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電子報徵稿原則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3
一、我們接受會員生活心得點滴、資訊分享、或是學習心得,中英文皆可,歡迎大家來投稿。
二、來稿必須出示真實姓名,但可以用筆名刊登。
三、在不違反作者原意下,編輯組有權刪改來稿。若您不希望我們做任何刪改,請事先註明。
四、基金會電子報將不刊登任何涉及惡意批評或人身攻擊的文章。
五、來稿請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六、來稿若需打字,字跡須寫清楚,可以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 或是交給活動中心櫃台。
2023
《貓王》蔡淑媛
從小到大直至二十九歲出國,我一直與父母以及七個手足弟妹住在一起,每天過著「鬧熱滾滾」的日子.我們的住家是前有店面,房間圍繞著一方天井的台灣傳統式平房,橫面不寬但縱深頗長.一家大小十口,加上從鄉下前來寄居讀中學的堂哥與表姊,以及一個在家幫傭的歐巴桑(多年的共同生活已親如自家人),在大約只有三千square feet左右擁擠的環境中,我們還留著一方小小的地面與空間 餵養著貓咪.
在此首先聲明,我們並非「貓奴」或「貓迷」的家庭.但是能順利地養到一隻合意的貓咪懶洋洋地依偎在懷裡,或有意無意間在「腳腿」邊貼過來又溜過去,對於整天為生活而忙碌,為學業而用心的全家大小來說,多少能帶來一番療癒的作用.更何況有了貓咪駐紮在家,在天花板跑動的老鼠陣,或乖乖地禁足失聲,或遷移別處,讓我們能夠一夜安睡到天明.
前前後後,我們一共餵養過多少隻貓,雖非天文數字,但也已無從計數.因為所有的貓咪全長著一臉極為相似的面孔,除了幾隻毛色極端特殊,或者幹過幾樁令人難忘事件者之外,其他的貓仔就逐漸會從記憶之中消失.
離開了台灣故鄉,我們移居到美南大城德州休士頓.在休士頓居住了40多年的平房後院,因為鋪上了木板,顯得平整寬闊而又潔淨.我相當喜愛園藝種植,所以屋後庭院花木扶疏,紅綠爭豔.可能基於這樣的原因,經常會有成群的野鴿子與小麻雀從牆外飛來駐足.「三不五時」還能看到美麗的紅雀鳥(cardinal)停留覓食.除此之外,或早或晚,還會有一些野生小動物(raccoon﹑opossum)以及流浪貓(stray cat)輪番光顧.我不厭其煩地每天清晨起床就開門走到back yard,在瓷盤內倒飼料餵食.流浪貓來來去去大約有四五隻之多.
其中一隻orange cat引起了我無限的舊日之思.這隻貓咪和年輕在家時養過的大黃貓,不僅毛色全然相同,甚至當牠仰望凝視著我的時候,那份溫柔深沉的眼神,讓我感到似曾相識.我的喉頭冷不防會湧起一陣哽咽,內心會冒出天馬行空的狂想~~會是你嗎? 經過了N次的生死輪迴,翻越千山萬水前來與我再續前緣? 可是當年的青春少艾已被無情歲月折磨出了龍鍾老態,你還能認得出我嗎?……
那隻黃褐色的大貓駐進我家的時候,我正在台北的大學校園裡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母親每次來信,總不忘誇讚一番大黃貓是多麼乖巧又能幹;一身金色的柔毛是多麼豐厚又潤澤.她甚至連左鄰右舍對貓咪的讚美,也一字不漏地描繪出來.
第一次與大黃貓見面是大三那年的寒假.未見到之前,每次看到母親信裡對牠的描述,總以為她在「澎風」誇大,一旦面對,才知她所言不虛.牠全身橘黃毛色的深淺紋路優雅地交互排列,綠光閃爍的雙眼,修長有型的四肢,幾乎就是山大王老虎的縮身.
牠的身材差不多有中型貓咪的兩倍大.當牠放開四肢,安穩地走過地面時,那種不怒而威,君臨天下的風度與氣概,稱牠一聲「貓王」,大概見過牠的人都不會反對.我們不曾見牠捕過一隻老鼠,但是自從牠大駕光臨之後,我家的前後裡外從此長夜幽寂,沒再聽到鼠輩的「走衝」奔跑聲.
母親怕冷,大概因為生育了八個子女把身體掏虛了,所以在寒夜的「暗暝」,她總不忘在棉被下置放一隻熱水袋.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黃貓取代了熱水袋的功用,悶聲不響地捲伏在棉被裡母親的腳底下,暖和了母親冰冷的腳板.這麼溫柔體貼的對待,難怪母親對牠寵愛有加,猶如寵愛當年幼小的我們.
每天清晨,當身為藥劑師的父親經營的西藥局開門營業,大黃貓照例會高踞在面對街面,長方形玻璃櫃檯上那疊厚厚的衛生紙包上.牠或站立或倒臥,身態雍容,不失王者的風範.過路的小學生,背著書包一奔一跳走到牠面前,會停下腳步,摸摸牠的皮毛,拉拉牠的尾巴.大黃貓頗能體會到小學生們沒有惡意且充滿愛心的「攪擾」,牠會用平和友善的聲音喵喵地回應.小學生口裡呢喃著喵~喵~喵…,然後高興地對著學校的方向半走半跑而去.
大黃貓統治我們家的領域之餘,逐漸把貓之王國拓展至左鄰與右舍.牠每天按步當車,把王國周遭巡迴一番,「厝邊頭尾」都大表歡迎,根據鄰居們的說法,由於大黃貓的定時光臨,在他們家為非作亂的鼠群也都逃得精光.人人都誇讚牠是一隻有教養的貓,容易親近但不會給人製造任何麻煩.每次聽到鄰居老小大眾的讚美,母親總是包攬全收~~「當然是我的教化之功啦!」 可不是嗎? 她大半生孕育栽培了我們八個人人誇讚的有教養的好子女,要「教化」一隻雙手就能捧起的毛小孩,對她來說,根本不必花費「吹灰之力」.
有一天黃昏,「日頭」剛剛墜落壽山巔,赭紅色的暮靄壟罩著大半天空.大黃貓一如往常前往「厝邊四界」巡邏完畢,當牠安步當車走跨過我家門前,那條狹窄的三鳳中街時,忽然有一輛由兩個軍人駕駛的中型吉普車(jeep)急駛而過.只聽到〃碰〃的一聲響,大黃貓遭撞且被拋出了兩丈遠.吉普車上的駕駛並未停車下來看個究竟,依然以衝鋒陷陣的速度飛快離去.
大黃貓掙扎著從地面爬站起來,支撐著已經無法平衡的身體,腳步顛顛走進了我家門內母親跟前.牠看著母親,嗚咽了幾聲,打了一陣顫抖,然後倒下徐徐閉上了已經黯然無光的眼睛.母親趕快蹲下去抱起牠那餘溫猶存的身體,痛哭失聲,眼淚如湧泉般直洩下來.……
時光飛逝,如今的我寄居海外異域已逾五十年.在人生歲月的向晚之年,特別是在陰雨綿綿的深秋日暮,對於遠離了半個多世紀的故鄉與親人,產生了特別深厚的思念.鄉愁猶如辭枝落葉,在寒風中四處飄蕩,欲罷而不能.在重重疊疊紛至沓來的回憶之影像中,母親與大黃貓形影不離,日夜相隨的溫馨畫面,總會在秒間自動地躍上我的心頭.
(11/25/2023)
在此首先聲明,我們並非「貓奴」或「貓迷」的家庭.但是能順利地養到一隻合意的貓咪懶洋洋地依偎在懷裡,或有意無意間在「腳腿」邊貼過來又溜過去,對於整天為生活而忙碌,為學業而用心的全家大小來說,多少能帶來一番療癒的作用.更何況有了貓咪駐紮在家,在天花板跑動的老鼠陣,或乖乖地禁足失聲,或遷移別處,讓我們能夠一夜安睡到天明.
前前後後,我們一共餵養過多少隻貓,雖非天文數字,但也已無從計數.因為所有的貓咪全長著一臉極為相似的面孔,除了幾隻毛色極端特殊,或者幹過幾樁令人難忘事件者之外,其他的貓仔就逐漸會從記憶之中消失.
離開了台灣故鄉,我們移居到美南大城德州休士頓.在休士頓居住了40多年的平房後院,因為鋪上了木板,顯得平整寬闊而又潔淨.我相當喜愛園藝種植,所以屋後庭院花木扶疏,紅綠爭豔.可能基於這樣的原因,經常會有成群的野鴿子與小麻雀從牆外飛來駐足.「三不五時」還能看到美麗的紅雀鳥(cardinal)停留覓食.除此之外,或早或晚,還會有一些野生小動物(raccoon﹑opossum)以及流浪貓(stray cat)輪番光顧.我不厭其煩地每天清晨起床就開門走到back yard,在瓷盤內倒飼料餵食.流浪貓來來去去大約有四五隻之多.
其中一隻orange cat引起了我無限的舊日之思.這隻貓咪和年輕在家時養過的大黃貓,不僅毛色全然相同,甚至當牠仰望凝視著我的時候,那份溫柔深沉的眼神,讓我感到似曾相識.我的喉頭冷不防會湧起一陣哽咽,內心會冒出天馬行空的狂想~~會是你嗎? 經過了N次的生死輪迴,翻越千山萬水前來與我再續前緣? 可是當年的青春少艾已被無情歲月折磨出了龍鍾老態,你還能認得出我嗎?……
那隻黃褐色的大貓駐進我家的時候,我正在台北的大學校園裡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母親每次來信,總不忘誇讚一番大黃貓是多麼乖巧又能幹;一身金色的柔毛是多麼豐厚又潤澤.她甚至連左鄰右舍對貓咪的讚美,也一字不漏地描繪出來.
第一次與大黃貓見面是大三那年的寒假.未見到之前,每次看到母親信裡對牠的描述,總以為她在「澎風」誇大,一旦面對,才知她所言不虛.牠全身橘黃毛色的深淺紋路優雅地交互排列,綠光閃爍的雙眼,修長有型的四肢,幾乎就是山大王老虎的縮身.
牠的身材差不多有中型貓咪的兩倍大.當牠放開四肢,安穩地走過地面時,那種不怒而威,君臨天下的風度與氣概,稱牠一聲「貓王」,大概見過牠的人都不會反對.我們不曾見牠捕過一隻老鼠,但是自從牠大駕光臨之後,我家的前後裡外從此長夜幽寂,沒再聽到鼠輩的「走衝」奔跑聲.
母親怕冷,大概因為生育了八個子女把身體掏虛了,所以在寒夜的「暗暝」,她總不忘在棉被下置放一隻熱水袋.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大黃貓取代了熱水袋的功用,悶聲不響地捲伏在棉被裡母親的腳底下,暖和了母親冰冷的腳板.這麼溫柔體貼的對待,難怪母親對牠寵愛有加,猶如寵愛當年幼小的我們.
每天清晨,當身為藥劑師的父親經營的西藥局開門營業,大黃貓照例會高踞在面對街面,長方形玻璃櫃檯上那疊厚厚的衛生紙包上.牠或站立或倒臥,身態雍容,不失王者的風範.過路的小學生,背著書包一奔一跳走到牠面前,會停下腳步,摸摸牠的皮毛,拉拉牠的尾巴.大黃貓頗能體會到小學生們沒有惡意且充滿愛心的「攪擾」,牠會用平和友善的聲音喵喵地回應.小學生口裡呢喃著喵~喵~喵…,然後高興地對著學校的方向半走半跑而去.
大黃貓統治我們家的領域之餘,逐漸把貓之王國拓展至左鄰與右舍.牠每天按步當車,把王國周遭巡迴一番,「厝邊頭尾」都大表歡迎,根據鄰居們的說法,由於大黃貓的定時光臨,在他們家為非作亂的鼠群也都逃得精光.人人都誇讚牠是一隻有教養的貓,容易親近但不會給人製造任何麻煩.每次聽到鄰居老小大眾的讚美,母親總是包攬全收~~「當然是我的教化之功啦!」 可不是嗎? 她大半生孕育栽培了我們八個人人誇讚的有教養的好子女,要「教化」一隻雙手就能捧起的毛小孩,對她來說,根本不必花費「吹灰之力」.
有一天黃昏,「日頭」剛剛墜落壽山巔,赭紅色的暮靄壟罩著大半天空.大黃貓一如往常前往「厝邊四界」巡邏完畢,當牠安步當車走跨過我家門前,那條狹窄的三鳳中街時,忽然有一輛由兩個軍人駕駛的中型吉普車(jeep)急駛而過.只聽到〃碰〃的一聲響,大黃貓遭撞且被拋出了兩丈遠.吉普車上的駕駛並未停車下來看個究竟,依然以衝鋒陷陣的速度飛快離去.
大黃貓掙扎著從地面爬站起來,支撐著已經無法平衡的身體,腳步顛顛走進了我家門內母親跟前.牠看著母親,嗚咽了幾聲,打了一陣顫抖,然後倒下徐徐閉上了已經黯然無光的眼睛.母親趕快蹲下去抱起牠那餘溫猶存的身體,痛哭失聲,眼淚如湧泉般直洩下來.……
時光飛逝,如今的我寄居海外異域已逾五十年.在人生歲月的向晚之年,特別是在陰雨綿綿的深秋日暮,對於遠離了半個多世紀的故鄉與親人,產生了特別深厚的思念.鄉愁猶如辭枝落葉,在寒風中四處飄蕩,欲罷而不能.在重重疊疊紛至沓來的回憶之影像中,母親與大黃貓形影不離,日夜相隨的溫馨畫面,總會在秒間自動地躍上我的心頭.
(11/25/2023)
《Coldplay》吳連山
上個月, 9/29 & 9/30, 兩天, 英國樂團Coldplay, 在我家附近的Rose Bowl stadium, Pasadena, California, 演唱. 整個會場92,542個座位全部爆滿. 掀起一陣子高潮. Coldplay (台灣翻譯做 酷玩樂團) 聽說, 11/11日及12日兩天, 要來台灣. 會在高雄國家體育場 (世運主場館) 演唱. 6年前 (2017), 他們曾經來台灣桃園舉辦過演唱會. 當時就吸引了8萬名觀眾進場觀看. 創下驚人記錄,相信這次會更熱鬧, 更多觀衆 .
我個人也是Coldplay的歌迷. 早在1999年, 他演唱yellow這首歌時, 就深深的喜愛他的歌. 其他歌曲如: “Viva La Vida”, “Clocks”, “A Sky Full Of Stars” , “Paradise” 及 “My Universe” 等, 我也很愛聆聽. 尤其2021 年11月 21日 他們和韓國的子彈樂團(BTS) 共同在2021 American Music Awards演唱. 表演 他們兩團首次聯合出版的My Universe. 看現場上的瘋狂景況, 我多麽希望自己那天也能在現場, 領受年輕人狂歡的情景.
我個人喜愛Coplay , 除了因為他們的歌曲很感性, 另外有四個情形也是他們很特殊的地方:
這個樂園是1998一群就讀於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學生組成的. 先是由鋼琴手兼歌手的Chris Martin (b. March 2, 1977, Exeter, England) 和吉他手 Jonny Buckland (b. September 11, 1977, London) 人合作. 後來再加入同學 Guy Berryman (b. April 12, 1978, Kirkcaldy, Scotland) 做bass 及 Will Champion (b. July 31, 1978, Southampton, England), 他本來是吉他手, 後來改成鼓手. 後來Philip Christopher Harvey再加入 (b. 29 August 1976), 是這個樂團的經理. 他們五個人從一開始到現在, 都合作無間. 而且感情都很好, 宛如一家人. 不像有一些樂團, 如The Beatles, The Eagles, Simon & Garfunkel, One Direction, BTS…等等, 出名後, 就分道揚鏢. 各自出版個人專輯. 後來就不了了之. 再也聽不到到他們的聲音.
另外一個原因, 是他們對社會正義的支持: 當他們開始做世界巡迴演唱時, 在Buenos Aires, 就演唱伊朗人的抗議歌曲, ”Baraye”.( 這首歌的歌詞是在反映伊朗人名民渴望自由並透過tweets, 讓人民表達他們在極權政府管制下的生活體驗). 後來變成伊朗全國年輕人反抗殘暴政府的一個信號. 在伊朗, 如果唱這首歌, 會被抓去關. 後來被放逐的伊朗女演員, Golshifteh Farahani與Coldplay 共同演唱這首歌. 並在81 個國家的電影院播放. 不到幾天, 就有4千萬個觀看者. 最初播放這首歌的人, Shervin Hajipour, 馬上被逮捕. Farahani一直很感激Coldplay 的協助. 說這是Coldplay给伊朗人的禮物.
除了對社會正義的的關注外, Coldplay也用行動喚起大家對sustainability & carbon-emissions的關心. 據統計, 在英國, 每年一般的演唱會,總是帶來405,000頓的greenhouse gasses. 這個對環境汙染是很大的影響. Coldplay從2019到2022年, 就停止演唱會. 到2022年才再開始巡迴演唱. 聽他們說2025年以後, 就不再出版新歌曲. 只要巡迴演唱. 他們用Kinetic dance floors利用觀衆活動產生的熱能作為節目的電源. 他也鼓勵觀衆們, 儘可能搭大衆運輸或騎e-bike到會場. 整個演唱會的電源也都用再生能源.
另外, 受到Black Lives Matter示威活動和 Gay Pride 遊行的影響, 在他2021年發行的專輯, ”Music of the Spheres” 內, 許多歌曲也都在傳遞平權的信息: 每個人不分種族,性別, 及性向, 都應該有同樣的權利.
如果你也喜愛他的歌, 就請到Coldplay Official Website去找尋你們附近地方, 何時有演唱會. 如果是在台灣, 11/11 和12 日, 這兩天, 找一天, 搭高鐵到高雄, 聽一場演唱會再回家. 讓你充電, 享受年輕音樂的狂歡. 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一日遊! 吳連山 (10/25/2023)
https://youtu.be/yKNxeF4KMsY?si=kkcM2yLBtAEfKyk2
Image copy from Coldplay/Spotify
我個人也是Coldplay的歌迷. 早在1999年, 他演唱yellow這首歌時, 就深深的喜愛他的歌. 其他歌曲如: “Viva La Vida”, “Clocks”, “A Sky Full Of Stars” , “Paradise” 及 “My Universe” 等, 我也很愛聆聽. 尤其2021 年11月 21日 他們和韓國的子彈樂團(BTS) 共同在2021 American Music Awards演唱. 表演 他們兩團首次聯合出版的My Universe. 看現場上的瘋狂景況, 我多麽希望自己那天也能在現場, 領受年輕人狂歡的情景.
我個人喜愛Coplay , 除了因為他們的歌曲很感性, 另外有四個情形也是他們很特殊的地方:
這個樂園是1998一群就讀於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學生組成的. 先是由鋼琴手兼歌手的Chris Martin (b. March 2, 1977, Exeter, England) 和吉他手 Jonny Buckland (b. September 11, 1977, London) 人合作. 後來再加入同學 Guy Berryman (b. April 12, 1978, Kirkcaldy, Scotland) 做bass 及 Will Champion (b. July 31, 1978, Southampton, England), 他本來是吉他手, 後來改成鼓手. 後來Philip Christopher Harvey再加入 (b. 29 August 1976), 是這個樂團的經理. 他們五個人從一開始到現在, 都合作無間. 而且感情都很好, 宛如一家人. 不像有一些樂團, 如The Beatles, The Eagles, Simon & Garfunkel, One Direction, BTS…等等, 出名後, 就分道揚鏢. 各自出版個人專輯. 後來就不了了之. 再也聽不到到他們的聲音.
另外一個原因, 是他們對社會正義的支持: 當他們開始做世界巡迴演唱時, 在Buenos Aires, 就演唱伊朗人的抗議歌曲, ”Baraye”.( 這首歌的歌詞是在反映伊朗人名民渴望自由並透過tweets, 讓人民表達他們在極權政府管制下的生活體驗). 後來變成伊朗全國年輕人反抗殘暴政府的一個信號. 在伊朗, 如果唱這首歌, 會被抓去關. 後來被放逐的伊朗女演員, Golshifteh Farahani與Coldplay 共同演唱這首歌. 並在81 個國家的電影院播放. 不到幾天, 就有4千萬個觀看者. 最初播放這首歌的人, Shervin Hajipour, 馬上被逮捕. Farahani一直很感激Coldplay 的協助. 說這是Coldplay给伊朗人的禮物.
除了對社會正義的的關注外, Coldplay也用行動喚起大家對sustainability & carbon-emissions的關心. 據統計, 在英國, 每年一般的演唱會,總是帶來405,000頓的greenhouse gasses. 這個對環境汙染是很大的影響. Coldplay從2019到2022年, 就停止演唱會. 到2022年才再開始巡迴演唱. 聽他們說2025年以後, 就不再出版新歌曲. 只要巡迴演唱. 他們用Kinetic dance floors利用觀衆活動產生的熱能作為節目的電源. 他也鼓勵觀衆們, 儘可能搭大衆運輸或騎e-bike到會場. 整個演唱會的電源也都用再生能源.
另外, 受到Black Lives Matter示威活動和 Gay Pride 遊行的影響, 在他2021年發行的專輯, ”Music of the Spheres” 內, 許多歌曲也都在傳遞平權的信息: 每個人不分種族,性別, 及性向, 都應該有同樣的權利.
如果你也喜愛他的歌, 就請到Coldplay Official Website去找尋你們附近地方, 何時有演唱會. 如果是在台灣, 11/11 和12 日, 這兩天, 找一天, 搭高鐵到高雄, 聽一場演唱會再回家. 讓你充電, 享受年輕音樂的狂歡. 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一日遊! 吳連山 (10/25/2023)
https://youtu.be/yKNxeF4KMsY?si=kkcM2yLBtAEfKyk2
Image copy from Coldplay/Spotify
《台灣夜市》Michael Chen
在台灣,夜市不僅是一種美食饗宴,更是多元文化的結晶,營造出充滿情感共鳴的環境。而在美國逛夜市、準備擺攤設備與物料、還需要運用中英文同時進行交流,對於我來說真是新奇又有挑戰的嘗試,以下是我覺得這次活動非常有吸引力的特點:
1.多元的美食
台灣夜市以其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而著名,這是讓人上癮的首要原因,而在這邊你也吃的到你想品嚐傳統的台灣小吃如小籠包、臭豆腐、蚵仔煎,夜市總能滿足你的味蕾。
2.熙來攘往的環境
夜市不僅提供美食,還有購以及娛樂的場所。夜市的熙來攘往,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生活氛圍,彷彿一場縮小版的嘉年華。遊客可以漫遊於攤位之間,品嚐美食,逛街,參加小遊戲,甚至享受街頭藝術表演,這種活力充沛的環境讓人難以忘懷。
3.文化的多樣性
台灣夜市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你可以夜市品嚐到來自台灣的美食,了解台灣多元文化的精髓。這種文化多樣性使夜市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讓人不斷迷戀。
4.情感的共鳴
台灣夜市充滿了人情味和溫暖。攤主和遊客之間的互動,分享食物的樂趣,彼此之間的微笑和友好態度,都讓人產生情感的共鳴。這種情感連結讓夜市成為一個讓人上癮的地方,遊客總是樂意再次回來。
總結來說,台灣夜市是一個充滿活力、美味、文化和情感的地方。其多元性和吸引力使人難以抗拒,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裡,人們可以品嚐美食、體驗文化,這正是夜市吸引人的原因。如果你還未體驗過台灣夜市,不妨明年親身體驗一番。
1.多元的美食
台灣夜市以其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而著名,這是讓人上癮的首要原因,而在這邊你也吃的到你想品嚐傳統的台灣小吃如小籠包、臭豆腐、蚵仔煎,夜市總能滿足你的味蕾。
2.熙來攘往的環境
夜市不僅提供美食,還有購以及娛樂的場所。夜市的熙來攘往,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生活氛圍,彷彿一場縮小版的嘉年華。遊客可以漫遊於攤位之間,品嚐美食,逛街,參加小遊戲,甚至享受街頭藝術表演,這種活力充沛的環境讓人難以忘懷。
3.文化的多樣性
台灣夜市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你可以夜市品嚐到來自台灣的美食,了解台灣多元文化的精髓。這種文化多樣性使夜市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讓人不斷迷戀。
4.情感的共鳴
台灣夜市充滿了人情味和溫暖。攤主和遊客之間的互動,分享食物的樂趣,彼此之間的微笑和友好態度,都讓人產生情感的共鳴。這種情感連結讓夜市成為一個讓人上癮的地方,遊客總是樂意再次回來。
總結來說,台灣夜市是一個充滿活力、美味、文化和情感的地方。其多元性和吸引力使人難以抗拒,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裡,人們可以品嚐美食、體驗文化,這正是夜市吸引人的原因。如果你還未體驗過台灣夜市,不妨明年親身體驗一番。
《11/15/2023 Galveston一日遊 》Theresa
2023年11月15日一日遊活動, 在大塞車的情況下, 將出發時間延後20分鐘, 於8點50分全員到齊順利出發。這次的旅遊造訪2個景點: 第一個地方是Ocean Star Offshore Drilling Rig Museum, 第二個地方是Galveston Ferry Terminal。
Ocean Star Offshore Drilling Rig Museum這座獨特的博物館位於Galveston的海邊, 雖然外表上看起來並不是很顯眼, 但在我們登上退役的海上鑽井平台參觀三層樓的室內/外展覽後, 即被豐富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住。解說員先從石化產品在我們日常中無所不在介紹起, 導入石化業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然後以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科技的發展史對比鑽井的技術發展過程, 循序漸進淺顯易懂, 讓人不得不佩服人類的智慧和點點滴滴累積的成果。
展覽廳內有理論陳述、圖表分析、影片介紹, 也有實體擺設。從潛水、探勘、海底層鑽井到管線鋪陳……等等, 內容多元又複雜,讓人有種知識爆炸的感覺。幸好複雜的陳述旁, 總有些Q&A, 透過簡單的問答幫我們捕捉到重點。否則我們怎能知道petroleum、 oil 和nature gas的區分呢? 我們又怎能知道,看似一根鋼管,卻是管中有管,周圍又有無數的管成束圍繞呢? 有趣的是, 我們看到大大鑽井的工具頭居然是diamond rock做的。哇! 價值不菲呀!
戶外的展覽, 每一件都是又大又粗, 有種撞不壞的感覺。站在鐵塔下, 每一個人都變成小人物了。俗語說: 隔行如隔山。聖誕樹本應該是有很漂亮裝飾的樹, 在此處卻成了裝有各種開關的控制設備。看看天空飛翔的鳥兒和水中自在的魚兒, 不禁為環保問題的抗爭和能源問題的突破感到憂心糾結。希望早日能找到好的解決之道, 未來仍有用不盡的資源和乾淨的環境。
午餐在Golden Corral Buffet & Grill 吃包肥,琳瑯滿目的食物,還沒有全吃過一遍就已經將肚子填得飽飽的了。飯後沿著海邊數著浪花一朵朵, 好像通過時光隧道登上Galveston 渡輪。 原本私人經營的渡輪, 歸於市政府後,1949年開始免費營運, 現在由德州公路局接管,這項為所有旅客提供的渡輪服務,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日夜不停歇, 往返於Galveston 和Bolivar Peninsula之間。
大部分的鄉親們都搭過Galveston渡輪, 但也很久很久沒來。 三位幸運兒一上船就看到海豚表演, 真叫人羨慕! 碧海藍天和三五成群的海鷗構畫出祥和美麗的景觀。忠勇兄的餵食引來了成群海鷗的俯衝、滑翔、旋轉,帶來了震撼和歡呼,大家也藉此光景趕快照相, 留下美好的回憶。秋天的海風帶著些許的涼意, 幸好二樓船艙內有提供乾淨的洗手間和休息的板凳, 大家快快樂樂出海平平安安回到岸邊。
連日的下雨和未達數的報名名額為此次的旅遊增添了變數, 感謝老天爺的幫忙和鄉親們的踴躍參與,才使得這次的Galveston之旅能夠在大好天氣下成行。 在此特別感謝News, 在我來不及趕到活動中心開門時,為大家開門! 感謝一日遊義工團隊大家的幫忙, 讓活動能順利推行! 感謝照相的朋友們分享以及Gloria 幫大家做兩個影片留下歡樂時光! 感謝各位鄉親們, 認識您們真好!
Ocean Star Offshore Drilling Rig Museum這座獨特的博物館位於Galveston的海邊, 雖然外表上看起來並不是很顯眼, 但在我們登上退役的海上鑽井平台參觀三層樓的室內/外展覽後, 即被豐富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住。解說員先從石化產品在我們日常中無所不在介紹起, 導入石化業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然後以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科技的發展史對比鑽井的技術發展過程, 循序漸進淺顯易懂, 讓人不得不佩服人類的智慧和點點滴滴累積的成果。
展覽廳內有理論陳述、圖表分析、影片介紹, 也有實體擺設。從潛水、探勘、海底層鑽井到管線鋪陳……等等, 內容多元又複雜,讓人有種知識爆炸的感覺。幸好複雜的陳述旁, 總有些Q&A, 透過簡單的問答幫我們捕捉到重點。否則我們怎能知道petroleum、 oil 和nature gas的區分呢? 我們又怎能知道,看似一根鋼管,卻是管中有管,周圍又有無數的管成束圍繞呢? 有趣的是, 我們看到大大鑽井的工具頭居然是diamond rock做的。哇! 價值不菲呀!
戶外的展覽, 每一件都是又大又粗, 有種撞不壞的感覺。站在鐵塔下, 每一個人都變成小人物了。俗語說: 隔行如隔山。聖誕樹本應該是有很漂亮裝飾的樹, 在此處卻成了裝有各種開關的控制設備。看看天空飛翔的鳥兒和水中自在的魚兒, 不禁為環保問題的抗爭和能源問題的突破感到憂心糾結。希望早日能找到好的解決之道, 未來仍有用不盡的資源和乾淨的環境。
午餐在Golden Corral Buffet & Grill 吃包肥,琳瑯滿目的食物,還沒有全吃過一遍就已經將肚子填得飽飽的了。飯後沿著海邊數著浪花一朵朵, 好像通過時光隧道登上Galveston 渡輪。 原本私人經營的渡輪, 歸於市政府後,1949年開始免費營運, 現在由德州公路局接管,這項為所有旅客提供的渡輪服務,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日夜不停歇, 往返於Galveston 和Bolivar Peninsula之間。
大部分的鄉親們都搭過Galveston渡輪, 但也很久很久沒來。 三位幸運兒一上船就看到海豚表演, 真叫人羨慕! 碧海藍天和三五成群的海鷗構畫出祥和美麗的景觀。忠勇兄的餵食引來了成群海鷗的俯衝、滑翔、旋轉,帶來了震撼和歡呼,大家也藉此光景趕快照相, 留下美好的回憶。秋天的海風帶著些許的涼意, 幸好二樓船艙內有提供乾淨的洗手間和休息的板凳, 大家快快樂樂出海平平安安回到岸邊。
連日的下雨和未達數的報名名額為此次的旅遊增添了變數, 感謝老天爺的幫忙和鄉親們的踴躍參與,才使得這次的Galveston之旅能夠在大好天氣下成行。 在此特別感謝News, 在我來不及趕到活動中心開門時,為大家開門! 感謝一日遊義工團隊大家的幫忙, 讓活動能順利推行! 感謝照相的朋友們分享以及Gloria 幫大家做兩個影片留下歡樂時光! 感謝各位鄉親們, 認識您們真好!
《Salt Mine》吳連山
我小時候到我們鹿港海邊, 總會看到人家在鹽田上曬 鹽. 附近有一個露天的鹹水游泳池. 我也曾經在那裡偷游泳. 所以記憶中的鹽巴是白色的. 只是顆粒或晶體有粗細不同而已..
最近到波蘭第二大城 ( Krakow)遊覽. 發現一個聯合國Unesco 登記的世界級的地下寶藏, : Wieliczka Salt Mine (又稱Krakow Salt Mine). 這個鹽礦是黑色的. 而且是在整座山內的礦坑. 真是非常奇特. 就想介紹給沒去過的人, 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到波蘭遊玩時, 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景點.
它是13世紀開始開採, 並生產桌上食用的鹽(灰黑色). 1368年波蘭國王授權The Saltworks Statute. 制訂採礦和出售鹽礦的規定. 那時候鹽礦的收益是波蘭全國所得的1/3. 在1770年代有部分的地區開放給觀光客參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被德國佔領. 這個鹽礦坑禁止參觀, 專做生產用. 1978年UNESCO將此地類列為世界文化傳統保留區. 這裡的採礦工作一直到1996 年才停止.
這個礦坑深度高達327 公尺. 比Eiffel Tower的高度還多出10英呎. 要下去, 共分九個階段. 先要走380個階梯才能到達第一個階段. 一般觀光客只能到這九個階段的第三段, 約135公尺深. 而觀光的路線約3公里長.共有 800 個階梯.
整個礦坑除了有一些木頭是用來支撐坑洞的通道, 讓它不會塌陷外. 其餘的, 如路面, 牆壁, 天花板, 全部都是鹽做的. 而且也都是灰黑色的. 連教堂, 雕像, 吊燈, 殿堂….等等, 全部都是鹽礦做成的. 真的是奇景 . 尤其是吊燈看起來像玻璃. 實際上是從鹽石上彫刻的很大塊的鹽水晶. 非常透明. 坑內牆壁也都是鹽礦(灰黑色), 可以舔食. 是鹹鹹的.
礦坑內共有四個教堂讓礦工們祈禱. 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St. Kinga’s Chapel. 她是鹽礦工人的守護聖徒(patron saint). 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 並有一個很大的她的鹽雕像, 以紀念她. 坑內另外也有一個教宗John Paul II的大雕像. 從1999年就放置在那裡.
雖說礦坑內的建築都是鹽礦做成的. 只有極少數的採礦工具, 如:絞盤, 桶子和一些彫像, 是用木材做的. 因為鹽份可以保留這些木質, 不會腐蝕. 所以很多的工具或設備到現在都還是情況很好.
附近城鎮的人, 很多都是子孫好幾代的人都在這個鹽礦坑工作. 拖載運送鹽礦的動物是馬. 最奇特的是, 因為要將牠們吊到坑底很困難, 所以一旦下來, 就一輩子再也出不去. 整個二, 三十年都生活在坑內. 以現代的環保和動物保護觀點來看, 是很不愉快的一件事.
這裡面的空氣很新鮮. 就像我們到海洋呼吸鹹空氣一樣, 有:氯化鈉, 鉀, 鎂, 鈣等…對於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 是很好的治療地方.
總之, 百聞不如一見.請看下面的連結介紹. 希望那天, 你若到那裡去遊覽, 如果也覺得很有意義. 就請按讚一聲.
吳連山 (10/5/2023)
下面這個連結是youtube的介紹
https://youtu.be/iI6pfEQvhpg?si=WaW5Wo1KgAyUY8Ao
下面圖片是Copy from UNESCO Official website, Wieliczka and Bochnia Royal Salt Mines (Poland) © OUR PLACE The World Heritage Collection
最近到波蘭第二大城 ( Krakow)遊覽. 發現一個聯合國Unesco 登記的世界級的地下寶藏, : Wieliczka Salt Mine (又稱Krakow Salt Mine). 這個鹽礦是黑色的. 而且是在整座山內的礦坑. 真是非常奇特. 就想介紹給沒去過的人, 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到波蘭遊玩時, 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景點.
它是13世紀開始開採, 並生產桌上食用的鹽(灰黑色). 1368年波蘭國王授權The Saltworks Statute. 制訂採礦和出售鹽礦的規定. 那時候鹽礦的收益是波蘭全國所得的1/3. 在1770年代有部分的地區開放給觀光客參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被德國佔領. 這個鹽礦坑禁止參觀, 專做生產用. 1978年UNESCO將此地類列為世界文化傳統保留區. 這裡的採礦工作一直到1996 年才停止.
這個礦坑深度高達327 公尺. 比Eiffel Tower的高度還多出10英呎. 要下去, 共分九個階段. 先要走380個階梯才能到達第一個階段. 一般觀光客只能到這九個階段的第三段, 約135公尺深. 而觀光的路線約3公里長.共有 800 個階梯.
整個礦坑除了有一些木頭是用來支撐坑洞的通道, 讓它不會塌陷外. 其餘的, 如路面, 牆壁, 天花板, 全部都是鹽做的. 而且也都是灰黑色的. 連教堂, 雕像, 吊燈, 殿堂….等等, 全部都是鹽礦做成的. 真的是奇景 . 尤其是吊燈看起來像玻璃. 實際上是從鹽石上彫刻的很大塊的鹽水晶. 非常透明. 坑內牆壁也都是鹽礦(灰黑色), 可以舔食. 是鹹鹹的.
礦坑內共有四個教堂讓礦工們祈禱. 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St. Kinga’s Chapel. 她是鹽礦工人的守護聖徒(patron saint). 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 並有一個很大的她的鹽雕像, 以紀念她. 坑內另外也有一個教宗John Paul II的大雕像. 從1999年就放置在那裡.
雖說礦坑內的建築都是鹽礦做成的. 只有極少數的採礦工具, 如:絞盤, 桶子和一些彫像, 是用木材做的. 因為鹽份可以保留這些木質, 不會腐蝕. 所以很多的工具或設備到現在都還是情況很好.
附近城鎮的人, 很多都是子孫好幾代的人都在這個鹽礦坑工作. 拖載運送鹽礦的動物是馬. 最奇特的是, 因為要將牠們吊到坑底很困難, 所以一旦下來, 就一輩子再也出不去. 整個二, 三十年都生活在坑內. 以現代的環保和動物保護觀點來看, 是很不愉快的一件事.
這裡面的空氣很新鮮. 就像我們到海洋呼吸鹹空氣一樣, 有:氯化鈉, 鉀, 鎂, 鈣等…對於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 是很好的治療地方.
總之, 百聞不如一見.請看下面的連結介紹. 希望那天, 你若到那裡去遊覽, 如果也覺得很有意義. 就請按讚一聲.
吳連山 (10/5/2023)
下面這個連結是youtube的介紹
https://youtu.be/iI6pfEQvhpg?si=WaW5Wo1KgAyUY8Ao
下面圖片是Copy from UNESCO Official website, Wieliczka and Bochnia Royal Salt Mines (Poland) © OUR PLACE The World Heritage Collection
《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雅夫子
艱難的音樂之路
陳明章1956年出生於當時台灣北投鎭,是個相當有趣的地方,舊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在演戲。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輪流上演,他自小耳聞目睹這些本土文化。除了在台前看戲,也喜歡到台後觀摩各種樂器的操作,他被那些演戲的身段、唱腔與音樂深深地吸引著。
北投當時旅館的那卡西,與周遭的野台戲,是他早年注入音樂的泉源。「那卡西」是一種源自日本的賣唱模式,乃日文的音譯。賣唱者像流水一般,流動於各家旅館、餐廳、夜總會之間,替客人伴奏或接受客人點歌演唱。那卡西藝人帶著歌譜、樂器(如吉他、手風琴、原木震蕩器等等),他們能夠順着客人的歌聲變換旋律配合無間,這些藝人必須熟記上千首的歌曲以應對客人的點唱,很不簡單。
他的音樂之路,起步於他哥哥的吉他。在他哥哥考上高中時,家裡買了一把吉他送給他哥哥作為奬勵。後來哥哥忙著功課很少觸碰它,陳明章就拿去把玩,埋下了做個音樂人的種子。
陳明章的音樂之路,起先相當坎坷。1978年報名參加金韻獎創作組的比賽,這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唱自己的作品。平時彈吉他像吃甘蔗一樣簡單的陳明章,由於臨場非常緊張,當天他的手抖個不停,於是被刷下來。
他在服完兵役之後,人生處境到處碰壁。為了生活,他到處奔波,去賣成衣,去賣手錶,去賣鋼琴,能賣的東西都一一試過,只有“想做一個音樂人的心”,沒有拿去賣掉。陳明章曾經說過:當乞丐也要做音樂!
尋求台灣味道的音樂
1982年,陳明章26歲。他父親中風,他回北投老家照顧父親,也同時幫忙母親看管銀樓的生意。當他的弟弟自軍中退伍後,陳明章決定重新走回音樂創作的路。母親與姊姊送他鋼琴,母親還送他一台Yamaha的錄音座,並將住家四樓改成四間隔音室,作為音樂教學之用,陳明章於是成立「青青音樂教室」。
之後,他開始思考:什麼是台灣音樂?二個機緣讓他找到答案:一個是台灣傳奇歌手陳達,另一個是台灣的二二八事變的歷史。
陳達是位台灣民間的流浪説唱藝人,他天生異秉、無師自通,20歲便開始走唱生涯。後因一場大病而瞎了左眼,外號「紅目達仔」。在他高齢65歲時,被史惟亮、許常惠發掘而成名。陳明章是偶然之間,在一家餐廳聽到陳達唱歌,他終於發現自己所缺少的,就是陳達所呈現的那種對台灣本土的情感 ,陳達所唱「思想起」的調子,是極致的恆春民謠調子!
陳明章一邊忙著教學與創作,同時也兼營蘭花生意。因為要到蘭花產地去批貨,他到處走動。有一次跟種蘭花的阿伯聊天,在酒意酣濃時,話題一轉,阿伯有感而發,講到「二二八事變」,一邊說著,一邊掉下眼淚。陳明章從此才明白為什麼長輩們避談政治,要晚輩們「有耳無嘴」,以避免惹禍上身。
脫胎換骨中
經歷陳達民俗音樂與台灣歷史事件的衝擊之後,他與陳明瑜合作寫下第一首台語歌曲「唐山過台灣」,他發現用台灣母語寫出來的曲調,才有真正的台灣味道。
陳明章的好友何穎怡將他自彈自唱的錄音帶拿給侯孝賢欣賞,經過半年後,侯孝賢的助理打電話問他:「你願不願意替侯孝賢所導演的《戀戀風塵》作配樂?」他欣然答應。1987年《戀戀風塵》在法國南特影展獲得最佳電影配樂,是台灣第一部在國際影展獲得配樂獎的電影。此後,陳明章為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戲夢人生》配樂,也獲得比利時法蘭德斯影展最佳配樂,實力十足!
(註:「戀戀風塵」是吳念真根據自己親身的愛情經歷編寫的電影故事。)
1987年,台灣解除了長達四十年之久的戒嚴令。在戒嚴期間,政府禁止人民講方言,陳明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黑名單工作室」,想一探政府解除戒嚴的真與假。他們使用台灣方言,而以RAP、搖滾與民謠的歌曲形式來詮釋當時的社會現況。之後, 他們發行《抓狂歌》專輯,其中有「計程車」、「阿爸的話」、「民主阿草」等等歌曲。時逢選舉熱季,挑釁的歌詞燙手燒嘴,執政黨趕快把它禁掉,深怕星星之火燎原。
「解嚴」的評分是半真半假:只有禁歌,沒有捉人去坐牢 。
伊是咱的寶貝
1993年,陳明章應當時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理事長紀惠容的請求,為「拯救雛妓」寫歌。有一天他到女兒房間,當時五歲的女兒很會踢被,在幫女兒蓋上棉被之後,看她可愛的臉龐時,靈感湧上心頭,便完成了這首歌。其歌詞如下:
一蕊花 生落地 爸爸媽媽疼尚多
風若吹 要蓋被 不倘乎伊墮落黑暗地
未開的花 需要你我的關心 >
乎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 心連心 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
這首歌在2004年「二二八牽手大聯盟」所舉辦的全台「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中成為該活動的主題曲,並且也在2005年抗議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中,採用為活動結束時的合唱歌曲,因此成為台灣人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流浪到淡水
陳明章長期靠喝酒尋找靈感作曲,但因為過度喝酒而造成酒精中毒,同時也引發了憂鬱症、恐慌症、和焦慮症,有一陣子無法再寫歌曲。一直到1995年再死灰復燃,寫了台灣人都耳熟能詳的《流浪到淡水》。它是陳明章有感於盲人歌手金門王與李炳輝走唱生涯的無奈與悲苦,而於三十分鐘內完成的作品。此曲榮獲1998年第九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的最佳作曲人獎。2003年11月29日,台北縣政府將這首代表淡水特色的歌曲刻成歌碑,竪立於淡水漁人碼頭。
此曲歌詞如下(部分):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扞著風琴 提著吉他 雙人牽作伙
為著生命流浪到淡水
想起故鄉心愛的人 感情用這厚
才知影癡情是第一憨的人
燒酒落喉 心情輕鬆 鬱卒放棄捨
往事將伊當作一場夢
想起故鄉 心愛的人 將伊放抹記
流浪到他鄉 重新過日子
阮不是喜愛虛華 阮只是環境來拖磨
人客若叫阮 風雨嘛著行
為伊唱出留戀的情歌
人生浮沉 起起落落 毋免來煩惱
有時月圓 有時也抹平
趁著今夜歡歡喜喜 鬥陣來作伙
你來跳舞 我來唸歌詩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重覆三次)
~~~~~~~~~~~~~~
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
「流浪到淡水」歌碑
陳明章1956年出生於當時台灣北投鎭,是個相當有趣的地方,舊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在演戲。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輪流上演,他自小耳聞目睹這些本土文化。除了在台前看戲,也喜歡到台後觀摩各種樂器的操作,他被那些演戲的身段、唱腔與音樂深深地吸引著。
北投當時旅館的那卡西,與周遭的野台戲,是他早年注入音樂的泉源。「那卡西」是一種源自日本的賣唱模式,乃日文的音譯。賣唱者像流水一般,流動於各家旅館、餐廳、夜總會之間,替客人伴奏或接受客人點歌演唱。那卡西藝人帶著歌譜、樂器(如吉他、手風琴、原木震蕩器等等),他們能夠順着客人的歌聲變換旋律配合無間,這些藝人必須熟記上千首的歌曲以應對客人的點唱,很不簡單。
他的音樂之路,起步於他哥哥的吉他。在他哥哥考上高中時,家裡買了一把吉他送給他哥哥作為奬勵。後來哥哥忙著功課很少觸碰它,陳明章就拿去把玩,埋下了做個音樂人的種子。
陳明章的音樂之路,起先相當坎坷。1978年報名參加金韻獎創作組的比賽,這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唱自己的作品。平時彈吉他像吃甘蔗一樣簡單的陳明章,由於臨場非常緊張,當天他的手抖個不停,於是被刷下來。
他在服完兵役之後,人生處境到處碰壁。為了生活,他到處奔波,去賣成衣,去賣手錶,去賣鋼琴,能賣的東西都一一試過,只有“想做一個音樂人的心”,沒有拿去賣掉。陳明章曾經說過:當乞丐也要做音樂!
尋求台灣味道的音樂
1982年,陳明章26歲。他父親中風,他回北投老家照顧父親,也同時幫忙母親看管銀樓的生意。當他的弟弟自軍中退伍後,陳明章決定重新走回音樂創作的路。母親與姊姊送他鋼琴,母親還送他一台Yamaha的錄音座,並將住家四樓改成四間隔音室,作為音樂教學之用,陳明章於是成立「青青音樂教室」。
之後,他開始思考:什麼是台灣音樂?二個機緣讓他找到答案:一個是台灣傳奇歌手陳達,另一個是台灣的二二八事變的歷史。
陳達是位台灣民間的流浪説唱藝人,他天生異秉、無師自通,20歲便開始走唱生涯。後因一場大病而瞎了左眼,外號「紅目達仔」。在他高齢65歲時,被史惟亮、許常惠發掘而成名。陳明章是偶然之間,在一家餐廳聽到陳達唱歌,他終於發現自己所缺少的,就是陳達所呈現的那種對台灣本土的情感 ,陳達所唱「思想起」的調子,是極致的恆春民謠調子!
陳明章一邊忙著教學與創作,同時也兼營蘭花生意。因為要到蘭花產地去批貨,他到處走動。有一次跟種蘭花的阿伯聊天,在酒意酣濃時,話題一轉,阿伯有感而發,講到「二二八事變」,一邊說著,一邊掉下眼淚。陳明章從此才明白為什麼長輩們避談政治,要晚輩們「有耳無嘴」,以避免惹禍上身。
脫胎換骨中
經歷陳達民俗音樂與台灣歷史事件的衝擊之後,他與陳明瑜合作寫下第一首台語歌曲「唐山過台灣」,他發現用台灣母語寫出來的曲調,才有真正的台灣味道。
陳明章的好友何穎怡將他自彈自唱的錄音帶拿給侯孝賢欣賞,經過半年後,侯孝賢的助理打電話問他:「你願不願意替侯孝賢所導演的《戀戀風塵》作配樂?」他欣然答應。1987年《戀戀風塵》在法國南特影展獲得最佳電影配樂,是台灣第一部在國際影展獲得配樂獎的電影。此後,陳明章為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戲夢人生》配樂,也獲得比利時法蘭德斯影展最佳配樂,實力十足!
(註:「戀戀風塵」是吳念真根據自己親身的愛情經歷編寫的電影故事。)
1987年,台灣解除了長達四十年之久的戒嚴令。在戒嚴期間,政府禁止人民講方言,陳明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黑名單工作室」,想一探政府解除戒嚴的真與假。他們使用台灣方言,而以RAP、搖滾與民謠的歌曲形式來詮釋當時的社會現況。之後, 他們發行《抓狂歌》專輯,其中有「計程車」、「阿爸的話」、「民主阿草」等等歌曲。時逢選舉熱季,挑釁的歌詞燙手燒嘴,執政黨趕快把它禁掉,深怕星星之火燎原。
「解嚴」的評分是半真半假:只有禁歌,沒有捉人去坐牢 。
伊是咱的寶貝
1993年,陳明章應當時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理事長紀惠容的請求,為「拯救雛妓」寫歌。有一天他到女兒房間,當時五歲的女兒很會踢被,在幫女兒蓋上棉被之後,看她可愛的臉龐時,靈感湧上心頭,便完成了這首歌。其歌詞如下:
一蕊花 生落地 爸爸媽媽疼尚多
風若吹 要蓋被 不倘乎伊墮落黑暗地
未開的花 需要你我的關心 >
乎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 心連心 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
這首歌在2004年「二二八牽手大聯盟」所舉辦的全台「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中成為該活動的主題曲,並且也在2005年抗議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中,採用為活動結束時的合唱歌曲,因此成為台灣人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流浪到淡水
陳明章長期靠喝酒尋找靈感作曲,但因為過度喝酒而造成酒精中毒,同時也引發了憂鬱症、恐慌症、和焦慮症,有一陣子無法再寫歌曲。一直到1995年再死灰復燃,寫了台灣人都耳熟能詳的《流浪到淡水》。它是陳明章有感於盲人歌手金門王與李炳輝走唱生涯的無奈與悲苦,而於三十分鐘內完成的作品。此曲榮獲1998年第九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的最佳作曲人獎。2003年11月29日,台北縣政府將這首代表淡水特色的歌曲刻成歌碑,竪立於淡水漁人碼頭。
此曲歌詞如下(部分):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扞著風琴 提著吉他 雙人牽作伙
為著生命流浪到淡水
想起故鄉心愛的人 感情用這厚
才知影癡情是第一憨的人
燒酒落喉 心情輕鬆 鬱卒放棄捨
往事將伊當作一場夢
想起故鄉 心愛的人 將伊放抹記
流浪到他鄉 重新過日子
阮不是喜愛虛華 阮只是環境來拖磨
人客若叫阮 風雨嘛著行
為伊唱出留戀的情歌
人生浮沉 起起落落 毋免來煩惱
有時月圓 有時也抹平
趁著今夜歡歡喜喜 鬥陣來作伙
你來跳舞 我來唸歌詩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重覆三次)
~~~~~~~~~~~~~~
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
「流浪到淡水」歌碑
《漫談失憶症》江朝雄
無論科技再發達,醫藥多進步,仍有(一)不少怪病難防止,(二)某些疾病長期不消失。前者如老人痴呆症,失憶症.....等,年輕時聰明伶俐,但上了年紀,不知不覺間就慢慢失憶。後者像1918-20年的西班牙流感,表面上瘟疫已過去,但病毒不斷的變異或衍生,結果百年過後,人類還是受它的拘束掌控,每年繼續忙着打流感疫苗,增加公衛醫療負擔不少。
流感已常態化,大家也習以為常。但失智、失憶對中、老年人生活的影響與衝擊,人人都不能小覷。因為人的思考、言行,絕離不開腦力,腦力也不能離開記憶力。因此「失憶症」,是重要的健康問題。而且從各方面的報導,老人失智症、失憶症有年輕化的趨勢。政府有關單位的確不能輕忽。
約一年前,看到一則報導說,一位故鄉的前五院院長的夫人,年紀約剛過八十,也有失憶的情形。前不久我剛好在PBS(公共電視)的節目上,看到Dr. Joel Fuhrman演講,其內容是:Eating Toxic Foods & Memory Problem. 他強調MSG(味精)、Aspartame (一 種糖精)等對腦細胞萎縮與記憶力的重大影響。他再三地強調,味精對記憶影響很大。事實上,某些食品加工的化學添加物,對身體其他器官的不良影響,也不能忽視。像致癌細胞的形成,或助其成長,等許多負面的報導消息,坊間已看到不少。
腦力與記憶力,是人生旅途上很重要的工具。只要「它」的功能一喪失,儘管智商一百五,二百五,幾乎就從聰明的動物,變成缺少表達能力的植物。因此,對於專家學者的研究報告,有關影響失憶或易發生疵呆(Lead to higher risk of memory loss and poorer thinking skills)的報導,我們也要留意。
再者,不僅Dr. Joel Fuhrman對上述幾種有害食品的這種說法,我在另一個電視節目也聽到Dr. Sam Waters (NASA醫生)有同樣的說詞。這二位醫師認為有害食品,除了毒素有害人體,也會使腦細胞萎縮,致影響腦力。而且,也提及另一個使腦細胞萎縮失智、失憶的原因,是頭部過去曾受到嚴重的撞擊,導致腦細胞萎縮。
關於頭部或身體其他部分受撞擊或打傷,西醫的療法是開刀或醫藥處理。筆者童年時期,對面鄰居漢醫接骨老師傅的推拿按摩醫療術,因耳聞目睹而有些微的領悟。筆者認為,新式的「有氧運動,活化細胞」,跟千年古法的按摩推拿,伸筋串氣,養生健體,兩者形式不同,但對血液循環,細胞健康都是「有營養」有助益的。
因此,我們除了留意兩位醫師對不良食品「少吃為妙」的建議外,經常按摩曾經受撞擊,即使是健康人的頭部,讓頭部的血液循環更流通疏暢,使腦部細胞更有養分,(即活化細胞)維護減緩腦細胞萎縮退化,也是最簡易的保養方法,相信比「補腦丸」較不會產生意外的負作用。尤其是睡前用按摩器按摩頭部,及幾個穴道,讓血液循環順暢些,不僅睡眠品質提高,也可更放心的睡覺。
流感已常態化,大家也習以為常。但失智、失憶對中、老年人生活的影響與衝擊,人人都不能小覷。因為人的思考、言行,絕離不開腦力,腦力也不能離開記憶力。因此「失憶症」,是重要的健康問題。而且從各方面的報導,老人失智症、失憶症有年輕化的趨勢。政府有關單位的確不能輕忽。
約一年前,看到一則報導說,一位故鄉的前五院院長的夫人,年紀約剛過八十,也有失憶的情形。前不久我剛好在PBS(公共電視)的節目上,看到Dr. Joel Fuhrman演講,其內容是:Eating Toxic Foods & Memory Problem. 他強調MSG(味精)、Aspartame (一 種糖精)等對腦細胞萎縮與記憶力的重大影響。他再三地強調,味精對記憶影響很大。事實上,某些食品加工的化學添加物,對身體其他器官的不良影響,也不能忽視。像致癌細胞的形成,或助其成長,等許多負面的報導消息,坊間已看到不少。
腦力與記憶力,是人生旅途上很重要的工具。只要「它」的功能一喪失,儘管智商一百五,二百五,幾乎就從聰明的動物,變成缺少表達能力的植物。因此,對於專家學者的研究報告,有關影響失憶或易發生疵呆(Lead to higher risk of memory loss and poorer thinking skills)的報導,我們也要留意。
再者,不僅Dr. Joel Fuhrman對上述幾種有害食品的這種說法,我在另一個電視節目也聽到Dr. Sam Waters (NASA醫生)有同樣的說詞。這二位醫師認為有害食品,除了毒素有害人體,也會使腦細胞萎縮,致影響腦力。而且,也提及另一個使腦細胞萎縮失智、失憶的原因,是頭部過去曾受到嚴重的撞擊,導致腦細胞萎縮。
關於頭部或身體其他部分受撞擊或打傷,西醫的療法是開刀或醫藥處理。筆者童年時期,對面鄰居漢醫接骨老師傅的推拿按摩醫療術,因耳聞目睹而有些微的領悟。筆者認為,新式的「有氧運動,活化細胞」,跟千年古法的按摩推拿,伸筋串氣,養生健體,兩者形式不同,但對血液循環,細胞健康都是「有營養」有助益的。
因此,我們除了留意兩位醫師對不良食品「少吃為妙」的建議外,經常按摩曾經受撞擊,即使是健康人的頭部,讓頭部的血液循環更流通疏暢,使腦部細胞更有養分,(即活化細胞)維護減緩腦細胞萎縮退化,也是最簡易的保養方法,相信比「補腦丸」較不會產生意外的負作用。尤其是睡前用按摩器按摩頭部,及幾個穴道,讓血液循環順暢些,不僅睡眠品質提高,也可更放心的睡覺。
《印度的崛起》連淑琴
今年六月二十二日,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 訪問美國,拜登總統在白宮以髙規格款待,甚至參、衆議會長也邀請他去演講,此種規格比擬七十幾年前英國首相Winston Churchill 訪問美國時的盛況。在世人的目光注視下,國際第一政經強國突然對印度如此重視,不禁引發世人對印度刮目相看,成為國際新貴。
自20世紀末期以來,雖然美國不斷的有意拉攏印度,卻沒任何進展,美、印之間一直保持一段距離,印度跟美國及俄羅斯雙邊互有交易,似乎印度有意保持中立,不難看出它有意在雙方取暖,事實證明印度的態度;八月二十二日,在南非舉辦的金磚五國聯盟議會中,印度為五國之一參與者,其餘四國為俄羅斯、中國、巴西及南非。金磚結盟的宗旨乃,將樹立另一反對勢力,對抗歐美諸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國際間的和平必須以國防為準則,故必置有先進武器、軍需加上強有力的軍隊。幾年來印度的執政集團在購置武器方面,以經濟做為最大考量,認為俄國的武器價格低於美國,而曽大量購買俄國的武器、戰機及一軍艦。但俄烏戰爭曝發之後,才發覺俄製武器大為落後美製武器!且向俄國購買的軍艦雖然低廉,卻是一艘空艦,得另花巨資來裝備艦艇內各式各樣的器具才能正式運作!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各國同仇敵愾,一致對俄國經濟制裁,拒購俄國石油及天然氣,而印度卻只因利潤而未支援正義一方,乘機大量購買俄國低於一般市價的石油及天然氣,歐美各國對印度的做為深感遺憾,卻無可奈何 。
近年來印度跟中共在邊境上,對領土的爭議,引發爭執而動武,按國際規定在兩國邊境上不能動用槍砲,不過雙方還是以不同的武器大動干戈,每次衝突雙方各有傷亡,而今兩國成為敵對狀態。敵人的對敵就是朋友,這種情況下,印度轉而對台灣示好。
再談中國現狀,由於國內房產業崩盤,使靠它運作的各省財政失控,各欠債上兆億元,經濟已經步上斷崖邊緣,軍警及公教大衆大為減薪或領不到薪資,習近平對復興經濟束手無策。最讓習擔心的乃他本身的安全事誼,近期國內種種反抗運動使他心驚肉跳,夜不安眠!他為恐軍隊造反,不斷的調動軍隊首領,讓人不解的乃,把五位火箭軍首領全部免職,其中有人被自殺、降職或打入大牢。由市場景氣而言,工廠工人無工可打,新增上千萬大學畢業生,有五成以上人找不到工作,幸運找到工作者,卻發現工資低得不近人情。造成中國經濟困境,非習近平莫屬!原因是自武漢瘟疫傳遍全球,在三年間,習近平以清零政策完全封鎖全國。在這期間,各行各業完全深陷於停頓狀態,工廠缺乏工人,在限電令下,機器沒電可運轉,造成外銷訂單無法按時交貨,中國最大的經濟來源的外銷產業,幾乎處於停頓狀態,造成外貿資金來源一落千丈!近期加上新增反間諜法,使外商在中國的生命受到威脅,故大批外商爭先恐後撤資,大量轉移到南洋各國。印度地廣人稠,跟數十年前的中國有相似之處,尢其印度有一大優點,其上階層的大多數印度人懂英文,種種優越的條件之下,印度成為自中國撤資南移諸多大企業的投資勝地。
再說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政策下,使亜洲好幾個國家執政團聽命中共,跟印度成對立狀態,迫使印度覺察到中共的威脅步步逼近,Modi 總理認識到此,及時參與美國領導的亜太協會。再說亜太協會的成立宗旨,是克意圍堵中共的一道防火牆,世人稱它為亞洲的小北約。Modi 訪美之後,美國進一步宣稱將在印度投資,有意將建立一個製造發動機及修護飛機工廠。種種跡象顯示印度將取代他中國,再過幾年,有可能將成世界經濟強國。
全球看好印度的投資機會,不過萬事雖具備似乎還欠東風,因印度是個非常復雜的國家,它有數千年的歷史,其人民有四種等級,有十三種不同的語文。印度有這麼多不同種族,對新興起的大量外資引進,其執政者能否公平的把機會均分到各族群,來迎接這些接踵而至的企業設廠及資源?另一問題則是宗教信仰,境內有印度教及回教兩大不同的宗教,兩族群間水火不容,數十年來不間斷的相互大動干戈,除了群眾互毆之外,還燒毀對方寺廟,每次爆動發生,雙方死傷不計其數。今天印度總理及其執政黨屬於印度教派,回教徒派屬於弱勢族群,而今各種族各等級的印度人,能否兼公獲得重視,要看執政團的政治手腕,如果執政者能公平加惠各不相同族群,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印度將會扭轉乾坤,在國際上成為新的經濟強國。相反的,如果印度只讓最大族群的印度教派獨獲利益,那麼衆多被壓制的小族群、回教族群,是否為爭奪利益而相互攻擊對方,那麼印度在種族間的糾紛將會源源不絕,甚至浮上國際舞台,則印度步上經濟強國之途將遙遙無期!
