腦的中國人,認為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只能吃香蕉皮,一定要來解放台灣。但來台一遊,才發現台灣這麽美好,台灣人善良、有禮、熱心又守法,建築雖沒光鮮亮麗,但卻環境保持相當乾淨,甚至郊外、農村及山野都整頓得舒暢安全,交通四通八達。能當台灣人是多麽幸福呀!
美中不足的乃,台灣有一群在野黨,事事杯葛執政黨,其黨早已失去民心,又沒具公正監督政府執政能力,事事反對。十一月底,在野黨為了阻擋美豬進口,在立法院以豬內臟當武器,大閙立法院以阻止行政院長的發言,卻不幸被播在國際媒體上,為台灣的民主蒙羞!曾經推翻滿清王國的百年大黨,淪落到今天這境況,看來似乎已經無法重挀舊日雄風!
一個下野的總統馬英九,近期不堪寂寞,又頻繁出現在媒體上,他大言不慚,批評蔡英文政權為獨裁專制,比言一出,讓全民大惑不解,到底他指的是中共或台灣?難道整型眼袋把眼睛及腦筋都搞壞?近期他不斷的上媒體,非把台灣跟中國「送做堆」,似決不甘休。既然他這麽愛其祖國,台灣人決不留他,請他去中國定居,那麽不就可促成其夢寐以求的,多次的「馬席會」!
天佑台灣,台灣在苦難中成長,今天台灣已經出頭天了,大部分人都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它已被國際公認,獨具資格成為先進國家。可悲又可憐的乃,有一小部分住在台灣的人,身住台灣却心懷中國,這批人雖非色盲,却只看到台灣的缺點,盲目的要成中國區民,這批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後記
不少台灣人在打聽是那位醫生為馬英九整容,馬英九的眼神看來頂嚇人的。台灣人聲言,如果有一天要整容,決不會去找那位醫生。
Short Story
Nathan Chang
It was early morning, and a familiar sound echoed from the living room. The voice-clock sang its distinct tune, 'tik tok seven o'clock, time to get up, time to get up, seven o’clock,' anticipating a stampede of children hurrying downstairs to get their morning meal. The pitter-patter of small feet hitting the hardwood matched the ponderous thumps from the larger. It was a fast-paced morning, with not a second of negativity to be perceived. In the kitchen, a robotic arm with gears visible moved in rhythmic strokes while the machine prepared breakfast. Mrs. McClennan picked up plates and glasses, setting them on the table before calling, “Come down kids! Time to eat before school! And you too, John." The kids rushed down the stairs together in their school uniforms, settling down at the table. While they ate, a voice rang out, “Today is August 3, 1987. Insurance is payable, as well as water, gas, and light bills.” The adults in the room busied themselves while the children scraped their forks against their plates, scarfing down their meals.
Eight-one, tick-tock, eight-one o'clock, off to school, off to work, run, run, eight-one!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 children! Remember, Claire, you have your spelling test today. Do you remember how to spell square? Square. S-Q-U-A-R-E. Square.” With that, Mrs. McClennan rushed her children out the door along with her husband.
John began his trip towards the NASA building. His day had begun smoothly with breakfast but had instantly taken a turn for the worse. In 1969, when the US first landed a man on the moon, he was terrified. He had spent years trying to make sure that the Soviets would beat them but failed. He spent the next eighteen years surviving, worried for his life. Yes, he cared about his family, but he needed to be alive. What was the point of his children if not to help him? He walked inside, only to hear yells of frustration. “John! What did you do?!” His co-worker's face was red with anger and the room looked a mess. “What? I did nothing”. “Are you kidding me John? You’re a spy!” John's eyes widened. “Huh?, Devin you gotta be joking. How could I be a spy? You're an idiot.” “We know John! There's proof! Cut the lies, Jonathan! You were never part of us, were you?!” John shook with anger. “You don't understand, Devin. Why does it matter anyway?! It's over, nothing happened! We won, we always knew we would win!” “It doesn't matter! Now, we're in trouble! The general is threatening to bomb us!”
Suddenly, a crash was heard, shaking the ground. “Bombs!” yelled Devin. John ran, all the way to his car. He jumped in and sped off. He was hyperventilating, terrified. “Carol! Carol!” He screamed out for his wife, forgetting everything. “John! What the hell did you do you idiot?!” She was furious, eyes as red as flames. “Nothing! Well, maybe something. Okay! It was a lot of pressure! I couldn't say no, It was the Soviet Union woman!” Carol slapped her husband. “What the hell is your problem?! We have kids, Jonathan. Kids!” She groaned, then stomped away. “Well, I’m getting the kids. You better be sitting on the couch, ready to explain.”
After about 30 minutes, they returned. “John. What happened?” They were sitting on the couch, awkwardly, until John spoke. “Before I met you, I was in the Soviet Union, with crippling debt. It was scary, but I knew I had to get out. So, I studied and saved. I finally got enough money to leave, when I was cornered. They wanted me to help them, and they would pay me a hefty amount. I agreed instantly and was met with good education and riches. I got my job at NASA in 1960 and started working for them. I put in the effort to reach higher ranks, so I could tell them information. But, in 1969, it fell apart. The US had finally gotten to the moon. I immediately changed my name, and appearance. I wanted to turn my life around, so I did. I met you, and I fell in love. I changed for the better, I promise!” Carol sighed. She didn't expect this, at all. “John, this is all your fault? You... did this?” She gestured to the smoke and fire all surrounding them, “I- I don't even know what to say. I- Please, just fix it.” She stood up, and walked out.