自20世紀末期以來,雖然美國不斷的有意拉攏印度,卻沒任何進展,美、印之間一直保持一段距離,印度跟美國及俄羅斯雙邊互有交易,似乎印度有意保持中立,不難看出它有意在雙方取暖,事實證明印度的態度;八月二十二日,在南非舉辦的金磚五國聯盟議會中,印度為五國之一參與者,其餘四國為俄羅斯、中國、巴西及南非。金磚結盟的宗旨乃,將樹立另一反對勢力,對抗歐美諸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國際間的和平必須以國防為準則,故必置有先進武器、軍需加上強有力的軍隊。幾年來印度的執政集團在購置武器方面,以經濟做為最大考量,認為俄國的武器價格低於美國,而曽大量購買俄國的武器、戰機及一軍艦。但俄烏戰爭曝發之後,才發覺俄製武器大為落後美製武器!且向俄國購買的軍艦雖然低廉,卻是一艘空艦,得另花巨資來裝備艦艇內各式各樣的器具才能正式運作!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各國同仇敵愾,一致對俄國經濟制裁,拒購俄國石油及天然氣,而印度卻只因利潤而未支援正義一方,乘機大量購買俄國低於一般市價的石油及天然氣,歐美各國對印度的做為深感遺憾,卻無可奈何 。
近年來印度跟中共在邊境上,對領土的爭議,引發爭執而動武,按國際規定在兩國邊境上不能動用槍砲,不過雙方還是以不同的武器大動干戈,每次衝突雙方各有傷亡,而今兩國成為敵對狀態。敵人的對敵就是朋友,這種情況下,印度轉而對台灣示好。
再談中國現狀,由於國內房產業崩盤,使靠它運作的各省財政失控,各欠債上兆億元,經濟已經步上斷崖邊緣,軍警及公教大衆大為減薪或領不到薪資,習近平對復興經濟束手無策。最讓習擔心的乃他本身的安全事誼,近期國內種種反抗運動使他心驚肉跳,夜不安眠!他為恐軍隊造反,不斷的調動軍隊首領,讓人不解的乃,把五位火箭軍首領全部免職,其中有人被自殺、降職或打入大牢。由市場景氣而言,工廠工人無工可打,新增上千萬大學畢業生,有五成以上人找不到工作,幸運找到工作者,卻發現工資低得不近人情。造成中國經濟困境,非習近平莫屬!原因是自武漢瘟疫傳遍全球,在三年間,習近平以清零政策完全封鎖全國。在這期間,各行各業完全深陷於停頓狀態,工廠缺乏工人,在限電令下,機器沒電可運轉,造成外銷訂單無法按時交貨,中國最大的經濟來源的外銷產業,幾乎處於停頓狀態,造成外貿資金來源一落千丈!近期加上新增反間諜法,使外商在中國的生命受到威脅,故大批外商爭先恐後撤資,大量轉移到南洋各國。印度地廣人稠,跟數十年前的中國有相似之處,尢其印度有一大優點,其上階層的大多數印度人懂英文,種種優越的條件之下,印度成為自中國撤資南移諸多大企業的投資勝地。
再說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政策下,使亜洲好幾個國家執政團聽命中共,跟印度成對立狀態,迫使印度覺察到中共的威脅步步逼近,Modi 總理認識到此,及時參與美國領導的亜太協會。再說亜太協會的成立宗旨,是克意圍堵中共的一道防火牆,世人稱它為亞洲的小北約。Modi 訪美之後,美國進一步宣稱將在印度投資,有意將建立一個製造發動機及修護飛機工廠。種種跡象顯示印度將取代他中國,再過幾年,有可能將成世界經濟強國。
全球看好印度的投資機會,不過萬事雖具備似乎還欠東風,因印度是個非常復雜的國家,它有數千年的歷史,其人民有四種等級,有十三種不同的語文。印度有這麼多不同種族,對新興起的大量外資引進,其執政者能否公平的把機會均分到各族群,來迎接這些接踵而至的企業設廠及資源?另一問題則是宗教信仰,境內有印度教及回教兩大不同的宗教,兩族群間水火不容,數十年來不間斷的相互大動干戈,除了群眾互毆之外,還燒毀對方寺廟,每次爆動發生,雙方死傷不計其數。今天印度總理及其執政黨屬於印度教派,回教徒派屬於弱勢族群,而今各種族各等級的印度人,能否兼公獲得重視,要看執政團的政治手腕,如果執政者能公平加惠各不相同族群,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印度將會扭轉乾坤,在國際上成為新的經濟強國。相反的,如果印度只讓最大族群的印度教派獨獲利益,那麼衆多被壓制的小族群、回教族群,是否為爭奪利益而相互攻擊對方,那麼印度在種族間的糾紛將會源源不絕,甚至浮上國際舞台,則印度步上經濟強國之途將遙遙無期!
《蒔花物語》蔡淑媛
今年一月中旬,Houston連著兩天氣溫盤踞在華氏18度(約攝氏零下8度).那兩天近午踏出室外,發現置放在牆角,兩尺深水桶裡的清水都結成了肥厚的冰塊.我看著荒蕪的後院裡那些焦黃枯乾的枝葉,心想今年可能會出現一季相當寂寞且失色的春天.
哪裡會預料到,時序一但進入二月底,小小純白的鈴噹花就努力撐開細緻的容顏首先前來報到.我不知道它的真名,也懶得上Google 去追究,看著它們的長相,就自以為是地給取了這麼一個蠻cute的名字. 鈴噹花一馬當先,迎著料峭風寒,叮叮噹噹…用無聲的鈴響首先前來報告春回大地的消息.
隨之而來的是三葉草(clover ).心型的小葉片熙熙攘攘湊合在一起,看起來單薄無力,卻也能孕育出那麼優美的粉紅小花, 迎著和風快樂地起舞.根據古老的民間傳說,如果能找到四片葉子的clover,就會獲得love﹑faith﹑luck & hope.有這麼「好康e 代誌」,我每次澆水施肥時,總會掛起眼鏡細心觀察,可是每次總以失望收尾.這麼多年下來,逐漸失去了尋找的熱情.生命已經走到了向晚遲暮之年歲,love & luck等少年時代全力追逐的美夢,如今都能放下,「身體勇健才是上好e 代誌」啦!
金針花 (daylily)非常容易栽種,每年定時回歸,而且花季很長,從初夏到仲秋,只要每天澆水,就能看到耀眼的金黃花蕊,映著盛夏的炎陽搖曳生姿.我每次看到金針花,只想到它是一種相當可口又有益健康的食材.幾天前隨性瀏覽了一下Google,才知它還是古時候中國的"母親之花".根據一些古典文選的敘述,典型的中式建築母親的住房前,多有栽種這種俗名叫做"忘憂草"或"萱草"的植物.每當懷念起遠遊不歸的孩子,忘憂草艷麗的花色多少會消除些許母親思子的哀愁.這時也才明白,"萱堂"(指母親) 一詞的出處與由來,長知識啦!
大麗花(dahlia)總在暮春四月快速抽高,五月中就長成了滿身的雍容華貴.長久以來,每年看見大麗花開,我總會有一份似曾相識的感覺,可就是想不起來前世(來美前留居父母膝前的歲月)今生到底在哪裡遇見,與它有何特殊的因緣? 數個月之前,一個靜謐的日午,我站在盛開的大麗花叢前,腦海裡忽然來了一陣無名的的激盪,隨後雲開月現,景象分明~這不就是母親在世時最喜愛並經常提到的la-li-ya (日語音)花嗎? 內心忍不住一陣悸動,喉頭也跟著哽咽起來.我抬頭仰望掛在牆上相片中母親的儀容,誠敬默禱,祈願長居西天的母親安然無恙,到處有la-li-ya 美麗的花顏快樂相陪.
珊瑚藤(coral vine)~~從暮春開花到歲末.細小粉紅花蕊成串傍依著翡翠綠的葉片,牽牽葛葛爬滿支架與欄杆.多年前自從我開始動手用心經營自己住家的前庭與後院,我就到處尋找這種藤花,可是總失望而歸終至於完全放棄.
後來我妹夫因為公司調職的原因,與我妹妹以及三個孩子移居到離Houston不遠的小城.幾次去拜訪他們的新居,有一次無意中在後院一株高大的live oak 樹的主幹看到一些纏纏繞繞的細枝與綠葉,彎腰細瞧,眼睛突覺一量,Wow! 這不就是我踏破鐵鞋尋尋覓覓的coral vine 嗎? 趕緊挖出幾株柔細的幼苗,帶回家來栽種在陽光普及的院落.適度的施肥灌溉,數年來已經長成了花繁葉茂的藤蔓.
我對於這種藤蔓植物之所以如此魂牽夢縈,是因為它是我過世已久的父親最喜愛的花叢.他叫它"藤仔花"(台語).從小到大,或在舊厝平房的天井,或在平房改建成樓房後的陽台,我經常看到他穿著白色藥師外套(我爸是留日藥劑師),趁著藥局不必配藥的空檔,他提桶澆水有時修枝剪葉.由於他的細心照顧與呵護,藤仔花爬上欄杆,開得炫麗盈滿,經常引來蜂蝶的瀏覽.
父親五十八歲英年早逝,我又已經離家遠行棲身在海外異域,以致失去了略盡孝道的機會(此生最大的遺憾).自從栽種了珊瑚藤的花苗後,每當澆水施肥的時候,父親的影像會在腦海中浮現,我內心自然而然會浮出一句話~~老爸, 想你啦!....
每年時序一旦進入初夏五月,兩大盆九重葛(bougainvillea )的花葉就會熙熙攘攘擁擠在我書房的窗外,清麗的粉紅花色映照著炎陽,顧盼生姿, 洋洋得意,似乎在向全世界做出無聲的宣告~~看!我是夏天的女王,我不畏酷暑,不怕蟲害.我青春不老,花容永在,誰能比我更輝煌?
我的後庭花木 每年順著季節萌芽茁壯,滿血回歸."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 這當然要歸功於我用心地照護與栽培.四十年春花秋月轉瞬成雲煙,如今的我每天依舊做著同等份量的工作~澆水﹑剪枝﹑翻土與施肥~ 但已有稍許乏力倦怠﹑力不從心的感覺.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說的就是這種無奈的心境吧! (2023年9月)
哪裡會預料到,時序一但進入二月底,小小純白的鈴噹花就努力撐開細緻的容顏首先前來報到.我不知道它的真名,也懶得上Google 去追究,看著它們的長相,就自以為是地給取了這麼一個蠻cute的名字. 鈴噹花一馬當先,迎著料峭風寒,叮叮噹噹…用無聲的鈴響首先前來報告春回大地的消息.
隨之而來的是三葉草(clover ).心型的小葉片熙熙攘攘湊合在一起,看起來單薄無力,卻也能孕育出那麼優美的粉紅小花, 迎著和風快樂地起舞.根據古老的民間傳說,如果能找到四片葉子的clover,就會獲得love﹑faith﹑luck & hope.有這麼「好康e 代誌」,我每次澆水施肥時,總會掛起眼鏡細心觀察,可是每次總以失望收尾.這麼多年下來,逐漸失去了尋找的熱情.生命已經走到了向晚遲暮之年歲,love & luck等少年時代全力追逐的美夢,如今都能放下,「身體勇健才是上好e 代誌」啦!
金針花 (daylily)非常容易栽種,每年定時回歸,而且花季很長,從初夏到仲秋,只要每天澆水,就能看到耀眼的金黃花蕊,映著盛夏的炎陽搖曳生姿.我每次看到金針花,只想到它是一種相當可口又有益健康的食材.幾天前隨性瀏覽了一下Google,才知它還是古時候中國的"母親之花".根據一些古典文選的敘述,典型的中式建築母親的住房前,多有栽種這種俗名叫做"忘憂草"或"萱草"的植物.每當懷念起遠遊不歸的孩子,忘憂草艷麗的花色多少會消除些許母親思子的哀愁.這時也才明白,"萱堂"(指母親) 一詞的出處與由來,長知識啦!
大麗花(dahlia)總在暮春四月快速抽高,五月中就長成了滿身的雍容華貴.長久以來,每年看見大麗花開,我總會有一份似曾相識的感覺,可就是想不起來前世(來美前留居父母膝前的歲月)今生到底在哪裡遇見,與它有何特殊的因緣? 數個月之前,一個靜謐的日午,我站在盛開的大麗花叢前,腦海裡忽然來了一陣無名的的激盪,隨後雲開月現,景象分明~這不就是母親在世時最喜愛並經常提到的la-li-ya (日語音)花嗎? 內心忍不住一陣悸動,喉頭也跟著哽咽起來.我抬頭仰望掛在牆上相片中母親的儀容,誠敬默禱,祈願長居西天的母親安然無恙,到處有la-li-ya 美麗的花顏快樂相陪.
珊瑚藤(coral vine)~~從暮春開花到歲末.細小粉紅花蕊成串傍依著翡翠綠的葉片,牽牽葛葛爬滿支架與欄杆.多年前自從我開始動手用心經營自己住家的前庭與後院,我就到處尋找這種藤花,可是總失望而歸終至於完全放棄.
後來我妹夫因為公司調職的原因,與我妹妹以及三個孩子移居到離Houston不遠的小城.幾次去拜訪他們的新居,有一次無意中在後院一株高大的live oak 樹的主幹看到一些纏纏繞繞的細枝與綠葉,彎腰細瞧,眼睛突覺一量,Wow! 這不就是我踏破鐵鞋尋尋覓覓的coral vine 嗎? 趕緊挖出幾株柔細的幼苗,帶回家來栽種在陽光普及的院落.適度的施肥灌溉,數年來已經長成了花繁葉茂的藤蔓.
我對於這種藤蔓植物之所以如此魂牽夢縈,是因為它是我過世已久的父親最喜愛的花叢.他叫它"藤仔花"(台語).從小到大,或在舊厝平房的天井,或在平房改建成樓房後的陽台,我經常看到他穿著白色藥師外套(我爸是留日藥劑師),趁著藥局不必配藥的空檔,他提桶澆水有時修枝剪葉.由於他的細心照顧與呵護,藤仔花爬上欄杆,開得炫麗盈滿,經常引來蜂蝶的瀏覽.
父親五十八歲英年早逝,我又已經離家遠行棲身在海外異域,以致失去了略盡孝道的機會(此生最大的遺憾).自從栽種了珊瑚藤的花苗後,每當澆水施肥的時候,父親的影像會在腦海中浮現,我內心自然而然會浮出一句話~~老爸, 想你啦!....
每年時序一旦進入初夏五月,兩大盆九重葛(bougainvillea )的花葉就會熙熙攘攘擁擠在我書房的窗外,清麗的粉紅花色映照著炎陽,顧盼生姿, 洋洋得意,似乎在向全世界做出無聲的宣告~~看!我是夏天的女王,我不畏酷暑,不怕蟲害.我青春不老,花容永在,誰能比我更輝煌?
我的後庭花木 每年順著季節萌芽茁壯,滿血回歸."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 這當然要歸功於我用心地照護與栽培.四十年春花秋月轉瞬成雲煙,如今的我每天依舊做著同等份量的工作~澆水﹑剪枝﹑翻土與施肥~ 但已有稍許乏力倦怠﹑力不從心的感覺.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說的就是這種無奈的心境吧! (2023年9月)
《“不揮刀/善撥弦”的刀郎》雅夫子
第一任妻子
刀郞是位男歌手、詞曲創作人與音樂制作人,本名羅林。1971年出生於中國四川,2004年以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出道成名。
他十七歲那一年,在自闖天下的衝動 之下,在書桌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走了,去追尋我的音樂夢想⋯」就這樣離開了家鄉,開始他那流浪歌手的生涯。
刀郎的第一任妻子叫楊娜,她是一名舞蹈演員,已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不過刀郎因為喜歡她,並不理會父母的反對與她結婚,婚後生了一個女兒。 刀郎對楊娜雖然用情至深,但在女兒出生四十天之後,他早上起來,意外地發現妻子不見了,刀郎到處尋找她的下落,卻如同石沉大海。後來楊娜告訴刀郞“你給不了我想要的幸福”,這是她出走的理由。因為當時刀郎一貧如洗,楊娜不想一輩子過這樣的苦日子,於是扔下女兒半夜溜走了。
回憶這段悲愴的往事,刀郎寫了一首《孩子她媽》的曲子,其中有幾句歌詞是如此寫的:
“你就說吧
這世上那個孩子不要媽媽
又有那個媽媽不要自己的娃”
“我說孩子她媽媽
呀! 外面的風雨大
你回來躲躲吧”
但他始終喚不回孩子的媽!
第二任妻子
後來刀郎有幸在海南島碰到現在妻子朱梅,兩人志同道合,決定攜手回到朱梅的家鄉新疆創業。朱梅在自己也有了女兒之後,對待刀郞與前妻所生的孩子,仍然像往日一樣如同己出,讓刀郞倍感幸福。
羅林為何取「刀郎」為別名?因為他在新疆常與「刀郞人」在一起,非常喜歡他們的音樂與文化。刀郎人的拉丁維文是,Dolan ,語意是“集中”,是維吾爾土著的稱號。他們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及羅布泊一帶。他們過著半農半獵的生活,音樂以吟唱、彈撥和擊鼓為主。刀郎經常帶著酒,到部落裡與他們共飲取樂與進行採風。
刀郞與雲朵
刀郎的高徒「雲朵」(原名謝春芳)來自四川羌族,由於家境貧窮,初中畢業後就外出工作,她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有一次她替別人代唱「青藏高原」,被知名作曲家秦望東發現她的歌唱天份,向刀郎推荐雲朵,希望他收她為門徒。
刀郎聽她唱了「青藏高原」一曲之後,看到她有音樂天賦又深愛唱歌,決定收她為徒,於是帶著她到新疆學習音樂。
雲朵當時身無分文,連住宿都成問題,刀郞的妻子朱梅伸出援手,提議雲朵住在家裡。雲朵感到左右為難 ,因為這個安排會對刀郞一家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容易引起外人的閒言閒語,所以她婉拒。朱梅為了譲雲朵安心住下來,說她的女兒也很需要一位女伴作陪,經過師母幾番的勸説,雲朵才答應。成名後的雲朵,每次回憶這段時光,對師父師母充滿了感激。
《愛是你我》是刀郞為印度海嘯賑災義演而創作的歌曲。此曲最初並没有女聲部份,雲朵在錄音室聽到了刀郞老師的作品,被它的旋律與其傳送的大愛情懷深深地感動,主動自荐想演唱這首歌曲。刀郎就在錄音室叫她試唱一段,真是一鳴驚人。這首歌的音階很高,刀郎沒有想到雲朵能夠演繹得那麼出色,試唱之後,便錄製了男女合唱的新版本。演唱時,這首歌超越了國界,傳達了人們心中的真實感受,也涵蓋了人類對社會的大愛。
2002年的第一場雪
當年刀郎的工作室就在烏魯木齊一家賓館的八樓,這棟八層樓房也曾經是城裡最高的建物,附近的公交站就叫做“八樓”,所以歌詞中的“八樓”並非指大樓的第八層,而是指公交車的站名。其歌詞如下: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是留在烏魯木齊難捨的情結
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
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裡搖曳
忘不了把你摟在懷裡的感覺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熱更暖一些
忘記了窗外的北風凜冽
再一次把溫柔和纏綿重疊
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
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
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是留在烏魯木齊難捨的情結
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
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裡搖曳
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
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
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這首歌發行後爆紅,銷售了270萬張唱 片,盜版估計超過千萬張以上,創造了當時的記錄,讓演藝界一片譁然。
西海情歌
瑛與勇兒是中國南方的大學生,那一年兩人一同報名參加環保志願隊,來到大地蒼茫人煙稀少的邊疆地帶可可西里。
瑛被派在藏羚羊觀察站,人數較多的不凍泉。勇兒被安排在生活條件艱苦的沱沱河觀察站。可可西里因為高寒又缺氧因而被稱為“生命禁區”。
每次勇兒到瑛那裡去滙總報表時,總是給瑛講許多趣聞,從不訴苦。但瑛從別的同伴那裡,早就知道沱沱河一帶生活條件的惡劣,為了譲勇兒日子好過一點,瑛只能把兩人別後的思念寫成文字給勇兒帶去解悶。
瑛盼望的滙總報表的日子又快到了,勇兒上次來時,說他發現了一種很美的植物,會開小小淡淡的花,他要去石縫中採一株帶來給她。
這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滙報,之後他們兩人就可以雙雙返回溫暖的家了。但瑛此時並不知道,勇兒已經不幸死在收集资料的路上。當她點收勇兒全部遺留下來的東西時,看到一個栽在牙缸裡的一株小花時,頓時覺得 天昏地暗,無法接受這個意外⋯⋯
刀郞聽到這個悲痛的愛情故事之後,寫下了「西海情歌」,其歌詞如下:
自你離開以後 從此就丟了溫柔
等待在這雪山路漫長 聽寒風呼嘯依舊
一眼望不到邊 風似刀割我的臉
等不到西海天際蔚藍 無言這蒼茫的高原
還記得你答應過我 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
可你跟隨那南歸的候鳥 飛得那麼遠
愛像風箏斷了線 拉不住你許下的諾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巔 溫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後 歸來的孤雁
愛再難以續情緣 回不到我們的從前
手心裡的溫柔
刀郎去新疆伊寧的「那拉提草原」採風, 當地哈薩克的族人,給他講了一個関於他爺爺奶奶的故事。他的爺爺與奶奶在上世紀40年代結婚後不久,就在戰亂中失散了,這一失散就是40多年 。幸賴老天保佑,爺爺終於在東疆的「巴里坤草原」找到了他奶奶,時隔長久的歲月,奶奶一直還在等著爺爺。刀郎聽完這個故事,感慨人間命運多變難測,但也沒有特別把它放在心頭。
第二天早上,刀郎看到這對分別近50年的老人在帳篷外面曬太陽。新疆特別柔和的朝陽照在兩位老伴的臉上,老爺爺的手搭在老奶奶的手背上,一臉安祥,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幅情景觸動了刀郎,他情不自禁,下筆如飛,如有神助,很快就完成了這首《手心裡的溫柔》。其部分歌詞如下:
你在我身邊 相對無言
默默的許願 對愛的依戀
牧場的炊煙 妝點著草原
愛 相擁著 牧歸的少年
你在我身邊 把我的手牽
牽着我手心 不變的誓言
高高的雪山 祝福我們
愛 在這一刻 永恆永遠
愛到什麼時候 要愛到天長地久
兩個相愛的人 一直到遲暮時候
我牽著你的手 我牽著你到白頭
牽到地老天荒 看手心裡的溫柔
刀郎不揮刀·但刀刀見血
今年七月十九日,刀郞的新專輯《山歌寥哉》發行,其中的「羅剎海市」瞬間爆紅,令人眼花撩亂。這首歌取材於蒲松齢的《聊齋誌異》中的一篇同名小說「羅剎海市」。該故事講述一位叫馬驥的中原人去羅剎國經商,卻發現該地以醜為美,也以醜選官,完全顛覆世俗常理,對長相俊美的馬驥避而遠之。後來,馬驥把臉塗得漆黑,大家反而稱讚不已,當地國王也因此而封他為官。
此歌曲發表後,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刀郎在諷刺以前封殺他的那些自稱為「高級藝人」的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等等大陸歌手。也有人認為他在影射中國目前的社會亂象 ,更有人認他在暗諷當今的統治階層。歌中所影射的到底是什麼?就讓天下評論高手各自畫靶射箭吧!
回想2004年元月,刀郎發行首張專輯《2002年第一場雪》時,在毫無行銷的情況下,紅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處處可聞,榮登華語樂壇的榜首。
人怕出名,爆紅的刀郎威脅到娛樂界的那些出名歌手的利益,一個草根音樂人那能容許他觸碰高級藝人的高牆。於是他們羣起抨擊奚落刀郎,刀郞以「鬥不過他們」而退下隱居。經過長年閉門練功 ,成為藝壇高手,如今手不揮刀,卻刀刀見血入骨。短短幾天,全球播放量突破八十億次,真是天下無敵手!
「羅剎海市」有幾句歌詞,讓人尋味無窮:
*「馬戶不知道自己是隻驢,又鳥不知道自己是隻雞」(註:馬戶合體為簡體字的驢;又鳥合體為簡體字的雞)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怎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當今世界的亂象是「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大家玩著文字遊戲,指鹿為馬,不顧真象,只求名利。呀!這的確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刀郞是位男歌手、詞曲創作人與音樂制作人,本名羅林。1971年出生於中國四川,2004年以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出道成名。
他十七歲那一年,在自闖天下的衝動 之下,在書桌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走了,去追尋我的音樂夢想⋯」就這樣離開了家鄉,開始他那流浪歌手的生涯。
刀郎的第一任妻子叫楊娜,她是一名舞蹈演員,已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不過刀郎因為喜歡她,並不理會父母的反對與她結婚,婚後生了一個女兒。 刀郎對楊娜雖然用情至深,但在女兒出生四十天之後,他早上起來,意外地發現妻子不見了,刀郎到處尋找她的下落,卻如同石沉大海。後來楊娜告訴刀郞“你給不了我想要的幸福”,這是她出走的理由。因為當時刀郎一貧如洗,楊娜不想一輩子過這樣的苦日子,於是扔下女兒半夜溜走了。
回憶這段悲愴的往事,刀郎寫了一首《孩子她媽》的曲子,其中有幾句歌詞是如此寫的:
“你就說吧
這世上那個孩子不要媽媽
又有那個媽媽不要自己的娃”
“我說孩子她媽媽
呀! 外面的風雨大
你回來躲躲吧”
但他始終喚不回孩子的媽!
第二任妻子
後來刀郎有幸在海南島碰到現在妻子朱梅,兩人志同道合,決定攜手回到朱梅的家鄉新疆創業。朱梅在自己也有了女兒之後,對待刀郞與前妻所生的孩子,仍然像往日一樣如同己出,讓刀郞倍感幸福。
羅林為何取「刀郎」為別名?因為他在新疆常與「刀郞人」在一起,非常喜歡他們的音樂與文化。刀郎人的拉丁維文是,Dolan ,語意是“集中”,是維吾爾土著的稱號。他們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及羅布泊一帶。他們過著半農半獵的生活,音樂以吟唱、彈撥和擊鼓為主。刀郎經常帶著酒,到部落裡與他們共飲取樂與進行採風。
刀郞與雲朵
刀郎的高徒「雲朵」(原名謝春芳)來自四川羌族,由於家境貧窮,初中畢業後就外出工作,她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有一次她替別人代唱「青藏高原」,被知名作曲家秦望東發現她的歌唱天份,向刀郎推荐雲朵,希望他收她為門徒。
刀郎聽她唱了「青藏高原」一曲之後,看到她有音樂天賦又深愛唱歌,決定收她為徒,於是帶著她到新疆學習音樂。
雲朵當時身無分文,連住宿都成問題,刀郞的妻子朱梅伸出援手,提議雲朵住在家裡。雲朵感到左右為難 ,因為這個安排會對刀郞一家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容易引起外人的閒言閒語,所以她婉拒。朱梅為了譲雲朵安心住下來,說她的女兒也很需要一位女伴作陪,經過師母幾番的勸説,雲朵才答應。成名後的雲朵,每次回憶這段時光,對師父師母充滿了感激。
《愛是你我》是刀郞為印度海嘯賑災義演而創作的歌曲。此曲最初並没有女聲部份,雲朵在錄音室聽到了刀郞老師的作品,被它的旋律與其傳送的大愛情懷深深地感動,主動自荐想演唱這首歌曲。刀郎就在錄音室叫她試唱一段,真是一鳴驚人。這首歌的音階很高,刀郎沒有想到雲朵能夠演繹得那麼出色,試唱之後,便錄製了男女合唱的新版本。演唱時,這首歌超越了國界,傳達了人們心中的真實感受,也涵蓋了人類對社會的大愛。
2002年的第一場雪
當年刀郎的工作室就在烏魯木齊一家賓館的八樓,這棟八層樓房也曾經是城裡最高的建物,附近的公交站就叫做“八樓”,所以歌詞中的“八樓”並非指大樓的第八層,而是指公交車的站名。其歌詞如下: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是留在烏魯木齊難捨的情結
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
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裡搖曳
忘不了把你摟在懷裡的感覺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熱更暖一些
忘記了窗外的北風凜冽
再一次把溫柔和纏綿重疊
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
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
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是留在烏魯木齊難捨的情結
你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
在白雪飄飛的季節裡搖曳
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
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
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這首歌發行後爆紅,銷售了270萬張唱 片,盜版估計超過千萬張以上,創造了當時的記錄,讓演藝界一片譁然。
西海情歌
瑛與勇兒是中國南方的大學生,那一年兩人一同報名參加環保志願隊,來到大地蒼茫人煙稀少的邊疆地帶可可西里。
瑛被派在藏羚羊觀察站,人數較多的不凍泉。勇兒被安排在生活條件艱苦的沱沱河觀察站。可可西里因為高寒又缺氧因而被稱為“生命禁區”。
每次勇兒到瑛那裡去滙總報表時,總是給瑛講許多趣聞,從不訴苦。但瑛從別的同伴那裡,早就知道沱沱河一帶生活條件的惡劣,為了譲勇兒日子好過一點,瑛只能把兩人別後的思念寫成文字給勇兒帶去解悶。
瑛盼望的滙總報表的日子又快到了,勇兒上次來時,說他發現了一種很美的植物,會開小小淡淡的花,他要去石縫中採一株帶來給她。
這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滙報,之後他們兩人就可以雙雙返回溫暖的家了。但瑛此時並不知道,勇兒已經不幸死在收集资料的路上。當她點收勇兒全部遺留下來的東西時,看到一個栽在牙缸裡的一株小花時,頓時覺得 天昏地暗,無法接受這個意外⋯⋯
刀郞聽到這個悲痛的愛情故事之後,寫下了「西海情歌」,其歌詞如下:
自你離開以後 從此就丟了溫柔
等待在這雪山路漫長 聽寒風呼嘯依舊
一眼望不到邊 風似刀割我的臉
等不到西海天際蔚藍 無言這蒼茫的高原
還記得你答應過我 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
可你跟隨那南歸的候鳥 飛得那麼遠
愛像風箏斷了線 拉不住你許下的諾言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巔 溫暖的春天
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後 歸來的孤雁
愛再難以續情緣 回不到我們的從前
手心裡的溫柔
刀郎去新疆伊寧的「那拉提草原」採風, 當地哈薩克的族人,給他講了一個関於他爺爺奶奶的故事。他的爺爺與奶奶在上世紀40年代結婚後不久,就在戰亂中失散了,這一失散就是40多年 。幸賴老天保佑,爺爺終於在東疆的「巴里坤草原」找到了他奶奶,時隔長久的歲月,奶奶一直還在等著爺爺。刀郎聽完這個故事,感慨人間命運多變難測,但也沒有特別把它放在心頭。
第二天早上,刀郎看到這對分別近50年的老人在帳篷外面曬太陽。新疆特別柔和的朝陽照在兩位老伴的臉上,老爺爺的手搭在老奶奶的手背上,一臉安祥,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幅情景觸動了刀郎,他情不自禁,下筆如飛,如有神助,很快就完成了這首《手心裡的溫柔》。其部分歌詞如下:
你在我身邊 相對無言
默默的許願 對愛的依戀
牧場的炊煙 妝點著草原
愛 相擁著 牧歸的少年
你在我身邊 把我的手牽
牽着我手心 不變的誓言
高高的雪山 祝福我們
愛 在這一刻 永恆永遠
愛到什麼時候 要愛到天長地久
兩個相愛的人 一直到遲暮時候
我牽著你的手 我牽著你到白頭
牽到地老天荒 看手心裡的溫柔
刀郎不揮刀·但刀刀見血
今年七月十九日,刀郞的新專輯《山歌寥哉》發行,其中的「羅剎海市」瞬間爆紅,令人眼花撩亂。這首歌取材於蒲松齢的《聊齋誌異》中的一篇同名小說「羅剎海市」。該故事講述一位叫馬驥的中原人去羅剎國經商,卻發現該地以醜為美,也以醜選官,完全顛覆世俗常理,對長相俊美的馬驥避而遠之。後來,馬驥把臉塗得漆黑,大家反而稱讚不已,當地國王也因此而封他為官。
此歌曲發表後,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刀郎在諷刺以前封殺他的那些自稱為「高級藝人」的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等等大陸歌手。也有人認為他在影射中國目前的社會亂象 ,更有人認他在暗諷當今的統治階層。歌中所影射的到底是什麼?就讓天下評論高手各自畫靶射箭吧!
回想2004年元月,刀郎發行首張專輯《2002年第一場雪》時,在毫無行銷的情況下,紅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處處可聞,榮登華語樂壇的榜首。
人怕出名,爆紅的刀郎威脅到娛樂界的那些出名歌手的利益,一個草根音樂人那能容許他觸碰高級藝人的高牆。於是他們羣起抨擊奚落刀郎,刀郞以「鬥不過他們」而退下隱居。經過長年閉門練功 ,成為藝壇高手,如今手不揮刀,卻刀刀見血入骨。短短幾天,全球播放量突破八十億次,真是天下無敵手!
「羅剎海市」有幾句歌詞,讓人尋味無窮:
*「馬戶不知道自己是隻驢,又鳥不知道自己是隻雞」(註:馬戶合體為簡體字的驢;又鳥合體為簡體字的雞)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怎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當今世界的亂象是「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大家玩著文字遊戲,指鹿為馬,不顧真象,只求名利。呀!這的確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是自己的想法或是神的呼召?》江朝雄
那已經是1990年代的往事了。一位近親有一天告訴我說,他大學畢業後,想去讀神學院。由於在我跟他同樣年紀的時候,我也是有跟他一樣的想法,因為是過來人,我就毫無思考的問他說,這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有神的感應呼召?他沉默了一下,告訴我說,他想試試看。
印象中,他那時也才受洗八年,但他很努力追求,除了日常讀經,靈修,也曾跟過兩位比他年長的屬靈弟兄(美國本地人)一起查經;在教會也教過不同年齡層的主日學,暑假打工所得,幾乎都買各種屬靈的參考書閱讀....。從熱心的角度上說,本應鼓勵他走這條路,但我並沒有這樣做。原因是傳揚基督福音的使者,不是暫時的一份工作,是一種長期的使命。
因世上的工作可以常換來換去,哪裡待遇高,就往哪裡跑。傳福音是一種拯救靈魂的志工,尤其是牧養一個教會的牧者,對使命的委身,比起世上的其他工作,應以「超然、神聖」來看待。1960年代初,曾到台北圓山舉行佈道大會的葛理翰牧師,他就曾受邀參加很多位美國總統的就職宣誓。因為在這種莊嚴的場合,神的僕人比其他行業更具權柄,也更受尊重。
也正因為精神力量,對個人,國家,社會的重要性及重大影響。因此,社會對「信仰」及牧者的重要性,幾千年來ㄧ直是人類生活關心的一環。只有一小部分人,以不太嚴謹的態度,把祂的聖工當成一般的「工作」在應付,結果往往沒有幾年就從崗位流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是我個人不贊成近親的年輕人,在沒有較多的生活歷練,及社會工作經驗前,進入神的教會當領頭羊(牧者)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由於人生旅途,本來就是一個學習的歷程,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沒有學習與操練,就擔任某些職位,恐怕誤己誤人,那真是令人不安。像美國的檢察官,法官在就任那嚴肅的職位前,必須有先前的某些工作經驗,因此他/她們就任的年紀,大多是35歲以上,甚或超過40歲。司法檢調人員就任前須先具備一些生活歷練,做為教會的領頭羊,攸關一大票群眾心靈問題的帶領者,學校一畢業就獨當一面,20來歲難免所知有限,生活歷練經驗不足,難免有一些會中途離去。若能參考司法檢調人員的「預備經歷」模式,相信會降低牧者的流失。
在我認識的休士頓同鄉當中,就有三位,他們是陳光男,黃國義,白添成三位牧師。他們都是年輕時就信主,大學畢業後並沒有馬上走上牧者這條路,在社會上經過十幾年,甚至更長的陶冶、歷練後,再專心奉獻心力、經驗於福音事工。這種穩紮穩打的人生旅途,比年輕時就上路,而中途流失,對己對人更有幫助。(09-24-2023)
印象中,他那時也才受洗八年,但他很努力追求,除了日常讀經,靈修,也曾跟過兩位比他年長的屬靈弟兄(美國本地人)一起查經;在教會也教過不同年齡層的主日學,暑假打工所得,幾乎都買各種屬靈的參考書閱讀....。從熱心的角度上說,本應鼓勵他走這條路,但我並沒有這樣做。原因是傳揚基督福音的使者,不是暫時的一份工作,是一種長期的使命。
因世上的工作可以常換來換去,哪裡待遇高,就往哪裡跑。傳福音是一種拯救靈魂的志工,尤其是牧養一個教會的牧者,對使命的委身,比起世上的其他工作,應以「超然、神聖」來看待。1960年代初,曾到台北圓山舉行佈道大會的葛理翰牧師,他就曾受邀參加很多位美國總統的就職宣誓。因為在這種莊嚴的場合,神的僕人比其他行業更具權柄,也更受尊重。
也正因為精神力量,對個人,國家,社會的重要性及重大影響。因此,社會對「信仰」及牧者的重要性,幾千年來ㄧ直是人類生活關心的一環。只有一小部分人,以不太嚴謹的態度,把祂的聖工當成一般的「工作」在應付,結果往往沒有幾年就從崗位流失,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是我個人不贊成近親的年輕人,在沒有較多的生活歷練,及社會工作經驗前,進入神的教會當領頭羊(牧者)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由於人生旅途,本來就是一個學習的歷程,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沒有學習與操練,就擔任某些職位,恐怕誤己誤人,那真是令人不安。像美國的檢察官,法官在就任那嚴肅的職位前,必須有先前的某些工作經驗,因此他/她們就任的年紀,大多是35歲以上,甚或超過40歲。司法檢調人員就任前須先具備一些生活歷練,做為教會的領頭羊,攸關一大票群眾心靈問題的帶領者,學校一畢業就獨當一面,20來歲難免所知有限,生活歷練經驗不足,難免有一些會中途離去。若能參考司法檢調人員的「預備經歷」模式,相信會降低牧者的流失。
在我認識的休士頓同鄉當中,就有三位,他們是陳光男,黃國義,白添成三位牧師。他們都是年輕時就信主,大學畢業後並沒有馬上走上牧者這條路,在社會上經過十幾年,甚至更長的陶冶、歷練後,再專心奉獻心力、經驗於福音事工。這種穩紮穩打的人生旅途,比年輕時就上路,而中途流失,對己對人更有幫助。(09-24-2023)
《La Quinta》吳連山
過去我出去旅遊時都有帶狗同行. 大部分的旅館都不准攜帶寵物進入. La Quinta旅館對動物很友善, 可以攜帶貓狗入宿旅館. 費用也不很貴. 早上又有提供免費早餐給客人.而且很多地方也都有這家旅館. 所以出外住宿時, 我大部分都選擇這家. 除非當地沒有, 再找別家旅館.
根據Google上面的資料, La Quinta的意思是
1. La Quinta in Spanish means the “fifth”.
2. also "quinta" is a type of hacienda. (in Spanish-speaking regions) a large estate or plantation with a dwelling house.
3. La Quinta is 32 square miles of land and water
4. La Quinta is 56 feet above sea level.
據說La Quinta 旅館的創始人, Walter Morgan, 聽到當地的農莊主人提到” La Quintas”這種房型. 這是墨西哥人的大房宅. 也就是一個大房屋, 旁邊,圍繞這一些小的住家. 他很喜愛這種造型. 所以在1925年他就聘請Pasadena 的建築師Gordon Kaufman幫他設計這種造型, 完成他的夢想. 這個建築師也因為這個設計而成名. 次年, 1926, Walter Morgan就在 南加州Cahuilla Indians 的Marshall Cove的北部地段, 建蓋第一個 La Quinta Resort. 這也是當地有的第一個高爾夫球場. 當初他的構想是要讓好萊塢一些名人或有關的人員來休憩.
隨著附近一些公路的興建以及鄰近沙漠城市的興起, 這個旅館在1980年中期非常興盛. 所以就在1982年Riverside County將此旅館和隣近一些村落, 合併成一個城市, 並且採用旅館的名字,La Quinta, 做為這個城市的名字. 根據人口普查的資料, La Quinta 這個城市在1980 年只有4,200 人. 但是在1990年就增加到11,215 人. 而且那時侯大部分的人也不是完全住在這裡(叫做半職的社區). 2020 人口普查是37,654人. 今年 (2023) 是 39,257人.
上個禮拜我們來Palm Springs 附近的城市Rancho Mirage內的Omni Rancho Las Palmas Resort & SPA渡假三天. 我突然發現La Quinta這個城市就在鄰近. 所以要回來洛杉磯時, 就多開一點點路. 專程到La Quinta市中心去探查. 看是否值得來玩? 市中心稱Old Town , 人行道是用鵝卵石砌成的. 建築物土牆壁是白色的.然後九重葛攀沿在上面, 或種植在路旁. 非常漂亮. 有一些人在那裡用餐. 整個氣氛很安祥, 很溫和. 聽說中午來購物, 晚上來吃晚餐, 更是有情調. 此外這裡的景點有:La Quinta Brewing Company , Old Town Farmers Market , Old Town Artisan Studios, 和 Old Town Peddler.我相信是值得來一遊的.
La Quinta市位於Coachella Valley屬於低沙漠地帶. 氣溫非常高. 這整個禮拜每天中午是華氏115度(約攝氏46度). 若要來時, 請別忘記攜帶大熱天的東西如飲水,帽子,寬鬆的衣服..等等. 當地居民告訴我們, 要來的時候最好是四,五月或十, 十一月時, 比較涼爽. 其他時間都很熱.不過當比較涼爽的時候, 訪客比較多, 所以旅館租金也比較貴.
這個Coachella Valley每年四月中旬連續兩個周末都有一個非常盛大的音樂會: Coachella Valley Music & Arts Festival, 有各式各樣的樂團,歌星, 表演者(如 Ariana Grande, Lady Gaga, and Beyoncé等)來參與. 明年(2024)的活動時間是4/12-14及 4/19-21. 門票從$549到$1,119 (若連公車載送是$649 到 $1,399). 如果你喜愛熱鬧, 又偏好年輕人的音樂. 歡迎你來參加. 開開眼界. 並請順道到La Quinta市, 住玩一陣. 然後讓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 竭誠以待!
吳連山 (8/1/2023)
根據Google上面的資料, La Quinta的意思是
1. La Quinta in Spanish means the “fifth”.
2. also "quinta" is a type of hacienda. (in Spanish-speaking regions) a large estate or plantation with a dwelling house.
3. La Quinta is 32 square miles of land and water
4. La Quinta is 56 feet above sea level.
據說La Quinta 旅館的創始人, Walter Morgan, 聽到當地的農莊主人提到” La Quintas”這種房型. 這是墨西哥人的大房宅. 也就是一個大房屋, 旁邊,圍繞這一些小的住家. 他很喜愛這種造型. 所以在1925年他就聘請Pasadena 的建築師Gordon Kaufman幫他設計這種造型, 完成他的夢想. 這個建築師也因為這個設計而成名. 次年, 1926, Walter Morgan就在 南加州Cahuilla Indians 的Marshall Cove的北部地段, 建蓋第一個 La Quinta Resort. 這也是當地有的第一個高爾夫球場. 當初他的構想是要讓好萊塢一些名人或有關的人員來休憩.
隨著附近一些公路的興建以及鄰近沙漠城市的興起, 這個旅館在1980年中期非常興盛. 所以就在1982年Riverside County將此旅館和隣近一些村落, 合併成一個城市, 並且採用旅館的名字,La Quinta, 做為這個城市的名字. 根據人口普查的資料, La Quinta 這個城市在1980 年只有4,200 人. 但是在1990年就增加到11,215 人. 而且那時侯大部分的人也不是完全住在這裡(叫做半職的社區). 2020 人口普查是37,654人. 今年 (2023) 是 39,257人.
上個禮拜我們來Palm Springs 附近的城市Rancho Mirage內的Omni Rancho Las Palmas Resort & SPA渡假三天. 我突然發現La Quinta這個城市就在鄰近. 所以要回來洛杉磯時, 就多開一點點路. 專程到La Quinta市中心去探查. 看是否值得來玩? 市中心稱Old Town , 人行道是用鵝卵石砌成的. 建築物土牆壁是白色的.然後九重葛攀沿在上面, 或種植在路旁. 非常漂亮. 有一些人在那裡用餐. 整個氣氛很安祥, 很溫和. 聽說中午來購物, 晚上來吃晚餐, 更是有情調. 此外這裡的景點有:La Quinta Brewing Company , Old Town Farmers Market , Old Town Artisan Studios, 和 Old Town Peddler.我相信是值得來一遊的.
La Quinta市位於Coachella Valley屬於低沙漠地帶. 氣溫非常高. 這整個禮拜每天中午是華氏115度(約攝氏46度). 若要來時, 請別忘記攜帶大熱天的東西如飲水,帽子,寬鬆的衣服..等等. 當地居民告訴我們, 要來的時候最好是四,五月或十, 十一月時, 比較涼爽. 其他時間都很熱.不過當比較涼爽的時候, 訪客比較多, 所以旅館租金也比較貴.
這個Coachella Valley每年四月中旬連續兩個周末都有一個非常盛大的音樂會: Coachella Valley Music & Arts Festival, 有各式各樣的樂團,歌星, 表演者(如 Ariana Grande, Lady Gaga, and Beyoncé等)來參與. 明年(2024)的活動時間是4/12-14及 4/19-21. 門票從$549到$1,119 (若連公車載送是$649 到 $1,399). 如果你喜愛熱鬧, 又偏好年輕人的音樂. 歡迎你來參加. 開開眼界. 並請順道到La Quinta市, 住玩一陣. 然後讓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 竭誠以待!
吳連山 (8/1/2023)
A. La Quinta市景. 圖片採自其市政府的網站.
La Quinta, CA | Home (laquintaca.gov)
La Quinta, CA | Home (laquintaca.gov)
B. Coachella Valley Music & Arts Festival影片取材自YouTube
https://youtu.be/f12QSMis_AY
https://youtu.be/0M1UnvSTyC0
https://youtu.be/f12QSMis_AY
https://youtu.be/0M1UnvSTyC0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雅夫子
背景介紹
蘇姿丰,英文名字Lisa T. Su,被人暱稱為「蘇媽」。常有人把她的名字誤植為「蘇姿豐」,雖然「丰」也是「豐」的簡體字,但「丰」是另有一字的原體,原意為「草木茂盛」。她在 1969年出生於台灣台南,三歲時來美,當時父親蘇春槐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研究所。 Lisa小學成績優異,跳級進入二年制初中,隨後考上紐約布朗克斯科學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其間並榮獲西屋科學獎。她在鋼琴方面的才華也出眾,本來也有機會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最後採納父親的建議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並取得學士、碩士與博士的學位。
職業生涯簡介
1994年在MIT畢業後,先後任職TI(德州儀器)、IBM、Freescale等公司。2012年,被AMD(超微)聘為副總裁和總經理。2014年升任為總裁暨執行長,為該公司首位女性執行長。在她的領導下,AMD於2017年發布全新架構的Ryzen系列處理器,獲得市場的青睞,財務轉虧為盈,振奮全公司的士氣。
MIT的多重意義
由於Lisa在半導體方面的卓越成就,她的母校MIT把第12號大樓「納米技術研究大樓」命名為「蘇姿丰大樓」(The Lisa T. Su Building)。Lisa在半導體方面的傑出表現,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公司如台積電等等的密切合作,也是成功因素之一,這是另一層次MIT(Made in Taiwan)的意義。並且Lisa出生於台灣,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之光,這是最高層次的MIT。
成功三大要素
父親蘇春槐總結Lisa的成功,有三大要素:起步早、不怕失敗與樂於幫助別人。
蘇春槐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數理統計,Lisa受父親的影響,小時候數學成績就很好,非常年青時就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學位。由於起步早,在各項競爭上,都佔了優勢。Lisa小時候愛好廣泛,喜歡音樂,也喜歡拆各種玩具,研究其中奧妙。父親發現她有工程方面的天分,鼓勵她朝這個方向發展。
Lisa在進入AMD之前,曾經擔任Freescale的首席技術官,IBM半導體研發中心副總裁,她的發明創造,為她任職過的公司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譬如她研發的Sony PS3芯片比PS2芯片,速度增加1000倍,不但效能更好,而且價錢更便宜。
2012年,蘇姿丰臨危受命進入AMD,當時AMD掉入經營的谷低。AMD跟Intel(英特爾)互相競爭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卻無法勝過Intel。Lisa接手時AMD已經負債累累,她一方面大刀闊斧整頓公司,另一方面換道與台積電合作,開啟高端晶片的生產。她不怕失敗,敢去賭她的生涯,其心態是:「I have nothing to lose」,勇往直前!
蘇春槐如此形容女兒:「一個人的心態改變,態度就改變,態度改變了,習慣就改變,習慣改變了,人生就改變。」
Lisa接手AMD時,其股票每股一兩塊美元,六年以後,每股高達160美元。在2018年,AMD是S&P 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
Lisa的事業成功,先天的才華與後天的努力缺一不可,但還有第三因素是:她樂於助人,所以人家也樂於助她,許多人暱稱她為「蘇媽」。蘇春槐從猶太同事那裡得知猶太人用「塔木德經」(Talmud)教導後代做人處世的智慧。例如:成功不能驕傲,若驕傲會惹人妒忌,對人對己都是負面的。除外猶太人在安息日排除所有雜務,陪同孩子安靜讀書、討論,與孩子對話,很值得做為父母的借鑑。
MIT博士班畢業典禮演說摘要
Lisa演說中強調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一直與我同行,她説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和生活,就是家庭的愛與教育。
在MIT大一這一年,我獲得了第一份本科研究簽約,就在半導體實驗室工作。第一次有機會做一些我認為了不起的事,我迷上了半導體,因為它能建造一些很小,但很複雜的東西,並且我能獨立完成。同時我意識到,我並不需要成為全班最聰明的學生,只要全心全力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我也可以造就非凡。
曾經有人問我,MIT對妳意味著什麼?我說MIT很單純,也非常艱難,MIT的磨練是“殺不死你,必使你強大”。MIT教會我如何思考,去解決真正棘手的問題。
我有幾條小小的建議與你們分享:
第一是你做夢要做大點,相信你能改變世界。
第二是敢於冒險,有時要冒大風險,但是必須確保你會從錯中成長。我看到許多MIT的PHD為哈佛的MBA工作,這毫無道理。我立志不再為哈佛MBA工作,因為我瞭解科技,而那些人不懂。
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我鼓勵你們去創造機遇。MIT已經給了你們最好的工具和訓練,你必須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去解決正確的問題。
我最喜歡給畢業生的建議是:找到世界性難題,挺身而出解決它們,這就是你自己創造的機遇,這才是人們所關注的,這才能讓你做的事超凡脫俗。
蘇媽的趣聞
在台積電的上機典禮上,蘇媽與大家分享一段趣聞。她早期跟陌生人問候時,經常先介紹自己:「我在chip方面工作多年,你在那裡高就?」在半導體剛開始發展時,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人不多,知道用chip暗指半導體的人更少。於是有人接著問她:「妳的工作與potato chip有什麼關聯?」她只好忙著解釋是semiconductor chip,不是可以拿來吃的薯片。現在會這樣追問的人,是很少了。
另一件趣事是與賽車有關,F1賽車在上海舉行時,法拉利車隊也參加比賽。其新車的車頭重新出現AMD的廣告LOGO,這表示AMD重新成為法拉利車隊的頂級贊助商。
當時場外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英國天空體育台的主持人Martin Brundle正在採訪一位戴着太陽墨鏡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AMD的執行長Lisa Su。顯然Brundle對這位科技女強人並不熟悉,他俯前邀約後卻問道:「Excuse me madam, do you speak English?」蘇姿丰不卑不亢地給他一句肯定的回答後,她還介紹自己的公司AMD提供芯片放在法拉利跑車上,並且贊助法拉利賽車之事。Brundle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站在眼前的這位女士是大名鼎鼎的「半導體女王」,職位是AMD的CEO,也是S&P 500 公司中年薪最高的女執行長。
數不清的獎項與榮譽
2018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向其頒發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表彰她在SOI(Silicon on Insulator)以及產業領導上的優異表現。
2018年 台南市政府頒發「卓越市民獎」給蘇姿丰與父母蘇春槐、羅淑雅等三人。
2019年 入選彭博資訊公布的「彭博50」名單。
2020年 美國半導體產業恊會向其頒發Robert N. Noyce Award。
2020年 為《財富》雜誌評選的「商界最具影響力女性」。
2020年 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
2021年 IEEE頒發Robert N. Noyce Medal。
2021年 美國總統拜登的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
2021年 女性技術名人堂。
2021年 耶魯大學執行長領導力學院的領導力傳奇獎。
2021年 巴倫週刊2021年全球最佳CEO獎。
2022年 國際和平榮譽獎獲得者。
2023年 獲頒台灣亞洲大學工學名譽博士。
2023年 獲頒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名譽博士。
2023年 獲頒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教父與女王爭AI的天下
黃仁勳(Jensen Huang)的頭銜是「人工智慧教父」,而蘇姿丰(Lisa Su)的頭銜是「半導體女王」。下個年代將進入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領域。Jensen與Lisa都出生於台南,而且有表舅與表外甥女的遠親關係,但在商場上,他們兩位將是未來AI戰場上的主帥。Jensen作風比較海派大而化之,Lisa比較低調而大小兼顧,可以說各有千秋。兩位與台灣半導體系列供應公司都有緊密的良好關係,將來誰會變成AI的領頭羊,大家拭目以待⋯⋯⋯
蘇姿丰,英文名字Lisa T. Su,被人暱稱為「蘇媽」。常有人把她的名字誤植為「蘇姿豐」,雖然「丰」也是「豐」的簡體字,但「丰」是另有一字的原體,原意為「草木茂盛」。她在 1969年出生於台灣台南,三歲時來美,當時父親蘇春槐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研究所。 Lisa小學成績優異,跳級進入二年制初中,隨後考上紐約布朗克斯科學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其間並榮獲西屋科學獎。她在鋼琴方面的才華也出眾,本來也有機會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最後採納父親的建議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並取得學士、碩士與博士的學位。
職業生涯簡介
1994年在MIT畢業後,先後任職TI(德州儀器)、IBM、Freescale等公司。2012年,被AMD(超微)聘為副總裁和總經理。2014年升任為總裁暨執行長,為該公司首位女性執行長。在她的領導下,AMD於2017年發布全新架構的Ryzen系列處理器,獲得市場的青睞,財務轉虧為盈,振奮全公司的士氣。
MIT的多重意義
由於Lisa在半導體方面的卓越成就,她的母校MIT把第12號大樓「納米技術研究大樓」命名為「蘇姿丰大樓」(The Lisa T. Su Building)。Lisa在半導體方面的傑出表現,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公司如台積電等等的密切合作,也是成功因素之一,這是另一層次MIT(Made in Taiwan)的意義。並且Lisa出生於台灣,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之光,這是最高層次的MIT。
成功三大要素
父親蘇春槐總結Lisa的成功,有三大要素:起步早、不怕失敗與樂於幫助別人。
蘇春槐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數理統計,Lisa受父親的影響,小時候數學成績就很好,非常年青時就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學位。由於起步早,在各項競爭上,都佔了優勢。Lisa小時候愛好廣泛,喜歡音樂,也喜歡拆各種玩具,研究其中奧妙。父親發現她有工程方面的天分,鼓勵她朝這個方向發展。
Lisa在進入AMD之前,曾經擔任Freescale的首席技術官,IBM半導體研發中心副總裁,她的發明創造,為她任職過的公司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譬如她研發的Sony PS3芯片比PS2芯片,速度增加1000倍,不但效能更好,而且價錢更便宜。
2012年,蘇姿丰臨危受命進入AMD,當時AMD掉入經營的谷低。AMD跟Intel(英特爾)互相競爭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卻無法勝過Intel。Lisa接手時AMD已經負債累累,她一方面大刀闊斧整頓公司,另一方面換道與台積電合作,開啟高端晶片的生產。她不怕失敗,敢去賭她的生涯,其心態是:「I have nothing to lose」,勇往直前!
蘇春槐如此形容女兒:「一個人的心態改變,態度就改變,態度改變了,習慣就改變,習慣改變了,人生就改變。」
Lisa接手AMD時,其股票每股一兩塊美元,六年以後,每股高達160美元。在2018年,AMD是S&P 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
Lisa的事業成功,先天的才華與後天的努力缺一不可,但還有第三因素是:她樂於助人,所以人家也樂於助她,許多人暱稱她為「蘇媽」。蘇春槐從猶太同事那裡得知猶太人用「塔木德經」(Talmud)教導後代做人處世的智慧。例如:成功不能驕傲,若驕傲會惹人妒忌,對人對己都是負面的。除外猶太人在安息日排除所有雜務,陪同孩子安靜讀書、討論,與孩子對話,很值得做為父母的借鑑。
MIT博士班畢業典禮演說摘要
Lisa演說中強調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一直與我同行,她説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和生活,就是家庭的愛與教育。
在MIT大一這一年,我獲得了第一份本科研究簽約,就在半導體實驗室工作。第一次有機會做一些我認為了不起的事,我迷上了半導體,因為它能建造一些很小,但很複雜的東西,並且我能獨立完成。同時我意識到,我並不需要成為全班最聰明的學生,只要全心全力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我也可以造就非凡。
曾經有人問我,MIT對妳意味著什麼?我說MIT很單純,也非常艱難,MIT的磨練是“殺不死你,必使你強大”。MIT教會我如何思考,去解決真正棘手的問題。
我有幾條小小的建議與你們分享:
第一是你做夢要做大點,相信你能改變世界。
第二是敢於冒險,有時要冒大風險,但是必須確保你會從錯中成長。我看到許多MIT的PHD為哈佛的MBA工作,這毫無道理。我立志不再為哈佛MBA工作,因為我瞭解科技,而那些人不懂。
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我鼓勵你們去創造機遇。MIT已經給了你們最好的工具和訓練,你必須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去解決正確的問題。
我最喜歡給畢業生的建議是:找到世界性難題,挺身而出解決它們,這就是你自己創造的機遇,這才是人們所關注的,這才能讓你做的事超凡脫俗。
蘇媽的趣聞
在台積電的上機典禮上,蘇媽與大家分享一段趣聞。她早期跟陌生人問候時,經常先介紹自己:「我在chip方面工作多年,你在那裡高就?」在半導體剛開始發展時,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人不多,知道用chip暗指半導體的人更少。於是有人接著問她:「妳的工作與potato chip有什麼關聯?」她只好忙著解釋是semiconductor chip,不是可以拿來吃的薯片。現在會這樣追問的人,是很少了。
另一件趣事是與賽車有關,F1賽車在上海舉行時,法拉利車隊也參加比賽。其新車的車頭重新出現AMD的廣告LOGO,這表示AMD重新成為法拉利車隊的頂級贊助商。
當時場外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英國天空體育台的主持人Martin Brundle正在採訪一位戴着太陽墨鏡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AMD的執行長Lisa Su。顯然Brundle對這位科技女強人並不熟悉,他俯前邀約後卻問道:「Excuse me madam, do you speak English?」蘇姿丰不卑不亢地給他一句肯定的回答後,她還介紹自己的公司AMD提供芯片放在法拉利跑車上,並且贊助法拉利賽車之事。Brundle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站在眼前的這位女士是大名鼎鼎的「半導體女王」,職位是AMD的CEO,也是S&P 500 公司中年薪最高的女執行長。
數不清的獎項與榮譽
2018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向其頒發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表彰她在SOI(Silicon on Insulator)以及產業領導上的優異表現。
2018年 台南市政府頒發「卓越市民獎」給蘇姿丰與父母蘇春槐、羅淑雅等三人。
2019年 入選彭博資訊公布的「彭博50」名單。
2020年 美國半導體產業恊會向其頒發Robert N. Noyce Award。
2020年 為《財富》雜誌評選的「商界最具影響力女性」。
2020年 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
2021年 IEEE頒發Robert N. Noyce Medal。
2021年 美國總統拜登的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
2021年 女性技術名人堂。
2021年 耶魯大學執行長領導力學院的領導力傳奇獎。
2021年 巴倫週刊2021年全球最佳CEO獎。
2022年 國際和平榮譽獎獲得者。
2023年 獲頒台灣亞洲大學工學名譽博士。
2023年 獲頒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名譽博士。
2023年 獲頒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教父與女王爭AI的天下
黃仁勳(Jensen Huang)的頭銜是「人工智慧教父」,而蘇姿丰(Lisa Su)的頭銜是「半導體女王」。下個年代將進入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領域。Jensen與Lisa都出生於台南,而且有表舅與表外甥女的遠親關係,但在商場上,他們兩位將是未來AI戰場上的主帥。Jensen作風比較海派大而化之,Lisa比較低調而大小兼顧,可以說各有千秋。兩位與台灣半導體系列供應公司都有緊密的良好關係,將來誰會變成AI的領頭羊,大家拭目以待⋯⋯⋯
《Little Gentle Giant》林秋成
After dinner my wife and I went to the Willow Waterhole Greenway for a 45-minutes of evening walk. The Willow Waterhole Greenway is known for its spectacular view by the lake. As approaching to the end of our walk, we met Annie who we often saw in our previous walks in the area. Even in her 90 and many wrinkles in her face, she appeared to be strong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She is an immigrant from Vietnam. Annie told us that she doesn’t have any children and lives by herself in a nearby apartment after her husband passed away four years ago. I asked her who will help you if you are ill. She said “I can’t afford to get sick”. Suddenly my heart just sank. Before we parted our ways, we exchanged words for mutual encouragement. Emotionally, I had to hold back my tears as I watched her slowly disappearing from the hiking trail. Profoundly I had a mixed feeling of sadness and respect toward her.
Although without any children, she remains independent and optimistic. She said she walked in the Willow Waterhole Greenway twice a day. Walk became her daily routine. To her, walk is a lifeline. Annie stands less than 5 feet tall, but her spirit and perseverance make her a little gentle giant. Truly, she is inspirational.
No need to be nostalgic for yesterday’s glory nor fearful for tomorrow’s unknown, just simply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I felt grateful for having this opportunity to cross my path with hers where I learned a great lesson.
Although without any children, she remains independent and optimistic. She said she walked in the Willow Waterhole Greenway twice a day. Walk became her daily routine. To her, walk is a lifeline. Annie stands less than 5 feet tall, but her spirit and perseverance make her a little gentle giant. Truly, she is inspirational.
No need to be nostalgic for yesterday’s glory nor fearful for tomorrow’s unknown, just simply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I felt grateful for having this opportunity to cross my path with hers where I learned a great lesson.
《從三棵木瓜的領悟》江朝雄
今年三月初,因氣候很適合植物的萌芽生長,後院所埋的廚餘,竟然很快的就冒出木瓜幼苗來。東一株,西一株,再過沒多久,在別處又看見冒出來另一株。五月初,我就把最先萌芽的那二棵木瓜樹,移植到盆子,準備好友渡長假回來後再給他種植。
轉眼三個多月過去了,這期間遇到酷熱乾旱的天氣,幾乎沒有一天下過一次像樣的大雨。漸漸地,那三棵木瓜樹的成長,不僅產生極大的差異,更帶給我十分的驚奇與領悟。本來是想將強壯碩大的二棵幼苗送給人家,將它移植到盆子裡,免得幾個月後,因其「高大」不好移植(傷根),自己留下來的是最小的那一棵,順其自然在原地成長。
只有幾個月時間,如今那最小的一棵卻變成最大的,它的樹幹粗壯,幾乎是那二棵盆栽裡的好幾倍(如照片),而且開始在開花了。由於三棵木瓜都面對同樣的烈日,接受超過人類體溫的乾旱酷暑,同一個人的澆水救助,卻長出如此鉅大的差異,真是令我覺得很稀奇!
幾經思考之後,終於讓我得到到幾點領悟。(一)買來的普通便宜土壤,根本比不上天然廚餘,轉化的天然有機土壤。盆子裡那二株瘦小的木瓜,只用買來的加工土壤,和廚餘腐化的自然有機土壤,兩者成長的果效真的差太遠了。(二)小時候,看鄉下的水牛只吃自然的草,卻長得魁武有力,耕田,拉牛車;而馬也一樣吃草,卻那麼會跑。它們的體能並不比人類吃鲍魚、人蔘差呀!(三)今年從六月中旬,就暑氣逼人,酷熱難受,至今已經超過兩個多月了。有鄉親問我,今年苦瓜、絲瓜都不會生。的確,這種連續都超過人體溫的溫度,連蜜蜂都很少見因怕中暑,苦瓜就是開花也沒有好結果;想起北部的加拿大野火,已經兩個多月了,人力➕高科技,還是難跟大自然相比!
08-24-2023 於休士頓
轉眼三個多月過去了,這期間遇到酷熱乾旱的天氣,幾乎沒有一天下過一次像樣的大雨。漸漸地,那三棵木瓜樹的成長,不僅產生極大的差異,更帶給我十分的驚奇與領悟。本來是想將強壯碩大的二棵幼苗送給人家,將它移植到盆子裡,免得幾個月後,因其「高大」不好移植(傷根),自己留下來的是最小的那一棵,順其自然在原地成長。
只有幾個月時間,如今那最小的一棵卻變成最大的,它的樹幹粗壯,幾乎是那二棵盆栽裡的好幾倍(如照片),而且開始在開花了。由於三棵木瓜都面對同樣的烈日,接受超過人類體溫的乾旱酷暑,同一個人的澆水救助,卻長出如此鉅大的差異,真是令我覺得很稀奇!
幾經思考之後,終於讓我得到到幾點領悟。(一)買來的普通便宜土壤,根本比不上天然廚餘,轉化的天然有機土壤。盆子裡那二株瘦小的木瓜,只用買來的加工土壤,和廚餘腐化的自然有機土壤,兩者成長的果效真的差太遠了。(二)小時候,看鄉下的水牛只吃自然的草,卻長得魁武有力,耕田,拉牛車;而馬也一樣吃草,卻那麼會跑。它們的體能並不比人類吃鲍魚、人蔘差呀!(三)今年從六月中旬,就暑氣逼人,酷熱難受,至今已經超過兩個多月了。有鄉親問我,今年苦瓜、絲瓜都不會生。的確,這種連續都超過人體溫的溫度,連蜜蜂都很少見因怕中暑,苦瓜就是開花也沒有好結果;想起北部的加拿大野火,已經兩個多月了,人力➕高科技,還是難跟大自然相比!
08-24-2023 於休士頓
《Eagles》吳連山
1965 年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 在巴黎一家劇院演出時, 因緣巧合, 遇見了祕魯的印加人樂隊 (Los Incas). 他們深深的被El Condor Pasa (老鷹之歌) 這首歌吸引. 它的音樂充滿安地斯(Andes) 風情. 次年他們就邀請印加人樂隊錄製了 (老鷹之歌)的他配楽部份, 並為它填上英文的歌詞曲名為 (老鷹之歌, 如果我能夠). 收錄在他的專輯 (Old Friends Live On Stage) 內, 一夜成名. 到了70年代, Andy Williams翻唱此曲後更把這首歌推向全世界.風靡了全球的是愛楽者. 五十多年後到現在, 我也還是很喜愛這首El Condor Pasa, If I Could.
El Condor Pasa 本來是一首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而作的南美祕魯印地安民歌. 原作曲者因目賭在安地斯(Andes)礦區的祕魯礦工反抗外國業主壓榨的血淚鬥爭之後, 寫下這部說唱劇. 它以濃郁充滿安地斯民族的特色音樂和奔放的歌詞, 喚醒祕魯民族認同感及反抗殖民主義.
鳥類的十二個月出生生肖, 在七月份就是老鷹. 所以如果你的生日是在七月, 你應該是一個好的傾聽對象; 也很會保守祕密. 你對一切充滿信心.你像老鷹 努力追求自由和勇氣. 是不是呢?
聽說老鷹共有68種. 大部份來自中亞或非洲. 其它地區只見到14 種(2 in North America, 9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3 in Australia)在美國的兩種是: Bald Eagle & Golden Eagle. 其中Bald Eagle在1782年成被訂定為美國國鳥標誌. 許多人都將Bald Eagle 稱為禿鷹. 這是錯誤的. 它身體一點也不禿. 而是頭上全是白毛. 全身則為黑色. 黑白相間, 非常美麗. 稱禿 (bald) 其實是源於一個英語的舊詞:「Piebald」,意為「黑白相間的」形容詞,白色的頭尾部及黑色的身驅。原來俗名中的「Bald」白頭海鵰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前者是新拉丁語,意思就是「海鵰」;而後者也是拉丁語,意為「白頭」。有人說美國禿鷹應該稱為「白頭海鵰」才對!
Bald Eagle 大部分只吃魚. 所以都築巢在有大片水源 (如濕地,河川,湖潭和海岸), 且附近又有許多老樹的地區 (森林). 因為這樣牠們可以有充分的魚食供應, 也可以棲息生蛋 .但是, Golden Eagle 剛好相反, 它的身體羽毛是深棕色, 在頸後則有金色羽毛. 所以, 因此而命名. 牠飛得很快又精準, 所以大部分只吃小動物如野兎, 地面松鼠, 土撥鼠. 牠也吃大的動物如小鹿, 山羊, 土狼, 罐狼等. 所以喜愛住在空曠地區, 如懸崕, 山頂或山丘. 有時在草原農地, 灌木林北極苔原或針葉林區亦可發現牠. Bald Eagle 和Golden Eagle, 這兩種鷹小的時侯很相似, 不易區別. Bald Eagle大的時候會顯露它的小腿. Golden Eagle則是全身羽毛覆蓋著.
洛杉磯附近有一個村莊Big Bear Valley, (屬於 San Bernardino National Forest), 當地一群愛鳥的團隊在2012年發現一隻䧳性的的Bald Eagle 在那裡孵育. 從2017 起他們就架設攝影機追蹤這隻鷹的活動, 並將這隻鷹命名為Jackie. 2018 年一隻雄性的叫Shadow 來和她共孵蛋. 從此以後這兩隻就永遠在一起. 他們孵育的鳥很多長大後就飛離這個村莊. 但是, 牠們兩隻非常恩愛, 永遠在此地. 每次有懷孕或是在孵蛋, 新聞就大肆報導成為媒體的大主角.
2021年元月, 牠們孵育3個蛋. 快要成型時不幸被抓破, 然後被大烏鴉吃掉. YouTube上面 有放映這個影片. 看的人都很傷心. 二月時牠再生兩個蛋. 但是到三月還沒孵化完成, 其中就一個死亡, 另一個蛋孵了68天(通常是35天)也沒有孵出來. 2022年, 三月這兩隻再共生兩個蛋. 其中一個失敗, 另一個孵育成功, 命名叫spirit. 這是Jackie 和Shadow共生的第一隻䧳鷹. 到五月時, 牠第一次飛上天空, 就離開這個地區.今(2023) 年二, 三月天氣很仍冷又持續很久. 這對Jackie 和Shadow在冰天雪地互相照顧, 孵育新蛋. 其場面影片感動很多人. 很不幸的, 又沒孵化成功. 我們由衷的祝福: 牠們再”早生貴鷹”, 並請大家期待佳音. 吳連山寫
(7/6/2023)
El Condor Pasa 本來是一首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而作的南美祕魯印地安民歌. 原作曲者因目賭在安地斯(Andes)礦區的祕魯礦工反抗外國業主壓榨的血淚鬥爭之後, 寫下這部說唱劇. 它以濃郁充滿安地斯民族的特色音樂和奔放的歌詞, 喚醒祕魯民族認同感及反抗殖民主義.
鳥類的十二個月出生生肖, 在七月份就是老鷹. 所以如果你的生日是在七月, 你應該是一個好的傾聽對象; 也很會保守祕密. 你對一切充滿信心.你像老鷹 努力追求自由和勇氣. 是不是呢?
聽說老鷹共有68種. 大部份來自中亞或非洲. 其它地區只見到14 種(2 in North America, 9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3 in Australia)在美國的兩種是: Bald Eagle & Golden Eagle. 其中Bald Eagle在1782年成被訂定為美國國鳥標誌. 許多人都將Bald Eagle 稱為禿鷹. 這是錯誤的. 它身體一點也不禿. 而是頭上全是白毛. 全身則為黑色. 黑白相間, 非常美麗. 稱禿 (bald) 其實是源於一個英語的舊詞:「Piebald」,意為「黑白相間的」形容詞,白色的頭尾部及黑色的身驅。原來俗名中的「Bald」白頭海鵰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前者是新拉丁語,意思就是「海鵰」;而後者也是拉丁語,意為「白頭」。有人說美國禿鷹應該稱為「白頭海鵰」才對!
Bald Eagle 大部分只吃魚. 所以都築巢在有大片水源 (如濕地,河川,湖潭和海岸), 且附近又有許多老樹的地區 (森林). 因為這樣牠們可以有充分的魚食供應, 也可以棲息生蛋 .但是, Golden Eagle 剛好相反, 它的身體羽毛是深棕色, 在頸後則有金色羽毛. 所以, 因此而命名. 牠飛得很快又精準, 所以大部分只吃小動物如野兎, 地面松鼠, 土撥鼠. 牠也吃大的動物如小鹿, 山羊, 土狼, 罐狼等. 所以喜愛住在空曠地區, 如懸崕, 山頂或山丘. 有時在草原農地, 灌木林北極苔原或針葉林區亦可發現牠. Bald Eagle 和Golden Eagle, 這兩種鷹小的時侯很相似, 不易區別. Bald Eagle大的時候會顯露它的小腿. Golden Eagle則是全身羽毛覆蓋著.
洛杉磯附近有一個村莊Big Bear Valley, (屬於 San Bernardino National Forest), 當地一群愛鳥的團隊在2012年發現一隻䧳性的的Bald Eagle 在那裡孵育. 從2017 起他們就架設攝影機追蹤這隻鷹的活動, 並將這隻鷹命名為Jackie. 2018 年一隻雄性的叫Shadow 來和她共孵蛋. 從此以後這兩隻就永遠在一起. 他們孵育的鳥很多長大後就飛離這個村莊. 但是, 牠們兩隻非常恩愛, 永遠在此地. 每次有懷孕或是在孵蛋, 新聞就大肆報導成為媒體的大主角.
2021年元月, 牠們孵育3個蛋. 快要成型時不幸被抓破, 然後被大烏鴉吃掉. YouTube上面 有放映這個影片. 看的人都很傷心. 二月時牠再生兩個蛋. 但是到三月還沒孵化完成, 其中就一個死亡, 另一個蛋孵了68天(通常是35天)也沒有孵出來. 2022年, 三月這兩隻再共生兩個蛋. 其中一個失敗, 另一個孵育成功, 命名叫spirit. 這是Jackie 和Shadow共生的第一隻䧳鷹. 到五月時, 牠第一次飛上天空, 就離開這個地區.今(2023) 年二, 三月天氣很仍冷又持續很久. 這對Jackie 和Shadow在冰天雪地互相照顧, 孵育新蛋. 其場面影片感動很多人. 很不幸的, 又沒孵化成功. 我們由衷的祝福: 牠們再”早生貴鷹”, 並請大家期待佳音. 吳連山寫
(7/6/2023)
For more photos please visit www.friendsofbigbearvalley.org/eagles/
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唱 El Condor Pasa, If I Could 影片
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唱 El Condor Pasa, If I Could 影片
《人生“不亦樂乎!”三十三則》雅夫子
(前言: 清朝怪才金聖嘆趣作《不亦快哉三十三則》,是一篇令人讀後拍案叫絕的好文章。作者胡謅此文,也班門弄斧献醜一番!)
其一: 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迎面走來一位多年不見舊識,與其交談甚歡,真是他鄉遇故舊,不亦樂乎!
其二: 往日清晨睡意正濃,但不得不早起趕車上班,如今退休一身輕,天天自然醒,不亦樂乎!
其三: 高爾夫球場上屢屢失桿,忽然神來之揮,打出飛球又直又遠,不亦樂乎!
其四: 每打到高爾夫球場第十三洞,經常捐獻小球給水坑。有次一桿上菓嶺,再推捍小球便搖擺美姿進洞而飛起一隻小鳥(Birdie),不亦樂乎!
其五: 在iPad上玩吃角子老虎遊戲,以無本賭注竟能一夜之間贏得數百萬,雖知是過過乾癮而已,不亦樂乎!
其六: 大學念書時投稿校刋,物理學教授讚賞拙作已悟通男女戀愛與電子學的微妙關係,心中暗自歡喜,不亦樂乎!
其七: 寄出多封情書如石沉大海,正在食不知味輾轉難眠之際,忽然她的天書下降,突覺萬里晴空,不亦樂乎!
其八: 多封求職書信如秋葉落地,被風吹得無踪無影,那知一場應聘面試之後當場被錄用,謝天謝地,不亦樂乎!
其九: 一生捉緊機會周遊列國,如今忽然發現已拜訪過將近六十個國家,能行萬里路,不亦樂乎!
其十: 地上丟滿一堆廢稿,正在思路堵塞之際,忽然文思洶湧下筆如飛,有如文殊附身,不亦樂乎!
其十一: 股市行情有如猴子在鋼琴鍵盤上跳躍,你不知它會彈出什麼曲子?偶爾老天爺幫忙,於是大珠小珠齊落盤,不亦樂乎!
其十二: 搭乘飛機到達轉機站已嚴重晩點,眼看轉機已無希望,碰巧下程飛機也嚴重慢分,負負得正剛好可以趕上,不亦樂乎!
其十三: 到百貨公司購物,發現今日全盤半價優惠,到櫃台付款時又意外得到20%額外減價,多買多賺,不亦樂乎!
其十四: 大專聯考時,考卷發下來卻一個題目也答不上,急得滿身大汗,嚇得醒來才知道原來是一場惡夢而已,不亦樂乎!
其十五: 寒流來襲全身顫抖,盛一大碗熱粥下肚,頓時全身温暖舒暢,不亦樂乎!
其十六: 炎陽髙照暑氣逼人,稍動片刻即熱汗淋漓,趕緊入浴冲涼,瞬間每個細胞都快活起來,不亦樂乎!
其十七: 台上演說乾燥乏味,又臭又長有如老媽子裹腳布,正想打盹之際演講霍然而止,不亦樂乎!
其十八: 廚中自作聰明,胡亂配菜加塩添醋不按食譜出牌,大功告成後戰戰兢兢端上成品讓家中大廚品嘗,竟然意外地被她稱讚,不亦樂乎!
其十九: 棋中車馬被困大帥告急,突然腦海湧出奇招,幾番交手後將對方團團圍困,一聲將下轉敗為勝,不亦樂乎!
其二十: 在雨林中忽見一隻piano bird展翅表演甚是精彩美麗,深感蒼天創造萬物之奇妙,不亦樂乎!
其廿一: 一大早趕到吳哥窟,靜待日出景觀,說時遲那時快,太陽剎那間從塔後東方升起,金光萬丈其美絶倫,不亦樂乎!
其廿二: 外出旅遊行程緊湊,加上飲食不慣睡眠不足,正在歸心似箭之際,發現旅程已畢,雙足踏進家門,頓覺在家千日好,不亦樂乎!
其廿三: 在Alaska想一睹北美洲最高峯Mount McKinley,等了老半天它就是不肯露臉,正想要放棄希望時,忽然雲霧盡散露出廬山真面目,不亦樂乎!
其廿四: 金聖嘆見有人斷箏不亦快哉,我卻喜見一陣疾風吹來,見風箏突升高空,不亦樂乎!
其廿五: 德州地處南部罕見飄雪,有一年冬天晨起忽見前院積雪吋許,大地穿上雪白衣裳,不亦樂乎!
其廿六: 臺灣南部夏天熱如火爐全身如焚,忽見有人由下淡水溪買個大西瓜回來,當眾切開裡面透紅既香甜又多汁,不亦樂乎!
其廿七: 前面櫃台有人正在付帳,全身搜盡就差若干零頭,不知如何進退之際,踏上一步幫他付清,贏得感激一笑,不亦樂乎!
其廿八: 餐舘服務生談吐風趣又關心週到,結帳時留下超額小費,見其開心道謝,不亦樂乎!
其廿九: 軍頭郝柏村指控有些台灣人在日據時代改用日本名字是賣國行為。有人請郝老查一查誰是中山樵與石田介雄,此乃孫中山與蔣介石的日本名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亦樂乎!
其三十: 觀看Rocket球賽,衹剩下五秒但尚輸一分,說時遲那時快,Rocket球員作個閃躲,轉身投進二分轉敗為勝,不亦樂乎!
其卅一: 童年與一羣好友在農忙收成之後,到田間焢土窯,枯木地瓜就地取材不費分文,地瓜悶熟之後又香又甜,飽腹之後餘味繞舌,不亦樂乎!
其卅二: 在拉斯維加斯玩吃角子老虎,老虎一時大張其口吞下大把角子,我一氣之下口唸天靈靈地靈靈,機器忽然奏起交響曲,老虎反胃吐出所吞大量角子,其伴奏音樂至妙至美,不亦樂乎!
其卅三: 年青時投稿台灣報紙副刊,以《心靜自然涼,抬頭看到的太陽也是綠油油的!》一句得到主編偏愛,認為頗有創意,不亦樂乎!
(後語: 人生應該隨時享受樂趣,果真能夠如此,那就"不亦樂乎"了!)
其一: 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迎面走來一位多年不見舊識,與其交談甚歡,真是他鄉遇故舊,不亦樂乎!
其二: 往日清晨睡意正濃,但不得不早起趕車上班,如今退休一身輕,天天自然醒,不亦樂乎!
其三: 高爾夫球場上屢屢失桿,忽然神來之揮,打出飛球又直又遠,不亦樂乎!
其四: 每打到高爾夫球場第十三洞,經常捐獻小球給水坑。有次一桿上菓嶺,再推捍小球便搖擺美姿進洞而飛起一隻小鳥(Birdie),不亦樂乎!
其五: 在iPad上玩吃角子老虎遊戲,以無本賭注竟能一夜之間贏得數百萬,雖知是過過乾癮而已,不亦樂乎!
其六: 大學念書時投稿校刋,物理學教授讚賞拙作已悟通男女戀愛與電子學的微妙關係,心中暗自歡喜,不亦樂乎!
其七: 寄出多封情書如石沉大海,正在食不知味輾轉難眠之際,忽然她的天書下降,突覺萬里晴空,不亦樂乎!
其八: 多封求職書信如秋葉落地,被風吹得無踪無影,那知一場應聘面試之後當場被錄用,謝天謝地,不亦樂乎!
其九: 一生捉緊機會周遊列國,如今忽然發現已拜訪過將近六十個國家,能行萬里路,不亦樂乎!
其十: 地上丟滿一堆廢稿,正在思路堵塞之際,忽然文思洶湧下筆如飛,有如文殊附身,不亦樂乎!
其十一: 股市行情有如猴子在鋼琴鍵盤上跳躍,你不知它會彈出什麼曲子?偶爾老天爺幫忙,於是大珠小珠齊落盤,不亦樂乎!
其十二: 搭乘飛機到達轉機站已嚴重晩點,眼看轉機已無希望,碰巧下程飛機也嚴重慢分,負負得正剛好可以趕上,不亦樂乎!
其十三: 到百貨公司購物,發現今日全盤半價優惠,到櫃台付款時又意外得到20%額外減價,多買多賺,不亦樂乎!
其十四: 大專聯考時,考卷發下來卻一個題目也答不上,急得滿身大汗,嚇得醒來才知道原來是一場惡夢而已,不亦樂乎!
其十五: 寒流來襲全身顫抖,盛一大碗熱粥下肚,頓時全身温暖舒暢,不亦樂乎!
其十六: 炎陽髙照暑氣逼人,稍動片刻即熱汗淋漓,趕緊入浴冲涼,瞬間每個細胞都快活起來,不亦樂乎!
其十七: 台上演說乾燥乏味,又臭又長有如老媽子裹腳布,正想打盹之際演講霍然而止,不亦樂乎!
其十八: 廚中自作聰明,胡亂配菜加塩添醋不按食譜出牌,大功告成後戰戰兢兢端上成品讓家中大廚品嘗,竟然意外地被她稱讚,不亦樂乎!
其十九: 棋中車馬被困大帥告急,突然腦海湧出奇招,幾番交手後將對方團團圍困,一聲將下轉敗為勝,不亦樂乎!
其二十: 在雨林中忽見一隻piano bird展翅表演甚是精彩美麗,深感蒼天創造萬物之奇妙,不亦樂乎!
其廿一: 一大早趕到吳哥窟,靜待日出景觀,說時遲那時快,太陽剎那間從塔後東方升起,金光萬丈其美絶倫,不亦樂乎!
其廿二: 外出旅遊行程緊湊,加上飲食不慣睡眠不足,正在歸心似箭之際,發現旅程已畢,雙足踏進家門,頓覺在家千日好,不亦樂乎!
其廿三: 在Alaska想一睹北美洲最高峯Mount McKinley,等了老半天它就是不肯露臉,正想要放棄希望時,忽然雲霧盡散露出廬山真面目,不亦樂乎!
其廿四: 金聖嘆見有人斷箏不亦快哉,我卻喜見一陣疾風吹來,見風箏突升高空,不亦樂乎!
其廿五: 德州地處南部罕見飄雪,有一年冬天晨起忽見前院積雪吋許,大地穿上雪白衣裳,不亦樂乎!
其廿六: 臺灣南部夏天熱如火爐全身如焚,忽見有人由下淡水溪買個大西瓜回來,當眾切開裡面透紅既香甜又多汁,不亦樂乎!
其廿七: 前面櫃台有人正在付帳,全身搜盡就差若干零頭,不知如何進退之際,踏上一步幫他付清,贏得感激一笑,不亦樂乎!
其廿八: 餐舘服務生談吐風趣又關心週到,結帳時留下超額小費,見其開心道謝,不亦樂乎!
其廿九: 軍頭郝柏村指控有些台灣人在日據時代改用日本名字是賣國行為。有人請郝老查一查誰是中山樵與石田介雄,此乃孫中山與蔣介石的日本名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亦樂乎!
其三十: 觀看Rocket球賽,衹剩下五秒但尚輸一分,說時遲那時快,Rocket球員作個閃躲,轉身投進二分轉敗為勝,不亦樂乎!
其卅一: 童年與一羣好友在農忙收成之後,到田間焢土窯,枯木地瓜就地取材不費分文,地瓜悶熟之後又香又甜,飽腹之後餘味繞舌,不亦樂乎!
其卅二: 在拉斯維加斯玩吃角子老虎,老虎一時大張其口吞下大把角子,我一氣之下口唸天靈靈地靈靈,機器忽然奏起交響曲,老虎反胃吐出所吞大量角子,其伴奏音樂至妙至美,不亦樂乎!
其卅三: 年青時投稿台灣報紙副刊,以《心靜自然涼,抬頭看到的太陽也是綠油油的!》一句得到主編偏愛,認為頗有創意,不亦樂乎!
(後語: 人生應該隨時享受樂趣,果真能夠如此,那就"不亦樂乎"了!)
《青春嶺》江朝雄
所有成人都走過青春嶺,
雖然各有不同感受與心情。
有甜酸苦辣不同的回應,
但都曾在青春嶺上自由行。
xxxxxxxxxxxxxxx
所羅門王三千宮女在侍候,
東方帝王宮女人數也很多。
成千未受青睞者終生折騰難受,
有誰關注她們的人權與自由!?
xxxxxxxxxxxxxxxx
1930年代的老歌-青春嶺,
帶給人們青春的氣息,
激勵對生命的熱情洋溢,
也帶給長者美好的回憶。
~江朝雄
雖然各有不同感受與心情。
有甜酸苦辣不同的回應,
但都曾在青春嶺上自由行。
xxxxxxxxxxxxxxx
所羅門王三千宮女在侍候,
東方帝王宮女人數也很多。
成千未受青睞者終生折騰難受,
有誰關注她們的人權與自由!?
xxxxxxxxxxxxxxxx
1930年代的老歌-青春嶺,
帶給人們青春的氣息,
激勵對生命的熱情洋溢,
也帶給長者美好的回憶。
~江朝雄
《忍份》蔡淑媛
忍份 蔡淑媛
我上小學讀的是高雄市三民區「三民國校」(1921~2021建校百年) 。五年級的時候,從別班轉過來一個女生名喚「忍份」。她長得單薄瘦弱,臉色蒼白。上課的時候常常顯出疲倦的神色,老師問她問題,她不是低著頭悶不吭聲,就是音量小得像蚊子叫。老師指定我當助教輔導她。那年我被選做班長,命定是全班的「管家婆」~帶領同學灑掃教室﹑排桌椅﹑分配值日生﹑整理花園(每班分一小塊校園地,每年舉行栽種花草比賽。)班長不但是小頭目,而且要一馬當先,任勞任怨。
老師指派「忍份」歸我負責。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她那麼奇怪的名字。多麼不同於「芳美」、「麗花」、「淑娟」、「秀蘭」等小女孩溫靜賢淑,漂亮優雅的名字啊!我跑去問老師,「忍份」是什麼意思。老師想了片刻,輕輕地對我說:「〞忍份〝是台灣話, 就是忍守本份,也有認命的意思。」 認命?認什麼命?我不大明白。但是我也沒敢再問下去,因為怕老師嫌我囉嗦。
忍份上學常常遲到。當全班升旗完畢,走回教室以後,她才像火車頭一樣,衝鋒陷陣地跑進來。她蓬髮散亂,滿頭大汗,驚慌且又狼狽。當老師罰她站黑板的時候,她的頭低到幾乎要碰到地上,淚水滲著汗水一路滴下來。因為有「輔導」她的責任,有一天我問她,為什麼老遲到?是不是常睡過頭?
「誰睡過頭?」她抬起頭,瞪著眼,很不甘願地嚷出來~「我每天五點就起來。」話一說完,眼淚一直串掉下來,她舉起手臂用衣袖拭淚,我發現布沿已經舊得發毛退色。
「五點起來怎麼還會遲到呢?」我大惑不解。我家住在「三鳳中街」中段,離學校大約一里路。我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拖拖拉拉走到學校還來得及參加升旗典禮前的早自習。
「我要煮飯、掃地、洗衣服、餵豬以後才能來學校。」她又恢復了低弱的語調。
「妳媽媽早上怎麼讓妳做這麼多事?她為什麼不自己煮飯﹑餵豬?」她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雖然從未見過面,我已經開始對她母親有意見。我內心想著,給女兒取這麼一個難聽的名字,又不煮飯洗衣的母親,一定是個「歹老母」。
「妳家住在哪裡?」我問她。
「窪(lab)仔底。」
「窪仔底在哪裡?」
她用手比比學校的東北方,「出校門,過馬路往那邊走,有一條溪仔,妳知不知道?」我搖搖頭。
「溪仔過去有一條圳溝,再過去是蕃薯園,蕃薯園後邊有一排竹林,我家就在竹叢後邊。」隨著她的比劃手勢,我一路想下去,最後我內心的結論是~她住在地球的另一端。
「從妳家到學校要走多久?」我繼續追問下去。
「差不多要一個小時。」她輕輕地回答。
經過了那次對話以後,我和忍份的感情比以前更接近了。我約了幾個住在街上的同學,開始往她家跑。我們走過有綠蔭垂岸的清溪,跳過流水淙淙的圳溝,越過蕃薯園,穿過風吹時會伊歪作響的竹林,最後才會到達她家那棟有黃土曬穀場,窄窄木板門戶的農舍。她母親經常穿著台灣式的對襟衫褲,態度不算很親切,但也還不冷淡。忍份對她母親的吩咐指派絕對服從,令人覺得她對母親透著一份生疏與畏懼。相對於我,她是太乖順了。我並非壞孩子,但有時在家會跟母親一來一往「鬥嘴鼓」,招來母親「無大無細」的輕斥。
我們在忍份厝後土坪上「焢土窯」,還幫她養雞又餵豬,竹林蔭裡一群十一﹑二歲的大女孩快樂地追逐呼叫。忍份暫時也忘記了沈重的家務,跟我們鬧成一團。五、六年級的暑假,我們往「窪仔底」跑得最勤,一去就玩盡了長長的日午到黃昏。
我們升上了初一之後,她沒繼續升學。每日清晨,她和母親輪流用扁擔挑著兩大竹籃青菜,一路呼呼喝喝地沿街叫賣。再過一年,她母親已不大出來,由她一人肩挑重擔。她個子原本細小,菜擔又重,把她壓得彎腰駝背,看起來幾乎像個十歲左右的「細漢囡仔」。她經常挑著菜擔停在我家門口的「亭仔腳」(騎樓),輕聲呼喚我母親:「歐巴桑,欲買菜無?」
母親聽到後立刻就放下手邊的工作,一大把一大把地買。忍份要送母親幾根蔥,母親極力推辭,一面說「不用這樣,不用這樣,妳留著賣,可多賺幾『仙』錢。」一大一小會站在那裡拉扯老半天。
忍份沿街叫賣常常惹來警察的干涉。有一次我親眼看到她挑著菜籃跑,警察在後面一路追。她人矮腳短菜擔又重,不到幾秒就被那個高大的警察逮到。兇惡的警察大聲斥責她,她忍著一泡眼淚不敢回話。警察罵完了還嫌「無夠氣」,出手抓過掛在扁擔上的秤仔,「喀察」一聲,折成兩半。警察臨去前還拋下一句狠話,「下次再被我捉到,就把妳關起來」。警察轉過身準備離開時,我正好趕到她身邊,她一看到我,強忍了一陣的眼淚終於流下來。
忍份總算申請到了一個菜攤位,從那時起,她不必再沿街奔波。舊式「菜市仔」很不衛生,鐵皮厝頂,遮得了日頭卻躲不過風雨。菜市仔內到處濕淋淋,菜攤後垃圾成堆,群蠅亂飛。下雨天,忍份還得穿上雨衣做生意。雖然如此,還是比在路邊被警察追逐怒罵好得多。一兩年下來,她已練就一番賣菜的本事,每回問她,她總說生意還不錯。
初三上學期某一個下午母親叫我去買菜。已經接近收攤時份,生意清淡,我站在攤邊跟她說話,她忽然迸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要結婚了。」她說完就低下頭,好像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我嚇了一跳,以為聽錯,趕緊問她:「妳說誰要結婚了?」
「我」她還是低著頭又說:「跟我『阿兄』。」那一剎那我完全愣住,兄妹要結婚,有沒有搞錯?她看出了我的疑惑,趕快接下去說:是跟她的「養」兄結婚,她是被那個家庭抱來養大的「媳婦仔」(童養媳)。
「妳有阿兄,我們怎麼都沒見過?」
「他在外面『四界』亂『趖』(ㄙㄜˇ)做『竹雞仔』她的頭幾乎壓到胸前,停了片刻她又接下去說:「這是我養母的意思,她認為,結了婚他就會收心留在家裡,不會再四界去『放蕩』。」我心情很慌亂,卻說不出緣由。只覺得頭殼內有一壺滾水在「強強滾」。
我再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距離上次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多。忍分挺著一個西瓜肚正手忙腳亂地做生意,我只過去打了個招呼。我正上高中,穿著白衫黑裙名校的制服,意氣風發地過著女學生的青春歲月,而我這位小學同學,忍份正認命地為生活而奔波。
一九七五年第一次從美國返鄉,特意到菜市場探望這位小學故人。那是我們分開十年後再度見面。忍份形容憔悴,背已微駝。她一眼就認出了我,拋下了手邊的工作一把拉住我。她那份欣喜與激動,我言語難以形容。她甚至拖著我,往隔壁攤位去推銷。她激動地說:「看,這是我的同學,伊對美國留學回來『擱無給我放欲記』。」
可憐的忍份,童養媳生涯原已不幸,半生肩負著全家生活的重擔。自嘆命薄,自覺卑微,連老同學回來相看也當成是光榮體面的「代誌」。我對她的同情更添加了幾分。
她告訴我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大女兒已經二十歲,學「洋裁」。老二是兒子,學「車床」。老三也是男孩,讀小學。我問她「養兄」有沒有依照養母的心願,結婚以後改邪歸正留在家裡,她嘆了一口氣說:「他那裡會留在家裡?他有時半夜爬窗進來,把我糟蹋『歸半暝』,天未明又跳窗逃走。」
「怎麼會這樣?」
「他說欠人賭債,仇人追殺。」
「妳養母呢?身體還好?」
「她去年已經『過身』去。等到死,伊眼睛不願閉。」
「妳沒通知妳阿兄,應該說是妳先生?」
「不知道他跑到哪裡去,怎麼通知?」隔了片刻,她眼神黯淡地補了一句:「也有可能早已被仇家殺死了。」
「一夜夫妻百世恩」?「千世修來共枕眠」?這樣被「送作堆」的丈夫,有什麼恩情可言?跟忍份還說著話,一個長髮披肩,風姿妙曼的少女走近前來。忍份臉上的陰霾立刻一掃而光。
「這是我女兒阿玲,快叫蔡阿姨,她從美國回來看我們。」
匆匆二十年又過。再度回到台灣,卻已景物多變,人事全非。當年清溪竹篁相掩映的「窪仔底」早已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忍份的舊家已失去了蹤跡。如果她還健在,可能已經兒孫成群。如果她能把那幾分菜園守到最後才變賣,該已苦盡甘來生活無慮。但是回顧從前她那麼辛酸的半生歲月,被犧牲掉的婚姻幸福,是不是用晚來的一點財富就能彌補?也有可能那份田產她並無名份,早被浪子尪婿賣掉花光。
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海天遠隔,只能在內心默默祈祝~但願故人無恙,後會有期,能再度歡樂相聚共憶童年時光。 (2023年7月修訂)
我上小學讀的是高雄市三民區「三民國校」(1921~2021建校百年) 。五年級的時候,從別班轉過來一個女生名喚「忍份」。她長得單薄瘦弱,臉色蒼白。上課的時候常常顯出疲倦的神色,老師問她問題,她不是低著頭悶不吭聲,就是音量小得像蚊子叫。老師指定我當助教輔導她。那年我被選做班長,命定是全班的「管家婆」~帶領同學灑掃教室﹑排桌椅﹑分配值日生﹑整理花園(每班分一小塊校園地,每年舉行栽種花草比賽。)班長不但是小頭目,而且要一馬當先,任勞任怨。
老師指派「忍份」歸我負責。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她那麼奇怪的名字。多麼不同於「芳美」、「麗花」、「淑娟」、「秀蘭」等小女孩溫靜賢淑,漂亮優雅的名字啊!我跑去問老師,「忍份」是什麼意思。老師想了片刻,輕輕地對我說:「〞忍份〝是台灣話, 就是忍守本份,也有認命的意思。」 認命?認什麼命?我不大明白。但是我也沒敢再問下去,因為怕老師嫌我囉嗦。
忍份上學常常遲到。當全班升旗完畢,走回教室以後,她才像火車頭一樣,衝鋒陷陣地跑進來。她蓬髮散亂,滿頭大汗,驚慌且又狼狽。當老師罰她站黑板的時候,她的頭低到幾乎要碰到地上,淚水滲著汗水一路滴下來。因為有「輔導」她的責任,有一天我問她,為什麼老遲到?是不是常睡過頭?
「誰睡過頭?」她抬起頭,瞪著眼,很不甘願地嚷出來~「我每天五點就起來。」話一說完,眼淚一直串掉下來,她舉起手臂用衣袖拭淚,我發現布沿已經舊得發毛退色。
「五點起來怎麼還會遲到呢?」我大惑不解。我家住在「三鳳中街」中段,離學校大約一里路。我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拖拖拉拉走到學校還來得及參加升旗典禮前的早自習。
「我要煮飯、掃地、洗衣服、餵豬以後才能來學校。」她又恢復了低弱的語調。
「妳媽媽早上怎麼讓妳做這麼多事?她為什麼不自己煮飯﹑餵豬?」她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雖然從未見過面,我已經開始對她母親有意見。我內心想著,給女兒取這麼一個難聽的名字,又不煮飯洗衣的母親,一定是個「歹老母」。
「妳家住在哪裡?」我問她。
「窪(lab)仔底。」
「窪仔底在哪裡?」
她用手比比學校的東北方,「出校門,過馬路往那邊走,有一條溪仔,妳知不知道?」我搖搖頭。
「溪仔過去有一條圳溝,再過去是蕃薯園,蕃薯園後邊有一排竹林,我家就在竹叢後邊。」隨著她的比劃手勢,我一路想下去,最後我內心的結論是~她住在地球的另一端。
「從妳家到學校要走多久?」我繼續追問下去。
「差不多要一個小時。」她輕輕地回答。
經過了那次對話以後,我和忍份的感情比以前更接近了。我約了幾個住在街上的同學,開始往她家跑。我們走過有綠蔭垂岸的清溪,跳過流水淙淙的圳溝,越過蕃薯園,穿過風吹時會伊歪作響的竹林,最後才會到達她家那棟有黃土曬穀場,窄窄木板門戶的農舍。她母親經常穿著台灣式的對襟衫褲,態度不算很親切,但也還不冷淡。忍份對她母親的吩咐指派絕對服從,令人覺得她對母親透著一份生疏與畏懼。相對於我,她是太乖順了。我並非壞孩子,但有時在家會跟母親一來一往「鬥嘴鼓」,招來母親「無大無細」的輕斥。
我們在忍份厝後土坪上「焢土窯」,還幫她養雞又餵豬,竹林蔭裡一群十一﹑二歲的大女孩快樂地追逐呼叫。忍份暫時也忘記了沈重的家務,跟我們鬧成一團。五、六年級的暑假,我們往「窪仔底」跑得最勤,一去就玩盡了長長的日午到黃昏。
我們升上了初一之後,她沒繼續升學。每日清晨,她和母親輪流用扁擔挑著兩大竹籃青菜,一路呼呼喝喝地沿街叫賣。再過一年,她母親已不大出來,由她一人肩挑重擔。她個子原本細小,菜擔又重,把她壓得彎腰駝背,看起來幾乎像個十歲左右的「細漢囡仔」。她經常挑著菜擔停在我家門口的「亭仔腳」(騎樓),輕聲呼喚我母親:「歐巴桑,欲買菜無?」
母親聽到後立刻就放下手邊的工作,一大把一大把地買。忍份要送母親幾根蔥,母親極力推辭,一面說「不用這樣,不用這樣,妳留著賣,可多賺幾『仙』錢。」一大一小會站在那裡拉扯老半天。
忍份沿街叫賣常常惹來警察的干涉。有一次我親眼看到她挑著菜籃跑,警察在後面一路追。她人矮腳短菜擔又重,不到幾秒就被那個高大的警察逮到。兇惡的警察大聲斥責她,她忍著一泡眼淚不敢回話。警察罵完了還嫌「無夠氣」,出手抓過掛在扁擔上的秤仔,「喀察」一聲,折成兩半。警察臨去前還拋下一句狠話,「下次再被我捉到,就把妳關起來」。警察轉過身準備離開時,我正好趕到她身邊,她一看到我,強忍了一陣的眼淚終於流下來。
忍份總算申請到了一個菜攤位,從那時起,她不必再沿街奔波。舊式「菜市仔」很不衛生,鐵皮厝頂,遮得了日頭卻躲不過風雨。菜市仔內到處濕淋淋,菜攤後垃圾成堆,群蠅亂飛。下雨天,忍份還得穿上雨衣做生意。雖然如此,還是比在路邊被警察追逐怒罵好得多。一兩年下來,她已練就一番賣菜的本事,每回問她,她總說生意還不錯。
初三上學期某一個下午母親叫我去買菜。已經接近收攤時份,生意清淡,我站在攤邊跟她說話,她忽然迸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要結婚了。」她說完就低下頭,好像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我嚇了一跳,以為聽錯,趕緊問她:「妳說誰要結婚了?」
「我」她還是低著頭又說:「跟我『阿兄』。」那一剎那我完全愣住,兄妹要結婚,有沒有搞錯?她看出了我的疑惑,趕快接下去說:是跟她的「養」兄結婚,她是被那個家庭抱來養大的「媳婦仔」(童養媳)。
「妳有阿兄,我們怎麼都沒見過?」
「他在外面『四界』亂『趖』(ㄙㄜˇ)做『竹雞仔』她的頭幾乎壓到胸前,停了片刻她又接下去說:「這是我養母的意思,她認為,結了婚他就會收心留在家裡,不會再四界去『放蕩』。」我心情很慌亂,卻說不出緣由。只覺得頭殼內有一壺滾水在「強強滾」。
我再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距離上次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多。忍分挺著一個西瓜肚正手忙腳亂地做生意,我只過去打了個招呼。我正上高中,穿著白衫黑裙名校的制服,意氣風發地過著女學生的青春歲月,而我這位小學同學,忍份正認命地為生活而奔波。
一九七五年第一次從美國返鄉,特意到菜市場探望這位小學故人。那是我們分開十年後再度見面。忍份形容憔悴,背已微駝。她一眼就認出了我,拋下了手邊的工作一把拉住我。她那份欣喜與激動,我言語難以形容。她甚至拖著我,往隔壁攤位去推銷。她激動地說:「看,這是我的同學,伊對美國留學回來『擱無給我放欲記』。」
可憐的忍份,童養媳生涯原已不幸,半生肩負著全家生活的重擔。自嘆命薄,自覺卑微,連老同學回來相看也當成是光榮體面的「代誌」。我對她的同情更添加了幾分。
她告訴我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大女兒已經二十歲,學「洋裁」。老二是兒子,學「車床」。老三也是男孩,讀小學。我問她「養兄」有沒有依照養母的心願,結婚以後改邪歸正留在家裡,她嘆了一口氣說:「他那裡會留在家裡?他有時半夜爬窗進來,把我糟蹋『歸半暝』,天未明又跳窗逃走。」
「怎麼會這樣?」
「他說欠人賭債,仇人追殺。」
「妳養母呢?身體還好?」
「她去年已經『過身』去。等到死,伊眼睛不願閉。」
「妳沒通知妳阿兄,應該說是妳先生?」
「不知道他跑到哪裡去,怎麼通知?」隔了片刻,她眼神黯淡地補了一句:「也有可能早已被仇家殺死了。」
「一夜夫妻百世恩」?「千世修來共枕眠」?這樣被「送作堆」的丈夫,有什麼恩情可言?跟忍份還說著話,一個長髮披肩,風姿妙曼的少女走近前來。忍份臉上的陰霾立刻一掃而光。
「這是我女兒阿玲,快叫蔡阿姨,她從美國回來看我們。」
匆匆二十年又過。再度回到台灣,卻已景物多變,人事全非。當年清溪竹篁相掩映的「窪仔底」早已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忍份的舊家已失去了蹤跡。如果她還健在,可能已經兒孫成群。如果她能把那幾分菜園守到最後才變賣,該已苦盡甘來生活無慮。但是回顧從前她那麼辛酸的半生歲月,被犧牲掉的婚姻幸福,是不是用晚來的一點財富就能彌補?也有可能那份田產她並無名份,早被浪子尪婿賣掉花光。
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海天遠隔,只能在內心默默祈祝~但願故人無恙,後會有期,能再度歡樂相聚共憶童年時光。 (2023年7月修訂)
《人工智慧教父黃仁勳》雅夫子
台灣囝仔黃仁勳
黃仁勳(Jensen Huang)於1963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是位台裔美籍企業家,圖形晶片公司Nvidia(輝達)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他與哥哥在1972年被父母送到美國投靠舅舅,就讀於肯達基州一間教會寄宿學校。這間學校在當時有一些不良少年就讀,Jensen雖然是全校年紀最小的男生,但憑著優異成績出眾,甚至幫助其他同學唸書,因此沒有受到那些混混們欺侮。當時每個月都透過錄音帶與父母聯繫,彼此報告生活近況。黃仁勳回想那段往事,十分感動。這是那個年代,一部份台灣小留學生的人生寫照。
Jensen自小就學會獨立生活,才十幾歲就去Denny’s餐廳打工,洗碗、端盤子,當服務生等工作。本來個性內向的他,由此學會如何與陌生人相處與溝通,並養成他能屈能伸的處世風格。他認為「韌性」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年他讀寄宿學校時,同學之間打架閙事是家常便飯,他的一位室友身上就留下許多打架傷疤。Jensen勸他少跟人家打架,並且幫助他讀書做功課,兩人因此成為朋友。這位學兄也勉勵他常做運動強健體魄,引發他愛打桌球。十五歲時,Jensen就獲得少年桌球全球公開賽第三名。運動也幫助他養成做事專注與自律的行事風格。
在求學期間,他遇到的女生,年紀經常比他大。他在十七歲時遇見現在的太太Lori,大他二歲,介紹自己時,沒有道出自己的真實年齡,幸而太太後來既往不究。認識之後,兩人一起搭檔做實驗,週末時約她一起做功課。不久之後,兩人成為情侶,形影不離。
Jensen回憶在向太太求婚之夜,發生了一件終身難忘的意外事件。當時Jensen在AMD任職,在那年聖誕夜,公司有個晚會,他選擇在這別具意義的浪漫之夜向Lori求婚,完成人生一個重要里程碑,卻想不到在返程時,因為陸地結冰導致車子打滑,造成嚴重車禍。當時Jensen全身是血,差點送命,幸而Lori只有輕微擦傷而已,後來兩人圓滿結婚,謝天謝地!
如前所述,Jensen曾在超微公司(AMD)任職,而AMD現任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與黃仁勳卻有親戚關係。Lisa的父親蘇春槐是台南望族成員,母親羅淑雅是羅伯沐的女兒。Jensen的母親是羅釆秀,而羅伯沐與羅釆秀是兄妹關係。有趣的是Lisa手下的AMD與Jensen手下的Nvidia是AI領域的兩大公司,而兩人都是台南人。
Jensen喜歡顯示自己左肩上的「Nvidia Logo」給人家看。此事的來龍去脈如下:
有一次Jensen與員工討論:「如果Nvidia的股價漲到100美元時,該做點什麼事?」當時有不同的意見,包括剃個光頭,把頭髪染成藍色等等,而Jensen最後説他會紋個剌身留念。2008年,兒子開車帶他去紋Nvidia的Logo,Jensen只記得這個紋身「真的很痛」!
台大畢業典禮演講大要
黃仁勳一開頭,用閩南語與全場聽眾拉近距離,贏得一陣掌聲,然後改用英語演講。他説十多年前,第一次訪問台大時,看到台大的陳博士用Nvidia的顯卡插在PC主機板上,走道上開著好幾台大同電扇在散熱,當時用這套自己組裝的設備在做量子物理模擬實驗,Jensen形容這個畫面特別有台灣特色。陳博士對他說:「黃先生,因為你的產品,讓我能追尋我的志業。」這句話至今仍讓他感動不已。
那一年是1984年,IBM與Apple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然而目前是一個更複雜的世界,你們的挑戰更多了 。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發明了AI(人工智慧),例如自動駕駛或辨識X光影像的AI軟體,為電腦自動化打開了大門,也開啟了價值數兆美元的產業,大家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良機。
讓我跟你們講三個關於Nvidia的故事,這些故事決定今日Nvidia的產業。
我們創辦Nvidia來打造加速計算,但發現起步時其架構策略錯了。我跟日本顧主SEGA的CEO說:Nvidia開發方向錯了,我們無法履行合約,但我們需要SEGA的資金,不然Nvidia就要倒閉了。讓我很驚訝的是,他竟然同意我的看法。因為有了這條活路,我們打造了RIVA 128,公司又起死回生。面對自己犯下的錯,並以謙虛的態度向他人求助,這兩個態度挽救了Nvidia免於倒閉。
第二個故事 - 在2007年,Nvidia發表了CUDA GPU加速計算,它能加速科學運算、物理模擬、影像處理的應用。但要與行之多年,採用CPU運算模型的IBM System 360競爭,創造另外一片新天地,難度甚高。由於CUDA的額外成本非常高,Nvidia的利潤多年來表現欠佳,投資的股東懷疑CUDA的前景,希望我們換道易轍,但我們仍然堅持原來想走的路線。
我們堅信加速運算的時代終將來臨,經過向全球推廣CUDA,接著各式應用開始出現。從震測處理、分子動力學、粒子物理學、流體動力學到影像處理,先後一一使用我們的技術,AI的研究者發現了他們的好侶伴CUDA。現在AI革命開始了,Nvidia是全球AI開發者的引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了實現願景必然要忍受痛苦與經歷磨難。
(註:CUDA,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是Nvidia所推出的一種軟硬體整合技術,它透過GPU可以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運算與其他功能。)
第三個故事是有關市場的取捨,Nvidia當年也有機會進入手機市場,它是個成熟的市場,我們有能力去爭取這個市佔率,但我們沒有這麼做,而決定放棄這個市場。
Nvidia的使命是要去開創一款新電腦,它與眾不同,能解決一般電腦無法處理的問題,我們決定全力以赴,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們放棄去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老路 ,而要去走出一條全新的大道。譬如我們開創一款新型的電腦,為機器人的AI演算提供服務。有策略的撤退與放棄,正確與適時的取捨,不也是成功的核心嗎?
「你想創造什麼呢?不管是什麼,跟我們一樣跑起來追逐它吧!跑起來,別用走的。記住,不論你在奔走覓食,或是躲避被掠食。
我希望這段話可以用中文講,大家可以聽得懂。」
(原演講稿 - What will you create? Whatever it is, run after it like we did. Run. Don’t walk. Remember, 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you are running from being food.
I hope that part can b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so that everyone can understand.)