“Claire? Jack? Come here!” Carol yelled. She heard a deafening silence. Then, she heard a faint scream. “Claire!” She ran out, only to see her children under a burning tree limb. “JOHN! JOHN! HELP!” John perked up at his wife's voice. He ran out, seeing a tragedy. His kids were dying, and his wife was on the floor. He panicked, and ran. He ran as fast as he could towards the house. He hid in the bathroom, listening to the screams of his family.
Hours had passed. Carol was outside, crying pathetically. John awoke to a ringing in his ears. He felt the urge to do something terrible. He ran out of the bathroom, towards the kitchen. He grabbed a knife, and left. He stabbed her right in the back, then proceeded to do it several times over the next hour. She lay silent, blood over her gray body, as John awoke. “Oh God... “ His hands shook, covered with the blood of his wife.
It was August 5, 2026. He had been alone for almost forty years. He walked near the Grand Canyon, looking over the edge. The time looked to be around 8PM, when he sat down, suddenly going psychotic. He punched the ground, banged his head against the door. As it reached a new day, he fell off the cliff, looking at the sky. It was now August 5, 2026. His life was over, and covered in soft rains.
Eight-one, tick-tock, eight-one o'clock, off to school, off to work, run, run, eight-one!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 children! Remember, Claire, you have your spelling test today. Do you remember how to spell square? Square. S-Q-U-A-R-E. Square.” With that, Mrs. McClennan rushed her children out the door along with her husband.
John began his trip towards the NASA building. His day had begun smoothly with breakfast but had instantly taken a turn for the worse. In 1969, when the US first landed a man on the moon, he was terrified. He had spent years trying to make sure that the Soviets would beat them but failed. He spent the next eighteen years surviving, worried for his life. Yes, he cared about his family, but he needed to be alive. What was the point of his children if not to help him? He walked inside, only to hear yells of frustration. “John! What did you do?!” His co-worker's face was red with anger and the room looked a mess. “What? I did nothing”. “Are you kidding me John? You’re a spy!” John's eyes widened. “Huh?, Devin you gotta be joking. How could I be a spy? You're an idiot.” “We know John! There's proof! Cut the lies, Jonathan! You were never part of us, were you?!” John shook with anger. “You don't understand, Devin. Why does it matter anyway?! It's over, nothing happened! We won, we always knew we would win!” “It doesn't matter! Now, we're in trouble! The general is threatening to bomb us!”
Suddenly, a crash was heard, shaking the ground. “Bombs!” yelled Devin. John ran, all the way to his car. He jumped in and sped off. He was hyperventilating, terrified. “Carol! Carol!” He screamed out for his wife, forgetting everything. “John! What the hell did you do you idiot?!” She was furious, eyes as red as flames. “Nothing! Well, maybe something. Okay! It was a lot of pressure! I couldn't say no, It was the Soviet Union woman!” Carol slapped her husband. “What the hell is your problem?! We have kids, Jonathan. Kids!” She groaned, then stomped away. “Well, I’m getting the kids. You better be sitting on the couch, ready to explain.”
After about 30 minutes, they returned. “John. What happened?” They were sitting on the couch, awkwardly, until John spoke. “Before I met you, I was in the Soviet Union, with crippling debt. It was scary, but I knew I had to get out. So, I studied and saved. I finally got enough money to leave, when I was cornered. They wanted me to help them, and they would pay me a hefty amount. I agreed instantly and was met with good education and riches. I got my job at NASA in 1960 and started working for them. I put in the effort to reach higher ranks, so I could tell them information. But, in 1969, it fell apart. The US had finally gotten to the moon. I immediately changed my name, and appearance. I wanted to turn my life around, so I did. I met you, and I fell in love. I changed for the better, I promise!” Carol sighed. She didn't expect this, at all. “John, this is all your fault? You... did this?” She gestured to the smoke and fire all surrounding them, “I- I don't even know what to say. I- Please, just fix it.” She stood up, and walked out.
“Claire? Jack? Come here!” Carol yelled. She heard a deafening silence. Then, she heard a faint scream. “Claire!” She ran out, only to see her children under a burning tree limb. “JOHN! JOHN! HELP!” John perked up at his wife's voice. He ran out, seeing a tragedy. His kids were dying, and his wife was on the floor. He panicked, and ran. He ran as fast as he could towards the house. He hid in the bathroom, listening to the screams of his family.
Hours had passed. Carol was outside, crying pathetically. John awoke to a ringing in his ears. He felt the urge to do something terrible. He ran out of the bathroom, towards the kitchen. He grabbed a knife, and left. He stabbed her right in the back, then proceeded to do it several times over the next hour. She lay silent, blood over her gray body, as John awoke. “Oh God... “ His hands shook, covered with the blood of his wife.
It was August 5, 2026. He had been alone for almost forty years. He walked near the Grand Canyon, looking over the edge. The time looked to be around 8PM, when he sat down, suddenly going psychotic. He punched the ground, banged his head against the door. As it reached a new day, he fell off the cliff, looking at the sky. It was now August 5, 2026. His life was over, and covered in soft r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