結果是各說各話:有人把它譯為「跑起來掠食,或是努力奔跑免得成為掠食者的食物。」帶有警告「大家若不夠兇就會被吃掉」的信息,有點扭曲原來只是鼓勵大家不可怠慢的善意。看樣子,需要Jensen去進修中文,再由自己用中文說出這段話,以免大家聽不太懂。
旁語:
黃家二三事
Jensen被人問到小時候做過最調皮的事是什麼?他竟回答,有一天晚上去游泳池,發 現附近有汽油,便把它倒進游泳池,再用打火機將它點燃,整個游泳池瞬間燃燒起來,他用「那景色好美啊!」來形容,還開玩笑表示「隨後我就跳進火海去了」十足的一位頑童!
最近他到台灣訪問演講,記者問他為什麼老是穿著黑色皮衣,他回答:「黑色好配其他顏色的衣服,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又有人問他台灣天氣很熱,穿上皮衣不會覺得太熱嗎?他半開玩笑地回答:「我很酷(cool),不覺得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他的兒子黃勝斌(Spencer Huang)大學畢業後,曾與朋友合資在台北信義區開一間酒吧。吧內設有東方情調的涼亭。他在創業之前,先去打工實習,瞭解酒吧經營的種種細節,並設計APP管理產品庫存,利用大數據瞭解顧客消費模式。在善用科技管理之下,酒吧經營有成,開業首年就獲得《富比士》(Forbes)亞洲50間最佳酒吧之一的評價。
Spencer不靠老爸光環,自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就出來創業,頗有父親當年打天下的氣魄。黃仁勳在十七歲時,現在的太太問他將來要追求什麼夢想,他説要在三十歲時當公司的CEO。果然在他三十歲時當上自創公司Nvidia的CEO。看樣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們期待將來這對父子帶來更驚人有趣的故事。
黃仁勳(Jensen Huang)於1963年出生於台灣台南市,是位台裔美籍企業家,圖形晶片公司Nvidia(輝達)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他與哥哥在1972年被父母送到美國投靠舅舅,就讀於肯達基州一間教會寄宿學校。這間學校在當時有一些不良少年就讀,Jensen雖然是全校年紀最小的男生,但憑著優異成績出眾,甚至幫助其他同學唸書,因此沒有受到那些混混們欺侮。當時每個月都透過錄音帶與父母聯繫,彼此報告生活近況。黃仁勳回想那段往事,十分感動。這是那個年代,一部份台灣小留學生的人生寫照。
Jensen自小就學會獨立生活,才十幾歲就去Denny’s餐廳打工,洗碗、端盤子,當服務生等工作。本來個性內向的他,由此學會如何與陌生人相處與溝通,並養成他能屈能伸的處世風格。他認為「韌性」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年他讀寄宿學校時,同學之間打架閙事是家常便飯,他的一位室友身上就留下許多打架傷疤。Jensen勸他少跟人家打架,並且幫助他讀書做功課,兩人因此成為朋友。這位學兄也勉勵他常做運動強健體魄,引發他愛打桌球。十五歲時,Jensen就獲得少年桌球全球公開賽第三名。運動也幫助他養成做事專注與自律的行事風格。
在求學期間,他遇到的女生,年紀經常比他大。他在十七歲時遇見現在的太太Lori,大他二歲,介紹自己時,沒有道出自己的真實年齡,幸而太太後來既往不究。認識之後,兩人一起搭檔做實驗,週末時約她一起做功課。不久之後,兩人成為情侶,形影不離。
Jensen回憶在向太太求婚之夜,發生了一件終身難忘的意外事件。當時Jensen在AMD任職,在那年聖誕夜,公司有個晚會,他選擇在這別具意義的浪漫之夜向Lori求婚,完成人生一個重要里程碑,卻想不到在返程時,因為陸地結冰導致車子打滑,造成嚴重車禍。當時Jensen全身是血,差點送命,幸而Lori只有輕微擦傷而已,後來兩人圓滿結婚,謝天謝地!
如前所述,Jensen曾在超微公司(AMD)任職,而AMD現任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與黃仁勳卻有親戚關係。Lisa的父親蘇春槐是台南望族成員,母親羅淑雅是羅伯沐的女兒。Jensen的母親是羅釆秀,而羅伯沐與羅釆秀是兄妹關係。有趣的是Lisa手下的AMD與Jensen手下的Nvidia是AI領域的兩大公司,而兩人都是台南人。
Jensen喜歡顯示自己左肩上的「Nvidia Logo」給人家看。此事的來龍去脈如下:
有一次Jensen與員工討論:「如果Nvidia的股價漲到100美元時,該做點什麼事?」當時有不同的意見,包括剃個光頭,把頭髪染成藍色等等,而Jensen最後説他會紋個剌身留念。2008年,兒子開車帶他去紋Nvidia的Logo,Jensen只記得這個紋身「真的很痛」!
台大畢業典禮演講大要
黃仁勳一開頭,用閩南語與全場聽眾拉近距離,贏得一陣掌聲,然後改用英語演講。他説十多年前,第一次訪問台大時,看到台大的陳博士用Nvidia的顯卡插在PC主機板上,走道上開著好幾台大同電扇在散熱,當時用這套自己組裝的設備在做量子物理模擬實驗,Jensen形容這個畫面特別有台灣特色。陳博士對他說:「黃先生,因為你的產品,讓我能追尋我的志業。」這句話至今仍讓他感動不已。
那一年是1984年,IBM與Apple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然而目前是一個更複雜的世界,你們的挑戰更多了 。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發明了AI(人工智慧),例如自動駕駛或辨識X光影像的AI軟體,為電腦自動化打開了大門,也開啟了價值數兆美元的產業,大家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良機。
讓我跟你們講三個關於Nvidia的故事,這些故事決定今日Nvidia的產業。
我們創辦Nvidia來打造加速計算,但發現起步時其架構策略錯了。我跟日本顧主SEGA的CEO說:Nvidia開發方向錯了,我們無法履行合約,但我們需要SEGA的資金,不然Nvidia就要倒閉了。讓我很驚訝的是,他竟然同意我的看法。因為有了這條活路,我們打造了RIVA 128,公司又起死回生。面對自己犯下的錯,並以謙虛的態度向他人求助,這兩個態度挽救了Nvidia免於倒閉。
第二個故事 - 在2007年,Nvidia發表了CUDA GPU加速計算,它能加速科學運算、物理模擬、影像處理的應用。但要與行之多年,採用CPU運算模型的IBM System 360競爭,創造另外一片新天地,難度甚高。由於CUDA的額外成本非常高,Nvidia的利潤多年來表現欠佳,投資的股東懷疑CUDA的前景,希望我們換道易轍,但我們仍然堅持原來想走的路線。
我們堅信加速運算的時代終將來臨,經過向全球推廣CUDA,接著各式應用開始出現。從震測處理、分子動力學、粒子物理學、流體動力學到影像處理,先後一一使用我們的技術,AI的研究者發現了他們的好侶伴CUDA。現在AI革命開始了,Nvidia是全球AI開發者的引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了實現願景必然要忍受痛苦與經歷磨難。
(註:CUDA,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是Nvidia所推出的一種軟硬體整合技術,它透過GPU可以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運算與其他功能。)
第三個故事是有關市場的取捨,Nvidia當年也有機會進入手機市場,它是個成熟的市場,我們有能力去爭取這個市佔率,但我們沒有這麼做,而決定放棄這個市場。
Nvidia的使命是要去開創一款新電腦,它與眾不同,能解決一般電腦無法處理的問題,我們決定全力以赴,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們放棄去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老路 ,而要去走出一條全新的大道。譬如我們開創一款新型的電腦,為機器人的AI演算提供服務。有策略的撤退與放棄,正確與適時的取捨,不也是成功的核心嗎?
「你想創造什麼呢?不管是什麼,跟我們一樣跑起來追逐它吧!跑起來,別用走的。記住,不論你在奔走覓食,或是躲避被掠食。
我希望這段話可以用中文講,大家可以聽得懂。」
(原演講稿 - What will you create? Whatever it is, run after it like we did. Run. Don’t walk. Remember, 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you are running from being food.
I hope that part can b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so that everyone can understand.)
結果是各說各話:有人把它譯為「跑起來掠食,或是努力奔跑免得成為掠食者的食物。」帶有警告「大家若不夠兇就會被吃掉」的信息,有點扭曲原來只是鼓勵大家不可怠慢的善意。看樣子,需要Jensen去進修中文,再由自己用中文說出這段話,以免大家聽不太懂。
旁語:
- 也許我們可以用Nvidia的AI晶片,去創造一個「中英翻譯大師」,看大師如何翻譯這段爭論的文章。
- 最近AMD推出新的AI晶片,要與Nvidia競爭人工智慧天下。黃仁勳也許要修改他在台大的演講稿為「Even “RUN” not enough, you need “FLY UP!“」
黃家二三事
Jensen被人問到小時候做過最調皮的事是什麼?他竟回答,有一天晚上去游泳池,發 現附近有汽油,便把它倒進游泳池,再用打火機將它點燃,整個游泳池瞬間燃燒起來,他用「那景色好美啊!」來形容,還開玩笑表示「隨後我就跳進火海去了」十足的一位頑童!
最近他到台灣訪問演講,記者問他為什麼老是穿著黑色皮衣,他回答:「黑色好配其他顏色的衣服,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又有人問他台灣天氣很熱,穿上皮衣不會覺得太熱嗎?他半開玩笑地回答:「我很酷(cool),不覺得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他的兒子黃勝斌(Spencer Huang)大學畢業後,曾與朋友合資在台北信義區開一間酒吧。吧內設有東方情調的涼亭。他在創業之前,先去打工實習,瞭解酒吧經營的種種細節,並設計APP管理產品庫存,利用大數據瞭解顧客消費模式。在善用科技管理之下,酒吧經營有成,開業首年就獲得《富比士》(Forbes)亞洲50間最佳酒吧之一的評價。
Spencer不靠老爸光環,自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就出來創業,頗有父親當年打天下的氣魄。黃仁勳在十七歲時,現在的太太問他將來要追求什麼夢想,他説要在三十歲時當公司的CEO。果然在他三十歲時當上自創公司Nvidia的CEO。看樣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們期待將來這對父子帶來更驚人有趣的故事。
《我個人喜愛的七段錦》江朝雄
近來常聽到周邊的友人說,晚上的睡眠有障礙,他們大都是已退休的朋友,只有少數的還在工作。就後者來說,或許會因工作上的壓力...等複雜因素,偶爾影響睡眠。而退休的人,既沒有工作壓力,生活理當輕鬆愜意,一覺睡到天亮雞啼,但事實並非想像般的容易,因為「人」是個腦筋複雜,心理不很單純的「個體」。
網路上常見有人分享吃某些食物,或按摩xx穴位,或睡前做些輕鬆的柔軟操,練瑜珈.....等等以幫助睡眠。上述幾項除了瑜珈外,我都試過,也體會到它的確對睡眠有幫助,在此分享我個人喜歡的「七段錦」。(東方健身武術有「八段錦」,個人覺得較複雜難做,我只取我喜愛且易學的三招)它是集我從小到大所領受的,幾年前,我睡前所做的是甩手運動五百下以上,但近來則改成較多動作的七段錦。
1)騎馬樁步:兩腳分開比肩略寬,左手握拳,右手用掌,會合胸前,同時兩膝半蹲成騎馬姿勢。(似東方硬拳的起式,也如八段錦的騎馬回頭看姿勢)。做5次。
2)頂天立地:左手向上用力高舉,同時右手向下用力壓地做5次,換右手向上高舉,左手向下壓地做5次。(也可做10次,依個人狀況而定,此式也是八段錦的一招。記得十幾年前郭正泉同鄉在活動中心也教大家鍊習此動作。)
3)甩手運動200下: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逢五,逢十兩手向上甩高,同時腳跟離地。(也可多做100下,200下,視個人體能狀況)。
4)站立蛙泳: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手平舉,站着游蛙式,當向前游時,後腳腳跟要離地。做10次,然後換右腳在前,左腳在後,也做10次。
5)太極拳雲手:太極拳是東方武術的一種柔拳,也是一種運動。招式很多像金雞獨立,白鶴亮翅,左右倒攆猴,斜飛式,....。但我最喜歡的是「雲手」,
因為我們人走路運動都是像前,後退移動就不常做,像螃蟹橫行走路更少,雲手剛好可補充我們平日運動的缺失。也接續了前面站立蛙泳,兩腳前後移動後的左右腳步移動。此式兩手類似抱著排球在胸前上下翻滾,同時兩腳向左右跨步移動。向左右各移動10步。
6)鳴天鼓:此式也是八段錦的一招。其法是兩手心下方掩兩耳朵,用五指輕輕敲打後腦勺及其下方的後頸部至少50下。因掩耳的關係,敲打時聲音很像敲鼓。
7)按摩頭部及腳底:現今電動按摩器非常方便,頭部按摩頭頂(即兩耳朵向上延伸的頂部,及太陽穴,及後頸枕骨兩旁,頭髮邊際有兩個明顯的凹陷的風池穴,(幾乎與耳垂平行的地方)以及甲狀腺,腳底則按摩二點,1.兩腳腳底中心。2.兩腳母趾與腳底連接處的著地部分。(按摩這一項,隨時都可以做,我個人習慣在就寢前做,從頭到腳,每次僅需3-5分鐘。)
從孩童時期的學校體操起,歷經青壯年,及中老年的長期觀察與各種不同的動作的嘗試或訓練。如今每個人的體能與健康情況多少有差異,以上的分享,是個人近幾年經常做的方式與經驗,它對我的睡眠的確很有幫助。但個人體能不同,應量力而為,可多做一些,也可少做一些,以避免運動傷害。再者,心靜自然涼,清心無雜念,使你一覺到天亮,這並非天方夜譚,願 神祝福大家有良好的睡眠。
6-24-2023 於休士頓
網路上常見有人分享吃某些食物,或按摩xx穴位,或睡前做些輕鬆的柔軟操,練瑜珈.....等等以幫助睡眠。上述幾項除了瑜珈外,我都試過,也體會到它的確對睡眠有幫助,在此分享我個人喜歡的「七段錦」。(東方健身武術有「八段錦」,個人覺得較複雜難做,我只取我喜愛且易學的三招)它是集我從小到大所領受的,幾年前,我睡前所做的是甩手運動五百下以上,但近來則改成較多動作的七段錦。
1)騎馬樁步:兩腳分開比肩略寬,左手握拳,右手用掌,會合胸前,同時兩膝半蹲成騎馬姿勢。(似東方硬拳的起式,也如八段錦的騎馬回頭看姿勢)。做5次。
2)頂天立地:左手向上用力高舉,同時右手向下用力壓地做5次,換右手向上高舉,左手向下壓地做5次。(也可做10次,依個人狀況而定,此式也是八段錦的一招。記得十幾年前郭正泉同鄉在活動中心也教大家鍊習此動作。)
3)甩手運動200下: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逢五,逢十兩手向上甩高,同時腳跟離地。(也可多做100下,200下,視個人體能狀況)。
4)站立蛙泳: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手平舉,站着游蛙式,當向前游時,後腳腳跟要離地。做10次,然後換右腳在前,左腳在後,也做10次。
5)太極拳雲手:太極拳是東方武術的一種柔拳,也是一種運動。招式很多像金雞獨立,白鶴亮翅,左右倒攆猴,斜飛式,....。但我最喜歡的是「雲手」,
因為我們人走路運動都是像前,後退移動就不常做,像螃蟹橫行走路更少,雲手剛好可補充我們平日運動的缺失。也接續了前面站立蛙泳,兩腳前後移動後的左右腳步移動。此式兩手類似抱著排球在胸前上下翻滾,同時兩腳向左右跨步移動。向左右各移動10步。
6)鳴天鼓:此式也是八段錦的一招。其法是兩手心下方掩兩耳朵,用五指輕輕敲打後腦勺及其下方的後頸部至少50下。因掩耳的關係,敲打時聲音很像敲鼓。
7)按摩頭部及腳底:現今電動按摩器非常方便,頭部按摩頭頂(即兩耳朵向上延伸的頂部,及太陽穴,及後頸枕骨兩旁,頭髮邊際有兩個明顯的凹陷的風池穴,(幾乎與耳垂平行的地方)以及甲狀腺,腳底則按摩二點,1.兩腳腳底中心。2.兩腳母趾與腳底連接處的著地部分。(按摩這一項,隨時都可以做,我個人習慣在就寢前做,從頭到腳,每次僅需3-5分鐘。)
從孩童時期的學校體操起,歷經青壯年,及中老年的長期觀察與各種不同的動作的嘗試或訓練。如今每個人的體能與健康情況多少有差異,以上的分享,是個人近幾年經常做的方式與經驗,它對我的睡眠的確很有幫助。但個人體能不同,應量力而為,可多做一些,也可少做一些,以避免運動傷害。再者,心靜自然涼,清心無雜念,使你一覺到天亮,這並非天方夜譚,願 神祝福大家有良好的睡眠。
6-24-2023 於休士頓
《鳥與水》吳連山
每年晚春和深秋是侯鳥移居遷徙的時候. 候鳥每年的遷徙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尋找食物和繁殖,一般遷徙到溫帶地區,二是為了避開寒冷的天氣,一般遷徙到熱帶地區。 溫帶地區夏季晝長夜短,鳥類有更長的白天可以覓食、哺育幼雛,並且溫帶地區夏季的昆虫量也比熱帶地區豐富,天敵也較少,壓力相對較低。
在美國, 每年的五月四日為National Bird Day. 而聯合國方面, 由非洲-歐亞候鳥保護協定(AEWA)秘書處與野生動物候鳥保護公約(CMS)秘書處合作發起. 指定每年的第二個禮拜六以及十月的第二個禮拜六, 這兩天是世界候鳥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簡稱WMBD). 今 (2023) 年, 這兩天分別是在五月十三日和十月十四日. 全球會有許多的年度宣傳活動,目的在喚醒大家: 注意影響侯鳥的問題, 並且鼓勵採取行動, 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
今年保育的主題是 :水以及它對侯鳥的重要性(Water: Sustaining Bird Life, and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to migratory birds). 水是我們這個星球生活的根源. 大部份的侯鳥的生命週期也都是仰賴水的生態系統. 不論是內陸, 或濱海濕地, 河川, 湖泊, 溪流, 沼澤地或池塘, 都是牠們餵食, 喝飲, 甚至築巢, 很重要的地方. 也是牠們遠程飛航, 休息和補食的地方.
聽說有些侯鳥在移居的時侯, 有的一天必須飛行15到600 英哩. 看牠們何時開始飛行? 要到裡去? 還有沿途的情況. 有的飛行高度低於2,000英呎, 有的必須飛到30,000英呎高. 如班 頭雁(bar-headed goose). 而, 鷹、雨燕、燕子和水禽, 都是白天飛行. 鳴禽(songbirds) 則會在夜間飛行. 以避免被 其它的侯鳥捕食者注意並侵害.
很不幸的. 現在整個世界的水資源生態系統受到很大的威脅. 這些侯鳥受的威脅更大. 一方面我們人類爭相要用水(如灌溉,發電,飲食,沐浴,觀光,遊樂等等). 同時我們又污染水源, 並造成整個地球暖化. 這些因素深深的影響侯鳥的清潔水的供應. 也改變我們對牠們保育的方式. 據報導說由於水源污染及整個地球暖化, 全世界有48%的鳥類數量都在遞減.
如果你喜愛賞鳥, 或關心牠們的生存, 歡迎來參與這些保育活動:
1. 節約用水. 不論是飲水, 沐浴, 澆花草, 或洗車子…等等, 儘量不要浪費水資源.
2. 隨手清理廢棄物. 不要留下魚網, 寶特瓶, 塑膠袋, 玻璃瓶或垃圾. 這些東西會增加牠們覓食的困難並容易受傷.
3. 參加一些有關鳥類的活動,如: 集體去賞鳥. 到博物館看鳥類的展示, 參加電腦線上一些鳥類教育的課程, 或是視訊交談.
4. 參加鳥類繪畫比賽, 或參加一些學校,公園,保育區, 舉辦的鳥類活動.
5. 參與bird count的工作. 看有什麼鳥飛來鄰近地區, 數量有多少. 這可 使當地的鳥類單位或鳥類的保護團體知道一些統計數字.
如果沒時間參與上述的工作. 至少, 找個機會到任何一個濕地去參觀. 你會愛上這許多的侯鳥!
吳連山 (6/12/2023)
這是今(2023)年World Migratory Bird Day官方的海報Featuring the work of Nicaraguan artist Augusto Silva, the poster shows twelve species that help tell the story of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to migratory birds.
在美國, 每年的五月四日為National Bird Day. 而聯合國方面, 由非洲-歐亞候鳥保護協定(AEWA)秘書處與野生動物候鳥保護公約(CMS)秘書處合作發起. 指定每年的第二個禮拜六以及十月的第二個禮拜六, 這兩天是世界候鳥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 簡稱WMBD). 今 (2023) 年, 這兩天分別是在五月十三日和十月十四日. 全球會有許多的年度宣傳活動,目的在喚醒大家: 注意影響侯鳥的問題, 並且鼓勵採取行動, 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
今年保育的主題是 :水以及它對侯鳥的重要性(Water: Sustaining Bird Life, and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to migratory birds). 水是我們這個星球生活的根源. 大部份的侯鳥的生命週期也都是仰賴水的生態系統. 不論是內陸, 或濱海濕地, 河川, 湖泊, 溪流, 沼澤地或池塘, 都是牠們餵食, 喝飲, 甚至築巢, 很重要的地方. 也是牠們遠程飛航, 休息和補食的地方.
聽說有些侯鳥在移居的時侯, 有的一天必須飛行15到600 英哩. 看牠們何時開始飛行? 要到裡去? 還有沿途的情況. 有的飛行高度低於2,000英呎, 有的必須飛到30,000英呎高. 如班 頭雁(bar-headed goose). 而, 鷹、雨燕、燕子和水禽, 都是白天飛行. 鳴禽(songbirds) 則會在夜間飛行. 以避免被 其它的侯鳥捕食者注意並侵害.
很不幸的. 現在整個世界的水資源生態系統受到很大的威脅. 這些侯鳥受的威脅更大. 一方面我們人類爭相要用水(如灌溉,發電,飲食,沐浴,觀光,遊樂等等). 同時我們又污染水源, 並造成整個地球暖化. 這些因素深深的影響侯鳥的清潔水的供應. 也改變我們對牠們保育的方式. 據報導說由於水源污染及整個地球暖化, 全世界有48%的鳥類數量都在遞減.
如果你喜愛賞鳥, 或關心牠們的生存, 歡迎來參與這些保育活動:
1. 節約用水. 不論是飲水, 沐浴, 澆花草, 或洗車子…等等, 儘量不要浪費水資源.
2. 隨手清理廢棄物. 不要留下魚網, 寶特瓶, 塑膠袋, 玻璃瓶或垃圾. 這些東西會增加牠們覓食的困難並容易受傷.
3. 參加一些有關鳥類的活動,如: 集體去賞鳥. 到博物館看鳥類的展示, 參加電腦線上一些鳥類教育的課程, 或是視訊交談.
4. 參加鳥類繪畫比賽, 或參加一些學校,公園,保育區, 舉辦的鳥類活動.
5. 參與bird count的工作. 看有什麼鳥飛來鄰近地區, 數量有多少. 這可 使當地的鳥類單位或鳥類的保護團體知道一些統計數字.
如果沒時間參與上述的工作. 至少, 找個機會到任何一個濕地去參觀. 你會愛上這許多的侯鳥!
吳連山 (6/12/2023)
這是今(2023)年World Migratory Bird Day官方的海報Featuring the work of Nicaraguan artist Augusto Silva, the poster shows twelve species that help tell the story of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to migratory birds.
《五月十七日一日遊》 Theresa Lin
五月十七日星期三早上8點鐘, 一日遊的好友們共24人開開心心地由台灣人活動中心出發。當天拜訪3個景點, Stephen F Austin state park, 和兩個歷史遺址/古蹟, San Felipe de Austin State Historic Site and Guardian Angel Catholic Church。
Stephen F. Austin State Park 位於Brazos River 河畔, 隸屬 Austin County, City of San Felipe。原本Austin State Park導遊, Vinnie, 事先通知: hiking trails 因連續數日下雨而關閉。 感謝老天爺幫忙, 星期三天空放晴,有兩條hiking trails也開放了。Vinnie事先幫我們準備望遠鏡, 也幫我們做了簡短的望遠鏡使用說明, 所以一日遊的朋友們很快就上手。沿著小徑, 我們一邊賞鳥, 一邊認識植物, 途中雖然多處泥濘, 但還算好走, 也因為土質濕軟, 看到了不少動物的足跡。 由於兩旁樹叢嚴密, 我們也特別小心怕碰到poison Ivy 。我們多次隨著鳥叫聲尋找鳥兒, 但常常都來不及捕得蹤影, 只看到樹上的鳥巢。在Science Center, 有簡明的海報, 對於周遭的自然景觀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 其中等比例鳥喙的模型更是特別。
十一點左右, 我們來到了San Felipe de Austin State History Site, 負責人Toni Franklin 親自接待, Site manager, Bryan, 也親自帶領我們參觀展覽並且解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是一段從Spanish到Mexican到Texas的歷史。San Felipe是Stephen Austin 在Mexican Texas年代所建立的第一個城市, 有很多的歷史事件在San Felipe發生, 但因經過Runaway Scrape, 所以在場的建築都是事後經過考證重蓋的。展覽館內,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觸摸銀幕, 讓我們能夠深入了解過往的歷史背景、戰爭始末和當時人民的生活。午餐在館方寬敞舒適的Three Hundred Room 用畢後, 大伙到戶外參觀重蓋的法院、學校、旅館、報社、烘培室、…. 雖然所有的建築都很新穎,但是從結構上是可看出數百年前,殖民者的生活型態。離開Historic Site 之後, 我們到對街的Original Historic Site 和Stephen Austin 銅像合影留念。
下午來到旅遊的最後一站, Guardian Angel Catholic Church。它是一個在國家歷史遺址中有註冊的古蹟, 坐落於Wallis這個小城鎮上。 白色的教堂和高尖的深色屋頂, 看起來非常簡單莊嚴, 是典型的復興哥德式的木造建築, Gothic Revival Architecture。 進到教堂以後會被它的特殊結構設計, 尖拱、肋骨拱頂和彩繪玻璃所吸引。導遊Richard特別介紹教堂歷經災難後的建堂過程, 也一一介紹教堂內雕像和彩繪圖案的特殊意義, 導遊Beth也告訴我們: 她家族四代在此舉行婚禮的特殊感情, 和有500戶教友的教堂在當地所擔任的重要性。
幸好老天爺眷顧天氣放晴, 也很幸運地每一處都有熱心的導遊為我們解說, 一行人悠哉地走訪了3個景點, 度過快樂的一天。
Stephen F. Austin State Park 位於Brazos River 河畔, 隸屬 Austin County, City of San Felipe。原本Austin State Park導遊, Vinnie, 事先通知: hiking trails 因連續數日下雨而關閉。 感謝老天爺幫忙, 星期三天空放晴,有兩條hiking trails也開放了。Vinnie事先幫我們準備望遠鏡, 也幫我們做了簡短的望遠鏡使用說明, 所以一日遊的朋友們很快就上手。沿著小徑, 我們一邊賞鳥, 一邊認識植物, 途中雖然多處泥濘, 但還算好走, 也因為土質濕軟, 看到了不少動物的足跡。 由於兩旁樹叢嚴密, 我們也特別小心怕碰到poison Ivy 。我們多次隨著鳥叫聲尋找鳥兒, 但常常都來不及捕得蹤影, 只看到樹上的鳥巢。在Science Center, 有簡明的海報, 對於周遭的自然景觀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 其中等比例鳥喙的模型更是特別。
十一點左右, 我們來到了San Felipe de Austin State History Site, 負責人Toni Franklin 親自接待, Site manager, Bryan, 也親自帶領我們參觀展覽並且解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是一段從Spanish到Mexican到Texas的歷史。San Felipe是Stephen Austin 在Mexican Texas年代所建立的第一個城市, 有很多的歷史事件在San Felipe發生, 但因經過Runaway Scrape, 所以在場的建築都是事後經過考證重蓋的。展覽館內,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觸摸銀幕, 讓我們能夠深入了解過往的歷史背景、戰爭始末和當時人民的生活。午餐在館方寬敞舒適的Three Hundred Room 用畢後, 大伙到戶外參觀重蓋的法院、學校、旅館、報社、烘培室、…. 雖然所有的建築都很新穎,但是從結構上是可看出數百年前,殖民者的生活型態。離開Historic Site 之後, 我們到對街的Original Historic Site 和Stephen Austin 銅像合影留念。
下午來到旅遊的最後一站, Guardian Angel Catholic Church。它是一個在國家歷史遺址中有註冊的古蹟, 坐落於Wallis這個小城鎮上。 白色的教堂和高尖的深色屋頂, 看起來非常簡單莊嚴, 是典型的復興哥德式的木造建築, Gothic Revival Architecture。 進到教堂以後會被它的特殊結構設計, 尖拱、肋骨拱頂和彩繪玻璃所吸引。導遊Richard特別介紹教堂歷經災難後的建堂過程, 也一一介紹教堂內雕像和彩繪圖案的特殊意義, 導遊Beth也告訴我們: 她家族四代在此舉行婚禮的特殊感情, 和有500戶教友的教堂在當地所擔任的重要性。
幸好老天爺眷顧天氣放晴, 也很幸運地每一處都有熱心的導遊為我們解說, 一行人悠哉地走訪了3個景點, 度過快樂的一天。
《月光》蔡淑媛
夜半從一場凌亂的夢中醒來,看見沒拉緊的窗帘縫隙瀉進一片銀光。懷疑是昨夜臨睡前忘記關掉的後院燈火,遂撩開布幔探個究竟。這才發現,天心月色,光華如練。月河銀波長驅直入迷漫了半個臥房。我獨坐床緣,緩緩清醒的神智想起了死去已久的父親~~對他的孺慕之情,渴望再見一面,再說幾句話的極強烈的欲盼,轉瞬間使我熱淚盈眶。
白天記憶中的父親,我能理性地接受,他是已成過去的,只剩下在住家牆上高掛的照片遺容。可是在深夜恍惚的心靈中想到的父親,彷彿並未死去,而只是人在天涯。踏著溶溶月色,他悄然回到我們高雄老家的窗外、屋角,或者在緊鄰附近的什麼地方,焦慮地徘徊流連卻無法找到他昔日熟悉的門閂,看不見他心愛的親人而含淚離去,再度浪跡異鄉。回首前塵,獨思往事,這才發現,原來與父親有關的回憶,都與月光有特殊的牽連。‥‥
月眉是當年高雄縣旗山鎮內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它三面環山,源自玉山山麓的楠梓仙溪自村中緩緩流過。水色清澈,小魚結伴在岸邊水淺處快樂地悠遊。溪邊滿佈潔淨的鵝卵石。造型美觀的「月眉吊橋」橫溪高掛。因為遠離大城,也不是工業重鎮,二次大戰末期,月眉沒有遭到美機的轟炸。它也就成了我們全家人逃空襲、「疏開」避難的地方。
一九四五年我是一個寂寞的五歲小女孩。三歲的弟弟整天只會拿一根竹枝,東敲敲西打打,口裡咿咿呀呀唱著自創的兒歌。家裡的婦人白天忙著煮飯洗衣,夜晚就著黯淡的煤油燈揉搓麻繩,賣給雜貨店賺點外快補貼家用。年紀稍大的少女挽著菜籃整天在山坡採野菜。哀求半天,跟著去了一次就遭到她們的奚落。她們嫌我「腳慢手鈍」,又認不清野菜的種類,若是採到有毒的野菇帶回去,全家人吃了就會七孔流血死翹翹。想到全家人七孔流血的慘狀,我的眼淚已經劈里啪啦掉下來,從此以後就打消了跟班的念頭。
日盼夜盼,就盼著當時不跟我們住在一起的doh-jiang(日語,孩童對父親的稱謂)到來。記憶中,父親總在月亮升起天色尚未全暗的時候,在無時無刻飄著「風飛沙」的土路盡頭出現。每天下午當日影才開始西斜,我就獨自在門外路邊玩跳「草葵笠仔」的遊戲。我在那兒磨磨蹭蹭地跳一格,停一停,再跳一格,眼睛就往天上瞧。當時想法,多跳幾回草葵笠,就會把日頭跳落山。當月娘升上天空的時候,我就會看到doh-jiang 的身影在土路的盡頭出現。
童年的印象中,要等「真濟日」父親很久才會在路上出現一次。一眼看到他,我就迫不及待地狂奔前去。我一直跑到父親身邊,歡喜地抬頭望他。「zao ga 這隬青狂做什麼?」父親每次都這樣溫和地責備我,然後就遞出他手中的包袱。我知道裡面有我和弟弟愛吃的糕餅。我一手拿著包袱,一手拉著父親,在薄薄的月光下,連跑帶跳地奔向油燈微亮處客居的家門‥‥週而復始的期待~期待日落月升,期待doh-jiang在黃土路的盡頭出現,構成了我「囝仔時代」月眉山村永恆的歲月。
1959年父親被徵召去軍中服役那年,我正在台北讀大學。台灣行政當局頒發一道旨令:「民間醫藥專業人員,凡年未滿四十五歲者,都得入伍服役一年,以盡保國衛民的天職。」留學日本,專攻藥學的父親就如此這般地穿上了軍服。他到台北接受三天講習,然後會合其他同僚,集體到基隆乘艦出發前往戰地金門。
出發前一夜,父親到學校看我並帶我出去吃晚飯。學校宿舍的伙食一向粗糙。我以為父親專程來帶我到台北城內的飯館吃一頓大餐。「爸,我們是不是到城內去吃餐館?」我期待著所以這樣問。父親卻搖搖頭說:「爸爸這一去,家裡收入會大大減少。我們省一省,等我明年退伍回來,咱回高雄全家出去吃。」那夜,父女兩人只在學校圍牆邊違章搭建的小攤,各自吃了一碗牛肉麵。飯後兩人漫步走回學生宿舍。碉堡似的校門在浮雲半掩的月輝下透著一份歷經歲月的滄桑,椰林大道在暗夜中更顯得神秘而修長。
「爸,女生宿舍十點半才關門,我們走到文學院,鐘樓那邊好不好?」臨別依依,我不想太早回宿舍。月光下的杜鵑花圃是一片朦朧的暗影,茶花的香氣卻能聞得十分真確。路邊的大王椰分列兩旁,在晚風中張牙舞爪,鬼魅一般想盡辦法要嚇人。更遠處的男生宿舍,映照出一片淡黃的燈光。春夜的校園有如一座遺世獨立的荒城。我忽然想起了「荒城之月」,父親最喜愛的一首日本歌。我不自覺地輕輕哼唱起來。
「爸,你當年有沒有想到來考這個大學?」
「日治時代的台北帝國大學?就算考上了也不能讀。當年只考到『高雄州一中』(高雄中學前身),就給你大伯罵到現在。」
「所以您中學畢業就偷偷往日本溜,來個先斬後奏?」父親沒答腔,顯然是一種默認。
「大伯為什麼罵您?」
「他不希望我的學歷比他更高吧!」父親輕輕地回答。
「他到底要您做什麼呢?」
「跟他一樣,讀幾年高等農校,回家種田。」
在學校門口的車站與父親告別。臨上車,他回頭望我一眼然後說:「不要擔心。好好念書。」公共汽車搖搖晃晃,終於完全消失在羅斯福路的盡頭。我這時才真正地感覺到,父親走了,要到砲火連天、鳥不生蛋的戰地去做「藥劑官」。我慢慢走回宿舍去。當時滿懷悲傷的心情,看到的月色似乎也籠罩了一層別離的哀愁。我忽然很想家,很「心悶」有母親開朗的笑容,眾弟妹擁擠喧譁,燈光璀燦的島南的家園。
父親在金門服役期間,我給他寫了幾封信。信的內容無非是報平安、與同學去哪裡郊遊玩樂,從未提到考試成績或是選修了什麼課程等嚴肅且無趣味的「代誌」。這些事,一向有自由主義思想的父親很少過問。為了體諒他寫中文信的困難,我總是勸他不用給我回信。他給母親寫日文信比較方便,我打電話回去問問母親就好。但父親還是給我寫信。學成後從日本回國,他靠自修與勤學已能寫出相當通順的中文信,雖然我無法想像,他完成一封信要花費多少時間與精神。
黛綠年華,青春作伴。白天忙著上下課跑教室,週末忙著進城看電影、逛書店、或到郊外遊山水。只有在夜裡晚自修後從圖書館出來,披著滿身月色返回宿舍時才會想到父親。印象中的父親總是這樣~身穿草綠色軍服,戴著軍帽,在營房裡若有所思地對著孤燈獨坐。那頁畫面裡的父親對我來說相當陌生而遙遠。
那年中秋節的前幾天,我接到父親的來信。他在信裡提議,在「中秋暝」的某個時段,大家同時共看「月娘」,對著月光傳達思念與平安的消息。父親信裡所指的「大家」,除了身處金門戰地的他,住在台大女生宿舍裡的我,當然還包括高雄家中大小一群人。我看到這封信時大感驚奇。從小到大,只知道父親的數理頭腦一等一,他有一夜鄉心、共看明月的詩意情境,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夜我果真應約到校園去看月娘。
那個夜晚的天空有薄雲掩月,中秋月色並不分明。我在學校行政大樓前傅鐘周邊的石階上坐了好一會。這回想像中的父親已不坐在營房內的孤燈前,而是迎著中宵風露,斜依在戰地的碉堡殘壘邊。我彷佛聽到父親口裡輕吟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一九七五年七月的一個月光暝,父親病重去世。懷才不遇、天不假年,他「過身」時年方五十八歲。一九九零年夏天,母親去世後兩年,我們八個兄弟姊妹,克服了工作、行程、時間安排上的諸種困難,分別自海內外各地回到高雄。我們為死去已十五年,當年土葬的的父親遺骨火化後,骨灰甕供奉於壽山元亨寺的靈骨塔內母親的身旁。與此同時,我們為父親與母親做「梁王懺」法事。奉寺廟住持之命,我們回高雄縣大寮鄉祖厝,恭請歷代祖先前來參與盛典、共享福德。
返鄉路上,姊妹兄弟共同的期待是~不要遇到大伯。大伯在家族中掌權又霸道,最愛教訓人。不管你是五歲孩童或是五十歲的社會賢達、國家棟樑,他總能找出理由訓你一頓。話題九彎十八拐,最後總會繞到父親身上。他埋怨父親目無尊長,不告而別偷溜到日本留學。即使在父親過世後我們幾次回去探望他,他的話題一成不變,攻擊的對象永遠先是父親,然後就是我們。他罵我們不孝,一個一個先後往美國跑,置祖先墓厝於不顧。
我們回到祖厝才踏出計程車,一把就給大伯逮到。我小聲怨嘆「害也!脫不了身又得捱罵」的時候,大伯竟然一反常態,不但沒訓人,還非常親切地打起招呼來。大弟對他說明來意,他一馬當先帶領我們走進供奉祖先神主牌靈位的正廳。當我們忙著點燃香燭,準備拜拜的時候,大伯站在「戶定」(門檻)前面對著三合院的厝埕,輕輕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有一暝,我親眼看見恁老父轉來」
「什麼?」我們不約而同叫出聲來。
「有一暝,我看見恁老爸轉來。」他重複說了一次。他一面說一面指著離「戶定」不遠的地面繼續說:「伊就站在那裡,月光下我看得清清楚楚。」
「大伯,您是講有一暝您夢著阮的爸爸轉來?」我以為自己的耳朵不靈,把「夢」見聽成「看」見。
「什麼夢見?」他嚴肅地糾正我,「那時不過七、八點,日頭落山月娘才出來。月光下他穿著一身白衫褲,站在那邊靜靜看著我。」他又指著厝埕外同一個地點。
我們姊弟妹五個人面面相視,不知如何答腔。過了片刻,大妹開口問他:「伊甘有對你講什麼?」大伯搖搖頭,眼神迷離。廳內一片寂靜。不久大伯又開口:「恁這回轉來拜拜,搏杯的時陣,問恁老爸,到底伊欲對我講什麼,愛我替伊做什麼代誌?」
在高雄壽山元亨寺拜拜、念經整個禮拜,我們八個父親的孩子不停地討論這件事~如何回覆大伯的問題。有人想說「父親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回來看看故鄉的田園。」有人想說「在他死後這麼多年,你還一直說他的不是,他回來討公道。」有人認為父親畏懼這位大兄,終生擔負目無尊長、不告而別的罵名。這次「梁皇懺」法事做完,了卻人世恩怨,他即將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專程回家向大伯告別的。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後由當精神科專業醫師的大弟拍板定論:大伯一生虧待父親,他如今心虛生幻象,我們不必博杯,也不必再回去稟明。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就讓大伯永遠牽掛在心頭,直至他生命的末年吧!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會同意這麼做的。
天倫夢斷四十八年,現在每逢月明之夜,我還常常想起父親。腦海中總會出現,草木煙籠的祖厝門埕,父親一身素白獨立於月光下。有時也會想起,我五歲時月眉山村的歲月~日落月升,薄薄的暮色里父親在黃土路盡頭出現的場景。真假虛實,如夢似幻。記憶中這兩張刻骨銘心的畫面上,耀眼觸目,水銀瀉地的月光,把父親的身影襯托得更孤獨落寞了。
〈1996/2016年修訂〉
白天記憶中的父親,我能理性地接受,他是已成過去的,只剩下在住家牆上高掛的照片遺容。可是在深夜恍惚的心靈中想到的父親,彷彿並未死去,而只是人在天涯。踏著溶溶月色,他悄然回到我們高雄老家的窗外、屋角,或者在緊鄰附近的什麼地方,焦慮地徘徊流連卻無法找到他昔日熟悉的門閂,看不見他心愛的親人而含淚離去,再度浪跡異鄉。回首前塵,獨思往事,這才發現,原來與父親有關的回憶,都與月光有特殊的牽連。‥‥
月眉是當年高雄縣旗山鎮內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它三面環山,源自玉山山麓的楠梓仙溪自村中緩緩流過。水色清澈,小魚結伴在岸邊水淺處快樂地悠遊。溪邊滿佈潔淨的鵝卵石。造型美觀的「月眉吊橋」橫溪高掛。因為遠離大城,也不是工業重鎮,二次大戰末期,月眉沒有遭到美機的轟炸。它也就成了我們全家人逃空襲、「疏開」避難的地方。
一九四五年我是一個寂寞的五歲小女孩。三歲的弟弟整天只會拿一根竹枝,東敲敲西打打,口裡咿咿呀呀唱著自創的兒歌。家裡的婦人白天忙著煮飯洗衣,夜晚就著黯淡的煤油燈揉搓麻繩,賣給雜貨店賺點外快補貼家用。年紀稍大的少女挽著菜籃整天在山坡採野菜。哀求半天,跟著去了一次就遭到她們的奚落。她們嫌我「腳慢手鈍」,又認不清野菜的種類,若是採到有毒的野菇帶回去,全家人吃了就會七孔流血死翹翹。想到全家人七孔流血的慘狀,我的眼淚已經劈里啪啦掉下來,從此以後就打消了跟班的念頭。
日盼夜盼,就盼著當時不跟我們住在一起的doh-jiang(日語,孩童對父親的稱謂)到來。記憶中,父親總在月亮升起天色尚未全暗的時候,在無時無刻飄著「風飛沙」的土路盡頭出現。每天下午當日影才開始西斜,我就獨自在門外路邊玩跳「草葵笠仔」的遊戲。我在那兒磨磨蹭蹭地跳一格,停一停,再跳一格,眼睛就往天上瞧。當時想法,多跳幾回草葵笠,就會把日頭跳落山。當月娘升上天空的時候,我就會看到doh-jiang 的身影在土路的盡頭出現。
童年的印象中,要等「真濟日」父親很久才會在路上出現一次。一眼看到他,我就迫不及待地狂奔前去。我一直跑到父親身邊,歡喜地抬頭望他。「zao ga 這隬青狂做什麼?」父親每次都這樣溫和地責備我,然後就遞出他手中的包袱。我知道裡面有我和弟弟愛吃的糕餅。我一手拿著包袱,一手拉著父親,在薄薄的月光下,連跑帶跳地奔向油燈微亮處客居的家門‥‥週而復始的期待~期待日落月升,期待doh-jiang在黃土路的盡頭出現,構成了我「囝仔時代」月眉山村永恆的歲月。
1959年父親被徵召去軍中服役那年,我正在台北讀大學。台灣行政當局頒發一道旨令:「民間醫藥專業人員,凡年未滿四十五歲者,都得入伍服役一年,以盡保國衛民的天職。」留學日本,專攻藥學的父親就如此這般地穿上了軍服。他到台北接受三天講習,然後會合其他同僚,集體到基隆乘艦出發前往戰地金門。
出發前一夜,父親到學校看我並帶我出去吃晚飯。學校宿舍的伙食一向粗糙。我以為父親專程來帶我到台北城內的飯館吃一頓大餐。「爸,我們是不是到城內去吃餐館?」我期待著所以這樣問。父親卻搖搖頭說:「爸爸這一去,家裡收入會大大減少。我們省一省,等我明年退伍回來,咱回高雄全家出去吃。」那夜,父女兩人只在學校圍牆邊違章搭建的小攤,各自吃了一碗牛肉麵。飯後兩人漫步走回學生宿舍。碉堡似的校門在浮雲半掩的月輝下透著一份歷經歲月的滄桑,椰林大道在暗夜中更顯得神秘而修長。
「爸,女生宿舍十點半才關門,我們走到文學院,鐘樓那邊好不好?」臨別依依,我不想太早回宿舍。月光下的杜鵑花圃是一片朦朧的暗影,茶花的香氣卻能聞得十分真確。路邊的大王椰分列兩旁,在晚風中張牙舞爪,鬼魅一般想盡辦法要嚇人。更遠處的男生宿舍,映照出一片淡黃的燈光。春夜的校園有如一座遺世獨立的荒城。我忽然想起了「荒城之月」,父親最喜愛的一首日本歌。我不自覺地輕輕哼唱起來。
「爸,你當年有沒有想到來考這個大學?」
「日治時代的台北帝國大學?就算考上了也不能讀。當年只考到『高雄州一中』(高雄中學前身),就給你大伯罵到現在。」
「所以您中學畢業就偷偷往日本溜,來個先斬後奏?」父親沒答腔,顯然是一種默認。
「大伯為什麼罵您?」
「他不希望我的學歷比他更高吧!」父親輕輕地回答。
「他到底要您做什麼呢?」
「跟他一樣,讀幾年高等農校,回家種田。」
在學校門口的車站與父親告別。臨上車,他回頭望我一眼然後說:「不要擔心。好好念書。」公共汽車搖搖晃晃,終於完全消失在羅斯福路的盡頭。我這時才真正地感覺到,父親走了,要到砲火連天、鳥不生蛋的戰地去做「藥劑官」。我慢慢走回宿舍去。當時滿懷悲傷的心情,看到的月色似乎也籠罩了一層別離的哀愁。我忽然很想家,很「心悶」有母親開朗的笑容,眾弟妹擁擠喧譁,燈光璀燦的島南的家園。
父親在金門服役期間,我給他寫了幾封信。信的內容無非是報平安、與同學去哪裡郊遊玩樂,從未提到考試成績或是選修了什麼課程等嚴肅且無趣味的「代誌」。這些事,一向有自由主義思想的父親很少過問。為了體諒他寫中文信的困難,我總是勸他不用給我回信。他給母親寫日文信比較方便,我打電話回去問問母親就好。但父親還是給我寫信。學成後從日本回國,他靠自修與勤學已能寫出相當通順的中文信,雖然我無法想像,他完成一封信要花費多少時間與精神。
黛綠年華,青春作伴。白天忙著上下課跑教室,週末忙著進城看電影、逛書店、或到郊外遊山水。只有在夜裡晚自修後從圖書館出來,披著滿身月色返回宿舍時才會想到父親。印象中的父親總是這樣~身穿草綠色軍服,戴著軍帽,在營房裡若有所思地對著孤燈獨坐。那頁畫面裡的父親對我來說相當陌生而遙遠。
那年中秋節的前幾天,我接到父親的來信。他在信裡提議,在「中秋暝」的某個時段,大家同時共看「月娘」,對著月光傳達思念與平安的消息。父親信裡所指的「大家」,除了身處金門戰地的他,住在台大女生宿舍裡的我,當然還包括高雄家中大小一群人。我看到這封信時大感驚奇。從小到大,只知道父親的數理頭腦一等一,他有一夜鄉心、共看明月的詩意情境,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夜我果真應約到校園去看月娘。
那個夜晚的天空有薄雲掩月,中秋月色並不分明。我在學校行政大樓前傅鐘周邊的石階上坐了好一會。這回想像中的父親已不坐在營房內的孤燈前,而是迎著中宵風露,斜依在戰地的碉堡殘壘邊。我彷佛聽到父親口裡輕吟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一九七五年七月的一個月光暝,父親病重去世。懷才不遇、天不假年,他「過身」時年方五十八歲。一九九零年夏天,母親去世後兩年,我們八個兄弟姊妹,克服了工作、行程、時間安排上的諸種困難,分別自海內外各地回到高雄。我們為死去已十五年,當年土葬的的父親遺骨火化後,骨灰甕供奉於壽山元亨寺的靈骨塔內母親的身旁。與此同時,我們為父親與母親做「梁王懺」法事。奉寺廟住持之命,我們回高雄縣大寮鄉祖厝,恭請歷代祖先前來參與盛典、共享福德。
返鄉路上,姊妹兄弟共同的期待是~不要遇到大伯。大伯在家族中掌權又霸道,最愛教訓人。不管你是五歲孩童或是五十歲的社會賢達、國家棟樑,他總能找出理由訓你一頓。話題九彎十八拐,最後總會繞到父親身上。他埋怨父親目無尊長,不告而別偷溜到日本留學。即使在父親過世後我們幾次回去探望他,他的話題一成不變,攻擊的對象永遠先是父親,然後就是我們。他罵我們不孝,一個一個先後往美國跑,置祖先墓厝於不顧。
我們回到祖厝才踏出計程車,一把就給大伯逮到。我小聲怨嘆「害也!脫不了身又得捱罵」的時候,大伯竟然一反常態,不但沒訓人,還非常親切地打起招呼來。大弟對他說明來意,他一馬當先帶領我們走進供奉祖先神主牌靈位的正廳。當我們忙著點燃香燭,準備拜拜的時候,大伯站在「戶定」(門檻)前面對著三合院的厝埕,輕輕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有一暝,我親眼看見恁老父轉來」
「什麼?」我們不約而同叫出聲來。
「有一暝,我看見恁老爸轉來。」他重複說了一次。他一面說一面指著離「戶定」不遠的地面繼續說:「伊就站在那裡,月光下我看得清清楚楚。」
「大伯,您是講有一暝您夢著阮的爸爸轉來?」我以為自己的耳朵不靈,把「夢」見聽成「看」見。
「什麼夢見?」他嚴肅地糾正我,「那時不過七、八點,日頭落山月娘才出來。月光下他穿著一身白衫褲,站在那邊靜靜看著我。」他又指著厝埕外同一個地點。
我們姊弟妹五個人面面相視,不知如何答腔。過了片刻,大妹開口問他:「伊甘有對你講什麼?」大伯搖搖頭,眼神迷離。廳內一片寂靜。不久大伯又開口:「恁這回轉來拜拜,搏杯的時陣,問恁老爸,到底伊欲對我講什麼,愛我替伊做什麼代誌?」
在高雄壽山元亨寺拜拜、念經整個禮拜,我們八個父親的孩子不停地討論這件事~如何回覆大伯的問題。有人想說「父親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回來看看故鄉的田園。」有人想說「在他死後這麼多年,你還一直說他的不是,他回來討公道。」有人認為父親畏懼這位大兄,終生擔負目無尊長、不告而別的罵名。這次「梁皇懺」法事做完,了卻人世恩怨,他即將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專程回家向大伯告別的。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後由當精神科專業醫師的大弟拍板定論:大伯一生虧待父親,他如今心虛生幻象,我們不必博杯,也不必再回去稟明。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就讓大伯永遠牽掛在心頭,直至他生命的末年吧!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會同意這麼做的。
天倫夢斷四十八年,現在每逢月明之夜,我還常常想起父親。腦海中總會出現,草木煙籠的祖厝門埕,父親一身素白獨立於月光下。有時也會想起,我五歲時月眉山村的歲月~日落月升,薄薄的暮色里父親在黃土路盡頭出現的場景。真假虛實,如夢似幻。記憶中這兩張刻骨銘心的畫面上,耀眼觸目,水銀瀉地的月光,把父親的身影襯托得更孤獨落寞了。
〈1996/2016年修訂〉
《「日俄」「俄烏」戰爭側觀》江朝雄
這二次戰爭雖相隔118年,對文化及歷史的觀察者而言,卻有很多可相提並論的空間。前者發生在1904年2月- 1905年9月,戰爭原因背景史書都有記載。主要原因是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後,開啟科技知識西化求進步,經濟國力隨之提升,激起其對外擴張野心。尤其是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國嶄新的北洋艦隊,被小國日本殲滅,讓各國看出「空殼帝國」的醜態畢露,更加助長日本對外擴張的動力。
另方面的俄國,在17,18世紀的尼布楚條約及恰克圖條約時,早就嚐過甜頭,如今得悉日本人進軍滿州,自然也不甘落後。因此上世紀初,就在日俄兩國,對清國領土的覬覦企圖下,爆發一場一年又七個月的「日俄戰爭」。它的特殊意涵是,戰場不在日本或俄國領土上,而是在大清帝國的遼東半島,及朝鮮半島的周邊海域。
海戰方面,俄國在波羅的海艦隊遠征東亞,與日本艦隊決戰於對馬海峽,結果不敵海島小國的日本艦隊,全軍覆滅;陸戰方面,在遼東半島打擂台,爭霸戰,雙方均有傷亡,至1905年9月初,俄國戰敗投降,此一戰役給帝俄踢到鐵板。但我們觀察歷史的脈絡,它也間接助長日本成為擴張領土的東亞強國。
去年發生的俄烏戰爭,表面上只是俄烏兩國之戰,戰場也僅止於被侵略的烏克蘭。但它的破壞與影響之大,依筆者的觀點,並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在俄國狂轟濫炸下,烏克蘭太多的城鎮已被移為平地,太多的烏克蘭百姓,家破人亡,太多的民生公共設施慘遭破壞,而且,七、八十年前的戰爭,所有炸彈、軍事武器,其強度威力,根本跟現在的不能比。
雖然兩次戰役,表面上也都有軸心國及同盟國的名稱,或樣貌。但這次民主國家的結盟陣容更大,通過經濟、金融、貿易制裁及封鎖的威力,不僅對侵略的俄國產生致命的打擊,也對蠢蠢欲動的侵略者產生遏制的影響,這大概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給人類唯一的正面訊息。
再者,百多年前的「俄日」戰爭,俄國戰敗,但它並沒有學到功課,還是不改侵略鄰國的習性,它是當今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有烏克蘭的28.32倍,也是芬蘭的50.5倍,可惜貪婪的俄國,這次入侵烏克蘭,又惹到大麻煩。5月10日,連中立國的瑞士銀行,都加入民主國家團隊,配合國際組織的宣判--普丁對烏克蘭出兵是「侵略」戰爭。因此已宣布凍結俄國中央銀行在該行的存款,做為戰後重建烏克蘭的基金。
此例一開,對未來任何霸道國家,無理侵略鄰國,將同樣會援例受到民主國家的聯合制裁。對蠢蠢欲動的中共,至少有很明確的警告。這也是2022年二月,俄烏戰爭對歷史脈絡發展的另一重要影響。由於日本因日俄戰爭戰勝俄國,助長其擴張侵略的野心,也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但1945年她戰敗已學到功課,成為民主國家。可惜俄國普丁還未警醒,希望這次入侵烏克蘭,也讓霸道者學到功課。
走筆至此,想到戰爭的破壞慘狀,憶及日俄戰爭時一位日本人描述的詩句,「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爭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百多年前的日俄戰爭,陸戰戰場在遼東半島,戰況還沒有今天的嚴重,就已經草木荒涼,何況現代更厲害的武器的狂轟濫炸!實在慘不忍睹。祈求上帝憐憫,讓戰爭早日結束。
05-19-2023 於休士頓
另方面的俄國,在17,18世紀的尼布楚條約及恰克圖條約時,早就嚐過甜頭,如今得悉日本人進軍滿州,自然也不甘落後。因此上世紀初,就在日俄兩國,對清國領土的覬覦企圖下,爆發一場一年又七個月的「日俄戰爭」。它的特殊意涵是,戰場不在日本或俄國領土上,而是在大清帝國的遼東半島,及朝鮮半島的周邊海域。
海戰方面,俄國在波羅的海艦隊遠征東亞,與日本艦隊決戰於對馬海峽,結果不敵海島小國的日本艦隊,全軍覆滅;陸戰方面,在遼東半島打擂台,爭霸戰,雙方均有傷亡,至1905年9月初,俄國戰敗投降,此一戰役給帝俄踢到鐵板。但我們觀察歷史的脈絡,它也間接助長日本成為擴張領土的東亞強國。
去年發生的俄烏戰爭,表面上只是俄烏兩國之戰,戰場也僅止於被侵略的烏克蘭。但它的破壞與影響之大,依筆者的觀點,並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在俄國狂轟濫炸下,烏克蘭太多的城鎮已被移為平地,太多的烏克蘭百姓,家破人亡,太多的民生公共設施慘遭破壞,而且,七、八十年前的戰爭,所有炸彈、軍事武器,其強度威力,根本跟現在的不能比。
雖然兩次戰役,表面上也都有軸心國及同盟國的名稱,或樣貌。但這次民主國家的結盟陣容更大,通過經濟、金融、貿易制裁及封鎖的威力,不僅對侵略的俄國產生致命的打擊,也對蠢蠢欲動的侵略者產生遏制的影響,這大概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給人類唯一的正面訊息。
再者,百多年前的「俄日」戰爭,俄國戰敗,但它並沒有學到功課,還是不改侵略鄰國的習性,它是當今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有烏克蘭的28.32倍,也是芬蘭的50.5倍,可惜貪婪的俄國,這次入侵烏克蘭,又惹到大麻煩。5月10日,連中立國的瑞士銀行,都加入民主國家團隊,配合國際組織的宣判--普丁對烏克蘭出兵是「侵略」戰爭。因此已宣布凍結俄國中央銀行在該行的存款,做為戰後重建烏克蘭的基金。
此例一開,對未來任何霸道國家,無理侵略鄰國,將同樣會援例受到民主國家的聯合制裁。對蠢蠢欲動的中共,至少有很明確的警告。這也是2022年二月,俄烏戰爭對歷史脈絡發展的另一重要影響。由於日本因日俄戰爭戰勝俄國,助長其擴張侵略的野心,也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但1945年她戰敗已學到功課,成為民主國家。可惜俄國普丁還未警醒,希望這次入侵烏克蘭,也讓霸道者學到功課。
走筆至此,想到戰爭的破壞慘狀,憶及日俄戰爭時一位日本人描述的詩句,「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爭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百多年前的日俄戰爭,陸戰戰場在遼東半島,戰況還沒有今天的嚴重,就已經草木荒涼,何況現代更厲害的武器的狂轟濫炸!實在慘不忍睹。祈求上帝憐憫,讓戰爭早日結束。
05-19-2023 於休士頓
《礦工之子、台灣之寶: 賴清德》雅夫子
石頭路>醫生路>政治路
賴清德生於當時的台北縣萬里鄉(今新北市萬里區),是礦工之子。童年家境清苦,萬里是偏鄉地區,在年幼歲月,他赤腳過日子,可以說走過萬里石頭路。後來讀台大復健醫學系、成大學士後醫學系、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碩士。曾經擔任成大醫院、新樓醫院主治醫師,棄醫從政之後,也在夜晚從事義診。在他漫長的醫生路,取得病人與鄉里各方的稱讚。政治路上,曾經擔任國大代表、四屆立法委員、二屆台南市市長與兩年行政院長。目前擔任台灣副總統與民進黨黨主席,並被民進黨提名競選2024年的總統,他有漫長而完整的政治歷練。
與眾不同的母親
賴清德母親出身是一位地主的女兒。當年,外祖父將她許配給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但是,她卻在洞房之夜逃走,男方報警,她躲了好多天避不見面。外祖父看她如此堅定,雖然生氣也只好去跟男方道歉賠償了事。他母親對婚姻不妥恊的堅持,如此勇敢不移,在當時的台灣鄉下真是少見!
後來,她嫁給賴清德的父親賴朝金,不幸的命運帶給她苦難的歲月。在賴清德兩歲時,父親就因為煤礦火災事故遇難而去世。命運也在他四歲時捉弄過他,當時他跟外祖父去廟宇燒香,卻因長得眉清目秀遭歹徒綁架,外祖父連忙用二千塊將他贖回。父親去世後,家中六個孩子的生活重擔立刻加在母親一個人身上。那時候,母親為了養家,一個人做好幾份工作,可以説是馬不停蹄,晝夜不停。日子雖然過得非常艱苦,但她不願意讓自己父母知道她的困境而去求助。
賴清德國三時得了盲腸炎,開刀住院需要一筆錢,老師在學校為他募款。他將老師交給他裝滿錢的信封拿回家,母親並沒有拆開,原封不動要他還給人家,並説:「德呀!以後同學各奔東西了,你是沒辦法還人家的。」賴清德由母親身上學到「不收禮物,也不送禮物」的行事風格。
他母親賴童好受糖尿病困擾,在他拚立委四連霸期間,母親病危,他丟下一切選務,回家全力照顧母親,一直到母親走完人生最後旅程。他母親是一位很堅強的女性,影響賴清德一生很深,是令他最思念的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賴清德是萬里國中有史以來第一位考上台北建國高中的人,是萬里鄉的學霸紅人。但他回憶讀建中時,班上就有同學開始自修微積分,他連「微積分」是什麼,聽都沒聽過,這位同學令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建中,他開始真正體會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另一個世界。他一生中,遇到許多師長與同學朋友,成為他生命中的貴人,令他感激不盡。
家教收入撐過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的學費雖然並不是很貴,但以賴清德的家境來說,還是一大筆負擔。他心知肚明,所以去當家教賺錢補貼。據說當時台北家教的一般報酬是每月台幣三千至三千五,可是他卻可以拿到五千。他舉例說明原因,他教過一位私立高中學生,原本數學不及格,經過他一個學期的教導,變成全班第一名,頗有「名師出高徒」的味道。賴清德大學四年就靠著家教的收入,完成大學教育。我個人也在大學期間當過家教,深知其中的辛苦。
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賴清德在大一升大二時,因為朋友沒空,他就陪著朋友的弟弟去考高中。另有一位淡江女生也同時陪著自己的弟弟去考試,就在如此的際會上認識 ,相見甚歡。之後,兩人偶而有些交往,但賴清德自認內向不善交際,並沒有展開積極的追求行動。一直到賴清德台大畢業後,抽中「金馬獎」要去外島服役,兩人才開始書信往返。後來進展到彼此每日一信的熱度,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賴清德服完兵役回台不久, 就與女友結婚,這是註定姻緣自然成章,這位新娘是以前淡江大學的校花,名叫吳玫如。
賴清德要踏入政治圈之前,太太就跟他約法三章:她不參與競選活動,不在政治場合露面,也不發表任何政治意見。換言之,公私界線劃分淸楚,絕不越線。多年來,賴清德也把太太藏得很好,外界都認為賴夫人是位神秘人物,一直到她當了台南市長夫人才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
賴太太雖然並不參與先生的公務,但她非常關心先生的生活起居,賴清德隨身所攜帶的炒麵、五穀便當、少糖餅乾等等,都是太太精製的。在賴清德為公務忙得馬不停蹄、無法回家相聚時,他們特別撥出時間在台南莉莉冰菓室會面 ,這是一種風格奇特的夫妻約會。
「大我」的服務風格
有一次他百忙之後回家,看到兒子一邊看著電視,一邊頻頻喘氣。問兒子有什麼異常感覺? 兒子沒有回應。他趕快拿聽筒來聽,卻發現兒子已經得了肺炎,一時非常自責。自己當醫生,兒子得了肺炎,卻遲遲才知道。
賴清德為了服務社區的「大我」而犧牲了「小我」。在他當立法委員時,有一段期間,每週的義診都忙到三更半夜,忙到連自己的兒子得了肺炎,遲遲才發覺,這就是賴清德的服務風格。
逆向行車者毆打正向勸說者
在賴清德當立委期間,有一群年輕人,開車進入單行道,但是逆向行駛。賴清德走近糾正他們不要逆向行駛,回道:「逆向行駛又怎樣?」賴委好言相勸,說逆向行駛會有安全問題。此時這群人的好兄弟們開來第二部車,其中有人從車裡拿出木棍,就往賴委頭部打 。賴委倒在地上後被送急診處,醫院為了安全考量,要送他到加護病房,卻被賴委婉拒。他怕這樣做,會驚動他母親老人家,後來在普通病房住了十多天才出院 。果然事後賴清德母親要兒子辭去立委,不要再過問政治,幸好經過多人遊説,才沒有成真。鬧事的三位惡少年,經由牧師勸導,也認罪道歉。這是一件正向勸導者被逆向行車者修理的天下惡行。
政治路上碰到的一些風風雨雨
賴清德在當立法委員時説過一句話:“啄木鳥一生都在抓害蟲。」在四屆立法委員任內,他抓到許多害蟲,被稱讚為立委第一名,但也被那些害蟲咬過。
2012年,“天秤”颱風來襲,南部各縣市都休假,只有台南市照常上班不放假,引起市民不滿。後來証明賴清德對天候的判斷準確,當地風雨並不大,市民收回批評,反而說他料事如神,送給他「賴神」的封號。事後有市民提到賴清德當天清晨四點左右,還在一處攤位邊吃東西邊追蹤颱風動向。他是經過用心做過功課才下的決定,不是神蹟。
在台南市長任內 ,最大的一場政治風暴是2014年台南市議會正副議長的選舉。民進黨的議員席位超過半數,但議長寶座卻由國民黨的李全教取得,賴清德認為有賄選的嫌疑。在賄選案沒有判決之前,他拒絕進入議會報告市政與接受詢問。 這僵局懸在半空中達232天之久,一直到判定李全教賄選罪成立才結束。反對黨的名嘴藉此政治風暴大作文章,批評賴清德的作為像一位「無法制裁的土皇帝」。由此事件,可以看到賴清德身上有母親的影子,對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絕不妥恊,堅持到底!
對公務認真、對私事低調
成大醫學院的韓良誠教授,經由賴清德在成大的學習過程與其行醫風格,對他有深刻的瞭解 。韓教授教過許多聰明能幹的學生,但很少碰到像賴清德這樣一位醫術與醫德雙全的醫生。他看一般病人就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的傾聽與關懷,然後小心下藥 ,再追蹤病情的變化與藥效,看過的病人都稱讚感激有加。
當賴清德對「棄醫從政」舉棋不定的時候,韓教授對他說,行醫是治個人小病 ,從政是醫治社會甚至於整個國家的大病。只要自己心中有那股熱情,認為那是一生值得追求的目標,鼓勵他由一位良醫轉變為一位愛民的政治家。
賴清德對家事非常低調,甚少提到太太吳玫如。當他被選為台南市長時,太太為了避嫌,便請調工作由台南台電移職到高雄台電。他有二個兒子賴廷與和賴廷彥,也跟他一樣非常聰慧,但他也避免曝露他們。當他兒子在唸電機系時,有一次對父親提起一件有趣的事,同學問他:「聽説我們班上有一位是賴清德的兒子,你知道是那一位?」回答説他也不知道是那一位,所以兒子也學他非常低調。
結語
現今台灣危機當前,島內每天吵著沸沸揚揚:有每天講「空話」的人,有時時講「大話」的人,更多那些妖言惑眾的隱形人與變形蟲。2024年的總統大選,台灣最需要選出的領導人是一位勤政事愛鄉土,維護自由與民主,腳踏實地口説「實話」的人,而且會抓出害蟲的啄木鳥 - 他就是賴清德。
賴清德生於當時的台北縣萬里鄉(今新北市萬里區),是礦工之子。童年家境清苦,萬里是偏鄉地區,在年幼歲月,他赤腳過日子,可以說走過萬里石頭路。後來讀台大復健醫學系、成大學士後醫學系、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碩士。曾經擔任成大醫院、新樓醫院主治醫師,棄醫從政之後,也在夜晚從事義診。在他漫長的醫生路,取得病人與鄉里各方的稱讚。政治路上,曾經擔任國大代表、四屆立法委員、二屆台南市市長與兩年行政院長。目前擔任台灣副總統與民進黨黨主席,並被民進黨提名競選2024年的總統,他有漫長而完整的政治歷練。
與眾不同的母親
賴清德母親出身是一位地主的女兒。當年,外祖父將她許配給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但是,她卻在洞房之夜逃走,男方報警,她躲了好多天避不見面。外祖父看她如此堅定,雖然生氣也只好去跟男方道歉賠償了事。他母親對婚姻不妥恊的堅持,如此勇敢不移,在當時的台灣鄉下真是少見!
後來,她嫁給賴清德的父親賴朝金,不幸的命運帶給她苦難的歲月。在賴清德兩歲時,父親就因為煤礦火災事故遇難而去世。命運也在他四歲時捉弄過他,當時他跟外祖父去廟宇燒香,卻因長得眉清目秀遭歹徒綁架,外祖父連忙用二千塊將他贖回。父親去世後,家中六個孩子的生活重擔立刻加在母親一個人身上。那時候,母親為了養家,一個人做好幾份工作,可以説是馬不停蹄,晝夜不停。日子雖然過得非常艱苦,但她不願意讓自己父母知道她的困境而去求助。
賴清德國三時得了盲腸炎,開刀住院需要一筆錢,老師在學校為他募款。他將老師交給他裝滿錢的信封拿回家,母親並沒有拆開,原封不動要他還給人家,並説:「德呀!以後同學各奔東西了,你是沒辦法還人家的。」賴清德由母親身上學到「不收禮物,也不送禮物」的行事風格。
他母親賴童好受糖尿病困擾,在他拚立委四連霸期間,母親病危,他丟下一切選務,回家全力照顧母親,一直到母親走完人生最後旅程。他母親是一位很堅強的女性,影響賴清德一生很深,是令他最思念的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賴清德是萬里國中有史以來第一位考上台北建國高中的人,是萬里鄉的學霸紅人。但他回憶讀建中時,班上就有同學開始自修微積分,他連「微積分」是什麼,聽都沒聽過,這位同學令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建中,他開始真正體會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另一個世界。他一生中,遇到許多師長與同學朋友,成為他生命中的貴人,令他感激不盡。
家教收入撐過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的學費雖然並不是很貴,但以賴清德的家境來說,還是一大筆負擔。他心知肚明,所以去當家教賺錢補貼。據說當時台北家教的一般報酬是每月台幣三千至三千五,可是他卻可以拿到五千。他舉例說明原因,他教過一位私立高中學生,原本數學不及格,經過他一個學期的教導,變成全班第一名,頗有「名師出高徒」的味道。賴清德大學四年就靠著家教的收入,完成大學教育。我個人也在大學期間當過家教,深知其中的辛苦。
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賴清德在大一升大二時,因為朋友沒空,他就陪著朋友的弟弟去考高中。另有一位淡江女生也同時陪著自己的弟弟去考試,就在如此的際會上認識 ,相見甚歡。之後,兩人偶而有些交往,但賴清德自認內向不善交際,並沒有展開積極的追求行動。一直到賴清德台大畢業後,抽中「金馬獎」要去外島服役,兩人才開始書信往返。後來進展到彼此每日一信的熱度,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賴清德服完兵役回台不久, 就與女友結婚,這是註定姻緣自然成章,這位新娘是以前淡江大學的校花,名叫吳玫如。
賴清德要踏入政治圈之前,太太就跟他約法三章:她不參與競選活動,不在政治場合露面,也不發表任何政治意見。換言之,公私界線劃分淸楚,絕不越線。多年來,賴清德也把太太藏得很好,外界都認為賴夫人是位神秘人物,一直到她當了台南市長夫人才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
賴太太雖然並不參與先生的公務,但她非常關心先生的生活起居,賴清德隨身所攜帶的炒麵、五穀便當、少糖餅乾等等,都是太太精製的。在賴清德為公務忙得馬不停蹄、無法回家相聚時,他們特別撥出時間在台南莉莉冰菓室會面 ,這是一種風格奇特的夫妻約會。
「大我」的服務風格
有一次他百忙之後回家,看到兒子一邊看著電視,一邊頻頻喘氣。問兒子有什麼異常感覺? 兒子沒有回應。他趕快拿聽筒來聽,卻發現兒子已經得了肺炎,一時非常自責。自己當醫生,兒子得了肺炎,卻遲遲才知道。
賴清德為了服務社區的「大我」而犧牲了「小我」。在他當立法委員時,有一段期間,每週的義診都忙到三更半夜,忙到連自己的兒子得了肺炎,遲遲才發覺,這就是賴清德的服務風格。
逆向行車者毆打正向勸說者
在賴清德當立委期間,有一群年輕人,開車進入單行道,但是逆向行駛。賴清德走近糾正他們不要逆向行駛,回道:「逆向行駛又怎樣?」賴委好言相勸,說逆向行駛會有安全問題。此時這群人的好兄弟們開來第二部車,其中有人從車裡拿出木棍,就往賴委頭部打 。賴委倒在地上後被送急診處,醫院為了安全考量,要送他到加護病房,卻被賴委婉拒。他怕這樣做,會驚動他母親老人家,後來在普通病房住了十多天才出院 。果然事後賴清德母親要兒子辭去立委,不要再過問政治,幸好經過多人遊説,才沒有成真。鬧事的三位惡少年,經由牧師勸導,也認罪道歉。這是一件正向勸導者被逆向行車者修理的天下惡行。
政治路上碰到的一些風風雨雨
賴清德在當立法委員時説過一句話:“啄木鳥一生都在抓害蟲。」在四屆立法委員任內,他抓到許多害蟲,被稱讚為立委第一名,但也被那些害蟲咬過。
2012年,“天秤”颱風來襲,南部各縣市都休假,只有台南市照常上班不放假,引起市民不滿。後來証明賴清德對天候的判斷準確,當地風雨並不大,市民收回批評,反而說他料事如神,送給他「賴神」的封號。事後有市民提到賴清德當天清晨四點左右,還在一處攤位邊吃東西邊追蹤颱風動向。他是經過用心做過功課才下的決定,不是神蹟。
在台南市長任內 ,最大的一場政治風暴是2014年台南市議會正副議長的選舉。民進黨的議員席位超過半數,但議長寶座卻由國民黨的李全教取得,賴清德認為有賄選的嫌疑。在賄選案沒有判決之前,他拒絕進入議會報告市政與接受詢問。 這僵局懸在半空中達232天之久,一直到判定李全教賄選罪成立才結束。反對黨的名嘴藉此政治風暴大作文章,批評賴清德的作為像一位「無法制裁的土皇帝」。由此事件,可以看到賴清德身上有母親的影子,對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絕不妥恊,堅持到底!
對公務認真、對私事低調
成大醫學院的韓良誠教授,經由賴清德在成大的學習過程與其行醫風格,對他有深刻的瞭解 。韓教授教過許多聰明能幹的學生,但很少碰到像賴清德這樣一位醫術與醫德雙全的醫生。他看一般病人就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的傾聽與關懷,然後小心下藥 ,再追蹤病情的變化與藥效,看過的病人都稱讚感激有加。
當賴清德對「棄醫從政」舉棋不定的時候,韓教授對他說,行醫是治個人小病 ,從政是醫治社會甚至於整個國家的大病。只要自己心中有那股熱情,認為那是一生值得追求的目標,鼓勵他由一位良醫轉變為一位愛民的政治家。
賴清德對家事非常低調,甚少提到太太吳玫如。當他被選為台南市長時,太太為了避嫌,便請調工作由台南台電移職到高雄台電。他有二個兒子賴廷與和賴廷彥,也跟他一樣非常聰慧,但他也避免曝露他們。當他兒子在唸電機系時,有一次對父親提起一件有趣的事,同學問他:「聽説我們班上有一位是賴清德的兒子,你知道是那一位?」回答説他也不知道是那一位,所以兒子也學他非常低調。
結語
現今台灣危機當前,島內每天吵著沸沸揚揚:有每天講「空話」的人,有時時講「大話」的人,更多那些妖言惑眾的隱形人與變形蟲。2024年的總統大選,台灣最需要選出的領導人是一位勤政事愛鄉土,維護自由與民主,腳踏實地口説「實話」的人,而且會抓出害蟲的啄木鳥 - 他就是賴清德。
《Minly And I》Carol Chang
I have spoken about “Toastmasters and I” many times before. Instead, tonight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Minly and I. Minly is my sister, 7 years younger than me. For most siblings with a big age gap, usually their lives go separate ways, but Minly and I, our lives are very much intertwined.
First, I'd like to talk about our early lives. Even though we are from the same family, our upbringings were quite different. When I was born, my parents had started a small business selling electrical and plumbing supplies and we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My mother recalled that half the store shelves were filled with empty light bulb boxes. It was a difficult time, my mom being busy and in poor nutrition, had no breast milk to feed me. She could only feed me very thin rice porridge. And the worst of all, I contracted polio and had difficulty in walking. In contrast to my upbringing, Minly was born during the family's prosperous time. My mom dressed her well and she was the prettiest little girl I had ever seen. I remember my mom brought her a doll that could open and close its eyes and I was fascinated with the doll. Even though I was 10 at the time, I played with the doll whenever I got a chance because I never had a doll when I was little.
This sounds like I am jealous of Minly, but that is not the case, for I once was her role model. I graduated in first place from elementary school and Minly also graduated first place from the same school. I went to the best girls high school in southern Taiwan and she followed my steps to the same school. I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he landed in America 7 years after I did. I lived in St. Louis, and she came to study in St. Louis. After she moved to Houston, I followed her to Houston. 32 years ago, I quit my computer programming job to become her partner as an entrepreneur. We work together and support each other.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abilities, our relationship is strong. Since her youth, Minly was very good at talking and made a lots of friends. I remember she asked me why the classmates around her always talked a lot, I told her it is because you were the one drawing people to start conversations. When she was eating out, my mom always said to her, let your friends do the eating and you do the talking. The reason behind it was my mom watching Minly’s weight. However, Minly didn’t lose weight but she gained excellent conversation skills.
Me on the other hand, I was shy when I was young and didn’t talk much. It wasn't until joining Toastmasters that I became confident in speaking. Being good at composition, I write my speeches and rehearse to make them better while Minly being a natural speaker, she never needs to write down her speech or rehearse. She only tells herself what need to be said, then goes up on stage and grabs whatever comes to her mind. Even at the formal event of welcoming the Taiwan President to Houston, where she represented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to speak, she opened her speech with the 85C coffee incident, the next day all the Taiwanese news reported about the stale coffee drawing a big crowd of supporters to the event. Minly is often invited to speak at wedding and birthday parties, as her speeches are spontaneous, authentic, humorous and audiences love them.
Minly does not have Toastmasters training but in my opinion her speeches meet the most of Toastmasters speech requirements. The only thing I do better than her is the usage of English. When she has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in English at events, I am the one who helps to tune her speech. I believe my Toastmasters training comes in handy, and I have my own strength in public speaking as well. Here I come again, speaking about “toastmaster and I”. At the end,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that Minly is an important person in my life, she is the second mother to my children, and I treasure our lifelong close knit relationship. As people say, you don’t get to choose your siblings, so it is serendipity that I have Minly as my sister.
First, I'd like to talk about our early lives. Even though we are from the same family, our upbringings were quite different. When I was born, my parents had started a small business selling electrical and plumbing supplies and we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My mother recalled that half the store shelves were filled with empty light bulb boxes. It was a difficult time, my mom being busy and in poor nutrition, had no breast milk to feed me. She could only feed me very thin rice porridge. And the worst of all, I contracted polio and had difficulty in walking. In contrast to my upbringing, Minly was born during the family's prosperous time. My mom dressed her well and she was the prettiest little girl I had ever seen. I remember my mom brought her a doll that could open and close its eyes and I was fascinated with the doll. Even though I was 10 at the time, I played with the doll whenever I got a chance because I never had a doll when I was little.
This sounds like I am jealous of Minly, but that is not the case, for I once was her role model. I graduated in first place from elementary school and Minly also graduated first place from the same school. I went to the best girls high school in southern Taiwan and she followed my steps to the same school. I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he landed in America 7 years after I did. I lived in St. Louis, and she came to study in St. Louis. After she moved to Houston, I followed her to Houston. 32 years ago, I quit my computer programming job to become her partner as an entrepreneur. We work together and support each other.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abilities, our relationship is strong. Since her youth, Minly was very good at talking and made a lots of friends. I remember she asked me why the classmates around her always talked a lot, I told her it is because you were the one drawing people to start conversations. When she was eating out, my mom always said to her, let your friends do the eating and you do the talking. The reason behind it was my mom watching Minly’s weight. However, Minly didn’t lose weight but she gained excellent conversation skills.
Me on the other hand, I was shy when I was young and didn’t talk much. It wasn't until joining Toastmasters that I became confident in speaking. Being good at composition, I write my speeches and rehearse to make them better while Minly being a natural speaker, she never needs to write down her speech or rehearse. She only tells herself what need to be said, then goes up on stage and grabs whatever comes to her mind. Even at the formal event of welcoming the Taiwan President to Houston, where she represented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to speak, she opened her speech with the 85C coffee incident, the next day all the Taiwanese news reported about the stale coffee drawing a big crowd of supporters to the event. Minly is often invited to speak at wedding and birthday parties, as her speeches are spontaneous, authentic, humorous and audiences love them.
Minly does not have Toastmasters training but in my opinion her speeches meet the most of Toastmasters speech requirements. The only thing I do better than her is the usage of English. When she has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in English at events, I am the one who helps to tune her speech. I believe my Toastmasters training comes in handy, and I have my own strength in public speaking as well. Here I come again, speaking about “toastmaster and I”. At the end,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that Minly is an important person in my life, she is the second mother to my children, and I treasure our lifelong close knit relationship. As people say, you don’t get to choose your siblings, so it is serendipity that I have Minly as my sister.
《四月一日遊》劉郁蘭
香格里拉花園是慈善家H.J. Lutcher Stark 對「失去的地平線」小說的嚮往,歷時九年籌劃,在1946年於德州Orange 市對外無料開放。由於花草、樹木、和庭園都設計優美,再加上各種野生小動物、飛禽穿插其間,暮名者絡繹不絕,傳為一時佳話。可惜在1958年碰到大寒林木全毀,花園一關就是50年。我們今日看到的花園是日後修繕,並在2008年3月重新開放的結果。
4/19日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蕩蕩由休士頓出發, 一路興高採烈,以為可以看到百花齊放,萬鳥爭鳴的景象,到了才知道花期已過,再加上不是鳥類的求偶季節,入場前介紹影片中的可愛鳥類一隻都沒看到!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就當在花園中健行,反正每天一萬步的quota 總是要走的!
入口處的花架蓋的是很有意思的屋頂形狀,所以大隊人馬就走不動啦,開始你拍我拍的,準備與景爭艷!雖然不是花季,但是前方的三個蓮花池,倒是靜靜開著睡蓮,提醒你這是一個不宜過度喧嘩,而是讓身心安定的地方,也或許是設計者讀過孟浩然的詩句-「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吧!
在一個綠肥紅瘦的時節來到這個花園,才注意到原來綠色有這麼多種,枝頭上的一抹新綠,讓人精神一振,怎是一個「春」字了得!層層漸漸,漸漸層層,淺綠、碧綠、翠綠、濃綠⋯⋯,綠色啊,綠色,如果花太多,我是看不到你的!香格里拉花園佔地一共252英畝,雖然開放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過對我們這些時間有限的遊客,已經很夠了。
花園中最除了綠樹之外,當中的一大塊wetland和池塘,最有看頭!湖的中心蓋了一個恨天高的Meditation 亭子,由遠處看過去
很有意境,如果有時間,應該在下面坐一坐,好好享受一下這個與世無爭的桃花源景色!Wetland 的水質看起來很不錯,應該是水中植物和水互相作用,起了一些淨化的效果,可見經營團隊花了不少心思!
濕地旁邊蓋了一棟觀鳥屋,雖然運氣不佳沒看到鳥類飛過,但是有幸看到一群烏龜列隊在枯樹幹上向遊客們點頭招呼,還有鱷魚懶懶的在曬太陽。真像我們的的退休生活-「一片祥和,沒有戰場硝煙,只有人間炊煙。」為了保護生態,園中禁止飲食無法野餐,將就在中庭用餐,同行的團友手忙腳亂地把餐桌移到大樹下,以藍天白雲和涼風當配菜,吃著盒餐,有點今之古人的感覺!
下午轉往Stark Museum of Art, 見識過休士頓的Museum of Fine Art 後,再來看這個博物館,覺得是大巫見小巫。這裡的展覽分為原住民、玻璃、陶瓷和圍獵四區,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陶瓷,因為我在別地方沒看到過!大廳有一部1911年在底特律製造的Hupmobile Roadster ,
當年市價$750, 當時的錢有夠大,這麼多年來的通貨膨脹一部車已經要好幾萬元了!
東晃西逛到下午三點左右不得不踏上歸途,回程照例睡得東倒西歪,只有司機不能安眠!這次還是要謝謝領隊美瑢,和副領隊佳鴻的精心策劃和帶領,我們下次再見,嗯哼,我已經報名了!」
4/19日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蕩蕩由休士頓出發, 一路興高採烈,以為可以看到百花齊放,萬鳥爭鳴的景象,到了才知道花期已過,再加上不是鳥類的求偶季節,入場前介紹影片中的可愛鳥類一隻都沒看到!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就當在花園中健行,反正每天一萬步的quota 總是要走的!
入口處的花架蓋的是很有意思的屋頂形狀,所以大隊人馬就走不動啦,開始你拍我拍的,準備與景爭艷!雖然不是花季,但是前方的三個蓮花池,倒是靜靜開著睡蓮,提醒你這是一個不宜過度喧嘩,而是讓身心安定的地方,也或許是設計者讀過孟浩然的詩句-「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吧!
在一個綠肥紅瘦的時節來到這個花園,才注意到原來綠色有這麼多種,枝頭上的一抹新綠,讓人精神一振,怎是一個「春」字了得!層層漸漸,漸漸層層,淺綠、碧綠、翠綠、濃綠⋯⋯,綠色啊,綠色,如果花太多,我是看不到你的!香格里拉花園佔地一共252英畝,雖然開放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過對我們這些時間有限的遊客,已經很夠了。
花園中最除了綠樹之外,當中的一大塊wetland和池塘,最有看頭!湖的中心蓋了一個恨天高的Meditation 亭子,由遠處看過去
很有意境,如果有時間,應該在下面坐一坐,好好享受一下這個與世無爭的桃花源景色!Wetland 的水質看起來很不錯,應該是水中植物和水互相作用,起了一些淨化的效果,可見經營團隊花了不少心思!
濕地旁邊蓋了一棟觀鳥屋,雖然運氣不佳沒看到鳥類飛過,但是有幸看到一群烏龜列隊在枯樹幹上向遊客們點頭招呼,還有鱷魚懶懶的在曬太陽。真像我們的的退休生活-「一片祥和,沒有戰場硝煙,只有人間炊煙。」為了保護生態,園中禁止飲食無法野餐,將就在中庭用餐,同行的團友手忙腳亂地把餐桌移到大樹下,以藍天白雲和涼風當配菜,吃著盒餐,有點今之古人的感覺!
下午轉往Stark Museum of Art, 見識過休士頓的Museum of Fine Art 後,再來看這個博物館,覺得是大巫見小巫。這裡的展覽分為原住民、玻璃、陶瓷和圍獵四區,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陶瓷,因為我在別地方沒看到過!大廳有一部1911年在底特律製造的Hupmobile Roadster ,
當年市價$750, 當時的錢有夠大,這麼多年來的通貨膨脹一部車已經要好幾萬元了!
東晃西逛到下午三點左右不得不踏上歸途,回程照例睡得東倒西歪,只有司機不能安眠!這次還是要謝謝領隊美瑢,和副領隊佳鴻的精心策劃和帶領,我們下次再見,嗯哼,我已經報名了!」
《夏令時間》吳連山
上個月(三月) 十二日, 開始夏令時間. 在零晨二點, 將時鐘撥快變成三點. 這個夏令時間要等到十一月五日,才終止. 那這天雖然少睡一個鐘頭, 剛開始, 只是有點不習慣. 而且也經歷好幾十年的夏令時間變化. 照道理說, 應該沒什麼問題. 現在經過一個月後, 我每天早上六點要起床時, 看到外面天色還是黑暗的,總 覺得還是累累的. 一直不想起床. 原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 適應力較差. 才昏昏沉沉的. 後來看到報導, 才知道我不是唯一這樣的人. 有許多人也是要經過一段時間, 才能適應.
根據睡眠專家的說法: 我們人類以及哺乳動物, 身體都有一個晝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 或稱生理時鐘(physiological clock) . 就是二十四小時的睡眠-覺醒循環週期. 這個週期控制我們的睡眠和身體上的一些食慾和情緒. 這個週期, 大部份是依據光線的暴露. 所以白天,光照會使主時鐘發出信號,這讓我們保持警覺 , 幫助我們保持清醒和活躍。隨著夜幕降臨,主時鐘開始產生褪黑激素,這是一種促進睡眠的激素,然後繼續傳遞幫助我們整夜保持睡眠的信號。
如果晝夜節律正確對齊。它會使我們的清醒和睡眠與白天和黑夜保持一致, 而創造一個穩定的恢復性休息週期,從而增加白天的活動。但是,當這種晝夜節律被打破時,就會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包括失眠 . 所以在夏令時間和標準時間的轉換時, 變成早上較黑暗. 夜晚較光亮. 這就影响, 延遲我們睡覺-清醒的循環. 使我們覺得早上較累; 晚上又較警覺.
有一個研究報告說, 三月變成夏令時間後的第一個星期一, 平均每個人比未調整時間前少睡40分鐘. 即使在十一月結束夏令時間, 變成標準時間, 也是有很多的負面影响. 變更時令不僅使我們失去睡眠, 更造成我們情緒上的干擾, 自殺的風險以及交通的肇事等等.
儘管大部的人都能適應時令的改變. 但是一些研究報告指出: 我們人類的身體並沒有完全調適夏令時間. 這個晝夜失調, 若變成定期或永久的, 常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例如: 過度肥胖, 沮喪或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這些人認為應該應該永遠採用標準時間. 這樣晝夜節律對大衆的健康及安全都有好處.
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 就長遠來說日照較長反而減低車禍. 而且犯罪的統計也顯示改了夏令時間後因為黑暗時間減短, 犯罪率也降低很多. 再則, 因為有七十多個國家採用夏令時間, 能源的消耗減少, 燃料成本也減低, 而且也保護我們的環境.
究竟應否變更時令, 就要回顧歷史的演變. 夏令時間(summer time) 也就是日曆上寫的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簡稱 (DST) . 這是1784 年Benjamin Franklin首先建議的. 直到1907年有一個英國人, William Willett才努力去催促. 他建議把時間提前80分鐘. 在四月時分四次調整每次20分鐘. 然後在九月再改回成標準時間. 1909年英國的 House of Commons 否決在春天提前一小時的提案.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為了節省燃料, 減少人造燈光, 有許多國家如就採用夏季日光節省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2/2/1942 到9/30/1945這段時間, 採用提前一小時. 而英國則採用” double summer time” 也就是在夏天時提前兩個小時, 冬天時則僅提前一個小時.
美國的夏令時間本來是四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到十月的第一個禮拜天. 1986年國會通過法條, 將夏令時間, 從次年 (1987) 起, 改成從四月的第一個禮拜天開始, 依然到十月的第一個禮拜天結束. 2007年再更改為從三月的第二個禮拜天開始, 到十一月的第一個禮拜天結束. 但是大部份西歐國家的夏令時間是三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 到十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
家究竟應不應該有夏令時間? 如果不改需要有夏令時間, 應該永久採用標準時間? 還是永久採用固定的夏令時間? 不知道你的看法如何?
吳連山寫 (4/12/2023)
根據睡眠專家的說法: 我們人類以及哺乳動物, 身體都有一個晝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 或稱生理時鐘(physiological clock) . 就是二十四小時的睡眠-覺醒循環週期. 這個週期控制我們的睡眠和身體上的一些食慾和情緒. 這個週期, 大部份是依據光線的暴露. 所以白天,光照會使主時鐘發出信號,這讓我們保持警覺 , 幫助我們保持清醒和活躍。隨著夜幕降臨,主時鐘開始產生褪黑激素,這是一種促進睡眠的激素,然後繼續傳遞幫助我們整夜保持睡眠的信號。
如果晝夜節律正確對齊。它會使我們的清醒和睡眠與白天和黑夜保持一致, 而創造一個穩定的恢復性休息週期,從而增加白天的活動。但是,當這種晝夜節律被打破時,就會產生嚴重的睡眠問題,包括失眠 . 所以在夏令時間和標準時間的轉換時, 變成早上較黑暗. 夜晚較光亮. 這就影响, 延遲我們睡覺-清醒的循環. 使我們覺得早上較累; 晚上又較警覺.
有一個研究報告說, 三月變成夏令時間後的第一個星期一, 平均每個人比未調整時間前少睡40分鐘. 即使在十一月結束夏令時間, 變成標準時間, 也是有很多的負面影响. 變更時令不僅使我們失去睡眠, 更造成我們情緒上的干擾, 自殺的風險以及交通的肇事等等.
儘管大部的人都能適應時令的改變. 但是一些研究報告指出: 我們人類的身體並沒有完全調適夏令時間. 這個晝夜失調, 若變成定期或永久的, 常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例如: 過度肥胖, 沮喪或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這些人認為應該應該永遠採用標準時間. 這樣晝夜節律對大衆的健康及安全都有好處.
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 就長遠來說日照較長反而減低車禍. 而且犯罪的統計也顯示改了夏令時間後因為黑暗時間減短, 犯罪率也降低很多. 再則, 因為有七十多個國家採用夏令時間, 能源的消耗減少, 燃料成本也減低, 而且也保護我們的環境.
究竟應否變更時令, 就要回顧歷史的演變. 夏令時間(summer time) 也就是日曆上寫的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簡稱 (DST) . 這是1784 年Benjamin Franklin首先建議的. 直到1907年有一個英國人, William Willett才努力去催促. 他建議把時間提前80分鐘. 在四月時分四次調整每次20分鐘. 然後在九月再改回成標準時間. 1909年英國的 House of Commons 否決在春天提前一小時的提案.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為了節省燃料, 減少人造燈光, 有許多國家如就採用夏季日光節省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2/2/1942 到9/30/1945這段時間, 採用提前一小時. 而英國則採用” double summer time” 也就是在夏天時提前兩個小時, 冬天時則僅提前一個小時.
美國的夏令時間本來是四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到十月的第一個禮拜天. 1986年國會通過法條, 將夏令時間, 從次年 (1987) 起, 改成從四月的第一個禮拜天開始, 依然到十月的第一個禮拜天結束. 2007年再更改為從三月的第二個禮拜天開始, 到十一月的第一個禮拜天結束. 但是大部份西歐國家的夏令時間是三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 到十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
家究竟應不應該有夏令時間? 如果不改需要有夏令時間, 應該永久採用標準時間? 還是永久採用固定的夏令時間? 不知道你的看法如何?
吳連山寫 (4/12/2023)
《桃花源=烏托邦?》雅夫子
美夢或空想?
許多人都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它相當於「桃花源詩」的序文,筆者抄錄其開場白如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此段描寫晉代武陵漁夫誤入人間樂土桃花源,並描述其景象。此記下一段: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髪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罐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這段追述此地先人避秦時亂,來此樂土不再復出,從此安居樂業。漁人受村民熱情的款待,臨走時,村民吩咐漁夫,此地的一切「不足為外人道也。」此記末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結尾,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無獲而還,後遂無問津者。
在此不禁要問: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是確有其事,還是只是一埸個人的美夢或空想而已?
桃花源到底在何處?
後世的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多年前,我藉著旅遊湖南「張家界」之便,去拜訪附近所謂的「桃花源」遺址。
我從「武陵源」處出發,不久到「桃花源」牌坊。踏足入內後,見到一些美景,而後來到一個山坡路,再往前行,見到一尊漁夫的雕像,略有記中「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的景象。之後又看見另一座牌坊,上書「世外桃源」。途中所見所聞與陶淵明文中所描述的「東方烏托邦」有若干程度的落差。
近來中國又在湖南常德大興土木,建了桃花源的現代版。至今尚無機會親訪「新桃花源」。恢復古蹟要達到梁思成建築大師的「修舊如舊」,是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尤其桃花源只有「桃花源記」一文可供參考,沒有其他文獻或圖片可以對照求證,更是難上加難。其實是否真有「桃花源」這個世外桃源,本身乃是一個大問號?
許多後人認為陶淵明因為厭惡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苦境,所以寫出這篇心中所夢想的世外桃源。中國近百年來,也兵荒馬亂、天災人禍頻繁,在百姓的心中,應該多多少少還會存有「桃花源」的夢想。可是時下所追求的所謂「中國夢」,不知還含有多少「桃花源」的成分在內? 有些人認為台灣目前已經有多處「桃花源」了。
百家講壇節目中的王翔先生,曾填 一首對聯做為他評論「桃花源記」一文的總結:
上聯:
春秋千載生靈塗炭、人間總是生死場
下聯:
人生百年宦海沉浮、夢裡皆有桃花源
此聯寫出許多人的感慨!
許多人都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它相當於「桃花源詩」的序文,筆者抄錄其開場白如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此段描寫晉代武陵漁夫誤入人間樂土桃花源,並描述其景象。此記下一段: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髪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罐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這段追述此地先人避秦時亂,來此樂土不再復出,從此安居樂業。漁人受村民熱情的款待,臨走時,村民吩咐漁夫,此地的一切「不足為外人道也。」此記末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結尾,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無獲而還,後遂無問津者。
在此不禁要問: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是確有其事,還是只是一埸個人的美夢或空想而已?
桃花源到底在何處?
後世的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多年前,我藉著旅遊湖南「張家界」之便,去拜訪附近所謂的「桃花源」遺址。
我從「武陵源」處出發,不久到「桃花源」牌坊。踏足入內後,見到一些美景,而後來到一個山坡路,再往前行,見到一尊漁夫的雕像,略有記中「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的景象。之後又看見另一座牌坊,上書「世外桃源」。途中所見所聞與陶淵明文中所描述的「東方烏托邦」有若干程度的落差。
近來中國又在湖南常德大興土木,建了桃花源的現代版。至今尚無機會親訪「新桃花源」。恢復古蹟要達到梁思成建築大師的「修舊如舊」,是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尤其桃花源只有「桃花源記」一文可供參考,沒有其他文獻或圖片可以對照求證,更是難上加難。其實是否真有「桃花源」這個世外桃源,本身乃是一個大問號?
許多後人認為陶淵明因為厭惡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苦境,所以寫出這篇心中所夢想的世外桃源。中國近百年來,也兵荒馬亂、天災人禍頻繁,在百姓的心中,應該多多少少還會存有「桃花源」的夢想。可是時下所追求的所謂「中國夢」,不知還含有多少「桃花源」的成分在內? 有些人認為台灣目前已經有多處「桃花源」了。
百家講壇節目中的王翔先生,曾填 一首對聯做為他評論「桃花源記」一文的總結:
上聯:
春秋千載生靈塗炭、人間總是生死場
下聯:
人生百年宦海沉浮、夢裡皆有桃花源
此聯寫出許多人的感慨!
《分辨真假先知_客旅生涯隨筆之36》江朝雄
<客旅生涯隨筆之36>
曾經有位鄉親問過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真先知,還是假先知呢?另有一位問說,現代還有先知嗎?要回答這兩個很好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隨便按人的感覺或經驗就能解釋清楚。因此在最近二年多來,我就很認真的將流傳二千年的聖經,讀了二遍,同時也花了一些時間,翻閱東方文化的古籍--論語及老子、莊子....等書。
由於論語、老子,或達拉斯佛教會印贈的那本「修福積德造命法」等書,屬於哲學,宗教的書,都是修身養性,勸人為善。跟以神為本位的心靈信仰有所不同,值得以後大家討論,本文僅以「以神為本」的聖經有關經文,跟大家分享有關「真假先知」的問題。
1)舊約耶利米書27:15 耶和華說:「我並沒有打發他們,他們卻託我名說假預言,...。」
2)新約彼得後書2:1 也告訴我們,「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
3)舊約耶利米書28:15-17節,「於是先知耶利米對先知哈拿尼亞說:哈拿尼亞啊,你應當聽!耶和華並沒有差遣你,你竟使這百姓依靠謊言。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為你向 耶和華說了叛逆的話。這樣,先知哈拿尼亞當年七月間就死了。」 從以上三處經文可以看到,世上有假先知,也有真先知。真先知是神的志工,僕人;假先知則是神棍,魔鬼的差役。
其次,在聖經裡也記載很多屬靈的「神人」,如但以理先知,他是被擄到巴比倫的青少年先知。在但以理書二章17-19節記載著但以理為他所侍候的尼布甲尼撒王,解夢的神奇故事,經文如此說,「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將這事告訴他的三位同伴,要他們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將這奧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哲士,一同被滅亡。這奧秘的事,就在夜間異象中,給但以理顯明。」解決了國王異夢問題,也解救了好幾條人命。
在現今的社會,依然有些人會患了假先知的毛病,自稱「上帝跟他說什麼」,據我幾十年的觀察,說這句話的人,不僅是跟別人開玩笑,也是一種冒犯神的態度。像但以理那麼敬虔的青少年,神也只是藉由異象向他顯明,也有人是在夢裏得到啟示,也有人是早上ㄧ醒來,突然間腦海裡浮現很奇特的意念或感動(人的靈與神的靈的瞬間感應),有些人也許是藉由天使傳遞信息.......。但這些情況還是要多方面體驗,小心慎言,千萬不要超自信的說 “上帝跟我說xxxx”。耶利米書28:9告訴我們,「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差來的。」
而且,聖經上也提到從靈來的智慧(Wisdom from the Spirit),如林前2:11「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2:14也告訴我們,「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靈的事。」總之,常讀聖經,多思考祂的話語涵意,世上既然沒有完美的人,因此人的話語,僅供參考。
江朝雄
04-25-2023 於休士頓
曾經有位鄉親問過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真先知,還是假先知呢?另有一位問說,現代還有先知嗎?要回答這兩個很好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隨便按人的感覺或經驗就能解釋清楚。因此在最近二年多來,我就很認真的將流傳二千年的聖經,讀了二遍,同時也花了一些時間,翻閱東方文化的古籍--論語及老子、莊子....等書。
由於論語、老子,或達拉斯佛教會印贈的那本「修福積德造命法」等書,屬於哲學,宗教的書,都是修身養性,勸人為善。跟以神為本位的心靈信仰有所不同,值得以後大家討論,本文僅以「以神為本」的聖經有關經文,跟大家分享有關「真假先知」的問題。
1)舊約耶利米書27:15 耶和華說:「我並沒有打發他們,他們卻託我名說假預言,...。」
2)新約彼得後書2:1 也告訴我們,「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
3)舊約耶利米書28:15-17節,「於是先知耶利米對先知哈拿尼亞說:哈拿尼亞啊,你應當聽!耶和華並沒有差遣你,你竟使這百姓依靠謊言。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為你向 耶和華說了叛逆的話。這樣,先知哈拿尼亞當年七月間就死了。」 從以上三處經文可以看到,世上有假先知,也有真先知。真先知是神的志工,僕人;假先知則是神棍,魔鬼的差役。
其次,在聖經裡也記載很多屬靈的「神人」,如但以理先知,他是被擄到巴比倫的青少年先知。在但以理書二章17-19節記載著但以理為他所侍候的尼布甲尼撒王,解夢的神奇故事,經文如此說,「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將這事告訴他的三位同伴,要他們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將這奧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哲士,一同被滅亡。這奧秘的事,就在夜間異象中,給但以理顯明。」解決了國王異夢問題,也解救了好幾條人命。
在現今的社會,依然有些人會患了假先知的毛病,自稱「上帝跟他說什麼」,據我幾十年的觀察,說這句話的人,不僅是跟別人開玩笑,也是一種冒犯神的態度。像但以理那麼敬虔的青少年,神也只是藉由異象向他顯明,也有人是在夢裏得到啟示,也有人是早上ㄧ醒來,突然間腦海裡浮現很奇特的意念或感動(人的靈與神的靈的瞬間感應),有些人也許是藉由天使傳遞信息.......。但這些情況還是要多方面體驗,小心慎言,千萬不要超自信的說 “上帝跟我說xxxx”。耶利米書28:9告訴我們,「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差來的。」
而且,聖經上也提到從靈來的智慧(Wisdom from the Spirit),如林前2:11「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2:14也告訴我們,「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靈的事。」總之,常讀聖經,多思考祂的話語涵意,世上既然沒有完美的人,因此人的話語,僅供參考。
江朝雄
04-25-2023 於休士頓
《THSH扮演KIPP與KIST之間的溝通橋梁》Le-Kheng
德州 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是一個公辦民營的免費特許學校, 目前約有224 所。 KIPP 關注弱勢族群,強調品行教學,提升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成果及品格教育,96% 學生來自社會底層或少數族裔。台灣實驗教育法通過後,誠致教育基金會與 KIPP 建立合作關係,發展出台灣的 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體系學校, 設立在南北各地偏鄉,目前約有10 所。
三月底KIPP的監督人(super intendent), Dr。 Nickolas Dawkins, 與我們聯絡,希望經由THSH 了解台灣文化及習俗。THSH 的使命之一是宣揚台灣給美國人民。這個項目最適合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的文化社會服務組(CSC) 以及休士頓台灣語言文化學校(HTSLC)來共同進行。因為多位委員日程煩忙,最後由王凱平(Kevin), 徐秋蓉(Everlyn ) 以及邱麗卿(Le-kheng Khu)三人呈接了這項請求。
三人相聚,了解,商討,並決定初步的内容來達到Dr。Dawkins 的要求。然後與他及他的助理,Ms。 Kimberly Goudeau, 開了數次會議後, 拍板定案與KIST進行線上會議的議程。
4月18日早上10 點,線上會議準時開始, 一共約40 多人參與, 包括大約10位KIST教職員。THSH由Kevin展示並解說台灣人以及美國人的習俗區分,讓與會的KIPP及KIST教職員了解台美之間的不同習慣,以免KIST成員于四月底來美訪問KIPP時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Kevin 除了以英語解說之外,還即時翻譯成中文以便KIST的教職員了解所解說的内容。KIST胡茵(Angel)老師 則以視頻及流利的英語介紹台灣的風土民情。會議於11點順利結束。THSH 團隊圓滿達成任務。
KIST 成員於4月底來美訪問KIPP各校, 希望兩地學校互惠成果,以求更長遠的合作及進步。在忙碌的日程,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吳明柱帶領八位教職員抽空在25日下午兩點半來參觀台灣人活動中心,了解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THSH)和以及休士頓台灣語言文化學校(HTSLC)的成長歴史,李淳臻老師表演了一段美妙的台灣歌仔戯,獲得全場滿堂彩; 在我們介紹中心捐款匾額時,亦感念大家的愛心,臨走之前李老師還捐了新台幣 1000.00 給基金會。Kevin凖備了許多美食招待KIST教師們以及KIPP的兩位成員 - Ms。 Kimberly Goudeau和Ms。Michelle 。活動中心主任 News也盡其本份,幫忙清理會議室和拍照。大家合作下,讓開會交誼非常愉快。
在此次中心導覽也介紹雅彥圖書館及外牆藝術,Ms. Kimberly 及Ms. Michelle 皆從加卅搬到休士頓,對中心收藏台灣文物及藝術豐富,甚是讚嘆,是她們在加卅未見。此次訪問在Kevin、Le-kheng和Evelyn熱情招待介紹,與貴賓在台、中 、英文的交談中,完美地結束了這場成功的聚會。
三月底KIPP的監督人(super intendent), Dr。 Nickolas Dawkins, 與我們聯絡,希望經由THSH 了解台灣文化及習俗。THSH 的使命之一是宣揚台灣給美國人民。這個項目最適合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的文化社會服務組(CSC) 以及休士頓台灣語言文化學校(HTSLC)來共同進行。因為多位委員日程煩忙,最後由王凱平(Kevin), 徐秋蓉(Everlyn ) 以及邱麗卿(Le-kheng Khu)三人呈接了這項請求。
三人相聚,了解,商討,並決定初步的内容來達到Dr。Dawkins 的要求。然後與他及他的助理,Ms。 Kimberly Goudeau, 開了數次會議後, 拍板定案與KIST進行線上會議的議程。
4月18日早上10 點,線上會議準時開始, 一共約40 多人參與, 包括大約10位KIST教職員。THSH由Kevin展示並解說台灣人以及美國人的習俗區分,讓與會的KIPP及KIST教職員了解台美之間的不同習慣,以免KIST成員于四月底來美訪問KIPP時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Kevin 除了以英語解說之外,還即時翻譯成中文以便KIST的教職員了解所解說的内容。KIST胡茵(Angel)老師 則以視頻及流利的英語介紹台灣的風土民情。會議於11點順利結束。THSH 團隊圓滿達成任務。
KIST 成員於4月底來美訪問KIPP各校, 希望兩地學校互惠成果,以求更長遠的合作及進步。在忙碌的日程,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吳明柱帶領八位教職員抽空在25日下午兩點半來參觀台灣人活動中心,了解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THSH)和以及休士頓台灣語言文化學校(HTSLC)的成長歴史,李淳臻老師表演了一段美妙的台灣歌仔戯,獲得全場滿堂彩; 在我們介紹中心捐款匾額時,亦感念大家的愛心,臨走之前李老師還捐了新台幣 1000.00 給基金會。Kevin凖備了許多美食招待KIST教師們以及KIPP的兩位成員 - Ms。 Kimberly Goudeau和Ms。Michelle 。活動中心主任 News也盡其本份,幫忙清理會議室和拍照。大家合作下,讓開會交誼非常愉快。
在此次中心導覽也介紹雅彥圖書館及外牆藝術,Ms. Kimberly 及Ms. Michelle 皆從加卅搬到休士頓,對中心收藏台灣文物及藝術豐富,甚是讚嘆,是她們在加卅未見。此次訪問在Kevin、Le-kheng和Evelyn熱情招待介紹,與貴賓在台、中 、英文的交談中,完美地結束了這場成功的聚會。
《二月一日遊》周純
一日遊的二月活動分享
共有28 位帥哥美女參加。在黃漢楨領隊的帶領之下,上午遊玩了Sheldon Lake State Park,下午參觀了San Jacinto Monument。
Sheldon Lake State Park 簡介:
這是個德卅公園,位置在台灣人活動中心的東北部, 離活動中心有28 里路。
Sheldon Lake State Park 是個水庫和野生動物的公園,從地圖上,可看到這個公園位於 San Jacinto 河流的一個盆地,而這個盆地是由San Jacinto 河和分支小河流Carpenters 河造成的。
在1943 年二戰時期,美國聯邦政府在Ship Channel 造船造軍艦。為了要解決造船工廠用水的問題,就利用在Ship Channel 附近的Sheldon Lake ,蓋了一個蓄水的水庫。1952 年,德州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局買下了這個水庫和附近的沼澤地區, 供居民釣魚,和休閒活動的地方。
1984 年正式成立了現在的公園Sheldon Lake State Park公園裏,有28个魚類孵化池,沿著池邊的步行道,慢步聆聽鳥聲,欣賞自然生物和植物。步行道最終進入德州原生大草原的濕地。濕地上有個82英尺高的高塔。爬上了六層樓高的高塔可看到整個Sheldon Lake,也可看到下午要去參觀的San Jacinto Monument。
San Jacinto Monument 簡介:
這個高達567 英尺紀念石碑,頂上有34 英尺的星星。 是為了記念德卅軍隊戰勝墨西哥軍隊,贏得了德州獨立的紀念石碑。
進入紀念石碑,樓下有歴史展覧廳和電影院,展覽了這場戰爭的軍隊衣服、生活用品、書籍和武器。 電影院放映了記錄影片,述說當年德州和墨西哥関係,和如何成立成德卅共和國。
電影中有段是敘述最有名的San Jacinto 戰役, 也因為這場18 分鐘的戰役,德州脫離了墨西哥,贏得了獨立。德州這塊土地,原本屬於是墨西哥, 當時的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墨西哥獨立後,德州也由墨西哥管理。
由於其他卅的美國人,漸漸移民到德州,因為苛稅和其他的問題,居住在德州的人民,開始有獨立的想法,產生了許多革命的德州人士.
1836 年的4 月21 日,Sam Houston 將軍,率領德州軍隊,在San Jacinto 紀念碑這個地方擊敗了由Santa Anna 總統親自領導的墨西哥軍隊。這場戰役造成墨西哥軍隊死了600多人, 200多人受傷, 300人被俘虜. 德州軍隊死亡9人, 30人受傷, 贏得了勝利。
墨西哥Santa Anna 總統被捕,並簽訂了停火協議。 墨西哥軍隊無條件退出德州,因此,德州順利了成立了Texas共和國, 並在1845年加入了美國聯邦,成了今日的德州。
這次的一日遊,實在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旅遊。 上午在Sheldon Lake公園裏,看到了(有止痛功效)牙痛樹,和好幾隻小鱷魚。當問到如何辨認鱷魚的性別時,一位帥哥很幽默的說,只要眼睛大大的,說話大聲的,那就是母鱷魚了。 當時有點小下雨,大家在雨亭避雨時,同行的台聲帥哥美女唱了首” 噗仔聲加催落”,臨時演出,不收費,贏得滿場掌聲。
中午在Golden Corral 午餐,美式“包肥”自助餐的食物,很合適大家的味口。下午參觀San Jacinto Monument 和 Battleground 時,看到當時戰役的墨西哥軍營地區和德州軍營地區,也看到了這場戰役德卅英雄的墳墓,和當時打仗的二個大砲。
我們這群從台灣來定居德卅的帥哥美女,也算是半個德州人。 站在這場歷史性戰役的領土上,深深感受到,因為這些先烈的犧牲,才能換得了今天德州的進步自由。也因為如此,從台灣來的我們,才能來美國上學 ,打拼,退休,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人生的機會。
非常感謝漢楨夫婦費心安排這次的活動,感謝Glorial 美女 配樂The Yellow Rose of Texas 這首歌,編輯了這次旅行的影片,讓我們可以回顧這次難忘的旅遊。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一日遊活動,深深感受到帥哥美女,相互照顧,溫暖包容,和諧相處, 真是個快樂的一天。
周純 分享
共有28 位帥哥美女參加。在黃漢楨領隊的帶領之下,上午遊玩了Sheldon Lake State Park,下午參觀了San Jacinto Monument。
Sheldon Lake State Park 簡介:
這是個德卅公園,位置在台灣人活動中心的東北部, 離活動中心有28 里路。
Sheldon Lake State Park 是個水庫和野生動物的公園,從地圖上,可看到這個公園位於 San Jacinto 河流的一個盆地,而這個盆地是由San Jacinto 河和分支小河流Carpenters 河造成的。
在1943 年二戰時期,美國聯邦政府在Ship Channel 造船造軍艦。為了要解決造船工廠用水的問題,就利用在Ship Channel 附近的Sheldon Lake ,蓋了一個蓄水的水庫。1952 年,德州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局買下了這個水庫和附近的沼澤地區, 供居民釣魚,和休閒活動的地方。
1984 年正式成立了現在的公園Sheldon Lake State Park公園裏,有28个魚類孵化池,沿著池邊的步行道,慢步聆聽鳥聲,欣賞自然生物和植物。步行道最終進入德州原生大草原的濕地。濕地上有個82英尺高的高塔。爬上了六層樓高的高塔可看到整個Sheldon Lake,也可看到下午要去參觀的San Jacinto Monument。
San Jacinto Monument 簡介:
這個高達567 英尺紀念石碑,頂上有34 英尺的星星。 是為了記念德卅軍隊戰勝墨西哥軍隊,贏得了德州獨立的紀念石碑。
進入紀念石碑,樓下有歴史展覧廳和電影院,展覽了這場戰爭的軍隊衣服、生活用品、書籍和武器。 電影院放映了記錄影片,述說當年德州和墨西哥関係,和如何成立成德卅共和國。
電影中有段是敘述最有名的San Jacinto 戰役, 也因為這場18 分鐘的戰役,德州脫離了墨西哥,贏得了獨立。德州這塊土地,原本屬於是墨西哥, 當時的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墨西哥獨立後,德州也由墨西哥管理。
由於其他卅的美國人,漸漸移民到德州,因為苛稅和其他的問題,居住在德州的人民,開始有獨立的想法,產生了許多革命的德州人士.
1836 年的4 月21 日,Sam Houston 將軍,率領德州軍隊,在San Jacinto 紀念碑這個地方擊敗了由Santa Anna 總統親自領導的墨西哥軍隊。這場戰役造成墨西哥軍隊死了600多人, 200多人受傷, 300人被俘虜. 德州軍隊死亡9人, 30人受傷, 贏得了勝利。
墨西哥Santa Anna 總統被捕,並簽訂了停火協議。 墨西哥軍隊無條件退出德州,因此,德州順利了成立了Texas共和國, 並在1845年加入了美國聯邦,成了今日的德州。
這次的一日遊,實在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旅遊。 上午在Sheldon Lake公園裏,看到了(有止痛功效)牙痛樹,和好幾隻小鱷魚。當問到如何辨認鱷魚的性別時,一位帥哥很幽默的說,只要眼睛大大的,說話大聲的,那就是母鱷魚了。 當時有點小下雨,大家在雨亭避雨時,同行的台聲帥哥美女唱了首” 噗仔聲加催落”,臨時演出,不收費,贏得滿場掌聲。
中午在Golden Corral 午餐,美式“包肥”自助餐的食物,很合適大家的味口。下午參觀San Jacinto Monument 和 Battleground 時,看到當時戰役的墨西哥軍營地區和德州軍營地區,也看到了這場戰役德卅英雄的墳墓,和當時打仗的二個大砲。
我們這群從台灣來定居德卅的帥哥美女,也算是半個德州人。 站在這場歷史性戰役的領土上,深深感受到,因為這些先烈的犧牲,才能換得了今天德州的進步自由。也因為如此,從台灣來的我們,才能來美國上學 ,打拼,退休,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人生的機會。
非常感謝漢楨夫婦費心安排這次的活動,感謝Glorial 美女 配樂The Yellow Rose of Texas 這首歌,編輯了這次旅行的影片,讓我們可以回顧這次難忘的旅遊。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一日遊活動,深深感受到帥哥美女,相互照顧,溫暖包容,和諧相處, 真是個快樂的一天。
周純 分享
《三月一日遊 Nacogdoches》Laura Chang
Nacogdoches?什麼地方,聽都沒聽過,來回要六個鐘頭?本來不想去的,因為我有下背痛的老毛病,坐久了,腳會麻,可是還是抵不過想去看這個看了城市名字後,還不太會發音的地方!
行前和Carla商討了半天,決定至少帶兩個保溫瓶,又帶了雨傘、雨衣和外套,怕像上回一樣,下了一場大雨淋濕了我的美麗髮型!
我們的校車司機高大瀟灑,行程開始時頗為莊重,按部就班,回程因為天色已晚,所以茅足了勁一心趕路,總算在天黑之前回到中心,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天黑我是不敢開車的,不過現在都有貼心的Carla接送, 我是很放心的!
Nacogdoches 係德州最早建立的城市,曾經掛過九面旗子,歷經西班牙、法國、墨西哥、德州共和國、美國南方聯盟、美國聯邦(2),美利堅合眾國,比德州還多三面,真是威風啊!Nacogdoches早期是印地安人的居住地,後來雖然被強迫駆離,但是地靈人傑,德州第一口油井就是在此地發現,又有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在此建校,所以頗有人文風情,我們這一次的目的地除了拜訪遊客中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該大學的杜鵑花園。
參觀遊客中心的空檔,我和遊伴Carla, 逛了小街一刻鐘,權當今天散步的quota。我看了一下路旁的燈座,底下都有註明是誰人奉獻,可見愛心人士還是很多的!
民以食為天,為了好好的參觀花園,領隊讓我們先吃中式自助餐大快朵頤,尤其像我這種不吃飯就沒力氣的,一聽到午飯鐘聲響起就衝衝衝,一如既往,仗著人多我們又被安排在包廂裡面,所以吃的再多也沒有旁人看見,自己人沒關係啦!
因為時間有限,杜鵑花園只能賞玩一個鐘頭,不過花園導遊老教授講話風趣幽默,誓死和花園共進退,有他講解,有點凋謝的杜鵑花也都生動活潑起來,尤其那一叢黃色的杜鵑,更是不知道謀殺掉多少蘋果相機,好美也好稀奇!
此番一日遊,我和Carla 早上7:30出門回到家時也是7:30,一共12個鐘頭,如果在家中追劇有時候也會花12個鐘頭,所以不如去外頭逛逛,總比老是對著電視機強!
奉勸各位沒有參加過一日遊的朋友可以來試試, 行程不但多采多姿,領隊不但會在車上做目的地解說,還會在車上帶些補充水罐,更有熱心會友間中或會帶滷蛋、餅乾之類的,但是請不要期待這些小點,因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車上的水罐我拿了一支,再加上自己的兩個保溫瓶,下車前全部喝光光!途中上了五次洗手間,加上上車前下車後,一共七次!長途旅行真的要多喝水,反正領隊每兩個小時就放我們下車,不怕!
真沒想到來回六個小時的一日遊,鄉親們居然把車子塞得滿滿的,可見主辦單位聲名遠播!
旅遊當日風光明媚、鳥語花香,雖然路程遠了點,但是有Shirley的詳細城市解說,又有74歲老教授杜鵑花園導覽,還有Carla的中途小點解饞,還有几位副領隊的協助,郊外踏青一點都不無聊!日中的包肥餐滋味無窮,讓我們除了浴染花香之外,身上也多了一點凡塵之氣!
回程車上還可以看到Jack, 美瑢、琇莉和忠勇的美景照片,讓我們回味歡樂的時光,一日遊真有趣!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和Carla還在德州第一古城的老街上,各買了一件春裝,是不是收穫滿滿呢?
再次謝謝領隊和同遊的夥伴們,下次再見!
行前和Carla商討了半天,決定至少帶兩個保溫瓶,又帶了雨傘、雨衣和外套,怕像上回一樣,下了一場大雨淋濕了我的美麗髮型!
我們的校車司機高大瀟灑,行程開始時頗為莊重,按部就班,回程因為天色已晚,所以茅足了勁一心趕路,總算在天黑之前回到中心,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天黑我是不敢開車的,不過現在都有貼心的Carla接送, 我是很放心的!
Nacogdoches 係德州最早建立的城市,曾經掛過九面旗子,歷經西班牙、法國、墨西哥、德州共和國、美國南方聯盟、美國聯邦(2),美利堅合眾國,比德州還多三面,真是威風啊!Nacogdoches早期是印地安人的居住地,後來雖然被強迫駆離,但是地靈人傑,德州第一口油井就是在此地發現,又有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在此建校,所以頗有人文風情,我們這一次的目的地除了拜訪遊客中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該大學的杜鵑花園。
參觀遊客中心的空檔,我和遊伴Carla, 逛了小街一刻鐘,權當今天散步的quota。我看了一下路旁的燈座,底下都有註明是誰人奉獻,可見愛心人士還是很多的!
民以食為天,為了好好的參觀花園,領隊讓我們先吃中式自助餐大快朵頤,尤其像我這種不吃飯就沒力氣的,一聽到午飯鐘聲響起就衝衝衝,一如既往,仗著人多我們又被安排在包廂裡面,所以吃的再多也沒有旁人看見,自己人沒關係啦!
因為時間有限,杜鵑花園只能賞玩一個鐘頭,不過花園導遊老教授講話風趣幽默,誓死和花園共進退,有他講解,有點凋謝的杜鵑花也都生動活潑起來,尤其那一叢黃色的杜鵑,更是不知道謀殺掉多少蘋果相機,好美也好稀奇!
此番一日遊,我和Carla 早上7:30出門回到家時也是7:30,一共12個鐘頭,如果在家中追劇有時候也會花12個鐘頭,所以不如去外頭逛逛,總比老是對著電視機強!
奉勸各位沒有參加過一日遊的朋友可以來試試, 行程不但多采多姿,領隊不但會在車上做目的地解說,還會在車上帶些補充水罐,更有熱心會友間中或會帶滷蛋、餅乾之類的,但是請不要期待這些小點,因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車上的水罐我拿了一支,再加上自己的兩個保溫瓶,下車前全部喝光光!途中上了五次洗手間,加上上車前下車後,一共七次!長途旅行真的要多喝水,反正領隊每兩個小時就放我們下車,不怕!
真沒想到來回六個小時的一日遊,鄉親們居然把車子塞得滿滿的,可見主辦單位聲名遠播!
旅遊當日風光明媚、鳥語花香,雖然路程遠了點,但是有Shirley的詳細城市解說,又有74歲老教授杜鵑花園導覽,還有Carla的中途小點解饞,還有几位副領隊的協助,郊外踏青一點都不無聊!日中的包肥餐滋味無窮,讓我們除了浴染花香之外,身上也多了一點凡塵之氣!
回程車上還可以看到Jack, 美瑢、琇莉和忠勇的美景照片,讓我們回味歡樂的時光,一日遊真有趣!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和Carla還在德州第一古城的老街上,各買了一件春裝,是不是收穫滿滿呢?
再次謝謝領隊和同遊的夥伴們,下次再見!
《天上人間之舞》雅夫子
雲門舞團的創辦人林懷民曾經如此地形容自己:「跳舞是我的初戀,寫作是我的妻子。結婚後,遇到老情人,舊情復發,於是跳舞變成了我的情婦。」多麼美妙奇特的自述!
林懷民父母原來對他的期望,是希望他去唸台大,畢業後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但他對死背書本,只求考進名校的目標,帶不動他學習的馬達,自嘲他是那一屆台中一中畢業生沒有考上台大的五將之一。在唸中學時,他就對寫作很有興趣,首次投稿就被聯合報副刊採用,所以他説「寫作是我的妻子」。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在美國念書期間,他也去學習舞蹈,只因為喜歡跳舞,並非想成為職業舞者。回台後,在政大當講師,當時有一群年輕人也喜愛舞蹈,他就盡自己所知指點他們。後來心中卻點起一把「演出」的熱火,這把火一直燒,燒到林懷民興起成立舞團的念頭⋯⋯
創辦雲門時,林懷民父親這樣告誡他:舞蹈是門很了不起的藝術,因為它用自己的身體去展現藝術,但它也可能會讓你變成乞丐的行業。父親只是用語言來警告他而已,而母親卻暗中用行動來支持他。當他母親往生時,林懷民驚訝地發現母親真的怕他有一天淪為乞丐,悄悄地以他的名字開了一個戶頭,其存款已經超過百萬台幣。說到母親,懷民感激不盡,她的一生對丈夫與子女付出一切心血。
有一次,他母親因病住進榮總,林懷民在病房放「荒城之月」的曲子給她聽,片刻之後他看著母親逐漸地端坐起來,並用手指在被褥上撫彈。問她在做什麼?回答:「我在彈琴。」由此,他才知道母親在東京留學時,就學會彈琴,由於家務繁忙,一直沒有空閒彈琴自娛。他母親也很喜愛種花,戰後台灣一片荒蕪,百姓鮮少笑容。她從東京親人那裡取得一些花籽,在院子裡種出一大片草本花,花季過後收穫了大量的花籽,分送給一百所學校與機關,並請他們來年把存活率與開花率回報給她。她母親嘆了一聲,繼續說:結果只收到台大園藝系的覆函,台灣人當時的心情是多麼地壞 - 壞到無心種花!
林懷民用二句話來形容他當初創團的情景:「憨膽」與「起狂」。他説“年青”就是“勇敢”的代名詞,當時他全身是膽,身上沒有腦袋,對想做的事就勇往直前,完全沒有成敗的考量。1973年他創立雲門舞團,二年後首演《白蛇傳》,好評湧至,他有點受竉若驚,倍感社會期待的壓力。接下來的《薪傳》,原來計劃要在台北演出,但因演出當天傳來中美斷交的“爆炸性”消息,臨時改在家鄉嘉義舉行,意外地吸引了六萬觀眾來看。故事是演出台灣祖先如何冒著生命之危險橫渡黑水溝,千辛萬苦來台灣拓荒,為後代子孫打拚。當時國難當前,大家非常激動,淚灑遍地。雲門舞集綜合現代舞、芭蕾舞、京劇身段、太極導引、靜坐與拳術等元素來編舞。林懷民聽到一位南部村民對雲門舞集的評語:「林老師,舞團的演出,從頭到尾我都看不太懂,但整埸的演出卻非常感動我。」他説這是對他多年的努力最棒的讚美。雲門舞集中的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狂草 、十三聲等等,都是難得的精品。
雲門已經打響國際的知名度,每年到國外演出,把「台灣」的招牌擦得很亮,台灣人以它為傲。雲門也沒有忘記初衷 - 到偏鄉地方去演出,譲各階層以及孩子們都能接近藝術,高高興興地看演出。他們在台東的池上演出,帶出學生來做義工,以台東縱谷作為舞台背景,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堪稱在跳著“天上人間之舞”。
林懷民父母原來對他的期望,是希望他去唸台大,畢業後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但他對死背書本,只求考進名校的目標,帶不動他學習的馬達,自嘲他是那一屆台中一中畢業生沒有考上台大的五將之一。在唸中學時,他就對寫作很有興趣,首次投稿就被聯合報副刊採用,所以他説「寫作是我的妻子」。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在美國念書期間,他也去學習舞蹈,只因為喜歡跳舞,並非想成為職業舞者。回台後,在政大當講師,當時有一群年輕人也喜愛舞蹈,他就盡自己所知指點他們。後來心中卻點起一把「演出」的熱火,這把火一直燒,燒到林懷民興起成立舞團的念頭⋯⋯
創辦雲門時,林懷民父親這樣告誡他:舞蹈是門很了不起的藝術,因為它用自己的身體去展現藝術,但它也可能會讓你變成乞丐的行業。父親只是用語言來警告他而已,而母親卻暗中用行動來支持他。當他母親往生時,林懷民驚訝地發現母親真的怕他有一天淪為乞丐,悄悄地以他的名字開了一個戶頭,其存款已經超過百萬台幣。說到母親,懷民感激不盡,她的一生對丈夫與子女付出一切心血。
有一次,他母親因病住進榮總,林懷民在病房放「荒城之月」的曲子給她聽,片刻之後他看著母親逐漸地端坐起來,並用手指在被褥上撫彈。問她在做什麼?回答:「我在彈琴。」由此,他才知道母親在東京留學時,就學會彈琴,由於家務繁忙,一直沒有空閒彈琴自娛。他母親也很喜愛種花,戰後台灣一片荒蕪,百姓鮮少笑容。她從東京親人那裡取得一些花籽,在院子裡種出一大片草本花,花季過後收穫了大量的花籽,分送給一百所學校與機關,並請他們來年把存活率與開花率回報給她。她母親嘆了一聲,繼續說:結果只收到台大園藝系的覆函,台灣人當時的心情是多麼地壞 - 壞到無心種花!
林懷民用二句話來形容他當初創團的情景:「憨膽」與「起狂」。他説“年青”就是“勇敢”的代名詞,當時他全身是膽,身上沒有腦袋,對想做的事就勇往直前,完全沒有成敗的考量。1973年他創立雲門舞團,二年後首演《白蛇傳》,好評湧至,他有點受竉若驚,倍感社會期待的壓力。接下來的《薪傳》,原來計劃要在台北演出,但因演出當天傳來中美斷交的“爆炸性”消息,臨時改在家鄉嘉義舉行,意外地吸引了六萬觀眾來看。故事是演出台灣祖先如何冒著生命之危險橫渡黑水溝,千辛萬苦來台灣拓荒,為後代子孫打拚。當時國難當前,大家非常激動,淚灑遍地。雲門舞集綜合現代舞、芭蕾舞、京劇身段、太極導引、靜坐與拳術等元素來編舞。林懷民聽到一位南部村民對雲門舞集的評語:「林老師,舞團的演出,從頭到尾我都看不太懂,但整埸的演出卻非常感動我。」他説這是對他多年的努力最棒的讚美。雲門舞集中的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狂草 、十三聲等等,都是難得的精品。
雲門已經打響國際的知名度,每年到國外演出,把「台灣」的招牌擦得很亮,台灣人以它為傲。雲門也沒有忘記初衷 - 到偏鄉地方去演出,譲各階層以及孩子們都能接近藝術,高高興興地看演出。他們在台東的池上演出,帶出學生來做義工,以台東縱谷作為舞台背景,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堪稱在跳著“天上人間之舞”。
《Wearing Red》Carol Chang
1979, St. Louis, I was at a New Year party and the magician was about to perform the finale of his act. He asked for a volunteer. Nobody raised their hand. He called out “that lady wearing red.” Out of 300 people, I was singled out and the audience was cheering, I wanted to back out but I couldn’t, I felt the pressure from the crowd, I had to go up to the stage. I watched as the magician put a carrot into the hole of a cutting machine. Seeing the carrot chopped into many pieces, my face turned pale, my stomach churned. The magician asked me to put my arm into the hole, under the knife. I was trembling. The magician sensed my nervousness; he whispered to me, ‘don’t worry, it won’t hurt you!’ I was still so scared; I closed my eyes. The audience was so quiet, you could hear a needle drop, the air was suspended. I held my breath, waited, finally, I heard the knife went down. It did not touch me, I was not hurt and the audience was applauding. The magician thanked me for bringing the show to such a climax. He said that I was a brilliant actress, but I was genuinely frightened. After this event, I swore not to wear red any more. I hated to be singled out. I hated to be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Since then, my wardrobe became black, grey and white, and you couldn’t find any bright colors in my closet.
Today I am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wearing red. What made me change my mind? The turning point was when I joined toastmasters at the age of 47. With my kids going to collage and I realized that I couldn’t stay in my own shell forever, I was looking for an organization to join, and I picked toastmasters.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walked out of my comfort zone. According to a survey, the most fearful thing for American is public speaking. I remember my first speech, my hands were cold, I felt time passed so slowly, and I wondered why the green light was not on. After gaining some experience, my fear gradually vanished, I discovered that I did not despise attention, on the contrary, I found myself enjoying the attention from the audience.
When I turned 50, I asked myself, after living half century, is there still anything making me shy away? My answer is No, except deadly challenges, such as gun shooting and aggressive sports. I started to try new things. I used to think, I can’t sing, I can’t dance, and I can’t deliver speeches. After I had tried them all, “ 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has become my motto. At the mean time, I started to wear red. To me, wearing red has multiple meanings. It means you are confident and deserve attention. It means you are brave and willing to take risks. It means you are enthusiastic and eager to participate. Wearing red indicates that you are a cheerful person to be around, and that you are a positive person to team up with. Further more, it means you are willing to lead and ready to be an influential person.
Wearing red is a magic, it draws people to me. When I wore red, I appeared confident and cheerful, and people noticed, that is why more people come talk to me when I wore red than any other color. It’s not only me that likes to wear red, I notice many seniors like to wear red also, it shows off their vibrant spirits. If you don’t find much fun in your life, be daring, wear red, and try new things.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you must keep enthusiasm toward life. Be alive when you are alive. Remember,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life is about how many moments took your breath away!
Today I am standing in front of you wearing red. What made me change my mind? The turning point was when I joined toastmasters at the age of 47. With my kids going to collage and I realized that I couldn’t stay in my own shell forever, I was looking for an organization to join, and I picked toastmasters.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walked out of my comfort zone. According to a survey, the most fearful thing for American is public speaking. I remember my first speech, my hands were cold, I felt time passed so slowly, and I wondered why the green light was not on. After gaining some experience, my fear gradually vanished, I discovered that I did not despise attention, on the contrary, I found myself enjoying the attention from the audience.
When I turned 50, I asked myself, after living half century, is there still anything making me shy away? My answer is No, except deadly challenges, such as gun shooting and aggressive sports. I started to try new things. I used to think, I can’t sing, I can’t dance, and I can’t deliver speeches. After I had tried them all, “ 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has become my motto. At the mean time, I started to wear red. To me, wearing red has multiple meanings. It means you are confident and deserve attention. It means you are brave and willing to take risks. It means you are enthusiastic and eager to participate. Wearing red indicates that you are a cheerful person to be around, and that you are a positive person to team up with. Further more, it means you are willing to lead and ready to be an influential person.
Wearing red is a magic, it draws people to me. When I wore red, I appeared confident and cheerful, and people noticed, that is why more people come talk to me when I wore red than any other color. It’s not only me that likes to wear red, I notice many seniors like to wear red also, it shows off their vibrant spirits. If you don’t find much fun in your life, be daring, wear red, and try new things.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you must keep enthusiasm toward life. Be alive when you are alive. Remember,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life is about how many moments took your breath away!
《府城「紅樓綠窗」的回憶》江朝雄
由於時空環境的關係,在我的青少年時期,剛好遇上二戰後嬰兒出生率驟增的年代。1955年春夏之間,有一天突然從報紙上得到台南師範學校招生的消息,在工商業未發展的社會,對家境較差的家庭,小孩能進師範學校讀書,畢業後就有教書工作可以糊口,因此我大哥就鼓勵我去報考。當年因急需國小教師的關係(已聘用很多高中、高職畢業生當國小教師),招考初中畢業生,受三年的教育訓練的應急體制,比起現在「大學林立,研究所極其普遍」須較高學歷才能任教職的制度,我把它稱為「三年小學徒」訓練。
對我來說,這是我在青少年時期第二次接受「三年小學徒」(16-18歲)的學習過程。第一次是13-15歲時,受工職小學徒訓練(幾年後義務教育就到國中,再沒有初級職校,僅有高職)。所以稱之為小學徒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職業學校對主要學科鐘點數比普通中學少,而實驗室/工場實習佔了一些時間。其二是十三至十八歲都還是青少年,稱小學徒不為過。就如早期英國牛津大學成立前,稱中學是Grammar School,它是大學的預備學校,以別於職業學校Vocational School,以培訓學生就業為重點。
既然屬於職業教育性質,課程就跟高中有很大區別。數學課本冠上「師範代數學」,「師範幾何學」「師範三角學」幾乎只是我在初職時所學的複習程度,化學除了Alpha 射線及Gamma 射線,在省嘉工初職化學課程未學過外,其實就等同一種複習而已。而英文當年入學考試不必考,入學後英文也只是選修,我不知道有否1/3的同學選修英文。
或許教育當局當時認為師範畢業是要教小學,尤其當時的時空環境,對外文的學習,不像今天那麼重視也是原因。事實上,三年短暫的時間,要學習教心理學,教育概論,教材教法,教育測驗與統計,教育史,健康教育,教育實習.......。再加上前述普通中學的那些共同課程,總共的科目的確也很多,但同學們都戰戰兢兢,很努力學習,希望不負政府公費的栽培之恩。
如今回想那段青少年時期短暫的「小學徒」訓練,在文化古都台南那棟「紅樓綠窗」(三樓的紅磚建築,窗戶框框塗綠色)的學習歷程。即使時間已超過ㄧ甲子,但印象還是清悉不含糊。幾乎每天雷霆式戰鬥機,從很近的基地起飛,超低空的從紅樓屋頂飛過的F84,F86戰鬥機震耳欲聾的經歷。有一,兩次給予同學們的感覺是,距離三樓屋頂大概只幾公尺,萬一一點點閃失,三樓的學生就一命烏乎!多謝上天保佑。
1950年代是克難時期,一切只求溫飽。那時學生住宿舍的副食費,每人每月是五十元(當時的國小老師每月薪水也僅385元。)而學生宿舍的飲食幾乎天天一樣,就是高麗菜炒蒜青,偶爾會看到微量的「三層肉」的肉絲。蒜青吃多了,廁所小便池都彌漫阿摩尼亞的嗆味。偶爾加菜,有牛肉炒黃豆,部分那時不吃牛肉的,就揀黃豆吃。我就靠這樣的飲食從入學149公分,到畢業時長到165公分。
我在府城讀書的那段時期,其實只有二年,因第一年「愛,和,平」三個班,是在北港分部就讀上課,二年級才回台南市樹林街紅樓上課,也因在北港時那位錢倫寬老師,在課外活動項目中開了「寫作研究會」,我也參加這個研究會一年,當二年級遷回台南時,錢老師就回台北師範大學,寫作研究會就沒有繼續了,雖只參加一年,但對我寫作的興趣幫助不少。
因所有共同科目(國、數、物理、化學)相當於初職已學過的複習,加上我英文也沒選修,顯得功課輕鬆,倒是所有教育專業科目,對青少年的我,才是應努力學習的課題,還好對那些課程不僅感到很新鮮,也很有興趣。其實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驗與統計...。等知識,除了學校之外,在人生旅途中也可以應用到它們。那時期的週末,常去逛中正路的經緯和大方書店,有一次看到一本「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中文譯本,就很好奇的買來閱讀。它最讓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的,不是因它是歌德的成名小說,或是描述技巧很高超細膩,而是對一個人內心世界,心懷意念的真誠表白。
世界的一切,時刻在改變,年年在進步。記得1958年暑假畢業離開古都時,當時的視聽教育器材,不僅數量很少,而且很老舊式的,近年來網上教學,視訊都很進步發達,科技的進展實在令人驚奇。但物質文明進步,精神文明是否也有提升?值得我們思考。最明顯的例子,如諾貝爾發明炸藥,原先目的是用在工程方面,卻被惡者用它來製造炸彈等殺人武器。再如電子業突飛猛進,但駭客在遠方就可偷別人的錢,......等。這情形何止是「魔高一丈」?!
敬畏神及尊重人的傳統文化精神若失去,人類社會難免更動盪坎坷。想起1958年六月畢業前幾天,隔壁仁班陳再添同學,他是我們那一屆每逢升旗典禮時,發號司令的學生代表,給師長及同學很好的印象。他在我的小小紀念冊上簽了30字的對聯,距今已近65年,那小冊子早已不知在哪裡?但他送我的那古道熱腸,充滿友愛的對句,依然存放在我心裏:
紅樓書聲,齊頌弦歌,難忘窗前述衷曲。
綠窗琴韻,分唱別賦,猶記樓頭道離情。
2023年3月24日 於休士頓
對我來說,這是我在青少年時期第二次接受「三年小學徒」(16-18歲)的學習過程。第一次是13-15歲時,受工職小學徒訓練(幾年後義務教育就到國中,再沒有初級職校,僅有高職)。所以稱之為小學徒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職業學校對主要學科鐘點數比普通中學少,而實驗室/工場實習佔了一些時間。其二是十三至十八歲都還是青少年,稱小學徒不為過。就如早期英國牛津大學成立前,稱中學是Grammar School,它是大學的預備學校,以別於職業學校Vocational School,以培訓學生就業為重點。
既然屬於職業教育性質,課程就跟高中有很大區別。數學課本冠上「師範代數學」,「師範幾何學」「師範三角學」幾乎只是我在初職時所學的複習程度,化學除了Alpha 射線及Gamma 射線,在省嘉工初職化學課程未學過外,其實就等同一種複習而已。而英文當年入學考試不必考,入學後英文也只是選修,我不知道有否1/3的同學選修英文。
或許教育當局當時認為師範畢業是要教小學,尤其當時的時空環境,對外文的學習,不像今天那麼重視也是原因。事實上,三年短暫的時間,要學習教心理學,教育概論,教材教法,教育測驗與統計,教育史,健康教育,教育實習.......。再加上前述普通中學的那些共同課程,總共的科目的確也很多,但同學們都戰戰兢兢,很努力學習,希望不負政府公費的栽培之恩。
如今回想那段青少年時期短暫的「小學徒」訓練,在文化古都台南那棟「紅樓綠窗」(三樓的紅磚建築,窗戶框框塗綠色)的學習歷程。即使時間已超過ㄧ甲子,但印象還是清悉不含糊。幾乎每天雷霆式戰鬥機,從很近的基地起飛,超低空的從紅樓屋頂飛過的F84,F86戰鬥機震耳欲聾的經歷。有一,兩次給予同學們的感覺是,距離三樓屋頂大概只幾公尺,萬一一點點閃失,三樓的學生就一命烏乎!多謝上天保佑。
1950年代是克難時期,一切只求溫飽。那時學生住宿舍的副食費,每人每月是五十元(當時的國小老師每月薪水也僅385元。)而學生宿舍的飲食幾乎天天一樣,就是高麗菜炒蒜青,偶爾會看到微量的「三層肉」的肉絲。蒜青吃多了,廁所小便池都彌漫阿摩尼亞的嗆味。偶爾加菜,有牛肉炒黃豆,部分那時不吃牛肉的,就揀黃豆吃。我就靠這樣的飲食從入學149公分,到畢業時長到165公分。
我在府城讀書的那段時期,其實只有二年,因第一年「愛,和,平」三個班,是在北港分部就讀上課,二年級才回台南市樹林街紅樓上課,也因在北港時那位錢倫寬老師,在課外活動項目中開了「寫作研究會」,我也參加這個研究會一年,當二年級遷回台南時,錢老師就回台北師範大學,寫作研究會就沒有繼續了,雖只參加一年,但對我寫作的興趣幫助不少。
因所有共同科目(國、數、物理、化學)相當於初職已學過的複習,加上我英文也沒選修,顯得功課輕鬆,倒是所有教育專業科目,對青少年的我,才是應努力學習的課題,還好對那些課程不僅感到很新鮮,也很有興趣。其實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驗與統計...。等知識,除了學校之外,在人生旅途中也可以應用到它們。那時期的週末,常去逛中正路的經緯和大方書店,有一次看到一本「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中文譯本,就很好奇的買來閱讀。它最讓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的,不是因它是歌德的成名小說,或是描述技巧很高超細膩,而是對一個人內心世界,心懷意念的真誠表白。
世界的一切,時刻在改變,年年在進步。記得1958年暑假畢業離開古都時,當時的視聽教育器材,不僅數量很少,而且很老舊式的,近年來網上教學,視訊都很進步發達,科技的進展實在令人驚奇。但物質文明進步,精神文明是否也有提升?值得我們思考。最明顯的例子,如諾貝爾發明炸藥,原先目的是用在工程方面,卻被惡者用它來製造炸彈等殺人武器。再如電子業突飛猛進,但駭客在遠方就可偷別人的錢,......等。這情形何止是「魔高一丈」?!
敬畏神及尊重人的傳統文化精神若失去,人類社會難免更動盪坎坷。想起1958年六月畢業前幾天,隔壁仁班陳再添同學,他是我們那一屆每逢升旗典禮時,發號司令的學生代表,給師長及同學很好的印象。他在我的小小紀念冊上簽了30字的對聯,距今已近65年,那小冊子早已不知在哪裡?但他送我的那古道熱腸,充滿友愛的對句,依然存放在我心裏:
紅樓書聲,齊頌弦歌,難忘窗前述衷曲。
綠窗琴韻,分唱別賦,猶記樓頭道離情。
2023年3月24日 於休士頓
《如實人生 》蔡淑媛
當年我就讀省立高雄女中的初一丁班(學校以甲乙丙丁天干排序的順位來分班),是由錄取成績第一名到五十名的學生集合組成。生逢學校動輒以記過、開除為教學守則的年代,質優班的女學生應該多屬於循規蹈矩、順從聽話的乖乖牌。可是我們班卻是那個時代的異類~以調皮搗蛋而出名。我們給老師取「有趣味的」或者帶諷刺性的外號,上課時低頭猛k小說、偷吃便當。下課後流連校園,星期天或假日還相約到學校,名為讀書其實是成群結黨,做一些令值日校工「詛咒兼pui-nua(吐口水)」的「歹代誌」。
與學校一牆之隔,有一家製作蒜香土豆(花生)的小工廠。美其名為工廠,其實只是在違章建築的住家後院搭個竹棚,砌一個大烘爐,上面放個養豬戶用來煮「豬菜」的大鐵鍋,生旺火煮土豆,曬乾裝包,如是而已。老闆把上等貨色包裝整齊,送到商店去交貨,而那些破碎的,發育不良的,擺不上台面的「貨底」半價賣給近水樓台卻阮囊羞澀的學生。
我們這群搗蛋鬼中就有人敢用違反校規的辦法,爬到牆頭對賣土豆的老闆娘大聲呼叫,老闆娘出來把土豆包往上扔,趴在牆上的人就把錢往下丟,省時又省力地完成好買賣。我們把桌椅搬到走廊圍成方桌而坐。我們攤開課本,擺出一副「十年寒窗」的架式,但嘴裡細嚼腦裡反應的,不是有味詩書而是甘甜的土豆香。破碎的土豆殼掉落滿地,揮舞掃帚意思意思,當然無法消尸滅跡,於是惹來了校工的冷眼橫對與沒完沒了的「碎碎唸」。
走進校門右轉,有個柳蔭水塘與紅亭屹立的小庭院。沿著磚砌小徑長一排矮矮的芭樂樹,樹上掛幾粒營養不良的芭樂果。我們左盼右盼等不及果子長大,也不顧校工一再的警告,就把那些比小粒魚丸大不了多少的芭樂採下分食,味道酸澀咬舌,我們卻引以為樂,這就經常換來校工拿著掃把的追趕。
我們幾個常在一起好成績的「歹學生」當中,有個天資聰慧卻特立獨行的人物。伊搞怪能力超強,「歹症頭」(壞點子)特別多,把校工惹得咬牙切齒。有個資深的老工頭更當面對伊吼叫,詛咒伊高中聯考落榜,從此滾出校園。伊一聽馬上裝出一臉悲哀的神情回話:「好!好!我落榜,我落榜,讓你比較好過日。」我們聽到後忍不住彎腰大笑起來。我們這群「歹規距」的問題少女當然會榜上無名,因為在學期結束時已經取得了校方免試直升高中的保證。
我這位同學名叫許洋主。在那個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社會,老爸大都以美、麗、賢、淑、芳、 香、雅、惠等溫柔雅緻的字彙為女兒命名. 還有一些比較沒文化或經濟薄弱的家庭, 甚至用"忍分"、"罔腰"、"罔市"替「查某仔」取名。台語的「罔」字是"無奈、只好"之意。腰、市與"餵養"同音,意思是原本期待生男,但既然來的是女兒,只好就隨便養吧。有一次實在好奇就問伊,為甚麼叫洋「主」?非要做「主」不可,也還有「民主」、「地主」﹑「堡主」甚至「幫主」等「嚇嚇叫」的名字可用呀!伊一聽笑得差點「未喘氣」。伊說哪裡有甚麼特別的意思,只不過是伊那個只會講台灣「國語」的老爸在區公所碰到一個「山東仔」辦事員,兩人雞同鴨講鬧了半天,最後「洋子」就變成了「洋主」。
升上高一以後,洋主患上頭疼、四肢乏力卻查不出原因的怪病。伊三天兩頭就請病假。伊養病的方式也怪,不睡在「哈瑪星」(今鼓山區)自家眠床上,讓媽媽噓寒問暖以重溫甜蜜的童年夢,伊竟住到離家幾十里外﹐已逾兩百年歷史的鼓山巖靜修庵。也許就是清蔭覆地長日寂寂的古老山巖,那青苔鋪滿的牆角顯現的歲月滄桑,那清韻悠遠的鐘聲梵唱,引發出伊日後終身研習佛學,翻譯經書,義教佛理的獨特因緣。
伊東海大學畢業考入台大歷史研究所(據說是第一個考進台大研究所的外校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我畢業後返回高雄,教書、結婚而後出國,自此兩人天涯路隔失去連絡。一直到一九九五年兩人再會台北城,已經歷了一大段全然不同的歲月人生。那年我返台參加「海外高中漢語教師研習會」,住在師大女生宿舍。伊聽到消息專程前來找我。伊帶我走過和平東路的九彎十八拐,一路走上淡水河隄邊一棟公寓的四樓頂。厝樓頂是一間木板、鐵皮湊合而成的單間房,門口掛一片寫著【如實佛學研究室】的木牌。幾張合併排列的薄板桌佔去窄小空間的大半,桌上凌亂堆放佛典,譯文稿和筆記。瀏覽過目,一屋寂靜卻覺熙熙攘攘,除了書還是書。我問伊睡哪裡?伊指一指書架後一個木製上下鋪。上鋪滿滿一床書,下鋪狹窄的空間疊放著薄被與枕頭。
「就睡這裡?」我問。
「是啊!心無掛礙,倒頭一睡到天明」,伊輕鬆地回答。
「我還有個客房呢!」伊指著書架後牆腳邊的行軍床說,「過路的比丘尼有時來掛單」。
伊徹底看淡物質生活。伊無欲無爭,吃食只為裹腹,衣物只為蔽體保暖,穿鞋只為保護腳底。一雙鞋穿到破,多出一雙伊都嫌佔位。對於佛學書籍,譯經資料卻從不嫌多。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以後,伊回高雄教了兩年書。在那個磚塊、死板、制式的學校環境,老師只能教書,不能教人。對於「如實知」、「如實見」,更要「如實教」的洋主來說,只是在貽害學生,在造孽人眾。基於這樣的理念,當我們青春作伴,急急忙忙申請北美洲的學校出國留學,心心念念追逐虛幻飄渺的愛情時,伊隱入佛學譯經院去精研佛教義理的真知與卓見。
伊不是看破世情,更未遁入空門。伊只是站在自己認知的生命制高點上戀戀紅塵。伊熱愛故鄉的青山綠水,傾心嘉南平原的白鷺鷥與水田。看到一棵小草努力鑽出堅硬的土地,就會感動到幾乎要對它頂禮膜拜;撿到一隻受傷的「粉鳥」(鴿子)就細心呵護直到它壽終正寢,還到公園的林蔭深處建造一座讓它永遠安息的「鴿塚」。伊聽到要「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就匆匆趕到全台重鎮~總統府前的廣場~去與雖然素昧平生,但一片丹心在護台的千萬民眾手牽手,心連心,向當時的專制政權發出了要求民主與自由的獅子吼。赤子心腸,熱愛生命與大地,伊不離不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洋主多年前除了精研日文,更隻身前往日本跟隨名師學習巴利文。由於命中註定的追根究底的天性,也為了要更透徹地了解佛教原典的精髓,返台後又開始自學梵文與藏文。前前後後伊出版了十多部從原文翻譯的佛學經書。伊同時也應邀到佛學院去講學,到各地圖書館去講經。慕名而至拜師學經的有「在家眾」(撰寫佛教哲學論文的年輕研究生、哀樂中年,人海浮沈的俗家男女),還有比丘、比丘尼,其中不乏高學歷﹐已在名山古剎獨當一面的法師與住持。
口頭相傳,眾所周知,許老師授課不收學費也不用事先報名,是名符其實的「義教」。伊不點名也不考試,為了考試才念書的學生伊也不收。只要約好時間,許老師永遠在樓頂簡陋小屋期待相會。學生來去自如,隨緣而無牽掛。師生專心研究佛理,鑽研「緣起性空」的本質,破解人世無明的煩惱。三十多年來伊教過的學生已難以估計。伊告訴我,教學的目的不是寄望他們斷髮絲斬情緣,為僧為尼修持來世的正果,而是要幫助他們發揮潛能,確定人生觀,走向屬於自己的正道。若能發現有慧根、俱悟性的學生,伊也不排除栽培成學養俱佳,真誠實在的宏法人才。
許洋主與學生經歷兩年無暝無日的鑽研、查證、編寫,伊今生最大的志業《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終於在一九九五年付印出版。全套五大冊六千多頁。內容包含金剛經的四種梵文原典,各國研究論述,文法解析,從英、日文翻譯過來的注釋,和佛學大師印順老人的註解。全書深入淺出,條理分明,是研究「金剛經」最完備的參考典籍。
朝花夕萎,諸事無常,緣起緣滅,順其自然。翻閱手邊巨冊,伊新譯的《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洋主的言行舉止,以及少女求學期與伊共同經歷過的離合悲歡,有如雲絲柳絮,在回憶的風中快意飛舞。逝水年華恍然一夢,心有所感,因以為記。 〈2023年3修訂〉
與學校一牆之隔,有一家製作蒜香土豆(花生)的小工廠。美其名為工廠,其實只是在違章建築的住家後院搭個竹棚,砌一個大烘爐,上面放個養豬戶用來煮「豬菜」的大鐵鍋,生旺火煮土豆,曬乾裝包,如是而已。老闆把上等貨色包裝整齊,送到商店去交貨,而那些破碎的,發育不良的,擺不上台面的「貨底」半價賣給近水樓台卻阮囊羞澀的學生。
我們這群搗蛋鬼中就有人敢用違反校規的辦法,爬到牆頭對賣土豆的老闆娘大聲呼叫,老闆娘出來把土豆包往上扔,趴在牆上的人就把錢往下丟,省時又省力地完成好買賣。我們把桌椅搬到走廊圍成方桌而坐。我們攤開課本,擺出一副「十年寒窗」的架式,但嘴裡細嚼腦裡反應的,不是有味詩書而是甘甜的土豆香。破碎的土豆殼掉落滿地,揮舞掃帚意思意思,當然無法消尸滅跡,於是惹來了校工的冷眼橫對與沒完沒了的「碎碎唸」。
走進校門右轉,有個柳蔭水塘與紅亭屹立的小庭院。沿著磚砌小徑長一排矮矮的芭樂樹,樹上掛幾粒營養不良的芭樂果。我們左盼右盼等不及果子長大,也不顧校工一再的警告,就把那些比小粒魚丸大不了多少的芭樂採下分食,味道酸澀咬舌,我們卻引以為樂,這就經常換來校工拿著掃把的追趕。
我們幾個常在一起好成績的「歹學生」當中,有個天資聰慧卻特立獨行的人物。伊搞怪能力超強,「歹症頭」(壞點子)特別多,把校工惹得咬牙切齒。有個資深的老工頭更當面對伊吼叫,詛咒伊高中聯考落榜,從此滾出校園。伊一聽馬上裝出一臉悲哀的神情回話:「好!好!我落榜,我落榜,讓你比較好過日。」我們聽到後忍不住彎腰大笑起來。我們這群「歹規距」的問題少女當然會榜上無名,因為在學期結束時已經取得了校方免試直升高中的保證。
我這位同學名叫許洋主。在那個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社會,老爸大都以美、麗、賢、淑、芳、 香、雅、惠等溫柔雅緻的字彙為女兒命名. 還有一些比較沒文化或經濟薄弱的家庭, 甚至用"忍分"、"罔腰"、"罔市"替「查某仔」取名。台語的「罔」字是"無奈、只好"之意。腰、市與"餵養"同音,意思是原本期待生男,但既然來的是女兒,只好就隨便養吧。有一次實在好奇就問伊,為甚麼叫洋「主」?非要做「主」不可,也還有「民主」、「地主」﹑「堡主」甚至「幫主」等「嚇嚇叫」的名字可用呀!伊一聽笑得差點「未喘氣」。伊說哪裡有甚麼特別的意思,只不過是伊那個只會講台灣「國語」的老爸在區公所碰到一個「山東仔」辦事員,兩人雞同鴨講鬧了半天,最後「洋子」就變成了「洋主」。
升上高一以後,洋主患上頭疼、四肢乏力卻查不出原因的怪病。伊三天兩頭就請病假。伊養病的方式也怪,不睡在「哈瑪星」(今鼓山區)自家眠床上,讓媽媽噓寒問暖以重溫甜蜜的童年夢,伊竟住到離家幾十里外﹐已逾兩百年歷史的鼓山巖靜修庵。也許就是清蔭覆地長日寂寂的古老山巖,那青苔鋪滿的牆角顯現的歲月滄桑,那清韻悠遠的鐘聲梵唱,引發出伊日後終身研習佛學,翻譯經書,義教佛理的獨特因緣。
伊東海大學畢業考入台大歷史研究所(據說是第一個考進台大研究所的外校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我畢業後返回高雄,教書、結婚而後出國,自此兩人天涯路隔失去連絡。一直到一九九五年兩人再會台北城,已經歷了一大段全然不同的歲月人生。那年我返台參加「海外高中漢語教師研習會」,住在師大女生宿舍。伊聽到消息專程前來找我。伊帶我走過和平東路的九彎十八拐,一路走上淡水河隄邊一棟公寓的四樓頂。厝樓頂是一間木板、鐵皮湊合而成的單間房,門口掛一片寫著【如實佛學研究室】的木牌。幾張合併排列的薄板桌佔去窄小空間的大半,桌上凌亂堆放佛典,譯文稿和筆記。瀏覽過目,一屋寂靜卻覺熙熙攘攘,除了書還是書。我問伊睡哪裡?伊指一指書架後一個木製上下鋪。上鋪滿滿一床書,下鋪狹窄的空間疊放著薄被與枕頭。
「就睡這裡?」我問。
「是啊!心無掛礙,倒頭一睡到天明」,伊輕鬆地回答。
「我還有個客房呢!」伊指著書架後牆腳邊的行軍床說,「過路的比丘尼有時來掛單」。
伊徹底看淡物質生活。伊無欲無爭,吃食只為裹腹,衣物只為蔽體保暖,穿鞋只為保護腳底。一雙鞋穿到破,多出一雙伊都嫌佔位。對於佛學書籍,譯經資料卻從不嫌多。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以後,伊回高雄教了兩年書。在那個磚塊、死板、制式的學校環境,老師只能教書,不能教人。對於「如實知」、「如實見」,更要「如實教」的洋主來說,只是在貽害學生,在造孽人眾。基於這樣的理念,當我們青春作伴,急急忙忙申請北美洲的學校出國留學,心心念念追逐虛幻飄渺的愛情時,伊隱入佛學譯經院去精研佛教義理的真知與卓見。
伊不是看破世情,更未遁入空門。伊只是站在自己認知的生命制高點上戀戀紅塵。伊熱愛故鄉的青山綠水,傾心嘉南平原的白鷺鷥與水田。看到一棵小草努力鑽出堅硬的土地,就會感動到幾乎要對它頂禮膜拜;撿到一隻受傷的「粉鳥」(鴿子)就細心呵護直到它壽終正寢,還到公園的林蔭深處建造一座讓它永遠安息的「鴿塚」。伊聽到要「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就匆匆趕到全台重鎮~總統府前的廣場~去與雖然素昧平生,但一片丹心在護台的千萬民眾手牽手,心連心,向當時的專制政權發出了要求民主與自由的獅子吼。赤子心腸,熱愛生命與大地,伊不離不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洋主多年前除了精研日文,更隻身前往日本跟隨名師學習巴利文。由於命中註定的追根究底的天性,也為了要更透徹地了解佛教原典的精髓,返台後又開始自學梵文與藏文。前前後後伊出版了十多部從原文翻譯的佛學經書。伊同時也應邀到佛學院去講學,到各地圖書館去講經。慕名而至拜師學經的有「在家眾」(撰寫佛教哲學論文的年輕研究生、哀樂中年,人海浮沈的俗家男女),還有比丘、比丘尼,其中不乏高學歷﹐已在名山古剎獨當一面的法師與住持。
口頭相傳,眾所周知,許老師授課不收學費也不用事先報名,是名符其實的「義教」。伊不點名也不考試,為了考試才念書的學生伊也不收。只要約好時間,許老師永遠在樓頂簡陋小屋期待相會。學生來去自如,隨緣而無牽掛。師生專心研究佛理,鑽研「緣起性空」的本質,破解人世無明的煩惱。三十多年來伊教過的學生已難以估計。伊告訴我,教學的目的不是寄望他們斷髮絲斬情緣,為僧為尼修持來世的正果,而是要幫助他們發揮潛能,確定人生觀,走向屬於自己的正道。若能發現有慧根、俱悟性的學生,伊也不排除栽培成學養俱佳,真誠實在的宏法人才。
許洋主與學生經歷兩年無暝無日的鑽研、查證、編寫,伊今生最大的志業《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終於在一九九五年付印出版。全套五大冊六千多頁。內容包含金剛經的四種梵文原典,各國研究論述,文法解析,從英、日文翻譯過來的注釋,和佛學大師印順老人的註解。全書深入淺出,條理分明,是研究「金剛經」最完備的參考典籍。
朝花夕萎,諸事無常,緣起緣滅,順其自然。翻閱手邊巨冊,伊新譯的《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洋主的言行舉止,以及少女求學期與伊共同經歷過的離合悲歡,有如雲絲柳絮,在回憶的風中快意飛舞。逝水年華恍然一夢,心有所感,因以為記。 〈2023年3修訂〉
《天滅中共》 連淑琴
公元2020年初,自武漢延發而出的瘟疫肆虐全球,導致國際經融、貿易被壟斷,全球經貿䧟入僵局!在這突發期間,各國為保護其人民的安危,大都採取閉関自守政策。歐美各先進國家積極研發疫苗,在醫學、科技界日以繼夜的努力下,疫苗及時問世,它為人類帶來曙光,及時加惠全球。事過三年疫情已漸趨緩慢、穩定,而今大多數國家採取與疫情和平共存政策,讓人民恢復正常運作,還原社稯繁榮,振興國家經濟發展。先進國家門戶一開,國際經貿關係重新振作,人民又燃起希望,再接再厲的往前努力不懈,相信各國會努力創造新的歷史。
在2023年初,全球正在往前邁進時,回頭一看,號稱全球第二經濟強國的中國,出人意料之外的,其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全國各地方政府欠債高達65萬億元,公務員、教職員工及醫療人員都發不出薪水,甚至要求他們交還以前的獎金。中共經常說一套、做另一套,政策不透明,這對數十年來,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界而言甚難適應,尤其在不近情理的長期動態清零政策下,電源屢遭限制,工人無法正常上工,逼使外來公司或工廠無法照常運轉,只好紛紛撤離中國。一般國營事業及中下階層業務,也因無人問津而走上破產境界,悪性循環的結果,產生一大群失業人口。挀興經濟必須三個條件;第一是大量投資商進駐,第二是政治穩定、失業率底,第三是人民的消費率高。中國近年期間已經失去這三種條件,而這種嚴重問題,領導者卻無能為力時,其經濟已趨崩潰境界,那麼中國引以為傲的經濟強國之稱,事實証明已經是過去式了!
再看習進平,以一個初中部沒念完的人,來撑管一個號稱全球經濟強國,除非他精通世界潮流、富經濟創新能力,且在國際舞台上深獲好評者,還有可能勝任。但習近平執政十年,近年的來戰狼外交,到處得罪歐美各國,加上他的團隊沒有一丁點經濟智慧,而今只能孤立的走到懸崖邊緣卻一籌莫展!十年來他未曾對中國立下任何一件功蹟,均富除貧只是口號,中國還有六億人毎個月收入低於一千元。數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導致中國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近期發現人口銳減,官方開始鼓勵二、三胎政策,但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環境鞎辛,執意躺平,生育政策完全落空!外交方面;一帶一路除了到處灑錢,製造爛尾工程,唯有加惠他國執政官吏,加深其貪污手法之外,其人民未曾獲得一丁點利益。而中國消耗大量外滙存款,未獲得應得的報賞。不妨聽聽不少中國有智之士的言論,他們認為習近平,大可把那些錢來救援六億的窮困中國人,中國倒可以除貧成均富,則習會大得民心,則大可永保天下也說I
習近平一心一意想當皇帝,那麼以中國歷史來評論,今天中國境內的情況,跟歷代各朝末期非常相似;經濟將崩潰,民不聊生,近期政府開始提倡米慷的營養價值,是否已經知道大饑荒即將來臨?中國歷經三年的動態清零,使全國䧟入艱困低迷,人民被逼到牆角,引發白紙革命,到處聽到反習、反黨之聲。流年不利,年底愚蠢的習政平又幹了件大事,在沒事後凖備妥當之下,於去年十二月八日全國完全放開清零政策,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中國死亡人數打破世界紀錄!中共高層死亡人數不計其數,據可靠消息來源,大約有10%黨員離世,一般平民百姓更可悲,大城市街上衆多人民披麻帶孝,傷心難過的為其至親送別!而未上媒體的衆多鄉鎮村民亡者,卻未在執政者的統計中!眼看中國不斷的興建更多火葬場,每日24小時不停的運作,也無能及時燒完屍體,一般平民的屍體要長等三個月才能處理,人們可一目了然的看出其嚴重性。但中國對外宣稱的死亡數目少得成為笑柄(沒人相信),據消息來源指出,自武漢瘟疫爆發以來,中國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四億人口!
Omicron 在國際各國早已發現,一般感染者事後總覺得比感冒輕微,讓人不解的是,為何Omicron 在中國造成這麼大的死亡潮?難道瘟疫長眼睛,專業追蹤懲治慘無人性、無惡不作又以黑幫治國的中共?刻意把它推向死亡谷,讓中共早日從地球上消失?法輪功創始者李洪志師父於數年前預言;中共這種危害人類的措施,會遭天譴,不久將會有一場大瘟疫的到來。眼看今天的中國現況,他的預言完全兌現!再說三年前,香港反送中大遊行抗中隊伍中,有人高舉 「天滅中共」布條!今天的中共,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正朝向滅亡之途不斷的邁進!
後記:
二月六日土耳其遭遇二次大地震,台灣救援隊派出130名隊員,在極短時間內到達現場,英勇的加入救援行動,此舉感動國際,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美國CNN大力報導此事,甚至連聯合國網站也有報導此舉。台灣再次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可歌!可賀!
在2023年初,全球正在往前邁進時,回頭一看,號稱全球第二經濟強國的中國,出人意料之外的,其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全國各地方政府欠債高達65萬億元,公務員、教職員工及醫療人員都發不出薪水,甚至要求他們交還以前的獎金。中共經常說一套、做另一套,政策不透明,這對數十年來,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界而言甚難適應,尤其在不近情理的長期動態清零政策下,電源屢遭限制,工人無法正常上工,逼使外來公司或工廠無法照常運轉,只好紛紛撤離中國。一般國營事業及中下階層業務,也因無人問津而走上破產境界,悪性循環的結果,產生一大群失業人口。挀興經濟必須三個條件;第一是大量投資商進駐,第二是政治穩定、失業率底,第三是人民的消費率高。中國近年期間已經失去這三種條件,而這種嚴重問題,領導者卻無能為力時,其經濟已趨崩潰境界,那麼中國引以為傲的經濟強國之稱,事實証明已經是過去式了!
再看習進平,以一個初中部沒念完的人,來撑管一個號稱全球經濟強國,除非他精通世界潮流、富經濟創新能力,且在國際舞台上深獲好評者,還有可能勝任。但習近平執政十年,近年的來戰狼外交,到處得罪歐美各國,加上他的團隊沒有一丁點經濟智慧,而今只能孤立的走到懸崖邊緣卻一籌莫展!十年來他未曾對中國立下任何一件功蹟,均富除貧只是口號,中國還有六億人毎個月收入低於一千元。數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導致中國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近期發現人口銳減,官方開始鼓勵二、三胎政策,但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環境鞎辛,執意躺平,生育政策完全落空!外交方面;一帶一路除了到處灑錢,製造爛尾工程,唯有加惠他國執政官吏,加深其貪污手法之外,其人民未曾獲得一丁點利益。而中國消耗大量外滙存款,未獲得應得的報賞。不妨聽聽不少中國有智之士的言論,他們認為習近平,大可把那些錢來救援六億的窮困中國人,中國倒可以除貧成均富,則習會大得民心,則大可永保天下也說I
習近平一心一意想當皇帝,那麼以中國歷史來評論,今天中國境內的情況,跟歷代各朝末期非常相似;經濟將崩潰,民不聊生,近期政府開始提倡米慷的營養價值,是否已經知道大饑荒即將來臨?中國歷經三年的動態清零,使全國䧟入艱困低迷,人民被逼到牆角,引發白紙革命,到處聽到反習、反黨之聲。流年不利,年底愚蠢的習政平又幹了件大事,在沒事後凖備妥當之下,於去年十二月八日全國完全放開清零政策,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中國死亡人數打破世界紀錄!中共高層死亡人數不計其數,據可靠消息來源,大約有10%黨員離世,一般平民百姓更可悲,大城市街上衆多人民披麻帶孝,傷心難過的為其至親送別!而未上媒體的衆多鄉鎮村民亡者,卻未在執政者的統計中!眼看中國不斷的興建更多火葬場,每日24小時不停的運作,也無能及時燒完屍體,一般平民的屍體要長等三個月才能處理,人們可一目了然的看出其嚴重性。但中國對外宣稱的死亡數目少得成為笑柄(沒人相信),據消息來源指出,自武漢瘟疫爆發以來,中國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四億人口!
Omicron 在國際各國早已發現,一般感染者事後總覺得比感冒輕微,讓人不解的是,為何Omicron 在中國造成這麼大的死亡潮?難道瘟疫長眼睛,專業追蹤懲治慘無人性、無惡不作又以黑幫治國的中共?刻意把它推向死亡谷,讓中共早日從地球上消失?法輪功創始者李洪志師父於數年前預言;中共這種危害人類的措施,會遭天譴,不久將會有一場大瘟疫的到來。眼看今天的中國現況,他的預言完全兌現!再說三年前,香港反送中大遊行抗中隊伍中,有人高舉 「天滅中共」布條!今天的中共,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正朝向滅亡之途不斷的邁進!
後記:
二月六日土耳其遭遇二次大地震,台灣救援隊派出130名隊員,在極短時間內到達現場,英勇的加入救援行動,此舉感動國際,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美國CNN大力報導此事,甚至連聯合國網站也有報導此舉。台灣再次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可歌!可賀!
《Celine Dion》吳連山
Rolling Stone雜誌曾在2008 年, 刊載100 位他們認為是當時最好的流行歌曲歌手. 今年(2023) ㄧ月一日他們再刊載2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 list. 很特別的是, 這次他們將下列幾個很出名的人都摒除在名單外. 如: Celine Dion, Pink, Justin Bieber, Jennifer Hud, son, Janet Jackson, Tony Bennett, Madonna, Nat King Cole, Dionne Warwick and more. 尤其是 Celine Dion不在名單上, 引起很多讀者和媒體的譁然, 不滿. 剛發佈那幾天, 有許多人聚集在Rolling Stone位於紐約的總辦公大樓前面示威, 抗議.
Celine Dion的歌曾得到很多的獎. 我個人也很喜愛聆聽她的歌. 所以她的名字不在名單上, 我也覺得很訝異!我買了她的一些專輯CD. 也不時的聆聽她的歌曲. 而且在幾個場合也曾經引用她的歌名. 例如, 在李雅彥教授2000年逝世時的紀念文, 我就引用Celine Dion的歌 "My Heart Will Go On"來安慰, 鼓勵他的嫂夫人, 葉錦如女士. 前年(2021) 在我哥哥,吳東山, 的追思儀式時, 我也播放Celine Dion的兩首歌: "The Power of Love," "Because You Loved Me," 來紀念他, 並感謝他對我們家人及親友們的照顧.
其實她不僅僅是歌唱得很好. 在這個個人主義至上, 又是金錢為首的社會, 她和相差26歲的丈夫, 深厚的感情也是很令人感佩. Céline Dion 的全名是 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 她在1968年 3 月30日出生於 Charlemagne, Quebec, Canada. 是全家十四個小孩中最小的一個. 5歲時就開始和家人一起演唱. 12歲時受到一個唱片公司經理Rene Angelil的重視. 兩人後來在1988開始相戀, 那時她才19他是46歲. 兩人 並在1994年結婚.
1999她丈夫罹患喉嚨癌症. 經過治療後完全康復. 但是2011年 3月 15 日, 她剛剛與Las Vegas 的Caesars Palace簽約, 要在那裡駐唱三年. 每年演唱七十場. 而2013年, 她丈夫的癌症又復發. 她就在2014-2015 暫停演唱. 專心照顧她丈夫. 一直到2016 年1月 14日, 她丈夫因心臟病去世.
從2016年到 2019年, 她雖然也有出版一些歌曲. 但大多是法文歌. 只有2019年 的專輯, Courage, 是自2013年, 六年後再唱的英文歌. 很不幸, 在去年(2022年)12月18日, 她公佈說她罹患罕見的病, 「僵硬人症候群」(Stiff-person syndrome). 此病會令人失去對肌肉的控制, 甚至會造成嚴重痙攣,變得虛弱。她就宣布暫停所有的演唱會.
十天前她在YouTube上出現, 向歐洲的觀眾道歉說: 她的演唱會過在三年因為疫情的限制已經延長一次. 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又必須再延一次. 非常的抱歉. 目前因為遵照醫生的指示吃藥, 情況有些好轉. 但是需要時間治療. 等她康復後, 就可以再出來演唱.
我們祈福她早日康復. 並期待再為我們唱出新歌!
吳連山寫(2/12/2023)
Celine Dion的歌曾得到很多的獎. 我個人也很喜愛聆聽她的歌. 所以她的名字不在名單上, 我也覺得很訝異!我買了她的一些專輯CD. 也不時的聆聽她的歌曲. 而且在幾個場合也曾經引用她的歌名. 例如, 在李雅彥教授2000年逝世時的紀念文, 我就引用Celine Dion的歌 "My Heart Will Go On"來安慰, 鼓勵他的嫂夫人, 葉錦如女士. 前年(2021) 在我哥哥,吳東山, 的追思儀式時, 我也播放Celine Dion的兩首歌: "The Power of Love," "Because You Loved Me," 來紀念他, 並感謝他對我們家人及親友們的照顧.
其實她不僅僅是歌唱得很好. 在這個個人主義至上, 又是金錢為首的社會, 她和相差26歲的丈夫, 深厚的感情也是很令人感佩. Céline Dion 的全名是 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 她在1968年 3 月30日出生於 Charlemagne, Quebec, Canada. 是全家十四個小孩中最小的一個. 5歲時就開始和家人一起演唱. 12歲時受到一個唱片公司經理Rene Angelil的重視. 兩人後來在1988開始相戀, 那時她才19他是46歲. 兩人 並在1994年結婚.
1999她丈夫罹患喉嚨癌症. 經過治療後完全康復. 但是2011年 3月 15 日, 她剛剛與Las Vegas 的Caesars Palace簽約, 要在那裡駐唱三年. 每年演唱七十場. 而2013年, 她丈夫的癌症又復發. 她就在2014-2015 暫停演唱. 專心照顧她丈夫. 一直到2016 年1月 14日, 她丈夫因心臟病去世.
從2016年到 2019年, 她雖然也有出版一些歌曲. 但大多是法文歌. 只有2019年 的專輯, Courage, 是自2013年, 六年後再唱的英文歌. 很不幸, 在去年(2022年)12月18日, 她公佈說她罹患罕見的病, 「僵硬人症候群」(Stiff-person syndrome). 此病會令人失去對肌肉的控制, 甚至會造成嚴重痙攣,變得虛弱。她就宣布暫停所有的演唱會.
十天前她在YouTube上出現, 向歐洲的觀眾道歉說: 她的演唱會過在三年因為疫情的限制已經延長一次. 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又必須再延一次. 非常的抱歉. 目前因為遵照醫生的指示吃藥, 情況有些好轉. 但是需要時間治療. 等她康復後, 就可以再出來演唱.
我們祈福她早日康復. 並期待再為我們唱出新歌!
吳連山寫(2/12/2023)
《髙山眾神之國尼泊爾》雅夫子
前言
尼泊爾(Nepal)是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一個內陸國家,北與西藏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由於地處高海拔地區,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於尼泊爾境內,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台灣叫聖母峰),因此被稱為“高山之國”,它也是登山高手一顯身手的勝地。
尼泊爾又被稱為“眾神之國”,寺廟與民房一様多,眾神之數屈指算不清,它也是佛教創始人佛陀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十七世紀由馬拉王朝統治下的尼泊爾是其“黃金時代”。當時的加德滿都(Kathmandu)、帕坦(Patan)和巴克塔普爾(Bhaktapur)各自為政,並留下許多著名的文化古蹟。
筆者在2015年一月旅遊尼泊爾,當年四月廿五日發生慘重的大地震,古蹟王宮區破壞嚴重,並且死傷眾多,造成尼泊爾的國難。
印度教三大主神
尼泊爾人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是:大梵天、毗濕奴與濕婆。觀賞尼泊爾的古蹟寺廟,事先對其主流宗教的瞭解是有幫助的。
大梵天(Brama)是宇宙天地的創造神,功績偉大,祂的形象是四頭四臂,一身華美金裝,坐騎是孔雀,是印度教的創造者。東南亞地區俗稱祂為“四面佛”。
毗濕奴(Vishnu)是印度教的守護神,祂的存在是要維持一個平衡運作的世界,祂千變萬化,稱號繁多,其中又以“大黑天”這個化身最有名,祂是印度神話中的救世主。經常以深藍色皮膚的相貎出現,其座騎是隻大鵬金翅鳥。身上有四隻手,分別拿著神輪、法螺、蓮花與金剛杵。
濕婆(Shiva)是印度教的毀滅神,但也擔當轉世再生的任務。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奉祂為最高的神,祂有八種化身:地、空、日、月、水、火、風與祭祀。濕婆既管毀滅也管再生,法力無邊。三只眼是祂的的特徵,長髪編成高冠,身上常以眼鏡蛇為飾,坐騎是頭白公牛。
尼泊爾聖地加德滿都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的首都、聖地與第一大都市,在公元723年建於中部谷地區域。公元十二世紀,李查維王朝僅用一棵大樹的木料造了一座廟宇,稱它為Kasthamandap。後人以這座建築為中心,建造民房,大興土木,向外擴展,逐漸發展成為尼泊爾最大的城市,並沿用廟名加以簡化為Kathmandu,作為城市的名稱。古老的加德滿都在馬拉王朝時期空前繁榮,並留下了大批珍貴的歷史建築。
外人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 來形容加德滿都。雖然誇張得過度,但頗能描述其廟多神多的情景。百姓大都信仰印度教或佛教,此山谷地區擁有2700多座的神廟及塔寺,並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乃單一區域之冠。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Kathmandu Durbar Square)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主要古蹟有獨木廟、庫瑪麗女神廟、哈努曼多卡宮、塔萊珠神廟。獨木廟僅用一棵大樹的木料建成,主體建築為兩重檐塔廟式;庫瑪麗女神廟,供奉活女神庫瑪麗,是一座帶天井的三層圍樓式建築,裡裡外外都是精巧的木雕門窗和圍欄,活女神偶爾會在二樓或三樓的窗口一展芳容,但不許拍照;哈努曼多卡宮是舊宮殿,包括許多中庭、宮庭和塔樓,門口旁邊有一座猴神雕像;塔萊珠女神廟是一座三層屋頂的塔廟式紅磚建築,供奉的塔萊珠女神被視為馬拉王朝的保護神。庫瑪麗(Kumari)活女神是由初潮來前的處女中選出,她被認為是塔萊珠女神的化身。
巴克塔普爾杜巴廣場(Bhaktapur Durbar Square)是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巴克塔普爾。廣場上有長達500年馬拉王朝的王宮,包括許多具有特色的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其中金漆之門和舊王宮的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即55窗宮)值得一訪。
在舊王宮內有一座澡堂子,是國王的露天浴池,在此可以發現尼泊爾人對蛇的崇拜精神,有點像華人對龍的態度一般。露天浴池最醒目的雕塑是蛇的裝飾,池子中間立一根柱子,柱首為眼鏡蛇王,柱身刻滿了蛇的鱗紋,象徵著蛇身,與銅質蛇王對望的也是另一條眼鏡蛇王,看樣子國王洗澡時,需要前後兩座蛇神保護著他。
帕坦杜巴廣場(Patan Durbar Square)是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的王宮廣場,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黑天神廟、黑天寺、毗濕奴神廟等,被稱為“露天的博物館”。
紐瓦麗人創造尼泊爾建築風格
紐瓦麗人(Newari)是加德滿都河谷的最早土著居民,他們在鋳、塑、雕、鏤和佛塔寺廟建築上有極高的手藝與構想,對尼泊爾的藝術創作與建築文明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紐瓦麗式”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印度與尼泊爾的特色,其作成的鍍金門窗、孔雀窗、寶塔頂部的建築風格,成為加德滿都的驕傲。如今在谷地區域。被列入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大都是紐瓦麗人的傑出代表作。這些寺廟大多數是木造結構,其基座由石磚構成,主體為多層屋頂的塔形建築。時至今日,紐瓦麗人仍是尼泊爾在建築上的領頭羊。
喜馬拉雅山脈與夏爾巴人
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是世界上的屋脊,它是在約六億年前,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尼泊爾境內高山林立,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尼泊爾被群山包圍,當地人認為喜馬拉雅山脈是眾神居住的地方。夏爾巴人(Sherpa)屬藏緬血統,其歷代族人大都聚居在尼泊爾北部和珠穆朗瑪峰山區的狹窄河谷地帶。這裡生活環境惡劣,大雪經常封山,氣溫常在攝氏零下幾十度。由於長期與大自然搏鬥的磨練,練成夏爾巴人強健的體魄,耐寒耐勞、無懼無畏的性格。因此由他們來擔任登山挑夫或響導是最適合不過的。
登山者很多從博卡拉(Pokhara)做為起點,此地可以看到安娜普爾娜山脈,附近的雪山攀登難度也不大,許多業餘登山客都樂意呆在博卡拉。又因為沿途服務與設施優越,甚多計劃登上喜馬拉雅山脈八千米以上高峯的國際登山客,也以此地作為凖備基地與訓練場所。
博大哈佛塔
博大哈佛塔(Boudhanath Stupa)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鉢體半圓形佛塔。塔高38米,周長100米,有一雙巨大的神眼俯視著加德滿都河谷,是一座三層八角形平台的建築物。它坐落在西藏與尼泊爾通商的要道上,因此成為尼泊爾藏傳佛教的聖地。信徒祈禱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繞行。另一座寺廟斯瓦揚布拉特寺(Swayambhunath),其建築風格與博大哈佛塔相似,不過規模比較小。此地猴子特別多,不但當地人視它們為神明,廟中僧侶也定期供養它們,還特稱此地為“猴廟”。它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昌古納拉揚神廟
昌古納拉揚神廟(Changu Narayan Temple)始建於公元323年,直到公元五世紀才正式建成,被公認為尼泊爾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神廟主體高兩層,廟外的石雕、木刻、金屬裝飾都是精心的製作品。廟內主要供奉毗濕奴及其十種化身,此廟周圍可以買到木刻的精品。它是另一座世界文化遺產。
奇特的帕斯帕提納神廟
帕斯帕提納神廟(Pashupatinath)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印度次大陸最著名的濕婆神廟。始建於公元五世紀,供奉破壞之神濕婆(Shiva)。神廟佔地260公頃,主體建築是一座四邊對稱、雙層檐屋頂的尼泊爾式塔廟,周圍有許多小寺環繞著主廟。
廟群旁邊是巴格馬蒂河(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爾印度教信徒舉行露天火葬的場所。逝者火葬後的骨灰被灑入河裡,河水流向恆河,教徒相信這樣做,靈魂便可獲得解脫。
此處還有一排濕婆的林迦(陽具)神龕,印度教認為林迦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頭,應受供奉崇拜。再往河流上游則是印度教苦行僧隠居的山洞,這些苦行僧的行徑,大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苦行自律。常人無法理解他們的宗教觀,認為怪異之至。這座奇特的神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是:造型奇異,基於許多人相信的價值觀,所以被保留下來.........
後語
看了帕斯帕提納神廟之後,感觸良多:一個人走完了人生旅程,點火一燒,留下一堆骨灰,往河中一灑,隨水漂流,回歸自然。這就是印度教的宗教哲學:誕生、生息、往生、再生,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人在世上要 “想得開,看得透”,活著時要快樂地活,走時希望能夠夠瀟灑地走。果真能夠如此,謝天謝地,阿彌陀佛!
尼泊爾(Nepal)是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一個內陸國家,北與西藏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由於地處高海拔地區,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於尼泊爾境內,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台灣叫聖母峰),因此被稱為“高山之國”,它也是登山高手一顯身手的勝地。
尼泊爾又被稱為“眾神之國”,寺廟與民房一様多,眾神之數屈指算不清,它也是佛教創始人佛陀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十七世紀由馬拉王朝統治下的尼泊爾是其“黃金時代”。當時的加德滿都(Kathmandu)、帕坦(Patan)和巴克塔普爾(Bhaktapur)各自為政,並留下許多著名的文化古蹟。
筆者在2015年一月旅遊尼泊爾,當年四月廿五日發生慘重的大地震,古蹟王宮區破壞嚴重,並且死傷眾多,造成尼泊爾的國難。
印度教三大主神
尼泊爾人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是:大梵天、毗濕奴與濕婆。觀賞尼泊爾的古蹟寺廟,事先對其主流宗教的瞭解是有幫助的。
大梵天(Brama)是宇宙天地的創造神,功績偉大,祂的形象是四頭四臂,一身華美金裝,坐騎是孔雀,是印度教的創造者。東南亞地區俗稱祂為“四面佛”。
毗濕奴(Vishnu)是印度教的守護神,祂的存在是要維持一個平衡運作的世界,祂千變萬化,稱號繁多,其中又以“大黑天”這個化身最有名,祂是印度神話中的救世主。經常以深藍色皮膚的相貎出現,其座騎是隻大鵬金翅鳥。身上有四隻手,分別拿著神輪、法螺、蓮花與金剛杵。
濕婆(Shiva)是印度教的毀滅神,但也擔當轉世再生的任務。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奉祂為最高的神,祂有八種化身:地、空、日、月、水、火、風與祭祀。濕婆既管毀滅也管再生,法力無邊。三只眼是祂的的特徵,長髪編成高冠,身上常以眼鏡蛇為飾,坐騎是頭白公牛。
尼泊爾聖地加德滿都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的首都、聖地與第一大都市,在公元723年建於中部谷地區域。公元十二世紀,李查維王朝僅用一棵大樹的木料造了一座廟宇,稱它為Kasthamandap。後人以這座建築為中心,建造民房,大興土木,向外擴展,逐漸發展成為尼泊爾最大的城市,並沿用廟名加以簡化為Kathmandu,作為城市的名稱。古老的加德滿都在馬拉王朝時期空前繁榮,並留下了大批珍貴的歷史建築。
外人喜歡用“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 來形容加德滿都。雖然誇張得過度,但頗能描述其廟多神多的情景。百姓大都信仰印度教或佛教,此山谷地區擁有2700多座的神廟及塔寺,並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乃單一區域之冠。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Kathmandu Durbar Square)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主要古蹟有獨木廟、庫瑪麗女神廟、哈努曼多卡宮、塔萊珠神廟。獨木廟僅用一棵大樹的木料建成,主體建築為兩重檐塔廟式;庫瑪麗女神廟,供奉活女神庫瑪麗,是一座帶天井的三層圍樓式建築,裡裡外外都是精巧的木雕門窗和圍欄,活女神偶爾會在二樓或三樓的窗口一展芳容,但不許拍照;哈努曼多卡宮是舊宮殿,包括許多中庭、宮庭和塔樓,門口旁邊有一座猴神雕像;塔萊珠女神廟是一座三層屋頂的塔廟式紅磚建築,供奉的塔萊珠女神被視為馬拉王朝的保護神。庫瑪麗(Kumari)活女神是由初潮來前的處女中選出,她被認為是塔萊珠女神的化身。
巴克塔普爾杜巴廣場(Bhaktapur Durbar Square)是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巴克塔普爾。廣場上有長達500年馬拉王朝的王宮,包括許多具有特色的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其中金漆之門和舊王宮的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即55窗宮)值得一訪。
在舊王宮內有一座澡堂子,是國王的露天浴池,在此可以發現尼泊爾人對蛇的崇拜精神,有點像華人對龍的態度一般。露天浴池最醒目的雕塑是蛇的裝飾,池子中間立一根柱子,柱首為眼鏡蛇王,柱身刻滿了蛇的鱗紋,象徵著蛇身,與銅質蛇王對望的也是另一條眼鏡蛇王,看樣子國王洗澡時,需要前後兩座蛇神保護著他。
帕坦杜巴廣場(Patan Durbar Square)是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的王宮廣場,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黑天神廟、黑天寺、毗濕奴神廟等,被稱為“露天的博物館”。
紐瓦麗人創造尼泊爾建築風格
紐瓦麗人(Newari)是加德滿都河谷的最早土著居民,他們在鋳、塑、雕、鏤和佛塔寺廟建築上有極高的手藝與構想,對尼泊爾的藝術創作與建築文明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紐瓦麗式”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印度與尼泊爾的特色,其作成的鍍金門窗、孔雀窗、寶塔頂部的建築風格,成為加德滿都的驕傲。如今在谷地區域。被列入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大都是紐瓦麗人的傑出代表作。這些寺廟大多數是木造結構,其基座由石磚構成,主體為多層屋頂的塔形建築。時至今日,紐瓦麗人仍是尼泊爾在建築上的領頭羊。
喜馬拉雅山脈與夏爾巴人
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是世界上的屋脊,它是在約六億年前,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尼泊爾境內高山林立,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尼泊爾被群山包圍,當地人認為喜馬拉雅山脈是眾神居住的地方。夏爾巴人(Sherpa)屬藏緬血統,其歷代族人大都聚居在尼泊爾北部和珠穆朗瑪峰山區的狹窄河谷地帶。這裡生活環境惡劣,大雪經常封山,氣溫常在攝氏零下幾十度。由於長期與大自然搏鬥的磨練,練成夏爾巴人強健的體魄,耐寒耐勞、無懼無畏的性格。因此由他們來擔任登山挑夫或響導是最適合不過的。
登山者很多從博卡拉(Pokhara)做為起點,此地可以看到安娜普爾娜山脈,附近的雪山攀登難度也不大,許多業餘登山客都樂意呆在博卡拉。又因為沿途服務與設施優越,甚多計劃登上喜馬拉雅山脈八千米以上高峯的國際登山客,也以此地作為凖備基地與訓練場所。
博大哈佛塔
博大哈佛塔(Boudhanath Stupa)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鉢體半圓形佛塔。塔高38米,周長100米,有一雙巨大的神眼俯視著加德滿都河谷,是一座三層八角形平台的建築物。它坐落在西藏與尼泊爾通商的要道上,因此成為尼泊爾藏傳佛教的聖地。信徒祈禱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繞行。另一座寺廟斯瓦揚布拉特寺(Swayambhunath),其建築風格與博大哈佛塔相似,不過規模比較小。此地猴子特別多,不但當地人視它們為神明,廟中僧侶也定期供養它們,還特稱此地為“猴廟”。它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昌古納拉揚神廟
昌古納拉揚神廟(Changu Narayan Temple)始建於公元323年,直到公元五世紀才正式建成,被公認為尼泊爾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神廟主體高兩層,廟外的石雕、木刻、金屬裝飾都是精心的製作品。廟內主要供奉毗濕奴及其十種化身,此廟周圍可以買到木刻的精品。它是另一座世界文化遺產。
奇特的帕斯帕提納神廟
帕斯帕提納神廟(Pashupatinath)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印度次大陸最著名的濕婆神廟。始建於公元五世紀,供奉破壞之神濕婆(Shiva)。神廟佔地260公頃,主體建築是一座四邊對稱、雙層檐屋頂的尼泊爾式塔廟,周圍有許多小寺環繞著主廟。
廟群旁邊是巴格馬蒂河(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爾印度教信徒舉行露天火葬的場所。逝者火葬後的骨灰被灑入河裡,河水流向恆河,教徒相信這樣做,靈魂便可獲得解脫。
此處還有一排濕婆的林迦(陽具)神龕,印度教認為林迦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頭,應受供奉崇拜。再往河流上游則是印度教苦行僧隠居的山洞,這些苦行僧的行徑,大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苦行自律。常人無法理解他們的宗教觀,認為怪異之至。這座奇特的神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是:造型奇異,基於許多人相信的價值觀,所以被保留下來.........
後語
看了帕斯帕提納神廟之後,感觸良多:一個人走完了人生旅程,點火一燒,留下一堆骨灰,往河中一灑,隨水漂流,回歸自然。這就是印度教的宗教哲學:誕生、生息、往生、再生,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人在世上要 “想得開,看得透”,活著時要快樂地活,走時希望能夠夠瀟灑地走。果真能夠如此,謝天謝地,阿彌陀佛!
《The Second Chance》Sam Wu
My fellow Toastmasters, and welcome guests, it’s my pleasure to deliver a speech today.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those second chances I had in my life.
People say, “There is no second chance for first impressions”, and like first impressions, many things in life only happen once. Not many peopl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et a second chance to right their wrongs. A second chance is rare, not prolific. I consider myself a very very very lucky person, because I had a second chance at the big moments in my life, like my undergraduate study, my green card applic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events.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are two of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to me recently.
The first event is my Zero-G (zero gravity) flight experience. I am a mechanical engineer currently working with a biosciences company. We developed a surface sampling device for NASA to perform contamination control on microorganisms, like bacteria and vir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or in a spacecraft. To prove that our device would work in space, which is a low-gravity environment, we had to perform a test with our device inside a Zero-G flight. The Zero-G flight is amazing but scary, because it has to dive down really fast to create a reduced-gravity environment. It even got the nickname of the vomit come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ne-third of the passengers have motion sickness, and 12% of the passengers throw up during the flight. Unfortunately, I was one of the 12% passengers. Luckily for me, but not lucky for other passengers, not long after I threw up, the captain made an announcement that we had to cancel the trip and go back to the airport due to a mechanical issue. My boss felt very upset because we didn’t have enough data to show the test result. After we landed, nobody said a word until the flight coordinator told us that they would give us a re-fly two weeks later. I was thinking, “That’s great! That is my second chance for the Zero-G flight test!”. Thus, during this two-week time before the re-fly, we did a lot of preparations to make the test procedure easier to perform our tasks on the Zero-G flight, and I found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how to prevent motion sickness. I had dried ginger slices to ease the feeling of throwing up. I watched my diet carefully, and I had a good night’s sleep the night before the flight. The re-fly went smoothly, and the test was successful. I got beautiful pictures to show the test result, and we had fun on the Zero-G flight. My boss even said it was the most interesting field trip ever. The second time on the Zero-G flight, I did it right!
The other event was to join the toastmaster club, as I mentioned in my icebreaker speech. I could have joined a toastmaster club in 2007, but I didn’t until 2022. Again, the second time, I did it right. Because this time, when Brian introduced me to the toastmaster club, I did a little research to understand what a toastmaster club is. I even came to join the in-person meeting as a guest and experienced a pleasant and meaningful meeting. That’s why I joined the toastmaster club right away at the second chance.
How can we make the second chance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A wise person once said, “Luck is what happens when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So the first step is preparation. After the first time experience, you know your weakness, and you make improvements and fix your mistakes. After you make thorough preparations, you wait for the next opportunity. The second step is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In my experience, meeting the right people is the key to finding opportunities. You have to meet the right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give you a second chance and the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see you succeed. Like the flight coordinator who gave us a re-fly opportunity. Also, like Brian, who encouraged me to join the toastmaster club, and every fellow toastmaster here who is dedicated to making the meeting fun and informative every time. Without you, fellow toastmasters, I wouldn’t have made the decision and joined the club. Joining the club is actually a life-changing event for me. I would like to thank every toastmaster here again for making the meeting awesome every time. A second chance is rare,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second chance, we improve ourselves so that one day, we don’t need a second chance. We do things right the first time!
People say, “There is no second chance for first impressions”, and like first impressions, many things in life only happen once. Not many peopl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et a second chance to right their wrongs. A second chance is rare, not prolific. I consider myself a very very very lucky person, because I had a second chance at the big moments in my life, like my undergraduate study, my green card applic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events. Today, I would like to share two of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to me recently.
The first event is my Zero-G (zero gravity) flight experience. I am a mechanical engineer currently working with a biosciences company. We developed a surface sampling device for NASA to perform contamination control on microorganisms, like bacteria and vir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or in a spacecraft. To prove that our device would work in space, which is a low-gravity environment, we had to perform a test with our device inside a Zero-G flight. The Zero-G flight is amazing but scary, because it has to dive down really fast to create a reduced-gravity environment. It even got the nickname of the vomit come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ne-third of the passengers have motion sickness, and 12% of the passengers throw up during the flight. Unfortunately, I was one of the 12% passengers. Luckily for me, but not lucky for other passengers, not long after I threw up, the captain made an announcement that we had to cancel the trip and go back to the airport due to a mechanical issue. My boss felt very upset because we didn’t have enough data to show the test result. After we landed, nobody said a word until the flight coordinator told us that they would give us a re-fly two weeks later. I was thinking, “That’s great! That is my second chance for the Zero-G flight test!”. Thus, during this two-week time before the re-fly, we did a lot of preparations to make the test procedure easier to perform our tasks on the Zero-G flight, and I found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how to prevent motion sickness. I had dried ginger slices to ease the feeling of throwing up. I watched my diet carefully, and I had a good night’s sleep the night before the flight. The re-fly went smoothly, and the test was successful. I got beautiful pictures to show the test result, and we had fun on the Zero-G flight. My boss even said it was the most interesting field trip ever. The second time on the Zero-G flight, I did it right!
The other event was to join the toastmaster club, as I mentioned in my icebreaker speech. I could have joined a toastmaster club in 2007, but I didn’t until 2022. Again, the second time, I did it right. Because this time, when Brian introduced me to the toastmaster club, I did a little research to understand what a toastmaster club is. I even came to join the in-person meeting as a guest and experienced a pleasant and meaningful meeting. That’s why I joined the toastmaster club right away at the second chance.
How can we make the second chance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A wise person once said, “Luck is what happens when preparation meets opportunity”. So the first step is preparation. After the first time experience, you know your weakness, and you make improvements and fix your mistakes. After you make thorough preparations, you wait for the next opportunity. The second step is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In my experience, meeting the right people is the key to finding opportunities. You have to meet the right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give you a second chance and the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see you succeed. Like the flight coordinator who gave us a re-fly opportunity. Also, like Brian, who encouraged me to join the toastmaster club, and every fellow toastmaster here who is dedicated to making the meeting fun and informative every time. Without you, fellow toastmasters, I wouldn’t have made the decision and joined the club. Joining the club is actually a life-changing event for me. I would like to thank every toastmaster here again for making the meeting awesome every time. A second chance is rare,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second chance, we improve ourselves so that one day, we don’t need a second chance. We do things right the first time!
《感傷的時刻也是甦醒的時候 》江朝雄
自1984年春從新英格蘭移居休士頓,至今近40年,首次遇到令人很感傷的事情。因為從去年12/6至今年1/26,在短短不到二個月期間,就有五位鄉親悄悄地離開了。她/他們是沈陳雲霞姐妹(12/6/2022),柯黃滿惠姐妹(12/15/2022),林劉美華師母(1/4/2023),李學明博士(1/13/2023),林戴京珠姐妹(1/26/2023)。她/他們的追思會,前三位都在8514 Tybor Dr的永福殯儀館;接著二位就在 1818 Eldridge Rd.的Sugar Land Mortuary。
雖然疫情還未完全恢復正常, 但追思會仍是有很多的鄉親參加,來送她/他們最後一程,場面也是滿溫馨的。在我們的社區當中,四位往生的姐妹,都是很顧家的賢妻良母,盡人的本分,走完人生旅途。而李學明兄對兄弟姐妹的手足親情,及家庭的照顧、愛護,也頗獲家屬的懷念。我們祈求造物主祝福她/他們,引領靈魂歸回天家。
由於很短期間內,造訪永福殯儀館三次,Sugar Land Mortuary二次,心裏除了很大的感傷,也對人生旅途產生感觸與聯想。因為學明兄只早我幾天出生,其她四位姐妹年紀更年輕,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在世的時日似乎已經不多了。問題是人往生後,肉體沒有了,但靈魂歸何處?!漢文化的習俗說法,「人死為大」,「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矣!」「做公德,可到極樂世界」....,世上哲學家都以「人為本位」,他們的說法能夠合乎「神」的標準嗎?
的確,「死」是「受造者」的人類一直疑惑的課題。我因從小跟母親走遍嘉義很多廟宇、佛堂...,直到23歲接受基督信仰後,才明確的知道,宇宙間只有一位真神(God)與人手所造的各種偶像(idol),及人類所封的諸神(gods)不同,因為如果人能造神,那被造的「神」就不可能比人還尊貴,人還要拜它,不是很矛盾嗎?
在這些追思會程序單上:陳雲霞的印着:I will dwell in the house of the Lord forever(Psalm 23:6 我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戴京珠的印着:Let not your heart be troubled...., I go to prepare for you. (John 14:1-2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我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劉美華師母的印有:「號角要響...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The trumpet shall sound....we shall be changed. This corruptible must put on Incorruption.)。那些話語,都是流傳二千多年來的那本聖經上的經句。多少帶給人靈魂的鼓勵與安慰,也可以讓「以人為本」的哲學家們,參考及定位。
世上70幾億人,雖然有不同的國家,種族,膚色...。但在2900多年前,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就曾說過這句名言:「上帝創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人心裏。」他比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及東方的老子,孔子還更早約數百年。「永生」是生命、靈魂的層次,也是良知、信仰的盼望,非物質、肉體所能取代或比擬。
雖然疫情還未完全恢復正常, 但追思會仍是有很多的鄉親參加,來送她/他們最後一程,場面也是滿溫馨的。在我們的社區當中,四位往生的姐妹,都是很顧家的賢妻良母,盡人的本分,走完人生旅途。而李學明兄對兄弟姐妹的手足親情,及家庭的照顧、愛護,也頗獲家屬的懷念。我們祈求造物主祝福她/他們,引領靈魂歸回天家。
由於很短期間內,造訪永福殯儀館三次,Sugar Land Mortuary二次,心裏除了很大的感傷,也對人生旅途產生感觸與聯想。因為學明兄只早我幾天出生,其她四位姐妹年紀更年輕,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在世的時日似乎已經不多了。問題是人往生後,肉體沒有了,但靈魂歸何處?!漢文化的習俗說法,「人死為大」,「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矣!」「做公德,可到極樂世界」....,世上哲學家都以「人為本位」,他們的說法能夠合乎「神」的標準嗎?
的確,「死」是「受造者」的人類一直疑惑的課題。我因從小跟母親走遍嘉義很多廟宇、佛堂...,直到23歲接受基督信仰後,才明確的知道,宇宙間只有一位真神(God)與人手所造的各種偶像(idol),及人類所封的諸神(gods)不同,因為如果人能造神,那被造的「神」就不可能比人還尊貴,人還要拜它,不是很矛盾嗎?
在這些追思會程序單上:陳雲霞的印着:I will dwell in the house of the Lord forever(Psalm 23:6 我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戴京珠的印着:Let not your heart be troubled...., I go to prepare for you. (John 14:1-2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我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劉美華師母的印有:「號角要響...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The trumpet shall sound....we shall be changed. This corruptible must put on Incorruption.)。那些話語,都是流傳二千多年來的那本聖經上的經句。多少帶給人靈魂的鼓勵與安慰,也可以讓「以人為本」的哲學家們,參考及定位。
世上70幾億人,雖然有不同的國家,種族,膚色...。但在2900多年前,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就曾說過這句名言:「上帝創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人心裏。」他比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及東方的老子,孔子還更早約數百年。「永生」是生命、靈魂的層次,也是良知、信仰的盼望,非物質、肉體所能取代或比擬。
《永別了, P-22》 吳連山
P-22 是洛杉磯很出名的一隻mountain lion. 有人稱牠 “Hollywood Cat”. 因為牠長期居住在洛杉磯的Griffith Park. 那裡非常靠近Hollywood. National Geographic 雜誌的攝影師, Steve Winter, 架設攝影機在山上. 花了好幾年工夫,才拍到這一張以Hollywood誌號背景的珍貴圖片.
P-22在去年 (2022), 12月17日 被安樂死時, 約十二歲. National Park Services (NPS) 說: 根據他們的研究資料, 在所有野生的山貓中, 這十二歲算是最長壽的一隻. 牠本來是住在Santa Monica Mountains內. 不知到什麼原因牠能夠跨越兩條非常繁忙的高速公路, 101和 405. 而跑到Griffith Park來. 牠是2012年三月被抓到. 裝上GPS radio collar. 那時牠約一歲半, 而且只有90磅重.
Griffith Park只有9平方英哩大. 對牠來說實在太小, 應該要有31平方英哩大的活動空間. 而且這裡沒有其他的mountain lion 來生活. 所以牠找不到異性伴侶. 非常孤單.(NPS說他們的資料也顯示牠是單身). 自從2012年 8 月Los Angeles Times刊載了牠的消息後, 牠變成非常出名. 也變成都市內野生動物的”大使”. 2017年 1月, 又 被登上” week in the life” 的封面. 裡面更詳細的介紹牠的生活和食物.
在這期間牠也不時有狀況出現在新聞報導中. 例如, 2014年, 牠被發現有獸疥癬(mange). 後來完全治癒好. 2015年 被發現出入於Griffith Park附近一個社區, Los Feliz, 的住宅. 工作人員設法想讓牠離開. 不過次日早上, 天還黑時, 牠就自行離開. 2016年好像在洛杉磯動物園殺死一隻koala. 2022年 11月一個夜晚, 有人在Hollywood Reservoir牽著狗走路. 被牠攻擊. 牠並殺死這隻狗. 嗣後, 又有好幾宗的報案: 說在Griffith Park附近的社區看到一隻山貓徘徊, 或攻擊其他的寵物. 一些動物學家和工作人員開始擔心: 這隻山貓的行為, 最近變化那麼大, 是否因為受到什麼大的壓力?
2022年 12月NPS 和加州主管mountain lion的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CDFW) 人員一起合作. 逮捕這隻P-22. 並移送到 San Diego Zoo Safari Park做健康檢查. 結果發現: 牠的身體有許多嚴重的傷害, 例如腦部, 眼睛及體內一些器官都有嚴重的振盪. 可能是被車輛撞擊到. 而且又有許多的疾病纏身, 例如: 無法治理的腎臟病, 長久的失重, 還有皮膚感染擴沿到全身, 等等. 牠的健康狀況很惡劣, 即使救活, 也是會活得很痛苦. 所以CDFW的主管就做了一個很痛苦的決定. 在2022 年12月 17日 讓牠安樂死.
消息傳來, 大家都很傷心. 次日, 就有一, 兩百人聚集在Griffith Park為牠做安息祈禱. 本來說要將牠的遺體做成標本. 放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讓人參觀. 但是有許多的生物學家, 居民和附近的印地安部落的人, 認為, 牠在Griffith Park長大, 應該讓牠落葉歸根. 回復到大自然. 所以後來決定在2023年2月4日要做一個隆重的儀式, 將牠土葬在Griffith Park. 相信屆時一定會有很多人來追懷牠. 洛杉磯市政府也早在2016年11月3日 經過議會的通過, 指定以後每年的10月22日為P-22 Day.為牠做一些活動.
我個人也很喜愛這隻mountain lion. 現在牠的肉體隨然已經死亡, 但是牠為洛杉磯帶來的一片生機, 歡樂, 以及讓動物學家將來對山貓的研究貢獻. 這是無法比擬的. 牠將永遠的留在我們的心目中.
安息吧, 大家都喜愛的P-22!
吳連山寫 (1/5/2023)
P-22在去年 (2022), 12月17日 被安樂死時, 約十二歲. National Park Services (NPS) 說: 根據他們的研究資料, 在所有野生的山貓中, 這十二歲算是最長壽的一隻. 牠本來是住在Santa Monica Mountains內. 不知到什麼原因牠能夠跨越兩條非常繁忙的高速公路, 101和 405. 而跑到Griffith Park來. 牠是2012年三月被抓到. 裝上GPS radio collar. 那時牠約一歲半, 而且只有90磅重.
Griffith Park只有9平方英哩大. 對牠來說實在太小, 應該要有31平方英哩大的活動空間. 而且這裡沒有其他的mountain lion 來生活. 所以牠找不到異性伴侶. 非常孤單.(NPS說他們的資料也顯示牠是單身). 自從2012年 8 月Los Angeles Times刊載了牠的消息後, 牠變成非常出名. 也變成都市內野生動物的”大使”. 2017年 1月, 又 被登上” week in the life” 的封面. 裡面更詳細的介紹牠的生活和食物.
在這期間牠也不時有狀況出現在新聞報導中. 例如, 2014年, 牠被發現有獸疥癬(mange). 後來完全治癒好. 2015年 被發現出入於Griffith Park附近一個社區, Los Feliz, 的住宅. 工作人員設法想讓牠離開. 不過次日早上, 天還黑時, 牠就自行離開. 2016年好像在洛杉磯動物園殺死一隻koala. 2022年 11月一個夜晚, 有人在Hollywood Reservoir牽著狗走路. 被牠攻擊. 牠並殺死這隻狗. 嗣後, 又有好幾宗的報案: 說在Griffith Park附近的社區看到一隻山貓徘徊, 或攻擊其他的寵物. 一些動物學家和工作人員開始擔心: 這隻山貓的行為, 最近變化那麼大, 是否因為受到什麼大的壓力?
2022年 12月NPS 和加州主管mountain lion的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 (CDFW) 人員一起合作. 逮捕這隻P-22. 並移送到 San Diego Zoo Safari Park做健康檢查. 結果發現: 牠的身體有許多嚴重的傷害, 例如腦部, 眼睛及體內一些器官都有嚴重的振盪. 可能是被車輛撞擊到. 而且又有許多的疾病纏身, 例如: 無法治理的腎臟病, 長久的失重, 還有皮膚感染擴沿到全身, 等等. 牠的健康狀況很惡劣, 即使救活, 也是會活得很痛苦. 所以CDFW的主管就做了一個很痛苦的決定. 在2022 年12月 17日 讓牠安樂死.
消息傳來, 大家都很傷心. 次日, 就有一, 兩百人聚集在Griffith Park為牠做安息祈禱. 本來說要將牠的遺體做成標本. 放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讓人參觀. 但是有許多的生物學家, 居民和附近的印地安部落的人, 認為, 牠在Griffith Park長大, 應該讓牠落葉歸根. 回復到大自然. 所以後來決定在2023年2月4日要做一個隆重的儀式, 將牠土葬在Griffith Park. 相信屆時一定會有很多人來追懷牠. 洛杉磯市政府也早在2016年11月3日 經過議會的通過, 指定以後每年的10月22日為P-22 Day.為牠做一些活動.
我個人也很喜愛這隻mountain lion. 現在牠的肉體隨然已經死亡, 但是牠為洛杉磯帶來的一片生機, 歡樂, 以及讓動物學家將來對山貓的研究貢獻. 這是無法比擬的. 牠將永遠的留在我們的心目中.
安息吧, 大家都喜愛的P-22!
吳連山寫 (1/5/2023)
A remote camera captures P-22 passing a nighttime Hollywood sign in Griffith Park.
(Steve Winter / National Geographic)
(Steve Winter / National Geographic)
《東西文化夾縫間的美國人》雅夫子
「偶然」的起點
她有一張西方的臉,能講一口道地的京片子,用中文正體寫作,生於美國紐約,成長於中國北京。她人生的起點非常坎坷,身歷中共文革的悲慘歲月,逃過許多劫數、大難不死的一位中美混血兒。她也是那些自1949年之後,因種種原因無法回美的人群當中,第一個回到美國土地的美國公民。她曾經如此地形容自己的人生:「美國是父親、台灣是母親,中國是偶然。」她到底是位怎麼樣的傳奇人物?容筆者慢慢道來。
話說一位將近兩歲的女孩子,母親為她取名趙小慧,後來外婆改叫她為韓秀。當時在美國耶魯大學進修的母親趙韞如,把她托付給一對美國年輕的史威夫特夫婦(Sweft),搭乘一艘美國軍艦抵達中國。在上海接她的,是她的外婆謝慧中和一位遠親趙清閣女士。當時中國正在內戰,局面非常混亂,外婆為了接她的緣故,錯過跟隨國民政府去台灣避難的機會。外婆為了她的安全,二年後帶著她搬到北京定居。
她的外婆曾經跟隨丈夫留學日本,是一位非常聰慧明理的女性,她深知這位孫女的唯一依靠是她。外婆那時已經守寡,靠著修補繕本舊書謀生,這是外婆娘家沿傳下來的技藝。外婆出自書香世家,所以韓秀在四歲就啟蒙,讀的是《三字經》《千字文》等古書,她說這些中國古典文學與哲理,在她後來受苦受難時,給了她有力的精神支柱。後來有些人跟她說:妳長了一張西方人的臉,行起事來卻是道地的中國人,而且不是現代的中國人,而是舊時的中國人。每次聽到人家這樣形容她,她就會深深地感激外婆當年給她的教養。
大陸出名作家老舍,原名叫舒慶春,住在離她外婆不遠的地方。韓秀喜歡聽舒先生講故事,説到有趣的地方,她就哈哈大笑,悲傷的地方,就熱淚直流,平淡乏味的情節,就毫無反應。老舍以她聽後的反應做為標桿,無法贏得她歡笑或熱淚的故事,他就不寫成文章拿去發表。另有一椿秘密,韓秀還是那個替舒先生與遠在上海的阿姨,私下傳送情書的小精靈。舒先生已有妻室,兩人之間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她的這位阿姨就是與她外婆一同去上海接她的趙清閣女士,她也是個才女。
請坐好,不要掉下來!
因為她父親韓恩(Willie Hanen)在當時被列為美帝份子,是中共的頭號外敵。韓秀的童年是非常孤單的,在學校都獨坐一隅,同學與她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當時她如同一個大家要打的“靶子”。有一件事,她不會忘記,在她八歲的時候,學校發動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去參加反美示威。各種反美口號喊聲震天,她就被放在圍成圓圈的群眾中央,圈子內堆著美國國旗與總統艾森豪威爾頭像。在一陣口號和歌聲之後,點起火把開演大戲,把美國國旗與艾森豪威爾頭像燒個盡光。當時一片藍天頓時佈滿了黑煙,然後一陣陣地飄落在她身上。過了好一陣子,大戲演完,老師與同學都走了,她還獨自一人,呆在原地,滿頭滿臉的灰。
天色漸暗,她還站在那裡,就在那時候,有一位北京市民,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在她身邊停下。他問這女孩:「孩子妳知道妳家住在哪兒嗎?」她説「乾面胡同20號」。他吩咐她要好好地捉住車座下面的兩根棍兒,千萬別掉下來,他把她送到家門口,看著她推門進入院子才離開。隨著歲月的流失,她對那場示威飄落的紙灰,逐漸地淡忘,可是時常想起那「妳坐好嘍,千萬別掉下來,妳要是掉下來,我可就沒轍啦!」的關懷。每次想起那個溫和善良的吩咐,她含著淚水帶著微笑,盼望著黑夜趕快過去,黎明早點到來。
造船工程師的美夢泡湯了!
1964年,韓秀在北大附中畢業時獲得優良獎章,報考大學時,竟然名落孫山。她的數學老師無法相信,特地去查她落榜的原因。回覆是考卷貼上了封條,又蓋了一個章「此生不宜錄取」。她的數學老師非常難過,但是韓秀自己心中很清楚,前面是條漫長艱難的人生道路在等著她。
沒考上大學就得等待分配工作,學校一位叫做周毓英的黨委書記就找韓秀面談,勸她寫張二百字的聲明。說父親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妳要與父親劃清界線,兩相無関。接着又說:妳向來善於寫文章,常得高分,對妳來說,這是件輕而易舉的事。韓秀並無回應,黨委書記又說:「妳寫了,北大清華的大門就會為妳而開。」韓秀回話,要是我不寫呢?周書記說:「那妳明天就得去山西插隊落戶。」韓秀表示天已不早了,她得回家趕快收拾行李,站起來就走了。
數學老師知道她的決定後,這下子可真急了,對韓秀説:我知道妳想當一位傑出的造船工程師,妳不寫那張聲明,妳的人生宏願不就無法實現了嗎?她百感交集,但最後只能如此回答:「我不能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老師沒有再說什麼,但表情是哀傷的,世上有些事情是無可耐何的!
上山下鄉知人心
韓秀開始三年的山西之行,她被分配到山西曲沃,它是個棉麥之鄉。這裡雖然不愁三餐,勞動卻是非常的繁忙。有一天韓秀發現她的近鄰有位名叫周毓敏的知青少女,心中猜想這世界真的那麼小嗎?她會與那位叫她寫“與父親斷絕關係書“的周毓英有姐妹關係嗎?天下真是無巧不成書,她正是周毓英的妹妹。周毓敏雙眼高度近視,幾乎半瞎,她怎麼不留在城裡而被下放呢?原來都是她親姐姐的主意,為了爭取全家紅透半邊天,不管妹妹的死活,把她當作邀功的墊腳石。後來韓秀也知道自己的母親,常向高層打她的小報告,好像希望她從地球上消失。母親是位思想非常左傾的女性,與周恩來等紅色頂端人物都有來往。
跟農村百姓生活在一起,韓秀逐漸感受到他們的善良與勤快。那時候中共當局正在推動農村掃盲運動,她有機會在村裡當小學老師與廣播員,與村民有近距離的頻繁互動,覺得他們真是一群有赤子之心的善良勞動大眾。
好景不常,“文革”開始了,北京外婆的家被抄,韓秀父親的照片也被紅衛兵拿出來展覽。老家在山西的北京市長彭真,一夜之間成了“走資派“,被他下放到山西的人馬都變成他”陰謀“的一部份。紅衛兵叫囂著,要把躲在山西的狗崽子們揪出來!
韓秀曾經與山西勞動模範王德合一齊參與改良玉米的事,當時王先生是當地的縣長,他聽到文革的風聲,要她遠走高飛、越遠越好。有位工程師盧秉文給她提供了新疆那地方的消息,勸她快一點走,她若留在山西,肯定會成為第一個靶子。真是天涯茫茫何處去?只好留得青山待未來!
從沙漠中復活過來的人!
韓秀被分配到新疆新建農三師四十八團,她的連隊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巴楚。那真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土壤貧瘠,風沙極大,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住的是潮濕的地窩子,吃的是鹽水煮白菜,啃著窩窩頭過日子。許多人在體力不堪負荷之下,無聲無息地葬身於茫茫大漠,屍骨無存,變成孤魂野鬼流浪在異鄉!
在文革高峯期間,階級鬥爭就像飛沙走石般地襲擊著這塊戈壁荒漠。韓秀雖然沒有被批鬥,但有一次她看到一個人活生生地被打死。她無法忍心再看下去,準備偷偷地溜走,卻被看管的民兵發現,馬上用槍托從她後腦袋砸下來。她馬上昏了過去,被人拉出去丟在外邊沙堆上。她昏迷了三天後,奇蹟般從鬼門關那裡醒過來。幸而風沙把她部分身體蓋住,否則晚上她就被凍死了,她咬緊牙根,用盡力氣自己爬回營房。這次死裡逃生的苦難還沒有完了,它的後遺症是回美多年後,得了嚴重的臉面神經痛,必須去作開顱手術才能醫好。
在白線邊缘拚命的女人
有一天兵團突然接到鄧小平辧公室的一紙批示:説韓秀”不宜留在新疆“,她可以立即返回北京。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何得到這個突來的意外,但由此她看到一絲「回去美國」的亮光。然而要證明自己的身份,她必須先拿回自己的出生証明與美國舊護照。
回到北京之後,她被安排到一家服裝廠當工人。上班的第一天就趕上唐山大地震,北京也遭到一些破壞。當時工人都在忙著搶救工作,韓秀二話不説,就主動地替年長的師傅們加班,又自願上大夜班,方便其他工人在白天可以照顧自已的家務。廠裡的書記對她樂於助人的表現非常感動,就問她有什麼請求。她說文革期間,紅衛兵拿走了她的出生證明與舊的美國護照,她希望能夠取回自己的東西。書記也很爽快,利用各種管道,順利地找回這些證件。
有了這些證件,可以証明她是美國人,她很天真地到公安部門的外事科要求回去美國。可是中美於1956年在華沙談判中,中國已經再三地保證沒有一個美國人“非自願”地留在中國大陸,這下子叫外事科左右為難了。隔了一些日子,韓秀得到的回應是:「無論美國政府或中國政府都認為,妳的檔案已經過期無效了。」但韓秀越想越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以前她偷聽美國之音時,說美國在二戰陣亡士兵的遺骨,都要盡力找到送回美國。她那時是一個活生生的美國人,為何不能回國?
她又得知中美雙方正在準備建交的事宜,美國當時已經在北京設立了美國聯絡辦事處(簡稱美聯處),韓秀下定決心要闖關美聯處。闖關那天,她儘量把自己打扮得像個西方人,首先佯裝在某非洲國家使舘問路,然後突然轉身衝向美聯處,結果被衛兵攔下。她不知道當天正好是美國假日,美聯處不辦公,衞兵馬上警戒起來,用槍對著她。韓秀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此時美聯處的美方人員萬樂山剛好到辦事處去取球拍,他停下來詢問韓秀緣由時,也看到她手中拿的是一本四十年代的美國舊護照,他即刻上報當時的官員滕祖龍(Jerome Ogden),滕祖龍與中方進行了交涉,韓秀才被放入美聯處。事後韓秀表示,那天就是被打死,她也要越過白線,死在白線內的美國領土。當時美方人員立刻打電話回美國查證,只用了六分鐘就確認韓秀出生証明與舊美國護照的真實性。可是當時美聯處無法簽發新護照,吩咐韓秀一個月之後來領取新護照。
韓秀從美聯處出來,就成了重點關照人物。中方馬上警告她“私闖美聯處的錯誤”,並且警告她不許再去美聯處,不許用任何方式與美聯處官員聯絡。並且在她可能去的地方,都佈警負責盯梢,加上當時北京的普通電話與使舘區是兩個隔離的線路,她無法打通美聯處。有一天,她外婆對她説,妳天天這樣消瘦下去不是辨法,要買些營養食品來補一補。有一天她去西單想買隻燒雞補身體,發現在附近有一台舊式的電話機,付了四分錢後,竟然打通了美聯處,與他們約好相見的時間。隔天又繞山繞水躲過中方的盯梢,在Jerome的恊助下,終於拿到有效的新護照。
一個女人要單槍匹馬對付一個專制政權,是件要命的生死戰。中方不但想方設法拿走了韓秀的新護照,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對她做漫長的審訊與恐嚇,除外用“拋棄社會主義,投奔資本主義”的大帽子壓得她頭昏腦脹,但她回美的意志卻一次比一次堅定。無法接觸到韓秀的美方,堅持“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特別在1977年夏天,美國國務卿Cyrus Vance要訪華,中美建交被提上日程,韓秀回美成為其中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中方為了建交,終於同意韓秀“返國探親“,但依然堅持她必須拿著中國護照離境。
當時中美之間沒有直航,只能在香港轉道飛美。中方只答應負責北京到廣州的火車票費,剩下行程由美方負責付費。中方給韓秀130元作為車費。除外中方沒有忘記對韓秀送個臨走秋波:以外婆還在中國為由,話中有話地要韓秀牢記中國給她的好處,不要亂說話。韓秀再也受不了啦,這正碰到她的痛處,一觸而發:
「我插隊做了12年的苦工,這130塊不是太少了嗎?我外婆不怕死,她不怕你們的威脅!」
前後三十年終於相連的奇蹟
韓秀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抵達華盛頓DC 。但她在美國沒有親人朋友,又不會講英語,於是國務院替她安排學習英語的學校,同時給她三個月的生活費。不久,又介紹她到國務院下屬的外文學院教授中文,介紹信中特別強調「一定要錄用她」。外文學院的院長看到這句話,有點不高興,他要看看韓秀到底是何等人物。
院長看到韓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激動地對她說:「我很早就認識妳啦!」
韓秀一怔,很禮貌地回應:我在兩歲的時候就被一對年青的美國夫婦帶走,從紐約坐船到上海去見我的外婆。之後我都在中國,沒有可能會碰見你,你也許認錯了人。
院長聽了,連説我沒有認錯人,我就是那位帶妳去會見妳外婆的人,妳也曾經在船上叫過我Daddy,他們一老一少相擁而泣。之後史威夫特先生喃喃地重複這句話「是的,一定要錄用她⋯⋯」。
新的人生道路
韓秀對語言的學習能力很強,回美一個半月,就可以和人交談了。史威夫特先生聘她在外文學院教授中文,1982年春天,韓秀(結婚後改名為Teresa Buczacki)與自己的學生、美國外交官Jeff Buczacki結婚,婚後跟著丈夫在地球上到處走,曾經派駐台灣、中國與希臘。她能閲讀多種語言,中文就不必說了,在中國讀書時還修了六年的俄文。為了瞭解不同年代與國家的文化,她又自修了西班牙文、希臘文、拉丁文、德文與法文等等。自從她在台灣發表第一篇文章之後,她開闢了自己的筆耕園地,著作遍及有關中國、台灣、希臘的人與事;談論歷代的文藝名家與作品;也寫烹飪的心得。她時常應邀演講,很會講故事,在台灣期間就演講過二百多次,包括故宮博物院破例第一次邀請女性演講就是她。她堅持用正體中文寫作(她說“繁體”是錯誤的稱呼),認為剁手剁腳有時甚至於挖掉心臟的簡體字,不能代表正統的中華文化。韓秀與丈夫都是有趣的人物,客人常稱讚韓秀的廚藝,並向Jeff說你是個有福氣的丈夫。Jeff笑著回應,Teresa也是個有福氣的妻子,因為她有一位很會洗碗的丈夫,兩人真是相得益彰。
也聊聊家中事
韓秀的父親名叫韓恩(Willie Hanen),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她一生從末見過父親,只看過他的照片,他的一切都是外婆告訴她的。父親當年是奉命來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他在抗戰補給生命線滇緬公路上,灑過三年的血汗。他沒有對不起中國人的地方,中共不但不感謝,還駡他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後來因病死於1968年,葬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
韓秀的母親名叫趙韞如,是她外婆的獨生女。她懷了韓恩的孩子時,來到美國耶魯大學進修,所以韓秀出生於紐約市。韓秀不滿兩歲時,趙韞如就把她委托給史威夫特夫婦,帶到上海交給外婆撫養。韓秀回美之後,以自傳體小說寫了《多餘的人》一書,書名其來有因:在她兩歲半時,給她看病的德國醫生曾經想帶這個混血兒離開中國,並說:「這個孩子在這塊土地上恐怕是個多餘的人。」一生之中,因為種種原因,母女之情並不融洽,雖然如此,韓秀曾經接母親來美國居住。但她母親左傾底色不改,居然在女兒家裡暗裝竊聽器,被FBI查獲。親情可以如此被扭曲,情何以堪?趙韞如是中共著名的舞台劇演員,在認識韓恩之前,曾經與有左傾思想駐重慶的美國外交官謝偉思(John S. Service)有一段戀情,但沒有生下兩人愛情的結晶,是她的一段痛苦人生經歷。
韓秀的外婆原名叫謝慧中,曾與丈夫留學日本,修得經濟學學士學位,曾經任職於上海交通銀行。她盡其所能,把韓秀帶大。在中國韓秀與外婆相依為命,一生感激外婆教養的恩情。當外交官的丈夫被派駐北京時,韓秀又回到北京,她有幸又見到外婆,祖孫有緣重逢其樂融融,並且韓秀在北京送了外婆最後一程,功德圓滿。
有緣千里來相會
韓秀陪著丈夫來台北進修中文,在台北住了一年。她發現台灣還保留著正體的漢字,感覺如魚得水。在中國已經走樣的正統中華文化,在台灣還在努力地保存著它,最難能可貴的是台灣百姓對人非常和氣親切。後來丈夫被派駐高雄AIT三年,她更感受到台灣南部百姓的熱情與坦誠,她有感而發這麼説:「我的母親是台灣!」
韓秀在1978年從中國回到美國,當時有一種虛脫的感覺,不像是回到了家,因為那有回到家不會講家鄉話的。因為在求學期間她都在中國,英文不是她的母語,一直到台灣,才讓她有回家的感覺。她說東西方的文化是不一樣的,譬如把蛋糕丟在臉上,她覺得一點都不好玩,但美國人卻樂此不倦。
她說在台灣感覺就不一樣,這是個講她母語的地方,雖然一時聽不懂一些新詞,但很快她就能領會「老神在在」「受不了的酷」。會讓你「掉」進去的語言,才能產生共鳴,否則就「鴨仔聽雷」啦!
她與台灣的特別緣分是:從一位陳先生那兒得知父親韓恩曾經在台北陽明山住過一陣子,當時陳先生是負責韓恩將軍生活起居的人。陳先生帶她去看她父親當年住過的屋子,提到一隻被韓恩取名Captain的大獵犬,是他當年的隨身伙伴。還告訴她將軍非常喜歡長在陽明山的白色野薑花,這些使她感覺好像在陽明山看到了父親的身影。從此之後,每次她去阿靈頓國家公墓時,都帶著白色的花去悼念他。
有人問她:妳與先生雖然都是美國人,但你們腦袋裡裝的東西可能不一樣,你們如何彼此適應?她説跟其他夫妻比較,他們有一個好處:因為他們之間不容易互相傷害。她先生不知道如何用中文駡人,她也不會用英文傷害他,她還沒有那個功力。
很多人問她怎麼定位一件事?站在那一邊?她說不站在那一邊,就站在自己腳後跟上。她的心胸不會只限於美國、中國、台灣或香港,關懷的面應該更大一點,有人的地方就要關懷他們。世界上最不值得問的就是你從那裡來?什麼膚色?信什麼神。那些都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價值。地球只有這麼大,人類自相殘殺了幾千年,為了什麼?
筆者認為蘇東坡説得很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人生有什麼好計較的?
她有一張西方的臉,能講一口道地的京片子,用中文正體寫作,生於美國紐約,成長於中國北京。她人生的起點非常坎坷,身歷中共文革的悲慘歲月,逃過許多劫數、大難不死的一位中美混血兒。她也是那些自1949年之後,因種種原因無法回美的人群當中,第一個回到美國土地的美國公民。她曾經如此地形容自己的人生:「美國是父親、台灣是母親,中國是偶然。」她到底是位怎麼樣的傳奇人物?容筆者慢慢道來。
話說一位將近兩歲的女孩子,母親為她取名趙小慧,後來外婆改叫她為韓秀。當時在美國耶魯大學進修的母親趙韞如,把她托付給一對美國年輕的史威夫特夫婦(Sweft),搭乘一艘美國軍艦抵達中國。在上海接她的,是她的外婆謝慧中和一位遠親趙清閣女士。當時中國正在內戰,局面非常混亂,外婆為了接她的緣故,錯過跟隨國民政府去台灣避難的機會。外婆為了她的安全,二年後帶著她搬到北京定居。
她的外婆曾經跟隨丈夫留學日本,是一位非常聰慧明理的女性,她深知這位孫女的唯一依靠是她。外婆那時已經守寡,靠著修補繕本舊書謀生,這是外婆娘家沿傳下來的技藝。外婆出自書香世家,所以韓秀在四歲就啟蒙,讀的是《三字經》《千字文》等古書,她說這些中國古典文學與哲理,在她後來受苦受難時,給了她有力的精神支柱。後來有些人跟她說:妳長了一張西方人的臉,行起事來卻是道地的中國人,而且不是現代的中國人,而是舊時的中國人。每次聽到人家這樣形容她,她就會深深地感激外婆當年給她的教養。
大陸出名作家老舍,原名叫舒慶春,住在離她外婆不遠的地方。韓秀喜歡聽舒先生講故事,説到有趣的地方,她就哈哈大笑,悲傷的地方,就熱淚直流,平淡乏味的情節,就毫無反應。老舍以她聽後的反應做為標桿,無法贏得她歡笑或熱淚的故事,他就不寫成文章拿去發表。另有一椿秘密,韓秀還是那個替舒先生與遠在上海的阿姨,私下傳送情書的小精靈。舒先生已有妻室,兩人之間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她的這位阿姨就是與她外婆一同去上海接她的趙清閣女士,她也是個才女。
請坐好,不要掉下來!
因為她父親韓恩(Willie Hanen)在當時被列為美帝份子,是中共的頭號外敵。韓秀的童年是非常孤單的,在學校都獨坐一隅,同學與她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當時她如同一個大家要打的“靶子”。有一件事,她不會忘記,在她八歲的時候,學校發動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去參加反美示威。各種反美口號喊聲震天,她就被放在圍成圓圈的群眾中央,圈子內堆著美國國旗與總統艾森豪威爾頭像。在一陣口號和歌聲之後,點起火把開演大戲,把美國國旗與艾森豪威爾頭像燒個盡光。當時一片藍天頓時佈滿了黑煙,然後一陣陣地飄落在她身上。過了好一陣子,大戲演完,老師與同學都走了,她還獨自一人,呆在原地,滿頭滿臉的灰。
天色漸暗,她還站在那裡,就在那時候,有一位北京市民,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在她身邊停下。他問這女孩:「孩子妳知道妳家住在哪兒嗎?」她説「乾面胡同20號」。他吩咐她要好好地捉住車座下面的兩根棍兒,千萬別掉下來,他把她送到家門口,看著她推門進入院子才離開。隨著歲月的流失,她對那場示威飄落的紙灰,逐漸地淡忘,可是時常想起那「妳坐好嘍,千萬別掉下來,妳要是掉下來,我可就沒轍啦!」的關懷。每次想起那個溫和善良的吩咐,她含著淚水帶著微笑,盼望著黑夜趕快過去,黎明早點到來。
造船工程師的美夢泡湯了!
1964年,韓秀在北大附中畢業時獲得優良獎章,報考大學時,竟然名落孫山。她的數學老師無法相信,特地去查她落榜的原因。回覆是考卷貼上了封條,又蓋了一個章「此生不宜錄取」。她的數學老師非常難過,但是韓秀自己心中很清楚,前面是條漫長艱難的人生道路在等著她。
沒考上大學就得等待分配工作,學校一位叫做周毓英的黨委書記就找韓秀面談,勸她寫張二百字的聲明。說父親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妳要與父親劃清界線,兩相無関。接着又說:妳向來善於寫文章,常得高分,對妳來說,這是件輕而易舉的事。韓秀並無回應,黨委書記又說:「妳寫了,北大清華的大門就會為妳而開。」韓秀回話,要是我不寫呢?周書記說:「那妳明天就得去山西插隊落戶。」韓秀表示天已不早了,她得回家趕快收拾行李,站起來就走了。
數學老師知道她的決定後,這下子可真急了,對韓秀説:我知道妳想當一位傑出的造船工程師,妳不寫那張聲明,妳的人生宏願不就無法實現了嗎?她百感交集,但最後只能如此回答:「我不能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老師沒有再說什麼,但表情是哀傷的,世上有些事情是無可耐何的!
上山下鄉知人心
韓秀開始三年的山西之行,她被分配到山西曲沃,它是個棉麥之鄉。這裡雖然不愁三餐,勞動卻是非常的繁忙。有一天韓秀發現她的近鄰有位名叫周毓敏的知青少女,心中猜想這世界真的那麼小嗎?她會與那位叫她寫“與父親斷絕關係書“的周毓英有姐妹關係嗎?天下真是無巧不成書,她正是周毓英的妹妹。周毓敏雙眼高度近視,幾乎半瞎,她怎麼不留在城裡而被下放呢?原來都是她親姐姐的主意,為了爭取全家紅透半邊天,不管妹妹的死活,把她當作邀功的墊腳石。後來韓秀也知道自己的母親,常向高層打她的小報告,好像希望她從地球上消失。母親是位思想非常左傾的女性,與周恩來等紅色頂端人物都有來往。
跟農村百姓生活在一起,韓秀逐漸感受到他們的善良與勤快。那時候中共當局正在推動農村掃盲運動,她有機會在村裡當小學老師與廣播員,與村民有近距離的頻繁互動,覺得他們真是一群有赤子之心的善良勞動大眾。
好景不常,“文革”開始了,北京外婆的家被抄,韓秀父親的照片也被紅衛兵拿出來展覽。老家在山西的北京市長彭真,一夜之間成了“走資派“,被他下放到山西的人馬都變成他”陰謀“的一部份。紅衛兵叫囂著,要把躲在山西的狗崽子們揪出來!
韓秀曾經與山西勞動模範王德合一齊參與改良玉米的事,當時王先生是當地的縣長,他聽到文革的風聲,要她遠走高飛、越遠越好。有位工程師盧秉文給她提供了新疆那地方的消息,勸她快一點走,她若留在山西,肯定會成為第一個靶子。真是天涯茫茫何處去?只好留得青山待未來!
從沙漠中復活過來的人!
韓秀被分配到新疆新建農三師四十八團,她的連隊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巴楚。那真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土壤貧瘠,風沙極大,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住的是潮濕的地窩子,吃的是鹽水煮白菜,啃著窩窩頭過日子。許多人在體力不堪負荷之下,無聲無息地葬身於茫茫大漠,屍骨無存,變成孤魂野鬼流浪在異鄉!
在文革高峯期間,階級鬥爭就像飛沙走石般地襲擊著這塊戈壁荒漠。韓秀雖然沒有被批鬥,但有一次她看到一個人活生生地被打死。她無法忍心再看下去,準備偷偷地溜走,卻被看管的民兵發現,馬上用槍托從她後腦袋砸下來。她馬上昏了過去,被人拉出去丟在外邊沙堆上。她昏迷了三天後,奇蹟般從鬼門關那裡醒過來。幸而風沙把她部分身體蓋住,否則晚上她就被凍死了,她咬緊牙根,用盡力氣自己爬回營房。這次死裡逃生的苦難還沒有完了,它的後遺症是回美多年後,得了嚴重的臉面神經痛,必須去作開顱手術才能醫好。
在白線邊缘拚命的女人
有一天兵團突然接到鄧小平辧公室的一紙批示:説韓秀”不宜留在新疆“,她可以立即返回北京。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何得到這個突來的意外,但由此她看到一絲「回去美國」的亮光。然而要證明自己的身份,她必須先拿回自己的出生証明與美國舊護照。
回到北京之後,她被安排到一家服裝廠當工人。上班的第一天就趕上唐山大地震,北京也遭到一些破壞。當時工人都在忙著搶救工作,韓秀二話不説,就主動地替年長的師傅們加班,又自願上大夜班,方便其他工人在白天可以照顧自已的家務。廠裡的書記對她樂於助人的表現非常感動,就問她有什麼請求。她說文革期間,紅衛兵拿走了她的出生證明與舊的美國護照,她希望能夠取回自己的東西。書記也很爽快,利用各種管道,順利地找回這些證件。
有了這些證件,可以証明她是美國人,她很天真地到公安部門的外事科要求回去美國。可是中美於1956年在華沙談判中,中國已經再三地保證沒有一個美國人“非自願”地留在中國大陸,這下子叫外事科左右為難了。隔了一些日子,韓秀得到的回應是:「無論美國政府或中國政府都認為,妳的檔案已經過期無效了。」但韓秀越想越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以前她偷聽美國之音時,說美國在二戰陣亡士兵的遺骨,都要盡力找到送回美國。她那時是一個活生生的美國人,為何不能回國?
她又得知中美雙方正在準備建交的事宜,美國當時已經在北京設立了美國聯絡辦事處(簡稱美聯處),韓秀下定決心要闖關美聯處。闖關那天,她儘量把自己打扮得像個西方人,首先佯裝在某非洲國家使舘問路,然後突然轉身衝向美聯處,結果被衛兵攔下。她不知道當天正好是美國假日,美聯處不辦公,衞兵馬上警戒起來,用槍對著她。韓秀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此時美聯處的美方人員萬樂山剛好到辦事處去取球拍,他停下來詢問韓秀緣由時,也看到她手中拿的是一本四十年代的美國舊護照,他即刻上報當時的官員滕祖龍(Jerome Ogden),滕祖龍與中方進行了交涉,韓秀才被放入美聯處。事後韓秀表示,那天就是被打死,她也要越過白線,死在白線內的美國領土。當時美方人員立刻打電話回美國查證,只用了六分鐘就確認韓秀出生証明與舊美國護照的真實性。可是當時美聯處無法簽發新護照,吩咐韓秀一個月之後來領取新護照。
韓秀從美聯處出來,就成了重點關照人物。中方馬上警告她“私闖美聯處的錯誤”,並且警告她不許再去美聯處,不許用任何方式與美聯處官員聯絡。並且在她可能去的地方,都佈警負責盯梢,加上當時北京的普通電話與使舘區是兩個隔離的線路,她無法打通美聯處。有一天,她外婆對她説,妳天天這樣消瘦下去不是辨法,要買些營養食品來補一補。有一天她去西單想買隻燒雞補身體,發現在附近有一台舊式的電話機,付了四分錢後,竟然打通了美聯處,與他們約好相見的時間。隔天又繞山繞水躲過中方的盯梢,在Jerome的恊助下,終於拿到有效的新護照。
一個女人要單槍匹馬對付一個專制政權,是件要命的生死戰。中方不但想方設法拿走了韓秀的新護照,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對她做漫長的審訊與恐嚇,除外用“拋棄社會主義,投奔資本主義”的大帽子壓得她頭昏腦脹,但她回美的意志卻一次比一次堅定。無法接觸到韓秀的美方,堅持“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特別在1977年夏天,美國國務卿Cyrus Vance要訪華,中美建交被提上日程,韓秀回美成為其中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中方為了建交,終於同意韓秀“返國探親“,但依然堅持她必須拿著中國護照離境。
當時中美之間沒有直航,只能在香港轉道飛美。中方只答應負責北京到廣州的火車票費,剩下行程由美方負責付費。中方給韓秀130元作為車費。除外中方沒有忘記對韓秀送個臨走秋波:以外婆還在中國為由,話中有話地要韓秀牢記中國給她的好處,不要亂說話。韓秀再也受不了啦,這正碰到她的痛處,一觸而發:
「我插隊做了12年的苦工,這130塊不是太少了嗎?我外婆不怕死,她不怕你們的威脅!」
前後三十年終於相連的奇蹟
韓秀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抵達華盛頓DC 。但她在美國沒有親人朋友,又不會講英語,於是國務院替她安排學習英語的學校,同時給她三個月的生活費。不久,又介紹她到國務院下屬的外文學院教授中文,介紹信中特別強調「一定要錄用她」。外文學院的院長看到這句話,有點不高興,他要看看韓秀到底是何等人物。
院長看到韓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激動地對她說:「我很早就認識妳啦!」
韓秀一怔,很禮貌地回應:我在兩歲的時候就被一對年青的美國夫婦帶走,從紐約坐船到上海去見我的外婆。之後我都在中國,沒有可能會碰見你,你也許認錯了人。
院長聽了,連説我沒有認錯人,我就是那位帶妳去會見妳外婆的人,妳也曾經在船上叫過我Daddy,他們一老一少相擁而泣。之後史威夫特先生喃喃地重複這句話「是的,一定要錄用她⋯⋯」。
新的人生道路
韓秀對語言的學習能力很強,回美一個半月,就可以和人交談了。史威夫特先生聘她在外文學院教授中文,1982年春天,韓秀(結婚後改名為Teresa Buczacki)與自己的學生、美國外交官Jeff Buczacki結婚,婚後跟著丈夫在地球上到處走,曾經派駐台灣、中國與希臘。她能閲讀多種語言,中文就不必說了,在中國讀書時還修了六年的俄文。為了瞭解不同年代與國家的文化,她又自修了西班牙文、希臘文、拉丁文、德文與法文等等。自從她在台灣發表第一篇文章之後,她開闢了自己的筆耕園地,著作遍及有關中國、台灣、希臘的人與事;談論歷代的文藝名家與作品;也寫烹飪的心得。她時常應邀演講,很會講故事,在台灣期間就演講過二百多次,包括故宮博物院破例第一次邀請女性演講就是她。她堅持用正體中文寫作(她說“繁體”是錯誤的稱呼),認為剁手剁腳有時甚至於挖掉心臟的簡體字,不能代表正統的中華文化。韓秀與丈夫都是有趣的人物,客人常稱讚韓秀的廚藝,並向Jeff說你是個有福氣的丈夫。Jeff笑著回應,Teresa也是個有福氣的妻子,因為她有一位很會洗碗的丈夫,兩人真是相得益彰。
也聊聊家中事
韓秀的父親名叫韓恩(Willie Hanen),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她一生從末見過父親,只看過他的照片,他的一切都是外婆告訴她的。父親當年是奉命來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他在抗戰補給生命線滇緬公路上,灑過三年的血汗。他沒有對不起中國人的地方,中共不但不感謝,還駡他是中國人民的敵人。後來因病死於1968年,葬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
韓秀的母親名叫趙韞如,是她外婆的獨生女。她懷了韓恩的孩子時,來到美國耶魯大學進修,所以韓秀出生於紐約市。韓秀不滿兩歲時,趙韞如就把她委托給史威夫特夫婦,帶到上海交給外婆撫養。韓秀回美之後,以自傳體小說寫了《多餘的人》一書,書名其來有因:在她兩歲半時,給她看病的德國醫生曾經想帶這個混血兒離開中國,並說:「這個孩子在這塊土地上恐怕是個多餘的人。」一生之中,因為種種原因,母女之情並不融洽,雖然如此,韓秀曾經接母親來美國居住。但她母親左傾底色不改,居然在女兒家裡暗裝竊聽器,被FBI查獲。親情可以如此被扭曲,情何以堪?趙韞如是中共著名的舞台劇演員,在認識韓恩之前,曾經與有左傾思想駐重慶的美國外交官謝偉思(John S. Service)有一段戀情,但沒有生下兩人愛情的結晶,是她的一段痛苦人生經歷。
韓秀的外婆原名叫謝慧中,曾與丈夫留學日本,修得經濟學學士學位,曾經任職於上海交通銀行。她盡其所能,把韓秀帶大。在中國韓秀與外婆相依為命,一生感激外婆教養的恩情。當外交官的丈夫被派駐北京時,韓秀又回到北京,她有幸又見到外婆,祖孫有緣重逢其樂融融,並且韓秀在北京送了外婆最後一程,功德圓滿。
有緣千里來相會
韓秀陪著丈夫來台北進修中文,在台北住了一年。她發現台灣還保留著正體的漢字,感覺如魚得水。在中國已經走樣的正統中華文化,在台灣還在努力地保存著它,最難能可貴的是台灣百姓對人非常和氣親切。後來丈夫被派駐高雄AIT三年,她更感受到台灣南部百姓的熱情與坦誠,她有感而發這麼説:「我的母親是台灣!」
韓秀在1978年從中國回到美國,當時有一種虛脫的感覺,不像是回到了家,因為那有回到家不會講家鄉話的。因為在求學期間她都在中國,英文不是她的母語,一直到台灣,才讓她有回家的感覺。她說東西方的文化是不一樣的,譬如把蛋糕丟在臉上,她覺得一點都不好玩,但美國人卻樂此不倦。
她說在台灣感覺就不一樣,這是個講她母語的地方,雖然一時聽不懂一些新詞,但很快她就能領會「老神在在」「受不了的酷」。會讓你「掉」進去的語言,才能產生共鳴,否則就「鴨仔聽雷」啦!
她與台灣的特別緣分是:從一位陳先生那兒得知父親韓恩曾經在台北陽明山住過一陣子,當時陳先生是負責韓恩將軍生活起居的人。陳先生帶她去看她父親當年住過的屋子,提到一隻被韓恩取名Captain的大獵犬,是他當年的隨身伙伴。還告訴她將軍非常喜歡長在陽明山的白色野薑花,這些使她感覺好像在陽明山看到了父親的身影。從此之後,每次她去阿靈頓國家公墓時,都帶著白色的花去悼念他。
有人問她:妳與先生雖然都是美國人,但你們腦袋裡裝的東西可能不一樣,你們如何彼此適應?她説跟其他夫妻比較,他們有一個好處:因為他們之間不容易互相傷害。她先生不知道如何用中文駡人,她也不會用英文傷害他,她還沒有那個功力。
很多人問她怎麼定位一件事?站在那一邊?她說不站在那一邊,就站在自己腳後跟上。她的心胸不會只限於美國、中國、台灣或香港,關懷的面應該更大一點,有人的地方就要關懷他們。世界上最不值得問的就是你從那裡來?什麼膚色?信什麼神。那些都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價值。地球只有這麼大,人類自相殘殺了幾千年,為了什麼?
筆者認為蘇東坡説得很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人生有什麼好計較的?
《台灣海峽一邊一國 》連淑琴
21 世紀開始,台灣政壇有個驚天動地的大變動,人民以選票推翻把持台灣政壇數十年的國民黨,首創政黨輪替。更讓人耳目一新的乃,當選的陳水扁總統,繼承前總統李登輝的理念,在執政的8年中,同樣的宣稱台灣海峽兩岸一邊一國。20年之後的蔡英文總統,第二任就職演說中提到「兩岸不相隸屬」。台灣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問題上,民調自最低的十幾趴提升到今天的七十幾趴,台灣人民已經壓倒性認定,台灣跟中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
自從習近平上台十年以來,在國際舞台上,其展現的外交手腕,處處展現其爭霸世界的野心。2020年,中國武漢延發出的瘟疫,在短期間肆虐全球,殃禍人類,連先進的歐美各國都因醫療缺乏,人人自危。在疫情肆虐期間,一時因醫療器材缺乏,全球陷入極端恐慌,台灣以「雪中送炭」之舉,到處贈送防疫口罩,使國際各醫療體系恢復運作,此舉深深感動全球!世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台灣,看到台灣一直屹立在國際舞台的角落。經過這次大災疫,先進國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台灣。在相對比較下;發現台灣的民主與中國的獨裁,台灣的正義與中國的邪悪,有天壤之別。而今各先進國家,看清中國的真面目,紛紛肯定台灣的政治體制,終於了解台灣跟中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這幾年間,先進國家中有不少官員先後來台訪問,接着他們積極聲援台灣,不斷呼籲國際,台灣防疫成效顯著,應該成為WHO會員,成為國際防疫典範。美國不少國會議員,進一步提議跟台灣建交,讓台灣重新成為聯合國會員,他們早已認定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近期的變動讓人措手不及,讓人錯愕的乃,在和平時期,一向在國際上被稱為軍事或經濟強國,在事態變動中,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實情,卻完全不同於世人的認知。由2022年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說起,雖然戰爭還沒打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世人終於看清俄國的底限,原來號稱全球第二軍事強國的俄國,在21世紀的戰爭時,必須具備高科技的軍備,才能得勝條件下,俄軍處處顯露出落後,甚至還𨒂用二戰時期的武器,在21世紀的戰場上使用,不禁讓人啼笑皆非!故俄國雖大,加上壓倒性的多數軍隊,卻無力攻破區區一個小於俄國數倍的烏克蘭。原來全球第二軍事強國的名謂,只是宣傳的效果,實際上已經名不附實。那麼中國號稱世上第二經濟強國,是否也是一樣,高經濟成長報表數目也是假的,實際上中國大部分財富,早已被官二代、紅二代掏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的現況,它可分兩方面來看;(1)內政。(2)外交。
首先看看中國這三年來,多數省份經濟呈現崩潰狀態,對公務員發不出薪水,甚至要求公務員,交回以前發出的獎金。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十年期滿。共產制難於走向資本市場制,故他走回毛澤東路線,人民無從適應。在外交上,其戰狼外交官到處開火、處處以不實言論攻擊他國,中共派出的官員,到國外成了最不受歡迎者,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其韾譽已今非昔比!
中國定於一尊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他雖然教育程度不高,在中共大力宣傳之下,他精通人文地理,政治軍事,經濟及醫學,中國14億人口,上自高級官員,下至平民百姓,全都得由他一人親自指揮,親自佈署。中共不許中國人有迷信觀念,習近平雖然不燒香拜佛,卻一定要把其父親墓園建造在龍穴上,他相信好風水將會留傳他家。他深知一個領導必須掌控軍政大權,故一上任,換掉各省各級軍政首長,按插他的心腹,把軍政大權掌握在他的手中。再說經濟政策,就以造假宣傳手法來振興,在他的領導下,中國人都已經均富了(李克強說中國6億人每月的收入不到1000元)。2020年,武漢瘟疫爆發,這三年來,習近平以動態清零政策,把全中國関鎖在家中,自稱為最好的防疫政策。中共最擅長的乃造假,向國際宣佈的中國人染疫及死亡人數之少,出乎一般人的想像低太多(沒人相信)! 而習近平等還洋洋自得,向國際發聲這是最好的根治疫情政策。
歲月如梭,習近平已經執政期滿十年,雖然在二十大會議之前,甚傳中共黨內鬦爭激烈,但習近平在二十大中壓倒反勢力,終於獲得他衷心期盼的結果:繼續連任,接下來的歲月,習近平大有意圖將終身執政,成為21世紀的中國皇帝!。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習近平為控制中國人民的反抗,三年來以動態清零政策,以防控疫情之名封鎮人民的自由,也因為這種政策,在新疆首都發生大火時,數十位居民被封鎖在一幢大樓中,求助無門慘遭歸歿,中共這種倒行逆施、慘絕人寰的作風,引起全國人民的震怒,人民發出怒吼:要習近平下台,打倒共産黨,人民不要核酸,要選票,不自由、勿寧死!全國各省大專院校學生,興起白紙革命,因中共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唯有以一張白紙代表!此舉使習近平心慌,他不得不妥協,終於宣佈解除清零政策。
習近平又大錯特錯的下了一椿愚蠢政策,中國在沒做好解封後的防疫措施,一下子開放,譲全國人民四處走動,不到幾天,全國各地陷入另一感染漩渦,尤其以北京為最,到處看到人人在醫院或藥房大排長龍,為了染疫、發高燒求醫及買藥,結果醫院的病床及太平間都爆滿,到處都是死亡屍體及重症病患,而藥房的退焼、感冒、止痛藥完全被搶空。北京有19處屍體焚化場,在極短期間完全爆滿,等待焚燒家人死亡者,以自家車載着屍體,在焚化場外面大排長龍等候數日。定於一尊的習近平避而不見,他不是要親自指揮、親自佈置?而今中國首都陷入一團混亂,完全是他手造成的,他卻神隱,難道他也陽了(中了疫情)!?
據可靠消息指出,中國染疫人口超過二億人,這影響到大工廠找不到人打工,各行各業無人消費,中小企業、商家倒閉,近期的房地產崩盤,外資大量撤出中國。中共再如何造假,也瞞不了事實的真相,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天滅中共」,這是幾年前香港人反送中呼聲。由人類數千年的歷史証明,暴政必亡是永恆不變的道理。今天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佈置的結果,正邁向1991年蘇聯解體時期的狀況;當時蘇聯為了跟美國核子武器競賽,加上派往衆多附庸國軍隊開銷,把蘇聯經濟搞砸 ,人民生活䧟入苦境。為政的蘇聯總書記Mikhail Gorbachev ,為拯救蘇聯人民脫離困苦,只能放棄以武力取得的衆衛星國,使東歐各國獲得獨立,蘇聯解體成15個國家。那麼今天的中國,比前蘇聯解體以前的情況更差,境內新的多樣變種瘟疫,日以繼夜的擴散至全國各角落,上億萬人染疫,上百萬人死亡!外交上,花巨資跟美國不斷的做武器競賽,又以一帶一路政策,到全球各地大灑金錢,擴大軍隊蓄意攻打台灣!在內外失控,經濟即將崩潰邊緣下,習近平能經得起台灣跟盟邦諸國的抵禦及反擊?這位加速師唯一的能耐,唯有加速的把中共帶進毀滅之途罷了!
天佑台灣!台灣國的曙光已漸漸升起,譲我們拭目以待吧!
自從習近平上台十年以來,在國際舞台上,其展現的外交手腕,處處展現其爭霸世界的野心。2020年,中國武漢延發出的瘟疫,在短期間肆虐全球,殃禍人類,連先進的歐美各國都因醫療缺乏,人人自危。在疫情肆虐期間,一時因醫療器材缺乏,全球陷入極端恐慌,台灣以「雪中送炭」之舉,到處贈送防疫口罩,使國際各醫療體系恢復運作,此舉深深感動全球!世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台灣,看到台灣一直屹立在國際舞台的角落。經過這次大災疫,先進國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台灣。在相對比較下;發現台灣的民主與中國的獨裁,台灣的正義與中國的邪悪,有天壤之別。而今各先進國家,看清中國的真面目,紛紛肯定台灣的政治體制,終於了解台灣跟中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這幾年間,先進國家中有不少官員先後來台訪問,接着他們積極聲援台灣,不斷呼籲國際,台灣防疫成效顯著,應該成為WHO會員,成為國際防疫典範。美國不少國會議員,進一步提議跟台灣建交,讓台灣重新成為聯合國會員,他們早已認定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國際局勢千變萬化,近期的變動讓人措手不及,讓人錯愕的乃,在和平時期,一向在國際上被稱為軍事或經濟強國,在事態變動中,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實情,卻完全不同於世人的認知。由2022年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說起,雖然戰爭還沒打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世人終於看清俄國的底限,原來號稱全球第二軍事強國的俄國,在21世紀的戰爭時,必須具備高科技的軍備,才能得勝條件下,俄軍處處顯露出落後,甚至還𨒂用二戰時期的武器,在21世紀的戰場上使用,不禁讓人啼笑皆非!故俄國雖大,加上壓倒性的多數軍隊,卻無力攻破區區一個小於俄國數倍的烏克蘭。原來全球第二軍事強國的名謂,只是宣傳的效果,實際上已經名不附實。那麼中國號稱世上第二經濟強國,是否也是一樣,高經濟成長報表數目也是假的,實際上中國大部分財富,早已被官二代、紅二代掏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的現況,它可分兩方面來看;(1)內政。(2)外交。
首先看看中國這三年來,多數省份經濟呈現崩潰狀態,對公務員發不出薪水,甚至要求公務員,交回以前發出的獎金。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十年期滿。共產制難於走向資本市場制,故他走回毛澤東路線,人民無從適應。在外交上,其戰狼外交官到處開火、處處以不實言論攻擊他國,中共派出的官員,到國外成了最不受歡迎者,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其韾譽已今非昔比!
中國定於一尊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他雖然教育程度不高,在中共大力宣傳之下,他精通人文地理,政治軍事,經濟及醫學,中國14億人口,上自高級官員,下至平民百姓,全都得由他一人親自指揮,親自佈署。中共不許中國人有迷信觀念,習近平雖然不燒香拜佛,卻一定要把其父親墓園建造在龍穴上,他相信好風水將會留傳他家。他深知一個領導必須掌控軍政大權,故一上任,換掉各省各級軍政首長,按插他的心腹,把軍政大權掌握在他的手中。再說經濟政策,就以造假宣傳手法來振興,在他的領導下,中國人都已經均富了(李克強說中國6億人每月的收入不到1000元)。2020年,武漢瘟疫爆發,這三年來,習近平以動態清零政策,把全中國関鎖在家中,自稱為最好的防疫政策。中共最擅長的乃造假,向國際宣佈的中國人染疫及死亡人數之少,出乎一般人的想像低太多(沒人相信)! 而習近平等還洋洋自得,向國際發聲這是最好的根治疫情政策。
歲月如梭,習近平已經執政期滿十年,雖然在二十大會議之前,甚傳中共黨內鬦爭激烈,但習近平在二十大中壓倒反勢力,終於獲得他衷心期盼的結果:繼續連任,接下來的歲月,習近平大有意圖將終身執政,成為21世紀的中國皇帝!。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習近平為控制中國人民的反抗,三年來以動態清零政策,以防控疫情之名封鎮人民的自由,也因為這種政策,在新疆首都發生大火時,數十位居民被封鎖在一幢大樓中,求助無門慘遭歸歿,中共這種倒行逆施、慘絕人寰的作風,引起全國人民的震怒,人民發出怒吼:要習近平下台,打倒共産黨,人民不要核酸,要選票,不自由、勿寧死!全國各省大專院校學生,興起白紙革命,因中共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唯有以一張白紙代表!此舉使習近平心慌,他不得不妥協,終於宣佈解除清零政策。
習近平又大錯特錯的下了一椿愚蠢政策,中國在沒做好解封後的防疫措施,一下子開放,譲全國人民四處走動,不到幾天,全國各地陷入另一感染漩渦,尤其以北京為最,到處看到人人在醫院或藥房大排長龍,為了染疫、發高燒求醫及買藥,結果醫院的病床及太平間都爆滿,到處都是死亡屍體及重症病患,而藥房的退焼、感冒、止痛藥完全被搶空。北京有19處屍體焚化場,在極短期間完全爆滿,等待焚燒家人死亡者,以自家車載着屍體,在焚化場外面大排長龍等候數日。定於一尊的習近平避而不見,他不是要親自指揮、親自佈置?而今中國首都陷入一團混亂,完全是他手造成的,他卻神隱,難道他也陽了(中了疫情)!?
據可靠消息指出,中國染疫人口超過二億人,這影響到大工廠找不到人打工,各行各業無人消費,中小企業、商家倒閉,近期的房地產崩盤,外資大量撤出中國。中共再如何造假,也瞞不了事實的真相,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天滅中共」,這是幾年前香港人反送中呼聲。由人類數千年的歷史証明,暴政必亡是永恆不變的道理。今天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佈置的結果,正邁向1991年蘇聯解體時期的狀況;當時蘇聯為了跟美國核子武器競賽,加上派往衆多附庸國軍隊開銷,把蘇聯經濟搞砸 ,人民生活䧟入苦境。為政的蘇聯總書記Mikhail Gorbachev ,為拯救蘇聯人民脫離困苦,只能放棄以武力取得的衆衛星國,使東歐各國獲得獨立,蘇聯解體成15個國家。那麼今天的中國,比前蘇聯解體以前的情況更差,境內新的多樣變種瘟疫,日以繼夜的擴散至全國各角落,上億萬人染疫,上百萬人死亡!外交上,花巨資跟美國不斷的做武器競賽,又以一帶一路政策,到全球各地大灑金錢,擴大軍隊蓄意攻打台灣!在內外失控,經濟即將崩潰邊緣下,習近平能經得起台灣跟盟邦諸國的抵禦及反擊?這位加速師唯一的能耐,唯有加速的把中共帶進毀滅之途罷了!
天佑台灣!台灣國的曙光已漸漸升起,譲我們拭目以待吧!
《夢裏山河空念遠》蔡淑媛
雨鈴對政治活動只是關心,但並不直接參與。自1969年出國至今,台灣島內民主政治運動的滔天巨浪,翻湧到大洋彼岸伊居住的美南大城時,伊也只是一個靜默的認同者。生平唯一一次走上街頭是為了1979年【美麗島事件】,林義雄律師被"莫須有"的罪名羅織入獄後,二月二十八日(又是一個慘絕人寰的二二八),林老夫人與六歲雙胞胎稚女同時在家遭人殺害。伊還記得當消息傳來,伊的腦子先是"轟"的一聲,然後變成一片空白。
伊一屁股跌坐在起居間的地毯上,足足有十多分鐘無力起身。伊只是無法相信,世間真有這樣殘忍的人,對毫無抵抗力的老婦人與幼女下得了如此毒手。那天夜裡伊輾轉難眠。閉上眼睛仿佛就看到老婦人與小女孩面對兇手時驚慌失措的眼神,耳邊似乎聽到祖孫三人淒厲的慘叫。事發後幾天,在伊所居住地downtown的街面上,在海外台灣人抗議聲援的行列中,伊喊得聲嘶力竭,淚流得雙眼乾澀。
一九四六那年秋天,六歲的雨鈴剛入小學一年級。留學日本歸來,二十九歲身為藥劑師的父親,是滿心想回饋並服務鄉梓的熱血青年。他每天忙進忙出,難得對雨鈴說上兩句話。父親出門的時候,右手臂上套著環狀的臂章,上面印著一行字。雨鈴不認識那些字,跑去問母親。母親說那是「三民主義青年團」。三民主義青年團是「什麼碗糕」?母親沒有解釋,只告訴伊,Dooh Jiang(日語,父親)在幫忙維持地方秩序,排解「外省人」和「在地人」的糾紛。很多年後,雨鈴才知道當時日本總督倉促離台,國民黨政府尚未正式登岸,二戰結束後的台灣正處於無政府狀態。
不久,父親被警務機關傳去約談幾天沒回家。母親急得掉眼淚,外公託人到處探聽,花了一筆金錢總算把父親保釋出來。雨鈴以後不曾再看到那個臂章。被拘留的理由、受到甚麼待遇父親絕口不提。舊歷過年後一個月,就發生了讓台灣人痛澈心肺的「二二八事件」。
當時人心惶惶,傳言滿天飛~到「壽山要塞司令部」請願,懇求停止屠殺無辜百姓的地方代表團,多人反遭當時外號「高雄屠夫」的彭孟緝司令官下令殺害;高雄中學的學生集體被捕;愛河出現大批浮屍~失蹤或被捕者的家屬沿著河岸追逐流水認親人。滿載武裝部隊的卡車在街心衝撞奔馳。商店關門,人煙寥落。
外公的住家是美侖美奐的巴洛克式三層西洋樓。二次大戰末期,打狗(高雄)全城在美機B29輪番轟炸下,它奇蹟似地留下了完整的門面。高聳的樓房是亂兵搶匪的最大目標。阿公、阿嬤帶著阿姨、阿舅以及傭人一共七、八口逃難避居到雨鈴的住家。雨鈴家的房屋店面連著「住家厝」,橫面不寬但縱深甚長。那幾天米糧吃完,蔬果青菜有錢無處買。十多個大人「囝仔」,全靠厝後賣「嘴吃物」的阿婆囤積起來的「糕仔餅」,勉強「度三頓」。
一天午後,雨鈴正在厝中央的天井玩耍,忽然看見父親從自家店面的藥局裡跑進來口裏喊著:「一個兵仔撞破門進來啦!兵仔撞破門進來啦!」三歲的妹妹嚇得尖聲哭叫,母親箭一般從「灶腳」直射出來。母親左手抱起妹妹,右手五指緊扣妹妹纖細的喉嚨,咬著牙根悶聲說:「未駛哭!擱哭兵仔聽到會衝入來開槍。那欲大家攏死,不如先乎妳沒命。」全家人擠進最後陰暗又不透風的柴房。雨鈴聽到阿媽低聲唸著南摩阿彌陀佛…‥南摩觀世音菩薩…‥。
背著步槍上插刺刀的兵仔沒有闖進「後壁間」。他在藥局裡忙著翻箱倒櫃,拿了現款、父親的手錶和藥櫃內昂貴的特效藥如606藥膏(治性病梅毒的良藥)就走了。父親認出了那人的面貌,他感嘆地說,是曾經來買過藥品,態度還算客氣的軍人顧客,怎麼翻臉就變成了搶劫的土匪?
雨鈴的阿舅剛從日本學醫歸來。他不顧家人反對,照常到市立衛生院去上班。他說受傷的群眾太多,醫護人手不夠,況且他們都戴著紅十字會的臂章。兩國交戰不傷紅十字會人員是國際公例,應該不會有危險。那一天阿舅從衛生院回來時,人忽然瘦了一圈。他驚恐憔悴,抱著阿嬤放聲大哭。平靜下來以後他述說了一則死裡逃生的故事:
一排「國軍」手持機關槍一路掃射進入衛生院。院長和阿舅無路可逃最後躲到辦公桌底。一個士兵看見他們,命令他們出來舉起雙手並排跪下。士兵對著院長開了一槍,院長中彈倒下,鮮血染紅了紅十字臂章。士兵看到了阿舅手腕上的日本製新錶。他放下槍枝,剝奪阿舅的腕錶轉戴到自己的手上。生死剎那,停止屠殺令正好在那時傳來。自此而後,終其一生,阿公對「外省兵仔」的痛恨未曾稍懈。說來也甚諷刺,阿公原是當年歡歡喜喜到高雄「岸壁」(碼頭)歡迎「國軍」登陸,光復台灣的在地仕紳之一員。
日曆在歲月的風裡翻飛,等到「二二八」的夢魘在記憶中稍微淡化,雨鈴已經升讀高中。有一次當全校師生站在操場頂著火熱太陽舉行升旗典禮的時候,軍訓女教官把伊叫到操場旁邊,亭亭如蓋的鳳凰木清涼樹蔭下。女教官稱讚伊品學兼優,苦口婆心勸伊加入「國民黨」,並保證畢業後保送「政工幹校」,然後功在黨國,前途無量。…‥雨鈴聽著聽著,腦海裡忽然湧現阿舅從衛生院歷劫歸來,跪倒在阿嬤的裙腳痛哭失聲的場景。
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當起菜鳥教師時,校長同樣循循誘導。校長說以伊的學歷與能力,入黨後立刻就是「婦女會」會長,不久之後保證當上「國大代表」。雨鈴對校長的熱心栽培不置可否地笑笑。等他再次提到時,伊說把學生教好最重要,其它以後再談。
說來也是奇事一樁,很多年後,果真有一位和伊同名同姓的女士,出身經由如此三步驟:入黨、婦女會、保送晉入國會的殿堂。那時雨鈴已身居海外。有人笑問伊是不是那位從不發言,只管舉手的「表決部隊」女國代。重尋來時路,意外的發現,那位女國代不但與伊同名姓,且還是小學時代相當親近的高年班的友人。
再次由國外返鄉,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當機長的聲音透過麥克風響起:「各位旅客,飛機已經近臨台灣上空,再過二十分鐘就要降落在桃園國際機場了。台北的氣溫是。。」,雨鈴的心情開始激動起來。伊還記得離開國門六年後首度回家那一次,坐在機艙裡聽到「台灣」兩字,伊的眼眶立刻注滿了淚水。魂牽夢縈,近鄉情怯,每次歸來都是這樣。
大妹婿開車前來接機。迎著初升的旭日,桃園、新竹的綠疇平野從車窗外快速飛過。雨鈴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生平第一次到新竹那年,雨鈴大學初入。女生宿舍裡,家住新竹的室友邀伊返家度週末。雨鈴記得清楚,那天的新竹風,差點把伊新留的一頭長髮連根吹跑。多少年過去了?驀然回首,與青春再次相逢。當時伊的年歲正好是如今兒子年歲的一半。
住在台北的三妹與妹夫趕到新竹來會合。一行六人開車奔向「雪壩國家公園」。當年離家時這個公園尚未誕生。千百年來,山,早就在那裡;水,也早就在那裡。山水以寬厚的胸襟懷抱人間悲歡離合、恩怨情仇。雨鈴離開台灣之後,數十年異鄉寄旅,夢裏經常出現的,是無處不在的故園青山與秋收時,嘉南平原成熟稻穗的金色輝芒。
顧名思義,「雪壩」就是大雪山與大壩尖山的合稱。深山峻嶺中有個極富詩意的景點叫「觀霧」。走完婉約曲折的步道,人已升騰在山腰。放眼望去,峰巒疊翠,萬壑千丘。雲霧說來就來,不過貶眼工夫,深谷間湧進大片雲海,山巒溪澗完全隱入其中。天地朦朧,雲蒸霧遮,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處?全然忘我之際,過世已久雙親的身影悄然湧上了伊的心頭。千山一脈,萬水同源,親人的魂魄化作雲化作煙,無所在又無所不在,融入了雲煙繚繞的青山綠水中。
淡淡的三月天,山櫻花開得繽紛燦爛。籬外土堤邊,看不到盡頭一大片粉紅的茶花,色相端莊的形態自有獨特的風情。不是節慶與假日,人煙稀少,遊客裹足,一山的幽靜與花色,讓他們暫時忘記了山下的車馬喧嘩與熙攘紅塵。
雨鈴回到島南港都住進了瀕臨愛河的「國賓大飯店」。父母已雙亡,弟妹皆分散,高雄是故鄉但已沒有家。那天是投票日,一大早朋友接伊去投票。投票所在一個小學的禮堂,與母親最後住過的公寓只隔著一條窄窄的街巷。站在等著投票的行列中,透過參差樹影,看到那棟公寓六樓的門窗。想起十六年前長途歸來,在那扇窗內與病重的母親共度的最後時日。伊在內心獨白:「我又回來,為至愛的鄉土投下真情的一票。媽媽,您甘知影?」雨鈴直著眼盯住那層樓房,盡力hold 住眼眶滿盈的淚水。伊多麼希望舊日窗台能出現母親熟悉的身影。情緒起伏,手腳遲鈍,直到維持秩序的警察出聲呼喝,伊才匆忙跟上選民隊伍踏入投票所。
不知如何處理,雨鈴拿著選票當場愣住。伊學著別人的動作,走入距離最近垂掛著布幔的小隔間,然後又走了出來。伊一直走到監票人面前低聲問:「選票怎麼投啊?」雨鈴直覺感到自己被看成IQ超低的白癡或是不識字的「青暝牛」。一個監票員對伊說:「你進到裡面,桌上有一枝細竹管,上下兩邊都刻個〈人〉 字。你把竹管沾上紅印泥,然後蓋在你屬意的候選人相片上的空欄處。」原來如此。伊照著指示為台灣投下了生平第一票。
快步走出投票所,雨鈴的眼淚直直滾落。門口年輕的警察問她怎麼回事?可是身體不舒服? 伊搖搖頭,其實內心梗住一句話:「你太年輕啦! 說出來你也不會懂」。抬望眼,校園裡芳草如茵,千樹含碧,一片絕妙的風景。春已來到,萬象更新。綠色代表台灣綿延不絕的希望與生機。
(2004/2022年12月修訂〉
《嘉義市附近的舊地名》 江朝雄
嘉義市舊名諸羅山,那是1895年以前的事。因自日本人統治後,除了水利、交通、電力等基礎建設的推展外,戶籍制度的設立,地名也有修改。(小學教科書曾提到建設台灣是劉銘傳或日本人的功勞話題,史家自有定論,在此不以置評)筆者出生嘉南平原的鄉村,但距嘉義市僅十幾公里。可以說出國前,嘉義市附近的鄉村原野,村落走遍了無數次。
但那時後,對那些地名並沒有特別的好奇。直到十幾年前讀了那本,馬偕醫院病理學家,國際血型專家林媽利教授著的「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一書,腦海裏才掀起許多孩童時期的回憶。
因那本書,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它的結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85%的台灣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2)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3)「唐山公」其實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越族。4)台灣原住民與夏威夷人有共同的母系祖先。也因著上述(1),(2)兩個論點跟「台灣人」有直接的關係,鼓勵筆者就個人記憶所及,向鄉親報告嘉義市附近一些老地名,來幫助證實平埔族容入台灣人的族群中的例證。
嘉義客運公司,開往台南白河區關仔嶺那條路線上,距嘉義市約8-9公里處,有一村莊叫「中庄」(住在白河或嘉義縣水上鄉的人,都知道那個地名,全台各縣市曾在「中庄」當過兵的青年,當然也知道那個地方。從中庄直接過去(不是沿著客運公司走向白河的方向,從嘉義市到中庄時,繼續往直走約一公里,那小村叫「紅毛寮」,在往前走就是「藩仔寮」跟「窄菜園」等小村落,小時候曾跟我母親到那裡的大阿姨家。
不只嘉義縣水上鄉有「藩仔寮」這種地名,1958年九月,我到嘉義縣中埔鄉同仁國小服務時,學校轄區的中崙村,有一個村落名稱也叫「藩仔寮」。這二個「藩仔寮」距嘉義市,前者約十公里,後者較遠,但離市區也不超過三十公里。再說與白河鎮相鄰的東山鄉,在二戰結束前的舊名就叫「藩社」,距嘉義市也僅二十公里左右。再者,就在嘉義市的西區,接近劉厝里那邊,也有一個老地名叫「藩仔溝」。
從嘉義市附近,個人了解的情況,就可以舉出好多舊地名,它們都與原住民有關,若從整個台灣各地廣泛了解,像台南的「隆田」,舊名也稱「藩仔田」。這些例證,更能證明林媽利教授的研究,對台灣人血緣與平埔族的緊密關係的兩個重要論述:(一)85%的「台灣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二)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
12-22-2022 於休士頓
但那時後,對那些地名並沒有特別的好奇。直到十幾年前讀了那本,馬偕醫院病理學家,國際血型專家林媽利教授著的「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一書,腦海裏才掀起許多孩童時期的回憶。
因那本書,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它的結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85%的台灣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2)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3)「唐山公」其實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越族。4)台灣原住民與夏威夷人有共同的母系祖先。也因著上述(1),(2)兩個論點跟「台灣人」有直接的關係,鼓勵筆者就個人記憶所及,向鄉親報告嘉義市附近一些老地名,來幫助證實平埔族容入台灣人的族群中的例證。
嘉義客運公司,開往台南白河區關仔嶺那條路線上,距嘉義市約8-9公里處,有一村莊叫「中庄」(住在白河或嘉義縣水上鄉的人,都知道那個地名,全台各縣市曾在「中庄」當過兵的青年,當然也知道那個地方。從中庄直接過去(不是沿著客運公司走向白河的方向,從嘉義市到中庄時,繼續往直走約一公里,那小村叫「紅毛寮」,在往前走就是「藩仔寮」跟「窄菜園」等小村落,小時候曾跟我母親到那裡的大阿姨家。
不只嘉義縣水上鄉有「藩仔寮」這種地名,1958年九月,我到嘉義縣中埔鄉同仁國小服務時,學校轄區的中崙村,有一個村落名稱也叫「藩仔寮」。這二個「藩仔寮」距嘉義市,前者約十公里,後者較遠,但離市區也不超過三十公里。再說與白河鎮相鄰的東山鄉,在二戰結束前的舊名就叫「藩社」,距嘉義市也僅二十公里左右。再者,就在嘉義市的西區,接近劉厝里那邊,也有一個老地名叫「藩仔溝」。
從嘉義市附近,個人了解的情況,就可以舉出好多舊地名,它們都與原住民有關,若從整個台灣各地廣泛了解,像台南的「隆田」,舊名也稱「藩仔田」。這些例證,更能證明林媽利教授的研究,對台灣人血緣與平埔族的緊密關係的兩個重要論述:(一)85%的「台灣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二)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
12-22-2022 於休士頓
《古色古香老街新創的鹿港》 雅夫子
鹿港簡介
傳説之一,此地以前鹿群常在附近出沒,它也是台灣早期與對岸泉州通商的港口,所以被命名為鹿港。雖然鹿兒早已失去蹤影,港口也因淤積而阻塞,失去了通商的功能。但時常聽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口語,可見此地曾經興盛繁榮過。鹿港的古蹟是台灣保存最好的地方,這座古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講。近來一批有心人士致力於修復老宅,成立一些文創店面,讓遊客能夠緬懷過去的輝煌歲月。
清朝年間,泉州是最靠近鹿港的港口,早期移民來此的漢人多數來自泉州,鄉親羣居在一起,保持原來鄉音,所以「鹿港腔」還保存著一些原汁原味。若聽到還用「通櫃仔」來指口袋的,那一定是鹿港人了。
鹿港三多
鹿港有三多 - 古蹟多、小吃多與文化匠師多。你走在鋪著紅色地磚上,瀏覽兩旁古意盎然的房子,令人興起思古的幽情。老街一帶,以前貿易發達,「船頭行」雲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被規劃為「鹿港古蹟保存區」。
鹿港有眾多寺廟,龍山寺是其中值得參觀的一座。廟埕有一座戲台,上頭的八卦藻井,雕工細膩,造型獨特,音響效果甚佳。「半邊井」呈現先人濃厚的人情味,仁厚的富人將屋牆築在井口中線上,半邊井口留在牆外,讓沒有能力鑿井的人家能夠取水,這是「富而有德」的典範。九曲巷是另一特別景象,鹿港的古老巷道迂迴彎曲,除了抵制海風寒流之外,還能防禦盜賊入侵。最典型的九曲巷在金盛巷,清代文人騷客吟詩會友的「十宜樓」以及讓人斷腸的「意樓」也在此巷中。傳說當年有位新婚少婦引頸企盼遠赴唐山應試的夫婿早日歸來,但始終未見人影,獨自一人空守「意樓」,最後人去樓空,徒留當年男主人離家前種植的楊桃樹,這是則「見樹不見人」的凄涼故事。
富有文化水準的鹿港怎會有一條「摸乳巷」呢?這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巷道,若兩人夜深昏暗時刻在巷中相遇,其中一人要暫停腳步,讓另一方側身而過。但有時候可能其中一位是帶有幾分醉意的男子,有意或無意地碰觸到另一位女性敏感的胸前,因此有人調侃稱它為「摸乳巷」。後來有人回給男性一個公道,另取別名「君子巷」,勸告每個男子要做個君子。
講到鹿港的小吃,閣下一定要去享受一下,才不會虧待你的味蕾。此地的狀元小吃是蚵仔煎,蚵仔配上小白菜,再澆上各家的秘方醬料,入口教人回味無窮。另一道當地美食小吃是蝦猴,傳統的作法是用鹽腌過,是下飯的美味小菜,鹿港人有「一隻蝦猴配三晚糜」的說法。現在的吃法多用油炸,是下酒的佳餚,這是鹿港的特產,別處吃不到。其他值得一嚐的小吃:芋丸、肉包、魷魚肉羹、水晶餃、麵線糊、豬血麵線、麵茶、鳯眼糕、粉粿冰、生炒五味等等。
鹿港還有一多是人文匠師多, 施禮、施坤玉與李松林等人都是國師級的頂尖大師。施禮是鹿港工藝界的標竿人物,在台灣粧佛界(即佛像雕塑)佔有崇高地位,有「神刀」之美譽。施坤玉為傳統大木作匠師,十三歲起跟泉州師傅施明智習藝,後又學習日本建築工法與構件製作,出師後獨立承攬全台大小廟宇工程,獻身於傳統大木作領域超過七十年之久。李松林是位著名木雕工藝家,他在台灣廟宇建造與修復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鹿港天后宮、龍山寺、孔廟、奉天宮,艋舺的龍山寺等等都留下他的傑作。他的姓名有四個“木”字,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他緣起於木,送給他「四木公子」的名號,名符其實(註:四個木字加上公子=李松林)。
鹿港三不見
除了上面所述的「三多」之外,鹿港還有「三不見」 - 不見天、不見地與不見女人。以前鹿港在現今的中山路兩旁的商舘街屋比鄰而建,屋頂多以斜頂或平頂方式建蓋,方便遮陽、擋雨之用。以後街屋越蓋越多,逐漸擋止上方,人走在街道上,難得看到天空,所以「一不見天」。
早期鹿港街道多舖上紅磚,人走在紅磚上,看不到泥土,所以「二不見地」。舊日鹿港的大家閨秀,三寸金蓮,養尊處優,躲在閨房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街上難見芳影,所以說:「三不見女人」。
鹿港民俗文物館
原建築於1919年完工,原是鹿港望族辜家的舊居,於1973年,辜氏家族捐出此棟洋樓以及館前的一大片綠地,成為鹿港民俗文物館區。辜振甫又捐出個人所有收藏書畫與文物,創館董事長辜偉甫也捐出個人收藏的民俗文物。外加開館後向鹿港地方徵募到許多文物,所以創館十年後已經達六千多件。
其平面設計結合了鐘樓型巴洛克式與台灣合院住宅的風格。正面兩翼設八角形衛塔,中央大門屋頂採法國Mansard式。整體設計出自日本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之手。另外館區又有一棟百年歷史的傳統閩式建築「古風樓」。
館內一樓展示民生用品、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儀式用品。二樓則有辜氏臥房、會議大廳、接賓大廳、餐飲器皿及書畫文獻等等。
辜家簡介
辜家是台灣五大望族之一,順便介紹辜家一些要員:
*辜顯榮:鹿港辜家事業的開創者,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帶領日軍進入台北的爭議人士。
*辜振甫:辜顯榮之子,曾任海基會董事長,參與辜汪會談之要角。
*辜嚴倬雲: 辜振甫之妻,嚴復之孫女,板橋林家林爾康之外孫女。
*辜寛敏:辜顯榮之子,辜振甫胞弟(同父異母),台獨運動之要員。
傳説之一,此地以前鹿群常在附近出沒,它也是台灣早期與對岸泉州通商的港口,所以被命名為鹿港。雖然鹿兒早已失去蹤影,港口也因淤積而阻塞,失去了通商的功能。但時常聽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口語,可見此地曾經興盛繁榮過。鹿港的古蹟是台灣保存最好的地方,這座古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講。近來一批有心人士致力於修復老宅,成立一些文創店面,讓遊客能夠緬懷過去的輝煌歲月。
清朝年間,泉州是最靠近鹿港的港口,早期移民來此的漢人多數來自泉州,鄉親羣居在一起,保持原來鄉音,所以「鹿港腔」還保存著一些原汁原味。若聽到還用「通櫃仔」來指口袋的,那一定是鹿港人了。
鹿港三多
鹿港有三多 - 古蹟多、小吃多與文化匠師多。你走在鋪著紅色地磚上,瀏覽兩旁古意盎然的房子,令人興起思古的幽情。老街一帶,以前貿易發達,「船頭行」雲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被規劃為「鹿港古蹟保存區」。
鹿港有眾多寺廟,龍山寺是其中值得參觀的一座。廟埕有一座戲台,上頭的八卦藻井,雕工細膩,造型獨特,音響效果甚佳。「半邊井」呈現先人濃厚的人情味,仁厚的富人將屋牆築在井口中線上,半邊井口留在牆外,讓沒有能力鑿井的人家能夠取水,這是「富而有德」的典範。九曲巷是另一特別景象,鹿港的古老巷道迂迴彎曲,除了抵制海風寒流之外,還能防禦盜賊入侵。最典型的九曲巷在金盛巷,清代文人騷客吟詩會友的「十宜樓」以及讓人斷腸的「意樓」也在此巷中。傳說當年有位新婚少婦引頸企盼遠赴唐山應試的夫婿早日歸來,但始終未見人影,獨自一人空守「意樓」,最後人去樓空,徒留當年男主人離家前種植的楊桃樹,這是則「見樹不見人」的凄涼故事。
富有文化水準的鹿港怎會有一條「摸乳巷」呢?這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巷道,若兩人夜深昏暗時刻在巷中相遇,其中一人要暫停腳步,讓另一方側身而過。但有時候可能其中一位是帶有幾分醉意的男子,有意或無意地碰觸到另一位女性敏感的胸前,因此有人調侃稱它為「摸乳巷」。後來有人回給男性一個公道,另取別名「君子巷」,勸告每個男子要做個君子。
講到鹿港的小吃,閣下一定要去享受一下,才不會虧待你的味蕾。此地的狀元小吃是蚵仔煎,蚵仔配上小白菜,再澆上各家的秘方醬料,入口教人回味無窮。另一道當地美食小吃是蝦猴,傳統的作法是用鹽腌過,是下飯的美味小菜,鹿港人有「一隻蝦猴配三晚糜」的說法。現在的吃法多用油炸,是下酒的佳餚,這是鹿港的特產,別處吃不到。其他值得一嚐的小吃:芋丸、肉包、魷魚肉羹、水晶餃、麵線糊、豬血麵線、麵茶、鳯眼糕、粉粿冰、生炒五味等等。
鹿港還有一多是人文匠師多, 施禮、施坤玉與李松林等人都是國師級的頂尖大師。施禮是鹿港工藝界的標竿人物,在台灣粧佛界(即佛像雕塑)佔有崇高地位,有「神刀」之美譽。施坤玉為傳統大木作匠師,十三歲起跟泉州師傅施明智習藝,後又學習日本建築工法與構件製作,出師後獨立承攬全台大小廟宇工程,獻身於傳統大木作領域超過七十年之久。李松林是位著名木雕工藝家,他在台灣廟宇建造與修復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鹿港天后宮、龍山寺、孔廟、奉天宮,艋舺的龍山寺等等都留下他的傑作。他的姓名有四個“木”字,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他緣起於木,送給他「四木公子」的名號,名符其實(註:四個木字加上公子=李松林)。
鹿港三不見
除了上面所述的「三多」之外,鹿港還有「三不見」 - 不見天、不見地與不見女人。以前鹿港在現今的中山路兩旁的商舘街屋比鄰而建,屋頂多以斜頂或平頂方式建蓋,方便遮陽、擋雨之用。以後街屋越蓋越多,逐漸擋止上方,人走在街道上,難得看到天空,所以「一不見天」。
早期鹿港街道多舖上紅磚,人走在紅磚上,看不到泥土,所以「二不見地」。舊日鹿港的大家閨秀,三寸金蓮,養尊處優,躲在閨房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街上難見芳影,所以說:「三不見女人」。
鹿港民俗文物館
原建築於1919年完工,原是鹿港望族辜家的舊居,於1973年,辜氏家族捐出此棟洋樓以及館前的一大片綠地,成為鹿港民俗文物館區。辜振甫又捐出個人所有收藏書畫與文物,創館董事長辜偉甫也捐出個人收藏的民俗文物。外加開館後向鹿港地方徵募到許多文物,所以創館十年後已經達六千多件。
其平面設計結合了鐘樓型巴洛克式與台灣合院住宅的風格。正面兩翼設八角形衛塔,中央大門屋頂採法國Mansard式。整體設計出自日本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之手。另外館區又有一棟百年歷史的傳統閩式建築「古風樓」。
館內一樓展示民生用品、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儀式用品。二樓則有辜氏臥房、會議大廳、接賓大廳、餐飲器皿及書畫文獻等等。
辜家簡介
辜家是台灣五大望族之一,順便介紹辜家一些要員:
*辜顯榮:鹿港辜家事業的開創者,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帶領日軍進入台北的爭議人士。
*辜振甫:辜顯榮之子,曾任海基會董事長,參與辜汪會談之要角。
*辜嚴倬雲: 辜振甫之妻,嚴復之孫女,板橋林家林爾康之外孫女。
*辜寛敏:辜顯榮之子,辜振甫胞弟(同父異母),台獨運動之要員。